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农业银行

2024-05-19

榆林农业银行(精选6篇)

榆林农业银行 篇1

摘要:论文运用比较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 结合榆林农业银行2010年到2014年的实际情况将竞争力评价体系应用于榆林农业银行, 提出了榆林农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及主要构成要素, 进而对榆林农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 分析了中国农业银行榆林支行在核心竞争力上存在的问题, 并探讨了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榆林农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一、榆林农业银行经营环境分析

中国农业银行榆林分行城区支行于2001年经人民银行批准正式成立。是一家经办各种存款、贷款、结算业务以及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金融业务的市支行级金融机构。榆林农行以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 在促进榆林市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 自身业务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一是资金实力明显增强, 截止2014年12月末, 全行各项存款余额达到507亿元。2010年以来, 在支持地方建设方面, 累计投放各项贷款390多亿元, 重点支持了煤炭、电力、化工、交通、房地产等行业, 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为此, 榆林农业银行以打造城市主流银行和县域领军银行为目标, 努力将市区行打造成为核心客户群体优势明显, 产品、服务引领金融消费潮流, 主要业务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同业水平, 市场份额和盈利水平位居前列, 文化、理念、品牌、形象得到社会高度认可, 价值创造和综合竞争力持续攀升的城市主流银行;2011年实现利润12亿元。在服务“三农”方面, 2012年9月末, 全行涉农贷款总额80.2亿元, 县域新增贷款连续三年超过50%, 总体上做到了县域资金“取之于农、用之于农”。另外, 惠农卡发卡总量突破34.6万张, 覆盖农户超过100万人。建立惠农服务站46个, 累计办理支取业务35.57万笔, 发放资金1.08亿元。2013年末, 全行各项存款余额达到了415.1亿元, 各项贷款余额229.4亿元, 当年实现利润14亿元。在全省农行系统综合考核中连续5年名列第一位。

从农行内部发展来看, 业务经营还存在“三快对三慢”的不均衡问题, 一是三农板块和城区一级支行存款增加较快, 县级支行和分理处存款相对而言增长乏力, 存量占比下降;二是三农板块资产业务快速增长, 城区资产业务相对来说发展较为缓慢;三是个人贷款快速增长, 法人客户虽然在AA级以上客户数量和贷款额度有所增长, 但是在客户储备和贷款投放上相对不足。

从外部发展环境来看, 随着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 将为该行业务的发展带机遇。一是适度宽松、有扶有控的信贷政策, 将有利于该行保持信贷规模适度增长, 调整优化信贷结构。二是央行自2010年10月20日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 有利于定期储蓄存款的增长。三是市政府继续推进十项重点工程, 深入实施两区两带一城发展规划, 为该行发展带来较大的发展机遇。

二、农业银行榆林分行的竞争优势分析

近年来, 榆林农业银行在榆林市委、市政府和上级行党委强有力的领导和支持下, 以打造“城市主流银行和县域领军银行”为目标, 提升了企业价值, 增强城乡两个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支持地方经济建设, 积极拓展城市业务市场, 提高了服务三农的能力, 各项业务得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2013年末, 全行各项存款余额达到了415.1亿元, 各项贷款余额229.4亿元, 当年实现利润14亿元。在全省农行系统综合考核中连续5年名列第一位, 多次被榆林市委、市政府评为“为榆林经济做出突出贡献先进单位”, 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等称号, 辖内涌现出长城支行、城区支行、分行营业部、榆阳区支行、府谷支行等全国农行系统“百佳”、“百优”、“百强”支行和全省“十强”支行。

(一) 横向比较网点上占有优势

目前, 农行陕西榆林分行现有机构60个, 其中区行1个, 支行5个, 二级支行及分理处 (营业所) 54个, 在职员工1500人。

单位:个

由上表可知, 与其余3大商业银行相比较, 农业银行网点分布最多, 带给人们更大的便捷。再者, 与同业间其他银行及金融机构向计较, 农业银行享有国家政策支持, 服务于三农, 贴近城镇公民生活, 大大增加了其核心竞争力。榆林农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优势在城乡联动是榆林农行的特色和潜力所在, 其拥有1500多名爱岗敬业、团结务实、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员工, 是不断取得进步的根本保证。客户、网点、渠道横跨城乡都是其有利条件。

(二) 纵向对比业绩上占优势

榆林农行现统计网点及业绩均占省内十分之一, 和其他十个市相比较, 仅次于西安和宝鸡市。在地势上榆林位于陕西最北部, 面积约4.29万平方千米, 约为陕西省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七, 是陕西省面积最大的直辖市, 常住人口达到3351437人, 其中15~64岁人口2569890人, 占76.68, 至今, 全市已发现8大类48种矿产资源, 潜在价值超过46万亿元人民币, 尤其是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等能源矿产自愿富集一地, 组合配置好, 国内外罕见, 开发潜力巨大, 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 经济发展迅速, 资金周转量大, 并且积极向省行申请贷款计划, 全力支持榆林市加快经济结构转型步伐, 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节能减排、企业转型、民生工程等相关优质项目, 榆林农行信贷计划的匹配仅次于西安市, 居全省第二位。

(三) 银行自身特色分析

近年来榆林农业银行贷款投放力度加大, 全力支持榆林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成为人们心中贴心的银行。

一是整合营销资源, 增强城乡两个市场的综合竞争力;二是坚持有保有压, 在贷款投放上坚持双优战略, 对贷款客户实行分类管理, 重点支持优良客户, 逐步压缩一般客户, 淘汰劣质客户;三是统一思想, 促进了服务“三农”工作的扎实开展。实施差异化发展, 加大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力度, 有效激发了县域支行的积极性, 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累计发放惠农卡34.9万张, 惠农卡覆盖农户约120万人, 累计发放农户小额贷款8.9亿元, 授信2.05万户, 授信金额8.7亿元, 农户小额贷款余额为3.76亿元。全行涉农贷款总额达到66.53亿元, 占全行贷款总量的35.1%;四是积极践行“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加强机制创新, 分行和各支行分别成立小企业贷款服务中心和分中心, 实施个贷集中经营, 优化审批流程, 提高工作效率;五是认真履行社会责任, 树立农业银行良好形象, 通过广播宣传、图片介绍、散发传单、工作人员宣传讲解和现场演示等方式, 大力普及金融知识, 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宣传活动。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从综合贡献上看, 县域支行好于城区支行;从主要业务产品经营效果看, 各支行 (处) 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先进行全面超额完成任务, 个别落后行差距悬殊, 各支行 (处) 在自身业务发展上也存在较多不均衡性。尽管农业银行开始股份制改革, 开始引入国外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 但是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传统的运营模式还在残留在银行部门领导人的头脑中, 产品创新力不够, 服务配套滞后。

一是银行家经营管理理念还比较落后, 缺乏有农行特色的竞争力强的优质金融产品。二是由于历史上主要服务于“三农”等弱势产业、区域和群体, 农业银行为此承担了巨大的成本。三是同业之间激烈的竞争挤压农业银行的盈利空间产品营销缺乏力度农业银行的经营效率低。四是售后服务跟不上, 优质服务有差距。特别是对VIP客户的差别化服务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员工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技能还有待提高。

四、榆林农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和异常激烈的竞争态势, 榆林农业银行应加快转型发展, 以“横向提升、纵向进位”为目标, 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忧患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 抓好负债业务, 提升市场份额、调整优化结构, 加快中间业务发展, 科学谋划全年工作, 着力营造和谐稳定内外部环境。

(一) 围绕农总行新的战略定位, 提升三农金融服务的能力

榆林地处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的接合带, 全市1区11县, 北部属风沙草滩区, 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 区内大部分地区为农村, 农业人口众多。榆林农行应紧紧围绕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 以服务“三农”为己任, 改善信贷服务, 拓展县域市场, 加大支农力度, 充分发挥县域商业金融的主渠道作用, 有效地促进了县域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 提升组织机构创新, 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和服务水平

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 充分发挥电子银行作为交易渠道、服务平台和营销窗口的突出作用, 加快自助银行、支付通、自助服务终端等产品向客户端的延伸, 实现所有网点自助设备的全覆盖, 减轻了柜台压力。在客户方面, 加强客户的管理与维护, 强化产品创新, 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 提高服务客户的水平。

(三) 全面提升对公业务核心竞争力

强化“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 以提升竞争力为目标”的经营理念, 推动客户基础建设, 加强客户经理队伍建设, 严控风险防范, 加快发展、提升进位, 巩固对公业务在全行经营中的支柱地位, 全面促进对公业务主流银行建设。完善支柱架构, 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注重发挥资产业务的综合带动作用, 以资产业务带动其他业务发展。

(四) 践行总行核心价值观及理念, 不断丰富完善企业文化建设内涵

中国农业银行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是在充分吸收全行企业文化建设大讨论成果, 经过广泛调研访谈、深入梳理历史传承、深刻剖析文化现状的基础上形成的, 是农业银行45万员工智慧与心血的结晶, 是全体员工共同的思想意志和行动纲领, 对于全行形成统一的目标激励、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要脚踏实地践行企业文化核心理念, 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支持和服务“三农”的伟大征程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五) 提高风险管理控制能力,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和机制

针对农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的现状, 要加强对农业银行风险管理, 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健全科学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培育新型的风险管理文化, 加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风险管理队伍;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 改变风险判断表面化和风险反应滞后的状况;提高风险计量水平;完善风险控制方法;运用多种风险应对策略, 包括规避、分散、转移、抑制等策略。

参考文献

[1]焦瑾璞.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比较[M].北京:中国余融出版社.2012.1.

[2]周启清.我国县域金融需求主体借贷行为分析[J].商业时代.2014年第10期.

[3]文震威.农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初探[D].企业经济.2010, 10.

[4]榆阳区农行正被审计署调查[J].证券市场周刊.2012 (9) :15-16.

[5]赵忠世.国有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J].农村金融研究.2012 (5) :34-37.

[6]陈志.中国人民银行[J].金融会计.2014 (01) :50-58.

榆林农业银行 篇2

榆林市农业机械化学校主要职责和机构编制规范具体情况如下:

榆林市农业机械化学校,经费管理形式为财政全额拨款

1、主要职责为:

(一)全市农业机械系统管理干部(包括非专业人员)培训。

(二)大、中、小型农用机动车驾驶员培训。

(三)县(区)农业机械学校老师岗位定期培训。

(四)职业技能鉴定培训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培训

(六)负责全市各农业机械化学校农用车驾驶员培训,全省统一结业证书的验收和发放工作,教学研讨评比和教学业务管理指导等工作。

(七)组织区内农业机械技术培训有关培训资料的编写。

2、人员编制:

1991年,榆林地区统计局、榆林地区劳动人事局、榆林地区计委榆地统发[1991]57号文件,“关于对地属单位企业、事业、机磁性质认定情况的通知”,认定农业机械化学校:性质:事业;国民经济行业:教育事业。

1999年6月,榆地编办发[1999]16号文件“关于明确榆林地区农业机械服务中心所属事业单位的机构规格、人员编制、经费 1

预算的通知”榆林地区农业机械化学校机构规格为正科级,人员编制为9人,经费预算为财政全额预算事业单位。

2005年5月,榆编办发[2005]62号文件,“关于核定农业局所属事业单位行政领导职数、内设机构、人员结构比例的通知”,榆林市农业机械化学校行政领导职数为1正2副。

3、单位现有人员情况

至2012年3月底,在册教职员工9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3人,副科1人,科员1人。

论榆林发展生态农业之优势及措施 篇3

榆林位于陕西省最北部, 地处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属高海拔区域, 平均海拔1 000~1 500 m。环境污染轻, 农业生产区域基本具备蓝天、绿水、净土等绿色无公害生产环境条件, 打“绿色牌”的条件充分, 发展“生态农业”优势明显。

1 土地优势

榆林属我国北部独具特色的农牧交错地区, 农业人均占有耕地0.73 hm2, 居全省第一, 特别是北部风草沙滩区, 地广人稀, 土地平坦, 地下水源丰富, 适合机械化耕作和现代化经营。从土地类型看, 其地形地貌多样, 土壤类型丰富, 为不同特色产品生产提供了适宜的土地条件, 是杂粮、杂豆、杂果、薯类和红枣等农产品的优质产区。

2 生产优势

榆林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总体特点是光照充足, 气候干燥, 雨热同季, 四季分明, 特别是光热资源属全国高值区, 昼夜温差大, 有利于植物营养积累, 农业生产潜力巨大。2007年, 榆林的高产示范田玉米单产突破1 100 kg, 创百亩连片全国单产最高记录;马铃薯单产突破5 000 kg大关, 创全国单产最高记录, 这些载入我国农业发展史册的纪录, 充分证明了榆林农业生产的巨大优势和发展潜力。

3 品质优势

历史上, 榆林就是传统杂粮、杂豆、杂果优质产区, 经过长期人工培育, 孕育了各具特色品质的地方名优产品。红枣、羊肉、羊绒、大明绿豆、小米、荞麦等特色农产品品质优良, 市场旺销, 受到消费者的青睐。2007年举办的“中国—榆林国际荞麦节”, 认定榆林大明绿豆、荞麦、谷子、糜子等12类作物48个品种为名优小杂粮品种, 认定榆林为绿豆、荞麦、谷子、糜子等12类小杂粮作物优势产区, 评选出了9个金奖小杂粮系列产品, 确立了榆林小杂粮在国内外的重要地位。

4 前景展望

在榆林, 发展生态农业的新措施主要是:首治山、紧治坡;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山上缓坡修梯田, 沟里淤地打坝堰……。”使一个水土流失严重、植被彻底破坏的贫困山村变成山青水秀、树木葱茏、绿草如茵、瓜果飘香的塞上江南。适合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发展的成功经验, 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依靠生态农业走“绿色”希望之路。

在榆林发展生态农业, 不仅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防治污染, 保护生态平衡, 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 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 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还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结合, 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结合, 发展大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结合起来, 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 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 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 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的两个良性循环, 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摘要:列举了在榆林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土地优势、环境优势、产品优势, 展示了榆林地区依靠发展生态农业措施走“绿色农业”之路的美好前景。

对榆林市生态农业建设实践的思考 篇4

一、生态农业建设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概念在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中的体现, 是比农业可持续发展涵盖面更广泛, 内容更丰富, 包含了农业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贡献以及潜在关系的整体概念。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别强调以保护自然资源为基础, 以经济发展为目的, 同农业生态环境相协调, 通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使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民生活尽可能减轻对农业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结合起来, 从资源开发利用中寻求经济发展的方式和途径。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更注重农村尽快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现实需要。我国农村人多地少, 资源相对匮乏, 农业现代化水平低, 经济发展滞后, 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实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我国显得更为紧迫, 更为重要。从我国农村整体发展状况看, 实现可持续发展, 迫切需要解决好六大问题:一是耕地日趋减少;二是森林植被锐减;三是草场退化加快;四是水土流失严重;五是沙化面积扩大;六是污染遍及城乡。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 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选择就是建设生态农业。

二、榆林市建设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位于陕西北部的榆林市, 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 总面积43578公顷。区内北部为风沙草滩地, 南部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气候属干旱、半干旱草原性气候, 年平均降水量399毫米, 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是全国国土整治的重点地区;以煤、天然气、石油、岩盐为主的地下资源极为丰富, 是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 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实验区。

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 在恶劣脆弱的生态环境和艰苦生存条件下, 榆林市坚持不懈开展大规模的治土治沙, 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改造自然环境, 使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在建设生态农业过程中, 榆林坚持从实际出发, 按生态经济规律办事, 逐步形成了有地域特色的两大生态农业模式。北部风沙区, 经过几十年大规模的防风固沙、改造土壤质地、引水拉沙淤地、防护林灌网营造和大区域飞播种草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建设与改造工程, 已初步形成“林灌固沙-固沙培地-培地种粮”的林灌农牧复合经营生态农业模式。这是一种把多年生木本植物与种植业、养殖业有机结合的土地利用系统。这一生态系统的永久固沙功效对缓解和彻底根治土壤沙化、遏制环境恶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表现出显著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在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以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 以增加有机投入、提高雨水利用率为主攻方向, 大力推行小流域全方位治理。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已基本实现坡耕地梯田化, 沟道坝地化, 普遍形成土地资源利用合理, 粮食单产提高, 土地单位面积生物总量产出增加, 庭院经济建设与养殖业结合蓬勃发展的趋势。把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与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农林牧生产相结合, 逐步达到“农业增产-林牧业增值-水保增效”, 形成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镶嵌式”生态农业模式和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运行体系。总结榆林生态农业建设的实践与成效, 其特点与经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从农业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互联性和发展目标多元性的特点出发, 正确选择大农业内部各业的发展取向;二是从生态农业整体性、系统性的特点出发, 采取以领域为单元, 全面规划, 综合开发, 集中连片治理;三是从生态农业自身的价值特点出发, 找准生态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点, 大力培植兼具生态经济双重效益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四是从生态农业建设中环境与人的互动性出发, 改善政策环境, 提高科技水平, 加快治理开发进程。

三、建设生态农业, 实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对策思考

我国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统一起来, 把当前目标与长远目标一致起来, 全面深入地推进生态农业建设, 促进农村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 需要重视研究和解决下列几个问题:

㈠要有一个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建设生态农业的思路可概括为:围绕山川秀美的总目标, 以合理利用、保护、改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核心, 以农产品总量增加为根本, 以大农业为依托, 农林牧副渔综合协调发展, 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 增加农民收入, 消除农村贫困, 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从榆林的实践经验看, 可以将生态农业建设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控制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奠定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第二步主攻生态薄弱环节, 使生态环境有一个显著的改观,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走上生态、经济良性循环轨道。第三步全面建立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 宜林地全方位进行植树造林, 坡耕地全部实现梯田化, 荒沙地基本实现林灌网络化。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得到控制, 大部分地域实现果林丰茂、山川秀美的自然景观。榆林目前正处在实现第二步目标的过程中, 今后应以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实验区为目标, 建立起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

㈡加大国家投入, 实施强有力的扶持保护政策建设生态农业, 改善生态环境, 是整治国土、改造山河的千秋伟业, 是跨世纪、跨区域的战略性工程, 必须纳入国家基本建设计划进行重点投资。

㈢建立新的生态农业工程建设与资金管理运行机制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生态农业建设跨区域的特点, 需要探索构建一种全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进行组织和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和投融资体制, 克服目前国家投资在许多农业项目建设中的可塑性、伸缩性、不确定性, 甚至随意性等诸多不合理状况。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 聚集社会闲散资金和调动农民群众自身投入的积极性。

㈣全面放宽放活土地经营管理政策土地是生态农业建设的基础。要充分发挥政策机制的激励效应, 进一步放宽土地经营管理政策, 引导、支持和鼓励社会各界、各阶层人士参与治土治沙、建设生态农业的积极性。通过政策机制引导和鼓励农民及其他开发治理主体主动积极地科学治理和保护土地, 精心管理和使用土地。

㈤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强化生态农业建设的利益驱动效应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 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 实现多层次转化和增值,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生态农业的弱质性, 提高生态农业的比较效益, 使农村经济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

榆林农业银行 篇5

1 榆林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榆林市发展农业产业化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优势, 优质马铃薯、地膜玉米、名优小杂粮、无公害大漠蔬菜、羊子、以红枣为主的特色杂果等农业产业规模、产量均居全省第一。为推动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1 主导产业规模扩大, 优势产业格局形成

目前全市草地保存面积73.3万hm2, 占全省总面积的22%, 羊饲养量达到605万只, 占全省饲养总量的37%, 位居全省第一。红枣种植面积7.4万hm2, 产量5.6万t, 分别占全省面积和产量的67.6%和42.7%。马铃薯种植面积18.7万hm2, 产鲜薯280万t, 面积占全国5%, 全省50%。绿豆种植面积2.6万hm2, 产量近1.8万t。面积占全国2.8%, 占全省44%。全市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基本形成了“一带四区”的格局, 即210国道沿线农副产品加工带;以榆阳、神木、横山等县为主形成的北部风沙滩畜牧和制种产业区;以佳县、吴堡、清涧为主的东部黄河沿岸红枣产业区;以米脂、横山、子洲为主的南部丘陵沟壑小杂粮产业区;靖边、定边为主的西部白于山优质马铃薯产业区。“一带四区”优势产业格局的形成, 进一步带动“草、羊、枣、薯”四大主导产业和绿豆、荞麦、谷子、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基地的发展壮大, 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亮点。

1.2 龙头企业不断发展, 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目前全市有各类注册完善、手续齐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6家, 其中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41家, 省级4家。截至2011年底, 全市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值达到2.1亿元, 销售收入4.8亿元, 净利润6400万元, 创汇2000万美元, 带动农户21万多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促进了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有效对接, 加快了基地建设步伐, 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培育主导产业, 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 发挥了强有力的带动作用。

1.3 企业农户联结紧密, 利益机制逐步形成

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实行“订单农业”、“合同农业”, 强化对基地农户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许多农民进入了农产品运销、加工领域, 利益联结也日趋紧密, “风险共担, 利益共享”的利益机制逐步形成。

1.4 产业化经营组织不断涌现, 农业增收步伐加快

全市各类产业化组织达276个, 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型30个, 中介组织带动型有80个, 专业市场带动型28个。各类产业化组织固定资产总值达4.5亿元, 产业化组织从业人员7980人, 其中农村经纪人有1000多人, 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加工、营销企业不断兴起。全市皮毛及其制品加工企业达到112个, 淀粉加工企业102个, 红枣加工企业140个, 肉类蛋类加工企业10个。农民在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的收益不断加大, 增收步伐明显加快。

2 榆林市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的整体素质不高

绝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 竞争力不强;科技基础薄弱, 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程度低, 技术创新和新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弱;企业管理水平低, 劳动生产率低下。

2.2 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连接机制还不够完善

订单农业履行合同的信用程度差, 履约率较低, 多数企业和农户之间是买断关系, 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

2.3 资金严重不足

农产品加工企业一次性收购原料占用资金时间长, 一般商业贷款难以满足收购需要。

2.4 农产品加工制品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

与国际标准对接工作有待加强, 质量标准体系的认证率较低。

3 榆林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策略

3.1 强力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火车头”,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中肩负着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开拓市场、创新技术、综合服务的重任, 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要坚持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 就是扶持农民的指导思想, 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 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引导这些企业以资本运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 整合资源, 开展跨区域、跨所有制的联合与合作, 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集中。打造一批龙头企业群和大型龙头企业集团, 根据当前榆林市产业和企业现状, 要在红枣、马铃薯、玉米制种、小杂粮、外向型蔬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上, 以优势企业为龙头, 通过改组、改造、改制、联合或引进等方式重力打造出枣业、薯业等优势特色企业集团。重点龙头企业在发展上要以深加工、精加工为重点, 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企业要加强科技创新和质量管理, 要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 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要率先采用现代技术设备和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 实施品牌战略, 以标准创品牌, 靠品牌拓市场, 向品牌要效益, 创立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要力争把陕北羊子、陕北洋芋、黄河滩枣、大明绿豆、沙漠蔬菜和三边荞麦六大品牌打造成全国驰名商标。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要积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认定, 所有产品要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 部分产品达到绿色食品认证。

3.2 抓好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

标准化是农业走向国内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要使榆林市更多的农副产品打入国内国际市场, 必须按标准建立基地, 组织生产。一是对市场上已确定的草、羊、枣、薯四大主导产业, 在保证面积稳定的基础上, 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 创出品牌, 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二是对已有一定规模的名、优、特出口创汇产品, 如大明绿豆、三边荞麦等小杂粮, 要坚持改造、提高、创新, 不断优化。要以横山、佳县、米脂为中心, 建立6.7万hm2优质绿色杂粮杂豆出口创汇生产基地, 进一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使之真正成为稳定的创汇产业。三是对具有明显开发优势, 市场前景广阔的外向型蔬菜、中药材等新型产业, 要进行重点培育, 在基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重点投入, 使之健康稳步发展。在抓基地建设的同时, 要积极探索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 通过积极引导和价值、利益机制的调节, 加速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开展适度规模经营。

3.3 抓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连接市场、龙头企业和农户的桥梁, 针对榆林市以农民专业协会为主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小、效能低的局面, 在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 扶持其不断发展和壮大的基础上, 重点要充实其职能, 强化其职权, 使其有职有权, 在对龙头企业和农户的监督、制约、协调和指导上有所作为, 以改变目前合作经济组织无职无权的“空架子”局面, 真正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

3.4 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当前各级政府为龙头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发展农业产业化, 扶持龙头企业, 最终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形式也要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企业需要稳定的原料供给, 农户需要稳定的产品销路, 只有采用“企业+协会+农户”的组织形式, 使龙头企业与农户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 形成比较稳定的产品购销关系, 建立起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 才能促进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龙头企业应重点发展“订单农业”, 通过开展定向投入、定向收购, 确保农户利益, 要使双方在共同努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档次、科技含量和规模效益的过程中, 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要通过整顿市场秩序, 规范龙头企业和农户的经济关系, 提高诚信度, 提高合同履约率。这样既可稳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关系, 也可促进支柱产业的形成, 又能增加农民的收入。

3.5 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

要重点建设市级农产品综合市场, 并按照生产区域规划建设马铃薯、小杂粮、蔬菜、油料等特色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 不断加强市场硬件和软件建设, 增强市场的流通能力和对生产的带动力。

3.6 抓好对重点龙头企业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

榆林沙漠及其治沙造林 篇6

1.1 榆林区沙漠概况

榆林沙区的面积西起定边县的盐场堡的孟沙窝, 东到府谷大昌汉的黄太沟掌, 南北分别和内蒙古沙漠及陕北黄土高原相连接。这一沙漠地区的气候方面, 春季干燥多风, 流沙四起, 而到了夏季就会有突发性的风暴或者强雨, 秋冬季分别湿润和干燥。这样就形成了当地比较恶劣的气候状态。而在沙区的境内有多条河流, 地质构造主要是在鄂尔多斯台地东南带, 沙区的土壤基本呈现出长城分界。这一地区的沙漠形成主要是由于气候的剧烈变化所致, 再加上当地的地质结构因素, 从而荒漠化的发展速度就相对较快。

1.2 沙漠化防治的问题分析

从实际情况来看, 这一地区的沙漠化治理过程中还有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主要体现在群众的毁林开荒问题比较突出, 自从实施生产责任制以来, 使得大量集体林地的管理没有合理化处理, 并在人口的不断增加基础上以及经济条件因素的影响下, 这一地区的滥砍滥伐现象比较严重。

此外, 政府和国家对其实施了大规模开发, 这就使得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逐渐遭到了破坏。在当前的电力和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兴起下, 所造成的植被破坏问题也日趋恶化, 这就导致了榆林地区的沙漠化加剧问题。再者就是由于政府方面的软化倾向, 由于农村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改变, 原有形式对新的需求已经得不到满足, 财政的匮乏使得治理也难上加难。

2 榆林沙漠化的治理困境因素及治沙造林策略的实施

2.1 榆林沙漠化的治理困境因素分析

榆林沙漠化治理出现的问题困境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政府、科学家和农牧民这几个方面实际有效的沟通没有见到成效, 缺乏合作交流。还有就是在治沙造林的技术层面比较缺乏, 科技成果水平不高。另外制约因素就是资金的投入方面, 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滞后, 虽然在近些年有了很大的提升, 但在对沙漠化的防治上来说还有很大的差距, 对于政府而言也有着很大的困难, 在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推广上濒临崩溃。这些制约因素都是造成沙漠化防治的瓶颈。

2.2 榆林沙漠的治沙造林策略的实施探究

结合榆林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相关资料, 为能够有效治理沙漠化首先需要营造大型的基干林带, 主要就是针对西北风以及定、靖西南风进行防御。然后再结合营造防护林, 进行选择立地条件相对比较好的地段进行造用材林。主要可采取人工种草、修建果园、封沙育草育林等。

针对流沙的造林技术方法主要遵从先沙窝造林以及前挡后拉造林和一次全面固定沙丘造林、撵沙丘造林等方法进行实施。同时也要能加强相关法律制度上的保障, 将这一地区的开发和保护得到兼顾, 将企业和社会得到和谐的发展。

组建榆林沙漠化的专门防治机构, 并使之和其它的环境部门相结合, 在防沙造林以及生态的保护上形成统一战线。并要能够将农户和企业等相结合, 从而组成新的投资机制, 要加强榆林地区的政府经济增长方式的发展理念及时机转变, 将所涉及到的沙漠公路基础建设以及引种改良和种植造林生物工程等都要作为重要的开发保护工程。

对流沙的防治也可采取种草法, 这一方法也能够起到防沙的作用, 抗旱造林法也较为适用。主要的程序就是选苗浸苗, 以此来提升苗木自身的抗旱能力, 然后深埋实踏复干沙, 接墒保墒等。

通过总结和推广植被的恢复经验, 进行全面的规划和综合性治理, 利用和改造相互结合, 从而因地制宜以及植物措施、生物工程等综合下进行防沙治沙[4]。也要在植被的恢复科技含量层面进行加强, 通过现有的技术重点突破, 将科技含量以及生态建设的效益得以有效提高, 做到资源合理利用以及环境有效保护的相互协调。

3 结语

总而言之, 对榆林沙漠的防治要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实施和考虑, 针对其中的突出问题要结合实际进行分析, 并对国内外的治理经验和方法加以对比, 从中选取较为适当的进行创新应用。相信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将会得到进一步突破。由于本文的篇幅限制, 不能进一步深化研究, 希望此次努力能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以待后来者居上。

参考文献

[1]罗宝华, 张彩虹.荒漠生态补偿利益主体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 2014, (19) :174-178+187.

[2]任珩, 赵成章, 安丽涓.基于突变级数法的民勤绿洲水资源管理政策绩效评价[J].资源科学, 2014, (05) .

[3]黄金国, 魏兴琥, 王兮之等.石漠化对粤北岩溶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02) .

上一篇: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下一篇: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