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常青树(精选12篇)
教学的常青树 篇1
“语文学是一门古老而庄重的艺术,要求其爱好者首先须做到这一点:不随大流,耐得寂寞,潜心沉静,从容不迫———此乃金匠的艺术,文字的鉴赏,需要精心而审慎从事,如果草率匆忙……
———社科院王柯平教授引译
语文是一门古老而常青的艺术,是表达人们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语言艺术,是日常交际工具。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怎样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主体,教师如何进入学生的圈子中去和学生交流接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为此,我不断地探索与思考。
一、巧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语文生活情境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写景抒情的诗篇,犹如一朵沁人心脾的奇葩,久开弥艳。他为我们描绘出了如梦如幻般的月光下的荷塘之美,暂时摆脱了不宁静的心情,心灵栖息于月洒清辉的荷塘,置身于荷塘月色之中的自由自在的美景。从全文来看,朱自清先生实际上是不自觉地进行了一次审美体验。我们从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中,可以进一步探讨审美的超越问题。
“超越”一词,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源远流长,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它的理解不一样。“超越”在西方具有超验的意味,带有神秘色彩。在中国,虽说没有西方那样具有明确的“超越”的美学范畴,但也有类似的表达,如庄子主张保持物我统一,超然于物外。社会发展到今天,“超越”一词的内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审美超越具有不同的内涵:审美是在我们人类物质生活满足之后,在生活上有更高层次的追求,这是一种陶怡情操之美,可以提升一个人的生活境界,丰富人的精神,让人栖息于世界。当然,纯粹的自由之美在现实世界难以存在,我们可以追求超越客观世界之美。只要有追求的动力,生活就会朝着美好的理想发展。
当你在放松休息的时候,一个人走在清幽的江南水乡散步,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抛弃生活中的烦恼,让自己回到童年时候,没有任何忧愁,你将感受到很快乐。
现在,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朱自清先生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处于刀光剑影的年代,所以他追寻一个心灵升华的理想世界,在乘凉的时候,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认为应该另有一番样子吧。于是,那晚欣赏着无边的荷香月色的朱自清,就好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例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他仿佛离开了现实,告别了烦恼,在忘我中享受着美景,这是独处的妙处,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人生的过程就是人本身试图达到理想的生存状态,从而不断超越现实,走向辉煌的自由生存境界的过程。尽管人的生命有限,但经过无数人的努力,会达到理想境界。即使是短暂的审美也能够带给我们无穷的快乐。在我们的生活中,难免有些忧愁,我们人的伟大就在于对生活的不断超越。
人生活在现实的世界里,现实的生活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人来说很难充分满足自己的要求,只有在精神生活的审美的天地里,才能尽情驰骋于审美的自由天地,彰显人生价值。
在教学的时候,多媒体技术就能把平时从电视、录像、光盘或因特网上收集的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素材制成CAI课件,在课堂教学中作为背景知识展示给学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缩短学生课堂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用创设、引入生活情境的方式,还原生活场景,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去解读文本,在生活中再次体验文本的情感,在生活中实践文本给自己的启发,沟通“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联系。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创造生动有趣的情境,从文字、声音、动画等方面展现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探究的学习情绪,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一课时,首先在屏幕上播放出一段情景交融的画面: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叶子,零零星星的荷花,缕缕清香,渺渺茫茫,若有若无;脉脉的流水,无声无息……荷塘上的月光如同流水,静静地泻在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缓缓浮起,叶子和花仿佛笼着轻纱的梦;云淡清风,光影变幻,弯弯的杨柳,稀疏的倩影……此时,作者置身于荷塘月色之中,享受独自的快乐,形成“人看花,花看人,人在花中去,花在人中来”的审美的境界。
如此动感而逼真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标准的声情并茂的解说中,使学生闻其声、观其形,如临其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语文课堂中,身临其境地去感受荷塘月色之美。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多媒体技术具有集成性,即集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等于一体,将结果综合地展现在屏幕上,这一特点有利于形成对学习者感官的刺激。
在《荷塘月色》一课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图片配以动画形式,在声音和图片以及动画的伴随中,让学生们进行一次身临其境的审美体验: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人面对现实的种种压抑限制,力图寻求心灵的自由和慰藉,审美自然成为心灵的故乡、精神的家园。
四、结束语
在走进语文课堂的时候,教师要自信地说:“我行,我能行,我一定能行。”你将带领学生驰骋在语文的园地里,尽情地展现你的风姿,让学生自由翱翔在美的世界,从而使学生的心灵随着语言飞舞,彰显语文的永恒魅力。
参考文献
[1]叶朗.胸中之竹---走向现代之中国美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
[2]王昌树.海德格尔生存论美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3](美)M.李普曼.当代美学[M].邓鹏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
[4]廉玉梅.计算机在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
[5]王尚武.计算机技术对英语教学带来的变化[J].甘肃科技,2004,(12).
教学的常青树 篇2
《最后的常青藤叶》一体化教学案
备课人:代秋娥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品味小说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能认识建立精神的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
体味欧〃亨利式的结尾的妙处。
2、过程与方法:
反复阅读重点段落,掌握小说刻画人物的手法,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主人公贝尔曼先生‚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
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和面临逆境勇于自救的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是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
难点是体味欧〃亨利式的结尾的妙处。
三、教学过程
(一)自主预习。
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2、复述故事情节。
(二)课堂教学
1、导语:在狰狞的死神面前,信念往往比名药更有效,这信念常常来源于深沉的博爱,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的史铁生在地坛中感受到了博爱,拥有了生命的精神支点。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外国作品,进一步认识建立精神的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
2、补充资料:作家、作品简介
欧〃亨利(O,Henry,1862-1910),美国短篇小说家。原名威廉•悉尼•波特尔,生于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波罗镇一个贫穷的医生家里……亨利一生穷困潦倒,接触过多种多样的人物,掌握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在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三百多篇小说。他的小说完全以情节取胜,故事颇多偶然巧合,结局往往出人意料。例如《警察与赞美诗》(1906)和《麦琪的礼物》(1906)等就以巧妙的构思,复杂的情节和意外的结局,加强了小人物被捉弄的悲剧效果。这种写作方法对后人影响颇大,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他同情普通小市民,憎恨压迫者。他创作的艺术特色是常以使人发噱的幽默,启发人们深思。他的佳作常能在鞭挞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之余,引出人们‚含泪的微笑‛,抚慰受创伤的小人物的心灵,因而深受读者的欢迎……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美)(《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莫泊桑(法)(《项链》、《羊脂球》)、契诃夫(俄)(《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
眼泪流不出硕果-1-等待飘不出花香
3、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按小说情节发展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要素将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明确:
(2)找出时间线索与人物、情节的对应关系。
明确:
4、文本研读
分角色朗读文中人物对话,体会人物性格,回答下列问题:
(1)最后一片叶子与琼珊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最后的藤叶能挽救琼珊的生命?
明确:
(2)贝尔曼画常青藤本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明确:
(3)请你张开想象的翅膀,用手中的笔将老贝尔曼顶着风雨画长春藤叶的过程描写出来(注:200字左右,开篇如下)。
已是深夜十二点了,老贝尔曼的屋里依然亮着灯,想着苏艾的话,看看窗外越来越猛的风雨,他再也
(4)小说的主人公到底是谁?
(提示:主人公评判的标准,不应单纯看作者笔墨的多少,而应看其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性格发展是否直接推动情节的逆转,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具有关键作用)
明确:
(5)品味‚欧•亨利式的语言‛
①‚到了十一月,一个冷酷无情、肉眼看不见、医生管他叫做‘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蹑手蹑脚,用他的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
②‚叶子。常春藤上的叶子。等最后一片掉落下来,我也得去了。三天前我就知道了。难道大夫没有告诉你吗?‛
③‚又掉了一片。不,我不要喝汤。只剩四片了。我希望在天黑之前看到最后的藤叶飘落下来。那时候我也该走了。‛
明确:
(6)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个情节?说明原因。
明确:
(7)试问小说的结局有怎样的特点?能找出前面的伏笔吗?
明确:
(8)为什么说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藤叶是他的杰作?
明确:
(也可结合全文进行拓展思考:由前文介绍可知,琼珊和苏艾都是青年画家,作为画家的琼珊,居然一直没能看出墙上的常春藤叶居然是画上去的,由此可以从侧面说明贝尔曼先生最后这幅作品精湛的技艺,真可谓以假乱真,堪称杰作了)
5、文本引申
在听完苏艾的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为什么始终没有凋零的解释后,琼珊的心理是复杂的,请对琼珊的心理作一片段描写。有人说:老贝尔曼用牺牲自己来救活他人,不值得。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四.实战演练:
槐树花真香
晚霞在炽烈地燃烧着,似乎能听得见被它烤焦的树梢在噼啪作响,小山显得更加恬静了;村头上有一棵洋槐树,槐花开得正盛,粉嘟嘟的,连晚霞里也溶进了它那淡淡的馨香。
洋槐树下坐着一位老奶奶。她已经很苍老了,头发差不多全秃了,只有后脑勺处还有一绺乱麻似的白发,脸上的皱纹纵在一起,眼窝很深,颧骨很高,像一块褐色的石头。她那裸露的瘦胳膊上,皮肉松懈地耷拉下来,上边沾着一块块栗子皮似的老年斑。她手里抚弄着两只毛茸茸的小雏鸡,冲着落日安详地坐着,一动也不动,似乎也得到了一种永恒的满足。
在她身边,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这姑娘长得像晚霞一样光彩动人。光润润的小脸蛋儿,水汪汪的大眼睛,还有潮平平的红嘴唇,都如含苞未绽的洋槐
花一样的鲜嫩。她正伏身在一块平展展的大石头上,面前放着铅笔盒、作业本,还有几块口香糖.她那只捏着钢笔的右手支着下巴,歪着头向远处凝望着,像是看着满天的彩霞,又像看着老奶奶。
在她们的脚下,是一条清凌凌的小溪,镀了金的溪水静静地流着,听不见一点儿声响。
女孩突然说话了,那声音像是从无边的遐想中寻找出来的:‚姥姥您说,人为什么活着?‛ ‚这大阳真美,槐树花真香。‛老奶奶喃喃地说。
‚姥姥,您给我说说呀。要不,我的作文完不成了。‛
‚真是的,我活了快八十多岁.怎么就没工夫看看这太阳,闻闻这槐花呢 ‚姥姥,您快说呀,人到底为什么活着?’女孩显得有些焦急了。
‚活着就是活着呗,还管它为什么?‛老奶奶漫不经心地说。
‚姥姥,您是怎么活过来的? ‛
‚我那会儿也不想活。你姥爷死了,我本想跟他一块去,可放不下你妈,你妈才这么大……‛
‚为了你妈,我活了下来。这不,也是一辈子……‛
女孩不再发问了。她望着山顶的落日,又陷入了静静的沉思。那大阳很大,很红。
老奶奶又喃喃自语:‚这太阳真美,槐花真香。‛
忽然,女孩那稚气的脸颊上闪过一道霞光。她似乎悟出了什么,埋下头在作业本上唰唰地写下了两行字:落山的太阳真美,盛开的槐花真香。
1、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有哪些作用?
2、文中第二段对‚老奶奶‛的肖像描写有什么作用?怎样理解‚老奶奶似乎得到了一种永恒的满足‛这句话的含义?(每条不能超过30个字)
3.作者为什么在女孩再度陷入沉思时,特意写道:‚那太阳很大,很红‛?(不超过30个字)
4、下面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中老奶奶反复赞叹‚太阳真美,槐树花真香‛,从行文上看,它与第二段末‚……冲着落日安祥地坐着,一动不动,似乎得到一种永恒的满足‛相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刻画人物集中。
B.小说刻画人物形象主要采用了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歌颂了老奶奶的母爱和奉献精神。
C.小说以‚槐树花真香‛为标题;一是因为槐树花是本文的线索,能使作品集中,更紧凑;二是因为新颖、醒目,能吸引读者。
D.文中‚槐树花‛代表小女孩(或下一代),‚晚霞‛和‚落日’代表老奶奶(或老一辈)采用的是拟人手法,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充满诗意。
E.本文描写细腻,叙事简约,情节简单,却内涵丰富;结尾语言含蓄,意味深长。真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最后的常青藤叶》参考答案
3、整体感知:
(1)开端(第1至11节):年轻画家琼珊不幸被感染肺炎,生命垂危。发展(第12至36节):琼珊不听劝慰,望叶等死。
高潮(第37至50节):不落的藤叶使琼珊重又燃起了生的欲望。
结局(第51至55节):琼珊脱离险,贝尔曼病逝。揭示叶子不落的谜底。
(2)十一月:琼珊病倒;
一天早晨:琼珊病重;
这天夜里:贝尔曼画常春藤叶;
第二天早晨:琼珊病危,贝尔曼生病;
第三天天色刚明的时候:琼珊病情转好,贝尔曼被送到医院;
第四天:琼珊脱离危险,贝尔曼在医院去世。
4、文本研读
(1)最后一片叶子关系到琼珊的生死。叶子是希望的象征,如若叶子落了,她也就给自己找到了放弃抗争的理由;当然,只要叶子不落,她就有所期待,有所抗争,在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来,直到康复。
(2)作品没有实写这一情节,使得小说产生出人意外的效果(欧•亨利式结尾),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4)本文的主人公应是贝尔曼先生
(5)采用幽默、风趣、俏皮、夸张、讽刺、比喻的语言,渲染悲剧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俏皮的描写中醒悟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在生动活泼中给人启迪,被称为‚含泪的微笑‛
(6)应该是小说的结局部分,因为这一部分写到苏艾的揭谜:老贝尔曼的死,换来了最后一片叶子这幅他追求终生的杰作,而正是这幅杰作唤醒了琼珊对生的渴望。
(7)欧〃亨利式的结尾。欧〃亨利在短篇小说的艺术处理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说的意外结局‛。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读者眼看着情节似乎明明朝着一个方向发展,但结局往往来了个出其不意。这意外的情节逆转,一方面是主人公形象得以升华,另一方面是主题也得到揭示,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8)因为这片叶子给予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表现了普通人之间的无私和情意,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四、实战演练
1、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2)烘托宁静的气氛,为小女孩的思考创造条件;(3)暗示着‚老奶奶‛把一切都给了下一代,下一代的成长渗透着她的心血。(文字可简约些)。
2、作用:(1)表明‚老奶奶‛只是一个普通的山村妇女;(2)‚老奶奶‛为下一代献出了毕生精力,让读者从内心敬佩‚老奶奶‛。
3、这句话一语双关:(1)如实地写出了落日的景象,与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相呼应;(2)暗示‚老奶奶‛的形象是高大的,她的精神‚很红‛,仍在指引人们的生活道路。
南非的常青树 篇3
“小不点”科浑尔
阿曼达·科泽尔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女子网坛的常青树也是技术派的典型代表,她1米58的身高在任何体育项目中都不多见,但上帝是公平的,他赐予足以科泽尔驰骋网坛的聪明智慧。要知道世界上只有六个人能战胜格拉芙两次以上,而科泽尔击败德国女皇四次之多;在大满贯中能击败格拉芙1次以上的只有4个人,而科泽尔却做到了两次。科泽尔还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在格拉芙、辛吉斯、达文波特这三位“球后”排名第一时击败过她们的人。这些不可思议的数据证明“小不点也有大智慧”。
即使科泽尔发球的时速只是在每小时100公里到120公里之间徘徊,但她总能用大角度的变化调动对手奔跑,为自己接下来的进攻做好铺垫。正是凭借灵活多变的打法、快速的脚步移位,科泽尔在1997年11月3日创造了世界排名第三的个人最佳纪录,从1992年到2001年她始终保持着世界前二十的排名,从1994年澳网到2004年澳网她连续四十一次参加大满贯赛事,对此克里斯特尔斯也把科泽尔视作偶像:“我很敬佩科泽尔,她虽个子不高,却是我最敬佩的选手之一,她仿佛是运动员中最健康的一个,我感觉她甚至能够一整天都在那里打球。”这种长盛不衰的生存之道正是当今女子网坛所缺乏的,无论是超级偶像莎拉波娃还是红土枭雄海宁都无法在如此长的时间内始终如一。
“常青树”费雷拉
韦恩·费雷拉,在球场上虽然算不上大牌球星,可他在网坛的地位却不容质疑。早在2003年他就成立了一个新的球员工会——国际男子网球协会,为更多职业选手谋求福利。而当他在2004年9月1日的美国网球公开赛首轮负于澳大利亚名将休伊特时,这位南非常青树也结束了自己从1991到2004年之间连续56次参加大满贯赛事的神奇旅程。费雷拉漫长的职业生涯是成功的,他击败过三个时代的伟大巨星:比约博格、康纳斯、伦德尔、埃德博格、贝克尔、桑普拉斯、费德勒,其中六次击败桑普拉斯更是其职业生涯的一大亮点,“人们封他为网坛头号好手,但是我做到了,能在未来对子孙们说,桑普拉斯曾六度败在我手里,美妙极了。”
费雷拉职业生涯的鼎盛时期出现在1994-1996年,那段时间他稳定在世界前十之内,1995年5月8号他世界排名达到了个人最佳第六。费雷拉技术全面,十五个ATP巡回赛的冠军来自四种不同的场地,同时他也是一位双打好手,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男双铜牌和十一个双打冠军都是很好的证明。
教学的常青树 篇4
新课改后, 政治新教材不论是从主题名称, 还是从实质内容, 均体现出与生活前所未有的紧密结合。这一变化决定了在政治教学中, 必须从学生的已有生活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 把生活问题政治化, 政治问题生活化, 体现“政治源于生活, 寓于生活, 为生活服务”的思想。
一、立足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个道理谁都懂, 关键是如何提高兴趣。兴趣从哪来?传统的教学容量小, 一节课下来, 学生所得不多, 形式单调, 学生易产生厌倦情绪。纵观新教材, 无不直接显示着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 散发着生活的气息。每一个框题, 都是通过情景导入、情景分析和情景回归这三个阶段的内容, 把知识和生活捆绑在一起呈现出来。因此在教学中, 我们应该运用实物、图片、录像、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努力创设生活情景, 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生活环境中, 让他们如临其境, 在生活情景中体验, 产生相应的情感。理论联系实际历来是政治课教学所坚持的原则, 今天要联系的“实际”更应该是贴近学生的最直接的生活实际。我们的教育教学就要先从课堂和书本中走出来, 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 让学生融入家庭、融入社区, 去观察、去感受、去锻炼、去分辨, 以吸取有益的思想和知识。主张用受学生欢迎而又富有意义的案例呈现问题, 提供问题发生的情境和分析问题的思路, 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活化知识, 这样, 我们的教学才不会落入空洞的理论之中, 这样的课才会有生动可言, 学生才会感到有兴趣, 才会积极去思考, 课堂才会有气氛。
二、关注生活经验,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中, 学生只是被塑造的材料, 处于被动地位。教师灌输既费时, 效果又差, 学生学得很苦, 求知欲没有了, 创造力抑制了。教师应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探索“引导学生学”的方法。学生在进入政治课课堂时并不是“白板”一块, 学生在学习前的知识、阅历、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学生的已有经验, 哪怕这种生活的经验是浅表的、稚嫩的。新课改所倡导的是教与学的统一, 这种教学实质上是师生交往、互动的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求得新的发现;而学生学习方式由此更重视体验, 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身体性参与, 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强的过程, 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学生长期生活在学校, 要大量直接参加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及科学实验等实践活动是不可能的, 而立足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 则可以搭起课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的桥梁。
三、围绕生活主题, 充实教师的备课内容
生活是一本百科全书, 要引入到有限的课堂教学, 不可能包罗万象, 必须找到学科教学与生活教育的结合点, 以启动、展开思维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为主导, 通过案例考察、问题辨析、行为表现等环节的活动设计, 呈现和提炼内容目标的意义。这样看来, 教学的生活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备课不再仅仅是备知识点, 备教法, 更要备生活内容、备学生、备学法、备知识的呈现方式等。政治学科课程教学生活化基本步骤可以归纳为“生活 (导入) —教学 (分析) —生活 (回归) ”的循环。教师在备课时依据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生活经验积累实际情况, 寻求利于教学的生活案例, 把生活案例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提示给学生, 在教学前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问题, 体验课文内容。在教学中, 教师合理地寻求学生对生活现实的体验与教材知识教学的结合点, 让学生由直接经验迁移到对教材知识的学习, 并将直接经验的改造、发展作为学习的重要目标。课后教师应布置实践性作业, 整合学生直接经验和从教材中学到的间接经验, 再转化为学生的直接经验,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四、提升生活逻辑, 追求知识的有效回归
从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去表达课程的目标, 是新课改的本质要求, 这也是政治学科贯彻德育原则的内在要求。我们学习政治, 主要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 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在于践行。所以知识必须回归生活, 要合乎生活的逻辑。知识的回归, 不只是简单传统的作业完成, 而是更为广泛现实的社会生活参与活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它既可以是群体的有组织的调查活动, 也可以是个体的常规性的实践活动;既可以利用上课时间, 也可以更多地利用分散的时间。对于不同素质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实践要求。政治教师应多寻机会把学生拉出去, 多组织大型的社会调查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 接触大自然和社会, 提高动手、动嘴、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对生活现象的充分接触和感知, 学生在实践中形成的感觉和印象逐渐增多, 再经过思考的作用, 就会在脑子里引起认识上的飞跃, 对内在的本质和规律作出反应, 实现生活逻辑的提升、学生的发展、“三维”目标的落实, 也达到了教育教学的落脚点。
德国诗人歌德的诗剧《浮士德》中, 魔鬼靡菲斯特斐勒司装扮成浮士德, 回答前来求教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 最后说道:“亲爱的朋友, 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 唯生命之树常青。”这句经典名言, 后人常常引用。笔者在构思这篇文章时, 感悟对于生活化教学的理解, 此名言如此恰如其分。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参考文献
[1]余子侠.山乡社会走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M].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8) .
让友谊之树常青教学设计 篇5
宁晋六中
刘玺君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尊重、宽容、诚信、与人为善等是交往的品德。
2.能力目标:学会与同学、朋友正确地交往与建立友谊,提高与同学和朋友交往的能力。
3.知识目标:
掌握建立友谊的方法,懂得友谊需要精心呵护。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交友过程中应该怎样做 难点:呵护友谊的方法策略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一天,我收到了一位同学丽丽的一封求助信,内容是这样的:小学时我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女孩,为此我拥有很多好朋友。可升入初中后,课程增多了,难度加深了,学习占满了我的生活。为了学习,我渐渐失去了朋友,每天都独来独往,没有了往日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我整天都愁眉苦脸、闷闷不乐。在这种压抑的心情下,我的学习成绩也有所下降,我心里好难受、好苦恼。老师,我该怎么办?
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怎样交朋友,怎样建立友情!2.出示学习目标:
学生齐读目标,并感悟本节要掌握哪些问题 3.自主预习
多媒体出示自主预习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本并查找问题。4.合作探究: 探究一:
某中学七年级一班学生小健是一个自己能安排好学习的孩子,家长基本不用操心,他的成绩也不错。但老师给他的评价是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跟同学交流不多,独来独往。
思考:(1)、你赞成小健独来独往的行为吗?他该怎么做?
(2)、如果你是小健的好朋友,请你给他提两条建立友谊的好建议。
要求:小组思考讨论后,小组代表回答
同学一回答:不赞成,他应该敞开心扉,开放自己,多和同学们交流沟通。
同学二回答:首先,敞开心扉,积极和同学们交往;其次,多参加集体活动。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同时,多媒体呈现:怎样建立友谊?(1)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2)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探究二:
看图小组思考讨论,然后回答: 你认为哪种方式能够使小鹏和朋友的友谊更长久? 2 如果你要对朋友好一点儿,你会怎么做?说说你的理由。同学们抢答1:倾听她的烦恼、默默地关心和支持他、帮他学习。同学代表回答2:理解、支持、帮助他等,因为朋友之间应该真诚相待,互相帮助,这样的友谊才会长久。探究三:
看课本51页探究与分享,小组思考讨论,然后小组代表回答回答: 1 “我”该怎么做呢? 2 朋友之间需要保持距离吗?
代表一回答:要尊重朋友,在一旁默默地陪着朋友,在朋友想说时,在听他倾诉。
代表二回答:朋友之间要保持距离,因为每个人都有不愿公开的秘密,朋友之间要相互尊重对方的隐私。
最后,多媒体呈现:怎样呵护友谊?(1)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2)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3)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4)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5.课堂小结:
分组交流本节讲了那些内容,学生代表回答,同时多媒体呈现。6.当堂训练:
多媒体展示两个选择题,学生讨论交流,学生代表回答。7.教学反思:
《莫愁》:期刊界的常青树 篇6
女性是杂志的主要阅读群体,女性从杂志中希望阅读到什么?这是每个杂志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根据华坤女性调查中心的“女性与大众传媒”调查报告,在问到“您最希望大众传媒为女性做什么时”,28.12%的人表示,希望传媒“帮助女性提高竞争能力和生存技能”,18.3%的人希望传媒能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女性”,17.51%的人希望“帮助女性进一步树立自强自立精神”,15.12%的人希望“增加为女性服务类的信息、报道”,还有15.12%的人希望能“多为女性的权益呼吁”。
可见,女性对媒体寄予了工作伙伴、生活助手、资讯通道、社会使命等希望。
《莫愁》强调的是智慧,这个定位和女性读者的需求是吻合的。从内容来看,有扩展女性视野的“慧眼看天下”;有强调女性自立自强的“慧拼更美丽”;有传递爱和幸福的“慧爱才会赢”;有倡导优质生活的“慧心优生活”。
媒体大亨默克多说过:“一些报纸和新闻机构不会适应我们时代的数字化现实──它们将会破产。我们不应该把它们的破产归咎于技术。新闻业的未来属于勇者,而能够繁荣兴旺的,将是那些找到新的、更好办法满足观众、听众、读者需求的公司。”
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女性读者的阅读取向也必将发生根本性转变。过去以《知音》、《家庭》为代表的期刊,专门以病苦、案件等文章吸引读者,读者通过猎奇、看到别人比自己更不幸而获取心理安慰。这种需求在新一代读者中已经不再占主导地位,而对自身发展的关注、对自我生活提升的关注,成为女性最迫切的需求。
而一些提倡女性优质生活的期刊正在崛起。《莫愁》提出“智慧女性”宗旨就是很好的思路,她不单纯讲故事,还注意故事背后主题的提炼与升华。不过,就目前的媒体发展来说,仅依靠内容是不够的。整合各方资源,发行、广告、线下活动三位一体促进整个杂志的发展,这是许多媒体正在走的新路。
作为江苏妇联唯一的女性期刊,《莫愁》拥有的资源很丰富。看到《莫愁•智慧女性》2010年第6期上,关于第二届“江苏十大智慧女性”评选表彰活动,还有《莫愁》成立了专门的活动部消息时,我知道《莫愁》正在做出顺应时代的变革。这个时代,依靠单一的销售杂志,已经很难获得增长空间。对任何一个传统媒体人来说,网络的冲击都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但我们不必悲观,优秀的媒体依然会有很好的生存空间。
《莫愁》细分市场,有《智慧女性》、《天下男人》、《家教与成才》期刊方阵,还有莫愁网和读者互动,又新办了“玫瑰空间”手机杂志,进军新媒体,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不断壮大杂志社的实力,由此可以看出《莫愁》的前瞻性。
我相信,只要《莫愁》坚持特色,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必将成为期刊界的常青树。
何贞发:资深媒体人,曾工作于《演讲与口才》、《女报》等期刊,亦做过DM刊物,现任《共鸣•阅读》编辑。
(编辑赵莹)
我做《莫愁•智慧女性》评刊员
无论您是订阅《莫愁•智慧女性》杂志多年的资深读者,还是刚刚结识这本杂志的新读者,您对于这本杂志的内容一定有独特的感受、独特的期待。我们非常渴望了解您心中所想,欢迎您来做我们的评刊员。
您可以针对某期杂志、某篇文章发表意见、观点,也可以针对我们的整体内容、风格、封面、版式提出批评、建议。
活动方法:
拨打热线电话:025-86203537
加入“智慧女性”QQ群:10467422
邮寄评刊信件到: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01号文荟大厦七楼K座《莫愁》杂志(邮编:210036)
发电子邮件到:fangnini@126.com
登陆莫愁网www.mochou.cn 的“互动论坛”,在“我做《莫愁•智慧女性》评刊员”讨论版中发帖。
请留下您详细的联系方式,以便于我们与您联系。
奖励方法:
每期,我们将评出最佳评刊员三名(重在所提意见是否中肯,字数不限,几句话也可),并寄发奖品。
教学的常青树 篇7
“国家搞课改是为了什么?新高考改革又是为了什么?”我赴上海华东师大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优秀中学、高中校长高级研修班培训, 导师提出了上面这个问题, 有高中校长毫不犹豫地回答:新高考改革就是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 为未来社会的日新月异大发展而培养创造型人才奠基。
如果说新课改等一系列教育综合改革举措均是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 怎样培养人”这一关键问题在进行, 那么, 很显然, 初中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依然不能偏, 不仅如此, 针对小学、初中学生的成长特点, 学生的品行养成及人格的建构是首要和关键。从人的发展轨迹而言, 学会做人应是首要。
学生升入初中阶段, 是成长的关键期, 考量学生的发展是看成长, 还是看成果?成果看的是分数, 成长更看重生命;成果看的是结果, 成长更看重过程;成果看的是外显的分数, 成长更看重内在素质的形成!
什么是中国教育?中国教育应该是“与祖国共命运”的教育, 什么是教育?是为孩子成长的教育, 是回归人性的发展需要、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
2015年3月30日,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核心素养体系———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 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我校作为武汉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实验校, 在“高起点、高目标、实验性、示范性”的办学要求下, 我们对这所学校进行了一个高规格的顶层规划, 从校名到校园文化建设;从班子到师资配备;从办学理念到整个办学实践体系建构, 均做了系统地设计与规划。我们的校名是“常青树实验学校”, 关于校名的诠释包括三个层面, 即:
●树人之业常青; (宏观整体) 教育之根本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创新之校常青; (中观集体) 立校之根本 (办没有铺满常青藤的名校, 优质教育服务社会与家长, 为民族发展培育栋梁之才打下坚实基础)
●生命之树常青。 (微观个体) 立人之根本 (常青树人, 发展生命)
而“立德树人、发展生命则成为该校一个核心的育人价值目标。
立什么德?树什么人?什么是核心素养?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我脑海, 经过反复思考斟酌, 我们用两句话凝炼成了常青树学校的理念主题词:“蓬勃生命给我们成长与进步, 中国人格给我们前行的力量!”
蓬勃生命是对九年一贯制生命发展教育理念的延续;中国人格是对小学阶段学生学会做人、立足于品行养成教育、建构健全的人格教育基础上, 延续至初中阶段提出的着力于精神建构的核心育人目标, 即具有中国灵魂的人格教育。这是初中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
一、“中国人格”教育是学校办学理念的核心目标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国家情怀, 同时也注重学生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核心素养培育的首要是培养和塑造理想人格。党在十八大后又明确提出了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人格教育, 是几千年来中国人价值取向的人生目标。而定格和具化为“中国人格”教育是学校赋予办学理念的核心目标, 也是教育价值的核心取向。学校建立了能在学生身上落地生根, 形成良好品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具化培养目标和评价体系来做保障。
“中国人格”教育其实质上是培养具有民族精神血脉的学生, 是培养具有中国灵魂的人, 本质上讲是将中国精神、中国气节融入人的生命成长关键的教育, 是整个教育的灵魂, 统摄并渗透在全部教育过程之中。
“中国人格”是对每位学生着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建构;着力于中国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发展;着力于培养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我校对“中国人格”的培养目标界定为“五气三观”。
五气:浩然正气、昂扬锐气、聪慧灵气、担责勇气、仁义忠气。
浩然正气:正直、刚毅、坚强。
昂扬锐气:开拓、锐意、创造。
聪慧灵气:智慧、灵动、活泼。
担责勇气:奉献、承担、果敢。
仁义忠气:仁爱、诚信、忠坚。
三观:辩证唯物、天人合一的世界观,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五气三观”的培养, 为我们的孩子为成长为堂堂正正的优秀中国公民和有开放胸怀的世界公民而奠基。
二、“中国人格”教育如何落地生根
(一) “中国烙印”“现代情怀”交织环境建设, 全面涵养“中国人格”
学校定位打造出一所富有生命蓬勃生机和人文气息浓郁的花园式及书院式校园, 努力从软件和硬件各方面去凸显“中国人格”的教育理念, 处处体现出学校的校园文化主题, 即“蓬勃生命的进步, 中国人格的力量”。
学校环境主体彰显中国书院特色, 凸显着半园林式建构, 给人以古香古色的视觉感受, 但其间现代化的设施, 崇尚科学精神的精心布局, 又彰显着鲜明开放的时代气息。在常青树这个充满诗书气息的校园中, 贯穿着浓郁的中国书院品格和博大胸襟的包容情怀。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为师生心灵烙上“中国印”
学校“圣德厅”“君子道”“书香阁”“仁义礼智信”书雕等环境布置处处蕴含着学校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价值观, 为每一个常青树人烙上浓浓的“中国印”。
如学校大门口雕塑———“生命莲花”。这是位于学校大门口的一个特殊雕塑, 是一朵花、水、人共同铸就的生命莲花, 莲花花瓣托起了来自世界不同国家“你好”的问候语, 其中最醒目的是中文写的“你好”二字。这个雕塑寓意深刻:其一, 把孩子放在莲心的位置, 代表着学校对生命的呵护与尊重;其二, 提醒每一位学生在跨入学校大门的第一时刻要谨记自己身上流淌的是五千年文明之邦的华夏子孙的血液, 这血液里有浓浓的温情、亲情、家国情和友谊情。其三, 突显了中华民族文明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 不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距离, 也寓意学校培养的学生是拥有开放的心态、合作的精神、友善的心灵、文明的举止。正是“一颗莲心, 弘扬正气, 传递友爱, 胎藏世界!”
再如“圣德厅”与“君子道”。进入校园的第一个大厅就是“圣德厅”, 这里放有先秦文化名人孔子、孟子、老子的画像和雕塑。追溯中国民族文化的源头, 儒家的入世精神鼓励我们积极追求人生抱负的实现, 而道家的出世精神引导我们更全面地认识生命本身的价值。“圣德厅”提醒孩子们时刻不忘先贤的精神追求与优秀品质。
地上有一条特殊的道, 是美术教师和学生亲手制作的“梅兰竹菊”的剪纸图, 学生们为其取名为“君子道”, 意指每一位常青树人要学习梅的铮铮傲骨, 兰的优雅高贵, 竹的奋发向上, 菊的清心脱俗, “梅兰竹菊”的剪纸在学生每日出入的大厅熠熠生辉, 彰显出学校对以君子品格为主的“中国人格”培养的处处渗透。
校园里的每一处景、每一块石、每一棵花草树木无不体现着教育的那份使命、那份担当、那份关爱每一个学生成长的情怀……校园环境虽外显直观, 但潜能默化的育人功能不容忽视。
2.崇尚人文、追求科学, 置身开放融合“现代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但现代科技的发展, 人文素养的提升是“中国人格”在当今必须的蕴含。在浓郁的中国风校园中, “启智园”“宇宙厅”“达芬奇创意馆”等现代开放式的设计, 则巧妙地将传统与现代、人文与科学和谐统一, 寓“常青树人”精神激励于潜移默化之中, 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微妙效应。
如, “启智园”里处处都是科技智慧的小元素在闪烁;“彩虹桥”红、黄、蓝三原色是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基本色, 三生万物, 三原色也可以合成这世间的五彩缤纷;“数学桥”仿自牛顿桥, 原型位于英国伦敦大学的剑河上, 整个桥身未用一根钉子和螺丝, 力学的巧妙在其中发挥着神奇的魔力!在“启智园”中非常显眼的位置有棵苹果树, 苹果落下引起了伟大的科学家牛顿的思考, 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还有因口咬半个苹果而创立了业界传奇的灵魂人物乔布斯, 启发着孩子们多观察、多发现、多思考。
“启智园”旁长廊则把自然界当中的季风环流、水循环等常见的地理现象以电子闪烁灯的动态方式呈现给了我们, 让孩子们在动感中加深对地理现象的认知……
环境所构成的潜在的育人存在方式, 不但对师生产生了约束、调节作用, 更重要的是使师生产生一种价值认同感和归属感, 从而使师生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并促使师生结成命运共同体, 承载了学校生命发展的精神内核和理想追求。
(二) “目标评价”“主题架构”创新德育建设, 无声细润“中国人格”
作为“中国人格”培养的主要阵地, 德育建设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不仅常规落实, 还要特色创新, 我校德育工作鲜明地提出了培养具有“中国人格”的常青树人这一总体目标。
1.分解具化德育目标, 形成自主评价体系, “常青核心素养树”成为学校德育名片
我校围绕国家提出的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结合“中国人格”“五气三观”的具体培养目标, 从“仁爱之根”“强健之干”“聪慧之叶”“美雅之花”“创造之果”五个方面建构了“常青核心素养树”, 按年段分解具化培养目标, 形成了系统, 引导每一名常青树学子全面发展, 成长为一棵棵根基深厚, 枝干强健, 叶果繁茂的参天大树, 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与此同时, 学校德育工作遵循“自能发展教育”的核心思想:育自我教育之魂、植自我发展之根, 建立自我管理、自主评价、自主发展教育系统。即, 以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学生自能管理体系为骨架, 以“常青核心素养树”建设为载体, 通过全员德育落实反馈激励, 实现学校的有序、和谐、稳定;推动“规范、和谐和学习型”班集体的形成, 从而实现学生从他评到自评, 从他律到自律的“中国人格”塑造和生命健康成长。
学校从“仁爱 (尊敬师长、同伴互助) 、强健 (做好两操、积极运动) 、聪慧 (自能学习、课外阅读) 、美雅 (言美行雅、遵纪守规) 创造 (节能减排、实践创新) 这五大块十个方面制定了争创“常青核心素养树之优秀班集体”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 使班集体建设有目标、方向、标准和抓手, 并通过“优秀班集体”建设引领和推动全员德育的落实。同时, 把对“优秀班集体”的评比和“优秀学子”评选相结合, 最终落实到培养“中国人格”的校级培养目标上来。
学校根据实际校情、生情制定了《“常青核心素养树”优秀班级评价细则》《“常青核心素养树”周省册》, 学校德育管理团队规范并落实做到日日评、周周评、月月一表彰、期末大评比, 从学习、生活、活动的各方面、多角度对学生和班级进行量化评价和管理。每周从“仁爱之根”、“强健之干”, “聪慧之叶”, “美雅之花”、“创造之果”五方面结合在校、在家表现进行自评、家长评, 周一上交老师进行批阅和点评。周而复始, 让学生在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总结、自我教育的同时, 也得到家长的关注和评价, 更能得到老师的帮助和指导。
2.培养家国情怀, 传承民族经典, 关注生命发展, 三条主线架构主题德育
第一, 培养爱国情感,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精心策划了体系完整、特色鲜明的实践教育和体验活动, 将爱国情感的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落到实处。
(1) 在庄严的仪式型活动中培养爱国情
每周一升旗仪式。严格训练国旗仪仗队, 定制统一制服, 呼喊统一口号:“国旗、国旗、我敬您;祖国、祖国、我爱您。”借庄严的升旗仪式传递爱国情感。
“传承·责任·成长”少先队离队暨新团员入团仪式。每学年, 让红领巾在新一届学生手中传承, 让优秀的少先队员光荣地加入共青团, 承担起成长带来的社会责任。
(2) 在时事热点中增发爱国情
如每年9月~10月是我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我校会开展一系列爱国主题教育活动:
全校同上一堂课:带领学生纵观历史, 牢记历史, 不忘过去,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
鼓励家长带领学生利用假期走进红色展馆、寻访抗战历史, 在社会实践中重温历史, 亲子同游, 共同学习。
开展“接受磨砺, 百炼成钢”的校内社会实践活动, 在严格的军事训练中磨练意志, 养成吃苦精神。
有了“中国人格”这一培养目标的总体定位, 我校的常规德育活动有了方向, 开展得有声有色。学生乐于参加, 他们的个性品质、价值观念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第二, 传承民族文化经典, 以民族魂树人格。
以民族魂树立人格, 让核心价值观在学生们心中“活”起来, 我校通过“经典诵读”“国学习字”“红扇吟诵”“经典名著漂流”等丰富的渠道和活动予以贯彻和具化。
学校各部门共同落实“20+20”亲近母语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每天清晨20分钟国学经典诵读, 晨读内容包括校本教材《拓展赏析》、武汉市统一下发的《国学经典》、专业老师指导的校级诵读。每月组织一次全校性的诵读测查。午间20分钟国学习字, 包括老师讲解、示范, 书法名家视频观看, 学生书法习练等。
创编“诵唱经典诗文, 舞动丝绸红扇”的校本操。选取经典诗文《沁园春·雪》《满江红》《七律·长征》《少年中国说》, 融入创编动作, 将体育运动与高声诵唱经典相结合, 让学生在运动中感悟民族精神之精髓, 逐步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每年12月开展大型读书分享活动:经典名著漂流。各个班级推荐好书共读, 分享读后感、扉页小记, 师生共同观摩, 投票评选出“书香班级”“悦读小组”。每个家庭选择一本名著, 共同阅读、交流阅读感想, 写下扉页小记, 并将这本书赠给社区的一个家庭。让经典在漂流中提升价值, 让思想在碰撞中闪耀火花。
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与经典对话、与先贤对话, 感受到文化上的自我认同, 创造浓郁的阅读氛围, 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培养具有“中国人格”的常青树人。
第三, 关注学生成长的需求, “三个衔接”力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 幼小衔接教育。每年暑期, 学校会精心准备为期3天的幼小衔接教育和新生家长培训活动, 帮助新生进校前熟悉校园环境, 认识老师和小伙伴, 了解小学学习要求和生活习惯, 培训家长学习学校办学理念和实践举措及配合教育工作的相关要求, 选举各班家委会, 成立家委会组织等。
(2) 小初衔接教育。重点关注小学六年毕业后升入初中前的心理辅导教育及面临初中学习和生活需做好哪些准备, 包括对家长的培训内容安排得很细。因此, 每一年的9月1日都会举行常青树特别的“开学第一课”———我眼中的校园生活, 内容丰富详实。其中有一项传统活动。即高一年级的学生全都要到新生班去认领一位小师弟或小师妹, 结为友谊之枝, 在未来的校园生活中帮助其克服困难, 顺利成长。这种友善和谐的文化氛围已深深影响到家长群体, 学校家长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常青树挂满爱心友谊之果, 我们的孩子就像幸福的鸟儿栖息在这个温暖的家里”。
(3) 初高衔接教育。初中三年级下学期, 有一个为期2天的初高衔接教育活动。一是隆重表彰, 包括九年来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子, 如学业优胜学子, 科技发明创造学子, 艺术造诣学子, 体育健儿学子, 助人为乐好学子等多项表彰;还有对家长的表彰, 如亲子共读好家长, 关心孩子成长好家长, 配合教育好家长等, 给他们颁发证书, 授戴荣誉帽等。二是服务指导, 请相关专家指导家长和孩子做好面临高中的心理、生活和学业上的准备;对于走国际高中路径的学生和家庭还另发专门的毕业证书及国际高中就读邀请函, 请对口学校外藉教师来解答家长的咨询……
这“三个衔接”一直以来是学校高度重视的育人环节, 被视为温暖生命教育的重要体现。更为重要的是, 三个节点的衔接使得九年一贯教育承上启下, 一以贯之, 更利于“中国人格”教育在我校顺利实施。
(三) “自能发展”“分层走班”教改举措力促课程建设, 强基固本“中国人格”
“中国人格”的塑造与培养不是空中漫步, 要落实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课程建设中, 落实在科学统筹有序推进的课程实施中。我校高位谋划构建了多元创新型人才成长的“一主两翼”自能发展教育课程体系、“自能发展教育”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站在教育改革最前沿, 积极开展分层教学的“走班制”教学改革, 以满足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促进学生智慧、多元、创造性地发展。
1.积极建构“一主两翼”自能发展课程体系。
伴随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步伐, 我校构建了深度开放的“一主两翼”自能发展课程体系。“一主”是指以国家课程作为主体的基础课程;“两翼”是指以地方课程作为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拓展课程, 以学生各项特长延伸发展校本课程作为特长发展课程。
课程的设置探索上, 致力于学生“自能发展”, 一是是对国家课程进行长短课结合, 年段学科打通, 重心下移三大举措, 确保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基础上有效提升学生的发展质量。
二是学生选修的校本课程成亮点。校园文化和各种场馆的整体设计和学校开设校本课程紧密相连, 场馆的建设是由课程的实施来体现其实用价值。校本课程更是将“中国人格”的多元要素加以融入和拓展。
在小学段中, 包括“童样科学”“国际双语”“生命书香”“云端技术”“心理健康”“生活体验”“综合社团” (四节:艺术节、科技节、书画节;三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两棋:围棋、象棋;一剑:击剑) 等7大类校本课程, 致力于培养身心健康、胸怀世界、意志坚韧、敢于进取的现代中国公民。
初中段共开设了46门校本课程, 例如传承中国文化经典的“国学经典”“拓展赏读”“软笔书法”“茶艺”;植根社会责任的“博古通今历史社”;探究科技自然、培养国际视野的“精彩未知”“奇妙世界”“神奇地理”“机器人”、科技模型、NOC电脑动漫制作等, 供学生走班或学生社团开展活动。
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特长培养提供了厚重的平台, 为“中国人格”的培养提供了切实的文化土壤, “辩证唯物、天人合一的世界观,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通过这些特色课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2.积极建构“自能发展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中国人格”提倡开拓、锐意、创造, 提倡智慧、灵动、活泼, 因此我们对课堂态势有了新的期许:即我们的课堂应以生命本体为依据, 以潜能价值为内驱力, 以自能发展能力为效能, 以差异个性化为特征, 以面向整个人的发展为策略。由此, 学校根据小学段和初中段学生不同的成长特点, 在小学段建构“主动教育”课堂模式的基础上, 在初中段建构了有着自身独特的内涵“P+S自能发展课堂”, 在过去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基础上, 更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 重视学生的能动发展。
“P+S”:即“preview (预习) 课型”十“show (展示) 课型”。
“P”为“学习准备课”, 主体为学生个体为主, 根据课前教师提供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资源对所学的新知识进行自主预习。随后小组交流商讨, 自主选择学习任务分工及展示准备。
“S”为“展示汇报课”, 主体以小组为主, 通过形式多样的小组展示 (可以是汇报、讲解、演示、实验等) 引发质疑碰撞、深度研讨, 从而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建构, 并组织课堂实练、拓展研学等活动。
“P+S”具体还包括了“五步三环节”。“五步骤”为自能感知、自能发现、自能参与、自能建构和自能拓展五个步骤, 简称“疑、议、解、评、拓”。三环节指课前预习、感知环节, 课中自疑互议、自解互评、自构互拓环节和课后自主探究、自主深化环节。
“P+S自能发展课堂”极大促进了小组合作团队精神的树立, 为学生自信心、学习力、创造力等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而这些正是“中国人格”必不可少的核心元素。
3.积极开展分层教学的“走班制”教学改革, 探索核心素养培养的科学途径
基于对学生生命发展状态的尊重, 更基于对每位学生的真情关爱, 从了解、读懂学生出发, 在初中每个年级需要更细致地分层学习和培养, 这也是世界各国先进教育的共同经验和规律。
走班制呈现了一种开放、自主、动态的学习方式, 符合初中学段孩子们的心理需求, 让孩子可以更多地、更大范围接触到不同的学习伙伴。这样的开放、民主学习氛围会让孩子感到轻松、自主。
走班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1) 分类课程小走班
以语文课为例, 我们将国家规定教学内容和课时进行科学优化和重新整合, 形成5+2 (基础+拓展) 分类课程。
(2) 分层课程中走班
我们在初中数学、英语和物理这三门课程中推行分层教学。即根据学生学情将相邻的三个教学班分为三层教学, 提供并指导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
A1层———兴趣激励, 以课标要求为底线, 主要精力放在夯实基础、强化阅读、计算能力的基础上, 培养解决较复杂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这一层主要服务的是学习有困难学生, 以保护学习兴趣, 打牢基础为重。
A2层———巩固拔高, 不仅以课本基础知识为依托, 另外再强化拓展稍拔高的知识。这一层主要是服务学有余力的学生, 巩固基础的同时又满足学生对拓展知识的需求。
A3层———拔尖精英, 不仅确保常规教学基础, 更要在密度和难度上给学生补充。这一层主要针对的是学习力超强的学生, 力争以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应用能力为主, 培养精英人才。
(3) 综合活动课程大走班
学校每周提供一个下午的时间给综合活动课程用来培养学生特长, 让全年级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选, 进到不同的特长班级学习。
分层走班制立足生命的差异性, 基于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 有序推进不同学习力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进步, 并动态观察和评价学生的成长变化。同时, 学生也结合自己不同阶段的学习变化, 正确地自我评定和自主选择适合的分层教学班级学习, 让学生深深受益。
常青树:植根于经验与理论之间 篇8
青浦实验,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符号。前期,它是改革开放初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符号;如今,它又是变革时期大多数普通教师学会教学的符号。整个实验在顾冷沅教授主持下进行。实验研究立意高远,研究脉络一以贯之,延续时间之长、试验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实践界称之为基础教育改革一面鲜艳的旗帜,学术界推崇为硕果迭出、永不凋零的常青树。世上本没有不落败的植物,但有一种树只因叶龄有两至三年甚至更长,而且每年都有新叶长出,所以终年常青,被称为常青树。做事、做学问也是这样的道理:一要经久,二要更新。青浦实验符合这两条,所以堪称常青。
半个世纪以前,著名心理学家黑尔加德说:“学习理论和教学经验:一个未曾跨越的缺口。”论理者缜密,务实者扼要,时下缺少的是两相观照,因此忽而虚漂不落实地,忽而封囿行之不远,青浦实验却植根于两者之间。从研究方法层面看,首先,在通常的调查与实验方法外,补之以“筛选”作为中介。调查能记录大量客观自发的教学现象,实验则以理性地实证某种因果假说为特征,中间缺少一个假说从何而来的环节。于是,学校教学研究基本采用以反馈调节为主线的行动研究,日本的大桥正夫曾预言它将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主流方法,但由于其对理论支持的力度明显不足,因此未能转化成实践。青浦实验则引入若干理性发现的模式,使反馈机制与理性思辨同步进行,建立从经验筛选出假说的研究方法,由此在方法学上弥合了调查与实验之间的空白。第二,在调查、筛选、实验三环节中处处增加“传播”方法作依托。经验受特殊背景的牵制,不易迁移;实验需要因素简约化,所得结论尚难直接回归实践。可是,任何理性的认识最终都要在实践中经受考验,这就是成果的传播,它需要认知与意愿、要素与背景的重新整合,需要更为复杂的研究方法。青浦实验引入传播学理论,提出了“信息流”“感情流”和“影响流”综合发生作用的成果传播方法,比如评判与选择性接受,操作内化与再创造等。在这里,调查和实验格外精致,筛选和传播可谓独创,它们构成了完整的扎根研究方法系统。因此,所得的结论,如学生有效学习的四个基本原理、变式教学的理论,长期以来,得到了广泛认同。
进入21世纪,青浦实验面临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挑战,整个地区教师的教育信念及其实施行为的更新成为发展瓶颈。他们以此为专题,通过多年的研究与探索,率先提出了教师需要有课例的专业引领、需要有行为跟进的集体反思等思路与实践举措,构建了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的校本研修范式,并概括为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三大要素。该范式通过顾泠沅教授主持的上海和全国推进课改的两个大型科研项目,在全国各省市推开,其方法和策略堪称完美。其成果在国际数学教育大会、国际教育教学大会等重要会议上作主题演讲,代表着当今改革的潮流与方向,同时又极具本土特色和中国气派。就青浦区自身而言,多数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教学理念已出现十个方面的转变,行动学习已成为他们的常态行为,课改好课比率显著提升,改变了过去点上冒尖、面上相对滞后的面貌,2009年获得全国教育均衡发展先进称号。
当前,课程教学改革已步入深水区。据了解,青浦区教育局已作出决定,启动了“少教多学,以学定教,鼓励挑战性学习”的新的行动计划。改革成功的迹象初见端倪,在各所学校有“预学习”导致的独立学习的尝试,有精准针对性的帮助式教学,有教学相长的教师行动教育范式等等。现代工作方式表明,多数人的小努力与少数人的大努力联合起来之时,就是工作出现新的进步之日。我期盼青浦实验永远是我国教育创新的改革符号。
教学的常青树 篇9
绿色, 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本色和应有之义。在9月26日至30日于北京举办的2011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 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绿色通信等话题热度不减, 成为展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并且受到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也展示出未来通信行业的发展方向。
通信行业涌起绿色浪潮
面对绿色通信这一行业趋势, 通信领域的供应商应以前瞻性的思维、更有力的举措积极应对。作为全球领先的网络能源厂商, 艾默生网络能源积极响应绿色节能主旋律, 不断致力于绿色动力技术的应用和创新, 以构建低碳通信网络为发展目标, 着力打造网络能源领域的绿色品牌常青树。
近年来, 我国通信业发展迅速, 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随着网络和用户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业务的多元化, 通信业能耗一直呈增长态势, 其节能减排的任务也将更为艰巨。此外, 随着宽带互联网业务的普及以及三网融合项目的推进, 通信网络自身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随之而来也产生了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问题。因此, 在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 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构建绿色通信行业成为通信业发展的时代主题。
事实上, 在行业尚未掀起绿色浪潮的时候, 艾默生网络能源就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 开始加强绿色节能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研发力度, 相继推出了深受各大运营商欢迎的网络能源产品和解决方案, 同时艾默生网络能源作为电源领域的“绿色品牌”也得到广泛认可。
艾默生网络能源一直坚持以创新精神指导产品研发, 以创新节能技术持续打造公司竞争力, 使得公司树立了网络能源领域的品牌优势。在未来, 艾默生网络能源也将持续加强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力度, 打造绿色品牌常青树, 并推进与产业链伙伴的深度合作, 共同构建低碳时代的绿色通信网络。
三大优势打造绿色品牌
面对绿色通信的发展趋势, 通信业的节能减排不仅要通过持续的技术改进和创新, 来降低通信设备本身的能耗, 还要积极研发新型绿色节能技术满足运营商的长期投资要求, 优化网络架构, 实现网络的扁平化和平滑演进, 以达到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的要求。基于上述理念, 艾默生网络能源形成了以绿色品牌为中心的三大优势。
首先是节能技术的不断创新。创新是艾默生网络能源十分注重并引以为傲的竞争优势, 艾默生网络能源的绿色动力产品采用了诸多行业前沿的技术, 性能优势明显。Hipulse U系列、NXL系列UPS、Liebert.XD、Liebert.PEX系列机房精密空调、SDC智能节能双循环空调和艾默生高效电源模块等产品都具有卓越的节能性能。例如, 一个使用寿命为12年的高效模块, 在其生命周期内可以节约14064度的用电量, 减少13吨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SDC智能节能双循环空调在内蒙巴彦淖尔移动公司应用案例中, 经过实际测试显示, 当室外温度为-1℃时, 其节能率超过40%。
其次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不断完备也是重点。艾默生网络能源深入分析通信网络设备的能耗现状, 推出面向核心机房和通信基站的“ESN节能解决方案”, 为行业节能减排开辟更广阔的路径。该解决方案集中了艾默生网络能源在节能减排、供配电、机房环境调节, 以及能耗管理等领域积累的全面优势, 向运营商输出高效率、高环保、高可靠的动力产品和节能减排解决方案。与此同时, 该解决方案以艾默生“能效逻辑”理念作为核心指导策略, 将节约能耗、提高能效有机融入到运营商的发展战略当中。
教学的常青树 篇10
新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的需求相结合, 给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推动了教育领域的创新与发展。由此派生出许多新的教育形态, 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可汗学院……对于这些新生事物的认识与思考, 将有助于我们科学地理解教育与技术的关系。2014年, 慕课风暴来袭, 本期策划《中小学, “慕课”来了——多元在线教育形态的探索与实践》, 我们邀请专业人士对慕课进行了系统审视和全面思考, 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这一新生事物给基础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慕课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对于教育的影响程度之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 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领域的影响犹如印刷术对教育的影响, 如此深刻, 具有变革意义。面对教育未来的发展, 我们不禁要问, 技术对于教室的形态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未来我们的教室是什么样子的?或许我们能够从何智的《教室历史变迁与影响未来教室发展的因素》一文中找到答案。
技术、教育、人是什么关系?技术之于教育, 教育之于人, 归根结蒂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时代在发展进步, 人的培养需要与社会和时代发展相适应。美国21世纪技能计划对21世纪人才技能教育提出明确的目标和实践方式, 这对我国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借鉴价值和意义。时代已经发展到后工业时代, 社会需要更多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需要有梦想并敢于筑梦的人。信息化环境下, 教育的生态发生了变化, 学生的学习内容、方式等也需要随之发生变化。网络游戏中包含的文化、艺术与美对孩子意味着什么?网络游戏为什么那么吸引孩子们?或许我们能够从安福杰《探寻网络游戏中的美》一文中得到网络游戏对于教育的启示。
与舞台常青树陈爱莲老师的对话 篇11
今天给我们讲课的是一位舞蹈界的泰斗型人物——陈爱莲老师。她讲课的主题是,与未来舞蹈教育工作者的对话,看来她此行的目的性很强,不仅要言传身教,还要用她的思想来感染我们这一批未来的教育工作者们。
陈爱莲老师是中国著名的舞蹈表演艺术家,是新中国舞蹈事业奠基人之一。她先后主演过《鱼美人》、《小刀会》和《牡丹亭》等民族剧目。如果说,这些演出经历仅仅停留在她年轻的时候,那我们肯定是无法再看到她在舞台上光芒四射美丽的舞姿了。而身为晚辈的我,却有幸在北京舞蹈学院的舞台上看到过她复现当年的成名作:古典舞《春江花月夜》。看到舞台上的她绝对无法想象她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太太,踏步翻身,抬腿,甚至是角色里少女的神态,完全不在话下。她的演绎让我尤为惊叹,使我对这位依然活跃在舞台一线的舞者,印象特别的深刻,因此,这次的讲座我慕名而来,怀着对这位舞蹈家的仰慕之情来听她的讲座。
她进入教室走向教室中间的时候,步态轻盈,昂首挺胸,款款而来,一个华丽的转身,面带微笑,拥有着年轻人般的朝气与自信,十分美丽。她说:“你们觉得我看着不像我的实际年龄吧,不瞒你们说,我与舞蹈相识、相知、相爱、结婚……已经六十三年了。告诉你们一个年轻的秘诀,那就是,坚持练功。我到现在每天都会练两节课的功。我每次叫我身边比我年轻人去练功,他们都说这儿疼那儿疼的。我觉得这都是借口,很长时间不练,身体老化了当然就疼了。你们看看我,现在大跳,下腰……不说抓到脚吧,可是我都还能做。我们现在还排了好几个舞剧,要去国外演出,我都是女主角。要说我现在可是全世界活跃在舞剧舞台上年龄最长的演员了”。我们都特别的惊叹眼前的这位看着年轻优雅的舞蹈家竟然已经七十多岁了,而且还一直活跃在舞台的第一线。我深深的佩服陈爱莲老师永远年轻的不只是心态,还有身体,以及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自信。她的这一路走来的故事,让我想起了舞蹈系一直在引导着我们方向的一句话,“因为热爱,所以坚守”,这句话在她的身上得到了深刻的印证。她的故事,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让我觉得能够伴随舞蹈一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后来,她给我们讲起了她的学舞经历,其中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地方很多,但是归根基地有两句很精练的话讲就是“聪明鸟先飞”和“干一行爱一行”。
首先讲一讲“聪明鸟先飞”。爱莲老师从小就是非常优秀的学生,她很爱思考也非常的努力。有一次老师在批评一些学生说:“做不好,做不好你要笨鸟先飞啊”,这句笨鸟先飞被在旁边练功的爱莲老师听见了,她就开始思考:这句话会不会也在对我说呢?虽然老师没有批评我,但是既然笨鸟先飞可以赶上聪明鸟,那如果聪明鸟先飞呢?是不是笨鸟就永远都有没办法赶上我了呢?于是,她比之前更加努力的练功,最终在舞蹈上有了很高的造诣,并且一直坚持到了现在。她今天的成就与她爱思考的习惯和坚持努力向上的个性绝对是息息相关的。她把思考付诸于实践,才有了今天非凡的成就。
后来,她还从思想上教导我们要“干一行爱一行”。我们这个年代的人选择变多,经济也相对比以前富裕很多,因此,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观点就是,一定要爱一行才干一行,选择这么多,千万不要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过一辈子。但是她却说“你们千万不要去信这种话。一定要干一行爱一行”。刚开始对她的这个观点是非常疑惑的,但是听了她的一些想法和她自身的经历之后,我竟然渐渐开始赞同老师的观点了。人的大多数兴趣都是会随着很多外界的变化转变的,有可能你今天喜欢画画,明天喜欢游泳,后天喜欢旅游,因此我们绝对不能单纯的凭兴趣过一辈子,要是每一件事情都只是因为兴趣而去做,那就都只能是浅尝辄止。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打井的故事,有一家人想要在家门口打一口井,别人家没打多深都见水了,但是他们打了十米连个水影都没有看到,于是又换了另一个地方。但是在换了好多个地方打十米都没有见到水。而另一家打井,打了十米没见到水,就想,说不定我再往深挖一挖就见到了呢,于是,他们没有再换地,一直往下挖,在挖到一百米的时候,源源不断的石油冒了出来。同样都是打井,费的力气加起来也差不多,但是真正愿意坚持下去的,获得的收获才有可能更大。所以,除了兴趣之外,一定要有足够的信念去坚持,一件事情应该进行深入的了解,并且有一定时间的积淀,才可能有所成就的。
在她的讲座中,她还说到过的一句特别经典的话,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文艺工作者,不仅仅是要有“艺”,还应该要有“文”。我觉得十分有道理,从“文艺”二字来看,“文”是在“艺”前面的,可见应该先有了“文”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艺”。而且我通过多年学习舞蹈的经验也能非常深刻的感受到,只有把整个作品背后的文化、故事了解清楚,才能真正把握住作品的情感,才能打动人。否则,再高超的技巧,再夸张的表情,所表现出来的都只是表象,连自己都打动不了,是根本走不进观众的内心的。当她问到我们读过多少本世界名著的时候,我有点羞愧,作为北师大这个学习资源极其丰富的综合大学的学生,我读过的名著的确没有多少。虽然我知道一个人自身的文化积淀是很重要的,就像一栋房子的地基一样重要,地基挖得越深,房子就建的越高。在她的引导下,我更加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我们虽然是从艺者,但是知识是决定我们艺术高度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不仅仅是这栋高楼的基石,更是为高楼添砖加瓦、锦上添花的有利武器。如果艺术想要走得长远,走得深刻,必须有强大的知识的沉淀。艺术绝不是浮于表面的肤浅的东西,所以真正能表达艺术或者从事艺术行业的工作者们也绝对不可能是肤浅没有内涵的人。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加强知识文化的学习,用书本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给自己列一个书单,定一个计划。因为舞蹈并不是腿能搬多高,腰多软就足够了的,这些仅仅只是一部分而已,真正重要的是通过长久积淀后发自于内心的艺术。内心有多强大,表现出来的东西才会更加深刻。这让我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孙颖老师,他对中国古典舞的研究有不一样的见地和方式。之所以他能有如此深刻的反思,与他对整个历史、文化深刻的了解是分不开的,他自成一派的舞蹈表现形式与编舞方法,都是有历史依据的,他把这一辈子所积淀的心血都倾注在对中国古典舞的研究上,使今天的古典舞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教学的常青树 篇12
一、美国常青藤大学课业评价的经验
(一) 课业评价过程体现浓厚的人文精神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中。《易经》贲卦的象辞上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这里的“人文”指以人为中心的多种文化现象的集中表现。人文精神以人为本, 重视人的主体性, 尊重人的尊严, 关注人的自我发展, 注重全面实现人的价值等。在课业评价中, 美国常青藤大学体现出了浓厚的人文精神。学生的分数, 未经本人同意, 任何人或机构不能查看。这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隐私权, 把学生作为具有平等人格的人来看待。普林斯顿大学考试时没有教师监考, 学生只需签署一份保证书, 学校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耶鲁大学理科学生总评成绩的组成比例是浮动的, 教授会根据学生实际表现来调整比例。有些学生课程初期表现较差, 但期末考试表现出很大进步, 教授会适当调高该学生期末考试所占总评成绩的比例来提高学生的最终成绩;如果学生平时作业没有好好做, 只是考试成绩比较好, 教授可能会调低考试成绩所占总评成绩的比例。拉夫尔·泰勒曾说:“对人类以为的评估应该是一个分析性的过程, 而不是一个单一的分数总结。”[3]这方面常青藤大学做得十分出色, 它并不只是对学生分数进行简单的总结, 而是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人格的基础上, 给予学生自由和信任,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协调发展, 在评价过程中体现了浓厚的人文精神。
(二) 课业评价标准刚性化
美国常青藤大学把学生的分数形成等级, 评分采用特殊的强制性分配方法, 评价标准刚性十足。以哈佛大学商学院为例, 每班学生的分数形成不同的等级, A-D, A为优秀、B为优良、C为及格、D为不及格。这种评分方法使每班有10%的学生得不到良以上的成绩, 不到3%的学生被迫退学。这种简单而有效的评价标准使学生认识到不竭尽全力学习、不拿到规定的学分就会被淘汰。评价标准在规定的等级中还有具体的细分, 如“A分为A、A-;B分为B、B+、B-;C分为C+ 、C、C-;D分为D+、D、D-”。具体的积分点也有严格规定:A=4.0;A-=3.67;B+=3.33;B=3.0;B-=2.67;C+=2.33;C=2.0;C-=1.67;D+=1.33;D=1.0;D-=0.67。这里的积分点是根据这门课程在一个学期里的周学时数计算出来的[4]。这样就细化了评分标准, 使得测试等级的统计和比较等方面显示较好的信度, 教师可以严格按照标准给学生评分、定等级。
(三) 注重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是一个人知识含量、认识水平、判断能力、表达能力等的综合体现。通过写作可以表达感情、交流思想、传递信息、锻炼思维、培养品格、提升境界等。美国常青藤大学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哈佛大学研讨课通常是一学期要求学生写8 篇论文, 每篇5 页。例如, 某门研讨课课程的考核成绩可能是到课率30%, 两篇短文各占15%, 一篇达到发表水平的书评文章 (对2—3 本书的比较评论) 占40%, 写作成绩占总成绩很大比重。无独有偶, 耶鲁大学在课业评价过程中也特别注重考查写作能力。文科的学生都需要在期末提交一篇论文, 长度一般在10 页以上, 这就要求学生积累足够的阅读量, 写作时保证论文有清晰的论点, 而不是简单地罗列事实。这样要求可以引起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足够重视。常青藤大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热爱读书, 喜欢思考, 记录、总结观点, 进而加工成文的好习惯。学生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 这对他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 课业评价目标明确
康奈尔大学在开学初就把评价目标清晰地打印在学生手册上。如农业和生命科学学院要求所有的本科生必须满足以下目标:第一, 对所学的学科可以解释、评估, 有效地说明事实、主张理论和假设。第二, 查找、存储、批判性地评价和有道德地使用信息。第三, 整合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 进而得出合乎情理的创造性结论。第四, 通过写作、演讲、可视化信息能有效地进行交流。第五, 用多种角度清晰阐释观点。第六, 展现出既有独立工作又有团队合作的能力。第七, 应用可持续方法分析一个或多个人类和地球资源所面临的主要挑战[5]。康奈尔大学评价目标跃然纸上, 学生在入学时就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大学有着明确的评价目标, 可使管理者有据可依, 教师有章可循, 学生也可以有明确的方向, 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对我国高校学生课业评价的启示
(一) 课业评价过程凸显人文关怀
“关怀”是一种投注或全身心投入的状态。人文关怀则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人格、主体等的关注和尊重。在高校中表现在教育者和管理者关心、理解、尊重学生。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就是对人文关怀的高度概括。我国高校长期存在着功利性评价思想, 关注大学的名声和硬件设施的建设, 注重最终的成绩, 却很少分析成绩的影响因素, 没有做到以学生为本。美国常青藤大学在这方面有先进的经验, 在评价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隐私, 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我们应当在今后高校评价过程中体现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不但注重其智力的发展, 更要注重其心理和情感的发展, 让学生拥有爱、梦想、激情、好奇心, 求知欲等, 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 构建科学的课业评价体系
我国高校现有评价体系不健全, 表现为评价方法单一, 主要是以书面考试为主, 采用标准答案或参考答案来评分, 没有形成等级;评价内容主要是考查课堂上教师讲的知识, 具体考查哪些重点、难点由教师决定, 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评价方式以终结性评价为主, 大学主要组织期末考试, 忽略课堂测验和平时表现, 以一张期末试卷来决定成绩, 过于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课业评价内容、方法、手段等都有待改善。借鉴美国常青藤大学课业评价的经验, 我国高校可以进行课业评价制度的改革, 加强课业评价体系建设, 制定严格的评价标准, 明确评价的目标, 形成标准规范的评价机制。
(三) 注重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从现代信息论和系统论的角度来看, 写作是一个收集、加工、输出信息的整体系统。美国的未来学家曾说过:“在这个文字愈来愈密集的社会,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读写技巧。”但是随着网络普及化, 我国当代大学生越来越不注重写作, 一些学生的写作能力很差。高校也没有充分认识到写作能力的重要性, 没有把写作能力纳入评价的内容, 除了文学、新闻与文秘等专业, 很少高校开写作课。但是, 美国常青藤大学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把写作成绩计入总评成绩, 让学生写论文并形成自己的理论, 进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学生不再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 而是有独立思维和见解的优秀人才。因此, 我国高校今后在评价学生课业时也应注重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 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王晓阳, 刘宝存, 李靖.世界一流大学的定义、评价与研究——美国大学联合会常务副主席约翰·冯 (John Vaugh) 访谈[J].比较教育研究, 2010, (1) .
[2]World’s Best Universities:Top 400[EB/OL].http:www.usnews.com/education/Worlds-best-universities-rankings/top400-universities-in-the-world.
[3][美]拉尔夫·泰勒;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85.
[4]Handbook for Students 2008-2009[EB/OL].http://webdocs.registrar.fas.harvard.edu/ugradhandbook/2008-2009/ugrad-handbook.pdf.
【教学的常青树】推荐阅读:
《最后的常青藤叶》一体化教学案07-13
春天的常青树的作文11-17
一棵“常青树”,“三生”教育情08-18
冬青树的作文开头07-05
常青友谊作文06-01
职业常青培训总结08-29
友谊常青初中作文06-03
生命之树常青11-21
友谊就像生命里的常青藤作文11-11
以人为本 基业常青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