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企业(精选12篇)
上海自贸区企业 篇1
摘要:上海自贸区的成立营造了对外贸易与外国直接投资伙伴的合作机会。特别是为“泰国企业来华创业”会提供更多的机会。文章主要就上海自贸区到底可以为泰国企业带来哪些商机作为研究的主题。文章通过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总结了过去泰中贸易的现状,分析了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将为泰国企业带来贸易方面、投资方面以及金融方面的商机。文章最后对来华经商的泰国企业提出了诸多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泰中贸易与投资,商机
一、引言
从2013年起,中国人每年到泰国旅游的游客所创造的旅游价值不少于54亿美元,这意味着大概有4600万中国游客来泰旅游。这些中国游客对泰国商业来说,带给了泰国特色产品(泰国小吃、泰国菜和泰国水果等等)与特色服务(泰国按摩式、泰拳和泰国的各个方面的传统服务)的机会。而他们在泰国所见和所闻并将对其回国后产生很大的影响。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是中国深化改革和开放的延续,也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标志”。它是依据“引进来”的贸易政策建立的。它的建立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战略,进而在打破贸易壁垒与投资限制,在促进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强国”,进出口均为世界第一。很明显的是:中国国内需求吸引了渴望能在中国创业的外国商人。中国国内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受到了外国直接投资的直接影响,国外直接投资迅速推动中国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开展。上海自贸区很好地解决了中国经济免受外国投资的影响。
各国商人来华创业,不仅可以是贸易也可以是投资。上海自贸区不仅在金融领域加大开放,也在法制领域,特别在制度保障上得到了完善。对泰国企业来说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它吸引更多的泰商到中国创业,做生意,投资或者在中国当地为进出口企业建立物流配送中心,特别是泰国的农产品(大米、水果、 和蔬菜等等) 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很快地进入中国市场。两国之间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已加快并且推动了更多的泰国创业者来到中国进行投资。
二、泰中贸易与投资现状分析
泰中两国在贸易和投资方面具有巨大的合作发展潜力。两国人民交往频繁, 贸易额也在不断地增加。从贸易方面来看:2014年,泰国对华出口贸易总额为4555亿美元,而泰国从中国的进口额为6358亿美元,由此可以看出泰国对中国的外贸是逆差。在泰国的总贸易额中,泰中的贸易额所占比例为27.94%。从2012年到2014年,中国是泰国的第一大出口国,同年中国已超过日本和美国也成为泰国的第一大进口国。中国对泰国的贸易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资料来源:泰国商务部
资料来源:泰国商务部
泰中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在于“进出口产品的种类”。泰国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仍然大多数是“农产品”,比如:水果、大米、橡胶等。和所有的“零配件与中间产品”相比,它们的价值比较少。比不上中国出口到泰国的产品价值。以前泰国所有的“机械工具和生产设备”都是从发展国家进口。可现在中国的技术和机械已经达到世界标准,所以除了中国电器和零配件进口产品在泰国市场的竞争力,也包括这些“资本货物”(Capital Goods),使得中国进口产品在泰国的价值含量也提高了。正因如此,造成了泰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
从投资方面来看:吸收境外直接投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泰国也是较早到中国投资的国家。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泰国对中国直接投资的数量和质量也在增加。2013年,泰国来华直接投资额新增4.8亿美元,同比增长521.5%。中国对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新增3.9亿美元,同比下降10.5%。中国企业在泰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合同额为22.8亿美元,同比增长187.9%,完成营业额13.2亿美元,同比增长22.3%。
2009-2014年,泰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为169.64亿美元,制造业部门占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为37%,其中,28%投资是在东盟内的国家。尤其是在中国香港地区投资占比为9%。但是中国内地在泰国对外投资所占的比重只有21%。主要的原因是泰国企业对中国内地经济模式不太了解,加之中国内地的贸易壁垒使得外商企业面临了许多困难。但是中国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就解决了这些贸易与投资壁垒的问题。
三、“上海自贸区”为泰国企业带来的商机分析
根据上海自贸区的方案,该试验区的总体方案涵盖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服务业开放、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构筑对外投资服务促进体系、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国际航运服务能力、加快金融制度创新、增强金融服务功能、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 扩大投资领域的开放以及完善法制领域制度保障等。
从以上几个目标来看,上海自贸区已推出了一系列举措来完善并推动这些目标的实现,从而达到中国政府制定的目标。这对泰国企业来华进行交易投资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机会。这些商机主要有:
(一)贸易方面的商机
在中国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泰国产品当属泰国水果,在此就以泰国水果进出口情况为例来说明一些情况。对水果来说最主要的问题是“储存时间”。因为水果的味道会随储存时间的长短发生变化,它们的价格也由味道、外观、进口国气候和质量来决定。那么“水果”可以说是“敏感产品”(Sensitive Product)。从泰国角度来看,如果想要把准备好的水果出口到中国市场,相对幅员辽阔的中国来说,上海离泰国的距离并不远,运输线路相比别的港口具有优势。
另外,上海市也跟长江流域的一些城市接近,而这些城市又是中国的第二大水果消费市场。如果先运到上海,采用上海港作为泰国水果的进口中心,将这些水果从这里转运配送到其它中国城市,这对于泰国水果经销商而言是比较有利的。
以前中国香港港口是泰国水果出口的目的地,可是现在上海自贸区也是自贸区的创新方式,加之上海自贸区的行政管理和香港来比也有优势。例如:上海自贸区的运输系统管理已采用在线贸易服务(Online Document),对外商企业来说这样做己减少了10%的运输成本。上海自贸区的另一个主要特点就是“为了零配件的进出口”。如果零配件进入到上海自贸区,使用中国劳动力加工装配成品,可以获得免税优惠。这种零配件进口加工的产品可以减少外商的进口成本, 从而使得双方形成双赢的局面。
(二)投资方面的商机
其实中国对外投资的法律和规则非常严格,可是上海自贸区的管理方式却是一 个 “ 负面清单 管理模式 ” (Negative List Management Model)。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指政府规定那些经济领域不开放,除了清单上的禁区,其他行业、领域和经济活动都许可,即遵循法无禁止即合法的原则,只要不在 “负面清单”中列出的领域,都可以进行投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 (负面清单) (2013)》 分类编制最初总共有190项, 现在减少到139项。
负面清单的主要意义是:减少政府审批———简政放权和减少审批事项;依靠市场机制———政府职能部门不再轻易推出鼓励支持类投资目录,并且放松了政府的管制;打破垄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一样。 现有的注册企业为12600家(资本投资为73亿美元),外国企业在上海自贸区注册过程和过去相比增加了14%。除了资本投资和企业数量的增加,还减少了注册时间,使得注册过程从29天缩减到4天。
(三)金融方面的商机
上海自贸区成立的亮点之一就是加快开放中国金融服务业务,以便更好地调动全球金融资源和金融服务的能力,特别是可以推动“人民币”的全球化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进程。目前国际贸易的主导货币还是美元,但是常常因为美国的经济情况不稳定导致美元汇率的波动。同时,各国货币对美国经济的依赖程度很高,而人民币刚好相反。近年来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政府努力降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与增加国内生产总值 (GDP)这一政策的实施。另外中国现在的对外贸易政策依旧把“引进来”作为推动国际贸易的主要政策。保持人民币稳定是非常重要的。2014年,世界银行报告称,人民币作为世界支付货币已经跻身为世界第7个交易货币,而2013年的排名则为第31名。根据泰国国际银行的报告,通过泰铢对美元的汇率与泰铢对人民币的汇率比较发现,泰铢与人民币的汇率波动比较小(人民币汇率波动为0.5%,可美元汇率波动为3%)。 此外,上海自贸区实行了几项金融政策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例如推动金融业务向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国金融机构全面开放、建立自由管理外汇管理体制、实现跨境融资自由化、建立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机制,培育发展在华保险市场。
四、泰国企业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泰国企业的主要目标是进入中国市场,因为中国市场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它对每一个投资者都充满了吸引力。 对那些曾经进入过中国市场的泰国企业来说,这个市场也曾经给他们带来了很多挑战,比如:不懂汉语、不熟知法律,这样很容易受骗。所以对泰国企业来说,上海自贸区无异于把进入中国市场的大门开得更大,也给泰国企业家带来了无限的机遇。
上海自贸区的建立给投资者带来更多的优惠与机遇,也给泰中两国带来了更多双赢的机会。泰国的创业者可以推动自己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获得中国的贸易优势,从而增加自己企业的进出口机会,利用合适的机会来华投资并在中国创业,提升自己企业的竞争力。
泰国企业应该利用上海自贸区的优势来扩大自己企业的对外贸易,不仅只是泰国的产品,还要扩展到泰国的服务业,比如:泰式按摩、泰国风味餐厅、 旅游服务、健康服务或美容服务,这些企业在泰国都是盈利很高优势很强的产业。按照现代中国家庭的现状,夫妻双方都得上班,因此家政服务、美容美发、健康服务等方面也越来越受到中国人的青睐。采用“品牌”竞争来占领市场,加上“特许经营”以提高泰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并保持稳定的竞争态势。
泰国企业最好能把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这样可以减少汇率波动的风险,特别是采用人民币交易可加强泰国企业的议价能力,因为这样可获得更好的价格优势,更容易跟中国的中小企业达成交易。
泰国企业应该把具有泰国特色的产品出口到中国市场。这些产品或服务需要的是质量安全,绿色环保。比如:安全食品、有机农产品、绿色产品、保健品、创新性产品和珠宝等等,加上泰国传统的味道(Thainess)逐渐在中国消费者心里的渗透,并慢慢地成为泰国产品的软实力 (Soft Power),这也会使泰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上保持长期的竞争力。
泰国企业可通过使用“电子商务” (E-Commerce) 来扩大本企业的交易渠道。如前所述,中国幅员辽阔,要想在中国每个城市建立企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可现在中国的电子商务十分发达,每天的电子订单已接近实体交易的数目, 那么电子商务就是用最节约的方法来做企业营销、企业管理或行政业务。加上中国强大的物流,对这样的交易都十分有利。不管是哪里的消费者都可以买得到、 看得见泰国的产品或服务。
泰国企业需要经常了解中国国内的经济情况和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以此来调整自己的贸易政策,有弹性地适应中国市场的发展变化。泰中两国将根据现实条件和实际的需要,采用实物、外汇、贷款、技术、劳务等多种形式促进直接投资,并灵活地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两国既可以取长补短,互惠互利,又可以拓宽直接投资渠道,扩大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益。
五、结束语
中国已打开了大门欢迎各国企业来华投资,营造一个双赢的(下转第62页) (上接第32页)发展空间。特别是在食品方面。以前国外食品进口到中国时,进口税收比较贵,因而商品价格比较高,结果有的消费者买不到进口产品。现在中国贸易政策改革之后,可以降低关税,从而提高了国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了各国企业的发展潜力,促进更多外商来华投资。另外,现在中国的交通运输体十分发达,不仅在国内有发达的公路、铁路、和海洋运输,不久前开发的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国的“一带一路”,也大大地推动了中 国和世界 各国贸易 的往来 。
在这样大好的形势下,中国需要充分利用更多的农业原材料,相应地,泰国也需要进入中国市场将自己的农产品原材料输入到中国。服务贸易和餐饮业也是一样的,如果两国之间调整双边的需求和供给,利用双边各自的贸易优势,就可以达到双方的目标,使得两国的经济得到共同的发展。
上海自贸区企业 篇2
有关上海自贸区的消息总会引起各界的关注。到底有没有税收红包?是“要改革还是要政策”?
昨日(9月11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在税收方面,上海自贸区并不会给企业太多优惠,更多是以制度创新为主。
推荐阅读
IPO动态
IPO重新开闸,10家公司获批文,4万僵尸户复活备战打新。
揭秘美国最显赫的23大家族
[高清]游戏公司员工享美女“私人”服务
[图说邪教]“全能神”靠什么发展信徒?
剪不断理还乱:丁磊亲率警方抓捕前员工? 除了国企挂职 富二代还有什么特殊待遇? 盘点:中美间谍战升级 哪些企业是赢家 图说财经:8张图带你认识强哥初恋龚小京
该人士称,目前上海自贸区正在研究制定鼓励类产业投资目录,处在目录内的企业,所得税按15%优惠。其他企业所得税率一律按25%征收。
税收优惠不是主要目的
并非所有“关内”企业都能享受到税收优惠。
从企业所得税来看,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企业所得税为16.5%,上海自贸区内的一般企业与区外一样,都为25%,高于前者。
上述知情人士称,税收优惠不是自贸区开放探索的主要目的。李克强在9月11日开幕的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称,上海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重点在投资准入、服务贸易领域扩大开放方面探索经验。
知情人士说,上海自贸区实施细则已修改得差不多,大框架如何改革已经确定。将于10月1日公布的细则中,将考虑拟定鼓励产业投资目录,主要包括现代服务业、离岸贸易、离岸金融等。
位列鼓励类产业投资目录的企业,将按15%的所得税优惠税率,大部分企业仍按25%征收。
除了鼓励类产业投资目录外,自贸区内对进口税的减免将大大利好加工贸易企业。
进口产品需要缴纳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进口环节消费税,进口环节消费税根据产品种类不同,额度不一,奢侈品以及高档汽车额度较高。
在自贸区内注册的企业,如果进口产品是终端消费品且在自贸区范围内,将免除这三道进口税。
“对于关内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变审批制为备案制,以前注册建新项目需要跑多部门盖章,现在只需登记备案就可以了。”该人士称。
优先推行利率市场化
上海自贸区最让人关注的还是金融业的开放尺度。
上述知情人士称,上海自贸区对关内的金融业来说有两个消息利好,一是利率市场化,二是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
“目前来看,利率市场化难度系数相对较小。”该人士称,这几年一些商业银行逐步尝试根据市场供需调整利率水平。根据自贸区制度创新,应该可以做到完全由市场来决定利率水平。
对于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该人士认为政府先期可能会采取稳健手段,不像利率市场化那般放开尺度较大。
据悉,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酝酿在自贸区内挂牌成立自贸区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即企业股权交易投融资平台。
在此平台上,自贸区内注册的外资企业可以采用定向增发的方式吸收境内资本,内资企业可以进行境外资本股权融资。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贸易系副主任陈波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这涉及到开放之后的第二步路径,即如何监管的问题,也即“一线全面放开,二线高效管住”。
由于区内区外平台政策不同,一旦平台成立,将为金融资本进入自贸区内创造便利。如果成本较低的区内资本跑到区外,对于资本可能外逃的监管就需要跟上位。
上述人士也称,由于资本外逃和热钱涌入对经济冲击较大,资本项目开放的操作进度肯定比利率市场化要慢、要谨慎,预计先会有一些限制性措施,再逐步开放。
据相关媒体报道,上海自贸区的挂牌仪式将在本月底举行,其中包括娱乐性外资企业注册建立、游戏主机生产等在内的一系列文化政策有望在上海自贸区放开,进而有望试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分析人士表示,当前自贸热主要集中于基建领域;业界猜想“文化开放”也将是自贸区方案细则的题中之意,预计此番文化改革将令上海的相关文化企业受益,如东方明珠(行情,问诊)、新文化(行情,问诊)、新华传媒(行情,问诊)及姚记扑克(行情,问诊)等。
文化审批权放开
或成自贸区一大亮点
继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后,陆续有媒体报道,包括娱乐性外资企业注册建立、游戏主机生产等在内的一系列文化领域政策也有望在上海自贸区放开,并有望试行“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
业内人士表示,上海正在与北京方面沟通相关的文化政策,北京方面预计会出台一份“负面清单”。相对而言,娱乐性外资企业在自贸区注册建立的难度会有所降低。
所谓负面清单管理,即针对与外商投资相关的管理措施,均以清单方式列明。现行的“正面清单管理”是规定企业“只能做什么”,而“负面清单管理”是仅限定企业“不能做什么”,并以“清单”方式进行列示,这体现了“放权”的改革思路。比如说,此前的文化审批、许可权在北京,不在上海,如果北京方面出台负面清单,就是最好的政策和利好。
据悉,此前热传的游戏禁令有望解除。预计游戏主机生产商可在自贸区内进行生产,但面向内地的销售市场能否放开,还未可知。据媒体报道,目前主管部门正在研究解除电玩游戏机禁售令的方案,未来在内地销售的游戏机品种可能会增加,即在原来基础上实现较大的突破。
不过,鉴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有条款禁止文物拍卖,因而自贸区内会否允许外资性质的企业从事文物拍卖相关业务,还有待继续观察。
自贸区文化政策放开几成定局
据了解,在自贸区的区域范围内,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已于2011年成立。相关人士表示,位于自贸区核心区域的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是园区唯一的文化市场,未来必将成为自贸区文化贸易类政策先行先试的推动者。
消息人士透露,该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已经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诉求,向有关主管部门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希望有所突破,但具体会有哪些政策落地还未可知。预计相关细则将着重把外资企业“引进来”,“以进带出”,但趋势不会推的太快,涉及面也不会太广。而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该基地共有注册企业130多家,外资、合资企业所占比例不到20%,外资、合资企业数量不是很多,目前贸易量还不是很明显。
据介绍,目前自贸基地外资及合资企业数量不多主要源于一些政策的限制;而自贸区建立后,相关文化政策有望放开。其中准入政策可能会涉及到文化产业链上的很多企业,尤其是新闻出版、演艺、电影、新闻、出版等相关的领域。
文化部有关负责人就曾表示,CEPA签署后,在演出、娱乐市场,将允许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设立合资、合作、独资经营的演出经纪机构、演出场所经营单位;香港、澳门的演出经纪机构可以在内地设立分支机构;允许香港、澳门的演出经纪机构或文艺表演团体经广东省、上海市主管部门批准,以跨境交付方式试点在该省、市举办营业性演出活动。此外,还允许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前海、横琴试点独资设立娱乐场所;允许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设立内地方控股的合资演出团体。
网络文化市场方面,文化部则允许香港、澳门服务提供商在内地设立内地控股或占主导权益的合资、合作互联网文化经营单位;允许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独资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在材料齐全情况下,对进口香港、澳门研发的网络游戏产品进行内容审查(包括专家审查)的工作时限为2个月。
开放图书馆服务方面,文化部将进一步密切内地与香港、澳门图书馆业的合作,探索合作开展图书馆服务;并允许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以独资形式在内地为图书馆提供专业服务。
上海本地文化企业或受追捧
当前自贸热主要集中于基建领域;业界猜想“文化开放”也将是自贸区方案细则的题中之意,预计此番文化改革将令上海的相关文化企业受益,如东方明珠(600832)、新文化(300336)、新华传媒(600825)及姚记扑克(002605)等。
东方明珠(600832):公司为文化综合类上市公司,主要业务为文化休闲娱乐、媒体广告、传输通讯和对外投资,四大产业多元化拓展,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和业绩稳健和快速发展。公司的目标是发展成为中国实力雄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
新文化(300336):公司8月1日与兰馨影院及浦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签署了《上海兰馨电影院增资扩股协议书》,公司以自有资金1200万元增资上海兰馨电影院。本次增资后,兰馨影院将更名为“上海兰馨影业有限公司”。而公司主要从事影视剧的投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公司的业务模式是以题材创意为核心、市场需求为导向、影视剧产品为载体,为客户提供精品文化内容服务的一种创新盈利模式,具有轻资产、重创造、高附加值的文化创意企业的特征。
新华传媒(600825):公司会同文广集团与通力计算机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基于动漫作品的数字化建设,以及数字出版的管理格式、数字出版防伪保密、版权保护等技术上的合作,三方可利用各自资源,整合动漫作品上、中、下游产业链,联合开发、制作并推出联合品牌东方DigiBook数字交互多媒体出版平台,共同推广漫画作品的数字出版,由此产生的经济收益与文广集团、新华传媒共同分享。
姚记扑克(002605):公司地处上海;2012年曾发布公告,为进一步推动公司业务的全面发展,分享国内文化产业的盛宴,公司逐步向平台型公司领域转变。公司已与京演集团、银泰投资签订了《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增资意向书》,公司拟以现金向中杂公司增资,增资完成后,公司将持有中杂公司30%的股权。
今年以来,金融领域的多项改革突破引发全球各方关注,其中利率市场化改革尤为引人瞩目,这也是11日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2013年新领军者年会暨第七届夏季达沃斯论坛被提及最多的话题之一。
多位与会专家和银行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必将提速,尤其是上海自贸区在金融领域的改革创新值得期待。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做好准备,迎接存款利率改革带来的挑战。同时,实现存款利率市场化必须建立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包括存款保险制度、金融机构破产条例等在内的制度亟待推出。
各界期待存款利率改革
在第七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的金融分论坛上,来自全球的金融界人士高度肯定了中国利率市场改革取得的成绩,期待未来的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此前与企业家交流有关金融改革的相关问题时表示,中国将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他表示,取消贷款利率的下限只是利率市场化进程当中的一步,今后还会继续往前走。李克强也特别强调,改革当中一个重要问题是防范金融风险。目前,中国在不断推进监管体系的完善,使它更加科学、有效,而且也在研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他说,把防范风险的工作做到位了,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就会进一步加快。
花旗集团高级顾问William R.Rhodes认为,加快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解决目前各界担忧的“影子银行”问题十分必要。“我认为放开管制、推进市场利率市场化特别必要,应该在存贷款利率两方面都有所调整,当然存款利率的调整必须谨慎。”目前中国在建设上海自贸区,相关的金融改革或可在其中加快进程。
不少分析人士表示,上海自贸区将积极探索金融领域的改革创新,比如资本账户开放、利率市场化改革、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等。其中,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内能否实现利率市场化的“惊险一跃”,也就是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受到各界关注。
多位银行业内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在上海自贸区进一步探索利率市场化,并不仅仅是放开人民币和外币小额存款利率上限这么简单,而是要建立市场化的、与我国金融改革开放形势相适应的金融机构自主定价机制。因此,在推进步骤上,要综合考虑我国金融发展阶段、金融开放需要和金融机构承受能力,积极稳妥推进。
银行做好准备迎接挑战
银行业内人士指出,利率市场化步伐加速,对于商业银行的冲击不言而喻。此前贷款利率下限放开时,不少银行业内人士就表示:“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对商业银行是致命冲击。”对此,广发银行行长利明献却较乐观:“对存款利率上限放开,我觉得银行业、企业等大部分市场主体都准备好了。”
利明献坦言,利率市场化势在必行,时机也越来越成熟。如果不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会导致各式各样的潜在风险。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都相对自由和市场化,货币市场里的短期利率指标基本上都非常有弹性、非常市场化。实现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时机已逐步成熟。一方面,目前欧洲、美国等慢慢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影,经济开始复苏,所以推进改革的时间点也渐趋成熟;另一方面,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监管机构、商业银行一直在做应对风险的相关准备。
利明献指出:“商业银行的准备,主要是看各家银行在差异化、特色化或是风险管理方面的执行力度、管理力度到位与否。我相信未来利率市场化完全实现之后,商业银行的准备效果、竞争力都会一一显现出来,而这与银行规模的大小没有必然关系。”
谈及如何准备和应对必然到来的存款利率市场化,民生银行(行情,问诊)行长洪崎称商业银行会做“多手准备”。第一,要有自身差异化的客户定位,比如民生银行目前“定位小微、定位小区”,在中间业务收入方面能力也在加强,尽量使自己对负债业务、对资本的依存度更低。第二,内部的管理成本要降低,这样才能在价格竞争上占有优势。另外,当存款利率市场化以后,一些银行经营不善的话可能会被收购兼并。
华夏银行(行情,问诊)副行长黄金老表示,为了适应存款利率市场化之后的“紧日子”,包括华夏银行在内的许多中小银行机构,将会深化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战略,全面推广平台金融模式;大力发展零售和支付中介业务,汇聚中低成本资金;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和资金定价能力,提升利率风险管理能力;提高中间业务贡献度,降低对利差收入的依赖;实施精细化管理,严密控制各项经营成本等。
工商银行(行情,问诊)行长易会满表示,不同的银行有不同的风险偏好和定价原则;工行会非常理性地看待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合适地确定整体的价格水平,保持市场份额。利率市场化能够倒逼商业银行进行改革。如果没有这种外部作用,就不会有工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以及手续费佣金占比的提升。
相关配套制度亟待推出
在期待改革加速推进的同时,多数业内人士也认为,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配套制度亟待先行推出。洪崎认为,中国的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希望改革带来的震荡越小越好,比如通过大额可转让存单等缓冲方式推进。
他表示,存款利率上限完全放开,需要做好宏观和微观的充分准备。从宏观上来说,包括存款保险制度、银行退出机制、新的基准利率体系建设等都需要充分考虑。“我觉得在存款保险制度和破产制度建立后,一两年的时间就可以承担这个风险,在2015年左右就差不多了。”目前国内的基准利率有多种,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美国公布联邦利率就可以,而我们有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央票利率、国债回购利率等多种。”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也表示,进一步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亟待推出存款保险制度、金融机构破产条例等。“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应是利率市场化最后一步,目前我国尚不具备放开条件。”
吴晓灵认为,在正利率情况下,存款利率稍微慢一点放开有好处。首先,目前银行、企业等微观主体财务约束都不够。一旦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必然引发“高息揽储”大战,这不利于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其次,我国金融业以银行业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存款利率是正利率,就可以保证老百姓利益。如果投资者觉得银行提供的利率太低,可选择理财产品、债券、股票等其他投资品。
交通银行(行情,问诊)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利率市场化的路线正逐渐清晰,现阶段是存款利率市场化最后的“攻坚阶段”。而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也需要创造一些宏观的条件和氛围。存款保险制度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央行未来的宏观调控基准利率的体系还在讨论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成形。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不仅需要考虑费率问题,还需要考虑在怎样的时间节点和情况下推出,能够尽可能降低其对市场产生的波动。
昨日(9月11日),媒体报道,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最快将于本周正式对外披露。有关人士透露,上海自贸区方案将重点打造对外投资的服务促进体系,鼓励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方案还提及“支持开展人民币跨境再保险业务,培育发展再保险市场”等。
多位保险行业内人士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险资参与上海自贸区建设或为最大看点,这给险企带来更多的金融项目、投资渠道。在上海自贸区方案出炉后,中国太保、中国平安(第二总部在上海)具有地缘优势。同时,上海自贸区对相关领域的支持也将惠及这两家公司的财险业务。
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中国太保、中国平安已成立相关项目研究小组,设计、推出相应产品和服务。但该消息未能得到上述两家险企官方证实。
险资运用或成亮点/
有知情人士透露,在此次总体方案中,“金融服务业要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开放”,业内传言,已有一些保险公司拟在上海自贸区内设立分支机构。
保险业内人士称:“在上海自贸区建立一个完全自由的金融环境,对外资险企是好事,对中资险企影响不大。”但也有分析人士持不同观点:“保险行业是行业开放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不管是外资、还是中资在行业内的占比已经相对稳定。”
一位不愿具名的保险行业分析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外资进入上海自贸区或还将沿袭入市以后的规定,即通过参股的方式来实现,且对参股比例有较强的约束。”但他同时指出,“与更为成熟的外资险企相比,国内险企发展时间短,外资险企的进入势必给国内中小保险机构形成一定冲击。不过竞争也是双刃剑,利于引进外资险企经验,在产品设计、客户维护、保险赔付等方面将给国内险企带来更多借鉴。”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的上海自贸区方案显示:“将重点打造对外投资的服务促进体系,鼓励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未来将有完整的服务体系方案,从项目的审批备案、对外投资资金使用的便利等方面都将覆盖;还将扩大投资领域,暂停或取消投资者资质要求、股比限制、等准入限制措施,但金融领域除外,仍将审批。”
据了解,此次方案在金融领域开放方面规定:“上海自贸区将探索建立试验区金融监管新体制,将会有一揽子制度创新,包括人民币自由兑换、资金自由流通等。”
业内人士认为,“人民币的自由流通将促进险企的对外投资,将给险企带来更多的金融项目、投资渠道,促进险企对内投资。险企资金的运用或是未来最大看点。
上述知情人士还指出,“在保险资金的运用方面,险企在匹配保险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加大债权投资、另类投资的比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成本倒逼也将促进险企加大创新力度。”方案还透露,基于一些改革创新,“将会产生一系列金融市场的创新产品,在这方面也将会被鼓励”。
平安、太保优势明显/
一位保险业分析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上海自贸区在开发、建设上投资或达到千亿级别,如此之大的资金需求不是仅一两家险企可以满足的,险企的参与还要看竞争力。”据了其解,已有一些险企已经积极准备,预计不久将提前介入到自贸区建设的大潮中。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中国太保、中国平安已成立了相关项目研究小组,拟根据上海自贸区建设相关细则,设计、推出相应产品和服务。
不过,昨日该消息未能得到上述两家险企官方证实。但中国平安高管前不久公开表露参与意向。中国平安总经理任汇川称,“中国平安是从改革试验区走出来的,如果有机会参与到新一轮改革,包括上海自贸区建设,平安是非常愿意的。在创新改革和投资方面,希望有这样的机会。”
前述保险行业分析师认为,“上海自贸区建立后,贸易活动必然更加活跃,有利于航运业务的增长,可以预计利好财险业务。”
据了解,中国太保于2010年12月30日设立上海航运保险运营中心,作为中国保监会批准试点设立的首批总部专属经营机构,该中心在全国范围内经营船舶、货运、海上能源、码头财产、海事责任等全系列航运保险业务。此后,中国平安等多家保险公司也设立上海航运保险运营中心。
上述分析师提醒,“即使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两家公司先行参与上海自贸区航运险等财险业务,具体受益情况还很难说。”
中国平安中报显示,上半年,平安财险保费收入为537.44亿元,其中车险业务408.44亿元,占比为76%,船舶险保费收入为3.65亿元,仅占0.68%,货运险保费收入7亿元,仅占1.3%。而中国太保今年中期实现财险保费收入423.54亿元,其中车险业务318.34亿元,占比75.16%,货运险保费收入9.86亿元,仅占2.3%。
此外,方案还提及“培育再保险市场”等。一位保险行业内人士表示,“未来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都将逐步受益。”
虽然已经在今年5月发布了澄清公告,对传闻中控股股东今年全面推进资产证券化工作,并逐步将佛塑科技(行情,问诊)打造成集团资产整合的核心平台一事进行说明,但还是挡不住猜测接踵而来。对此,公司昨日晚间发公告,否认南沙“囤地”17万平方米的同时,也称定增购入股权的标的公司在南沙持有17万平方米的土地。
否认“囤地”传闻
传出囤地的消息,源自此前公司的定增方案。2013年6月8日,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拟向控股股东广东省广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广东合捷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55%股权。根据报告书披露:截至2012年12月31日,合捷公司持有位于广州南沙保税区内的土地使用权面积约3.65万平方米,另有房屋建筑物涉及的宗地面积约13.5万平方米,合计土地面积约17万平方米。
由此,有媒体在报道中提及,公司在南沙“囤地”,但澄清公告称,定增尚未经监管部门批准,因此存在不确定性。
公司坚称,除上述定增之外,公司目前不存在传闻涉及的将整合控股股东其他任何资产的情况,也不存在其他重大资产重组、收购、发行股份等情况。而对于广新集团年内先行将旗下商贸类资产注入佛塑科技的计划等消息,公司也称,经与广新集团及实际控制人函询核实,广新集团无“年内先行将旗下商贸类资产注入佛塑科技”计划,至今也未有将广新集团所属其他资产(包括威敏海上加油、茶叶交易中心)注入佛塑科技的筹划。
事实上,本次澄清也是公司在年内第二次对大股东注入公司资产的事项进行说明。虽然公司称目前没有“囤地”,但市场仍然时不时传出佛塑科技为自贸区概念的消息。
牛散提前潜伏
值得注意的是,从公司公开披露的十大股东变化来看,一些“牛散”的“潜伏”意味十分浓烈。
对比佛塑科技2012年年报和2013年半年报可以发现,在前十大股东栏里,这半年的变化非常明显。
2012年年报前十大股东里,第三至第十大股东分别是:华夏蓝筹核心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持股约456万股;张新明持股约390万股;广发证券(行情,问诊)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股约247万股;南方中证500指数证券投资基金(LOF)持股约237万股;尹红红持股约185万股;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黄河8号信托计划持股约181万股;广发中证500指数证券投资基金(LOF)持股约166万股;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股约147万股。
而2013年半年报显示,前十大客户中的第三名至第十名,则变为: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股约344万股;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约200万股;尹红红持股约185万股;叶德桥约为182万股;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股约180万股;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福麟1号信托计划持股约170万股;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股约166万股;广发中证500指数证券投资基金(LOF)持股约130万股。
在上述股东中,张新明、尹红红、叶德桥均为资深“牛散”,除了潜伏佛塑科技,在很多公司中也常见其身影。
专家表示,细则落地能拓展经济增长空间,释放经济活力
“自贸区不是要打造一个免税天堂,它最重要的作用是投融资体制的创新,并且推广到更大的范围。”交通银行(行情,问诊)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经济分析师陈鹄飞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方案已经达成共识,具体细则迟早要落地,重要的是要寻找一个合适的窗口和机会。
据报道,自贸区的总体方案草案几经修改,目前已基本定稿,也已走完相关程序,最快将于本周正式对外披露。方案公布后,上海将出台自贸区管理暂行办法。
记者于9月11日致电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咨询相关情况,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自贸区方案的出台需要经过全盘考虑,至于具体时间,目前尚不方便透露。
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贸区“是强化市场、简政放权的重大创新和突破”,减少审批流程,就降低了进出口贸易壁垒,实现了以市场之手替代政府之手,释放了巨大的经济活力。
“改变投融资体制就是把以往‘混合型’的投融资管理模式,转变为以‘准入前国民待遇以及负面清单管理’的模式,构建新形势下中国对外投融资开放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陈鹄飞指出,随着中国经济日益深度融入全球体系,面对2008金融危机之后中国货物贸易出口增速明显下行、服务贸易逆差却连年扩大的挑战,建立自贸区是顺应当前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的必然探索。
追问上海自贸区 篇3
为何要建立自由贸易区?为何要首选上海?上海应如何加快“以开放促改革”的步伐,怎样才能承担好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大改革创新责任?几乎所有关注上海自贸区的人,都想知道:上海究竟想怎么走?
透过已经披露的设计方案,除在贸易、投资方面取消壁垒、放宽准入等措施外,上海自贸区还将有一系列的“开放”探索。
要政策还是要改革
8月10日,在以“上海加快开放促改革的重点任务与路径”为主题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研讨会上,上海市长杨雄透露,李克强总理今年上半年在上海调研时,曾三问上海市的主要领导,上海到底要政策还是要改革。这不仅是向上海市提出的问题,也是向全国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
面对李克强总理当时的再三追问,杨雄市长回答说,“没要政策,我们要改革”。
上海市长不要政策要改革,表达的是一个坚决而清晰的态度。所谓要政策,就是地方希望中央给予某些方面的政策倾斜,或是得到税收减免等方面的优惠等;所谓要改革,就是针对现行体制不利于生产力发展之处进行改良,目标是向改革要红利。具体到上海自贸区的建设,作为一个新的开放试点,即是要让其成为新一轮改革的试验地,亮点是通过开放倒逼改革。
在过往的10年中,中国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但它更多的是在改革开放早期不断释放的市场红利推动下所取得的,特别是长期使用的投资扩张政策。这种发展模式使很多地方政府养成了对投资扩张政策的高度依赖,期望中央政府不断出台政策来对经济运行形成强刺激,从而保持经济活力。时至今日,大规模投资所带来的环境、能源的过度消耗使这种高增长失去了发展后劲。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求中央继续出台经济刺激政策,已经变得很不现实。
将特殊政策给予某地,本质上是在牺牲其他地方公平竞争的机会;给予某地税收方面的优惠,实质则是这部分负担由他人来承担了。更糟糕的是,一些地方几乎养成了坏习惯,习惯于向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要政策,一旦没有政策,就几乎寸步难行。
现在可以肯定的是,一个地方的主政者,如果只是按常规想事、办事,缺少创业和改革精神,只会请客拉项目,要钱要政策,是不会有大出息的。指望一个“好”政策就能解决问题,无异于指望天上每天都在“掉馅饼”。动辄伸手要政策,不用吃苦,不必担风险,而是躺在优惠政策上食利,长此以往,一个地方岂还会有奋斗精神和改革精神?
杨雄市长“没要政策,我们要改革”的表态,正是清醒地看到了问题所在。简单地伸手要政策,不仅没有格局,也没有未来。上海自贸区建设,作为改革试验田,本性就是属改革的。如在投资领域,通过建立“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制度,推动审批制度的改革;在金融领域,则通过触及利率、汇率合资本项目等深层次的金融改革,为金融领域的改革与创新积累经验。这样的改革,一定会不断释放出红利,不仅助益于上海,也助益于全国。
仅从建立“负面清单”制度来看,其目标直指比较难啃的审批制度改革。政府制定“负面清单”,明确哪些方面不可为,本质是在推動政府职能的回归。许多政府部门执著于审批久矣,但更适宜的做法是政府收回审批之手,而更多靠市场配置资源。当然,这样的改革,也一定会触及诸多的既得利益。
也就是说,当上海主政者选择“要改革”而不是“要政策”的时候,也选择了要直面改革过程中的种种压力与挑战,靠政策当然比靠改革要轻松。但是,当今天的现实国情要求必须从改革中要红利时,回避改革,就是在抛弃责任与使命。
改革,意味着对原有模式的突破,甚至意味着对现行某些已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法规和政策的突破,因此,改革需要勇气,甚至可能付出代价。以上海设立的自贸区来说,涉及服务业开放、取消行政审批、金融和税收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如果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改革就不可能推进,目前固化的市场结构也不可能松动,市场活力也就不可能释放出来。
“今后10年要做的事有两件,一是发展转型,二是进一步改革开放,如果两句话并成一句,就是用改革开放来推动发展转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认为,上海建设自贸区尤其要注重发展转型的途径,一是制造业的服务化,即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二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上海自贸区作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入改革的窗口,与当时深圳特区的“窗口”相提并论并不为过。借助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个窗口可以真正了解自由的市场经济到底是怎样运行,怎么管理。但要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制度的创新。
因此,上海自贸区改革,既是对上海的考验,也是对中国深度改革开放的考验——在这个意义上,“要改革”不是一个上海自贸区的事情,不是单单属于上海一个城市的话题。
为什么是上海
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方案。自贸区的鲜明特色可能反映在金融、贸易、航运等五大领域的开放政策上,以及管理、税收、法规等五个方面的一揽子创新中。由此达到自由贸易区内“人、钱、物”高效快捷流动的完美效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自贸区涉及金融方面的市场化改革,将包括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汇兑、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产品创新等,也将涉及一些人民币离岸业务。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简化手续,降低成本,在自由贸易区内真正达到“境内关外”的效果。
不仅是上海,重庆、浙江省的舟山群岛新区、天津市的滨海新区此前都曾参与争夺自由贸易区的归属权,竞争相当激烈。
但为何建立自由贸易区要首选上海?
nlc202309020208
相比之下,上海建立自贸区显然更具优势。自2010年以来,中央陆续批复上海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浦东拥有港口和国际机场,对于发展外贸、金融业务来说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再加上即将开园营业的迪士尼乐园将进一步拉动消费,而这也是自贸区最终花落上海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随着上海综合保税区近几年的迅速发展,保税区去年的贸易额预估在1000亿美元之上,高居中国内地第一。综保区已注册企业总部近200家,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达20个,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将亚太区分拨中心放在了上海综保区。
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上海10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总值1529.3亿美元,同比增长1.85%,占同期上海市外贸总值的35,0%。其中保税物流进出口总值达940亿美元,增长15.56%,成为拉动特殊区域业务量增长的主要因素。2012年上海口岸外贸货物吞吐量累计达3.6亿吨,同比增长5.9%,上海港继续保持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一大港地位。
另外,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将亚太总部放在上海综保区,上海的国际影响力正在大幅度提升,而港口吞吐量又居世界第一位,这些都为上海建立自贸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上海自贸区的正式获批,无疑为整体陷入低迷的国内经济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同时对上海本身来说,也被外界认为将借助自贸区获取新的“十年红利”。
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总裁王新奎曾表示,自贸区的建立将使上海突破目前的条框,放宽税收、外汇使用等优惠政策,有利于跨国公司内部的全球调拨,从而通过投资体制的突破来激发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
而在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看来,上海作为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有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以及之前远东金融和贸易中心的基础。在现在WTO红利衰竭的情况下,通过建设上海自贸区的尝试来重新对接全球,用开放来促进改革,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与此同时,市场上更有观点认为,自贸区落户上海这一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力几乎可以和当年中国加入WTO相媲美。海通证券给出的报告显示,“自贸区推进工作将等同当年WTO,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大事件。它将直接影响转口和离岸贸易,间接带来更多全球500强企业入驻上海。”
自贸区的挑战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是指主权国内的贸易自由化,具体指向某一国家或地区境内设立的小块特定区域,实行优惠税收和特殊监管政策。
相比国内目前各类保税区,自由贸易区意味着更优惠的政策、更大的开放度。从本质上看,中国眼下的特殊监管区域实行的仍是“境内关内”政策,而国际通行的自由贸易园区则实行“境内关外”政策,即放开一线(国境线),管住二线(与非自由贸易园区的连接线),在区内免除海关通常监管。
具体而言,与保税区相比,自由贸易区具备三点不同,一是监管理念,要从货物管理转变为企业管理;二是贸易的开放度,要有与国际接轨的多远贸易模式;三是政策的开放度。最主要的是外汇政策和税收政策,自由贸易区要求外汇政策率先开放,税收政策要有国际竞争力。
未来,可以为上海发展带来新“十年红利”的上海自贸区建设将涉及海关、税务、金融、工商和土地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围绕“外汇管理创新、服务贸易开放、区域便利化”将出台一系列政策细则,将涉及贸易、航运和金融各个方面。
因此,有评论认为上海自贸区的成功建立与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深远影响,而我国建立自贸区的战略规划,实际上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面临内外双重挑战的必然产物。
所谓“内”者,主要是指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下行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到今年6月,我国PPI(生产者价格指数)已连续16个月下降,产能过剩的阴霾驱之不散。今年上半年我国国际贸易额同比增长只有8.6%,而且增速不断放缓,在6月份甚至降至负值,市场对于我国是否能达到10%的贸易增长目标并不乐观;与此同时,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另外两个“引擎”,即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也面临考验。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底线都是8%,而今年则调至7.5%。增长乏力与经济转型有一定关系,但一些学界人士担忧,如应对举措不当,并不能免于掉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
所谓“外”者,是指在WTO多哈回合谈判始终无法推进、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区域性的自由贸易谈判发展迅速,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无法置身事外,必然要迎接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冲击。
在今天发达国家超低利息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动下,全球泛滥的流动性给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带来了莫大的挑战。上海自贸区的发展也会面临“过度监管”所造成的竞争力丧失的困境,以及“过度开放”所带来的虚假交易和投机资本猖獗、经济金融危机四伏的问题。
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看来,上海自贸区目前还面临很多挑战。这次自由贸易区启动所追求的目标,不再像2001年中国加入WTO时所产生的以商品贸易为主的开放效果,而是将以“要素自由流动、自由贸易”为主导的高层级的开放水平。
用“看不见的手”的力量去替代“看得见的手”的做法,就是表明政府今天想扭转实体经济“钱荒”和虚拟经济“钱多”并存格局的堅强决心。
正如水皮在文章中写道:考察李克强的经济思想,上海自贸区这块“试验田”是个不可不看的活标本,保税区是“存量资产”,自由贸易则是引入的增量改革,切入口虽小,阻力亦小,示范意义却大,这样的路径选择成功不成功,大家可以走着瞧。
(本刊编辑综合整理)
上海自贸区企业 篇4
一、上海自贸区企业所处的金融环境
企业进行融资和集资的工作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节。资金是企业发展和壮大的基本要素, 也是推动企业进步的第一动力。因此, 在上海自贸区设立的新兴企业首要的任务就是进行融资和集资, 为企业的往后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在上海自贸区设立之时, 其主要的设立目标和初衷是将其建设成中国经济进行开放范围扩大和改革深入的试验区, 形成可以复制和推广范围广泛的经济改革方案, 从而促进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在金融环境的营造氛围之中, 企业可以在其具体的设立措施和相关的配套改革政策当中寻找到发展自身的机会。根据国家经济部门对上海自贸区的经济改革方案确立和制定我们可以知道, 在自贸区往后的发展里, 会促进金融、货运、经贸和文化等行业和产业的开放范围, 逐步降低并最终取消国内外投资者在本区域内的投资资质要求、权重比例和经营方式和范围的相关准入门槛和限制措施, 最终形成一个平等开放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投资环境。在这种环境的营造之下, 有利于促进区域内的金融体制的革新, 从而可以建立起一系列与自贸区的经济情况相适应的外汇和利率市场体制, 最终实现贸易投资的灵活化和有效化。在国内的金融改革的浪潮和趋势的推动下, 上海自贸区在体制创新上和市场的开放上有着自身得天独厚的先天和后天优势, 这种金融环境为企业的融资或壮大经营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二、金融改革环境下上海自贸区企业融资的相关性创新政策
在上海自贸区企业所处的金融环境的探索中, 我们可以清晰地知道相关经济政策在自贸区设立时相关的特点。在上海自贸区的相关规划发展中, 相关的资金的运作、资金市场的发展趋势、贸易货币和贸易方式的革新和政策落实和企业经营发展的管理等经济体制方面都可以为企业的融资创新和变革提供重要的提示和机会。
在企业的准入门槛的便捷性方面, 上海自贸区允许所有的合法企业在区内拥有平等的地位, 各个企业可以自由公平地进行竞争, 平等地享受着区域内的各项优惠政策。在这种情况之下, 各种股份形式的金融机构、外资银行或民间资本等相关金融领域的机构都被鼓励进行区内的跨境融资服务。这就为设立在上海自贸区内的企业提供了一种重要而平等的融资平台。只要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和发展潜力足够优秀, 就可以在自贸区内取得众多的融资机会和优质的融资服务, 从而改变了以往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少、融资难度高的情况。
在利率市场化的优势方面, 上海自贸区在推动利率随着市场的发展趋势而进行变动发展方面都有这多个方面的实现基础。尽管目前的改革阻力较大, 在经济环境和操作技术上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难度, 但并不妨碍该区域内的企业借助这种改革发展的趋势去拓展其自身的融资方式的创新和变革。在规范区域内的金融风险的前提下, 企业可以借助于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去充分利用境内外的大量资金。在金融利率市场化的操作技术和相关的配套政策逐渐成熟的时候, 企业可以把相关的流动性资金进行上市融资, 从而为企业的融资渠道的拓展提供重要的途径和方式, 促进企业的壮大和发展。
在资本项目内容的多元化方面, 上海自贸区致力于在汇率形成机制的良好建设下实现资本项目的自由化。资本项目的自由化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企业融资选择的多元化。资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居民或非居民间资产或金融资产的转移。在促进资本项目内容的多元化的同时, 国际之间的资本流动和经济交往就会变得更加频繁和繁荣, 从而促进相关的资本的融资性和投资性的活动和项目的发展。企业在这种环境之下, 可以充分利用相关的资本项目的多元化的优势, 为自身的融资和投资的方式和途径开拓出更加有效和更加广阔的方式和对象。但企业该种情况进行融资活动之下, 应该配合好“一线开放, 二线监管”的相关金融市场的管制机制, 从而为减少自身的融资风险和促进自身的融资质量和水平提供手段上和政策上的保证。
在金融项目的创新和业务水平的提高方面, 随着在自贸区内的国内外资金流通渠道的日渐畅通, 资本投资和流动的相关业务功能在自贸区内进一步得到完善, 在企业向金融机构进行融资活动和业务的过程中, 其对相关的融资方案的选择类型就会变得更加丰富, 相关的金融融资的产品和服务也会有着更大的选择空间。特别是在融资类产品的市场上, 金融机构既可以在境内外的广阔范围内实行融资业务的最大化联动, 也可以在资本项目的多元化之下开展广泛的境内外合作和发展, 从而促进机构业务范围的拓展。这也为在上海自贸区区域内企业的融资方式提供了相应的创新性和变革性的方式和手段。
三、上海自贸区企业融资的措施
在上述对于上海自贸区的企业金融环境和相关性政策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 设立在上海自贸区的企业进行融资的便捷性, 这种便捷性有利于企业采取各种有效的融资措施去促进自身的发展。具体的融资措施和途径表现如下。
在上海自贸区中, 相关的政策将会允许设立在本自贸区的企业进行境外融资, 注册在上海自贸区的中外资企业和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都可以从境外融入本外币资金。企业通过境外融资可以拓展资金的来源和促进融资资金的周转率, 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依托。在企业进行境外融资的过程中, 也应该注意对全口径外债的监督管理, 使其在贷款、还款的过程中都处于一种宏观的监督管理制度, 从而为企业有效地采取相关的防范措施提供一种政策上和监管上的支持。同时, 在上海自贸区的外商投资改革的情况下, 有利于为区内企业提供一系列相关的融资途径的拓展, 为企业的融资环境开创一种宽松的环境。
在上海自贸区的金融环境之下, 基本上是处于一个相对性的离岸金融的经济态势之下。在这种情况之下, 设立在该自贸区的企业可以在最低限度上消除相关的贸易壁垒, 在促进和鼓励区内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的条件下, 使区内的金融机构拓宽融资渠道, 使非居民在筹集相关的经营资金和建立资金使用项目方面可以享受到最为便捷的税收和外汇管制措施的政策优惠, 促进企业在融资市场上进行自由交易。企业在这种情况之下, 可以向区内的相关有实力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较为低利的融资, 从而可以促进融资成本的降低, 为企业的经济规模的扩大和融资环境的创新提供重要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徐英.上海自贸区发展离岸再保险市场的机会和挑战[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2013, (5) .
[2]武剑.中国 (上海) 自贸区金融改革展望[J].新金融, 2013, (11) .
1上海自贸区政策解析 篇5
一、上海自贸区设立背景
大家都比较关注上海自贸区,不仅仅是我们国内在关注,国际上也非常关注。外国人关注上海自贸区有他的角度,有他们内在的一些考虑,他们也想搞清中国搞上海自贸区究竟是在做哪些方面工作?是一次真正的开放还是就在上海搞个动作?
从国际形势看,在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贸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而且出口是世界第一。中国发展到今天,在世界和地区事务中的作用是不可忽略,不可小觑的。同时我们看到,在国际上,世贸组织谈判,多哈回合谈了十多年了,到现在也没谈出结果。美国一直想主导世贸组织,这就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现在的形势与过去乌拉圭回合的时候有所不同,那时候美国主导的力量非常强大,现在很多新兴国家在崛起,话语权增多了,在世界经济的份量加重了,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声音就非常强大,有些事美国就不那么容易为所欲为,所以这么多年,多哈回合谈判没有结果,那怎么办?现在一种趋势就是由多边转向区域。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势头并没有发生逆转,依然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所以这个最基本的判断要有。
从国内的形势看,我们也可以看得清,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们极大地释放了生产力,物质财富的增长非常的迅速。我们的经济发展迅速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这种发展又是一种粗放型的,是廉价的、低成本的劳动力,通过大量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换取的。我们必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央已意识到这个问题,不再以GDP论英雄。习近平同志在二十国集团的峰会上就表态,不能靠政府的大规模刺激和直接干预来获得经济增长,要避免以经济增长速度论英雄,把增长速度适当降一点。但是从稳增长、保就业的角度来说,没有一定的增长速度,是很难实现我们就业目标的,还是要有一定的增长来保证就业,保障社会的稳定。所以,稳增长、保就业是我们当前新时期的新使命。最重要的一个是要调整结构,要转变我们发展的理念,是追求速度还是追求质量,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改革,30年的改革开放应当说我们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形成了不同层面的利益群体,要削弱一个部门的权力,那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包括上海自贸区,到目前为止很多的细则都没出来,为什么?放开一点东西放给市场,非常难。
因此中央现在提出一条叫“包容性发展”,就是要社会公正,所以制度上必须要改革。改革首先的切入点就是政府要放权,要简政放权,要把有些权力让给市场,国企要让利给民企,所以这场改革,我们讲为什么水深?因为已经到了一种利益固化的地步。因此无论是从整个国家发展的理念以及我们需要制度上进行的改革,都需要进行一个重大的突破,那么怎么去突破?抓手在哪里?放在什么地方?就选中了上海。
应当说,上海自贸区这个信息的发出到它的挂牌运行,到现在紧锣密鼓地出台相关的很多的东西,这是中央政府的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我发现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中国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也就是说就像习近平在新南巡的讲话当中说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李克强提出来改革也是红利。所以要坚持改革,要以开放促改革。
二、选择在上海设立自贸区的意义
在2010年,上海的生产力研究中心就提出了自贸区方案。为什么上海提出来,中央就能批呢?应当说上海市的领导抓得很紧,我曾经跟很多地方都讲过,就是任何一件类似东西,要上升到国家战略,一定是地方一把手工程,上海的一把手非常重视这事。温家宝同志对上海的方案有一个原则的意见,说原则同意,请商务部研究,刚开始他是让发改委牵头研究。李克强同志任总理后,也很支持,但要求改成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原来叫自由贸易区,让它改个名称。今年4月份,汪洋同志到上海就具体研究落实这件事情,让他们要以贸易投资便利化为原则,加快制定相关的措施、细则,制定总体方案。然后由商务部来牵头,20几个部委协调,搞这个方案,上海市有几十个局来研究这个事,研究具体的细则和框架,这才最后批准了。
设立上海自贸区不是搞一些新的政策洼地,而是着力于一种制度的变革和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叫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上海市提出方案后,温家宝就问上海市委书记究竟要什么?上海市的领导回答:我要制度,不要政策。不要政策要制度,这就对路了。如果先给你一个政策,之后你再要优惠政策,那中国就真是摆不平了。
设立上海自贸区,是打响了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第一枪,它的意义就在于,它要引领中国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它是新一轮的风向标。
三、设立上海自贸区的亮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突破了准入制度的瓶颈。这是过去不曾碰过的,我们在过去也没多想,但是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频频向我们提出要求。其中两个词,过去我们很少去提,就是准入前的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准入前的国民待遇就是外国企业到中国来投资设立公司,或收购一个公司,或者是设立之后再扩大投资,要求享受不低于中国企业的待遇。过去不行,过去是你来我先审你,步步为营,哪一个阶段,事前事中事后都要审理。与这个紧密相连的就是负面清单,以前我们是(包括加入世贸组织)在协议当中采取正面力量的方式,就是我开放的时候能干什么,其他的不提就没有了,就像我们的营业执照一样的,规定你的经营范围,除此之外就不能经营,都是正面的东西。负面清单就是不让做的东西,这个不让做是指的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而这些不让你做的事是与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不相符合的。
第二,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降低准入门槛和企业成本。除了法律、行政法规有规定的以外,公司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不登记实缴资本,也不提交验资报告,更便利、简单化,而且取消了一些最低的注册资本的限制。也就意味着不限制,1元钱也可以。但是一般来讲,从企业的信用来讲,也不能说我真注册1块钱的,因为你真注册1元钱纯粹就是开玩笑,就是等着卖公司的名称。到目前为止,我了解到还没有1元钱的公司,要是真出现了,我倒觉得是一个突破,冲破了原有的思想禁锢的障碍和藩篱,它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说明是真的开放,它的意义是重大的。最近国务院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取消企业年检,试行年终报告公示制度,这就是该政策普照全国了。
第三,投资便利化。总体方案是以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一元来制定的,这是它的一大特点。政府对投资准入管理,由过去的那种注重事前审批,转向加强事中和事后的监管,它的这个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实行备案制。实行备案之后,肯定会出现泉涌现象,就是现在大量的企业到哪里去注册,因为很放宽了,备案就行了,时间很短,过去大概将近一个月,二十八、九天,现在四天就完成了,而且还不受资本的限制。税收方面没有更多的东西,财政部、海关总署等刚发了一个文,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并没有特别的税收优惠政策。我们说上海自贸区不是一个新的政策洼地,重要的也不是有多少税收优惠,而重点在于制度上的创新。
第四,金融开放、汇率自由。资本项目的开放是一个很大的动作。我们资本项下羞羞答答那么多年,还没有一个像样点的部门开放,今天人民币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的国家已经把它作为储备货币,因为人民币的币值稳定,而且还不断升值,作为一个储备货币,它就像一个黄金一样啊,受市场的影响很小,虽然不是黄金,但它是一个硬通货币,拿着放心。资本项下的人民币自由兑换,是推动人民币走出去。是我们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的步骤和举措,就是告诉世界,告诉我们的国人,中国开始动手了,但是非常遗憾的是,金融开放是非常困难的,据我了解,到现在,连个像样的细则都没拿出来。
第五,超越了传统的海关特殊监管贸易区。从货物贸易扩大到了服务贸易,监管模式也从封闭式的管理改为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管理模式。应当说,过去我们始终在说是境内关外,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模式,但是我们实际上一线和二线都是管住的姿态。综保区刚刚开始,其他的出口加工区域也是放开的,说是放开,很严。它跟世界海关组织所界定的真正的一线放开和二线管住,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我们的传统就是我们现在执行的海关特殊监管区的这种模式和管理的方法。
第六,不同于香港、新加坡等自由港的模式。我认为有些东西一定要搞清楚,香港是一个经济体制的单独关税区,有些东西我们不能够完全地复制,从开放的角度来说你可以去接受一些东西,但是一定要了解,我们所做的上海自贸区,现在肯定是境内关外的,在我国关境领土上的一个特殊的区域,而不是一个单独关税区。如果你要搞各家自由开放那种单独关税区的话,那就等于我们搞得像香港、澳门那样,那最终中国会成为什么?是联邦?我认为中国不会搞这个,因为香港、澳门是一个历史的产物,它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产物,是我们一国两制的一个战略举措。
第七,改革创新成果和经验是可以复制和推广。这就像当年的深圳一样,对整个中国是有示范和引导作用的。
如何“海淘”上海自贸区 篇6
不管店家怎样承诺所有商品将一如既往地按目前价格销售,仍有大量消费者“不远千里”来此采购,如果不是“人来疯”,也没有网传的“白菜价”,人们还会到“自贸区”大采购吗?
自去年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开张,如今整整一周年,可谓变化多多。有自贸区“基本法”之称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8月1日正式实施,2014版负面清单由原来190条缩短为139条。在减少的51条管理措施中,实质性取消和放宽33条,新增31项开放措施。在很多企业始终跟着优惠政策转的时代,资本积极为自贸区投了赞成票,这是否也助推了自贸区的抢购热潮?
自贸区价格真便宜
日前,上海富特西路460号的进口商品直销中心自贸区店,天天有上百人等在门口。10点开门,首批30人被允许进入,目标明确的人们迅速奔向生鲜区——莫桑比克彩虹虾、加拿大红波龙、越南黑虎虾仁……
外高桥进口商品直销中心市场营销部总经理周逸雯告诉记者,出现汹涌的排队人潮之后,超市就一直采取限流措施,差不多每隔几分钟才能放一批人进入。不久前出现的高温排队潮,超市方面曾经紧急发放免费矿泉水,连医务室也搬到了超市边上,1500平方米的超市内外,一下子增加到30多名保安。
周逸雯还告诉记者,进口商品直销中心的主要特点一是全部为进口商品,二是直销。“我们通过减少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进行直接销售;通过与源头供应商建立采购关系,取得一手价格;通过不收取供应商相关进场费用,取得更好的价格;通过降低我们自身的毛利率,从而力争降低商品价格,惠利消费者。”
说到底,进口商品直销中心的不少进口商品,还是因为相对低廉的价格和新奇特的海鲜产品获得了市场追捧,甚至有外地消费者,专门跑到这里来排队购买进口商品。
据了解,莫桑比克彩虹虾2公斤售价160元,即便放到网上超市也鲜有敌手。一家知名网上生鲜卖场,莫桑比克彩虹虾的售价是88元800克,折算下来,2公斤售价要220元。而越南产的皇家领海黑虎虾仁,400克是48元。类似的产品,在一家知名网上生鲜卖场的标价是98元500克。
在肉类区,最受宠的是号称全世界顶尖的加拿大猪肉。
“消费者对于加拿大、美国等地的猪肉都很喜欢,这种肉最好的吃法就是红烧或者做成酱排骨,因为这种猪的肉膘长得很漂亮,有点像雪花牛肉。”周逸雯告诉记者,这与国内猪肉相比,品质好了很多。
来自乌拉圭的牛尾也是“销量大户”。
据悉,这些牛尾来自乌拉圭的绿色草原,那里饲养的牛肉品质上乘,享誉世界。目前,乌拉圭牛尾的价格是48元400克,对比网络上的生鲜超市,便宜了两成多。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的谷饲牛肉西冷只要260元一公斤,阿根廷牛腩售价51元450克,对比上海市内进口超市或是网上生鲜超市,优惠幅度都在两成以上。
周逸雯介绍,水果、牛肉、海鲜这些比较好销,而且反复消费的概率较高。尤其是海鲜类,蟹、虾、鱼口味独特,价格便宜,而且直销中心有不少市面上没有的产品。当季的进口水果也是从产地直接进口运到直销中心。此外,进口红酒、休闲食品、橄榄油、调料等烹饪搭档、护肤洗护用品、清洁用品以及婴幼儿产品,也在不断增加。
商品主打“正、全、廉”
“我们主打的不是低价,希望通过多年从事进口贸易服务的知识和经验,来保证商品的真实性,源头的商家需要把报关单和检验检疫证明等提供给直销中心。因此,我们主打三个方向:正、全、廉。首先是货品从正规渠道进入,其次确保货品全,第三是力争价格亲民。”周逸雯告诉记者,目前外高桥进口商品直销中心拥有5000多种商品,并且在不断增加中,年底争取达到8000-10000种,85%-90%是食品,所有进口商品都要经过海关、检验检疫,拿到相关证明才能销售。
周逸雯还强调,在自贸区里没有免税的概念,正常贸易的税都要缴纳。“产品在自贸区内是可以保税储存的,但一旦你销售,带出区前必须要完税。如我们的红酒可以做保税展示,但消费者如果要买的话,产品是已经完税的。”
周逸雯还对记者称,位于浦东龙阳路2000号的进口商品直销中心的龙阳广场分中心即将开业,相应的电子商务网站也有望同期上线。这将大大分担自贸区店的人流压力。进口商品直销中心龙阳广场分中心面积2000多平方米,面积大于外高桥店。按照初步思路,进口商品直销中心龙阳广场店销售的商品,由其总部统一配货。这意味着,眼下在自贸区店遭遇抢购的进口海鲜、水果等商品,也将悉数进驻龙阳广场店。
据了解,伴随着龙阳广场分中心的开业,进口商品直销中心在上海将拥有3家分店。自贸区店、森兰商都体验店(红酒、钟表等商品有独立展位)、龙阳广场店。在今年年底,进口商品直销中心临港分中心也有望开业。
另有相关人士告诉记者,除了上海,进口商品直销中心在其他城市也有布局计划。目前,进口商品直销中心江苏淮安项目已经签约,其他城市的布点也在推进中。
“预检验”通关快一倍
在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曝光之后,人们渐渐意识到“进口商品≠安全食品”。那么多新奇特的海鲜产品,到底通过怎样的过程摆上我们的餐桌?它们的安全是否有保障?
上海检验检疫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国对进口水产品实行检疫准入制度。也就是说,只有输出国家或者地区与我国签订了相关协议、议定书、备忘录等,才能获准进入我国。
同时,国家质检总局对向中国境内出口水产品的出口商或者代理商实施备案管理,并定期公布已获准入资质的境外生产企业和已经备案的出口商、代理商名单。而检验检疫机构,则对进口水产品收货人实施备案管理。已经实施备案管理的收货人,才可以办理水产品进口报检。此外,收货人必须在签订贸易合同前办理检疫审批手续,取得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进口水产品都必须存储在检验检疫机构指定的存储冷库或者其他场所。检验检疫机构会依照规定对进口水产品采样,按照有关国家标准、警示通报的要求检测或者按照监控计划监测,检测项目包括疫病、寄生虫、病原微生物、重金属、农兽药残留等。
只有检验检疫合格之后,才会签发《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并通过系统向指定冷库发送放行指令,准予生产、加工、销售、使用。对于检验检疫不合格的,则要退运或销毁。由此可见,万里迢迢来到我们餐桌上的外国海鲜还是有安全保证的。
除此之外,从今年5月1日起,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内,全面推行进口货物预检验制度,货物进境通关时间至少缩短一半,这就让我们能够吃上更为新鲜的世界珍鲜。
上海检验检疫部门表示,通过预检验及核销制度的实施,可以在自贸区“二线”严密防范质量安全风险的同时,有效地将刚性的进口现场检验和实验室检测时间前置到货物在区内仓储期间,实现了货物出区时的“零等待”。
实行“预检验”后,货物进境到进口通关的整个流程时间,较试行“预检验”前至少缩短50%;进口工业品从7到8个工作日缩短至3到4个工作日,进口化妆品从12个工作日缩短到5个工作日,进口酒类更是从15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
上海自贸区企业 篇7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自由贸易区是在一国或地区境内设立的实行优惠税收和特殊监管政策的小块特定区域。2013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正式建立,其着眼于发展服务贸易,在金融、航运、商贸、专业、文化以及社会服务六大领域扩大服务业开放,暂停或取消投资者资质要求、股比限制、经营范围限制等准入限制措施,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者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
一、上海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一)服务贸易发展速度快于货物贸易
2005—2014年上海市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规模稳步增长,货物贸易额明显高于服务贸易额,其中,2009年上海货物贸易额为2777.3亿美元,较2008年有所下降,服务贸易额为747.4亿美元,较2008年小幅上涨;2014年上海市货物贸易额为4612.5亿美元,同比增长4.5%,服务贸易额为1753.9亿美元,同比增长9.7%(见图1)。
数据来源:《上海服务贸易发展报告》、《上海海关》。
(二)逆差逐年扩大
2005—2014年上海市服务贸易规模逐年扩大,2014年进口额为1259.6亿美元,是2013年的1.1倍,出口额为494.3亿美元,同比增长5.7%,服务贸易规模高于北京、广东等城市。2012—2014年服务贸易进口额分别占进出口总额的66.0%、70.8%、71.8%,逆差逐年扩大(见图2)。
数据来源:《上海服务贸易发展报告》。
(三)以运输、旅游传统服务贸易为主
2012年上海市运输和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占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达66.2%,咨询、其他商业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贸易占24.9%。上海市服务贸易主要以传统项目为主,新兴服务项目如建筑、保险、金融、电影和音像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见图3)。
(四)国际竞争力逐年降低
本文通过TC指数分析上海服务贸易的竞争力。TC指数,又称竞争优势指数,是指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贸易总额的比重,公式为:
数据来源:上海市国际服务贸易行业协会。
其中,Xij为i国或地区j产品的出口,Mij为i国或地区j产品的进口,Xij-Mij为净出口,Xij+Mij为进出口总额,TC指数的取值范围为(-1,1)。指数越接近于1竞争力越强,指数越接近于-1竞争力越弱。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上海服务贸易发展报告》计算所得。
由表1可知,上海市服务贸易TC指数一直处于负值且逐年下降。2005年上海市服务贸易TC指数为-0.01,2013年为-0.42,较2005年下降41%,国际竞争力处于劣势,并呈现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二、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对上海市服务贸易的影响
(一)促进服务贸易加速增长
2005—2014年上海市服务贸易体现为波浪式增长。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上海市服务贸易增速不到1.6%,创历史最低;2010年服务贸易恢复性增长,增速快速升至40%;2011—2013年,增速分别下降到24%、17.3%和5.5%。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为上海服务贸易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服务贸易增长内生动力,2014年服务贸易增速再次提高到9.7%(见图4)。
(二)逆差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上海自贸区实现境内关外,这一举措有利于简化通关手续,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便利化程度,吸引企业在自贸区内开展出口贸易,提升服务贸易出口规模。同时,对自贸区内生产性服务企业进口所需的机器、设备等予以免税,有助于开展进口贸易,吸引外商对我国尤其是对上海高新技术和设备的出口。2014年上海服务贸易出口494.3亿美元,较2013年增速提高15个百分点,进口1259.6亿美元,较2013年增速下降1.7个百分点,服务贸易逆差过大问题在自贸区发展的影响下得到有效缓解(见图5)。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上海服务贸易发展报告》计算所得。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上海服务贸易发展报告》计算所得。
(三)服务贸易行业结构逐步优化
上海自贸区成立后重点发展服务贸易,加快制度创新、增强服务功能、设立外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等举措有力地推动了现代新兴服务贸易的发展。
2013年运输和旅游进出口呈现双降趋势,但旅游仍是上海第一大服务贸易行业;在其他类别中,通信服务、金融服务、电影音像、咨询和其他商业服务贸易额占比分别较2012年上涨0.04%、0.04%、0.05%、0.30%和3.66%。在上海自贸区发展带动下,新兴服务贸易占比提高,贸易结构渐趋优化。
(四)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
上海自贸区发展重点在于金融国际化、贸易便利化和投资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倒逼资本项目加速开放,贸易便利化倒逼市场准入限制改革,投资自由化倒逼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系列举措推动通讯、金融、计算机等行业的发展,促进高附加值服务进出口。就目前发展趋势而言,上海市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在未来会有所提升。
数据来源:2014年上海服务贸易发展报告。
三、促进上海市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上海自贸区的成立,为上海市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应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和良好的市场环境,提高服务贸易竞争力,促进服务贸易健康发展。
第一,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进一步发挥上海市服务贸易新兴行业的优势,通过强化资本、劳动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积累,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加快技术进步,提高竞争优势,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二,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升对外开放合作水平。随着“亚投行”的建立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上海市应更加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打造参与国家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扩大服务贸易出口。
第三,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优化人才结构。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加强产学研相结合,加快人力资本开发,加大海外高端人才引进力度,放宽海外培训机构的市场准入;同时加强保护人力资源,建立人才基地,通过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优化上海服务贸易行业人才队〗伍建设。
第四,加强品牌建设,提高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提升品牌知名度有利于增强服务产品的吸引力与辐射力,促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高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水平。加强品牌建设,一是要制定和完善品牌建设战略,落实人、财、物等保障;二是要强化社会责任、技术创新和诚信经营意识;三是深度挖掘品牌核心价值和文化内涵;四是强化知识产权战略意识;五是加强管理创新。
第五,完善服务贸易政策法规。目前,上海乃至全国的服务贸易管理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系统完善的服务贸易政策法规。应参照国际惯例制定行业政策,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快服务贸易立法,填补服务贸易法律的灰色或空白地带,使服务贸易发展有法可依。
参考文献
[1]张国庆.上海自贸区建设进入全面发展新阶段[J].中国国情国力,2016(1):47-49.
[2]叶红玉.上海自贸区对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影响及对策[J].财经研究,2014(3):9-10.
[3]聚焦上海自贸区[J].时代金融,2013(11):14-25.
[4]陈慧.上海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宏观管理,2011(4):20-21.
[5]上海金融学院课题组.上海服务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科学发展,2013(12):24-37.
[6]陈勇鸣.自贸区助推上海服务贸易发展[J].上海企业,2013(11):18-20.
上海自贸区路径探索 篇8
上海自贸区被称为“第二次改革开放”,这与它的大胆创新不无关联。
为什么说它是大胆创新呢?那是因为,相较于香港和台湾,上海的金融市场还不够发达,金融体制也不够完备。上海的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可兑换程度都不如香港,金融发展程度不够高,金融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可以说,上海自贸区的成立有几分被“逼迫”的成分存在:它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与国内形势下建立的,首先是2009年美国加入由新加坡、新西兰、智利、文莱创立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使其成为美国主导下的地区多边合作机制。这个组织的宗旨是在其成员国之间成立超级自贸区,而这个组织并不包括中国。无独有偶,2013年美国与欧盟在华盛顿举行“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美欧双方计划开启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当然,这个贸易区也不包括中国。几次绕开中国,这无疑会给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这两个超级自贸区让中国顿时陷入了被动。面临着这样巨大的挑战,上海自贸区成为了先锋队。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不仅要重新适应国际新形势,还肩负着打开突破口,摸索出推广适合中国大陆的自贸区模式体制的历史重任。而由于各方面条件并不成熟,上海还不具备成立一个成熟的自贸区的条件,甚至许多规则和模式都无法模仿,只能自己重新摸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成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决定不可谓不大胆。
试验田开辟出来了,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呢?毕竟我们面对国际上如此多的成功例子,有如此多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和依赖。是不是按图索骥,照着已完工的图纸建设就可以了呢?
1 经验借鉴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自由贸易区的成功经验不胜枚举,比如在美国主导下成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NAFTA):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组成于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意见,并于同年12月17日由三国领导人分别在各自国家正式签署。1994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
1.1“南”、“北”共存性特点
有当今世界上第一经济大国美国,有发达工业国家加拿大,也有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墨西哥。区内成员国的综合国力和市场成熟程度差距很大,但是其经济上的互补性较强。各成员国在发挥各自比较优势,通过自由的贸易和投资,推动区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区内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而减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1.2 大国主导性特点
与北美自由贸易区“南”、“北”共存性特点相适应,美、加、墨之间总体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比的特定条件决定了北美自由贸易区大国主导性特点。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三个成员国中,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国力最强,在双边贸易、直接投资、技术转让及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行业等诸多领域都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因此,北美自由贸易区也呈现出“一个大块头,带着两个小个子”的格局。[1]
1.3 辉煌成果
北美自由贸易区利用规模经济效益降低平均成本,从而取得竞争优势,无论是在商品进口总额方面还是在出口总额方面都保持了国际贸易地区份额的首位,已经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1/4左右,令排名第二的欧盟国家难以望其项背。同时,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三国各自的经济发展也产生了积极影响:美国采取“优势互补”,扩大出口、市场准入、利用墨西哥的廉价劳动力等极大地增加了其国际竞争力;加拿大是“贸易枢纽”,扩大了对美、墨两国出口,促进了对美、墨两国投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墨西哥,则成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最大受益者,北美自由贸易区促进其国内的经济飞速增长,吸引了大量外资,并引进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借此良机,墨西哥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和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北美自贸区中国与国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同时又存在强国主导、占主要优势地位,弱国依赖强国扶持与援助的特征,这也是大部分传统国际自由贸易区的共同特性。而从北美自贸区的辉煌成果也可以看出,这种传统的模式还是行之有效的。
2 上海模式
国际通用模式似乎很完美,然而中国向来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革新者。因为要想发展,就决不能回头走老路,更不能只跟着别人亦步亦趋,邯郸学步的结局只能是不伦不类,不仅走不好别人的路,最后可能连自己的路都丢了。所以,在自贸区的问题上,我们所采取的措施仍然是基于国情,稳扎稳打。
那么,上海的不同体现在哪里,我们又该怎样继续发展呢?
首先,北美自贸区是区域联合和国家联合,规则由多方共同制定,在共同发展的同时也相互制衡。多边制定游戏规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条款的公平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促进各方共同努力。而上海自贸区则只是一个国家中的一小块地区,由一国政府管理,自由度不够高,积极性也不够强。那么,上海自贸区是不是该向北美的方向发展呢?答案也不尽然。北美自贸区中不同国家都要维护各自的利益,自贸区中存在着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博弈。由于自贸区内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总是会出现以某一国为核心的局面,这种对于较发达国家的依赖就导致了自贸区容易被大国控制,体现大国的意愿和利益,使自贸区成为大国满足自己野心的一种经济工具;而上海自贸区与国家和政府的结合更为紧密,虽然独立性稍弱,但是不存在国际争端,没有利益依赖。即便不太成熟也不太发达,但上海自贸区在组织形式上不宜急于转变,同一个政府的管理使自贸区的模式体制更适应中国的国情,目前这种小规模的形式反倒更有助于上海自贸区的成长。
其次,北美自贸区是三个国家连成一体,彼此之间固然可以有更大的优惠力度和援助力度,但是,这其实也是一种无形中的“画地为牢”。他们消除了彼此之间的贸易壁垒,但同时却疏远了其他国家。在贸易区的发展过程中,便放弃了许多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机会。上海则不用担心隔阂问题,我们与其他国家贸易的机会更多,表面上上海的经济规模更小,实则上海的视野更加广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或许我们与各国之间的互惠力度没有那么大,但是由于上海自贸区才刚刚起步,各国还抱有观望态度,所以这种方式反而更适合上海,上海也可以在建设的同时寻找最佳拍档,不会因为贸然订立条约而承担损失。虽然北美自由贸易区内国家之间形成了优势互补,但这并不一定是最优模式。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上海的这种模式反倒更为接近“自由贸易”的定义,在发展的初期阶段,我们要自由并且谨慎地寻找合适的贸易伙伴,这样将来合作才能事半功倍。当然,我们的目标也是想要发展成为像北美那样先进成熟的自贸区,不过现今阶段,还是不能够盲目复制的。
再次,则是市场的开放性问题。国际上的自贸区大多是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自我调节机制也很完善,这与他们国家本身的模式有关。自由的水才能养出肥硕的鱼。在这种经济体制下,国际贸易、自由贸易更容易开展和发展,所以北美自贸区的发展才那么迅速,经济的增长才那么显著。而这一点,我们无法否认,中国是比不上他们的。因为中国的市场开放度远比不上他们,还存在着很多管制,或者说,中国的市场离不开政府的干预。因为中国的金融体制还不够完善,我们的市场经济也只是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也就是说,发达国家的体制固然好,但我们的市场成熟度离他们还是有着很远的距离。不过,这些管制也只能是暂时性的措施,并非长久之计,我们曾经经历过“穿新鞋,走老路”,我们也曾经经历过新杯旧酒,均以徒劳无功收场。那么,我们的自贸区就应该大刀阔斧地斩开荆棘,为我们中华复兴保驾护航。那么,自贸区的市场体制该如何处理,这其实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就必须要我们自己摸索,绝难依赖他人经验,非“创新”不可。
最后,北美自由贸易区内三个国家各自的发展程度各不相同。那么毋庸置疑的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必定会相互斗争而又相互依赖。三个国家通过经济贸易而相互合作,互惠互助,像一条纽带一般密不可分,但是,在其井井有条的运作背后,一旦“纽带”中有一个部分脱节划扣,就会导致整个机制瘫痪。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北美自由贸易区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相互依赖性会越来越深。美国会对墨西哥的低价原料能源产生强烈依赖性,而墨西哥也会依赖于从美国引进的外资和高端技术。但一旦出现经济利益冲突,合作关系破裂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运营体制很难维持。其合作关系很可能会土崩瓦解,经济产量增长严重受阻,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反身回看上海,它则处于自由贸易市场的初级建设发展阶段,各项机制和措施都还在完善当中,各个经济集团之间的合作共赢为主要目的。退一步来说,纵使“纽带”中有一个环节出错,顶多是“利益不和,另寻他处”,不会对其他经济集团有过多的影响,市场依然可以健康流畅地运行。各个国家总会“求同存异”。纵然有不可抗力因素出现,其他经济集团不会受到致命的创伤。所以说纽带固然高效,我们选取的模式却可以降低风险,两者结合,优势互补,更有利于走好以后的道路。
3 未来的路
上海自贸区的全称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这是一块我们在自由贸易领域的试验田。它只是一个初生的婴儿,那么,我们现在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怎样让他快速成长,茁壮成长?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上海自贸区的许多措施和规定都是暂时的、存在一定缺陷的,未来要想长久地发展并且得到推广,我们还要继续探索新路径。所以,首先就是要定下继续发展的方向。是想要依赖已有路径,还是全盘打翻,开辟出一种新的模式,这着实是值得商榷的。
总体方案赋予上海自贸区开放权是全国性开放的先行试验,上海新兴自贸区是全国开放的先锋队,其发展经验未来存在多种推广空间:一是相关开放政策、力度和制度化方面的扩展,对外贸易等优惠力度的再加强;二是自贸区自身地理面积的扩大;三是将成熟有效,并适之可行的经验移植到上海新兴自贸区,乃至从区内做法上升为全国性政策。上海自贸区是“以开放促改革”国家战略的新试点,其着力点在于贸易自由,对于上海自贸区来说,很可能在贸易开放在运行一定时间后产生可观的收入。
第一个问题就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是政府主导市场,还是市场主导政府?一个政府管辖下的自贸区虽然不会有国家间的利益博弈,但却有着各利益集团的冲突。它存在着一定的政治风险,即有可能成为某些利益集团谋取利益或是博取政绩的工具,加入了个人利益因素的管理就容易导致自贸区或是国家利益被损害,虽然万众瞩目的上海自贸区倒不一定会出现这个问题,但是自由贸易区要想作为一种成功模式推广出去,这个问题不可不防。而让市场主导政府则又可能会导致经济无序。一个可行的解决办法是借鉴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将自贸区的管理体制分为中央政府的宏观管理与地方政府的微观管理两个层面。宏观上中央政府可以在自贸区设立国家级管理机构,微观上可以实行政企分开的混合型微观管理模式,也就是区内的微观管理分为区域行政管理和区域经济管理两部分,由相应的政府机构和开发公司分别负责[3]。这种方式可以促进政企互相监督,共同发展,减少政治腐败和经济无序。
第二个问题就是政策工具的选择。不得不承认,政府在政策工具的选择上存在着路径依赖。比如工商管理部门对自贸区某些方面(如经营场地、经营范围等)的市场准入放宽程度还没有达到上海世博会的政策创新程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贸区市场的自由度,这其实也是受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原有的市场监管思维的影响[4]。所以,在政策工具的选择上一定要敢于有所突破,工具选对了,自由度设好了,市场才能更好地发展。
第三个问题就是“负面清单”的管理(负面清单:是上海自贸试验区内一项典型的制度创新,它体现了在投资领域“非禁即入”的原则,即除了清单上规定不能干的,其他都可以干,且不再需要政府事前审批。“负面清单”事实上是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明确政府需要管的事,而不是无限制伸手)。“法无禁即可为”这一举动不仅大胆,而且行之有效,国际上许多成功例子也都采取了这种方式。此后,市场从政府手中解放出来,一直被多张封条密封的经贸大门,被领导者撤下了限制的条款,敞开了口子,迎接投资者的到来。但是,上海的这一清单也是不成熟的。一方面,上海的负面清单目标立意不够明确,体现吸引外资的意图不够明显。如此说来,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先进经验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NAFTA投资规则的目标十分明确:建立一个安全的投资环境;排除投资自由化的各种障碍;为投资者和东道国之间的争端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NAFTA为了彰显自由贸易的意图,创设了准入前国民待遇与否定清单并行的投资规则,给予了外资更多的自由[5]。所以,上海也必须立意明确,意图凸显,才可以走好以后的道路。另一方面,上海的负面清单文本质量不够高,内容不够细致。禁止领域和事项几乎都是指导目录的翻版,甚至还禁止了指导目录中原本没有列入的禁止项目。而北美自由贸易区不仅完善了负面清单的内容,还囊括了两个附件:现有不符措施的保留清单;未来可以实行新限制性措施的部门和活动领域。这是NAFTA负面清单模式的一大亮点:既有现有负面清单的列表,未来也可以加入新的限制部门与领域,允许在负面清单中引入新的禁止与限制性措施[5]。上海也应效仿这一举动,不要将不合要求的企业“一棒子打死”,而要留一些今后企业再融入的余地。既联系实际,脚踏实地,又高瞻远瞩,放眼未来,让区外企业今后仍有机会进入,达到扩大其经济规模的意图。
第四个问题就是法律监管问题。上海自贸区是一个新的开放的区域,那么在法律规范还没有触及的地方就不免会有些“灰色地带”、法律死角。又由于各个国家所适用的法律并不尽相同,那么如何相互协调,就又是一大难题。我的建议是,中国一定要坚守自我,在协调各国,尽量给予方便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好本土产业,不能“喧宾夺主”。在法律原则方面,决不能有依赖他人的想法,自主创新,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所以,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无疑是大胆的,它将中国推上了风口浪尖,体制不成熟,市场不健全,法制不完备,都是我们面临的一道道难坎。闯过去,就是一片新大陆;跌下来,就是一次伤筋动骨。但是无论如何,闯总还是要闯的,不然,怎样才能加快发展?畏葸不前怎能进步?改革开放在当时听来也是一个大胆骇人的决定,但如今的安定与繁荣向我们证明了这个决策的正确性,所以,一个点子的成功与否并不是看它是否大胆,而是要看我们如何去实践它,看我们实践过程中如何去建设与维护。归根结底,也还是那句老话——结合中国国情,发展中国特色的自贸区。
毕竟中国的国情和体制是与众不同的,就像当初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建设一样,新瓶旧酒不会有诱人的香醇,照搬照抄更是不切实际的。什么样的脚就要配什么样的鞋子,我们也要建设属于我们的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区。
参考文献
[1]周文贵.北美自由贸易区:特点、运行机制、借鉴与启示[J].国际经贸探索,2004(01).
[2]张伟.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的定位与路径分析——兼与香港自由港金融演进路径比较[J].商业研究,2014(01).
[3]孙卫雄.自贸区管理体制的国际经验与上海借鉴[J].发展与创新,2014(08).
[4]罗月领.中国(上海)自贸区政策创新的路径依赖和路径选择[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3(05).
时尚品牌进驻上海自贸区 篇9
Aristokrat
ARISTOKRAT选取最高级材料,致力于打造完美细节。该品牌只销售高品质的皇家羊绒产品,如马甲、针织衫、羊绒衫等。此外还提供衬衫、POLO衫,以及其他的服装配饰。作为一个家族企业的标志,ARISTOKRAT时刻专注于为顾客提升生活乐趣,就穿衣风格增添更加鲜活饱满的元素。
Alessandro Oteri
Alessandro Oteri的独特之处在于选取最好的材料、提供最精致的做工、拥有最丰富的经验和最高超的手艺匠人。每一件作品都蕴含了无比珍贵的元素。其深深体现出利古里亚地区的强烈风格,色彩饱满,线条流畅有力,犹如菲诺港那深沉浓烈的天际线一般。
Mariagrazia Severi
Maria Grazia Severi Spa成立于90年代,品牌倾注了Maria Grazia Severi独有的企业家精神。公司一贯秉承以奢华和独特的哲学方式来创造产品,凭借无懈可击的缝纫手工艺,时刻专注于保持和提高产品质量。并且拥有永不满足的创新和研究渴望。
The new collections from Milan will arrive directly in the Shanghai Waigaoqiao Free Trade Zone,which is the first Free Trade Zone to be established in China.Brands like Aristokrat,Inuk,Antonella Marani,Mariagrazia Severi,Alessandro Oteri will have their own showroom in the Free Trade Zone.
Fashion from Italy will be shown at the second floor of the unique mall.This area is managed by Fashion and More.It's not only fashion but a showcase for European products,which covers different categories:Food&Wine,Furniture and home accessories,Fashion:clothes and accessories,Jewellery and Technology.
Mariagrazia Severi
Mariagrazia Severi Spa was born in the 90s by the entrepreneurial spirit of Maria Grazia Severi.From the beginning,the company has distinguished itself by a philosophy of luxurious and exclusive product,focusing on impeccable tailoring and resulting into a solid foundation:expertise in styling,production know-how distinctly Italian and its ability to combine skillful craftsmanship with an infinite desire for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Maria GraziaSeveri's woman loves elegant tailored clothes,with precious details and finest quality fabric.A woman accustomed to beauty,confident and independent.
Aristokrat
Aristokrat is a mark of family's tradition and dedication to improve the vividness in its customer's lifestyle.
Aristokrat's creations are born out of the exclusive selection of top quality materials and cashmere,the work of experienced Italian craftsmen who take care of every single element of precious products.
The Brand sells high quality Royal Cashmere products,like sweaters,shawls and cardigans.In addition,it also offers its clients shirts,polo-shirts and other accessories.
Alessandro Oteri
Alessandro Oteri style is strongly inspired by its hometown,the Liguria region:it reproduces its colors,its light,its freshness,its shapes,such as the skyline of Portofino landscape.
上海自贸区的国际经验比较 篇10
自由贸易区是在关境以外划出的,对进出口商品全部或大部分免征关税,并且允许港内或区内进行商品的自由储存、展览、加工和制造等业务活动,以促进地区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区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之一。上海自贸区于2013年9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其范围覆盖了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四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达28.78平方公里,是中国大陆首个自贸区。上海自贸区是中国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试验田”,更是中国积极应对新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必然选择,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国际贸易格局出现新变化,促使中国设立自贸区。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贸易规模已经超越美国而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国家。美国为了捍卫自己世界霸主的地位,企图通过建立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议)、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和PSA(多边服务业协议)重新制定国际贸易规则,从而建立国际贸易新秩序,继续控制世界经济格局。如果这三个协议谈判成功,中国将会处于被边缘化的不利局面:如果中国不采取任何有效措施予以应对,则必将在未来的国际贸易规则中处于被动地位,贸易发展将举步维艰。鉴于此,中国需要认真应对三大谈判的经济冲击,而自贸区的设立则表明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对外开放的决心,为“二次入市”破除市场壁垒和体制机制的障碍,为开展国际贸易新格局的相关谈判积累经验,为中国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铺平道路。
另一方面,国内经济状况不容乐观,促使中国设立自贸区。国际需求疲弱及人民币对外升值致使我国外贸出口大幅回落,过去严重依赖出口的发展模式面临挑战。目前,内需增长缓慢,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国内面临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等压力,需要用开放扩大内需、用开放形成倒逼机制,以促进新一轮改革。此外,由于国内服务业、金融业没有蓬勃发展的制度土壤,一直处于探索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上海自贸区不仅重视对外贸易的发展,同时希望吸纳更多投资,以扩大服务业和金融业的发展。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不仅顺应了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增强了我国国际竞争力,同时对我国积极主动实施对外开放战略起到积极作用。上海自贸区旨在通过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实现以开放促改革,建立融入全球新格局、新规则的“倒逼”机制,达到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设立上海自贸区的主要任务是为我国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全国其他区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上海自贸区国际经验比较
世界上第一个自由贸易区是建立于1958年的欧洲共同市场,在自由贸易区半个世纪的发展历史进程中,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根据本国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为促进加工贸易和转口贸易建设了各具特色的自贸区。虽然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与传统自贸区的宗旨存在差异,但仍然可以借鉴国外传统自贸区的历史经验,结合中国的发展实际与特色,取长补短,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快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香港自由港
1841年6月7日,英国政府代表查理·义律宣布香港成为自由贸易港。1872年以来,香港自由贸易港的内涵和功能逐步扩展,成为全世界最自由、最开放、最多功能的自由港,是全球最大的贸易、金融和航运中心之一。上海自贸区金融与香港自由港金融所依托的经济体系的基础都是现代市场经济,但在发展程度上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市场化的深度与广度。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所依托的内地经济尚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表现为中国大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渐进性和内部不均衡状态,而香港自由港金融则是根植于历经百余年建设的市场经济体系。上海自贸区与香港自由港在政府管理职能去干预化的程度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经过百余年的积淀与提炼,香港当局已经形成了“积极不干预”的管治风格,上海自贸区还需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进一步减轻政府干预程度,加快市场经济转变。香港的主要产业为服务业、金融业、旅游业以及贸易业,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经济发展很容易受到其他国家经济波动的影响。同时,由于实体经济的不足,香港在科技方面的发展也受到了制约,尽管香港高度开放,但未能通过自贸区实现技术外溢,带来核心金融利益。因此,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注重贸易、服务、金融领域的同时,也要注重科技,将科技教育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力争通过自贸区的建立带动内地企业技术和管理方式的创新,通过“干中学”吸收外国企业的先进技术,注重对于人才的培养,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二)荷兰阿姆斯特丹港
这座港口建于13世纪,在17世纪时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重要港口。阿姆斯特丹港自由贸易区属于保税仓储型贸易区,因此商品进入该贸易区可免交进口税,免除外国货物进出口手续,并且可以较长时间处于保税状态。作为欧洲大陆“百年老店”,荷兰阿姆斯特丹港是大型商户对欧洲、亚洲、非洲出口的分销中心。可见,荷兰阿姆斯特丹港自由贸易区的定位是转口贸易和加工,而这样的定位需要大面积的土地作支撑。但是荷兰阿姆斯特丹港的保税仓库面积很小,只有0.65平方公里,因此经济发展会受土地面积限制。上海自贸区的面积只有28.78平方公里,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荷兰解决这个问题是通过在自贸区外设若干海关监管库,从而进一步延伸自贸区的功能,上海可以借鉴这方面的经验。此外,荷兰阿姆斯特丹港与机场空港自由贸易区业务联系紧密,推动了海空两港物流的联动发展。航空和海运紧密联系,自贸区带动了航空货运业务,这对于上海浦东机场自贸区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机场自贸区可以考虑和港口合作,实现海航联合,进一步发展自贸区。同时航空运输还与金融密切相关,这可以作为我国上海自贸区航运和金融合作发展模式的借鉴对象。上海自贸区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资源与荷兰阿姆斯特丹相似,拥有领先的航空港,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总量最大的保税区。因此,上海自贸区可以充分学习荷兰的发展成功经验,加快发展和打造上海的经济、金融、贸易及航运中心的国际战略地位。
(三)阿联酋迪拜港
迪拜港自由港区建于1985年,由港口和自由贸易区组成,面积135平方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自由港区。在世界所有自由贸易区的类型划分中,迪拜被认为是贸工结合、以贸为主的典型。迪拜港自由贸易区的主要功能为港口装卸、仓储物流、贸易及加工制造。迪拜对于自贸区的建设是想通过自贸区来推动国内经济转向投资驱动型,迪拜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兼具优惠的税收政策以及完备的基础设施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企业在当地进行投资,较充分地利用了当地的市场机遇,大力推动了迪拜经济的发展。迪拜自贸区具有非常独立的监管机构,这一点也是迪拜取得成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上海自贸区可借鉴其成功经验。迪拜自由贸易区总产值在全国GDP则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也主要以物流贸易和制造加工业为主。因此我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实际运行中,应当以迪拜自贸区的发展规模为目标,真正实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对于全国贸易的拉动作用,同时也要注重发展金融业和服务业,突破传统的自由贸易区运营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立足于更高的起点。
(四)美国纽约港
美国的自贸区有两种,一种是以保税来发展转口贸易,另一种则是以优惠税率来发展出口加工业。前者是物流型单一自贸区;后者是主要以从事加工为主,以转口贸易、国际贸易、仓储运输服务为辅的综合自贸区。纽约港自由贸易区始建于1979年,为美国最大的自贸区,属于综合性自由贸易区。其采取的主要政策就是减税,因此纽约港自由贸易区提出了22条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这可作为我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对于税收优惠政策方面的借鉴。此外,尽管美国有267个自贸区,但其产值在美国贸易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只有20%,根本不能体现出自由贸易区对贸易方面应当起到的促进作用。其主要原因是美国同世界其他自由贸易区一样,仍然局限于“制造加工 + 转口贸易”的旧模式,在相关产业带动,特别是在服务业、金融业方面的突破并不明显,着重于货物贸易,而忽视了服务业和金融业在区内的发展。
在与典型的国际自贸区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自贸区的焦点是制造业的改革,尤其是出口加工工业的改革,而上海自贸区的焦点却是金融和服务业的改革。服务业与制造业在性质上截然不同,因此,不能将国外的成功经验简单移植到上海自贸区。上海自贸区的建设特色之一是其在金融改革中扮演重要角色,承担着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重要使命。上海自贸区的金融改革创新是以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资本项目自由兑换为核心,从而实现金融自由化,最终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三、上海自贸区建设思考
(一)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贸易模式
上海自贸区是大陆首个自由贸易区,其定位是综合经济特区,这也就决定了它与传统自贸区有着根本区别。在全球各国及地区,自贸区的发展模式都是“制造加工 + 转口贸易”,上海自贸区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区,其业务超越了这种传统的模式,将金融业和服务业也同时纳入,并作为其核心发展内容。因此,不应简单模仿国外自贸区的经验,还要在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新思路和新途径。上海作为大陆地区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有着较好的经济基础,因此可以利用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突破传统的贸易模式,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贸易模式,即在传统的加工、转口的贸易模式的基础上,有效结合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以及教育科技,以实现商品贸易、服务贸易与金融服务的有机结合与联动机制,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转型。
(二)加大推进市场利率自由化进程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全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点,其建立不仅会对上海未来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在推动中国对外开放、扩大对外贸易以及增强世界影响力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尽管中国自1978年起不断开放国内市场,吸引外资,但与迪拜、阿姆斯特丹等相比开放程度并不高。上海自贸区的设立,也就意味着全方位、深层次、更大程度的开放。此外,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也推动了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中国现今的市场机制并不完善,市场尚未完全与政府调控脱离,因此,为了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机制,必须加大推进市场利率自由化的进程,使得市场能够更加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利率市场化作为放松金融管制和金融创新改革的标志,是改革难点之一。虽然贷款利率下限的取消意味着利率市场化取得了重要突破,但存款利率并未完全放开。而且放开也只是利率市场化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保证放开之后利率能平稳变化不出现剧烈波动,因此,关键在于政府和金融货币管理当局如何在利率完全市场化背景下有效监管市场。自2014年3月1日起,上海自贸区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这意味着上海自贸区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外币存款利率的完全市场化。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可为未来中国金融全面开放和市场化提供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政府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积累经验。
(三)适度发挥自贸区金融改革的可复制、可推广性
由于上海自贸区的金融改革目标是超越局部的、地方化的点状突破,必须要有强大的辐射能力和被模仿的能力,因此不能一味追求建立过于个性化的区域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将限制全局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效果。上海自贸区作为新一轮改革的“试验田”,担负着为其他保税区示范引导的功能,在转变政府职能、人民币自由兑换、创新金融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基础性探索,为接轨国际规则积累操作性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阶段性制度创新成果,并服务于全国。按照部署,上海争取3年后建成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自贸区。3年后TPP的谈判将展开,届时有了成功的案例,并具备全国复制的可行性,为加入TPP和启动BIT谈判提供实践的基础。目前,上海自贸区已形成50多项可复制推广的改革措施,其中21项已在全国或部分地区推广,30多项具备复制推广的基础。工商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是上海自贸区首个向全国推广的成功经验,这项改革举措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创业热情,对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体现出政府简政放权、宽进严管的思路转变。此外“,智能化卡口验放”“、批次进出、集中申报”、“融资租赁”、“保税展示交易”、“简化无纸通关随附单证”“、先进区、后报关”等共14项海关监管创新制度也陆续在厦门、深圳等海关监管区域内复制推广。就金融领域而言,跨境人民币资金集中运用、个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支付机构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业务、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等4项改革创新措施都已经在全国推广实施。不过,要想将上海自贸区的全部政策向全国推广是不可行的,处于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地域的城市应该因地制宜,明确各自的定位,从而打造属于自己的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和商业中心。
参考文献
[1]姜艳艳.上海自贸区建立的经济背景分析[J].中国商贸,2014,(16).
[2]晏玲菊.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国际经验借鉴[J].时代金融,2014,(2).
[3]张伟,杨文硕.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的定位与路径分析——兼与香港自由港金融演进路径比较[J].商业研究,2014,(1).
上海自贸区倒逼改革 篇11
9月17日,从浦东新区世纪公园前往外高桥保税区,一路上,“自贸区”的指示牌已经装好。进入外高桥保税区,横跨杨高北路的天桥上已经装好“自贸区”标牌。外高桥保税区二号门正在重新修建,以作为自贸区的正门。
多个渠道的消息表明,自贸区将在9月29日正式挂牌。此前一个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区”)“暂时调整有关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国家规定实施准入特别管理措施之外的外商投资不再需要审批,以及“暂时停止实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的授权,外资公司进入自贸区将获得极大的便利。
上述全國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将于10月1日开始实施, 中国经济再添新动力。
改革的“难处”
自贸区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亲自推动下成立已为公众知晓,但媒体鲜有提及其思考背景。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理事长兼总裁王新奎回忆,“李克强总理在上海开的座谈会我参加了,我认为李克强总理讲了四层意思:一是以开放倒逼改革;二是深耕亚太;三是绕不过去;四是试验。”
王新奎说,“根据李克强总理的判断,今后二三十年当中全球经济的重心肯定向亚太转移。转移什么?就是跨国公司的总部向亚太集聚。如果说我们不能把这些跨国公司总部集聚到中国来,我们在亚太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当中就没有主导权。”
但在这方面中国远远弱于新加坡等地,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孙永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目前跨国公司总部在上海是400多家,其中浦东有202家,香港有1500家,新加坡多达4000家,我们跟人家差远了,不在一个层级上。”
“TPP(即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他说得还比较委婉,他说‘我看是绕不过去。”王新奎回忆。
目前的状况是,美欧自贸区谈判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这两大自贸区架构都不包括中国,面对未来世界贸易规则、格局的可能变化,中国将面临严峻的“二次入世”危险。
王新奎认为,“中国要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投资贸易规则当中取得我们的话语权,就必须接受这些基本规则。”
从国内经济来看,中国经济已处于转型关口。在国际需求疲弱及中国劳动力成本升高导致产业转移的情况下,严重依赖出口已不行,且国内市场经济效率仍较低,需要通过改革来谋出路。
浦东本身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之一,而自贸区所包括的四大保税区本身也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但时至今日,已经有一系列的制度瓶颈亟待突破。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沈晓明说,“自贸区这项试点,探索的重点是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绝非简单的政策优惠,绝非要形成‘政策洼地。改革的方向是落实国家战略,在投资贸易便利化、货币自由兑换、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等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在新加坡设立一家公司,政府给予投资者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务,便利而快捷。新加坡的会计与企业管制局是新加坡私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的唯一的主管及注册机构。
所有待注册的公司,除餐饮、旅游、医药、金融服务等特殊行业外,不需要其他监管部门进行前置/后置审批。在完成填写注册申请表格、查名、签署相关签字文件等五个步骤以及公司章程与细则、投资者身份证明书等五类文件后,3至7个工作日即可完成。
相比之下,浦东新区公司设立涉及包括企业名称核准,商务委员会审批、办理外资公司批准证书、申请地区总部资格认定等15个步骤;涉及工商、商务、公安、质量技术监督、税务、外汇、人民银行、统计、财政、海关等众多行政部门,需要至少24类文件。而从时间上来看,则是新加坡的5-10倍,平均需要一个月左右。
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与安永中国共同编写的《2013上海市浦东新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发展蓝皮书》称,外国投资者在中国设立公司,与多个部门接触,在提交众多纸质文件并经过相对复杂的程序以后方能获得上述各部门的投资核准的证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跨国企业投资进程和投资的积极性。
针对这些问题,2012年6月,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牵头成立总部经济共享服务中心(平台),功能之一就是将政府资源和社会专业机构服务资源整合在一起,为总部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但深层次的制度问题浦东无力解决。孙永强说,“我们在调研过程中,跨国企业高管普遍反映:一是希望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环节或者提供更多针对企业行政审批事项的一站式行政服务平台;二是希望政府部门进一步优化行政理念,由‘监管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转变。”
明显的差别还包括:新加坡不实行外汇管制政策,也没有关于资本弱化的监管规定,跨国公司的资金可以相对自由地进出,在新加坡设立的总部能够很好地实现投资管理和资金调度职能。
中伦律师事务所联系管理合伙人乔文骏长期从事外资房地产并购及融资法律业务,对此感受深刻。“中国目前对外汇实行严格的管制政策,相关外汇进入、汇出涉及商务主管部门、外汇管理局的审批,没有得到批准的情况下,这些外资企业无法实现资金自由流动和兑换。即使目前涉及外国投资者境内直接投资已实行登记管理。但是,中国在外汇管制方面并未因此出现松动的迹象。此外,以外商投资房地产业商务部备案为例,虽然法律规定是“备案”而非“审批”,但实际上政府部门所要求申报的项目材料一点也没少,审批制下政府还有审批时限,备案制下政府的行政行为却反而时限不明了,且倘若未能取得备案证明,企业无法办理后续工商、外管和税务等手续,周期亦因此就变得更冗长和不可测。”
更有甚者,某些情况下甚至需要逐笔审核,要求上报的材料及审批流程极为繁琐,这显然不利于跨国公司跨地区发挥其财务管理和投资职能。
孙永强说,“跨国公司之所以设立总部,重要的目的是通过总部集中管理集团资金,提高财务管理、投资管理效率。如果提升中国区总部能级,计划使其成为亚太区总部,洲际总部乃至全球总部的话,不挣脱外汇体制的束缚,上述目标是难以成功实现的。”
由于外汇管制等问题,孙永强告诉记者,“部分跨国公司管理层预计升级后无法良好地发挥其资金管理能力,因此,最终只能在新加坡另设一个总部以实现上述职能。他们也希望目前设立在浦东的地区总部升级成为亚太区域总部,现在他们很多人都在上海,最后结算却要放到新加坡去,很不方便。”
在孙永强看来,“总理说做‘增量改革,‘增量从哪里来?从亚太来,而不是靠國内。应该是把原来在其他地区的跨国公司吸引过来。”
很显然,这和李克强所强调的“深耕亚太”有非常大的差距。但尴尬之处在于,这些问题浦东自己消化不掉。“人家新加坡出台个政策就是国家战略和制度,我们怎么跟人家比?”显然,这是浦东的现实困难。
这种背景下,自贸区应运而生。而其要做的,正是沈晓明所提到的“制度创新”。其背后则是对现有行政权力与利益格局的调整。
一位参与相关方案起草的学者称,“在试验区方案制定过程当中一些政府部门之间对职权你争我夺,其实这都不是关键,甚至这次批下来什么具体政策也不是关键。我告诉大家,现在这些争来争去的东西,其实都是这次要改革的对象。”
王新奎说,“关键问题是能拿到多少进一步改革的授权。如果拿到改革授权以后,我们能做什么以及能做到什么程度。”
自贸区“红利”
从改革授权角度来看,尽管截至目前,《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仍未公布,但官方发布的信息显示,自贸区带来的“红利”涵盖了投资、贸易、金融、行政四大领域9项措施。概括而言是“一简化、六自由”,通过简化管理尤其是行政审批,使区内注册企业享受贸易自由、人员进出自由、货物进出自由、服务进出自由、货币流通自由、货物存储自由。
行政审批简化管理,集中体现在对在自贸区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企业的设立、经营期限、章程等实行审批制,改为备案管理制。(具体内容见图表)
从贸易自由角度看,将发生四大显著变化。
与国际通行的自由港区相比,中国现行的保税港区自由度层次较低。乔文骏告诉记者,“包括上海综合保税区在内的中国所有保税区,本质上都还是‘境内关内,例如,区内企业不得在区外开立外汇账户;区内外资企业不准在区外设立分支机构;对保税区的管理越来越严格,简单地套用适用于非保税区的管理办法等。”
而自贸区将实现由“境内关内”向“境内关外”的升级。带来最根本性的变化是更大的贸易自由度及投资便利性,也是自贸区一系列涉及金融、投资体制改革的前提。
从贸易形态来看,将实现从本地交易为主到离岸贸易兴起的转变。上海原有四个保税区的贸易形态尽管比区外自由得多,但依然局限于本地交易为主。自贸区成立后,贸易的主体一方是在上海自贸区注册的企业,贸易的另一方甚至多方可在别国和别地,贸易通关、验收、交割均在异国异地进行,但会计与税收的结算却在上海自贸区进行。
传统保税区内的贸易主要集中于加工贸易和一般进出口贸易为主的实物贸易。自贸区方案实施后,在实物贸易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此外,期货贸易、保税期货贸易等将被纳入到自贸区中,丰富上海的贸易格局,并为上海的贸易发展带来新动力。
从货物进出自由来看,将从“一线、二线双重管理”实现“一线全面放开,二线高效管住”。区内货物进出自由是在自贸区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的前提之一。理论上而言,自贸区应该是海关辖区以外的、无贸易限制的关税豁免地区。
在世界上多数自由贸易区,原料、零部件、半成品和成品都可在区内自由进出,在区内可以进行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销、制造、拆装、改装、加标签、分类、与其他货物混合加工等商业活动,流动性非常高。
但中国目前仍是一线、二线、双重管理,对一线货物仍然实行备案管理,管制较为严格。中国海关对区内货物实行单证与货物监管同步,追求事前管住。在海关的特殊监管范围内,货物入区前须在海关登记,保税区货物进出境内、境外或区内流动有不同的税收限制。
从人员进出自由角度来看,目前的签证制度过于严格,缺乏变通。通常而言,简化程序有免签与落地签两种方式,乔文骏认为,“目前实行免签仍有难度,但实行落地签则有现实的可行性。”
服务进出自由方面,原保税区内主要集中贸易加工、技术制造企业,金融服务机构较少,且无明显地理位置、政策等优势。由于备案管理的实行,金融服务机构门槛降低,在自贸区内设立相应的金融机构的可行性大大增加。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获知,渣打、汇丰、东亚等外资银行已经做好进入自贸区的准备,有望率先拿到牌照。国内金融机构亦在加紧筹划,中国银行法律部与国内结算部领导曾为此专门到中伦律师事务所上海办公室拜访,咨询进入自贸区开展相应金融服务相关事宜。
从具体业务上来看,这些中外资银行将在机构设置功能和服务产品和模式上出现重大变化,部分离岸金融业务可能会放开,从深化人民币贸易结算和鼓励跨国公司建立区域中心开始,再逐步放开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跨境投资等。
国际化法律服务也被视为自贸区的重要领域。中国加入WTO后,法律服务贸易作为保留领域并未开放,自贸区内国外法律服务机构是否能够进入备受关注。但毫无疑问,中国国内从事高端国际业务的律师事务所已经准备在第一时间进入自贸区,尽管中伦上海办公室设在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但乔文骏告诉记者,中伦已经在内部研讨进入自贸区设立分支机构。
法治试验区
多位受访对象认为,自贸区实际上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贸易政策上的调整,其核心要旨是法律制度的创新性试验。
根据目前的公开信息,与改革开放以来其他经济特区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最为明显不同的是,中央政府有意从法律制度上为自贸区构架一个更符合国际惯例和时代发展趋势的法律制度体系。
目前,现有《外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三部法律在自贸区内暂停执行。这意味着,自贸区已经成为一个法治试验区。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获知,受限于过去很多制度上的束缚来自中央各部委,在自贸区方案设计过程中,就提出“凡是我们想改革的投资体制,如果与现行的法律和国务院的规章制度不一致,我们就通过‘暂停执行的方法来做”。
这一思路明显得到中央支持。王新奎说,“我们提出来把授权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类是我们做了就做了,不需要备案;第二类是我们做了,形式上备案;第三类是我们做了,实质上备案;第四类是人大授权,要想清楚什么事情才需要人大授权。我想大部分应该都是我们做了就做了,或者我们做了来个形式备案。”
“暂停执行”的价值在于,自贸区根据自身改革的需要,能够真正的先行先试。
但自贸区不能无法可依。王新奎说,“在某个领域‘暂停执行,那出现的空当谁来填呢?要靠地方来填。地方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出台规范性的文件;第二种是地方立法。”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获知,由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正着手调研起草《自贸区管理办法》,其法律效力或为层级较高的地方立法,对自贸区的相关问题进行总体设计,类似于自贸区的“小宪法”。
不过,由于时间紧张,此前我国并无自贸区立法的具体经验,知情人士称,该管理办法不会与自贸区挂牌同步推出,可能于今年年底或2014年上半年出台。
自贸区将建立何种政府构架备受各界关注。浦东开发之后,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思路建立了相对较小规模的政府机构,自贸区如何建立进一步适应国际规则的政府体系被认为至关重要。
相对应,自贸区是否应当在司法体制上创新也被提出来。无论是新加坡还是香港地区,良好的法治环境与公正的司法体系是其在全球经济体系备受青睐的重要原因。
王新奎从权益保护的角度提出两个方案,其中一个是P2G(即Persom To Government,个人对政府)争端解决程序。“就是外国投资人来中国投资,碰到政府的行政行为不符合法律,我能到什么地方去告呢。就是个人起诉政府,国际上现在有《纽约公约》作为国际仲裁机制。虽然人家也没有告过我们。但我们还是主张G2G(即Government To Government,政府对政府),双方投资如有什么争论,还是政府之间谈判解决。”
从司法角度來看,最主要的问题是,包括新加坡、香港、巴拿马、多哈在内的全球成功的自贸区,主要适用普通法,区别于中国大陆的成文法体系、司法按照抽象的法律原则裁判,普通法体系严格遵循先例,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受到更大的限制。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获悉,此问题引起上海市相关部门的重视,是否在自贸区内设置两级法院的方案曾被提出来。更为重要的是,法院按照何种模式建立,法官如何遴选,以何种方式审判。但不管以何种方式面对此问题,适用国际惯例解决争端的需求成为客观现实。
在乔文骏看来,关键是需要一大批既懂得普通法又深谙中国法律的高端复合型法律人才,首先有能力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的法律问题。
对自贸区法治建设的挑战不止于此。难题本身还包括规则的建立。王新奎说,“服务规则谈判替代货物贸易规则谈判成为谈判的重点。现在谈判要么不谈,要谈就是服务贸易。”
王新奎告诉记者,到现在为止,世界经济实际上有三次全球化的浪潮。第一次全球化浪潮时,主导国家是英国,主要特征是贸易全球化。主流理念是自由贸易,你不肯自由贸易,我就用炮舰打你。
到上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是第二次经济全球化浪潮。主导的国家是美国。主要的特征是制造全球化。主流的理念是规则贸易, WTO的一个功能,就是把各个国家政府关于贸易的法律法规和其他措施,约束在议定的规则之内。在过去的50年,WTO天天谈判的就是规则。主要的载体是资本,已经不是具体的货物。
从本世纪初一直到现在,现在处于第三次的全球化浪潮。主导的国家还是美国。主要特征是服务贸易的自由化。主要理念是规则投资。主要载体既不是货物,也不是服务,而是智能化制成品和数字化服务的联合体。
以手机为例,既有物流功能,又有金融功能,甚至将来会有制造功能——因为你在手机里下载一个3D打印的软件,你就能打印制成品了。在这个情况下,服务已经全部数字化了,主要的服务契约已经不是实体而是虚拟的契约。
上海自贸区模式需要谨慎推广 篇12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数十个保税区, 包括天津、大连、广东、海南等多地都曾开展设立自贸区的研究, 最终国家选择了上海。这是因为, 与其他区域相比, 上海有着更加优厚的试验基础。
上海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经济基础良好, 更有长三角这一广阔经济腹地的支撑。此外, 上海服务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更需要自贸区的进一步支撑。
从微观来看, 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4个区域此前已经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 给建立上海自贸区积累了不少经验。依托综合保税区的创新探索, 洋山保税港区形成一系列功能突破。2012年6月, 洋山保税港区宣布率先启动“保税船舶登记”, 成为全国第一个开展“保税船舶登记”的试点区域。外高桥保税区于199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 同年9月正式启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 位于上海浦东新区, 濒临长江入海口, 地处黄金水道和黄金岸线的交汇点, 紧靠外高桥港区, 是目前全国保税区中经济总量最大的一个。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作为我国目前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之一, 始终致力于功能创新和先行先试, 区域产业功能实现多举突破并快速发展:建成了国内首家融资租赁展示馆和综合服务平台, 融资租赁业呈现集聚化、规模化、多元化发展态势;依托浦东机场航运资源优势与区港一体化发展机遇, 逐步形成了电子元器件、工业零部件、医疗器械及高端商品四大类具有高附加值特点的空运产品分拔中心;进一步拓展国际中转、高端商品贸易展示、航空培训服务、维修检测等临空服务业, 打造临空功能服务的先导区, 成为上海航运中心建设的新亮点。
综上所述, 上海自贸区建立的基础, 即原有的保税区管理创新, 和上海自贸区将来所要做的工作一致, 并取得了初步的成绩, 这是国家选择上海的重要因素。
二、自贸区的基本特征
实施“边境开放+境内开放”的双开放模式, 转变原有简单的边境开放模式。边境开放的形式仅仅体现为关税减免, 层次较低, 而双开放模式是边境开放和境内开放两种模式的有机结合, 不仅包括以货物贸易开放为主的边境开放, 还包含以服务贸易和投资开放为主的境内开放, 要求政府遵循竞争中性原则, 其内容涉及竞争政策、反垄断、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产品标准、劳工标准、环境标准、社会保障等等, 为企业提高良好的市场环境。上海自贸区以金融开放创新为重点, 提出了在自贸区实行9个领域的金融改革, 其中包括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自由化等关键领域, 实际上就是从货物贸易为主到服务贸易和投资为主的转变, 这要求上海自贸区需要完成从边境开放到境内开放的转变, 实施双开放模式。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转变政府的经济管理模式。上海自贸区将逐步终结审批制, 转变为建立“以准入后监督为主, 准入前负面清单方式许可管理为辅”的投资准入管理模式, 这也意味着在从原有准入后国民待遇原则向准入前国民待遇原则的转变。实施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自由化便利化, 转变资本项目管理模式。上海自贸区将先行先试区内企业人民币资本项目放开, 人民币自由兑换, 境内资本境外投资和境外融资, 利率市场化, 汇率自由汇兑, 金融业对外开放, 开展离岸金融业务等等, 这也意味着将转变目前国内资本项目以前置审批和数量性管理为主的资本项目可兑换管理模式。
三、自贸区经验的借鉴
上海自由贸易区只有28.79平方公里, 如果在这片区域内实行货物贸易或者是实业经济, 对于寸土寸金的自由贸易区来说意义不大, 在上海的后方和两翼, 湖北、江苏和浙江, 特别是江苏和浙江的实业经济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所以上海自贸区肯定会立足于服务贸易和金融业。对于上海自贸区来说, 无论要发展什么产业都将走在全国的前面, 国家成立自贸区是开放倒逼改革的重大举措。但是上海自贸区模式应该谨慎进行推广。
上海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经济基础良好, 更有长三角这一广阔经济腹地的支撑。始终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 走在全国的前面, 积极探索经济改革之路也是上海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在我国, 由于全国上下一盘棋, 再加上改革开放之初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使得全国各地的经济、社会条件都不一样, 再加上地理形势复杂。现在全国各个地区所面临的形势是不一样的, 重庆作为西南地区的一个增长极, 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提高城镇化率, 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带动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东北三省是老工业区, 主要任务是振兴老工业基地, 发挥自己的长处, 改革创新;中部的几个粮食大省除了发展经济的任务外, 最主要的人物就是保住耕地, 确保粮食安全;而新疆、西藏则是维持社会稳定。没个地区的经济基础都不一样, 如果借鉴上海自贸区的经验, 肯定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既然没个地区的情况不一样, 上海能成立自贸区率先进行改革, 其他地区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 发展优势产业, 而不是一窝蜂地做同一件事情, 造成不必要的竞争和资源浪费。但是上海自贸区内由于改革而总结出来的经济体制、企业管理和政府服务等经验是可以供全国其他地区参考的。企业无论在哪个地区落户, 都要接受当地政府的审核与监督, 每个地区也应该有自己的增长极, 通过借鉴自贸区的管理经验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才能使本地区的经济焕发活力。
摘要:上海自贸区模式的成立是建立在上海地区发达的经济基础上的, 所以上海自贸区模式应谨慎推广, 但是自贸区内总结的管理经验可以供其他地区参考。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经济基础
参考文献
[1]上海自贸区战略意义及浙江的机遇[J]黄先海.浙江经济.2013年10月.
[2]上海自贸区的挑战[J]吴思.中国经济报告.2013年9期.
【上海自贸区企业】推荐阅读:
解读上海自贸区05-25
上海自贸区的法律问题06-17
福建自贸区10-25
自贸区的前景07-24
中国东盟自贸区08-16
自贸区学习心得体会07-04
参观自贸区心得体会08-21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成就展实践报告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