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上海自贸区

2024-05-25

解读上海自贸区(精选4篇)

解读上海自贸区 篇1

2013年7月3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简称上海自贸区, 下同) ;8月22日, 商务部正式公布国务院批准设立上海自贸区的范围;8月30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决定, 授权国务院在上海自贸区暂时调整有关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9月29日, 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

作为重要性不亚于浦东开发开放的一项国家战略, 上海自贸区建设不仅是为上海乃至中国带来发展红利, 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成为中国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试验田”。这个令人无限遐想的国家战略, 对上海有哪些利好, 对上海楼市会带来哪些影响, 正是本文拟探讨的主旨所在。

一、上海自贸区的范围和内涵

1. 上海自贸区的范围

8月22日, 商务部正式公布了上海自贸区的范围。自贸区的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 (见图1和表1)

2. 上海自贸区的内涵

自贸区分为两种, 一种是广义的自贸区 (Free Trade Agreement, FTA) ,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通过签署自贸协定, 在WTO最惠国待遇基础上, 相互进一步开放市场, 分阶段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改善服务业市场准入条件, 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 从而形成促进商品、服务和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经济体。中国近年来积极推动的中日韩自贸区, 即是广义自贸区。

另一种是狭义的自贸区 (Free Trade Zone, FTZ) , 1973年国际海关理事会签订的《京都公约》将其定义如下:“指一国的部分领土, 在这部分领土内运入的任何货物就进口关税及其他各税而言, 被认为在关境以外, 并免于实施惯常的海关监管制度”。

上海自贸区, 即是狭义自由贸易区, 是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境内设立的区域性经济特区, 在领土内运入的任何货物就进口关税及其他各税而言, 被认为在关境以外, 并免于实施惯常的海关监管制度。在自贸区内将实施“一线逐步彻底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货物自由流动”的创新监管服务模式。

注: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3. 上海自贸区与保税区的区别

与保税区相比, 自贸区具备以下三点差异:一是监管理念, 要从货物管理转变为企业管理的理念;二是贸易的开放度, 要有与国际接轨的多元贸易模式;三是政策的开放度。最主要的是金融外汇政策和税收政策, 自由贸易园区要求外汇政策率先开放, 税收政策要有国际竞争力。

从本质上看, 我国眼下的保税区实行的仍是“境内关内”政策, 而国际通行的自由贸易区则实行“境内关外”政策, 即放开一线 (国境线) , 管住二线 (与非自由贸易园区的连接线) , 在区内免除海关通常监管。 (见图2)

上海自贸区的最大特色是“境内关外”的特殊海关监管制度, 即“一线放开, 二线管住”。因此, “一线放开, 二线管住”正是目前国内各个保税区探索升级成自由贸易区的主流思路。

所谓“一线”, 是指自由贸易区与国境外的通道口, “一线放开”是指境外的货物可以自由地、不受海关监管地自由进入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内的货物也可以自由地、不受海关监管地自由运出境外。

所谓“二线”, 则是指自由贸易区与海关境内的通道口, “二线管住”, 是指货物从自由贸易区进入国内非自由贸易区、或货物从国内非自由贸易区进入自由贸易区时, 海关必须依据本国海关法的规定, 征收相应的税收。

二、上海自贸区设立的宏观背景

1. 为适应国际贸易的新形势, 我国面临“二次入世”

在今年6月份召开的伦敦八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 美欧正式宣布启动“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 (TTIP) 的谈判, 根据圈定的时间表, 美欧自贸区谈判将在两年内完成。

这是国际经济史上规模最大的自贸区 (FTA) 谈判, 要将美欧这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关税降至零, 覆盖世界贸易量的1/3、全球GDP的一半, 如果在预期内顺利谈成, 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世界贸易规则、标准和格局。

这一政策行为是美国奥巴马政府继TPP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 之后又一重大的对外经济战略, TTIP和TPP的联手, 将共同抑制新兴国家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的进攻性地位, 有可能再次将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驱赶到国际贸易体系的边缘。

这两个自贸区的共同特点是———不包括中国。如果上述谈判按计划完成, 中国将面临着严峻的“二次入世”的危险。

2. 国内经济换挡减速过弯, 不能长期依赖外贸

中国经济处于一个换挡减速过弯的状态, 此时更应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在国际需求疲弱以及劳动力成本升高带来的产业转移下, 中国不能长期依赖外贸出口支撑经济增长, 而且国内市场经济效率仍然较低, 产能过剩和能耗较高问题严重;同时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也正在构建新的全球经济贸易秩序。

在国务院的期许中, 上海自贸区将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 采取特殊的监管政策和优惠税收, 对一国内的转口贸易、离岸贸易将有极大促进作用,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 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进一步扩大开放, 推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

3. 以自由贸易区作为经济发展催化剂是国际通行做法

研究显示, 不同国家和地区根据自身经济需要, 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 促进经济的加速发展, 尽管所建自贸区特点各不相同。例如我国香港、新加坡代表的整体型自由港, 德国汉堡、韩国釜山、印度尼西亚巴淡为代表的自由贸易港区, 巴拿马科隆代表的贸易型自贸区, 韩国马山、我国台湾高雄等出口加工区, 阿联酋的工贸结合型自贸区, 以及荷兰鹿特丹港等物流型自贸区等。为货物、投资与金融开绿灯, 让自贸区促进经济, 世界各有其策。而我国内地虽有过深圳特区、浦东新区等多年开放试点的经验, 但如今在上海首次开设自贸区, 却并无成例可循, 意义更今非昔比。

三、上海自贸区的战略作用和影响

上海自贸区建设将带来多重红利, 将成为上海转型发展的一大契机与抓手, 助推上海打造成为全球经济中心, 带动长三角经济再次迸发, 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成为撬动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引擎。

1. 扩大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是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上海自贸区, 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 是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上海自贸区试点是国家开放战略的一部分, 承担着新一轮改革先试先行的重任。这是一个系统性、多层次的工程, 不仅将影响到区域发展, 未来也将推动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发展。

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上海考察时强调, 我们要用开放扩大内需, 用开发形成倒逼机制, 用开放促进新一轮改革。支持上海在现有综合保税区的基础上, 研究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实验区, 进一步扩大开放, 以推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

2. 助推上海打造成为全球经济中心, 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对于上海而言, 自贸区获批推行, 获得机会的不仅仅是贸易领域, 对于航运、金融等方面均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一是将使上海突破已有的条框, 放宽税收、金融外汇等优惠政策, 有利于跨国公司内部的全球调拨, 会有更多的500强跨国公司总部或运营总部入驻上海自贸区, 从而推动自贸区金融、贸易平台的形成。

二是将使海上保险等航运服务业务在上海培育和集中, 解决航运中心建设中金融支持的问题, 这将使得上海获得更多的制度红利。

三是上海自贸区将有望成为贸易和购物零关税的自由港。在自贸区的推进下, 结合经上海机场中转第三国享受72小时的过境免签政策, 上海有望成为自由港。

四是免税和自由港将有利于吸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而贸易区将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加工、制造、贸易和仓储物业企业的聚集, 推动上海乃至全国的产业升级。并且进一步促发该区域贸易、产业、金融、人口和消费的升级, 直接放大上海的转口贸易、离岸贸易和离岸金融的快速发展, 并将辐射范围跨越上海, 惠及长三角乃至全中国, 使上海真正成为东北亚贸易和物流枢纽平台。

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将极大地推进港口经济、总部经济的发展, 这也将对整个上海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自贸区的设立, 将帮助上海早日建成“四个中心”, 实现全球经济中心的战略梦想。

3. 对长三角经济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

自贸区的核心是自由贸易, 即在这个区域之间的相关贸易管理是相对宽松的, 自由化程度高。跨到这个自贸区, 就等于走进了国际市场。因而上海自贸区的设立, 将给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辐射和聚集效应。这对于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 尤其是长三角这个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国际化的经济、贸易、金融等各方面的需求会很好的得到解决, 给我国经济带来更多的活力。

四、上海自贸区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上海自贸区这一国家战略举措与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提速, 将使上海由区域型的大城市真正上升为与纽约、伦敦平齐的世界性大都会。这将显著提升上海城市的能级, 作为先导性行业的房地产业又迎来一次重大的战略机遇, 对上海楼市的影响也将长期而深远。

上海自贸区对上海房地产业的影响与传导路径是:先是金融、贸易自由政策出台后, 自贸区企业数量增加, 随之产业地产、商业地产需求也增加;此后伴随货物吞吐放大、贸易额上升, 更多企业将入驻自贸区, 更多仓储、办公与住宅需求也将推动租金上涨、物业增值;随着房地产发展的不断成熟, 以及自贸区范围的扩大, 开始对全市资源发挥配置作用, 提升城市能级, 并出现产业、商业、住宅等新一轮楼宇经济繁荣, 对楼市形成巨大的长期利好。

1. 从物业类型看, 产业地产和商办物业将率先受益

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心在于产业, 扩大服务业及总部经济是自贸区试点内容的重头戏。从传统货物贸易向货物贸易和服务业并重转型, 鼓励发展金融租赁、航运物流、国际贸易、专业服务及服务外包、文化创意和传媒、教育培训和医疗、公共服务、监测及维修等服务业, 以及鼓励区域总部、区域运营结算中心、对外投资平台的建设建立。这些都将会率先带动商贸发展, 而商贸的发展将刺激物流、产业、商业物业以及酒店的需求。因此上海自贸区及周边的产业地产和商办物业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且会率先迎来机遇。如物流仓库, 总部研发基地、商务办公酒店等物业都将获得不错的发展机会。

当然, 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对住宅市场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觑, 将会形成长期利好。随着大量的企业入驻, 所吸引的从业人员将大量落户, 对上海的房地产市场形成潜在的有效需求, 或更表现为一种长期影响。一方面, 住宅市场相对于商业市场来说, 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人口导入、产业拉动带动收入提高均有一个过程, 且人口集聚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可发挥效用;另一方面, 区内相关配套尚未发展成熟, 大多处于规划期内, 医疗、教育、商业等配套资源发展尚待时日, 短期内也影响了大规模人口入驻, 从而不利于住宅市场的迅速爆发。但从长期来看, 自贸区的发展一定能带动区域内人口的增加, 也会拉动区域整体经济的发展, 加速区域发展和提升。

2. 从区域看, 浦东外高桥、临港、川沙等板块将率先受益

上海自贸区对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将是长期和深远的, 将提升上海楼市的整体价值。从受益区域板块的传到路径看, 自贸区内———自贸区周边板块———整个浦东区域———全上海。

随着大型跨国企业的进驻, 未来上海自贸区周边各类居住需求也会随之增加。短期内自贸区内的住宅的供应规模小, 对整体楼市影响有限;但中长期利好的住宅板块主要是外高桥、川沙、祝桥、临港新城板块以及外部承接住宅需求的板块。其中目前外高桥板块所供房源不多, 森兰雅苑二期和新城碧翠两个项目市场前景看好, 而临港新城属于价格洼地, 住宅价格长期提升空间较大。

近期沪上房产中介调查发现, 以外高桥和临港板块为代表的自贸区周边二手房业主惜售、大幅涨价的势头已经开启, 其中一些二手房挂牌价甚至在一夜之间涨了近10%, 值得警惕。

产业聚集区的形成, 必将带动周边住宅产业的发展, 比如陆家嘴金融区的设立, 则对陆家嘴、联洋等高端社区的出现形成直接影响。因此上海自贸区的设立, 会让市场重新审视外高桥板块, 预计未来周边将会形成高端居住区, 以满足外企高管的居住需求。此外, 周边普通住宅也会因自贸区企业的增多, 而带来更多的租赁需求。

3. 从土地市场看, 产业需求猛增遭用地稀缺矛盾, 激发土地价格持续上涨

从上海自贸区土地市场而言, 由于产业用地的需求不断增加, 以后纯住宅、商办用地的出让在自贸区区域内会越来越有限, 更多的土地将用来自贸区内产业的发展。同时, 由于自贸区政策的利好, 会带动这个板块内土地需求量的猛增, 但是, 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势必满足不了所有企业的需求, 这或将引起自贸区板块内土地价值的持续上涨。

4. 从房企看:优化融资环境, 助力房企转型

在国内融资成本过高, 房企纷纷向海外拓展之时, 未来上海自贸区人民币自由化和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 对房企来讲也算是良药。上海乃至全国金融市场发展更加成熟、完善, 对资本的管理走向规范化, 房企的融资环境会有一个不小的改善。另外, 随着人民币和金融市场的逐步发展, 房企的融资成本也会逐步下降, 这对整个房地产行业格局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未来自贸区乃至上海市房地产的发展, 前景是比较好的。房企在自贸区建设中发现抓住新机会、新市场。特别是在住宅市场向商业地产的转型期, 有助于商业地产的进一步发展, 帮助企业完成转型。尤其是浦东的四大开发公司:陆家嘴、张江、金桥和外高桥, 以及临港集团, 将成为最受瞩目的五大公司。它们在自贸区及其周边区域拥有最大量的土地储备, 这既是发展机遇期, 也是转型关键期。

上海自贸区将会带动上海经济的转型和腾飞, 从而让城市空间获得巨大发展, 城市能级显著提升, 并有望发展成为世界性大都会。与之相应的是, 房地产市场随之进入新一轮发展时期。这在之前曾有过先例, 比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上海迪士尼等重大项目落地, 均对当地的楼市格局产生巨大提升。因此可以预见, 未来上海楼市也会受益于自贸区的设立而更上一层楼。上海自贸区对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将是长期和深远的, 将全面提升上海楼市的整体价值。

解读上海自贸区 篇2

市质监局

上半年,标准化制度改革情况进展顺利,现将有关改革事项总结如下:

1.改革事项名称:企业产品标准备案

上海自贸区解析 篇3

众所周知,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原因,我国的经济在制度、经济实力等方面都要落后于许多发达国家,而我国为了赶超经济实力的差距,可谓是不遗余力。以往政府往往通过政策去扶持国家的经济发展,但是单纯依靠政策的支持已经使我国的银行业不堪重负——过度贷款和过度投资不仅没有很好的起到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反而造成了产能过剩、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浪费等经济和社会问题。反思往日,制度的改革已经刻不容缓,只有进一步开放经济,追求更高水平的开放经济,加快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步伐,才能更好更快地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上海自贸区可谓是应运而生。

试验核心内容

上海自贸区的试验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放开准入限制措施

此举意味着上海自贸区将顺应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奉行以准入前国民待遇与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为核心的全新的投资管理体制。准入前国民待遇是指将国民待遇延伸至投资准入阶段,即在企业设立、取得、扩大等阶段,给予外国投资者及其投资不低于给予本国投资者及其投资的待遇。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指政府规定哪些经济领域不开放,在上海自贸区除了清单上的禁区外,其他行业、领域和经济活动都被许可。选择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不仅简洁明了,更可为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做出贡献,可谓是一箭双雕。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3年)》中还明确表明:对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将外商投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将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审批改为备案管理。备案制的引入,意味着外商投资减少了大量的机械手续,引进外资的过程将更简单高效,资本的流动也将更自由迅速,资本链的连接将更加轻松快捷,可谓是自贸区引进外资的一针“强心剂”。

而作为重点发展的服务业,上海自贸区也将出台针对其的优惠政策,以求扩大服务业在自贸区内的投资范围:暂停或取消资质、股比、经营范围限制等准入限制措施;放宽对外资服务性企业市场准入;并将为全球投资提供服务的企业放在优先引进的行列。这些政策的实施将极大促进服务企业的引入。

二是贸易革新

自贸区作为进一步开放的自由港,区内货物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流动。为了推动区内贸易的转型升级和提升国际航运服务能级,自贸区很可能试行“预报关制”,即货物进入自贸区后再进行申报,最大限度地简化货物入区的手续,加之外籍船舶的自由进入、免关税政策和取消进口配额管制,自贸区物流成本的低廉和物流速率的高效将是可以预见的。

2012年全球数据显示,上海货物与集装箱吞吐量已占世界第一,而在自贸区落户后的将来,上海距离国际航运中心的梦想将更进一步。

三是金融革新

金融邻域的创新和试验可谓是上海自贸区试验的关键。上海自贸区金融试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资本项目可兑换、跨境人民币的全面放开、利率市场化和外汇管理便利化

何为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货币兑换分三个层次: 一是不可兑换;二是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下可兑换;三是完全可自由兑换,即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均可以自由兑换。我国早在1996年朱镕基总理刚上任时就计划开放资本市场和实现货币的自由兑换,然而,随后1997年的金融危机使计划胎死腹中。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1年《汇兑安排与汇兑限制年报》显示,截至2011年我国仍有不可兑换项目4项,占比10%,主要是非居民参与国内货币市场、基金信托市场以及买卖衍生工具。部分可兑换项目有22项,占比55%,主要集中在债券市场交易、股票市场交易、房地产交易和个人资本交易四大类。基本可兑换项目14项,主要集中在信贷工具交易、直接投资、直接投资清盘等方面。不难看出,中国一直都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兑换。

需要指出的是,自贸区的负面清单中以上不可兑换四项依旧禁止,但是其余限制大部分都放松了,可谓是真正迈出了一大步。这一系列举措势必将促进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的流通,是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前提条件,此举意义不可谓不大。

金融领域的另一项创新是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先行先试。大力支持人民币跨境使用,是我国力争人民币国际化的当务之急。而自贸区的一系列试验,将为我国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提供宝贵的经验与范例。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与2013年12月3日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中指出:(1)上海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可在“了解你的客户”、“了解你的业务”和“尽职审查”三原则基础上,凭区内机构(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企业重点监管名单内的企业除外)和个人提交的收付款指令,直接办理经常项下、直接投资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2)上海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与区内持有《支付业务许可证》且许可业务范围包括互联网支付的支付机构合作,按照支付机构有关管理政策,为跨境电子商务(货物贸易或服务贸易)提供人民币结算服务。(3)区内企业可根据自身经营需要,开展集团内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为其境内外关联企业提供经常项下集中收付业务。

可见,跨境人民币的结算与收付业务不仅仅是手续最大程度的简化,更是范围的开放与限制的放松,人民币实现真正的跨境使用有望在上海自贸区得以实现。

于此同时,政府也将在自贸区率先实行利率市场化试验,逐步建立利率市场化定价监测机制,实现大额可转让存单发行的先行先试。条件成熟时,放开区内一般账户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以鼓励国内国外的企业与个人踊跃投资,吸引资本,推动自贸区形成新型的更快速有效的资金链拉动经济发展。

外汇管理方面,进一步简化外币资金池管理,深化国际贸易结算中心外汇管理试点,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简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手续,将直接投资项下外汇登记及变更登记下放银行办理,加强事后监管;在保证交易真实性和数据采集完整的条件下,允许区内外商直接投资项下的外汇资金意愿结汇;支持试验区开展境内外租赁服务,取消金融类租赁公司境外租赁等境外债权业务的逐笔审批,实行登记管理;取消区内机构向境外支付担保费的核准,区内机构直接到银行办理担保费购付汇手续;完善结售汇管理,支持银行开展面向境内客户的大宗商品衍生品的柜台交易。

总而言之,上海自贸区通过上述改革试验很可能会在区内构建一个涵盖离岸和在岸业务,本外币一体化与国际金融市场高度接轨的独立金融运行环境。

解读负面清单

负面清单,全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是指政府在清单中列明哪些经济领域不开放,除了清单上的禁区外,其他行业、领域和经济活动都被许可。

纵观2013版的负面清单,其中禁止字样有38条,限制字样74条,禁止款占少数限制款占多数意味着部分条款管理和解释的空间比较大,除了制造业设置门槛较多外,大部分行业的限制都比较少。

特别是作为重点开放的服务业,除了“投资文物拍卖”、“投资文物商店”、“投资新闻机构”、“投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网吧活动)”、“投资博彩业”和“投资色情业”被禁止外,大部分服务行业都较开放,特别是对于艺术品市场的开放,使得自贸区内的艺术品市场异常红火。

这种加法为主,减法为辅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在将来的发展中,也势必会使这张“清单”越来越短。

自贸区存在的“隐患”

作为保税区和自由港进一步延伸的自贸区,在进一步开放的优越环境与政策支持下,反对声音也此起彼伏。

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中心副主任、美国联邦储备局达拉斯分行客座研究员陈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曾这样说道:“如果允许私人创办银行,允许外资银行享受国民待遇,允许外资银行开展离岸人民币业务,这样就会在上海自贸区内形成一个小环境。如果允许美元和人民币自由兑换,将使区域内外利率差别扩大,有可能出现大量的套利行为。”不仅如此,不少专家同样担心自贸区内出现大量的享受政策红利的“皮包公司”会对金融秩序造成巨大的冲击,虹吸效应也很可能相伴产生,对周边地区造成不利的影响。

但是,历史证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害怕革新的负面影响而裹足不前,那么历史上的任何改革都将不可能发生。中国的经济发展到现今,已经出现了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在仍能有所可为的今日不作出努力,那么未来恐怕就为时已晚了。

自贸区建立的今日,真正要去做的并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做好万全的准备。而应对上述隐患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建立安全有效的监测与管理机制。

区内金融机构和特定非金融机构应切实履行相关的法律义务,及时、准确、完整地向人民银行和其他金融监管部门报送资产负债表及相关业务信息,并根据相关规定办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金融监管部门将密切关注跨境异常资金流动。

上海市人民政府将通过建立试验区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对区内非金融机构进行监督管理。可按年度对区内非金融机构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区内非金融机构实施分类管理。

区内实施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人民银行可根据形势判断,加强对试验区短期投机性资本流动的监管,直至采取临时性管制措施。加强与其他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保证信息的及时充分共享。

人民银行将根据风险可控、稳步推进的原则,制定相应细则后组织实施,并做好与其他金融监管部门审慎管理要求的衔接。

相信随着自贸区日后的发展,上述的监管机制也将不断的发展与完善,而所谓的“隐患”也将在无孔不入的监管体制下逐渐消失,我们对此应该抱有充足的信心。

结论

自贸区建成后,其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对于上海本地的影响,对周边地区,乃至全国都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对于上海而言,它将极大促进上海地区的产业发展与升级,实现上海成为“国际四大中心”的梦想。同时,它也将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辐射和聚集效应;而在全球范围来说,自贸区的建立无疑增强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了国际合作水平。

难以复制的上海自贸区 篇4

难以复制的上海自贸区

上海自贸区自9月29日挂牌成立以来,全国各地蜂拥而入的注册企业几乎踏破门槛,甚至有人通过虚拟地址注册自贸区公司,等待未来高价售卖。这折射出的是政府放松管制与民间习惯性监管套利心态之间的矛盾。 有业内人士向本刊记者说:“自贸区主要针对国际金融和海外贸易,但是我们国内企业注册的特别多,外资实际行动的还不多,他们也很感兴趣,只是在观望实际的优惠能有多少。”根据日前出台的负面清单,与外资企业产业指导目录没有太大区别,市场尤其关注金融方面的细则,利率市场化、资本项下自由流动等方面到底能有多大开放。 上海自贸区引起的热情不仅引来内地企业的盲目抢注,而且各地也开始争抢自贸区概念,深圳、天津、青岛等地纷纷提出建立自贸区申请。从市场分析角度看,一方面,在上海自贸区还未“试验成功”的前提下,自贸区很难进行全国推广;另一方面,此自贸区非彼自贸区,上海独特的条件可以让它定位为未来国际性自由港、全球贸易与金融中心,其他地域的自贸区则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和特色。 人民币境内离岸中心 自贸区在金融方面的改革备受关注,也引来不同声音。有人认为做到金融自由化,区内利率、汇率放开,资本项下自由进出具有技术难度,会引起国内资金涌入自贸区,变相开放全国市场。 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向媒体表示,自由状态下金融管控的困难性,使得金融改革需渐进进行。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夏斌强调,为避免自贸区对宏观货币政策形成压力,必须加大非自贸区相关金融改革。 对此,国内知名经济学者孙兆东向本刊记者分析:“短期来看,自贸区会对人民币进出起到带动作用,最终形成一个汇率港。人民币资金入区之后就相当于进入国际,应该会有栅栏、有院墙的。但是,仍然会有更多人民币或境外资金进入这个区,从而形成一个自贸区的人民币价格,这个价格和其他地区的价格可能是不一样的,这有点儿类似于香港。香港人民币兑美元价格比国内即期中间价都会高,如现在我们内地对美元是6.12,而在香港对美元是6.10。” 上海自贸区的投资来自于两个方面,即外资与内资,通过政策优惠、汇率优惠及其他方面的商务便利,形成一个扎堆儿效应。“反过来自贸区人民币汇率也会作用于内陆的中间价和即期价,会让内地人民币汇率价格更贴近国际市场,起到引导作用。”孙兆东说。 上海自贸区未来会成为境内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与世界上其他人民币离岸市场相区别。如伦敦定位在人民币的全球投资,亚洲的离岸人民币更多是在香港,而上海会面向全球,让人民币走出去,最终让人民币在全球资本市场循环起来。上海自贸区是这些市场中唯一的境内市场,便利性更好、成本更低、效率也更高。 从这个角度讲,上海自贸区对金融机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上海自贸区非常适合金融机构进入扎堆儿,因为它是以金融带动的自贸区。不仅包括商业银行、证券,期货也会是一个重头。自贸区定位于国际贸易,而贸易就需要有一个交易平台,需要有现货和期货,因而期货公司聚集就不难理解。未来更多商品交易所也会进去,这是由现代金融支持贸易的规律所决定的。”孙兆东说。 事实证明,期货公司在抢滩上海自贸区中行动积极,目前已有宏源期货、广发期货、海通期货、申银万国期货和鲁证期货进入自贸区;交易所也在布局之中,甚至境外的波罗的海交易所都已在上海自贸区设立实体办公室,为铁矿石、煤、石油等大宗商品海运成本提供指数。港交所旗下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也有未来在自贸区内开展业务的意向。 上海自贸区成立之初,威胁香港、新加坡亚洲金融中心地位的言论就此起彼伏。上海最终会成为新的金融中心吗?对此,孙兆东认为:“这是一个战略性问题,取决于它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是一个小的区域中心,还是一个世界顶级的自由贸易港。” 由于上海自身独特的条件加上背靠我国快速增长的经济,因而上海自贸区应该立足于建成国际顶级的自由贸易区,成为世界的金融贸易中心。 独特性难以复制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不仅带动了一系列自贸区概念股的连续上涨,而且促使全国各地纷纷拟申请设立自贸区,抢政策、抢制度红利不仅表现在企业行为上,地方同样不甘落后。如在长江经济带,继重庆之后,有消息称武汉也已开始为申请建立自贸区进行前期准备,而之前已有深圳、天津、厦门、青岛等地进入申请名单。 就像一股流行风尚,形成了人人效仿的潮流。但再美的打扮也要适合自身条件,自贸区的实质并非仅仅是给政策,同时还有地域、经济特色、定位等自身条件的`限制。 对此,孙兆东认为:“可能自贸区的名词会比较火,我建议不应该遍地去做,这还是有一个定位问题。上海自贸区是突出国际金融中心,其他的地区比如重庆,如果设立自贸区就应是相对面向欧洲丝绸之路方向的自由贸易。不论名字叫什么,定位是不一样的,并且一定要有特色,没有特色就不是对外的自由贸易。” 转口贸易也是上海自贸区未来发展的基础和巨大优势。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本身就是为货物贸易发展设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今后可以与自贸区形成协同效应,促进货物贸易的发展,并且反过来促进资本的聚集,这是上海自贸区不同于世界上大多数自由港、离岸金融中心的优势所在,也是国内其他地方很难效仿的方面。 上海自贸区设立的背景是以“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协定(TTIP)”和“跨太平洋贸易(投资)协定(TTP)”谈判为标志的国际投资规则正在形成的过程中,自贸区内试行的“负面清单”等一部分内容就是未来TTP和中美投资协定的内容。我国需要提前为未来的开放铺平道路、做好准备,并且在国际投资规则中体现中国的利益和话语权。“它(上海自贸区)发挥的作用越大,我国谈判的地位就会越高。”孙兆东说。 我国当前面临着美国QE(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国际资本撤离新兴经济体的冲击。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有利于进一步吸引外资进入国内,对冲这部分撤离效应。同时,未来游资进出境会更加便利,如何进行监管也考验着管理部门。

上一篇:美国小学生的品德教育下一篇:三言二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