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应用

2024-06-18

进阶应用(共12篇)

进阶应用 篇1

近年来,攀枝花学院积极探索和尝试实践教学方式和方法,开始构建并施行了以感知型、实操型、探索型三种主要阶段的一体式实践教学进阶模式。该实践教学模式既是指导实践教学的思想,亦是实践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因为它是以一体性、进阶性为原则构建的一体式实践教学进阶模式。应用型专业一体式实践教学进阶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着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在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中实施实践教学模式意义重大且是非常必要的。

1 一体式实践教学进阶模式概述

我国一直在应用型专业中倡导理论联系实践的教育方针,我国教育部也将实践教学水平定为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重要内容和指标。构建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技能及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对我国人才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一体式实践教学进阶模式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结合专业学科的理论方法,整体设计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制定并实施教学计划,使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实践到反思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一体式实践教学进阶模式强调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理念,从感知到实操到探索是一体的分阶段的、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一体式实践教学进阶模式着眼于应用型专业四年的实践教学,有助于广大学生的理解认同和接受,有助于推动高等学校应用型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和提升。

2 构建一体式实践教学进阶模式的必要性

2.1 深化对理论的理解

一体式实践教学进阶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亲眼目睹、亲身践行的机会,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通过一体式实践教学,使学生所学理论不再枯燥乏味、一知半解,而是生动有趣的、是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提高其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形成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在实践教学组织形式上,根

据学生的学习规律,积极开展实训、课程设计、实习实践、创业等多种实践教学形式。指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激发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践中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3 完善实践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一体式实践教学进阶模式在观念、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全方位的考核评价实践教学的教和学,建构了适合学生学习规律的评价体系,有力地完善了现有的实践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2.4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学校积极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一体式实践教学进阶模式,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应用性、实践技能的培养为着力点,以整体素质的提高为落脚点,积极引导学生朝成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方向努力。

3 一体式实践教学进阶模式的构建原则

3.1 进阶性原则

进阶性原则是指必须指导学生完成一体式实践教学进阶模式中的三个阶段,从初级到高级缺一不可。学习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而实践教学更是如此。三个阶段的安排符合学习的规律,因此必须有相应的制度设计保证学生可以层层进阶,完成相应的实践教学任务。

3.2 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实践教学进阶模式本身是一个整体,和理论教学相结合构成教学整体。因此,就要从教学的内在规律性出发,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统筹安排理论和实践教学,设计合理科学的实践教学计划。

3.3 交叉性原则

交叉性原则,指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的内容之间相互交叉、过程之间的相互交叉。内容之间的交叉是因为理论和实践是教学的一体两面,不是对立的关系。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和升华,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加强。因此内容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实属必然。从教育规律出发,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之间的交叉和渗透是最科学合理的,是相互贯通一致的。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两者不是相互平行的关系,而是相互交织的非线性关系。

3.4 灵活性原则

一体式实践教学进阶模式不应该忽视学生的差异性,切忌“一视同仁”。一体式实践教学进阶模式必须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灵活施教,设计和选择合适的形式进行实践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5 具体性原则

具体性原则是指在一体式实践教学进阶模式的实施上必须突出具体性和可操作性,摒弃不切实际的泛泛而论。首先,一体式实践教学进阶模式要与学校和学生的情况相适应;其次,一体体式实践教学进阶模式必须要针对每一个阶段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评价标准,已达到每个阶段都有计划、每个阶段都有评价的程度。

4 结论

应用型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培养综合型应用人才,因此,必须在本科阶段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予以加强。一体式实践教学进阶模式的要求可以表述为: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要求和进阶的学习理念,学生在学校的统筹计划下,参加分阶段、分层次的实践教学过程,以达到时代背景下的应用型专业的培养目标的一种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郑春龙,邵红艳.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墩研究,2007(4).

[2]温远光,苏初旺,招礼军,杨梅,李宁,王凌晖,曾冬梅.林业类高校本科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广西大学林学院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4(3).

[3]宋利杰,张永彬.测绘实验示范中心建设有关问题[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学版),2012(4).

进阶应用 篇2

实现Ctrl+鼠标点击跳转

在文档底部加上TOP超链接,回到文章顶部

二、用书签实现在文档内部任意位置的跳转 插入——书签——选中文本——右键——超链接 利用超链接实现不同文档间的跳转,我的文档索引 超链接到网页(必须用英文输入法,加上http://)链接到图片 链接到视频

取消超链接,右键取消、菜单项取消

三、自动更正,工具、自动更正、键入时自动套用格式、自动套用格式,再次输入时就不会是超链接了,当恢复了设置后再次在链接尾部回车,又变成链接了

演示自动更正的趣味应用,囧rz...回车,把“我”更正成“你”,再把他们改回来 输入法的字典功能,也可以实现自动更正,编辑自定义短语

四、主控文档

主控文档是指包含一系列相关文档的文档,用户可以使用主控文档将长文档分成较小的、更容易管理的字文档,从而使其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每个子文档可以在主控文档中打开,也可以单独打开。新建文档,写入标题,并先切换到大纲模式,输入级别格式,分别插入3个文档。展开子文档和折叠子文档。

五、使用窗体

复选框大小中“自动”,那么word将基于当前字体大小定义框的大小;如果选中“固定”,则必须为复选框选定一个固定值

下拉型中的“删除”可删除选项,单击上下移动钮,可以调整选项的项目

如果清除“启用填充”、“启用复选框”、“启用下拉列表”,用户则无法填写窗体域,该窗体域只读

在默认情况下,插入窗体域的窗体总是带着灰色底纹,以便区别于普通的文本和图形,使用户可以快速地识别域,但底纹是不会被打印出来的。可以通过单击窗体工具栏上的窗体底纹按钮a,可以隐藏或显示底纹。

在添加帮助文字中自己键入,会在左下角显示 保护、存储和恢复窗体

六、保护窗体

点击锁定按钮,进行保护,这样他人只能在窗体中输入数据,而不能修改窗体中的文本和图形。但这种保护不严密,因为可以通过再次点击锁定按钮,从而解除窗体的保护。要做到真正地保护窗体,可以通过给窗体设置密码,防止他人未经许可是不可以修改窗体。工具,取消文档保护,文档保护,编辑限制,选中“仅允许在文档中进行此类编辑”,在下拉选中“填写窗体”,最后,“是,启动强制保护”,密码

保存窗体模板,当对一个窗体中的内容和格式都设置好后,要将它作为一个模板保存起来,并使这个窗体模板保持其窗体的“空白区域”,以便在需要的时候重复使用。另存为,文件类型下拉,选择“文档模板”,输入模板名,然后保存。关闭后重新打开,并重新填写。

七、对于普通文档的保护 使用密码 工具,保护文档

隐私选项功能,先演示会显示的作者名,然后选项,安全性,保存时从文件属性中删除个人信息

八、使用控件

工具栏,控件工具箱点Word“视图”菜单,在“工具栏”项中点“控件工具箱” 其中有一个按钮是内部有小对勾的方框,用鼠标指向时会出现“复选框”的提示。

点“复选框”按钮,会在Word页面上出现一个叫标有“CheckBox1”的小方框,即“第1复选框”,前面的小方框就是复选框,底纹是灰色,点“控件工具箱”的第一个按钮“退出设计模式”就可以在内部打对勾的,也可以取消对勾。

再点“复选框”按钮,会在页面上再出现一个“复选框”标签,叫“CheckBox2”,即“第2复选框”。往下依次类推。

按下“控件工具箱”第一个按钮,使它处于“设计模式”,点中一个“复选框”,四周会出现八个小圆圈,处于选中状态,点“控件工具箱”第二个按钮,在左侧出现一个“属性”对话框,点“BackColor”项,这是设置背景颜色的,右边的单元格中出现个下拉三角,点击,选中合适的颜色。

自信游戏快乐进阶 篇3

针对两岁以下的幼儿,专家们提供了以下培养自信心的小游戏。当然,你还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表现进行细节调整,如果能在掌握了这些方法之后,创造出最适合你的宝宝的游戏就更棒了!

6个月宝宝

学舌游戏

如何玩:发出个怪音节,然后等孩子学你的样子也出这么一声;之后,无论孩子发出的声音像不像,你再模仿他的

发音就行。

选择理由:当发现自己能发出许多不同的声音时,这个年纪的孩子会非常兴奋。用这种原始的“对话”来告诉他掌握语言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并以此激发他的学习热情。

更进一步:慢慢把这种简单的模仿变得更有意义。你可以渐渐地只答复那些有明确意义的声音片断。

够东西游戏

如何玩:用枕头放在孩子身后,支撑他坐住,然后将一个色彩鲜艳的玩具,或者是平时他喜欢的东西放在他前面不远的地方,让孩子努力伸手去够这个东西。

选择理由:这种练习可以锻炼孩子身体的肌肉,同时增强他的平衡能力以及自信心,将来当孩子练习自己站起来的时候,这三样可是很必要的啊。

更进一步:当孩子趴着或者躺着的时候,帮助他站立起来。试着用他自己的脚移动几下。

12个月宝宝

敲木块游戏

如何玩:用软积木搭一个木塔,然后让孩子将塔推倒。如果他做不到,那么帮他推倒木塔;然后再一起重建木塔。

选择理由:这个游戏可以提高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并且让他觉得自己有能力控制游戏。

更进一步:鼓励孩子去建一个他自己的木塔。大多数1岁大的孩子都能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把2个或者3个积木放在一起。

找妈妈游戏

如何玩:让孩子看着你藏到了沙发后面,然后你再突然一下子跳出来说“嘣”;然后再换个地方,重复这个游戏。

选择理由:在大约 12个月的时候,孩子开始理解:有些时候,当物体离开自己的视线时,并不是真正的消失了。你的消失又出现,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妈妈总是会在什么地方的。

更进一步:随着孩子的年龄渐长,你可以把它发展成真正的捉迷藏游戏。

18个月宝宝

快乐农场游戏

如何玩:找一些对于孩子来说安全的小动物玩具、小物件或者人形玩偶,建立一个玩具农场、车库或者小客厅,然后根据这些场景编个故事。

选择理由:这种类型的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一种控制感。同时帮助孩子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更进一步:把一个新角色介绍到场景中来,比如一个宠物狗;然后通过提问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小狗应该睡在哪里呢”,“他要去哪儿吃饭”,“在其他动物中,谁是他的好朋友啊”等。

找颜色游戏

如何玩:用单一颜色的纸将一个鞋盒盖住,然后在里面放一些塑料杯子、球、积木、书等各类东西,但这些东西都应该有同样的颜色;然后,把盒子放在孩子面前,让他一个接一个地把东西拿出来;与此同时,每拿出一个东西,你就给孩子一个定义:这是红色的球,这是一个红色的杯子等。

选择理由:孩子们喜欢将东西拿出来再放进去这种重复动作,在愉快的心情下,他们能拓展词汇量,并理解什么是颜色。

更进一步:当你把东西放回盒子时候,出声数着数:一个、二个、三个等,让孩子渐渐有数量的概念;另外,你还可以拿出另外一种颜色的盒子和东西,试着让孩子将不同颜色的东西区分开。

24个月宝宝

拼图游戏

如何玩:选取一些图案有趣的明信片或是照片,将它们按着某种顺序排列在一起,比如时间顺序,或者是人物顺序等,然后逐一给孩子介绍上面的内容;介绍完之后,把这些卡片混在一起,然后请孩子帮你把它们恢复成原来的样子。你可以给孩子写提示,比如:“我记得在这里看到一条船”或是“另一个有船的卡片在哪儿?”

选择理由:绝大多数幼儿在这个时候能掌握分辨图像以及记忆它们的能力。因此适时提供这种练习,能使他们在完成拼图的同时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和建立自信心。

更进一步:问问孩子他认出图片上的地方了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他都能记起些什么呢?(千万不要期望太高,孩子能说出一个字,比如“湖”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这种方法能进一步锻炼小家伙的说话能力和长时间记忆的能力。

角色扮演游戏

如何玩:准备一些各种各样的小丑帽子、靴子、项链,或是娃娃道具,比如听诊器、相机、电话等,然后跟孩子一道开始“看看谁装扮得更像”。如果他没有很快进入状态,你可以先顶起一只靴子,然后说:“这是一顶漂亮的厨师帽!我是一个很棒的大厨师!”

选择理由:这个年纪的孩子早就掌握了“假扮”的技巧,你所要做的事就是提供他适宜的环境,然后等着看他的表演就好了。

进阶应用 篇4

1一般资料

某大型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拥有护理人员2934人,护理单元104个,护理部主任1名,副主任4名,科护士长18名,护士长152名;主任护师6人,副主任护师42人,主管护师265人,护师及以下2621人;博士1人,硕士生27人,本科学历1889人,大专学历1017人。根据卫生部护士岗位管理试点医院及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该院护理工作实际情况,对全院护士进行分层岗位管理,并按各层级的要求进行理论操作能力培训、责任病人护理、工作绩效考核。

2方法

2.1护理岗位分级分类管理

2.1.1护士能级分类体系

借鉴国外护士分类等级,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护士能级分类体系,具体包括:(1)根据护士的资质条件,确定护士岗位分级标准。主要根据护士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以及能力等方面将护士分为助理级护士、临床级护士以及专家级护士,其中临床级护士包括护士级护士(N1级)、护师级护士(N2级)、主管级护士(N3级)、专科护士(N4级)。(2)按照工作性质、责任轻重、技术难度等要素制定不同层级护理人员的职责与工作范畴。(3)制定各级护理人员的岗位量化考评标准,并定期进行月考评及年度考评,月考评结果与月奖金系数挂钩,年度考评结果与岗位级别挂钩。(4)将职称晋升与岗位挂钩。(5)人力资源能级对应,主要遵循按需设岗、按岗聘用、自愿选择、竞争上岗、定编定岗,动态管理等原则。

目前,该院所有临床科室全部实施岗位管理工作,按照护士的职称、经验、技术水平和能力进行岗位公开竞聘,实现按职上岗,合理用人、按需用人,做到人岗匹配[3]。

2.1.2根据研究及需求,制定护士岗位层级设置与进阶模式图,见图1。

2.2制定护理岗位手册

2.2.1岗位资质,见表1。

2.2.2岗位职责,见图2。

2.2.3培训内容院新职工上岗前须统一参加岗前理论培训1周,护理操作技能2周。上岗后培训方式:理论培训:采取现场进行本院一考通学分卡刷卡方式,所有护理人员须参加护理部统一组织理论授课1次,并参加考核。操作培训:采取现场指纹确认方式,1.助理护士(AN)每月参加由护理部组织安排相关技巧礼仪及搬运法等常规操作培训。2.低年资护士(N1)每月参加由医院操作护理技能小组安排规范操作技能授课1次,并进行考核。3.高年资护士/护师(N2)每月参加医院操作护理技能小组安排规范操作技能授课1次,每季度进行考核1次。4.高年资护师/主管护师(N3)每年参加医院操作护理技能小组安排规范操作技能授课1次。除此之外,各级所有护理人员应定期参加国内外及院内外安排组织的各种培训学习,达到医院规定各岗位级别、Ⅱ、Ⅲ类培训学分要求。

2.2.4考核指标从工作、临床、能力、培训四个方面进行考核,根据责任护士的资质和能力,分管不超过8个责任患者,完成所管责任患者的所有治疗及护理。根据护理工作量、岗位职称、年资、学历,工作质量效果、患者满意度等方面以及医院考核小组每月通过对临床基础护理、一级/危重护理、安全生产、消毒隔离、病房管理、健康教育、文件书写、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考核评分。

2.3统计分析

2.3.1抽取实施护士岗位分层管理前后在基础护理、危重护理、消毒隔离、病房管理、文件书写、健康教育、安全生产7方面考核评分各20次,分析差异;问卷调查实施护士岗位分层管理前后患者满意度、家属满意度、护士满意度等3方面各500例,分析差异。

2.3.2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观察指标中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1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3结果

3.1实施护士岗位分层管理前后在基础护理、危重护理、消毒隔离、病房管理、文件书写、健康教育、安全生产等7方面比较,护士分层管理后各指标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2实施护士岗位分层管理前后在患者满意度、家属满意度、护士满意度等3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4讨论

4.1护士是接触患者时间最多的群体,护士的一言一行和水平反映了一个医院的整体水平,护士在提升医院整体声誉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医院应加强对护士的管理与培训,使护士和医院共同成长[4]。传统护理工作模式没有根据护士能力、职称以及资质进行分工,各班护士各自完成工作任务,对患者缺乏延续性、整体性护理[5],只有在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等要素,对护士进行合理分工、分层管理体现能级对应,建立公开、公平的竞聘机制,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护理服务数量、质量、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为核心,完善公开透明、全程跟踪、动态管理的考核机制,才能有效架构护士岗位管理的工作体系,逐步实现护理管理的科学化[6]。

4.2护理人员结构配置和使用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7]。科学合理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对确保护理质量改善患者护理结局具有重要意义[8,9,10,11]。岗位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是建立科学绩效和薪酬管理体系的必要条件[12]。按照公立医院改革关于完善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的任务要求,自2012年卫生部下发《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各大医院积极在医院护士队伍中打破人员行政和职称级别的界限,从“身份管理”转变到“岗位管理”,以提升护理科学管理水平、调动护士积极性,稳定和发展临床护士队伍[13]。但国内部分医院对护士实行“平台式”管理,在护士待遇上“同工不同酬”未能实现护理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不仅加重了护理人员的流失,还严重影响了护理队伍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14]。本研究旨在建立科学合理的,适应于综合医院的护理岗位、分层及绩效管理体系,以实施岗位管理为切入点,对护士的分层使用、绩效考核等实施科学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实现医院护理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进而稳定和发展临床护士队伍[15]。本研究显示通过实施护士岗位层级设置管理与进阶模式,在基础护理、危重护理、消毒隔离、病房管理、文件书写、健康教育、安全生产及患者、家属、护士满意度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16],减少了护理差错[17],充分挖掘了护士潜能,提高了护士整体素质[18],同时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19]。

4.3通过护士岗位层级设置管理与进阶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护理竞争发展平台得以建立。“定员管理、定向培养、定能分解”护理岗位管理模式,积极营造了“公正、公平、公开”良好竞争氛围;增强了护士岗位奉献意识、履职表现;发挥了护士们展现自我的巨大潜能,护士们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明显提升,对于护理工作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护士岗位层级设置管理与进阶模式的实施成效。方法 通过实行病房分级分类管理,分层设置各类及子类护理岗位,并实施护士绩效管理。统计分析实施前后基础护理、危重护理、消毒隔离、病房管理、文件书写、健康教育、安全生产评分差异,分析病人满意度、家属满意度、护士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实施护士岗位分层管理后基础护理、危重护理、消毒隔离、病房管理、文件书写、健康教育、安全生产较实施前各指标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人满意度、家属满意度、护士满意度较实施前各项指标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建立在临床护理岗位分级、岗位培训和绩效分配基础上的护士岗位管理,能够提高护理管理效能,促进优质护理的深入开展。

托福写作进阶练习 篇5

托福备考之独立写作满分范文:

The Advantages of City Life

There are undeniable advantages to both life in a big city and in a small town. The former offers more excitement and convenience while the latter offers a cleaner, quieter and often friendlier place to live. However, despite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town life, I prefer to live in a big city for several reasons.

First, life in the city is more convenient. More goods are available and stores are open later. Also, there is better public transportation so it is easier to get around. I can find almost anything I want easily in the city. Second, there are more ways to spend leisure time in the city. There are many places I can go to meet friends and have fun. Finally, and most importantly, the city offers more educational and career opportunities. The city often attracts the best teachers and the best companies. There is also a wider choice of jobs so it is easier to move up the career ladder.

截击进阶术 篇6

1带有滑行感的截击

重点:拍面斜着挥动打出下旋球

对于初学者而言,能在网前把球截过去就可以了,但如果想给对方制造困难,需要进一步打出落地后向前滑行的截击球——也就是下旋截击球。打出下旋截击球的重点是看准来球,从拍柄端开始,把球拍斜着向前斜下方挥动,把拍头由外侧向内侧削。引拍时注意少打开腋下,挥拍时闭合腋下的话,有助于更自然地打出下旋截击的效果。但要注意的是不要把球拍极端地往下挥动或者扣下来。

TIPS:

a从拍柄端开始挥动

b球拍拍面要经过球的下面

c球拍面斜着向前斜下方挥动

d感受拍头由外侧向内侧的轨迹。

a—d在引拍时不要过分打开腋下,挥动时逐渐闭合腋下。

TIPS:

ef不要把拍面扣下来。扣拍的打法多见于女性初学者。这种打法不能给球施加下旋效果,而且球容易打飞。

gh过分往下切也是不对的。把球极端地从上往下切,回过去的球没有威力。

高位截击

重点:前脚边向前迈边看准球,击球后脚再落地

当来球的高度较高时,我们有必要做出适当的调整。求提高截击球的质量。在上期我们讲到,面对正常高度的来球,在向前迈进的葡脚落地的同时击球。但高位截击时一定要击球后再落脚,这样才能确保球打得有力。原理是在截击过程中加以体重,击球后也能把球拍向前推。

在高位截击时再加以肘关节的屈伸,效果会更好。在准备动作时稍微弯曲肘关节,在截击时伸出肘关节。

TIPS:

b迈出前脚,前脚还未落地时进行截击:

c截击后再落脚。

低位截击

重点:脚先着地,姿势稳定后截击

与高位截击相反,当对方来球较低的时候,应该在前脚落地后再击球。前脚先落地后才能保持稳定的姿势,以便更好的控制拍面。还可以利用重心的移动把球截击的深一点。低位截击中,要想落脚的同时截击或落脚前截击的话,拍面不稳定,很容易失误。

TIPS:

进阶应用 篇7

一、高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现状与应用技术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冲突

应用技术型会计人才,顾名思义,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良好的个人素养和高尚的职业操守,更要具备较强的会计实务和岗位适应能力。

然而,根据多年的教学跟踪调研数据发现,虽然各高校的基础会计课程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变革,但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实际岗位需求等问题,致使学生兴趣缺乏,在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中问题频出,甚至毕业后不能直接胜任财经岗位的情况出现。其中,以教需脱节的问题尤为突出,即高校的《基础会计》课程未能及时适应会计行业变化的需求,只重会计理论、轻出纳实务,甚至有的高校的《基础会计》教授过程中,完全没有涉及到出纳岗位的相关知识。而现实情况是,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往往是从最基层的出纳人员做起的。以上这些现状,都是和我们应用技术型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相矛盾、相背离的。

二、基础会计分岗进阶式教学改革理念及创新

基础会计“分岗进阶式”教改理念是我课题组通过对企事业单位的实地调研,结合出纳与会计基本岗位的实际任职需要,为解决多年来会计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多数不能直接从事财经岗位工作的现状而提出的。

其教学改革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分解出纳与会计基本岗位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将基础会计的课程内容按岗位划分出纳和一般会计两个模块,再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需要,来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从而循序渐进地实现出纳岗位到会计岗位的进阶,为实现应用技术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中,学生素质、知识和技能培养是教改设计的核心,“分岗位进阶式技能模块化”“项目教学”和“课证融合”是课程设计的特色所在。

三、基础会计分岗进阶式教学改革思路

本课程的教改设计是建立在出纳与会计基本岗位人才需求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重点来进行的。根据服务国家及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应用技术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我课题组通过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访谈校友和一线会计人员,对岗位与能力进行调查,对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最终形成目前较为现实的工作任务导向的各种学习及项目实训。

在整个分岗进阶式教改过程中,我校《基础会计》课程采用的是以会计岗位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项目教学为主导,以校企合作为路径,以应用型会计人才为培养目标,融“教学做”及“课证”为一体的工学结合课程建设模式。

整个教改设计体现了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三个特点。其中,实践性体现在基础会计课程内容以财会人员工作过程及职业能力为本位;开放性体现在本课程是由双元主体———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财经行业的专家共同建设;职业性体现在将课堂组织采用高度仿真的实务资料进行教学指导。

四、基础会计分岗进阶式教学改革设计与实施

《基础会计》作为一门会计基本技能的具体应用课程,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真假钞识别、点钞技能、珠算、票据填写、基本会计全盘账务处理)的培养和职业综合素养的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对未来的中级会计、财务主管、财务总监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至关重要。为了能更好地实现应用技术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我校《基础会计》课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改设计与实施:

(1)教学内容方面:分岗进阶式教学改革对基础会计的课程内容进行了整体规划,根据财经行业发展需要和完成出纳及会计基本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来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整个课程设置紧扣时代发展的脉络,同时也将会计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以及岗位实务和业务的最新动态及时加入教学内容中,从而避免了出现学生所学的理论与实践能力脱节的现象。

(2)课程标准方面:分岗进阶式教学改革对基础会计的课程标准进行了重新设计,重点突出岗位群的培养,将出纳与会计岗位相结合,以掌握基本技能为目的,将教学内容任务化,旨在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技术型会计人才。其中,具体教学任务设置如下表所示:

(3)实践教学方面:实践教学作为基础会计分岗进阶式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我课题组主要通过加强校内外教学实践、校企合作来实现对学生会计实务操作技能的训练目标。首先,在新课伊始,老师会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深入企业进行实地教学,带领学生去合作企业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对财经岗位有更为直观的了解,并通过校内外老师的指导讲解,对出纳、会计基本岗位的工作流程产生基本认识。其次,除了在学期末设置为期两周的实训周外,在知识教授环节,我课题组还同步衔接基础会计的理论知识,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平台———手工会计实训平台、出纳实训平台、VBSE等实训平台,通过建立虚拟企业、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将实践教学穿插在理论教学过程之中,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并在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再次,为了让学生对出纳会计工作流程有更为感性的认识,我们在教学过程将学生身份置换成财务科各会计岗位人员,使学生以会计职业人身份置于企业财务岗位中学习会计,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了解岗位设置并掌握各岗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实现零培训就业的目标。此外,我们还充分利用企业教育资源,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授课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聘请企业的财务经理来校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及教师进行会计实务讲座,从而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4)教材编撰方面:由于当前的基础会计教材重会计、轻出纳,甚至多数教材几乎不涉及到出纳岗位的相关知识,因此,我课题组以真实岗位工作任务及业务资料数据为依据,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了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教材《新编基础会计》及《新编基础会计仿真岗位实训》,通过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出纳、会计岗位工作任务,做到教、学、练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5)教学方法方面:本着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懂学透,提高综合能力及就业竞争力为目的,我课题组采用了教学课件演示、课堂现场操作、师生研讨、学生演示教师评价等多种灵活的授课方式。1分组角色扮演法。模拟岗位分工,通过由“点———线———面”的实践教学方法,将各项目按照财务各工作岗位分组分派任务及安排任务中相关角色的扮演,由学生分组进行,独立完成实训任务。2情景教学法。创造与工作单位相仿情境,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接受模拟企业工作式教学,提高学生认知程度,激发学习兴趣。3课堂讨论法。采用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4实物演示法。利用实物进行操作,淡化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界限,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并在动手过程中解决理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5多媒体视频演示教学法。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flash动画演示等手段进行实物演示及教学,使教学更具生动性、丰富性和直观性。6任务驱动法。通过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项目,并设置相关任务由学生与教师共同完成的教学方法,采用提问、师生互动等形式,使师生共同进行情景思维,以完成相关任务。

(6)师资团队方面:一方面,通过组建优秀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聘请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和管理经验的企业高级财务管理专家担任校内特聘教授,同时将实训基地的会计人员聘为校外实训教师,为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师资保证;另一方面,我们将会计老师输送到企业里面实践、进行业务提升,借此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并依据不同企业、不同行业的特性,科学合理地设计安排教学环节内容,将分岗进阶式教学应用于基础会计教学中。

综上所述,我校基础会计课程通过采用分岗位进阶式教学改革,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出纳、会计岗位模块教学为中心,通过让学生参与和了解岗位设置并掌握各岗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真正具有企业所要求的实际操作技能,从而实现应用技术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全面深化改革,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各高等院校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在此大环境下,会计作为一个涉及到社会各行各业的重要领域,其人才的培养,更成为各大高校的重中之重。而基础会计,作为会计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更是在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目前高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现状与应用技术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冲突为起点,引出核心内容——基础会计分岗进阶式教学改革,以期更好地实现课程与岗位的零对接,为国家及地方经济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会计人才。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基础会计,分岗进阶,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胡丹,欧阳电平.信息化时代应用技术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探究[J].财会月刊,2015(27).

进阶的智能家居 篇8

前景光明

业内人士普遍将2014年视为智能家居元年。在2014年间,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智能家居已经不再停留在以往的概念层面,而是已经慢慢步入消费级层面。在201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各大展商纷纷参展其智能家居产品正好印证了这一点。故而,2015年又被视作将是智能家居作为消费品在消费级市场爆发的一年。在今年瑞士达沃斯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上,Google总裁Eric Schmidt在一次小组讨论中就大胆预言,物联网日后的发展壮大或将导致互联网的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高度个性化、互动化的物联网世界。智能家居是现阶段互联网依托物联网融入消费者生活最为现实的成果体现。美国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预测:到2020年,物联网将每年带来300亿美金的市场利润,更会有将近25亿个设备连接到物联网。作为物联网领域的排头兵,智能家居产业的未来看上去是一片光明。

信息技术推动智能家居发展

近些年来,智能家居设计理念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发生着改变。随着物联网话题持续的升温与研究的不断深入,智能家居逐渐发展成为了物联网重要的一部分。在物联网概念提出以前,智能家居已经存在,现在可以称以前的智能家居为传统智能家居,或者是家庭自动化。在传统的智能家居阶段,各种家电之间不能建立必要的联系,可谓是各司其职。现阶段智能家居配合了物联网与云计算技术以后,家庭自动化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智能的需要,现在用户需要的是拥有更多智慧的家居环境。现阶段,智能家居多被设计者赋予了主动学习的能力,以Nest恒温器为例,它可以通过记录用户室内温度数据,通过自我学习来识别用户的生活习惯。当Nest恒温器连接到室内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后,它可以根据室内温度、湿度、光线强度甚至是房间内用户移动情况来对室内中央空调进行自动调节,以满足用户对于舒适度的要求。除了主动学习能力以外,当代智能家居另一大特色便是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用户与家电的远程控制和单品智能家电之间的信息交互。再拿Nest恒温器为例,当恒温器发现用户离开房间后,可以将此信息传输给已经与之联网的冰箱,这时冰箱就会采用最节能的功率运行。

平台之争

在强化了 功能性的 同时 ,减少用户的使用负担也是当今智能家居的发展方向。为了实现化繁为简,做到统一管理跨品类跨品牌间智能设备的使用,标准化的智能运行平台是必不可少的。平台之于智能家居,相当于手机操作系统之于智能手机。放眼当今智能手机市场,Android系统跟i OS系统几乎统治了整个智能手机市场。它们建立了两个生态标准,智能手机相当大比例的内容和服务都是粘附在这两个平台上。尤其以Android系统为甚,不同的产品在Android的帮助下实现了运行在同一个平台上,共享同一平台的资源。

与智能手机操作系统i OS与A n d r o i d几乎一统天下的局面不同,智能家居的解决方案零碎分散,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厂家的产品或者是不同类别的智能家电无法通过中央控制系统进行统一的控制和管理。一旦有了较为统一的智能家居平台,很多创业型专攻智能硬件的小型厂商便可以专注于产品的研发,然后只要针对其应用的开放API输入相应的程序与数据便可以实现智能家电的联网与使用。通过2014年以及2015年的两届国际消费电子展,不难看出,打造智能家居平台已经成为了当下智能家居领导者的首要工作。目前国内外主要的参与者包括三星,Google,Apple、海尔、小米以及BAT三巨头等。

首先来看Google。在2014年的1月13日,Google宣布以3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一家名为NestLabs的智能家居公司。此消息一出,立刻在智能家居领域激起千层浪,也让此前不温不火的智能家居再次成为热议话题。这次32亿美金的收购也成为Google历史上规模仅次于摩托罗拉收购案之后的第二大收购。Nest Labs公司成立于2011年,由“i Pod”之父Tony Fadell创办。Nest Labs作为智能家居公司,其推出的第一款产品是Nest恒温器,它可以通过记录用户的室内温度数据,智能识别用户的生活习惯,并将室内环境保持在最舒适的状态。在Nest恒温器大获成功后,NestLabs又于2013年末,推出了名为Protect的烟雾探测警报器。如果只以Nest Lab旗下的这两款产品而言,似乎32亿美元的收购价格确实让人难以理解,但是对于Google这样一家讲究开放生态模式的公司来讲,Nest Labs对于开放API接口以允许第三方公司访问其设备并与之可以进行通讯连接的做法似乎更是其看中的方向。Nest Labs开放其Nest API接口后,其他智能硬件的开发者可以创建软硬件服务与Nest温控器链接,以Nest温控器为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来实现智能家居的全局控制。正是因为Nest Labs这种开放精神,使Google对Nest Labs在智能家居领域日后的表现充满了期待。如今,Nest Labs的合作伙伴已经包含了诸如LG、飞利浦、Whirlpool、奔驰等来自多个领域的厂家。

看过Google和Nest Labs的合作,我们再来看看Apple在智能家居方面的表现。不同于Google和三星近两年间在智能家居领域的高调亮相,Apple始终保持着低调的姿态。在Google收购Nest Labs之前,后者最大的收购绯闻对象便是Apple。但是随着Google 32亿美元的收购案尘埃落定,Apple在智能家居的布局也一直没有浮出水面。直到2014年的WWDC(苹果电脑全球研发者大会)上,Apple才首次对外公布了名为Home Kit的智能家居平台。Home Kit是Apple指定的智能家居硬件管理平台,可以让Apple设备与其他基于Home Kit硬件标准的智能家电进行连接。为了突出Home Kit在智能家居平台中的独特性,Apple公司还为其赋予了一项杀手锏级的功能——语音控制功能。众所周知,Apple已经在其现有的智能设备中安装了Siri语音系统。如今,Apple又会将Siri语音系统结合到Home Kit智能家居平台中使用。有了Siri的帮助,用户便可以通过语音的方式对家中的智能家居进行控制,避免了多余操作所带来的麻烦。但是,如果用户希望在离开家时依然可以通过Siri去遥控家中的Home Kit设备,那么就需要额外去购买一台Apple TV机顶盒作为类似Nest恒温器一样的智能家居控制中心。

三星电子 是传统的 家电巨头,并且也一直在智能家居方面走在前列。2014年8月,三星与智能家居开放平台Smart Things达成收购协议,以2亿美金价格收购了这家创办于2012年的智能家居平台公司。Smart Things的理念是主张开放,尽可能多的兼容第三方产品。三星收购这家公司的目的也十分明确,如同Google收购Nest Labs一样,三星也正是看中了Smart Things开放平台的性质。三星电子CEO尹富根在今年1月5日宣布了三星最新物联网策略,那就是在两年内让包括三星生产的电视以 及移动设 备都能够 联网,并于2020年实现全部电子产品联网的目标。

从上述三家公司关于智能家居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科技巨头们在智能家居领域的竞争,已经不仅仅局限在生产一种或几种新颖的产品,而是在怎么去建立智能家居的标准和平台,试图通过标准的建立控制住智能家居的入口,从而打造围绕自家产品运行的智能生态圈。就如同现在的Android和i OS之争,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智能家居不再是单一企业间的竞争,而是演变成为智能家居平台联盟的竞争。

资料来源:wire.com nest.com cnet.com

纵观201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智能家居可谓是看点多多。

专家型教师的内涵及其进阶路径 篇9

一、专家型教师的内涵与特征

1. 专家型教师的内涵

20世纪70年代后期, 研究者将认知心理学专长研究的方法应用于教育领域, 于是有了“专家型教师”一说。理论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Sternberg (1997) 提出了专家型教师教学的原型观 (Prototype View of Expert Teaching) 。[1]他认为专家型教师是具有某种教学专长的教师, 并从知识、问题解决的效率、洞察力三方面分析了专家型教师的内涵。

(1) 知识。包括内容知识 (学科知识和本体性知识) 、教学法知识 (条件性知识) 及实践性知识 (含外显的和内隐的) , 还包括丰富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背景知识, 以及通过内隐学习过程获得的经验性知识。

(2) 效率。包括教学技能的认识自动化、执行监控及认知资源的再投入, 并以丰富的知识与经验作为其认知技能自动化的基础。

(3) 洞察力。包括对问题深入、清晰、透彻的分析能力和独创、新颖、恰当的解决能力, 并能与个体认知过程的选择性编码、选择性联合和选择性比较密切联系。

在此基础上, 我国学者将专家型教师进一步界定为:在教学领域中具有丰富和组织化的专门知识、能高效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富有职业洞察力和创造力的教师, 也称教学专家或专家型教师, 通俗地讲, 就是那些教学经验丰富而又屡屡在教学上获得成功的教师。[2]

2. 专家型教师的特征

美国学者Berliner (1994) 对众多专家、新手教师比较研究的结果进行了总结, 得出了专家型教师的特征。[3]

(1) 专家型教师只是在他所属的领域中表现卓越。这是因为学生知识、学科知识等在不同学段、不同学科都是特定的。

(2) 专家型教师具有自动化的教学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出现的一般教学技能, 他们往往予以常规化, 把更多的心理资源运用到对自己教学、学生学习的监控上。

(3) 专家型教师对教学任务及所处的情境更敏感。他们更能注意教学任务及其情境, 如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阐述时的语气等。

(4) 专家型教师在教学中表现更灵活。他们并不是依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 而是让学生有一定的自由, 同时在恰当的时候把学生的学习纳入到既定的教学轨道中来。

(5) 专家型教师对教学问题进行深层表征。他们会运用更多的有关教学原则、学生认知等知识去分析教学问题。

(6) 专家型教师能快而准地知觉到有意义的教学事件并做出合理解释。

(7) 专家型教师能直觉到对教学有意义的信息, 并运用上述经验和理论知识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 推论情境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8) 专家型教师解决问题较慢。专家型教师的慢是因为在问题解决过程中, 他们会更多地分析教学情境、学生需求, 并尝试运用大量的教学原则, 提出更多、更详细的解决方式。

二、专家型教师培养对建设现代教师队伍的意义

专家型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宝贵资源和财富, 其卓越的教学成效、高超的教学技艺、独特的人格特征对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具有深刻、持久而积极的示范和激励作用, 专家型教师的培养对现代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也具有重大的导向和辐射意义。

1. 对教师个体成长的示范和激励意义

(1) 激发其他教师对完善自我的强烈诉求。专家型教师是师德表率, 育人模范。在与专家型教师自觉不自觉的比较过程中, 教师能够明确自身专业发展的不足, 从而确立继续努力的方向, 做到学有榜样, 赶有目标, 并在此激励下产生不甘落后、完善自我的强烈愿望和热情, 促进其持续的专业发展。

(2) 引领其他教师迅速找到专业成长路径。专家型教师乐于并能够成为专业发展的引领者。作为教学专家, 他们在教育思想和专业方向上所具有的先进性和创新性, 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使其他教师尤其是新手教师了解其从新手成长为专家的发展路径, 从中获得启迪和感悟, 借鉴经验, 汲取教训, 恰当地为我所用, 迅速找到切合自身的、有效的专业成长道路。

2. 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导向和辐射意义

(1) 专家型教师的素质要求代表教师队伍的发展方向。专家型教师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学识广博, 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先进的教学理念、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和娴熟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对专家型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专业情意等各方面的要求和标准, 是对教师专业达到成熟状态时的描述, 是广大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目标, 理应成为现阶段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发展方向。

(2) 专家型教师对教师素质整体提高的辐射作用。专家型教师是改革的先行者, 遇到问题都会进行反思并重新选择和尝试更合适的教学策略, 总是率先通过探索和实验来验证新的想法。专家型教师是动力源, 通过经验交流、专题讲座、示范课等多种形式, 专家型教师与同事分享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对周围的人施加积极的影响。发挥专家型教师的最大效应和辐射作用, 能使其他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最终实现“青出于蓝胜于蓝”, 为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储蓄后备力量。

三、我国当前教育环境下的专家型教师培养

新课程改革给我国的基础教育带来全方位的冲击, 也给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当前教育环境下我们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大力培养专家型教师。

1. 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

为了激励更多教师走上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道路, 国家和地方应有完善的教育政策和制度支持。其中特别涉及专家型教师认定并直接导向教师专业成长的政策主要是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和特级教师制度。

(1) 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实施以来, 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了卓有成效的导向和激励作用。然而, 在当今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背景下, 随着教育所面临的外部形势和内部条件的变化, 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在实施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加以完善。在岗位设置上, 应更多地遵循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 并以此为依据设置中小学教师职务的种类, 对其进行动态控制;在教师聘任上, 应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加大评聘分离的力度。确立以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业绩为重点内容的评审标准, 排除各种与教师专业素质无关或关联度较小的考评因素;在职责确定方面, 要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各职级教师的职责要求;在任职条件方面, 要甄别教师资格、教师职责和任职条件的不同要求, 研究、补充和完善现有各职级教师的不同任职条件。

(2) 特级教师制度。近30年来, 有关特级教师的评选和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和机制已渐趋完善, 但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专家型教师培养的角度看, 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评选比例过小, 基本上处于1‰与5‰之间, 难以对更多的教师产生激励作用;评选标准过泛, 应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和专家型教师群体的客观实际, 突出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效果等重点;参评年龄限制过高, 应按照教师专业发展历程及其规律合理设置参评资格的底线要求, 使具有“特级教师”称号的专家型教师在其职业生涯的“黄金年龄”发挥出更大的积极作用;待遇较低, 特级教师是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优秀专业工作者, 理应享受更好的待遇;管理效能低下, 特级教师制度的执行由地方具体操作, 受制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水平和重视程度, 差异较大;在任用上, 有的特级教师走上他们并不擅长的行政管理岗位, 稀缺的专家型教师优质人才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2. 改革职前培养模式

当前, 我国教师职前教育采取开放的培养模式, 实行教师专业教育和学科专业教育分离模式或分阶段培养模式。根据不同组合情况, 分离式教师培养模式可具体分为4年一贯制、“3+1”模式、“4+1”模式、“3+1+2”模式、“4+2”模式、“4+3”模式等不同类型。高师院校往往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并存, 由于不同模式所采取的学制年限不同, 因此, 也应建立多层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机构。

具体而言, 首先, 要强化师范性。加强教育理论的教学;提高教育类公共课 (教育学、心理学) 的教学质量;定期进行师范技能训练, 不仅包括传统的“三笔一话”, 还包括人际交往、教育技术、信息传递等方面的技能。其次, 要增加实践性课程比例, 提高教育实践成效。多开设一些实践活动课, 增加教育实习时间, 最少应达到西方国家平均水平, 即10~12周, 并分散到各学期进行。加强教育实验、实习基地建设, 配备专家型教师担任实习和见习的指导员。注重学生的实习效果, 要求学生在实习时能发现问题并从中找到解决办法。实行微格教学, 加大实践环节。再次, 要合理分配必修课与选修课, 增加跨专业选修课程。提高跨专业选修课质量, 增加选修课的门类和比例, 强化课程的弹性和灵活性, 以利于师范生获得广泛的文化基础知识, 满足学生对课程的多样化需求。

3. 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 又称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 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对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之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正, 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质的过程。研究表明, 教学反思是导致一部分教师成为专家型教师而另外一部分人却不能的重要原因。L.Kremer-Hayon (1993) 指出, 反思并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事, 教育权威人士、学校校长、其他教师、管理人员以及大学教授等, 都应对教师的反思给予支持、合作。没有这种支持与合作, 教师的反思很难进行。[4]

首先, 学校管理者应树立反思的典范。可在教职工大会、校园广播、宣传栏或演讲中, 公开展示自己决策背后的推理过程。学校管理者还应经常恳请教师对其工作表现提出匿名评论, 以使教师们做出诚实的回答, 并将评论公开化。

其次, 建立鼓励教师反思的管理制度。要促进教师反思, 需要有一定的制度规范, 最终使教师养成反思习惯, 使外在的规范转化为内在的行为依据。

再次, 赋予教师发展的自主支配时间和专业自主权。课业和精神压力过大已严重阻碍了中小学教师的学习和发展, 使其缺乏可供反思的时间与空间, 因此需减轻教师负担。此外, 还要超越传统的外控式管理, 赋予教师更大的专业活动自主权。

最后, 营造教师合作文化。应致力于构建合作的教师文化, 使教师在进行个体反思的基础上冲破个人文化的束缚, 形成一种真诚合作的氛围。

此外, 还要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 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师反思的起点是自我实践中的“问题”, 能否有清晰的问题意识, 能否面对问题寻求发展, 不断地在自我否定与重建中获得强健的生命力是教师成长的关键。

4. 增强在职培训的实效

正如Cook和Fine (1997) 指出的, 过去十年学校改革不成功的经验中有一条根本的教训——蜻蜓点水式的工作坊和浅尝辄止的半日学习培训, 不能保证教师回到课堂后会采用新观点。而要促使新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 打造一支专家型教师队伍, 我们必须把握观念与行为、理论与实践双向互动的关系, 强调教师的实践和参与, 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在培训内容上, 由理论课程为主走向实践课程为主。培训内容不能局限于教育理论知识的系统介绍, 应以实践课程为主, 将教师置于真实的或模拟真实的教学情境中, 立足于教师的直接经验, 回归教师的职业生活世界。

在培训方式上, 由大学和研修中心为主转向校本培训为主。让中小学承担起教师培训的主要责任, 同时与高等院校、教育研究机构合作, 从中小学校的需要和实际出发, 加强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沟通、交流, 在与同行展开共同讨论、质疑的平等对话中, 让教师的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进行比较和转换。

在培训模式上, 应提供多元模式并实现优势互补、优化组合。教师在职培训现已形成各具特色、功能各异的多种模式, 教师应根据个人情况各取所需, 选择适合自己的优化组合模式。可通过设立教师成长“菜单”、建设教师成长基地来实现, 即培训者出“菜单”、受训者“点菜”、教育局“买单”, 实现调控权、管理权、培训权的分离。

新课程的建设不能一蹴而就, 而是一个不断内化积淀的长期过程;新课程的实践不是纸上谈兵, 而是需要一批批生力军去冲锋陷阵, 这就是现代教师队伍的“中流砥柱”——专家型教师。他们代表着中国教育的前进方向, 肩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伟大使命, 在教师队伍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专家型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优秀分子, 中国基础教育呼唤专家型教师, 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教师实现由“经验型”、“工匠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参考文献

[1]R.J.Sternberg&J.A.Horvath.专家型教师教学的原型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1997 (1) .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3]D.C.Berliner.Learning About and Learning From Expert Teache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001 (35) .

数控车削项目教学能力进阶实训法 篇10

一、项目教学能力进阶实训法的特点

该法是指在进行某一项技能训练时, 教师对其总体目标进行有效地分解, 形成技能水平层层递进的项目系列 (项目一、项目二、项目三、……) , 学生在技能训练时, 只有在完成了低一层次项目的训练, 达到该项目的训练要求后, 才能进入高一层次项目的训练。在项目训练中,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查找资料, 主动学习, 前一个项目学到的知识可以指导后一个项目, 同时, 后一个项目又学习新知识。如此反复, 知识不断积累, 能力不断提高, 逐渐构成了学生自有的个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体系, 学生在获得职业技能的同时, 也为今后的继续教育打下了紧实的基础。

1. 打破学科界限

该方法体现了课程综合化的思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并完成各项目时, 其学习内容不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知识”, 而是将各种知识综合在一起, 什么不懂学什么, 淡化了“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的界限。

2. 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在实训过程中, 项目的选择可以是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项目或加以适当的改造, 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可以参照相关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这样, 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具备了相关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还能够逐步积累“工作过程知识”和基本的工作经验, 提前熟悉工作环境, 更好的实现毕业生职前职后的衔接。

3. 有利于学生的继续学习

目前, 中职毕业生的理论基础普遍较差, 毕业后继续接受教育比较困难。项目教学能力进阶实训法通过递进式的项目系列、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评价等, 使学生的知识不断积累, 能力逐渐提高, 在获得职业技能的同时, 形成了个人的专业知识理论体系,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项目教学能力进阶实训法的实施过程

1. 实训项目划分

我校数控专业的教师根据我校现有设备状况, 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毕业达到数控中级工水平的要求, 将数控车削实训细化为十六个项目单元。而“工厂实训”项目中的零件来自于相关企业, “工厂实训”过程模拟相关企业生产过程, 实现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2. 实训组织过程

实训的组织非常重要, 没有良好的组织措施, 再好的实训方案也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了较好的达到实训目标, 我们通过如下措施来组织学生实训:

(1) 安全教育。组织学生学习数控车床加工安全文明生产知识, 数控车床的安全操作规程, 砂轮机的安全操作规程, 生产实习的安全保护措施, 提高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设备的维护保养知识, 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2) 组建学习小组。以40人的标准班为例, 我校共有不同系统的 (华中、GSK980Tda) 数控机床10台, 把学生分成10组, 每组4人, 选出一名小组负责人, 各小组成员共同讨论、相互协作完成每一个项目任务。

(3) 项目执行。教师向各学习小组分配任务, 组长负责领取资料或工具, 学生通过相互讨论、查阅资料、归纳分析、共同学习、团结协作完成工作任务, 且每项工作任务具体落实到每个人。同时, 教师巡回指导, 帮助学生优化加工工艺, 改进加工方法。

(4) 小组总结。每位学生逐一介绍项目加工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总结成绩和不足之处, 整理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技能, 提出疑难问题在组内共同讨论解决。学习小组负责人将小组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统一记录反馈给教师。

(5) 教师评价与总结。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对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的表现、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形成进行检查评判, 认真记录学生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各项成绩。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的加强指导, 逐一解决。

(6) 动态管理。即执行某一项目时, 如果每一位同学都达到了“能力要求”的要求, 则全部进入下一项目的实训;相反, 若有部分同学不能达到“能力要求”的要求, 则对所有学生重新分组, 达到要求的同学进入下一项目的实训, 没有达到要求的同学继续学习本项目, 直到达到要求。动态管理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专业理论基础, 熟练掌握专业技能。

三、项目教学能力进阶实训法的教学评价

项目评价是项目教学能力进阶实训法的最后一个环节, 也是最容易忽略的一个环节。我们必须根据每个实训单元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教学评价, 它是对学生实训过程表现的综合评价, 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评价可分为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其中以教师评价为主, 自评、互评为辅。通过对学生实训过程的全面考核, 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作出全面的评价, 这样, 既可以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情况, 又可以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

项目教学能力进阶实训法的实施, 实现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实训课由仿真型向生产型、单一型向综合型的转变。学生的实训过程不仅仅是学习过程, 更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实践过程, 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建立继续教育所需的个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体系的同时, 培养了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敬业精神, 实训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在实训后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使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摘要:为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 提升其职业发展能力, 使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文章提出了在中职数控车削的实践教学中, 实施“项目教学能力进阶实训法”。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数控车削,能力进阶式,实训法,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科, 朱春娟.零起点、渐进式项目教学法[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8, 8 (5) .

[2]刘林.项目进阶实训法在钳工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教育家.2008, (14) .

[3]史云霞.高职“数控技术实训”项目化教学改革初探[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9 (1) .

黑势力进阶 篇11

BOSS Selection哈佛商务风范

奢华公文包展现出精美质地与出众设计感之间的融合。复古款式因奢侈的细节而更添韵味。

agnes b.的法式舒雅

一如 agnes b.的法式舒雅风格,对于手表的设计上,依旧不改其策,外形简单干净,运用黑色,具有极为朴实的色泽,搭配着亮丽的局部色彩,不夸张而有质感的完美诠释。

Alfred Dunhill Sentryman Black Tie限量钢笔

Alfred Dunhill致力于将风尚造型和实用功能性完美结合的代表作。这款优雅的书写笔,采用富有光泽和弹性的黑色PVD涂层,白色珍珠母贝笔帽顶端,18K金笔尖。笔帽仍沿用该系列经典的英国邮筒设计,呈现出此款精致笔具的完美比例。

Ferragamo经典鞋履

Ferragamo着重于线条和比例,强调夸张的细节设计。皮革采用天然生态的原料,植物式制革工艺和天然的粘着技术。使Ferragamo的经典鞋履更具有前所未有的魅力。

PRADA黑色的魅力

PRADA配饰具有内敛低调的黑色来呈现男性的阳刚气质。配以金色的logo牌,更加突出它奢华精致的一面。

BOSS Green系列加州反叛精英

进阶应用 篇12

关键词:地方高校,经管专业,创业教育,梯度进阶式

创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适应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的客观要求, 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 各地高校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对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形成了以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创业素质教育”“创业技能教育”和“综合式创业教育”三种模式。近十年的教学实践表明, 这些模式为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有益帮助, 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 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还不成熟, 还存在着模式封闭、方法单一, 泛泛而教、针对性不强 (如考虑学生知识背景、个性特征不多) , 教学环节不连续、时断时续, 社会支持体系不健全, 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等问题, 培养效果也不十分显著。为此,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并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 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本文拟在已有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 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 对地方高校经管专业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展开进一步探讨。

一、地方高校经管专业创业教育现状

1. 地方高校经管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经过30余年的教育积累, 我国经济管理部门人才紧缺的现象已经得到了极大缓解, 人才需求的门槛日益提高。随着高等教育的平民化, 经管教育的规模日益扩大, 地方高校的发展空间受到了较大制约, “高级专门经管人才”已不再是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此同时, 随着多元化企业格局的形成, 中小企业对经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人才培养目标的区分化或特色化就成为当前经管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地方经管类大学素以面向市场、服务地方和企业为已任, 培养大批敢于创业而且能够创业的人才就成了义不容辞的责任。考察各地方高校经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发现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已成为它们的办学目标和特色。

2. 地方高校经管专业大学生的创业优势

我们知道, 以创业为目的的人类经济活动都表现为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 而资源配置正是经管类专业的研究对象。与其他学科相比, 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在创业方面具有特别的优势。

首先, 具备创业所需的必备专业知识。创业是一项风险较大的综合性活动, 涉及社会管理的多个环节, 对创业者的能力和素质有很高的要求。从研究领域看, 经管专业与创业活动涉及的领域关联度较高;从课程设置看, 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财政学、国家税收、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经济法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商务谈判等课程正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创业知识。经过大学四年的系统学习, 经管专业的学生储备了较为丰富的创业基本知识。因此, 与其他学科学生的创业教育相比, 他们具有专业知识的比较优势, 也具有更强的创业欲望。

其次, 具有一定的团队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作为走向社会的桥头堡, “以学为主”的大学还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在校期间, 经管专业学生大都思想活跃, 想象丰富, 青睐社团组织, 热衷社会活动, 学生会、运动场、演讲台、爱心协会、文体协会、社区工作组、实践小分队、创业者协会都成为他们释放激情、宣传主张、表现自我的舞台。这些活动的开展, 对组织者和参与者都是一次次极好的锻炼机会。这种机会, 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 锻炼了他们的社交能力, 培育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提高了他们的组织、协调、管理和领导能力, 而这种能力对于创业者来说又是极其重要的。

最后, 具有一定的创业实践能力。由于具有创业的学科优势, 现有大学生的创业大赛大多都是围绕经管专业展开的, 如创业计划书设计、商务谈判、沙盘模拟对抗等, 这些使得他们具有参与优势。同时, 由于专业相近, 他们走出校门接触企业、了解社会的机遇要多一些。与其他学科的学生相比, 经管专业的学生参加了更多的创业实践活动, 为他们日后的创业累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3. 地方高校经管专业创业教育的制约因素

自创业教育的理念引入我国之后, 地方高校经管专业虽然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但由于受思想认识不到位、培养模式不成熟、师资队伍不配套、实践条件不达标、评价机制不健全、企业支持落不实、政府引导不给力等因素的影响, 创业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这些因素, 既有外部元素, 又有内部因子。对高等学校来说, 外部原因难以掌控, 内部问题可以尽力解决。从内部因素来看, 要提高地方高校的市场竞争力, 缓解经管专业学生的就业难问题, 关键在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而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 则有待于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完善。

二、“梯度进阶式”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

1.“梯度进阶式”的内涵

“梯度进阶式”是遵循系统性和层次性并存的教育教学规律, 按照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学生个性特点, 由面向点, 从基础到顶端, 多元参与, 循序渐进, 分阶段展开的一种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如图1所示。

图1中的三个“阶段”包括通识教育阶段、精英教育阶段、创业全真体验阶段, 是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分步骤分梯次推进的。第一阶段面向全体学生, 讲授创业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 培育学生的创业素质, 属于创业的基础教育时期;第二阶段是在第一阶段普及教育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自身特质和学习情况, 通过筛选, 择优选择部分学生, 深化学习。该阶段对创业理论进行深度教学, 更加注重创业技能的指导与实践, 属于创业的“闯关”时期;第三阶段是在参加第二阶段学习的学生中再次筛选, 选出具备创业潜质的学生组成终端学生, 进入创业的全真体验阶段。

2.“梯度进阶式”的实施路径

一是通识教育。面向经管专业的全体学生, 开设创业学原理、创造学、创业精神、创业实务等课程, 向广大学生传授创业的基础知识。在课程设置上, 实行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在课堂组织上, 原理类、通识类课程可采用大班教学, 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则应安排小班授课;在教学方式上, 采用规范教学与创业讲座相结合, 多举办创业讲座, 通过“名家讲座”“企业家讲坛”“校友创业论坛”等活动, 邀请校外专家、企业精英以及创业成功校友进行现身说法, 点燃学生的创业激情, 从而达到培育创业意识、传授创业技能的目的。

二是实验实训。主要面向通过创业初选的“闯关”学生, 开设创业风险管理、创业企业成长与融资、中小企业管理与运作等课程, 采用选修课形式进行。同时, 主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模拟创业实验与实践活动。实验实训分两部分进行, 一为仿真模拟, 二是创业大赛,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

仿真模拟采用情境教学方式进行, 主要在校内的实验室完成。学生们在创业指导教师的指导下, 成立与创业密切相关的模拟机构, 如模拟工商局、税务局、银行、会计、审计、资产评估、律师事务所、人才招聘市场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 涵盖从公司设立、经营、管理 (包括工商注册、人才招聘、资金融通、生产运作、物流贸易、资产评估、财务管理、纠纷处理、上市交易等) 的各个环节。通过仿真模拟, 让学生了解创业流程, 熟悉创业环节, 掌握创业的关键点, 为减少创业失误奠定扎实基础。

创业大赛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实践活动。学校要根据专业实际, 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创业竞赛活动 (尤其是国家级的) , 如创业计划竞赛、沙盘模拟对抗赛、电子设计与制作竞赛、股王争霸赛、商务谈判大赛等活动。通过创业大赛, 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提升学生创业的自信心。

三是创业实战。主要面向通过层层选拔、具备创业潜质的终端学生, 组成创业团队, 进入创业全真体验阶段进行“试水”。在此阶段, 学校要为这部分学生配备专门的创业指导教师, 提供必备的创业条件, 引导他们进入学校的创业孵化中心或地方政府创办的大学科技园, 开始实实在在的创业体验。这是创业教育的最高阶段, 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阶段。

3.“梯度进阶式”应遵循的规则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创业教育毫无疑问应当普照每一个在校大学生。但创业毕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 而每个学生的个人素质和个性选择又是千差万别的。因此, 创业教育也不能“一刀切”。美国学者蒂蒙斯教授说得好:学校的创业教育绝对不能条框化、功利化和形式化, 而应当高度重视教育受体的主观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地方高校经管专业的“梯度进阶式”创业教育模式正是在这种理念下提出的。在“梯度进阶式”创业教育模式下, 我们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个性化发展和循序渐进的规则, 在创业教育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的差异, 构建柔性化的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运作机制, 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时施教、因境施教。只有这样, 创业教育才能实现预期的目的, 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梯度进阶式”创业教育模式的运行保障

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 健全的体制和机制建设是“梯度进阶式”创业教育模式有效运行的必要保障。只有建立起学校、政府、社会三位一体的、科学有序的运行机制与体系, 高校创业教育才能得以优质快速的发展。为此, 学校应完善机制体制建设, 对内构建高效的组织管理机构, 营造良好的开放办学的氛围,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实现学分制改革, 对外搭建政校企合作平台, 为创业教育服务。

1. 组建创业管理机构

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功, 需要打破原有教学教育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的现象, 建立创业教育组织机构。一是设立“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 其人员主要由学校领导、有关职能部门及各教学单位负责人组成。其职责主要是制定创业人才培养和有效运行的方针政策, 对各方面予以有力协调。二是建立“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 其人员由中心行政管理人员和创业教育师资团队 (包括专职和兼职) 组成, 主要职责是负责创业与创业教育的学术研究与课堂、实践教学,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创业技能提升及创业仿真体验活动, 并为学生创办企业提供帮助和后续智力供给等。

2. 实现弹性学分制

改革考试及学分制制度,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实现弹性学分制。在弹性学分制框架下, 允许部分具备创业潜质的学生申请休学创业。在创业过程中, 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保留学生的学籍, 什么时候修满学分即发放毕业证和学位证。对休学创业后申请回校继续学习的学生, 其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课程的考核形式可以变通处理。凭借工商部门或者创业团队出具的创业证明, 可申请免于毕业实习。如果是创业团队的主要成员, 也可以用创立企业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生产产品的市场推广计划或调研报告、招标投标方案等替代毕业论文的写作。

3. 培育专业的师资队伍

创业教育不是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的业余教育, 而是专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 各高校应当像重视学科建设一样, 培育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实现创业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一是建立稳定的师资队伍, 改变目前兼职过多、队伍不稳的现状;二是对现有师资进行培训, 提高创业教师队伍的理论水平, 提高创业教育的质量;三是制定激励措施, 有计划地选派创业教师到企业兼职或挂职锻炼, 直接参与创业实践, 积累创业经验;四是从企业家、技术人员、公司管理人员中选聘部分兼职教师, 不定期地开展专题讲座、现身说法, 给学生介绍创业经验和教训, 进行创业指导。

4. 打造校企合作平台

创业教育要取得实效, 必须引进“企业”元素, 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企业家、企业管理、生产流程等创业环节。为此, 学校必须与企业达成共识,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弥补学校创业教育的不足, 共同打造和谐的校企合作平台。一是利用企业的实战优势, 为学生学习创业、了解创业、感受创业、参与创业、积累创业经验提供良好通道;二是利用企业的空间优势, 为学生提供了解企业运行流程和环节的机会, 增强学生对创业的感性认识;三是发挥企业的人力资源优势, 建立“企业导师制”, 开设“企业家讲堂”, 为学生创业提供现场指导;四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提高自我、推销自我的机会, 建立相对稳定的就业渠道。

5. 建立政府支持体系

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 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为此, 学校应当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 密切与政府部门的联系, 建立起一套创业教育的联动机制。从政府层面看, 一是要保持创业信息的公开和畅通, 及时将政府的创业优惠政策、创业服务信息、创业扶持项目等信息传达给学校, 并保持信息获取渠道的畅通;二是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地, 选择发布适宜大学生创业的项目, 利用各级政府设立的创业管理机构, 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一个绿色通道, 给以特别“庇护”, 促其尽快成长;三是建立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专项基金, 对经过评估的创业项目或企业发放优惠贷款, 解决大学生创业资金短缺的困境;四是及时调整创业激励政策。要对大学生创业项目和创业企业进行跟踪服务, 针对实践中的问题, 适时调整相关政策, 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创业企业良性机制。

参考文献

[1]潘文庆.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探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7 (4) :137-139.

[2]王珍义, 郭丹丹, 郑静闲.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需求特征研究——基于武汉高校的问卷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 (核) , 2010 (7) :226-228.

[3]杨伦超.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业能力要素体系探索[J].教育与执业, 2008 (14) :158-160.

上一篇:互动信息下一篇:无源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