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领会(精选12篇)
学生领会 篇1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借助学习而获得的。这里包含了四个重要的因素:一定情境、他人帮助、学习资料和意义建构。每个因素都可以作为一个研究课题, 探索其中的规律。下面结合“认识整万数”的教学片段,针对“他人帮助”这个因素中“教师帮助”这一点谈些自己的思考。
情境再现
第一次变化:由有字计数器变为无字计数器
师:(指着拨好五十七 万的计数器)这个数怎么读?
生:五十七万。
师:为什么它读作五十七万呢?
生:57个万就是五十七万, 读作五十七万。
(再拨再读 ,六十七万 ,一百六十七万。 )
(强化认识多少个万就读作多少万。 )
出示一个没有计数单位的计数器。
师 :这个计数 器上没有 计数单位,我们需要先确定计数单位,如果只显示一个计数单位,你认为显示哪个好?
生:显示“万”比较好。
师:为什么?
生:因为显示了“万”就能一眼看出是多少个万,就容易读了。
( 在计数器图片上出现“万”, 读数。 )
(出示没有计数单位的图片。 )
师:为了方便大家读数,请一个同学到前边来用手指定万位。
(一位学生指定万位 , 其他同学读数。 )
意图:十进制计数法是整数的计数方法,计数器是十进制计数法的物化形式,认识新数要借助它。学生认识十万、百万、千万这三个新的计数单位及相应的数位要用计数器,教学读整万数时也要用到计数器。所以,我安排先在计数器上读整万数,不过分了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在有字计数器上读数,既明白原理也能正确读数。当计数器上显示五十七万, 学生也读出“五十七万”时 ,我问他们 :“为什么它读作五十七万呢?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突然,但是很有必要。当学生说出“57个万就是五十七万 , 读作五十七万”时,就在学生心里建立了一个支点:多少个万就是多少万,这一点很重要, 它是学生读多位数的依据,有了这个依据, 学生就会感到“有底气”。第二个层次,在无字计数器上读数,知道确定万位后容易读数。我出示一个没有计数单位的计数器图片,让学生读数,还问他们一个问题,“如果只显示一个计数单位,你认为显示哪个好”,以及后面的“为了方便大家读数,请一个同学到前边来用手指定万位”,目的都是引起学生对“万”的关注,确定了万位就能很快读出这个数,为下面认识数级知识做好铺垫。
第二次变化:由读计数器上的数变为读阿拉伯数字形式的数
(隐去计数器图片 , 屏幕上只留下阿拉伯数字)
师:没有了计数器,你还会读这个数吗?
生面露难色。
师:这种形式的数不好读,但是看计数器上的数就容易读,因为计数器上有什么?
生1:计数器上有计数单位。
生2:计数器上有“万”。
师:说得对,那我们在这个数上做个记号可以吗?我们可以放一支铅笔在这个数中,想一想这支铅笔放哪儿方便我们读数呢?
生:我认为放在“万位”和“千位”之间好。
师:为什么呢?
生:放在这里我们就能看出一共有多少个万,这样就好读了。
(出示8500000。 )
师:这个数怎么读? 如果要放铅笔的话,放哪里? 放铅笔只是为了做个记号方便我们读数,我们也可以这样做记号,出示分级线。
意图:奥苏伯尔认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如果这节课直接告知学生多位数要先分级然后再读, 学生不免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要分级呢? 缺少知识固着的“锚桩”。换句话说,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的已有认知结构中没有与“分级”直接联系的知识。为了帮助学生积累学习分级知识的“重要因素”,在前一环节,我设计了从有字计数器到无字计数器的变化,引导学生关注重要数位———万位。借助计数器最终还要丢掉计数器,实现知识的内化, 在这一环节, 我让学生思考:“把铅笔放在多位数的哪个位置就容易读数了?”这个问题直接指向了“分级”,学生有了计数器上确定“万位”的经验,很自然地想到应该把铅笔放到万位和千位之间,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可以一眼看出是多少个万了。到这里,学生学习分级知识的重要因素已经具备,所以之后老师介绍的数级知识,学生感到非常亲切,好像就是他们头脑中已经具备的知识。等到后面教学写多位数时,由于学生在读数时对分级的好处已经充分体会,所以在写数时老师只要稍作强化,学生便能很快地掌握分级写数的方法。
思考:
1.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状态
变化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思维,案例中的“两次变化”让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本节课的重点是读、写整万数,关键是体会分级的优越性。查阅资料后, 发现很多老师采用的方法是在讲数位时直接告诉学生哪四个数位是个级,哪四个数位是万级。这种方法有利于建构科学的知识体系,但是学生没有产生学习“个级”“万级”的动机。仔细琢磨之后,我通过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积累了活动经验。在标明计数单位的计数器上读数; 在没有标明计数单位的计数器上读数;隐去计数器,看阿拉伯数字读数。这套“组合动作”做完之后学生既具备了学习新知的“重要因素”, 也处于学习新知的最佳心理状态,所以这段教学活动轻松、高效。
2.帮助学生探究知识的精髓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决定了他们学习数学的方法,所以我们经常讲要退到原点教数学。案例中,学生学习整万数的基础是万以内数的认识,包括计数单位、数位、读数、写数,这些是本节课的基础,但是缺少分级知识的直接连接点,于是我通过两次变化帮助学生弥补了这个不足。第一次变化帮助学生抓住了知识的本质———多少个万就是多少万, 读作多少万,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万位”从意识上进行定向。第二次变化帮助学生实现从直观的计数器到抽象的数的提升,既然在计数器上要关注“万位”, 那么在阿拉伯数字形式的数中也应该关注“万位”,实现了关注“万位”的正迁移。值得一提的是,放铅笔的活动既直观也有深意。
3.帮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 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那怎样帮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呢? 就小学数学课而言,怎样做才能既帮助学生深刻领会数学知识,又帮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呢?
本节课中,通过显“万”、指“万”、放铅笔等活动,帮助学生感觉在玩的过程中很轻松地就学习了新知,扭转了数学学习是一件很困难的事的片面认识,体会到数学学习也可以这样好玩,可以这样轻松。
但是这种轻松一点不肤浅,“两次变化”帮助学生经历了一次愉快灵动的学习过程,感受到了数学的精妙和趣味,同时又经历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领会了知识的精髓。其实,这背后还有一个核心的原因:教师深入研读了教材,对教材有了精准的把握,还有俏皮的表现手段,这节课其实也是“深入浅出”的一次演绎。
学生领会 篇2
说明文教学,要注意提高学生阅读科技文章的兴趣,间接培养科学精神,在新课标中也体现了这种精神:“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那么就要求注重观察、讲究实证、求真务实、敢于创新。所以,教学除了引导学生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关注现代科技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之外,应重点关注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表述能力的培养。所以,我准备在今后的教学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与科学的精神。
第一,说明文教学,要注意提高学生阅读兴趣,间接培养科学精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文章有了浓厚的兴趣,自然就有了想读,读懂读透的欲望,优秀的科普文章,对于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科技爱好,历来起着重要作用。我们之所以说“间接”培养科学精神,是因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素养的训练,还是要靠理科来完成;语文课上阅读科技文章,只能通过语言文字本身的逻辑性,来感受作者思维的科学性。
新课标也体现了这种精神:“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那么,我们就要思考:科学精神与科学的思想方法,指什么?有哪些具体内涵?一般说来,有这样几个要点:注重观察、讲究实证、求真务实、敢于创新。
第二,培养学生具备一种求真的精神。
说明文阅读,离不开求真求实的精神。如果只是蜻蜓点水的一带而过,那么学生的学习也就没有了意义。在这里我们可以教给学生一种方法,即和其他学科相联系。
以《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为例,首先,分析所教文章与哪些学科相关联。此文讲的是物候学的知识,这显然与地理学科联系密切。其次,应该明确地找到与之相关的联系点,即可以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的知识点有多少个。《大自然的语言》一文涉及的地理知识点有经度、纬度、海拔、气候带的分布等。
要培养学生具备一种求真的精神,就要考虑把这两个学科整合起来。首先,师生齐准备。教师和学生课前都要先了解什么是纬度、经度和海拔,它们有何作用。这些可以留作预习作业要求学生去完成。其次,把握时机。备课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好地理知识与语文教学的结合以及相关教具课上使用的时机,这是关键。教师要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在分析纬度对物候现象的影响时,可让学生默读该文段后复述纬度对物候现象有何影响。若学生没有讲出其中的要点,即为时机的出现,这时让学生回顾纬度、气候带在地球上的分布特点,得知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再通过观察中国政区图,找到文中所提到的北京和南京,标出它们所在的大概纬度,依据气候带的分布特点就会发现,纬度低的地方比纬度高的地方在同一时刻气温要高,也就理解了南京的桃花比北京开得早的原因,进而理解纬度对物候现象的影响。同样,在理解经度、高下因素对物候现象的影响时,学生就可以自己借助地理知识来完成。
三、借助媒体,提高效率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学内容不受时空限制。形象地传输、保存和再现知识的原形,把间接的知识转化为直接的知识,从而加快理解和记忆的速度。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活起来。
比如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时,为了向学生直观地展示物候现象,我下载了5个视频: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2、杏花、桃花开化,布谷鸟唱歌的情景;
3、北京和南京桃花开花时间的不同;
4、内地与海边的同样植物开花结果的不同;
5、高山与丘陵植物开花结果的不同。教学时,先单独放映这5个视频,并进行讲解,邂逅按顺序连续放映,形成完整印象。学生看到了物候的变化,理解物候学的重要性,学生学得非常轻松愉快。
学生领会 篇3
关键词:课程改革 写作兴趣 写作技巧 观察能力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一听到写作文就喊头痛,有的说没东西可写,有的说不懂怎样写,有的说达不到要求的字数,总之提不起写作的兴趣。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平常积累的素材少,作文的方法没掌握好,训练不得法等.我认为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灵犀。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作文也是如此,只有学生对作文产生内在的兴趣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去探求,才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动力,发挥聪明才智,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写作水平。于是,近几年来本人在教学中作了一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尝试,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起生活多彩浪花
生动、鲜活的社会生活不仅是学生解读课文的黏合剂,而且是学生作文的推动剂。生活是创造之源,也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一块沃土。所以,平时就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善于用情感、意识、思考去触摸事物的品质,没心的人是另一种盲人,什么也发现不了。"所以从初一时我就让学生通过写日记,把自己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事情记下来。并告诉他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许多事情往往是颇富哲理的,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用心体悟,反复琢磨,便会慧眼独具,从中悟出值得阐述并给人以启迪的哲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为此老师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观察兴趣;教给观察方法;培养观察习惯。这样学生有了观察兴趣和习惯,就会勤于观察;掌握了观察方法,就会善于观察。这样长期坚持认真细致的观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写起文章来就会胸有成竹,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二、拓展学生阅读视野,奠定作文创作基石
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要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正如培根在《论求知》中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学校可组织一些读书班会或阅读兴趣小组,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再通过办墙报、校园刊物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书面作文水平。
三、模仿名家布局谋篇,提高学生写作技巧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模仿名家布局谋篇及遣词造句。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再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这些手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模仿是创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
四、培养学生丰富情感,展开想像双翅翱翔
想像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在头脑中产生各种表象并重新予以组合,形成新的表象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想像往往是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的喜、怒、哀、乐都会刺激大脑皮层,引起表象的运动,从而产生想像和联想。情感是想像和联想中的活跃因素,是启发想像的强烈动力。
五、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激活表达以说促写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学生领会 篇4
1. 用画图法初识数量关系
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不足, 对问题中隐含于事件内的事理之间的相互联系缺乏深刻认识, 不能揭示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应尽量利用画图法促使数形有机结合, 使生动具体的感性材料作用于大脑, 形成表象、逐步抽象、概括上升到理性认识, 在学生语言叙述的基础上, 通过合情推理, 从而初步认识数量之间的神秘关系。比如, 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求两数相差多少”问题时, 先让学生在第一行摆8个△, 再在第二行一个对一个摆8个○, 向学生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 使学生理解△和○同样多 (如图1) 。
在学生理解“同样多”的基础上再进行操作:第一行小宁摆12朵红花, 第二行小凯摆8朵红花 (如图2) 。
在小学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 教师利用画图法将题中抽象的数量关系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 能有效促进问题的解决, 况且低年级应用题主要是图画应用题, 它们创设的故事情境直观形象, 有儿童喜闻乐见的游乐园、熟悉的校园生活环境和童话故事里的动物等, 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情境, 用画图法较为直观地让学生初识最基础的数量关系。
2. 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数量关系
简单的数量关系, 如部分数+部分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较大数-较小数=相差数……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 也是不容易理解的。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些简单的数量关系, 在日常教学中就应有意识地逐步渗透。例如在教学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4和5合成9”时, 可告诉学生“4”和“5”都叫做“部分数”, 表示一部分是4, 另一部分是5, 这两部分合起来就得到了一个“总数”, 在这里“9”就是“总数”。在整个“分与合”单元的学习中, 教师每节课都用“部分数”和“总数”这样的教学语言,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两部分合起来得到总数”和“总数可以分成x和y这两部分”这样的句式来表达。在这样潜移默化的训练下, 当出现用加法计算的实际问题时, 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时, 他们就能够运用这种句式来表达。
3. 在运算教学中理解数量关系
教师在出示“全校卫生评比”主题图后, 在解决“二 (1) 班得了16面红旗, 二 (2) 班比二 (1) 班少3面, 二 (2) 班得了多少面红旗?”这一数学问题, 学生列出减法16-3=13 (面) 时, 我问:“为什么用16-3就能算出二 (2) 班的红旗面数呢?”学生凭借直觉知道这里要用减法, 但为什么用减法, 学生可能并不清楚, 这时我用电脑演示从16面红旗中剪掉3面, 剩下的就是和二 (2) 班同样多的红旗面数, 剪掉的、去掉的就要用减法计算, 即“二 (1) 班得红旗的面数-二 (2) 班比二 (1) 班少的面数=二 (2) 班得的红旗面数”。这样将具体的红旗图与抽象的数量关系对应起来, 从而让学生感知初步的数量关系的过程:大数-相差数=小数。
4. 在生活中感悟数量关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亲近数学、了解数学, 我们可以活用教材中的课例, 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分析我们身边的事物, 采取“变静为动”的教学方式, 也就是改变题目或画面“一次性”的呈现方式, 在与学生交谈中去“逐一”呈现, 这样把“静态画面”创设成“动态情境”, 从而感悟抽象的数量关系。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买矿泉水”一课时, 教师先出示2箱矿泉水, 要求学生帮教师算出要花多少钱。学生犯愁了, 说没给足条件, 无法求出得数, 还说买东西要知道价格才能求 (学生感受到没有单价无法求出总价) 。于是教师顺应学生要求, 给了一个单价:每瓶3元。学生在沉默几秒钟之后, 又大叫说老师给错了条件。教师问:“不是已把价钱告诉你们了吗?为什么还不能求啊?”学生纷纷说:“买的是2箱, 而你告诉的却是每瓶的价钱。” (学生领略了数量对应的重要性) 此时教师再提高要求:“不改变‘每瓶3元’, 你有没有什么方法让它变为有用的条件?”学生交流后明白, 只要再补上一个“每箱有几瓶”就可以了。当教师出示“每箱有24瓶矿泉水”后, 学生马上想出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1) 24×2×3=144 (元) , (2) 24×3×2=144 (元) , (3) 3× (24×2) =144 (元) , (4) 2× (24×3) =144 (元) ……从案例中可以发现, 教师只是改变了题目的呈现方式, 就把解决问题所需数量之间的关系融入到一次次矛盾的冲突中, 一次次地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 在一次次思维冲突中, 学生无形中经历了一个构建“数学模型”的数学化过程, 使学生对其数量之间的关系有了愉快的感悟, 这种发自内心的感悟、理解、建构是背几百遍公式所代替不了的。
领会的作文 篇5
常常听到有人在埋怨自己的生活不幸福,或许是因为自己失去了太多。殊不知人的生活就有如硬币一样,有两面性。当你经历了失去以后,或许你又重新拥有了别的东西。他们不知道在他们抱怨的时候,或许曾经的拥有又从指缝间悄悄地流走。水过无痕。一瞬间的事情。
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拥有。亲人、朋友、财富或者说你自己的思维,说你自己的思维,你的才气、你的感情等等,这些都是你的专利,谁也抢不走,有一句话:“人总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从某一个角度来看,人是一种迟钝的动物。人往往在失去了才发现拥有的幸福,面对失去后悔莫及,而在后悔的同时,却又不懂得回过来看看还握在手中的幸福。人,太盲目了。
当时间的海水倒灌,不给人们后悔的记忆以任何复苏机会的时候,难道我们还要把时间浪费在后悔与叹息上面吗?村上椿树如是说:“恐怕并非你的人生无聊而是你在追求无聊的人生。”如果我们把自己的一生都用于追忆“已逝”的东西,那么我想这样的生命只会是一片空白,微风吹过,也不激起半点涟漪。如果我们在经历失去后能够像《光明的迷途》中的紫杉一亲,等刺痛的眼泪流出来后,然后擦干,潇洒地走开。或许我们就会发现有些事情注定是要逃离的,最重要的是自己不要在那儿迷失,能找到出口,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东西。
珍惜眼前的一毁是最重要的,这样子最起码我们不会在失去之后再感到遗憾与痛心。学会珍惜,这样子你的生活才会显得无比斑斓,而你才会沉浸在幸福的承载中。之后纵然岁月带走了你的拥有,却带不走那存在你脑子里的回忆。
珍惜你所拥有的吧!让我们都把失去看作虚坎,让它独自地在我们的身边流淌,而我们只要紧紧地抓住我们能够抓紧的东西就行了!
用心领会,碰撞思维 篇6
[关键词] 高中数学;课堂;氛围;倾听;自主学习
立足观念教法分析传统教学,我们发现其存在以下弊端:1. 教师误解曲解了新课程理念,所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不是营造“热闹”的氛围,而是培养学生思维;2.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过分关注教学的进度、效果,没有真正关心学生的心理需求;3. 缺乏对教材的二次开发,一味遵循教纲,忽略学生潜力的挖掘,导致其只能“平庸”地学习.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要改变观念,从“心”出发,了解学生的需要,让嘈杂的课堂“安静”下来,去倾听、引导,鼓励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领会知识,培养自学能力,为更深入的学习奠定基础.
丰富方式,激活思维
“数学是思维活动的过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只有其主动地去探究,才能有效掌握,实现知识的主动构建. 作为课堂的主导,我们要做的是把握好教学的“度”,给学生营造一个安静的氛围,鼓励其思考学习,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此过程中,笔者引入类比、猜想、验证、碰撞等方式,鼓励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积极学习.
(一)类比——引发思维
类比是数学思维中很重要的一种,能引导学生借助旧知学习新内容,充分发挥原有知识,在不断地对比、归纳中深化理解,促进对知识的掌握. 为此,笔者经常会结合所学引导学生类比,促进其思考、掌握. 比如,在讲二面角时,笔者就引入“角”的概念,由平面到空间,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通过类比理解二面角的定义. 首先,借助角的概念“从平面内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半直线)所组成的图形”引出二面角的定义“从空间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引导学生类比理解. 等到其掌握后,笔者提问其平面角的构成、表示法,学生很容易就说出了. 接着,笔者趁热打铁,鼓励其思考空间角的构成、表示,有了之前的铺垫,学生很快就“依葫芦画瓢”想出了.
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多类似的内容,也可以使用类比方法,像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面线垂直定理和线线垂直定理、直线与圆和直线与椭圆、二次函数和二次方程等.
(二)猜想——启迪思维
如果类比是知识间的相互运用,那么猜想就是知识的拓展迁移,以合理的思考为基础,冷静分析,寻找问题解决的途径. 鉴于这一点,我们在遇到开放性、探究性内容,像性质的理解就可以采用此方法,鼓励学生发挥联想,达到启迪思维的效果. 比如,在备课“闭区间内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时,考虑到这是一个难点,如果采用一般的方法:先借例题列举几种区间、轴和开口的变化情况,然后找类似题让学生做,可能效果也不差,但学生思维也只能处于被动的状态. 所以,笔者决定试着“放手”,利用例题引导其实践、猜想. 具体实施时,先提出一个简单题,涉及“定轴、定开口、动区间”,等到学生解决后,就让其猜想:二次函数的最值取决于哪些因素?这样,学生马上就会联想到定轴、定开口、定区间等一系列因素,进而联想到“两动一定”的问题.
通过层层的猜想,学生就会对“闭区间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产生兴趣,随即投入其中积极探究,步步深入.
(三)验证——激发思维
完成类比、猜想后,为了说明结论的正确性,笔者就会引导学生验证,让其寻找“证据”证明自己是对的. 在这个环节,学生通常比较“亢奋”,但为了让其有足够的思考空间,避免人云亦云的情况,我会跳过小组讨论交流的环节,直接让学生在班级里交流. 比如,在讲归纳法时,验证这一环节就必不可少,依据归纳法的步骤将问题的解决分成三步.首先,提出问题:对任意正自然数n,有1+3+5+…+(2n-1)=n2. 证明:(1)当n=1时,左=1,右=1,所以等式成立. 然后,假设当n=k时,这个命题成立,有1+3+5+…+(2k-1)=k2. 最后,就是让学生验证:当n=k+1时,这个命题也成立.这样一步一步下来,原来有些困难的题目变得明朗起来,学生很快就做出:当n=k+1时,1+3+5+…+(2k-1)+(2k+1)=k2+2k+1=(k+1)2,自然就有了当n=k+1时,等式也成立.
此外,在班级交流时,我们就要扩大范围,听取不同学生的看法,促进其思维的交流,发现性质的不同.
(四)碰撞——完善思维
缺乏思维活动的数学学习没有意义,学生的认知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只有其通过思考不断推翻原有结构而建立新的结构,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所以,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思维碰撞,让其在交流中不断完善,有效拓展,实现自身能力的挖掘. 比如,在验证完不等式性质1、2后,笔者会让其相互交流验证过程,以此完善自身的猜想.在这一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小声”交流,以一种尊重的、谦虚的态度去和别人分享,在有限的认知里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吸取别人的优势,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 这样,课堂看似不“热闹”,其实真正在涌动、碰撞的是学生的思维,是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而不是浮躁虚假的“应付”. 学生在交流完之后,会明显地发现自己与别人思维的不同,转而去调整、借鉴、吸取,最后形成全新的认知,使得个性思维得到充分释放.
营造氛围,促进自学
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之余,我们也不能忽略自学能力,要试着放手,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其独立思考,大胆探究,针对疑难,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不断地思考实践中掌握学习的方法. 因此,我们要营造安静的氛围,给学生提供空间,鼓励其自学,在深入的思考中收获知识、乐趣.
nlc202309090806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鼓励自学初,我们要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使其主动融入. 数学学科不仅有很强的逻辑性,还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可以抓住这一点设计情境,在鼓励学生参与的同时能降低理解难度. 比如,在学“数列”一课时,考虑到概念比较生涩,贸然开展自学,学生可能很难接受,于是笔者就借他们熟知的象棋导入:“你们知道一盘象棋共有几格?”学生回答:“64”.随后,笔者就引入数列的经典例子——古印度国王与象棋发明人的故事. 笔者一边讲一边观察,发现学生听得很投入,对故事中涉及的数列问题很感兴趣,有的人已经拿笔在算. 可见,这个情境创设很有用,学生都被吸引了,此时引出概念、公式,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自学.
(二)独立探索,弄清概念
数学教学中,概念理解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只有弄清了概念,才有基础深入探究. 但在实际中,如果采用灌输的方式,让学生跟着我们的思维走,一味地去记忆,效果是不大的.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不妨让学生独立探索,在讲解要点后引导其自主领会,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掌握,有利于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像在讲“对数与对数运算”时,笔者先强调了底数a与真数N的取值范围,然后让其自主理解,学生顺藤摸瓜,针对范围问题进行剖析,解决了“a为什么不能小于0或等于1”、“为什么真数N不能小于等于0”等问题,认识到概念的本质,避免了思维的片面化.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而且还促进其思维的发散,一举两得.
(三)精设问题,鼓励思考
为了促进学生自学,活跃其思维,笔者会依据教材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其思考、分析. 在设计时笔者会结合学情,准确把握学生最近发展区,让其“跳一跳能够到”,以此激发其探究的兴趣,积极主动地解决. 比如,在讲“对数”时,笔者想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就设计了以下题目:函数y=log2(x2-3x-4)的单调增区间是________. 这是一个比较常规的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概念、性质的运用.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很容易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查漏补缺,积极改正.如果碰到独立思考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我们可以适当引导,给其点拨,帮助其克服思考障碍,以此提高其自主学习的效率. 此外,对于一些程度较好的学生,我们要适当“增餐”,不断挖掘其潜能,深化其知识理解.
(四)敢于质疑,形成氛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没有思考的数学学习很难有效果,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学生每天兢兢业业学习,效率却不高的原因. 想要提高,就要从问题开始,不断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并且尝试着分析解决,学习热情也就慢慢积累,这样的学习才有效. 比如,在讲函数时,其中涉及不等式、方程、最值等问题,需要学生联系新旧知识探究问题,在题型的积累中掌握做题技巧. 于是,笔者就采取“放任”政策,先给其一系列的题目,然后让其自行解决,不断地思考发现,遇到难点就大胆质疑,利用课间和同学交流,分享做法和经验,以此促进问题的解决. 这样,学生就能在活跃的氛围中积极思考,不断突破,形成有问必究的习惯.
总之,不一定“热闹”的数学课堂才有效,“安静”的课堂未必没有交流,我们的教学要少一些喧嚣、浮躁,多一些沉稳、思考,让学生有空间去领会数学真正的美,让其在不断实践、探究中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明白静心思考的重要性,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生领会 篇7
一.吟诵出真知
“书读百遍, 其义自显。”优美如画的古诗, 也得在反复的吟诵中体会其真知。我在讲授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让学生把握好节奏, 反复的朗读, 之后就听到学生的叹息:“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唉, 真可怜!”他们开始窃窃讨论: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作者如此悲惨的境遇呢?他们在多次朗读之后, 体会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样就能更贴切的理解作者“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朴素愿望了。学生之所以能在吟诵之后有如此的悲悯之情, 这就是因为他们已走进文本, 移情于己了, 至此, 他们已经理解了诗歌的内涵, 甚至, 诗人那破败不堪的茅草屋在风中颤巍巍的画面已经在他们脑海中了。
二.声画造意境
通过音乐和画面来营造氛围, 渲染意境更有助于学生走进如画般的诗歌深处, 声画联璧, 当单独的一两幅画面不足以表现诗歌的意境时, 声音的渲染就显得尤为重要。音乐是流动的画面, 悦耳的诗篇。给古诗配置音乐, 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精美的画面设计, 营造出浓郁的中国古代文化氛围, 烘托出良好的教学气氛,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的课堂上我放了二胡名曲 《二泉映月》, 那略带沙哑的悲伤曲调, 再配上风中战栗的茅草屋的flash画面, 然后起读“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大家沉浸在一个有声有色的诗歌世界里, 朗读时也注意到诗歌的节奏和感情, 诗意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语言绘图景
语言让画面再现。苏轼在观看王维的画后曾说:“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 其实, 许多诗词都是一幅幅优美的图画, 教学时,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朗读诗词, 想象画面;进而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诗中的意境, 以此感受如画般的诗境, 如歌般的感情。要做到这样, 教者仍需为学生创设情景, 比如《蒹葭》这首诗,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我引导学生找准季节, 切中镜头中的焦点, 学生开始思考, 一位同学用令人无比惊叹的一段话描绘了诗的第一节:“飒飒秋风拂过我的额发, 走过苍茫的田野、河堤、道旁, 迎风的芦苇开出一朵朵白绒绒的花, 像我眼中一丝一缕的雾霭, 犹如我心中此刻那一首首段章。地上的白露结为清霜, 秋正浓。 我那梦中的伊人, 依然远远的在水一方, 我曾跋涉努力, 路途遥远而险恶, 我曾逆流而上, 又无数次被打翻在险滩恶浪中, 我只能遥望那遥不可及的伊人, 啊!我的伊人, 我的理想!”我惊叹他又从诗中解读出了其他的东西, 伊人———理想, 对, 遥不可及的理想。他把如此优美的诗歌用诗般语言呈现在我们面前, 这难道不是他为我们淡墨勾画出的中国画么?如此教学, 我乐在其中, 学生也受益无穷。
有声有色、魅力四射, 这样的课堂使教学本身提升了一个层次, 更使学生从心底产生了对诗歌的爱好和兴趣, 这就是我在古诗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氛围, 让他们自己挖掘诗中意境的些微实践与探索。我为他们打开经典诗作学习的宏阔视野, 使之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跨越千年时空, 进入诗文的意境, 倾听到诗人的情思, 让他们的心和经典沟通, 与圣贤对话, 体会古诗之神韵, 让优美如画的诗歌真正为学生所接受, 从而陶冶其情操, 培养审美情趣, 积淀文化底蕴, 也让中华几千年诗歌文明得以流传。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系统中的一个系统, 它是学生在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 是争取认知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与成材的动机源和催化剂。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因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活动的稳定倾向。”
一.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立师生关系, 重视师生情感交流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1]当今时代是一个张扬个性, 注重人格, 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时代, 教师的“绝对权威”、“师者恒为师”、“师道尊严”等片面概念必须彻底改变, 教师应“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师生关系是一种微妙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是老师和同学在日常的正式或非正式交往、交流中形成的。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师生关系, 以往很多老师都要求学生对自己绝对服从, 相信严师必出高徒, 使学生面对老师经常有胆怯畏惧的感觉, 学生因为怕老师而被动学习。这种方法在当时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效果, 但随着学生思想的逐渐成熟, 会渐渐失去对教师的尊敬, 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步消失。[2]尤其是现在的学生主观意识强思、维活跃、见识广阔, 如果师生关系处理不当,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淡化消失。比如:有的教师说, 这些孩子对某学科学习兴趣浓厚, 而对我所教的学科却不感兴趣,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师生关系处理不当
二.提高学生“好奇心”,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所以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特点兴趣是后天形成的, 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们在实践活动中, 通过对某种事物反复接触和了解, 随着有关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 逐渐形成和发展了对某事物的兴趣。“好奇心害死猫”, 经常有人这么说。 这句话从反面说明了好奇心的作用之大。由于好奇, 所以感兴趣, 所以有了了解或学习的动力。
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用许多方式不断地激发、 保持学生的好奇心。例如, 语文课上, 老师经常用打谜语的方式与学生讨论名人、名著等, 以此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建立新型的课堂教学模
式,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生活绝大多数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 不同的教学模式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 那种“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写学生记”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新一轮教学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需要教师营造民主、和谐、开放、轻松的课堂气氛, 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 更应教学生会学知识,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不仅让他们体验学习过程中的艰辛、还应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和欢乐。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 教师应该创设生动的情境, 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激发学习兴趣[3]。
学生领会 篇8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由于教师受传统“技能教学模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在教学程序和方法的选择上过于单一, 使得这项运动的教学效果一般。
普通高校篮球教学的对象是普通大学生, 他们的篮球水平参差不齐, 普遍基础水平较低, 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篮球技术都没有掌握。教师希望在1~2个学期的时间内让他们系统的学习和掌握这项运动是不太现实的。由于教学时数、学生原有兴趣和基础条件等因素的限制, 很多学生往往是一学期的课程下来仅仅是掌握了几项篮球基本技术, 更有甚者篮球课结束后很少再有兴趣到篮球场上从事此项活动。
据此, 笔者根据自己从事教学的经验和体会, 结合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 尝试在篮球教学中引进“领会教学法”的思想构建新的篮球教学模式。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大学二年级篮球选项课, 男生2个班, 每班50人, 共100名学生, 将原始班级随机确定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分别设计“传统教学模式”和“领会教学法教学模式”两种不同的教学程序, 授课时间为14周, 教学实验时间为2008年9月~2009年1月。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领会教学法、篮球教学、教学模式”等为关键词查阅相关文献并进行整理。
1.2.2 问卷调查法
对所教授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100份, 回收100份, 回收率100%, 其中有效问卷82份, 有效回收率82%。
1.2.3 数理统计法
对有关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结果
2.1.1 两组学生比赛中技术运用情况
教学实验前后对两组学生在比赛 (30min, 4对4半场比赛) 中运用技术情况的统计 (见表1) 结果显示:两组学生在实验前的情况基本相同,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 两组学生的篮球技战术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但实验组学生在比赛状态下投篮次数、命中率、篮板和助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学生, 而失误和犯规次数减少更为明显, 这表明实验组学生比对照组学生在比赛中运用技战术的合理性和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2.1.2 两组学生对篮球运动项目理论测试结果
在教学实验过程中, 我们设计了与篮球技能学习阶段相匹配的篮球战术、篮球制胜规律认知教学程序, 贯穿于对实验组的教学过程中。在学期末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测试, 测试问题涉及篮球比赛基本知识、对技、战术的理解、裁判法等若干方面。通过对照组和实验组理论测试成绩均数的比较, 二者均差为15.10, T值为3.99, 显著性为0.001, 说明对照组和实验组理论测试成绩的差异具有高度的显著性 (见表2) 。
2.2 分析与讨论
2.2.1 关于“领会教学法”教学效果评价的有关说明
“领会教学法”教学的重点首先是提高学生对篮球项目制胜规律的认识, 提高篮球战术意识, 进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关技术的学习动机, 因而对其教学效果的评价应重点放在学生在比赛中整体的表现能力, 而非单一技术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以及是否有利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等方面。由于教学实验中,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由笔者一人担任授课教师, 且实验限制条件实难充分保证, 故而对实验数据的统计结果仅可作为一种质的趋势的判断。
2.2.2 对“领会教学法”在大学生篮球教学中运用的体会
高校篮球教学的对象是普通大学生, 他们这个年龄逻辑思维能力强, 而动作模仿能力已经不是最佳年龄 (9~12岁是一个人学习技术动作的最佳年龄) 。学生的篮球运动水平参差不齐, 存在基本技术不规范、战术意识不强等问题。在普通高校篮球教学中主要包括一年级普通体育课和二年级以上篮球选项课两种形式, 教学时数分别为每学期18学时。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改善学生们的技术动作往往事倍功半。
篮球教学作为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根本任务是要让学生看懂篮球, 提高从事篮球运动的综合能力, 享受篮球, 进而为终身体育观念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篮球项目本身的运动规律、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 宜采用有针对性的发现问题导向的专题化教学方法, 课上应重点加强对篮球运动规律和战术意识的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篮球技术的兴趣和动机, 教师传授正确的基本技术练习方法, 鼓励学生们课下加强技术练习。
传统的篮球教学模式由于忽视了篮球运动的本质规律, 过于强调系统的、循序渐进的篮球技术的传授, 没有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身心特点, 在教学效果上难以令人满意,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发挥, 终身体育的观念难以形成。“领会教学法”教学模式符合篮球运动的制胜规律和高校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和观念的要求,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思维和能动性, 强调课上解决“为什么这样做”, 课下解决“如何做”的问题, 有机地把课内外教学和练习融为一体, 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然而无论怎样, 技术学习是战术运用的前提, 在进行篮球教学中运用“领会教学法”时, 决不能完全抹杀基本技术练习的必要性, 应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3 结论
1) “领会教学法”与传统技能教学法相比, 它充分适应了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体现了球类项目教学的特征和规律, 实践证明其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在普通高校篮球教学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建议深入研究运用“领会教学法”的思路构建普通高校球类项目教学的体系;
2) “领会教学法”以学生认知能力和战术意识培养为核心, 将课、内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而提高了教师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和观念;
3) “领会教学法”把对球类项目本质规律的认识和战术意识置于首位, 把技术的学习置于其后,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调动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思维, 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 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
摘要:以普通高校大学生篮球教学为例,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 通过教学实验对“领会教学法”在大学生篮球教学中的应用作了初步研究, 结果显示:“领会教学法”符合篮球运动教学的项目特征, 符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值得在普通高校大学生篮球项目教学中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体育课程改革,篮球教学,领会教学法,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毛振明著.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
[2]张楠, 等.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运用“领会教学法”的实验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3 (6) :90-92.
[3]廖玉光.领会教学法的评价[J].中国学校体育, 2003 (5) :43-46.
[4]曼弗里德葛欧瑟.运动训练学[M].北京体育学院教务处编译, 1983:38.
把握思维本质领会知识内涵 篇9
一、考查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
例1 (2013·邵阳)下列四个点中,在反比例函数y=-6/x的图像上的是( ).
A.(3,-2)B.(3,2)
C.(2,3)D.(-2,-3)
【分析】根据函数y=-6/x,得到xy=-6,只要把点的坐标代入上式,成立即可.
【解答】∵函数y=-6/x,∴xy=-6,
分别把各点的坐标代入上式,等式成立的点就一定在函数图像上.
只有A成立. 故选A.
【点评】这类问题主要考查对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的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点,横纵坐标的乘积是一个定值k.
二、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例2 (2013·衢州)若函数y=m+2/x的图像在其所在的每一象限内,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 m<-2B. m<0
C. m>-2D. m>0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可得m+2<0,再解不等式即可.
【解答】∵函数y=m+2/x的图像在其所在的每一象限内,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
∴m+2<0,解得m<-2,故选A
【点评】此类问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当k>0时,在每一个象限内,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在每一个象限内,函数值y随自变量x增大而增大.
例3 (2013·陕西)如果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与一个反比例函数y=6/x的图像交于点A(x1,y1),B(x2,y2),那么(x2-x1)(y2-y1)值为______.
【分析】因为A点在双曲线y=6/x上,所以x1y1=6,再利用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得到坐标之间的关系即可.
【解答】∵A点在双曲线y=6/x上,∴x1y1=6,
又∵A(x1,y1),B(x2,y2)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所以,x2=-x1,2=-y1,
∴ (x2-x1)(y2-y1)=(-x1-x1)(-y1-y1)=4x1y1=4×6=24.
【点评】充分利用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交点的对称性. 解题过程充分体现了整体思想的运用.
三、考查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
例4 (2013·张家界)如图1,直线x=2与反比例函数y=2/x和y=-1/x的图像分别交于A、B两点,若点P是y轴上任意一点,则△PAB的面积是______.
【点评】此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和图形的等积变形转化等知识.
另一解法:先求A、B两点的坐标,从而得出AB的长和高OD的长即可求得面积.
四、与反比例函数有关的综合问题
例5 (2013·南充)如图2,函数y1=k1/x与y2=k2x的图像相交于点A(1,2)和点B,当y1<y2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 x>1B. -1<x<0
C. -1<x<0或x>1D. x<-1或0<x<1
【分析】由交点A坐标可确定两函数解析式,再解方程组求出另一交点B的坐标,观察图像即可直接写出当y1<y2时所对应的x的取值范围.
【解答】将点A(1,2)代入,可得:y=2/x,y=2x,联立方程组,解得x=-1,y=-2,得到另一交点B(-1,-2),观察图像可知,当y1<y2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1<x<0或x>1. 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解答此题时,采用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例6 (2013·铁岭)如图3,点P是正比例函数y=x与反比例函数y=k/x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PA⊥OP交x轴于点A,△POA的面积为2,则k的值是______.
【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也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同时考查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例
例7 (2012·安徽)甲、乙两家商场进行促销活动,甲商场采用“满200减100”的促销方式,即购买商品的总金额满200元但不足400元,少付100元,满400元但不足600元,少付200元,……乙商场按顾客购买商品的总金额打6折促销.
(1)若顾客在甲商场购买了510元的商品,付款时应付多少钱?
(2)若顾客在甲商场购买商品的总金额为x(400≤x <600)元,优惠后得到商家的 优惠率为p(p=优惠金额/购买商品的总金额) ,写出p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说明p随x的变化情况;
(3)品牌、质量、规格等都相同的某种商品,在甲、乙两商场的标价都是x(200≤x<400)元,你认为选择哪家商场购买商品花钱较少?请说明理由.
【分析】(1)根据题意直接列出算式510-200即可.(2)根据商家的优惠率即可列出p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能得出p随x的变化情况.(3)先设购买商品的总金额为x元,(200≤x<400),得出甲商场需花x100元,乙商场需花0.6x元,然后分三种情况列出不等式和方程即可.
【解答】(1)顾客在甲商场购买了510元的商品,付款时应付510-200=310(元).
(2)p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p=200/x.
∵200>0,∴p随x的增大而减小.
(3)购x元(200≤x<400)在甲商场的优惠额是100元,乙商场的优惠额是x-0.6x=0.4x.
当0.4x<100,即200≤x<250时,选甲商场购买商品花钱较少;
当0.4x=100,即x=250时,选甲、乙商场一样优惠;
当0.4x>100,即250<x<400时,选乙商场购买商品花钱较少.
谈对戏曲表演要领的领会 篇10
表演要有理, 要符合剧情发展、人物逻辑。怎样找准, 就是要处理好生活逻辑与舞台艺术逻辑的关系, 使其做到两个符合, 即既符合生活逻辑, 又符合舞台艺术逻辑。比如著名戏曲导演李紫贵排演的广西桂剧《太平天国》戏中, 有一场戏表现杨秀清与洪秀全一同巡营。按照生活逻辑应洪秀全先出场, 众将随后。可这就淹没了主演本剧的一号人物杨秀清, 若过于突出杨秀清又会产生不合理的感觉, 因为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第一领袖。怎样解决呢?导演的表演处理是让杨秀清先上, 亮相后做巡视兵营的动作, 确定无疑点, 再恭请天王洪秀全上场开唱。这样处理既符合生活逻辑, 又有艺术真实感, 值得称道。京剧《吴汉杀妻》中吴汉手捧母亲赐给的龙泉宝剑背向观众上场的处理, 也是表演在有机综合中运用的范例。一方面吴汉母命难违, 另一方面吴汉是贤妻难舍、杀妻不忍、留妻不能, 他处于两难的境地。吴汉的情感被残酷的现实扯得粉碎。
将剧中人物的感情, 真实、细腻、生动地传达给观众, 是表演艺术的职能, 是演员的责任, 也是导演应该帮助演员去做的重要工作。演戏更主要的是演情。而这个情不是表达演员自己的感情, 而是演员运用自己的感情表达剧中虚构的人物的感情。演员不是亲身经历和流露情感, 而是在体察情感、细腻入微地体会情感, 而后将它表演出来。戏曲艺术属于东方艺术, 它与西方艺术具有本质的不同。总体上看, 西方艺术也注重表情, 但它更注重表理。我记得英国学者马修曾经表达过这样的观点, 就是在“娱乐第一的同时, 戏剧有些对观众理智具有感染力, 有些对感情具有感染力”。他有意无意地把理智摆在感情前面, 即表达理性, 将作者观念、意识诉诸观众。而戏曲作为东方艺术的重要代表则更注重表情, 具有舞台美感的人物情感传达是第一位, 诉诸理性则属其次。
有高超的戏曲表演技术, 才有精彩的戏曲舞台艺术。戏曲表演艺术是建立在演员个人技艺、技巧基础之上的。戏曲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离不开技艺、技巧。水袖能拉长演员的双臂, 髯口能变化演员的嘴脸, 甩发能伸展演员的头颅, 厚底能亮出演员的气派。导演排戏就是要帮助演员选择技巧, 恰当地运用到戏中, 使之符合人物性格, 具备审美价值。导演排戏时, 要注意防止两种情况:一是技巧的滥用, 二是技巧的偏用。所谓滥用技巧是指有的演员卖弄技巧, 以为技越多越合理, 却不知过犹不及, 戏曲不是杂耍, 技巧要为人物服务, 离开了人物的技巧运用是没有艺术生命的。所谓技巧的偏用, 偏即不准确、不恰当。它与滥用不同的是, 滥用是不该用时用了, 偏用是该用时没用对。
类型是演员创作的起点和基础, 个性是演员创作的最终目标。导演要帮助演员解决好限制与突破的关系。限制出特色, 突破出效果。不受限制的艺术创作缺乏生命依据, 完全被限制住的艺术创作会丧失生命力。戏曲前辈艺人在这方面做出了非常的艺术成就。比如:袁世海先生塑造的李逵和张飞, 同属架子花脸, 却极富个性形象。他扮演的曹操, 被观众誉为“活曹操”。周信芳先生创造的《杀惜》中的宋江、《义责王魁》中的王忠同属老生行当, 但各有不同的人物个性特色, 因此具有持久的舞台艺术魅力。著名评剧演员刘小楼、王蔓玲、韩少云、赵丽蓉、赵连喜均善于塑造个性形象。
领会“三贴近”的精髓 篇11
4月7日,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乌兰同志在全区新闻媒体负责人会议上做了重要讲话,讲话从新闻媒体如何加强和改进舆论引导、媒体建设和管理以及怎样提高新闻媒体传播力建设等方面明确了我区新闻工作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对我区新闻宣传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5月3日,自治区宣传部下发《关于贯彻落实胡春华同志重要批示精神的通知》,要求按照胡春华同志的批示精神认真学习乌兰同志的讲话。接到通知后,我社党委高度重视,在全社各媒体开展了学习批示和讲话精神系列活动。
本刊本期刊发了一组媒体负责人学习心得,以便同行共同学习。
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乌兰在“全区新闻媒体负责人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媒体工作的根本要求。在工作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要“诚”,就是感情要真诚。二要“真”,就是内容要真实。三要“快”,就是反映要快速。四要“新”,就是形式要新颖。这四字要诀,就是“三贴近”的精髓。领会这一精髓,就不难找出党报采编队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 党报采编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其表现
表现一,党报的稿荒特别是结构性缺稿长期存在,影响版面布局、内容搭配、地区平衡,最终影响到报纸的可读性和办报的整体质量。所谓结构性稿荒,是指除稿件数量不足外,常年缺少来自基层的鲜活报道,缺少可读性强的短消息、小通讯、小特写,缺少来自基层的鲜活图片,以及地区来搞不平衡,而那些用材料语言堆砌的大块文章,却排着队等着刊发一版头条。从记者来稿的情况看,半数稿件存在着“三不”现象,即表现手法不新、标题制作不精、报道角度不巧,必然导致稿件质量不高。来稿数量本来不足,部分稿件质量又不高,自然会进一步影响党报“三贴近”的质量。
表现二,采编部门的集体策划和记者的个人策划能力需要加强,策划的质量需要提升。大家知道,新闻事实是不能策划的,否则就是虚假新闻。但是,重大新闻报道的方式、时机、规模、角度是可以而且必须策划的。策划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决定着报道的政策高度、理论深度、宣传技巧和影响范围。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从表面上看,各部门为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服务的意识很强,无论是工作大局还是政策导向,在我们的报道中都有体现,甚至刊发在头条位置。但是,这些稿件多为总结材料堆砌,缺少鲜活事实和表现技巧的支撑,违背了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规律,只是从宣传到宣传,鲜有读者和影响力,党报的服务性、实用性和贴近性,只能是浮在表面上或浅层次上。
表现三,记者下基层,应该到旗县、到乡镇,不能常年浮在首府和盟市。一句话,就是要进一步深入“三贴近”。反过来讲,没有深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就不可能更好地实现“为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服务、为各级地方的发展服务、为人民群众的需求服务”的目标。从来稿上看,大家写各厅局、各盟市和旗县总体工作成就或行业工作成就的稿件比较多,而依据国家和自治区的工作大局和政策导向,深入乡镇、村屯、企业采写的以小见大的鲜活报道稿件却是凤毛麟角。版面上刊出的来自最基层的稿件,往往是由各地的通讯员自由来稿支撑局面。这一现象表明,我们的记者深入基层不够,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强。当然,这里面还有许多客观原因,比如交通不便、路途遥远、条件艰苦等等。但是,在现实的条件下,如果我们用心去做,大多数困难是能够克服的。要知道,新闻记者这个行业,本身就意味着吃苦甚至承受常人难以承受的艰险。
表现四,记者个人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所谓综合素质,应当包含了新闻敏感、政治敏感、创新能力、写作技巧、版面意识乃至职业道德素养。当然,党报这支采编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是比较高的,特别是与许多行业报和都市报相比,我们的记者绝大多数都是一流人才。但是,与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对人才的要求相比,与各界读者对党报的期望值相比,每个编辑记者都有可能在某一个方面的素质上有一定程度的不足,并且需要提升。表现在来稿上,一条很重要的新闻,别的媒体已经刊发,我们的记者稿才姗姗来迟;同样的一条新闻,我们的记者稿不仅比其他媒体来得晚,而且稿件质量和报道角度比不上一些都市报;一部分记者来稿的标题流于平淡,主体文字的表现技巧创新不足。这些问题虽然不是普遍现象,却是值得我们大家警醒的倾向。
二. 党报采编队伍应努力的方向及重点
重点一,树立责任意识,多写稿、写好稿,为报纸提供品种丰富、数量充足、质量上乘的稿源,自觉担负起缓解稿荒、促进办报质量提升的责任。在结构性稿荒中,地区来稿不平衡说明有的分社、记者站来稿多,有的来稿少,常年采稿数量相对不足的分社和记者站,应引起高度注意。此外,短消息、小特写、现场短新闻和图片长期不足,各部门和分社应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调配记者和通讯员力量,建立均衡供稿制度,明确规定每个人应采写的数量、品种、题材和期限,从供稿的最基础部门做起,实现均衡供稿,人手不足的分社、记者站要注意使用骨干通讯员,把他们纳入均衡供稿计划中。一旦在满足供稿数量的前提下实现均衡供稿,党报就会有更为广阔的版面改革与创新空间,报纸的面貌和质量就会实现新的突破。
重点二,树立大局意识,把握政策导向,提升编委会、采编部门和记者个人“三级策划”的能力,努力提高舆论引导的水平和质量。最首要的一条就是通过提升策划能力、提高报道的深度和影响力,实现更高层次的舆论引导。目前,党报的 “三级策划”能力相对不尽人意,特别是配合自治区和各盟市党委和政府工作部署的一些报道,停留在文件和材料堆砌的水平上,缺少鲜活的事实、深刻的思想和现场描写,很难达到预期的服务目的。因此,采编人员应加强政策理论学习,加强新闻业务技巧学习,时刻站在省级党报记者应有的政治高度、政策高度、理论高度和大局高度,学会用大局意识和政策观念去透视新闻事实,进行高水平的新闻报道策划,学会用新闻事实和创新的写作技巧去见证政策导向和工作大局,通过高水平的策划和创新的表现手法,采写出有高度、有力度、有影响力的好作品。
重点三,切实深入基层,主动抢抓鲜活耐读、生动可信、以小见大、贴近性强的稿件。“三贴近”是办好党报必须遵循的方针,要实现“三贴近”就必须是真正的贴近而不是表面上的贴近。一些报道看似采写的是基层的新闻,但多数还是官话和材料语言加数据,没有基层的现场描写,没有基层干部的朴素语言,更没有普通工人或农民的对话与表达,因为记者还是没有深入基层和现场,最多只是到了旗县采访到了材料甚至是网上传递的材料,当然采写不出鲜活感人、可信度高的作品。因此,记者一定要真正地沉到基层,多采写鲜活的以小见大的新闻报道,多采写经济结构调整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活力的报道,多采写国家和自治区关注民生给普通百姓和弱势群体生活带来变化的报道,多采写构建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和谐生态环境改变的报道,多采写普通百姓转变思想观念、科学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新鲜事儿。这些报道多了,我们的报纸质量、可读性、影响力必然会同步提高。
重点四,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提升采编人员的全面素质和技能。特别是政策修养、知识水平直接影响新闻敏感、策划能力和业务水平。在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的条件下,各类平面媒体都在根据媒体的性质和读者的需求,进行内容、版式和表现手法的创新探索,积累了许多先进经验。如果我们不注重业务知识更新,就必然被落在时代后面。因此,坚持不懈地自主开展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是采编人员成长进步不可缺少的环节。此外,许多人认为,记者只管采写新闻报道、提供稿源,不必具备版面意识。其实不然,成熟的记者一定要具备较强的版面意识,他们可以根据新闻事实的分量,准确地判断出所采写的报道应该刊发在哪个版次的具体什么位置,从而决定做几行标题和用什么体裁以及篇幅的大小,做到投稿有的放矢,有效减少编辑的工作量和因为改动较大而出差错的可能性。
“三贴近”对于任何媒体都不是一句空话,它关系到媒体的价值取向、影响力、公信力和引导水平,因而也关系到媒体的存在价值、发展潜力和生存能力。作为媒体的编辑和记者,应时刻树立“三贴近”的强烈意识,为党报的改革创新担负起应尽的责任。
领会课改精神认识数学教学 篇12
一、对基础知识重新整合
这次课程改革,设置了必修与选修两大部分,其中必修课程是所有高中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共同文化基础。数学必修课程分为5个模块,包括集合、基本初等函数、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算法、统计、概率、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恒等变换、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等内容,这5个模块实际上是将高中数学学习中应该掌握的基础部分按照学生已有知识体系重新编排整合,更注重基本知识作为学生进一步提高数学素养的基础作用及进一步学习选修部分的铺垫作用。与以往的教材相比较,必修内容更加强调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及其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
比如,函数主要作为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学生重点要掌握的是利用函数来刻画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而函数思想也将作为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贯穿整个数学学习的始终。
二、进行模块教学
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说完成了必修部分5个模块的学习,仍然有继续选修数学的需要,基于此种情况,设置了选修系列1和选修系列2。其中,选修系列1由2个模块组成。选修1-1,包括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选修1-2,包括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人等内容,是为喜欢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学生设置的。选修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选修2-1,包括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选修2-2,包括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选修2-3,包括计数原理、统计案例、概率,是为有志在理工、经济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而设置的。这两个系列中的内容与原有教材中的内容大致相同,只是更加注重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重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或进入社会工作打下更好的基础。
三、增加了大学的部分内容
为了满足高中学生不同的兴趣和需要,使他们接触到更多、更广的数学知识,从而具有更高的数学素养,选修课程中设置了选修系列3和选修系列4。通过选修这些内容,学生可以对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有更多认识。选修系列3和选修系列4的内容,以往只有进入大学才会接触到。比如球面几何、对称与群、矩阵与变换、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等内容。将这些内容引入高中课程,主要目的是介绍其基本思想,引导学生认识其精髓。另外一些内容,如数学史选讲、几何证明选讲、数列与差分、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初等数论初步等,是想让学生在已有的数学基础上,加深对已有知识的了解和认识。还有一些内容,如信息安全与密码、优选法与实验设计初步、统筹法与图论初步、风险与决策、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则反映的是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和广泛应用。介绍这些知识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选修系列3和选修系列4涉及范围广,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是一次新的挑战。
【学生领会】推荐阅读:
领会知识论文10-15
正警风严警纪心得领会09-28
《狼图腾》读书心得个人领会11-20
领会好它的精神实质10-15
深入领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06-26
《世界是平的》读书心得个人领会08-27
《风雨哈佛路》观后感领悟领会01-02
党员教师创先争优学习心得领会11-11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心得领会11-29
领会无言的美-谢谢您,老师!作文700字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