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翻转课堂新探

2024-06-02

初中化学翻转课堂新探(精选7篇)

初中化学翻转课堂新探 篇1

一、翻转课堂的认识的思考

翻转课堂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育创新的成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在课前进行课堂知识的学习,知识的内化则在课堂上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这种教学理念对解决化学教学中学生能够在课前完成实验相关知识的学习,就会减少教师实验过程中讲授时间, 从而留出更多时间进行化学实验,参与交流讨论和获得教师指导,解决实验时间不足、动手机会少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价值。

二、学习任务单的思考

初三化学学科教学中大多使用了导学案,它的任务一般表现在“学案内容”里,所占篇幅比较庞大,视觉印象比较复杂。而“任务单”强调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尤其是强调把教学重点、教学难度及其他知识点化为问题,意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追求中达成学习目标。“任务单”不主张直接让学生解题,只主张当学生解决问题、接近达成目标的时候,让他们练练手,达到知识内化和获得学习成就感。因此,“任务单”的任务简洁明了,不会吓怕了学生。任务要设计得可以操作,不要任务不清晰, 让学生不知道怎么学。“任务驱动,问题导向”, 否则就没有高效自主学习。当然,任务单要根据对教材的理解设计。以沪教版初三化学 ( 上册 ) 第五章 “金属与矿物”第三节“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 为例笔者制作了自主学习任务单 (http://wkevent.jse.edu. cn/szwk/web/works?works Id=b86cf829-cce8-11e3-b5170050568e7834)。

在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更新的今天,自主学习任务单在不知不觉中,存在于初中化学课堂中了。那么如何设计符合初中学生特点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如何合理使用自主学习任务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关于微视频的思考

我们制作微视频是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千万别让学生不想看。微视频是为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设计的, 不要离开任务单搞微课,那是没有出路的,充其量只能算一个课件。

例如,在讲“燃烧”复习课时,利用微视频可以带领学生从课堂走进家庭中的厨房,进行有关燃烧、防火等知识的探究活动,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课堂上围绕着微视频中的问题进行交流活动。

每个微视频的制作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从脚本设计、 学案制作、微课视频的录制,每个微视频的录制都要做五六遍才能让教师自己稍稍满意。微课的录制时间不宜太长,在录制过程中要精简语言,用最少的语言讲清楚问题。在制作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想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所以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掌握的目标以及视频最终需要表现的内容、达到目的,要学会各种微课视频制作的方法,信息技术的能力要比较强, 工作量也比较大。

四、课堂组织方式的思考

在化学教学中一般的流程是学生通过在家观看微视频,填写自主学习任务单中的内容;第二天,到学校后, 交任务单,教师批改。课上的流程包括以下几项。分组交流:学生分组交流微课视频的学习成果,提出困惑, 如有困惑要尝试解惑。讨论:问题是什么,不会的知识是什么,小组内讨论解决 ( 小组组建时注意学习能力强、 中、弱的搭配比例,“先富帮后富”,让每个组员在小组活动时都能获得提高 )。展示:班级内交流成果,交流共享共同提高。课堂训练:一定要设置好基础题、中等题和挑战题的比例,给每个层次的学生一定的学习目标,让学生选择程度题目要细、要精。

五、建设微课程平台的思考

笔者建立了班级QQ群,让学生首先在家中反复地观看微视频,里面有学习的重要的知识点,解题的方法, 难以理解的问题等。学生和家长反应较好。我校引进家校互动新模式“翼校通”,并在开学后一段时间,由电信公司就“翼校通办公平台”( 如图1所示 ) 操作使用等技术问题对学校全体教师和家长进行培训。利用“翼校通”平台,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情况、课堂表现、 学习成绩、家庭作业等,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沟通, 真正实现快速、方便、有效的“家校互动”。当然事先要做好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以及对学生的动员与辅导的。

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发现问题后会及时调整,只要设计出好的任务,录制出能够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的微课,就不愁没有学生看。教师提出相应的要求,例如教师要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制作学习视频, 辅以文字资料和资源链接,说明自学的内容、目标,让学生知道他们相应自学什么,可以怎样自学、可以用多长时间,最后达到什么目的和要求,同时教师在课前要收集每个学生发出的问题,将之分类,并针对学生疑问的部分做成课堂教材,设计教学环节。教师不需要再重复让学生已观看过的教学内容。

要建立初中化学学科微课程资源库,必须要统一微课的平台,电教馆应当打造基于个人空间的人人通个性化微课平台,是与真实学习活动一致的活的平台,而不是抽象的资源库平台。现在许多教师将资源放在了各自学校的网站上或者不同的社会视频上,难以满足区域资源的共享和实施翻转课堂的功能需要。要建设针对翻转课堂的课前、课中、课后进行设计,特别是师生的互动交流模块,实现线上、线下的交流,及时汇总学生的学习疑难,最终让学习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关于翻转课堂的发展,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学生也能给自己很多启发。

六、结束语

当今电子白板、大屏幕液晶屏进入我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学校的教室环境大为改善。由于采用定位技术和多触点技术,新的设备能够很好地支持各类互动、 反馈教学,创新教学方法。我们要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 我们对于新的理念或者技术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于理论层次的研究,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应该把这种新理念更多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需要有更多的实践者参与其中,为我们的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初中化学翻转课堂新探 篇2

传统化学教学以学生接受学习为主,对“讲、记、背、练”的方式习以为常,围绕应试展开的重复演练 日趋严重,学生缺乏动手实践和探究的机会,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然而师生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笔者根据初中学生化学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积极探索,确立了“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思调节”为基本流程的化学课堂教学,并取得良好效果。2 实践认识 2.1 创设情境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和再去认识更高层次问题的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对教学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认知失调的情况下,人总是寻求认知的新的平衡,从而产生了探索、研究的欲望。然而并不是任何情境都能使学生产生探究欲的,非常熟悉或者完全陌生的事物都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不能构成问题情境。只有那些指向学生最近发展区、难易适度、有助于学生形成“心求通而未得”的认知冲突的化学问题或事物,才是构成问题情境的最佳素材,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动机。

因此,这里的创设情境是指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化学问题情境,包括化学实验、模型、图表、习题、文字材料、动画演示、化学游戏。可以是教师课前 设计的在上课开始的时候作为创设情境、积累经验和提出问题之用,如利用化学实验、实际问题或设置悬念导入新课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研究需要而临时产生的尝试性的研究活动,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意想不到的观点或方案等。创设良好问题情境,必须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要从知识的形成过程出发,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自主探究。2.2 自主探究

如果创设的情境达到了上述要求,那么学生会自然地产生一种探究的欲望。此时,教师只要适当地组织引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尝试、实验观察、收集资料、思考总结完成探究活动,并和学生一起分享化学探究的快乐,一起为解决某些化学问题而思考、猜测、尝试,成为学生化学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自主探究学习应体现以下原则:(1)情感性原则。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促使学生自主探究。(2)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3)指导性原则。教师要通过巡视,及时捕捉学生探究的各种信息,如思维的障碍、操作的不当、完成的进度等,进行针对性、适度性、启发性的点拨和指导。(4)兴趣性原则。兴趣是探究的前提、学习的动力,探究性学习要从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入手。(5)民主性原则。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给学生充分自由想象的空间,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批判精神,提高创新能力。(6)渐进性原则。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教学中的探究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而是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产生矛盾——继续探究”的形式分步多次完成。

2.3 合作交流

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过程、现象、结论、体验不尽相同,合作交流可以产生思维的碰撞,启迪学生的智慧,分享成功的喜悦。这种交流是多向的群体交流,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一种平等、民主、有序的交流。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合作小组内自主探究、交流、对话,获得成果;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评价,达到师生、生生交流、交往,教学互动。合作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学会合作,体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合作的重要性,感受合作成功的快乐。促进合作交流策略有:(1)合理设置学习小组。按学生学习可能性水平和个性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实行优化组合,组建“合作小组”。(2)提出问题启迪思维。提出的问题要使学生有明确的研究方向,且有思考价值,尤其是提出的问题必须是“生长”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上的,这样学生对问题的钻研是一种在“原有认知基础上的主动建构。”故一般对于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等,可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3)培养学生合作技能。即要提出合作建议,让学生学会合作,小组合作交流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是放任自流,要组织学生按一定的分工、程序有效开展活动。(4)开展竞争鼓励合作。如以合作小组为单位对同一问题设计探究方案,比一比哪组方法既多又科学,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小组竞争。(5)及时激励促进交流。教师及时的激励性评价是进一步促进合作的催化剂。评价应是更多地重视对小组的评价,注重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及活动结果中的总成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促进共同发展。2.4反思调节

化学的理解要靠学生自己的领悟才能获得,而领悟又靠思维过程的不断反思才能达到,如果没有理性的反思,以上的方式就会流于形式。因此,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发展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节,能够使学生对学什么、如何学、何地学及达到何种学习结果产生明晰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发挥元认知的作用,使学生处于最佳学习状态。为有效促进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调节,可采取 “以提问促反思”的策略,具体方法有自我提问法、相互提问法等。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在任一学习环境中不断提问、追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的疑难处,其他学生补充回答,并鼓励学生自我提问、相互提问,向教师提问,创设爱提问的氛围,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自我反思的问题意识,学会自我调节学习,这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好途径,也是学生主体性的最充分发挥。

初中化学课堂导入艺术新探 篇3

初中化学课堂导入设计的重要性及作用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伊始,教师精心设计好课堂的导入,是开始新课学习的启动环节。课堂导入不仅仅只是起个上课开场白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还有拉近师生情感、激发学习动机、建立新旧知识联系、创设学习情景等方面的作用。

1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在课堂导入开始的阶段,教师以简明的语言或趣味化、形象化等方式向学生发出信息、组织教学,要给学生较强的刺激,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的准备状态。如,教师提出一个新奇的问题或展示鲜艳醒目的图片、模型、标本,或者提供生动有趣的演示实验,都能很快地引起学生的注意,使他们的兴奋点集中于新课题的学习。

2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机是课堂导入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需要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以引导学生去思考,从而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初中化学pH的教学,学生已经具备有使用指示剂(或试纸)来区别酸和碱的知识,因此在导入时教师展示两份不同浓度的稀盐酸,并提出问题:“我们可以用石蕊试纸迅速地区别出酸溶液和碱溶液。用什么方法可以快捷地区别这两份不同浓度的稀盐酸呢?”这个问题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由此问题引出pH试纸,再引出pH值的问题,这样就能顺利地导入到新课的学习中了。

3发挥组织指引的作用

在化学课堂导入过程中,教师将问题情境所凸现出的新课题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之间的矛盾引向新课题的探究方向,就可以实现让学生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并且能明确学习目标及学习进程,跟随着教师所设置的问题情境而进入新的化学知识殿堂中寻求答案,形成循序渐进的课堂梯级教学模式。

初中化学课堂导入设计的具体方法

1开门见山法

所谓开门见山的导入方法,就是指上课伊始,教师运用简捷、明确的语言直接向学生提出学习课题和教学目标,以及学习的主要内容和程序,诱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的导入方法:

[例1]:“性质活泼的氧气”的导入

教师:大家看到过建筑工地和医院里用的大的氧气钢瓶,这些钢瓶中的氧气又是怎样得来的呢?我们这节课就要学习性质活泼的氧气,先理解氧气有哪些性质,再学习实验室里制得氧气的方法,我们将从所用药品、反应原理,制气仪器装置与操作、气体收集方法及原理几方面系统地学习。

当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是一类新知识或新领域,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不易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新知识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程序又没有适当的范例供借鉴运用时,可选择直接导入法,使用这种导入方法的时候,教师可以配合实物教具、多媒体或以实验反应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2温故而知新法

孔子在《论语·为政》一文中提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说明了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联系的重要性。这是一种常用的导入方法,通常是以复习、提问或做练习开始,教师提供新旧知识的联系,很自然地引导学生探求新知识。

[例2]“物质的溶解性”的导入

教师可以从一系列的复习旧知识的角度来提问题。首先用多媒体展示问题:家庭厨房中的下列物质能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

食盐、醋、辣椒面、土豆丝、味精。

正确答案为:食盐、醋、味精。

教师:大家已经知道一杯水是无法无限制地溶解食盐或醋的,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围绕“溶解现象”更加深入地探讨。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溶质的溶解性都是一样的呢?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又有哪些?这些问题将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内容。

随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显示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的情况后,学生就能大致了解到了影响溶解性的因素有哪些,随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分析,就能让学生对此知识有很好的了解了。

翻转课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4

一、翻转课堂的概述

我国新一轮的教育模式改革强调教师不仅仅是作为传播知识的教育工作者, 更应该转变成当学生学习的指导人, 做到绕过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使他们学会懂得自觉地学习。 这体现新的教育模式的改革重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要求教师就此展开教学, 尽最大可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翻转课堂正符合这些要求。 在翻转课堂上知识的传授通过视频教学在课前就已经完成, 而知识的内化就变成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帮助和同学的协助合作共同完成。 由此可知, 翻转课堂的特点是:改变了教学流程, 促进了学生学习, 学生变得相对更主动了, 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和内容展示, 而是变成以问题的探究、学生自主的协作思考、教师的辅助指导, 让课堂更活跃、生动。

二、初中化学翻转课堂教学实施途径

1.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包括三大阶段:制订导学案、制作视频及课前针对性练习。 导学案是以问题为导向, 要求学生在课外自主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主要是下一节课所学的重难点、典型例题、总结反思等内容。 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让学生将已学知识与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 教学视频则是教师提供的课程讲解声像资料, 由教师选取, 利用网络生成教学资源, 或者教师模拟电子版、PPT等手段呈现课堂内容, 使整个课堂氛围轻松, 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新知识。 但在制作教学视频时, 应注意视频不宜过长, 一般为10分钟左右。 鉴于初中化学教学视频资源较多, 需要教师精挑细选, 并对原有视频进行添加、删除、整合等, 形成优质视频资源, 适宜初中生使用。 而课前针对性练习是课堂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学生看完整个教学视频后, 则需要教师精心安排练习题, 从练习反馈中了解学生认知上的偏差, 进而在课堂中有重点、针对性地教学。此外, 可创建学习交流群, 供学生、教师交流, 探讨疑难问题, 也可利用留言板、微信等交流工具, 实现师生、生生的良性互动与交流。

如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前, 事先录制好一段有关“金属的化学性质”的短视频, 视频的时长最好是在5至15分钟, 它的作用是让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学习, 并不是说单单的课前预习或者是课堂实际教学。 因此, 对要求这个短视频能够突出教学目标, 思考问题的过程循序渐进, 内容上要讲解生动平和, 进度适中, 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 以本次课堂教授的“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课为例, 则对于初步了解金属的有关知识、判断金属与酸碱是否反应等都和金属活动性的知识相关, 这就要求把这一部分作为自学内容, 这是这一堂课的主体支架。其视频内容包含1812年瑞典科学家贝采里乌斯到1865年俄国学者贝开托夫 (Beketob) 关于金属活动性的发现;金属活动性顺序;判别金属与某些酸和盐溶液的反应。 通过观看这一微视频, 旨在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并检查学习目标的实现情况, 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学习能力。

2.课堂实施

一节优秀的课堂教学, 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实现生生、师生合作探究, 让全班学生都参与课堂, 实现全面发展。 而合作探究的方式是丰富多彩的, 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提出合理策略, 实施有效的合作探究模式。 鉴于初中化学教学内容具有多样性, 可采用小组讨论、辩论会、头脑风暴等合作形式, 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领悟及构建化学知识。 但在合作探究中, 多数学生往往遇到难点, 此时就需要教师对该知识点加以精讲点拨, 帮助学生理解过于复杂的知识, 深层次挖掘知识点, 最终归纳总结出答案。 精讲点拨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这一环节是引导学生弄清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深化知识。 最后, 一堂课实施完成后, 则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选择题、简答题、实验题巩固某一个知识点, 或者分析某一个实验, 锻炼答题技巧, 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初中化学而言, 常有的题型是实验题, 对于实验题的解答,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实验加以认真分析, 弄懂题意, 根据题意总结归纳, 最终有条理地找出答案。

如《金属的化学性质》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设计这样的探讨活动:教师通过导入之前学生在课前自学的短视频, 对其中一些重点的知识与学生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分析, 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使之系统化、全面化, 进而防止学生知识点的遗漏。 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助指导教学, 在对学生的指导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一些问题, 并及时帮助他们更正。 可设计这样的探究活动:如何快速记忆金属活动性顺序? 怎样采用这一方法判断金属和酸的反应? 通过设计这些问题, 巩固自学效果, 并通过化学史启发学生思维及讨论问题。

3.反馈评价

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有所区别, 尤其在评价方式上。 长期以来, 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往往以一场考试或一些练习题评价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况, 忽视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表现。 因此, 翻转课堂下更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提出开放式、多元性及过程性的评价, 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 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评价中,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优势, 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我, 完善自我。 当然, 在评价时, 教师不能有所偏见, 对所有学生应一视同仁, 否则难以达到评价目的。 反馈评价越及时, 效果越好, 学生就能更深刻地认识自己的错误之处及正确所在。当学习完本节课内容后, 教师在讲解金属活动性的知识点时, 先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 让其作为一个支架指导学生对金属性质有初步的认识了解, 再通过实验或者是例子, 让学生进一步学习, 这样一种半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突破了之前的被动接受的教学局限,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挑战, 通过对每次翻转课堂的记录, 我们可以发现对于提高学生作业的正确率、参与学习的自觉性等都有很大帮助, 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学生对学习的热爱。 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应用翻转课堂模式, 能够帮助学生联系新旧知识, 实现合作探究, 加强师生、生生交流, 最终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让课堂教学愈加灵动, 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存明.“翻转课堂”在初三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基于“技巧计算”专题复习课的设计[J].课程教学研究, 2014, (7) :37-40.

[2]郭红霞.浅析“翻转课堂”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氧气的制取”为例[J].数字教育, 2015, (1) :67-72.

初中化学翻转课堂新探 篇5

【关键词】翻转课堂  初中化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51-01

一、引语

翻转课堂的概念最早是由Large和Platt提出,而后随着Baker也在相关会议上发表了文章以及教育工作者的推广,美国富兰克林学院学者Robert Talbert历经多年课堂实践,总结出了翻转课堂的模式,这一概念才正式被人们所熟悉和运用。翻转课堂的基本概念内容即为学生在课前利用好教师制作好的额相关课程的数字影像材料进行自我的课前学习,随后带着问题到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参与讨论,在之后进行课后练习的完成。国内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主要只是针对国外翻转课堂模式做一些简单的介绍以及对国外翻转课堂模式运用的效果给出自己的评价,并没有真正结合国情在国内做过更加深入的研究。初中化学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自然科学课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小学阶段的学生接触过一些简单的自然科学知识,但是系统的化学知识课程并没有概念,上了初中突然应对这一陌生学科,如果课堂还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必然使得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这一学科失去兴趣,从而影响未来的继续学习。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初中化学学习的价值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有:“要加强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死记硬背、接受学习、机械学习的状态,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具体教育改革要求,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在含义正符合《纲要》的这一要求。

1.有利于教师充分进行课堂重难点讲解

翻转课堂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就是教师将重要的课程制作成视频等数字化形式的教学资源以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化学课程中有许多的化学实验需要学生提前准备材料或者早期化学实验准备,这些过程现在完全可以由教师提前做成视频发放给学生或者在学校网站资源里,例如准备什么样的试管,怎么组装一些化学实验的简单设备等,这样学生就能在课下自己把实验早期准备工作完成,而不必要在宝贵的课堂时间再去做,进而课堂时间教师就能够充分的进行重点内容的教学,或者回答学生的问题。

2.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与人沟通交际的能力,化学课程中的许多知识点的学习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来完成。可以将班上的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式科学的分成若干实验小组,合作起来完成某一项实验,基本的实验思路和方法都已经做成精品视频,学生们完全可以自我组合进行一些无危险的难度较小的实验,有利于提升学生之间的合作度,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

3.有利于学生充分的进行自主学习

传统的课堂上课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是一种非连续性的学习,一节课往往刚好40分钟,许多学生才进入状态就下课,导致“意犹未尽”,加上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只能讲一遍,很多学生是不能完全理解的。翻转课堂模式中,学生在课外能够反复对教学视频反复回看,能比较自由的进行学习,实在不能理解的能容再记录下来课堂上去问老师,这样课外就能充分的自主学习。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1.制作高质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翻转课堂教学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教师提前制作好课程视频,建立起良好的学校学习资源网络平台。既然课程重要内容的教学要依靠视频来完成,那么视频的质量如何就成为了翻转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初中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必须结合初中化学学科知识的特点进行视频制作,结合初中生心理特点。一方面,可以将化学实验步骤可以做成一些带有卡特动漫形式的视频,这样能吸引学生来下载,甚至适当穿插点故事小情节更符合初中生“口味”。再一方面,视频制作的高清程度,音效的调节都应该认真把关,就是视频制作本身技术操作要过关,避免好内容因为视频噪音大或者不清晰等因素而让学生反感。

2.教学内容是构建翻转课堂的核心

在构建初中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过程中,教学内容是核心,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比较重视学生的操作能力与动手能力。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多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均可通过视频进行清楚讲解,像实验过程、物质性质、化学概念、化学反应和化学式等,但是对于部分教学内容,视频不能完全取代课前学习,应该是配合使用,因为还需要培养初中生的实践能力。另外,对于初中生来说,化学学科作为一门新课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全部可以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实现,特别是学生在自学时难度较大的化学知识,因此,初中化学教师需要进行合理的筛选,灵活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例如,“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定量认识化学变化”和“物质的溶解”等内容,由于这些知识较为抽象、难懂,在构建翻转课堂时,教师应该重视课堂环节,仔细讲解。

四、结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较大颠覆改变,推行起来必然不是一帆风顺的,还要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加以判断,结合学校设备条件来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霍惠芳.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研究[D].延安大学,2014.

[2]张健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扬州大学,2014.

[3]周敏.构建初中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50:234-235.

初中化学记忆策略新探 篇6

一、理解记忆法

大量实践和研究证明, 在不理解的情况下机械化的记忆往往记得慢, 忘得快。因此, 我们在记忆化学知识的时候要有意识地把机械记忆转化为理解性记忆, 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记忆的效果。那么, 怎样才能够做到理解记忆呢?一是要注重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化学学科是一门逻辑严密, 系统性很强的学科, 因此, 我们可以发挥化学学科的这一特点, 在记忆知识的过程中把握知识内在的纵横联系。例如, 我们可以把沸点、熔点、气体密度和相对分子质量联系起来进行记忆, 也可以把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结构连接在一起进行记忆等等, 总之, 就是要把握知识内部之间的联系, 记住其中一个, 自然连带记住另外一个, 并且是在理解这些知识之间相关联系的基础上的记忆, 因而对于知识的记忆会更加牢固可靠。二是要善于抓住知识的本质和规律。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旦抓住知识的本质和规律, 可以帮助我们迅速理解相关知识, 并轻松地记住他们。例如, 我们掌握了元素周期规律以后, 就能够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直接推导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而无需死记硬背, 而我们在弄清楚了四种基本的反应类型的变化规律以后, 自然而然也就记住了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总之, 只要能够对知识做到充分的理解, 就能够记得快、记得牢。

二、分解记忆法

在化学学科中, 一些概念、规律的文字内容往往较多、层次较为复杂, 面对这些知识, 很多学生在记忆的时候总是错漏百出、丢三落四。为此, 我们可以采取分解记忆的方式帮助学生记住一些较为复杂的概念、规律。例如, 在记忆燃烧的概念时, 我们就可以把概念分解成四部分, 一是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 二是燃烧的现象是发光、放热, 三是燃烧的程度是剧烈, 四是燃烧的实质是氧化反应。这样, 把一个概念分成四个部分, 使得学生在头脑中对燃烧概念形成了四个部分的印象, 这样在记忆的过程中既不容易少记内容, 也不容易错记内容, 从而有效提高记忆的效果。除了便于记忆以外, 这种分解记忆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分解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比喻记忆法

我们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 一些形象的比喻往往可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个鲜明生动的印象, 因此, 我们在记忆知识的时候, 也可以配合着采取一些比喻的方式帮助学生在头脑中留下较为直观的印象, 进而加深记忆。例如,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地方出现的机会较多, 而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地方出现的机会较多”, 很多学生在记忆这一规律的时候总是会把其中的内容记颠倒。为了帮助学生记忆, 笔者在讲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就运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把地球比喻成原子核, 把能量高的电子比喻成飞行能力较强的老鹰, 把能量低的电子比喻成飞行能力较弱的小鸟, 这样, 按照常规思维, 在正常情况下, 老鹰在高空飞行的机会往往比较多, 而小鸟更多的是在较低的天空飞行。通过这样形象的比喻, 使得学生很快就把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记住了, 并且再也不容易发生颠倒混淆。

四、顺口溜记忆法

在化学学科中, 对一些容量较大、经常用到且零散的知识, 我们往往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的特征把他们编成一些顺口溜来进行记忆。例如, 在记忆化合价与化学式的联系时, 我们就可以按照“一排顺序二标价, 绝对价数来交叉, 偶然角码要约简, 写好式子要检查”的顺口溜来进行记忆。在编撰口诀的过程中, 不需要考虑太多的常规常识, 只要编出来的口诀容易记就可以了。

五、不间断地重复记忆

事实上, 我们记忆化学知识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在同遗忘作斗争的过程。而遗忘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忽略的自然规律, 虽然我们不能消除它,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科学的方式延缓遗忘的速度。根据艾滨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 遗忘往往是按照先快后慢的规律进行的, 因此, 我们要想尽量避免遗忘, 就要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对之前学习的知识进行经常性的复习。例如, 我们可以每天抽五分钟的时间在课前把之前学习过的知识在头脑中过一遍, 也就是说要进行不间断地重复记忆, 并且, 在复习的过程中, 要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来巩固记忆的成果, 这样, 之前利用各种方式记住的知识才能够持续地留在我们的头脑中。

化学课堂情境教学模式新探 篇7

一、以精彩有趣的故事创设情境

许多人都对听故事十分热衷,尤其是初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是对听故事表现出非凡的热情,而化学学科偏偏又是一个有很多故事的学科,只要用心收集,几乎每个化学知识点都可以讲上几段有趣的小故事。因此,在化学课堂上,利用精彩有趣的故事来创设情境就成为了众多教师的选择。通过妙趣横生的小故事,不但一扫课堂上低沉枯燥的气氛,并且在故事的启发下,学生的思维会变得更加活跃,从而为接下来的知识讲解做好了铺垫工作。例如,笔者在讲到“燃烧与缓慢氧化”的内容时,就给学生讲这样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十九世纪,有一艘英国舰队接到上级命令要远渡重洋开始远航,为了保障长时间的供给,在船舱里装满了供战马吃的草料,在一个风平浪静的午后,装满草料的船突然燃起了熊熊大火,很短的时间就将整个船吞没,舰船上的官兵战马全无生还。火灾发生以后,相关部门展开了大量的调查,希望找到纵火犯,但最后却一无所获,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化学家却找出了“纵火犯”,你们能猜出“纵火犯”是谁吗?故事讲到这里,笔者将疑问抛给了学生,他们立刻积极的讨论起来,在各种猜想和假设,以及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最终得出了燃烧的条件以及缓慢氧化的概念。就这样,在有趣的故事感染下,学生的思维火花也被点燃了,他们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与思考中来。

二、以生动直观的化学实验创设情境

化学科学研究离不开实验,化学教学活动当然也离不开实验,在化学课堂上,实验的作用毋庸置疑,而实验活动也凭借其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在创设教学情境,引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通过课堂上的实验,可以将原本抽象,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的概念或原理以实验的手段呈现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心中有数,这样在接下来更进一步的进行讲解分析时,学生的接收度会高得多。例如,在讲到“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时,笔者就在课堂上给学生现场演示了一段实验活动:将二氧化碳气体充入一只空塑料瓶中,再将浓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瓶中,接下来,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只见瓶子仿佛被什么力量压迫一样,整个瓶身都发生了变形,并且发出了噼啪的响声,看到这个现象以后,全班学生都连呼“神奇”,学生的热情很快被点燃了,大家都跃跃欲试,想要弄清楚这个神奇现象背后的原因,在实验情境的引领下,学生的学习探究活动不再是被动的,而是自觉主动地进入了学习情境之中,这样一来,利用实验创设情境的目的就轻松达到了。可以说,在课堂上通过有趣的实验演示,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体验,借助于实验的吸引力,让学生建立起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一旦学生产生了兴趣,接下来的一切教学活动都会变得事半功倍。

三、以鲜活的生活实例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并非是一门束之高阁的科学,随着化学科技的进步,化学已经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到我们每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可以说,化学的进步在不断地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给我们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是化学的影子。在化学课堂上,如果教师能够将化学学科的这一特点应用于教学活动中,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来创设教学情境,以学生了解的生活经验作为出发点,帮助学生感受理解课本上的化学知识,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更重要的是,还能让学生体味化学科学的实效性,培养他们将理论知识用于实际的理想和能力。例如,在讲到“酸碱的性质”时,笔者就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作为问题抛给了学生,如铁制品生锈了应该怎么处理?烧水壶用时间长,在水壶的内壁和底部会产生很多水垢,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将水垢祛除?在讲到“化学与材料”时,让学生共同讨论一下,不同材质的衣服穿在身上的不同感受。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带领学生来到社区、工厂等地,进行一些实地考察,如,在讲到“水资源”时,可以带着学生去当地水厂参观,或者带着学生去当地一些排污问题比较严重的地方去考察一下等,这样用实际生活中鲜活的实例来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让化学知识更加直观,还能够让学生通过亲眼见证,从内心更加信服,进而提高他们学好化学的信心。

情境教学模式是有效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法宝,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懂得利用它,掌握情境创设的技能,努力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化学课堂也变得生动有趣,科学高效。

摘要:如何在化学课堂上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思维,是当前化学教师十分重视的一个教学技能。本文结合实例,探究了几种在化学课堂上情境创设的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化学课堂,情境创设,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吴翠萍.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J].成功(教育),2010年09期

[2]张丽洁.中学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上一篇:智慧与方法教育下一篇:工厂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