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艺术教学

2024-06-04

中学艺术教学(精选12篇)

中学艺术教学 篇1

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研究教法, 更应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探讨, 并能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科学地给予学生学法指导。

一、在备教法的同时备学法

在备课时, 不但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而且要精心设计教法和学法。从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出发, 抓住其特点, 在备知识、备教法的同时, 也要备学生的学法。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物理规律的发现与完善过程, 是人类运用创造性思维不断创新的过程, 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新方法是人类极其宝贵的财富。因此, 在教授物理规律时, 应重视物理规律发现过程的教学, 并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科学家勇于进取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促使学生能够积极思维, 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二、在课堂教学中教授学法

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主要是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 自发掌握的。不过这样的学习方法带有很大的偶然性, 对学生来说差异很大。因此, 教师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活动, 教会学生学习, 指导学生掌握合理、科学的学习方法。

1. 指导学生学会听课

听好课和会听课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在中学阶段, 学生获取物理知识, 主要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这一途径。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水平评价很多, 但是对自己如何掌握教师的授课内容却很少思考。至于对物理学科课堂教学有哪些特点, 授课教师的授课过程又有什么特点, 自己应如何抓住其特点适应其教学活动, 并能准确高效地获取知识和能力, 就更少有人研究了。究其原因, 就是学生不会听课, 抓不住教师授课的要领, 听课时主次不分, 目的不明确。作为中学物理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 要适时地向学生说明物理教学的特征, 对提高学生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

2. 指导学生紧跟教师的授课思路

在教学活动中, 要善于结合教材设计疑问, 也可以由学生提出问题,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讲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教师也要巧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调动学生积极思考, 并适时地引导、点拨学生。当发现学生有新思路、新方法时, 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有价值的思维方法。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又能增强学生学好物理学科的信心, 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在课外辅导中指点学法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 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除了课堂上的传授、示范外, 在课外的辅导中对学生的学法给予适时地指导和点拨是非常有必要的。

1. 安排预习, 培养自学能力

对于刚开始学习物理学科的初中学生来说, 还没有预习的经验和习惯, 这就要求教师先根据教材内容, 提出预习提纲和一些提示性问题, 指导学生预习, 使学生逐步掌握物理学科预习的方法, 然后让学生独立进行。指导学生预习, 关键是要教会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在预习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和努力解决问题的习惯。

2. 指导学生重视理解记忆

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要求学生必须准确无误地牢记在心, 但是随着学生所学知识的增多, 如何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长期保持准确的记忆就成为每个教师和学生值得深思的问题。教学实践证明, 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 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加强作业辅导,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做物理作业, 可以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所学物理知识, 掌握相应的技能技巧, 培养和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首先, 老师应注重指导学生要认真阅读并理解题意;其次, 根据题中所给的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 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最后, 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并且要鼓励一题多解, 从中选取最佳的解题过程, 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 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渗透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 才能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所以, 物理教师不仅要坚持物理学科的教学改革以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要求, 还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样就一定能够培养出一大批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创造型人才。

中学艺术教学 篇2

中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对策

作者/肖久细

【摘要】中学作文教学改革虽历经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目前仍不容乐观。本文从一个一线的中学老师的视角分析了当今中国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和其存在的不足,以及给老师和同学们带来的困惑,并试着探讨了其对策。

【关键词】中学作文 现状 困惑 对策

中学语文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写作能力的培养尤其关键,它是各项语文基本功的综合运用,它是学生思想、心灵、精神、审美情趣的定格再现,它也是学生各项能力的综合再现。因此,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操,陶冶性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一种重要途径,对社会、对国家的兴衰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盖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作文的社会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中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正因为此,所以历来语文教育工作者们对作文教学不敢怠慢,不断探索作文教学的新路子、好方法,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快速作文教学法”、“快乐作文教学法”“情境作文教学法”等。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学作文教学仍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仍存在不少的困惑,有待我们去分析,去研究,去探讨。

困惑1中学作文教学中要不要进行写作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传授

这一困惑主要是由于中学语文教材对作文的定位不足造成的。传统的语文教材在编写作文部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作文与学生的生活严重脱节,过分地注重作文技巧的传授。这当然严重地制约了学生写作思维及创作兴趣。新课程改革注意到了这方面的问题,因此,从指导思想、课程理念、教材编写上都进行了重大改革。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因此,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在作文教学的编排上进行了全面改革,现举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

这样的编排比起以往的那种编排方式来的确科学多了,令学生很容易就走出了对作文的恐惧,几乎每个学生都能提起笔来就可作文。但新教材中作文教学内容编排却没有写作知识和技能技巧方面的内容,只有学生写作的内容或方向。这样,给教师的感觉就是不需要传授写作技法,将作文题或者作文话题一出便让学生自由作文。给学生的感觉就是,作文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可真正动起笔来时却又为难了,因为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那一定要超级大作家才能达到这一境界,学生如能达到这一境界就不是学生,就不用学习写作了。于是,就造成了这样的局面:学生作文话是有的说了,却又存在一个该怎样说、怎样说好的问题。我们经常发现不少学生习作内容丰富,但结构松散甚至混乱,语言不够精彩甚至病句成堆,(www.fwsir.Com)主题不突出甚至没有主题等等,以至于老师都无从下手修改。所以,不少一线的教师认为,作文教学应有相应的作文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传授。作文课毕竟更多的应是教会学生如何更好地将自己心中想说的话说出来,方法的传授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我们的作文教学仅仅在于如何解放学生的写作思维却完全忽略技法的传授的话,那未免太左了。

于是教师们便或多或少地想传授一些作文知识和技能技巧,可又不知到底要传授一些什么样的作文知识和技能技巧。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在作文教学内容上给出过可供老师操作的这一方面的明确目标。于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是教师命题学生写,教师批改学生看,教师讲评学生听。新课程改革后,作文教学的局面虽有所改变,但仍是换汤不换药:将现成的“题目”改成“话题”,然后交给学生自由行文。责任心强的`老师则有可能自己组织进行一些写作技法技能及写作目标的教学,但往往是一些零星的,缺乏系统性的。由于教师本身的个体差异性很大,尤其是大部分教师自身的写作水平就有限,指导写作的水平就更有限。这样导致无论是作文前的提示也好,还是作文后的点评也好,差异性很大,这样就不利于整体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们都十分希望这种现状得到改变,却往往苦于势单力薄,长期不能实现愿望。

困惑2中学作文教学有没有系统性、层递性

一线教师作文教学上的这一困惑仍源自于中学教材的编写造成的。新教材在作文训练的内容编排上缺乏足够的系统性和逻辑层递性。在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把握学生关心的问题上,新教材做得不错,力求让作文之笔伸向学生自己仍至周边生活的各个领域。但在训练的逻辑层递性上却考虑不足,这从上面的表格中也可看出来。新教材在作文教学上只注重写作内容的块的独立与变化,而这独立的块的内容之间却缺乏了线的逻辑联系。这样安排虽让学生的笔触及了自己熟悉的生活各个领域,写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训练,但这对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还是不够的。

其实学生从初一到初三再到高三,其思维、心理、世界观、审美能力、兴趣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如果我们在训练学生时不有意识地提高、进步的话,学生的能力又怎能提高。而且由于教材是供所有教师教学操作的,具有导向性和指导意义。教材在作文训练的系统性和层递性这一方面没有给教师明确,则又导致了因教师的个体差异性而给作文教学带来整体性差异。这是一线教师无法解决的。

困惑3如何让中学生有更丰富的写作素材和情感体验

生活才是创作的源泉。新的初中中考考纲中也强调指出:“(作文)考查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然而现实是,常规作文教学,往往是老师往黑板上扔下一个作文题或话题,然后就是在学生们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要求两节课甚至一节课完成,当堂交卷。结果弄得学生们一阵恐慌,一片茫然,一脸无奈,最后随便应付了事。长此以往,就导致了学生作文灵感枯竭,作文情感麻木,作文兴趣消失,作文内容简单。“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学生要写出有血有肉的作文,就必需要有大量的写作素材积累,广博的知识积淀,丰富的情感体验,较高的审美眼光。因此,教师们都想努力为学生写出好的作文创造条件,却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而无奈。首先,由于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 中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一天到晚几乎都呆在学校,上不完的课,写不完的作业,应付不完的考试,哪有时间去走进自然,去关注社会,去品味人生呢?其次,作文教学的外部环境对作文教学常常起了一定的束缚作用:想让学生走进自然,可出于安全考虑,社会牵制,领导干预;想提供给学生丰富的信息量,却找不到满意的素材;想让学生互批互改作文,受到家长的责难;想全部详批详改作文,没有时间,想选改详改部分作文,学生不满意;发现学生作文问题想及时指出,常常迫于课时安排的不科学和教学压力大而难找机会;想丰富学生的知识量给开一点课外阅读课,一找不到合适的时间,二是没有图书馆或有图书馆却极少对学生开放;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想组织一些辩论,往往由于种种原因而不了了之……基于这些情况,所以中学里的作文教学往往仍处于一种尴尬境地,尤其是一些条件相对落后地区。因此,如何让中学生有更丰富的写作素材和情感体验成了困扰中学作文教学的一大难题。

困惑4如何解决作文批改难、效果差的问题

根据教育部的统一安排,目前中学语文作文每周开课两节。有的学校每周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有的学校则每两周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有的学校则要求学生每两周写两篇作文:大作文一篇,小作文一篇;有的学校还要求写周记。学校要求教师批改作文一般是详批详改,至少每两周批改一次作文。正常情况下,一位语文老师上两个班的语文课,每个班60到70位学生,如果批改每一本作文用的时间是5分钟(包括改错和批语等),批改完一次作文得用约10―12小时,改完一次老师累得半死。而作文到了学生手中,学生往往是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评语,就把作文收进书桌抽屉,效果不佳,真可谓“出力不讨好”。每个学期要完成8篇作文,16次作业,近40篇的课文教学,平时的单元测验6―8次,还有段考、期考,可谓任务艰巨。教学双方心力交瘁,一方面,教师为命题搜肠刮肚,为批改皓首枯灯,为讲评唇干舌燥;另一方面,学生写作文抓耳挠腮,读批语索然寡味,听讲评昏昏欲睡。其结果是作文批改难度大,效果却不佳。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从而提高作文的教学效果,也是长期以来令教师困惑的问题。

5关于改变中学作文教学现状的对策

新课程理念,给中学作文教学提供了改革的肥沃的土壤,迎来了作文教改的春天。但也决不能仅仅停留在改变一下观念、解放一下学生的思维、发展一下学生个性的层面就够了的,如果这样的话,只会把教师和学生由一种困惑带向另一种困惑。对于时下的作文教学存在的困惑,我们不妨思索一下对策。

5.1作文教学应建立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体系。这种作文教学体系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学作文应该教一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体系中应该都有,而不应该残缺;二是在这些应该教的东西里面,应该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其间应该有一个先后次序,而不是混乱的。中学作文应该教一些什么?那就是将现在的与传统的相结合,不仅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也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更好地表达,那就是要适时地适当地传授学生一些写作知识与技巧。至于作文教学的次序,则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知识结构、思维发展等去安排。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写作思维操作模型建构训练。其中包括写作赋形思维(重复思维、对比思维)操作模型的建构训练,写作路径思维操作模型的建构训练,写作相似操作模型的建构训练,写作策略思维操作模型的建构训练。第二阶段,包括立意思维操作模型训练,行文展开与行文措辞的写作思维操作模型的建构训练。第三阶段,在以上写作知识与写作能力的基础上,训练各种具体的文章体裁的写作过程训练。

当然这种教学体系的建立一定要有很强的操作性,要尽量缩小因教师的个体差异或地域差异而造成作文教学的差异。并将中学作文教学从语文书中独立出来,编成一套书,而不再是附着在语文教材的各个单元之后,这样就更显其连贯性、系统性。在该书中,既有作文教学的内容,又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素材,也有必要的评价参考标准。

5.2要适当放开教师的手脚,要消除学生害怕心理,变学生怕写作文为想写作文,变学生没东西写为有东西写,变学生写作文应付为一种生活的需要。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对作文教学的外部环境的改善来调动来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情绪,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种任务。如大家都关心美国攻打伊拉克的问题,这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果要就这一话题要求学生给美国总统写一封信主持人间正义的话,就完全可以播放一些有关的视频或新闻图片,以营造一种情感氛围,刺激学生想写一点什么。要做到这一点,绝不只是说将命题作文换成话题作文就可以了,教师是要做不少课外工作的。例如,教师可尽可能地少布置学生作业,让学生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和素材的收集,有必要一周节约出一节语文课来作为作文准备课,用来阅读、辩论及干一些其它与作文有关的事,比如将近段发生的社会事件拿来讨论,或看视频,或讲故事,或读文章,或走出校外搞活动等等,这些看似与当前作文无关的事其实对于作文大有益处,正所谓“工夫在诗外”。宁可少上一点语文课文分析课,也要让学生有广阔的视野。因为阅读与生活才是作文的源泉。作文的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与视野,让学生有一种亲近感。

其次, 当今时代的作文教学,不可忽略了网络利用。网络上可获取写作的大量的素材,网络也是练笔与交流写作的好场所。网上创作方便,修改更方便。网上创作不拘一格,想写就写,想写多少就写多少,也不知是谁写的。平时不敢写的也敢写了,平时不好意思写的也好意思写了,没有丝毫的心理压力与负担。因此,网络创作深受学生喜欢,在网上练笔,是一个绝对的好方式,值得大力提倡。教师应充分创造条件利用网络的优势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国家、学校、家庭皆可为此进行投资。

作文来源于生活。作为教师,不能纯粹为了作文而仅仅只教学生一点作文技巧,更应该教会学生生活,教会学生观察生活,教会学生理解生活;教会学生审美,培养情感,陶冶情操:春天来了教学生赏花;秋天来了教学生赏落叶;夏天则教学生品日;冬天则教学生感雪――在审美后让学生将情感体验记录下来,让学生建立生活日记本。总之,作文教学绝不能局限于日常安排的每周两节作文课上,生活无处不文章。

5.3作文的修改可灵活多样。前面提到的网上评改是最方便的,可一对一改,也可多对一改,也可一对多改,还可多对多改,并可当场改,也可远距离“面对面”改。如是传统的修改,也一定要将教师解放出来,培养学生自我修改的能力,效果反而更好。具体的操作可如下:

首先要跟学生讲明白这样做的意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之明白这决不是教师在偷懒,而是教会学生自批自改以利于学生将来的写作。然后再教会学生自批自改的方法:学生写完作文后先自己浏览一两遍,将明显错误或不妥之处改掉。再要求学生互相批改。互改时要求学生先快速浏览,勾出错字、病句;再抓关键,抓重点细读精批――看中心是否明确,段落是否分明,观点是否正确,文风是否端正。 注意:互改可一对一地互改,也可小组几人讨论合改方式。并要求学生在批改完了之后对于别人文章的长处与短处作出记录,交流批改感受。学生批改之时教师来回巡视,进行及时的指导。课后教师应将学生批改过的作文收上来稍作浏览,再作一小结。

这样批改作文,既利于老师,也利于学生。学生自批与互批作文可比教师批改得更细致。同时学生批改的过程是一次作品欣赏的过程,是一次交流的过程,是一次情感体验的过程,也是一次作品的学习与再创造的过程,对学生的创作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无疑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下面是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中学七年级作文教改实验班与非实验班的对比调查统计表:

从上面的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在中学作文教学中,采取了上面的措施的明显比没有采取上面措施的效果好。由此可见,以上一些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记忆问题初探 篇3

结合中学的化学教学,我们应如何增强学生的记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掌握知识的重要因素,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在教学中激发学习动机,我是这样做的:

(一)上好起始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起始课的成败对以后的教学效果将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起始课必须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例如在讲高一化学时,第一堂课是向学生展示化学学科发展的广阔前景,介绍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些有趣的化学史等。从而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掌握这门知识的强烈愿望。

(二)明确教学目的

教师在讲授每节课前,可以生动具体地提出每节课的目的和要求,以此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三)及时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看到自己所学知识在实践应用中的成败;明白解答问题时的正确与错误;知道学习成绩的好与坏等。以此为信息来调整学习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结果的反馈可以通过当堂提问或讨论、争辩、复述作业和小结等方式来进行。此外,平时的测验也是一种有效的反馈手段,但不宜过多,要适量,否则会使学生只为考试而学,使素质教育成为空话。

(四)正确运用表扬和批评、奖励和惩罚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称赞和表扬等阳性诱因要比斥责和惩罚等阴性诱因的效果好。因此,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学习态度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形式,是激励学生积极学习的重要手段。在学习中,适当地训斥虽然也是必要的,但不宜过多。因为过多的训斥容易助长学生惧怕学习、逃避学习的情绪产生。教师对学生的评语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使评价真正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当然,评价还应注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特点,学生的年龄段和性别差异,注意环境与场合。

对青少年的表扬、鼓励应多于批评与指责。一般地说,平时比较拘谨、缺乏社交能力的内向型学生,对表扬的反应比较强烈;而活泼外向型的学生,也能够有效地接受善意的批评。女生易受表扬的影响,而斥责对男生效果更佳,对高中生可通过集体舆论进行表扬或批评,效果会更好。

二、直观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实物、标本、模型、挂图、黑板图、实验、形象的语言以及多媒体教育手段来进行教学,这样能使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两种方式同时获取知识,使教学内容更易于接受。在教学中,正确地组织和运用最合适的直观教学手段和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上“走近路”,“走直路”,起到“百闻不如一见”的作用,从而用较少的时间获得更多的知识。

三、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中要选用逻辑性强、新颖、有趣的内容和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师可采用“先讲述、后实验”,“先实验、后讲述”或“边讲边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用脑、用眼中不断获取新知识,使之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中,有时还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些诗词、谚语知识、顺口溜等,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合理设计板书

合理的板书设计可以将教材内容化繁为简,便于讲清基本原理,同时还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并加强学生的理解记忆。

例如,讲述铁的化合物时,我列出了铁的化合物和亚铁化合物的相互转变关系。

“铁三角”板书设计

[1]I2、S、H2、H+、Cu2+等

[2]Br2、Cl2、O2、HNO3(稀)、H2SO4(浓)、KMnO4

[3]Zn、Fe、Cu、H2S、S2-、HI、I-等

[4]O2、Cl2、Br2、H2O2、HNO3、KMnO4

[5]Al、Zn、H2、CO等

[6]Al、Zn、H2、CO等

(练)写出Fe、Fe2+、Fe3+相互转化的方程式。

(评)对所写方程式进行简评。

启发学生总结出铁遇到较强的氧化剂时,显示出“+3价”;遇到较弱的氧化剂时,显示出“+2价”;Fe2+遇到较强氧化剂时可转化为Fe3+;Fe3+遇到适当还原剂时可转化为Fe2+;Fe2+、Fe3+遇到适当还原剂时可转化为Fe。

五、把新知识放进旧知识的系统中去

在教学中,如果能把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讲,这样就能使新知识更易于理解和接受,从而加深对新知识的记忆。

六、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识记任务

适时地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记忆内容,可防止记忆的盲目性,从而提高记忆效率。具体的措施是进行每堂课的小结,复述要点,组织复习,发放复习提纲等。

七、授予学生记忆的方法

科学的记忆方法有助于学生应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对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提高学习成绩是大有益处的,记忆的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加强理解,理解后记忆的效果比机械记忆的效果好。

2、赋予记忆的知识,形象化材料。

3、协同记忆,就是调动多种器官来参加记忆。如看、听、动手写等。

4、尝试记忆,如读一遍,先回忆一次,如果回忆不出,再读。

5、经常复习,因为用150%的时间去记忆,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但不要把相似的东西放在一段时间内连续记,也不要长时间连续记同一事物,最好分开去记。如用一天的八小时去记某个内容,效果倒不如用四天,每天用两小时去记。

中学语文教学不拒绝“做中学” 篇4

“做中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后新兴的一种科学的教育模式, 其宗旨在于进一步推动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 改变原有的授课模式, 进而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经过在一些城市试点尝试, 初见成效, 广为社会各界好评。

一、传统教学模式与“做中学”区别

中学语文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一向以教师为中心, 以学生的单向性接受为主要方式, 教师授课讲求单向性注入, 教师是教学主体, 学生是客体, 严重偏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简单说就是一种“传授—承受”的教学模式。尽管在新课改的实施下, 有一些教师开始引入“课堂讨论法”, 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 教师是问题的提出者和引导者, 所有流程都由教师掌控, 尽管设计了一些较开放的问题, 但限于课堂时间, 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所谓“做中学”就是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进行学习。在这种学习方式中, 提供的学习材料是一系列的问题, 学习者的任务是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从而学会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从教学方法论的角度, 我们所说的“做中学”, 是一种问题———发现教学法。与传统的传授———接受教学法相比较, 这种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通过自己对问题的独立研究, 进而发现、获取相关知识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要求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研究获取经验和学习知识, 以开发自己的创造才能。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主导地位。通过对比, 我们发现, “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从问题入手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独立研究, 学生自己去计划和探索, 提高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到的知识理解深, 记得牢。由此可见, “做中学”教育理念的到来一定会给中学语文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一次全方位的冲击。

二、“做中学”引进中学语文课堂, 要确立两个原则

1遵循教师指导和学生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做中学”突出强调学生的能动参与意识, 前提是在教师的学习指导下进行, 因此, 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学习指导要求。语文教学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自能阅读, 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 不待老师改”。“做中学”更体现了这一原则, 老师的精心指导必不可少, 老师要将学生“扶上马, 送一程”,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学习方法。

2遵循独立研究和合作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做中学”要求学生自选主题, 自我解决, 其优势在于完全尊重学生的能动自主意识, 培养了学生的个性。个人独立研究是“做中学”的最基本形式。但限于当前学生个人文化的积累及时间的限制等因素的制约, 学生个人的力量很难解决复杂的问题。要想解决问题, 同学之间必须交流、切磋,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最大程度地占有资料, 相互启发, 相互争论, 从而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获取未知的知识。

三、“做中学”提升语文基础知识的讲解和积累

课堂教学模式的更新取决于思想观念的更新。当前语文基础知识的讲解和积累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最大的难点。一是量大, 二是枯燥无味, 学生对此无兴趣。面对此难题, 师生都有为难情绪。加之社会舆论大肆抨击目前的应试教育, 指责学生负担过重, 语文课堂教学面临很大的窘境。“做中学”理念的引入, 改变了这种局面,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主动积累基础知识的兴趣, 学生掌握这一知识点的牢固程度也明显高于往年。

四、“做中学”有利于处理好课文

传统的认识是把课文当成语言训练的工具, 有的还当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 结果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教育课”, 过多地强调文章的思想倾向、作家的阶级成分、政治立场, 忽视作品丰富的人文内涵。实际上, 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其性质应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 这种观点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认同。因而语文课是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渠道, 应该看到语文课文丰富的内涵, 应该根据文学作品的特点, 启发、诱导学生来学习, 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独立思考的习惯、感受美的能力, 促成学生完善的人格和成熟的信仰。“做中学”的教育理念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依据这一理念, 在教学中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研究课题:借助工具书突破文言障碍, 深刻理解课文, 从而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到了正式讲课, 只须把重点字词和特殊句式稍加点拨, 学生便能流利地翻译全文。这样, 学生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又陶冶了情操。

五、“做中学”有利于作文教学

一篇完整的作文教学过程, 应该是伴随着一篇文章的诞生进行“全程”训练的过程。即以学生写出的第一篇文章为起点, 针对这一篇文章, 教师将写作知识、例文参照、具体讲评、范文赏析等一系列教学手段, 有重点、分步骤地贯穿到学生认识和再实践的活动中去, 也就是让学生审视自己的作品, 分析比较, 找出差距, 一次次地将自己的作品修改、完善, 直到作品变了样, 自认为是佳作为止。这样, 从实践始到实践终, 学生真正参与到写作活动中, 并确实感受到进步, 才算完成了以学生实践为中心的训练过程。这当中, 最关键的问题是不能离开学生的实践。对此, 我们可以采用学生自行批改和同学相互批改的方式, 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作文教学活动中来, 让学生产生兴趣, 让学生每一次作文都有收获和提高。

结语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在于让学习者认识美、把握美、追求美、创造美。而“美”产生于劳动中, 因此, 只有真正动起手来, 才是回归语文教学真谛的必由之路。“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将会为每一个语文教师开辟出更为广阔的教育新天地。

摘要:“做中学”是一种兴起的科学教育模式, 是在实施素质教育后产生的新兴事物, 给中学语文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一次全方位的冲击。该方法就传统教学方法而言,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远远优于传统教育, 试点工作已初见成效。实践证明, 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应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做中学”,授课模式

参考文献

[1]周徐兵.中学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研究[D].扬州大学, 2004.05.

[2]王月娇.中学语文说、写互动教学初探[J].福建师范大学, 2005.08.

中学艺术教学 篇5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中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中学生的性格特点,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导自主学习,培养英语自学能力。

一、把教学目标由知识型向实用型转化

新课程改革中主要从教学和教师素质两方面来对教师进行评价。教学能力是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教学技巧以及较强的科研能力为支撑的。教学不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活动, 而是一个教学相长、互动合作、师生不断进步的过程。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死记硬背,很快会遗忘。所以要把所学的应用到实际之中,这样才能灵活地记住所学知识,且不易被遗忘。

二、改进英语学习方法和策略

英语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使学生敢于大胆开口说英语并获得一定的英语语感,为今后学习打下较好的语音基础,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每节新课开始时,教师应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设计一些引人关注的问题,创设情境,把学生学习情绪、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积极状态。然后,尽可能在各种场合营造出一种有利于英语学习的气氛,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帮助学生克服认知上的困难,给学生创造一个愉快放松的教学环境。最后,多鼓励学生用英语大胆发言和表达,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主动获得知识。

1.预习

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好方法。抓好预习,提倡“五问”。一问自己,遇到问题首先自己动脑筋,认真想一想,多问几个为什么;二问工具书,要独立查阅资料,做一番学习探索.;三问课本,遇到问题要反复认真地读书,联系上下文思考,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四问同学,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五问老师,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向老师寻求帮助。同时,在预习中,教师以教给学生学习策略为重点,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自求解决,及时给予点拨。对于高中生预习的技能已形成,且有一定独到的见解,教师此时可适当放手让他们进行课外学习。

2.专心上课,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上课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认识能力。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积极思考,尽量做到心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勤做笔记。引导他们积极地运用英语思维,参与大量的语言实际。通过这些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紧跟教师的思路。另外,教师减少了教学指令,有利于师生密切配合、人人参与。

3.利用多媒体教学

现代教学,不能停留在过去“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应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利用实物、挂图、录音机、幻灯机、电视机、录像片、电影和计算机进行英语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所学的英语。”作为现代教育者,要经常利用图片、实物和录像机等辅助工具,利用情景和设置情景进行教学。使学生直接地、具体地获得英语知识。在学生的听说训练中,教师可配合运用录音机、幻灯机和投影片让电化教学达到声并茂,视听共举的效果。在听音模仿、复述、判断训练时,教师可运用录音机或者计算机等。中学生们喜欢新鲜事物,喜欢图片,喜欢音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开辟第二课堂

英语课是一门语言学课程,对中学生来说英语学习缺乏交际的真实情景。仅仅靠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是不够的,加上班级人数较多,学生在课堂上的语言实践量微乎其微,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就需要教师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努力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如开展英语讲故事比赛、分组表演、举办英语晚会等活动使学生保持愉悦的学习情绪和较高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的英语知识,描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定期检查并对书写较好者进行表扬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中学艺术教学 篇6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G633.3

1、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当前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目标不清晰

目前大部分中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上,教师的教学目标仅仅局限在讲授语文的基本知识,偏重的是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取得的语文成绩,这样就容易忽略了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得不到锻炼,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2、教学方法较落后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做出改变,但是一些语文教师还没能够及时的进行转变,依然沿用以往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不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動,学生的语文思维得不到有效的锻炼,课堂教学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

1.3.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

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容易发散,并且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存在着差异,有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跟不上语文教师的节奏,课下对于课堂作业完成的效率也不足,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就大幅度下降,逐渐的变为学困生,在课堂上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对语文学习丧失信心,不利于语文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4、学生学习不主动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注重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对于教学也只是讲授一些基本的语文只是,课下作业的难度也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生的个性发展得不到突出,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况,导致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

1.5、课堂氛围不融洽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但是很多时候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因为在语文教师的眼里,学生只需要听话就行,在课堂上对学生提问等情况,也都是采用命令的口气,这样学生就很少能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课堂教学气氛一度变得紧张,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够都受到了限制。

2、语文教学高效课堂需要遵守的原则

2.1、个性化原则

在教育制度改革的环境中,语文教学需要将传统教学中的束缚以及应试教育的特点进行打破,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在教学中可以进行自我个性发展。教师根据学生的爱好、特点等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因材施教,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保证学生在教学中可以全面发展。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不仅需要针对学生,还需要对教师自身进行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展现语文教学特色的同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2、民主化原则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在教学中体现民主,是学生知道教学和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意自己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态度,要以温和的态度、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授学生知识,让学生在教学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师用自己的教学行为影响学习,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知识,对自己的学习态度等进行规范。

2.3、培训学生语言能力

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不同,主要是向学生传授修辞手法、文字、语音、语法等方面的语言知识,重点是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行培养,所以教学中实现高效课堂也要遵守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学生的写作、演讲、朗读等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培养。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行培养,所以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3、构建中学语文的高效课堂的途径

3.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带着兴趣来学习,就能够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语文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的时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手段。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能够喜欢自己,多与学生进行沟通,熟悉学生的喜好,从喜欢老师逐渐的过度到喜欢上语文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穿插一些中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逐渐的转化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来,对于在课堂上表现好的学生,教师一定要及时的给予表扬,其他学生也会纷纷的进行模仿,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及思维方法

质疑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入口。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是从没有问题到有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问题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所以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自己的疑问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寻找相符的答案,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给予适当的补充即可。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意识,突破定势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善于指导学生由习惯性的思维方式走出来,打破定向思维,往发散思维前进,并在此间发现问题。让学生可以在发散的非定性思维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生对知识产生学习兴趣的一种表现,促进高效课堂的实现。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学需要引导并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语文教学中,教学需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潜移默化地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轻松、自主地进行学习,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高效课堂的实现。

3.4、初中语文课堂的氛围营造策略

宽舒的课堂氛围,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支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充满激情、充满期待、充满信心,不放弃任何学困生;态度和蔼,不鄙视学生的任何错误;善于捕捉,不忽视课堂上学生的任何亮点,与学生一起,积极营造宽松、舒坦、和谐的课堂氛围,使语文课堂充满平等、情趣和人文,形成积极的课堂“心理场”。

实践证明,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会达到四个“高度”,即注意力高度集中,主动参与高度踊跃,聪明才智高度发挥,情感投入高度浓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依赖、促进和契合,就会顺利步入高效学习的“快车道”,这样的课堂教与学必定是高效的。

3.5、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化技术,创造生动的教学环境,端正学习态度,发挥主体作用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很多先进科技设备可以为我们教学所用,多媒体教学就是其中一种。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可以更好的刺激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春》这课的教学,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在大量的音像,摄影,美术作品中去取材。让学生看到黑乎乎的湿土上嫩绿的小草芽顶开一小片泥土摇摇晃晃的站起来;干裂的黄土上春雨一滴一滴的落下;看到漫山的桃花;看到喜上眉梢的老农……这时相信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完全集中,情绪已经被调动起来了。

3.5、初中语文课堂的师生和谐策略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优化点。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而学生的学习情绪是影响学习效率的内在动因。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指出: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之中及课堂之外师生关系的好坏。

初中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课堂教学新观点、新理论层出不穷。目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在不断地完善,一些新的观点和新的理论在不断地形成。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各个方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培养,从而使得他们能够自主学习,这样也会使得课堂质量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程文霞.中学语文教学课堂氛围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程旭榕.构建中学语文的高效课堂[J].中学时代,2013,06:13-14.

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篇7

一、改课堂演示实验为师生共同实验或学生参与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化学知识, 认识化学规律, 形成化学概念, 中学教材中安排了一些课堂演示实验。一般的做法是按照教材要求把这些演示实验程序化地演示一遍, 然后讲解, 或者干脆以书面的练习代替实验。这样只能满足学生的视听要求, 而满足不了他们对实验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使他们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 进而慢慢失去对实验的兴趣。有鉴于此, 教师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 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创造性实践能力, 激发他们的兴趣。具体的做法是可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合作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例如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 可先由教师讲解如何操作、注意事项及如何观察, 然后让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实验, 让学生参与, 并在教师的启发下, 以观察为主线, 视听并举, 通过让他们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与感知活动,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对化学知识的浓厚兴趣, 并使这种兴趣持久化。同时, 分组实验能给学生提供自己动手的机会, 在此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从而激发出更浓厚的兴趣。

二、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教材中除了有演示实验外, 也安排了一些验证性实验, 所谓的验证性实验是用实验论证已学化学知识的正确性。在验证性实验中,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而探索性实验是指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上, 通过科学分析综合等思维过程获知识。这一过程要求学生进行较多的思考和讨论, 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知识的状态, 对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他们的兴趣很有利。例如, 在学习Cl2性质时, 首先设疑:Cl2能否淀于水?Cl2能否与水发生反应?若能, 生成物是什么?再进行探索。

1. 在两瓶颜色相似的氯气中任取一瓶加入少量的水, 充

分振荡后, 与另一瓶氯气比较其颜色, 其水溶液与蒸馏水的颜色相比较, 可得出什么结论?

2. 在氯气中分别加入:

(1) Ag NO3溶液和稀HNO3; (2) Na HCO3溶液; (3) 蓝色的石蕊试液, 分别看到什么现象?结论如何?

3. 将纯净干燥的Cl2通过干燥的和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又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然后进行科学分析:

1.加水的试剂瓶中气体颜色变浅, 水溶液颜色变成黄绿色。

2. (1) 产生白色沉淀; (2) 产生气泡; (3) 先变红后褪色。

3.干燥的试纸不变色, 湿润的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最后得出结论:

氯气能溶于水, 但溶解度不大, 溶解于水中的Cl2一部分与水反应产生Cl-、H+、HCl O。干燥的Cl2不具有漂白性, 起漂白作用的是HCl O。

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增强了自信心, 激发了学生主动积极探索的热情。

三、改学生课堂被动学习为主动体验学习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一般是老师讲学生听, 而体验式学习是指教师以课堂为舞台, 以任何可用感官接触的媒质为道具, 以学生为主体, 创造出值得学生回忆, 让学生有所感受, 留下难忘印象的学习活动。不难看出, 以前的传统学习对学生来说都是外在的, 而体验学习却像生活中其他任何一种体验一样, 是内在的, 它可以使学生完完全全地参与学习过程, 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让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 自觉自愿地全身心投入学习过程, 在新体验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设置趣味性实验。

设置一些有趣的实验,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习动机。学生出于好奇会积极主动思考, 想要获得知识的愿望油然而生。如在讲述碘单质的特性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趣味性实验。往用米汤写过字的宣纸上喷碘水, 结果白纸上显示出了蓝色的字迹。学生非常好奇, 在一片惊讶声中, 我讲述了碘单质和淀粉相遇会出现蓝, 可用碘和淀粉的互检这样一个知识点, 给学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用新闻事实。

新闻事实能展示化学知识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例如在介绍环境保护时, 课前让学生通各种途径收集有关环境问题的新闻、资料等, 然后选出其中一些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激烈的讨论, 课堂学习气氛非常活跃, 大家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更感受到了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 亲身感受。

学生的亲身感受不仅能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而且能促使学生下意识地对身边的事情进行归纳和总结。例如:为了说明分子的存在和特点, 上课时我在教室里洒了些香水, 当学生都闻到了香味时, 我告诉他们这是香精子分子运动的结果, 这样虽然分子的知识点非常抽象, 但通过亲身体验, 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进而产生了浓厚兴趣。

4. 运用录像和多媒体技术。

录像和多媒体具有直观、生动活泼的特点, 通过运用录像和多媒体技术, 设计一些故事情节和多媒体画面, 能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问情境,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主动投入教学, 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

中学艺术教学 篇8

1 传统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

1.1 教材内容陈旧

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尽管认识到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并采取措施来改善体育教学的模式,但是仍然摆脱不了体育教材的限制。从体育教材的编写内容来看,大部分还是在强调体育运动对中学生体能的重要作用,忽略了学生在这个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不能适应当前教育的发展需求。而且,体育教学本应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进行, 这样能够充分刺激学生的运动细胞, 使学生得到锻炼,而传统的体育教材往往是严肃且制度化的,缺乏生动性与娱乐性,降低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甚至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1 . 2 教学过程缺乏丰富性

体育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活动,该学科的特点要求体育教学必须要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然而,传统的体育教学却显得枯燥无味,一方面受教学设备的限制,学校的体育器材设备不够完善,体育活动仅限于跑步、篮球等,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观念,将体育教学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关注程度不够,往往在课外活动时,教师或是采取放羊政策,让学生自由活动,缺乏组织性与纪律性;又或者对纪律过于严苛,限制学生的兴趣爱好,完全要按照教师的模式进行体育活动,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导致体育课堂气氛缺乏生机与活力,效率低下,学生得不到充分的锻炼,达不到体育教学的目标。

1 . 3 教学观念的落后

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学校及教师都普遍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甚至认为体育课程可有可无。一般,体育教学分为两种形式,一种课内教学,一种是课外教学,教师们往往会占用体育教学课堂来学习文化课,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另外,即使是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缺乏一定的组织性,学生自由散漫,将活动时间白白浪费,限制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传统的教育观念的落后性,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甚至影响着学生今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必须转变这种落后的教育观念。

2 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的优越性

2 . 1 转变了教学观念, 坚持以学生为主

新课标实行以来,我国的中学体育教学实施了一系列的变革,打破了传统的、陈旧的体育教学模式,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将学生作为主体,并充分认识到了体育教学在中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无论是室内教学还是室外训练, 都给予了一定的重视。教师尊重学生的意愿,了解、发现学生的心理,提出学生普遍感兴趣的体育话题,或开设一些具有特色的体育项目,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能够真正从体育教学中得到锻炼,将学生从紧张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劳逸结合,不仅提高了身体素质,也从中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目前,我国大多学中学将体育运动作为学生考核的一大标准,体现了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

2 . 2 脱离传统教育模式, 丰富了教学内容

传统的体育教学受落后教育观念的束缚,缺乏生动性与丰富性。而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不仅使学生走出课堂,参加体育活动,而且活动的内容与项目更加丰富,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需求,设置了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比如拔河比赛、掷铅球、踢毽子等,这些体育游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性,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各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真正使学生融入到体育活动中,享受到了体育活动的乐趣,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2 . 3 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教学途径广泛

网络时代的到来,为教育体制的改革注入了新的时代动力,信息传播与分享更加方便快捷,尤其是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形式,这在体育教学中同样适用。在体育室内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得以广泛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教师主导课堂的模式,不再是照本学科,而是通过一些视频、图片、教学的放映,让学生在愉悦、放松的状态下学到具体的体育知识。比如:在学习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放映一些教学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动作技巧,进而再投入实践,避免进入误区。教师也会适当地为学生放映一些篮球比赛视频,让学生体会到体育运动的魅力。当下的一些体育新闻、时事热点也可以作为课堂讨论的内容,使每个学生广泛参与其中,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对体育活动的了解,建立丰富多彩的课堂形式。

2 . 4 体育活动的集体性, 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以往的体育室外教学,主要以学生的单人训练为主,比如:长跑、立定跳远等,而新课改后的体育教学增加了集体活动项目,主要以大型的集体游戏为主,比如跳大绳、足球、拔河比赛等,这些体育项目对团队的配合要求比较高,能够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学会合作,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增强凝聚力与向心力,使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得到加强。比如在足球比赛中,每个队员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守门还是进攻,亦或是传球,都是相当重要的,一旦有一方出现了问题,将会导致整个队伍的落后,因此,每个人都要积极配合,在队友出现失误的时候要相互谅解,学会换位思考,给予队友鼓励与支持,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团队的力量,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正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有效的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 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的比较

新课改不仅是当前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内在需要。中学的体育教学将新课改落实到了实处,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有着明显的差异。首先,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不强,在成绩之上、分数之上思想观念的影响下,学校及家长都过分地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对学生的体育训练没有足够的重视,甚至认为体育活动是在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有的学校体育课甚至改为自习课,学生得不到充分的体育锻炼,也长期处于思想紧绷状态,不仅身体素质偏低,心理上也得不到放松。新课改后的体育教学,教学观念有所转变,社会以及学校普遍认识到了体育教学在中学生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开始强调对学生的体能的训练。学校在体育设备以及体育场地的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体育器材,并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目前,许多学校在招生过程中也将学生的体育素质作为一项参考依据,更突出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另外,传统的体育教学是将教师的讲授作为重点,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听,或者室外活动时,教师给学生做示范,学生跟着教师做,这种教学方式单一、枯燥,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而且还会抹杀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学效率比较低下。新课标实施以来,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实践,体育教学也呈现出新的格局,多媒体教学集图像、文字、声音为一体,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了体育活动的魅力,课堂形式多样化。而且教师针对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话题展开讨论,使学生在讨论中获得相应的体育知识。在室外体育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在保证纪律的情况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具有优越性。另外,传统的体育教学是死板的,课堂上缺乏生气与活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部就班、照本宣科,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忽略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不能灵活地实施教学,而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束缚,增加了趣味性与丰富性,并将课堂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发展特点实施教学。对于在某项体育运动中有优势的学生,着重培养他们的特长,对于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鼓励他们参加一些跑步训练,增强体质,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有效地锻炼,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4 结语

中学艺术教学 篇9

问题意识主要是指学生自主探讨,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等自觉的心理活动;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意识是指教师把学生引入情境所隐含的“历史问题”中, 使学生知觉到现有条件和目标实现之间的矛盾、疑难等, 产生出怀疑、困惑、焦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 不断提出和解决问题, 形成自己的见识。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 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某一具体问题。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 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创造性人才素质的核心。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 历史是“培养与提高学生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学科。”学习历史的目的是要从复杂的历史知识中, 获取大量信息, 摄取有用信息, 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完善人格情感, 端正价值取向。而要达到这样目标, 重要的是发现问题。教学应该首先把学生视为问题的发现者, 然后才是问题的解决者。

历史具有不可再现性。了解历史, 是通过大量的史料, 在分析、舍取、辨别和整合的基础上找寻真实的历史。这是创造性的过程。但是, 在历史教学中, 学生只重视史实、解决问题的方法, 却忽视了如何提出新问题, 掌握的仅仅是知识与方法, 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问题意识逐渐被磨蚀。

二、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首先, 教学理念的落后。新课程改革中, 存在着形式与手段上的改进, 而对教育的目的、过程与本质等方面没有从根本上把握。在教育目的上, 还停留在知识传授与解题方法能力的培养, 而没有认识到历史学科的基本目的, 是让学生运用史料、史实构建自己的知识, 提出问题,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没有认识到连接知识与方法的环节是问题。只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才是对知识的真正认识和运用。

其次, 教材的媒介因素。高中历史教材在内容上, 没有充分体现学科特点:强调理论, 缺少精彩的史实描写;过分地政治化, 缺少生活化;过分文字化, 缺少图片的感官刺激;观点固定化, 缺少对立的史学观点及史学发展趋势。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问题意识逐渐淡化, 创造力不断消失。

第三, 学生历史知识的贫乏。农村地区或者建设比较落后学校的学生特别缺少问题意识。

第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单一化。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使历史学科的优势无法得到应有的发挥, 从而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想象力, 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而新课程改革中现代教学手段与方法则造成了学生基础知识的不足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问题意识也很难产生。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平衡点, 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与探究的问题。

三、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解决对策

第一, 改变传统课堂价值观。传统课堂是教师建构、选定一个问题, 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不善于让学生提问题, 剥夺了学生的创造过程。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 认为学校应该是大社会的一个缩影, 而在这一社会中, 课堂教学应该是真实生活的问题解决的实验室。鼓励教师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 并帮助他们探索重要的社会的和智力的问题。主体教育论要求把教学活动看成是一种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创造活动, 然而一切创造“始于问题”。

课堂中, 学生应该是问题的发现者、提出者、与创造者。教师, 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价值观, 创造一个充满善意、宽容与理解的课堂, 积极、主动创设一个欢迎找寻和解决问题的课堂。

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的心理环境是学生产生问题意识的前提。教师应创设宽松、自由、愉快的教学氛围, 师生之间达成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积极注意学生的发问, 和悦倾听, 鼓励学生进行探讨。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爱护等人类崇高的情感去感染学生, 注意每一个学生, 使他们在和谐宽松的气氛中, 心情舒畅、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问, 产生思维情感和创新火花。这样, 学生就会尝到发现的喜悦, 获得成功的快乐体验, 历史问题意识成为自我需要, 形成对历史问题意识的自我追求, 学会历史地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升华历史问题意识, 以利于终身学习。

第二, 学生兴趣、好奇心与想象力的激发与培养。问题天生与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大胆的想象相联系。历史教学不应该只是史学理论的分析、史学观点的灌输, 而是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好奇心的激发、想象力的养育。那些对历史’充满兴趣、好奇与想象的学生往往更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更具有创造性的问题与想法。

第三, 教材编写的改进。教学要促进学生思维就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材编写应当有利于学生产生问题。问题产生于具体的情景、不平常的现象、奇异的事物、矛盾的说法、理论上和生活中解决不了的事情之中。历史教材必须改变简单的史实叙述和理论分析, 叙述为主、史料为辅等状况。要注意创设产生问题的情景、说法、事例, 充分利用历史学科本身的优势, 如丰富的史料、各种史学观点, 相似的历史事件等。

第四, 问题思维的训练。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重要原因是缺少知识积累。对历史学科来说, 知识储备的缺少制约着问题的产生。在平常的学习中, 应该鼓励学生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 摄取不同的思想观点, 在不断的碰撞、冲突中共融与升华, 为问题的学生提供肥沃的土壤.问题意识是可以通过训练培养。

第五, 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进。特有的历史魅力、先进的教学手段是学生产生强烈问题意识的保证。教师以方法和手段示范,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达到“无疑处生疑”。主体探索能力的培养, 是学生历史问题意识培养的关键。教师要善于挖掘历史学科中蕴含的美育因素, 以历史学科的美感吸引学生。

中学艺术教学 篇10

一、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的插图

1. 利用插图, 精心设计导语, 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运用什么方法在一上课时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如果教师一开始就照本宣科, 平铺直叙, 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情绪。因此, 教师必须讲究导入艺术, 尽可能做到一开始就引人入胜。“利用插图, 精心设计导语”这种做法效果显著。如教学《第二次鸦片战争》时, 我首先引导学生看《圆明园遗址》图, 并告诉学生:白色的建筑, 显示着曾经的威严, 但破败的断壁残垣, 却昭示了历史的沧桑。之后我问:“谁知道这个建筑的名称?它何时被烧毁的?”这样, 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到课文的学习上来了, 并在求知欲的作用下, 积极思考,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了。

2. 利用插图, 能非常轻松地记住学习重点, 从而使学生对这门功课产生兴趣

历史课中的插图是课本主要内容的体现, 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的历史事件及古代遗存, 尽入画中, 成为大脑兴奋的催化剂, 它们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如在讲《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时, 将“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和“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进行对比, 引导学生找区别:北京人的前额很低, 眉骨粗大, 鼻子扁平, 嘴巴凸出, 而山顶洞人的前额、眉骨、鼻子、嘴巴与现代人差别不大。因为人是从古猿进化来的, 北京人距今遥远, 所以保留着猿的特点, 山顶洞人距今稍近, 所以与现代人有相近的地方。最后, 点出关键:人类社会是向前发展的, 从面貌上看, 已经显示出来了, 而在这缓慢的进步中, 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通过这样引导学生对这两幅图的观察、分析及教师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引导, 学生对课文的重点内容很快就掌握了, 学习兴趣也就产生了。

二、运用比喻、歌曲、民谣、歇后语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 巧妙地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民谣和歇后语, 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又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如教学《19世纪英德战争》时, 我讲到:“德国, 作为帝国主义宴席上的迟到者, 根本不会满足于只享受一些残羹冷炙, 它像一只喂不饱的狼, 盯上英国殖民者手中的大盘子。”这一形象生动的比喻, 幽默风趣地揭露了英德之间的尖锐矛盾。在讲解工农红军初上井冈山时, 引用“红米饭, 南瓜汤, 秋茄子, 味道香, 餐餐吃得精光”的歌谣, 反映出中国工农红军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仍然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生动形象, 富有感染力,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到三国历史中的魏国攻打蜀国时, 我说:“当时蜀国还有一定的实力, 而后主刘禅却决定投降, 把大好河山拱手相让, 这真是‘阿斗的江山———自送’。”这诙谐幽默的歇后语, 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又使学生了解了阿斗的昏庸无能。在讲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 我给学生播放了《长征》这首雄壮优美的歌曲, 让学生集体朗诵并仔细品味歌词大意, 这样, 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了课堂气氛, 而且使学生对中国工农红军有了更深的理解。

三、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教学, 提高学生的素质,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使学生系统地、完整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历史知识的联系对比, 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历史发展过程中历史事件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才能使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克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混淆不清、张冠李戴等弊端。因此, 我特别注意对比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常把历史人物等进行对比, 因为教育的真谛是教人做人, 历史能告诉人们做人的道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有的遗臭万年, 有的千古流芳。前者有秦桧、袁世凯、蒋介石;后者有岳飞、杨家将、孙中山, 以及千千万万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这些历史人物身上, 学生可以看到什么是假恶丑, 什么是真善美, 能够明白什么样的人可以做或如何做。通过这些历史人物的对比, 学生学习很有兴趣。除此之外, 我还常把同类历史事件、不同时间的历史概念、同一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 等进行对比, 使学生能把零碎、杂乱、孤立的历史知识在短时间内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四、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新奇思想

以往的教学, 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都由教师操纵, 学生的思维活动局限于教师预设的框架之中, 导致学生缺乏问题意识, 其求异思维与创新思维的能力无法得到培养。因此, 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新奇思想,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通过营造浓厚的问题情境氛围, 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 激发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挖掘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在实施情境教学时, 可由学生主动探索获得。哪怕我们只有“一杯水”, 我们也要学会用“一杯水”引出学生的“一桶水”, 甚至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

中学艺术教学 篇11

关键词: 中学历史 课程改革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实现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其中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包括“学会合作”,合作能力是当今社会对需求的各种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的要求之一。合作学习为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进而提高学生合作能力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

历史合作学习可以运用课堂讨论、辩论赛、历史板报式的第二课堂成果展等不同形式开展。教师围绕课堂教学重点难点,结合不同课型和不同教学目的及学生特点,设计不同形式。

一、课堂讨论式

讨论是课堂教学常用的活动方式之一,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使学生全面参与课堂教学。但是一次成功的讨论活动需要教师的精心安排,否则可能使课堂陷入哄闹之中,不能达到活动效果。有效的课堂讨论组织方式包含以下几个基本步骤:第一,选定适合开展课堂讨论这一学习方式的教材内容,确定课堂讨论主题;第二,布置资料的搜集;第三,分组并开展讨论;第四,教师对课堂讨论的全过程进行总结。

案例1《美国南北战争》课堂讨论活动设计:

教师选择《美国南北战争》一课,在教材讲解中穿插学生的课堂讨论,与课堂教学相契合。

(一)把全班学生分为3组,第1组同学代表南方经营棉花种植的奴隶主,第3组代表北方经营棉纺织厂的资本家,第2组同学代表历史发展的观察者。

(二)第1组和第3组同学先展开组内讨论,讨论的主题可由教师提供: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如何经营手中的产业,从中赚更多的钱?

(三)第1组和第3组讨论后,派代表分别代表南方奴隶主和北方资本家,阐述自己一方的观点,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尽量完善答案。通过南北方代表主要观点的阐述,即体现双方在利益方面的冲突。同时第2组历史发展的观察者一定要仔细听取双方代表的主要观点。

(四)教师提问第2组同学:从刚才第1组和第3组的组内讨论及观点阐述中可以发现,双方北方资本家和南方奴隶主之间的关系怎么样?他们之间有哪些矛盾?这些矛盾中什么比较难解决?(第2组同学根据南北方阐述的观点进行分析,并回答,不难发现双方的利益冲突和矛盾所在,与教材观点相对应)

(五)教师对第2组同学的回答进行总结,并因势利导,再次提问,切中重点:北方资产阶级为了发展生产,需要大批劳动力,但南部奴隶制的存在占用了大量劳动力,请问北方资本家,你们认为发展的出路在哪里?(学生经思考回答要废除奴隶制)

这样通过全体学生的分组讨论学习,不仅引出南北矛盾的焦点,实现课堂教学知识目标,而且通过讨论,学生深刻体会到南北方各自发展存在的矛盾,理解废除奴隶制问题,加深对教学重难点的认识和理解,再以此为切入点过渡到对南北战争的学习。

在讨论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使讨论始终围绕教材内容,最后达到解决难点问题的目的,学生充分参与,教师及时总结,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二、开展竞赛式的合作学习

竞争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途径,把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入课堂活动中,只有小组成员紧密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从而获得最终胜利,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

竞赛式合作学习常用的是辩论赛的形式,主要是在课堂中围绕教学某一主题采用辩论赛形式,使全体学生都参与课堂教学,发表自己的意见。为了辩论赛成功开展,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的角色,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并有效控制辩论赛的过程,使这种合作学习方式能够取得成功。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步骤:第一,选择和确定用辩论赛式合作学习主题;第二,分组并布置任务,将全班同学按照比例搭配分组,并采取由教师指导组长,组长分配任务到组员的方式布置任务;第三,开展课题辩论赛;第四,教师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点评。

案例2《辛亥革命》辩论赛式合作学习的形式:

辛亥革命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这是一个争鸣性的问题。教材一般都采用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所以辛亥革命是失败的这一观点,可以围绕这一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

(一)课前告知学生辩论的主题(辛亥革命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将全班学生分为2组,1组正方,所持观点为辛亥革命是成功的;1组反方,所持观点为辛亥革命是失败的。每组设1个小组长,由小组长分工,搜集资料,并选出辩手负责阐述观点。

(二)在讲完辛亥革命的主要内容后,教师对整节课进行总结,并抛出辩题,为维持秩序和把握方向,由教师担任本场辩论赛的主持人。(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部分,如事先公布对获胜方和最佳辩手的奖励等,起到鼓励学生在合作中尽力尽责,在竞争中为小组争荣誉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辩论赛开始,首先由双方辩手陈述自己的主要观点,在自由辩论环节,双方同学轮流发言,每个同学都可以成为辩手。正方和反方在活动开展前进行资料收集、整理、筛选、归纳和总结,最终在史论结合的基础上展示本组观点。教师可以及时对双方的主要观点进行总结。(通过辩论,学生对辛亥革命带来的结果和影响有更深刻的认识,双方无论所持观点如何,都要有理有据,要求史论结合)

(四)辩论赛结束后,先由教师对同学们的观点进行总结,并对所有参与这次辩论活动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并指出辩论活动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和完善的方法。最后由教师和同学共同选出获胜方和最佳辩手。

此次辩论赛活动以历史中有争鸣性的问题展开,且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一方面使学生通过辩论,掌握历史学习要史论结合,学会历史学习思维,通过辩论,深刻理解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问题。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可以为学生单纯机械的历史学习注入新鲜活力。

三、运用历史板报的形式,在活动中合作学习

为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与学习历史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就某一问题展开调查,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搜集资料,如网络搜索、图书馆资料查找、拜访询问老师等,最后将调查成果以历史板报形式展示出来,学生可以共同学习,也是开展合作学习、开辟历史第二课堂的形式之一。

案例3《三国鼎立》历史板报活动设计:

在学习“三国鼎立”时,很多学生都看过“三国演义”,也玩过三国游戏,其中描绘的人物曹操也是阴险狡诈的,就连京剧里的曹操的脸谱白脸也是代表阴险的形象。教师就此抛出问题:曹操真的是一个阴险奸诈之人吗?而《百家讲坛》中易中天老师对曹操这个人物形象又做了另一番不同形象的深刻剖析,与传统对曹操的认识诸多不同,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呢?在此,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引导学生就此进一步开展调查活动。具体操作如下:

(一)教师在考察了学生的情况(如心理特征、个性差异、家庭情况、具备的能力等)后,将不同学生按“好差搭配”的办法进行分组,分组后,每组设负责人,由负责同学进行任务分配。

(二)教师提示考察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提示学生可以分阶段进行,如搜集资料阶段、分类整理材料阶段、制作历史板报阶段、成果展示阶段。教师指导每一阶段的工作。

(三)教师密切关注每个小组的进展,可以适当进行监督和指导。

(四)安排成果展示评比,可以采取班内和年级内展示,实现成果共享,学生共同学习,由民主投票选取结果。同学们相互学习并参与评比过程。

(五)教师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对同学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给予肯定,并指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鼓励同学们继续努力。

开辟第二课堂,让历史走进学生生活的一次探索和实践。学生学习新课之前对曹操的形象都有自己的认识,通过调查,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和评价更深刻,使学生发现历史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考察和学习,学生对曹操的真实面目有更真切的认识,这种方式取代传统教学对人物的解说,更形象、生动,有利于学生接受。

四、学科间的合作学习

在历史中寻找其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开展学科间的合作学习,通过将历史与其他学科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在授课之余,对教材有所钻研,适时发现历史教材内容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案例4《社会生活的变化》学科间的合作学习形式:

《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节中主要包含八个内容:“竞尚洋技”、“断发”、“不缠足运动”、“异味争尝”、“洋房与里弄”、“读报刊”、“看电影”、“礼仪的革新”,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阅读内容。

(一)教师将全班同学分为8组,分别对应8个不同的内容,小组阅读后进行讨论,总结8个社会生活方面的变化。在讲授完后,教师可继续将原8组整合为6组,分别为语文组、政治组、历史组(也可根据需要和教师的理解添加)。

(二)各个代表不同学科的组分工合作,运用学科知识进行搜集、整理、讨论和总结,在展示学科特点的同时,让学生发现历史与其他学科的微妙联系,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语文组总结语文作品对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描写,政治组用政治理论看待社会生活变化,历史组则着重讨论哪些历史事件影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等)

(三)各小组选出代表阐述本组的观点,其他组员可以补充,非本组同学作裁判,评判各科代表小组的成果。

(四)教师总结。历史教师可以先联合各科教师对学生考察的内容进行讨论,收集各科教师关于社会生活在不同科目中的体现,最后将教师们讨论的结果与同学们展示的成果相互补充、完善。在给予学生学习成果肯定的同时,组织学生一起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做一定反思。

日常教学中,各科目一般都处于独立状态,学生学习各科知识认为它们是孤立的,但其实各科目之间存在微妙的联系,如果教师善于观察,能首先抓住其中联系,抓住机会组织学生进行历史的趣味性学习,则会达到不一样的教学效果。而《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一节与生活联系很强的内容,通过学科间的合作学习,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发现历史学习的乐趣,使学生“乐学”历史,另一方面学科间的合作学习使学生感受“大历史观”,学会全面看待历史,将历史与生活相联系,发现历史价值。

新课程的实施,学习方式变革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更好地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性学习模式的目标,也是目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并完善的重要课题。由于地区和学校具体实际不同,选择学生适合的学习方式应有所不同,需要广大中学历史教师甄别和钻研,有赖于教师专业化素质提高。在探索学习方式的具体形式和内容多样性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创造性,积极探索适合具体班级学情的有效学习方式,进一步实现历史课程改革倡导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学活动的主体”的核心理念,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与创造的天地。

注释:

①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9-10.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R].北京:教育部,2001.

[2]教育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教育部,2003.

[3]靳玉乐.自主学习[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3-5.

[4]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9-10.

中学“艺术歌曲”教学点滴谈 篇12

首先, 要把握好艺术歌曲的体裁、题材风格特点。“艺术歌曲”的体裁、题材风格特点是极其鲜明而独特的, 只有将其把握好了, 才能精准地表现艺术歌曲的精髓和本质。

1. 艺术歌曲蕴涵着社会、人文、作曲家的风貌特征

不同国家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作曲家的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是有很大差异的。根据其特征可以笼统地将艺术歌曲分成极具代表性的德奥艺术歌曲、法国艺术歌曲、意大利艺术歌曲、俄罗斯艺术歌曲等。欧洲德奥艺术歌曲对于中国作曲家的影响较大, 相继出现了“古诗词类艺术歌曲”和“现实题材艺术歌曲”以及沿袭德奥风格的艺术歌曲等种类, 被界定为有别于抒情歌曲、叙事歌曲和群众歌曲的声乐体裁。其中有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 黄自的《思乡》、《点络唇》、《赋登楼》, 青主的《我住长江头》、《大江东去》, 洗星海的《夜半歌声》, 贺绿汀的《嘉陵江上》, 刘雪庵的《红豆词》等优秀作品。

2. 艺术歌曲体现着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通过对艺术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分析后不难发现:艺术歌曲多是以歌德、海涅、席勒、缪勒、莎士比亚、普希金、托尔斯泰、莱蒙托夫、雨果、维尔兰、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李清照、徐志摩、艾青等大诗人和大文豪的名著名作、名诗名词作为歌词的, 内容短小精炼, 寓意深刻、优美、典雅, 有着很强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抒情风格。而作为歌曲表现形式的旋律、节奏、音准等, 都有其精致独到之处。艺术歌曲的旋律委婉起伏、刻画入微, 着力配合诗歌揭示诗词的诗情画意。音准和节奏要求精准, 强调色彩缤纷的效果和柔美的声音等音乐形式美。音乐与诗歌浑然一体, 音随诗动、音中有诗、音中有画。追求内容和形式相结合的统一美。

3. 艺术歌曲强调心绪、意境的描写

艺术歌曲自诞生之日起就因为受到浪漫主义的影响而失去了过分夸张的成分。多以简洁而多样性的结构形式、精炼的篇幅, 优雅的旋律表达细腻、含蓄的情感、心绪、意境以及印象或象征性的朦胧感情, 略带忧郁和伤感。

4. 艺术歌曲透露着高贵、典雅的气质

“艺术歌曲”属于室内乐, 最早是在宫廷或具有一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贵族的小型家庭聚会上演奏, 因此, 艺术歌曲通常带有一种贵族气质的高雅和知识阶层的文化素养, 却很少有乡土气息。

其次, 要把握好艺术歌曲的声乐表演风格特点。声乐表演作为音乐表现手段之一, 其艺术审美价值, 主要依靠演唱和表演环节予以体现。艺术歌曲的演唱作为声乐表演的一种, 其艺术审美价值的体现也必然依靠演唱和表演环节。因此, 把握艺术歌曲声乐表演风格特点对于表现其艺术审美价值就显的尤为重要。

1.艺术歌曲演唱发声状态和发声方法十分考究

“艺术歌曲”要求在演唱过程中严格按照其特征进行诠释。在准确把握住了艺术歌曲体裁、题材风格特点的同时, 要反复朗诵歌词, 掌握歌词的韵律、韵味、意境和语气, 并清晰地划分乐句和结构层次。在演唱时为了避免因声音过大而造成与钢琴伴奏的失衡, 要求发声状态以混声、半机能为主。音量上加以控制, 其喉咙不要开得很大, 完全可以用“哼”的感觉去吟唱。各声区都带有胸声, 但听觉上不能很突出, 进而产生出柔和抒情的感觉。咽壁始终处于稳定的开放、拉伸状态, 声音焦点的位置居中靠前, 用稍明亮的音色, 声音抒情而又集中, 穿透力较强, 整体线条要求清晰以增强其抒情性。强调发声状态的统一、音色的统一、声音位置安放的统一、音乐表现的统一等诸多统一。讲究控制和协调, 声音既要富于热情又不能纵情奔放, 既要含蓄内在又不失自然流畅, 既要精细、纯净又不能流于娇弱。富有弹性的、有控制的气息始终支持着抒情柔和的演唱并隐藏在歌声中, 尽可以非常松弛地去享受音乐。体现严谨、理智和深厚的修养, 体现精致、高贵、优雅的演唱风格特点。

2.艺术歌曲演唱要求演唱与钢琴伴奏的有机统一

无论在哪个时期, 人们都非常重视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结合在一起表达完整艺术美的方式、方法。艺术歌曲是一种相对短小的声乐体裁, 它就是以钢琴作为主要伴奏形式, 钢琴烘托歌唱, 塑造歌曲的背景, 用特定的音型或精致、丰富的肢体协同和推动声乐演唱进一步渲染、衬托歌曲的意境和内涵、描绘自然景象、突出歌曲的音乐形象、深化作品的艺术主题。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相辅相成, 体现出一体化特征, 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达到两者的和谐统一。这也成为了艺术歌曲演唱的典型风格特征之一。

3.艺术歌曲演唱的表演风格特点显著

艺术歌曲在演唱中同样具有表演的成分, 但相比之下, 其肢体语言相对可以简单些, 表演的幅度也要相对小一些, 不需要像歌剧那样繁琐。但因为在其演唱中没有任何表演的外界辅助条件, 完全是凭借自身的声音素质和对作品的感悟来表现歌曲内容, 其表演难度并不亚于歌剧。因此, 更需要演唱者具备深厚的功底, 细致入微的音乐表现能力。

上一篇:无机半导体材料下一篇:施工图审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