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科学小实验

2024-08-21

开展科学小实验(精选12篇)

开展科学小实验 篇1

幼儿园的科学小实验活动既要求让幼儿玩得开心 , 又要求让幼儿掌握必要的知识。幼儿教师为实现这一要求必须对幼儿园教育和科学小实验开展方式进行深入研究。

一、合理规划和设计幼儿园科学小实验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活动需要规划和设计的项目包括:科学小实验的内容, 小实验需要准备的材料和道具、科学小实验活动模式的确立、科学小实验中教学双方的责任划分和任务分配。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的内容必须属于幼儿园教学范畴, 实验设计严谨、有趣、操作简便, 能适当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为科学小实验准备的材料需满足以下特点:第一, 材料充足、明确, 满足实验需求的同时又不会出现多余内容。第二, 材料生动形象, 具有趣味性。比如做《影子的形成》的实验时需要准备的材料就是小巧的手电筒、可爱的小玩偶等。第三, 材料品质高端, 天然无刺激不会损坏幼儿身体健康。

适合幼儿园开展科学小实验用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情境创设式、演示教育式、问题探究式以及多种教学模式复合搭配的形式。

在幼儿园科学小实验中教师应该是组织者、监督者、引导者和管理者, 而幼儿则是主要的参与者和执行者。

二、做好幼儿园科学小实验的内容选择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幼儿科学小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 对幼儿教育工作也有一定的影响。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内容选择的标准包括:第一, 科学小实验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可控性。根据要求, 教师需要准备齐全、充足的实验材料;让教师清楚每一步的实验步骤;配备专业的科学小实验演示人员;还有小实验的内容符合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活动标准等。第二, 科学小实验类型丰富。幼儿园小实验的类型包含物理、化学、植物和动物实验这四大类实验中实验效果最直接明朗的、实验过程最生动有趣的类型。第三, 科学小实验的内容不超出大纲, 符合幼儿科学小实验的适用标准。

三、做好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演示工作

“看”科学小实验既是实验操作的一个步骤又是每一次科学小实验活动中最不可缺少的项目。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看科学小实验, 帮幼儿园学生导正“看”科学小实验的态度, 助幼儿园学生掌握正确“看”科学小实验的方法。

教师在开展科学小实验活动时, 开展实验演示工作主要有两个目的。首先是借此起一个示范带头作用, 给学生参与科学小实验操作提供示范学习和参考操作的目标。其次, 是一种自我表现的形式。教师像通过演示实验向大家明确表明幼儿园开展的科学小实验活动中也是“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负责主导实验活动, 学生则负责帮助配合教师的引导和教育。

对幼儿园学生来说科学小实验是一个新鲜的事物, 学生不可能一开始就能看懂和掌握这些实验步骤。在幼儿园教师没有得到引导和鼓励时是不会直接上手做科学小实验。在科学小实验活动中幼儿负责承担的任务是“听教师的引导、教诲”、想科学小实验中问题 和知识、记忆教师的实验步骤和技巧等。

四、引导学生参与科学小实验的实践操作

从幼儿园学生的角度来看, 科学小实验的实践操作可分为两个部分:

(一) 带着学生自己动手“做”科学小实验

幼儿学生自己动手做科学小实验可以增强幼儿对科学小实验活动的参与性, 使幼儿能更加直观地了解科学小实验的内容, 并深刻记忆科学小实验的步骤和原理。

根据探究式学习方法的要求, 幼儿可以参与科学小实验活动的“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记录、解释讨论、表达陈述”等各个阶段。为满足幼儿亲手做科学小实验的要求, 教师开展科学小实验活动时必须优先考虑到大多数幼儿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验吸管。幼儿园学生在亲手做科学小实验后可以掌握更多的小实验操作方法, 学会实验中存在的知识。比如, 幼儿园学生之友亲手做过《自制陀螺》这个科学小实验后才能牢固记忆用废旧光盘、水彩笔和即时贴纸做陀螺的方法, 了解这个实验背后隐含的科学道理。

(二) 让学生动笔亲自“记录”科学小实验

在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活动中, 幼儿学生是绝对的主体, 所以幼儿在科学小实验活动中的参与过程最长, 参与项目也最多。此时学生参与科学小实验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对科学小实验进行观察记录和感想总结。学生此时的记录方法是生涩的, 记录的手法也是非常稚嫩可爱的, 但却能在小实验的记录过程中获得满足感, 并在参与科学小实验活动中学会成长。

五、消除一切不利于开展科学小实验的因素

每一项幼儿园科学小实验中都存在着一定的变量, 当变量不可控制时便会发展成为不利于幼儿园科学小实验开展的因素, 进而有可能降低科学小实验的教学效果。幼儿教师为确保科学小实验活动顺利展开必须消除一切不利因素。首先, 要杜绝幼儿科学小实验向小学化发展。科学小实验的选择需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喜好和接受能力, 教师在开展科学小实验时也要根据幼儿园班级的划分选择实验项目。其次, 提前对科学小实验的实验步骤、方法、活动流程进行演练、检测, 确保实验流程顺畅、完整、科学合理。第三, 提前做好突发状况的预防应急工作, 确保任何突发状况都不能影响到科学小实验活动的开展。

总之, 幼儿园开展科学小实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需要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教师在幼儿园开展科学小实验的教学工作中, 不仅要始终保持严谨的教学态度, 还要不断进行创新思维、提高科学小实验教学效果, 使幼儿能从科学小实验中学到更多经验、启发聪明才智和增强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消白.幼儿园如何开展科学小实验活动[J].新课程 (上) , 2011 (4) .

[2]周玫成.如何开展小学科学实验课[J].新课程 (小学) , 2012 (5) .

[3]幼儿园组织家庭亲子科学小实验的实践与思考[J].小学科学 (教师版) , 2013 (02) .

开展科学小实验 篇2

我拿了语文书和数学书来做实验,我先把两本书的一页页仔仔细细地重叠在一起,可是,并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叠着叠着它们就歪歪斜斜地散开了。我试了好几次,结果还是一样,真是让我大跌眼镜。不过我也总结出了失败的经验,这次我每翻两页就会按一下,保证它们叠得整整齐齐,这下终于大功告成啦!重叠在一起的两本书就像一座小土丘,十分可爱。

接着,我叫来妈妈,对她说:“我喊一二三,我们就一起用力向外拉!”“一二三!拉!”“一二三!拉!”随着我的声音,我们俩一起使劲,却无法动这小土丘一分一毫。我想:你这小土丘,就算你使了“金钟罩、铁布衫”,我也会把你们拉开!然后我的嗓门更大了,我迈开弓步,两手紧紧抓住书的边缘,使出吃奶的劲儿,可是两本书还是安然无恙。最后,我无只能无奈地重新把重叠的一页页书再分开,两兄弟紧紧拉住的手终于松开了。

后来我才明白,这是因为书页相叠产生了巨大的摩擦力,而我们的拉力小于摩擦力,所以我们根本不可能把它们拉开。

科学小实验 篇3

妈妈的话:

妈妈:贾颖

宝宝:洪锦天,男孩,4 岁3 个月

儿子经常问我:“妈妈,这是什么?”“那个是怎么回事?”为了满足儿子强烈的好奇心,我一有空就上网搜索,寻找一些科学小游戏。通过在网上和妈妈们的交流,我学会了很多玩法。现在,儿子还给我封了一个“最棒妈妈”的称号!这些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增加了我对日常生活的思考。平时不管是清洗饮水机,还是打开汽车的机箱盖,我都要让孩子看一看。孩子现在对很多东西的内部结构都产生了兴趣,比如电动玩具、电话等。

实验开始:

1、会跳高的乒乓球

将一个乒乓球放在一个杯子中。向球的上方吹气,由于上方压力变小,乒乓球就会自己跳起来。如果吹的力气大,乒乓球还会跳到杯子外面去呢。

2、发射气球火箭

准备一个长气球,让宝宝在气球上用水彩笔画上火箭的图案,再用圆纸做成尖帽子形状当火箭的尖顶,用双面胶贴在气球顶部。做好后,松开气球尾端,气球就会像火箭一样被“发射”出去。

3、魔法尺

准备一把长塑料直尺和一些纸屑。把直尺放在头发或毛衣上使劲地摩擦几下,再靠近纸屑,纸屑就会自动靠过来。

4、自制天平

准备一个小衣架,衣架两边用线各吊着一个纸杯。宝宝将小积木、小球等物品放入两边的纸杯中,观察两边怎样才能保持平衡。

5、奇妙的传声筒

用一张大硬卡纸,卷成一个大圆筒。将一头放在耳朵边,另一头放在嘴边。这边说,那边听,就跟打电话一样。

6、小蝌蚪游水

用黑卡纸剪一个小蝌蚪,别上一个曲别针,放在一张硬纸上,纸上面可以画一些水纹表示小河。拿着磁铁在纸的下面来回移动,“小蝌蚪”就会在“小河里”游来游去了。

7、好玩的影子

在纸的中间撕或剪出一些图案。做好后,拿手电筒去照纸上的图案,使图案的影子投射到背光的墙上。

妈妈的经验

1. 兴趣最重要。做这些小实验,主要目的不是让孩子了解科学原理,而是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所以,

不要用复杂的原理和术语给他解释,关键是要让孩子感觉有趣。

2. 实验开始前,要给孩子充分的时间,让他预测一下可能会产生什么结果,给孩子想象的空间。

3. 不要觉得科学实验有多么难!其实,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包含着科学道理,平时注意从日常生活

中找题材就足够了。

开展科学小实验的思考和实践 篇4

一、选择适宜的实验内容

科学小实验的内容要科学、有趣、浅显,材料要多样化;科学教育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幼儿园的科学教育重在启迪而非深奥知识的传授。因此,在选择内容时,既要激发幼儿兴趣,又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同样是《有趣的水》这一主题,小班和中大班选择的实验内容要有所区别。如小班幼儿可以找自己喜欢的颜色, 用吸管将颜料滴在水里看水的颜色变化,中班可以通过做饮料的游戏,体会饮料的淡浓和水量多少的关系。幼儿在一次次的动手尝试过程中,体验到玩的乐趣,发挥主动性。

二、投放适宜的操作材料

皮亚杰提出:“幼儿的智慧源于操作。”幼儿是在材料的操作、摆 弄过程中 建构自己 的认知结 构的 ,由于材料 是幼儿的活动对象,只有投放材料得当,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活动。

(一 )目的性。“做中学”指出 “引导幼儿主动探索 ,亲历发现过程”。如果提供的材料过多过杂,幼儿往往就只关注事物的表面特征和非常明显的现象,因此提供的实验材料应简单、直观、有趣,体现目的性,以引发幼儿与材料充分互动,饶有兴趣地探索事物间的简单关系。在小实验“不塌的纸桥”中,老师提供不同厚薄、折叠成不同形状的纸张,让幼儿用纸和积木配合搭成一座桥,并往“桥”上放物品,比较哪种纸桥抗塌的力最大。若老师提供多种材料,且各种材料引发的科学现象差异不够明显,致使幼儿不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只知胡乱堆放,几乎没有察觉纸的厚薄、折叠形状与所放物品多少之间的关系。正因为过多材料及其蕴含的科学现象超出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理解水平,他们才会很快转移注意,玩起搭积木、折纸飞机等与实验无关的游戏。

(二 )层次性。投放材料应有层次性 ,要按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将操作材料“细化”,并在幼儿活动时,给予他们必要的提示和引导,使幼儿自主地探索。如在探索有关“电”的实验时,我分别投放四种难易不同的材料:第1次投放的材料,让幼儿将电池正负极的线与小灯泡及各种线(毛线、铁线、铜线、铝线)连接,看哪种线可导电(即让小灯泡发亮);第2次提供的材料,电池正负极上的线要与其他电线和灯泡连接,使小灯泡发亮(串联);第3次提供的材料,电池正负极上的线可以和不同的电线和灯泡连接,使多个小灯泡发亮,(并联)。这些材料所蕴涵的知识技能不但具有层次性,而且具有挑战性,幼儿非常喜欢。

(三 )丰富性。丰富、足够的操作材料能吸引幼儿 ,满足幼儿人人都操作、探索的需要,是幼儿进行思维和探索的物质基础,因此活动中要根据活动目的、内容为幼儿提供丰富、可操作的材料,为幼儿创造探索的环境。如在科学活动“沉浮”,有以下操作材料:玩水;东西放到水里会怎样;接着加深难度使浮的物体沉下去,使沉的物体浮上来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前还准备一些操作材料:水、石子、木珠、玻璃球、塑料小玩具、铁块、铁夹子、纸折的小船、棉花、乒乓球、贝壳等。有了这些材料,就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边玩边学,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让幼儿凭兴趣观察,操作发现,积累新经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讲究有效的指导策略

在幼儿科学实验活动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通过看、听、闻、摸、尝等途径与事物亲密接触,感知物体的特性及事物之间的关系,激发他们实验操作的兴趣。

( 一 ) 根据目标 , 激发兴趣。由于不同年龄幼儿有不同的个体能力和培养目标,根据年龄阶段的幼儿培养目标,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激发幼儿的实验兴趣。《指南》指出:“小班幼儿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 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如白开水怎么变甜了,先让幼儿尝一尝,比一比,白开水有什 么不一样 ,为什么会 变甜 ,然后让幼 儿实验 ,知道是因为糖宝宝跑到开水里了,所以白开水变甜;中大班幼儿能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然后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让幼儿在实验中探索发现,教师帮助小结整理出科学道理。

(二 )引导观察 ,记录发现。记录可以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和探索欲望,幼儿记录获得的信息,使幼儿关注探索过程和事物的变化,把抽象的信息变成具体的符号和图表,有助于幼儿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小班幼儿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简单做记录,如用上下的箭头表示物体的沉浮;中大班幼儿能用图画或其他符号进行记录, 他们完全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记录。如“会变大的食物”实验中,幼儿可以先猜测木耳、紫菜等食物泡水后是否会变大,推断它们可能会变得多大,然后带着问题实验,将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更可以指导大班的幼儿完成时间较长的阶段记录,如“种子”实验,引导幼儿观察种子的发芽成长过程, 让幼儿对其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幼儿学习记录集的信息或观察到的结果,对幼儿终身的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 )关注差异 ,获得体验。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个体差异,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已有经验及学习方式,采取有效的活动内容、形式和教育方法,使每个幼儿都有充分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如在《钓鱼游戏中, 我根据每位幼儿的自身发展特点和水平进行相应的指导。能力弱的幼儿,我指导他能自己钓上来鱼即可;中等水平的幼儿,我指导他们能做出实验记录;能力强的幼儿,我指导他们把自己的实验记录向大家介绍清楚。这样,每个幼儿的发展需求都得到满足,同时自信心和成就感得到加强,对科学活动的兴趣随之提高,使每个幼儿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科学小实验教案 篇5

快乐童年,让我们的宝贝远离电视、电脑、手机!让妈妈们和孩子一起享受快乐的亲子时光!

感谢各位对我们妈妈团的支持!希望各位妈妈们满意!

1、颜色的混合:小黄和小蓝,颜色变变变

2、毛细现象:慢慢长大的绿树

3、火山爆发

4、美丽的鸡尾酒:油水分离的原理

5、冒泡的岩浆

6、彩虹珍珠雨

7、牛奶跳舞

8、彩虹大米,彩虹大米变彩虹

本实验套盒包含材料:试管架1个,试管6个,滴管6个,食用色素7种,42元包邮

科学小实验1 小黄和小蓝、颜色变变变

利用三原色混合的原理,让宝贝在自己实践中发现颜色混合的秘密!

实验步骤:

1、食用色素蓝、黄分别滴一到两滴到试管中,然后加入水混合

2、让宝贝用滴管将混合好的蓝色,黄色分别滴在另外一个试管,让宝贝仔细观察,看之前的颜色变成了什么颜色

这个变化非常明显,孩子印象非常深刻,做完了小黄和小蓝,依此类推,实验完成后家长可以让宝贝自由发挥,不要限制孩子使用,让孩子真正的去探索观察!也许宝贝们能玩出我们都想不到的玩法

科学小实验2 毛细现象

准备材料:手纸一卷,三个塑料杯(超市有卖的一次性塑料杯),食用色素,滴管

实验步骤:

1、将三个塑料杯接半杯水,然后让宝贝分别滴三中食用色素在水中搅拌均匀

2、将手纸折成15厘米左右长度,分三段,分别放入三个杯中让杯子两两相连接。

让宝贝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开始的白纸会吸水,逐渐染成颜色,慢慢地两个颜色之间能相连,这个需要等待几分钟,想连的颜色间会发生作用,变成另外一种颜色。让宝贝观察水杯中的水是否减少或者没有,水杯中的水哪去了?原来都被白纸吸收了,这就是毛细现象。还有一个慢慢变绿的大树游戏,还用到白纸折叠成树的样子,慢慢的放入杯子中,过了一会整个树就变绿了,杯里的水也被吸走了。

延伸实验:看谁跑的快

妈妈们可以准备不同材质的纸,放入水杯中,让宝贝猜猜哪个跑的快?其实实验就是这么简单,让孩子可以接受可以参与!

3、火山爆发

准备材料:

1、白醋、小苏打、洗涤液、食用色素、滴管、盘子、小的透明矿泉水瓶子

实验步骤:1先倒入瓶子大概五分之一的白醋,然后加入你想要的颜色的色素,一起搅拌均匀。

2、加入洗涤液再次搅拌均匀,洗涤剂适量,搅拌有泡泡就可以了,洗涤剂的作用是让火山爆发的时候泡泡多,这些都让孩子自己完成,孩子会很有成就感,乐于参与其中。

3、在加入三勺小苏打,注意这步先不要搅拌摇晃,就是一点点放入瓶子里。

4、现在可以跟宝贝说了,宝贝注意观察哟,火山马上就要喷发了,孩子会很紧张好奇。拿一个筷子放入瓶子里迅速搅拌拿出,混合的液体马上喷出!一定要把瓶子放在大大的盘子里,如果多的话会涌出来弄脏桌子。

4、美丽的鸡尾酒(油水分离的原理)

准备材料:

1、食用色素、豆油或色拉油、试管,试管架、滴管、透明杯、盐 实验步骤:

1、将想要的颜色兑如水杯中,可以多选几种颜色,在准备几个颜色的盐水,盐水要多放保证溶解,浓度要高些,豆油。

2、妈妈们一定要记住放的顺序,先放盐水,然后再加入豆油,最后放清水混合的颜色。因为密度的不同,三种颜色不会融合,会变成非常漂亮的鸡尾酒。顺序是盐水,油,水放完后记住不要搅拌,颜色会自动分离!拿起来看非常漂亮!

这个可以玩情景游戏,小服务员来杯鸡尾酒吧!宝贝们会乐此不疲的跟着你玩!最后可以给我们调出的鸡尾酒起的好看的名字哟

5、冒泡的岩浆

准备材料:油、白醋、食用色素、小苏打

步骤:一杯油,加入白醋、将食用色素滴入,然后放入小苏打,搅拌混合,就会出现图片上的效果了,简单吧!

6、彩虹珍珠雨

这个基本跟以上的原理相同,都是油水不分离的原理,放入油,然后调出喜欢的颜色,用滴管一滴一滴的滴入,让油把水包裹起来,就变成了美丽的彩虹珍珠雨!

7、会跳舞的牛奶

准备材料:盘子、食用色素、牛奶、棉签、洗涤剂

步骤:倒入牛奶,滴入食用色素,用棉签蘸上洗涤剂,然后放入盘中,让我们一起来观赏下牛奶跳舞吧!滴入食用色素的时候尽量分开滴,那样效果更明显!

8、彩虹大米

准备材料:大米、食用色素、白醋(酒精也可)

制作步骤:大米装自封袋,取少量白醋,滴2-3滴食用色素,混合后倒入大米中,挤出空气,然后就尽情地揉搓吧,这个环节孩子最喜欢揉搓好后方在纸上摊开晾干,晾干后就可以玩!

彩虹大米制作过程本身就很有趣,成品又可以作为材料进一步进行美劳活动。彩虹大米变彩虹

原料:彩虹大米,白胶,棉花

步骤:

1、在纸板上画好彩虹的弧线,这个妈妈们可以帮忙。

2、然后涂膜白胶,一层一层涂

3、按宝贝喜欢的颜色开始一层一层黏贴彩虹大米 很简单的步骤,就能完成一图很漂亮的彩虹画!

这套教程赶的有点匆忙,希望各位妈妈见谅,等整理好更多的实验会及时发给大家的。

另外提醒各位妈妈,试管的盖子有点紧可以帮助宝贝盖一下,别太用力,试管口会裂开,试管和滴管是易耗品,我们都可以单个购买,妈妈们可以多准备几个。如果觉得好请帮忙告诉身边的妈妈哟!感谢感谢!

我的科学小实验 篇6

我wǒ们men找zhǎo了le两liǎnɡ朵duǒ鲜xiān花huā,把bǎ它tā们men研yán磨mó后hòu取qǔ出chū汁zhī液yè:一yì种zhǒnɡ咖kā啡fēi色sè,一yì种zhǒnɡ红hónɡ色sè。接jiē着zhe我wǒ们men又yòu找zhǎo了le一yì些xiē液yè体tǐ,分fēn别bié是shì白bái醋cù、84消xiāo毒dú液yè、酒jiǔ精jīnɡ、肥féi皂zào水shuǐ、洗xǐ洁jié精jīnɡ和hé碱jiǎn液yè。然rán后hòu分fēn别bié把bǎ花huā汁zhī加jiā到dào六liù种zhǒnɡ液yè体tǐ中zhōnɡ,奇qí迹jì出chū现xiàn了le——花huā汁zhī在zài六liù种zhǒnɡ液yè体tǐ中zhōnɡ呈chénɡ现xiàn出chū了le不bù同tónɡ的de颜yán色sè:有yǒu的de颜yán色sè变biàn深shēn了le,有yǒu的de颜yán色sè变biàn浅qiǎn了le,还hái有yǒu的de颜yán色sè基jī本běn没méi变biàn。最zuì奇qí怪ɡuài的de是shì原yuán来lái红hónɡ色sè的de花huā汁zhī竟jìnɡ然rán变biàn成chénɡ了le淡dàn淡dàn的de绿lǜ色sè。爸bà爸bɑ说shuō这zhè是shì因yīn为wèi这zhè六liù种zhǒnɡ液yè体tǐ的de“酸suān碱jiǎn性xìnɡ”不bù一yí样yànɡ,这zhè是shì初chū中zhōnɡ才cái学xué的de知zhī识shi。

我wǒ觉jué得de这zhè个ɡe小xiǎo实shí验yàn非fēi常chánɡ有yǒu趣qù,我wǒ以yǐ后hòu要yào努nǔ力lì掌zhǎnɡ握wò更ɡènɡ多duō的de知zhī识shi。

老师的话

文wén章zhānɡ把bǎ“花huā儿ér变biàn色sè”的de实shí验yàn过ɡuò程chénɡ记jì叙xù得de详xiánɡ细xì、具jù体tǐ,读dú后hòu,让rànɡ人rén有yǒu想xiǎnɡ做zuò实shí验yàn的de冲chōnɡ动dònɡ。 刘 芳

小学科学有效开展实验的探究 篇7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探究,兴趣

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教学是科学课的生命。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 是学生进行发现与创造的重要途径, 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方法。实验在整个科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共识。然而现在的科学教学中的实验只是简单地停留在教师演示阶段, 很少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即使让学生来做实验, 也大多停留在形式上, 只是追求表面的热闹, 只是实验顺利完成就可以, 而忽视了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性与主动性, 学生并没有作为小科学家通过实验来发现问题与研究问题, 并没有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认识只停留在感性认知层次, 不利于后续活动的开展, 并没有带领学生走进科学的殿堂。那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以实验为钥匙, 打开科学的大门, 以实验为桥梁, 带领学生走进科学世界呢?

一、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认知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 是学生探究的动力, 是成功的先导。只有激起学生对科学实验浓厚的探究兴趣, 学生才能表现出高度的关注与活跃的思维, 这样的实验探究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在小学科学实验探究中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就必须要赢得学生的关注与热爱。

许多实验本身具有强烈的神秘色彩, 这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为此, 可以多收集一些这样的实验, 以其神奇的实验现象来引发学生的关注, 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热情。如, 在学习“空气占据空间”这一课时, 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来演示实验, 以实验本身的神秘色彩来吸引学生。首先把纸巾塞到玻璃杯的底部, 然后将杯子倒过来竖直地扣入水中, 让学生来观察杯中的纸巾会被浸湿吗?学生发现纸巾并没有被浸湿, 这可是大大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样自然就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究欲, 从而激起学生更为强烈的探究热情。

二、调控整个实验探究的节奏

要想让学生更有效地开展实验探究, 就不能将实验器材一股脑地全抛给学生, 让学生按照预定的实验方案来展开, 这对于探究水平较差的小学生来说无疑会造成实验的无序与低效。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对实验教学进行高度调控, 这样才能确立学生的实验探究主体地位, 让学生展开积极的实验探究。如在学习“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内容时, 由于所用到的材料较多, 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调控实验节奏, 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有序而有效地展开实验探究。当学生猜测物体的沉浮可能与物体的大小和轻重有关后, 教师可以给出第一组材料:木块、石头、泡沫、硬币、土豆、橡皮等, 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后发现与猜测, 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一些出入, 这样就会让学生产生困惑。此时教师出示第二组材料, 体积相同的铁块、铜块、木块、塑料块, 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后发现铁块与铜块较重、易沉, 而木块与塑料较轻、易浮。紧接着教师出示第三组材料:即重量相同的铁块、木块、萝卜块、塑料等, 学生通过操作后又发现:重量相同, 体积大的易浮, 体积小的易沉。然后引导学生对这三组实验材料的结果进行分析与思考, 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实践证明, 教师的调控在整个实验中具有重要作用, 如果将实验材料全部抛出, 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无法展开有效的实验探究的。

三、重视实验后的交流与总结

教师在整个实验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仅体现在实验前的精心准备以及实验中的有效引导, 而且也体现在实验后的交流与总结上, 要善于引导, 从而引导学生通过交流与讨论来达到认识上的提高, 同时也可以寻找探究活动的新起点。

1. 总结实验的成功与失败。

同样的实验器材, 但不同的小组操作往往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当学生完成实验后, 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 都不要急于画上句号, 也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要如何操作, 而是要给予学生以充分思考与交流的时间与空间, 让学生运用所学结合具体的实验操作来寻找问题, 让学生通过思考与交流后认识到以后的实验要如何操作。同时对于成功实验的总结也可以成为其他学生的借鉴, 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 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2. 讨论实验中的突发情况。

在实验中总会出现一些我们所意想不到的情况, 这些看似与预定的教学内容无关, 但实则却是诱发学生再次探究的契机。这样可能并不适合在学生的实验中指出, 为此我们就可以在实验后提出, 引导学生共同探究, 使之成为探究的新起点。如在“点亮我的小灯泡”这一实验中, 有的学生用电线直接连接正负极;有的学生将灯泡放在电池的正极上, 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就此来展开分析与讨论。这样的实验探究才能成为不断地解决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过程。

四、开展丰富的课外实验活动

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也不能只是局限于教材上, 限定在教室内, 而是要向宽广的课外空间延伸,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完成更多的实验, 使课外实验成为课堂实验的有效补充, 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 利于学生知识量的增长与知识面的开阔, 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利于学生严谨求学态度的培养, 才能让学生走进科学世界。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来寻找生活中的科学, 让学生用课堂上所学的科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 如探究去除热水瓶中水垢的方法, 如何清洗厨房油烟等。这样的小实验取材便利, 可以利用家中最为常见的材料来展开, 更加便于操作, 虽然只是一些小实验, 但是却可以打开学生科学探究的另一扇门, 让学生感受到科学与生活的关系, 这样更加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 而是真正的探究者, 是真正地小科学家, 小发明家, 这对于学生今后的科学探究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欣桐.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几点体会[J].新课程:小学, 2012 (1) .

[2]何霞.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J].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0 (S1) .

在土楼环境中开展科学实验的探究 篇8

为了更好地探究科学,老师们要善于把课堂上的知识拓展延伸至课外,重视开发和利用校外资源,赋予科学课新动力,努力尝试在课外开展科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笔者秉持着这种理念,把科学实验课延伸至课外,引向与“永定土楼” 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土楼中蕴含的自然科学资源,指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实验,探索出一条课外进行科学实验的创新之路。具体的做法如下:

一、妙用“温度计”,土楼“知冷暖”

周围环境的冷热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息息相关的影响,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下土楼是否具有“冬暖夏凉” 的功效,要论证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自己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带到土楼中去,亲自量一量,进行相关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在教学 (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温度和水的变化》这章节时,课堂上学生对温度和温度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正确、熟练地使用温度计。课堂上,笔者先明确探究土楼“冷暖”实验的要求,设计好记录表格,挑选地点和时间,并且分好实验小组。

课后,笔者带领学生亲临“世界文化遗产”———振成楼,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方案进行探究。适逢夏季,学生们亲身感受到楼内、楼外温度的差别,通过使用温度计对不同地点的进一步测量,很快就可以量出楼外的温度和室内的温度,具体的数字比对充分地说明了土楼具有“夏凉”的功效。至于“冬暖”的功效,时下无法涉及,只能布置学生自己完成。笔者适时渗透有关科学知识,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对土楼的 “冬暖夏凉”的物理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原来是客家土楼的墙体厚达1.5米左右,大热天可以防止酷暑进入,冷天可以隔绝冽风侵袭,楼内形成一个夏凉冬暖的小气候。

另外,振成楼内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楼内的两口水井,一口“阳井”,一口“阴井”。两口水井相距十余米,水温却不同,真的吗?为了验证这个问题, 同学们分别取来两口水井的水,通过水的温度测量, 果真如此。同学们百思不得其解,对于这个问题已超出笔者的知识范畴,只能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指不定哪天这群孩子中也能出一个自然科学家呢!

二、土楼“回音壁”,体验“回声秀”

声音看不到,也摸不着。在学习完 (教科版) 四年级上册第三章节《声音》后,同学们对声音的产生、 传播、高低、强弱……有了极大的兴趣,也纷纷造出了一个个造型奇特的“土电话”,过足了“瘾”。但课堂上的这些声音现象,还不足以“镇”住学生,令同学们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去“环极楼”探索“回声”怪现象。

学完《声音》章节后,“环极楼”的“回声”现象不能不去探究。笔者带领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了 “环极楼”,立即按照布置的要求去做。在楼内中心, 分别划定几个点进行大喊大叫,体验土楼的回声,经过学生的数次实验,终于找到了“回音点”。只要站在回音点上,用力跺脚或放声呼唤、歌唱,土楼的 “回音”现象极为明显。同学们在这个“回音点”美美地秀了番“回声瘾”。

永定土楼为数众多,为什么只有在“环极楼”才有“回声”出现呢?待笔者抛出这个问题后,同学们都摇了摇头。这时,笔者引导同学们对环极楼进行测量,通过实地测量,得知环极楼的“回音点”恰好是这座圆楼的圆心。环极楼是一座比较标准的圆楼,而其他圆楼呈椭圆形,回声没那么明显,人们没注意罢了!环极楼的回声就好像北京天坛的回音壁。而回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声现象,比如人们对着山谷大声喊,就会听到回声。因为这是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大的反射面 (如建筑物的墙壁等) 在界面将发生反射,人们把能够与原声区分开的反射声波叫做回声。就这样,不知不觉中同学们很自然地掌握了 “回声”,在土楼中体验了回声实验的乐趣,在“玩” 中探究科学,何乐而不为呢?

三、检验“土冰箱”,答案“肉知道”

俗话说:“节约无小事,勤俭传美德。”几百年来客家人秉承了勤劳俭朴的优良传统,生活上省吃俭用。在没有冰箱的年代里,客家先民对于日常生活物质是如何实现“保鲜”的呢?在学习 (科教版) 六年级下册第二章节《物质的变化》后,笔者引导学生自己去做实验,探究日常生活物质在土楼中如何做到 “保鲜”。

实验过程是这样来完成的:准备两份猪肉,其中一份的猪肉上撒下粗盐巴,另一份则不添加任何物质,分置于事先挑选好的一座年代久远的土楼和一座现代钢筋水泥建筑楼里 (楼内均有本班级学生),分两组学生进行早、中、晚三次观测并做好实验情况记录。一是要“看”肉质、颜色等变化情况;二是要 “闻”肉质的味道 (当然,这些都是要在确保两块肉的安全、卫生,不被老鼠偷吃,不被蟑螂、苍蝇等沾染的情况下有序进行)。通过同学们不懈的努力,终于论证了土楼“保鲜”的程度要优于现代钢筋水泥建筑,一般可以超1~2天的时间;而同在一个土楼里的两块猪肉,撒下粗盐巴的明显要比未撒的保管得久, 一般可以超3~4天的时间。客家先民就是凭借着土楼 “土冰箱”的功能,再加上粗盐巴的作用,达到较长期的“保鲜”。多么神奇的土楼!多么聪明的客家人!

四、土楼“进行时”,环保“小卫士”

永定客家土楼已经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多年了,湖坑镇洪坑土楼群也已经顺利通过了5A级景区验收。湖坑———著名的“土楼之都”,作为土楼所在地的小学生有义务、有责任保护好人类共有的 “精神家园”。要怎样才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呢?小学生保护环境又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呢?

在学习 (科教版) 六年级下册第四章节《环境和我们》后,同学们知道了保护环境的重要,纷纷为保护土楼环境献计献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为保护土楼环境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比如,同学们利用节假日打扫土楼及道路、厕所卫生;为土楼河道清理垃圾,设立垃圾分类和分装箱;为土楼墙壁、柱子、门窗擦拭去污秽之物;还可以为土楼环境保护做好义务宣传工作,当好小小义务宣传员。你看,土楼景区里,不时地可以看见一群身披红色绶带的“土楼环保小卫士”,他们有的在向游人分发环境保护宣传材料, 有的正在收集废弃塑料袋、果皮、纸屑等生活垃圾, 有的正在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检测水质实验……

开展科学小实验 篇9

确定恰当的实验课题是开展学生分组实验的第一步.分组实验的主体是学生,要想保证 分组实验 活动的完 成质量,在课题的选择上一定 要符合学 生的实际 情况,包括学生 的知识水平、实验操作能力等方面的情况,课题选对了,分组实验才有实施下去的可能性.例如,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量速度”教学中,由于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物体位移、速度的研究方法,因此,在此次教学中,笔者就给学生提供了小车、纸带、长木条、铅笔作为实验器材,给学生布置了一个探究“小车运动的位移与平均速度”的实验课题.这个实验课题在难易程度上刚好符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可以让学生利 用已有的 知识开展 实验活动,进而掌握新的知识.对于本节课 来说,这就是一 个很好的 开展学生分组实验的实验课题[1].

二、科学分组与合理分工

分组实验要想顺利开展,科学的分组与合理的分工是首要的条件.在一个人数众多的 班级中,学生的状 况存在着 很大的差异,有些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有些学生比较细心,有些学生动手能力很强,有些学生则非 常善于组 织协调.面对差异 巨大的学生,如何进行科学的分工 对教师来 说是一个 很大的考 验.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科学的分组,使得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更加有效的发挥所长,这样无论是对学生个人还是对整个学习小组都是非常有 利的.一般来说,课堂上开 展的分组实验以三到四人最 为恰当,这样的人 数既便于 讨论合作,又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发挥.确定分组 以后,还要对每 个小组成 员的职责进行恰当的分工,包括谁负责实验操作、谁负责数据录入,谁辅助观察、谁负责管理协调等,这些都要有一个明确的分工,这样在实验开始以后,每个学生 才能各司 其职,保证实验 活动顺利进行.在分工合作过程 中,实验目标 的完成当 然是很大 的收获,但在长期的分工合作中所培养出来的合作协调能力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2].

三、重视学生实验主体地位

在分组实验中,学生应该是当仁不让的“主角”.然而,在很多的分组实验,学生却沦为了实验“操 作工”,在整个实 验过程中,除了实验操作是由学生亲自“操刀”的,其他包括实验计划制定、实验目标的确定等都是 由教师来 决定的,这样的分 组实验忽略了学生作为实验主体应当发挥的作用,既影响了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在教师过多的 干预下,也容易造 成学生的 逆反心理,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分组实验中,教师一定要把尊重学生实验主体地位的观念落到实处,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折腾”,这才是分组实验的意义所在,只有这样的分组实验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 能,真正地培 养学生的 实验能力.当然,这种大胆放手需要一个过程,在初级阶段,教师可以给学生较多的指导,如帮助学生确定实验课题、理清实验原理、确定实验方案等,这样可以降低实验难度,保证实验活动的成功率.例如,在讲到电学的内容时,其中涉及了测定电源的电动势、测定电源的内阻、测定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测定金属的电阻率、把电流表改成电压表这样几个实验,在进行分组实验之前,笔者就把各个实验的目标、基本原理、实验方案简单给学生介绍一下,然后再把学生带到实验室,提供给学生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直流微安表、电位器、值电阻、导线电阻丝、开关、电阻箱、干电池、小电珠等一系列实验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实验仪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从所提供的实验仪器中选择.这样一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动脑能力,同时又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发挥空间.经历了初步阶段,学生的实验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以后,在开展分组实验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放权”,让学生参与更多的实验设计工作,更加突出学生的实验主体作用,这种方式显然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更高,当然,在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上的效果也会更加突出.

四、重视实验结束后的巩固教学环节

在实验活动结束以后,实验教学活动却没有结束,在学生实现实验目标以后,还要注意实验结束后的巩固环节.在学生分组实验中,可能会出现较多问题,但这反而会给教师提供更多的讨论探究话题.在实验结束以后,教师可以围绕着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误差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探究最佳实验方法、寻找恰当的实验步骤等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也可以列举一些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的实验操作现象等.通过这样的巩固总结,可以让学生不断地自我纠错和完善,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同时,通过对实验活动的及时巩固,也可以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的成果[3].

让学生走近科学的家庭小实验 篇10

一、家庭小实验的特点

1. 趣味性

趣味性是家庭小实验很鲜明的一个特点。教材中编排的许多家庭小实验趣味性都很强。

2. 灵活性

家庭小实验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取材的灵活性;操作的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受实验条件的限制;在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条件下, 学生可以充分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自由活动。

3. 可操作性

家庭小实验对仪器和材料的要求不高, 只要不影响实验效果, 能顺利完成实验, 易于操作即可。

二、开展家庭小实验的措施

1. 建立家庭实验角

在家庭实验中, 没有现成的仪器和材料, 这就需要学生在生活中搜集和寻求相似的代用品, 建立家庭实验角, 这样无疑会让学生学会动手、动脑。

2. 准备实验的用具和材料

3. 可以先选择简单的小实验

三、家庭小实验的意义

1. 家庭小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 好奇心比较强, 对于什么事都感觉新鲜。所以在设计家庭小实验时要力求直观, 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实验的趣味性,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科学知识。

2. 家庭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学生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 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疑问, 即使是看到了一群毫不起眼的小蚂蚁, 他们也会一边观察小蚂蚁, 一边没完没了地提问。他们提出的有些问题并不复杂, 甚至不成为“问题”, 有的问题却非常值得深究。

3. 家庭小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对于演示实验, 学生只看不做, 没有动手的机会, 这对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很大的缺陷。但是, 家庭小实验却完全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学生可以在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使自己动手操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总之, 家庭小实验贴近生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综合素质有独特的促进作用。

摘要:家庭小实验是一种非常有利于学生手脑并用的有趣活动, 它注重贴近生活。将生活纳入教学过程中, 有助于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在科学小实验中激发幼儿科学兴趣 篇11

一、小班幼儿最爱科学小实验

1.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决定幼儿最爱科学小实验

幼儿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要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在系列活动中,孩子们最喜欢还的还是动动手玩一玩这类的科学小实验。

我班科学常态化研究有“每周一问”、“科学角”游戏和各种融入在生活中的科学启蒙知识。如:在图书角里投放关于科学的绘本图书,在主题墙上布置有关科学的内容,平时生活中讲各种科学小故事,看有关科学的动画片等。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最喜欢的还是做各种科学小实验。由于小班爱动的特点,每次做科学小实验,全班都是人人参与,活动中注意力高度集中。

2.实践说明小班幼儿最爱科学小实验

小班下学期一个教活动的时间是15分钟,能在这15分钟内注意力完全集中的孩子是比较少的,一般都是在10分钟左右,注意力比较差的孩子是在5分钟左右。而每次做科学小实验,由于各种实验操作材料比较多,老师示范讲解要比较详细,最后加上孩子们的操作,往往所需要的时间都在半小时或者半小时以上。但是就是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我们班的孩子也能从一开始到活动结束,注意力高度集中,这就是科学小实验的魅力。就像我们开展的科学活动《溶解》中,每个孩子一共用奶粉、红糖、果珍、木头、塑料、玻璃球6种材料一一进行操作实验,活动时长约为40分钟,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能根据老师的指导要求进行操作,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是多么的专注、快乐和兴奋。

而相对于孩子们比较喜欢的科学动画片,如《超级侦探》、《米奇妙妙屋》等,在播放时长为30分钟的时间内,全班只有70%的孩子是从头到尾全部认真观看的,20%的孩子看到第20分钟左右时开始讲话、做小动作了,另有10%的小朋友只是随意看看,相对比较喜欢那些《熊出没》、《猫和老鼠》之类的动画片。

看科学图书则要比看动画片的兴趣再弱一些,一些立体的科学翻翻书还能让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翻上10到15分钟,但是他们粗粗地翻过一遍最多两遍后,科学图书就被无情地送回小书架上,孩子们又会换一本新的再粗粗地翻上一遍。

听科学故事的兴趣则要更少一些,特别是一些如毕升、张衡、牛顿等科学家的故事,孩子们不是很感兴趣,这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年龄、兴趣等相距有些远了。听故事时常常表现出非常无聊,甚至个别幼儿很不耐烦。

二、怎样开展科学小实验

1.从简单的小实验开始

小班幼儿的动手能力比较弱,要在小班进行集体的科学小实验活动,一开始我也比较愁,怎么做呀?从简单的小组实验开始做。就像在做“不倒翁“的实验中,教师在每组提供一个不倒翁和一个会倒的机器人玩具,让各小组的孩子们一起碰一碰、玩一玩,大家在玩中发现不倒翁无论怎么推,还是头朝上的站着。而另一个机器人玩具,轻轻一碰就倒在了桌子上。像这样的简单的以小组形式开展的科学小实验游戏,老师准备、指导起来会比较简单,孩子们也非常感兴趣,从而激发了幼儿喜欢科学的兴趣,在这样的活动中慢慢学会观察和思考。

2.在实验中养成良好的操作常规

小班进行科学小实验活动,最怕的就是违反操作常规。小班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操作常规的好时机,只有在小班养成了良好的操作常规,到了中大班才能开展一些比较复杂的科学小实验。小班刚开展科学小实验时,第一次先让孩子们看老师是如何操作的,然后请个别上来,由老师一对一的进行指导操作。其他小朋友可以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利用早晨桌面活动、自主性游戏活动、餐后活动、区域活动、甚至放学后家长还没来接的时候,进行一对一的操作活动。一个良好的习惯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开始,所以第一次的实验操作老师一定要细心指导,最好是一对一的指导。接下来就可采用小组操作的模式进行科学实验操作,等到小组形式的实验操作非常顺利以后,就可以进行每个人的实验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但能学会各种实验操作的方法,还能根据老师的指导先放什么,后放什么,如何观察、讨论,最后整理好自己的操作材料。

3.初步學习记录实验结果

记录实验结果对于小班是较难的。故小班上学期让幼儿记录实验结果,下学期后半段,让孩子用画圈、打勾等选择的方式来记录实验的结果,为中班开展科学实验并学会记录做一个准备和铺垫。

三、小班科学小实验的常态化

最初,每周设可计一次简单的科学实验操作活动,后来发现不能满足幼儿欲望。但又不能占用其他时间。这时可以让走廊墙面变成幼儿实验操作的平台,把课间游戏和科学小实验整合,让幼儿在自由活动和休息时间中主动地开展科学小实验。在走廊的墙上贴了许多盒子,把实验材料放在盒子里,孩子们在大多数的自由活动或休息时间里都可以自主地去选择喜欢的材料,然后玩一玩。比如:在小铁罐子里放了各种不同的种子,然后堵住口,让大家摇摇听听不同种子在小铁罐里发出的不同声音。过一段后,再把种子换成其他物品,孩子们很感兴趣,一有空就去玩。在玩的过程中知道了物体间的碰撞能产生声音,而且不同物体的碰撞产生的声音也不同。

一些轻便的科学操作材料和课间游戏有效的结合后,孩子们就可以天天接触科学知识,从而激发了幼儿对科学实验的热爱,同时,收放的操作常规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课外小实验中尝试科学探究活动 篇12

一、开展课外小实验的探究目标

1.既能激发学习兴趣又能巩固课本知识 。

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布置一些课外小实验,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如在教学“摩擦”一节时,让学生预先做“筷子提米”的实验;教学“大气压”前,让学生做“覆杯实验”……出乎意料的现象会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会促使他们自觉阅读教材,寻找答案。

对于新课知识,学生往往需要经过一番思考、练习、消化,才能真正理解。课后做一些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小实验,如在讲“光的直线传播”后 ,学生观察太阳光经过茂密树林在地上形成光斑的特点;教完“变阻器”,要求学生做“自制滑动变阻器来控制小灯泡亮度”的小实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巩固课本知识。

2.既能培养实验技巧又能培养科学品质 。

经常性地做一些课外小实验, 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实验能力。首先,要进行课外小实验,就必须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代替实验室中的仪器。这就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寻找可以替换的器材。另外,学生进行课外小实验,可以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用可乐瓶和玻璃管制成“浮沉子”,怎样操作可以使玻璃管“自动实现”浮与沉? 学生主动思考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逐步养成善于思考的探究习惯。

课外小实验不会一帆风顺,当实验不成功时,需要学生自己分析失败的原因,改进方法,重新实验,直至成功。例如,在教学“力”这部分知识后,组织学生进行“水火箭”的制作与发射活动,在一次次的失败与改进中,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求实、追求真理、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另外,课外小实验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形成科学的实验态度,学会科学的实验方法,更让学生实践自主探究,进行研究性学习。

二、如何开展课外小实验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1.就 近 、就简取材 ,开发实验资源 。

开展课外小实验的最大困难是实验器材缺少。因此,一方面提倡学生用瓶瓶罐罐做实验, 利用手边的材料做课外小实验。例如,一把刻度尺、一根橡皮筋可以做成弹簧测力计;通过吸管弯折的前后观察物体,研究光的直线传播;一根细管子、一个玻璃小瓶、有色水,既可以制成喷泉,又可以制成温度计。学生用熟悉的物品实验,消除了对做实验的神秘感,而且将别的物体用来做实验, 是在研究物体的特点后对其功能的再开发、再利用,也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不要急于处理生活中的一些日用废旧或损坏品,可收集起来后“变废为宝”,如废旧灯泡可以观察钨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可乐瓶可以做初中物理中的近百个实验。只要“慧眼识珠”,就能“变废为宝”,物尽其用,成为大家课外小实验的好器材。

2.引导学生多进行课外小制作 。

心理学研究与教学实践表明, 如果实验所用的器材是学生所熟悉的,就会有亲切感,从而较易克服心理障碍,较快地达到掌握物理知识的目的。如果学生亲手摆弄或制作过器具,则不仅能培养动手能力,而且能建立牢固的物理表象,敏锐地洞察其中发生的物理过程,使物理知识的理解更透彻。

(1)模仿 :依照已有器材 ,将简易材料进行制作、组合。如用小玻璃瓶、有色液体、吸管制成温度计;用木条、细线和蛋糕碟制成托盘天平……这些小制作与厂家仪器一样可以体现相同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虽然成本低但运用的智慧不低,成本低而具有的内涵不低,成本低而教育价值不低。

(2)改进 :对现有实验器材进行改进、优化。例如 ,为清晰地观察小孔成的像,学生将盒子的内表面涂成黑色;为便于观察不同距离物体的像,学生制成可以伸缩的“镜头”。学生在课外制作中,充分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体验到智慧的力量。

(3)创新 :从生活中发现问题 ,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穿普通的拖鞋,走在卫生间里容易摔倒,学生受塑料吸盘的启发,设计出在拖鞋底上安装塑料吸盘,防止滑倒。又如,市场上的按摩椅比较昂贵且用电不是很安全, 学过杠杆知识后,学生设计制作了脚踩式的捶背椅。伟大的发明家、工程师,就开始于一个个的小制作。我们有理由相信,长此以往,这些学生,就是明天的大发明家、大工程师。

3.教师指导与学生交流 、讨 论相结合 。

一方面,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解答,要引导和帮助学生找出实验失败的原因, 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小制作与小实验进行评比,让学生充分享受自主实验带来的欢乐。如在课堂教学中给他们提供可以展示的机会;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摄影,放到“教学博客”中;定期在学校橱窗公布获奖同学名单和班级。鼓励学生与学生间相互合作,特别是将学生的成功经验共享,集思广益,少走弯路,共同提高。

上一篇:先天性鼻畸形下一篇:物流发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