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模式(共12篇)
惯性模式 篇1
创新思维和惯性思维
思维的定义。思维是人类大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进行概括后的间接反映。通过不断的训练, 人们可以具备多种不同的思维, 如果训练方法得当, 就可以得到适合各行业的思维方式。因此, 把人类和动物之间做比较, 人则拥有比动物更强大的可塑能力。人类拥有强大的认知能力, 并且在长期的理性发展中形成多样化的思维方式, 因此人类也逐渐拥有了智慧。学习, 不断地提高, 然后归纳、分析, 并且改变对人类没有帮助的生活方式, 人类一直在不断地进步, 从某种角度来说, 人类一直在进行自我完善。而动物更多的是本能的需求, 它们往往分析归纳能力较差, 又缺乏延续性。
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人类在思维发展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逐渐拥有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人类拥有了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能力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现状, 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 减少额外的损耗。简单来说, 创新就是创造新的东西, 大到生活方法, 小到一件物品。而之所以能够被定义为一种思维模式, 是因为在人类史上人类是不断在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 使人类能够更好地生活, 从而逐渐演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法, 同时人类也就具备了一种思维方式。
惯性思维对创新思维的影响。人类的思维相对来说主要处于心理学范畴之内, 是通过感觉、触觉、记忆、情感、知觉、直觉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的触发。“人类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我们可以理解为限制人类自己发展的最大因素是人类自身, 人类有很多本能的缺陷。好逸恶劳是人类最有代表性的习惯之一。在人类思维中也是如此, 一个人如果不愿意自发性地去思考, 怎么可能有创造性?当然完全不愿意自发性地去思考只是较极端的表现, 更多地表现在思维方面就是不主动去探究、不质疑, 认为存在就是正确, 对很多问题想当然。没有经过调查分析就下定论, 当然就没有勇气对已存在的事物去再认知, 也不可能有新的突破和创造, 这些表现在思维中的问题我们都可以把它们归结于“惯性思维”之中。
每个人都会存在惯性思维的问题, 自己给自己的思维规定了一个定式, 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影响着当前的感知, 遇到相同或相似的情景思维就会作出惯性的反应。“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绳”就是典型的例子。遵从传统、权威、从众的经验及马太效应都可能是惯性思维的一部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惯性思维是在限制一个人创造性地发展, 每个人从心理、生理、知识构成、受教育环境、社会地位、社会关系以及周围环境因素等方面的原因构成一个人的思维方法, 但又恰恰是这些因素使人产生了惯性思维。一方面, 由于我们对人类思维研究的深入发现惯性思维存在的影响, 所以我们应当加强对创造性思维和方式的培养和训练。在设计教育中尤为重要, 因为学生以后所从事的行业就是以创造性的活动为主题, 设计就是创造。另一方面, 惯性思维为我们带来经验, 可以提高设计效率。但我们不能对这些经验产生依赖, 在设计进行到某个阶段时我们合理利用惯性思维所产生的经验, 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就可以了, 创新依然是我们的最终方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创新的观念贯穿始终, 同时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重点。
设计创新教育中惯性思维的影响
设计教育与创新教育。设计教育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从小学阶段美的意识的启蒙教育到中学的绘画造型的基础性技能教育, 再到专业的设计艺术院校的精英化专业教育, 是从一个人幼儿时代到成年时代贯穿着对设计核心内容的教授, 每一步都很重要。在此我们重点讨论专业的艺术院校教育, 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是专业化的精英教育, 教授学生各种艺术设计领域的专业知识, 由于学生未来的主要方向是专业的设计师, 但是这种专业教育存在着一个较大的问题, 而且急需解决。在这种教育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优秀率和从事专业设计领域比例的问题。首先, 优秀的学生较少, 这种优秀仅仅是在学生的范围内。他们和专业设计师之间的差距很大, 排除实践经验的问题, 他们的思维方法、动手能力、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和专业的设计师有很大的距离。其次, 经调查有22.1%的学生在毕业以后会转行做其他职业, 这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 大多数专业设计院校的学生有3~4年的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能力, 当他们转行做其他职业时, 这几年时间的学习基本上是浪费掉了, 因为他们并没有用所学的专业谋生。
所以提出创新设计教育, 即是精英性的专业教育, 创造被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涯。从基础的教学内容开始贯彻创新性, 不但在教学内容上创新, 也在教学方法上创新, 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首先就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树立创新意识, 学校负责提供专业的创意教育平台, 教师负责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有创新教育的保障机制。这样才能逐渐改变当前设计教育高投入、低收效的现状。
创新教育中的创新思维和惯性思维。创新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 它是以心理学和认知学对思维模式的理论为依托, 从认知学的角度来说, 人的思维可分为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知觉思维和灵感思维。对一个专业学生来说, 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必须具备的思维方式, 然后经过学习和训练产生真正准确的认知思维和灵感思维。灵感思维是顿悟和激发性的, 是设计者最重要的需求, 同时也是最难掌控的思维方式, 必须经过大量的训练和积累才可以铸造。因此真正的创新思维是调配各种思维之间的比例结构, 每种思维方式都有相应的训练和学习的方法, 教育者必须非常清晰地在每门课程中因思维模式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去练习。通过不同类型的专业学习和训练达到较好的思维层次和比例关系。
惯性思维是每个人都有的习惯性思维方式, 正是由于惯性思维, 从事设计教育的教师也经常犯想当然、不质疑的错误, 惯性思维给我们带来惯性的想法和推论, 使我们产生思想懒惰和无意识的结论, 这必然导致创造力下降。对设计师来说, 惯性思维是创新的障碍。
如何在创新设计教育中推倒惯性思维的障碍, 方法就是质疑和批判。用质疑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目前的设计教育现状。对自己质疑, 对态度质疑, 对教学方法质疑。以创新的态度去开展一些教学活动, 不断地总结成败得失。循序渐进地对旧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良, 创新并非全盘否定。同时吸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 理解学生并且经常性地进行换位思考, 在教学中积极地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理论, 不断积累经验, 形成可持续研究的教学活动。
对创新设计教育和改良惯性思维方式的例证
美国认知和教育心理学家戴维·帕金斯指出:“一个人如果不能以非同寻常的方式观察事物, 接受某些新思想或体现出判断的独立性, 他就不可能是一个创造性的人, 拥有高度的敏感性, 对歧义的宽容, 以及对复杂性的重视, 所有这些都对创造过程有直接贡献。”这段话体现了他对创造的理解, 另一层含义也说明了一个有创造性的人应该有自己的思想、独立的判断、对事物的敏感, 就是应该具备创造性思维。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系提出新的课程平台概念, 即在一个规定的课程框架下, 每个教师都必须充分体现自己对该门课程的创见性, 以及有自己个性化的教学方法特色, 而这种特色的水准与方向由担任该门课程的所有教师共同评论, 以确保课程教学的质量始终处于一种先进的、前沿的、鲜活的状态。这里的课程平台概念所追求的是一种能确保其教育观念先进性的方法要素、观念要素, 而不是一个简单化的课程样板模式, 更不是各院校之间从“素描”、“色彩”到“三大构成”的无差别的课程名称。其核心理念是创新, 集众人之智的创新, 只有创新才能保持活力和发展的动力。
日本著名产品品牌“无印良品”掌门人、设计大师原研哉提出“re-design”概念, 他说:“并不仅仅是创造新奇的东西才能算是创造, 把熟悉的东西当成未知的领域再度开发同样具有创造性。如果把它们看成陌生的东西加以活用, 是比无中生有更了不起的创造。”因此他委托日本的一些著名设计师对我们身边的小东西进行设计。如火柴、CD机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把这个理念引入到教学中, 让学生对很多我们经常见到的图像、标志等内容进行重新设计, 等作业结束我把原研哉“re-design”的概念传授于学生, 并展示一些优秀作品, 学生对这个学习方式很感兴趣, 并且提出了一些他们的建议, 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这样的尝试是有成效的, 既促进了教与学之间的沟通交流, 又打破了学生惯性的认知习惯。
结语
创造是我们永恒不变的追求, 我们会在设计创新教育的道路上尝试更多、更有效的方法, 积极地引入更多的优秀理念和教学方法, 归根结底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有创造性的人才, 创新是发展最强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李彬彬:《设计心理学》,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许平:《视野与边界》,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4].戴维·帕金斯:《艺术的心理世界》,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惯性模式 篇2
逃离思维惯性黑洞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文的主题,不妨首先重温一下“惯性”和“黑洞”这两个物理概念。惯性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牛顿在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表述为“所有物体始终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由于作用于它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而黑洞属于广义相对论理论范畴,早在200年前,英国的米歇尔和法国的拉普拉斯就简要地定义了黑洞的概念:一个质量足够大并足够致密的恒星会产生强大的引力场,以至于连光线都不能从其表面逃逸。1939年美国物理学家奥本海默首次用相对论定义了这样一个时间-空间区域:光或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从该区域逃逸而到达远处的观察者。史蒂芬·霍金在他的畅销书《时间简史》中进一步普及了黑洞这一概念,同样让它成为了通用名词。
本质意义来说,黑洞是无法逃离的,而在本文中用了“逃离惯性黑洞”这一夸张的标题,只是希望更好地揭开“思维惯性”,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惯性”的可怕之处。无疑,如果没有创新、变革和流程再造等这些外力去改变,思维惯性和组织惯性就会象“黑洞”一样吞噬组织和个人的生命力。
毛毛虫的悲剧与思维惯性
两则试验很好地说明了思维惯性的可怕。
法国科学家法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试验。他把若干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连,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6英寸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最爱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毛毛虫们还是不停地围绕花盆在转圈,一连走了七天七夜,它们终于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死去。
毛毛虫的悲剧在于思维的惯性,在于不假思索的盲从。其实,只要有一只毛毛虫能越雷池一步,打破固有的习惯及跟随的习性,就会逃脱死亡的陷阱。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人,何尝不是如此。
让我们再来看看关于思维惯性的另一个实验。美国一位科学家在海洋馆里做了一个实验。他用玻璃板把一条具有攻击性的大鲨鱼和一条小鱼隔开。刚开始,这条大鲨鱼不断撞击玻璃,企图捕食隔壁的小鱼。无奈,玻璃隔板太坚硬,无论怎么发威,玻璃隔板丝毫未损。攻击了一段时间之后,它便放弃了。于是,科学家便把隔板悄悄地移开。意想不到的是,大鲨鱼再也没有攻击过小鱼。它们都温和地在各自的领域活动,互不侵犯。
毛毛虫故事告诉我们“盲从害死人”,不逃离思维惯性而进行创新就死亡。鲨鱼的故事则告诉我们,固化了的“经验”也很可怕。
两个实验故事很好地说明了思维惯性的可怕之处。思维惯性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思维定势,人一旦形成思维定势,就会习惯地顺着定势的思维思考问题,不愿也不会转个方向、换个角度想问题,这是人类的一种愚顽的“难治之症”。从两个实验我们可以知道,真理,或者说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时只是一层窗户纸,有时很简单,只要换个思维方式就可以捅破,但由于人们的习惯性思维使自己作茧自缚了。当然,对于平凡人而言,要摆脱思维惯性,易说难做,但至少应该成为努力的方向。
不拉马的士兵与组织惯性
当组织中的人具有思维惯性时,便产生了组织惯性。组织惯性实质上是人的思维、行为惯性的集中表现,又称为行为定势。它对企业组织的破坏是潜在而危险的。
路径依赖实际上就是一种组织惯性。新制度经济学中,“路径依赖”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概念,说的是当组织一旦选择了某个制度,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制度不断“自我强化,让你轻易走不出去”。实际上,“路径依赖”本质上就是一种组织惯性,两者殊途同归。由思维惯性导致的组织惯性所产生的危害,或者说产生的破坏性同样可怕。还是通过以下几则故事来理解组织惯性。
在管理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发现不拉马的士兵。故事是这样的:一位年轻有为的炮兵军官上任不久后,到下属的部队检查炮兵操练的情况。他在几个部队发现相同的情况:在一个操练单位中,总有一位士兵始终站在大炮的炮管下面,纹丝不动。军官百思不得其解,追问起来,得到的回答是:这是操练条例的要求。军官觉得非常奇怪,回去反复查阅军事文献,终于弄清了这个问题。事情原委是这样的:在非机械化时代,大炮是由马车运载到前线的,站在炮管下面的士兵的任务是负责拉住马的缰绳,以便在大炮发射后调整由于后坐力产生的距离偏差,减少再次瞄准所需的时间。现在大炮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已经很高,已经不再需要这样的角色,但操练条例没有及时调整,因此出现了不拉马的士兵。长期以来,炮兵的操练条例始终固守着非机械化时代的规则。军官的发现使他获得了国防部的嘉奖。
其实“不拉马的士兵”的事例并不鲜见。德国19世纪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当年出使俄罗斯时就听到过一个故事。有一天俄罗斯的亚历山大大帝在皇宫中散步,走到皇宫的花园中,看到一个士兵笔直地站在花园的旁边。他觉得十分奇怪,就问那个士兵:“你站在这里干什么?”士兵回答说:“这是命令。”亚历山大大帝又问其他人,没有一个回答上来。他觉得非常奇怪,就命令侍从继续追查。最后从一个知情的人那里找到了答案。原来很久以前,还是叶卡捷琳娜女皇执政期间,她有一个冬天的中午在花园中散步,发现花园中盛开着一朵十分美丽鲜花,于是下令派一名士兵守在那里,不准任何人采摘。这一命令从此就执行下来,尽管花早就没有了,但是站岗的士兵一直就这么站了几十年。这实际上是“不守鲜花的土兵”。
其实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尤其是在官僚体制的组织机构中,“不拉马的士兵”和“不守鲜花的士兵”到处都是。例如,一个企业在确定了经营管理模式之后,大家总是遵循一个固定的工作流程,并逐渐习惯地运用这套程序解决各种问题。由于习惯所致,在实践中,管理者与员工很少会思考这些方法是否仍然有效、合理。如果企业任由组织惯性发展下去,必然会出现效率低下、沟通不畅等状况。这就是组织惯性的恶果。
猴子吃香蕉的故事同样说明了组织惯性的存在。有研究人员曾做过一个实验:将5只猴子放在一个笼子中,并在笼子中间吊一串香蕉。只要有猴儿伸手拿香蕉,研究人员就用高压水喷所有的猴子,直到全体猴子不敢动那串诱人的香蕉为止。接着,研究人员用一只新猴子替换出笼子中的一只猴子。新来乍到的猴子并不知晓笼中的“游戏规则”,一来便动手去拿香蕉。结果它触怒了笼中的4只“老”猴子。于是,它们代替原先由高压水喷头行使的惩罚任务,群起教训新来者,直到它屈从于笼中的规矩。
实验人员不断将经历过高压水惩戒的猴子换出来,直到笼子中的猴子全为后进入者,但它们同样不敢去碰香蕉。高压水喷头浇注的“组织惯性”束缚着进入
笼子的每一只猴子,使它们将本是盘中美餐的香蕉奉若神明。
猴子的故事再次说明了打破“组织惯性”的必要性。许多曾经辉煌的企业、组织,甚至是个体,之所以成为昨日黄花,走出了人们的视线,并非是它们面对环境无能为力,而是它们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迅速地做出调整,总是困囿于昨日经验阴影中,一味恪守过往的规则流程,不能敏锐把握未来发展方向,不敢突破、不会创新,以至像故事中的那些猴子一样,被组织惯性束缚着,在昨日的教训上平白失掉了明天的机会,也丧失了自我成长的空间
组织惯性在鲦鱼身上同样体现明显。德国动物学家霍斯特研究发现,鲦鱼因个体弱小而常常群居,团体追随最强健的一个领头鱼而集体行动。当领头的那只鲦鱼脑后控制行为系统被部分割除后,此鱼便失去了自然力,行动也会混乱,但其他鲦鱼却仍旧像从前一样盲目跟随它。这就是我们在企业管理中经常提到的“鲦鱼效应”,以此说明组织内的群体具有思维定性和行为惯性的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鲦鱼效应”的群体并不全是坏事,在特定时期反而有利于组织的稳定性。然而,作为被管理学认定的有负面影响的“鲦鱼效应”,恰恰又由于惯性思维和惯性行为产生对变革的抵制。在企业里,抵制变革就等于拒绝创新和妨碍进步,而群体的随大流现象无疑是保守主义的一贯作风。
无疑,保守主义是组织惯性的典型表现。像鲦鱼一样盲目和无所适从的群体,从来都不承认自己就是鲦鱼,他们更相信经验和直觉。这种固执的态度和行为经常在组织中发生,但通常不会引起注意,结果却又是变革最顽抗的敌人。霍斯特的发现,只是提醒我们要警惕组织内的“鲦鱼效应”,但并不能让我们茅塞顿开。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彼得·圣吉则非常理性地为我们阐述了这一现象,即组织内群体的思维定性和行为惯性源自于内心的习惯性防卫。作为人类根深蒂固的一种习性,习惯性防卫犹如我们穿在身上的看不见的防护服,在保卫自己免受外界威胁和变化影响时,也遮蔽了自己的眼界和真正想法。诚如美国心理学家阿吉瑞斯所言:“防卫性心理使我们失去检讨自己想法背后的思维是否正确的机会。”
流程再造:摆脱组织惯性的羁绊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环境里,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只有在变化中不断调整创新,不断地清除企业中“不拉马的士兵”和“不守鲜花的士兵”,保持健康的发展活力,由此获得并持续强化竞争优势,构筑企业成功。
组织惯性实质上是人的思维、行为惯性的集中表现。因此,企业想要突破组织惯性,须以创新手段革新员工的价值观念、变革他们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但是对于企业来说,要摆脱组织惯性对企业发展的羁绊,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进行流程再造。
根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迈克·哈默的定义,流程再造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从而获得绩效改进。然而,BPR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它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对企业原有业务流程的重新塑造,包括进行相应的资源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结构调整,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作为一种专门的管理思想,流程再造其实离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并不远,甚至可以成为我们提高工作效率、生活效能的基本指导思想。在不妨让我们先来看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实例。
小明早晨上学要准点到,在奶奶的照顾下起床、在妈妈的敦促下洗漱、吃妈妈准备好的早饭、坐爸爸的车去学校。妈妈一边要敦促洗漱,一边要准备早饭,结果,早饭准备时间就拖长了。
这是一个简单的流程,和我们的工作流程没有本质的差别。
可是,这个流程走下来,却往往迟到了,怎么保证准点到校(“流程”的目标之一)呢?也许大家会说,那可以提前半小时起床呀!就象我们工作不能正常完成而加班一样。可这不是我们的最优方案,我们的经济分析是在不延长工作时间的情况下正常完成任务。我们为什么不能更聪明的工作,更高效的工作生活?流程再造思想就派上用场了。
突破思维惯性和组织惯性,分析一下这个流程,有没有可以改进的环节?首先,能不能改成奶奶既照顾起床、又敦促洗漱,让妈妈安心做早饭?甚至,小明能不能自己独立起床、洗漱、甚至帮助妈妈做早饭?
再比如,妈妈做饭使用的“设备”可以更新换代,缩短做饭时间。这是生产管理。
此外,在保证准点到校的前提下,还须考虑成本问题(“流程”的目标之二),我们可以分析是坐爸爸的车经济、还是坐校车经济,这就属于财务分析了。还比如,在准时和经济的基础上,还需考虑安全问题(“流程”的目标之三),如果爸爸的开车技能不是很高超,就应该改成爸爸的司机开车了。这又属于人力资源管理范畴。
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从这个分析我们至少可以看到,存在的不一定合理!如果我们不对现有的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考虑,如果我们不对现有的业务流程提出质疑,如果我们不对现有的工作生活进行改变,任由组织惯性发生作用,组织和个人都难以前进。
惯性模式 篇3
关键词:违章;原因;遵章;培养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2-0276-01
一、引言
不安全行为也就是习惯性违章,是长期养成的一种以人为失误为主要的违反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的作业行为。要正确认识习惯性遵章的概念,必须对习惯性违章进行清醒透彻的分析,才能达到以习惯性遵章消灭习惯性违章。
二、习惯性违章的原因
习惯,是指个人不断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固定化的行为方式。习惯性的违章是操作人员的习惯性行为、思维和工作方式在工作中的外在表现。现代安全管理理论认为:人的违章行为和动机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
一是行为者对违章行为追求的程度,即行为者对行为后果的期望程度。体现为行为者对行为后果价值的判断。行为后果对行为者的价值越大,行为的动机就越强烈。行为者违章时,存在以下心理:侥幸心理、取巧心理、逐利心理、偷懒心理和浮躁心理。
二是行为者过于自负,对自己行为能力估计过高。行为者的个人能力越强,技术越好,经验越丰富,则自认为行为成功的把握就越大.行为动机就越强烈。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故,不少就是班组长或技术骨干所为,十分令人震惊。
三是文化场对个体的影响。任何违章行为都不是孤立的一个人所致,或多或少都与集体有关系,外界因素对行为者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是巨大的。主要有表现心理、从众心理、盲从心理、好奇心理。
三、习惯性遵章的培养
作为煤矿企业,在长期的安全工作实践中,始终探寻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习惯性遵章,即安全行为的养成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团队作用的发挥,突出了安全管理和执行力的创新。
1.以安全操作口诀规范职工工作行为
在安全操作规程中,有些专业术语和条款,往往生涩、枯燥,篇幅又长,职工虽然下了很大工夫去死记硬背,效果却不尽人意。为了让职工用一种易于接受的形式,并内化于心,我们天元安装公司结合安全操作规程,提炼了一套安全口诀,涵盖了小绞车司机、电瓶车司机、放炮员等22项岗位操作的要领。
2.实施手指口述,促进安全行为养成
天元安装公司总结多年来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的经验制订了《安全教育六法》,通过灌输法、帮教法、述指法、调适法、保障法、网岗法等六种具有一定操作性、适用性的安全教工工作方法。
3.加强职工心理素质培养,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在对一些事故的分析后发现,有很大一部分事故的发生和扩大,都是由于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心理紧张造成的。从天元安装职工的工作特点来看,影响职工行为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部因素,主要指人的生理方面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体质、经历和智力等;另~方面是外部因素,主要指环境和氛围的影响。
4.建立安全责任体系,用制度约束行为
建立安全责任体系,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在制度建设方面,经过多年的摸索,建立起一套长效的管理机制,建立建全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联责联保责任制、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安全隐患排查体系、事故责任追究体系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体系和管理体系。明确了安全工作的方向,做到了安全工作有的放矢,保证责任到位、管理到位、措施到位、监督到位。
5.把安全工作纳入绩效考核
为了提高各项安全制度、措施的落实力度,把安全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建立了三级绩效考核体系。天元安装公司在每年初制定年度安全目标,层层分解到各施工队、各班组、各岗位,每个施工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目标和管理方案,对工作完成情况、安全职责履行情况每月考核一次。
天元安装公司通过习惯性遵章的培养,使职工安全意识得到明显增强,由“要我安全”转变成“我要安全”,形成了“人人讲安全、人人保安全、人人抓安全’’的良好氛围。
浅谈惯性与惯性定律的教学 篇4
1 惯性定律的形成
伽利略、笛卡儿的结论是形成惯性定律的基础。根据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得出了这样的推论:当一个物体在一个水平面上运动, 没有受到任何阻碍时, 它的运动是匀速的, 并将继续进行下去。之后, 法国的科学家笛卡儿对此问题作了进一步补充:如果没有其他原因, 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 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伽利略、笛卡儿向世人揭示了物体的运动来自于物体自身的实质, 外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从而使人们从亚里士多德结论的禁锢中走了出来。后来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 概括出了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 即牛顿第一定律, 也叫惯性定律。从该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论, 都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因此, 牛顿第一定律是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2 对惯性与惯性定律的理解
惯性概念的确立是形成惯性定律的关键。如果不仔细研究, 学生很有可能将伽利略的结论与惯性定律在理论上等同起来。而其实两者之间存在着实质性的差异。要使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这些知识, 在教学中须进行如下阐释。
(1)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所谓惯性就是物体具有的“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大到天体, 小到微粒, 不论它们是处于固态、液态、气态还是其他状态, 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与物体是否受力及与物体所处的位置等因素都无关。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
(2) 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物体惯性的大小是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的。只要物体的质量不变, 物体惯性的大小就不变。即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越大, 惯性越大。
(3) 惯性与力无关。惯性与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发生力的作用时, 必须要涉及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 单独一个物体不会发生力的作用, 而惯性是每个物体都有的, 不需要两个物体相互作用, 它与外界条件无关。力是由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构成的, 惯性只有大小, 没有方向和作用点。因此, 在解释惯性现象的有关问题时, 千万不要在惯性前面加上“产生”、“受到”、“在惯性力作用下”等词。
(4) 惯性定律与力有关。惯性定律是描述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 由于惯性而表现出的一种运动状态规律, 也就是说, 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 若物体原来是静止的就继续保持静止, 若原来是运动的, 就以没有受外力作用的那一时刻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而物体的惯性是与力无关的。应当切记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切勿将二者混为一谈。
(5) 惯性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物体运动状态指的是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 惯性指的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由于有些学生受日常经验干扰, 误以为物体静止时没有惯性, 运动时才有惯性, 物体运动速度越大, 惯性越大等。实际上, 物体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的质量来决定, 同一物体不论是处于哪种运动状态, 也不论它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 它们都具有惯性, 且大小是不变的。
(6) 惯性反映的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越大的物体, 其运动状态越难以改变。我们知道, 物体的质量不同,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不同。如:鸡毛能飞上天, 石头很难飞上天, 骑空车不论起动、变速、转弯都比较容易, 但当带上质量大的人则很难.可见物体惯性大的物体、运动状态难以改变, 惯性小的物体, 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3 物体惯性现象的解释
所谓物体的惯性现象是指物体的惯性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对有关惯性现象的解释, 使有的学生感到非常头疼, 也是我们教学中的一道难题, 为了能够让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去解释物体的惯性现象, 我们必须授予学生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举例分析如下:
例1、烧锅炉的师傅在向炉灶内加煤时, 铲子往往并没有进入灶内, 而是停在灶前, 煤就顺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灶内, 这是为什么?
分析:对于这类惯性现象的解释可从三步骤入手:
(1) 分析煤原来的运动状态, (2) 分析送煤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由于惯性, 煤离开铲子后要保持原来向前的运动状态.按这样的分析思路, 可以解决这类惯性现象说理题.
答案:铲子装上煤后, 工人用铲子向炉灶内送煤时, 铲子和煤都向炉灶运动, 当它们到达炉灶前, 工人师傅抓住铲子让它停止运动, 而煤由于惯性, 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 于是就离开铲子进入了灶内。
例2、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静止的物体有惯性, 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B.离膛的子弹在空中飞行是受到了向前的作用力
C.行人的足绊在石头上, 人的上身受到向前的作用力而倒向前方
D.铁有惯性, 把铁熔化成铁水后仍有惯性
分析:惯性是一切物体都有的, 且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离膛的子弹, 只受重力作用;行人绊在石头上, 下身停止运动, 而上身不是受向前的作用力, 只是惯性所起的作用;固态铁与液态铁水都具有惯性, 惯性与物态无关。因此本题答案应选D。
惯性模式 篇5
高万斯
一、《反惯性:打破惯性枷锁,通释力学现象》原文: 反惯性:打破惯性枷锁,通释力学现象 文生一员
摘要:
惯性是什么呢?按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就是物体本身具有的属性。那么,物体究竟有没有这个属性呢?这些都是事实存在吗?作者在这里将以铁的事实、雄辩的理论告诉您一个真实的力学现象,揭开一个没有“惯性”的物质世界!关键词:
惯性、惯性运动、动能、势能、能量守衡、作用力、阻力、合外力、力的保持、力的传导、力的转移。
引言:
自牛一惯性理论产生的三百多年来,在理论物理界的反对声就从未停止过,现在也不例外,讨伐之声此起彼伏。其绝对的理想状态令人难以接受,其所谓的匀速直线运动也纯属子虚乌有之说。然而,坚持牛一理论的人却对此充耳不闻,以所谓的抽象思维加推理、以理想状态的不可验证性为借口,以科技共同体的共识为载体,而使错误的理论延续至今,变成了一件“皇帝的新衣”,让世人尴尬。证明:
那么,牛一的惯性理论是否是真的错了呢?为了深究这个问题,我们不妨追根溯源,看惯性理论发展的历史。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不难发现——在17世纪以前,人们普遍地认为: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直到17世纪,意大利著名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根据实验才得出了另一种结果,那就是: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摩擦阻力的缘故,如果没有摩擦阻力,物体将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运动下去。后来,法国的科学家笛卡儿又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论点,他认为: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同一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再后来,才是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并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惯性理论便由此诞生了。那么,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实验让伽利略等人有了这样大胆的想法和推论、并籍此以推翻了两千年来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且一直遵循的“真理”呢?咱们不妨先看一下伽利略的理想化实验,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
如图所示:(实验1)
A
B A B A
C C C
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来,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他推论说,如果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达到原来的高度就要通过更长的路程,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使它最终成为水平面,小球就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而沿着水平面以恒定的速度持续运动下去了。我们知道,在伽利略的时代,科技还不发达,理论尚不成熟,还没有能量一词,更不会知道能量守衡定律。而现在我们知道:能量之间是相互转化的、是守衡的。具体到伽利略的理想化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小球从一个斜面上之所以运动不是无缘无故的运动,它是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受势能的影响、由势能转化为动能而运动。也可以这样说,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与其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推(或拉)力的作用而运动毫无差别,它的运动实质上也是力作用的结果。
也因此说,当小球在运动的过程中,随着势能的减小、动能愈发增大,当其到达水平点C时,其动能最大。那么,谁能告诉我们,当一个物体从无到有、直到拥有大量动能时,如果不再受摩擦阻力的话,也就是其拥有的能量不再发生转化时,这个物体的表现会是什么? 那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即:物体的运动状态当然要一直持续下去。不过,物体运动状态的这个保持是谁的功劳呢?显然是物体拥有的这个动能的作用,而决非是物体的本意或属性,否则的话,当物体不具有这个动能时,它为什么没有这种表现呢?!
很显然,伽利略的这个实验只是一种空想而已。因为阻力不会消失,所以能量的转化表现为必不可缺,而物体的运动也自然会有终止的时候。这就比如说一个人去仓库储存物品一样,当你储存到一定数量后,你突然宣布你以后将不再对仓库储存、也不再领取仓库里的物品时,仓库里的物品数量将保持不变一样,这不完全是一句空话吗?因为它毫无意义,同时也不能证明这就是仓库的属性!
〔但这个实验却证明了一个基本的道理,那就是:当一个能量(或动能、或力的量)为定值时,该物体所做的功为定值。〕 又比如惯性理论中说: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很显然,这句话也是毫无道理的。
打个比方,如图所示:(实验2)注水 进水管 水面
放水管
放水
水池(物体)
(运动过程的图示)
我们如果将物体比做一个空水池,池上有进水管和排水管两个,则作用力为注水,阻力为放水,动能即为水池中的水。现在我们看物体的一个运动过程。
当水池空空时,虽然排水管永远都是敞开的,但却无水可放,故物体静止。当有水自进水管注入水池中时,排水管放水,物体运动。注水大于放水时,水位增高,水压增大,动能增大,物体加速。注水等于放水时,水位不变,水压稳定,动能不变,物体匀速。注水小于放水时,水位降低,水压减小,动能减小,物体减速。
看了以上实验,请问,如果没有注水的维持,当排水管放完了水池中的水以后放什么? 实际上,上述现象中的放水过程就类同于物体的一个运动过程。试问,世界上哪里会有一个离开了水的维持而发生的放水过程?那么,相对于物体运动中的力呢?!而伽利略和牛顿等人在惯性理论中就完全否定了力的作用,他们不但要关掉进水管的注水,也要关掉排水管的放水,更是否认了水池中的水可供放水(即:运动)的功能。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这一切都跟水没有丝毫的关系,即物体的运动不是力的作用,那么,物体在所谓的“惯性”运动中也就不应该有力、且具有力的作用了,然而事实呢? 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如图所示:(实验3)
施加了力F ?
A
B
C
A推了B一把,B身不由已地撞在了C的身上,将C撞得翻了一个跟头。这应该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例子吧?
在这里,A推了B一把,B自然会身不由已,这是力的作用。说明A对B施了力,这很好理解。问题是B又撞在了C的身上,将C撞得翻了一个跟头。请问,此时的B是以惯性让C改变了运动状态、还是B对C施加了力的作用呢?
你如果说是惯性的话,可惯性不是力,它是物体的属性,也不可能改变任何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只有力,即B对C施加了力的作用,且根据力的定义也可以确定——B就是施力物体,但B的力从何而来?又凭什么给C施加了力的作用呢?这显然与惯性理论中——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惯性运动中的物体不具有力的作用的说法相违背,是其理论不能解释的!其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就比如: 如图所示:(实验4)在冰面上滑动的物体
冰面
反作用力?
冰面对物体的作用力
一个在水平的冰面上滑动的物体,虽然滑出了很远的一段距离,但最终还是在阻力的作用下停止了运动。这也算是所谓的“惯性运动”吧。
但众所周知,物体在水平冰面上滑动、由运动到静止的过程中,是一个匀减速的直线运动。也就是说,在这一个匀减速运动中,必有一个力的作用出现。当然了,你自然会认为这是冰面对物体的阻力作用,但由牛三可知,当冰面对物体施加了一个阻力作用F1时,冰面也必将受到来自物体对它的一个反作用力F2,请问,在惯性理论中,这个反作用力F2又来自何处?这是它解释不清的!又如,如图所示:(实验5)物体A
物体A F1=1000N
F2=100N
取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m=10kg,使其分别受到:F1=1000N、F2=100N的瞬间作用力。当然了,这个瞬间作用力指的是合力。然后,我们再看它们的加速度、及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惯性”大小。
即:a1=f1/m1=1000N/10kg > a2=f2/m2=100N/10kg 很显然,用1000N的力比用100N的力改变同一质量的、两个物体的运动状态要容易多了,其加速度也大多了。也可以说——当用1000N的力作用于同一个物体时、比用100N的力作用于该物体,其“惯性”显然要小多了。这也是惯性理论中让人无法接受的事实!凡此种种,无一不说明了牛顿“惯性”理论的错误与荒谬,那么,“惯性”理论究竟错在何处呢?
引文:(资料)
惯性质量
量度物体惯性的物理量。实验发现,在惯性系中,若在两不同物体上施加相同的力,则两物体加速度之比a1/a2是一个常数,与力的大小无关。此结果表明,a1/a2之值仅由该两物体本身的惯性所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物理学中规定各物体的惯性质量与它们在相同的力作用下获得的加速度数值成反比。若用m1及m2分别表示两物体的惯性质量,则m2/m1=a1/a2。选定其中一物体的惯性质量作为惯性质量的单位后,另一物体的惯性质量可通过实验由上式确定。在国际单位制中,把保存在国际计量局中的国际千克原器的惯性质量作为单位,称为“千克”(其他常用的单位有“吨”、“克”等)。
现在我们就从所谓的“惯性”质量上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看了以上资料,我们可知——不同质量的物体在相同力的作用下,其加速度必然不同。那么,相同质量的两个物体、在同样的力作用下,其加速度必然相等吧?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此时,可能就要有人笑了,认为这是一个低等的问题,是一个弱智的问题,但我要说,你的笑声马上会在下面的问题面前嘎然而止。这个问题就是:试问在这上下两次的比较中、两个所谓的“相同的力”其相对物体的单位质量来说相同吗?
比方说,一个物体的单位质量相当于一个质量100kg的人,他每天需要1kg的食物维持其一天的生命运动,而物体单位质量的聚合——两个人每天就需要2kg的食物,三个人每天就需要3kg„„依次类推我们不难发现,这样才是维持同样生命运动的同样的食物(能),而不是将1kg的食物分别去维持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的生命运动,这显然是错误的,它也证明不了什么!
压力和压强就是很明显的道理。
压力是指物体受到的与表面垂直的作用力,是物体表面所受作用力的总和。而压强呢?它则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也可以这样说,受压力大的物体、其所受压强不一定很大,受压力小的物体、其所受压强也并不一定就小。难道我们能将压力与压强的概念混淆起来、而据此得出什么推论、并说这是物体的一种什么属性么?这显然是不行的!
具体到资料中、所谓的“惯性”质量问题,由牛二可知:a1=f1/m1,a2=f2/m2,若a=a1=a2的话,则必有:a=f1/m1=f2/m2。
也因此说,若想质量不同的两物体的加速度相同的话,其单位质量所受到的力必须相同,这是力作用的必然。但这显然与资料中所谓“相同的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因此说,“惯性”理论中据此得出物体的“惯性”质量、并以此判断物体“惯性”大小的作法是错误的。可以这样说,这里的质量m不管是引力质量、还是“惯性”质量、其结果都毫无例外。最好的证明就是:真空管中的自由落体运动就能很好地体现了——不论任何质量的物体、在单位质量受力相同的情况下(相同的重力),其加速度相等,即:所谓的“惯性”相同!这是勿庸置疑的事实,从而也证明了物体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惯性”。
但所谓的“惯性”现象毕竟反映了一个物理事实,而这种事实、或者说这种物理表象的背后又必然隐藏着一个秘密、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与存在的道理,而这个事实的真理或秘密究竟又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使我们不得不更深入地思考问题。
而由能量守衡定律可知: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和保持不变。此即能量的不生不灭论。
我们又知道:动能也是能量的一种。它既然是能量的一种就应该遵循能量守衡定律,这是必然的结果。
那么,具体到所谓的“惯性”现象中,我们知道——一个物体在静止中、因受力而运动、因运动其动能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这个过程中,其动能何来?难道是从运动中诞生?难道运动能够创生能量?
“惯性”理论显然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而由能量守衡定律及(实验2)我们又知道,通过能量的转化可以做功,而做功就意味着一个物体沿着力的方向、发生了一定的位移。也就是说,当力作用于物体时,使该物体具有了一定的动能之后,即使此刻停止了对该物体的施力,动能也照样具有了令该物体继续沿原来力的方向发生一定位移的能力。
至此,所谓的“惯性”现象真相大白,即:一个物体只所以在停止施力以后还能够继续维持其原来的运动状态,这完全是能量(动能)作用的结果,而这个能量(动能)的来源却是力的作用转化。概括起来就是:力可以使物体运动、并转化为动能让物体拥有,物体拥有的动能反过来又可以转化为力的作用。
现在,伽利略的小球实验、及本文所提及的诸多现象也都可迎刃而解、且得到行好的解释与完美的答案了。结论:
由以上证明,我们完全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的运动遵循有力则动,无力则静的运动法则.
2,力是能量的一种,力可以使物体运动,并产生能,能反过来又可以转化为力,使物体发生一定的位移、而做功。
3,在匀加速运动中,是个能量积累的过程,这个能之大小的量就是力所做的功。而在匀减速运动中,又是个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能量的大小等于原能量的大小与物体做减速运动时所做功的差。
而当物体具有的能量保持稳定不变时,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4,任何物体都具有保持、传导并转移力的作用的性质。
5,力的传导和转移是有条件的,它与物体所受阻力、作用时间以及物体的材质有关。6,物体运动的外因是——力的作用;运动的内因是——力作用于物体、让绕核电子发生了异动所致。这种绕核电子的异动造成了物体运动的同时、又产生了热现象,促进、并生成了能量转化。
7,这种绕核电子异动程度的大小跟力作用的时间和大小有关。
8,力的作用以能量的形式影响于绕核电子的同时,将均匀地作用于受力物体的每一个电子层,因此,作用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速度成反比。
9,作用力既然要以能量的形式均匀地分布于受力物体的每一个电子层,因此,它就有一个能量从受力点到全体的传导过程,且阻力又将以另一种力的作用、也就是能量的形式影响于该物体,所以,物体的运动才会有一个加(减)速度的过程,也就是说,物体的运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速,即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0,当两种能量、即作用力与阻力为定值、且一个物体的质量一定时,物体绕核电子异动程度所能达到的最大值一定,也就是该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极限速度为一个定值。
可以这样说,此理论的出现从根本上回答了物体运动、加速、极限速度及能量转化等问题,摆正了力与能量、运动与时间的关系,彻底解决了困扰了人们几个世纪以来的力学纷争,并顺便给出了牛二律长久以来没有理论推导的尴尬,奠定并夯实了力学基础。全
文
完
河南 濮阳 赵石顺 联系:wo6858066hao@163.com 写于:2010年3月19日 发于:2010年12月15日
二、对《反惯性》的评论 高万斯
1、“物体运动状态的这个保持是谁的功劳呢?显然是物体拥有的这个动能的作用,而决非是物体的本意或属性,否则的话,当物体不具有这个动能时,它为什么没有这种表现呢?!”------动能、势能、热能、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数学表达式都含惯性质量,因为质和能关系密不可分,它们是两位一体的不同状态,没有质量就没有能量,它们争保持运动的功劳有何意义?当物体不具有这个动能时,它表现出没有动能就静止不动的惯性。不受外力时,动就保持动,静就保持静,都是惯性的表现。
2、“当一个能量(或动能、或力的量)为定值时,该物体所做的功为定值。”
-------此话不通不顺。能量是瞬时值,做的功是过程量。当一个能量(或动能、或力的量)为定值时,这个时刻该物体所做的功为0,楼主何意?楼主的意思是伽利略小球从A落到C动能达到一定值的过程中,小球所做的功为定值?那也不行!因为忽略摩擦,小球下落不做功!
3、“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很显然,这句话也是毫无道理的。”
-----很显然,这句话也是很有道理的。没有外力时,物体的运动会靠惯性继续下去。这在理论上只需高中物理就可拿下,在实验上对伽利略小球毫无想象力的人是脑残患者,为数肯定不多。
4、“此时的B是以惯性让C改变了运动状态、还是B对C施加了力的作用呢?B就是施力物体,但B的力从何而来?又凭什么给C施加了力的作用呢?这显然与惯性理论中——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惯性运动中的物体不具有力的作用的说法相违背,是其理论不能解释的!”
------A推B使B短时内加速到V,继而做惯性运动撞到C,B、C间互相挤压、互相反弹的弹力推倒C,毫不违背惯性定律。
5、“当冰面对物体施加了一个阻力作用F1时,冰面也必将受到来自物体对它的一个反作用力F2,请问,在惯性理论中,这个反作用力F2又来自何处?这是它解释不清的!”------由于物体的弹性,接触作用发生互相挤压、互相反弹,就是作用力必定与反作用力同时出现、同时消失的原因。摩擦力的情况必有正压力使接触面发生形变和反弹,其正前方的凹陷面的反弹力就是阻力F1,物体对凹面的弹力就是反作用力F2。
6、“用1000N的力比用100N的力改变同一质量的、两个物体的运动状态要容易多了,其加速度也大多了。也可以说——当用1000N的力作用于同一个物体时、比用100N的力作用于该物体,其“惯性”显然要小多了。这也是惯性理论中让人无法接受的事实!”------当用1000N的力作用于同一个物体时、比用100N的力作用于该物体,其“惯性”显然不变,变的是力和加速度。楼主的“惯性”显然要小多了是怎么算的?其实,惯性质量等于力除以加速度,你能否认吗?你再算一算?
7、“不论任何质量的物体、在单位质量受力相同的情况下(相同的重力),其加速度相等,即:所谓的“惯性”相同!真空管中的自由落体运动就能很好地体现了——不论任何质量的物体、在单位质量受力相同的情况下(相同的重力),其加速度相等,即:所谓的惯性相同!这是勿庸置疑的事实,从而也证明了物体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惯性”。
------两物体加速度相等,只是合外力与质量(即惯性)的比值相同,不是惯性相同,而是合外力大的,惯性质量就大。
8、“而伽利略和牛顿等人在惯性理论中就完全否定了力的作用,他们不但要关掉进水管的注水,也要关掉排水管的放水,更是否认了水池中的水可供放水(即:运动)的功能。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这一切都跟水没有丝毫的关系,即物体的运动不是力的作用”。
------这完全是无稽之谈,请楼主拿出证据来。
9、“一个物体在静止中、因受力而运动、因运动其动能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这个过程中,其动能何来?难道是从运动中诞生?难道运动能够创生能量?“惯性”理论显然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物体受外力运动时,外力对物体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功是物体能量转化(转移或变化)的原因。动能不是从运动中诞生,也不是运动创生,而是外力的施力者通过外力做功给物体输送的。
10、“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不一定。太阳等天体的运动是先天就有的。先天的秘密楼主是怎么知道的,能分享分享吗?
11、“物体的运动遵循有力则动,无力则静的运动法则”。------此话不科学不物理,泰山有力(地心引力),怎么不动?地球无力(合外力矩为0),怎么自转?
12、“力是能量的一种”。
------力不是能量的一种。力是物体之间的一种关系,是物体加速即变态的原因。能量是物体状态的单值函数,是决定状态的参数之一。力可以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能量,从而改变物体状态。
13、“物体运动的外因是——力的作用;运动的内因是——力作用于物体、让绕核电子发生了异动所致。当两种能量、即作用力与阻力为定值、且一个物体的质量一定时,物体绕核电子异动程度所能达到的最大值一定,也就是该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极限速度为一个定值。”--------请问,太阳等天体运动的外因是什么力的作用?有加速度吗?越来越快吗?天下大乱吗?什么是绕核电子异动?怎样计算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极限速度?
其实,外力是运动改变即加速度的原因,不是运动的原因。物体运动只因惯性,而不受物体内电子异动或其他内力影响。“两种能量、即作用力与阻力”是说作用力和阻力都是能量?开什么玩笑!你累次把力和能混为一谈,匪夷所思。
非惯性思维设计 篇6
关键词:惯性思维
非思维设计思维形式创新设计
非惯性思维:是介于定向思维与发散式思维之间的结合思维形式。它又不完全于逆向思维,它是在定向思维的基础上,去改变旧的不合时代的习惯意识留下的感知。
非惯性思维设计:改变固有的旧的认识观,而所谓的再思考。就是用现有的物质技术条件或未来可以出现的物质技术去生产或创造违背我们固有意识里以物质形式存在的思维方式,来改变我们的行为或操作方式,及对生活的再认识,以致达到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设计。
一、思维的概念及功能、结构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它既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又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世界反作用于客观世界。“思维”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主要表现方式,是精神、化学、物理、生物现象的混合物。
早在20世纪50年代对分裂脑患者所做的突破性的实验以前,很少人对思维的一致性产生疑问。一个人拥有一个大脑,一种思维,是天经地义的正统学说。而罗杰,斯佩里把大脑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并指出左半球擅长于抽象思维分析,数学、语言等活动,右半球擅于幻想、想象等形象思维和辨认。
思维不是一个简单的单元集合体,一个人不应该问是“智慧的”,而且应该问他们如何能够靠每一个单元所控制特殊技能而变得智慧,而加德纳证实了人脑存在七种,而不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知能。
即:语言、逻辑数学、空间感、音乐、身体运动、人际交往及以内省能力。
其中:人际交际是指理解他人和在理解基础上判断他人的行为的能力,空间感是阅读或辨认图案能力。人们认识事物之初先通过眼睛观察它的形状、颜色等,然后再用触觉接触食物、去了解它的热、冷、粗糙光滑等特则。还有听觉、人听的多了就会形成概念定式,这种感觉、感知、听觉储存大脑。这是惯性思维最初的形成。
二、感觉与知觉
感觉是人的感受,如热、冷、美、丑等。而知觉则更为客观一点,如热为什么会热,原来是燃烧的木头。知觉是对周围环境建立一个内在的符号,象征体系。这样,我们在原初的刺激带着它的感觉信息。消失很长时间后,仍然能够表达和阐述这个事物。
如:一朵玫瑰映射到我们视网膜上,知觉帮我们解析,一幅由轮廓线和曲线组成的图画,感觉是主观的,如:我永远不可能知道你对“红色”的直接感受是否与我的感受完全相同,但是,我们却证实我们注视的是朵红玫瑰,所以,知觉更客观些,而有时错觉的存在会使确定事物的“真实性”变得很困难,如一根筷子半浸在杯水里。看见是弯曲的这里折射给我们的错觉,因手触的时候,又是直的。这样,知觉有时也会发生矛盾,所以,所有我们能够把握的知觉就只是我们感觉提供的信息。这样,我就尽可能怀疑我看见一张桌子是否真的存在,我尽可能怀疑汽车没有轮子也照样行驶。知觉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具有“惯意识”如:夏天很热而我们惯意识第一给我们的信息就是太阳,而不会去想可能屋里还用着暖气,也就是这种惯意识,给我们设计带来了局限性。即有时知觉也有欺骗性。
三、思维是有惯性的
人类有强大的可塑能力,人类通过不断的训练,可以具备多种不同的思维,不同的思维可以适合不同的行业,思维模式也决定了每个人的行为方式。这一点在设计教学中尤显重要,日常生活中约定俗成的行為准则束缚了我们在学习中的创新,要打破这种惯性思维给我们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教与学的双方都应该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探讨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寻求新颖的、更好的、打破传统的解决方法。
中国有个典故叫“鹦鹉学舌”,就是人们给鹦鹉输入人类语言这种意识,使鹦鹉会说出人们给予的语言。再如学话时的孩子,妈妈总让他叫自己为“妈妈”,长大后,他自己已经习惯了,使他很容易见到这个人就叫“妈妈”。还有当你看见别人拿苹果放到嘴边时,你认为他一定想吃苹果。再如桌子上面放张纸的时候,当一个人拿起笔看着纸时,我们会认为他要写字或画画,没人去想他用笔去做别的事。中国有句俗语“吃一堑,长一智”,我们如某件事进行不顺利,我们以后再遇见这件事,我们就会很好的处理。所以,惯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的经历与个人经验长期总结而留下的意识形态。惯性思维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的形成的一种潜意识的概念模式。
四、惯性思维与非惯性思维的理解与形式
1.不同的思维形式对同一条曲线理解不同
习惯性好评 篇7
淘宝上无论是买家亦或是卖家, 好评率作为网络虚拟衡量买卖双方诚信度的标准, 在交易过程中担当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笔者为例, 截止到2013年5月20日上午09∶57, 笔者淘宝V4会员等级成功完成1 547次购买行为。自2005年开始混迹淘宝到目前, 在这1 547次交易过程中, 笔者给予店家的是100%五分好评。
而在这其中, 有过2次非主观意愿的好评。正是由于这2次非主观意愿好评耗费了很多无谓的精力在其中。从最初的与卖家协商解决到协商未果, 然后投诉至淘宝要求仲裁, 淘宝客服再次联系卖家, 双方再一次协调沟通。最后各退一步勉强解决交易过程中的问题。打这两次交易评价以后, 笔者对于淘宝购物, 收件, 好评慢慢形成了惯性、习惯性好评。这好评无谓于商品、无谓于卖家服务, 只是为了省得避免后续琐事而已。
实际上, 笔者遇到的卖家相比较来说, 还算是能够正常沟通的。媒体也有过报道, 由于差评原因, 导致大户卖家背后专业团队进行骚扰、人肉隐私曝光乃至诉讼至法庭。渐渐的, 淘宝买家们近年来对于淘宝购物评价中, 习惯性好评逐渐增多起来。如果说, 这是卖家强势与买家弱势个体力量不均衡导致的, 倒不妨说是淘宝本身对于卖家利益倾斜的因素。
言归正传, 为何要提到习惯性好评, 事出有因。近期, 笔者在出差过程中, 遇到品牌某一区域负责人求证行业媒体在市场数据报道方面真实度问题。作为媒体来说, 应当秉着公信力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进行市场真实情况进行如实报道, 这也是我们所一直努力追求的, 即如实还原市场。可是, 在实际走访市场过程中, 往往会有各种干扰因素。例如, 各种不配合, 纷扰的虚实数据, 这就需要相关人员进行去伪存真的数据研判。当然, 无论如何进行数据处理, 不可能100%数据的吻合, 只能力求尽可能接近于市场。而在市场调研相关文字叙述时, 又要把握各方面的度。平衡市场、品牌各个方面因素。于是, 在文字措辞方面, 文风转向于习惯性好评。
说起来, 我们是行业媒体。可是, 作为媒体, 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相当的软弱性。这是我们这个行业媒体的通病。
首先, 媒体需要生存, 这就需要协调好与品牌的关系。在具体化到市场方面, 虽然不能改变某地市场占有率格局, 但是措辞至少不可能太过于犀利。其次, 作为行业媒体从业者的我们, 所有的出发点都是希望各个品牌在市场上都能拥有一席之地, 希望能在方寸之间将各个品牌都展现出来。因此,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不可避免出现习惯性好评似得表述。
刹住违章的惯性 篇8
这一处罚措施的执行陷入了什么样的困境?该不该如此严厉地处罚闯黄灯的违章行为?目前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操作层面,一说黄灯闪烁时间短,驾驶人来不及反应并完成减速刹车动作;一说闯黄灯行为界定和处罚标准不明确。那么,在这一处罚规定实施前我们是怎么做的呢?《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黄灯表示警示;黄灯亮时,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但是在黄灯闪烁的几秒内,是选择减速刹车还是加速冲过则反映出对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不同认识,这种差异就是安全意识强弱或者说有无所决定的。
我们或许可以找出车速、惯性、刹车距离和时间等数据来为刹不住车作理论依据,或许可以找出由此会造成交通拥堵的后果来证明严重性,或许可以强调造成追尾事故会带来的经济损失,或许可以声言法的不人性,但是在会因闯黄灯造成危及生命的事故面前,我们还有何理由?我们要拿生命为道路拥堵埋单吗?哪一起事故不造成道路拥堵呢?100万可以修复撞坏的兰博基尼,但100万换不回一个人的生命。如果把上述理由都排在生命安全的前面,又怎能体现“以人为本”呢?
新规实施后引起如此强烈的社会反应,如此多的追尾事故发生也从另一方面说明,闯黄灯这一违章行为已经非常严重。驾驶员见到黄灯没有反应,更没有形成下意识的减速刹车动作,拿黄灯当加速的提示,抢、闯已经成为习惯性动作,违章行为在惯性作用下彻底与新规追了尾。我们在强调以上客观因素时,更应该看到的是,闯黄灯这一违章行为已经成为交叉路口事故的主因这一恶果,多少人为此失去了生命这一残酷的现实。
所以,重罚带来了一个好的结果就是,我们找到了闯黄灯行为的客观因素,为我们防范事故、纠正违章行为提供了思路。同时,我们更应该重视造成闯黄灯行为的主观因素,安全意识淡薄的问题。应该更加注重《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大安全教育培训,严格各项法规措施的执行,提升人们的安全意识,在人们心中真正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
打破“惯性”思维 篇9
所谓惯性思维是指人习惯性地因循以前的思路考虑问题, 仿佛物体运动的惯性。惯性思维常会造成思考事情时的盲点,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 要有效避免“新”与“老”的不合理, 防止“老”设施在发展中出现“新”问题, 首先要打破“惯性”思维。
在企业的设备管理中, 往往存在一种惯性思维, 那就是对一些“老”设备、设施总会“网开一面”, “主动”去降低安全标准和要求, 在设备检查、设备管理中采取“躲避”态度或“破罐子破摔”的心态。结果“老”设备成为了各种松懈管理、降低标准和不作为的借口。管理思维的“护短”意识和“僵化”意识, 造成了这些“老”设备的“短”越拖越大, 状况越来越差, 从而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要管理好这些“老”设备, 就要坚决摆脱固有的思维模式, 走出“要、等、怨、靠”的怪圈, 主动适应“新”环境、形势、标准的要求, 真正站在提高设备“本质安全”的高度去思考、解决问题, 彻底摒弃不良习气和依赖心理, 切实增强危机意识、责任意识, 以思想的转变带动观念的更新, 以观念的更新推动行动上的作为, 进而变风险为机遇。
一些“老”设备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 在工作中逐渐形成了具备自身特点的管理标准和习惯做法, 但随着国家、行业对安全生产要求的不断提高, 以及工作环境、设备状况的不断改变, 安全管理的模式、标准和方法也应随之变更, 以避免“老”设备与当前安全管理环境和需要产生矛盾。笔者认为, 想做好“老”设备的管理, 必须要学会对标, 要对照“新”环境、标准、要求, 对设备自身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薄弱环节, 以“自我揭短”的形式和盘托出。多揭出一个短处, 多找出一处隐患, 就多了一份安全保障。
打破惯性思维 篇10
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对于提高全员安全意识、设备健康水平和安全法律、法规的执行力都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如果每年活动形式都千篇一律, 则将很难使“安全生产月”活动取得实效。笔者认为, 要想充分发挥“安全生产月”活动的作用, 必须在深入理解开展各项安全活动的重要性上下功夫, 打破惯性思维、祛除形式主义。
首先, 由表及里做好顶层设计。企业应着力加强“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顶层设计, 做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安”, 锁好基层“安全门”。企业可以让基层班组自行策划活动内容, 决定活动形式;可以结合企业实际开展“安全红线大讨论”“职工代表走进安全月”“人人当回安全员”以及“安全知识进班组”等活动。二是突出“全”, 锁好管理“安全门”。应做到活动覆盖面全、培训内容全、活动形式全, 并通过增强活动的感染力、影响力和渗透力, 调动各部门、各单位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三是突出“防”, 锁好现场“安全门”。应突出工作重点和部门自查, 多方位查找影响安全生产的不可控和不在控因素, 为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保障。
其次, 从严抓细推进依法治安。要利用安全月契机, 加大对“新安法”的宣贯, 找准“新安法”与企业安全工作的结合点, 通过组织专题学习、大讨论、主题宣讲等形式使干部职工找到学习的抓手, 提升学习实效。一是严抓责任落实与现场行为, 通过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反违章专项行动等, 推进制度落实和责任落实, 严守安全红线。二是认真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对照“新安法”和各项安全制度要求, 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全方位梳理, 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等专项检查。
摆拍的“惯性” 篇11
运用技术手段处理新闻图片,显然违背了新闻记者的操守和职业道德,伤害了媒体的公信力。然而,道歉声明刊出后,我听到一位新闻同行不以为然地说,要是藏羚羊也听人使唤,记者一定可以摆拍出一张张“更有感染力”的画面,而这种“更有感染力”的画面,就是真实的、道德的吗?
这个假定不是故意抬杠。朋友在一家报社干摄影记者,私下里有人却喊他是“X导演”,一开始有些不解:他何时兼职做起了导演?细问方知,原来他在拍摄新闻图片时,常常俨然导演一般,一会儿让人站着,一会儿让人蹲着,一会儿让人笑着……令被采访者常常感到手足无措。
这样的“摄影导演”,假如是在拍摄艺术片、故事片,那倒无可厚非,他们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摆拍(但精彩图片好像也不是摆拍出来的),但如果作为重大历史场面和新闻事件的见证人,就应当真实地用镜头反映原形、原貌、原态。抗日战争时期,侯波、徐肖冰在给邓小平拍电影的时候,要求他这样做、那样做,邓小平就开始发脾气了:“把我们平常的工作活动拍下来不是很自然吗?现在这样,重复的东西太多,表演的东西太多,很不自然,你们这是搞什么?……”(《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5月版)
一般地,被拍摄者碍于情面,总会与拍摄者“默契”配合。即使不“默契”,一些 “资深”记者往往也有丰富的应对经验。一次,某电视台记者去农村采访水灾之后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一个灾民因为负伤正躺在病床上静养,一见到摄像机扫过来,几分好奇的他对着镜头便一直咧著嘴笑,记者感到这样的画面与主题“严重冲突”,就赶紧蹲下身去,抓住农民的那条伤腿,暗地里伺机掐了一把,边掐边“关心”地问:还疼吗?这时,摄像机镜头前的农民终于露出一副痛苦不堪的样子……观众们,即使是现场的围观者也不一定明白,是记者从中做了手脚!
记者的“摆拍”,在圈内早已不是新闻,而现在有了更为可怕的美丽包装:娱乐化,它为“摆拍”提供了更大的摇摆空间。在中央电视台一档节目里看过一条新闻专题,有地方电视台记者将许多环卫工人召集在一起,让他们身着统一服装,手持扫帚、铁锹等各式劳动工具,并摆出“千手观音”的种种造型……这纯粹是拿底层劳动人民开涮的闹剧,记者编辑们却硬是图解为:劳动最快乐!
或许是一种思维惯性的作用,记者的“摆拍”现在还开始由“人”及“物”。某地一位李姓居民养了一只神奇的鸽子,能在空中不时地翻出漂亮的筋斗。“鸽子新闻”在报纸上刊出的当天,那个神奇的鸽子就开始遭罪了,先后有四五家电视台记者轮番登门采访、拍摄,他们都希望拍到鸽子翻筋斗的精彩瞬间,可惜那鸽子不懂人话、不通人性,配合一直不太到位,而记者们倒是不厌其烦,指使主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放飞鸽子,以致那有着一点点技之长的鸽子在第N次翻筋斗时,突然累得从半空中栽了下来。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在电视新闻画面上,常常可以看到猪圈、鸡窝、鸭棚、鹅塘内的猪、鸡、鸭、鹅在镜头前涌来涌去,一副争先恐后、步调一致的样子。其实,不过是镜头之外有人拿着竹鞭什么的工具在驱赶而已。记者、编辑们“以小人之心度动物之腹”,他们以为一些人喜欢抢镜头、出风头,而猪、鸡、鸭、鹅也是如此。
传统媒介的接受惯性 篇12
我相信, 至少我们60后这一代人, 会沿袭传统媒介的接受惯性, 直到老迈。年轻人也未必会完全放弃传统的媒介接受方式, 因为, 千百年来习以为常的事物, 毕竟有其符合人们身心需求的合理性。“读书是大众技巧, 却是小众艺术。没有什么能取代不在场的作者与在场的读者之间复杂的交流。电子阅读器不会全面取代实体书。因为每一本书都给人不同的感受和外观, 而每一部电子书给人的感觉和外观则是一模一样的。”英国作家朱利安·巴恩斯说的, 其实也是一种接受惯性。
沙发土豆以后仰的姿势观看电视, 鼠标土豆以前俯的姿势观看视频。客观地说, 前俯式固然随性自我, 但相形之下, 还是后仰式更加放松舒适, 更加具有家庭气息。如果进化后的智能电视机依旧保存了人们后仰式的接受惯性, 有什么理由断定传统电视会消亡呢。
再说传统的广播, 现在有了接收的替代载体, 手机, MP3, 网络, 车载, 这只是物理上的变迁, 广播的特性并没有改变啊, 它还是便捷的伴随性强的情感特征明显的媒介。广播受众的接受惯性其实一如既往。
关于传统媒体的现状和问题, 我的微信朋友圈中, 有不少个性化碎片化的观点:
阿伦特:电视业的黄昏, 不在别的, 主因就在电视管理者的“近视眼”或“老花眼”! (有感于我在朋友圈中贴出本期《视听界》的封面话题“电视的黄昏?”目录。)
东坡之东:问得好!传统电视成了“养猪”的, 必定整合。频道急速贬值。淘汰即在眼前。十年之内必有变局。未来电视频道可能不会多于20个, 且必须有品牌和独特价值。 (对我发的微信“不在电视上看节目, 电视台怎么办?”的回应。)
涛声依旧:电视媒体会不会是替新媒体打工, 白“养猪”, 取决于是否拥有独特的高品质的内容产品, 因为首播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新媒体反应再迅速, 也得等你首播完。独特且有人气的频道品牌, 不可被轻易复制的内容产品, 才有资格享受这一切。有号召力的电视媒体已在享受首播的广告回报了。为独特的品牌、优秀的价值而战! (同上。)
天人合一:消亡不见得, 是加速融合。 (点评微信分享链接“美国有线收视率暴跌, 电视正走向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