清华美院毕业展论文

2024-08-21

清华美院毕业展论文(共3篇)

清华美院毕业展论文 篇1

编者按:2016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暨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在贵阳举行。在本次大会上, 来自互联网行业的代表纷纷就大数据的产业发展以及如何深挖大数据“钻石矿”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对于拥有大量数据的互联网企业而言, 大数据在未来能够产生的价值无疑是他们最看重的, 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结合, 将给整个社会带来新的景象。

同时, 在传媒领域, 对于大数据的应用也日渐重视, 数据已经成为传媒融合发展的新引擎。在本届数博会的“跨界与融合:媒体大数据创新高峰论坛”上, 来自政府、学院、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等多个领域的传媒大咖, 进行了多维度的数据解读。

据相关统计, 2016年4月我国4G手机用户达5.3亿, 预计年底达到7亿, 未来两年4G网络将成为我国城乡主要的使用设备。但业内普遍认为这只是一个过渡, 2020年全世界将进入推广5G时期, 包括大数据在内的这些技术, 就是推动传媒发展的基础。

2016年5月在贵阳举办的媒体大数据创新高峰论坛上,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受邀与众多媒体界大咖共同探讨大数据作为引擎给媒体跨界和融合带来的新的动力。

柳斌杰院长表示, 此次前来参会有两个原因, 一是传统报业一百多位领军人物都来参加了这次峰会, 可见媒体行业正处在融合转型发展的关键期;二是在博鳌第一次设置新闻媒体分论坛时, 自己曾作为嘉宾参会, 曾有不少感触。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 中国有中国的国情, 对中国媒体发展方向的思考更须赶得上时代的步伐。

融合的“夹缝状态”面临三大问题

“媒体融合发展必须直面三个问题。”柳斌杰院长强调, 媒体融合是现有媒体资源、传播平台、传播方式全方位的融合。他介绍说, 清华大学组织了五院联合的未来媒体新空间的研究项目, 研究涵盖大数据、第三代互联网, 涉猎传媒、法律、人文社科等领域, 开拓未来媒体之路。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媒体融合难以形成, 至今仍属于夹缝时代, 柳斌杰院长认为, “我们现在不是在融合, 而是夹缝状态”。那么在跨界融合的道路上, 媒体要直面哪三大问题呢?

问题一:媒体融合是应对危机还是发展机遇?

从传播史上看, 一种新载体出现的时候, 往往会出现“欢呼”和“哀鸣”两种认识。历史告诉人们, 当新技术带来新的媒介形式时, 并不意味着前一种媒介的淘汰, 而是并行发展。

文化建设给传媒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如今不是单个个体的学习, 而是集体意识的创作, 在广大公民参与创作的趋势下, 传播遇到了新问题同时也是发展的新机遇。

当前, 同政府、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创新一样, 文化领域、传播领域也要靠创新发展。国家建设方面的数据显示, 我国传媒产业的市场体系已然成型, 去年发布的指数已经是1.87亿。因此, 媒体人要担负起四种责任——优秀声音的宣传者、历史文化的记录者、人民文明的推动者、社会公平正义的捍卫者。融合一定是机遇, 不是困难。

问题二:媒体融合是客观规律还是权宜之计?

时代发展到今天数字化是大趋势。党和国家战略性提出推动数字化和媒体融合发展是遵循了新媒体发展的规律, 这足以说明“融合”是长期的战略决策, 而不是权宜之计。

在媒体传播中, 内容永远是根本, 是决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正如高速公路修得再好, 没有车跑也不行, 车上没有人和货也没有意义。新媒体新技术也是这样。

当下关于大数据的研究, 更侧重于内容方面。互联网IT是一条“高速公路”, 互联网上开辟的各种应用平台, 就是公路上的汽车。很多人认为大数据研究的只是技术, 但对媒体而言大数据是车上的内容、承载的货物。现在, 媒体融合不仅仅要在公路建设、平台开辟方面发力, 大数据能够创造更加优质的内容, 这才是大数据与媒体融合的关键。

传播行业多少年来都因技术而发生转折, 这一规律在新闻媒体上尤为突显。新媒体形成了新的时代特点——多点并发, 特别是微传播, 用户随时随地可以获得信息, 这就要求传统媒体多生产短小精干、引人注目的信息, 在传播中抢占先机, 形成自己的新发展优势, 抢占制高点。

问题三:媒体融合是有所作为, 还是无所作为?

这一问题主要面对的是传统媒体。2014年是广为人知的媒体融合的重要一年, 中央颁布了融入媒体发展的一系列新政, 包括各类媒体融合的指导意见以及新媒体发展的行动指南。

在此背景下, 新媒体开展各种活动, 新产品在文化传播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相比之下, 传媒业面临的任务是相当艰巨的——生存、生产、市场竞争、管理体系都在考验着媒体人的能力, 是无所作为还是主动去适应攻坚克难?柳斌杰院长表示:“其实这反映的是对改革发展的态度问题”。

想要有所作为, 到底应从哪方面突破呢?

一是思维方式的攻坚。

传播技术革命已经使新闻传播领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 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传播方式, 还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理解方式、思维方式。平等对话、各项互动已经成为社会上普遍的思维方式, 公民对表达权、知情权、批评权越来越重视。如果一些媒体还采用“我说你听”的单向传播方式来办媒体, 单一性的思维将使这些媒体的影响力和市场都压缩, 变成典型的媒体卡拉OK, 将人民群众更加迅速地推到“新媒体”的怀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领导干部、新闻媒体都要有互联网思维。转变思维方式, 实际上就是放下传统媒体的架子, 解放思想, 采取民主、自由、平等、互动的方式去引导舆论, 讨论社会关注的问题, 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信任公众的判断力, 否则思维方式不转变, 一切传播都是两股道上跑的车, 难以融合, 也难以发展。

二是要突破体制改革。

随着经济体制、社会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包括新闻传播在内的文化生产流通和传播体系正显现出僵化的弊端, 远远不适应全媒体时代的要求。

我国传播体制是苏联模式下形成的, 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改革举措并未改变体制性的问题, 主流媒体也未得到深刻的优化。加快完成转企改制, 可以为市场培育的新媒体融合加快创造条件。

具体来说, 就是加快落实“三改一加强”, 加快事业单位深化改革, 支持公共服务主体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自主运行发挥市场主体和服务主体作用, 切实形成文化创造活力。

解析大数据四重影响

在利用大数据方面, 互联网新媒体利用得天独厚的优势抢占了先机, 在移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用户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话中常说的新媒体、传统媒体已经说明不了事物的本质。准确地说, 数据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根据目前的发展势头, 预计今年年底数字媒体可以占比50%以上。

大数据技术是互联网数字化、云计算日益普及的条件下, 融合发展的一个技术突破。全球无论是经济、政治、科技、生活, 还是文化媒体, 从产业的角度看都在创新, 都在应用大数据技术。对于传播媒体来说, 大数据的影响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

一、大数据直接影响了媒体日常的内容生产

大数据是人类集体智慧的创造, 大数据的信息、个性化应用技术以及聚合、分类、分析、扩散、互动与挖掘的功能, 能够为新闻思想、文化、科技、经济、国际传播提供更多广大的数据池和大平台。

从技术能力的角度讲, 谁掌握了它, 谁就掌握了信息传播和舆论的主动权、主导权。形象地说, 大数据已经进入到互联网传播的内容层次上, 大数据不是一般的技术, 它已经能自己生产, 它已经是内容的时代。

二、大数据改变了传播的思路

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媒体融合, 关注的是内容生产。大数据打破了传统思维, 使用者不必去多想“高速公路”是谁投资的, 也不去想这个车是谁造的, 只要安全可靠性强就能应用, 挖掘出来、传播出去, 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 为社会造福。这就是大数据的特性。

三、大数据改善了媒体运营的质量, 提高了媒体服务的质量

大数据下的媒体事件是存在四个信息面, 不仅包含新闻的信息面、新闻当事人的信息面, 还包括社会公众评判的信息面, 以及政府参与的信息面, 实际上任何一个事件都是四维的。在四维信息的影响下, 新闻传播不再是媒体说什么, 公众就信什么, 新闻的反转时有发生, 这也在不断逼迫媒体提高运营和服务的质量。

四、大数据改善了生产影响能力

如今, 借助应用互联网思维的诸多全球性企业都改善了营销。滴滴打车已经进入全球前10位, 数字旅馆也进入了互联网企业的前10位, 这些企业在一两年内迅速地发展, 大大改善了市场。而实际上, 旅馆还是那些旅馆, 汽车还是那些汽车, 但是大数据充分发挥了社会效益, 媒体同样也可以这么做。

中央系列媒介政策助推传媒产业升级

中国的政治制度和西方的政治制度不同, 中国新闻发展、舆论生态也同西方社会不一样, 因此媒体发展和舆论引导都不能照搬西方那套方法。探索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媒体融合之路,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思路。

从目前中央部署的工作来讲, 蓝图已经绘就, 需要坚决实施和落实的, 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是整合乡镇的媒体资源。当前我国传统媒体仍然呈现出小散弱的局面, 导致不强的传统媒体不能有所收入。为了挖掘现有媒体的潜力, 媒体要以市场化的能力和专业化的能力, 大力整合分散在不同行业的资源, 以形成较大规模、实力较强的新型传媒集团, 以行政推动和市场推动相结合, 打破原有的界限。

二是进一步深化市场体系的改革。继续推进转企转制, 使绝大多数的传统媒体经营真正变成市场机制。

三是积极进行股权结构改革, 变当前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为多元化社会化的股权结构。具体就是积极大幅度降低国有的比重, 更好利用社会化资本和互联网大数据技术, 积极推动转型国有企业进入媒体企业, 壮大传统媒体实力。

四是落实股权激励机制, 使骨干员工与媒体集团成为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五是传媒职业经理人制度, 选专业化的经理人充实到媒体中, 以改变媒体的结构, 打破制约媒体的体制机制。若主办单位和所有媒体在不同的层级上, 从印刷、广播、电视电影到互联网各部分的管理条例不衔接, 政策尺度不一样, 很容易导致传播市场的混乱。

互联网能做的报纸做不了, 报纸做得了的互联网不愿意做, 采取分业管理的措施, 才有望解决新闻传媒管理的问题, 各种媒体在统一的法度下传播, 就能打破行业或者条块的界限。

就在最近, 中央又出台五项政策, 强化了党和政府的推动, 一是国家安危和政府融合发展的支持, 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强了对地方媒体融合发展的支持;二是优势传统媒体新鲜资源, 培育产业体系, 增强造血功能;三是财税优惠政策, 减免媒体所得税, 让利发展;四是把政府拥有的公用大数据资源授予媒体开发使用, 增强信息资源采集能力;五是解决传统媒体的离退休员工退休问题, 帮助传统媒体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

从中央两年来所出台的系列媒体融合的政策, 可见大数据背景下媒体融合问题摆在中央的议事日程和重要位置。

清华美院毕业展论文 篇2

课程名称:市场调研 学号:20083720 班级:08工业设计4班 姓名:曹亚红 指导教师:赵鹏飞 日期:2010年6月16日

调研目的:了解2011年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毕业展,了解2011年的展示空间设计的局势,拓展视野

调研地点:北京清华大学艺术学院,宜家家居 调研时间:2010年6月16日

调研内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毕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1届本科生毕业展在清华美院美术馆开展,共有来自染服、陶瓷、视传、环艺、工业、信息、绘画、雕塑、工艺美术9个系267名学生的1300余件(套)艺术设计和美术创作作品参加展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创建于1956年,是中国艺术院校中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设计学院。依据教育部学位中心排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全国所有的艺术院校中排名第一。也是中国唯一连续三次入围“世界60佳设计学院”的院校,曾位居“世界最佳设计学院”第7名。连续多年位居中国设计专业排行第1名。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作为中国最权威艺术学府之一,历来就是艺术设计和管理精英成长的摇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陈设高级研修班”通过整合国际国内最前沿的师资资源,追求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完美契合,旨在通过搭建艺术陈设与管理的交流互动平台,培养本行业的领袖人才,拓展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空间。

参展作

品表现了美院学生对社会的积极关注和对美的追求,表现了清华美院鲜明的专业特色,强调了教学双方通过实验教学的专业定位,追求教学中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的交流互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郑曙旸指出,毕业展览是美术学院与设计最佳的教学质量检验方式,在这个五彩缤纷的舞台上,教学质量是否过硬,能否体现文化传承创新的理念,已成为时代赋予今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使命和责任。

这是所有的创作都凝聚着全体 指导教师的心血,也是同学们勤奋努 力、积极探索的成果。经由作品展览 传达出来的信息,使我们明确地感受 到以人的综合素质教育为导向,落实 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的教学内容,培 养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的教育 定位,成为清华美院建设研究型艺术 与设计学院,在研究生教育教学层面 的必然选择。

服装设计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的搭配焦点,涉及到美学文化学、心理学、材料学、工程学、市场学,色彩学等要素。“设计”指的是计划、构思,设想、建立方案,也含意象、作图、制型的意思。”服装设计过程“即根据设计对象的要求进行构思,并绘制出效果图、平面图,再根据图纸进行制作,达到完成设计的全过程”。

具备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知

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环境设计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具有应用造型设计原理和法则处理各种产品的造型与色彩、形式与外观、结构

与功能、结构与材料、外形与工艺、产品与人、产品与环境、市场关系,并将这些系统一表现在产品的造型设计的基本能力。

设计竞争力是工业发展的重要竞争力21世纪的市场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同时也是工业设计的竞争。

什么是工业设计?

1980年,巴黎国际学术年会权威的论述是,赁借训练、技术知识、经济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状、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全新的品质和风格。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与代表新世纪潮流的工业设计相结合,将为人类书写美好的篇章。

由于工业设计是由工业设计师、结构工程师、价值分析师、模型工程师等专家集团组成的共同劳动,其本身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竞争力。专家们基于他们对技术、产品、市场、消费者、购买力、价格水平、生活习惯等的科学把握,开发、设计出了一大批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如瑞士的机械手表,微软的软件„„

日本千叶大学著名学者宫畸清教授在介绍日本经济发展的过程时,谈到日本产业振兴和经济增长有三要诀:一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二是领先一步的工业设计;三是不断完善的经济政策。这三者相辅相成,其中,工业设计对日本经济的起飞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日本人痛定思痛,面对21世纪,又一次将“设计竞争力”作为日本经济振兴的法宝。他们用全新的设计思维,在策划、在设计“太阳经济”、智能建筑、地下城市、空间城市、模糊汽车等等。

工业设计是核心竞争力,工业设计附加值[1],是因为它可以科学地配置资源,投资少,见效快。据测算,工业品外观每投入一美元,可带来1500美元的收益。日本日立公司的数据则更具说服力,该公司每增加1000亿日元的销售收入,工业设计所占的作用占51%,而设备改造的作用只占12%,显而易见,工业设计的主旨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脉相通的。在21世纪,工业设计将成为企业生存的关健和核心。商家将切实感受到,如果没有卓越的产品设计,任何先进技术精良装备与严格的管理都无法创造出精美的商品。

展示设计是一门综合艺术设计,它的主体为商品。展示空间是伴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的阶段性发展逐渐形成的。在既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运用艺术设计语言,通过对空间与平面的精心创造,使其产生独特的空间范围,不仅含有解释展品宣传主题的意图,并使观众能参与其中,达到完美沟通的目的,这样的空间形式,我们一般称之为展示空间。对展示空间的创作过程,我们称之为展示设计。

如何建立展示剧情的框架是展示设计的关键,它决定着设计的走向。设计构思一定是基于某种主题所成,展示设计在基本功设计的初期阶段,必须先了解讨论企业要传达给参观者什么信息,由此决定展示的大主题和风格,好的展示主题必须能直接表达展览内容,而且可以创造一种特殊的展览气氛,有效的吸引顾客达到宣传销售目的。

其次要划分出补充大主题的小主题,还有相关的各种项目,这些内容既要与服从整体风格,又要有其独特的构思,能够成为一个个精彩的局域点。这些精彩点与整体风格协调起来即成为展示剧情的杠架,就如同电影和戏剧中的剧情大概。由此出发考虑场地空间规划及造型结构的安排,开始基本设计。除了每个项目的展示意图外各小题间的关系也是讨论的重点,由小主题的关系所构成的联系和展示空间的格调也息息相关。

视觉传达设计(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所具有的含义是:以某种目的为先导的,通过可视的艺术形式传达一些特定的信息到被传达对象,并且对被传达对象产生影响的过程。例1:外观设计:建筑,工业产品。例2:宣传:机构形象的推广,商业广告等。在中国与世界上很多国家,视觉传达设计一词被等同于平面设计,在大学专业划分里,这也是平面设计方向的学科而广于图形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的设计师一般也称为平面设计师,并且与工业设计师,服装设计师,网页设计者,IT工作者,有区别。

宜家

宜家(IKEA)是瑞典家具卖场。截至2008年12月为止宜家在全世界的36个国家和地区中拥有292家大型门市(其中258家为宜家集团独自拥有,34家为特许加盟)。大部分的门市位于欧洲,其他的则位于美国、加拿大、亚洲和澳大利亚。每年印刷量高达一亿本的IKEA商品目录中,收录有大约12000件的商品,号称是除了《圣经》之外最被广为散布的书籍。中文的“宜家”除了是取IKEA的谐音以外,也引用了成语中“宜室宜家”的典故,来表示带给家庭和谐美满的生活。

家家居于1943年创建于瑞典,“为大多数人创造更加美好的日常生活”是宜家公司自创。宜家品牌始终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联系在一起并秉承“为尽可能多的顾客提供他们能够负担,设计精良,功能齐全,价格低廉的家居用品”的经营宗旨。在提供种类繁多,美观实用,老百姓买得起的家居用品的同时,宜家努力创造以客户和社会利益为中心的经营方式,致力于环保及社会责任问题。

清华毕业典礼展现大学风采 篇3

毕业典礼,这不仅是大学中,同时也是人生中的重要一课。许多大学校长在这“最后的一课”上的谆谆告诫,成为传遍四海的佳作。一些大学校长在这重要一课上的展现,早已不仅仅是毕业典礼上学子的期待,也成为媒体社会的翘首期盼。

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探寻真理的殿堂,也是社会的一枚重要棋子。大学要用自己培养出的人才去推动社会及人类文明的进步。一所既能够行使教书育人职责,又能肩负社会责任的合格大学,必须要放眼于学生以后的方方面面,要毕业生找准自己的位置,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清华大学的最后一课做到了这些。

从社会转型、竞争压力到功利思想,从食品安全、环境污染、腐化堕落到金融危机……校长展示出的一个个社会问题需要即将走向社会的毕业生去面对和解决。社会问题在道德良知的底线被不断碰触中变得日益严峻,毕业生是随波逐流还是冷静接受考验?校长给出了嘱咐——要坚守良知,拒绝做“高知坏人”。

上一篇:“仁”文化下一篇:施工质量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