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研讨

2024-05-15

应用研讨(精选12篇)

应用研讨 篇1

1 柬埔寨木薯种植业现状

近几年来, 亚洲其他国家在柬埔寨投资农业种植及农业加工厂的力度不断加大, 也导致了木薯的需求量成上升趋势, 加上销售市场的旺盛, 使得柬埔寨木薯种植面积迅速增加, 据相关数据表明, 2001年柬埔寨全国的木薯种植面积只有1.5万hm2, 而到了2010年后就迅速增加至10.8万hm2。同时, 全国的木薯总产量也随之得到快速增长, 由2001年的年总产量14.8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年总产量209万吨。

2 柬埔寨木薯机械化应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木薯主要是通过种植木薯茎段来繁殖生长的, 其种植方式主要是平放、斜插或者直插 (选取茎段10~15cm) 。机械化收获要求薯块根靠近地面, 易于机械收获, 因此机械化种植通常采取平放或者斜插种植法。

2.1 木薯机械化的应用

木薯机械化设备主要有种植机械和收获机械两类。

2.1.1 木薯种植机械

木薯种植机械设备主要由开沟机构、切断机构、施肥机构、覆土机构等构成。但是根据柬埔寨当地的气候 (地处亚热带地区, 雨水充足, 造成土地耕种阻力加大) 条件, 必须改进一套符合当地生产的良好配套机构设备:

要有足够的动力系统, 配备45KW以上动力的拖拉机, 且要四轮驱动。

耕整地设备, 犁耙深松整地和牵引式片子圆盘重耙等。

木薯种植机械通常最少需要2个人以上同时作业, 来完成自动平放或者斜插种植及肥料投放。

2.1.2 木薯收获机械

木薯块根主要在地下发芽生长, 在柬埔寨雨水较多的地区, 很容易发生较大面积的腐烂现象, 从而导致木薯大量减产, 严重阻碍了当地木薯种植业的发展。

在柬埔寨人口较少的地区, 采取人工收获, 不仅劳动强度加大, 且收获效益率低, 收获时间延长, 对减少木薯腐烂程度影响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此采取木薯收获机械来代替人工作业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 木薯块根收获机的主要采用以下3种设计方案。

2.1.2. 1 挖掘松土

人工拔起, 半机械化设备, 作业效率低, 但对木薯块根的损失和损伤率较低, 适应各种土壤性质的需求。

2.1.2. 2 挖掘松土

木薯抖动分离, 全机械化设备, 收获效率高, 加上大幅度抖动装置使其消耗的功率较大, 对土壤性质有一定的要求, 如沙质土壤, 则对块根的损伤率较低;如果是黏性土壤则对块根的损伤率和损失较大。

2.1.2. 3 挖掘松土

机械拔起, 机械化设备, 收获效率高, 功耗低其中, 对块根的损伤率跟土壤性质和机械设备拔起的快慢有关。

通过上述分析, 采用挖掘松土-木薯抖动分离可以实现全机械化收获块根作业, 同时通过设备的设计要求来看, 更符合在柬埔寨国家地区的土壤进行木薯收获机械作业 (该地区土质多为沙壤土和沙土) , 其设备对块根的损失和损伤率都较低, 可以大幅度提高木薯的收获效益。

2.2柬埔寨人均耕种面积大, 劳动力成本低, 适宜建设木薯农场及机械化发展

木薯机械化发展主要是受柬埔寨当地的木薯耕种面积大小、当地的劳动力资源是否丰富且劳动力成本高低等因素的影响。

柬埔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 其耕地面积为670万hm2, 且多为沙壤土、沙土, 极适宜广泛种植木薯;柬埔寨土地资源丰富, 但人口较少, 人均占有耕种面积较多, 加上土地耕作成本费用较低和气温适宜, 适合一定规模的机械化农业生产。

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 其劳动力成本较低, 可以选择进行多人作业的木薯机械化种植与收获。

2.3 柬埔寨以农业生产为主, 科技技术及经济能力受限制

柬埔寨的农业基础较为落后, 小农经济仍是国家农业的主体, 其生产经营和市场销售及技术推广都受到很大影响, 没有灵活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创新, 使木薯机械化的广泛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对一个地广人稀的地区, 荒地多和土地平缓等优势是木薯种植发展和木薯机械化应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3 结论

随着柬埔寨政治逐渐稳定, 治安环境和投资环境的改善, 越来越多的国外投资者进入柬埔寨来发展木薯产业化, 建设木薯淀粉基地, 从而提高了木薯的需求量, 让更多的柬埔寨人民投入到木薯种植产业当中, 改善当地的生活水平和提高国家的经济收入水平。因此, 木薯机械化在柬埔寨的的技术创新改进值得深入研究, 通过机械化的普及来提高当地的农业生产效率。

摘要:木薯作为柬埔寨最重要的经济农作物和主要食物之一, 种植面积逐年增多, 引来了亚洲其他国家的投资者前来投资种植木薯及开设加工厂, 研发和引进木薯机械来提高木薯产量和工作生产率已迫在眉睫。本文就木薯机械在柬埔寨的应用范围及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木薯,柬埔寨,机械,应用

参考文献

[1]蒋瑞, 黄晖, 崔振德.国内外木薯机械化种植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J].中国热带农业, 2012 (3) .

[2]杨望, 杨坚, 郑晓婷, 贾丰云.木薯块根收获机械与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机化研究, 2012 (12) :230-235,

[3]黄洁, 刘永花.柬埔寨木薯考察报告[J].广西农业科学, 2005 (1) :63-66.

应用研讨 篇2

一、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

1.软件开发组织机构管理

这里所说的组织,不只是简单的将计算机开发人员汇合在一起,而是重视这个计算机软件开发组织的人员分配情况。这样有利成员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个管理项目的要求不同,无法对整个组织机构提出统一的规章制度。

2.计算机软件开发工程工作人员的管理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作为软件开发工作人员便是这个领域的主体。主要负责各个软件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其中包括搜寻项目的资料、改编各种应用程序、工程完毕之后的处理事件等。各项工作都需要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共同完成;同时,在实际开发进展过程中,应该有效结合各个工程项目的规模、性质等,然后科学合理的安排计算机软件项目的开发人员,坚持做到分工明确;最后,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充分了解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坚持做到科学合理的配置资源。在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上,除了具备专业业务素质之外,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这样工作人员才能够共同完成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工程。

3.实施对计算机软件开发各个用户进行管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想证明软件开发项目是否具备优势,最重要在于用户的使用。因此,在项目开发进行之前,应该对市场进行充分了解。不仅要了解用户对计算机软件的需求有多大,还应该了解大部分用户的操作习惯。通过这样开发部门与外界的联系,让用户对所使用的软件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便能够有效增强计算机软件的实用性。

4.软件开发过程设置档案资料管理

在现实生活中,工作人员应该将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各个流程记录到档案中进行有效管理,为下一个阶段的开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实施档案资料管理,又方便了软件工程后期的查询工作,有效提高了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保障性。因此,在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开发过程中,应该不断提高项目档案资料的重视程度,有效提高计算机软件开发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二、强化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对策

1.完善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体系,提高项目开发效率

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为了推动计算机软件工程开发项目更好的发展,应该逐步构建起完善的工程管理体系。其一,要想构建起完善的工程管理体系,便应该有效认识到人才在工程项目开发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充分调动工作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各个软件开发项目安全快速的完成;其二是强化计算机软件工程应用相关知识渗透力度。不断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充分了解最新软件的知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有效运用到具体的项目开发中。这样便能够大大提高软件开发的利用价值,从而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其三是制定奖惩机制,从而推动项目工程效益能够顺利实现。

2.强化软件风险管理,抓好进度发展

为了推动计算机软件工程更好的发展,首先应该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作为开发人员,应该具备风险意识。然后通过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学习风险管理知识,能够很容易识别出软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科学的防护措施,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该提交工程风险报告单;其次是,坚持定期做好计算机软件的风险控制管理。其中对于一个历时时间之久的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来说,更应该坚持将项目风险管理落实到整个过程中,对出现的风险问题,及时采取处理措施,从而将项目进行过程中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的限度。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主要采取规范、转移等措施处理风险;最后,还应该有效强化计算机软件工程开发的进度管理,大力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水平,降低开发成本。工作人员还应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有效结合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然后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工作日志。这样能够对各个工程项目实行有效的监督,从而确保各项计算机软件工作能够安全顺利的完成。

3.提高团队合作管理水平,提高团队协作力量

在计算机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中,一个优秀的团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实现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重要保障。因此,强化项目管理的团队管理,对实现工程项目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不断加强项目开发人员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不断整合团队意识渗透;其二是明确项目开发过程中各个岗位人员的分工情况。在充分了解项目开发的实际情况时,再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将具体的工作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从而确保计算机软件工程顺利进行;其三是充分调动整个软件项目部门员工的积极性,确保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每个员工都能够全身心的参与,有效激发团队成员的潜力,共同做好软件工程的管理工作。

三、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应用

随着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由于计算机技术具备较高的准确性、方便、高效,从而确保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开发得到更广泛的推广。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深入,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其中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范围主要包括:办公、电子商务、游戏、音乐、电子邮件等。更重要的是在现代的航空、农业、银行等各个生活领域都大量采用计算机软件工作。其中由于计算机软件工程在开发过程中基本上属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工程项目,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也越来越人性化。计算机软件在开发过程中,具有自己独特的要求,同时还需要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才能够胜任软件开发工作。同时,在软件研究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应该认真仔细,不断去总结工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然后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因为,计算机应用的各个环节与其他环节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工作人员来说,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开发工作是非常复杂的,因此,要不断去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去探索。这样便能够促使计算机软件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学校老师应用方面。学校老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制作PPT教案,这样能够让知识点更加直观的呈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学生也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加强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有的学校,在学生入学登记时,也直接采用计算机进行登记;各种消费也直接通过计算机软件来进行管理。这样当学校任何一个事情出现问题时,都能够很容易的查出来。从而通过计算机软件能够大大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其二是像医院、KTV、大型的企业等几乎都应用到了计算机软件。这个软件在开发的整个过程中,各个因素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而形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现象。因此,必须加大计算机软件的开发控制力度,确保研发出来的计算机软件的质量。针对目前的形势来说,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软件工程也得到了实质性的解决。因此,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便需要不断改善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开发条件。但是,就目前计算机软件的开发空间来说,仍然落后于其他国家,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们就应该努力去解决各种困难,不断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就促使计算机软件的开发空间变得更宽、更大了,应该让更多的人们去认识认识、了解并且去应用它,让它得到更大的发挥,带动我们国家的经济能力,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为我们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四、总结

应用研讨 篇3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安全维护

中图分类号:TP393.08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和进步,计算机网络已经出现了本质上的转变,开始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计算机网络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其信息体系和互联网内容非常容易出现问题,导致用户信息泄漏,造成用户个人隐私受到侵犯,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的安全性。如何把握好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的安全维护工作,形成有效安全维护策略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 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概述

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涉及到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及完整性三项内容,是改善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效益的关键。在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人们要把握好该系统的三项安全特征,从特征内容出发对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把握问题内容,挖掘问题本质。

1.1 安全性。计算机网络系统需要具有高度的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水平,其内部安全水平主要指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软硬件安全水平及附近设备安全水平,外部安全水平主要指计算机人事安全水平。安全性分析过程中需要全面分析内外部安全状况,对软硬件、人员参与状况、接触信息是否敏感等进行判断,逐一审查。

1.2 保密性。在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进行把握的过程中要控制好系统的保密性,对传输过程、存储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加密,从而提升系统安全质量。数据处理加密方法直接影响着保密性质量,是改善系统安全的有效手段。

1.3 完整性。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性分析的过程中要对完整性进行把握。完整性技术可以有效保证计算机系统安全,对计算机系统内部软件程序和数据进行保护,防治程序和数据被非法删除。计算机网络系统完整性主要包括数据完整性和软件完整性两方面。

2 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存在的问题

2.1 计算机操作的安全问题。操作系统运行效果直接影响着系统操作质量,很容易造成网络系统安全性受到影响。当前计算机主要应用Windows操作系统,通过该操作系统控制计算机,完成运行操作。但该操作系统存在较多的漏洞,很容易使黑客通过漏洞窃取系统信息,攻击用户计算机,导致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性大打折扣。

2.2 计算机网络的病毒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提升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病毒种类越来越丰富,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不法人员利用计算机网络漏洞大肆传播网络病毒,通过各式各样的病毒对计算机数据进行篡改,肆意占取网络资源,最终造成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性收到严重影响。如2002年的求职信Klez病毒、2003年的冲击波病毒、2008年的机器狗系列病毒等,这些均导致计算机系统受到影响,部分甚至造成计算机操作系统崩溃。

2.3 网络黑客的攻击问题。网络黑客的攻击问题是影响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性的重要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计算机人才涌出,但在该过程中部分计算机人才受到环境、生活等影响开始从事黑客事业,编写病毒程序对用户防火墙、软件程序、数据系统等进行攻击,窃取和篡改数据信息,导致用户信息大量泄漏,如近期12306用户信息泄露事件。

2.4 计算机网络安全意识淡薄。计算机网络安全意识淡薄是造成计算机网络安全性水平降低的主要原因。计算机虽然已经在我国普及,但整体上用户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认识较为薄弱,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不够了解,缺乏对应计算机网络安全保护措施,最终非常容易造成计算机使用受到限制,导致计算机安全风险上升。

3 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的安全维护策略分析

3.1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防护策略

在对计算机网络系统防护进行提升的过程中企业和相关单位要加大操作系统投入,对系统安全性进行改善,修补Windows中存在的漏洞,从而最大限度降低黑客和病毒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性的影响。

3.2 计算机网络病毒防护策略。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的安全维护过程中需要对病毒进行严格控制,养成良好上网习惯,完善防火墙、杀毒工具等。

(1)设置口令。计算机系统访问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口令实现资源访问控制,依照自身习惯及工作需求等设置不同层次、不同难度口令,对数据、信息等系统资源进行保护,对越权访问进行限制。口令设置过程中需要选取6字符字母或数字,该口令需定期更换;(2)强化管理。口令设置完成后需对软件进行改善,依照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需求合理选取杀毒软件,将杀毒软件安裝到NT服务器上。软件安装完成后集中设置,将软件与操作系统结合;(3)实施控制。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网关中设置防护设备,对病毒实施隔离、过滤,从而提升系统安全防护水平。依照系统需求合理调整计算机软硬件、LAN服务器、网关,建立病毒报警装置,一旦发现病毒及时通知管理员,实施病毒处理;(4)多层防御。多层防御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计算机网络系统要对计算机网络层次进行合理建立,把握好多程序、多数据、多业务的系统杀毒控制呢诶荣,形成层叠性的杀毒系统。该系统中可以选取单机版杀毒软件进行暂时查杀。

3.3 计算机网络黑客的防护策略。对黑客攻击进行防护的过程中人员要对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层次化分,依照计算机网络系统常见的黑客问题构建检测、告警、修复等结构内容。

(1)构建防火墙。防火墙构建中需明确网络边界和服务,对该内容定义进行细化。与此同时,构建中还需完成防火墙访问授权、访问控制及安全审计内容,从而阻止外部非法入侵,提升对运营网络的监视效果;(2)设置包过滤路由器。路由器选取的过程中要选取包过滤路由器,通过该路由器对IP地址进行分组,依照路由器的表格算法对IP地址进行排列、分类和出口划分。除此之外,包过滤路由器中还设置安全防护功能,能够阻止部分通过路由器的分组;(3)构建双宿网关。双宿网关包含具有两个网络界面的主机,可以通过该网络界面达到系统的完善,对网络系统安全性进行提升。双宿网关运行过程中可以对信息进行判断,依照判断结果分析是否响应信息请求,将该信息传输到相应主机上;(4)过滤主机网关。过滤主机网关构建过程中需要对堡垒主机和INTERNET之间的过滤路由器和双宿网关进行合理把握,通过上述两部分实现过滤,将信息转发到外部网络。

3.4 加大计算机网络安全宣传。要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内容进行明确,加大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的安全维护宣传,确保用户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维护过程中,提升用户安全维护意识。要对用户进行简单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的安全维护教育,提升用户安全维护技术水平,确保用户能够安全上网、绿色用网,降低用户计算机受到外部因素攻击的可能性,全面改善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的安全指标。

4 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安全直接影响着计算机网络信息质量,影响着计算机网络应用效益,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安全进行控制的过程中人员要把握好防火墙、路由器、网关、访问口令、杀毒软件等内容,对上述安全防护策略进行全面运用和协调,从而实现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安全的全面提升,从本质上改善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的安全维护效益。

参考文献:

[1]王长远,董博.医院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数据库的安全维护[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8):189-190.

[2]刘利,雷正桥.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维护策略初探[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9(02):60.

[3]李勇.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管理与技术探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3(08):84-85.

[4]石海涛.基于网络安全维护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应用[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4(08):121-122+124.

园林重力式驳岸施工方法应用研讨 篇4

1 园林重力式驳岸施工的基本要求

1.1 结构稳定

重力式驳岸的功能之一, 是引导水体的流向, 但其间会受到水流冲刷和驳岸背后土压力的干扰, 正面要求重力式驳岸要确保结构的稳定性。施工时, 需要于现场展开充分的调查, 掌握驳岸计划施工区域内岸坡客观的威胁, 然后验算结构的稳定性能、抗滑坡和抗倾覆系数, 在得出可行性论证后, 再完成驳岸结构的合理施工布设, 方可规避流水冲刷和驳岸背后土压力的威胁性影响, 为整个驳岸工程营造相对稳定的施工环境。

1.2 环境协调

不同地区的重力式驳岸, 客观置身于某种类型的环境当中, 在此所指的环境, 为自然环境。惠州市园林工程布置重力式驳岸, 同样要求驳岸工程能够与周围自然环境互相协调, 施工时要考量周围场所的自然环境特征, 而不能盲目引入所谓新颖设计理念, 比方说, 某园林地下水位不高, 说明水资源不丰富, 正面要求在布设临水驳岸时, 考虑驳岸与自然环境衔接过渡的关系, 期间应做好侧防渗措施, 才能够确保驳岸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当然, 惠州市位处南方, 水资源相对充沛, 重力式驳岸不能够照搬北方地区的构造想法, 否则有悖于环境协调性原则。

1.3 景观亲水

重力式驳岸衔接水体和坡岸, 兼具了水陆结构的两重优点。另外在园林所有景观当中, 水体景观是人气相对集中的位置, 因此重力式驳岸满足亲水施工要求, 比如在重力式驳岸施工的同时, 为亲水楼榭、亲水台阶、亲水木栈道等的布置, 提供空间方面相对有优势的设施条件, 扩大驳岸与滨水设施亲水的体验面积, 能够给人带来更好的视觉和心理享受。

1.4 良好生态

生态环境是相对于水生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而言, 考虑到水体和陆地生态特征的不同, 而重力式驳岸正好处于两类地域空间的交接位置, 如何控制水陆生态能源的平衡, 需要在驳岸施工时, 完善周边区域的生态系统, 即驳岸施工不能够造成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 甚至还要因地制宜地打造多样化的环境生态条件, 适时才能够为驳岸附近的动植物和微生物, 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

2 园林重力式驳岸施工的方法

满足以上施工基本要求, 贯穿于整个园林重力式驳岸施工流程。重力式驳岸的结构园林, 是借助驳岸的自重, 维持岸壁的稳定性, 其结构型式如图1: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 重力式驳岸结构由压顶、反滤层、泄水口、墙身、基础、垫层、基础桩等组成。

2.1 构造层施工

构造层的施工内容, 包括压顶、墙身、基础、垫层、基础桩。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2.1.1 压顶。

压顶的宽度, 视墙身高度而定, 当墙身高度小于1.8m, 压顶宽度为0.3m;当墙身高度在1.8~2m之间, 压顶宽度为0.45m;当墙身高度大于3m, 压顶宽度为0.6m。为降低风浪对驳岸压顶的冲刷, 在驳岸的前方水体中, 可设置以纤维为载基的“人工浮岛”, 浮岛上种植有利于净化水体的水生花卉。

2.1.2 墙身。

墙身有仰斜、直立和俯斜3种类型, 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墙身, 均要求按照墙背所受主动土压力进行控制, 以及根据墙前的地形陡缓条件而定, 惠州市某园林的重力式驳岸工程, 考虑驳岸布置于挖方位置, 要求墙体紧贴岸坡, 因此仰斜式墙身比较合适;而另外园林的一处驳岸, 砌筑于填方位置, 需要在墙身后面夯实填土, 因此俯斜式墙身比较合适。也就是说, 墙身型式需要根据驳岸的使用形式等实际情况而定。

2.1.3 基础、垫层、基础桩。

驳岸的最下方为基础桩, 往上依次为垫层和基础。基础的施工, 重点在于埋深的控制, 根据桩基位置的水文地质、水流冲刷、岩土风化程度等客观情况, 确定基础的稳定性、承载力等性能标准, 进而设计基础的最小埋深。而基础的宽度, 要紧扣土质类型而定, 比如砾石土质的基础宽度为0.35~0.4H;湿砂土质的基础宽度为0.58~0.6H;软粘土土质的基础宽度为0.75H。垫层一般选用碎石和碎桩, 其施工仅要求保证基础和地基土均匀接触即可。基础桩则保证桩基足够长, 提高驳岸整体的摩擦力, 以及驳岸的稳定性。

2.2 防渗施工

防渗施工, 材料选用最为关键。据笔者实际施工经验总结, 目前用于重力式驳岸的防渗材料, 有土料、浆砌石、混凝土、塑料薄膜, 其中相比于土料, 浆砌石可降低渗漏损失约60%, 混凝土可降低渗漏损失量约70%, 塑料薄膜可降低渗漏损失量约90%。由于惠州市雨水相对充沛, 地下水资源丰富, 对防渗高度要求比较严格, 适时有关园林驳岸工程, 有必要在满足水体自净需求的基础上, 选用非透水土工织物作为膜料。市场上的膜料, 以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居多, 目前惠州市园林防渗水工程, 聚乙烯的推广面比较大。聚乙烯具有热塑性和耐化学腐蚀性, 惠州市某园林工程选择聚乙烯作为驳岸的防渗材料, 在完成素土夯填工序后, 铺设300厚的3:7的灰土和上下各1层聚乙烯薄膜, 再依次回填200厚粉砂和300厚砂砾石。其结构型式如图2。

除此之外, 防渗施工还需要视情况灵活选择浆砌卵石、水泥土、沥青混凝土等材料。

2.3 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施工

常见的重力式驳岸天然材料, 有草皮、挺水植物、树木、木材、块石、山石、卵石、真菌类生物, 而人工材料有钢材、石笼结构、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加筋土结构、土工合成材料、沥青材料。由于文章篇幅有限, 在此仅选用草皮和混凝土台阶为例进行研讨。

2.3.1 草皮。

岸坡保护工程中, 植草可减少水土流失。其施工条件, 是在水流速度平均值2m/s以内, 如果流速超过4m/s, 则需要灵活结合三维土工网混凝土块施工, 以此增强草体护坡的稳定性。植草时, 将含有有机物的土壤, 与草种进行混合, 以喷播的方法, 将草种均匀喷洒在三维土工网之内。在惠州市很多园林驳岸工程中, 草皮护坡非常常见, 尤其是坡度非常陡, 其他植物比较难生长的地方, 笔者推荐采用草皮护坡方式。

2.3.2混凝土台阶。

某些水位变化幅度比较大的驳岸, 或者坡度大于20°时, 为保证驳岸亲水功能的正常, 可采用混凝土台阶作为人工材料, 在做好护脚之后, 从水位线最低位置开始布置混凝土台阶, 延伸至最高水位线位置, 同时种植耐湿的植物, 这种驳岸结构方式, 在惠州市很多园林工程中也颇为常见。其效果见图3。

3 结束语

通过研究, 基本明确了园林重力式驳岸施工的方法, 其施工技术要点, 笔者归纳为构造层施工、防渗施工、天然材料施工和人工材料施工, 这些施工方法, 可适用于惠州市当地的园林工程, 但考虑到不同园林重力式驳岸工程施工要求和条件的差异性, 以上方法在相关工程中应用时, 需要紧扣具体工程主客观情况, 予以灵活地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江丽君.浅谈园林驳岸材料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 2013, (18) :168.

[2]孙瑾.浅谈水景驳岸的处理手法[J].现代园艺, 2012, (10) :119.

[3]石伟.论生态驳岸在园林水景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 2014, (6) :185.

应用研讨 篇5

本次研讨会主要内容有“三维协同”的概念,AutoCAD系列软件、Bentley系列软件、及CAXA软件对工程应用的解决方案,会议内容未涉及我公司目前主要关注的详图深化及施工三维演示等问题。

会议主办方致开幕词,主要协办单位“华思维科技集团(本次会议出资方,主要业务:软件代理及教育培训等)”主持会议。与会单位主要是勘察设计单位。各软件开发技术负责人介绍了应对工程勘察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

“协同”是一种工作状态,包含作业人员的协同和各类应用软件及之间的协同。“软件协同”涉及了许多抽象的概念和术语,本质是各软件之间对文件格式的支持以及文件读写、共享和安全。

“Bentley系列”可以概括为:文件格式兼容性好,解决方案丰富。在与会勘察设计单位中,绝大部分采用“Bentley”系列,尤其是“中冶赛迪”,采用“Bentley”软件并将其余软件的采购尽可能向Bentley平台靠拢。

“AutoCAD系列”可以概括为:成本高,某些产品占用资源量大,在勘察设计系列工作上解决方案不齐备。

“CAXA”相对于前两者来说,术语较单一产品,是国产唯一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的CAD软件,对于我公司目前的应用来说,如果必须要推广软件正版化,可以考虑此软件替代目前的二维应用AutoCAD,据介绍,鸟巢结构采用了CAXA V5-3D设计。

应用研讨 篇6

【关键词】三维社区;数字化;案例分析;梅岭街道

晋江作为海西经济城市群的发达城市,随着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面临的社会管理稳定的新问题、新情况也在不断增加,存在着流动人口数量多、成份杂,且变动快、管理难等问题。为此,晋江市政府与福建正扬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多次审慎探讨研究,认为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建设是大势所趋,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打造和谐社区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手段,经讨论,确立了梅岭街道三维数字社区实时动态管理平台。

1.基础数据建设方案

1.1三维数字社区应用价值及功能例举

为了深入推进晋江市梅岭街道人口场所管理的整合管理能力,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系统围绕晋江市梅岭街道建设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结合治安防控体系,采用先进的三维GIS技术、网络技术和空间数据库技术,构筑成为更加准确、高效、全面、规范的晋江市梅岭街道三维数字社区实时管理平台。

本项目涉及数据及软件部分建设内容:建设晋江市梅岭街道辖社区范围内地图信息采集及三维电子地图制作;搭建三维人口场所管理系统平台;实现地图基础操作、人口管理、场所信息搜索与管理、用户管理、业务数据库接口设计等模块功能。

2.1关键技术

2.1.1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是用于获取、存储、查询、分析以及显示具有地理参照数据的一种计算机系统,它能够把空间数据和相关属性数据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地理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共同处理、查询和分析。

2.1.2IEGIS平台

福建正扬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开发的IEGIS地理信息技术平台,基于平台技术的先进性和成熟性,全面整合GIS与数据库、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网络技术及其他多种计算机主流技术,是新一代GIS平台(IEGIS平台)。IEGIS采用了面向网络的分布式空间信息应用服务支撑平台,集二维、三维、遥感影像于一体,基于实用性、人性化、高效性三大原则设计开发,可以通过它来发布GIS地图、数据和应用。

2.1.3人口场所管理模块

导航图以平面地图为基础,用特定的模型来标示晋江市梅岭街道范围内各个网格位置的标志性示意,提供给用户一个快速定位的窗口。系统将整个梅岭街道纳入七大网格区域中,并且标识出某些标志性的地理位置,方便用户查找在此位置以及附近的信息。

2.1.4行业场所管理系统

行业场所管理系统主要是实现在二维、三维平台基础上对网吧、公用电话亭、银行(ATM机)、消防栓等重点场所的进行查询定位、图层分类显示、能查看场所详细信息和分布平面图等,此系统内包含行业场所定位查询、行业场所管理、行业场所专题分析、人员管理、组织机构管理、角色管理及权限管理几大模块,能方便快捷地对辖区内的场所进行定位,查找,分析和整理,简洁完善,方便快捷!

3.1作用及意义

(一)、“三维数字社区”将成为政府管理最完备的资料库

梅岭街道与福建正扬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建设的《三维数字社区实时管理平台》以辖区的三维地图为基础,录入了街道、社区日常管理及服务所涉及的各项内容,将辖区的各条道路、各类建筑、商业区、居民区、党员信息、各类人口信息等,通过三维仿真的形式搬上网络,形成一个完全仿真的三维立体虚拟街区,成为街道及社区政府各项工作最完备的资料库。

(二)、“三维数字社区”将把为民服务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社区信息化就是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和手段,在社区范围内为街道、社区、居民、企业等搭建互动网络平台,建立沟通服务渠道,从而使管理更加高效,服务更加优质,最终使居民满意,进而不断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三维数字社区”强化了为民服务的功能,街道及社区所有为民服务项目都开辟网上办理窗口,极大地方便居民办事。

4.1启示

社会管理是一个老课题,同时又是一张“新试卷”,“三维数字社区”是创新社会管理的积极探索和重要手段,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强化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着力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不断健全社会管理机制,才能激发社会活力,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彦军,杨永崇.基于WebGIS的数字社区管理系统的设计[J].测绘技术装备,2009(01)

[2]祝云,杨永国,韩海丰.城市小区地理信息集成与综合管理[J].测绘科学,2009(02)

[3]陶琼,朱大明.三维GIS的发展趋势与建模分析[J].地矿测绘,2008(04)

[4]吴长彬,闾国年,孙在宏.面向空间信息服务的数字社区管理系统[J].测绘通报,2008(10)

[5]王炜强,徐进,杜歆,刘济林..基于宽基线立体视觉的远距离三维重建[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05)

[6]朱庆生,罗大江,葛亮,刘金凤.基于多幅图像的三维重建[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10)

[7]田永明,王鸿,武丰雷.利用立体像对建立城市三维景观[J].城市勘测. 2010(03)

[8]呼艳,耿国华,王小凤,赵璐璐.一种用于未标定图像三维重建的立体匹配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10)

[9]孙开荣.图像的三维重建[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29)

综合集成研讨厅的应用前景 篇7

20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 钱学森提出了“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以及“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此种科学研究方法体系是建立在过去培根式的还原方法和整体论方法之上的, 弥补了它们各自的不足, 然后把两者结合起来, 从而用来研究和处理巨型系统问题及复杂性问题的一种方法。

此种方法主要内容是以专家为主, 把专家、数据、信息以及计算机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 构成一个高智能化的人机结合系统, 从而发挥系统的综合优势、整体优势和智能优势。集成研讨厅是建立在近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上的, 集成研讨厅体系主要是由专家体系、机器体系、知识体系三大主要部分构成, 依靠专家的丰富经验和阅历以及计算机高速的逻辑运算能力, 不断修正结果, 从而对复杂性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二、综合集成研讨厅的框架

综合集成研讨厅的构思及理论框架是钱学森于1992年提出来的, 其包括研讨厅的框架构建和技术构建。

1、研讨厅的框架构建。

综合集成研讨厅由三个部分组成:专家体系、知识/信息体系和机器体系。由参与研讨的专家组成的专家体系, 是研讨厅的主体, 是决策咨询求解任务的主要承担者, 专家体系所发挥的“性智”, 往往是问题求解的关键。由专家所使用的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研讨厅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所组成的机器体系, 它具有高性能的计算能力、数据运算和逻辑运算能力, 为定量分析发挥重要作用。由各种形式的信息和知识组成知识信息体系, 包括与决策咨询相关领域的知识信息, 问题求解的知识、信息。运用综合集成法, 把这三个部分连接为一个整体, 形成统一的、人机结合的巨型智能系统。

2、研讨厅的技术构建。

针对研讨厅实现过程中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专家体系建设、不良思维模式的预防、纠正有效交互方式;知识、信息体系建设中定性知识和非结构化知识的表达与抽取, 知识共享、信息获取和问题推荐等以智能工程为核心的现代技术, 解决了上述问题, 完成了研讨厅的技术构建。

综合集成研讨厅模型采用类似语意句法模式识别的有向属性图描述, 建立专家研讨过程中的模型, 为扩展研讨厅系统和定量分析及研讨过程可视化提供了工具。

基于WWW广义专家与协作推荐技术, 使研讨厅的讨论成果不仅是若干个人类专家智慧的集结, 还体现了数以百万计网民群体的智慧。以交互管理理论制定研讨组织方法, 针对群体思维的散发性及复杂问题求解过程, 分别提出各研讨阶段的组织方法。群体智慧涌现及可视化, 开发了描述群体智慧涌现过程的算法和可视化软件模块。从机器智能到人机结合的“群体智慧”;以人工智能的问题求解技术, 面向Agent的系统开发方法进行综合集成;可视化的模型集成工具, 实现所见即所得。

三、综合集成研讨厅的应用前景

随着21世纪的进入, 我国信息管理技术和计算机科学技术达到了飞速发展, 同时加大了综合集成研讨厅的应用范围。现针对以上的一些应用加以阐述。

1、综合集成研讨厅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由于工程项目管理往往是一种形象思维过程, 需要从系统的角度考虑到问题的方方面面, 从而使整体达到最优, 显然专家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他们大部分都具有大工程的经验背景, 经验丰富且理论研究也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 利用专家群的智慧进行项目管理, 无疑使项目开展的更加顺利, 目标更容易达到。现实生活中的专家们在地域上具有分散性分布特征, 他们分布在各大高校、科研机关以及一些大型公司。然而, 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以及广域技术的发展, 完全可以在其上面建立一个虚拟的决策系统, 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专家们的意见集合起来, 进行科学化管理。

但是, 此应用也存在很多问题, 目前我国关于这方面的实际应用尚未真正开始。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有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种种问题, 首先是各种模型块的缺少, 目前用在工程项目上的各种复杂模型还不是很多, 模型的缺失对于管理的科学化来说是一个致命的伤害;然后, 由于专家系统很可能会分布在全国的各个地方, 我国幅员辽阔, 而且我国目前的网络状况实在令人担忧, 比如我们经常所说的“南电信, 北网通”就是对此的一个形象描述, 而此种管理方法可谓是建立在大吞吐量的数据之上的, 包括图像、多媒体文件的传输等, 对我国目前的网络状况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虽然此种方法在目前存在诸多弊端, 但是它的应用前景是广阔的, 比如它决策的迅速性、及时性、前瞻性、准确性、科学性、合理的应用专家群体等。

2、综合集成研讨厅在“城中村”改造中的应用。

所谓“城中村”是指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城市将一些距新、旧城区较近的村庄包入城市建设用地内, 这些被纳入城市建设用地的村庄, 被称为“城中村”。“城中村”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牵涉到国土房管、户籍治安、社会保障、环境卫生、社区结构、经济组织形式等多方面, 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城中村”改造则是一项综合性的社区变迁, 涉及到社区中的人口要素、地域要素、文化要素、组织管理要素等各方面, 必须采取综合性视角。因此, 在“城中村”改造这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中, 需要应用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 集中各部门、各行业、各层次的专家, 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来解决。

利用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求解“城中村”改造步骤如下: (1) 明确“城中村”改造需要解决的问题及任务, “城中村”改造包括经济、社会、组织、环境、文化等各方面, 需要明确此次改造任务是其中的哪几个方面; (2) 搜集大量的有关文献资料, 认真了解情况, 召集土地管理、规划、经济学、社会保障、就业、建筑、交通等方面相关专家以及国土房管、户籍治安、社会保障、环境卫生、社区组织、房地产开发等行业或部门中的专家学者共同来利用研讨厅体系的软硬件平台对问题进行研讨; (3) 通过研讨, 结合专家们的经验和判断, 提出对“城中村”改造的初步认识; (4) 依靠专家的经验和形象思维, 在问题求解知识的帮助下, 提出对“城中村”改造问题的结构进行分析的方案; (5) 根据“城中村”改造的结构特点, 结合相关领域知识和国内外前人经验, 把问题分析逐步或者逐级定量化; (6) 在定量化或者半定量化的情况下, 在计算机上建立“城中村”改造的局部模型或者全局模型, 这些模型既是对相关数据规律的一种验证, 也包含了专家们的智慧和经验, 他们是解决“城中村”问题的某几方面或某些阶段措施的量化表现; (7) 在局部模型和全局模型基本得到专家群体的认可后, 通过讨论合成这些模型, 最终生成系统模型, 这个系统模型才是人们完整解决“城中村”问题真正需要的综合方法的量化表现; (8) 系统模型建立后, 通过计算机的测算程序和专家群体的评价来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及可靠性, 如果专家群体对模型不满意, 那么需要重复上述的 (3) ~ (8) , 或者其中的某几个步骤, 直到专家群体基本满意, 建模过程才能结束。

3、综合集成研讨厅在企业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中的应用。

不同产业的不同企业、同一产业的不同企业、企业的组织类型、企业的经营过程、企业的战略、企业的资源、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状况等因素, 都对企业的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产生复杂影响, 对企业信息系统复杂性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企业的状况, 为更好地利用综合集成的方法构建解决规划问题的途径打下基础。

对于企业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来说, 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 专家体系。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专家体系由战略管理专家、企业各层领导、CIO、各种信息系统设计人员、心理顾问、经济学顾问、信息工程顾问等组成。这个专家体系为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提供合理的知识结构。专家的知识水平和素质对企业实施战略规划问题的研讨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是综合集成中人-机结合、人-网结合中人的群体, 所以在甄选时要针对不同企业类型、企业大小、所要实现的信息技术愿景认真对待。

(2) 机器体系。以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与融合所构成的机器体系是研讨厅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总体上来说, 机器体系结构与功能的设计应结合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所要解决的问题, 以综合集成的思想和方法为指导来进行系统设计。在网络环境下, 研讨厅是一个开放系统, 机器体系以及与其联网的网上资源是支持系统战略规划的研讨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基础。比如, 企业数据和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管理模型体系、管理方法与算法体系等。特别是在人、机交互过程中, 机器体系应具有更强的动态支持能力, 如实时建模和模型集成。这样的机器体系和专家体系结合起来, 形成“人帮机、机帮人”的和谐工作状态。

(3) 知识体系。系统战略规划研讨厅是人、机结合的知识生产系统。知识扩大再生产所用到的知识资源就是人类知识体系及原有企业知识的总和, 分为系统规划应用技术、系统规划技术科学、系统规划基础科学三个层次。

四、结论

从综合集成研讨厅的构思及理论框架的提出到现今已有十几年的时间, 我国的理论研究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 比如军事、航天、工程项目、教学、公司战略等, 同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 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 实践应用也未真正展开, 只是局部的开展。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构建一个产、学、研相结合的机构平台, 将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 拓宽综合集成研讨厅的应用前景。这样, 很多实际中的复杂系统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从而提高我国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于景元, 周晓纪.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的应用和实现[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2.1.

[2]钱学森.创建系统学[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3]黄志澄.以人为主, 人机结合, 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25.

桥梁全寿命周期成本研讨与应用 篇8

桥梁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是针对目前在役桥梁性能日益退化加重, 寿命周期维护成本过高而提出的1种全新的理念,旨在使桥梁在寿命周期内性能达到最优。桥梁生命周期可概分为规划、设计、施工、维护、拆除重建等5个阶段。目前国内关于桥梁规划、设计阶段大多仅以施工成本或施工工期为最佳方案选择为参考,未能将规划设计考虑重点延伸至维护成本及使用年限。

发达国家中,桥梁日益老化,伴随而来的是庞大的维护修理成本,由于维护经费拮据,桥梁生命周期成本的发展已成为各国桥梁建设的重大课题。各国政府近年来将基础建设列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计划之一,而面对逐年增加的维修经费,日益吃紧的政府预算无疑是沉重负担,因此生命周期成本评估法之应用逐渐受到各国政府重视。世界上已经有20多个国家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采用“全寿命成本分析法” (life-cycle cost analysis,LCCA)[1]。

1 桥梁全寿命周期成本设计阶段分析

在进行桥梁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时建议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1 建立可供选择的设计方案

在LCCA分析开始,各方案的组成部分需要详细表述并且定义项目分析年限。初始的建设成本与后期的1次主要修复工作只是全寿命成本的初始部分,定期维修以及随后的为保持桥梁拥有可靠性能的修复维护工作都需要详细表述。因为不同的项目全寿命成本方案会需要不同的维护与修复措施。通常需要基于过去的作业记录,研究或者机构政策等来定义维护与修复内容。应该注意的是在决定分析年限时,分析年限应该足够长以保证所有的替代方案都可以包含1次最主要的修复工作。

1.2 拟定各项工作时间

在桥梁全寿命周期项目决策中,往往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即规划作业阶段,设计施工阶段,营运维护阶段以及拆除回收阶段。因此在这个步骤需设定分析时所需之参数,包含分析年限、折现率等。在规划作业阶段中,先期规划与综合规划发生的成本可以由经验与历史资料预估。在设计施工阶段,设计作业、用地拆迁、工程建造等成本以及在最后的拆除回收阶段所产生的拆除回收成本都为1次成本,可以由经验与历史资料预估。但是在营运维护阶段所产生的固定营运成本与定期维护成本是固定定期成本,还有劣化维护与灾害损坏成本是不确定的,因此这里需要每个方案都计划未来养护与维修大概的时间表,如常规维护,不定期维护等。

1.3 分析计算项目中各个成本

主要分析桥梁寿命周期成本的基本构成,其主要由“机构成本”和“使用者成本”两部分组成。“机构”一般指桥梁的建设者和拥有者, 政府实体是典型的“机构”。 “机构成本”指桥梁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建成后的运营、维护等成本的总和。“机构成本”包括以下内容:①桥梁项目的初始投资,如规划、设计等相关成本;②桥梁的施工和建设成本;③桥梁的常规维护与修复费用;④桥梁构件更换成本; ⑤桥梁剩余价值。

当评估的项目方案拥有不同的设计年限时剩余价值的计算就非常重要。例如:1个设计年限为40 a的钢桥与1个设计年限为60 a的混凝土桥,在1个分析时限为50 a的全寿命周期分析中钢桥会被更换1次,当然产生了更换成本,混凝土桥未更换。于是可以按照如下计算桥梁的剩余价值:

混凝土桥剩余价值=初始成本×(混凝土桥年龄/混凝土桥年限-1)

钢桥剩余价值= 初始成本×(钢桥年龄/钢桥年限-1)

结果混凝土桥的剩余价值为初始成本的1/6,因为钢桥在其40 a被更换1次,钢桥的剩余价值为初始成本的3/4。

“使用者”是1个广义的概念, 包括使用桥梁的车辆, 以及附近区域可能依靠桥梁进出的商业和居民。“使用者成本”一般是由于桥梁的功能缺陷所引起的额外费用, 这些功能缺陷将可能导致车辆绕行, 时间延误和浪费, 事故率提高, 从而引起车辆的运营费用提高。

此外也可以考虑第三方成本,包括在桥梁的建设,维护与废弃处理阶段时造成周围商业活动的盈利损失;桥梁建设过程中的噪音问题,河流污染问题与环境破坏及对航道运行等问题都需要考虑。

1.4 计算全寿命周期成本

桥梁生命周期成本模式为:

LCC=DC+CC+ΜC+RC+UC+RC

式中:LCC为生命周期成本;DC为设计成本:CC为施工成本;MC为维护管理成本;RC为修复成本;UC为使用者成本;RC为剩余值。

折合现值为:

ΡV=ACt×1(1+r)t

式中:PV为现值;AC为一段时期产生的成本;r是实际利率。

若按照每年定额计算:

ΡV=AC0×(1+r)t-1r×(1+r)t

式中:AC0为一段时期每次固定成本。

在分析全寿命周期成本时往往需要涉及国家通货膨胀率与名义利率,若计算分析采用错误数据,会导致在长达数10 a桥梁服役年限的全寿命周期成本相去甚远。根据经济学费雪效应

(1+实际利率)(1+通货膨胀率)=1+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 通货膨胀率结果很小忽略若不计则化简为[2]: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1.5 分析结果并得出最佳结论

分析计算结果可以通过2种方式,确定性分析与概率性分析,不同的分析方法,会在各竞争方案中产生不同的成本总价格。确定性分析产生1个单一的现值价格,而概率分析产生的是1组现值的概率分布。

同样分析的过程也不相同。确定性分析是最常用的基本分析,直接用来对比不同方案之间机构与用户产生的成本。但是确定性分析在分析成本时并不导入因素的不确定性,原因是确定性分析经常应用因素敏感度分析,直接或间接都会产生成本不确定性,在确定敏感度分析中将帮助方案决定所有输入价值中最大可能发生的因素。因此,在这种分析下,往往最低的全寿命成本价格就是最优选择方案。

概率性分析将会估算出1组现值结果与这些现值发生的可能性,这些结果为决策者将提供十分重要的统计资料。在概率性分析全寿命成本时,如确定性分析一样可以在计算分析过程中导入因素敏感度分析就可以明确所有不确定因素中哪些是最能影响全寿命成本结果的。在概率性分析全寿命成本中决策者必须制定其可以接受的风险程度,如果接受的风险程度很小,那则可以提供给他们的全寿命成本现值高但是风险小的选择。通过以上的分析计算结果,我们就可以直接评价各个可供选择的全寿命成本方案[3]。

2 桥梁全寿命周期成本设计与控制系统研讨对比

近年来世界新建桥梁及桥梁管理维护上,已开始导入生命周期成本概念以降低整体成本及延长桥梁使用寿命,并开发出相关生命周期成本评估功能的软件,如美国开发的BridgeLCC与之BLCCA、丹麦的DANBRO、日本开发的J-BMS等,协助工程师于按照桥梁生命周期成本最优化进行方案评选。

桥梁管理系统最早出现于美国, 经过多年发展, 现已具有桥梁性能评价、需求预测、优化排序的智能化功能。我国桥梁管理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交通部公路研究所和广东省公路研究所等单位率先开展了研究和开发工作, 台湾省公路局开发了桥梁管理系统。同济大学桥梁研究所也进行了城市桥梁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他们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 在充分考虑我国桥梁的实际状况,开发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桥梁管理系统。系统主要功能包括: ①自动产生各种桥梁管理的相关检测表; ②系统化、规范化收集桥梁信息; ③分析桥梁检测结果, 作出维修、养护建议; ④提供详细的各类桥梁缺陷的维修方法; ⑤帮助选择重车过桥的路线; ⑥完成信息的查询、统计、分析和报表输出[4]。

下面以BridgeLCC为代表,对生命成本评估功能软件进行分析。BridgeLCC由美国NIST研发的一套视窗环境下软件系统,针对在桥梁初步设计阶段中需要对桥梁全寿命周期成本有效性进行评价的工程师与设计者。BridgeLCC生命周期成本计算是以ASTM规范为基础,而桥梁成本分类则以NIST发展成本架构为依据,将成本支付者分为政府成本、使用人成本及第3人成本,可确保计算结果能符合实际之需求,以辅助工程师完成桥梁生命周期成本评估工作。

BridgeLCC系统可以分析以下全寿命周期成本中重要因素:

1) 可供选择的结构设计方案、建筑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步骤程序。

2) 可供选择的交通引导策略。

3) 可供选择的用于增强混凝土强度与耐久度的材料配合比。

4) 可供选择的维护与修复方案。

5) 任何影响桥梁生命周期内成本变化的决策。

利用BridgeLCC分析桥梁全寿命周期成本,选择确定性分析或者概率性分析的模式需要对应选择软件中对应的基本分析模式与高级分析模式。基本分析模式在计算分析中需要确定性的信息数据例如项目周期年限,施工建设与维护修复等工作具体的成本。如在1个项目中,设计者假设桥梁上部结构需要每隔15 a进行1次维护并且每次维护成本是150 000美元,则软件分析为在寿命周期内桥梁上部结构维护时间为15、30、45、60 a维修,并且每次成本为150 000美元。

确定性分析是在具体每次维护时间与成本都十分确定的情况下采用的分析方式,相对比较方便简单。然而在现实中桥梁维护时间与成本往往由于多种原因发生变化,并且可能变化的幅度较大,这样就对我们分析全寿命周期造成了困难和很大不确定性,因此我们时常选用高级模式即概率性分析模式。如上例,桥梁上部结构维护成本预测往往是建立在独特的项目环境以及根据预测人员的经验,很难精确。项目时间和成本的不确定性同样也造成了全寿命周期成本的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可以利用BridgeLCC软件中的蒙特卡罗模拟模块估计不确定性,并得出由不确定因素输入产生的1个周期成本概率分布结果,软件还可得到图表用以辅助决策分析。除进行不确定分析外,软件还可进行敏感度分析,即对任何可能造成周期寿命成本变化的因素,分析其变化可能造成最终结果的影响程度,例如可以分析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对周期成本的直接影响[5]。

一些国家开发的相关生命周期成本评估软件与BridgeLCC进行部分性能对比如表1所列:

3 结束语

桥梁生命周期成本计算是不确定性的,因为生命周期成本参考范围包含未来成本的预测,在如此长时间下必然有许多不确定是难以掌握的,特别需要加强桥梁服役过程中的劣化机理的研究与桥梁劣化主要因素及维护方案的研究,建筑材料的耐久性研究与桥梁使用年限的预测,这些都造成了生命周期成本计算的不确定性[6]。

由于生命周期成本观念的导入,使设计者必须在设计流程中去思考如何才能掌握桥梁长期性能表现,进而使桥梁之生命周期成本达到最低。并且使得施工单位为了满足桥梁设计的耐久性能,必须改进施工技术水平与更加科学严谨的施工计划,可以降低施工中的不确定性。业主则可以更加掌握桥梁的长期性能表现以及桥梁的劣化现象,制定更确切的维护策略。

摘要:总结与研究在目前国内外桥梁全寿命周期成本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对各国目前所开发的应用于桥梁全寿命周期成本设计与控制系统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各系统的特点并分析其优点与不足,结果表明全寿命成本的经济性因素十分重要,需要得出确定性与概率性两种结论方案,从而证明了桥梁周期本系统的实用性。

关键词:桥梁,全寿命周期,成本,软件,耐久性

参考文献

[1]Frangopol D M,Lin K Y.life-cycle cost design ofdeteriorating structures[J].Journal of StructuralEngineering,1997,36(10):1 390-1 401

[2]Cady P D.Inflation and highway economics analysis[J].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1983,109(5):631-639

[3]Frangopol D M.life-cycle cost analysis for bridge[J].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1999,66(6):210-236

[4]刘健,贾丽君,朱俊毅,等.城市桥梁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J].交通与计算机,2001,19(5):32-34

[5]Ehlen,M.A.BridgeLCC 2.0 Users Manual,life-cy-cle Costing Software for Preliminary Bridge Design[R].Gaithersburg,Maryland USA NIST,2002

应用研讨 篇9

地球上的地质环境是人类生存并且发展的最为基本的一个共同条件, 但是近几年来, 各种地质灾害发生的越来越频繁, 比如说地震、海啸、泥石流、雪崩、山体滑坡、地面沉降以及堤坝渗漏等, 这些地质灾害的发生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并且造成了十分大的经济财产损失, 严重的影响到了现在人类的正常生活环境。物探技术能够十分有效的勘查地质灾害, 所以本文叙述了物探技术在地质灾害勘查当中的应用。

一、对物探技术以及地质灾害勘探的认识

地质灾害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这个工程当中包括了调查、监测、控制以及评价这四个环节。所谓的地质灾害勘探则是对地质灾害进行的一种监测或者是评估的环节, 是对地质灾害进行预防以及质量的第一个环节, 是现在世界上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现在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 科学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了地质灾害勘查当中来, 比如说钻探技术、物探技术以及遥感法等。

虽然说工程物理勘查在所有的地质勘查技术当中属于一种新型的勘查技术, 但是这种勘查技术的出现对于地质灾害的调查、勘探以及评估都产生了十分明显的影响, 给与了地质灾害调查、勘探以及评估更加科学的依据, 使得有关部门能够通过地质勘探技术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物探技术与其他的地质灾害勘查技术进行比较的话具有快速、准确、全面以及经济的特点。特别是经过近几年的实际应用, 物探技术在滑坡、地面塌陷以及采空区和岩溶土洞等地质灾害的勘查当中发挥出了十分良好的效果, 逐渐的开始被广泛的应用到地质灾害的勘查当中来。

二、物探技术需要遵循的原则

在物探技术当中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综合大量的信息。第二种是优化组合。第三种是由已知推导未知。下面对这三种原则进行介绍。

第一, 综合大量的信息。地质灾害与灾害周围的介质之间还是存在着比较多的物理差异的, 所以说容易在分析的过程当中出现不同的结论, 所以说为了能够更好的避免物探异常的多样性, 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对地质灾害进行分析, 需要综合多种的数据信息来分析地质灾害形成的条件以及形成的特点, 这样综合了多种信息的分析才能够更好的保证物探信息的准确性以及结果的有效性。

第二, 优化组合。一般来说在使用物探技术勘探的时候需要根据不同的物理特性来选择对应的物探方法来进行研究, 然后将各种方法测定的实验结果进行综合的对比分析, 通过对各种物探方法得到的数据进行综合的分析, 这样能够增加勘探的准确性以及勘探的经济效益。在勘探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对各种勘探方法进行优化处理, 尽可能的去节约生产的成本。

第三, 由已知推导未知。在进行地质灾害的物探工作的时候必须要按照从已知到未知, 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来进行布置的。我们在进行地质灾害的物探工作之前, 需要对各种数据以及资料进行全面的收集以及分析, 其中包括了当地的各种地质资料。然后再根据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进行系统的处理, 保证最后勘探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

二、物探技术在地质灾害勘查当中的应用

在发生地质灾害的过程当中, 总是会就有着一定的相同点的, 不管是发生什么样的地质灾害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地球物理场发生变化, 现在的物探技术当中有很对对地球物理场的变化进行专门分析的, 所以说我们需要根据地质灾害的类型来选择相对来说消耗比较低并且效率比较高的勘察方法。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的发展, 物探勘察技术的勘察精度越来越高, 并且物探技术在地质灾害勘察当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成熟了。现在地质灾害勘查当中应用的物探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电法

所谓的电法就是应用电极装置来对水平方向或者垂直方向的地质特点来进行探讨, 能够根据不同的电性来解决地质当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发生地质灾害的地质体与周围的介质之间是存在着电性的, 这其中的电性一般来说会因为重水溶洞以及低电阻发生变化, 所以说我们能够通过对电性的勘察能够得到地质的状况。在电测法当中电测曲线以及横断图都是能够显示电阻曲线的变化的, 这种物探方法适用于在探测堤防隐患以及岩溶和山体滑坡和采空区等地质灾害的。

(二) 面波

面波法是多通道瞬态面波法的一种简称, 这种物探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物探技术。在面波传播方法当中应用到的传播速度、传播频散形状以及岩土物理学相关特性这三者之间是有着一定的相关关系的, 我们能够通过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来解决现在工程地质当中存在的很多的问题。现在这种面波勘察方法主要就是应用到了路基施工当中, 特别是在对恶劣地质条件以及滑坡等地质灾害方面有着很好的作用。

(三) 地震 CT 图像

地震CT图像这种物探技术能够提供一种比较清晰的图像, 表示地质当中的构造形态以及岩性的变化。在现在的地质灾害的勘查当中, CT图像技术的应用是非常的广泛的, 现在很多国内外的科学家, 包括了物理学家以及地质学家等都对这种物探勘查方法非常的推崇。

结语

近几年来随着我们对于各种资源的大量使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大量的地质灾害开始产生, 这些地质灾害的产生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大的灾难。为了能够更好的对地质灾害进行勘查, 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勘查技术。现在物探技术比较适合在地质灾害勘查当中进行使用, 本文主要分析了现在物探技术在地质灾害勘查当中的应用, 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龙仲兴.物探技术在滑坡地质灾害勘查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 (上旬刊) , 2011, 09:52-53.

[2]王治华, 杨建刚.物探在上海地区工程性地质灾害勘查中的应用分析[J].上海地质, 2009, 04:12-16.

[3]张峰, 李剑波.工程物探在地质灾害勘查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 2006, 03:208-210.

[4]郭建强, 朱庆俊.地质灾害勘查的地球物理方法及其发展趋势[J].地球学报, 2003, 05:483-486.

[5]李德君.物探方法在煤矿地质灾害勘查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 2013, 07:193.

应用研讨 篇10

关键词:玉米,高产,高效,集成技术推广

我国对于农业经济发展非常关注, 加大扶持力度,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但是对于其中存在的不良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注重高产高效集成技术推广, 使得农民群众可以真正地走上致富之路。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1 我国玉米种植中存在的不良问题

对我国玉米种植进行深入调查发现, 很多区域玉米种植密度不足, 苗株数量较少, 与我国高产标准平均密度有着很大的差距。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较为良好, 但是机械市场较为混乱, 很多质量较差的农用机械设备投入到市场中, 并且以较低的价格得到农民群众的喜爱。甚至一些农用播种机并不是由农用机械企业生产的, 而是由农村的小型农用机械生产机构制造, 质量和性能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 导致玉米种植间隔较大。特别是在大兴镇地区、大多是传统的播种种植方式。农民群众对于玉米品种没有正确的认知, 种植的玉米品种较为杂乱。很多的玉米品种已经具有较长时间的推广, 玉米品种增产能力十分有限。播种质量较差, 导致玉米种植、田地出苗率较差, 出苗时间存在差距。很多玉米种植区域并没有应用先进的耕地技术, 导致整地质量较差, 对于播种质量的提升也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且现时期人工费用不断增涨, 为了加强对农业种植成本控制, 农民甚至会省略一些种植环节, 导致田间管理不足, 导致玉米亩产量较低。虽然我国积极地对现今耕种技术进行推广, 但是很多农民并没有对自身的种植方式进行转变, 传统的耕种方式不利于玉米根系的生长, 以及对土壤养分的吸收[1]。

2 玉米高产高效集成技术推广应用

2.1 建设玉米高产高效集成技术应用示范田

政府部门农业服务中心需要加强对高产高效集成技术的推广力度, 积极的建设玉米高产高效集中技术应用示范田。对当地的土壤进行取样, 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了解土壤成分和土壤肥力, 合理的、科学的选择玉米种植品种。对组织当地的农民群众进行现场观察, 使得农民群众明确科学技术的力量, 提升农民对于高产高效集成技术应用的关注度, 加强该技术的推广力度。

2.2 技术应用路线

主要是应用增产潜力较高, 对于病虫害抵抗能力较为良好的玉米品种。玉米品种的选择还需要适应区域的气候环境, 严格保障玉米品种在最佳时间内进行播种, 种植人员需要保障播种质量, 采用最为先进的耕种技术, 良好的掌控玉米品种的种植密度, 以肥水调控作为重点, 坚持高产、高效、生态的农业种植原则。找寻当前区域影响玉米品种高产的不良因素, 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降低不良因素对玉米农作物生长的不良影响, 最大限度地提升玉米农作物的产量。

2.3 创建组织, 加强领导

相关部门农业报务中心需要创建玉米高产组织委员会, 设置种植技术指导小组, 以及承担高产高效集成技术宣传的部门。由政府部门领导人员亲自负责此工作, 并且对责任进行落实, 要求相关部门进行配合, 对于工作的开展进行周密的部署。需要聘请专业权威人士, 加强对技术应用指导, 使得高产高效集成技术推广呈现科学化、规范化的特点。

2.4 引导农民群众进行新技术的应用

对于示范田的众多数据进行采集和整理, 要保障信息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 一切活动开展以服务人民群众为基础。对各项信息数据进行透明化的管理, 农民群众有权对各项种植技术应用进行观察。示范田种植人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 细心的回答农民群众心中的疑问, 并且将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转变为简单易懂的话语对农民群众进行讲述。适时的对农作物进行收获, 并且与农民群众的亩产量进行有效对比, 使得高产高效集成技术更加具有说服力[2]。

3 结语

玉米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经济作物, 加强玉米高产高效集成技术的推广, 对于促进我国玉米产量的提升, 增长农民经济收入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相关部门需要对本区域内玉米种植存在的不良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积极的创建示范玉米田, 严格地把握技术路线, 创建组织加强领导, 提升高产高效集成技术的说服力, 加强农民群众对于技术的信赖程度, 加强对该技术的推广力度。

参考文献

[1]曹琪, 陆顺生, 董云飞等.玉米高产创建的实践与思考[J].宁夏农林科技, 2014 (02) :99.

应用研讨 篇11

【摘 要】随着现代化管理水平的不断进步,供电企业需要易安装易维护,而且通信可靠,精确度高且投资相对低的远程抄表监控系统。本文分析了远程自动抄表技术的现状,探析了远程自动抄表技术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

【关键词】电力营销 远程自动抄表 技术与应用

供电企业的远程自动抄表系统通过运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技术,创新技术管理手段,实现了电力营销数据的实时采集、监控、分析和共享,确保电力营销管理的智能化和规范化,有效的提高了用电效率,值得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1 远程自动抄表技术的现状

远程自动草表系统包括电量采集设备和应用软件系统两部分,有电量采集设备收集电能设备的用电信息,建立电能表档案,然后通过对采集的电量信息进行分析,这样就能计算母线的电量,实现对变电站出口计量客户实现自动抄表,再结合电力营销信息系统计算出用户的电费,此外,其还能够检测电量的平衡问题,能够及时、准确的发现电量的异常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由于许多客观因素对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主要表现为:采集终端未统一,许多终端使用的数据采集器还是传统的机电一体式的电能表或者机械表,其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存在一定的问题;系统当中的网络安全技术和系统不相配,致使系统的运行存在很大的安全问题;数据规约的管理也存在一定问题,违规操作现象频繁。

2 远程自动抄表技术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

2.1远程自动抄表系统规划

完善变电站远程自动抄表系统。针对变电站提出的远程自动抄表系统建设的要求,应该选用和原有设备厂商提供的新型数据采集设备,选用数据规约相符的多功能电能表,对变电站拟定分批更换全电子式多功能电表的计划,提高电能表、互感器计量激动的同时,用三相三线制计量方式对变电站进行改造,将电能表分批换成多功能电能表。此外,为了防止因系统连接网络给系统数据带来的安全威胁,应该在相应的网络连接口设置防火墙。通过将上述内容统一纳入现行的远程自动抄表系统中,以此来满足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的技术要求。

建设居民集中抄表系统。根据装设模式和电能表型号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终端采集方式,例如,新建的居民小区已经要求采用一楼集中装设电能表的模式,可以采用485数据线连接方式传送至集中器;旧的居民小区、零散住户通常以分层装设电能表的方式,其采集终端信息可以利用载波方式传递至集中器;主站或台区的通信方式应该根据地区通信业的特点以及网络的覆盖状况选择GPRS方式或者有线电话方式。

新建大用户与配变台远程自动抄表系统。通常状况下,配变电台和大用户具有计量点分散的特点,很难做到对每个地点都安装移动卡或者固定电话。大用户和配电变台的远程抄表系统主要有电量管理分析软件、通信控制软件、无线抄表器、智能电表数据采集器四个部分组成,根据现行的远程自动抄表技术,有选择的在半径450m-2900m的范围内,使用一台性能高的智能电表数据采集设备,这样在半径范围内采集电表时钟、失压报警、功率因数、三相电压等多种信息,用微波通信无线抄表技术完成配变电能表和采集器之间的逻辑联系和信息传递,完成对大用户与配变电台的远程自动抄表。

与营销管理系统的对接。目前,远程自动抄表系统和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中间库形式的接口,通过中间库提供相关的数据信息,以此实现远程抄表系统满足营销信息系统的数据要求。此外,新建设项目中使用的硬件、软件应该与原有的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的技术和规约相一致,便于连接和共享营销信息系统的数据信息。

2.2远程自动抄表技术应用问题的解决办法

设备和技术的问题。通过统一主流系统,将不同地区的远程自动抄表系统进行整合,从而建立一个综合的远程自动抄表系统,利用数据接口的方式和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建立连接,实现对所有数据的综合性分析。此外,其还能完成对线损的计算,通过分台区、分电压等级的方式进行综合性分析和汇总,充分发挥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作用,保证整个系统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采集终端的问题。随着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的广泛应用,其应用的环境也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各种各样的环境能致使电能表停止工作的可能性逐渐的提高。针对这种问题,一方面应该用全电子式的电能表替换传统的机电一体式点鞥表或者机械表,这样不仅加强了对数据的自动监控,减少了系统的维护量。还可以利用智能电表来实现预付费,逐渐的对所有的用户的远程付费进行控制。此外,在选择采集终端时,还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然后将所需要的技术要求告知供应商,供应商应该根据用户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行设计,能够有效的保证终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通信方式的问题。由于共用电话网或者移动网络覆盖范围相对较小,因此在其覆盖不到的远郊或者近郊地区,远程自动抄表系统应该采用复合通信方式,实现低压电力线载波传输、电话线传输、无线传输、光纤传输等方式,其中低压电力载波通讯是一种电力载波,其数据传输速率很高,并且经过多年的应用和研究,其还具有扩频技术、中继功能和抗干扰电路,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此外,现行的GPRS无线通信网络,把GPRS无线通信网络应用与远程自动抄表系统中,有效的提高了远程抄表系统中无线通道的可靠性、便捷性和高效性,并且其大大的降低了远程抄表系统的运营成本。

应用方面的问题。由于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的应用受到企业管理、环境、操作人员等方面的限制,致使其应用不能充分的发挥所有功能,针对此问题,一方面应该强化对操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学习不同行业、先进单位的经验,取长补短,另一方面派遣專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和管理,保证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的所有功能能够正常、有效的运行。

3 结束语

现远程抄表技术在电力营销行业当中的应用已非常普遍,其不仅能让电力企业及时了解客户的电力使用状况,而且由于新技术的使用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动作成本,使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淑萍.浅谈远程自动抄表计量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 科技致富向导,2010(24).

[2]王明胜.浅谈远程自动抄表计量技术[J].科学时代,2010(11).

应用研讨 篇12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管三司副巡视员牛开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安全监管局副局长万东刚出席会议并讲话,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副理事长韦国海和中国石油宁夏石化分公司副总经理吴庆善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化工、中盐集团、大唐能化、中煤集团煤化工、神华集团煤化工等所属的数十家石油和化工企业以及相关的设计、研究、安全咨询服务机构和部分外资机构的1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牛开建副巡视员在讲话中全面介绍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对于石油和化工企业推广应用HAZOP分析方法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和规定, 他强调:全面推广应用HAZOP分析方法, 对于排查安全隐患, 预防事故, 提升危险化学品领域本质安全水平有着重要意义。他说:近些年来, 我国化工行业的外资、合资和引进技术项目在建设时期普遍开展了HAZOP分析, 并在投产运行之后, 继续定期开展HAZOP分析, 取得了显著成效。各地石油和化工企业, 特别是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企业应当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要求和规定, 积极推广应用HAZOP分析方法。要进一步加大HAZOP推广应用的力度, 建立有关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技术标准体系;建立HAZOP技术应用人员本土化培养体系;支持研究开发HAZOP技术应用软件, 促进HAZOP技术普及应用。

本次会议收到论文共49篇, 经专家组审查, 录用论文37篇。其中, 《炼化装置生产运行阶段HAZOP分析的要求及成功经验》《整合式HAZOP分析方法及在工程设计阶段的应用》《HAZOP分析在安全设计中的运用》《工艺管道HAZOP分析要点探讨》《HAZOP在吉林石化公司的推广及运用》《HAZOP方法在间歇过程中的应用》等14篇论文以大会演讲和交流的方式展示, 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浓厚兴趣。会上互动与会下交流交替展开, 交流探讨十分热烈。

会后还安排与会代表参观了中国石油宁夏石化分公司厂区, 学习借鉴中国石油宁夏石化分公司引进国外先进经验, 全面吸取安全管理的先进经验。

会议现场

上一篇:生态利益下一篇:农村宅基地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