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类节目

2024-05-09

科学实验类节目(共12篇)

科学实验类节目 篇1

近年来,随着新电视节目形态的火爆,中国电视节目发生了“范式转移”。纪录片频道由窄众逐渐变为宽众,科学实验节目由边缘进占主流,观众的审美情趣也从单纯的“娱乐”逐渐生发出新的审美趋势。例如,随着美剧《生活大爆炸》,英剧《神探福尔摩斯》在网络的热播,“智慧是新的时尚”成了经典的流行语,科学、探索、推理、逻辑,正在成为新的流行,而科学类实验类节目本身也在形成一股新的潮流力量,为人们所瞩目。对于更多的观众来说,收看电视不仅为了娱乐,也是为了获取新知、学习理性思考方式,以及认识问题研究问题的新途径。

1 国外科学实验类节目初探

目前,国外的科学实验类节目,以著名的《Myths Buster》(流言终结者)《Genius Joe》(好奇实验室)《自然科学实验百科》为例,等更倾向于体验性和科普化诉求,尤其注重对于镜头技巧以及多元化表现手法的运用,意在充分调动观众的情绪以及兴趣完成收看行为。节目吸引观众的原因可能有许多,如调查实验本身的神秘感以及悬疑性、知识性、体验性,以及冲击性等,但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1 视觉上的新鲜与奇特体验

节目运用了大量具有冲击力以及新奇感的视觉影像。例如,《Genius Joe》中的科学实验均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一些看似平凡的生活道具产生的视觉观感使观众感到熟悉的同时,又超出其一般体验范围,如干冰在矿泉水瓶子中能够爆炸,淀粉可以在音箱上跟着节奏跳舞,黑胶唱片发出的音波可以击碎玻璃等。这一切视觉奇观都是通过摄像机的超常规视角来进行展现的。麦克卢汉把一切媒介看作人的延伸,而节目中的摄像机就是人的视觉延伸。以Discovery频道的一栏科学实验节目《Time warp》(时间分解)为例,该节目均充分调动了各种先进的摄影器材和技术,并利用摄影机的长、短、微焦距镜头的功能,以及水下摄影机、针孔摄影机、红外摄影机等不同摄影机类型,将观众的视线无限延伸,并多运用慢镜头以及特写镜头,使观众体验各种视觉上的冲击从而产生各种新鲜、奇特的观感体验。

1.2 经典的叙事结构

国外的科学实验类节目往往以某个调查对象作为核心,并借鉴好莱坞经典叙事结构,突出冲突以及戏剧性,精心设计悬念以及疑问。以美国著名的科普节目《Myths Buster》为例,对每一个调查案例采取了经典的“三幕式”结构,开头多采取开门见山式,直接设置悬念,力争在第一时间调动起观众的注意力,如在曼妥思专题中提出网络流言“可乐与曼妥思可以使人的胃口爆炸”,然后层层设计实验(悬念),揭示可乐与曼妥思的强烈汽化反应,最后通过验证人胃口的弹性得出实验结论。节目采用经典的叙事结构,对疑问以及网络流言进行层层剥茧式的探索以及阐释,通过科学思考方式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节目通过一波又一波不断的悬念设置与解答,激起观众的兴趣,引导观众最终与节目共同得出实验结论。科学实验也就是悬念本身,能充分调动观众的收看心理,通过在实验中不断的设问,引导观众共同进行思考和探索,间接增加了节目的参与性与互动性。节目通过调动严密的因果关系以及逻辑推理整合了调查对象周围各个层面的联系,最终透过现象直达本质,不断推动观众主动进行思考,并最终使观众得到了完整的探索体验过程。

1.3 独特实验视角体现知识性以及娱乐性

目前,电视节目越来越倾向于内容为王,科学实验类节目更加关注普通观众的知识性需求,通过答疑解惑,提升观众的科学知识水平,如网络传闻的验证:“手机能够爆出爆米花吗”“食物落地五秒之内都不会被细菌污染吗”。此外,还有物理知识的普及:“螺旋桨为什么会产生巨大的力量”“一张纸不可能对折超过7次”等。节目通过邀请一系列美国知名的科学家进行原理阐释,大大增强了节目可信度以及科技含量。实验过程的花絮,如真人乘坐战斗机、高空跳伞等真人体验,也增强了节目的娱乐性。

总之,生动的形式,直观的表现力以及丰富的信息量使节目的娱乐性以及故事性大大增强,使国外科学实验类节目自如的游走在艰深而枯燥的科学研究与电视大众娱乐的两极之间,具有了其他类型的节目所没有的独特魅力和别样色彩。

2 中国科学实验类节目发展情况一览

科学实验类节目作为新型的科普节目,属于国外的“舶来品”。目前,国内的科学实验类节目还处于探索以及起步阶段,但已经逐渐显露出蓬勃发展的端倪。国内科学实验类节目类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2.1 流言终结类

以央视的《是真的吗》为代表的科学实验类节目让主持人、志愿者或是专业人士以科学实验的求证方式判断流言的真伪,有利于有效传递科学知识。北京卫视推出的《奇妙实验室》、上海东方卫视推出的《1001个疑问》、湖南卫视的《好奇大调查》,以及浙江电视台推出的《小强实验室》都属于这个类别。这些节目或多或少都参考了探索频道的《Myths Buster》节目。

2.2 科技秀场类

将演播室作为科学实验的“秀场”,由主持人现场实验,并引入原理分析,观众进行实验猜想,娱乐性、互动性强,如央视的《我爱发明》、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的《啊啊啊啊实验室》板块等。此种节目形式注重充分调动演播室娱乐元素丰富看点,该类科技秀场节目多来源于欧洲的同类型节目。

2.3 实验串烧类

节目以令人惊讶的实验效果以及实验过程作为主要的表达要素,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流程充分简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最抢眼的节目效果和盘托出,并试图以普通人的视角来进行体验或实践,在短时间内激发起观众极大的好奇和兴趣,该类型节目来源于《Genius Joe》。

总之,国内的科学实验类节目仍处在探索和模仿阶段,尚并未形成成熟的运营模式,部分节目内容还在拷贝或者是改良国外的原版节目,节目的平均品质也尚未达到国外科学实验节目的高度。但值得鼓励的是,这些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客观上既普及了普罗大众的科学知识需求,又有利于培育其科学精神以及科学素养。

3 科学实验类节目发展的反思与建议

3.1 反思

国内已有一批优秀的实验类节目开始另辟蹊径,采取多重拍摄手法,通过科学合理的体验求证和专家原理阐述,使观众了解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知识,拉近了观众与科学的距离,提升了观众的思考能力。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还有些科学实验节目处在单纯模仿国外成功科学实验节目的初级阶段,存在不少问题。

其一,节目内容的同质化严重。由于国内几档科学实验类节目主要借鉴了相同的几档美国或英国节目,且国外科学实验节目开播不长,选题有限,导致国内部分科学实验节目显得后劲不足,如选题上容易出现匮乏,内容上盲目模仿跟风,并未形成特色。从横向角度看,《奇妙实验室》《1001个疑问》《小强实验室》等节目在形式上近于雷同,缺乏新鲜的内容以及独特的视角,造成节目同质化严重。

其二,制作成本低廉,有些节目制作流于粗糙,照搬痕迹严重,由于资金场地等各种限制无法完成大型实验。较强的直观性、冲击力和感染力是科学实验类节目的主要特点。不容忽视的是,由于部分科学实验类节目在资金不到位,科研机构智力支持无法跟进的情况下盲目照搬国外节目,甚至不惜以作假达到实验效果,导致节目的质量良莠不齐,画面质量粗糙,推理漏洞百出,失去了观众的信任。同时,因为无法保持高质量的节目品质造成收视成绩平平而被动缩减节目经费则形成了恶性循环。此外,许多节目的实验原封照抄国外节目的实验内容,缺乏创新和思考的空间,且部分节目选题并未“接地气”,显得生硬而缺乏真实感,不为本土观众所接受。

其三,节目类型本身存在审美疲劳风险。不容忽视的是,科学实验类电视节目也有它的劣势比如形式相对单一、被动接受,易使观众产生视觉疲劳从而产生抵抗情绪。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以及新媒体终端的普及使得观众获取知识的途径大大增加,尤其是对于青年观众来说,已经不满足于依靠电视获得知识或体验,而开始转向更加灵活多样的智能终端。因此,打造独特的品牌,创新节目形式,提升节目的品质以及核心竞争力,加强同观众的交流与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3.2 建议

其一,采取“内容为王”的品牌战略,使科学实验类节目专业化、产业化良性运作。“内容为王”是媒体成长的关键。科学实验类电视节目发展的动力源于生活中蕴藏的科学,要想保持此类节目的稳步发展,就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强化科研单位的智力支持,发展节目的“外脑”以及“智囊”,由被动的照搬、模仿变为主动的探索、研发,力求节目保持高质量的科学水准,并且经得起观众和时间的推敲。

其二,形成自己的独特的风格与核心竞争力。在镜头语言方面,形成固定的风格和模式,以统一的制式以及标准进行拍摄,借鉴国外优秀的纪录片手法,运用多重表现手法,突出视觉奇观效应,力求以及节目内容的专业和丰富。在节目形式上,摸索出自己独特的风格,不盲目照搬国外的模式,赋予节目浓郁的文化品质和人文精神,使节目具备真正探索和求知的精神和灵魂,才会使节目具有无法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另外,也可以尝试明星等元素丰富节目内容,如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的《啊啊啊啊实验室》采用明星来进行现场实验,也属于一种创新的尝试。

其三,细分观众群体,有针对性的进行节目研发。国内主要参考的国外的科学实验类节目大多目标观众是成年人,但据调查显示,青少年对于科普节目兴趣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因此,与其照搬国外现成的科普节目,不如有针对性观众群体,研发符合他们需要的科学实验类节目,填补科学实验类节目目前在国内的“蓝海”区域。

总之,科学实验类节目具有普通电视节目没有的优势,也具有一般电视节目难以涉及的深度和广度,从选题策划、节目拍摄制作以及智力支持模式的探索来说,对电视从业者的要求和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当然,对于观众来说,无论是欣赏用科学的思维方式逐步揭开真理的本质,还是置身于科学实验现场中体验科学实验带来的惊喜和挑战,科学实验类节目都具有其他类型的节目无法替代的魅力,前景灿烂。

摘要:科学实验类节目作为科普节目的崭新形态,既可以使观众观察到常态生活中很少涉及的科学奇观,使其充分领略到科技的无限魅力,还可以提升普罗大众的科学素养以及科学精神。本文主要对国外科学实验类节目的优点以及国内科学实验类节目的发展情况进行探讨,并对科学实验类节目的发展态势提出了反思和建议。

关键词:科学实验类节目,科技,媒介

科学实验类节目 篇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常常出现企事业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许多怀有抱负和才华的人又找不到合适的单位。职来职往,便是在此条件下诞生的。

就业一直都是我们所关注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大学扩招以后,出现大量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问题。其实并不是我们的企业不需要这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而是没有通过有效的信息平台来招到适合于自己企业的人才。职来职往,作为我国首档求职类真人秀节目为企业和来自于各行各业的人才提供广阔的平台使他们之间相互选择。在2011年该档节目,被评为最受大学生欢迎的节目。这足以说明,他已经在学生受众群体中赚足了眼球。作为一档求职类的节目,那么他扮演的角色就既是一档电视节目又是一次严肃的面试。通过求职自我的工作期望和达人老师的技能考核,多位老师可以对其进行考核,这样即使没有参与考核的老师也可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求职者。当然,作为职业技能考核老师,在求职者给出考核答案后,要对其表现现场给出评价,如果他最得不好还有给予,相应的指导。求职者和广大的观众也可以从达人老师的评价中得出相关职位的技能要求和自己进入该行业要做好哪些准备有一定启发。该栏目每期的求职人数都只有五位,我想就是为了将更为鲜明的求职者的求职动机,求职表现,以及表现不足展现给广大已经或者即将进入职场的人们。达人老师在就行评述的时候并没有采用多么复杂的腔调来和求职者和观众沟通,而是用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表现形式使更多的人能够理解。职场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毕业之后的必经之处,尤其是处于就业边缘的我们更是急切的需要知道,职场的形态,职场对我们的要求,与我们向往职位的理解有哪些不足,对求职来说可以通过这种节目方式更为理性的认识职场,也可以从中认识到自己职业技能的优势和不足所在,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和提高,这是一种学习行为。虽说是一档严肃的求职类节目,但是该节目却不是那么的刻板,因为场上在场的18位的达人老师往往将许多抽象的职场问题形象化,不会使人感觉呆板。

作为我国首档求职类节目真人秀,他开启了我国求职问题电视化的先河,有一套自己特有的节目录制和播出方式。他模仿的是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摆台形式,即由18位职场达人站在演播厅的舞台的对面,求职者通过出场做自我介绍然后由达人提问决定去留。就节目形势而言,这和非诚勿扰完全都是一样的。但是节目内容的出彩,可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就已经把节目形式的雷同给忽略了。在一定程度上,采用非诚勿扰的形式在开播之处应该还是给该栏目带来了很大关注度,毕竟形式是内容的重要载体。虽然在节目形式上他并不是很出彩,甚至可以说他的照搬可能给他的整体形象都有降分,但是我觉得他出色的内容丝毫没有降低该栏目的品质,每每看完节目,我都会感到会很有收获,对于一个即将走入职场的学生来说,这又未尝不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呢?

服务类节目的魅力所在 篇3

一即时性和互动性是服务性节目的优势

服务性节目往往注重即时性,也就是讲求“快”。它常采取定时滚动播出与紧急信息不定时插播相结合的方式,为听众提供及时、准确、实用的各种信息。服务性节目采用的互动方式,也突出了“快”的特点。听众可以通过热线电话、短信、来信与主持人交流、沟通,这种互动能够让更多的听众参与进来。从而增加广播节目的接近性与吸引力,活跃了节目形式。比如呼伦贝尔电台的《1046信息广场》节耳,真正地为有商品供求需要的听众提供了一个“空中商场”,实现了个人信息的扩大化。将某位听众与主持人一对一的交流变为发散式的传播,由个体的“窄”到广播的“宽”,这种广播互动使许多听众通过空中电波很快达成了物品交易的目的。这种互动是以媒体的服务、听众的参与、消费者的沟通最终完成交易,周期循环,作用显著。

二实用性是服务性节目的基石

《1046信息广场》节目中,听众可以打进电话播发自己的求职、用工、買房、卖房、买车、卖车等各类实用信息。这种不需手续费、不靠中间人、可信度较高的专门提供实用信息的广播服务性节目。对社会各类资源进行了合理、有效配置,发挥了电台媒介的沟通桥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效果。又如呼伦贝尔电台的《农牧林天地》节目,它面向广大的农牧民听众,邀请专家作客直播间为需要科技知识服务的广大牧民听众提供信息和帮助,还为农牧民之间搭起了相互学习的平台。

三贴近性是服务性节目的根本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既是新闻宣传工作取得实效的根本途径,也是服务性节目“火爆”的根本,更是新闻媒体安身立命的“法宝”。广播节目要牢牢把握“贴近性”这个基本点,由这个点带动整个节目的良性运作。

服务性节目的贴近性首先体现在其内容上。呼伦贝尔电台办的一档收听率较高的服务性节目《行风热线》,其节目宗旨立足于服务开展监督,以有效的监督完善服务,架起听众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其目的主要是为百姓排忧解难,从而赢得了听众的认可与喜爱。那么怎样才能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呢?这就要求节目做到贴近、再贴近,力求“声声有情,心心相印”。因此,节目编辑和主持人在采访、写稿、编辑、制作过程中,要以工作职责为出发点,以为党和政府分忧的精神,让听众通过收听节目,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因此,要办好服务性节目的核心,就是关心百姓的疾苦,表达人民的呼声,关注群众的命运,为党和政府分忧,为百姓生产生活解难。

服务性节目的贴近性还体现在节目主持人的平民意识上。服务性节目主持人能否在节目中贯穿亲民、爱民、为民的思想,直接影响到节目的质量,关系到电台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因此,服务性节目主持人在通过热线电话的方式和听众进行交流时,不但要听、说、记,还要对听众的来电作出相应的点评和引导。做到尊重而不迎合,语言要通俗、亲切和自然,这样听众才能愿意接受你的广播,喜欢收听你的节目。

科教类电视节目如何实现科学传播 篇4

同时由于科技高速发展带来的变革使得科学与公众的关系正处于一个关键阶段, 接下来的几年中, 人们作出的选择, 将深刻影响科学和社会的未来:一方面,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刻, 科学议题更为激动人心, 公众对科学更有兴趣, 另一方面, 许多人开始主动反思科学所带来的一些负面作用。

而这一切恰恰都为科教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何让更多地公众喜欢上科教类电视节目, 如何通过科教类电视节目更加有效地实现科学传播, 这些问题都值得进行深入地思考。

以我国荧屏上的科教类电视节目为例, 最早的科教类节目应该是各种类型的电视讲座节目。直到1995年武汉电视台创办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科教类电视节目《科技之光》, 中央电视台于1997年和1998年又相继创办了《科技博览》和《走近科学》。2001年7月9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正式播出, 成为我国现有科教频道的领头羊, 在科教频道中播出的《走近科学》、《探索·发现》、《百家讲坛》等栏目已经成为了具有品牌效应的知名栏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科教类节目无论从内容还是讲述方式都分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科教类电视节目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无论从竞争力还是生产率来看, 与新闻类、文艺类、经济类等电视节目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如何让科教类电视挤入观众的视野中呢?

通常只有那些新闻性强或者娱乐性强的电视节目才会引起普遍关注。而科教类节目似乎总是由于其承担科学传播的功能而受了很大的限制。但其实这也许是表面现象。

首先我们来考察科学传播的内容本身是否先天不足。在传播学中, 能够有效传播的信息都是人们需求的信息, 而人类对某种信息的需求都是和他的某种欲望相关的。以科技信息来看, 它满足的是人们对于未知世界强烈的好奇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具备的这种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因此科学传播的内容本身非但没有劣势, 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内容本身没有问题, 那究竟是什么问题限制了科教类电视节目实现更有效的科学传播呢?在实践过程中, 我国的科教类电视节目其实一直在不断地进行摸索, 不断地寻找到自身的特色和规律。

一科教类电视节目首先要明确科学传播的出发点

大多数公众对科学传播其实并没有一个完整和准确的认识, 什么是科学传播?让公众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就是科学传播吗?澳大利亚一位非常活跃的科学传播者TERRY, BURNS, 他曾经为科学传播下过这样一个定义:科学传播就是使用恰当的方法、媒介、活动和对话来引发人们对科学的下述一种或多种效应——意识、愉悦、兴趣、形成观点, 以及理解。

这样的定义让人耳目一新。特别是定义中出现的“愉悦”和“兴趣”这样的字眼, 也开始让我们重新审视科学传播的出发点和目标究竟何在。

以《走近科学》为例, 这个栏目早期是由科学人物、科学关注、科学生活三个板块构成的杂志式的电视科普栏目, 现在逐渐演变成了一个以戏剧化的故事为载体的栏目。从2004年改版之后, 栏目的收视率节节攀升, 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走近科学》节目甚至成为了一种现象, 引起了人们广泛的讨论。在几年前, 当人们一谈到科教类节目如何创新时, 就会说到美国的发现频道, 它用一种全新的角度和方式去解读科学事物, 引发了人们广泛的讨论。但是它的高成本与大制作也成为横亘在科教类电视节目制作者面前的一座大山。2003年前后, 科教类节目曾经出现低谷时期, 而这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科教类名牌电视栏目《走近科学》由于收视率长期低靡, 在2003年成为中央电视台被警示的栏目之一。为了从困境中走出, 《走近科学》不断地探索。2004年, 人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了一个风格迥异的《走近科学》, 它不再讲述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 它不再报道日新月异的科研成果, 新版《走近科学》呈现出了一种充满悬疑, 充满戏剧张力的讲故事的节目形态。《走近科学》改版的结果, 是栏目的收视率有了很大的提升, 甚至不断改写着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节目的最高收视率。从这种改变中我们看到了《走近科学》栏目的出发点发生了重大的转移, 从知识转向了疑问和兴趣。

有一位大学教授在为中学生作科普讲座的时候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今天的一些听众可能没从我的报告中学到任何东西, 这一点都没有困扰我, 如果我们做了一个专业水准的报告, 并且引起了他们足够的兴趣, 以致他们想要上大学, 那么我们就将有更多的时间来向他们讲授科学”。大学教授同样在进行着科学传播, 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引导学生对他从事研究专业的兴趣之上, 再联想到我们的电视节目, 其专业性应该远远低于大学教授的专业科普讲座。由此来看对科学传播的出发点进行重新审视, 把从传播知识转移到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将会有助于实现科学传播。

当然《走近科学》的改版也引发了公众的一些批评, 有人认为有的节目故弄玄虚, 有些选题科学性不强。而出现这类问题主要还是由于创作者背离了他的初衷, 一味制造悬念导致的。不管是赞赏还是批评, 从考察科教类电视节目的发展来看, 从《走近科学》十年来走过的这条道路来看, 中国的科教类电视节目为了实现科技传播, 一直在不停地探索, 这种以激发观众兴趣为出发点的创作理念开始并且已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种对科学的愉悦和兴趣可引发公众更加积极的感受和态度, 这些感受和态度可以带来随后更为深刻的科学经历。“不过是有趣的”这样的想法常常被贬低, 实际上这个想法如果伴随了进一步的积极体验就会带来有力的后果, 把兴趣发展并疏导成为对个人和社会有用的实践结果。

二科教类电视节目要找到独特的科学传播的切入点

其实在我们的认识中还存在着一些普遍的误解, 比如科学传播并不像大多数人认为的那样会当即带来科学素养的提高。多数参与者都会体验到科学兴趣的增长或是态度的变化, 而这些兴趣和态度可能会在之后的某些时候带来科学素养的提高。正确地认识这样一个问题, 将有助于科教类电视节目寻找到科学传播准确的切入点。

我们可以把科学传播者视为一个登山向导, 他们教会人们如何攀登 (方法) , 提供梯子 (媒介) , 帮助实际的登山实践 (活动) , 并且让登山者明白与攀登相关的过程、可能的危险、以及其他问题。

而以媒介形式出现的科教类电视节目恰恰可以看作是这个比喻中的梯子。梯子在科学传播中同时在两个方面起作用, 一个是上升, 一个是降低。通过这种上升和降低就可以允许不同层次的人之间进行交流, 科学家、中介者、公众都将从中受益。

我们再来考察近两年来非常火的一个科教类电视节目《百家讲坛》。2001年7月9日诞生的这个栏目, 和《走近科学》一样, 一度曾因收视率低, 面临被末位淘汰的危险。然而, 绝处逢生之后, 便一路红红火火, 成为2006年度和2007年度央视十大优秀栏目之一。

人们评价为什么爱看《百家讲坛》,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它让艰深的学术不再晦涩了。3年前, 《百家讲坛》作为中央电视台最具学术品位的栏目, 虽然期期都是学术“大餐”, 但有些“曲高和寡”, 收视率排在了倒数位置, 一时间, 栏目能否存活都成了问题。是清史专家阎崇年带来了转机。2004年5月, 他主讲的《清十二帝疑案》持续在科教频道一周收视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由此, 《百家讲坛》在牢牢守住学术品位的前提下, 开始了转型, 力求架起一座让专家、学者通向大众的桥梁, 并将内容定位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通俗解读, 由“百科全书”转变为普及本“文史读物”。《刘心武读红楼》、《易中天品三国》、《汉代风云人物》、《明亡清兴六十年》、《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王立群读史记》等一系列讲座相继推出, 《百家讲坛》在社会上掀起了“红楼热”、“三国热”、“论语热”。过去的边缘栏目一变而为核心栏目, 观众追捧, 业内瞩目, 《百家讲坛》成为中国电视界的“一匹黑马”。随着《百家讲坛》的热播, 一位位原本埋首“象牙塔”的专家学者, 由过去的寂寂无闻而迅速成为妇孺皆知的“学术明星”, 阎崇年、易中天、纪连海、于丹……

“要引领大众, 先要对接大众, 好比火车头带动车厢, 先要挂上‘钩’, 否则只是火车头在前面空跑。”《百家讲坛》的制片人万卫用了个形象的比喻解释《百家讲坛》创作的核心思路。而这个所谓的钩子不就是在科学传播中承上启下的“梯子”吗?科学传播的切入点正是在这上与下之间搭设的一架梯子。

这架梯子为学者、媒介、公众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

寻找到这样一个切入点, 科学传播变得不再空泛和高高在上。

电影类节目策划 篇5

一、节目名称:电影雷达

片花

一、你也像我一样喜欢看电影吗?你也想和电影中的人物一同欢乐,一同悲伤吗?让温暖的电影故事与我们相伴,让故事中的人物与我们共同成长!一张尘封的电影票根, 一句熟悉的电影台词, 一段温暖的光影旅程.,欢迎走进电影雷达。片花

二、女:想去看电影„„

男:堵车、排队、人太多„„今天还是全价票„„

轻轻松松看电影,电影雷达帮助您!只要您锁定呼和浩特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广播FM99.8,哪个影城随您选。

二、策划此节目的原因及目的:

电影作为一种生活休闲,已经逐渐成为最受当代年轻人喜爱。每当大片上映总会看到各阶层、各年龄段的人走进电影院去感受电影带给人们的视觉盛宴。随着大家对精神生活需求的进一步提高,广播就要将这种优势充分借鉴到节目当中,把电影“看”的艺术转化到“听”上来,并且着重接洽呼和浩特地区几家大型影城作为冠名播出单位的形式将节目做活、做强、做大。

三、节目的主要内容:

1、电影放大镜——包括电影新闻(涵盖国内、欧美、日韩)

介绍当下热门电影的剧情,片花,及拍摄中的花絮,演员阵容等;电影点评,搜集一些关于这部电影的影评;话题议论,根据电影内容引伸出一些话题与听友讨论;节目中穿插播放电影歌曲,或与电影有相同情绪的歌曲。

片花:放大!放大!再放大!――热门的!好听的!尽在电影雷达!

2、影票竞拍——通过节目可以享受到比影院门市价相对较低的价格,进而进一步加大节目的参与性。

片花:电影雷达告诉你最新的电影资讯,在这里能得到最低的电影票价――电影雷达-为您服务!

通过本环节可以让听众积极参与到节目当中,与《大嘴吃四方》节目运作模式相同。

3、电影原声重现——通过编辑使电影原声通过广播再现。(周一、四环节)

4、电影评审团——随着节目慢慢打开本市电影商家,与商家进行联系,通过我们的节目让参与到节目中的听众组成观影团去观看制定影片,让听众看后针对自己的观点对影片进行评述,向收音机前的听众进行介绍,各抒己见。(新片上映过后及时组织观影团,请观影团听众做客直播间)。

片花:感人的„„震撼的„„搞笑的„„惊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欣赏角度,享受生活,就要学会享受电影,电影评审团——发表电影评论,交流电影心得。

四、节目的风格形式、以及节目主持人的选择。

节目的风格应该比较亲切、体贴。注重娱乐性和参与性。

主持人应当随机应变能力强、外向、活泼。

六、节目时长:1小时

七、时间段:12:00——13:00

办好广播谈话类节目的启示 篇6

为了适应现代广播的需要,同时,也为精神和情感上压力越来越大的人们提供一个倾诉心声的精神家园,阿拉善人民广播电台于2000年5月以来开办了许多个谈话类直播节目。经过10年实践,笔者作为一名广播新闻工作者,对如何开办好广播谈话类直播节目谈一些粗浅的认识,愿与同行们交流。

一. 充分发挥广播优势,是办好谈话类直播节目的前提

众所周知,广播与其他媒体相比,有着信息含量大,覆盖率广,传播迅速,感染力强,收听方便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优势为办好谈话类直播节目提供了有利条件。谈话类节目,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就一个话题展开谈话、问答、讨论的一种报道形式。由主持人驾驭,与现场嘉宾或是通过热线电话与听众就一个话题在轻松愉快、亲切自然的氛围中展开讨论。声情并茂且富有生活气息的广播谈话类节目,瞬间传播到千家万户,是老百姓了解国家政策方针,法律法规和获取科学文化知识,提高道德观念的重要途径。

话题节目,一定要定位于由主持人驾驭,通过热线电话与听众沟通和交流,为听众排忧解难,缓解矛盾,稳定情绪,减轻压力,从而达到真心愉快地投入到生活和工作当中。更重要的是,要始终坚持以正面宣传和引导为主,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抨击假恶丑现象,从人们的衣食住行,情感择业理想追求入手,做细致入微的思想教育工作,这样才能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逐步扩大自己的听众群。听众不仅在节目期间积极拨打热线电话参与节目,还通过发短信的方式参与节目。通过听众广泛参与不断拓展节目内容,同时也丰富和活跃节目形式,使谈话类节目成为广播节目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二. 通过舆情分析,做好周密策划是办好谈话类节目的基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作为广播人,清醒的认识到办好广播节目不仅要有好的内容,还要有好的播出形式,由主持人支持、驾驭,或是请有关专家作为嘉宾参与节目,或是开热线和听众直接对话、交流,或是现场直播等播出形式,使广播节目生动活泼,有很强的可信性和可听性。可以这样讲,广播谈话类节目的兴起,为广播注入了清新的活力。舆情分析,就是对某一个时期围绕某个焦点形成的各种议论、意见,反响的锋芒、核心、基础及弱点做出相应判断,并形成自己的相应对策,继而通过调动舆论力量对舆论形成实施影响。在做好舆情分析的基础上,做好周密策划。策划节目包括选择听众感兴趣的话题以及听众喜欢的话题形式等,与此同时,还要注重热线电话节目的舆论导向。这就对节目主持人在处理热线电话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节目主持人在直播间里要说大量的话,怎样才能做到语言不枯燥乏味,不炒剩饭呢?笔者认为,加强学习是唯一可靠的途径。这种学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向书本学习,二是在实践中学习,并牢固树立导向意识、喉舌意识、龙头意识、创新意识和群众意识。只有这样,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内涵才会更加丰富,才不至于重复自己。主持人每天接触不同的听众,听众也每天认识一个不同的你,这样你的节目才会有更大的魅力。

三.选择能驾驭好节目的主持人,是办好谈话类节目的关键

谈话类节目,打破了以往广播的播音腔,主持人不仅口齿伶俐,反应敏捷,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要高。要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较深的生活积累。一个具有开阔的视野,广泛知识的人才能善于交流,驾驭好节目的走向,按照策划好的方向,圆满的完成节目预期目标。除上述条件外,还应有较深的生活阅历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只有这样,才能使节目在富有生活气息、亲切、活泼的氛围中进行交流和沟通,才能吸引听众,得到广大听众的信任,使他们能把自己不对家人讲的心里话讲给你听,才能使节目真实,有感染力。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选择好主持人是办好谈话类节目的关键。主持人就像是这个节目的标志,主持人的风格、言行、语气,直接影响到节目的质量。当然了,一档谈话类节目的成败,关系到节目组的每个成员。比如一个负责任的导播,能很好的引导听众参与节目,配合节目主持人把节目做的更完美。

科学实验类节目 篇7

基于现在新兴技术的逐步发展, 作为全天直播的新闻频道, CCTV-13所涉及的新闻资讯类节目的制作水平在逐步提升, 直播的质量也在逐渐达到一个较高的标准。每当有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 作为国家官方新闻媒体, CCTV-13对其进行播报的速度较之以往已经有了长足进步。而在一些新闻解读与新闻内容的制作上, 新的技术、画面、镜头的运用开始逐步向受众的感官靠拢。

但是, 作为一个新闻播报水准远在地方性、网络性媒体之上的我国唯一官方新闻频道, 央视新闻频道在新闻资讯类节目的制作上仍有需注意及改进的地方。

一、现行模式下的央视新闻资讯节目所存问题与对策

就目前来说, 央视新闻频道所涉及的电视新闻资讯节目的形式可谓丰富多样, 直播类、深度报道类、评论类、杂志类应有尽有。但是在信息大爆炸、网络新媒体技术节节攀升的情况下, 当更多的人习惯用移动互联网、PC以及各种终端通过网络获得新闻的情势下, 电视新闻节目的存在开始被当下的年轻一代所忽视。

单就日常的CCTV-13新闻节目的播出与制作来看, 电视新闻节目如若想获得进步与发展, 内容与技术依旧是核心与关键。而其所需注意的大体是两个方面, 一个便是新闻本身的选择选材问题, 另一个就是节目本身的制作策划问题。

(一) 新闻报道本身的问题与对策

笔者认为在新闻本身的选择选材问题上, 现有的央视新闻节目中所涵盖的选材已经能做到多种多样, 但是也有一些新闻的选材并不够非常贴合受众需求, 过于拘泥于传统选材, 不能及时创新, 并且正负两面的极端报道消息居多, 缺乏对一些偏中间偏灰色的社会现象的有效揭示及思考。

能作为日常的新闻播报节目, 如《新闻直播间》等面向普通受众居多的新闻节目, 需要选择的是足够贴近民生、贴近现代社会人的生活节奏的新闻选材, 在不减少必需的政治类新闻等类型新闻的同时加重生活化新闻、群众化新闻的编排比例。不仅要继续保持对社会正负方向的新闻材料报道, 也要加入很多灰色化、细微但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题材, 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趣味性新闻, 并不是一定要是严肃话题的新闻才有新闻价值, 很多趣闻也是很有价值的新闻。

其次是报道深度问题。在日常的新闻播报中, 由于时间限制, 对于许多新闻只能流于表层化报道, 并不能成篇成章, 也做不出深度新闻。主要这是现在的新闻媒体自身的问题, 许多新闻报道缺乏深度, 缺乏深挖, 常常有了上文没有下文, 有了事件没有处理结果。新闻热度一过就不再进行关注, 虎头蛇尾, 使受众总是对新闻事件有所迷茫和猜测。

而作为央视的电视新闻资讯节目, 在播报新闻的时候, 一定要有效利用自己所拥有的庞大资源、人力物力、设备技术及电视新闻的优势, 加大对新闻报道深度的挖掘。在新闻广度上, 应该多进行周边资料整合, 增加新闻的可看性与价值性, 丰富受众所得。

再则是新闻评论问题。新闻存在的价值在于引发受众的感官感受与精神思考。许多新闻, 只有事实呈现, 只有简短陈述, 并不能发挥电视新闻报道的最大功效。电视新闻资讯节目作为立体化的新闻展示平台, 更应该加入观点评述环节, 达到新闻价值传播的最大效果。

最后, 作为已有新闻评论的新闻节目, 新闻评论的撰写, 主持人的播报评论语气都应该得到重视, 观点评论应保证新闻应有的公正性、客观性、亲民性。要换位思考, 考虑受众, 也考虑节目自身所承担的责任。尽量站在中介者的角度, 避免过度官方, 过度媚俗, 以达到不失信于民。

(二) 节目制作问题

首先是展现方式问题。新闻事件, 时时在更新、时时在发生、时时在变化, 对每一件事都做到精细制作、精良展现确实不够现实, 但对于大型的重大新闻事件, 这种技术支撑的新闻制作却是非常必要的。无论是出于服务受众还是提高节目效果考虑, 有着多种展现形式的新闻报道都要比单一的新闻画面配字幕解说的方式传播效率更高。

其次是主持人与记者的问题。电视媒体是面向广大受众的, 而作为央视的电视新闻资讯节目, 其受众群则更加宽泛, 因此对节目中所选择的记者与主持人要求应该更加严格。这两年, 随着网络传播的发达与迅速, 一些观众在看到央视新闻主持人或记者出现的错误后会进行一定的宣传, 虽然可能只是出于趣味分享等目的, 一般观众也可以理解新闻工作者的辛苦之处, 但是若是在重大事件上出现一定的播报失误, 则会对频道甚至国家产生不良影响。

再次就是与网络新媒体的合作问题。现在网络新媒体与新新媒体发展迅速, 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媒体将其过多视为竞争对手, 电视新闻资讯节目也总是想与网络新闻报道等竞速抗争, 这样只会导致自身发展前景狭隘。

央视新闻资讯节目的制作者应该注重建立自己的信息收集平台, 披露始于网络上的重大新闻事件, 充分发挥信息收集平台的作用, 及时高效地筛选新闻, 许多重大事件的直播一定要及时跟上, 并运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做到跟进报道。并且, 由于近几年微博微信的发展, 央视新闻应注重与受众通过各种方式, 如微博、微信、直播留言等多重渠道的相互交流及受众反馈, 在线下多自发地进行一些新闻反馈的调查, 并在新闻报道中予以展现, 并有选择性地展现一些评论话语, 以增加与受众的亲近感, 增加与观众的沟通感。

二、对于央视新闻中特别调查类新闻的研究与探索

在上述的有关于CCTV-13中新闻资讯类节目的现状研究与问题探索中, 有很多的问题央视的新闻节目制作者都在进行有效有序的改进。而近年来, 央视关于一些特别调查类的新闻制作是笔者认为非常值得关注与探究的, 从最早的《你幸福吗》《您家的家谱是什么》到近年的《今年你为谁点赞》《春节说吧》等, 都是央视新闻自己策划选题的特别调查类新闻。

(一) 《你幸福吗》

最早的《你幸福吗》是在2012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 由中央电视台推出并持续报道。央视走基层的记者们分赴各地采访包括城市白领、乡村农民、科研专家、企业工人在内的几千名各行各业的工作者, 一时间“幸福”不仅仅成为媒体的热门词汇, 也引发了十几亿中国人民对于当下的社会生活、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等的深入思考。

其中所播出的新闻片段, 有很多非常生活化、平常化, 许多老人回答, 很幸福, 因为儿女都很好。也有很多回答甚至有些荒诞不经, 令人啼笑皆非, 如记者问:“你幸福吗?”受访者答:“我姓曾。”也有很多受访者回答, 不幸福, 没有幸福感, 感到生活很辛苦之类。

在当时新闻政治性、说教性较强的大环境下, 虽然《你幸福吗》得到的反响有许多叫好声, 但更多的则是质疑声, 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央视的另类说教式新闻。但在笔者看来, 这其实是央视新闻的一个非常大胆的尝试, 这一步的迈出, 代表了央视新闻节目制作者想要对央视新闻节目进行改革的决心, 如果能够成为以后新闻节目中的常有环节, 不仅可以吸引受众关注, 也可以更加有效地反映我国当下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生活状态, 以及社会动态、舆论变化。

(二) 《春节说吧》

于2014年开始尝试的《春节说吧》这一新闻调查报道, 不同于以往的记者采访、受众回答的方式, 而是在春节期间, 由央视新闻在各大省会城市的火车站设置录影式电话棚样式的红色亭子。普通的群众便可随意走进其中, 对着其中的摄像头诉说自己对于家乡或是亲人的思念之情。而央视新闻则选取其中片段在电视节目中进行播出。

许多亲身参与其中的人, 在小小的录影棚中, 表达着对自己的感情, 或是满脸欢笑或是充满泪水, 有很多人举着自己买到的火车票讲述自己即将回家的激动心情, 也有很多人不能够回家而伤心不已。而观看的受众, 在观看别人故事的同时也深有感触, 那些能回家的不能回家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便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个鲜活缩影。

在春节这种对于中国人民来讲非常特殊、非常隆重的节日里, 《春节说吧》这档新闻的播出, 不仅仅是方便了那些录制了节目的群众, 也为受众找到了共鸣, 于央视新闻, 也提高了春节期间新闻栏目的贴近生活性与温馨可看性。

而相比很多其他的评论两极分化或是褒贬不一的特别调查类节目, 《春节说吧》成功赢得了相当多的观众, 网络上对其的评价极高, 很多人非常赞同这一新闻的制作, 甚至很多人专程去往火车站找寻“说吧”的存在。

所以, 综合这两者的评述, 笔者认为, 特别调查类新闻的存在对于央视新闻类节目的制作改革很有必要。而对于其本身, 合理的选材、更接近群众的调查方式是需要细心谨慎的考虑与考量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 CCTV-13作为央视新闻的直播频道, 如果可以进行规模化的优化改革, 加大自己的竞争性, 作为我国的官方新闻媒体, 获得更多的受众, 传达社会赋予其的使命, 使受众在得到新闻消息的同时, 获得更多的对于生活的思考甚至只是日常的生活满足感, 对于央视新闻来说都是巨大的进步。而作为新闻工作者或是研究者, 即使不能亲身参与新闻的制作过程, 也应注意到新闻节目制作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与可有待发展的方面, 推陈出新, 走在时代的前沿, 这是新闻工作者与研究者应尽的义务与应负的不可推卸的职责。

摘要:CCTV-13新闻频道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个全天24小时直播的新闻频道, 自2003年5月1日起试播至今, 对于新闻节目的设置进行了大量的尝试与改革。通过对其所涉及的新闻资讯类节目的制作与播出现状的研究, 探索其所存在的有关新闻本身与资讯类节目制作两方面的问题, 并提出一定看法与建议。而对于近年来央视新闻在特别调查类新闻的制作方面, 通过分析《你幸福吗》与《春节说吧》两档新闻, 展现近年来央视新闻在改革推新方面的尝试, 并予以一定总结。

关键词:中央电视台,新闻资讯类节目,新闻改革

参考文献

[1]张健.当代电视节目类型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2]徐舫州, 徐帆.电视节目类型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3]蔡雯;翁之颢.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变革的又一个机遇——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账号为例[J].新闻记者, 2013 (7) .

[4]刘成付.电视新闻频道的理念与创作——以央视新闻频道为例的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2006.

婚恋类节目热度探析 篇8

1. 基于婚恋市场的婚恋类节目现状

就以《非诚勿扰》为例, 因其对娱乐性、话题性的关注以及对嘉宾个人真人秀的展示, 一经播出就取得了超出当时娱乐节目收视神话《快乐大本营》的收视率。据统计, 仅2010年全年88期节目中就有14期节目收视率保持在4.0%以上, 53期节目的收视率保持在3.0%以上。2011年《非诚勿扰》的收视率进入稳定期, 全年平均收视3.485%, 较2010年3.239%略有提升, 而2012年由于观众进入疲劳期, 全年平均收视率开始下滑, 仅为3.184%, 2013年开始正式进入“七年之痒”的状态, 收视率难创新高。现代社会, 各种类型的节目层出不穷, 再加上人们审美的多元化和瞬间性特点, 使得这类节目在经过几年的发展之后, 不得不遭受收视下滑的风险和挑战。

2. 婚恋类节目现状出现的原因

对于这个问题, 为了理解和阐述的方便, 我们主要可以从同类节目泛滥, 观众出现分流、改版效果不明显以及新节目的冲击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首先, 同类节目泛滥, 观众出现分流。现在我国的电视节目从众化现象特别严重, 一旦出现一个收视率较高的节目形式, 各个电视台就开始纷纷效仿, 缺乏必要的创新, 这样做的结果只能加快这种节目形式的消亡。江苏台《非诚勿扰》出现之后, 天津、东方、山东等卫视纷纷也制作播出了自己的婚恋类节目。这类节目大多换汤不换药, 在某种程度上对《非诚勿扰》的观众进行了分流, 所以出现节目收视下滑的现象也是不难理解的;其次, 改版效果不明显。2012年出现收视率下滑现象后, 《非诚勿扰》节目组也尝试进行了几次改版, 不过效果一直不很明显, 这给婚恋类节目也敲响了警钟;最后, 新节目的冲击。2012年横空出世的《中国好声音》是由浙江卫视推出的, 它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又给《非诚勿扰》造成了冲击。《中国好声音》的出现以及大受追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 歌唱类节目现在又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 更新一点的现在各个卫视又推出了明星跳水节目, 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总之, 多媒体时代各种节目的生存期都被无情地缩短了, 旧节目总是会被新的更新的节目所取代, 这是根本无法避免和回避的。

3. 婚恋类节目现状的应对策略

鉴于现在婚恋节目所遇到的发展瓶颈, 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应对策略呢?为了理解和阐述的方便, 我们主要可以从尽量保持节目的真实性、更加注重“情”的表露等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首先, 尽量保持节目的真实性。要想保持婚恋节目的青春与活力,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尽量保持节目的真实性特征, 目前娱乐性是收视率的宠儿, 不过, 作为以服务于人为终极目标的婚恋类节目来说, 要尽量避免因过分追求娱乐性和收视率而掺杂过于虚构的内容欺骗受众的行为, 如不这样很难保证婚恋节目长久的维持下去;其次, 更加注重“情”的表露。传统的婚恋节目没有太过华丽的舞台和灯光, 但是它们追求的是真实的情感, 它们以能促成有情人终成眷属为宗旨和目标。而现在的婚恋节目虽然形式更加多元, 舞台和灯光更加绚烂, 嘉宾更加美丽, 但是对节目的实质过于忽视了, 形式大于内容。这种忽视情感表露的节目也是华而不实, 没有竞争能力的。

4. 结语

现代社会, 随着人们婚恋观念的变化以及婚恋市场的庞大化趋势的不断增强, 电视婚恋类节目也顺势火了一把, 不过, 由于改版不成功再加上人们审美疲劳期的到来, 这类节目也遇到了一定的困境与发展瓶颈。本文基于婚恋市场的婚恋类节目现状、婚恋类节目现状产生的原因以及婚恋类节目现状的应对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希望可以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某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在具体进行阐述的过程中, 可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 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在以后的研究和实践中要加以规避。

参考文献

[1]何梦.电视婚恋类节目在曲折中发展[J].魅力中国, 2011, 30 (5) :429-429.

[2]史雅娟, 陈旭阳.电视婚恋类节目舆论导向转型研究[J].新闻传播, 2012, 29 (10) :44-46.

讲堂类法制节目探析 篇9

目前, 电视法制节目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但能绘声绘色地讲述法律故事的讲堂类节目却不多, 这类节目目前比较成熟的代表栏目是中央电视台的《法律讲堂》和河南电视台法治频道的《法治讲堂》。本文将通过河南电视台《法治讲堂》栏目, 对讲堂类法制节目做一下简单剖析。

讲堂类法制节目, 不同于其他法制节目的多表现手法, 也不同于一般的学术课堂。一般的法制类节目通常采用画面叙事的风格, 突出现场感。而学术课堂, 讲究双向性, 互动性。电视法制讲座面向的是广泛大众, 缺乏即时性和直接性, 而且大众对接收到的信息要求更高, 既要有可视性, 也要容易理解和接受。

河南电视台《法治讲堂》栏目开播于2013年的8月, 其形式是通过名家讲座的形式, 将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法律问题寓故事之中, 展现在普通百姓面前。让观众既感受到了法律的尊严, 又感受到了道德的力量, 同时也收获了法律知识。

1 节目的灵魂是主讲人

节目的灵魂是主讲人。他们的讲述关乎节目的成败, 要声情并茂, 更要通俗易懂。节目中, 他们是法的传播者, 故事的讲述者, 更是角色的表演者。一档三十分钟的讲座节目, 没有主持人, 没有现场感强的画面, 更没有场景的变换, 讲述过程完全靠一个主讲人来完成, 那么这个节目对于主讲人的要求就会很高。《法治讲堂》主讲人要经过严格的选取, 一般会有三次甚至更多次的试镜试讲才能最终选定。主讲人构成有大学的知名教授, 他们拥有丰厚的学术根基, 有一套自己独到的完整理论;还有律师和法律工作者, 他们有大量的真实案例, 可以进行生动的演绎。

每一期《法治讲堂》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 通过主讲人娓娓道来, 让观众触摸到法的灵魂。这个过程不同于一般的授课, 不同于庭审中的激辩, 这个讲述不能理论化严重, 不能专业化太强。

主讲人的个性对凸显栏目的影响尤为重要。根据不同的收视群体, 栏目可选取风格不同的主讲人, 有的温文尔雅、娓娓道来, 有的个性张扬又不失稳重, 但无论哪种风格, 主讲人在讲述的时候都应该是一个表演者, 通过他们生动的演绎, 为观众带来一场普法的故事盛宴。

2 选题平民化

法制类节目本身会受专业化的影响, 有时让观众感觉晦涩难懂。如何让观众喜欢看, 看了能有收获, 就需要从选题上下功夫。选题的选取上, 首先要讲平凡人的平凡事。比如讲婚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等等, 与大众息息相关, 大家经常会碰到的法律问题, 因为节目的受众更多的是渴望获取法律知识的普通大众, 而不是潜心钻研法律的专业人士, 要让观众听得懂, 记得牢, 用得上, 平民化便是选题的重点。

如要增强观众对部门法的深入了解, 那么针对部门法的系列节目, 会让栏目更具影响力。比如说每年的315都是消费者维权的高峰期, 也是社会各界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高度关注的时期, 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前策划消费者维权系列。还有婚姻家庭系列, “家和万事兴”, 家庭内部的婚姻关系和继承关系, 是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的法律问题, 在遇到问题时如何化解, 是婚姻和继承法系列要带给大家的启示。

选题可以是冲突不断, 悬念迭出的刑事案件, 也可以是事件追踪, 大众关注的时下热点。比如说前不久, 一部有关育儿经验的电视剧在全国各大卫视热播, 名字叫《虎妈猫爸》, 观众在热议剧中育儿方法的同时, 也开始关注与剧情有关的一些法律常识, 比如有人就提出来, 如果虎妈和猫爸离婚了, 那后续的问题如何解决, 比如孩子的抚养权, 房子的归属等等, 那么, 我们就可以以这个为题材, 讲述虎妈猫爸离婚后的相关法律问题。

虽是普法, 但每期节目的法律点不应过多, 解读的法条也不应过长。观众在收看节目的时候, 往往是一带而过, 太过繁琐的法条不利于观众的理解和消化, 也不利于法律法规的普及。正常情况下, 一期三十分钟的节目, 两到三个法律点就可以了, 复杂的法条可以通过通俗非专业化的语言进行解释。

3 内容故事化

自古以来, 人们对故事的好奇和热爱就没有减弱过。“巫师和祭司在神坛上讲故事, 吟游诗人在村舍和集市里讲故事, 说书艺人在勾栏瓦舍中讲故事, 老奶奶在炉边讲故事……人们听得如痴如醉, 通过对故事中人物的同情关照自己的人生。从某种意义上讲, 人正是通过故事来理解生活的。”[1]故事性对于讲堂类法制节目至关重要, 我们不是枯燥地罗列法律法规, 而是通过故事, 深入浅出地带出法律点。

故事少不了悬念, 悬念是艺术创作中造成受众某种急切期待和热烈关切的心理状态的一种手法, 它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心, 从而引导着人们保持对节目的持续关注。悬念对于讲堂类法制节目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叙事手段。比如说河南电视台《法治讲堂》2015年1月份的一期名为《结扎的丈夫, 怀孕的妻子》节目中, 主讲人这样讲到:“那是一个夏天的下午, 天气非常炎热, 医院里一个女人跌跌撞撞地闯了进来, 捂着肚子哎呦哎呦地叫着, ‘大夫快来啊, 我肚子疼得受不了’, 医生经过紧急诊治, 发现是宫外孕大出血, 为了挽救女子的生命无奈之下切除了她的子宫。而刚刚被推出手术室的女子, 却遭到了丈夫的怒斥:‘孩子是谁的?我都结扎了你怎么可能怀孕呢?’”。这期节目, 开篇以一名女子急诊入院, 后被诊断为宫外孕, 而丈夫早已做了结扎手术入题, 吊足了观众胃口, 都会好奇, 丈夫做了结扎手术后妻子为何会怀孕, 这样开篇便抓住了观众, 带着观众继续往下看。

节目内容的故事情节既要有悬念更要曲折化, 往往一个真实的案例要经过加工和演绎才会符合电视的表现手法, 有时一个故事是通过对几个案例的综合加工才完成的, 这个故事既要曲折又要符合常理, 不能为了追求效果, 而天马行空, 不切实际。

每一期《法治讲堂》都可以看作是一篇夹叙夹议的议论文。有的叙事多一点, 有的说法多一点, 都是通过说事, 层层析理, 故事情节和对法的阐释同步推进, 一环扣一环, 使观众不知不觉地学了法, 懂了法。

4 后期制作的艺术化

电视最大的优势, 是用声音和画面表达一个故事。《法治讲堂》栏目每期都会在主讲人的讲述过程中穿插五到六个短片, 每个短片不长, 几十秒的时间, 既是对上一段内容的简要归纳, 也是对下一段内容悬念的提出。短片通过画面的渲染和音乐的烘托, 采用多种电视特技, 或抒情悠扬, 或阴森恐怖, 既丰富了节目的表现形式, 也赋予人以情感的冲击。

除了短片之外, 每隔不到一分钟, 会有一组模拟画面的再现, 这些画面都是前期编导通过模拟拍摄, 有写实, 有虚化, 通过一系列具有特定内涵的典型画面叠加, 从而获得一组连续流畅的镜头。这些画面的加入, 让观众更直观地理解故事情节, 而且多元素的加入, 也会缓解观众的视觉疲劳。

5 结论

知识性、权威性、服务性是讲堂类法制节目的特色, 它将潜在的道德法则与人格力量, 通过生动的讲述表现出来, 使栏目的教育功能与观众的审美取向达到了和谐统一, 最大限度地开发了电视媒体的教育功能, 有效地发挥了舆论的导向作用。

电视的繁荣发展, 离不开创新。电视宣传只有不断创新内容、创新形式, 才能满足广大观众的需要, 才能增强舆论的引导水平。或许随着人们法制观念的不断加强, 我们的节目形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但万变不离其宗, 作为媒体人, 为大众普法的脚步永不停歇。

摘要:电视法制节目表现形态各有差异, 在叙事技巧和策略上, 也有不同之处。本文拟以《法治讲堂》为分析样本, 简要分析讲堂类法制节目的特点。

关键词:讲堂类法制节目,故事化内容,艺术化后期

参考文献

帮忙类节目该如何帮忙 篇10

一、帮忙节目具有强烈的亲民意识和人文关怀, 是

民生新闻发展过程中的创新, 既与央视、省台的节目形成明显差异, 又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亲民性, 故而能在各城市台迅速崛起, 并形成较大的影响力。

1. 视角的改变, 观念的创新

帮忙节目改变了以往媒体居高临下的视角, 站在普通人的立场, 以普通人的心态, 解决群众的烦心事、为难事、着急事。有网民这样评价《凡哥帮你忙》节目:“有些主持人嘴里说的确实让人解恨, 但是没有用, 问题没解决。徐凡很多时候言辞没那么激烈, 即使对待错误的一方也很少咄咄逼人, 但他总是能帮人办成事。”这就是帮忙节目在遇到舆论监督时, 有别于其他批评报道的显著特点:帮忙, 不添乱, 不一味地打板子, 从解决问题出发, 营造和谐环境。

很多帮忙节目在帮助弱势群体时, 发挥媒体信息沟通的社会功能, 引起社会上更多人的关注, 聚集更多的社会力量, 让帮忙行动成为全社会的一种氛围和风气。

2. 主持人角色的改变

帮忙节目的主持人大多是记者出身, 有着多年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他们与演播室主持人最大的差别就是不像主持人, 更像是你的街坊邻居;他们的语言朴实、情感真切, 很容易跟市民打成一片, 让观众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凡哥帮你忙》节目刚开播时, 求助群众还叫不出凡哥的名字, 当他们反映的问题得到解决后, 开心地拉着凡哥的手, 拍着他的肩膀说:“小伙子, 谢谢你们啊!”这种说话的语态和方式, 说明他们把凡哥当成了朋友, 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电视台主持人。

3. 传播方式的拓展

网络互动。帮忙节目一般都开通了网络社区的讨论版或主持人博客, 作为电视之外的倾听观众心声的平台。热线号码、温馨提示、主持人日志、观众留言, 这一切构成了荧屏之外主持人与观众另一个“约会”的地点。

短信平台。部分帮忙节目还每期提出一个相关话题, 提供几种解决方案或看法, 让观众实时参与节目、发表看法, 主持人选取好的建议和意见在节目中反馈给观众。观众还可以和主持人通过热线电话或短信平台进行现场交流, 并在新闻报道中表达自己对民生问题的看法和观点。短信平台丰富了节目源, 聚集了节目人气。

二、帮忙节目满足了观众的现实需求和心理需要, 但也存在着理性不足和精神意义疏离的缺憾。

帮忙类节目以帮忙为出发点, 因此在采制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因追求收视率而帮忙过度, 丢弃新闻的自身价值, 过分迎合大众, 忽视了对理性精神的追求。

1. 角色越位, 监督失衡。

在一些涉及政府部门的帮忙事件中, 记者往往会有意无意越出自身的本位, 借助媒体的力量, 由事件的记录者和沟通者变成了当事人甚至执法者, 再通过新闻报道形式公开传播, 造成舆论监督失衡。这种越位角色在公众心目中不断强化, 使一些普通百姓把记者误当成执法人员, 把媒体误当成万能的政府机构。

2. 关怀失重, 题材雷同。

帮忙行动中, 为个人的琐事帮忙在报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此类帮忙消耗了记者很多的精力。这样的帮忙事件很亲民, 也很贴近, 但并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节目停留在表象上, 没有典型意义, 缺少新闻价值。另外, 节目的选题相对来说比较狭窄, 观众看得多了, 难免会产生视觉疲劳。比如, 刚报道了一个小区下水道不通, 隔了两天, 又是另一个小区垃圾成山, 内容大同小异。

3. 视野狭窄, 止于表层。

观众需要帮忙, 都是遇到了困难, 而且大都是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此时的帮忙节目, 还有舆论监督的职责。但一些帮忙节目对事件的分析往往止于表面, 不能指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使节目的影响力受到限制。因此, 帮忙行为需要记者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经验能力, 特别是涉及到行政程序和法律问题时, 记者的水平决定了帮忙的效率和质量。如果事先没有了解相关投诉程序和政策, 盲目采访反而增加了工作量, 造成被动局面。记者有帮忙的愿望还不够, 还需要掌握必要的政策和知识, 才能帮好忙, 帮对忙。

4. 侵犯当事人的隐私。

怎样当好广播谈话类节目主持人 篇11

亲切自然,关爱寒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大部分谈话节目都是在夜晚,据心理学家分析,夜深人静时,人的心灵是一天当中最脆弱也是情感世界最丰富时,这时打进热线参与节目的受众大部分是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心情比较抑郁、烦闷。因此主持人在接通电话时,要及时送上几句朴素平实的关爱语,给受众一种温暖亲切的感觉,以消除彼此之间的陌生感。

省电台有一个连接交通参与者和亲情间爱与祝福的栏目《牵挂热线》。每次热线接通,主持人都会在第一时间送上特别亲切自然的问候和感人至深的祝福,设身处地地与听众进行沟通和交流,说出了受众想说的却无从表达的心里话。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广播里传出参与者的感叹:"对,对,我就是这个意思,你说到我的心里了。"

寒冷的天气里提醒受众注意风寒露冷;祝周末打进电话的朋友周末愉快;建议出门旅行的人随身携带一些常用的药品,以保证身体健康、旅行顺利等等。这些语言使主持人在交流的时候更具有交流感、人情味,让受众不知不觉对你产生一种亲切感、熟悉感,收到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为相互之间展开话题、进行交流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有的放矢,针对应答--"各勉日新志,音尘慰寂蔑"

毛泽东同志在《新闻工作文选》中指出:"当自己写文章的时候,不要老是想着'我是多么高明',而要采取和读者处于完全平等的态度,你的架子摆得越大,人家越是不理你那一套,你的文章人家就越不爱看。"在主持人节目传播中,这种心理更为重要。每一位主持人在做节目的时候,面前都只是操作台、机器。虽然是眼前无人,却要做到心中有人,有感而发。要知道受众打进热线,需要的是主持人近距离的倾听开导,而不是远距离的个人表演。

有资料统计,目前,我国的广播人口接受率已达到85.5%,受众的广泛性给广播节目主持人带来了更多的复杂性和多层性。这需要主持人在与受众交流时,要在直播间内充分发挥想像力,把对方想像成自己身边某个需要帮助的亲人或朋友,减少自己与陌生人交谈的困难,给他们增添亲切感:让老人认为你是一个善解人意的知心者;让中年人认为你是一个可以信赖、值得对话的顾问;让年轻人认为你是一个开朗通达、排忧解难的忠实朋友。主持人只有有的放矢,适应不同角色的心理需求,方能使受众找到一种"各勉日新志,音尘慰寂蔑"的感觉。

真诚可信,以情动人--"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们总是更乐意接近有感情、有同情心、善解人意的人,面对这样的对象,人们会有更强烈的倾诉欲望。在谈话类节目当中,主持人如果一味给受众讲一些大道理,或是一味用他人的事例、道听途说的材料来教育引导受众,未免会有一点置身事外、与己无关之嫌。中央电视台《半边天》栏目曾经播出过一个专题节目《在那月圆的夜晚……》,介绍的是佳木斯电台《星星点灯》夜话直播节目,主持人李群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以对听众的满腔热爱之情,说服了一位走上绝望之路的女孩,挽救了一个如花的生命。

主持人自己内心世界的真情实感,对收音机旁的受众会产生一种极强的感染力。主持人或是耐心地开导,或是细致地讲解,或是真诚地提醒,或是委婉地劝告的语言,会令有疑难问题的受众觉得主持人的确是在推心置腹地与自己交谈。"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实现了主持人的亲切、亲近、真诚、真实,同时也使自己的节目更贴近受众,贴近生活。

掌握主动,控制局面--"日出骊山东,徘徊照温泉"

主持人作为谈话类节目的灵魂,能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受众围绕主题进行交流是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尤其作为一个直播谈话节目的主持人,许多突如其来的情况事先无法预料,这需要主持人具备临场应变、控制全局的能力。例如有的听众将话题扯得过于空泛,主持人就要及时把受众引到一个主题轨道上来。再比如有的受众占用时间过长,主持人就应该婉转地告诉这位听众:与你交流非常愉快,但也希望能够把机会让给更多的想打进电话的听众。这样,主持人起到的就是一种"日出骊山东,徘徊照温泉"--统观全局、兼顾个体的作用。

移花接木、烘托渲染--"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

在广播节目中,除了人的语言、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外,最容易与受众思想感情产生共鸣的恐怕就是音乐了。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广播语言,在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方面具有其他语言无法替代的作用。

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配乐得当的广播节目,让人觉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和节目中谈论的内容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好像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溪,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因为谈话类节目一般时间都较长,如果每一次节目都是主持人与一位又一位受众进行冗长的交谈,那么在持续一个阶段之后,不但主持人会有力不从心之感,受众的耳朵也会感到疲惫。适时送上一支与主题相近的乐曲,让语言和音乐相辅相成,彼此映衬,可以给人一种"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的美感享受。

耐心细致,留有余地--"林塘风月赏,还待故人来"

轻声慢语、细致耐心是节目主持人最基本的语言特色和职业修养。无论主持人今晚的心情是好是坏,留给听众的必须永远是一种精神饱满、热情应答的声音形象。

有位主持人有一个习惯,每次上机前拆读几封听众朋友的来信,每每这个时刻,总会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人。因为来信中大多是听众朋友对节目及自己的赞扬、关心等溢美之词,自己觉得拥有这么多从未谋面的朋友,整个身心都会被一种温馨的感觉包围。这样,当你走进直播室时,就会拥有一份美好的心情,多一份责任感。

有些受众第一次打进热线,可能会有一些紧张、口吃或说不出话来,主持人要像和一位老朋友聊天、诉说心事一样,慢慢地引导他们消除紧张感,进入轻松状态。如有些受众提出的问题,主持人当场实在无法回答,要用委婉的口气告诉受众:"你的问题让我们留给收音机旁更多的听众一起来讨论,好吗?"或者"你的问题让我们咨询一些专家,听听他们的意见之后,在以后的节目中为你解答,好不好?"等等,要不急不躁,留有余地。这样一来,主持人留给受众的就是一种"林塘风月赏,还待故人来"的感觉,能令受众满腹心事而来,满怀期望而去,在受众心目中留下挥之不去的深刻印象,这就是你作为一个广播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魅力与成功。

电视社教类节目的价值 篇12

一、记录价值

对电视社教类节目记录价值的认识, 我是从《东方时空》开始的。当年《东方时空》下设《东方之子》、《生活空间》等子栏目。《东方之子》专注于名人访谈。《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它从奇人异事开始, 逐渐转向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在上世纪末社会急剧转型的岁月里, 它成了那个时代最好的见证。我记得有期节目叫《命若琴弦》, 记录了一个从外地赴京考学的琴童孤单无助的故事, 那份彷徨和茫然至今仍在我的记忆里挥之不去。多年后, 《生活空间》改为《纪事》, 栏目编导再次找到十年前拍摄的主人公, 推出系列片《时间的重量》。十年, 改变了什么, 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还是更糟?记录, 在这里不仅仅是真实的再现, 它被赋予了历史的内涵, 让人沉思、催人反省。随后, 《纪事》迎来了短暂的辉煌, 它勇敢地触碰禁区, 直面人类的死亡。它曾经无比强悍地记录下了一个癌症晚期患者最后半年的生活, 那位年轻的白领, 微笑地面对镜头谈起过往。那一瞬间, 我突然想起一句话:有尊严地生, 有尊严地死。多年后, 我在BBC的纪录片里, 再次看到了这样的一幕:一位身患绝症的英国老者, 执意把人生中最后的时光留在了录影带上。记录在这里并没有停止呼吸, 而是得到了重生。

二、档案价值

近年来, 原央视主持人崔永元致力于“口述史”项目的摄制工作。他的团队在全国各地遍访抗战老兵, 讲述老兵的抗战岁月和人生经历, 推出了系列片《我的抗战》。崔永元说:“我们采访他们的时候, 不预设主题, 让他们撒开了讲, 从他们的孩提时代一直讲到现在的生活, 他们的个人史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 适当的时候, 我会推出《我的一生》系列, 用影像为历史存档。”

“用影像为历史存档”, 正是社教类节目的档案价值所在。作为珍贵的影像资料, 社教类节目日渐成为留存历史的最佳载体。今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中国远征军的故事在国内媒体上被大力宣扬。偶然间, 我在《三联生活周刊》读到了远征军中有位老乡, 常熟人邹德安, 抗战时, 他大学毕业、投笔从戎, 以随队参谋的身份参加远征军, 赴缅作战。解放后, 他半世飘零、孤老云南。这条信息激起了我拍摄的热情, 但等我在网上寻找这位老兵的下落时, 却遗憾地发现他已告别人世。这样的缺憾在电视人身边一直在上演, 我们没去发现, 但也许更缺乏的是一种留存历史的意识。

这样的人生故事一旦被记录下来, 就是一份厚重的历史档案, 你能真切地触摸到历史的体温, 深刻地感知一个时代的表情。

三、审美价值

社教类节目除了记录历史, 还会无声地输出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价值观。编导的社会意识悄悄地渗透到一部片子的灵魂深处, 在冷静理智的客观叙述背后处处留有主创人员的道德判断。一个人的态度、情怀、审美, 在每一部片子中显露无遗。

德国导演沃纳·赫尔佐格以《灰熊人》、《白钻石》、《世界尽头的奇遇》三部人物专题片, 深刻拷问了人类在与自然和谐共存中面临的困惑和挑战。其中, 《灰熊人》记录了美国野生动物保护主义者蒂莫西·崔德威尔在阿拉斯加与灰熊相处的经历, 最后他被饥饿的灰熊吞噬, 葬身于茫茫的野地。这惊骇残忍的一幕就发生在蒂莫西把镜头对准灰熊的瞬间。在片中, 导演赫尔佐格回看了这段由蒂莫西亲手拍摄的影像, 他无法克制自己的情绪, 最终按下了暂停键, 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人类与自然的沟通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但总会有人勇敢地抵达彼此的边界。赫尔佐格告诉我们, 对未知的探索是人类的天性, 更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在他的片子里, 看不到恐惧, 看不到绝望, 有的只是征服和由此带来的心灵的救赎。每一位主人公都是平凡的普通人, 他们有着或大或小的梦想, 一个爱和灰熊待在一起, 另一个却总想着有一天能乘着自己发明的氢气球飞越圭亚那丛林。他们的故事感动了导演, 更感动了观众, 这样的片子是有精神的, 它给人以向善和向上的力量。

县市级媒体无论是技术支撑还是制作水准都相对落后, 我们要学习优秀纪录片人的创作理念和专业精神, 有责任、有使命记录家乡的历史, 传播一个城市的人文情怀。

立足本土, 深入挖掘本地资源。2005年, 《福地常熟》推出“老宅印象”系列, 在与城市化进程的赛跑中, 抢救性地拍摄了一批古城区的老宅。许多老宅拍摄时已人去楼空, 住户早已搬离, 没等节目播出, 老宅已被拆除。健康巷巷口的常熟第一家西医院, 东门大街上的八角楼, 狭长拥挤的泰安老街, 都先后消失在镜头背后, 永远成为了让人怀念的影像。这样的记录也许是琐碎的, 它有时甚至都不能形成一期完整的节目, 但它却真实地还原了历史。十年后, 当我回看这些影像时, 街声杂沓, 我甚至能闻到那些熟悉的味道, 一个时代的气息就这样被永久地保留在这些零碎的光影里。记录让历史凝固。

与时互动, 积极见证时代进程。新世纪的十年, 是全国各地义工组织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十年。2006年, 我们开始关注义工, 追踪记录他们的活动, 倾听义工的心声。经过广泛而紧密的接触, 我们知道了大量感人的幕后故事。流水琴川义工团是常熟本土最早也是最大的义工组织, 在它成立六周年之际, 我们制作了电视专题片《倾听流水》, 镌刻下一群年轻人无私奉献的时代风貌。记录见证生活。

凸显人物, 传播大爱情怀。当你拍摄一个人物的时候, 总是避不开这样的追问:你为什么要拍他?就像赫尔佐格准备拍摄《白钻石》中的主人公格雷姆·多灵顿一样, 他一定是被对方身上那种永不服输的精神所吸引, 心里暗想:小子, 我就锁定你了!主人公不好找, 这几乎是社教类栏目编导的共识, 那些公众人物一不小心就被做成了枯燥无味的“高大全”, 而稍有亮点的普通人又很容易滑向扁平化。但无论如何, 在生活中总有一些活出了精彩的普通人, 他们需要你去发现, 为之感动。记录因人而生动。

上一篇:V型绝缘子串下一篇:康复医学临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