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结构检测评估

2024-10-21

土木工程结构检测评估(共10篇)

土木工程结构检测评估 篇1

桥梁是公路、铁路的关键组成部分, 直接关系着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近年来,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特大型工业设备运输、特种重型车辆的运行以及高速铁路建设进程加快, 都给现有桥梁的安全使用造成威胁。按几年前的旧规范规定的荷载等级设计建造的桥梁, 由于公路交通量的不断增加和铁路运行速度提升, 加之前述重型车辆的频繁出现, 更是造成这些既有桥梁负载力雪上加霜。另外, 桥梁由于运营使用多年, 加之近年来桥梁遭受特大自然灾害频繁, 如因地震、洪水等而受到严重损坏, 主要部位出现缺陷, 只有全面掌握了桥梁的安全状况, 才能对症下药, 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检测是维修的前提, 更重要的是检测可以尽早发现桥梁的安全隐患, 避免造成巨大的、不可挽回的损失。同时也可以完善桥梁的资料, 为以后的设计和评估加固提供依据。

1 桥梁检测方法

1.1 静态检测方法

静载试验就是按照预定的试验目的与试验方案, 将静止的荷载作用于桥梁上的指定位置, 观测桥梁结构的静力位移、静力应变、裂缝、沉降等参量的试验项目, 然后根据有关规范和规程的指标, 判断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以及在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能。

在桥梁静载试验中要测量控制截面静应变和静位移。确定良好的加载方案加以量测。根据静态应变值, 推算结构控制截面的应力分布、杆件的实际内力与次应力、裂缝的出现和扩展情况、支座位移、索力位移情况等。在静位移测量时, 要测量竖向静态位移量 (梁的挠度) 、水平静态位移量 (梁活动端位移及墩顶位移等) 。由实测到的应变和位移可以推算出有关的内力 (如轴力和弯矩) 值和挠度值等。将它们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 以此作为判定桥梁结构工作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

1.2 动态检测方法

桥梁结构的动载试验是利用某种激振方法 (自振法、强迫振动法、脉动法等) 激起桥梁结构的振动, 测定桥梁结构的固有频率、阻尼比、振型、动力冲击系数、动力响应 (加速度、动挠度) 等参量的试验项目, 从而宏观地判断桥梁结构的整体刚度与运营性能。其试验的目的在于测定结构的动力特性、测定结构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强迫振动的响应。这些性能是判断桥梁运营状况和承载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2 现有桥梁的评估方法

我国现在采用的依旧是1988年颁布的《公路旧桥承载力鉴定方法》 (试行) 和1999年颁布的《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的设计计算思路。首先对被检定的桥梁结构进行检查 (搜集资料、现状检查、材质与地基的检验等) , 然后结合现场调查的结构各部分尺寸及材料强度, 运用桥梁结构计算理论求得承载力。最后考虑桥梁损坏程度、材料老化程度、桥面行驶条件、实际交通情况、桥梁建造使用期限等因素, 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确定出各项对应的系数, 从而折算出桥梁安全承载力。这种计算充分挖掘现有桥梁的承载潜力, 而对现有桥梁结构的特点及结构损伤造成其受力行为的影响考虑不足。

3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桥梁结构状况评估

人工神经网络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N) , 一种模仿动物神经网络行为特征, 进行分布式并行信息处理的算法数学模型。这种网络依靠系统的复杂程度, 通过调整内部大量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的关系, 从而达到处理信息的目的。

人工神经网络是并行分布式系统, 采用了与传统人工智能和信息处理技术完全不同的机理, 克服了传统的基于逻辑符号的人工智能在处理直觉、非结构化信息方面的缺陷, 具有自适应、自组织和实时学习的特点。

神经网络法用于桥梁结构损伤识别的基本思想是:由于结构的损伤必然导致结构参数 (刚度、阻尼和内部荷载) 的改变。利用数值求解法 (如有限元法、能量法) 或实测方法, 获取结构中所需物理量 (如频率、振型等) 作为训练样本的输入参数, 以结构的缺陷作为输出参数, 利用神经网络具有很强的自组织、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的特点, 通过一定数量的训练样本让网络学习、神经网络记住这些知识, 实现从输入参数 (如结构频率向量等) 到输出参数 (如结构损伤位置、程度等) 之间的非线性映射, 从而可以求得反问题的解, 也就可以知道桥梁结构的损伤情况。现在常用于损伤诊断的网络模型有BP网络模型、对偶传播神经网络、径向基函数 (RBF) 神经网络和模糊神经网络等。

4 基于动载试验的桥梁结构状况评估

基于振动模态分析技术, 国内外目前在桥梁检测的试验与研究中取得的进展主要表现在:1.通过强迫振动试验, 能够分析模态参数对结构局部变化的反应;2.在车重、车速、路面及支承对桥梁模态参数的影响方面有深入的认识及理论上的依据, 证明了用环境振动法进行桥梁自动检测的可能性;3.对适用于桥梁监测的结构状态敏感参数积累了理论认识和试验基础;4.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利用测试的数据进行计算模型的修正;5.开发了各种基于频率、振型、振型曲率、应变振型等改变量的损伤检测和定位技术, 在处理方法上探寻了MAC法、COMAC法、柔度矩阵法、矩阵摄动修正法、非线性迭代法以及神经元网络法等。这些方法各具有特色, 在局部的范围内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这些成就在桥梁健康监测与状态评估系统的研究中还属于基础性的探索, 距离系统的目标尚有很大的差距。这主要是由于:首先, 桥梁的结构不确定性因素和复杂的工作环境对结构模态响应的灵敏性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导致了目前桥梁整体监测的许多困难;其次, 对桥梁在使用年限内工作特性的变化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 难以建立客观统一的桥梁状态评估标准。所以整个技术的成功开发乃至系统目标的最终实现有赖于今后更好地结合桥梁的自身特性及工作环境讨论。

5 结语

桥梁检测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 是一项理论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目前我国的很多既有桥梁进入了维修期, 对既有桥进行检测显得尤为重要。静载和动载试验是目前结构性能评估的常用方法, 振动模态分析技术和系统识别理论具有很广阔的前景。在这方面国内外学者已经进行了研究, 并且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相信有测试软、硬件的改进与配合, 将为大跨径桥梁的实时监测提供可能。

参考文献

【1】TB10002.1—99《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

【2】刘胜春.神经网络方法在大跨度桥梁施工预拱度控制中的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125 (3) :270—272.

【3】张俊平, 周建宾.桥梁检测与维修加固[S].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

【4】吴志勤.桥梁检测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简述[J].山西建筑, 2007, 33 (13) :278—280.

【5】JTJ041-2000公路养护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

【6】史家钧, 项海帆, 许俊.确保大型桥梁安全与耐久性的综合监测系统.同济大学学报, 1997.

土木工程结构检测评估 篇2

1#煤棚工程质量

建 设 单 位:合肥市地方铁路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施 工 单 位:中航长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设 计 单 位:合肥源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监 理 单 位:中铁四局工程监理分公司

中铁四局工程监理分公司

二0一三年五月三日

1#煤棚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工程名称:合肥市地方铁路投资建设有限公司1#煤棚工程

目录

一、工程概况及特点

二、工程质量评估依据

三、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情况

四、工程验收结论

钢结构工程评估报告

一、工程概况及特点

1、工程建设概况

工 程 名 称:合肥市地方铁路投资建设有限公司1#煤棚工程 建 设 单 位:合肥市地方铁路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施 工 单 位:中航长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设 计 单 位:合肥源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监 理 单 位:中铁四局工程监理分公司

2、工程建筑设计概况

建设规划:建筑面积1260平方米 结构层数:一层 建筑物总高度:7.5米

3、工程结构设计概况

此建筑为临时性煤棚,设计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

二、工程质量评估依据:1、2、3、4、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工程施工合同。

工程施工设计图纸,设计变更单。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

三、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情况:

1、钢结构制作工程

钢材的品种。型号规格及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新型产品标准的规定,详见钢材质量证明书;连接摩擦面的表面平整,无毛刺,焊接飞溅物、污逅等缺陷;钢结构表面无明显损伤和划痕,焊疤、飞溅物、毛刺等清除干净;螺栓孔的外观质量经检查符合优良要求;钢构件按要求经过预拼装,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钢构件尺寸偏差经实测均符合规定要求。

本分项工程共抽查3项,全部合格。

2、钢结构焊接工程

焊条、焊丝、焊剂和保护气体灯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全数检查焊工合格证,均符合施焊条件;本工程设计要求为三级焊缝,但对接焊缝要求探伤检查,经检查表面无裂纹,焊瘤、烧穿。弧坑。气孔,夹渣等缺陷;焊缝外行均匀,成型较好,焊渣和飞溅物基本清除干净。

本工程共抽查2项,全部合格。

3、钢结构螺栓连接工程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规格和技术条件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规定;对螺栓连接副进行了扭矩系数复验,复验报告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紧固高强度螺栓所采用的扭矩扳手,经初拧符合国家标准后进行终拧,祥见扭矩扳手标定记录和螺栓施工记录;螺栓连接接头外观质量符合优良要求;螺栓的终拧质量经检查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的规定。

本分项工程抽查2项,全部合格。

4、钢结构安装工程

建筑物的定位轴线、标高均符合要求和现行标准规定;钢结构外

观质量经检查,表面干净,物焊疤,沙泥等污垢;钢架垂直和侧面弯曲失高偏差,均在偏差允许规定值内;钢构件顶紧面的安装质量经实测符合优良要求。本分项工程共抽查6项,全部合格。

四、工程验收结论

依据安装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05-2001),对本

工程质量进行如下评论:屋面钢结构质量控制资料、管理资料、验收记录完整。观感质量综合评估为“好”,监理对主体工程质量暂评估为“合格”。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检测概述 篇3

1.混凝土结构检测

1.1检测前提

建筑结构监测通常是以实验为主要技术手段,根据现行技术规范,实际测量能够反映结构性能的相关参数,以此来判断结构的承载能力及其安全储备状况。通过建筑结构实验监测可以对新建工程评定安全性能,对于更新改造危旧房屋、古建筑及加固修复受损结构等提供所需技术参数。

1.2主要的检测方法

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实用性、经济性等,对混凝土结构的检测主要可分混凝土材料检测、构件检测、混凝土强度检测等。对混凝土强度检测的方法主要有回弹法、钻芯法、超声法以及综合法等。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应性,没有哪一种方法最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依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

1.2.1回弹法

(1)基本原理:采用回弹仪在现场检测普通混凝土结构构件抗压强度的方法称为回弹法,又称表面硬度法。其工作原理为:使用专业的检测仪器--回弹仪,令回弹仪内的金属撞击杆以一定的动能撞击混凝土表面,使局部混凝土发生变形,吸取一部分能量;另一部分能量,则以动能的形式回馈于金属撞击杆,其回弹能量用作反映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参数,即回弹能量越多,回弹值越高,则混凝土表面硬度越大,反映出被检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越高。

(2)检测原理:通过检测,a.确定测区的平均回弹值以及平均碳化深度;b.通过强度推定得出混凝土强度的推定值。

(3)检测数据失真的可能原因:a.检测人员未经过相应主管部门认可的专业培训;b.仪器的使用存在不符合操作规程,如仪器是否按时送与检定单位检定和仪器的保养等问题;c.检测对象不符合适用要求,仍采用该方法进行检测且强度换算时不进行修正等。

(4)回弹法的局限性:鉴于回弹法属于无损检测法,对某些结构由于建筑功能上的改变需要而且必需做检测鉴定时且又不能对原有结构正常营业造成影响,若检测数量少可以采用该方法,但是当检测数量多,或是施工期短时,此方法不适用。

1.2.2钻芯法

(1)工作原理:钻芯法是从结构上钻取芯样,根据芯样的抗压强度推定结构混凝土强度的一种局部破损检测方法。

(2)数据处理:鉴于在工程中,对混凝土强度的验收通常采用预留标准立方块(150mm×150mm×150mm进行抗压试验的方法,因此相对于标准立方体试块的抗压强度结果,在采用钻芯法评定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时,h=100mm,d=100mm (h/a=1.O)的标准芯样试件的抗压强度结果,在无需修正的情况下与边长为150mm的标准立方体试块的抗压强度基本一致。

(3)注意事项:钻芯法适用于检测对象,例如芯样试件数量合理确定;芯样直径的选取;芯样试件的钻取位置;芯样试件的室内加工;芯样试验过程中仪器是否标定等。

1.2.3超声法

(1)基本原理:固体物质受到冲击后,产生三种形式的波:表面波、剪切波和纵波。其中纵波传播速度最快,其颗粒位移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超声仪器的换能发射传感器发出高频声脉冲并传人混凝土介质中,由接收器换能器接收通过混凝土传来的信号,测算出超声波在混凝土介质中传播的时间。根据现场测试时所量取的声波通路的距离,即可计算出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的速度。

(2)检测数据主要影响因素:a.测距的影响;b.探测器耦合状态的影响;c.被测混凝土中钢筋的影响;d.被测混凝土的干湿程度。

(3)超声法的局限性:由于超声法属于无损检测,故针对类似回弹法局限性,对某些结构由于建筑功能上的改变需要而且必需做检测鉴定时且又不能对原有结构正常营业造成影响,若检测数量少可以采用该方法,但是当检测数量多,或是施工期短时,此方法不适用。

1.2.4超声--回弹法

(1)工作原理:建立在超声波及其回弹值与混凝土抗压强度之间相关关系的基础上,以声速和回弹值综合反映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一种非破损方法。

(2)超声--回弹法的局限性:由于超声--回弹法属于无损检测,对混凝土强度来说并不很敏感,测试结果精度不高,故就某些情况,如需要高精度测量时不适用。

综上所述,鉴于对原有结构进行检测鉴定时,应尽最低限度的减少对原有结构的损伤,即采用无损检测或半破损检测。但根据国家现行相关规范、标准及现场检测的实际情况,各种方法单一检测时,检测数量庞大及位置的合理确定等问题仍无法在实际操作中得以实现。

2.混凝土结构检测未来前景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其检测要求的提高,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如检测混凝土强度、判定混凝土缺陷等。这些问题要求我们要不断改良检测仪器。在建筑结构检验与测试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检验仪器和设备,它们是检测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建筑结构的质量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不仅要求相关从业技术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有一套既科学又严谨的检测鉴定方法。

(作者单位:内蒙古第六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作者简介

某烟囱结构腐蚀状况评估检测 篇4

1、烟囱概况

某烟囱为3机组共用的钢筋混凝土单筒式烟囱, 总高度210m, 出口内直径7.0m。烟囱筒外壁在133.5m和206.5 m处各有一个讯号平台, 筒首用铸铁盖板, 上用耐酸砂浆抹面。烟囱采用环板式钢筋混凝土基础。在标高5~45m范围内, 采用100mm厚粒状珍珠岩做隔热层, 内衬230mm厚耐火砖;标高45m以上采用120mm厚硬塑料泡沫板填岩棉做隔热层, 内衬180mm厚耐酸陶粒混凝土。烟囱筒内壁从30m到195m每隔15m设置有支撑内衬及隔热层的环形悬臂, 悬臂表面胶粘0.4mm厚聚四氟乙烯薄膜, 在薄膜与贴角缝采用改性环氧保护;筒身均采用#300混凝土。

2、烟囱腐蚀检测

2.1烟囱筒壁、内衬腐蚀深度检测

烟囱筒壁和内衬腐蚀深度检测是通过在烟囱筒壁钻取贯穿筒壁、隔热层和内衬的芯样方式测量。现场根据烟囱实际分节布置, 在积灰平台以上每节分别钻取一个贯穿芯样, 测量各芯样的筒壁和内衬腐蚀深度, 钻芯前用钢筋探测仪扫描筒壁钢筋位置, 钻孔避开钢筋。详细测量结果见表4.1, 测量结果总结如下:

1、烟囱内衬分两个区段, 其中标高45m以下耐火砖内衬内侧未见明显腐蚀, 但取样可见局部砖砌灰缝不饱满;

标高45m~210m陶粒混凝土内衬内侧存在一定腐蚀, 腐蚀深度在1mm~22mm间, 腐蚀最严重的位置在标高136米处附近, 腐蚀深度为22mm, 从整体来看内衬内侧上部 (105米以上) 腐蚀状况较下部严重。

2、标高45m以上陶粒混凝土内衬浇筑质量整体较好, 但136米标高内衬陶粒混凝土出现破损、开裂。

3、隔热层中硬塑料泡沫板较好, 未出明显现腐蚀现象。

4、烟囱混凝土筒壁内侧浇筑质量较好, 也未出现明显腐蚀现象。

2.2 腐蚀介质含量及影响分析

在火力发电厂烟囱中, 烟气对烟囱的腐蚀影响很大。烟汽中都含有一定量的SO2、SO3、HCl等酸性气体, 湿法脱硫系统运行后, 当排烟温度低于烟气的酸露点时, 烟气首先会在内衬上凝结成酸露腐蚀内衬。腐蚀是从内衬内侧开始逐渐移向外侧, 先腐蚀结构薄弱部位后逐渐扩大。内衬的灰缝或不密实区域, 筒壁裂缝等不密实处, 都是先行腐蚀的部位。

硫酸根离子与氧化钙作用生成结晶的硫酸钙, 体积增大, 在孔隙内产生膨胀压力破坏混凝土。硫酸钙还能与水泥所含的铝酸四钙起作用, 生成铝和钙的复硫酸盐, 化合物的体积比化合前膨胀约2.5倍, 使水泥石结构胀裂, 强度下降而遭到破坏。《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GB/T 50476-2008) 规定, 单位体积混凝土中三氧化硫的最大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4%。

为了判断现状条件下, 烟囱结构的腐蚀程度, 需要对包括筒壁、内衬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比对分析, 为此, 选取3个钻取的芯样进行了酸性介质 (主要是硫酸根离子) 、酸不溶含量等化学分析, 通过对这些物质的定量分析, 确定烟囱的腐蚀程度和发展情况。

检测结果显示:

内衬硫酸根含量超出规范允许范围, 且影响较深, 说明酸液已经对内衬产生了影响;但混凝土筒壁硫酸根含量未超出规范允许范围, 筒壁未出现腐蚀现象。

2.3 烟气压力及温度测量

烟囱内正压区段的压力虽然并不大 (一般<200 Pa) , 但其对烟囱的腐蚀作用则很大。正压能使烟气中的有害气体穿过内衬的缝隙而与隔热层接触, 而隔热层处的温度相对烟气温度更低, 酸性气体更容易凝结成酸露从而使隔热层遭受腐蚀, 腐蚀将深入到烟囱的内壁。倘若筒身混凝土不密实, 烟气将进入其内侧裂缝进行腐蚀, 遂使裂缝进一步扩展。

现场在穿孔取芯位置安装压差表及温度计, 在烟囱脱硫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 测量烟囱内外压力差及内侧烟气温度, 并判断烟囱内是否存在正压区段。

烟囱沿高度分布的压力差值及温度值见表4.5及图4.5-1、图4.5-2。

检测结果表明:

1、烟囱下部负压较大, 随着高度增加负压呈减小趋势, 直至烟囱出口附近变成正压。207米测点处压力差为15Pa, 其余高度测点压力差均为负 (-230Pa~-30Pa) 。

2、烟囱运行时, 烟气沿高度分布的温度值在76.1℃~84.8℃, 大于脱硫后保证烟囱不被露点腐蚀的管壁温度最低值70℃, 表面烟囱在GGH正常工作状态下烟囱内壁处于干燥状态。

3、烟囱腐蚀状况评估

3.1 脱硫对烟囱的影响

对燃煤电厂烟气采取脱硫措施 (简称“FGD”) , 目前比较成熟的脱硫工艺主要有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干法脱硫、海水脱硫等。其中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是当今世界各国应用最多和最成熟的工艺, 国家电力公司将湿法石灰石脱硫工艺确定为火电厂脱硫的主导工艺。

湿法脱硫工艺主要流程是, 锅炉的烟气从引风机出口侧的烟道接口进入烟气脱硫 (FGD) 系统。在烟气进入脱硫吸收塔之前经增压风机升压, 然后通过烟气—烟气加热器 (GGH) , 将烟气的热量传输给吸收塔出口的烟气, 使吸收塔入口烟气温度降低, 有利于吸收塔安全运行, 同时吸收塔出口的清洁烟气则由GGH加热升温, 烟气温度升高, 有利于烟气扩散排放。经过GGH加热器加热后烟气温度一般在80℃左右, 可使烟囱出口处达到更好的扩散条件和避免烟气形成白雾。GGH之前设的增压风机, 用以克服脱硫系统的阻力, 加热后的清洁烟气靠增压风机的压送排入烟囱。当不设GGH加热器加热系统时, 烟气温度一般在40~50℃。

通常进行湿法脱硫处理且不设烟气加热系统 (GGH) 的烟气, 水份含量高, 湿度大, 温度低, 烟气处于全结露状态。对一台600MW机组来说, 烟气中水气结露后形成的具腐蚀性水液理论计算量约40~50吨/每小时, 它主要依附于烟囱内侧壁流下来至专设的排液口排到脱硫系统的废液池中。脱硫处理后的烟气一般还含有氟化氢和氯化物等强腐蚀性物质, 是一种腐蚀强度高、渗透性强、且较难防范的低温高湿稀酸型腐蚀物质。

烟气经过脱硫后, 虽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的含量大大减少, 但是, 洗涤的方法对除去烟气中少量的三氧化硫效果并不好, 约20%左右。烟气脱硫后, 对烟囱的腐蚀隐患并未消除;相反地, 由于经湿法脱硫, 烟气湿度增加、温度降低, 烟气极易在烟囱的内壁结露, 烟气中残余的三氧化硫溶解后, 形成腐蚀性很强的稀硫酸液, 使烟囱腐蚀状况进一步加剧。

脱硫烟囱内的烟气有以下特点:

1) 烟气中水份含量高, 烟气湿度很大;

2) 烟气温度低, 脱硫后的烟气温度一般在40~50℃之间, 经GGH加温器升温后一般在80℃左右;

3) 烟气中含有酸性氧化物, 使烟气的酸露点温度降低;

4) 烟气中的酸液的浓度低, 渗透性较强。

由于脱硫烟囱内烟气的上述特点, 对烟囱结构有如下影响:

1) 烟气的温度降低, 上抽吸力小, 流速就低, 容易产生烟气聚集并对排烟筒内壁产生压力。锥形烟囱结构型式 (如单筒式烟囱) 中的烟气在中上部基本上是处于正压运行状况, 而等直径圆柱状烟囱 (如双管和多管式烟囱中的排烟筒) 是负压运行状况。烟气正压运行时, 易对烟囱筒壁产生渗透压力, 加快腐蚀进程。烟气湿度大, 含有的腐蚀性介质在烟气压力和湿度的双重作用下, 烟囱内侧结构致密度差的材料内部很易遭到腐蚀, 影响结构耐久性。

2) 低浓度稀硫酸液比高浓度的酸液腐蚀性更强。

3) 酸液的温度在40~80℃时, 对结构材料的腐蚀性特别强。

总之, 脱硫后, 烟气性状的变化导致其对烟囱结构的腐蚀性加强, 尤其原设计未考虑脱硫的烟囱, 其广泛采用的内衬方式, 腐蚀现状不容乐观。

3.2 烟囱腐蚀状况评估结论

目前烟气对烟囱上部内衬造成一定的腐蚀, 影响深度较小, 没有渗透内衬、进入隔热层, 尚未对烟囱混凝土筒内壁造成腐蚀。但不排除局部内衬浇筑质量较差, 形成薄弱区域, 内衬腐蚀加剧, 使得烟气渐渐渗入隔热层, 从而腐蚀烟囱混凝土筒壁, 降低烟囱耐久性, 对烟囱安全造成影响的可能性。建议厂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对烟囱内衬进行全面缺陷普查, 结合缺陷检测结果对烟囱内衬进行修复, 并对内衬进行全面防腐处理, 提高烟囱耐久性。

建议厂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对烟囱内衬进行全面缺陷普查, 结合缺陷检测结果对烟囱内衬进行修复, 并对内衬进行全面防腐处理, 提高烟囱耐久性。

参考文献

[1]陈友治, 徐瑛, 丁庆军, 李云龙;酸性介质对钢筋混凝土腐蚀机理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8期

人防工程结构验收质量评估报告 篇5

人防工程结构验收 监理质量评估报告

编制: 审核:

杭州xxx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2012年9月26日

人防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杭州荣庆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述: 本工程位于xxx,工程为22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地下二层),总面积为58264㎡,其中人防区总建筑面积为3246㎡,位于地下二层。本防空地下室为附建式人防工程,平时为地下车库,战时为甲类核6级人防物资库一个防护单元(1564㎡)和甲类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所一个防护单元(1682㎡),人员掩蔽所分为四个抗爆单元,每个抗爆单元面积均小于500㎡,掩蔽总人数为1058人。战时主要出入口为汽车坡道核心主楼梯,做防倒塌处理。本工程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结构形式

本工程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为钻孔灌注桩承台基础。混凝土强度:基础垫层C15、承台、底板为C40P8钢筋混凝土,人防外墙、柱采用C50P8钢筋混凝土,钢筋为Ⅲ级钢。

3、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xxx 设计单位:xxx 监理单位:xxx 总包单位:xxx

二、监理质量评估依据

1、工程建设监理合同、施工合同及相关合同文件。

2、建设单位提供的经审查合格的本工程施工图纸及相关设计文件。

3、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

4、人民防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RFJ01-2002)

5、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6、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8、国家现行及浙江省现行的有关建筑管理办法和规定。

三、工程监理情况

本工程地下室人防基坑开挖于2011年3月下旬,开挖深度约12.65m。土方开挖严格按基坑土方、围护方案实施,分层挖土,由南向北依次推进。

地下室人防基础结构施工包括土方、底板钢筋绑扎,墙、柱、梁、板钢筋绑扎、模板制作安装,密闭门框安装,密闭套管、吊环、线管盒等预埋,混凝土浇筑。

施工期间,项目部严格按设计、人防规范要求及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并严格按设计、人防规范规定进行检查验收,在施工班组自检、项目部复检合格的基础上及时报监理单位验收,总体施工较为顺畅,工程进度符合总进度计划安排。

1、严把原材料、半成品的进场关。尤其是钢材和混凝土两大主要材料。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防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杭州荣庆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是工程中所用的原材料和半成品,对所有进场材料,要求施工单位进行自查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将有关材料合格证(质量证明书)、材料试验报告,检验合格后,报现场监理工程师查验方准使用到工程上,对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一律不得进场;商品砼随时抽查砼塌落度并查验砼配合比通知,合格后方可使用于工程。

2、严格把好质量验收关。在钢筋验收中认真对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间距进行检查,并对钢筋的搭接长度、锚固长度、焊接质量、保护层厚度和绑扎进行检查;对模板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模板的安装拼缝,以及预埋件、预留孔模板验收,使模板不炸模、不漏浆,保证砼成型质量,并对承重支模架进行分项验收;砼浇捣时重点控制振动棒的振捣时间,振捣位置和振捣顺序,确保砼质量。

3、对本工程梁柱节点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重要结构部位实施旁站监理,安排值班人员24小时跟踪监督,并做好旁站记录。

4、安装工程。按规范要求对水电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进行验收,安装的各项管道及电气配件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对所有进场材料,均检查有关材料合格证(质量证明书)、材料试验报告,检验均合格后,方准使用到工程上。

四、分部工程质量检验核定情况

(一)工程总体质量情况:

1.该工程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及验收规范、验评标准要求及有关规定。2.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均由施工单位通知有关单位进行验收,并形成质量验收记 录。

3.涉及结构安全、使用功能的材料、构件、试块均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验合格。

(二)分部工程质量核定情况:

1、结构工程: 人防墙身均采用止水螺杆进行拉结。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对人防口部、梁柱节点等关键部位的钢筋进行了旁站,对照图纸进行了一一核对,在合格的基础上才同意下道工序的施工。结构的模板、钢筋、混凝土分项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本分部工程质量核定为合格。

2、防水工程:本工程承台、底板为C40P8抗渗混凝土,人防外墙、柱采用C50P8抗渗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缝采用止水带。预埋件位置正确;结构外墙采用防水涂料施工,材料检验合格、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及验收规范标准要求。本分部工程质量核定为合格。

3、孔口防护工程:本工程人防门门框结构使用的钢材材质、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并在人防门角部设置了加强筋,锚固、焊接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振捣密实,表面平整光洁,无蜂窝、空洞、露筋等缺陷,本分部工程质量核定为合格。

4、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人防区域电气管线均按图纸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实际施工过程中对桩、承台、地梁、柱的避雷接地网络和等电位的焊点以及预埋管线、盒等进行严格检查验收,均符合设计、规范要求;通风管道预埋符合设计、人防要求及有关规范规定。本分部工程质量核定为合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防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杭州荣庆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5、给水排水工程:本工程地下室防水套管、预埋管原材料质保资料齐全,预埋、预留孔洞留设位置正确,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本分部工程质量核定为合格。

五、工程质量保证资料核查

本工程各种进场原材料试件及现场混凝土试块均由监理人员见证取样。

1、钢筋原材料有HPB235:ф8;螺纹钢热轧带肋HRB335:10、12、14、16;HRB400: 12、14、16、18、20、22、25、28。均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共取样38组,试验结果均合格。

2、钢材焊接用焊条、焊剂均有出厂合格证。电渣压力焊取样24组;单面搭接焊取样21组;机械连接取样9组,试验结果均合格。

3、水泥采用绍兴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32.5复合水泥,均有出厂合格证,水泥物理性能检测取样1组,试验结果符合要求。

4、商品混凝土由杭州建宏混凝土有限公司提供,均有配合比、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混凝土试块取样:C15基础垫层试块6组,C50标样试块取样9组,C40标养试块67组,抗渗试块取样23组,C40同条件试块9组,C50同条件试块3组,试验结果经数理统计均合格。

5、桩基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基总数699根,共10根桩进行动测试验,7根桩进行静载试验,均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6、本工程中的防水材料、安装工程中的预埋管线均有出厂合格证及相关的检验、试验报告。所有隐蔽工程均经监理人员隐蔽验收,工程资料基本齐全,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安装工程的基础接地连通按图纸要求设置、焊接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监理人员对人防工程所有资料,进行了认真仔细的审查。各子分部(分项)工程的检验批经施工单位自检和监理单位验收全部合格,各个隐蔽工程由监理单位验收合格。

六、监理评估结论:

根据人防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结合施工实际和监理情况,监理评定“联合中心”北区地下室人防结构工程质量核定为合格。

敬请人防办领导及专家检验,并提出宝贵意见。

2012年9月26日

土木工程结构检测评估 篇6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水运工程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为了确保其结构的质量,需要对工程结构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超声回弹法作为当前混凝土强度检测过程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在混凝土强度的检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影响超声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因素着手,分析超声回弹法的优势,探究超声回弹法在水运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中的策略。

关键词:超声回弹法;水运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策略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性设施得到了飞速的建设,水运工程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设施,其结构多为混凝土结构,混凝土作为当前建筑工程行业最为常见以及基础的建筑材料,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而混凝土本身的强度是混凝土材料最为重要的性能,决定了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关系着混凝土建筑的安全性。在对水运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的检测当中,超声回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影响超声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一)所用水泥的种类及数量

在水运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较为常用的水泥主要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通过多次的试验表明,水泥的种类在超声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过程当中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而就水泥的使用数量而言,在所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使用,对于检测的结果影响并不显著,但若是超出了规定的范围,就会对超声回弹法所检测到的强度数据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另行制定检测强度的曲线[1]。

(二)碳化深度的影响

在使用超声回弹法对水运结构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的过程当中,碳化的深度不予修正,其主要是由于碳化的深度主要会对强度数据的回弹值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当碳化的深度较大之时,混凝土当中的水含量就会相对较低,在使用超声回弹法进行检测之时,会降低超声的传播速度,在相应的关系曲线当中就会抵消掉一部分影响因素。

(三)耦合度以及测试面的影响

在对混凝土强度使用超声回弹法进行检测的过程当中,测试面的平整性以及耦合剂的厚度都会对检测的数据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也是影响检测数值的主要原因。当对混凝土浇筑的表面进行测试的过程当中,会由于表面积水以及浮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超声回弹值以及声速值都与侧面有所不同。

(四)钢筋的影响

在当前的工程项目当中,项目的建设施工离不开钢筋与混凝土等建筑材料,而在利用超声回弹法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的过程中,若是工程项目的钢筋轴线与检测的方向垂直,那么钢筋对检测数据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检测中所经过钢筋声程之和与测试距离的比,一般来说,若是超声回弹的声速大于每秒4千米,那么,钢筋对于检测数据的影響较小,同时,若钢筋的轴线与检测的方向平行,那钢筋对于混凝土强度检测的结果影响较大[2]。

二、超声回弹法在检测混凝土强度中的优势

对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方法有标准试块法、回弹法以及钻芯法等,而相较于这些检测方法而言,超声回弹法本身具有独特的优势。利用超声回弹法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能够有效的降低混凝土龄期以及含水率等方面的影响,同时,混凝土当中含水率越高,就会使得超声的声速偏高,从而使得数据的回弹值降低。反之,假设混凝土的龄期较长,就会降低声速的增长率,超声回弹值就会因为混凝土碳化的增加而提高[3]。此外,超声回弹法在混凝土检测中应用之时,能够有效的弥补相互之间存在的不足,其中,超声回弹法主要是以表层的弹性性能反映出混凝土的强度数值,而当混凝土构件截面的尺寸较大之时,内外的质量就会产生较大的差异,这就导致混凝土的实际强度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反映,强度较高的混凝土在利用回弹公式进行计算之时存在着一定的偏差[4]。超声回弹法在混凝土强度检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优势就在于能够大幅度的提升检测的精度,为混凝土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

三、超声回弹法在水运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中的应用策略

以某一高桩梁板式码头工程结构项目为例,分析超声回弹法在混凝土强度检测中的有效应用。

(一)检测计划

在对该码头工程结构的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的过程当中,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包含C30及C40两个等级,其中该码头工程上部结构的施工所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而码头下部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检测的时间期限为1年,所需要进行检测的混凝土结构的龄期主要有7天、14天、28天、60天以及90天等,在对同等强度的混凝土试块利用超声回弹法进行检测的过程当中,需要确保在同一天以及同样的条件下进行完成,并且所制作混凝土试块材料的来源需要是来自于现场浇筑之时所使用的混凝土,直接从混凝土搅拌机中获取即可。

(二)对结构实体的检测

1、水下部分

在对该码头工程水下部分采用超声回弹法进行检测的过程当中,先选择其中的一段区域进行检测。检测顺序自上往下,下部混凝土结构主要为桩帽、立柱、横梁、纵梁等,而对于每种构件混凝土结构随机选择好5个检测的区域,把每一龄期当中的检测区域设定为一个评定单元,并与标准的混凝土试块相互对应,在检测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按照相应的检测技术规范进行[5]。

2、码头表层

码头工程表层主要包括面板与铺装层结构,设计强度为C30,对面板构件和铺装层结构随机选择好5个检测的区域,对于龄期混凝土的布置按照水下部分布置完成,并且在进行检测的过程当中,需要按照相关的技术检测规章制度进行超声回弹法的检测工作。

(三)标准型立方体试块的制作

在制作标准型的立方体试块的过程当中,每一龄期、每一强度的等级都要划分为10组,保证每一组都拥有3块试块,其中水下部分需要有70组,每一组都要有3块。在制作标准型试块的过程当中,需要按照相关的技术检测规范进行[6]。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建设水运工程项目的过程当中,对混凝土强度利用超声回弹法进行检测,是一项较为常见的方法,并且超声回弹法本身具有经济性以及准确性的特征,但是由于水运工程本身复杂性、特殊性,相关的检测人员在进行检测的过程当中,需要尽可能的把检测中出现的干扰性因素排除掉,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绘制检测强度的曲线,只有这样才能够科学的确定出水运工程结构中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为水运工程项目的顺利建设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聪睿,苏永旺.基于超声回弹法的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强度公式确认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1):233-235.

[2]郭臻,张峰,王娜娜等.基于超声-回弹法混凝土强度测定研究[J].价值工程,2011,30(10):55.

[3]朱斌.超声回弹法在检测桥梁中的技术应用[J].房地产导刊,2015,(23):369.

[4]林德祥.超声回弹法混凝土强度检测的技术应用[J].新材料新装饰,2014,(3):278,277.

[5]李佳,宋景景,童宏兴等.基于超声回弹法的水运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14(5):357-359.

土木工程结构检测评估 篇7

关键词:复合材料结构,损伤,无损检测,损伤评估

引言

复合材料由于其高比强度和比刚度、良好的抗腐蚀和抗疲劳性能, 在航空制造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多。飞机复合材料是一种复杂的多相体系, 并且结构及材料成形同时完成, 成型过程中各种不确定的影响因素都难以避免会使结构产生缺陷。飞机在使用过程中, 复合材料结构会受到载荷的作用、人为因素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导致各类的损伤产生。无论制造缺陷还是使用损伤都会严重威胁飞机复合材料结构的安全使用。了解复合材料结构件损伤的类型及其检测和评估方法, 对于保障飞机安全高效运行是十分重要的。

1 飞机复合材料结构损伤类型

飞机的复合材料构件从制造到服役使用过程都可能会产生各种缺陷和损伤。复合材料制造过程中缺陷的典型原因包含原材料缺陷、固化过程没控制好、铺层错误、混入杂质, 脱模方法错误等。缺陷主要有气孔、分层、层间断裂、界面分离、夹杂物、固化不佳、钻孔损伤等。在飞机使用过程中, 伴随着意外损伤和环境损伤的产生, 例如不当操作、疲劳、外来物、撞击, 沙石、冰雹和雷击、腐蚀等都是产生损伤的原因。损伤形式包括裂纹、划伤、烧伤、凹坑、分层、穿透损伤、腐蚀坑、表面氧化、夹层结构脱粘等等。

按照飞机复合材料结构损伤的严重程度, 可将其分为允许、可修理和不可修理三种损伤。可允许损伤是指不影响结构性能或完整性的轻微损伤, 界定结构件可允许损伤的范围和标准 (例如具体的尺寸和条件等) 应由相应机型的结构修理手册中给出。对可允许损伤, 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修理。如果允许损伤有扩展的可能性导致结构的剩余强度下降并引起设计寿命的下降, 应当在要求的时限内完成修复。通常对可允许损伤做简单的修理, 以防损伤进一步扩展。可修理损伤是指损伤的严重程度超过了许可损伤的范围, 致使结构的强度、刚度等性能下降而加强的损伤。不可修理损伤是指超出可修理范围极限的损伤, 对此只能更换损失的原复合材料构件。

2 飞机复合材料结构损伤检测方法

通过适当方法对飞机复合材料结构进行检测是发现缺陷和损伤的重要技术手段。现在针对飞机复合材料结构损伤检测的有效且常用的方式主要有目视检测、敲击、超声波、X射线、涡流、红外线成像检测等, 下面简单介绍其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

2.1 目视检测

目视检查是复合材料结构完整性检查的常用检查方法。所有复合材料部件在进行无损检测之前, 凡是能够目视检查到的部位, 都必须进行目视检查。这一方法既不包括在无损检测范围内, 也不属于破坏性检查, 但它是复合材料结构维修工作中实际应用的重要检查方法。在目视检查时, 因环境条件和检查条件的不同, 视线可达性和视力局限性以及要达到的检查目的不同, 往往需要借助照明光源、放大镜和内窥镜等简单的辅助工具。目视检查能发现构件常见的冲击、凹痕、裂纹、外沿分层和脱胶、烧蚀等损伤。

2.2 敲击检测

敲击检测是基于声学原理, 用一小锤、硬币等轻轻敲击被检测复合材料结构, 根据声音的变化确定损伤部位。这种方法对于检查脱胶和分层损伤是最简单和最通用的方法。当用一枚硬币或其他小的金属件轻轻敲打没有脱胶的夹芯结构时, 将会听到清脆的金属铃声。如果出现脱胶, 将会听到钝的重击声。敲击的速率应当足够快, 以便产生足够的声响并用耳朵来辨别任何的声调差异。敲击法可检出分层、脱粘等损伤;最适合夹层结构中脱粘损伤。最常见的检测工具是根据被检测结构制作的敲击小锤, 敲击锤可以是由有机玻璃、木质、钢、铜等制成。智能敲击检测是基于普通敲击法基础上结合声振检测原理, 利用数字敲击锤敲击使待检结构产生的机械振动来判断构件的强度和缺陷等的新型敲击检测方法, 适用于蜂窝结构检测。敲击有可能把结构内部原件变化所产生的声调改变误认为缺陷。此外, 这种方法不适于噪声较大的环境, 应当在尽可能安静的地方, 由熟悉零件内部结构的人员进行检测。在检查薄壁时, 应避免工作表面产生小的凹坑。

2.3 超声检测

超声检测技术是通过对超声波与被检件的相互作用后的反射或衰减进行分析, 从而根据回波或透过波的差异判断损伤情况的一种检测方法。用于复合材料结构损伤检测的超声波频率一般在1~10MHz范围, 常用频率为5MHz。该检测方法技术已较为成熟, 具有强穿透力、灵敏度高、方便安全等特点, 检测设备轻便且成本低, 尤其是便携式超声波检测仪, 在外场维修检测中使用十分方便。超声波检测技术目前是复合材料检测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结构的分层、脱胶、层间疏松、胶接气孔和疏松、孔隙含量等损伤或缺陷的检测。用于复合材料结构的超声波检测法主要有两种:超声脉冲反射法和超声穿透法。超声脉冲反射法通过超声波探头发射脉冲波到被测构件内, 然后根据反射波的情况来确定构件损伤或缺陷。超声穿透法是依据脉冲波或连续波穿透构件之后的能量变化来判断损伤或缺陷。穿透法常采用两个探头, 一个用作发射, 另一个用作接收, 分别放置在被测构件的两侧进行检测, 如图2所示。

2.4 X射线检测

X射线是一种能量高、波长短、穿透力强的电磁波, 当穿过某种物体时会由于其被吸收或散射而衰减导致强度下降。复合材料结构中存在的孔穴、裂纹、疏松等缺陷或者和夹杂物部分对X光的吸收程度都与完好结构部分不同。通过感光胶片对穿过构件的X射线显影并检验之后便可以判断结构中是否存在缺陷。除了上述缺陷外, 采用此方法还可检测复合材料构件中的横向裂纹。

2.5 涡流检测

涡流检测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 可用于检测导电材料的缺陷或损伤, 检测灵明度高。因此, 采用涡流检测法只能检测导电的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纤维断裂损伤。涡流检测能发现复合材料表面的损伤和近表面的内部损伤, 尤为对断裂损伤敏感, 其最大优点是在位检测方便。涡流检测分为高频涡流检测和低频涡流检测。高频涡流用于检测复合材料构件表面或近表面的纤维断裂与裂纹;低频涡流用于检测复合材料表面以下部分的裂纹。图4所示为涡流检测原理。涡流检测除检测损伤外, 还可用于检测复合材料夹芯结构的厚度, 例如, 采用涡流检测仪和探头用于检测机头雷达罩的厚度, 检测误差在±0.005in以内。

2.6 红外线成像

红外线成像是基于物体的热辐射特性, 利用被检构件的不连续性的缺陷对热传导性能的影响使构件表面的红外辐射能力发生变化, 通过红外照相将这种变化转化为可见的温度图像, 从而判断构件缺陷或者损伤的一种非接触式检测方法。它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检测效率高、检测结果显示直观等特点, 可用于复合材料结构的脱胶、撞击损伤和积水的检测。

其它检测方法还有激光全息检测、着色渗透、微波检测等等。飞机上不同类型结构、损伤的检测所采用的方法是不同的。上述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 并且相互之间往往不能完全替代, 应当依据结构损伤的具体情况和检测需求选择合适的一种或者多张方法, 从而准确、完整地检测构件的缺陷和损伤。另外, 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要考虑资金成本、安全、实施的环境和工序等问题。

3 飞机复合材料结构损伤评估

飞机复合材料构件的损伤评估是维修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飞机复合材料结构检测出了损伤, 就需要对其损伤进行评估, 并据此选择修理方法和制订修理方案。损伤评估主要从结构 (件) 的重要程度、损伤的位置、损伤类型、损伤程度等方面综合考虑。

结构的重要程度可由其重要性确定, 飞机复合材料结构包含关键部件、主要部件和次要部件。受损而失效会导致飞机发生危险甚至失事的部件为关键部件;主要部件受损而失效则会严重影响飞行正常操纵;次要部件则是指自身受损失效对飞机正常工作不产生干扰也不会发生人机安全问题的部件。修理关键部件时, 应十分小心谨慎, 严格按照结构修理手册和工卡实施修理工作。损伤的程度包括损伤面积的大小、深浅和数量。采用相应的检测方法对复合材料部件的损伤区域实施彻底地检测, 可以确定损伤的程度。

损伤检测时应以可见损伤的最长轴单边为中心的半径100mm内的圆形区域进行检测, 如图5所示。损伤类型根据产生原因和检测结果界定。一个复合材料结构件有时会出现几个相同或者不同性质的损伤。对相邻的损伤可按下面的原则来处理:如果两个及两个以上损伤靠得很近, 则将它们视为一个整体损伤;具体的损伤距离x值在结构修理手册相关章节中给出, 如图6所示;对于分处不同结构区域和跨结构区域的同一种损伤, 都应按照标准更高的结构修理方法修理;相邻区域的维修铺层不可重叠, 一般都要求满足间隙≥5mm。

4 结束语

伴随复合材料在飞机上的应用范围和重要性的增加, 对其损伤的检测和评估要求也相应提高。通过合适的方法对飞机复合材料损伤检测并按照相关进行准确的损伤评估, 是制定具体维修方案和维修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是保证飞行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杜龙, 万建平.复合材料损伤及结构修理技术[J].教练机, 2012 (4) :60-68.

[2]周圣林, 董一平.飞机复合材料的NDT方法研究[J].飞机设计, 2007 (12) :43-46.

[3]田秀云, 杜洪增.复合材料结构及维修[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 1996.

[4]谢小荣, 杨小林.飞机损伤检测[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2006.

土木工程结构检测评估 篇8

1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检测

1.1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受火温度检测

由于建筑结构的复杂性和可燃物种类多样性, 实际火灾温度和持续时间各不相同, 而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构件的强度。受火温度是混凝土损伤评估的一个重要参数, 因此, 火灾后进行混凝土构件的火温检测是极为重要的。

1.1.1 表观检查法

通过混凝土表面颜色、表面裂纹、剥落疏松的变化情况, 可对火场温度有一个较为近似的推断。实验研究结构表明, 随着被加热时间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 混凝土颜色和结构会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当温度不超过300℃时, 颜色和结构无明显变化;当温度在300℃~400℃时, 混凝土呈现均匀粉红色, 表面可见网状细微裂纹;400℃~600℃时, 呈现暗红色、浅粉红色, 裂纹增多;600℃~800℃时, 颜色由粉红逐渐变成灰白色, 出现较长横向缝, 有少量棱角剥落, 800℃时混凝土出现大量开裂, 表面鼓泡、胀裂, 有贯通缝;900℃以上后, 混凝土呈现浅黄显白色, 开裂严重, 多处鼓泡, 表面疏松、大量剥落。表观检查法的特点是简单易行、直观、迅速, 但主要是依据现场经验, 准确性不够。

1.1.2 火灾时间模拟推算火灾温度

火灾温度可根据国际标准升温曲线 (IS0834) 来确定, 火灾温度-时间关系符合公式:

t=t0+345 (8θ+1) 。公式中θ为火灾时间, min;t为θ时的火灾温度, ℃;t0为起火时的环境温度, ℃。其中确定燃烧时间的最重要依据是消防机构调查的准确材料。建筑物总燃烧时间根据火灾被扑灭时间与起火时间差确定, 局部燃烧时间主要由该区域可燃物的数量、种类、未燃烧的数量、灭火持续时间来确定。燃烧时间一经确定, 就可以根据火灾温度-时间关系式推算出火灾温度。

1.1.3 碳化深度检测法

火灾后混凝土构件在不同受火温度下, 混凝土构件的内部微观结构、外部结构和材料发生不同程度变化, 进而引起不同的碳化速度的增长, 因此根据试验研究的碳化速度的增长范围推断混凝土构件的受火温度。对高温后混凝土构件经过时间历程进行检测时, 可根据受高温后混凝土构件与同龄期混凝土构件的碳化深度的对比, 检测所得到的碳化深度比值的大小, 而推断混凝土构件受火温度。

1.1.4 热分析方法

热分析方法是根据混凝土构件受热时发生一系列的不可逆的物理、化学变化, 通过对灾后材料再受热的表现来判断混凝土构件在火灾中所受的温度范围。主要有差热分析法、差示扫描法、热重分析法、热光试验法等几种分析方法。

差热分析法 (DTA) 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 测量试件和参照物的温度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这里的参照物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不发生分解、相变破坏的物质。当试件发生了某种物理、化学变化时, 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使试件温度高于或低于参照物的温度, 从而在相应的差热曲线上可得到放热峰或吸热峰。

差示扫描法 (DSC) 与差热分析法相似, 只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 测量输给试样和参照物的功率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

热重分析法 (TG) 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 测量物质重量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当试件发生了某种物理化学变化时, 由于物相变化, 例如水分、CO2的释放, 将导致试件的失重或增重, 从而建立了试件重量变化与温度的关系。

热光试验法[1]是通过检测遭受火灾后的混凝土构件的沙子的残余受热发光量来实现的。在相同的温度下, 受热发光量降低较多, 则说明混凝土的强度下降很多, 从而可以建立发光量的变化与温度的关系。以上几种热分析方法的优点是检测结果可以很快得出, 并且可靠性高, 试件制作容易 (只需要钻取一个很小的洞) 。但是这类方法需要专用设备和技术。

1.1.5 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方法主要是检测硬化水泥浆体中是否残留结合水或混凝土中是否残留氯化物。结合水的分析方法是用凿子将每层厚度为1cm~10cm的混凝土表层凿掉, 并将粉末收集起来, 在去掉试样中的砂子以后, 将水泥粉末放在电炉上加热, 从而测定残留结合水的含量, 进而得到残留结合水含量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混凝土构件的温度梯度和强度的损失也可以估计出来。

另外, 在火灾过程中, 含有氯化物的物品燃烧释放出氯离子, 而氯离子对混凝土有侵蚀作用。根据含氯离子的混凝土深度与温度关系可以推测混凝土表面受火温度和持续时间。但是, 这些氯化物最早存在于混凝土表层的5mm~10mm深处, 以后可能扩散到混凝土的更深部位, 并很可能腐蚀钢筋。因此, 测定结合水含量较测定氯离子含量更加准确些。

1.2 火灾后混凝土构件的强度检测

混凝土构件受火作用后其强度将会发生变化, 及时有效地进行检测和评定, 对于工程实践来说是十分迫切的, 同时这也是对火灾后混凝土构件结构进行修复和加固的前提[2]。

1.2.1 表面目测方法

火灾后混凝土构件强度的表面观测方法也是根据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颜色、表面裂纹和剥落情况, 综合判定其强度。主要方法是采用锤子敲击、铁杆凿击等 (见表1[3]) , 并且在敲击过程中, 辅以听混凝土回声的清脆或沉闷与否, 综合确定混凝土的强度。这种敲击方法过于依靠经验, 而且结果与锤击的部位有关, 准确性不高。

1.2.2 回弹仪测试方法

回弹仪是一种利用材料硬度来检测混凝土构件强度和质量的简易仪器, 回弹法因其仪器轻便, 操作简单, 可以布置较多测区, 测试范围分布广而获得广泛的应用。回弹法测试混凝土强度, 是利用表面硬度法推断其强度的。它通过标准动能 (重锤) 弹击混凝土表面, 使表面产生弹性和塑性变形。其中塑性变形不可恢复, 使表面形成小坑, 消耗能量;未消耗的能量, 为弹性变形能, 它回传回弹仪的重锤, 重锤回跳的高度即为回弹值。回弹值反映剩余能量的大小。表面硬度低, 弹击塑性变形大, 吸收的能量多, 弹性 (剩余) 能量少, 回弹值小, 混凝土强度低;表面硬度高, 弹击塑性变形小, 吸收的能量少, 弹性 (剩余) 能量多, 回弹值高, 混凝土强度高。

1.2.3 超声波试验

超声法系指采用带波形显示功能的超声波检测仪, 测量超声脉冲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 (简称声速) 、首波幅度 (简称波幅) 和接收信号主频率 (简称主频) 等声学参数, 并根据这些参数及其相对变化, 判定混凝土中的损伤情况。

若超声波在一个有限的均质的且各向同性的介质中传播时, 则其传播速度ν与介质某些性质有如下关系

式中:E是介质的弹性模量;ρ是介质的密度;µ是介质的泊松比。

根据上述公式已经建立了不少表示超声波速度与混凝土强度关系的经验公式, 并有很好的相关性。同时还可以测定混凝土变成粉红色区域的深度, 具有测定混凝土强度和进行损伤程度比较的功能。超声法要求混凝土表面有较好的平整性, 且超声波发送和接受探头最好分别布置于构件相对两侧[4], 以减少传播路径长度变化带来的误差, 但这在实际操作中是难以保证的。

1.2.4 取芯样测法

现场检测混凝土强度的直接方法是从结构中取芯, 然后进行试验。这种方法是现场检测方法中公认的较精确的方法, 其检测结果也是校核其它检测结果的基准。这种方法能得到有关损伤位置、类型及损坏程度的较可靠资料。规程中都是以芯样直径100mm或150mm, 高径比为1.0作为基准芯样进行强度评定。芯样过大会对梁、柱产生不利影响并限制取芯检测的范围。且小芯样检测无论从现场的适应性、经济性、安全性来说都有极大的实用价值。虽然钻芯法目前仍然是国际上结构强度检测的有效方法, 但该方法的缺点是费钱费时, 而且当火灾构件尺寸较小, 或火灾较为严重时施钻相当困难, 容易损坏芯样, 不宜在同一结构中大面积使用。

1.2.5 钻孔内裂法[5]

钻孔内裂法首先采用直径为6mm电钻, 在混凝土表面上钻一个深度为30mm~35 mm的孔, 清除孔内粉尘, 把一个直径6mm的楔形胀管螺栓轻轻插入孔内, 当胀管到达混凝土表面以下测定深度时停止。经过用开槽靠尺检查和调整螺栓与混凝土表面的垂直度后, 再装上张拉千斤顶, 进行拉拔试验获得拔出力, 根据测定的拔出力的大小来评定混凝土的强度。

1.3 混凝土构件变形测量和整体结构试验

混凝土构件在经历火灾时, 混凝土弹性模量、抗压和屈服强度, 钢筋的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 以及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强度都受不同的损失。在荷载不变的情况下, 混凝土构件的变形也可以用来推断混凝土构件的剩余承载力。对于梁构件通过测量跨中挠度变形与梁的极限允许挠度的比值, 可以用来推断梁的剩余承载力。

火灾对于建筑结构的影响大多是局部的, 为对整个建筑结构进行受损评估分析和加固修复设计, 除了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剩余抗力的计算以外, 还应进行建筑结构的动力性能检测, 综合评定结构的受损程度和剩余抗力。

2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损伤评估

在对火灾后的结构检测后进行受损结构的综合评定, 必须通过火灾现场物品和结构烧损调查, 在判定火灾温度、检测结构的材料性能和计算结构的残余承载以后进行。损伤评估方法主要有2种:其一是质量评估, 在进入火灾现场之前就应展开。它包括调查结构的自然情况、设计情况、使用情况以及平面图等, 还要收集火灾调查报告, 搞清火灾起因、持续时间和蔓延机理等。二是数量评估, 根据质量评估结果, 主要采用分析的方法对结构定量的检测, 以判断结构是否仍能承担原始的设计荷载。

火灾对建筑物的损伤, 从结构构件上主要反映在混凝土梁、板、柱、及砖墙、砖柱的承载力下降。混凝土梁、板、柱遭受火灾后, 由于混凝土被烧疏、爆裂、剥落、开裂造成强度降低, 构件的刚度减小;同时在高温的作用下钢筋弹性模量和强度降低, 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力降低, 最终造成构件失去原有的承载力。砖墙及砖柱遭受火灾后由于粉刷剥落, 砌筑砂浆强度降低, 最终导致墙体及砖柱承载力的降低。另外, 承重的混凝土构件在火灾作用下变形过大也会使墙体开裂, 降低建筑物的整体性。

结构火损的评定一般按构件类型分为4种程度:一般的构件、受损较重的构件、受损严重的构件和危险构件:受损一般的构件是指火灾温度在150℃~500℃, 构件仅仅是过火, 而对结构承载力没有影响;受损较重的构件是指火灾温度在650℃~850℃, 构件混凝土局部爆裂、露筋, 结构承载力有所降低, 影响正常使用的构件;受损严重的构件是指火灾温度在850℃~1000℃, 构件混凝土严重爆裂、露筋, 受弯构件跨中产生明显挠度, 结构承载力明显降低, 不能正常使用的构件;危险构件是指结构基本破坏必须拆除的构件。

结构受损程度综合评定后, 需要针对不同的受损构件, 提出不同的结构加固、结构修复处理意见, 提出既经济又安全的恢复结构使用功能的方案。

3 结语

火灾对混凝土结构的损伤是极为复杂的问题, 也是现代建筑中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由于涉及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 如何从材料性质上分析, 现场调查资料积累, 发展快速准确的综合检测方法和设备仪器, 都需要做大量的检测分析工作。在检测评估中, 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注意火灾现场调查资料的积累。因为只有在大量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才能对结构损伤做出准确的判断。

由于火灾的突发性和复杂性, 用单一的检测方法进行评估, 具有局限性, 只有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估, 才能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各种方法的检测一般应进行受损与未受损构件测试结果的比较, 这样才具有可比性。

要有系统地进行一些模拟实际火灾的试验, 通过大量进行各种建筑材料及成品构件在不同温度情况下力学性能的变化, 取得系统可靠的数据, 提出必要的关系曲线与模拟方程。这些研究对火灾后结构损伤的正确评估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在计算机应用迅速发展的今天, 应从建立火损资料数据库入手, 发展成为专家系统用计算机模拟分析。这将在火灾后混凝土结构检测与评估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摘要: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混凝土结构在遭受火灾后的检测方法, 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检测手段, 指出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检测技术, 同时注意各种检测技术的综合应用, 并就经过对受灾构件的检测后如何综合评定结构的受损程度进行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火灾,混凝土结构,检测,评估,温度,强度

参考文献

[1]苗春, 张雄, 杜红秀.火灾混凝土结构损伤检测技术进展[J].无损检测, 2004, 26 (2) .

[2]V.Schneider, Repairbility of fire dam-aged structure, CIBW14Report, Firesafety Journal, 1990, 15 (4) .

[3]陆洲导, 朱伯龙.混凝土结构火灾后的检测方法研究[J].工业建筑, 1995, 25 (12) .

[4]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2000,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5]董毓利.混凝土结构的火安全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土木工程结构检测评估 篇9

某建筑是由1口深约50 m的“W”形竖井结构和水平坑道及工作间组成的地下工程。该建筑结构参数如下:外井壁厚0.95 m~1.55 m, 内井壁厚0.7 m, 筒体中有钢筋网, 水平坑道结构衔接部位有钢筋, 中段为素混凝土。筒体材料为C33混凝土 (旧设计标号350号) , 坑道材料为C23混凝土 (旧设计标号250号) 。该建筑所处地理位置为高海拔温带地区, 属大陆性高寒干燥气候, 冬长夏短, 平均温度4℃~10℃, 平均湿度为50%~60%。由于为地下建筑, 建筑物内部温湿度变化不大, 自然环境因素对混凝土结构强度危害不大。该建筑建于20世纪60年代末, 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至今已使用40年。部分区域混凝土出现了裂缝, 为保证未来使用需要, 亟需对主体结构的技术状态检测与评估, 掌握建筑的安全性, 确定必要的修补和技术改造项目。

2检测评估内容

2.1主要检测项目

主要检测项目及方法见表1。

2.2检测工作程序

根据上述检测项目, 确定检测工作程序如图1所示。

3检测情况

3.1测点选取

首先划分区域, 根据建筑结构分为内井内壁、内井外壁、外井内壁及1号、2号、3号坑道等6个区域;分别选定回弹和钻芯的测区, 对选定测区检测混凝土强度和碳化深度;最后在每个测区确定16个回弹测点。

测区选择主要考虑测试部位的代表性和日常工作中受冲击效应较强的位置, 可以较为全面准确地反映混凝土技术状况。

3.2混凝土强度检测

当前, 混凝土结构强度检测主要有回弹法和钻芯法两种[1], 回弹法是使用回弹仪弹击混凝土表面, 以回弹值作为混凝土强度的相关指标来推定结构混凝土强度的一种方法[2]。回弹法为无损检测, 不会破坏结构且试验成本不高, 可广泛测试。其不足在于回弹法是以混凝土表面硬度与某些物理量的相关性为基础的, 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钻芯法直接取自工程实体, 较为可靠准确, 但取芯对工程实体造成局部破坏, 取芯数量会受到限制, 难以全面反映工程匀质性。因此, 结合二者特点提出了“钻芯—回弹”综合推定法。回弹前, 需要对回弹仪进行率定, 对墙体表面的白色涂料使用角磨机清除干净。回弹仪采用ZC-3型回弹仪, 测强范围为10 MPa~100 MPa, 冲击动能为2.207 J。使用环境温度为-4℃~40℃, 适用于C33混凝土的强度检测。将钻芯的位置也进行了回弹, 本次检测用于强度测试的芯样共计23个, 见图2。根据文献[3], 将芯样送建材实验室进行抗压强度测试。同时利用现场获取的混凝土芯样, 用酚酞酒精溶液测试碳化深度。

3.3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

碳化深度检测采用酚酞酒精溶液显色方法检测。原理为碱性的混凝土遇到酚酞显示为粉红色, 碳化后的混凝土为中性, 显示为无色。碳化的机理为混凝土中的矿物成分与大气中的水、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可碳化物质包括氢氧化钙以及硅酸盐。碳化反应式:

对钻芯得到的芯样进行了碳化深度检测, 同时在各竖井和坑道各测区进行了专门的碳化深度检测。碳化深度检测方法:

1) 在混凝土表面钻出直径15 mm的孔洞, 深度大于碳化深度 (大于10 mm) 。

2) 用洗耳球或皮老虎吹掉灰尘碎屑, 不得使用水擦洗。

3) 滴1%的酚酞酒精溶液。

4) 用游标卡尺或碳化深度测定仪检查混凝土碳化深度。

实际检测时, 采取边钻孔边滴酚酞酒精溶液的方法, 不断尝试, 直到变色为止, 用游标卡尺测量孔洞深度。实践证明, 该方法可行。检测数据见表3。

3.4钢筋锈蚀程度检测

钢筋锈蚀程度检测利用电化学测定方法对混凝土钢筋的锈蚀程度进行无损测量。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是一种金属铁氧化的电化学过程, 钢筋锈蚀是钢筋形成局部电池, 而在钢筋周围形成电位差, 钢筋锈蚀仪工作原理是测量混凝土表面的电位梯度, 根据钢筋锈蚀产生的电位梯度大小判断钢筋是否锈蚀或锈蚀程度。检测结果以数据阵列、数据图标、数值色谱或等值区色谱的方式显示。

本次检测选择梯度测试与开孔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梯度测试无需将混凝土凿开, 用连接杆连接两个电位电极, 测区内测点布置为纵横间距均为20 cm的方格区域, 测点数30个, 共检测16个测区。依据GB/T 50344—200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钢筋锈蚀情况判别标准见表2。

为验证和提高梯度测试的正确性, 通过钻芯取样的方式, 检测了钢筋的实际锈蚀情况, 见图3。

根据检测数据, 在所有测点中, 有5个测点的电位水平小于-200 m V, 有3个测点的电位水平小于-350 m V, 在所有测点中的比例小于5%, 表明该建筑钢筋保护情况良好, 满足设计要求。这与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结果和实际钻芯遇到的钢筋锈蚀情况是一致的。检测表明, 钢筋保护层厚度分布在70 mm~80 mm之间。实测钢筋保护层厚度较大, 这对混凝土耐久性和防止钢筋锈蚀是非常有利的。

3.5混凝土裂缝检测

裂缝测宽仪探头为一高倍摄像头, 检测时系统自动对被测裂缝进行摄像并在显示屏上实时显示裂缝图形及裂缝宽度数值, 可以保存图像。

裂缝测深仪器根据波的衍射原理测量, 由主机、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组成。当声波在混凝土内传播穿过裂缝时, 在裂缝端点处 (最深处) 产生衍射, 其衍射角与裂缝深度具有一定的几何关系。仪器会自动计算出裂缝深度。探深范围为10 mm~500 mm, 对于贯穿缝则接收探头无法接收到任何信号。

本次检测中, 竖井外井筒内壁发现6条裂缝, 均为表层裂缝, 最宽处宽度约1 mm, 长度最长的为3 m, 出现在5层和6层;内井筒未发现裂缝。

1号水平坑道顶部发现2条裂缝, 1条为环形施工缝 (有漏水) , 1条为拱顶水平缝, 水平缝宽度约0.5 mm, 长度约1.2 m。

2号水平坑道发现1条裂缝, 最宽处约0.8 mm, 深度约为16 mm, 为表层裂缝。

3号水平坑道发现7条裂缝, 最宽为1.9 mm, 长度约2 m~3 m, 深度约20 mm, 为表层裂缝。

3条辅助通道共发现8条裂缝, 多数为环形施工缝, 其中5条水平裂缝较长, 基本对称分布, 宽度约1 mm, 最长的一条为24 m, 深度约16 mm, 为表层裂缝。

4数据处理

4.1回弹法推定强度

依据文献[2]对回弹法得到的数据作如下处理:排序, 剔除3个最小值和3个最大值, 剩下的10个值为最终检测数据。

根据平均回弹值和碳化深度查文献[2]附录A、附录B, 可得回弹法强度换算值, 见表3。由于使用年限较长, 碳化深度均超过了6 mm。

依据式 (1) 计算回弹法换算值的平均值:

其中, Rc为测区换算值的平均值;Ri为第i个测点的回弹法换算值。

根据规程, 如果测区数量小于10, 混凝土强度推定值Rt应按式 (2) 计算:

如果测区数量大于10, 应按式 (3) , 式 (4) 计算, 系数1.645为置信度不低于95%时的标准正态偏量, 即混凝土推定值相当于强度换算值总体分布中保证率不低于95%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

其中, Rt为混凝土测区强度推定值;Sc为测区的回弹法换算值的标准差。

4.2钻芯—回弹综合推定强度

定义μ为不同置信度下的标准正态偏量, 如表4所示, 为了与回弹法比较, 取置信度为95%时的μ值。

根据文献[4]和文献[1], 钻芯—回弹综合推定法的计算步骤如下:

1) 计算用钻芯法获取的所有芯样的混凝土强度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其中, Rx为芯样平均抗压强度;Rxi为第i个芯样的抗压强度;Sx为芯样强度的标准差;m为芯样总数;δx为变异系数。

2) 计算用回弹法获取的所有测区回弹法换算值的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平均值与标准差按式 (1) 和式 (2) 计算。变异系数按式 (8) 计算:

3) 计算钻芯法和回弹法的组合标准差。

4) 计算混凝土结构最终推定强度。

钻芯—回弹综合法推定的混凝土强度值如表5所示。

5评估结论及建议

1) 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强度要求。

根据原设计, 井筒材料为350号, 坑道材料为250号, 用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实际抗压强度, 筒体芯样试块的强度范围为37.6 MPa~40.8 MPa, 坑道芯样试块的强度范围为29.8 MPa~38.6 MPa, 表明该建筑混凝土经过近40年的使用后, 其强度仍满足设计要求, 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2) 碳化深度远小于钢筋保护层厚度。

实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分布在70 mm~80 mm之间, 碳化深度最大值为57 mm, 位于3号坑道靠近洞口位置。推断原因为, 靠近洞口位置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 混凝土容易与坑道外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3) 不宜用回弹法单独推定超长龄期的混凝土强度。

长龄期混凝土因其表层受到碳化, 根据表面硬度得到的回弹值无法真实反映混凝土的强度。对比表3和表5发现, 回弹法推定混凝土强度多数比芯样实际抗压强度值低得多。因此, 如果采用回弹法规程推定混凝土的强度, 将会造成严重的误判。钻芯法虽然会对建筑构成局部损坏, 但其结果更加直观、精确, 与回弹法综合应用时, 可以作为超长龄期混凝土强度评估的一种重要方法。

4) 为确保该建筑结构使用安全, 应定期进行结构检测。

对存在漏水现象和长度较长的裂缝需采取高压注浆或胶状水泥封堵修补, 处理完毕后应定期加强检测。

参考文献

[1]佟晓君, 马群, 王景利.现场混凝土强度“钻芯—回弹”综合推定[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 2002, 24 (4) :114-119.

[2]JGJ/T 23—201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S].

[3]CECS 03∶88,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S].

土木工程结构检测评估 篇10

日前, 交通部西部交通科技项目“西部港口码头结构安全性检测评估技术研究”通过鉴定, 该项目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科技项目以广西、长江内河及沿海地区在役港口码头的检测评估工程为依托, 在对我国港口码头结构健康状况及现有的检测评估技术水平全面调研的基础上, 首次建立了码头健康资料数据库系统原型;针对不同结构型式码头损伤破坏现状及其成因进行全面系统分析, 确定了影响码头结构安全性评估的技术参数及其对应的检测项目和方法, 给出了不同主要结构型式码头构件抗力的计算方法和依据;首次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不同主要结构型式码头结构安全性检测评估技术体系;形成了可操作性强的《港口码头结构安全性检测与评估指南》。

上一篇:劳动服务下一篇:土木工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