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教育管理论文

2024-10-22

新生教育管理论文(精选12篇)

新生教育管理论文 篇1

学校是一方育人的沃土, “幸福校园”会成为师生精神的乐园。新生的入学及军训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 良好的学前教育将为我们的学校教育工作定下良好的基调。只有认真做好从新生报到至军训结束期间的所有工作, 切实把握好新生报到、学前教育以及军训环节, 我们的整个教学工作才能在学校、家庭、学生以及教官之间形成合力, 才能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 也才能真正把学校办成引领社会文明、引导学子追求高雅与进步的“幸福乐园”。

1 开学报到环节

1.1 主动寻找交集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开学报到第一天, 也是辅导员与学生的第一次见面。报到之前, 辅导员应仔细分析学生名册, 尤其是学生的姓名和家庭住址。面对前来报到的每一个学生, 辅导员都应尽量寻找与学生之间的交叉点, 尽量发掘学生的独特之处并加以肯定。比如说:发现学生的字写得好, 辅导员就应及时的加以鼓励;对来自红安县的学生, 我们可以说出红安县是“将军县”, 这些不经意的鼓励和赞扬会在瞬间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消除陌生感并赢得学生的好感, 老师的随和及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也可以让家长放心。

1.2 通过构筑“桥梁”来赢得家长的支持

新生报到时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由家长陪同来校的, 特别是新生接待的当天, 家长一般都会和学生一起到新生辅导员那里填写报到单, 这个时候, 是我们和家长直接接触的最好时机, 更是老师和学校在家长心中留下良好第一印象的最佳契机。同时, 通过和家长的接触, 我们也可以更好、更快、更多的了解学生。因此, 虽然新生报到那两天, 老师特别是新生辅导员会很忙也很累, 但我们仍需尽力把握住家长的“桥梁”作用, 争取在后续的工作中让家长放心, 也可以使辅导员的工作更顺利、更省心。

2 学前教育

2.1 积极导入专业并构建良好愿景

负责专业介绍的教师, 必须对本专业要有全面的了解, 并且要有相当的感召力, 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热情, 让学生看到希望并构建良好的愿景。下面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也很能锻炼学生的专业, 并且作为第三产业的酒店业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可是, 毕竟酒店管理专业还是一个年轻的专业, 再加上我们的家长绝大多数都来自农村, 在社会总体风气得到改善的同时不可否认的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 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家长们对酒店业的发展以及酒店管理专业的认识普遍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偏见。这些不利因素的客观性迫切要求辅导员以及负责专业介绍的老师尽快、尽可能的为学生构建积极的愿景, 首先让学生本人安下心来, 踏踏实实的学习本专业;其次, 还希望学生们进一步做通家长的工作以期得到家长的支持与帮助。这些都将为后期的教学、管理以及实习实训工作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加强引导并鼓励学生重树自信心

如卡姆拉斯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个体, 教育就是要让所有学生, 哪怕是最为调皮捣蛋的学生都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他们可能的潜质, 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虽然我们的学生文化分数都不高,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不聪明或者说不可能成才。“差生”总是在失败的阴影下, 背着失败的包袱一点点地成为差生的。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也是一个苦难的过程, 肉体上的, 心灵上的都是如此。因为懂得, 所以要给予更多的帮助尤其是适时适当的鼓励。教师特别是辅导员要善于拨动学生的心, 要善于寻找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尤其是后进生。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 后进生转化最可怕的敌人是失去上进心, 自暴自弃, 破罐子破摔。如何使学生从困境中摆脱出来,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强调的, 必须使学习成为他们树立高尚的自尊感的领域。教师要倾注满腔的爱, 凝神注目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启发诱导, 使之发扬光大。

3 新生军训

3.1 以学校为中心树立全局观念

新生军训是新生入学后学前教育的重头戏。学生人数之多, 天气之严热以及高考压力下学生身心承受能力的限制决定了新生军训工作的综合性、复杂性。要保证军训工作的顺利完成, 作为新生辅导员, 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理念。具体来说, 就是在整个“军训”这一关键时期, 每位辅导员在尽力带好自己学生的同时, 还要将全体新生都视为自己的学生, 不分系别和专业, 只要学生有需要, 就得全力主动给予关心和帮助。比如, 当看到有学生晕倒而其辅导员不在现场或辅导员在现场而忙不过来时, 无论你是否认识这个学生, 也不管你认不认得这位辅导员, 你都应毫不犹豫的伸出援助之手, 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内感受到学校、老师的温暖, 也可以确保军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加强沟通为后期管理打下基础

第一, 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根据我院军训工作的部署与规定, 新生辅导员是应该住校并全程跟训的。对于辅导员来说, 跟训工作会相当辛苦, 但同时, 接近二十天的朝夕相处, 也将为辅导员近一步了解学生、培养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并获得学生的信赖创造条件。 军训期间学生的言行及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都将被加以相对严格的限制, 这一期间, 大多数学生的性格、情感都将在对新环境的适应以及对父母依赖的“断层”中比较真实的显现出来。辅导员的细心、热心、爱心和关心对兴奋与迷茫中的新生来说至关重要, 军训期间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及双方之间构建的良好师生关系将为后期的学生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 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除了报到当天辅导员要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以外, 军训期间我们的新生辅导员也应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对学生而言, 军训过程也是一个受约束和吃苦的过程。在熟悉新环境、搞好同学关系、忍受炎热天气以及面对专业选择中的困惑等多重压力下, 难免会有学生向家长诉苦, 有时我们还可能会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面对家长的质问甚至责骂, 这个时候, 我们能做的就是迅速调整自己, 以良好的状态、诚挚的情感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直到让家长满意为止。家长就是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前期家长的满意将为我们后期学生家庭教育的有效实施以及学生的常规管理工作提供方便。

第三, 加强与教官之间的沟通。

军训期间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教官。辅导员除了要加强与学生及其家长之间的沟通外, 还要主动和军训教官进行沟通, 在沟通中了解学生的动态, 协助教官更好的完成军训任务。另外, 辅导员也要关心军训教官, 帮助他们解决在训练或者生活中的困难, 让他们体会到关心并感受到温暖, 反过来, 他们也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对学生训练的指导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教官、辅导员之间形成合力, 确保军训工作的圆满完成。

摘要:高职院校新生入学这一阶段, 在大学生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和整个后期的学习与管理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辅导员在入学阶段抓住开学报到、学前教育和新生军训这三个关键环节, 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 将有助于高校辅导员对学生整个管理工作和高职学生整个大学学习生活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开学报到,学前教育,新生军训,新生管理

参考文献

[1]管向群.中国教育最需要的新理念。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宝安模式”课题组.中国职业教育宝安模式, 北京:人民出版社.

[3]谭林, 张明丽.浅议现代家庭教育的缺失与对策[J].成都: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1) .

[4]陈平.论和谐视域中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学校、社会、家庭教育[J].湖南: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 (2) .

[5]张洪华.和而不同和合而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合作的生态分析[J].上海:当代教育论坛, 2009, (10) .

[6]才忠喜.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思想教育体系[J].黑龙江:教育与职业, 2009, (17) .

[7]范秀文.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6) .

[8]董建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德育实践与思考[J].热点观注, 2007, (12) .

[9]蒋凯.知识精英与道德楷模二者可否兼得[N].中国教育报, 2004-5-22 (3) .

[10]李中亮, 刘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的整合发展趋势——兼议人的发展的内涵[J].现代教育科学, 2009, (2) .

新生教育管理论文 篇2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一年级新生是群特殊的群体,规范好他们刚入校的各科行为习惯至关重要。做好了这一时期的班务工作,让每位新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才能使每颗心灵在人生的轨道上正确地运行,顺利地通过中学学习,愉快地度过大学生活,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因此,每接一届新生,我都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对班务工作总是尽心尽力尽责,通过多年的实践,我觉得要做好这一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全面了解,熟悉学生

班主任要对全班学生的自然状况、学习情况、思想品德状况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和分析。如男女生比例,知识结构,城乡人数。班级中有无典型的人或事等,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班主任要分清班级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选准主要矛盾作为集体教育的切入点来推动集体教育的客观效果。如:今年我所带班级男生比女生多11人,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有一定的体育才能,班主任就应以运动会、体育竞赛等活动作为突破口,带动班级学习、纪律等其它方面的工作。

二、树立班主任威信

威信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是一种非权力的影响力。威信高的班主任较易取得好的教育管理效果。因此如何尽快的在初一新生中树立班主任的威信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获得学生的好感,提高威信,班主任首先应该是一名出色的任课教师,对所教学科有精深的研究和全面的把握,并能把所把握的知识准确、系统、科学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使学生感到班主任是个博学多才的人,从而让学生信服。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要做好,班主任的行动最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十分注重多动手,以自己的行为去带动学生,和学生一起打篮球、乒乓球并和学生开展竞赛,教室里偶尔出现纸屑,我就弯腰捡起来。这也有利于维护和增强班主任的威信。

另外,班主任在管理学生过程中,既要严格要求,又要满腔热情,才能真正树立威信,只“严”不“爱”,则有威而无信;只“爱”不“严”,或光有“菩萨心肠”。对问题却视而不见,不严肃对待,则既无威而又无信。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严爱结合,才能树立威信。

总之,班主任在学生面前树立,巩固自己的威信,必须以身作则,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走进学生,将关爱、尊重严格融为一体,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自己的威信并得到巩固。

三、通过量化管理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为了促进新班级良好班风的迅速形成,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集体参与意识。以便有效的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新生一入校门我就反复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行为规范》,学习《学校量化评分细则》,然后让每位学生根据学习的理解,制定适合我班的班规。这种做法不但打破了以往由班主任制订制度管理的旧模式,而是根据学生的成长需求进行一番探索。第二周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便打开了帷幕。同学们的反应很积极,纷纷出谋划策,在不长时间内就收集到了许多建议,甚至比较详细的方案。在班会课上师生共同商讨补充出台了“班级量化细则”和“班级量化细则管理方案”,具体内容大致为:各项考评按考勤、作业、课堂纪律、卫生等方面,进行每日评分,评分由班委记录,调动各组组长,课代表及全班同学参与监督,每周周末总结一次,评出优秀学生,进行相应的奖惩。

管理标准实施一段时间后再向学生征集修改方案及意见,放到班会课上讨论,他们有时会为一个很小的评分细节争的面红可赤,会为一个赋分标准再三修改,会去制定合理的评价办法,使我看到了学生的责任与团结。例如:方案实施一段时间后由于个别同学集体意识淡薄,自律能力差而导致扣偏多,班委罚他们为班里做好事、做值日,他们都无所谓。针对这个问题在征集的方案中大多数学生都提出把差生分到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评优胜小组,小组内同学自主性的相互帮助,与示范影响到个别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责任心强的小组长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班有个男生叫杨国强,是五马场来的,长期以“不会做”为借口不按时交作业,小组长则按时提醒他每日的各科作业。晚自习时,他们组的成员监督他完成作业。集体的的包容和组长的责任心都感染了这名男生,此后他不仅能够按时完成作业,而且上课睡觉、不上早操的现象已完全没有了。还主动做好事为小组加分。这件事不仅证明了个人量化评比转为“班级小组竞争评分制”的正确性。而且为顺利推行积累了经验,增加了信心。在“班级小组竞争评分制”实行过程中,个别班干部不能公正执法和如实记录评分,偏袒自己所在组的组员引起了同学们的异议。我就此召开专门的班委会,分析了问题的严重性,以及这样做造成的负面影响,会后班委会成员向全体同学宣布,在评分标准上对班干部“渎职”严惩,对班干部违纪翻倍扣分。此后班委的表率自律、公正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与支持。顺利推进了“量化管理细则”的实行。

除了上面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外,我们还根据制度实施中遇到的具体情况对管理制度进行修改与完善。一段时间后,学生觉得激励机制不够,于是我们就加大奖励机制,在每周小组评比的基础上,增加每月个体总评,每学期总评等大的奖评活动,将学生总评与小组评分制直接挂钩,还在原有评比项目的基础上增设“好人好事风尚奖”“创新活动奖” “参加集体活动突出奖”等新的评比项目,以更好地鼓励学生德育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制度的完善去推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一年多班级管理制度实施,明显地看到了学生纪律意识,团队意识的加强,我班不仅轻松地完成了学校常规班级管理的任务要求,还能高效地学习工作,并逐渐形成了活泼团结向上的优良班风。在对同学进行管理的同时也完成了一定的教育任务。培养锻炼了一批优秀的班干部。

高校新生教育管理前移的策略思考 篇3

一当前我国高校新生教育管理的实践及问题

(一)我国高校新生教育管理的时间分析

我国高校新生教育管理大多数在开学之后才进行,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开展。随着高校对新生教育的重视,部分高校开始延长新生教育时间。例如,中国人民大学的新生入学辅导由1至2周扩展至一个学期,采取分阶段循序推进、校院班三级开展的形式,从9月至12月分阶段进行,依次分为“适应”、”融入”、“体验”和“规划”4个主题,每个阶段都将按不同的主题开展不同的活动。在北京林业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分两个阶段进行:入学第一周是新生集中教育阶段,由新生开学典礼、新生入学教育讲座和参观校史展3部分组成。从9月至次年7月为新生持续教育阶段,该校各部门将与各学院重点围绕“适应与发展”、“学业与人生规划”、“人际与情感”、“做人与修养”等问题开展新生持续教育工作。[2]

但延长新生教育时间的做法毕竟只在少数,众多高校新生教育时间短、内容多,缺少短期教育与长期教育的配合,不仅占用短暂四年学生求知的时间,也未能将新生在生活不适、学习不适、人际不适、学生管理方式不适和心理不适等方面做充分的预警。据2005年的一组数据显示,全国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54.4%,有28%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10%的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3]今年上半年,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新出台的“2010级大学新生月度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近四成新生目前存在人际关系问题。

(二)我国高校新生教育管理的形式与内容分析

我国高校的新生教育管理主要有四种形式:第一,通过开办“新生入学教育”系列讲座,包括专业教育、安全教育、入党教育等,解答新生困惑,引导他们调整心态,克服适应障碍。第二,通过开展新生文体活动和素质拓展培训,如“迎新生”文艺晚会、团体心理辅导,新老生交流会等,满足新生交往和尊重的需要,有效排解他们的内心矛盾,加快适应进程。第三,通过开设相应的新生教育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和《形势与政策》课,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讲授大学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的特点,帮助他们实现角色转换。第四,通过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帮助新生尽早确定职业方向,明确自己的定位。

一些高校不仅在入学后的新生管理上“做文章”,还通过录取通知书提前给新生传达教育信息。例如,上海大学随录取通知书给新生派发了《学生手册》和《生活指南》光盘,让新生提前熟悉高校生活。[4]浙江工商大学提前给新生寄发了《大学英语(一)》教材,让学生利用暑期提前预习。[5]南京理工大学给新生寄发了“入学须知”,包括学校概况、报到要求、奖学金、资助政策等等,都有详细介绍,让新生提前对学校有个初步了解。还有部分高校给学生寄发了必读书目的书单[6],帮助新生提前适应;甚至布置“暑假作业”[7],要求新生充分利用暑假。

纵观国内高校,多数仍沿用传统新生教育模式,创新之举少之又少,内容枯燥、形式单一、教育流于表面等问题,造成教育不到位、教育成效不显著。从高校管理角度来说,高校若能提前介入新生管理,利用录取通知书等渠道对新生进行提前教育,不仅改变传统新生教育从入学后开始的做法,更好地实现学校———学生、专业———学生之间的互动,又通过帮助学生实现成长,提升高校的教育管理水平,保证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此外,从高校发展角度来说,新生教育前移也有助于高校自身特色的形成,通过打造特色录取通知书提前传达教育信息,形成自身教育特色,给新生及社会留下良好印象,以此打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高校新生教育管理前移的可行策略

当前,高校新生教育管理从录取通知书发放开始的做法并未普及,但其前移策略依然有其广泛的适用与应用价值。第一,从高校学生角度出发,大学新生对大学的好奇与渴望,愿意尝试大学丰富多彩的生活,也乐于接受学校多样的信息与管理。第二,从管理方式角度出发,高校在录取初期提前传递教育管理信息,不仅符合新生在此阶段的行为认知,也为其更好地实现角色转型提供外在推力。第三,从新生管理的途径出发,网络已成为高校行政管理与知识创造的重要媒介,利用网络,高校新生管理突破了传统管理滞后狭隘的时空束缚,实现从录取第一时间就能与每位新生畅通联系,也为更便捷的师生交流与新生教育提供了可能。第四,从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看,新生教育管理前移更好地连贯了“高大教育”的衔接,为帮助新生顺利度过人生的转折期而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普及。

(一)提前为新生做信息指导

大学新生来自全国各地,面对新的城市、新的校园,必然需要一定时间去熟悉与适应。提前向新生发放学校信息、专业简介、校园地图或城市生活攻略等,帮助新生全面了解即将生活4年的大学,尽早实现角色过渡。通过向新生寄发记载本校办学历史、办学思路、办学规模和招生情况的宣传册,让每位新生了解校史、牢记校训,做到以校为荣。图文并茂的宣传单或图集令新生增强归属感,明确自身使命。学院与专业的介绍能让学生提前了解专业所学、培养方案、专业特色,甚至课程设置,有助于新生提前规划自己的大学四年,为将来的发展制定更明确的方向。另外,校园地图或城市生活攻略可成为新生的贴心工具,感受来自学校的细致关怀,方便日后的大学生活。

(二)提前为新生做入学指导

新生开学需办理的繁琐材料与手续常常令许多新生心生忧虑,高校提前向新生发放入学须知、学生手册、安全教育手册等,不仅消解新生开学的焦虑,也能为入学后的各类教育活动做提前预热。许多高校在入学教育环节中都会安排新生学习《学生手册》,并进行新生入学考试。提前派发《学生手册》可让新生率先预习,不仅使规章准则更加熟记于心,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入学后仓促学习的紧张。安全教育是高校新生教育中的“老生常谈”,但每年新生被骗事件依然不绝于耳。高校提前发放《安全教育手册》,可事先对新生上学路上及到学校之后如何防骗、防盗、防火等问题做充分预警,在安全教育工作上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三)提前为新生做学业指导

不少调查显示,不少新生入校后失去学习动力,对于“为何上大学”和“将来做什么”十分茫然,这与长期的应试教育和缺乏生活目标密切相关。从高中进入大学,学习模式经历截然不同的转变,这令很多新生不知所措,一时无法适应。提前向新生发放阅读书单、选课手册、课程教材、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或者为新生布置“暑假作业”,引导新生充分利用暑期的黄金时段,进行大学的预热学习,将高中时代的“你教我学”变成主动的“我要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大学新生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提前发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书,能让新生对自己的大学四年和就业发展有更周全的设想;而布置“暑假作业”、要求新生撰写读书笔记或调查报告,并为此配备一定的学分,不仅帮助新生充分利用暑假时间,还丰富了他们的实践阅历,亲近社会生活。

(四)提前为新生做生活指导

如今的大学新生多为独生子女,出生于90年代以后,过着在家靠父母、在校靠老师的生活,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进入大学后,脱离父母独立生活,面对琐碎的日常问题、理想现实的差距常常令他们无所适从。高校应及时洞悉新生的思想动态,借由录取通知书向新生公开高校网站、校园论坛网址或QQ群号,让新生通过网络交流解惑。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令网络大范围普及,高校在新生管理中应主动迎合大学生爱上网的兴趣点,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强大职能,通过在高校官网发布校园信息,为新生建立校园网络论坛或成立QQ交流群等,不仅让新生实现远程交流与学习,也能方便他们提前认识未谋面的同学,找到自己的归属,满足其情感需求。目前各大高校都设有自己的校园BBS,且内容丰富。许多高校论坛上都设有“新生专栏”。暑期的校园论坛是新生们极为活跃的场所,因此高校信息中心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安排老生或有关教师定期值班,及时解答新生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为他们提供便利。

(五)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特色活动

高校可利用入学前的暑期为新生组织各类夏令营或素质拓展活动,让有条件的学生提前感受高等学府的生活氛围;同时针对另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高校可向他们开放一些勤工俭学岗位,一来帮助他们提前适应大学生活,二来也解决他们的经济负担。目前国内高校在暑期的新生素质拓展活动十分稀少,除少数保送班会有集训,其余便鲜有耳闻。新生素质拓展活动本该有其广阔的生存空间,一方面,刚刚经历紧张奋战的准大学生们对高校充满好奇,渴望通过这样一些培训活动融入大学,结交朋友;另一方面,家长也希望孩子能在这样的拓展活动中提升自我,为今后的大学生活打好基础。高校可通过录取通知书将活动通知发放至每个新生,自愿原则确定参加成员。夏令营期间聘请教授、学者或专业培训人员为新生做各方面辅导,让他们学习知识、丰富阅历,适应高校生活。此外,对于家庭经济有困难的新生,高校也应尽义务为他们提供方便。

参考文献

[1]奚从清.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18.

[2]郝娜,邱乾谋.2010年大一新生入学教育时间延长[N].北京考试报,2010-9-13.

[3]杨茉莉.浅谈大学生的心理问题[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5(3):168-169.

[4]李征,张骞.高校录取通知书花样百出[N].新闻晚报,2006-07-23(5).

[5]俞朝盈.晒晒今年的高校录取通知书[N].绍兴晚报,2009-7-26(7).

[6]时晨.浙江大学为新生开入门书单[N].都市快报,2009-07-22(11).

[7]陈晓春,任松筠.录取通知书,别出心裁见关爱[N].新华日报,2009-07-29(A06).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 篇4

关键词:新生,大学,纪律,安全,心理健康

入学教育是大学新生步入校园后的第一堂课, 是帮助他们了解大学生活、树立新的奋斗目标、尽快完成由一名中学到大学生转变的重要途径。入学教育的成功, 依赖于入学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更有赖于入学教育的内容。如何开展新生入学教育, 使学生在进校后能够从中受益, 明确学校相关规定, 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 也是每个老师和领导最为关心的话题。因此, 我个人对新生入学教育有一些新的看法, 以供大家讨论。

一、崭新的大学生活

大学不是高中生活的延续。大学生活是学生在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和成长经历, 不再是高中生活的延续。以前的高中生活只有一个单一的目标:“考大学”, 所有的生活学习都为了这一个目标转, 学生处在一种家长、老师的高压下学习, 很难有自己的掌控权。而进入大学以后, 学生可以有自己的目标定位, 学习生活更为自由, 进入完全自主的状态, 可以朝着自己喜欢的目标奋斗。进入大学后, 同学们都会感到, 学习内容, 学习要求, 学习视野, 思维方式, 管理模式, 生活方式都跟高中生活完全不一样。

二、纪律教育

虽然说大学生活比高中的生活有了更多的自主性, 但是学校同样要根据自身的条件特点制定相应的条款来规范、约束学生的学习生活。道德是告诉你应该做什么, 而校纪校规是警示你什么不能做。一直以来, 对学生思想素质的教育往往是通过思想教育来进行的, 但仅仅依靠思想教育显然是不够的。思想教育是通过正面说理, 宣传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 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主管认识, 从而达到“内化”的目的, 进而达到学生遵纪守法, 努力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样, 行政管理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将思想教育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规范化, 条文化、制度化, 从而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加以正确引导。因此校纪校规成为强制执行了一项重要内容。每年, 学生因违反相应的学生管理条例而被处罚的有很多。在刚踏入大学的新生来说, 学好学校的管理条例是相当必要的。

三、安全教育

近几年来, 全国各高校因忽略安全问题或对安全重视不到位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件在各大报纸和网络中经常出现。对新生进行人身、生活、财产安全等方面的教育、组织新生学习《安全管理条例》, 并剖析典型事例, 增强新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严格要求, 严加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且是现在每个学校最为重视、也最为头疼的问题。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影响稳定, 稳定影响秩序。安全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而且需要全校师生的支持和密切配合。为了学生的安全, 学校在对新生教育时要要求大家从小事做起, 从身边事做起, 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四、心理健康教育

1. 新生中容易出现的不良心理问题。

由于受到学习内容, 学习要求, 学习视野, 思维方式, 管理模式, 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巨大改变, 很多新生出现了各种对大学生活不同的反应。正所谓“天才不是第一天生下来就是天才的”, 换言之, 一名优秀的、合格的大学生不是一进校门就是的。他本身有一个逐渐的适应过程。很多同学在才进校门时就不同程度的出现“大学适应不良症”。生活的变化。不论是从生活环境还是生活方式上来说, 都跟以前的高中时期大相径庭。以前很多时候家长都会帮助孩子处理好各种生活上的问题, 比如“吃什么”、“穿什么”、“怎么花钱”、“某天安排什么样的活动”等等。可现在全部要由自己处理, 很多同学感到了焦虑, 没有归属感。学习状况的变化。从紧张的中学阶段过渡到自由度较高的大学, 教学形式、学习内容、学习条件、学习方法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从某些地方上考试大学的学生来说, 也许过去你的成绩一直在当地名列前茅, 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可进入大学后发现, 比自己成绩好的人比比皆是。这样就会造成这类学生的失落感。人际关系的变化。在中学时期的人际交往显得较为单纯、单一, 都是自己的父母, 亲戚, 同学、老师;可到了大学, 天南海北的同学有着自己不同的家庭背景, 成长环境, 秉性脾气大为不同, 大家素昧平生。刚开始也许大家会觉得新鲜, 可时间久了, 各自间操着自己的方言, 难以适应, 难免会有孤独感。管理方式的变化。大学是讲求个性的地方, 学校不会给学生施加更多的压力。在管理上就比高中时期自由了很多。“在大学, 完全靠的就是自觉。”最典型的是:也许很长一段时间学生才会见到教授某种课程的老师一次, 也许隔段时间才能见到自己的辅导员。大学实行的就是自主管理, 学生全权安排自己的时间、金钱, 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但是, 大学生有他特殊身份多规定的内涵。想要当好“自己的主人”就必须要有一种责任意识, 学会对自己的意识和行为负责。忽视对自己的“管理”, 时间长了, 就使自己成为了“没有责任心”的人。

2. 如何让学生在进校时就建立起良好的心理。

正确认识自我。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需要什么?我能做什么?我要得到什么?我的目标是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摆在学生的面前。人的一生都在不断的找寻自我, 时间自我, 完善自我。正确的处理自我的问题是每个大学生不容回避的课程。能进入大学的人都很优秀, 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 关键的问题是, 如何定位自己, 一切从头开始。这种认识不仅仅是对仪表容貌, 更多的是对自己能力, 性格、品德、人生观价值的一种探讨。充满自信的人永远是最美的, 更知道让大家如何去欣赏自己的美。构建自己的奋斗目标。有目标的人就不会无聊, 有目标的人就不会感觉生活没有意义。大学生应该是有理想, 有目标的人。拥有目标就拥有美好的明天。关键是看自己如何付出, 付出多少。一定要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有了兴趣和欲望就能够自觉地徜徉在浩瀚的知识海洋, 吸取新知识, 发展多方面的能力,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正视挫折。遇到挫折时我们会很困惑, 但这也是一次挑战, 又或许就是一次机遇。当“风雨”来临时, 我如何才能找到“避风港”。痛苦是必经之路, 要得到欢乐, 就必须能够承受痛苦和挫折, 我们不止拥有痛苦的体验, 也更要拥有把不幸变为幸福, 把令人心痛的缺陷变为新力量的机遇。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并保持快乐的心, 就可以得到最珍贵的收获。正确的与人交往。人属于社会性的, 群居的动物。在与人的交往中可以实现个人各种需求。如何才能与来自四面八方, 有着不同方言, 不同家庭环境、不同成长背景、不同生活习惯的同学和谐相处, 从而达到和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相处, 这也是新生的必修课程。大学的人际交往不再像高中时期单纯, 单一, 需要处理的各种矛盾也随之增加。大学生要处理好父母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社团圈、老乡圈、学习圈、娱乐圈等各方面的关系, 让他们应接不暇。良好的第一印象、爱心助人、交往有度、善于倾听、适度请教问题、得体优雅的谈吐、学会赞扬他人、正视别人的批评、帮助别人做决定、勇于承认错误等都是处理好人家交往的必要手段。

新生入学教育方案 篇5

一、强化领导、明确责任

学院成立由副院长卞正富为组长的新生入学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以阿不力克木·阿不德卡德尔为主任的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安排部署及组织督导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各系部党总支书记为本系部学生入学教育活动第一责任人,各分管学生工作的系部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各班主任为班级学生入学教育活动主要责任人。

二、入学教育活动安排

(一)教育目的

通过教育引导,帮助大学新生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奋斗目标、遵守校纪校规、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科学规划大学生活和职业生涯、使其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大学生活,把自己塑造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大学生。

(二)教育时间

根据学院统一部署,新生入学教育时间为20xx年10月9日至10月21日晚20:30—22:30分,具体入学教育计划见附件2。

(三)教育内容

1、校规校纪教育。通过校纪校规的学习,违纪处分、考试纪律等方面规章制度基本了解,能够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

2、学籍管理相关规定。通过对《新生读本》学业篇的解读及对学籍管理相关制度的学习,加强学生学业危机意识。

3、学业发展规划教育。引导新生制订个人学习的学期目标和阶段目标,发挥目标导向作用,不断强化学习动力,并以考试、考证、就业为抓手,认真落实学期目标和阶段目标,充分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自觉性和有效性。

4、心理健康教育。介绍大学生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及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让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健康基本状况及相应的求助途径,培养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顺利度过大学生涯并为以后的人生做好储备。

5、各类奖助政策介绍。介绍国家及新疆大学生奖、助、贷、补等政策,引导学生客观对待,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

6、党团工作介绍。介绍我院党团工作概况,引导学生积极入团、入党,明确入团、入党流程,充分发挥党员学生的先锋模范作用。

7、公寓管理中心工作介绍。介绍我院公寓管理中心建构及管理模式和办法,引导学生积极遵守宿舍规章制度,打造文明宿舍。

8、了解学校各项办事制度和流程。通过对《服务学生指南》的学习,使学生们了解学院相关部门办理流程,达到学生在校所遇见的任何日常事务知道如何办理。

9、军事理论、消防讲座。为巩固国防加强国防力量,根据自治区要求新入校的大学生必须开展军事理论教育,使同学们了解国防,维护国防。火灾是可怕的,火灾一旦爆发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所以预防火灾是十分重要的,在入学教育中火灾的预防及消防的知识必须牢记于每位学生心中。

10、防艾、紧急救治等知识。本次入学教育还加入了防艾滋病、急救知识等教育,由于条件所限无法做到100%覆盖,只能尽可能扩大学生所在范围,但防艾、紧急救治知识的学习是必要的,也将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必不可少的。

三、工作要求

1、各系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详细策划,根据学院新生入学教育安排及时制定本系部切实可行的新生入学教育计划。

2、班主任要在学院开展的新生入学教育阶段认真做好教育记录和考勤记录。要求所有参加学习人员不准请假,因病等特殊原因未参加的将情况上报学生处,学校将组织有关人员检查学习情况。

3、各系部要注重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的创新,积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有效激发新生参与入学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帮助新生进一步了解学院、了解专业,教育新生更好地遵守校纪校规,为学院争光添彩。

4、新生入校后,各系部主管学生工作书记(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要经常深入新生当中,与新生谈心,了解新生特点,掌握新生需求,帮助学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

高校新生礼仪教育初探 篇6

【关键词】新生  礼仪教育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252-02

我国几千年来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当代大学新生应植入礼仪教育,从而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校园生活,提高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

一、大学生礼仪修养的现状

部分大学生存在礼仪修养缺失,如不注意个人仪容仪表仪态、沟通中不够有礼貌、用语粗俗,与同学相处不融洽,争吵、打架;与老师沟通,缺乏应有的尊重等等。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多方面,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偏差,还有大学生对自身内在礼仪修养的要求不够。

二、从新生起开展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是学生从高中完成向大学转变的重要时期,各个高校都非常重视新生入学教育,相应地开展了专业教育、安全教育等活动,但大部分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并未将礼仪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内容中。笔者认为,基于以下三点原因,高校应将礼仪教育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大学是学生从依赖到独立的关键成长期

随着心智的不断健全成熟和年龄的不断增长,当代大学生在性格、情感、意志等方面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性格更加细腻,情感更加丰富,也更渴求精神和情感层面的交流。融入陌生又新鲜的集体生活后,需要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获得友谊和情感的满足。

2.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体现和必要途径

能否与周围的同学、师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丰富的社交活动,对于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很多学生处于被动生活的游离状态。每天看似过着“上课下课”、“吃饭”、“睡觉”、“宿舍—食堂—教学”三点一线的规律生活,实际上处于一种孤立、封闭、没有明确目标的“混日子”的状态。

他们不够积极主动,缺乏对生活的突破和创新。渴望被了解,渴望交友也渴望情感,但缺乏对友谊和友情的正确认识,人际社交方面知识和技巧十分匮乏。不懂得表达,也不主动去了解他人,很难有志同道合的朋友。

因此,越早让大学生们掌握人际交往的礼仪,对成长就越有利。

3.优秀的个人礼仪是个人素质和修养的重要体现。

做过辅导员的老师们应该对宿舍矛盾、学生干部竞选失败导致同学关系紧张等现象颇为熟悉,相当一部分同学之间存在人际交往及个人不良行为习惯问题。处理好了,学生会学会适应环境、包容他人,反之,会导致“大学梦”还没有开始便淹没在自己的世界里。而礼仪是与人交往的程序、方式以及实施交往行为时的外在表象方面的规范,包括语言、仪容、仪态、风度等等。学习礼仪,能提升个人修养,尊重他人,更好适应大学生活。

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即使产生了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排遣。礼仪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可以顺利开启各种交际活动的大门和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礼仪教育宜早不宜迟,中、小学时期学校没有对学生的礼仪教育给予足够重视,如果进入大学能处处可见学礼、行礼的良好氛围,对新生的成长非常有利。

三、高校新生开展礼仪教育的措施

1.将礼仪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

高校入学教育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系统化的新生入学教育能够推进新生入学教育内容模块化、方式多样化、活动项目化、主体全员化、载体多元化和影响长效化,发挥育人功能,帮助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笔者所在学院经过三年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一套新生入学教育方案,包括专业认知教育、校史校情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礼仪与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图书馆入馆教育、学生事务介绍等。礼仪与行为规范教育是新生在入校后最先系统学习礼仪的第一次课程,通过讲座的形式开展,课程内容包括为什么学习礼仪和日常基本礼仪知识两个部分。

2.开展礼仪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礼仪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大学新生,可以开展两部分活动,一是礼仪零距离活动,一是礼仪知识大赛。礼仪零距离活动包括新生辩论赛、和谐宿舍评比、班服班徽设计三个部分。通过班级竞赛,初步认识辩论形式及方法。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快速反应能力以及逻辑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礼仪主题的辩论,能使学生掌握沟通礼仪、演讲辩论礼仪。和谐宿舍评比是以宿舍为单位,通过创意设计,打造不同风格的宿舍环境。有利于让同学们学会融入环境、掌握相互包容的礼仪精神。班服班徽是以班级为单位,设计班级标志,对设计作品结合其意义进行阐述。让学生们学会集思广益与分工协作,有效沟通。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能使学生感受到礼仪的核心内涵,即尊重。

礼仪知识大赛包括礼仪技能大赛与经典诵读大赛两个部分,礼仪技能大赛是以礼仪为主题,以团队为单位进行竞答、展示,经典诵读大赛由学生围绕礼仪主题自选作品,从中学习和了解礼的文化、礼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张英伟,刘妍.高校大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的新思考2007(03).

[2]丁萍.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及途径[J].卫生职业教育.2009(08).

作者简介:

大学新生教育管理新机制分析 篇7

一大学新生教育管理机制面临的挑战

大学新生教育管理机制是指高校管理者针对大一新生进行组织教育, 开展一系列活动, 充分利用高校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对新生的思想、心理、政治等方面进行教育管理, 有效实现教育管理目标。大学新生教育管理机制是动态的, 它需要高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共同去实施。然而, 在探索大学新生教育管理新机制的过程中, 我们要考虑当今大学新生教育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1. 家庭条件差异问题

大学新生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家庭, 他们的生活背景和家庭经济条件不同。家庭条件差异必然会使新生的生活、思想和心理存在差异, 也会导致一些新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受挫。对于家庭富裕的新生来说, 他们可以享受金钱充裕提供的物质, 他们更倾向通过社交来建立自信心。然而对于家庭条件一般甚至是贫困的新生来说, 无形的经济压力会使新生产生自卑感, 在金钱匮乏、家庭教育不足的情况下, 这些新生生活节俭, 强烈想要通过个人的奋斗来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这些新生更看重自己的学习, 他们努力奋斗使自己的各方面都变得优秀, 以此来增强个人的自信心和优越感。

2. 心理健康问题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道德水平等方面都有所提高, 但是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是高等教育不可忽视的问题。大学新生面临着诸多压力, 如家庭的经济压力、适应新环境的压力、交往新朋友的压力等。在社会竞争和学习竞争的多重压力下, 新生存在厌学、缺乏自信、与同龄人交往困难等问题。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许多困难, 给家庭造成了负担。对于心理承受能力差、情绪多变、意志薄弱、依赖性强的新生, 高校更要注意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重视研究大学新生的心理状态, 引导大学新生排除心理障碍, 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3. 学习问题

大学的学习方式与高中的学习方式是截然不同的。高中的学习状态一直都是紧张的, 丝毫不敢放松, 并且几乎一整天都是在奋斗;而大学的学习是相对比较自由的, 可以自由分配个人的时间, 而且大学的学习需要自学, 老师在课堂所讲的知识是引导学生往哪些方面去思考和研究。自由、放松的状态容易使新生处于一种茫然无措的状态。学习往往不再如高中阶段那样得到绝大多数人的重视, 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态度不端正都成为新生学习方面的障碍。许多学校为了提高本校的生源质量, 变换着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但无形的学习压力会使新生不知道要学什么、怎样学, 进而产生焦虑。适当的焦虑和紧张对新生的学习是必要的, 但是过度焦虑会使新生失去自信心, 干扰思维, 从而妨碍学习。

二建立大学新生教育管理新机制的作用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引领者,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他们对未来社会的走向和发展状况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 高校要从新生抓起, 探索大学新生教育管理新机制对大学新生成长、高校发展的作用。

第一, 大学新生教育管理新机制的建立, 有利于加强高校的教育管理, 使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有序化、规范化, 有利于高校不断创新和完善教育管理方式和手段, 并且使新生详细了解大学的要求、规章, 养成自我规范行为的良好习惯。

第二, 大学新生教育管理新机制的建立, 能够帮助新生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 正确引导新生, 帮助新生正确对待面临的种种矛盾和困惑。当新生踏入大学时, 新生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开始变化, 我们可以合理利用这个新的机制, 激发大学生的热情、调动新生融入新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 增强集体观念。

第三, 大学新生教育管理新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新生明确自己的目标, 为了实现目标而努力。大学是新生新的起跑点, 是竞争和拼搏的开端, 通过大学新生教育管理新机制, 让新生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让新生趁着年轻为自己的未来做好规划, 思考适合自己的工作, 促使新生在大学生涯中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三如何建立大学新生教育管理新机制

1. 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一课, 高校应该对新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 增强对祖国人民的热爱之情, 激励学生勤奋学习, 同时重视素质培养, 通过新生军训、举办“中国梦”的演讲比赛或革命经典歌曲大合唱, 让新生了解更多的国防知识、军事知识,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增强新生对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担当意识。通过参观校园、开办关于思想教育的讲座、邀请毕业生谈大学生活等形式, 使新生了解学校, 从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2. 学习教育

达尔文曾说过, 其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如今, 社会越来越多元化, 更多的知识需要学生自己学习研究得出, 高校应建立正确而适当的学习标准, 引导新生往正确的方向探究知识, 还要经常开设学习教育讲座等, 让新生始终记住学习的重要性, 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新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是无限的, 通过知识的教学, 发展新生的智力素质, 引领学生, 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培养他们的探索创新精神。新生应确立适合自己的目标, 避免由于期望值过高而造成过度焦虑;应花更多的时间参加课外活动, 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 试着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理想来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 创造自己的未来;大学生还应提高自学能力, 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 心理健康教育

世界卫生组织在1989年曾把健康定义为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可见, 健康不仅仅是身体的无疾病表现。在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的情况下, 很多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问题, 高校应设立心理咨询团队, 主动发现新生的心理问题, 为新生提供便利的服务, 使新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促进新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大学新生教育管理新机制可有效帮助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环境, 实现角色转换, 融入新的生活。

摘要:大学是一个新的起点, 是学生完善自己的开端, 新生入学教育在大学教育管理机制方面是一个不可忽略的环节。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不断改革, 研究大学新生教育管理新机制, 建立大学新生教育管理新机制成为高校教育迫在眉睫的举措。本文从大学新生教育管理机制面临的挑战, 建立大学新生教育管理新机制的作用, 如何建立大学新生教育管理新机制三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关键词: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金一斌、罗美华、刘孝菊.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学术月刊, 2012 (7)

[2]李兴富、吕光.高校新生的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J].教育与职业, 2011 (27)

[3]查方勇.高校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 (9)

[4]黄群、肖越峰、刘艳.2660名大学新生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校医, 2001 (1)

[5]王晨霞、雷林海.帮助大学新生适应大学学习[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1 (3)

[6]成满庆.浅谈大学新生情感适应能力的培养[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S1)

高校新生安全教育概述 篇8

1. 部门简介 (公安机关及学校安保机构)

首先要介绍这一方面的常识, 让学生了解学校及周边的安全管理部门, 这样在事发之际, 学生知道应该找什么部门, 在什么地方, 以便公安机关和学校安保机构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解决问题, 使损失降低。

如长江师范学院就有重庆市公安局文保分局团结派出所和长江师范学院保卫处。团结派出所共有7名同志:所长、政委各1人、民警2人。负责学校区域内的治安、稳定工作。保卫处共有工作人员24名 (其中有公安民警7名) :处长、副处长、科长各1人, 副科长2人, 处内设综合科、保卫科。保卫干部17人, 负责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保卫处下设组织:校卫队、“校园110”。团结派出所实行双重管理, 派出所、保卫处实行合署办公。李渡校区报警电话:72077121, 江东校区报警电话:87807398, 建涪校区值班电话:72028250。

2. 学校周边的治安状况

由于大多数学生来自远方, 对学院周边的情况 (包括治安状况) 不甚了解, 而且学生年轻气盛, 容易与周边的人发生冲突, 引起事端, 为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 有必要对新生进行学院周边治安状况的介绍。

如长江师范学院地处涪陵区, 共3个校区:李渡校区、江东校区、建涪校区。

李渡校区外围治安环境复杂, 学生夜间应按时回校。江东校区的周边治安环境较为复杂, 车流量大, 出校时注意交通安全。建涪校区处于涪陵城市中心, 外来人员流动量大, 重点防案件发生。

3. 新生入学安全须知提示

新学期到来, 为了使同学们有一个良好、安定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 校保卫处要求广大同学提高防范意识, 加强自我防范, 因此, 要注意防火、防盗、防骗、防事故, 注重交通安全、禁毒, 积极参与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遵纪守法。

3.1 防火

首先是防火的注意事项: (1) 寝室内不私装、乱拉电线, 人离开寝室注意切断电源, 注意用电安全。 (2) 寝室内严禁使用蜡烛照明, 严禁使用电炉、电饭煲、热得快、电热毯等大功率电器, 严禁烧水做饭。 (3) 不要在宿舍及走廊焚烧垃圾。

其次如果发生火灾就应该: (1) 迅速报警。火警电话号码是“119”。报警时要讲清着火单位的路名、门牌号码、靠近何处、燃烧物质及数量、火势情况、有无被火灾围困人员。报警人的姓名和联系电话号码。 (2) 积极灭火。初期火灾火势较小, 比较容易扑灭, 应积极采用各种方法灭火, 如使用就近水源、灭火器, 把可燃物移走等方法灭火。 (3) 迅速疏散逃生, 不要贪恋财物。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 应尽量用浸湿的衣物披裹身体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应弯腰降低身体高度尽量贴近地面。身上衣服着火, 要及时把衣服脱下或就地扑滚, 万不可奔跑, 否则火会越烧越大。居住在楼上的人被火包围时, 要想尽一切办法下楼或向外打手电、扔小物品发出求救信号, 千万不要冒险跳楼。 (4) 对受到火势威胁的物品要及时疏散到安全地点。 (5) 保护好现场, 维护好火场秩序, 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火灾现场。

3.2 防盗

(1) 大量现金及时存入银行, 不要将身份证和存折 (卡) 放在一起, 不要以生日作为密码。网上查询、消费注意密码安全。 (2) 宿舍钥匙要随身携带, 不要外借他人。如有丢失要及时报告宿舍管理员。 (3) 外出或就寝时注意断好电, 关好门窗, 养成随手锁门的习惯。 (4) 拒绝推销人员并及时报告宿舍管理人员。 (5) 贵重物品妥善保管, 提高安全和自防意识。 (6) 在食堂、图书馆、教室等公共场所不要用书包等物品占座位;离开座位 (如上厕所等) , 书包随身携带或者委托熟悉的同学保管。

3.3 防骗

(1) 不要轻易相信、“帮助”陌生人, 特别是对方有“借款”请求的, 慎用自己的同情心, 谨防上当受骗。 (2) 不喝陌生人的饮料, 不抽陌生人的香烟。不要将手机借给陌生人使用。 (3) 不随便约见网友, 网上不要暴露自己的隐私, 不窥探别人的隐私, 以防被敲诈勒索。 (4) 防QQ空间回贴发送虚假中奖信息骗取汇款。不法分子假冒“腾讯公司”名义, 通过QQ空间发送虚假QQ中奖信息。

3.4 防交通安全事故

(1) 校内行走时不抢行、不逆行、不骑车带人, 禁止骑自行车时抓住机动车辆尾随行进。 (2) 在市内道路上行走, 要遵守交通规则, 不与机动车抢道, 不突然横穿马路、翻越护栏, 过街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不闯红灯, 不进入标有“禁止行人通行”、“危险”等标志的区域。 (3) 不要乘坐没有安全保障的“黑巴”、“摩的”等, 乘坐火车、轮船、飞机时必须遵守车站、码头和机场的各项安全管理规定。 (4) 发生交通事故时要及时报警、保护好现场、控制好肇事者和记住肇事车辆的车牌等特征。

3.5 禁毒

珍爱生命, 拒绝毒品。毒品是全球性公害, 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它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与社会安全。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 (冰毒) 、吗啡、大麻、可卡因和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3.6 外出注意事项

新生入学教育探微 篇9

一、加强和完善新生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 开展新生教育, 第一时间进行校史、校情, 屯垦史、区情教育, 可以让新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环境。

增强对学校、学院、专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和研判。

(二) 开展新生教育, 有助于新生更快地转变学习方

式, 探索合适的学习方法, 树立专业学习目标, 确定良好的大学生涯规划。

(三) 开展新生教育, 有助于新生在日后的大学生活中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社会观察视觉。

帮助大学生学会独立生活、理智观察校情社情、处理好宿舍人际关系, 等等, 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塑造良好的心态。

总之, 开展新生教育就是要做到让新生通过科学合适的教育引导介入, 实现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自理适应、新环境总体认同、身心症状表现积极乐观等基本目标, 并对其以后的大学生涯规划乃至职业生涯规划有着积极的引导和推动。

二、新生入学教育新方法

立足多年来的实践, 各高校都非常重视新生教育环节, 各部门通力合作, 不断学习,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新生教育工作是不断变化的, 因为我们所面对的对象在变化, 从2010年起, 入校的新生都将为“90后”, 在变化中, 积极探究不同的新生教育方案和方法已迫在眉睫。

(一) 探索、划分科学的新生教育期, 分阶段适时推进教育。

1. 将录取之日即定为新生教育期之开端。学习借鉴

北京大学新生教育工作模式, 将新生教育工作前置, 把新生教育的战斗堡垒提前至录取之日起。

(1) 通过将新疆、兵团、大学、学院、专业等相关人文信息、人才培养方案和优秀大学生学习生活攻略等资料制作成电子工具 (例如Flash、光盘等) , 采用漫画等新时期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连同录取通知书一并邮寄到新生手中, 让新生对即将步入的新环境新生活有一个直观的、初步的认识和兴趣。在附随的电子工具中也可丰富其内容, 将新生在进入大学前需要做好的思想、心理和生理的准备加以说明、引导、分享, 有利于新生在漫漫假期与家人一同提前准备好一切所需用品和思想准备。

(2) 利用便利的网络平台, 通过建设学生会网站和学院网站开辟新生专区, 以论坛的形式和问答的形式开展新生教育。此外, 在录取通知书寄出至报到前夕, 为本院新生建立如“2010石大新生”QQ群, 并在寄送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一并告知新生, 并安排辅导员、学生干部与新生在QQ群中就报到前的一些准备事项进行交流。

2. 开学入校的第一至两周为集中教育期, 集中开展新生教育。

这段时间, 开展详尽的爱国爱校爱院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专业教育、班集体团支部教育、党团知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涯规划引导, 等等。

3. 新生入学第一个学期为稳定教育期, 全面开展适应教育。

这里的稳定包含了两种含义, 一是教育实施者将教育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稳步渗透到整个学期, 结合新生特点平行开展第一、第二、第三课堂教育。二是使学生稳步适应大学生活, 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心理和生理趋于良好的适应过程。

4. 新生入学第二个学期为反馈、调整期, 全面开展素质拓展教育。

将开展了一学期的教育结果通过观察、问卷调查、访谈、自我总结等形式, 加以总结反馈, 帮助学院进一步完善新生教育方案, 帮助学生弥补教育中的疏漏, 查遗补缺, 引导学生在新的学期在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学会自觉制定新的学习生活规划, 逐渐掌握学习生活科学自理, 积极参与第二、第三课堂的课外素质拓展教育, 通过自身的努力实践与锻炼, 迈进成人成才之路。

(二) 探索、划分科学的新生群体空间, 分层分类实施教育。

所谓分层教育, 是指根据学生的思想、兴趣、学科、成长背景、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采取分类教育的办法, 以取得综合教育效果的教育方式。 (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二是同一年龄段学生的个性特征。分层教育的提出, 是基于尊重和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都得到发展, 真正实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1. 结合新生心理健康普测水平, 对新生实施有针对性的分层心理健康教育。

2. 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引导教育。

3. 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关注, 强化各民族团结教育。

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我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和巩固民族团结的意识。考上大学, 走进大学校园, 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生活的开始, 他们充满了憧憬, 充满了激情。学院要认真抓住这一有利时机, 集中系统地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党的启蒙教育。要充分考虑刚入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实际, 分层次制定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党教育培训方案, 认真规划培训内容。在新生报到后的一个月内, 可以调集党建专家或理论水平较高的党务工作者进行授课, 通过集中培训, 使少数民族新生在走进大学之初就能感受到政治上追求进步, 积极营造向党组织靠拢的浓厚氛围。此外, 还要加强汉族学生尤其是疆外生源学生的新疆地方史和民族团结教育, 依托少数民族学生大力开展民俗文化教育、一对一手拉手教育等活动, 目前来看成效显著。

4. 密切关注不同年龄的新生需求和学习生活适应情况, 对大龄及较小年龄的新生给予一定合适的关心和引导。

5. 适应现代大学生尤其是“90后”学生信息化交流特

点, 我们引导各新生班建立班级交流平台, 加强班级同学交流的同时, 还积极主动地引导新生班委及活跃的同学加入学生会干部交流平台。

充分依托学生组织尤其是学生社团, 加强建设和指导力度, 吸引不同兴趣爱好和综合素质不一的新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 实现“四自四学会”的目标。

(三) 探索、创新发展新生教育内容, 优化实施教育途径。

1. 强化实施大学生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大学生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学生规划自我在大学期间、未来职业路径等生涯的意识和技能, 发展综合素质能力, 促进自己今后生涯发展的活动, 是以引导学生进行并落实生涯规划为主线的综合性教育活动。就职业生涯规划而言, 就包括职业选择与定位、确定职业理想与职业目标、设计职业发展阶递路径、制定职业发展策略及具体的行动计划、职业生涯的心理辅导及相关核心素质的培养等。入学教育对新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就是要让大一新生从入学一开始就找准自己的努力方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做到有计划、有组织, 并配备专业的职业指导教师加以指导。

2. 引导学习意识教育。

第一, 帮助新生明确学习目的和定位;第二, 教育新生明确学习主体的转变;第三, 帮助新生注意学习方法的培养;第四, 帮助新生学会科学地运筹时间;第五, 帮助新生学会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文献资料。

3. 拓展生活指导教育。

包括对日常生活的自理、自立、自控能力的培养, 还包括对新生面临的恋爱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学生活动、学生工作等多方面的指导。

4. 健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和安全防范教育。

初入大学的新生容易受到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种种错误思想和表象的误导。为此, 入学教育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深入进行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可通过讲座、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 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把个人理想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相联系, 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一些新生在入学初会对大学里新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不适应, 出现心理困惑和心理落差。对此, 在入学教育中要通过讲座等方式, 对新生进行较为系统的心理健康理论教育。辅导员或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问题的基础上, 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咨询, 帮助新生消除心理上的困惑。

在入学教育中, 安全教育必不可少。要教育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 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人身财产安全、交通安全、宿舍防火、防盗、防诈骗、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教育。

5. 积极倡导同辈教育影响。

构建和利用多种教育平台和手段, 充分发挥各级各类组织的作用, 调动各级各类人员的积极性, 对大学新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入学教育。具体操作简述如下:积极交流, 发挥学生干部的引领带头作用;及早宣讲党团知识, 发挥学生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树立典型, 发挥优秀毕业生和高年级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

6. 迅速建设通畅、完善的交流平台。

通过各方努力, 新生教育的受体已基本了解如何在新生期进行学习、生活和生涯规划, 如果能在班集体、团支部、宿舍、学生组织中进一步加以规范和引导, 积极参与到各项适应教育和发展教育的过程中来, 发挥新生群体内部每生的示范教育力量, 就能实现同辈教育、自觉约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总而言之, 为了尽快让学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就应该要求每一名新生积极的、主动地调整心态, 对自己进行全面的再认识、新定位;不要因为心理上的不适应而产生恐惧感;不要因生活环境的不适应而产生失望感;不要因为学习上的优势消失而产生失落感;不要因为经济上的一时困难而产生自卑感:不要因为人际关系处理不得当而产生压抑感。“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实践证明, 尽管新生的入学教育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 但是良好的新生教育是整个大学学生教育与管理良性循环的开始, 做好这项工作会在整个大学教育过程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摘要:新生教育是指新生从步入大学生涯至基本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期间, 学校各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各年级学长等对其所提供的咨询、帮扶、引导和教育, 以及组织引导新生群体内部以实现“四自四学会”目标的教育行为与举措。本文在简要阐述加强和完善新生教育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 提出了几点新生入学教育的新方法。

关键词:新生教育,新方法,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鲁洁等.德育新论[M].苏州:江苏教育出版社.

[2]梁振聪.大学新生教育的新思路[J].文教资料, 2009.3.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探析 篇10

1. 大一新生的困惑

1.1 生活上的不适应

生活上的不适应首先表现为对集体生活的不适应。中学时期, 很多学生吃住在家里, 饭菜的口味都是父母按照自己的要求调配, 也有自己的独立空间, 所以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进入大学, 吃的是食堂, 饭菜的口味可能对不住自己的胃口, 住的是集体宿舍, 与室友之间在语言、生活及卫生习惯之间的冲突随之而来。其次, 不适应简陋的生活设施。如今的新生基本上为“90后”, 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家庭条件优越, 适应不了大学简陋的生活设施。2010年就有武汉大学的一位新生报到第一晚睡到半夜对家长哭诉:“妈妈, 我觉得好像火从被子烧到心口了。”引得家长向校长抱怨:“我女儿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需要空调!为什么不能给新生寝室装空调?”引来社会一片热议。再次, 缺乏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有的独生子女平时依赖父母的照顾, 进入大学后, 连最基本的换洗衣服等日常杂事都完成不了, 不得不定期将脏衣服快递回家, 让家人清洗, 这样的报道屡屡见诸报端, 让人沉思。当然, 也有来自偏远地区的贫困大学生, 面对高昂的学习和生活费用, 倍感压力, 甚至绝望。

1.2 人际关系上的不适应

大学是面向全国招生的, 五湖四海的学生相聚在一起, 宗教信仰、文化习俗、饮食生活习惯千差万别, 从而造成同学之间的摩擦甚至冲突。从小在父母精心呵护下长大的“90后”, 容易以自我为中心, 不懂得包容、尊重与忍让, 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摩擦甚至剧烈冲突而引发种种矛盾, 造成了他们人际交往的困惑。这种困惑在中学时不是特别突出, 因为中学学业紧张, 没有过多闲暇时间与同学增进友谊, 再加上中学时期很多同学选择在家里住宿, 与同学密切接触时间较短,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矛盾。进入大学, 由于离家较远, 吃住在学校集体宿舍, 再加上没有了升学的压力, 闲暇时间增多, 同学之间渴望交往, 增加友情, 随着同学之间交往的加深, 伴随而来的各种矛盾和冲突集中爆发, 使得初次独自处理人际关系的大学新生感到无所适从。

1.3 学习方法上的不适应

大学和高中学习上有很大的不同。高中出于升学的压力, 老师上课时反复讲解, 反复考核, 唯恐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在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下, 老师把每一步都为学生安排好了, 学生只要按照老师的节奏、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就可以了。大学课堂则有很大的不同, 老师讲课进度很快, 课时较少, 平时没有时间督促检查学生落实情况, 这对于那些习惯了老师满堂灌的同学很不适应, 无所适从。

1.4 心理上的不适应

很多新生是带着天生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进入高校的, 他们从小到大是老师眼中的学习尖子, 是班上同学崇拜的偶像, 是万众瞩目的中心。殊不知, 进入大学的校门, 他们感觉自己只不过是这其中最普通的一员。没有了老师的夸奖, 没有了同学崇拜的眼神, 没有了聚光灯的照射, 中学阶段建立起来的自信瞬间崩塌。即便是那些成绩仍然高人一等的学生, 也仍然感到困惑:为什么大家都不关注我, 而关注他?那些在球场上叱咤风云、舞台上潇洒自如的学生成绩没有自己好, 但他们为什么能成为万众瞩目的中心?许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百思不得其解:难道学习不重要吗?

2. 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

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蜕变不是一蹴而就的, 面对大一新生的种种困惑,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及时主动关心他们, 大力加强入学教育工作, 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的环境和生活。

2.1 校史校规教育

校史教育能激发学生爱国爱校的情感。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历史, 一部校史就是整个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缩影。校史蕴涵了一个学校的悠久的历史、内在的精神、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相关教育, 可以增强学生对学校的情感。同时, 校史中记载的历届杰出校友的骄人业绩, 会更激励他们奋发向上, 牢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从而将自己的理想抱负和祖国的荣辱兴衰紧密结合在一起。

校纪校规能够规范学生的行为。每到大学毕业时, 总有一些大学生无法按期毕业。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本不应该发生的情况最终发生了?关键是从新生入学开始, 很多高校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校纪校规教育。学校应该组织学生集中学习校纪校规, 让学生明确, 如果违反了校纪校规, 就有可能受到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直至开除学籍等处分。

2.2 人际交往指导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首先要教育学生提高自身品德修养, 与他人交往做到“平等尊重、以诚相待、理解宽容”, 只有自己首先遵循人际交往最基本的原则, 才能用真心赢得他人的尊重。其次, 要教育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 特别是运用语言的技巧。有句老话叫做“祸从口出”, 说明语言技巧的重要性。语言要幽默风趣, 要文明礼貌、掌握分寸, 不在公众场合揭他人伤疤, 尽量寻找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等。这些都是一些最基本的技巧。最后, 教育学生主动交往。在学生处于信任危机、人际危机时, 主动出击、耐心解释、削除误解能够迅速赢得他人的信任, 摆脱危机。这就要求大学生自信, 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交往, 增进相互了解, 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好基础。

2.3 专业教育和学习指导

专业教育主要是向新生介绍本专业的社会前景、专业特色、培养目标及四年的课程安排等信息。了解这些信息, 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目标、安排学习进程、提高专业素养, 做到心中有数。有些学生由于不了解自己所报考的专业, 听别人道听途说, 一进入校门, 就盲目要求转专业。还有些学生转了一大圈后, 又要求转回来, 认为还是原专业更适合自己, 这样的现象不在少数。之所业出现这样盲目转专业的闹剧, 根源在于没有搞好这方面的教育。

在学习方法方面, 首先要端正学习态度。曾经的“六十分万岁”的口号仍然在当今的校园有广阔的市场。经历了紧张的高中阶段的学习后, 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可以松一口气了, 发誓“要把逝去的青春玩回来”, 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学习态度产生了偏差, 最后导致很多功课不及格, 浪费了宝贵的青春。其次是学习方法的培养。大学与高中阶段学习方法很不一样, 高中阶段老师以“填鸭式”满堂灌的应试教育方法为主, 学生都是被动地学习。大学则不一样, 老师讲课的进度、讲课的方法、时间的安排和高中差别很大, 这就要求学生更多地主动学习, 自我探索, 这方面的教育尤其要加强。

3. 应注意的问题

3.1 时间上宜早不宜迟

某些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往往入学之后才开始, 事实上, 从新生接到录取通知书开始, 他就是本校的学生, 所以我们的入学教育工作就应该从这一时期开始。只不过这一时期的入学教育工作和入校后的入学教育有所不同。我们可以在录取通知书中另外夹寄一封信件, 对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 譬如通过网站熟悉校史、校纪校规, 了解自己的相关专业知识, 开学后进行相关知识竞赛。通过这方面的了解和学习, 学生在入校前就对所报考的学校及相关专业和规章制度有所了解, 懂得自己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等。也可以开展一些活动, 让学生及时收心。如有的高校给学生布置习题, 让学生和父母一起计算未来四年学习的有效时间, 除去节假日、除去休息时间, 剩余的时间还剩多少, 让学生有一定的紧迫感, 上好紧箍咒, 不要让学生觉得进入大学可以松一口气。也有的高校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提出相应要求, 如有的高校在录取通知书中就提出鼓励大学生独立报到, 尽量不要父母陪同的建言。总之, 相关教育工作进行得越早越好。

3.2 形式上宜灵活忌呆板

入学教育应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内容不同, 方法就不一样。有的内容可能以游戏的方式最好, 有的则适合采取辩论的形式, 有的可能分小组进行讨论大家积极性更高, 有的则适合辅导员或班主任搞主题班会, 还有的可能适合大型的全校性的讲座。关于由谁来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的问题上, 则要具体内容具体对待, 切忌一刀切。有的内容必须请德高望重的老教授、老专家进行讲授, 如专业教育方面;有的可能更适合已经毕业的优秀校友现身说法, 如就业前景, 本专业的前途;有的可能请在校学长更合适一些, 如学习方法等。

3.3 对象上群体与个体兼顾

每个个体是有差异的, 在学生入学教育中, 我们针对整个群体的共性方面的教育要加强, 但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差异化的教育。有些学生遇到心理危机, 我们应该指定相关专业心理咨询师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替他们解决心理障碍, 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 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有些学生身体有残疾, 行动和生活不便, 有些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 生活习惯可能与汉族不一样, 在住宿方面需要特殊照顾, 这些都需要教育工作者及时提供精神方面的支持。还有一些学生生活困难, 我们要在开学之初做好摸底、评定工作, 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所以, 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工作在入学教育中一定要体现出来, 不能一刀切。

3.4 方法上传统与新媒体并重

传统方法固然重要, 也一直被我们采用。但是, 针对“90后”的新生, 新媒体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视。新媒体如QQ、微信、电子邮件、网络论坛等有传统媒介不具备的优点。它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比较隐蔽。我们在发放录取通知书时, 就可以将相应的信息告知新生, 如可以以录取学科为单位建立相关QQ群, 有什么困惑可以在里面交流, 群主可以是相关专业的权威教师, 也可以是所在院系辅导员, 对学生所关注的本专业前景、用人单位需求状况等困惑进行答疑。也可以通过微信图文并茂地定期推送一些有关学生生活、学习等方面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如用电安全、女生防狼手册等。这些新媒体的应用对“90后”大学生来说相对更容易接受, 也有兴趣参与, 比传统的说较容易收到更好的效果。

新生入学管理之策略 篇11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好习惯成就好未来,而一年级恰恰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黄金时间,作为一名班主任既要认识到这个阶段的重要性,更要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其中,以行之有效的方法让班级管理更加有的放矢。

一、学规矩,守纪律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孩子在幼儿园以保育为主,进入小学后就变成以学习为主。开学第一天,我发现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上课的概念,铃声响过之后,依然在外面玩得热火朝天,有的孩子竟然到了玩累才回来的地步。课堂上老师讲老师的,孩子玩自己的,有的甚至老师正讲着课,孩子就极其自然地站起来,离开座位随便溜达开来,看到这些场面真让我哭笑不得。那就从基础训练吧:在幼儿园孩子们对铃声没有形成条件反射,我告诉孩子们,铃声就是命令,听到铃声后就要在最快的时间赶回教室,为了反复强化这种训练,每节课前我会提前站到教室门口,铃声一响,对于那些及时坐好的同学我会表扬他们:“你们的耳朵真管事,在那么嘈杂的声音里会听到上课的铃声,并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真是了不起。”孩子听到表扬后更加准时了。要想孩子能认真听讲,首先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抬起头来,眼睛看到老师或黑板。开始一周,我反复训练这一点: 123,向前看,谁的眼睛最明亮。孩子们顿时来了精神,把眼睛瞪得溜圆看着我。在我悉心教导下,孩子们的课堂习惯慢慢养成了。

二、听儿歌,懂道理

有专家称好习惯需要21天养成,因此任何一种习惯经过一周的训练后,还应该把它变成常态化。根据小学生认知特点,有些习惯可以以儿歌的形式呈现给孩子,例如:小手放胸前,小脚放桌下。耳朵听得清,眼睛看得真。嘴巴说得巧,脑袋勤思考/(《上课歌》)要写字了:拿起笔来坐端正,头正肩平双脚稳。一拳一尺加一寸,字字争取得满分/(《写字歌》)课间活动时:课间活动不能闹,自我服务要做好。喝水如厕收书包,我跟时间来赛跑/(《课间活动歌》)这些儿歌朗朗上口,孩子们很快就能学会,每堂课让孩子们背一背,做一做,比一比,久而久之好习惯自然养成!

三、全参与,做主人

魏书生曾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中提出在班级管理中,要让每个孩子都有事可做,让每个孩子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小主人。我在班内安排班委后,又安排了一部分学生:有专门管灯的叫灯长,负责早晨来时开灯,第二节课后关灯;有专门管门叫门长,每天负责开门、锁门;有管开关窗子的叫窗长;有收拾整理教桌的叫桌长;看起来这些都是小事,但培养的却是孩子的责任心。在班级管理中,人人都是班级的小主人,孩子们的积极性可想而知,每项工作又责任到人,谁负责的工作没干好,马上一目了然,既防止了以前的“大锅饭”,又让每个孩子都有事可做。虽然我的班主任工作刚刚上任不久,但整个班级管理已经井井有条了。

四、家校合,齐努力

打扫教室卫生,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孩子在家里养尊处优惯了,第一天当值日的孩子连地也不会扫,更别说拖地了,没办法我只好自己亲自教他们干,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想想这样不是长久之计,得想个办法:我联系了几个非常热心班级管理的家长,每天教孩子们做值日,我和家长们每天对孩子的值日进行评比,对于干得比较好的小组进行奖励。一周下来孩子们已经干得得心应手。每天和孩子们一起在干净整洁的教室里学习,心情非常舒畅。为了更好地发挥家长的作用,我班迅速成立了家委会,家委会成员为我们班管理出谋划策,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有了家委会的协助,使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教学中。

新生教育管理论文 篇12

新生适应是指初上大学的学生 (入学到第一学期结束) 在脱离原来熟悉的环境, 进入大学新环境的变化过程中, 根据新环境的要求, 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与行为, 顺利实现角色转换, 达成与新环境的平衡的过程[1]。高校新生适应教育以入学开始为起点, 以学生基本适应所处环境为终点一般需要1~3个月, 个别学生需要一个学期甚至更长的时间[2]。

大学新生由中学升入大学后, 学习、生活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而环境的改变并不意味着大学生的认知也能跟上这种转变。对于大学新生来说, 面对的是一个新奇而又完全陌生的环境, 从相对单纯、熟悉的环境进入到复杂、要求高的环境里, 个体必须在各方面做出相应的改变。如果个体自身与环境变化相脱节, 就容易产生适应问题。事实上, 从青少年向成人的转变是一个相当艰巨、充满危机的时期。大学生特别是大学新生, 由于长期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 心理和行为的独立性都不强, 中学阶段对家长、老师有较大的依赖, 对社会了解有限, 思想较为理想化。进入大学后, 环境发生较大变化, 有些学生因自我认知不当而产生一系列的矛盾与冲突, 造成心理发展不平衡, 带来不适感、焦虑感、压抑感等消极心理体验即适应不良综合症。如果这些症状得不到及时消除, 就会发展为心理疾病, 进而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健康。

因此从时间和内容两方面对新生教育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 从而深入、系统、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应教育, 帮助新生尽快完成心理调适, 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等。

二体验式教育在适应教育中的应用优势

1体验式教育的理论优势

体验式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以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目的为指导, 以学生为中心, 通过创设实际的或虚拟的情境或活动, 让学生亲身经历或体验, 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 使学生在实践、交流、反思和总结的过程中产生情感、内化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3]。与传统教育相比, 体验式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教育目的、内容是隐藏在活动过程中, 学生是主体, 教师只发挥引导作用。它强调个体经验和合作学习的意义, 虽然主张要在做 (实践) 中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 但是更关注对实践经验的分享、反思和总结, 强调在掌握技能知识的过程中, 不仅是能知道能行动, 而且能从深刻的反思中获得经验的提升, 使学习者通过体验与反思过程获得成长性的发展。因此, 体验式教育模式是一种“学做合一”的教育模式。

2体验式教育的实践优势

1934年英国海军哈恩 (Kurthahn) 创办“外展训练学校” (Gordonstoun School) , 用来训练海员的生存技巧, 明显提高了海员的生存率。1941年哈恩创办“户外学校” (Outbound School) 训练对象从海员扩展到军人、工商业人员、学生等, 训练目标也从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人格、管理训练等。1960年美国引进这种户外学习模式, 1964年美国开办的北明尼苏达学校, 开发出风行世界的主题性活动课程 (Project Adventure, 简称PA) 。到1980年后, 美国已经拥有数不胜数的户外学校, 形成一个高达500亿美元的培训产业。现在, 体验式教育模式在企业培训行业中风行, 并在学校教育中逐渐推广开来, 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模式。

三基于体验式教育的新生心理适应训练营设计

1主题与思路

训练营实施对象是大学新生, 目的是引导新生尽快熟悉新环境, 适应新的学习方式, 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做好大学规划, 为未来的学生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积极心理学认为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通过改变认知可以影响情感和行为, 情感可以影响认知和行为, 行为可以影响认知和情感。训练营通过改变新生的认知, 从而影响情感, 塑造新的行为。

认知心理学认为心智模式是人们长期生活经历中留下来的相对稳定的关于认知世界的心灵地图。这种心灵地图一旦形成便成为人们自觉不自觉地认识周围世界的一种固定模式。美国学者Peter Senge在《第五项修炼中》指出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 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 甚至图像、印象。“会影响我们看见了什么”, “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 而每个人的心智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 “具有不断改善的可能性”[4]。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认知、情感、行为相互影响和心智模式改善理论, 训练营从改变新生的认知出发, 激发情感, 进而塑造行为三个方面, 修正心灵地图, 改善心智模式, 提升心理素质, 从而顺利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训练营主要有四个模块:一是知识讲座 (2课时) :讲授新生适应的基本知识, 使学生对“适应”有一个认知;二是新生班级干部体验式培训 (4课时) , 从学生干部素质提升入手, 做好榜样示范;三是班级主题班会 (6课时) , 在高年级学生干部的引导下, 对新生开展感恩与励志教育, 从心理动机激发角度引导大学新生做好生活、学习的规划;四是班级户外拓展 (4课时) , 以户外团体游戏的形式, 引导新生融入新班级, 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塑造新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个模块由点到面, 有认知、有体验、有分享、有反思, 构建全方位, 立体化的新生适应教育。

2实施方法与过程

训练营采用体验式教育模式, 遵从美国学者库伯提出的“具体体验———观察与反思———抽象概念———主动应用”四个阶段的学习圈, 让新生在具体体验的基础上, 观察反思, 最终主动应用, 实现心智模式的提升。

(1) 专题讲座, 拉开新生适应教育的序幕

9月份新生入校后即开展新生适应方面的讲座, 让新生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有一个整体的认知。涉及环境适应、人际关系适应、自我适应、学习适应、心理适应五个部分内容。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 对大学新生提供认知指导。目前开设的讲座有《大学生健康的维护与提升》、《新视野新起点新生活———大学新生适应主题讲座》。

(2) 班级干部培训, 做好班级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工作

10月份新生班级班委成立后即对班级干部开展体验式培训, 从抓学生干部入手, 做好新生管理工作。一个高素质的班级管理干部, 对整个班级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新班级第一个班长, 影响意义更大。新班级干部培训有两部分, 一是班级管理能力知识的培训, 涉及班会的组织与策划等内容;二是班级管理的具体能力如演说能力的培训, 通过角色扮演等技术完成班级干部管理知识技能的学习训练。

(3) 主题班会, 完成大学规划心理动机的激发

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新生班级开展“感恩”、“励志”两个专题的主题班会, 引入朋辈辅导的模式, 通过感恩教育、励志教育, 激发新生做好大学学习、生活的规划的动力。

主题班会在高年级学生干部的引导下开展, 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 通过他们分享自己大学的经历, 结合感恩、励志专题的视频引导, 完成体验教育的观察学习———替代性学习, 进而反思分享, 促进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

(4) 班级户外拓展, 将新生适应教育成果引向深化

11月开展班级户外拓展, 实施主体是高年级学生干部。通过户外团体活动的开展, 熔炼班级凝聚力、向心力, 让新生在具体的活动体验中完成团队打造, 熔炼人际关系。目前开展的团队项目有信任背摔、珠行万里、铁坦尼克号、智力电网、盲人摸号、齐眉棍、坐地起身、解手链等。

3主要成效及经验

该项目自2012年初开始实施, 从学生写作的开放式报告中“信心”、“团队”、“合作”、“积极”、“向上”等正向词语被多次提及, 体现了该训练营对新生心智的影响。

大一第一学期结束发放新生心理训练营调查表了解训练营实施成效。2013年12月调查发放问卷240份, 回收235份, 有效问卷232份, 回收率97.92%, 有效回收率96.67%。具体情况如下:“训练营对你的大学生活是否有帮助”有96.6%同学选择有帮助;分别有44.8%的同学对主题班会和班级拓展最有印象;97.7%的同学认为班级拓展对熟悉班级同学很有帮助;70.1%的同学认为班级拓展对快速熟悉新同学, 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有帮助;分别有11.5%的同学认为班级拓展对了解自己和表现自己有帮助, 另有6.9%的同学认为拓展还可以帮助自己挑战自我, 突破极限;在对训练营满意度调查方面, 满意度达98.3%, 反映了新生对训练营有较高的认同度和满意度。

总之, 新生心理适应训练营是教师牵头, 高年级学生干部参与, 师生共同参与, 共同进步, 学生既是参与者又是被教育者。教师统筹项目并负责开展主题讲座等, 同时培训高年级学生开展相关项目需要的技能。训练营中主题班会和户外拓展均由高年级学生组织实施, 一方面给了高年级学生锻炼的平台, 特别是成功实施后带来的高峰体验, 对其高自我效能的形成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参与实施的均是高年级中的优秀学生, 易于榜样教育功能的发挥。

新生适应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持续的, 不是仅仅开学初的一个月, 也不是一两次讲座就可以完成的。至少应该持续一个学期 (即大一第一个学期) , 并且可以涵盖更多的内容。体验式教育作为教育途径的一种, 在新生适应教育中应该大有可为, 可以积极开发更多的培训课程, 让更多的学生在具体的体验中完成心理适应。

参考文献

[1]刘凤娥.大学新生适应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学会心理咨询研究会, 2009:127-132.

[2]邱鸿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谢文娟.大学生体验式生命教育模式的构建及运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8 (11) :131-133.

上一篇:草场纠纷下一篇:完全信息动态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