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史经典实验

2024-05-23

科学史经典实验(精选11篇)

科学史经典实验 篇1

摘要:探究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应看做一条重要途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 倾听学生合理的创新假设, 新实验方案的设计, 新实验技术的运用, 以及新实验材料的选择。

关键词:生物教学,科学史经典实验,创新意识

以往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过于依赖教材, 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新一轮课程改革旨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推动、开展探究性学习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旋律。

就生物学科教育而言, 从内容到方法都提供了丰富的、基于实验的探究性学习材料, 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应看做一条重要的途径。教学时我们如果能恰当引入科学史经典实验, 那么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趣味性, 又加深了对所学的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 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意识。如何将生物实验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结合在一起, 通过探究科学史经典实验,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首先教师应提供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背景资料, 授课时不妨把已解决的问题和未解决的环节交给学生, 让他们想办法解决, 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入手解决。是创新提出合理假设, 设计新的实验方案, 选择新的实验技术, 还是寻找新的实验材料? 这样促使学生重新组织所学知识, 就好像这些知识全然是新发现的一样。

笔者在进行“探究遗传物质的发现历程”课堂教学时, 引用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典实验, 其中设置了几个可让学生探究的“创新”点。

1.创新提出假设

探究内容始于1928年格里菲斯所做的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家鼠的实验。

1.1教师展示背景资料。他发现肺炎双球菌的两种菌株 , 一种为R型, 外面没有荚膜, 注入小鼠后小鼠正常;另一种是S型, 外面有一层多糖类荚膜, 光滑, 注入小鼠后很快导致小鼠死亡, 加热杀死后注入小鼠, 小鼠正常。

将S型肺炎球菌在特殊条件下进行离体培养, 从中分离出R型。当他把这种R型的少量活细菌和大量已被杀死的S型肺炎球菌混合注射到小家鼠体内以后, 出乎意外, 小家鼠却死了。剖检发现, 小家鼠的心血中有S型细菌。

1.2教师评价。 在第三组实验中, 究竟小家鼠为何死亡? 为 何会出现S型活细菌在体内繁殖?S型活细菌从何而来?

1.3学生创新提出假设。S型细菌在小家鼠体内繁殖导致死亡。创新提出假设:有学生认为R型细菌中有某种“活性物质”, 能使S型细菌复活, 然后在小家鼠体内繁殖;有学生认为已经死亡的S型细菌中有某种“转化物质”, 能使R型细菌转变为S型。

2.创新设计实验

2.1教师评价、质疑。针对学生提出的可能性, 教师放下教案, 对这两种假设做出评价:“两者假设均合理, 无对错之分, 关键是能否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如何设计实验。

2.2学生讨论。刚才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仍然保留了细胞的结构, 所以R型细菌中可能存在的“活性物质”使其复活, 那么可否破坏它的细胞结构, 使其失去复活的先决条件呢?

2.3学生创新设计实验。 认为破坏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细胞结构, 与R型细菌混合, 注射小家鼠体内, 观察小白鼠是否死亡。

2.4教师展示背景资料。格里菲斯在此后不到两年 , 又发现S型细菌的无细胞抽提物加到生长着的R型培养物上, 也能产生R向S的转化 (R→S) 。于是, 研究者们提出,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培养物或其无细胞抽提物中, 一定存在着某种导致细菌类型发生转化的物质。这种物质究竟是什么, 人们尚不知道, 为便于研究, 暂时叫做“转化因子”。

在上述探究过程中, 学生创新提出合理假设, 创新设计可行性的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在研究的思路上与格里菲斯不谋而合, 掌握了生物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初步培养了生物科学素养。

3.创新运用实验技术

探究内容是艾弗里和同事麦克劳德和麦卡蒂为了弄清转化因子的化学本质而进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3.1教师质疑。细胞内的主要物质有:多糖、蛋白质、核酸、脂质。那么能否再通过实验确定究竟具体是什么物质在起遗传作用呢?

3.2学生创新运用实验技术。学生提出, 能否利用化学技术将S型细菌中的各种物质分开, 然后分别和R型细菌混合, 观察是否会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3.3教师展示背景资料。1944年, 在纽约洛克菲勒研究所, 他们开始对含有R→S转化因子的S型细菌的无细胞抽提物进行分馏、纯化工作。他们根据染色体物质的绝大部分是蛋白质的事实, 曾一度推断蛋白质很可能是“转化因子”。然而, 当他们使用一系列的化学法和酶催化法, 把各种蛋白质、类脂、多糖和核糖核酸从抽提物中去掉之后, 却发现抽提物的剩余物质仍然保持把R型转化为S型的能力。于是, 他们对自己的推断动摇了。最后, 在对抽提物进一步纯化之后, 他们发现, 只需把取自S型细菌细胞抽提物的纯化DNA, 以低达六亿分之一的剂量加在一个R型细胞的培养物中, 仍然具有使R→S的转化能力。于是, 他们得出结论说“转化因子”就是DNA, 并在《实验医学杂志》第79卷第137期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

3.4教师评价鼓励。同学们能创造性地把化学技术运用在生物学的研究中, 这一点很值得鼓励。当年艾弗里和同事麦克劳德就是利用了化学中的分离物质的手段才使得寻找遗传物质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看来学生的创新运用意识有所强化。

在深入探究遗传物质时, 学生能想到恰当地改变实验方法寻求实验研究的进展, 并且是科学合理的、切实可行的, 这是学生创新能力的表现, 是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入课堂带来的成功。

4.创新思考

探究内容是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证明了噬菌体DNA能携带母体病毒的遗传信息到子代病毒中的经典实验。

4.1教师展示背景资料。艾弗里等人在1944年所做的试验和结论, 不仅没有使科学界立即接受DNA是遗传物质的正确观念, 反而引起了科学界许多人的极大惊讶和怀疑。否定意见则根本不承认DNA是遗传物质, 认为不论纯化的DNA从数据上看如何纯净, 它仍然可能藏留一丝有沾污性的蛋白质残余, 说不定这就是有活性的转化因子。

4.2教师质疑。 虽然化学提取分离细胞内各种物质的技术 已经相当成熟, 但是其所能达到的纯度只能使得提取出的DNA达到99.98%, 对于一些固执和吹毛求疵的科学家来说, 如何才能说服他们呢?

4.3学生创新思考。学生认为:事实胜于雄辩。只有拿出更有说服力的实验证据才能使这些怀疑者信服。但是化学提纯 技术已经无法达到更高的程度, 怎么办呢? 学生一度陷入了沉思……

5.创新选用新的实验材料

科学研究研究一度陷入了困境, 毫无进展……

5.1教师引导 思考。研究思路肯定是正确的 , 蛋白质和DNA的提纯技术手段暂时无法达到要求的纯度, 难道纯净的DNA就这么难以得到吗? 能否从其他方面入手, 比如:实验的材料……

5.2创新选用。话音未落, 一位同学说:“病毒! ”起立后陈述理由:“真核生物细胞中染色体主要是DNA和蛋白质很难分开, 所以用细菌可能更加容易一些, 但是还是不能很好地把它们分开, 在初中时我学过病毒, 它的结构很简单, 只有蛋白质和DNA, 最重要的是它们是完全分开的……”

5.3教师展示背景资料。1951年, 赫尔希和蔡斯提出一个十分富有魅力和启发性的假说:“病毒的作用可能像一个充满着转化因子的注射针。这样的病毒本身不会进入细胞, 但它不仅用尾部接触寄生细胞, 并可能通过酶的作用在细胞外膜上钻一小孔, 然后病毒头部的DNA就钻入细胞。”赫尔希在病毒感染寄生细胞过程的细节上都叙述得如此准确, 真是令人惊异。

5.4教师评价。同学们能在生物界中寻找简单的特殊的生物作为实验材料, 再一次在寻找遗传物质的征途上跨越了障碍, 有了这种创新思维, 你们在今后一定大有所为。但是真正完成还要用到物理上的新技术:同位素标记技术, 下面我们继续进行学习和探究……

精选生物学史上的典型实验, 结合具体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仿照科学家的研究方式, 学习和尝试完整的实验探索过程, 让他们亲身体验探索生物界的快乐, 逐步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学生在积极探究思考的过程中确实闪现出了思维的火花, 使得老师放下教案, 放下教材跟着学生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方面, 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 倾听学生合理的创新假设、新实验方案的设计、新实验技术的运用、新实验材料的选择, 教材似乎只是课程中材料来源的一个途径, 教案似乎只是探究事件发生的紧急预案, 再好的教材也不能提供足够的资料, 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再详细的预案也不能应付课堂上随时发生的变化。另一方面, 教师要鼓励学生相互争论、评价,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学习氛围, 大胆提出哪怕是老师都未曾想到过的问题和做法, 培养他们大胆质疑、用实验探究未知的创新精神。

科学史经典实验 篇2

1.施莱登和施旺利用显微镜通过观察动植物细胞从而建立了细胞学说。

2.欧文顿通过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研究,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同,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3.罗伯特森通过电镜观察提出了生物膜的模型,即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4.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5.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发现植物能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6.英格豪斯通过实验证明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植物体只有绿叶能更新污浊的空气。

7.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8.萨克斯通过半叶遮光实验(饥饿处理后一半遮光一半曝光)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

9.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用18O标记H2O和CO2)进行探究,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水。10.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示踪法(用14C标记CO2)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即卡尔文循环。

11.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并利用假说—演绎法提出了遗传学两大定律。

12.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时,通过类比推理法得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13.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14.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推测S型细菌中存在着转化因子。

15.艾弗里利用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分离提纯分别进行实验)说明转化因子是DNA,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16.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DNA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17.克里克和沃森通过构建模型法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运用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篇3

科学素养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以及实现个人决策过程中所具备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科学观念。良好的科学素养需要从小培养,而科学又是一门以实验研究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此,加强小学科学教学,运用科学实验,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而激发学生的科学志趣,提高其科学学习与运用的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一、更新教学观念,以实验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理念的日益深化,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而科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此,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将课堂主导权交给学生,树立以实验为基础、培养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教育理念。

比如,每节课树立一个如“电产生热”的教学主题,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将一根细铁丝接到一个电池的正负两极,摸一摸铁丝会有什么感觉?如果接的是三块电池,又会有什么感觉?这样,当学生的好奇心得到调动的同时,就是教学与学习的最佳时刻,而学生又在这个过程中占据主要地位,加上教师的从旁辅导,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科学素养。

二、激发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提升其科学素养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只有激发其科学兴趣,才能促使其产生形成科学素养的动力源泉。因此,教师可以将科学兴趣的激发作为教学切入点,充分利用实验研究,将其好奇心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将枯燥乏味的知识与实验操作紧密结合,培养小学生爱探索、爱发问、爱动手的能力,提升其科学素养。

例如,在“动物”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碰到的小动物或者依据个人兴趣饲养一些小动物如小鸟,小兔等,引导其对小动物外形、睡眠、叫声、食物喜好等进行观察,然后鼓励其在课堂上对所观察的情况说一说或者画一画。这样的学习内容与方式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学生不会感到陌生,也会做得特别好。

三、运用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升其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需要学生动手去做,这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能培养其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

例如,在“物体在水中是沉是浮”的教学中,虽然学生知道某些物体可以浮在水面,但是并没有仔细探究浮沉的原因,造成浮沉的因素等。这样,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准备一些物体,比如质量相同体积不同,或者体积相同质量不同,亲自试验一下。引导学生成立小组,讨论实施方案,最终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操作,得出实验结论,深化科学学习的意义。

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升科学教学效果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支持。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所以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够以更加形象、生动、活泼的形式将内容展现,从而更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教材中一些关于自然现象,动植物等内容,适合小学生学习,而如果将动感动画等学生比较喜欢的方式与学习内容良好结合,则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动性。

以《杠杆》为例,教师可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杠杆的情景,让学生感受物体受到重力与阻力的情景,真实再现一个杠杆运作的原理。在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同时,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杠杆原理,或者动手试验一下杠杆原理,从而深化学习目标。

再比如,《云的观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组关于云朵形成、运动及相关变化的视频图像。这种教学方式在弥补了传统空谈、讲解等单一、枯燥的缺点的同时,能够以更加鲜明、生动、活泼的方式将云朵的千变万化和多姿多彩展现于学生面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其产生学习与探究的欲望。

五、加大科学课堂容量,引导探究,提升科学素养

素质教育理念更加重视学生能力与素养的全面培养与提升,这就要求小学科学教师立足于学生实际,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提升教育水平的同时,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例如,以“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适当加大教学容量,从地球全景转向地球表面,再引入到平地、高原、峡谷、山峰等科学概念,将课堂知识量自然有序地提升,同时结合科学素养的研究,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与探究;这样,在激发学生强烈探知欲望的同时,引导其亲自动手,拿起科学仪器,主动去发现与探索,从而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全面提升其科学素养。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理念与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更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与能力,不断更新教育与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着眼于学生科学素养的不断提升,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结合科学课程本身的特点,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注重其好奇心与探究欲的培养,促使是学会思考,自主探究,为其科学素养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科学观察实验, 优化实验教学 篇4

一、观察实验的内容和方法

学生实验中的观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活动;是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积累感性经验的重要途径。因此, 注意观察的内容和方法是上好实验课的关键。

1.观察的内容

实验教学中学生观察的内容有四项:实验装置 (仪器安装的顺序和方式) 、所用药品 (颜色、状态、气味及味道等) 、实验操作 (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及注意问题) 、反应现象 (实验过程中、实验结束时) 。

(1) 对实验装置的观察

对于一个实验首先所应做的是选择适合的科学仪器及由这些仪器组成的实验装置。因此, 可遵循从整体到部分, 从部分到整体, 从外部到内部的原则进行, 以培养观察的整体性。从“整体性到部分”就是对某套装置有哪几部分组成, 先有整体轮廓的了解;从“部分到整体”就是这几部分是由哪些仪器组成, 又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从“外部到内部”就是要了解每件仪器的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例如,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是由发生装置 (圆底烧瓶, 分液漏斗, 酒精灯) , 收集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三部分组成, 这就是从整体到部分来观察。

(2)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

正确的观察实验现象是重点也是难点。因为只有正确的实验现象, 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科学结论, 才能巩固所学的知识, 这是化学教学的目的和归宿。因此, 教师要特别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和发生的一系列现象进行有目的的重点观察。如在讲硝酸的氧化性时, 浓硝酸跟铜片反应放出的气体呈红棕色;稀硝酸跟铜片反应放出的气体起初是无色的, 但当空气进入试管后, 气体却变成了红色。

2.观察实验的方法

(1) 全面观察

全面观察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的方式。不仅要注意被观察事物的各个方面, 也要注意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在化学实验中, 对于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物质性质实验, 应先全面观察, 只有全面观察才能了解实验的全貌。

(2) 重点观察

为了阐明某个化学概念或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对反应现象只需抓住与实验目的有关的规律着意观察即可, 也就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重点现象进行观察, 这就是观察的选择性等离子的鉴别实验。

(3) 对比观察

有些容易混淆或相似的实验现象需要加以区别, 要做对比实验, 进行对比观察使学生获得生动具体的感性知识或概括出结论来。例如, 盐类的水解, 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将少量NH4Cl、Na2CO3、NaCl晶体, 分别投入盛有蒸馏水的三个试管使之溶解, 然后用PH试纸分别加以检验。对比实验现象的不同。

(4) 重复观察

典型的实验或学生观察反应现象容易发生错误的, 教师可重复做一次或让学生重复做一次, 以获得深刻正确的反应现象, 应注意在实验前必须再次向学生强调观察的内容以引起重视。

(5) 思维性观察

观察本身就是思维活动参加的感知过程。教师质疑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察, 使学生的观察有明确的目的性、方向性, 使学生的观察有明确的目的性、方向性, 使学生总在质疑、解疑的矛盾中经受锻炼, 不断前进。教师围绕教学目标, 不断地揭示矛盾, 提出疑问进行引导, 学生不断地发现矛盾形成悬念, 分析解决矛盾, 这就是激发思维。激发思维的过程中, 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 达到了启发教学的目的。深刻体现了学生的主题地位。

二、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措施

1.要使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意义

观察是掌握感性知识的重要途径, 也是掌握理性知识的必要条件, 是科学研究的方法。每个实验都有其观察的目的, 在实验前该观察什么, 不该观察什么, 是定性观察还是定量观察, 是一重复观察还是综合观察, 是静态观察还是动态观察, 必须让学生清楚, 这样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应该观察的对象上来。

2.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的训练

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贯穿到全部实验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教师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通盘计划贯穿始终。演示实验前,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提出学生观察什么, 怎样观察往往容易想到只是用目观察, 实际上也包括了听、感、嗅、味、触等各种感官。因此, 教师在实验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全方位地用感官观察。

3.要使学生尽量做到客观观察

生活中, 人们时常故意采取对自己最方便的做法从事某一活动, 但在化学观察中不符合观察要求的活动都是不对的。不带有任何偏见或违反客观要求的行为, 也就是应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对事物进行周密的、细致的和系统的观察和分析, 这就是科学观察的基本原则, 即观察的客观性。

4.教会学生善于掌握现象发生的各种条件

条件是发生现象的外部因素, 化学反应是在客观条件下进行的, 条件通过物质本质属性起着作用。条件不同结果也就不同, 例如, 在铝的化合物教学过程中, 关于AlCl3和NaOH的反应, 学生用等物质的浓度的两滴溶液, 由于滴加顺序不同, 为什么相同两物质反应现象却不同呢?通过认真实验, 精心观察现象, 获取感性材料, 再通过学生分析思考, 使认识产生了飞跃, 加深了学生对Al3++3OH-=AlO2-+2H2O反应实质的理解, 又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方法很多。只要教师把精力投入到实验教学中去, 并进行科学的研究, 相信所教学生的各项能力都会得到较大的提高。

摘要: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又是重中之重。就化学实验教学中观察的内容、方法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方面给予阐述。

关键词:实验教学,观察能力,内容,方法,措施

参考文献

[1]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中学化学教学法.

小学科学活动方案经典科学活动 篇5

1、能够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测地球的内部构造。

2、能够制作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

3、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

4、小学科学《地球的内部》教案:让学生在活动中树立科学的自然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能够选择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并准确地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

难点:体会科学研究中建立地球模型的意义。

教师准备:煮熟的鸡蛋一个;分别装有水、细沙、小石头的黑色胶卷盒三个。

学生准备: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小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科学课。(师指地球仪)问:这是什么?

生:地球仪。

师: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对地球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告诉大家你们了解到地球哪些方面的知识吗?

生1:我了解到地球是球形的。

生2:我了解到地球的表面是千姿百态的。

生3:我了解到地球上有高山,有峡谷,有平原。

生4:……

师:同学们了解的还真不少。关于地球,你们还想了解什么?(学生回答)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重点了解地球的内部。(板书课题)

二、了解地球内部结构

师:地球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呢?你们知道吗?

生猜测。

师:关于地球内部的结构,教材告诉了我们一些信息,老师也为大家搜集了相关的资料。请大家仔细阅读教材21页和老师发给大家的资料,读后用一段最简洁的话概括出你了解到的地球内部的信息,把它写到资料纸上。

学生阅读,概括信息。

师生交流信息。

根据交流的情况,教师大屏幕出示地球内部结构图,观察。

在交流过程中板书:地壳地幔地核

师:看到这个地球内部的构造示意图,你觉得像什么?

生:鸡蛋。

师:我们切开鸡蛋观察一下,对照你所观察到的,说说地核、地幔、地核与蛋壳、蛋白、蛋黄之间有何相似之处。

教师剖开鸡蛋,指导学生弄懂二者的相似之处。

三、指导学生探究

师:这些信息是科学家得出的。那么,科学家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的呢?我们先来看一组有关地表现象的图片。请看大屏幕。

教师课件出示火山、地震、地热、海啸等图片,让学生进行观看。

师:从这几幅图中你了解了地球内部的哪些信息?

生1:我知道地球的内部有炽热的岩浆。

生2:我知道地球内部蕴藏着巨大的力量。

生3:我知道了地球的内部是活动的。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科学家们从这些表象中推测出地球内部的许多信息,其实,他们还运用了实验的方法来探索地球内部的秘密。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老师讲桌上有三个密封的胶卷盒,里面装有不同的物品。在不打开盖子的前提下,你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做?

学生讨论准备如何做,得出方法:摇,钻等。

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汇报交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并提示学生完整的表达)

师:刚才的游戏我们进行得很成功。我们都当了一次小科学家,因为科学家们也是通过这样的办法揭开地球内部的结构秘密的。

四、制作地球构造模型

师:同学们现在对地球的内部构造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家有兴趣用橡皮泥做一个地球构造模型吗?

小组讨论制作的方法和顺序,师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相机课件展示制作步骤:

(1)先捏成一个直径约1厘米的红色橡皮泥小球做内核。

(2)再捏一个直径约1.7厘米的黄色橡皮泥小球,压成一个薄饼做外核。

(3)然后捏一个直径约2.2厘米的白色橡皮泥小球,压成一个薄饼做地幔。

(4)用一层薄薄的灰色橡皮泥做地壳。

(5)最后小组合作进行组装。

小组活动。合作动手做地球模型。教师巡回指导。(播放音乐,制作完成后,提醒学生把桌面整理干净)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地球构造模型,师生共同评价。

五、拓展引伸。

细致、科学、严谨的经典 篇6

第一,从收集、引用到核对材料,都非常严谨、细致,从中可以看出王师一直所奉行的座右铭——毅力、耐心、细心。

王师著作的完成历时十五年,全书引用文献多达2688种,是一项极为浩大的工程。如此浩大的工程,每天的阅读量是非常惊人的。听师母说,先生每天都要工作到半夜两三点。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使得先生睡眠不好,经常需要服用安定才能入睡,以备第二天有精力继续工作。长期如此,对身体和意志都是重大的考验,若不具备非比寻常的毅力,是肯定坚持不下来的。我们跟从先生读书时,上课会去先生家中,经常看到如山的资料堆放在书房里,而且隔几天就会换一批。记得当时低我一届的、现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师弟陈恩维,每周都要骑自行车驮着书或期刊多次往返于图书馆和先生家。

先生具有非凡的读书能力,十多万字的书,一天便能读完,二十多万字的书,两三天就能读完,那不是一般的翻看,而是认真地读。先生读过的书,往往朱墨杂施,批语与画杠布满全书,书末都写有对全书的长段总评,有时还会有查找书中重要知识点的页码汇编。

先生不仅阅读的速度,而且研究的速度,都非常惊人。现在太原师范学院的师妹宋冰曾经说过一件事情。有一年暑假,宋冰要在放假回家前帮先生借一批指定的资料,主要是期刊。由于所借资料量太大,于是她叫来其他同学帮忙一起搬,自行车无法驮,只能叫出租车来拉。让人吃惊的是,一个暑假结束,先生全部阅读并使用完了这批资料。

后期的核对工作更是严谨,甚至到了严苛的地步。据先生说,十五年中后期大概有二三年是做核对资料的工作的。讲一件似乎是细微的事。王师甚至为了核对引文末的句号到底应该放在引号内,还是放在引号外,就曾彻底将全部引文核对了一遍。光这一遍,就花去了近一年半的时间。另外,有些作家的用词比较特别,比如老舍用“搭接”一词,不经见;田汉用“其种艺术”,比较生硬;曹禺用“森野”,没见过这个词。这些词都让王师不放心,每改一遍都要查对一次。这样的地方甚多,而且每一次都一定要找到原书或原杂志来对,不仅琐碎,而且工作量也不小。这部书,王师改了六七遍,于是,这些看不顺眼的词就查了六七遍。深怕留下什么不该有的差错,有时严苛甚至到过于迂执。王师以为即使是迂执也要再核。所核对的虽都是细微小节,却关乎到做学问的态度。

第二,该著创造了一套更为科学、细密的文献注释体例。

民国期间的许多杂志情况复杂,必须创立一套标示方法,使种种复杂情况各得其所。这在第四卷《中国文学》(下)中体现得最为清楚。

1.该著提高了注释的标准,使之达到了最详尽严格的程度。比如按通行的做法,期刊一般注到月份或期数,报纸注到日期。而该著则标注得更详细,期刊注到页码,报纸注到版面。比如第二编《新诗:美在形与质之间徘徊》引用了大量的民国时期的报刊《民国日报》《中华新报》《中国公报》等,全部都标注到了第几版。为了达到这一新标准所增加的工作量,是巨大的。

2.该著为了使文献标注更精准,在注中对好多文献都一一作出了说明。比如第三编《小说:三个矛盾圈子的错综回旋》用到了高明《小说作法·视点及形式》一文。为使读者清楚文献的正确出处,在该条文献下标注曰:“《文艺创作讲座》第2卷,上海光华书局1936年3月再版本,第14页到第15页。本卷所载为《小说作法》(二),内容有两章:第四章《文体》,第五章《视点及形式》。全书无统一页码,每文单独编页码。此注所标页码即为《小说作法》(二)的页码,具体地说,第四章从第1页到第14页,第五章从第14页到第25页。”

3.该著创造了一套新的页码注释体例,略述如下:

A、民国时期期刊的页码标注不统一,比较复杂,有的是单篇文章单独标页码,有的按类编排页码,有的连续编排页码,有的跨期编排页码,有的是兼而有之。遇到这类文献,如何标注页码才更规范?该著创立了一套新的标注体系:①比如二三十年代《光明》等刊物,往往跨期编排页码。凡遇到此类情况,为了与不跨期编排页码者相区别,该著都在期数与页码之间加一逗号。②如果每页同时有两个页码(比如民国期刊《新小说》《月月小说》):一个是每篇文章的页码——或是跨期连排,或是不跨期单排;一个是此期统一连排的页码。遇到这种情况,该著便采用后者。③如果期刊是以单篇文章编排页码的,为了与那种一本期刊连续标注页码者相区分,该著采用了“凡刊物按每篇文章编排页码者,页码均紧随文章名后”的方法。④如果期刊是按类别标注页码的,比如《小说月报》中某些期刊按类编排页码,此时就在刊号之后紧随以“ΧΧ类第几页”的方式标注之。

B、书籍的标注,上下册或多册分别排列页码者,书名与页码间不用逗号;上下册或多册连排页码者,书名与页码间用逗号。在这套书的注释体例中,逗号的作用十分重要:不可加,不可减,不可移。

C、同一刊物或书籍,在“同上”后,如果继续有引文,为了清晰起见,一律将刊物或书籍名重新出现一次。

4.该著中的引文不仅要标出后来收录的文集,而且还标注最初发表的刊物,有的还要比较二者在文字、标点上的差别,再择其善者而用之。比如第三编《小说:三个矛盾圈子的错误回旋》引用茅盾《采石矶》的一段文字后,标注曰:“1923年2月1日《创造季刊》第一卷第四号‘创作’类第62页;《郁达夫全集》第1卷第223—224页。此处引文采用是《全集》的文本。在《创造季刊》上,相关的文字中,‘浮云’后的逗号误点在‘天色’后,‘牛渚’后无‘中间’二字,‘的一天’为‘之日’,‘江心牛渚’与‘阳春的烟景’后均为句号。”

nlc202309090021

第三,该著引用了不少稀见的本子,在众多的资料中善于发现材料,因而有效地利用了一些稀见材料。

该著用到的稀见版本不少。比如陈衍的《石遗室诗话》,该著用的是陈衍本人送给无锡国专的线装书。还比如,赵树理的材料,用的是苏南行政公署印的书。又如戏剧部分,关于张庚的理论,用的是东北局翻印的延安的本子。这些都是相当原始的资料,在今日实在是弥足珍贵的。

正是在资料的爬梳中,王师发现了一些不为人注意到的材料,而这些材料却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比如第五卷《中国戏剧》(上)第二编《三四十年代新、旧戏剧的融合与兴盛》一编中,论到爱美剧运动的下限到底是何年时,先生注意到了一条保存在苏州大学图书馆的看似不足道的稀见材料。1931年10月16日《文艺新闻·苏州东吴大学四年级为赈灾募款公演特刊》第2版上刊登了楼适夷名为《新阶段上的演剧运动》的短文。该文指出只有到大众间去,才是演剧运动的前途,这种新演剧运动“为1930年的演剧划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一看法与田汉以1930年为分界来谈论剧的进步相一致。正是这条珍贵的资料,使得王师将爱美剧的下限确定为1930年。

第四,注释不仅是注明出处,注释本身也具有文献的价值。

因为许多作家在时代变化后,常常修改自己的作品以适应新的时代,或是掩饰一些原有的观点上的或文法上的错误。因此该著在文献处理上所设定的目标,不仅是要设置出一个最严密、最细致、要求最高的注释体例,而且还要贯彻存历史之真,存历史之变这一精细而有深度的要求,这也是王师逼近历史的原生状态的研究方法在注释方面的体现。

该著在注释中纠正前人的错误,多有其例。比如第四卷《中国文学》(下)第三编中引用了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对周氏兄弟翻译的《域外小说集》的一处陈述:“比林译的小说确是高的多”,但“十年之中,只销了二十一册!”王师在注释中指出:“胡适此语不确。” 并引用了周作人1936年11月发表的《关于鲁迅之二》中的一段话:“在一九0九年二月,印出第一卷,到六月间,又印出了第二卷。寄售的地方,是上海和东京。”“半年过去了,先在就近的东京寄售处结了账。计第一卷卖去了二十一本,第二卷是二十本,以后可再也没有人买了。”“至于上海,是至今还没有详细知道。听说也不过卖出了二十册上下,以后再没有人买了。于是第三卷只好停板,已成的书便都堆在上海寄售处堆货的屋子里。过了四五年,这寄售处不幸失了火,我们的书和纸板都连同化成灰烬。” 周作人的说明,与胡适所述有出入。应该是总计销售了“六十册左右”。王师用当事人的叙述纠正了胡适所述的错误,这样就还原了历史。倘若不是细心阅读,恐怕很难发现这类细小的问题。

总之,王师不仅写出了如此浩大的著作,而且在应用资料时根据具体的情形确立了如此详尽、复杂的标注系统。这应该与王师一贯所秉持认真的学风,严谨的治学态度相一致的。正因为先生既有罕见的治学能力与罕见的毅力,又有如此罕见的严苛的治学态度,才能够将如此浩大,却又极为精细的著作呈献给学界。传世之作是必须既浩大又精细的,这是先生这部足可彪炳史册、为中华民族争光的《文论史》给我们的启示。

(作者系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科学史经典实验 篇7

一、规范使用实验室常规仪器

所谓的实验室常规仪器指的是温度计、酒精灯、烧杯、量杯、试管、胶头滴管、三脚架之类的器材。对于这些器材的使用, 有的教师并不重视, 觉得只要操作顺手就好, 但既然上的是科学课, 就应该体现科学性。因此, 我认为在使用这些器材前应该先介绍器材的使用方法 (自制器材不算) 。科学的探究最怕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因此在平时教学中, 如果时间允许, 我会给学生进行仪器简介。学生对于陌生的东西可能会一时新奇, 但是当其不知道这怎么用时, 学生的好奇心也很快就会消失。在“冷热与温度”这节课中, 我向孩子们介绍了实验温度计, 孩子们都见过体温计, 但并不一定见过实验温度计, 为了让其能够牢固地记忆实验温度计的特点, 我设置了几个问题:“它与你平时见过的体温计有什么不同?”“怎样使用?你为什么要这么用?”这样一来, 孩子们的思维就被牵引着, 能够展开联想, 从而更好地认识实验室常规仪器。实验室常规仪器都有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 培养其良好的实验习惯及严谨的学习态度, 为中学的理科学习做铺垫。比如, 在学习使用酒精灯时, 我分为5个部分进行教学: (1) 了解酒精灯的用途及结构; (2) 使用前的检查; (3) 使用时的方法, 如何用火柴点燃酒精灯, 加热时必须使用外焰, 如何熄灭酒精灯。 (4) 注意事项。 (5) 操作练习。这样一来, 孩子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来使用这些常规仪器, 课堂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有效地提高。

二、教师要设计好实验步骤

科学实验中经常都是由老师通过口头或者课件的形式呈现完善后的实验步骤。为了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 教师应该注意引导的方式, 所提出的问题要逐步深入, 层层递进, 能够让学生发散思维, 然后再进行讨论, 设计实验方案, 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完善其实验方案。

(一) 完善实验方法

作为一名科学教师, 应该多研究教材、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器材。在教学中应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或补充。学生的科学探究基于教师所提供的实验材料, 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所准备的实验器材不能照本宣科或者随心所欲, 必须要操作性强、全面、有代表性、有启发性。比如, 在研究“热的传递”时, 教材上呈现的是在金属勺上点3滴蜡油, 然后加热中间的蜡油, 在这个实验中, 我认为实际操作起来效果并不好。首先, 蜡油的大小难以控制, 金属导热速度比较快, 有的蜡油本该是较快呈现出熔化现象的, 但是可能由于蜡油太大滴, 反而最晚熔化;其次, 间隔小, 热传递快, 蜡油有时同时开始熔化, 因此效果不佳。在此基础上, 我进行了改进, 我先用火柴梗末端蘸取蜡油然后迅速粘在金属片上, 由于液体具有一定的表面张力, 蜡点的大小很相近, 且保持4~5厘米的间隔, 使现象更明显。另外, 我粘上4根火柴梗, 并加热第3根火柴梗处,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 不仅能够很明显地看到在金属片上的热传递是双向的, 而且也能清楚地认识到热是从温度高的地方逐渐传递到温度低的地方。

(二)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科学课的实验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学生的实验, 一种是教师的演示实验。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 由于学生不能动手参与, 其积极性或多或少会有所影响, 因此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我认为这是科学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能够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 进行自主思考显得尤为重要。在探究“空气中有什么”这节课中, 研究空气成分前, 为了避免学生操作不当造成无法观察到现象或者现象不明显, 我先进行了演示, 演示实验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的, 因此, 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如何从水里拿到硬币而不弄湿手?”我的要求是把一枚硬币放在平底盘里, 倒上清水, 把硬币淹没, 然后请你用手把硬币拿出, 却不能把手沾湿。这个问题一出, 学生都认为这个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都非常地惊奇, 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观察实验上, 当我再说其实只要一只去底的塑料瓶和一根蜡烛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时, 同学们的积极性就被我充分地调动了, 此刻进行演示, 同学们都能很认真地观察。接着我就顺理成章地提出了我所要的问题:“为什么盘里的水会被吸到塑料瓶中?”然后同学们再利用教材上介绍的装置进行实验。可见在进行演示实验时, 教师还是要让学生产生疑问来调动积极性, 诱发其自主思考,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科学课堂教学是探究知识的过程, 是培养学生实践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的重要载体, 因此完成科学实验是在探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规范科学实验操作, 提高科学实验效率, 才能达成教学目标, 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摘要: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课堂是培养学生实践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的重要载体。本文结合了自己开展实验教学的一些做法, 就规范科学实验操作, 提高实验效率这个问题, 从4个方面展开了叙述。

科学史经典实验 篇8

根据实验性质的不同, 科学实验可分为探究型和验证型两类。探究性实验教学过程一般分为:提出问题——实验探究——集体研讨——概括总结四个环节;验证性实验教学过程一般分为: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四个环节。在这两种类型的实验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经历“过程”, 参与教学活动, 让学生去发现问题, 让学生提出实验设想, 让学生独立去实验, 让学生去得出结论。

一、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探究的动机往往来自对事物产生的好奇。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没有兴趣, 我们的一切探索计划就会落空。”对问题有兴趣, 能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充分利用观察、实验、游戏、竞赛、魔术等手段, 让学生或从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中发现问题, 或从事物矛盾处发现问题, 或从旧知识的类比演绎中发现问题。

如上《电磁铁》一课, 开始我让每个实验小组利用前一课学到的电磁铁的制作方法进行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比赛, 看哪一小组制作的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多。学生从比赛中就会发现各自的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有多有少, 他就会去思考其中的原因, 从各自制作的电磁铁不同之处去提出假设。

有一个教师在上《轮轴》一课时, 先让同学们玩一个游戏, 让一个大个子男生用力握住啤酒瓶的颈部, 让一个小个子女生用力握住瓶身, 两人用力向相反的方向扭动, 结果试了几次, 大个子男生都“败下阵来”。问题自然从中产生了出来, 为什么个子小的女生手劲比大个子男生要大呢?学生就从这一“矛盾”处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

二、猜想让学生自己去提出

猜想和假设是一切发明和创造的前奏, 只有提出了符合一般规律的假设或猜想, 才能通过具体的实验进行探究、验证。学生在对一个问题提出猜想或预测时, 肯定会根据以往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积极思考。在上《水的凝结》这部分内容时, 我就鼓励学生大胆猜想“露”的成因, 学生提出了以下几种可能性:

①是天上落下的雨水;

②是物体内部渗出的水;

③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水。

然后引导学生对几种猜想进行分析、讨论, 得出合理的假设: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变成的。因此, 教学中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通过科学实验和直接观察消除科学误解。比如在指导学生探究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时, 学生认为种子发芽需要有水分、空气、阳光、土壤 (肥料) 和温度。之后通过一系列的实验, 证实了种子发芽时只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只有当植物生长时才需要水分、空气、温度、阳光、土壤。

当学生转变了这种认识以后, 我又问学生:如果在屋前和屋后同时播下一粒相同的种子, 哪一粒会先发芽呢?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屋前, 因为他们的前概念都认为屋前的阳光充足。可是, 等实验结束后, 所有学生都发现自己错了。因为屋前的土壤在太阳光强烈的照射下, 水分挥发得很快, 因为没有了充足的水分, 种子发芽的速度比屋后的慢了许多。

三、实验让学生自己去设计

科学实验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学生达到能依据已有的经验和实验能力去进行研究和探索。实验教学中要特别注意鼓励和扶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 自我设计实验。

如教学《雨和雪》一课, 在学生推断出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凝成的之后, 要设计一个模拟实验验证推想。我引导学生思考:由于雨是水蒸气受冷凝结的, 那么怎样得到充足的水蒸气?怎样使水蒸气受冷?怎样使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点不断增大而从空中降落下来?学生讨论后, 很快设计出了各种“下雨”的方案。

再如在探究根的吸水作用时, 我是这样引导:

师:怎样证明植物是由根吸收水分的?

生1:可以把植物的根放在水里, 水减少了就说明是被吸收了。

生2:这样不行, 因为水要蒸发, 也会减少, 不能完全证明都是被根吸收的。

师:那么怎样阻止水分蒸发呢?

生1:可以给瓶子加个盖。

生2:加个盖, 植物又怎么放呢?

生1:可以在盖子上打一个和茎差不多大的洞, 把茎夹住。

师:洞和茎之间还有空隙, 水分还会蒸发, 不够严密。生:可以在空隙处滴上蜡烛油把它封住。

师:好主意, 谁还有好办法?

生:我认为可以在水面上加一点菜油, 因为油比水轻, 浮在水面上, 可以把水和空气隔开, 阻止水分从水面蒸发。

师:不错, 那么, 怎样才能使根吸收的水看起来明显一点呢?

生:选一棵叶子多的植物。

生:用细一点的瓶子。

至此, 植物的根吸收水分的实验就设计出来了。这种由学生自己想出的方案, 比教师直接“教给”他要好, 由于是他们自己动脑筋设计出来的, 实验起来才不会“丢三落四”, 肯定会认认真真, 一丝不苟, 而且让学生自己想办法, 是启发学生运用科学方法, 培养学生创造精神, 发展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手段。

四、实验让学生自己去做

科学课的课堂实验除了一些非常复杂、难度较大、有一定危险性的需要教师做演示之外, 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 让学生自由地去摆弄, 去尝试。在教学《滑轮》一课,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弄明白动滑轮和定滑轮各自的作用之后, 我就放手让学生去试一试, 看能否把两种滑轮组合起来, 达到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的目的。学生马上动手组装。在经历多次失败之后, 学生终于组装成功了。试想, 如果这一步由教师来完成, 或者由教师讲清组装方法, 再由学生组装, 就比让学生自己去摸索要逊色得多。

教师在教学中, 要放开学生的手脚, 不能充当指挥者, 要求学生按着教师的口令“一、二、一”齐步走, 这样做学生只动手不动脑, 没有独立性和创造性。教师要舍得花时间, 鼓励学生多角度探索。如上《摩擦起电》一课, 让学生探究“摩擦起电现象”, 我把尽可能多的材料交给学生, 让他们自由地去摆弄。结果学生设计出十几种实验方法:如用手摩擦塑料包扎带, 使包扎带向四面散开, 摩擦吹塑纸使之“粘”在手心不掉下来, 摩擦气球去吸引女同学的长头发, 摩擦泡沫塑料粘在身上像雪花, 摩擦塑料笔杆去吸引粉笔灰, 等等。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 也尝到了成功的快乐, 创新精神和科学兴趣也得到了培养。

五、结论让学生自己得出

学生经过实验探究, 收集事实和数据后, 就必须采取师生研讨或小组研讨的方式,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 或类比推理解释现象, 或分析概括得出结论, 让学生经历一个由此及彼,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升华过程。

比如在学生完成“风的成因模拟实验”后, 知道了是蜡烛的热量使箱内空气流动成风的。然后启发他们进行类比思考:自然界的环境和“箱子”一样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学生经过讨论得出:因为太阳的热量使地球上各个地方的温度不一样, 有的地方温度高, 有的地方温度低。温度高的地方, 空气受热上升, 压力减小, 其它地方温度低、压力大的冷空气就会流过来补充, 从而形成风。并由此顺利地解释了海陆风、季风、山谷风形成的原因。学生的类比推理和想象能力也在这一环节得到了培养。

科学史经典实验 篇9

一、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 提高学习兴趣, 增强学习欲望

初中生接触到的许多学科, 基本上都是依靠教师的在课堂上讲解、口述。例如, 语文、英语等。然而对于物理来说, 传统的教学方法太过于单调枯燥, 对学生也没有吸引力。此时, 若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 这等于为学生开启了另一扇学习的大门。教师不再站在课堂上千篇一律地讲述, 学生也不再是坐在位置上被动接受知识。实验可以让他们看到书本中的理论知识是如何得来的。实验不但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也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增加他们主动学习、探索世界的欲望。

例如, 在初中物理“小孔成像”的教学中, 倘若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光通过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这也证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这对初中生来说难以想象和理解。可以通过实验来加深理解。实验操作如下:用一张硬纸片制作出一个小孔屏。放好毛玻璃屏、蜡烛和小孔屏。将蜡烛点燃, 调整蜡烛和屏的高度, 使蜡烛火焰、毛玻璃屏和小孔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蜡烛和小孔屏的距离不宜过大。调整后, 可以在毛玻璃屏上看到蜡烛火焰倒立的实像。前后移动玻璃屏, 当玻璃屏离小孔比较近的时候, 像小而明亮;当其慢慢远离小孔的时候, 像慢慢变大, 亮度变暗。这个实验成功之后, 教师再向学生具体详述此实验的原理, 相信学生会对“小孔成像”有着深刻的记忆。

(二) 活跃课堂氛围, 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物理这一门学科中, 不但知识涉及面广, 学科内容丰富有趣。而且教学方法也多种多样, 实验教学也有不同方法。初中物理中声、光、电都有不同的实验, 每个实验都有多种做法。有单人完成的, 也有多人合作的。物理实验给学生带来新鲜感, 通过实验, 让学生充分领略物理世界的玄妙与神奇。通过不同种类的试验, 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轻松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愉快放松,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物理教师可以利用实验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主动性。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操作简便的小组实验, 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实验的操作中来, 这对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大有裨益。

二、初中物理实验的教学应用

(一) 实验验证, 科学分析

实验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一种手段, 它不能代替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教师采用实验方法一定要遵循“实验验证, 科学分析”的原则。实验验证是要求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谨慎操作, 实事求是。除此之外, 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教师在实验完毕后不能草率结束, 一定要对实验结果做出科学分析, 让学生充分明白实验步骤的意义以及实验结果与所要验证的知识之间的关系。

(二) 科学设计实验步骤, 有序进行实验操作

物理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实验之前, 一定要在课前对实验步骤进行科学而有序地安排。实验操作过程中要保证每个实验步骤都有据可循。这样才能保证教师在向学生演示实验时能够掌控一切。例如, 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教师可以如此安排课堂实验:首先, 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凸透镜的构造。其次, 教师要向学生展示实验器材———“光具座”, 实验时应先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 使二者的中心与烛焰中心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实验过程中,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 改变蜡烛或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由于此实验结果较为复杂, 教师要将各种可能情况展示给学生看。每出现一种情况, 教师应该着重介绍给学生并做好记录。如: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 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小于物距, 像比物小, 物像异侧。这类实验比较复杂, 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操作此实验时, 各个步骤要清晰明确。最后, 实验结束后, 教师要及时做好总结。必要时可以要求学生来进行实验总结。总结中要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结果等。学生自己总结的实验结论印象更深刻。

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 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在实验教学中, 一定要确保实验前、实验中以及实验后各个步骤安排妥当。遵循“实验验证, 科学分析”的原则, 最大程度地让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参考文献

[1]李金花.初中物理实验方法有效性策略研究[J].数理化学习 (初中版) , 2012 (1) :89-90.

[2]吴月芬.创设“特殊”实验提升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物理, 2014 (32) :57-58.

科学引导, 用经典唤醒灵魂 篇10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进行诵读的时候, 有很多教师在意识上将经典诵读看成一种学生的个人行为, 导致了经典诵读教学往往是有布置, 而诵读过程缺乏教师科学的指导, 导致经典诵读成为了简单的背书、背古文、背诗词, 经典诵读成为了学生的课外自主补充, 缺失了教师的指导和参与, 学生感觉到老师塞了一个任务给自己, 甚至有些学生认为经典诵读是老师布置的一项背诵作业, 这样的认识是师生关系不和谐的体现。

我们教师要将国学经典诵读与学科学习的目标分开, 要和学生一起学习, 一起诵读, 一起发现古文学和现代文学经典著作中的脍炙人口的语言表述, 一起感受国学经典中的道德情操。由于有些古文学著作有一定的难度, 有些学生容易失去兴趣, 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的领, 通常的做法是教师领着学生先朗读, 然后让学生有感情的诵读, 一遍又一遍, 用古人的诵读方法, 学生慢慢就有了感觉, 这个过程中老师一直陪着学生, 和他们一起读。这样一来学生没有时间和目的的要求, 毫无压力地诵读, 慢慢地领悟篇幅中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怀。实践中发现, 如果我们教师一直陪着学生一起诵读, 容易拉近师生心理距离, 学生感受到了自由和关怀, 效果会非常好。

文化教育学理论认为, 培养完整人格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和“唤醒”, 建构对话的师生关系。经典诵读活动有了教师积极地参与和引导, 师生关系和谐、有序, 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才会有效, 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才能既获得文学素养的提升, 又促使其人格更趋于完整, 经典诵读的效果才能得以真正的实现。

二、注重内隐学习理论在经典诵读教学中的应用

正确的方法是提高诵读效果, 帮助学生养成正确诵读习惯的重要保障。根据内隐学习理论, “涵泳”、“吟诵”是经典诵读较佳的教学方法, 其方法上是引导学生通过与经典诵读材料的不断接触, 不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诵读。

引导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 适度进行概括性, 有口无心的诵读是无意义的, 国学经典中, 尤其是古文学著作中的内隐知识和现代语用情境是相脱节的, 比较抽象, 因此我们应该给学生设置具有相同深度和结构的语言新情境, 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迁移原有的知识经验, 在类似的特殊记忆环境中诵读, 达到相等的甚至更好的效果。

三、注重学生诵读方法上的可操作性指导

在方法指导上, 背诵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 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发展智力起着积极作用, 能为思维和写作积累语言材料, 所谓“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也只有建立在记住的基础上才行得通, 如果读了却没用“心”什么也没记住的话, 读再多恐怕也难以下笔有神的。经典诵读教学中, 背诵是手段而且是最重要的学习手段, 是经典诵读价值实现的前提保障,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在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中, 这一环节完成与否意味着经典诵读教学的实现程度。目前, 在中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中, 由于经典本身具有的难度使得理解力正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学生的背诵常常建立在半懂不懂甚至完全不懂的状态下, 作为教师也不可能逆学生发展规律而做到使他们在完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经典。从学龄段来看, 中学生处于记忆黄金期, 大量的熟读和记诵有利于其记忆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但是, 仅仅是要求学生记诵是不够的, 我们应该给予可操作性方法上的指导, 借此培养学生经典诵读的习惯, 提高诵读能力, 感悟成功, 进一步转化为诵读经典动力, 本研究觉得正确的诵读方法应该如下:

1. 诵读要读出声来

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实践证明, 读出声来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叶圣陶老先生也认为读书需要在用心、用眼之外, 还要加上口与耳, 也就是尽可能多地调动感官参与到诵读活动中来, 提高背诵的效果, 同时从永恒主义教育观来看, 学习古人的诵读方法, 即为一遍又一遍地有感情的发声诵读。我在实践中发现, 当一个材料摆在学生面前, 要求学生将文字诉之于有声的语言, 开始读第一遍, 学生还有些不熟练, 但是遍数多了, 学生的感情就越发丰富了, 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的情感与文本想融合, 在有声的语言中理解其中的意思, 诵读效果和正确的诵读习惯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发展。

2. 在诵读中尝试着回忆

“尝试回忆法”是对一段材料诵读达到熟练之前常用的一种方法, 记忆效果相对而言比较好。实践中, 学生自己总结后发现, 并且学生在背诵过程中, 学生试图回忆用时越多, 其记忆效果就越好, 理解也越是深刻。

3. 在诵读中寻找支撑点

义务教育阶段, 学生诵读活动中的记忆形态还处于初级阶段, 对外表现是从原始和直接的“自然记忆”随着智力和诵读量的增智力而发展的, 而发展的需要一些支撑点。

4. 在诵读中要积极引导学生间相互切磋

独学而无友, 经典诵读也是如此, 在经典诵读活动中, 我们应将学生进行分组, 让同一个学习小组的几个同学一起诵读, 在诵读过程中互相提醒, 指出诵读有误的地方, 相互学习好的诵读经验和方法, 实现共同进步。

5. 给学生营造运用经典的平台

有用的知识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对于经典诵读亦不能外, 我们的经典诵读活动不能只有输入没有输出, 运用是最有效的方法, 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我们应该积极地给学生搭建运用的平台。

国学经典很“热”, 对学生的成长, 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在国诵读的教学中, 我们不能只注重形式, 要将老师和学生当作是教学的共同体, 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我们的经典诵读活动实践, 才能真正体现国学经典诵读的价值, 唤醒沉睡已久的灵魂。

摘要:“伟大的诗篇能抓住一切的人, 最粗野的家伙需要最伟大的诗篇。”国学经典诵读的目的在于借助于伟大的、经典的文章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道德和情感。国学诵读的教学离不开教师科学的引导, 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笔者的看法。

科学史经典实验 篇11

一、通过科学实验,激发探究兴趣,培养科学素养

小学生对实验最感兴趣,这种兴趣,往往成为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力,成为爱好和志趣,以致发展为惊人的勤奋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兴趣爱好和求知欲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前提,也是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结果。

案例:《空气在哪里》一课中,我让孩子把一团纸塞在瓶底,将杯子倒立直接压入水中,学生发现纸团不会湿,就会知道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质量,可以让学生把两个同样大的气球充满气吊在小棍上,并使它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观察发现:刺破了充满气的气球这头小棍会翘起来,就知道空气有质量。空气有流动性,可让学生把充满气的气球的口对着自己的脸,就会知道空气有流动性。理解空气被压缩,可让学生给自行车轮胎和篮球充气或在手上挤压注射器,学生能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这些实验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案例:《我们的营养》中要检验淀粉、脂肪、蛋白质。为了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认识淀粉的能力,比如哪些食物中含有比较多的淀粉,我选择学生生活中很熟悉的——馒头、米饭、马铃薯、面条、薯条、栗子、玉米等来检验,这就使得学生很爱做这个实验,能饶有兴趣的分组检验不同食品,既贴近生活,又有趣味性。

二、通过科学实验,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素养

科学实验能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手段去验证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的变化、联系和规律,所以要培养学生从小就把获取知识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学会正确的科学方法。

案例:在使用托盘天平时,取用砝码、移动游码必须用镊子而不能用手;点燃酒精灯后火柴不能随手扔在地上,要放在专门的废物杯中;电路的连接应先接线路后接电源,拆卸时先断电源,后拆线路;导线两端接头不是钩、叉时要注意导线在接线柱上的绕向应同螺母旋紧的方向一致等。像这样在试验中要注意的细节不胜枚举。科学不仅可以培养一个人敏锐的洞察力,更能培养学生时时注意细节问题,因为“细节决定成败”。

案例: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放在首位,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大量的实验现象需要仔细观察,精彩的现象往往就会转瞬即逝,只有通过细心观察才能及时捕捉到,如在研究《热胀冷缩》一课时,把试管插在热水杯里,使试管的水变热,扎在试管头上的一块气球皮会很快地凸出来;把试管插在冷水里,使试管内的水变冷,扎在试管头上的一块气球皮会很快地凹进去,这两个过程是持续时间较短的,必须要学生全程地参与观察,才能够获得印象深刻的感性的认识。

三、通过科学实验,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

实验能揭示事物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实验能让学生观察到产生现象的全过程,再进行研究。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主动去探索新知识,获取新知识,这是使学生以最有效的方式去掌握科学自然基础知识。

案例:在《电磁铁》的实验中学生会发现:同样的钉子,绕着同样的线圈,为什么有的钉子帽是南极,有的钉子帽是北极呢?教师不必讲清其原因,应该让学生自己观察、实验、思考这是怎么一回事。通过观察、实验,学生会发现电磁铁的磁极不同是因为线圈两端连接电池的正负极不同,或线圈的绕向不同;教师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系?”时,首先进行分组做实验,要求按一定的形式把实验活动的结果记录下来,其次小组汇报,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总结出知识要点:“电池的节数、线圈的匝数与磁铁的数量关系,串联电池越多,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反之电磁铁的磁力就越少”。

案例:教学《热胀冷缩》,可以让学生把不加热的铜球放进铁圈中恰好通过,把加热后的铜球放进铁圈中,不能通过,再把冷却后的铜球放进铁圈中又能通过,这样可使学生知道大多数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四、通过实验教学,培养能力习惯,培养科学素养

学习科学知识,不仅要培训学生动脑、动手能力,还要培训学生实验操作、观察记录、整理记录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不是单纯靠教师的讲解来传授的,而必须在相应的科学实验中,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通过设计实验,分析结果等能锻炼和培养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培养概括、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遇到问题需要处理时,则可以锻炼学生的探索能力;在操作中,还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因此,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还要开展除课堂实验以外的多种形式的科学实验,课外实验和学生生活关系更为密切,更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继而将其培养成习惯。

案例:在教学《磁铁》一课时,要把事先准备好的磁铁和各种材料如铜片、铁片、木片、塑料、玻璃等,放到材料超市,并告诉学生们尽可能的多去设计试验方法,来探究磁铁的性质。学生开始设计实验,选取材料,开始实验。这样既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上一篇:综合探究课分析下一篇:3D网络游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