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的调整对象

2024-08-18

物权法的调整对象(精选6篇)

物权法的调整对象 篇1

一民法的调整对象是行为还是关系

从法理学的角度来讲, 法的调整对象是人的行为和行为关系, 即行为本身以及由行为引发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从我国《刑法》中看, 并没有直接的法条规定哪些现象适用刑法的调整, 取而代之的是刑法的任务和适用范围的规定。但从刑法的任务是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可以看出, 刑法的调整对象是“犯罪行为”, 是行为而不是关系。而我国《民法通则》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我国2002年《民法典草案》第二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之间、法人之间、自然人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由此可见, 我国民法调整的对象定位为关系, 而没有行为。由于刑法、行政法等是国家公法, 主要调整的是国家和公民之间的关系, 具体到公民, 则是通过调整公民的行为来实现对国家的治理和社会的稳定。而民法原则上属于私法, 不涉及国家利益, 主要存在于平等主体之间, 不可能侧重于任何一方的利益, 因此, 民法虽然是人们行为的准则, 但它是通过对人们行为的影响而作用于社会关系, 所以民法不是调整人们的行为, 而是调整社会关系。 (1)

二民法调整对象的历史演变

最初规定民法的调整对象的是盖尤思的《法学阶梯》, 他把罗马法的内容按人法、物法、诉讼法的框架进行整理。其中, 人法就是调整人身关系的法律, 物法就是调整财产关系的法律。此后这种学说经过多种演变, 如意大利学者比良齐·杰里等人认为“民法主要研究:一是主体存在的规则, 二是主体参与享用和利用经济资源的一般规则”。德国学者温得沙伊得认为, “所有的私法, 要做的事情有两个目标, 一是财产关系, 二是家庭关系”。无论如何演变, 这些学说都将民法的调整对象分为两个部分来讨论, 即人和物。

之后的萨维尼对法律的调整对象的定义是:法律调整人本身和法律关系, 后者包括物权关系、债的关系、继承关系和家庭关系。 (2) 人主要是人格, 即我国民法中的人格权, 由此可以看出萨维尼对人的重视程度, 已经将其作为独立部分, 与财产、家庭相提并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新事物的不断出现, 民法的调整对象出现了列举式的趋势。如阿根廷学者卡洛斯·阿尔贝尔托·格尔西的定义:“民法……调整在其相互关系中的人类的各个方面, 其范围从法律人格的赋予——把这种人格赋予实体或观念中的人——公司、财团、夫妻生活的规制——婚姻、亲权、扶养、财产关系等——合同、财产权, 到法律人格之存在的终结, 包括财产的传续形式如继承权等。” (3)

以上民法调整对象的演变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1) 人格权是否属于民法的调整对象; (2) 民法的调整对象采取人文主义还是物文主义, 即人与物的先后顺序。从目前的规定来看, 我国承认人格权属于民法的调整对象, 且采取的是物文主义。

三我国未来民法典之设想

第一, 民法固有的属性决定了它是保护商品生产者和利益者的利益, 保护他们发挥独立性、主动性、创新性的最好的法律。 (4) 随着《合同法》、《物权法》等法律的颁布, 其中有些规定与《民法通则》重叠甚至冲突, 需要对民法的内容进行精简或修正, 保证法律体系的一致性。同时, 新事物的出现为民法提供了新的主体和客体, 未来民法典如何避免法律的滞后性带来的问题, 值得广大法律工作者进一步研究。

第二, 应将人格作为民法调整对象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人格是主权者赋予的主体资格, 就自然人而言, 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被承认为法律上的人的状态。没有人格, 就没有人格权。人格权来自于法国中世纪伟大的民法学家雨果·多诺的权利分类理论, 他把权利分为对物的权利 (物) 、对他人的权利 (债权) 、对我们自己的权利 (人格权) 。人格权是对主体身份的确定以及由此产生的财产关系。人格本身也是一种权利, 是前提性的权利, 其他权利都要以它为依据取得。人格是国家赋予的权利, 表现了国家与民事主体之间的纵向关系, 而人格权主要体现了民事主体之间自由空间的划分。对人格权的侵犯除了恢复原状之外, 更重要的是物质上的补偿或赔偿, 直接涉及财产关系。因此, 必须将人格作为民法的调整对象。

第三, 民法的调整对象应采取人文主义的观点, 即身份位列财产之前。《民法通则》中, 人身关系可理解为关于主体的规定, 财产关系可理解为关于客体的规定, 如此, 《民法通则》中的定义则颠倒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是把民法财产关系化, 把人身关系作为财产关系的附件的物文主义的错误思潮的反映, 也与世界各国民法典先规定人身关系, 后规定财产关系的立法实践相矛盾。主体的存在使世界变得有意义, 因此, 主体是第一位的, 客体是第二位的。所以正确的民法调整对象应采取人文主义的观点, 即人在前, 物在后。

摘要:民法虽然是人们行为的准则, 但它是通过对人们行为的影响而作用于社会关系, 所以民法不是调整人们的行为, 而是调整社会关系。

关键词:调整对象,行为,关系

注释

1孙莹.民法调整对象理论溯源——以新中国民法典第一次草案为视角[J].河北法学, 2011 (1) :122

2[德]萨维尼.法律冲突与法律规则的地域和时间范围 (李双元等译) [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9

3Carlos Alberto Ghersi, Dercho Civil, Parte Generei, Astrea, Buenous Aires, 2002:31

4王利民.民法 (第五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物权法的调整对象 篇2

1、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答:(一)劳动关系

① 作为劳动法调整对象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力所有者(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用

人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一方提供劳动力,另一方提供劳动报酬的社会关系。

② 劳动关系的特点:a.人身性与财产性的兼容:形式上的财产性,实质上的人身属性。 b.从属性与平等性的兼容:形式上的平等性,实质上的从属性。 ③ 劳动关系包含了三个层次的关系:债权、债务关系,物权关系,人身权关系。

(二)与劳动关系密切相关的其他社会关系

① 劳动行政关系,是指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为履行行政职能而与劳动者、用人单位以及其他劳动关系相关人发生的社会关系。

② 社会保险关系,一是基于劳动合同的约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就社会保险的

办理和费用的缴纳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二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因为社会保险费的缴纳、社会保险待遇的给付等行为而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发生的社会关系。

③ 劳动市场服务关系,是指劳动市场服务机构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由于为劳动关

系的运行提供社会服务而发生社会关系。

④ 劳动团体关系,是指工会组织或雇主团体组织与其成员之间,以及相互之间由于协

调劳动关系和维护各自所代表的劳动关系当事人的利益而发生的社会关系。

⑤ 劳动争议处理关系,是指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与劳动争议参加人(包括当事人、代理

人、代表人、以及第三人)之间就劳动争议的调解、仲裁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2、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答:(一)确立标准:a.内容的根本性;b.效力的贯穿始终性。

(二)作用:a.立法准则——指引劳动法律规范体系的形成及其秩序性的维护。 b.法律适用准则——指引劳动法律规范的解释,弥补规范漏洞。 c.行为准则——指示人们行为的基本方向和基本模式。

(三)内容:

①劳动权平等原则:a.在就业促进法领域,劳动权平等原则体现为平等就业。 b.在劳动基准法领域,劳动权平等原则体现为待遇均等。 c.在劳动保护法领域,劳动权平等原则体现为劳动条件平等。 ②劳动自由原则:a.在劳动合同法领域,劳动自由原则体现为契约自由。

b.在集体合同法领域,劳动自由原则体现为结社自由与团体自治。 c.在劳动保护法领域,劳动自由原则体现为禁止强迫劳动。 ③倾斜保护原则:a.在劳动合同法中,倾斜保护原则主要体现为解雇保护。 b.在劳动基准法中,倾斜保护原则主要体现为基准法定。

c.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倾斜保护原则主要体现为对于劳动者

的救济保障。

3,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答:(一)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关系的参加者之间依据劳动法律规范而形成的一种权利

和义务关系。

(二)特征:

①意志性,劳动法律关系是一种意志社会关系。

②兼容性,主要表现为:a.平等性与从属性兼容;b.财产性与人身性兼容。

③职业性,劳动法律关系的职业性,是指劳动法律关系的形成和实现与劳动者个人或其团体的社会劳动过程具有紧密相关性。

4,劳动者的界定

答:(一)从广义而言,劳动者,是指达到法定就业年龄(我国规定为年满16周岁)、具有劳动能力的所有公民。从狭义而言,劳动者,是指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并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公民。

(二)确立劳动者身份都有一个共同的判断标准,即“从属性”标准,它是界分劳动者身份与其他法律关系主体(特别是民事主体)身份的最重要标准。其主要内容包括:

a.人格从属性,是指劳动者必须被纳入用人单位的组织体系之中,成为用人单位的一名成员,在用人单位的指挥、命令、管理下提供劳动,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拥有广泛的指示权。

b.经济从属性,是指劳动者必须为他人提供劳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着经济上的依赖关系。

5,集体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答:(一)集体合同的变更,是指集体合同没有履行或没有完全履行之前,因订立集体合同所依据的主、客观条件发生了变化,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原合同中某些内容进行修改。 集体合同的解除,是指是指集体合同没有履行或没有完全履行之前,因订立集体合同所依据的主、客观条件发生了变化,致使合同履行成为不可能或不必要,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终止原集体合同。

(二)条件:a.用人单位因被兼并、解散、破产等原因,致使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

无法履行的。

b.因不可抗力等原因,致使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无法履行或部分无法

履行的。

c.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约定的变更或解除条件出现的。

d.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形式。

6,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与机制

答:(一)原则:a.着重调解原则;

b.合法、公正、及时原则;

c.三方原则。

(二)处理机制:协商和解

调解

劳动仲裁

诉讼

7,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

答:a.社会安全原则

b.强制保险原则

c.所得再分配原则

d.基本生活保障原则

e.自给自足原则

8,社会保险财务模式

答:(一)现收现付的模式,是指当期的缴费收入全部用于支付当期的社会保险支出,不留或只留很少的储备基金。优点:较好的体现了社会保险的收入再分配职能,并且无需过高的管理成本。缺点:由于没有储备积累,所以无法应对突发的经济波动以及人口老龄化。

(二)强制储蓄(基金制)模式,是指雇员单一缴费或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费,缴费全部进入个人帐户。优点:能够增加储蓄和资金积累,能够应对人口结构的变化。缺点:容易受通货膨胀的影响,需要较高额的`管理成本。

(三)混合模式,也称为部分积累制,是将前两种模式结合形成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即采取此种模式,养老保险包括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两部分,其中社会统筹部分实行现收现付制的财务制度,个人账户部分实行完全积累的财务制度。

9,社会保障的特征及其社会功能

答:(一)特征:a.保障性,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保护全体社会成员在遭遇生老病死、伤残、

失业等各种风险时,能够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必要的帮助和补偿。

b.强制性,社会保障必须通过立法强制实施,法律的规定使得社会保障制

度带有强制性。

c.社会性,社会保障解决社会风险问题,社会保障涉及的内容使其具有广

泛的社会性。

d.互助性,社会保障通过互助性,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实现和维持一种公

平的状态。

(二)社会功能: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为社会保障对稳定社会政治、经

济秩序所起的作用。其具体表现为:

a.通过社会保障为社会成员在遭受各种风险时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b.通过社会保障实现社会公平。

c.通过社会保障实现社会稳定。

10,社会保障法的特征:a.广泛的社会性

b.严格的法定性

c.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统一性

d.特定的立法技术性

11,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答:(一)双方协商一致解除

(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①因劳动者过错,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a. 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b.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c. 劳动者严重失职,造成损害的;

d. 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e. 采用欺诈、胁迫手段,违背真实意思订立合同;

f. 劳动者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②劳动者无过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需提前30日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或者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

无过失辞退的三种情形:

a.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公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

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b.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c.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形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

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③经济性裁员

12,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

联系:a.社会保险从商业保险处引进了诸多的保险技术与保险原理,二者都是基于风险

预防而建立的责任分担机制,具有“保险性”。

b.商业保险可以作为社会保险的补充,完善社会保险的体系。

13,劳动法与民法的关系

答:(一)劳动法源自传统民法,从劳动法的历史产生来看,劳动法源自传统民法,其与传统

民法之间有传承关系:

a. 劳动法(尤其是劳动合同法和集体合同法)中的制度设置源自传统民法中

的债法;

b. 作为劳动法调整对象的劳动关系源自属于传统民法调整对象的雇佣关系。

(二)劳动法又超越了传统民法,具体表现为:

c. 传统民法以形式平等为价值追求,而劳动法则是以实质平等为价值追求;

d. 传统民法的调整对象为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而劳动法的

调整对象则是形式上平等的财产关系而实质上隶属的人身关系;

e. 传统民法对民事关系的调整主要采取自治的调整模式,而劳动法对劳动关

系的调整模式具有自治与强制的兼容性。

14,劳动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答:(一)劳动法作为具有公私兼容属性的社会法,其公法属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a.法律规范方面,立法机关制定了大量的强行性规范,对于用人单位的强势地位进行

限制。

b.法律实施方面,行政机关主动执法,介入劳动关系的全过程,协调劳动关系的运行。 因此,劳动法与行政法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劳动关系是行政法具体实施的领域之一,而行政法则对劳动关系的调整以及劳动法的实现起到了保障和协调作用。

(二)区别

a.行政法具有单方性和主动性,一定程度上突出效率价值,而劳动法则以实质公平为

主要价值追求。

b.调整模式方面的差异,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内部行政关系以隶属的上下级管理为主,

而外部行政法律关系中,则以行政职权的强制主导;而劳动法的调整模式具有兼容性,综合运用个体自治、团体自治以及国家强制的调整模式。

c.代表的利益不同,行政法主要以国家利益本位,而劳动法则以社会利益为本位。

就业平等权:又称平等就业权,是指公民平等获得就业机会的权利。就业平等权是宪法上平

论环境法的调整对象 篇3

关键词:环境法,调整对象

一、环境法调整对象的不同理论

在中国知网上, 从1994年至2011年十余年间, 直接以“环境法调整对象”为题的论文不到二十篇。对于环境法调整对象的观点虽然各有不同, 但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 环境法的调整对象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另一种观点是, 环境法除了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外, 还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第一种观点来讲, 主要代表人物为王社坤、李可等, 王社坤在论文《论环境法的调整对象》、李可在著作《马克思恩格斯环境法哲学初探》中将环境法的调整对象确立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对于第二种观点来讲, 主要代表人物有常纪文、胡新建、孙晓东等, 常纪文在论文《再论环境法的调整对象——评“法只调整社会关系”的传统法观点》、胡新建在论文《关于环境法调整对象的再审视》、孙晓东在论文《环境法调整对象的法理分析》和《环境法调整对象的探讨》中就对传统的以社会关系为法律的调整对象进行了批判, 从而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应当进入环境法的调整范围。

还有的学者试图突破这两种观点, 比如吴真在《从公共信托原则透视环境法之调整对象》中指出了两种观点各有得失, 应当从新的角度认识环境法的调整对象, 她认为环境法的调整对象应为国家、公众与资源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构成的特定社会关系。虽然吴真试图从新的视角认识环境法的调整对象, 但不可否认的是, 无论是一般的社会关系还是特殊的社会关系, 都属于社会关系, 即环境法的调整对象与其他法律部门具有共同的特性。还有的学者从法的应然和实然的角度对环境法的调整对象进行解读, 比如钱水苗《环境法调整对象的应然与实然》就分析了法律与伦理、自然法与实定法之关系, 从而指出了环境法的调整对象在实然的角度应当依然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当然, 还有学者有不同的论点, 但主要还是围绕第一种观点和第二种观点的变相展开。

二、环境法调整对象的确定

在我看来, 环境法应当调整人与人之间的有关环境利益的社会关系, 而不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之所以这么讲, 原因主要在于法律是一种有关权利义务的规范, 是主体之间的规范。这一规范的特点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能被纳入其中。也正如钱水苗在《环境法调整对象的应然与实然》中所指出的, 如果认为环境法可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那么将会有如下问题难以回答:1.“自然”作为法律关系的主体, 由谁来规定其权利和义务?现在惟一可能的回答就是人类, 那么我们必须接着追问, 人类有权力为自然设定权利、义务吗?从宇宙的发展史来看, 人类只不过是宇宙的匆匆过客, 人能为宇宙立法吗?2.应该为“自然”设定何种权利和义务?这些权利和义务是人单方面制定的, 是从人的需要、苦乐、喜好而由人及物推出来的, 然而, “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 为“自然”设定的权利、义务, “自然”同意吗?3.即使为“自然”设定了权利、义务, 那么, “自然”如何行使其权利、义务?4.“自然”违反法定的权利和义务如何承担法律后果?“人”违法, 可以承担民事、行政、刑事等责任, “自然”如何承担?至少在目前, 法律还未提供责任方案。5.当人与自然关系遭到破坏, 产生矛盾时, 人与自然是否可能共同协商来解决问题, 如果不能, 是否有公正、中立的“第三者”来裁决?在诸多难题的背后隐含着价值判断和选择问题, 当我们重新做出选择这些问题都将消解。在我看来, 法律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 这正是法律的价值体现。法律科学与其他的科学不同, 不能让法律科学承载太多的任务, 否则法律科学将失去它的自洽性。法律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 通过规范人的行为实现法律的价值。

我们对于动物或植物的保护, 完全是出于人的选择和判断。当动物或植物威胁到了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时候, 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将这种物种予以消灭或控制其生存范围。同时, 我们需要从另一个角度去考察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不可否认, 人与自然之间的确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然而, 这一关系并不能进入到法律的调整范围, 成为环境法的调整对象。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关系, 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 即人与人之间关于环境资源使用和分配的矛盾关系。当人与人之间能够和谐共处, 合理分配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 人与自然之矛盾关系必然消解。因此, 当我们将人与自然关系纳入到环境法的调整对象之中的时候, 是我们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在我看来, 环境法的调整对象应为人与人在环境利益占有、使用和分配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关系, 这种关系以权利 (权力) 与义务为其核心内容。具体来讲, 就是政府之间、政府与组织、个人之间、组织与个人之间关于环境利益的占有、使用和分配之关系。

参考文献

物权法的调整对象 篇4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市脱贫攻坚推进会议和全市贫困对象动态调整核查“回头看”工作会议精神,对全区贫困对象动态调整核查“回头看”工作进行专题部署,确保实现贫困对象“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应扶尽扶”,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牢坚实基础。刚才,主任和主任分别传达了市里的有关文件和区里的工作方案,并对有关工作进行了培训,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就做好这项工作,我再强调几点意见,也就是要做到“四个明确”。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为什么回头看”

扶贫工作的要义在于精准。各级各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托清贫困底数的重要性、严肃性和紧迫性。

一要充分认识各级领导抓扶贫的坚定决心。习近平总书记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关注的工作之一,×多次国内考察调研都涉及扶贫工作,走遍了全国×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主持召开了一系列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自×年建档立卡以来,全省共进行了×次数据调整,先后×次召开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最近,省里提出了“×+×”工作体系,“×”就是以新旧动能转换为统领,“×”就是以安全生产、生态环保、金融风险、维护稳定和脱贫攻坚为底线,进一步凸显了脱贫攻坚的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地位。×同志到山东后,考察的第一站就是脱贫攻坚工作,召开的第一个省委常委会就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议题(×指出,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第一粒扣子”,第一粒扣子如果扣偏了,后面的工作就全错了,不仅工作无从谈起,而且会严重伤害贫困群众的心,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书记在全市脱贫攻坚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必须牢牢把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条主线,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分类施策,全面落实帮助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的有效措施,取得让群众认可满意的脱贫成果。

二要充分认识我区底数不清的问题依然存在。从市扶贫办组织的×年扶贫对象退出摸底工作反馈情况和我们自身工作实际来看,我们依然存在着识别不准、应退未退、审核不严、凑数脱贫等问题,数据不精准、工作不扎实,没有做到逐人逐户核实。前期省审计了全市×个县,对于存在问题的×个县的相关人员全部进行了问责。虽然未审计到罗庄区,但我们也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和充分警醒,利用今年×月份的国家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动态调整的“最后一次机会”,彻底查清底数,夯实数据基础,决不允许再出现贫困底数不清、扶贫对象不准的问题。

三要充分认识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越来越严。×月×日,在全国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培养严实深细的工作作风,扎实做好基础工作,做到情况明、数字准、责任清、作风正、工作实;失职失责就要被问责,对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的,对扶贫工作不务实不扎实、脱贫结果不真实、发现问题不整改的要严肃问责;对扶贫工作中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问题的,要坚决追究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责任。当前,区里下发了《关于开展扶贫领域专项监督的工作方案》,区纪委和监察局对扶贫领域的工作进行专项监督,如果仍然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做不到“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应扶尽扶”,就要严肃追责。希望大家在思想深处引起足够的重视,坚决杜绝侥幸心理,通过扎实开展贫困对象动态调整核查“回头看”工作,彻底消除问题隐患。

二、立足精准要义,明确“回头看看什么”

一要看问题有没有解决。当前,全区扶贫工作还存在“五个方面”问题。一是精准识别退出不规范。从审计反馈情况看,贫困户中还有×名财政供养人员;有×名已死亡的未脱贫人员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未标注死亡;从前期开展的信息比对情况看,有×名贫困人口基本信息登记不准确,有×个贫困户无帮扶责任人,有×人户主与配偶同性别,个别街镇还存在贫困户应出未出、应纳未纳等现象。二是产业项目作用发挥不明显。在项目选择、建设、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较多,导致部分项目收益难以保障。部分产业项目还存在“扶富不扶贫”、“扶农不扶贫”的现象,有近×%的贫困户反映帮扶措施没有效益或受益率低。三是保障性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全区还有×户贫困户D级危房没有改造;×个省定贫困村“五通十有”没有完全达标;社保兜底扶贫还存在应纳未纳现象。四是稳定脱贫基础不扎实。还有×个村集体收入在×万元以下,其中×个没有集体收入;全区已脱贫人口中,年人均纯收入高于省定贫困线、低于×元的还有近千人,这些群众极易因病因灾重新返贫;部分贫困群众内生脱贫动力不足,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五是部分干部作风不严谨。一些干部觉得贫困人口数量不多,对完成脱贫任务盲目乐观;有的觉得已基本完成脱贫任务“沾沾自喜”,力量摆布不够主动有力;部分帮扶干部满足于见个面、填个表,没有深入分析致贫原因,制定的帮扶措施缺乏针对性。从抽查情况看,有×%的贫困群众对精准扶贫政策了解不全面,贫困户对具体有哪些优惠政策、如何受益一知半解;有×%的贫困户反映帮扶责任人未协调解决实际困难问题;有×%的贫困户不了解镇、村开展了哪些扶贫工作。

二是看底数有没有托清。

重点看未脱贫人口底子、稳定脱贫人口底子(×年未脱贫人口,收入稳定要达到×元)、脱贫临界线人口底子(收入×元至×元之间的这部分人口)、返贫和新识别人口底子(达不到×元的这部分返贫和新识别人口)、贫困村“五通十有”底子“五个底子”。

三是看指标有没有达标。

要精准核查群众收入,了解收入构成(生产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明确支出范围(包括购买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雇工费等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税金和上交承包费用等)、科学计算收入;要重点关注核心指标,查看住房安全情况、享受基本医疗保险情况、义务教育情况、饮水安全情况。

三、把握标准要求,明确“回头看怎么看”

就是要严格对照标准,结合国家建档立卡信息系统调整,一户一户“用尺子量”,一人一人“用条件卡”,开展好“两比对一规范”行动。一是要入户比对。通过入户摸底,详细了解贫困户收入、“两不愁三保障”情况等。对已脱贫户但达不到脱贫标准的,要重新纳入帮扶对象进行帮扶;对未脱贫户也达不到脱贫标准的决不能“假脱贫、被脱贫”;对系统外符合贫困标准的要及时纳入,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二是要交叉比对。扶贫、公安、银行、人社、民政、房产等部门要各负其责,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车辆、存款、死亡情况、商品房等信息进行比对,尤其是对吃财政饭、个人办企业等违规享受政策的情况进行严查,坚决把不符合条件的清出去。三是要规范程序。对所有脱贫档案、识别退出程序等进行再规范,确保程序严谨、资料完善、记录真实。如果这次精准识别再搞不清、弄不准,该帮的没帮,不该帮的帮了,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压实工作责任,明确“回头看谁去看”

开展扶贫对象动态调整核查“回头看”工作的重心在镇村两级,关键靠镇村干部。一要加强组织领导,配强人员力量。会后,要第一时间向主要负责同志进行汇报,成立工作组,配齐人员力量,按照市里要求,各街镇至少配备×名专职扶贫人员,按照高书记要求黄山、褚墩、沂堂要在原有人员基础上再增加×名专职扶贫人员(近期招聘的×名扶贫辅助人员,×一定要保证其专职从事扶贫工作,市里近期将对人员配备情况进行明查暗访)。二要坚持属地管理,坚决落实责任。街镇党委、政府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各级主要负责人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各村居干部、“第一书记”要履行直接责任,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履行行业专项责任。三要强化督导考核,严厉追责问责。这次动态调整核查“回头看”工作结束后,如果再次出现贫困底数不精准、问题整改不到位等现象,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调整物业税征税对象的相关思考 篇5

早在2003年10月, 党中央就对实施城镇建设税费改革作出了明确指示:条件具备时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 相应取消有关收费。为落实党中央的指示, 2006年以来, 财政部先后批准北京、上海、深圳、重庆、南京等10个省市开始物业税“空转”实验。

2010年4月, 国务院发出《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 强调发挥税收政策对住房消费和房地产收益的调节作用。要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加快研究制定引导个人合理住房消费和调节个人房产收益的税收政策。自此, 对个人住房征收税收工作提上了国家的议事日程。随后, 上海、重庆两个直辖市开始酝酿房产税改革, 并从2011年1月1日起开始进行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的试点工作。

在上述背景下, 国内学术界开展了开征物业税的研究工作。目前学术界重点围绕物业税要不要征收和怎样征收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比较充分地论证了征收物业税的必要性, 且观点比较一致。对怎样征收物业税则存在一些争议, 所论述的一些征收方式方法还缺乏可操作性。

开征物业税需要对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目、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纳税期限、减免政策、违章处理等税种要素逐一进行研究, 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而征税对象是税收制度的首要要素, 决定税种的性质。本文拟就物业税的征税对象谈三点看法。

二、物业税征税对象应该包括全国各地的全部住房

征税对象又称课税对象, 是税法规定的征税标的物, 法律术语称之为课税客体。每一种税都必须在说明为什么征税的基础上明确规定对什么征税, 体现出税收范围的大小。一般来说, 不同的税种有着不同的课税对象, 而不同的课税对象又决定着税种所具有的不同性质。

我国现行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种主要有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两个税种, 具体见右上表。现行的房产保有环节税种的征税对象都不包括住房。房产税只对经营性房产征税, 个人所有非营业用的房产免纳房产税。

笔者认为征收物业税比较可行的办法是, 对房地产保有环节税收进行调整, 将现行的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两个税种合并, 征税对象由经营性房产扩展至个人所有非营业性房产。其完整的表述就是:纳税人在全国各地所有或占有、受益的土地、房产和房地合一的不动产及其附属物。

三、将全国住房纳入物业税征税对象的具体方法

目前, 上海市房产税“征收对象是指本暂行办法施行之日起本市居民家庭在本市新购且属于该居民家庭第二套及以上的住房 (包括新购的二手存量住房和新建商品住房) 和非本市居民家庭在本市新购的住房”。重庆市房产税首批纳入征收对象的住房为: (1) 个人拥有的独栋商品住宅; (2) 个人新购的高档住房。高档住房是指建筑面积交易单价达到上两年主城九区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建筑面积均价2倍 (含2倍) 以上的住房; (3) 在重庆市同时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新购的第二套 (含第二套) 以上的普通住房。

笔者认为, 以上两市房产税政策没有充分体现公平税负原则。物业税不能只在一两个城市征收, 不能只对新购房产、豪宅征收, 应该对全国各地、新旧所有房产统一征收房产税。为了减轻工作量, 提高征收效率, 应将计算机广泛运用于房地产税的税源监控和评税工作中, 税务机关可将从不同渠道搜集的有关房地产、纳税人以及市场的信息录入计算机, 以降低税收征管成本。我国目前住房信息不够完整, 将住房纳入物业税征税范围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

1. 住房城乡建设部门。

当前, 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建立“中国住房产权信息网”。物业税作为直接税应向产权所有者征收, 要求明晰产权关系, 抓紧修订建设部发布的《城镇房屋所有权登记暂行办法》、《城市房屋产权产籍管理暂行办法》, 推行财产实名登记制, 增加《房屋所有权证》、《国有土地使用证》的信息量。要对房屋业主的信息进行全面采集, 以明确该房屋的所有者、所在地、性质、类型、面积以及套数、变更情况、房屋价值的组成及变化情况等房地产信息资料, 并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 以确保这些信息真实可靠。

目前, 我国以市、县为单位登记产权, 住房产权信息没有联网, 第二套房的认定也只能以市、县为单位, 房产主体的信息难以反馈。如某人在北京已经购买一套住房, 在杭州再买一套, 也属首套, 由于没有联网, 这些信息不能汇聚到一块, 税务部门掌握不了其全部房产信息。鉴于此, 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可以实行全国联网, 建立“中国住房产权信息网”, 使之具备房屋产权信息登记、公示和查询等功能。在此基础上, 再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以便税务部门利用住房建设部门“中国住房产权信息网”的信息, 正确合理地核定纳税人的资产和物业税的税基, 以有效地开展物业税的征收工作。

2. 公安部门。

应增加“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功能, 我国公安部门实行户籍登记制度, 户口类别分居民户、非居民户、单位集体户等颁发“居民户口簿”。目前, 公安部的“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提供身份信息核查、同名同姓查询、人口数据统计、寻亲访友等服务。为了开征物业税, 公安部可以将这二者结合起来, 扩大“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信息量, 增加以“户”为单位“家庭成员查询”功能, 输入某人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即可查询其家庭成员的户籍信息, 并与税务部门实现户籍资源共享。

3. 税务部门。

应以户为单位, 对全国各地房产合计征收物业税。目前, 我国税务部门的住房信息主要由购房人缴纳税费时提供, 比较有限。税务部门与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公安部门联网后, 可以凭住房所有权人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 从“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查找其配偶、家庭成员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 再在“中国住房产权信息网”查找该家庭每个成员在全国各地的住房信息。只有获得房产主体的完整信息资料, 才能准确地征收物业税。

上述几个部门通力合作、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后, 可以极大地简化纳税手续。纳税人在规定的时间携带户口簿、身份证、《房屋所有权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到税务部门申报纳税。税务部门通过“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中国住房产权信息网”查询、征税, 可操作性强。

四、物业税减免税政策思考

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住房条件, 国家对普通住房实行了优惠税收政策。2005年,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 对稳定住房价格尤其是普通住房的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普通住房原则上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在1.0以上、单套建筑面积在120平方米以下、实际成交价格低于同级别土地住房平均交易价格1.2倍以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本地区享受优惠政策普通住房的具体标准。在制定各地具体标准时允许单套建筑面积和价格标准适当浮动, 但向上浮动的比例不得超过上述标准的20%。按照普通住房标准实行减免税, 比较现实, 易于操作。

在物业税税制结构的设计上, 笔者主张对每户免征一套普通住房税收, 减半征收第二套普通住房的物业税, 使真正要缴纳物业税的住房局限于非普通住房 (别墅、豪宅) 和第三套以上普通住房。主要理由如下:

1. 公平税负。

近代学者马斯格雷夫认为, 税收公平体现在:凡具有相同经济能力的人, 应负担相等的税收;凡属不同经济能力的人, 则负担不同的税收。税收公平具体又区分为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依据房产资源的占用程度征税、减免税, 体现了税收公平。另外, 税收公平还体现在有效弥补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方面的局限性, 建立和规范在收入与财产两个层面全方位调节贫富差距的税制体系, 从而有效地改善我国分配领域中的不公平状况。

2. 保障民生。

大多数居民所购买的普通房产属于基本生活用房, 免征一个家庭最基本住房面积的税收, 保障居民基本生存需要和居住权, 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每套房屋都有大小、地段、价值的较大区别, 纳税人物业的特性千差万别, 影响征免的因素也各不相同, 但必须实事求是。

3. 基于国情。

2010年,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 109元, 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 经济负担较轻。有的家庭购买过经济适用房, 比较优惠, 花钱不多。有的家庭夫妻二人都有收入, 这样的家庭有能力用积蓄再购买一套普通住房, 他们购房不以投资为目的, 是为了改善住房, 或是给孩子做婚房, 所以, 第二套普通住房应该减半征收物业税。

摘要:物业税设计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认为, 物业税征税对象应该包括全国各地的全部住房, 具体操作时应建立“中国住房产权信息网”, 增加“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功能, 以户为单位实行全国各地房产合计征收物业税。同时建议每户免征一套普通住房、减半征收第二套普通住房的物业税。

关键词:物业税,征税对象,房产征税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10]10号, 2010-04-17

[2].李大明主编.2004年中国地方财政发展研究报告——地方税与地方经济发展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3].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26号, 2011-04-20

[4].奚卫华, 尚元君.论物业税征税范围的确定.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0;2

[5].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的暂行办法.沪府发[2011]3号, 2011-01-27

浅谈我国航运法调整对象的特殊性 篇6

一、特殊的航运市场的准入关系

航运市场准入制度是国家相关部门机构准许从事航运业者进入航运市场开展经营活动的条件和程序的统称。航运市场准入的主管机关、准入条件和准入程序具有其自身特殊性:首先, 虽然我国通过行政法规如《国际海运条例》等重新确立了国际航运市场准入制度 (1) , 但我国的国内航运业务与国际航运业依然存在很大的不协调和不平衡。其次, 我国的船舶代理业务的国内市场、旅客或者代理货运业务的市场准入条件用语不确定, 如“有稳定的船舶代理业务来源”、“有稳定的客源或者货源”等, 弹性空间大, 可操作性弱。第三, 航运市场准入程序上存在漏洞和弊端———受理申请和弥补漏缺材料的程序没有法律规范可依照, 政府相关的主管部门不能明确其审核材料的意见效力, 核发证件的程序及格式也不统一, 法律规范也没有强制规定须告知申请人不予批准的理由。

二、特殊的航运经济竞争秩序管理关系

航运法方面的核心和重点就在于航运经济竞争秩序的管理关系。航运市场关系根据对航运市场不同的机制影响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航运经济竞争秩序的正常关系。航运经济竞争秩序规则允许和认同的竞争秩序是从事航运业的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 其行为没有伤害或扰乱航运市场运转机制。第二类是航运经济竞争秩序的侵害关系。在这种不被市场规则所允许的侵害关系中, 从事航运业的主体在攫取自身利益的同时也侵害扰乱了航运市场的正常机制, 如对市机制及竞争交易的破坏、对其他航运主体合法权益的侵害等, (2) 破坏航运业的合理秩序, 背离了整体的社会利益。因此, 航运法调整的对象应是第二类航运经济竞争秩序的侵害关系。 (3)

三、特殊的航运市场宏观调控关系

航运市场经济同一般市场经济相似, 存在其先天缺陷———“市场经济失灵”, 市场自身机制的调节具有先天的盲目性和有限性, 不能充分优化资源配置, 其经济秩序的合理运转仍需通过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对航运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例如实施航运价格制度 (4) , 或是采用船舶标准化制度等手段来解决航运市场机制的外部性问题。此外, 政府相关部门为平衡航运业的供需关系, 运用税收、补贴等各种宏观经济手段来管控和规制航运经济的供求体系, 从而实现航运领域的社会经济整体效益。 (5)

四、从调整对象角度对我国制定《航运法》的建议

首先, 完善我国航运市场的准入条件。建议将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作为航运市场准入条件来纳入未来编纂的《航运法》之中, 从而限定航运市场的准入资格, 优化航运市场的内部结构;建议严格规范市场船舶的准入, 鼓励建造大型的新兴船舶和淘汰报废的老旧船舶, 发展壮大属于中国航运的商船队, 实现船舶运力的动态化调控。

第二, 规范统一我国航运的市场准入程序。建议未来《航运法》统一规定“行政许可”作为航运市场准入的特殊程序, 取消现行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中有关航运市场准入的许可、审批和登记的程序划分。同时, 由于涉及所配置公共资源的有限, 封闭水域或其他特定的船舶运输市场在必要时需限制运营主体的规模和数量, 从而保障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第三, 严格限制国内航运市场的“三资企业”。目前我国航运市场经济依然处于发展中状态, 开放沿海运输权的条件现阶段并不成熟, 建议《航运法》规定在船舶管理、船运和船代的国内业务市场领域不允许设立“三资企业”, 或禁止“三资企业”经营相关业务。

第四, 调整航运经济竞争秩序, 垄断管制合理化, 反垄断豁免制度灵活化;完善运价规制制度, 必要时对航运市场价格进行一定程度的监控和干预;加强对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定和规制, 通过立法将性质恶劣的航运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为违法行为。

最后, 加强规制我国航运市场的宏观调控。作为航运市场经济持续能动发展的必要保障, 《航运法》应明确航运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内容, 规范航运固定资产投资法律规制的相关内容。同时运用法律手段, 双层面宏观调控航运业的市场结构和运力规模, 规制航运市场营运船舶提高航运市场船舶技术水平, 优化船舶运力结构, 维持航运市场运力供求关系的基本平衡, 从而提高航运经济效率。

注释

11 於世成, 胡正良, 郏丙贵.美国航运政策、法律与管理体制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248.

22 即为追求个体利益采用不正当方式和手段, 将利益从其他正当主体转移到自身, 从而构成对其他市场主体利益的实际和直接的损害.

33 上海海事大学牵头:外国 (地区) 航运法律制度研究 (总报告) , 交通运输部水运司航运立法研究报告第十四专题, 第22页.

44 湖北交通厅<宏观调控制度专题研究报告>交通运输部水运司航运立法研究报告第八专题, 第29页.

上一篇: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认识下一篇:江西崇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