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研讨

2024-11-18

运用研讨(共11篇)

运用研讨 篇1

研讨式教学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其教学过程主要包括:确定选题、分头准备、集体研讨、总结讲评等环节。实践证明, 党校课堂运用研讨式教学有助于学员对所学理论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有助于提高学员分析、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有助于增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效。根据研讨式教学的一般要求, 结合党校教学实际, 我认为, 在党校开展研讨式教学, 必须科学组织并充分发挥不同环节的功能作用, 才能达到研讨式教学的最佳效果。

一、确定选题要着眼当前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 不回避

热点、难点、焦点, 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学员的求知欲和参与热情。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确定选题作为研讨式教学的首要环节, 直接关系到研讨式教学的效果。选题成功就能紧紧吸引参训学员的兴趣与关注, 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学员的求知欲和参与热情, 从而为下一个环节乃至研讨式教学的全过程奠定良好基础。因此, 科学选题就成为开展研讨式教学的基本前提。

选题的确定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角度, 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可以成为党校开展研讨式教学的课题, 在众多的问题中成功选出一个适合的课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 党校的教学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 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进行。因此, 党校的教学内容之一就是根据形势任务的需要, 阐明党和国家当前的路线、方针、政策, 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这就要求党校教学紧跟党中央的战略部署, 紧密配合党的中心工作, 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这就决定了党校开展研讨式教学, 确定选题“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 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 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 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 着眼于新的实践与新的发展”。紧紧围绕当前社会重大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和现实问题, 紧紧抓住学员所思、所想、所愿, 精心选择教学课题, 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学员的求知欲和参与热情, 从而增强党校研讨式教学对学员实际工作的现实指导性和针对性。比如, 在人民网推出的“你最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调查中, 社会保障、司法公正、反腐倡廉、个人收入、房价调控、医疗改革、物价调控、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教育改革等都位列其中。这些问题不仅是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 而且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深入思考并妥善解决的实践问题, 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重大关切, 体现了人们对过上更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 也凸显了科学对待这些热点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上述热点问题作为研讨式教学选题内容, 必然会引起参训学员的强烈共鸣, 调动参训学员的积极性, 为成功开展研讨式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二、分头准备要着眼参训学员实际, 扬长避短、突出优势, 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位学员的主观能动性。

研讨式教学的主要教学原则是学员主体性原则。它要求学员成为学习行为的主人, 使学员围绕确定的选题积极主动地搜集、选择、加工处理相关信息, 并应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当研讨式教学确定选题后, 学员就要积极主动分头准备, 准备充分与否直接关系集体研讨效果的好与坏。因此, 充分准备就成为开展研讨式教学的基础工作。

分头准备的主体力量是学员, 必须让学员占据研讨式教学的主体地位, 发挥每一位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党校学员来自不同的单位, 不同的岗位, 既有级别的差异、类别的区分, 又有学历和理论基础的差别, 参加培训的需求也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在分配研讨式教学准备任务时, 必须着眼参训学员实际, 充分考虑学员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 从学员已有的知识水平、自身积累的经验、兴趣爱好、时间和精力及与其他人的配合等实际情况出发, 选择适合的人承担合适的任务和角色, 以实现扬长避短、突出优势, 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位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比如:针对一个完整选题准备工作量大、不好驾驭这一实际情况, 可以将确定的选题“化大为小”、“化繁为简”, 先将其分解为若干小的题目和具体的任务, 再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分配至学员。又比如, 针对学员之间不同的工作性质、理论水平等, 教师在分配准备工作时, 可以因人而异, 安排不同的学员承担不同的任务、担当适合的角色。这样, 全体学员人人面前有工作、个个肩上有任务, 而不至于成为“旁观者”, 有利于全体学员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扬长避短、突出优势, 在学员自己潜心收集、整理、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过程中, 有所发现、有所收获、有所创新。

三、集体研讨要着眼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最大限度地发挥全体学员的集体智慧。

集体研讨是研讨式教学这出“戏”的高潮, 是各个环节中最精彩的部分, 也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组织能力要求最高的环节。研讨式教学这出“戏”能否取得成功,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体研讨的效果如何。因此, 认真组织集体研讨是研讨式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

研讨式教学中学员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 集体研讨的效果, 直接取决于教师主导下全体学员的“表演”水平。在集体讨论过程中, 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他既是集体研讨的参与者, 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 研讨式教学的教师或主持人, 必须着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营造一个平等讨论、共同探讨的良好氛围, 让学员在讨论中畅所欲言、见仁见智, 形成问题大家摆、是非大家辨、道理大家讲、答案大家找的讨论场景, 最大限度地发挥全体学员的集体智慧。研讨之初, 教师要以精心准备的导言切入课堂, 导言要贴近学员实际、富有吸引力, 开门见山、务求简明, 迅速将话题引入研讨内容, 尽快将话语权交给学员。研讨中, 教师或主持人既要善于启发和诱导, 提供多角度思路, 使讨论向纵深发展, 使学生的认识发生质的飞跃, 又要掌控和把握研讨的内容及方向, 始终围绕选题中心而不能偏离正确轨道。教师或主持人还要审时度势、把握全局, 适时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展示的机会, 对他们的精彩发言要及时肯定和表扬, 对他们认识上的误区或偏差要及时纠正和廓清, 真正使不同层次的学员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形成一种多元互动研讨求知的教学新局面。

四、总结讲评要着眼全局、突出重点, 最大限度地达成共识, 扩大成果。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领导者的责任, 就是不断指出斗争的方向, 规定斗争的任务, 而且必须总结具体的经验, 向群众传播这个经验, 使正确的获得推广, 错误的不致重犯。”教师作为研讨式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在集体研讨之后, 就要对其中取得的成绩和效果进行相应的总结讲评, 以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为新的研讨式教学提供依据, 打好基础, 从而不断提高研讨式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因此, 从一定意义上说, 总结讲评既可以看做本次研讨式教学的终点, 又可以作为下一次研讨式教学的起点, 对增强教学效果, 不断提高研讨式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总结讲评是实现研讨式教学目的的手段, 是构成研讨式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总结讲评开展的好与坏, 直接关系到研讨式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因此, 教师在进行总结讲评时必须做到全面、客观、系统。一是要注意总结讲评的全面性。全面性主要是指总结讲评的范围, 不仅要总结集体研讨的内容, 还要总结研讨教学的各个环节;不仅要总结成绩, 还要汲取教训;不仅要总结学员研讨中的内容, 还要总结学员研讨中的表现。二是注意总结讲评的客观性。客观性主要是指总结讲评的原则, 总结讲评要根据全体学员在研讨式教学的各个环节承担的任务, 各自的表现进行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特别是要把研讨中反映出的认识上的偏差和误区引向正确的一面, 努力做到用事实说话, 让学生心服口服。三是要注意总结讲评的系统性。系统性主要是指根据既定的教学目的, 要对学员的发言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 把学生分散的见解、认识集中起来, 进行系统化, 形成条理清楚、观点鲜明、认识一致的正确结论。

总之, 通过科学选题, 学员充分认识选题内容的价值与作用, 激发了学员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通过分头准备, 让学员在自主学习中独立思考、深入探究, 调动了学员的积极能动性;通过集体研讨, 让学员在各种观点的交锋中找寻正确答案, 发挥了学员的集体智慧;通过总结讲评, 让学员在比较中辨别真伪、分清是非, 形成了最大共识。这样, 伴随各个环节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一次成功的研讨式教学也就水到渠成, 学员的能力和素质也随之在“研”“讨”中应运而生。

运用研讨 篇2

关键词:亲和力;播音主持;互动性

亲和力是播音主持展现专业功力和语言魅力的必备素质,也是可以通过后天实践训练逐渐培养并不断提升的主持能力。当前,机械化的播音主持早已不能满足听众的需求,也不能适应新闻媒体行业的创新发展要求。因此,深入探讨亲和力在播音主持中的专业内涵和运用技巧,有助于推动播音主持工作向着专业化、平民化方向深入开展。提升播音主持亲和力,要达到真正吸引听众注意力,保障节目优质播出,大幅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整体收视率的目的。

一、亲和力在播音主持中的专业内涵

亲和力是人与人交往的黏合剂和推进剂,能够帮助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营造出轻松愉悦的交际氛围,使得彼此关系更加紧密融洽。延伸到播音主持工作中,亲和力应从构建交际氛围、营造交际语境、关注交际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努力,主要集中体现:首先,构建交际氛围是实现播音主持与观众互动交流的外部环境。在节目录制和播放过程中,受众享受的是播音主持的专业服务和良性互动。借助播音主持的亲和力,节目有效地营造了轻松愉悦的交际氛围,能够保证播音主持与观众处于平等的交流环境中,实现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其次,营造交际语境是展现播音主持亲和力的必要条件。在节目中,播音主持营造交际语境离不开语言表达能力,其也需要形象语言特征、态势语言特征等非语言传播来展现亲和力。综合而言,纯语言类的播音节目是语言表达能力的集中展现,而综合型节目离不开播音主持的语言驾驭和舞台掌控,更需要通过一个眼神、一个配饰来展现个人魅力。最后,关注交际效果是实现播音主持亲和力的检验标准。播音主持亲和力的舞台效果和观众认可程度都需要从交际效果具体展现。而基于不同节目定位和节目效果,播音主持往往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或途径来展现自己的亲和力。这就需要播音主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文学素养,能够通过个人的综合素质驾驭不同的节目风格,展现独特的个人魅力。

二、亲和力在播音主持中的主要作用

(一)有助于增强主持人的主持魅力

目前,伴随着节目类型和收看途径的日趋广泛,其对播音主持的主持风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摒弃传统固化的节目主持模式,不再局限于所谓的字正腔圆的主持风格,应该在普通话语音、播音发音、播音创作中即兴加入口语表达、感情渲染等基本技巧和方法,这样可以让观众和听众有眼前一亮的感受,在内心深处感受到亲切和温暖,最终在思想情感上能够与播音主持产生共鸣。此外,播音主持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应该勇于展现自身的专业才艺和人格魅力,有助于在观众和听众中产生强烈的思想震撼,提高播音主持在观众和听众中的影响力,让节目能够打上播音主持的深深烙印,最终实现播音主持和节目相辅相成的效果,积极打造有特色、有风格、精品化的新时代节目。

(二)有助于拉近观众和听众的距离

播音主持是一个运用语言与观众、听众沟通交流的专业岗位,这就决定了播音主持不能让自己凌驾于观众和听众之上,需要用平易近人、友好和善的语言主持节目。通过这种放低姿态的语言和行动,播音主持能够积极展现自己的语言亲和力,给人以接地气的感觉。这样才能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拉近与观众、听众的距离,有助于引导观众和听众参与到节目互动环节中来,帮助他们有效开展自由交流和互动,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障碍,保证亲和力能够成为播音主持工作中的黏合剂和推动力。

(三)有效提高播音主持节目的质量

当前,播音主持的主持风格与节目类型、定位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而观众和听众对于播音主持的直观感受也是源于对节目的喜欢和认可。在很大程度上,播音主持的播音质量直接决定了节目的质量。因此,切实提高播音主持在节目中的亲和力,有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思想和实施节目具体流程,保证节目能够在同质化严重的同类节目中脱颖而出,运用播音主持的人格魅力、节目风格带动节目整体效果的充实和完善。此外,节目的生命力、影响力都取决于节目创新发展能力和整体规划,它们都离不开节目主持人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只有拥有亲和力的播音主持才能推动节目不断沿着观众需求和行业发展轨迹创新,保持一贯的高水准。

三、提高播音主持亲和力的措施

(一)提高播音主持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人类同外界沟通交流和引发情感共鸣的工具,是播音主持的专业技能和核心价值。因此,切实提高播音主持在工作中的亲和力,必须从语言表达能力入手。这要求播音主持积极掌握我国的语言文学、电视新闻传播学、播音学的基本理论和语言表达知识,接受普通话发音、播音发音、播音表达的基本训练,保证在播音主持中能够给观众和听众展现专业而翔实的语言内容,展现一定的语言专业知识、文化底蕴及主持技巧,保证播音主持的语言表达能够拉近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播音主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能够表现在语言表达及思想上,而丰富的生活阅历有利于播音主持在节目中发表独到的见解。播音主持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能够有效转化为语言表达能力,也成为提高播音主持亲和力的思想内涵,需要播音主持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进行培训提升。

(二)借助观众的视角审视主持工作

播音主持的亲和力除了依靠自身语言表达、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提升以外,还可以结合观众的观点进行有效提升。站在观众和听众的视角审视播音主持的节目风格和语言特色,能够帮助播音主持站在另一个角度衡量自身的舞台感染力和主持亲和力,帮助播音主持真正走进观众和听众的内心世界,积极打磨自己的专业功力和沟通技巧,能够结合观众和听众的收听需求开展相关学习和思考,充分展现播音主持的艺术功力和节目掌控力,展现人格魅力。此外,播音主持在节目中应该树立以观众为中心的主持风格,时刻站在观众的角度思考自身的主持风格和节目流程,积极开展相关信息的换位思考和自由表达,保证观众能够感受到播音主持的热情服务和真情交流,实现观众和听众思想上的共鸣。

(三)借助非语言传播提高主持亲和力

除了语言表达、主持技巧以外,播音主持往往依赖形象语言特征、态势语言特征等非语言传播来展现亲和力。一方面,节目组应该联系运营部、服装组参与到节目的策划制作中来,认真了解节目定位和节目流程。以此为依据,认真选择播音主持的服装和相关配饰,做到庄重而不浮夸、精致而不奢华,能够向观众和听众展现全面立体的播音主持形象,使播音主持的形象立体化、直观化。另一方面,节目组在录制前应该和播音主持认真沟通,保证播音主持对于节目定位和节目流程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在节目直播和录播过程中展现直观和丰富的态势语言特征,引导播音主持从表情语、目光语、姿态与动作等态势语言层面展现自身的亲和力。

四、结语

亲和力的形成依赖节目主持人的先天条件和后天努力,它体现在行为举止、语言风格、神情语态、服装配饰等诸多个人特质中,需要主持人在基础知识、专业能力、综合素质、职业素养等诸多方面提高节目的整体效果和质量,切实满足观众和听众的收听需求和交流意愿,有效淡化播音主持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从而借助播音主持的亲和力推动节目的创新发展。因此,播音主持人应该从语言表达能力、观众视角审视、非语言传播这三个层面提高亲和力,切实增强自身的专业知识、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运用研讨 篇3

【关键词】小组合作 初中足球教学 运用 实践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88-02

新课标教育改革后,提倡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相应的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式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以及综合素质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是对教学活动的以此创新改革。在新式教学思想指导下,对初中足球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对于师生之间密切沟通和交流,提高教学成效有着十分突出的作用,但是由于教师过于强调传统教学方法的应用,所以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中难以有效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成效偏低。由此看来,加强初中足球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法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后续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合理分配小组成员,打下合作基础

在初中足球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法,教师需要充分明晰自身职责,能够对班级学生足球能力以及学习能力进行充分的学习,以此为基础对学生小组学习进行合理安排,保证小组成员分配更具合理性。所以,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足球技能的讲述,每一个学生在小组中担任不同的职责,教师在学习活动中进行指导,观察学生对足球学习的兴趣和基础能力。小组分配不仅需要有助于学生足球能力发展,同时需要结合学生学习水平,促使小组内的学生能够互相帮助,提高学习成效[1]。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充分学到东西,掌握更多足球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技巧

初中体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应帮助教师了解更多的足球知识,有目的的掌握足球技能,采用单位教学方式,每一位足球队员都应明晰自身学习能力,有意识的开展合作交流,保持密切的合作和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小组原本的优势,提高学生足球水平和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明白个人在集体中所起到的作用,对于真个团队的影响。与此同时,教师在对足球每一个重点内容讲解时,需要结合学生的足球学习基础,给予学生一定自由空间,促使学生能够充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进行指导和交流,对于其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提供帮助。诸如在足球教学中,学生对于主罚点球概念认知不足,存在明显的偏差,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交流,进一步加深对主罚点球概念的认知,并开展实践活动,加深对足球学习的兴趣[2]。

三、以小组为基础,客观评价课堂教学成效

教学评价对于初中足球教学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小组合作学习中不可获缺的组成部分,小组合作评价,对于小组合作效果好坏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可以以引导学生去客观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成效,针对小组成员的足球技巧以及基本动作标准程度进行评价。小组互相评价后,教师对其进行客观总结,来小组合作学习成效进行评价,也就是对实际足球比赛中实际合作成效进行分析。教师在评价后,可以帮助学生从专业角度来评析小组合作学习成效[3]。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表现较好,具有非常重要作用的学生进行表扬,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以此来加强学生对足球学习的自信心,可以说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提高足球学习成效,还有助于培养学生人际交流能力,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四、结论

综上诉述,在初中足球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法开展教学活动,对于提高教学成效有着较为突出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引导学生明晰个体在一个团队中所起到的作用,调动学生足球学习积极性,全身心投入其中,有针对性的开展足球活动,对于合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培养有着十分深远的作用。与此同时,在初中足球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合作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余发林. 导学、自主、合作,让课堂更加精彩─—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足球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 体育世界(下旬刊),2013,14(03):122-124.

[2]却龙高. 浅谈新课改下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足球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4,12(35):89-90.

[3]占小芳. 基于新课改下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足球教学中的实践及研究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2015,11(27):226-227.

运用研讨 篇4

当今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视觉上的感受,甚至是追求一种视觉冲击。于是,平面广告的设计重点就是让视觉现象趋于符号化,通过图形化的符号语言来表现实际内容。生活中,平面广告随处可见,我们通过平面广告,可以了解到这些视觉符号要传达给我们的广告信息。平面广告信息的传播受到语境的制约,其中所蕴含的特定信息只有通过语境才能准确表达出来。所以语境的设计必须合理,这样才能减少信息传递不明确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只有在语境中,平面广告中设计的各种独特的艺术符号才具有了实际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平面广告离不开语境。要想更好地传播出完整的信息,平面广告设计必须要合理运用各种语境。

平面广告设计中运用了符号学和语用学这两种重要的表现手法。符号学和语用学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思想交流的主要工具,通过对它们不同角度的运用,能够很大程度地促进平面广告设计的发展。目前,平面广告设计中主要引用的是符号学中的语境。在符号学领域,语境指的是历史、社会、物理等这些基于真实世界的条件决定了平面设计中的艺术符号所代表的特定含义。通过各种各样的语境与符号的有机结合使平面广告达到了宣传的效果,帮助人们理解平面广告所要传达出的各种信息。语境的营造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框架结构,使人们可以在某一个特定的框架中去思索平面广告所包含的具体信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对语境的运用,可以避免信息传播过程中一些数据的丢失,能够帮助信息重构。随着经济文化的多元化,人们开始站在不同的角度和高度来研究语境的运用方式,不断地开创出新的语境以及表现方式,使平面广告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表现手法越来越大胆。可想而知,在未来的平面广告设计中,语境的地位并不会有所降低,相反只会有所提高。

二、平面广告设计信息传播中的语境类型分析

我们都知道,在不同的情况下语言所表达的含义可能存在一些差异。一个平面广告的设计,是为了更好地将一种思想观念通过简单形象的符号表现出来。要想这些视觉图形、符号等能够准确地实现信息交流的功能,就必须要建立合理的语境。从语用学的角度,人们常常把语境分为两大类,但是,随着对语境研究的不断深入,语境所涉及的内容也得到了扩增。如今,平面广告设计信息传播中的语境类型也得到了发展。下面将对言语、社会文化、情境、认知这四种语境进行分析。

(一)对平面广告设计信息传播中的言语语境进行分析

言语语境指的是由词汇、语法、句子等语音因素组成的上下文,将言语语境作为信息传递的介质,帮助交际者理解语言运用方法,掌握用语言的形式传递所要表达的新信息。对于平面广告设计信息传播中的言语语境,是指对设计的作品中所塑造的形象、颜色、文字、图片等元素进行的有序组合。

(二)分析平面广告设计信息传播中的社会文化语境

社会文化语境就是指交流者所生活的社会以及社会存在的文化。而平面广告设计信息传播中的社会文化语境是指构成广告文本所涉及到的各种物质、审美范式、心理活动以及社会环境。我们都清楚地知道,一种文化的形成是需要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的,它综合了一个民族的道德习惯、传统习俗、文化、教育以及价值取向等。社会文化决定了阅读平面广告的人的思维方式和接受程度,影响了对平面广告所要传达的信息的理解深度。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平面广告设计信息传播中的社会文化语境一定是结合了广告对象所属于的文化世界。平面广告设计信息传播中的社会文化语境的核心就是为了加强对民族文化的审美化,它是人们接受平面广告所要传播的广告信息的一个价值参照系统。平面广告设计者在设计任何广告时都要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不能随意而为,否则就使广告的可信赖度大幅降低了。

(三)对平面广告设计信息传播中的情境语境的分析

情境语境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某某人物在某事件中发生的言语行为,即平面广告的“使用情境”。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下,人们才能理解平面广告中的图片及符号,才能解读出平面设计作品所要表达的象征意义,理解作者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及宣传对象的功用。

(四)分析平面广告设计信息传播中的认知语境

认知语境是一种后来提出来的动态语境观,人们根据自己的认知情况对交际场景中的各种需要所作出的有意的或者是不自觉的反应。人们在阅读平面广告时需要一定的认知活动才能更深层次地理解广告信息。因此,平面广告设计者必须对大众的认知语境进行研究,了解其认知情况,这样才可以设计出更能满足大众需要的作品。

三、语境在平面广告设计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任何一种符号的存在要有意义都必须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平面广告设计中的信息传播也一样。语境在平面广告设计信息传播中具有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第一,语境有助于人们理解平面广告所传播的信息的意义。虽说我们都知道鸽子象征着和平,但是在不同的情境下,我们可能会对鸽子的意义产生不同的理解。世界上的很多东西都是相互联系的,同一个符号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第二, 语境有助于人们理解平面广告中一些模糊的信息。客观事物本身就具有模糊性,平面广告中肯定也免不了存在一些让人产生歧义的部分。此时,人们就需要借助语境来推测、揣摩设计者的真正意图,理解广告所要表达的准确内容。第三, 语境有助于人们对平面广告的言外之意的解读。我们很多时候可能会说一些话不是为了表达它的字面意思,而是要突出其中的言外之意。平面广告中也一样会遇到这种情况,所以有时候需要人们对设计者的言外之意进行推测。语境正好可以帮助解决这一难题,帮助人们理解广告的深层含义。

四、结束语

运用研讨 篇5

当前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的首选条件已经由学历向应用“能力”转变。因此,作为实践性和创新性极强的工商管理专业,其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应主动适应社会的这种转变,从而从根本上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然而现在许多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中,依然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几乎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会因为缺乏“动手”的经历,无法想象和理解所学习的内容,从而会失去学习的兴趣,错过良好的就业机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体验式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兴趣,改善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面向生产管理第一线的应用性人才。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一)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差

传统教学模式在上课期间教师通常高密度地讲解,很少有启发性的提问,学生也很少有独立思考和提问的机会,从而走入了满堂灌的误区。这直接导致学生产生机械的记忆理论知识的学习方法,从而引起教学质量下降,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学生主体地位缺失

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是一种以“讲授——接受”为主的单项知识传授过程。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往往是“填鸭式”的满堂灌,虽然能在短时间内使学生获得较多的信息,但却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形式简单

由于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投入不足、对学生将来从业的岗位技能了解不深入,大多数工商管理专业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计比较简单,主要为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形式。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缺乏关联性和针对性。

(四)教师实践能力不足

目前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大多数为应届毕业的研究生,多数都没有在企业中任职的经历,几乎没有管理的实践经验,掌握的“管理技能”均为学生时代所学习的间接经验。虽然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但明显无法满足工商管理专业的高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要求。

二、体验式教学的含义及优势

(一)体验式教学的含义

所谓体验式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形式,在真实或虚拟的环境中让学生通过体验去感知、理解、领悟、验证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获取理论知识的同时做到观念、判断、技能的自主形成与主动掌握。

(二)体验式教学的优势

1.多样的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模式是以“讲授——接受”为主的单项知识传授过程,教学方法非常单一。对于实践性非常强的工商管理专业来说,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在课内实训、课外实训和毕业综合实训三个方面实现“从体验中感悟”、“在模拟中升华”、“于实践中应用”。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管理游戏、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专题讲座和沙盘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实现课内实训,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创新潜能和锻炼管理能力的目的。

2.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中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互动关系,强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参与形成体验,从而完成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升。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为学生创造条件和设定情景,让学生作为主体去体验、探索和创新,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3.综合的能力培养

传统教学模式注重间接经验的传授,忽视直接经验的获得。而体验式教学则强调通过自身的体验和亲历来建构知识。在体验的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能通过体验增强学生团队精神,提升学生动手能力、沟通能力、竞争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满足现今企业对学生的要求。

三、工商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的探索

(一)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条件

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的体验式教学,对于实施的高校在教师、学生、相关软硬件和实习基地等方面均需具备一定的条件:

1.授课教师能力的要求

体验式教学法非常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实践活动,因此作为教师除了要具有深厚的学科理论功底和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外,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管理技能水平,甚至要求教师有在企业中任职的经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需要准备大量的教学资料,查阅相关的实事信息,并与学生广泛交流,对学生进行引导,还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对教学重点进行总结和提炼,只有这样才能在实施体验式教学法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提升学生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否则课堂教学就很难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2.调整学生的学习习惯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主要以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缺少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理论知识运用的能力,而体验式教学法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建设企业实习基地

工商管理专业的许多课程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课堂上理论的讲解、案例分析、角色演练都无法使学生获得实践能力,原因在于课堂上没有真实的环境和对象,这些课程最佳的学习方式莫过于在企业中学习。

(二)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实施中应注意事项

1.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

虽然体验式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强调实践活动,但是并不排斥理论学习,而应是两者的结合。同时,体验式教学模式需要大量的时间,也决定了在授课过程中不可能只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

2.充分发挥体验式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

运用研讨 篇6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 幼儿英语 活动指导

研讨式教学法起源于德国,在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课堂早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教学方法。在国内,郭汉民教授于上世纪90年代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并推介开来。研讨式教学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而是以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和代表讲评等方式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科研能力,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真正符合“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由于研讨式教学具有的优点和特色,许多高校教师纷纷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并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一、该课程实施研讨式教学的有利条件

陈钧认为,研讨式教学法的提出不仅为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成功模式,而且为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多层面的启示。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研讨式教学模式从产生到现在有十多年的历史,也受到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大力提倡,但在我国高校的实施情况却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就是研讨式教学需要具备良好的外部和内部条件。谭运进认为,研讨式教学不仅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学识水平、科研能力、民主作风和知识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方法、自学能力、思维习惯等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原则。郭教授认为研讨式教学法适合文科班的高年级学生。《幼儿英语教育活动指导》安排在三年一期开设。经过两年多系统的学习,这一阶段的学生学习自主性明显增强,也乐于与他人讨论或分享自己的看法。从专业学识来看,他们已经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也掌握了学前教育学和学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尤为重要的是他们已经在幼儿园情境学习半年,有登台上课的经验,这无疑会增加他们在试讲环节的自信心和活动设计的能力。另一方面,因为面临毕业论文的撰写,学生迫切需要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了解如何选题、查找文献,如何开展写作,所有这些都为我们实施研讨式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研讨式教学的组织实施

郭教授指出研讨式教学“不是如何上好一堂课的方法,而是贯穿于一门课程始终的方法。”在论文《探索研讨式教学的若干思考》中,郭教授详细论述了研讨式教学的五个步骤,即:教学示范与布置任务、撰写讲稿、小组交流、学生讲评和学习总结。显然,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的教师“一言堂”,而是取而代之以学生自学、小组交流以及学生汇报和讲评为主的新模式。但是郭教授并没有阐述应该如何组织学生,以便确保这种模式能取得预期效果。研讨式教学中的自学、撰写报告和讨论等环节要求学生有着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方法。显然,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相对来说不如普通高校的学生,学习基础也较差。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我们在研讨式教学中充分运用大学城空间、电子邮箱和QQ等多种途径搭建师生互动平台,注重对学生的全面指导、全程跟踪,对学生的学习实行全程监控与评价,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

在文献查阅阶段,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教师先介绍与本课程相关的术语和理论,将当前幼儿英语教育的热点问题进行简要讲解,布置一些专题让学生查找资料并做书面陈述。每位学生选取一个论题,两周内完成一份3000字左右的报告。学生明确任务后,便开始拟定研究方案,查阅文献,或者实地调研。有的学生到市区一些幼儿园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和园所对幼儿学习英语所持的态度、幼儿英语目标及幼儿英语的师资等情况。有的学生为了解幼儿英语教材的使用情况,到图书城实地考察,收集整理材料形成书面报告,介绍不同幼儿英语教材的理论指导思想、课本特色、主要教学方法和小、中、大班覆盖的内容并分析其优缺点。

在分组讨论阶段,教师把选择相同问题的学生编为一组,全班分为几个小组,教师抽空到每组听取讨论并适当指导。研究和讨论的过程是一个开拓思维、启迪智慧的过程,因此老师的组织和调控非常重要。首先,教师要跟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参与活动的感受,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而不能只满足于每组最后达成的结论。其次,要组织学生研讨。大学生发言往往不太主动,有时出现冷场的局面,这时就需要教师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鼓励其他学生谈论自己的想法。最后,要组织学生评价。在研讨中,学生不仅要对自己评价,还要对他人进行评价。评价要力求客观、真实,而不是马虎对待,敷衍了事。这样,大班讲评时就有了充分的准备,每组代表只需要综合本组的观点和意见,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其余学生要认真倾听并积极提问、发言;教师对每组的陈述进行讲评和归纳。

在技能提升中,要求每位学生上一堂微型课。说课5分钟,微课教学10分钟。微型课占用时间少、针对性强,能有效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提升学生技能的有效途径。每位学生的表现先由学生点评,教师最后总结。对于学生存在较普遍的问题,则要重点强调,力求所有学生都有提高。

三、本课程的评价方式

学生成绩的评定是研讨式教学中一个重要内容。笔者认为,研讨式教学有利于评价方式的创新,有利于实行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单纯的终结性评价过分注重考试结果,这显然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而形成性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其目的在于了解教学效果、探究教学存在问题,可以提高学生自信心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我们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对学生每阶段学习进行评价,并结合学生的试讲得出学生本课程的最后得分;评价的主体不限于老师,还包括班上同学和学生自己。这样就形成了有多种主体参与、多样化的评价体系。详细评价指标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每一阶段学生都参与评价,学生可以从评价结果发现自己的不足,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在下一阶段更好地达成目标。这种评价方式避免了教师“一言堂”的弊端,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公平、公正。而对于上台发言的代表以及讲评讨论中有突出表现的则采取加分的形式。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让学生参与评价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都得到了加强,思维和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技能也有很大的提高。

结语:研讨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且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虽然研讨式教学的进行对师生有着较高要求,但只要我们广大教师严于律已,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和道德修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这样研讨式教学的顺利实施就有了保障。学生通过参与形式各异的实践体验,锻炼了他们的科研能力、自学能力、解决问题及分析问题等能力,增强了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地位,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值得在高校课堂大力提倡。

参考文献:

[1]陈钧.一个可资借鉴的成功教学模式[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06).

运用研讨 篇7

我国于1978年开始对这种技术进行研究, 20世纪80年代, 开始将水泥搅拌桩技术应用于处理软土地基工程中, 20世纪90年代水泥搅拌桩技术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本文就水泥搅拌桩技术在地基处理中的参数设计, 施工流程, 质量检测、及注意事项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 水泥搅拌桩在地基基础处理中的参数设计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主要由桩身、桩间土和褥垫层共同组成。水泥搅拌桩技术在运用之前主要要先确定水泥掺入量, 桩径、桩长、加固范围、褥垫层、桩的承载力以及桩的布置形式等内容。

水泥掺入量:

水泥掺入量为拟加固土体重量的15%。水泥搅拌桩固化剂建议采用强度等级为32.5级及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桩径: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法规》JGJ79-2002以及成桩施工机械等因素确定, 工程水泥搅拌桩直径采用500mm为宜。

桩长:

同样根据《法规》, 水泥搅拌桩的长度宜穿透软弱土层道道承载力相对较高的土层。工程水泥搅拌桩有效桩长不小于9m, 桩体必须进入第5层粉细沙层, 不得少于0.5m。

加固范围:

根据《法规》, 水泥搅拌桩可只在基础平面范围内布桩。工程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水泥搅拌桩在条形基础宽度范围内布桩。

褥垫层:

根据《法规》,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应用在基础和桩之间设置褥垫层。褥垫层厚度取300mm, 其材料选用中粗砂。

桩土承载力:

桩身材料强度确定的单桩承载力应大于或等于由桩土和桩端土的抗力所提供的单桩承载力。一般单桩承载力应大于或等于80KN, 复合地基承载力应大于或等于150KN.

桩的布置形式:

根据需要用小木桩定好制桩点。

2 水泥搅拌桩在地基基础处理中的施工流程

2.1 施工场地的选择和平整

水泥搅拌桩技术主要适合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 素填土、泥性土, 泥炭土, 有机质土和含水较高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不大于120kpa的粘性土、粉土等软土地基。

2.2 对搅拌机械在施工前的检验

水泥搅拌机施工机械在所有钻机开机之前应由监理工程师和项目经理部组织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开钻, 特别注意水泥搅拌桩管道是否有堵塞现象;水泥搅拌机施工机械必须保持好良好的稳定性能;检查水泥搅拌机施工前配电脑记录仪器和打印设备是否安装就序, 以免不能随时了解和控制水泥浆用量及喷浆均匀程度, 从而引起地基质量不合要求。

2.3 试桩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在现场需要进行软基处理的范围内, 在地表, 中间和桩底位置各取出若干土质, 进行比较。选取土质最差材料用作施工配合材料, 一般选取3-5组用作配合比的试验, 在配合比试验时用各种土质与几种分量的水泥制成水泥、土混合料, 制作成圆柱型试件后进行室内标准养护。

选用的水泥要经过检验合格才可使用, 水泥用P032.5级及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好, 严禁使用矿渣水泥或火山灰水泥, 水灰比宜采用0.45~0.50, 另可加少量的石膏粉和减水剂, 用量分别为水泥用量0.5%~1%为合适, 以保证搅拌桩的质量。在施工比配合完成后进行工艺性试桩, 工艺性试桩可以采用二喷四搅的搅拌施工工艺, 即第一次正循环钻进至设计深度后打开高压注浆泵, 接着反循环提钻井喷水泥浆液, 直至提升到工作基准面以下0.5米, 第二次重复搅拌下钻井喷水泥浆至设计深度, 最后反循环提钻至地表面。复搅的目的是使水泥浆和土体充分搅拌均匀。

2.4 制浆打桩

用小木桩定好制桩点, 调平钻机, 保持钻杆垂直度小于或等于1%。启动搅拌钻机, 控制好钻进速度, 钻进速度不应大于1.2m/min;穿越粘土层时, 钻进速度不应大于0.8m/min, 在钻进50m后, 开动空压机喷压缩空气, 以防止钻进时堵塞喷浆口, 同时可以借助压缩空气减少负载扭矩, 使钻进顺利。制浆时, 应按每根桩的需要, 一次配足浆液, 以保证每根桩的掺合比的稳定性和浆量充足, 每根桩的正常成桩时间不应少于40min.喷浆压力不小于0.5mpa。

3 在水泥搅拌桩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 派专人负责水泥搅拌桩的施工, 对水泥搅拌桩实施全程监控。

(2) 相关负责人重点检查水泥用量、水泥搅拌机压浆过程中是否有断浆现象, 注意喷浆搅拌时间以及复搅次数是否正常。

(3) 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喷浆时间和停浆时间, 每根桩开钻后应连续作业, 不得中断喷浆。严禁在尚未喷浆的情况下进行钻杆提升作业。

(4) 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喷浆量不足, 应按照监理工程师要求整桩复搅。复喷的浆量不小于设计用量。

(5) 现场施工处应配备施工记录人员, 对施工桩日期, 天气、喷浆深度、停浆标高、钻机转速, 浆液流量、复搅深度等进行详细记录。

4 水泥搅拌桩在地基基础处理中的质量检测

(1) 施工完成后3d内的N10轻便触探试验, 主要是目的是检验水泥搅拌桩桩身水泥浆液的分布均匀性, 轻便触探深度一般不大于4m, 检测频率为施工总桩数的1%, 且不少于三根。

(2) 施工完成28d后进行的水泥搅拌桩承载力 (静载) 试验, 可采用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和单桩承载力试验。主要目的是检验水泥搅拌桩完成后地基的承载力是否得到提高, 检验桩身否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检验数量为施工总桩数的0.5%~1.0%。且每项单体工程不应少于3根。

(3) 经轻便触探和静载试验后对桩身质量有怀疑时, 在成桩28d后, 用抽芯机对桩体进行抽取芯杨, 主要目的是检验桩身的强度、完整性桩土搅拌均匀度及桩身长度。检验桩身强度是要求抽取芯样送检测机构进行28d 和 90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检验数量为施工总桩数的0.5%, 且不少于3根。

对于深层搅拌法施工的水泥搅拌桩现场质量检测, 除了根据国家规范JGJ790-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应在现场进行轻型动力触探, 钻孔取芯, 吊桩载荷试验, 还可以建立现场强度与桩内混合强度的数据库, 改进检测方法。例如, 发明专利:基于混合均匀度的深层搅拌混合土的现场检测方法。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飞速发展, 一、二级公路的扩建, 基础设施的不断新增和改进, 村、乡公路迫在眉睫;随着城区的交通道路网不断扩大和完善, 城市道路网络逐渐辐射到了城市周边以前是耕地、鱼塘随和淤泥等地区。这些工程的地基处理都需要用水泥搅拌桩技术对泥土进行加固。水泥搅拌桩以其独在工程应用时采取特殊机械将水泥粉或水泥浆喷入软土中, 并进行强制搅拌而形成复合地基或挡水结构, 在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高层建筑坑支护、污染场地隔离等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该技术还广泛地运用于我国铁路、公路、市政工程、港口码头和工业与民用建筑等行业的软基处理加固工程。水泥搅拌桩技术将在实践运用与科学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大的作用。

摘要:水泥搅拌桩技术以其经济、适用, 无污染, 无振动, 加固效果好等诸多优点经常被运用于地基基础处理, 特别适用于软土地基的处理。优质的水泥搅拌桩需要施工时候各项参数适宜, 施工流程准确, 注意事项明晰, 质量检测过硬。

关键词:水泥搅拌桩,地基处理

参考文献

运用研讨 篇8

关键词:参与式研讨,家长会,班主任,中学

一、提出问题

从小学到中学, 各校都要经常召开各种形式的家长会, 以促进学生和学校的发展。但有些家长会常常变成了校方的“独角戏”, 班主任总是特别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 很少向每个家长详细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家校共同教育的措施和方法, 更谈不上深入探讨和交流。尤其对一些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 其考试成绩肯定是被关注的重点, 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 给家长造成很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这种做法, 不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全面发展, 更不符合“教育必须实现对人的尊重, 必须落实对个体生命尊重, 以及对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唯一性的尊重”[1] 的新教育理念。如何在一个轻松、坦率、友好的氛围中召开家长会, 让教师和家长一起平等探讨家庭教育策略, 寻求解决孩子问题的症结, 达到提高教育效果的目的, 是家长、教师和学校最为关注的问题。

家长需要培训、需要学习、需要交流, 为此, 我们尝试将“参与式研讨模式”引入家长会, 将家长会变成交流会、研讨会, 做法独特、思路新颖, 是新课程背景下家长会模式改革的一种有益的探索和创新, 取得了显著的教育实效, 受到了家长们的欢迎和支持。

二、心理学支持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同龄人之间的心理沟通概率最高。将“参与式研讨模式”引入家长会是以家长主动学习为基点, 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线, 以实践探究为核心, 教师和家长共同承担培训任务的一种学习形式。它强调家长能以提高自身教育水平为目的, 能主动学习先进教育思想, 自觉地对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进行检查和评价, 从而有效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

三、具体做法

1.充分的准备

家长会应该是一个家长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以开放的形式和鲜明的主题, 对家长教育孩子提供实实在在的指导和帮助。在会前, 学校给家长发一份调查问卷, 请家长把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或棘手的问题写出来, 班主任归纳概括出带有共性的问题, 确定交流重点, 制订出切实可行的交流计划, 做到有计划、有重点、有落实。

当前, 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要求, 仅停留在最大限度满足孩子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的要求, 片面地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 忽视了青春期孩子的内心感受, 忽视了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对学生的影响, 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疏导, 这也正是学生和家长容易产生分歧的根本所在。

为此, 我们还让学生匿名写下“我的心声”, 了解学生的非学习性心声 (除了学习之外, 我们还需要哪些东西) , 供家长阅读。目的是让家长意识到除了学习成绩之外, 还要了解孩子的精神需求, 以加强学生和家长的相互理解。

2.创造良好的研讨氛围

在家长会上, 教师事先把座位布置成小组讨论的形式。我们根据调查的问题或专题研讨的需要, 也可以根据学生特点, 如地域、个性特点等将家长分成几个具有倾向性问题的小组 (决不要根据学生成绩人为地分组) , 方便家长交流。为了营造良好的研讨氛围, 我们准备了以《父亲》《烛光里的妈妈》等“感恩父母, 理解父母”为主题的音乐为背景。悠扬的旋律和富有感染力的歌词, 深深地打动了每位与会的家长, 激发了他们参加研讨会的热情, 使他们的交流话题从一开始就进入会议主题。

3.让思想、观点在交流中碰撞、整合

家长会开始前, 班主任可以指定或者小组推选一名组织能力强的家长担任组长, 另一人负责记录。在班主任介绍开会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等事宜后, 将事先拟定的问题发给各小组 (活动主题可以由家长讨论制订) , 由组长主持小组研讨。交流形式要灵活多样, 可以轮流发言, 互相帮助;也可以一人主讲, 共同学习;还可以是现身说法, 谈自己教育孩子的优秀案例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大家互相切磋, 互为“教师”, 不同的方法、观点, 在交流中不断碰撞、整合, 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效地发挥了家长集体的教育智慧。期间, 班主任适时引导, 增强家长间交流、互动活动, 便于家长之间的信息沟通。

4.总结交流

经过各位家长的充分讨论, 各小组采用“问题树分析法”, 对大家普遍存在的问题, 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选一名家长在全体家长面前交流展示, 让不同小组形成的建议成果供大家共享。如家长们提出的要从小指导孩子收集书报、刊物, 建立“家庭图书馆”, 提出的“不仅要教育孩子成才, 更要教会孩子如何做人”等一些颇具新意的做法, 受到了全班家长的一致认同。

家长会后, 各班还可以通过校讯通、班级QQ群搭建沟通平台, 让家长会继续延伸, 让家长对有些问题继续交流、思考, 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延伸家庭教育链条, 使更多有效教育经验在以后的教育活动中得到延续和巩固。

四、创新价值

1.角色转变, 实现了家长主动学习

“参与式研讨模式”把创造的主动权还给家长, 通过家长讲述自己在教育过程中鲜活的事例、体验和点点滴滴的成功, 让其他家长倍受启发, 正确认识、挑战自我并突破自己, 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孩子的教育, 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

2.多边互动, 优化了家长会效果

家长会上, 既有家长学生之间的沟通, 又有家长之间的交流, 还有家校间的互动, 家长成了参与者, 同时也是学习的“协作者”。而校讯通、班级QQ群的建立, 又为家长提供了一个会后合作、互助的交流机会, 实现了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观念的超越。[2]

3.亲身实践, 能提高家长会的实效性

“参与式研讨模式”的主要特点为尊重、交流、共享和宽容, 尊重每个家长的教育方式和生活经验。家长共同参与, 互相比较, 传播先进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理论, 形成一个共享经验、挖掘潜能的学习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 解决自己在教育子女中的困惑与苦恼, 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

五、存在问题

由于学生家长文化程度参差不齐, 个性差异较大, 并且关心的问题各有不同, 在具体实践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1) 一些组内缺乏发言的骨干成员, 不能有效组织成员充分讨论, 这对教师的组织能力提出了考验和挑战。

(2) 有些家长的发言随意性强, 缺乏典型性和针对性, 而教师又不好硬性要求。还有些家长的教育意识淡漠, 不敢暴露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 使研讨的问题受到局限。

(3) 许多家长不懂电脑, 没有QQ号, 使得交流范围受到很大限制。

“参与式研讨模式”家长会是在传统模式上的一次创新, 这种模式充分调动了各位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具有大课程资源观念, 有利于优势互补、成果共享、全方位地落实新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肖川.生命教育:为幸福人生奠基[J].人民教育, 2007 (12) :9-10.

运用研讨 篇9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经济学类专业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性课程, 也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的实践性课程。由于宏观经济学理论性强,派别多,系统庞大,教学内容丰富,涉及大量图表、经济模型和专业术语,并且使用的教材基本为国外教材,与中国的现实国情存在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改革。从当前的教学实践看, 讲授型课堂仍然在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内容形式单一,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从学生的反馈评价看,学生不能及时理解掌握其基本理论和要点,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针对本课程的学科特点,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入研讨式教学法, 通过构建一个研讨型课堂,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加强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讨式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优势

研讨式教学法起源于德国教育家弗兰克创办的师范学校,这种教学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中被广泛运用。直到1997年研讨式教学法才被引入国内,随后被得到极大关注研讨式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在大量查阅相关文献及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教师进行全面、具体、自主和自由的学术探讨,从根本上充分挖掘课堂参与者———教师和学生的潜能打造一个在师生与生生之间的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的课堂,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达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的教育目的。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它的明显优势体现如下:

(一 )教学过 程 更 加 真 实 。

宏观经济学的研讨主题一般是现实经济社会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贴近生活,具有高度真实性,因此教学过程相较于传统讲授法更真实。比如在讲授宏观经济政策实践时,教师可以将研讨主题设定为“中国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政策实践”。研讨现实中的真实热点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弥补学生实践不足的“短板”。

(二 )培 养 学 生 综 合 能 力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基础课,其能力要求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科研能力,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方法适用于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却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研讨式教学方法是一种能让学生共同参与到现实问题的探讨中,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的一种学习方法。把宏观经济学课堂变成一个研讨型课堂,可以弥补讲授型课堂的不足, 并且能更好地让学生紧跟学术前沿、促进学生分析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强化,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研讨式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实践

将研讨式教学法运用于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确定研讨主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求知欲。同时,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以研讨主题为核心展开讨论, 在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研讨式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课堂中的实践看, 研讨型课堂的设计既要考虑学生的参与度,又要考虑课堂的可控性。不仅包含课堂的研讨过程,而且应贯穿于课前的准备、课中的研讨和课后的评价等全过程。具体来看,该模式的操作程序具体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一 )科 学 设 计 研讨 主 题

研讨式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是师生共同参与的“问题研究”的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在参透教材内容和教学重难点,并且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的基础上, 科学设计与课程内容相关又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研究性探索性问题。

研讨式教学法能否实现教学目标,研讨主题的确定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设计研讨主题时不能根据主观想法随便确定,必须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根据课程内容、性质及能力要求,精心设计。同时,研讨式教学法能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能否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讨论当中取决于研讨主题难度的高低,太难、太专的主题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很难参与,太过浅显、简单的问题不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研讨主题必须在考虑学生研究能力的基础上,科学设计,问题难度要适中。具体来讲,联系宏观经济学的课程特色及要求, 在讲到国内生产总值部分时, 教师可以把研讨主题设定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GDP的变动情 况、变动原因及 影响因素”;讲授宏观 经济政策实践时,可确定主题为“中国与美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政策比较分析”;针对增长理论,可确定讨论主题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及与主要发达国家的比较分析”等。这些研讨主题的确定,既依托于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既激发学生兴趣,又留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研究的空间。

(二 )合 理 安 排 研讨 小 组

确定研讨小组是研讨式教学过程的准备阶段,教师在“导论”课上,先介绍宏观经济学的性质、内容、学习意义及能力要求,然后讲解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方法,特别是研讨式教学法的内涵、教学过程,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完成任务要求,使学生对研讨式教学法有一个基本认识。

每次研讨课前,由教师向学生提供研讨主题,让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和研究,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和兴趣确定选题。在学生初步选题确定后,根据自愿组合、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原则组成每组3-5名成员的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以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研讨式学习。

确立研讨小组后,学生自主查阅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由于学生对于查阅资料经验相对不足, 因此教师需要告知学生查找资料的方法和要求,帮助学生制订研究计划。此阶段各小组可以通过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学术期刊文献检索网站检索文献,阅读经典原著,还可根据需要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等,学生通过材料阅读、归纳总结、形成基本观点,最后撰写研究报告和制作PPT讲演稿。

(三 )组 织 课 堂 讨论

通过对某个经济热点问题的探讨、分析,获得对问题的正确认识,形成经济学思维方式,以此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宏观经济学研讨式教学法的最终目的。课堂讨论是这一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

在课堂研讨过程中, 每个小组推举一人向全班同学介绍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陈述过程需要有观点、数据、材料支撑,形成一个完整的论证体系。在小组代表陈述完毕后,同小组同学可以对该问题进行补充。接下来是教师和其他同学的互动环节。师生可以对该问题进行提问,由小组代表回答,还可以进行辩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真正发挥主导作用,正确引导,使学生明确研讨主题,抓住争论的焦点。教师要把握课堂研讨时间,既要让学生参与讨论,又不能影响教学进度。最后是教师点评,从形式到内容,指出优点和不足,同时对学生疑惑的问题进行集中解答、补充说明。研讨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深入交流和互动,真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研讨 的 课 后 延 伸

研讨阶段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终点。研讨课程结束后,教师和学生都应进行总结。教师的总结包括研讨主题的确定是否恰当,学生在搜集整理资料、研讨等各个阶段的表现,对研讨课堂的把握有没有改进的余地,等等。学生可以从在阅读、分析和研讨过程中学到的知识;课前准备、课中研讨等过程中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等进行总结。同时,经过研讨阶段,学生可以对研讨主题撰写研讨心得或直接撰写小论文,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包括论文的规范性要求、论证方法和研究方法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笔者从本院研讨式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课堂中的推行来看,总体还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增强。这种问题驱动型教学方法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由于研讨式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从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到观点的提炼,再到具体解决问题方法的确定,从报告论文的撰写到主要观点结论的陈述都需要学生积极参与, 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并在此过程中,极大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从笔者对参与宏观经济学研讨型课堂的学生口头调查及专门针对研讨式教学法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来看, 超过90%的学生反映“研讨式教学法优于以往的讲授型教学方法”。第二,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意识。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科研能力有一定的要求。研讨式教学法要求学生最后撰写报告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科研方法、科研论文撰写的规范要求,无形中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在课堂上,每年会有部分同学撰写一定数量的高质量科研小论文。

研讨式教学法在理论上具有宏观经济学课堂中实践的诸多优势,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还有亟待完善的地方。第一,加强教师课前准备,强化对学生的指点和辅导。实际上,在研讨型课堂中,对教师的学术能力、组织能力及课堂管理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学生在文献收集和对主题的把握方面由于经验不足,难免出现偏差,教师需要及时辅导。第二,优化研讨教学流程。在研讨过程中需要教师把握每个阶段的时间,包括学生陈述的时间,学生提问的时间,课堂讨论时间,以及最后教师点评的时间。并且从课前准备、课中讨论到课后评价都需要教师合理安排时间, 并监督各个小组的完成进度情况,否则,很难实现预期目标。第三,考核评价体系亟待优化。学生在研讨式课堂中的表现,具体包括在研讨小组中承担的角色、完成的任务、课堂研讨中的参与积极性等应该纳入最终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四、结语

运用研讨 篇10

一、减词

开幕式致辞的开篇首先要提及参会贵宾。中文习惯是在称谓前加“尊敬的”或“亲爱的”等形容词, 一般英译时应遵循英语行文习惯, 采用减词技巧, 对这类形容词不进行翻译。

例一:尊敬的本杰明主席、尊敬的帕维尔教授

译文:President Benjamin, Professor Pavel

二、增词

汉语中名词可单独使用, 而英语中名词之前通常要放置冠词或物主代词, 也可使用名词的复数形式, 否则不可单独使用。

例二:很高兴、很荣幸来参加研讨会

译文:It’s my great pleasure and honor to attend the workshop.

物主代词“My”, 定冠词“the”在原文中没有, 是译成英文时后加上去的, 这样才能保证译文语法正确。

三、词类转译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表达方式不尽相同, 翻译时如果名词译名词、动词译动词的逐词对译, 就会造成译文不通顺, 因此必要时应该进行词类转译。

例三:首先, 请允许我代表XXX单位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 对与会科学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译文:First, please allow me, on behalf of XXX, to sincerely congratulate the opening of the workshop and warmly welcome the scientists present here.

原文中“衷心的”和“热烈的”是形容词, 在译文中转换成了副词, 译为sincerely和warmly。原文中“祝贺”和“欢迎”是名词, 在译文中转换成了动词。从而使译文更加通顺和简练。

四、合译与分译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句法结构不同, 有些情况下需要合译与分译。

例四: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气候变化。与会专家将紧紧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译文:The theme of this workshop is climate change, on which topic the participating experts would hold in -depth discussion.

原文中两个中文短句在译文中通过定语从句连接成为一个句子。

例五:本次研讨会为各位专家在项目指南发布前, 寻找合作伙伴, 进行充分的学术交流和项目设计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译文:At the workshop, the individual expert could find a collaborator, fully exchange academic ideas and jointly design a proposal. So it is a very good platform.

原文实际上是两层意思, 一层意思说明研讨会的重要意义, 另一层点明研讨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利用分译能够更好的把两层意思分别表述清楚。分译的好处在口译中特别明显。

五、减少动词的使用

中文重意合, 有点像并联电路, 句子较短, 可连续使用多个动词。英文重行合, 有些像串联电路和树形结构, 一般只使用一个主要动词, 其他动作含义要么用分词短语表达, 要么化成介词结构。

例六:希望各位专家能够利用会议间隙到周围历史名胜去看看。

译文:I wish all the experts to tour the historical sites and famous sceneries nearby during the sideline of the workshop.

原文中动词有“希望”、“利用”、“到”、“去看看”等4 个, 在译文中只有一个“wish”, 其余动作用不定式短语和介词短语来表达。

总之, 正是由于中英文的特点不同, 在汉译英过程中, 绝不可能是一一对应的翻译。因此, 学习和熟练掌握上述翻译技巧, 并将之用于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致辞汉译英的翻译实践, 必将有助于提高致辞的翻译质量, 从而更好的促进科学合作与学术交流。

摘要:科学领域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形式是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一篇好的开幕式汉译英致辞将起到画龙点睛和鼓舞士气的作用。本文将通过实例探讨常用翻译技巧在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致辞汉译英中的运用, 希望抛砖引玉, 给各位科技领域从事翻译工作的同仁提供一些启示, 从而促进科技领域国际合作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翻译技巧,学术研讨会,开幕式致辞,汉译英

参考文献

[1]李思龙.常用翻译技巧在时事汉译英中的运用译例[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No.4.Vol 16

[2]李红宇, 何高大.熟语汉英口译策略谈[J].中国科技翻译, Aug 2014.Vol 27.No3

[3]常玉田.商务英汉翻译 (研究生) [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1

运用研讨 篇11

通过研讨,大家对后进生常有的行为表现认识比较统一,形成的原因基本集中在学生性格、自身身体条件、教师因素等三方面,难能可贵的是有的教师还从家庭教育和所处环境的方面挖掘出社会层面的问题,令人深思。

在转化后进生的策略上大家也赞同应该从提高教师的爱心、增强学生的信心、 发现并扩大学生的闪光点、教学方式的转变等方面来入手解决。

在结合具体案例研讨转化后进生策略时,发现有些教师对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分析有些肤浅,转化策略有些片面、单一。为全面深入分析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找到行之有效的转化策略,结合大家的研讨,对体育后进生常见的行为表现归纳出以下四种类型:违纪后进生、惰学后进生、心理后进生、生理后进生。体育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和转化对策总结如下。

一、针对违纪后进生进行同班学科横向对比

“违纪后进生”很多,体育教师就要采取同班学科横向对比的策略。与班主任及同班其他学科的教师了解这个班的课堂纪律和学习情况,如果只有体育课这种违纪现象比较严重,那么问题应该是出在体育教师自身因素上,看一看是不是体育教师不重视体育课堂常规,对学生的要求不严,出现违纪情况没有及时制止和处理,久而久之,学生将违纪当成习惯,导致体育课班级风气越来越差;另外还要看是不是体育教师不太注重仪表形象,教学基本功差,在学生的心目中失去了体育教师应有的形象,慢慢地受到学生的轻视,甚至不尊重,导致学风越来越差,违纪后进生越来越多。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从接手这个班级第一节课开始,体育教师就要从课堂常规入手,进行严格的训练。通过一些基本队列队形练习强化学生遵规守纪的意识。像研讨中有些教师提到的那样,将队列队形练习以“课课练”的方式常抓不懈,促进规范、有序的课堂常规的养成,最终将遵规守纪当成课堂习惯;体育教师还要注重自己的仪表形象,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用大方得体的讲解口令,标准正确的示范动作,在学生心目中重新树立高大威严的形象。

二、针对惰学后进生开展同课异师教学

产生学生学习和练习不认真,“惰学” 后进生较多的现象,说明学生对体育教师主导和组织的教学活动不感兴趣,原因是体育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老套、陈旧,练习方式枯燥无味。评价方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和练习的兴趣。长此下去, 学生上体育课越来越没有积极性,“惰学” 情况越来越严重。这时,体育教师就要采取 “同课异师”的方式进行教学。放下架子, 虚心一点,主动学习一些优秀教师同类型的课是怎样上的,与自己对比一下,他们的教学方法有什么新颖之处,采取什么样的练习方法能吸引学生,评价的方法有什么可取之处。如,同是一节耐力跑教学,自己班的学生谈跑色变,而他班的学生兴趣盎然。在对比中找出不足,不断改进提高授课水平,让体育课在学生心目中与欢乐、健康、享受、成功划上等号。

三、针对心理后进生要用关爱之心对待

产生有学生经常旷课,迟到,当众与教师顶嘴,出现“心理”后进生的苗头的原因一般是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或者是青春期叛逆心理在作怪。教师一味地严厉批评只会加重对立情绪,造成逆反心理。这时,体育教师要用关爱之心对待学生。要通过多种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找出家庭教育中的不足之处或家庭存在的一些实际困难,与家长一起探寻正确的教育方法。对家庭存在的一些经济或生活困难,可以通过学校和自己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对正处青春期的学生,教师要用关爱之心,以对待“特殊病人”的方式理解照顾他们。私下里多和他们像朋友般谈谈心,找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交流交流。疏通引导他们,将一些心理困惑和不解向教师倾诉,教师应耐心地给予指导和解答,必要时请心理教师帮助干预治疗。

四、针对生理后进生用欣赏的眼光挖掘闪光点

【运用研讨】推荐阅读:

主题研讨10-16

应用研讨05-15

研讨教学06-26

调查研讨07-05

专题研讨07-26

研讨综述07-31

创新研讨08-15

观摩研讨08-19

研讨活动09-21

措施研讨09-28

上一篇:高校艺术人才下一篇:智能建筑构成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