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研讨

2024-09-06

网络教学研讨(共12篇)

网络教学研讨 篇1

一、明确网络教育的目标定位

国内外的教育界都认为网络远程教育应该是发展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首选, 但是在实践中, 对学历教育的注重程度远远超过了非学历教育、培训以及其它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项目。教育机构不顾质量的盲目扩大招生数量, 最终导致社会对网络远程教育认同度的降低。我国目前接受网络教育的人群包括部分应届高中毕业生, 高职高专的学生, 社会人员3类。网络教育必须针对不同的教育受众, 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

1、应届高中毕业生选择网络教育、

寻求进一步深造的同时, 也需要一纸学历证书, 针对他们的目的, 就要求招收这类学生的学校, 必须以学历教育为方向, 借鉴全日制普通大学的教育方法, 提供远程学历教育。

2、高职高专的学生选择网络教育

的目的虽然与应届高中毕业生类似, 但由于已拥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 针对他们的教育目标就应该定位在提高专业水平、拓展专业应用能力上, 这要求学校在选取学生的时候, 必须考虑学生原有专业与现在专业的连续性, 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

3、社会人员的范围则很大, 其中

有寻求网络教育的本院校的毕业生, 也有与院校所授课程所属行业相关的在职人员或其它人员, 他们要求的是终生学习的支撑资源, 考虑教育资源的成本, 院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所要服务的群体及服务方式。

二、调整网络教育的教学模式

网络教育在我国更多的是拷贝了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 其授课、考核的方式往往只是传统教育的电子化、网络化版本, 有些学校更是将传统方法嵌入网络教育, 部分教育的环节完全与传统教育方式相同。教学模式应该适应目标定位。对接受学历教育的学生, 依照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授课是必不可少的, 还可以借助网络环境中的B B S、P 2 P技术、视频会议、电子邮件等方式作为有效的补充, 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寻求终生教育的学生, 课件的形式则显得过于单调, 这一类学生更倾向于有目的地学习, 拓宽专业知识面, 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 所以开放式的学习研讨更适合他们的学习目标。

三、解决网络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

发达国家的公共学习网络资源, 信息量非常充足, 教育机构可以通过建立学校与学校、学校与图书馆、学校与信息提供商的资源共享机制, 为学生提供丰富而有价值的学习资源, 只要是合法的被授权的用户, 就可以浏览和使用这些资源。但是如果我们利用搜索引擎在网络中以中文关键字搜索, 往往得到大量相同的信息;而进入网络教育提供机构的网站, 除了各种多媒体课件以外, 也往往很难找到其它有价值的信息, 这说明我国目前无论从公共网络资源还是教育机构所提供的资源上, 都很匮乏。一方面, 由于我国各种学术研究单位、信息提供机构的网络化信息资源共享程度还不高, 提升网络资源的丰富性还需要时间的积累;另一方面, 建立网络, 开发和维护信息资源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获取相关信息也就要付出一定报酬。

四、规范网络教育的考核手段

有些院校采用网络远程测试, 但学生身份的真实性难以保证;有些学校采用远程授课, 集中考核的方式, 虽然可以确保学生身份的真实性, 却导致网络教育偏向于应试教育, 也难以体现网络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灵活性。在确定网络远程教育的考核手段上, 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中的各种条件, 综合使用结课考试和日常考评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 采取不同的评测标准。对于接受学历教育的学生, 考核成绩是督促他们自觉学习的必要手段, 利用平时的作业、视频讨论、视频监控的期末考核来评定所修学科的成绩;而对于接受终生教育的学员, 由于其学习的自觉性很高, 平时的BBS讨论、作业等就可以说明他们对课程的掌握情况, 不一定要实施最终的结课考核。

综上所述, 要提高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 就必须理解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因素, 根据学院的具体现状, 针对学生的不同要求, 循序渐进地积累经验, 在利用传统教育资源的前提下, 研究和尝试新方法、新手段, 任何急功近利、追求速成的做法, 都不可能为网络远程教育带来充满活力的未来。

参考文献

[1]丁兴富:“普通高校网络远程教育面临十大挑战”, 中国远程教育.2002 (10) 。

[2]教育部《关于启动网络课程教学试点项目的通知》.2000.7.12;7.14。

[3]教育部《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 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项目的通知》.2000.7.28。

[4]教育部高教司《教育部关于加强现代远程教育管理, 提高现代远程教育的质量的若干意见 (征求意见稿) 》。

网络教学研讨 篇2

(2014年6月)

张小欢

一、充分认识教研活动的意义,调动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说起教研活动,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研讨只是专家学者的事,教师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针对这种现象,我们把让教师充分认识研讨 活动的意义,调动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作为有效开展教研活动的首要问题。具体做法是:首先,让教师明确教研活动是幼儿园保教业务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针对性很强,主要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或疑难。通过教研可以改进工作方法,促进教育教学活动质量的提高。其次,让教师明确教研活动是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而教师的业务水平有直接影响幼儿园的教育质量。第三,让教师明确教研的内容来源于教师的实践经验,而这种实践经验又来源于日常教学工作。因此,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工作时,不能忘记自己是研究者,教师提出的问题也许正是教研活动开展的主要内容,这样教师的意见和想法被纳入研究的行列中来,教师的意识上得到重视,从而有效提高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开展,教育理念的不断拓新,我们愈发地感到传统的教育评价滞后于“以人为本、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等现代教育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一桶水”已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幼儿“长流水”的求知需要。时代进步的潮流和社会变革的趋势,不断向我们提出改革和发展的新课题,在改革与竞争中探寻,在学习与反思中实践,本学期,我们教研组以课改为发展契机,积极营造自我追求,自我加压的环境,不懈努力,同时以理论提升作为关键,用先进理念指导实践,从而提高保教质量,最终促进每个幼儿发展。

一、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是提高教研质量的基础。

一个优秀的教研组必须要有各类严密的制度做保证,为此,我们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共同制定了教研组活动计划,通过这些细化和量化的计划建立,增强了可操作性,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组织与实施的能力、评析能力、专题研究能力、研讨能力及撰写的能力。同时我们还灵活地运用了四种的模式,来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例如:中心发言制就是一种互动式的研讨学习方式,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建立了“人人是主持者”的活动思路,每一次活动都由不同的教师主持,提供自己新学习的文章,说出自己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文章,这篇文章的价值所在,以及自己的见解,使教师之间获得不同信息的交流,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以此让教师以理念去指导教育实践、拓宽研究的思路,在研讨中感悟学习的真谛。

教研组作为教师学习的阵地,提高保教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恰当的教研活动方法,能使研究更为深入、精确。我们发现:以往教研模式最大的不足在于忽视了教师的主体作用,教研活动中教师间的沟通和交流大多停留在表面,很少有对问题和方法的深入探究。因而我们小班教研组根据这一现象制定出了相应的学习制度,形成“我要学”的学习氛围。在教研活动中我们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采用面上交流和点上探讨相结合,大教研组和小教研组学习相结合的形式,使研讨活动更具灵活性、更具互动性和可操作性。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研讨活动。

理论学习有利于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帮助教师形成与正确教育观念相吻合的教育行为策略。例如,在学习《教师如何挖掘幼儿生成的内容》的过程中,我们在平时自己熟读《课程指南》精神的同时,在大教研组活动中结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如“如何把握幼儿生成的内容中哪些是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幼儿游离于教师预设的目标之外教师该怎样应对?”等问题,在讨论中教师自持自己的观点各抒已见,争论不休,通过《纲要》、《课程指南》的学习,教师认为:生成活动是由幼儿的近期的兴趣和热点问题或者新的发现而产生的,也可能是他们在某一活动后生成的新的问题和内容。现在,教师们知道预设和生成是交错进行、不可分割的,它们可以相互转化。生成的问题可以安排成预设活动,预设的活动也可以留有生成的空间。其次感悟到要使预设与生成两者间有机的结合,教师必须根据目标及幼儿的需要和已有经验以及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生成活动。随着研讨的深入,教师们对生成课程的认识会更完善、更全面。在学习研讨中,教师们端正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树立了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又如在学习“在游戏课程中对幼儿生成活动回应策略的研究”时,我们先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生成活动中回应指导的策略,接着组内的各班展示了区角游戏,并由小二班代表我们小班级组在园内公开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组内老师群策群力,共同协商游戏活动的方案,并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了情境性的游戏情境,在材料的提供上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通过展示让教师们带着问题进行实施研讨,实践体会,并在教研组活动中互相交流分享,交流之余,又不断地反思学习,总结提炼,改变以往单纯指导为对话研讨与实践相结合。

当前,全国范围内对课程改革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们也利用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幼教杂志上的有关文章,收集各类幼教新信息,并把各班开展的主题活动在教研组活动中进行交流,达到经验的分享。我们还学习讨论《课程指南》的理论和精神,重新审视教师的教育行为,并使正确观念内化成一种教育理念,时刻支持着教师的教育行为。

(二)在观摩、交流、听评活动中提高

教师的反思和实践能力。

提到评比,教师们大多觉得紧张和害怕,为了消除她们的消极情绪,让他们的聪明才智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我们弱化了原有“评比”中的评价、竞争态势,变“评比”为“分享”,变“个别化展示”为“集体性尝试”,鼓励教师大胆探索实践。如原来的创设环境评比要打分,教师在紧张之余大多关注自己的分数和等级,偏离了环境创设评比的初衷,后来我们把环境评比变为鼓励分享,得到了教师的欢迎。

为了帮助教师能获取最新信息,每次外出观摩活动的教师会及时反馈,让其余的教师从一个个优秀的活动中受到启发,获得感性的认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将多媒体技术也运用到了听评活动中,为了提高教师实践反思能力,我们还将外出观摩的活动摄录了下来,并通过看录像的形式进行研讨活动,大家在教研活动中可以边观摩边研讨,还可对于有争议的问题通过录像的重复放映来研讨达成认识。通过录像观摩,帮助教师疏理提炼了与正确教育观念相符合的教育行为,形成了与正确教育观念相匹配了行动策略。

教研活动中我们将学与思、教与研的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促进教师提高了自身认识,优化了教育行为。

二、营造全方位,支持性的环境。

在对环境的研究中,我们把落脚点放在环境与幼儿互动的创设上,积极引导幼儿参与环境,利用环境与幼儿的相互作用,来激发幼儿的探索行为,从而促进幼儿的进一步发展。环境不仅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更是萌发创新思维实施素质教育的手段之一。

五、问题与思考。

回顾过去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清楚的认识到,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

1、从本园实际出发,加强课题研究,提高教研组教师的科研意识。

专题研讨式教学的探索 篇3

关键词:素质教育 专题研讨 教学方法 探讨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贯彻全面素质教育理念,本学期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专题研讨式的教学方法,有了一些体会,在这里抛砖引玉,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专题研讨式教学是教师指导若干名学生针对某一课题或项目,团队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多媒体工具,撰写论文并精心设计演示方案的整个过程。

1.课程的选择

并非任何课程、每一节课都适用专题研讨式的教学方法。《经济地理》这门课程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第一,这门课的信息量非常大,知识面广,知识的更新也非常快;而教材中的数据滞后,内容也不够全面。

第二,教材中缺少插图,不利于学生掌握;必须广泛地应用网络资源,进行多媒体教学。

第三,如果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无法吸引学生,课堂效果一定不会好,必须增加互动,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而目前我院的校园网、教学设备等硬件到位,因此,这门课可以采用专题研讨式的教学方法。

2.专题研讨式教学前的准备

让学生接受专题研讨式教学首先要让他们对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感兴趣。我在第一次课时就与学生进行交流,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随后指导学生全面准备。

一备教材,让学生充分研读教材。指导学生如何抓住要点与关键字。

二备素材,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效素材。当然如何搜集有效素材是我要给学生补的另一堂课。

三备课件,指导学生运用计算机制作课件。

四备课堂,指导学生如何讲授,如何配合,如何互动,同时提醒应当注意的问题;课前还要求学生将他们准备的内容完整地演示一遍,提出建议,供学生参考。

3.专题研讨式教学安排

第一次专题研讨式教学是这样安排的,首先由我带领大家回顾了上一节课的内容,让部分学生回忆知识要点。然后,引入新课内容,通过许多特色内容,比如精美图片、动听音乐或小故事等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然后请两组(4人一组)同学分别上台,进行全面讲授。学生一般用半个小时左右讲完,然后我对他们的讲授进行点评,先鼓励和表扬好的表现,再指出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的意见;最后,我再全面地讲述知识要点,强化重点内容。

4.专题研讨式教学的优缺点

专题研讨式的教学效果明显,学生对有效信息的搜集能力、对资源的整合利用能力、课件制作水平、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现场互动能力、整体策划能力等都有较大的提高。尤其是在专题研讨式教学进入第二轮(全体同学进行一次为一轮)时,课堂教学渐入佳境,并出现了许多喜人的场面。

第一、同学们搜集素材的能力大大加强,课件制作手段也多样化,除PPT外,还制作网页等其他形式;

第二、互动大大加强,通过有奖竞答或知识竞赛等形式展开教学内容,极有创意,吸引住了全体同学的注意力;

第三、不断提高课堂效果,有效运用一些特色元素,如民族音乐、地方风俗等充分营造不同国家与民族氛围;

第四、团队协作大大加强,学生们运用巧妙的方式,将各部分内容串接起来,具有新意,让人耳目一新。

第五、学生们对知识要点与关键词的把握更准确,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而且显示出个人的不同语言风格,有的可爱,有的严谨,有的轻快、有的情感丰富。

第六、各组学生互相竞争,争取有更好的表现,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们也感受到了自己各项能力的进步,课堂结束后也有较强的成就感。我也通过赏识教育强化他们的这种感受,保持他们较强的热情与兴趣。

近期针对专题研讨式教学,我在全体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搞了一次座谈。广大同学认可这种教学方式,谈了许多优点;同学们也指出,这种教学方法占用了较多的课余时间,学生感觉压力很大,另外还有使用网络的困难等,建议不要大量使用。

5.我的收获与体会

我从专题研讨式教学中收获颇丰,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第一、学生们制作了大量的精美的课件,提供了不同视角的素材,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帮助;

第二、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全体学生的课堂管理与教学质量控制;

第三、这种教学方式对老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水平,才能给学生意见,进行点评;

第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好的创意,对老师有很好的启发作用,教学相长。

第五、专题研讨式教学需要占用较多的课余时间,课余的辅导,内容的准备等都大大加强;

第六、当然专题研讨式教学不是任何课程都适用,有些课程适用,有些课程可能不适用。

第七、专题研讨式教学是传统教学方式的有益的补充。

参考文献:

(1)胡小桃.让研讨式教学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报2002.(3)

(2)郭汉民.研讨式教学与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 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04.73~77

研讨型教学模式探究 篇4

关键词:研讨型教学模式,内涵,特征,意义

推行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改革的主潮流。研讨型教学模式正是高校在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大胆进行教改实践而创造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研讨型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弊端, 将研究法、讨论法和其他一些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并加以创新, 给传统教学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 它挑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 同时给教育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为了从不同角度对研讨型教学模式作全面了解, 进一步推动高校教学改革, 有必要对这种教学模式的内涵特征与意义进行探讨。

一、研讨型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所谓教学模式, 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 在实践中形成的将教学活动诸要素联结起来的结构和实施教学的程序与方式。

对于研讨型教学模式的内涵, 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研究型教学是指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 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 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研讨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锻炼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1]还有学者强调:“研讨型教学, 它不是如何上好一堂课的方法, 而是将研究讨论贯穿于一门课程始终的方法。”[2]可见, 学者们共同的认识是, “研讨型教学”是指“研究和讨论”并行的教学模式, 是以教师的教授为主导, 学生自主能动地学习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

“研究”和“讨论”的主次是由高校自身的性质决定的。对于研究型大学, 专业课程中的“研讨型教学”侧重的是学生科研能力和对学科前沿的敏感性的培养, 教学以研究为基础和重心, 所以教学模式以“研究”为主、“讨论”为辅。而对于一般的教学型大学, 基础课程中的“研讨型教学”更多注重的是学生科学素质、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创新思想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以学生掌握知识和全面发展为基础和重心, 所以教学应以讨论为主,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以研究为辅, 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等, 进而渐渐地走进科研领域。

在研讨型教学模式中, 为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推动学生的主体活动正常有序、高效地进行,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积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从而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求知欲, 同时组织学生开展相关课题讨论, 加强学生对学科相关知识的理解, 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使学生最终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和迁移能力。从研讨型教学在我国高等院校的实践过程来看, 该模式的操作程序一般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一是指导选题。教师先概括介绍课程, 使学生对该课程的线索有所了解。然后, 将全部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每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内容, 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和兴趣爱好确定选题。教师要告知学生查找资料的方法和要求, 还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制订具体的研究计划。

二是独立研究。选题确定后, 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料室和互联网等各种途径查阅、搜集资料, 也可以通过到基层调查研究获得第一手资料。学生自主地对研究课题进行分析、探讨, 阅读相关的知识信息, 运用基本的研究方法, 开展主体研究, 是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核心。为了使学生保持高涨而持久的自学热情和兴趣, 教师首先应引导课题材料的阅读。一般来说, 材料越丰富, 学生研究的余地越大, 但考虑到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限制性因素, 课题材料的阅读应注重教材所提供的资料, 使问题的研究更有针对性。其次启发观点的论证。学生通过材料阅读—归纳概括—比较分析—理论推演—形成基本的观点, 最后撰写研究报告。[3]

三是小组讨论。研究报告完成后, 学生首先在学术小组范围内将独立探索的知识和心得进行交流, 展开讨论, 在此基础上, 对研究成果进行进一步修改。在讨论过程中, 学生自主思考问题, 并提出各自的见解, 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四是全班交流。在课堂上, 学生将各自的研究成果拿出来, 展开讨论, 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每个小组推荐代表, 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讲述, 在学生代表发言过程中, 同组同学认为没能充分表达他们对问题的深刻理解时, 还可以补充。发言结束后, 其他同学可以提问并进行讨论。教师要营造研究讨论的课堂气氛, 适当介绍一些问题研究的新观点, 使学生冲破思维定势, 在不受拘束的环境下, 积极思考, 获取新知, 从而实现教材知识外的“增值”。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周密设计和控制节奏, 保证教学过程的高效、有序。

五是总结提高。讨论结束后, 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要进行全面评价。点评工作很重要, 要由点到面, 由知识到能力, 由思维到方法, 作全面系统的评价, 并介绍和补充相关的知识和信息, 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学生根据切身体会写一篇评学议教的体会文章, 总结经验, 改进教学。

二、研讨型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是, 教和学的内容都是预先设定好的, 而且多是前人经验的积累;认为教学就是传道授业, 因而偏重于知识的传承, 而忽视探求和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由于学生缺乏体验的过程, 即缺乏对前人发明创造的艰辛和前人巧妙思考的体味, 缺乏对求索精神的感受, 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约束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抑制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而在高校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研讨型教学模式, 明确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坚持以学为中心, 但并不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重视对问题的研究, 提倡和鼓励争论, 允许怀疑, 通过对已知理论或现实问题的研讨、探究, 学生获得相关知识, 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见, 研讨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 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征。

第一, 在教学目标上, 兼顾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研讨型教学立足于具体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除了教材和教师能够提供一部分现成的内容外, 绝大多数内容都要靠学生自己在各种社会资源中寻找。因此, 不仅要传授知识, 而且要重视培养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即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教学能力、研究与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实行研讨型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和主要归宿, 也是实行这种教学改革最突出、最根本的特点。”[4]研讨型教学模式的宗旨, 正是在实践中通过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 从而达到真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第二, 在教学形式上, 变平面单一的教学形式为立体多元的教学形式。传统班级授课制, 教师一讲到底, 学生一听到底, 学生完全成了听课笔记的机器;根本不知道, 也不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讲, 讲得对不对;同样教师也不顾学生实际, 眉毛胡子一把抓, 更谈不上从学生那里吸收营养了。无疑这种讲记授课制显得单一、平面、枯燥。[5]研讨型教学改变了过去单向的讲授式教学, 使之变为研究与讨论结合式教学, 变教师的“一言堂”为师生的“群言堂”。研讨型教学模式要求整个教学过程都要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不论是研究学术, 还是课堂讨论, 都要学生广泛参与, 允许学生在课题的选择上有一定的自由度。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体现了对学生需求各异的尊重。这种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而教师的指导则表现为示范性讲授, 平时启发思维、解疑析难等。这种教学方法也改变了学生的定位, 它要求学生像教师一样上台讲课, 因而学习目标要求较高, 有很大的刺激性和挑战性, 可激起学生高度的热情, 强烈的参与意识, 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我要学”。

第三, 在师生关系上, 由“主动—被动”的单向关系变成了“主动—主动”的双向关系。在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下, 教师居于主动地位, 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研讨型教学模式提倡教学过程的民主化, 使师生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发生改变, 教师的作用也发生变化:教师不再是“讲台上的圣人”, 而更多的是起“场外教练”的作用;不仅仅传授知识, 而是以学生为中心, 设计教学过程, 提出学习建议, 从“满堂灌”式的知识传授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全员参与”, 师生一起探索知识。学生实现了以下角色的改变:由理解和接受式的被动学习转变为探索和研究型的自主学习;由学习过程中的从属地位转变为积极参与者;由自己“孤军作战”变为共同学习、共同研究;由单纯的接受、记忆和理解知识变为对思维能力、评价决策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的训练。教师是导师, 也是学习伙伴, 在平等的教学关系中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这就改变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方式, 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高是通过自主学习、研究和师生的共同探讨实现的。“研讨型教学法反对把教学过程理解为教师作为主体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作为客体的学生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 主张教学过程是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自主探索、合作研讨、相互沟通、解决问题的过程。”[6]研讨型教学模式, 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研讨型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

研讨型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和全面创新, 作为高校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之一, 无论在知识、能力还是思想意识方面都有可喜的收获, 一开始就深受学生欢迎。这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看, 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 研究型教学模式有助于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以往的注入式教学中, 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 师生关系比较淡薄。研讨型教学模式打破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班级授课制, 而代之以学生自学为主, 教师指导、小组交流、大班讲评几者结合的教学新形式。这种教学形式没有预定的真理、知识、经验或价值, 教育的过程是一种探讨、交流与对话的过程。“这种新形式符合青年学生的心理特征,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同时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转换了教师的角色, 实现了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中的良性互动。”[7]采用研讨型教学模式后, 学生不再是简单地听课记笔记, 而是带着问题, 去查阅、比较、甄别、取舍资料并启动思维,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来, 教室、图书馆、寝室成了学生钻研和解决问题的阵地。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评学议教, 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增进了师生交流, 师生关系更融洽。整个教学过程以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为始终, 能够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高涨的学习热情, 改变学生对学习的被动态度, 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它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建立了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其次, 研究型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讨型教学模式使教学活动从静态的封闭型转向了动态的开放型, 课堂的涵义得以延伸, 由只是教室、黑板加粉笔延伸到了资料室、图书馆、电子网络和社会的各个领域, 从而扩大了教学活动的场景, 缩小了学校与日新月异变化的社会之间的距离。研究型教学的整体过程, 以问题启动思维, 即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和实施、研究方法的确立及其过程、得到的结论等各个方面都可以有很大的灵活性, 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 他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既成的结论与事实。而是可以通过自己主动地探索, 分析归纳, 开动脑筋, 展开理性思维, 这样以问题启动思维, 以理论指导思维, 最后以思维推出合理的结论, 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 研究型教学模式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 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 为学生提供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程序, 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 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 提高科学研究素质, 培养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这种开放式的教学的确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为学生今后的开拓创新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最后, 研究型教学模式有助于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真正转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素质教育必须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人的素质、能力不是凭空形成的, 也不是通过单纯的说、教所能提高的。而研讨型教学的宗旨“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即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教学能力、研究与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8]这一教学模式, 从本科生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出发, 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提出问题, 布置任务, 限定时间, 个人钻研, 公开讨论等实践训练步骤, 压力与动力双向驱动, 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着力培养以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为主的综合素质。在研讨型教学中, 学生踏踏实实地研究、师生平等地交谈与讨论, 给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养的养成提供了极好的锻炼机会,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认识真理、领悟人生, 并在此基础上改造与构建自我。因此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学生能力提高和素质养成的过程。

总之, “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研讨型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在教学实践中, 这一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科研相结合的氛围中, 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师生互动, 加速从单向知识传授的灌输型教学向关注创新性教育的研讨型教学转变。这种模式是适应时代需要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型教学模式, 是各个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特别在促进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和评价制度改革方面, 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韦宝平.创新教育视角下的研究型教学「J].江苏高教, 2004 (4) .

[2][4][8]郭汉民.探讨研讨教学的若干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2 (2) .

[3]闫继红.关于研究型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与现代化, 2005 (4) .

[5]薛其林.高校教学方法的创新与突破[J].现代教育研究, 1999 (4) .

[6]陈均.一个可资借鉴的成功教学模式[J].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 1999 (6) .

作文教学研讨 篇5

语文能力是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清楚地知道:中学阶段作文教学肩负的重任——要让学生掌握三种文体和应用文等写作能力,作文水平达到规定的层面,以适应升学或就业的需要。然而具体到实施作文教学,教师往往一口难言,作文教学陷入重重困境。

困境之一:源于教材。首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三年六册语文课本长期性的定势影响。其六册课本,每册六单元约三十课左右。然而写作知识和训练点散见于阅读之后或课文分析之中,缺少片断等基础单项训练和梯度性的作文训练。整体上明显的现出重读轻写,写作依附于阅读的情况。第二方面,课本上的写作知识介绍简约,作文训练点分布零散,点与点间联系疏松、衔接不强;缺乏具体的作文教例、教参、教案等工具书。第三方面,写作训练量少。初中三年,教材中仅安排二十四、五次作文训练,有些作文训练重复出现,“读后感”的训练只是有数的几次。教师多年教学的习惯形成其定势思维及做法,如今日益显出其的不适应性。

困境之二:源于教师。教师首先苦于手中无作文教材,仅凭单元之后的短小作文指导来进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造成教师作文课难备、难教,故作文课堂教学弹性大,或多讲,或少讲,甚至不讲,只将作文题目和写作要求往黑板上写出,整堂课时间交给学生支配完成。这样随意、自流、无序的作文教学,知识含量低,往往收不到教学的预期目的。其次,绝大多数教师仍较重视阅读课而轻视作文课。每学期二十周左右。大多数教师只勤于讲课文。却又把读写分开,加之一个月两次作文训练占两三个课时,一学期包括两次统考的作文评讲,也只占二十个课时左右。作文教学严重失衡是学生作文能力不强的直接原因,也是学生作文难的原因之一。

困境之三:源于学生。大部分学生怕作文,究其原因:农村学生生活面相对较狭窄,又忽略生活的观察,因而素材少——没话写;没有掌握各种文体审题、立意和布局谋篇的基本写作知识及方法——不会写;认识能力低,语言词汇单薄,驾驶语言能力不高——写不好;这是农村学生作文“三大难”问题,其中自然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教师和教材原因。

总之,面对种种境况,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确实陷于重重困境之中。那么,应如何走出困境呢?寻找出路是不可逃避的问题,这是语文教师务必面对和肩负反思的职责。要从反思中寻求出路,要勇于正视上述陷我们于困境的种种问题,针对问题,寻求对策。

作文教材就在课文里

教师仅依靠单元后的作文训练资料作讲课内容确是不够的。作文教材是存在缺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材永远存有缺陷。那么教材出路在哪里?教材出路就在课文里。这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每个学期的作文训练的任务,达标要求等要心中有数,结合学生实际来对作文体裁、命题、内容、要求等制订一个详细作文计划。

提高作文指导课的实效

针对作文课存在随意、没有确定的教程、知识含量低的情况,丰富作文课堂内容,提高作文指导实效是其出路,从形式上谈,教师大可根据文体内容设计多种形式的课型,优美语段赏析课、片断练习课、写作素材料分析课等等。

帮助学生解决“三大难”问题。

“没话写”、“不会写”、“写不好”是学生作文三大难题。为了让学生有话写,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学校生活素材,例如开校会、文艺晚会、野外活动、课外阅读活动等进行作文教学。多鼓励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参与生活,多与亲人和友人交谈,多看书读报、看电视,从不同的角度去关心社会。其二,“不会写”是存在学生中最突出的难题。写记叙文怎样才生动、形象;写议论文怎样讲道理;写说明文怎样说才明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心中不会写的疑团。因此教师有必要针对疑团逐步解疑,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片断写作等各种不同方面的专项训练。有必要教给学生各种文体的基本写作知识的一些方法和一些技巧,使学生学会写。其三,为了解决学生“写不好”的难题,要求学生必须持之以恒的学习和积累词汇。教师好好利用大量阅读课文的教学来重视词句的学习,指导学生掌握词语的语体色彩、感情色彩和使用范围等,也对一些生动语句多作仿写。或给一组词语写一段话的练习,有意识的把要求学生把新学习的词汇灵活运用于写作之中。学习分类摘抄,做读书笔记,片断练习等。

民族高校研讨式教学的探究 篇6

摘要:文章从民族高校的智能计算的教学现实和特点出发,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和评价方法等方面对智能计算这门专业课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实践证明这种研讨式教学的探讨效果良好。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 智能计算 教学改革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试图用模仿生物进化过程而发展出随机优化技术来解决传统的优化算法中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如通过模拟生物界优胜劣汰的遗传算法;借用生物学中神经网络的人工神经网络;基于生物遗传规律的DNA智能算法。我们把通过学习自然界各类生物的进化特点,创造和构建的求解优化问题的各种方法合称为智能优化算法(简称智能算法),它是目前求解优化问题的主流方法。

一、国内高校关于智能计算的教学现状

《智能计算》是涉及到高等数学、高等代数、统计学及编程语言的一门数学类专业课。这样无论是数学专业的学生还是非数学专业的学生大都认为《智能计算》是一门比较抽象、难以理解、难于应用的一门学科。从而导致一系列的问题。目前智能计算的教学现状如下:

(一)理论和实验的课时比较紧,实验场地不足

很多高校多把《智能计算》做为一门高年级的选修课。由于高年级学生面临毕业找工作,考研等原因,大部分学生不会去认真学它,只是把它当做凑够学分的手段。况且学好该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比较多,这些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另外,多数高校存在教学用的实验室场地不够,教学软件缺乏的现象。这些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得过且过的心态较多,没有真正把它作为一种敲开就业大门的一种有效手段来学习。

(二)专职实验教师缺乏

多数院校的实验室没有专职的实验员,而是由专任教师兼任。这与《智能计算》这门课要求多做编程实验,多与实际生活中的优化问题联系起来不相称。

(三)缺乏高质量的实验案例教程

不少学校存在忽视学生关于《智能计算》在处理优化问题方面的演练。综合实验教学简单地编制一些小程序,实验内容单一,不能很好地紧跟现代企业的需求,致使毕业生找工作时,即使遇到一些好的现代企业,因为动手能力太差,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

二、对《智能计算》的理论与实验进行研讨式学习的必要性

民族高校的学生由于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性,他们的基础参差不齐,专业基础课掌握不扎实,知识比较零散。这些导致较多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不能独自胜任编制算法程序,即使能够写出程序,也将耗费大量的时间,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伤害。而研讨式学习可以充分利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对书中比较复杂的算法进行共同学习,在讨论、研究中清楚每种智能算法的基本原理,提高编制智能算法程序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研讨式学习智能计算的优势及可行性

研讨式学习可以克服学习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它具有下列优势:

(一)可突破时间限制

改变《智能计算》只能在规定的教室完成的传统观念。学生在校园内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和课余时间,随时、随地完成多个智能算法的理论和实验工作,可避免实验室软硬件不足、场地小等限制,极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可有效增加智能计算的种类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多种智能算法的掌握情况,可选择一个或者几个算法进行实验,甚至可以走出校园参与企业优化设计或大学生建模大赛,从根本上解决实验内容单一、实验效果难以保证的问题。

(三)可解决实验指导教师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

通过研讨式学习,教学相长,在交流中实现理论和实验能力的提升。

(四)可节约实验的成本

研讨式学习可以在课堂、宿舍、图书馆里实施,可减少实验室软硬件维护费用。解决数学类学生在选修课或者任选课以理论课为主、实验教学难以进行的瓶颈问题。也可适当地开放实验室,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四、研讨式学习智能计算的实施要点

(一)研讨式学习的主要思路和步骤

1.将共同研究学习的经验运用到《智能计算》的理论教学中,逐步研究学习智能算法中的每一个算法,搞清每个算法的基本理论。

2.将大学生建模大赛的共同攻克难关的经验运用到《智能计算》的实验教学中,既可控制智能算法实验的进程、保证实验的效果,还可以让学生在校内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自主参与积累丰富的实验经验,为学生尽快就业做好知识上和能力上的准备。

3.跨专业、跨学校组建专业的QQ交流群,集思广益,共同提高。

(二)主要步骤

1.明确《智能计算》的教学目标,将选修的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分组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当场辅导的方式,逐步学习智能计算中的每一个算法,不求内容的广度,追求对其中的一个算法或者多个算法进行掌握的深度,先从理论上突破。

2.准备智能计算实验所用到的文字相关资料。如:我们事先根据《智能计算》编写了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实验指导书。实验指导采用电子版或纸质的均可。同时,还将准备好的课程相关参考资料、重要的初级编译程序和上机作业题等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或者组建的QQ群。供学生自己按自己掌握知识的多少进行学习。

3.组建班级《智能计算》QQ群,要求每个学生要参与其中。推荐智能优化领域比较著名的网站和网络论坛,鼓励学生加入。

4.根据理论课的教学进度、通过适时发布《智能计算》中的每一个算法的实验进度。针对《智能计算》的教学特点,根据学生对算法的理论和实验的掌握情况,分多个小块,如: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禁忌搜算法等制定最终的分散学分评价机制。

研讨式学习自古有之,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针对我们这样的一所民族高校的实际情况,开展研讨式学习确实有它的必要性。实践证明,这样的研讨式教学在师生互动、学生间相互学习、同行间相互交流创造了较好平台,教学效果得到了良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钱敏平,龚光鲁.从数学角度看计算智能[J].科学通报,1998(16).

[2]周永权.“智能计算”研究生课程教学方法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1(3).

[3]董昊悦,高传喜.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10).

[4]王凌.智能优化算法及其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关于校园“网络研讨”的新思考 篇7

一、网络研讨的优势

1. 不受时空限制。

网络研讨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不必将一班子人圈定在某一固定的时间里进行教育教学研讨,不必受上班时间的制约,不必受规定研讨时间的限制,让参与者能有较充裕的时间思考,更深入地进行教育教学研究。

2. 交流充分。

网络研讨可以突破研讨发言面的局限,让参与研讨的教师人人都有表达的机会,将思考、建议、商榷意见等与同仁们交流。“面对面”的集中研讨往往受研讨时间的限制,在研讨发言面上比较受限制,不可能让所有参与研讨的教师都充分地阐述各自的观点与思考。网络研讨就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失。

3. 避免羞涩。

网络研讨可以规避参与者参与研讨的“羞涩感”,让参与研讨的教师借助文字,畅快地阐发自己的观感、思考、理解、建议等。“面对面”研讨时,有些教师习惯于当“收录机”——只收音不发声,这样就会丧失参与研讨、提升自我的良好机会。而网络研讨由于不必直面研讨现场,面对电脑屏幕,可以尽情地表述自己对这次研讨主题、研讨内容的真实感悟。

4. 降低成本。

网络研讨可以降低教育教学研讨的“成本”,比较经济实惠且有效。有时,为了提升教育教学研讨的层次与质量,学校或研讨活动主办方需要从外校、外地邀请一两位教育教学专家,请他们为研讨活动提供智力支持。这是研讨的现实需求,但同时也增加了教育教学研讨的资金成本。而网络研讨则可以让专家不必亲临研讨现场,无需长途劳顿,就可以实现“隔空研讨”,在研讨成本上也得到了压缩。

5. 海纳百川。

网络研讨可以“容纳”更多的声音,引入更多的“研讨群”。这是“网络研讨”的强大生命力,当一地一校在进行某一专项的教育教学研讨时,利用网络,就可以预先公告,让更多的学校参与到这次研讨中来。这样就可以“兼收并蓄”各地各校的教育教学的最新成果,实现“无界研讨”,特别是对一些参赛课等的研讨,采用这种方式开展,可以接纳更多不同的声音,利于参赛课的不断改良。

二、网络研讨存在的问题

网络研讨的确具有以上的五大优势,那么在实际运用中就真的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吗?据笔者观察、了解,各校在开展网络研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1. 主题不鲜明。

每次网络研讨前,教导处要发研讨公告,主持人也将研讨所邀请的嘉宾连同他们的头衔、职务、业绩等进行推介。到指定的时间,老师们能够做到按时进入网络研讨,但每次看整理后的研讨记录就会发现,剔除那些寒暄、闲聊、调侃等成分外,真正与本次研讨相关的内容却微乎其微,显得骨感十足,花费了两个小时的网络研讨,留下的有价值有效益的内容并不多,削弱了主题,令网络研讨的质量大打折扣。

2. 主宾不清晰。

网络研讨要想追求质量,还是应以一校为主。为了扩大研讨的范畴,适当地引进外来研讨群,借助有名望的嘉宾的智力支援,以提升本校网络研讨的效益,这是明智之举,也是现实需要。但在真实的网络研讨中,笔者发现,外来的研讨群往往过于“强势”,他们会“提高声音分贝”,一股脑儿地在网络上“宣扬”自我学校的得意之举等,而将举办研讨学校的教师“撩”在一边,“沦为”看客,这样的主宾关系不清晰,导致了网络研讨的低效益。

3. 秩序不井然。

网络研讨无需直接面对面,隔着电脑屏幕,谁也看不见谁。由于是手敲键盘输入文字,教师之间在文字录入速度上是存在差异的。于是,在网络研讨上经常会看到一个人的发言被“撕扯”成了好多“碎块”,急于表白自我观点的教师又缺乏耐性,这样,呈现在网络上的语言有时就具有非常强的跳跃性,一个意思尚未表述到位,屏幕就已被另一个或多个其他内容所“侵蚀”,不井然的网络研讨秩序,使得研讨的效果无法产生最大化。

4. 研讨不深入。

表面看起来很热闹,每两周都会有一次固定的网络研讨,每一次都定一个研讨的专题,每一次都可以看到洋洋洒洒的“研讨原始记录”。但一个学期下来,当我们回过头去审视这些研讨内容时,就会发现,这种只注重“量”的网络研讨,只是浮于表层,缺乏对某一专题的深入探究,不见“质”的飞跃。同时,每一次研讨过后,只满足于将研讨的真实过程“无遗漏”地摘录下来,缺乏后续的整理、总结与提炼,这也是造成研讨不深刻的直接原因。

三、网络研讨的有效运行

已成研究趋势的校园“网络研讨”该如何运作,以彰显其独特的教研优势呢?笔者有如下的思考与建议。

1. 网络研讨要立足本校,实现全员齐动。

对于一所学校而言,网络研讨应该成为校本研修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个年龄段的教师都应该学会相应的教育信息技术,不能以年龄大了、快退休了、这是年轻人的玩意儿等为藉口,推脱、不参与网络研讨。利用每周某一固定时间段,或是周末的某个时间段,无需全体教师都集中到学校来,只要在家里,准时打开电脑,挂上“校园研讨的QQ群”或是“校园教研BBS”等,就可以参与网络研讨。每次的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学校教导处、德育处都要进行“网络签名”,并根据网络研讨发言的踊跃程度与发言质量等,给予等级或评语备案,在相关的会议上予以表扬。每次网络研讨结束后,教导处、德育处都要指定专人进行网络研讨的发言纪要整理,期末时,将网络教研的“全期活动全景”汇集,作为评选“研讨积极分子”等的依据。以此,促动全体教师“全校总动员”,积极参与网络研讨活动,鼓励全体教师人人发言,人人发有质量的研讨言论,在活动中提升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2. 网络研讨要立足实用,注重解决问题。

网络研讨不能搞花架子,网络研讨应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地立足在全体教师的现实需求上。学年或学期初,学校在网络研讨的话题选择上,要提前征求老师意见,海选“研讨话题”,来自于一线教师现实需求的话题才是真话题。学校在教师提交的研讨话题的基础上,再结合学校学年、学期等的工作计划,筛选、确定新学年、新学期的网络研讨话题。这些话题一旦确定下来,就要提前公告全体教师,要求教师有意识地结合这些话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素材,立足自身进行研究,形成某一研讨话题的书面发言稿,留着“备用”。若教师自身感觉对这个话题的钻研还不够深刻时,可以通过理论学习,通过寻找优秀教师的成功案例,寻找类似话题的已发表在公开刊物上的文章,“借他山之石攻玉”,形成研讨的准备稿。这样,每次研讨前,每位教师都做了精心准备,网络研讨起来主线清晰,内容充盈,互相启迪,收获一定是丰厚的。

3. 网络研讨要立足“头雁”,锻造“研究先锋”。

网络研讨的效益如何,关键取决于组织网络研讨的主持人。一所学校要想在网络研讨上创造奇迹,就必须要立足校本,精心打造一支教育教学研究的“先锋队”。学校要发展,教科研须先行。每所学校总会在自身建设与发展的进程中,培养一些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高手”——他们往往都是教育教学研究的自觉者,他们立足课堂,且行且思;他们贪婪地吮吸教育教学理论的琼浆,且用且试;他们勤于笔耕,业绩丰硕……这些教师是学校的财富,在网络研讨时,更应该给这些教师压担子,分工让他们担任某一专题网络研讨的主持人。这样,这些主持人在主持研讨之前,他们就必须比一般的教师更用心地进行准备。同时,要求他们要善于倾听,善于提炼,还要善于引发。当教师的发言结束后,要即时地对某一教师的发言进行恰如其分的点评,并能从这位教师的发言中找到“闪光点”与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的新话源,引发参与研讨的教师再度“陷入”新思考。这样的主持人精神必须高度集中,思维必须高度敏捷,这样的历练对校园中教研的先行者而言,又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有利于师能的新增值。同时,每一次的网络研讨也触发了全体教师的思维激荡,为他们提供了完善、充实、修正自我研讨文章的机会,让每一次的网络研讨都产生积极的正效应,若有刊物发表了教师的论文,就别有一份喜悦在心头,又促进了教师参与有效网络教研的积极性,可谓一举多得。

4. 网络教研要立足提升,有序引进“外援”。

“井底之蛙”的眼界固然容易受到限制,但一直想依赖“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也不是最妥当的。网络教研的目的是提高本校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本校的发展服务。因此,学校在学年学期初,就应该针对网络教研的专题,寻找这方面研究的专家、学者,提前将话题或是教师最聚焦的疑问提交给相关的专家、学者,恳望他们能拨冗为我们老师进行书面释疑。若专家、学者能在我们网络研讨的时间段“现身”,那对全体教师的网络研讨将是莫大的鼓舞。若专家、学者没空,事先有了他们的发言稿,主持人可以根据网络研讨的进度进行“摘要广播”,产生的效益是等同的。

也可以事先将学校本学期、本年度的网络研讨话题挂上校园网,通过地方教研部门的网站,发布信息,让有兴趣参与此类话题研讨的其他研究群也介入。但,为了避免在网络研讨时“后他薄己”,笔者的建议还是要“谨慎引入”。可以让主持人先与“外来群”进行沟通,或者是主持人先介入“外来群”某一话题的研讨,待研讨结束后,主持人进行大刀阔斧的梳理、提炼,留下最有分量、最有价值的研讨收获,在本校进行网络研讨时,主持人再针对本校教师的现场研讨情状,适时“摘录广播”。这样的“外援引入”可以避免网络研讨时的“喧宾夺主”,让本校教师听到“外援”最精彩的“发声”,既扩大了视野,增大了交流面,又保障了校内网络研讨的秩序性。

《数控编程》教学方法的研讨 篇8

关键词:数控车床,对刀,教学方法

0 引言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一个人到学校上学, 不仅为了获得一份知识的行囊, 而主要应该是获得多方面的学习能力, 学会思考。”他也说过:“教师在课堂上要做两件事:一是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二是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学生是否变得越来越聪明, 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愿意和善于抓住智力训练, 而智力训练的核心是思维训练。”可见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 如何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将思维活动贯穿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始终, 发展他们的思维是多么重要。

1 营造思维的氛围, 使思维成为学生的一种需求

心理学告诉我们:“需求”产生动机, 动机激发活动, 人又在活动中创造世界, 创造自身,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要使学生在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动脑, 教师必须想办法创设思维的情境, 营造思维的氛围, 引发学生的无意注意, 使学生想动脑, 乐动脑, 从而使思维得到较大的发展。

1.1 激疑

亚里斯多德曾经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有经验的老师, 即使在已知的事物中, 也能揭示出引出学生疑问的那个方面, 而这种疑问又使学生感到惊奇。例如:在讲述“数控车床”——用计算机以数字信号控制的车床时, 可提出下列问题:平时印象中计算机只是打打字、上上网, 它怎么会控制机床呢?又是怎么控制的呢?控制的机床原理如何等等, 使学生心中产生一系列疑团, 要解答这些疑团, 就必须认真去听这一堂课, 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 因而产生了思维的意识。

1.2 激趣

为了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发展, 就必须使他们有对知识的渴求, 有发自内心的学习的愿望, 使他们希望自已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故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激发学生探索事物的浓厚兴趣。

如在讲述数控车床加工时, 利用多媒体播放数控车床加工产品碟片, 引导学生观看加工过程。在学生亲眼目睹数控车床加工过程后, 有了较强的新奇感时, 趁机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现在大多数企业都使用数控机床?运用数控机床加工有哪些优势呢?数控机床又是怎样加工产品的?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经过他们的讨论与分析, 很快就掌握了数控机床的加工特点——精度高、生产效率高、可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等等。

1.3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想象与思维的关系非常密切, 可以这样说, 没有想象, 就不会有创造。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需要借助想象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本上的知识, 同时发展创造性思维, 为将来有更大的作为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在讲述完数控车床对刀的方法、作用后, 组织学生充分发挥联想:数控机床为什么能准确控制车刀的运动轨迹呢?控制车刀运动的数控指令有哪些呢?

直接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 学生未必印象深刻, 如果改变方法, 让学生自己去猜, 去想象, 反而兴趣浓厚, 时常还会互相争论, 达成共识, 教师再加以点拨, 学生听得格外认真, 这样的做法不但能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学习积极性, 提高课堂效率, 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满足学生好表现的心理, 想象成功了的同学还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与自豪感, 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进取精神。

1.4 搭桥

实践证明, 当课堂上所讲的知识里既包含一定“份额”的已知内容, 又包含一定“份额”未知内容时, 才能唤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如在讲述外圆切削循环G90时, 先复习已学G01的指令格式。

G01 X_Z_F_;运动轨迹是一条起点到终点的直线, 如图1。为了节省编程时间, 是不是有一条指令能够实现连续的四个动作呢?如图2, 引出新课外圆切削循环G90。这样通过教师在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牵线搭桥, 出现了半新半旧的材料, 学生经过努力是能答出来的, 故为思维活动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学生注意力集中了, 思维活动开始了, 学习的效率也大大提高。

2 优化思维训练的方法, 使学生的思维多层面发展

“营造思维的氛围”是激发学生“想”的动机, 有了活动的愿望, 智力活动也就开始了。那么学生想什么呢?怎样去想呢?想多少呢?这是教师下一步该考虑的问题, 在教学中注意了如下几个方面。

2.1 明确目标

智力种种要素发展的一个共同的要求, 是加强相应活动的“有意性”“目的性”, 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每一个步骤都受思考的目标所制约。故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先明确问题的目标, 然后再进行探索活动。这样可使学生克服思维的盲目性, “想”有目标, “思”有方向。如预习数控车床对刀内容后, 提出思考的目标, 这样学生就能沿着一定的方向思考, 得出正确的结论, 而不胡思乱想, 真正做到自已探索, 自已思考, 从中获得新知。

2.2 注意难度适当

著名的教育家赞科夫说过:“学生的智力就象肌肉一样, 若不给予适当的负担, 它就会萎缩退化”, 适当的难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刺激智力发展的一条客观规律, 有经验的教师总爱用一些有一定份量的问题“憋憋”学生, 给学生一定的压力, 让他们去动脑筋, 这个“憋”的过程就是增加信息量开发智力的过程, 每“憋”一个问题, 学生的智力就前进一步。

如用数控仿真软件来讲述数控车床对刀方法时, 教师并不直接完成这个操作, 而引导学生先动手操作, 虽然这样的做法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但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气氛非常活跃, 尽管学生操作过程并不完整, 但由于有了思考作基础, 教师再引导他们操作的步骤和方法, 故学长进快, 思层次高, 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3 注意问题的适当新颖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在《智力的起源》一书中说中:“一个人既不注意太熟悉的东西, 因这已经司空见惯了, 他也不太注意那些太不熟悉的东西, 因为和他的‘图式’中任何东西都没有联系……。”引起学生感兴趣的, 能刺激他们积极思考的是“新颖”的, 有一定难度的内容, 是他们不懂, 但经过一定的努力可以掌握的内容。

如用数控仿真软件模拟外圆切削循环G71的加工轨迹, 引导学生推理得出外圆切削循环G71的加工特点。这样又培养了学生的类比推理与归纳推理的方法, 促进了他们逻辑思维的发展。

2.4 充分利用熟悉的东西

“熟能生巧”, 巧中出奇, 奇是智慧, 出奇是熟练的产物所发, “熟中出智”是认识发展的一条客观规律。如学完数控车床对刀方法后, 学生对对刀的步骤和目的有了明确认识, 可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假设工件坐标系要偏移时, 该如何操作呢?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再经过思考后, 学生的认识水平也由感性上升到了理性, 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同时学会了从现象出发, 探求本质的科学探索方法。

总之, 较好地处理了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充分感知, 积极思考, 自动探究, 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与锻炼, 课堂效率也大大提高, 真正做到了寓“思”于“学”, 达到了掌握“知”, 发展“能”的目的, 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袁晓洲.两年制数控技术人才的4阶段培养模式[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2) :11-12.

[3]张健, 杜海军.高等职业院校数控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浅谈[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 (6) .

网络教学研讨 篇9

在21世纪这个知识爆炸的社会, 人类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数字化、信息化, 信息决定着我们的生存, 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是导致教育彻底变革的决定性因素, 它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手段、方法、模式甚至教学思想、观念、理论, 乃至体制的根本变革。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以其强大、完善的图像编辑和处理功能, 友好的界面, 成为设计领域首屈一指的软件, 它广泛应用于出版印刷、广告设计、动画制作、建筑装潢、网站设计、多媒体制作等领域。目前, 大多数高等职业学校都已经开设了这门课程。由于Photoshop的实用性比较强, 学生只要掌握了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 毕业后就可以直接到广告、摄影、网络等相关公司就业, 所以Photoshop课程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Photoshop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得非常紧密的课程, 而且高等职业学校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实际应用上。对于Photoshop这门课的教学“好上”, 但要“上好”却很不容易。学生在学习Photoshop课程时, 已经接触了一些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但是, 由于Photoshop的功能非常强大, 出现了部分学生不愿意主动掌握Photoshop的各种功能造成处理问题能力差的情况;二是在学习过程中对素材的收集比较单一, 难以完成复杂的图片处理, 对图片处理的风格基本相似。要上好这门课, 除了Photoshop课程本身的因素外, 还需要大量的图片资料, 并经常进行计算机之间的图片相互传递。作为教师, 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 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其相关的实际问题。

1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对于Photoshop课程来说,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该课程的教学要求, Photoshop课程以讲授设计创作理论与软件的使用为主。因此, 课程的讲授要求教师对于软件进行实际操作, 同时结合设计创作理论的讲述。因此, 传统板书的教学方式就显得力不从心,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就显得非常必要。我们都知道教学设计的创意和构思是决定多媒体课件成功与否的关键。一个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从技术上来说并不是很难, 难的是课件的设计和构思。在制作课件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目标、重点和难点, 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精心没计, 合理安排课件, 结构流程。以自己的技术水平和手中所拥有的创作素材, 通过新颖的创意和独特的构思, 把现有素材和教学内容完美结合起来, 从而制作出优秀的课件作品。例如:在讲解选择区域工具时, 笔者让学生在课前整理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照片以及他们所喜欢的明星的照片, 在课前我精心制作了一个课件, 在开头插入一首周杰伦的歌, 接着我很神秘的告诉学生, 我在桂林旅游时偶遇了周杰伦, 并且和他合影, 学生们用一种既羡慕又怀疑的眼神看着我, 这时, 我展示了那张合影的照片, 眼尖的学生告诉我, 老师是用PS处理过的。紧接着我问学生们想不想和自己喜欢的明星“合影”, 学生们异口同声的说“想”。这样的导入课题的设计,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 他们都很感兴趣, 学习的热情也就更加高涨了。

2 实施项目化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就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 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 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要求我们在高职教学过程中, 要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项目化教学有力地体现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对高职教学的要求。项目化教学从根本上实现了教学过程的“三个转变”, 即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 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

学生创作出同样的画或呈现同样的风格, 是创作的大忌。我们应提倡百花齐放, 对学生的创作思路和方法不束缚、不折枝。在项目实施前就将项目布置下去, 这样, 学生在上课前需要根据项目主动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通过看书、查阅资料等方式将设计的基本构思和初步的实现步骤以书面形式写下来, 并且搜集相关的图片素材等。这样就使学生在实施项目时有了明确而感兴趣的任务,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如相同命题的项目, 几十张作品就会表现出几十张不同面貌和特点。这其中有些特点很有可能就是显露学生创意和艺术才智的“闪光点”, 很有可能就是学生出佳作的好苗头。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特点, 因势利导,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 促使形成宝贵的艺术个性和创造素养。对于作品中的优点, 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对于存在的不足, 要给予耐心的疏导和帮助。学生在这种民主、温馨、平等的环境下, 将非常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

3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 进行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 要求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以实际案例作为被剖析的对象, 在教师的指导下, 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和寻找实现途径等工作。案例教学的宗旨不是传授最终真理, 而是通过教师出示一个个具体案例, 组织学生开动脑筋思考案例中提供的问题, 参加讨论, 各抒己见, 去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例如:在讲解如何制作图案文字这个内容时, 首先告诉学生可以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制作:第一种方法是使用文字蒙版工具加以实现;第二种方法是使用剪贴蒙版来实现的。然后以电影百年广告设计效果为例, 对这两种制作方法进行演示, 让学生观察哪一种制作的方法效果更佳。最后让学生将这种制作的方法进行练习, 并要求学生做一些实践中接触和感受的事例。在学习修图工具这一单元的内容时, 笔者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安排了如何去除照片中人物脸部的青春痘和痣、如何去除照片中的眼袋和鱼尾纹, 如何去除照片多余的景物, 如何漂白牙齿, 如何修饰眉毛等教学内容。从实践过程来看, 学生们觉得这些知识能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因而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引导学生自主的去查资料、书籍等, 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体验到自主学习带来的成就感。

4 结束语

总之, Photoshop课程作为一门操作性极强、应用范围十分广阔的课程, 不能简单照搬文化课和其他专业课的教学方法, 而应从课程本身特点出发,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的放矢, 利用网络将项目化教学和案例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很好地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

摘要:在Photoshop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有效地提高Photoshop的教学质量。从几个方面讨论了Photoshop课程的教学。

关键词:Photoshop教学,案例教学,项目化教学

参考文献

[1]邹华, 周游.Photoshop平面设计教学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7 (22) .

[2]肖学华.论在Photoshop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 (2) .

关于实时网络通讯的研讨 篇10

关键词:网络通讯,UDP,可靠传输

一、TCP与UDP

TCP和UDP是TCP/IP中的两个传输层协议, 它们使用IP路由功能把数据包发送到目的地, 从而为应用程序及应用层协议 (包括:HTTP、SMTP、SNMP、FTP和Telnet) 提供网络服务。TCP提供的是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流传输。可靠的传输协议可避免数据传输错误。其实现方式是:在构造数据包时在其中设置校验码, 到达目的地后再采用一定的算法重新计算校验码, 通过比较二者, 就可以找出被破坏了的数据。因为需要重发被破坏了的和已经丢失的数据, 所以在重发数据时, 目的地必须能够给源头一个确认信号。有些数据包不一定按照顺序到达, 所以协议必须能够探测出乱序的包, 暂存起来, 然后把它们按正确的次序送到应用层中去。另外, 协议还必须能够找出并丢弃重复发送的数据。一组定时器可以限制针对不同确认的等待时间, 这样就可以开始重新发送或重新建立连接。

二、测控领域传输数据的特性

在现场测控领域, 面向的是分布化的控制器、监测器等, 其应用场合环境比较恶劣, 这样就对待传输数据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如实时性、抗干扰性、安全性等。其中, 实时性是将网络技术运用于控制领域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之一, 特别是在运动控制系统中, 对实时性的要求尤为苛刻因此从应用的角度把现场待传输数据分为实时数据和非实时数据两种。

1、实时数据的特性

⑴时间要求苛刻。不允许有s级的延迟, 甚至不允许有ms级的延迟。

⑵周期性。在控制现场数据的传输多数是周期进行的, 如采样数据。

⑶对大多数实时数据而言, 只有最新数据才是有意义的。如果在某一时间段内, 某一数据由于不确定的原因出现问题, 而此时下一个数据已经到来, 则该数据将会被丢弃, 启用最新数据。

⑷数据的长度一般很短, 数据量相对较小, 带宽占用率较低。

2、非实时数据的特性

时间要求不苛刻, 数据量一般比较大且不允许丢失, 在传输过程中需要重发机制和差错控制来保证数据的完整和准确性。

三、UDP实现可靠传输的方法

UDP实现的可靠传输中使用了一些控制方法, 通过这些控制方法弥补了UDP本身在数据传输控制上不能保证传输的可靠性这一缺点, 实现了在UDP基础上的可靠数据传输的机能。

1、超时重传的定义和实现

超时重传是在保证可靠传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机制, 如何定义超时时长, 如何实现在超时之后的操作和处理, 都直接影响着数据发送的效率和可靠传输的实现。超时时长是用来决定超时定时器的时间长度的值, 超时定时器是保证数据能够正确到达接收方的一个定时器。当发送方向接收方发送数据的时候发送方就会在发送数据的时候设置一个超时定时器, 如果在超时定时器到的时候还没有收到来自接收方的确认, 那么就可以认为当前传输过去的那些数据报文没有被接收方正常的接收, 有可能是在网络上被丢弃了, 也可能是接收方回复的确认数据报丢弃了。

如果发生了超时, 定时器到时仍然没有收到接收方发来的确认的情况, 那么对于发送方来说就需要重新传输那些没有被确认的数据报, 并重新设置超时定时器。简单的情况下, 可以使用一个固定的时间长度作为超时定时器的时间长度, 每一次设定超时定时器的时候都使用这个固定的值作为定时器超时时长, 这样做之所以简单是因为超时定时器时长只需要与确认计时器时长进行比较就可以了, 也就是说对于超时定时器的时长来说, 它一定要大于确认定时器的时长。

在顺序确认中我们不需要确认定时器, 因为顺序确认是在每次收到了一个数据报的时候就向发送方发送一个确认, 也就是说接收方收到的数据报的个数和它向发送方发送的确认数据报的个数是一直保持一致的, 在UDP可靠传输中没有选择这样的方式进行确认是因为这种方式对于频繁的数据交换情况下产生的大量数据报文来说, 针对每一个报文都发送一个确认数据报是非常浪费且没有必要的。

2、滑动窗口

(1) 滑动窗口的工作原理

所谓窗口就是一个数据报文序列, 实际上是指发送方和接收方都要创建的额外缓冲区。在缓冲存储序列中放置了一个窗口, 然后发送窗口内的所有报文。如果一个报文被发送后没收到确认信息, 那么这个报文就未被确认。从技术上讲, 任意时刻的未被确认的报文数取决于发送窗口的大小, 并被限定为一个固定的数目之内。滑动窗口的效率与窗口大小和网络接收报文的速度有关。

(2) 滑动窗口在UDP可靠传输中的应用

在使用UDP实现可靠传输的过程中, 我们也使用了滑动窗口技术来实现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数据传输和控制工作。为了保证每次传输的成功接收, 我们需要为每一个报文进行标号, 这样就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建立起一个对于每一报文唯一标识的方法, 同时使用滑动窗口技术就可以控制流量和拥塞方面发生的问题, 以实现可靠传输的目标。

滑动窗口在流量控制中的工作机制。使用UDP实现的可靠传输中允许滑动窗口动态的改变窗口大小。在每个确认中, 有一个窗口通告字段说明接收方还能再接收多少数据报文, 即接收方通知发送方还有多少缓冲区可用。

滑动窗口在拥塞控制中的工作机制。当加载到某个网络上的载荷超过其处理能力时, 拥塞现象便会出现。解决拥塞现象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降低数据报文传输率。为了避免拥塞, 使用UDP实现的可靠传输中利用了两种机制:慢启动和拥塞控制。

四、小结

在测控领域中使用UDP实现可靠传输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TCP实现中的一些宝贵经验, 同时结合了UDP是面向数据报文而不是一个连续的字节流这一特点, 对来自TCP在实际应用中总结出的经验进行了一些修改和调整, 使之能够和UDP很好的结合起来。通过严密合理的上层协议的控制, 在使用序号确认和滑动窗口机制以及超时重传机制的控制之后, 使用UDP的可靠传输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参考文献

[1]李淑君、陈新、季宝杰:《UDP协议在现场实时通信中的应用》, 自动化与仪表, 2004 (4) 35-38。

初中数学案例教学方法研讨 篇11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案例教学    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方法

1.案例研究背景与目标

关于方程的数学思想,在我国古代《九章算术》中就有所提及,以案例援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学习,笔者认为有必要引导学生了解方程的古代历史,即古代数学家为何重视方程组的研究,明确方程组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加强学生学习理解的双重效果。相关的案例教学目标可概括为:

(1)引导学生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古代数学历史研究成果;

(2)引导学生掌握“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

(3)引导学生在掌握“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同时,能够举一反三,按照这种方法掌握更多的初中数学知识。

2.案例研究阶段

围绕以上提及的教学目标,以教师引导和学生资料查阅的合作探究方式,分别从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表达交流阶段、学习成果阶段入手研究。

(1)问题情境阶段。发放有关《九章算术》的资料,并介绍:《九章算术》源自于两千多年前,书内记载很多沿用至今的数学问题解决方法。譬如“牛五、羊二,等于十两黄金;牛二、羊五,等于八两黄金。问羊一值几两黄金”,按照书中的“齐同”演算,即“牛10、羊4,等于20两黄金;牛10,羊25,等于40两黄金。前后两行的牛10,而黄金多出了20两,主要是多出21头羊的价钱,则可推算出羊1值二十分之二十一”。

根据案例,我说明了以上“齐同”演算中“化归”和“消元”的数学理论,并对学生强调这些数学理论,对当前“一元一次方程”数学计算有很大的影响。

(2)实践体验阶段。初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亘古至今的数学意义后,让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每组人数为6人,要求每个小组在三天时间内,通过书刊、网络等渠道,了解有关“一元一次方程”的资料,分别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消元”、“化归”解法,同时还要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设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答题进行求解。期间,我将密切关注学生的分组研讨情况,并对主动请求帮助的学生进行学习指导。

(3)表达交流阶段。在实践体验的基础上,小组内的每个同学需要自己所查阅的资料和研究的成活,在小组内进行汇报,在合并重复资料和剔除错误资料后,将全部资料进行组内汇总,随后委托组内的任何一位同学,在班级内进行汇报。在汇报期间,由笔者进行引导,将每个小组中的资料,将最具代表性的资料、意见和建议提炼出来,再将各组编制的应用题目打乱,由各个小组随机选取一个题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组”,完成题目的解答。在整个表达交流阶段,我们需要综合各个小组提出的意见,检查每个小组意见中客观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反思性的建议,促使整个交流程度内容更完善。

(4)学习成果阶段。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我们可以看出初中数学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按照以上的方法开展案例学,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保持教学的生动性和活泼性,并思考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即强调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尊重。至于以上案例教学的总结和评价,笔者认为可归纳为两点:一方面是案例教学兼顾学生的个体性、独立性和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建立起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另一方面是案例教学的实践性特征,直接贯穿于整个课程,正面要求教师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相关数学问题,鼓励学生设计出更多的数学案例,让案例教学更彰显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3.教学经验总结

以“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作为案例,笔者认为初中数学案例教学中,至少有以下经验值得参考借鉴。

(1)为学生量身定制。学生是初中数学案例教学的学习主体,课程开展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因此初中数学案例的设计,务必考虑学生的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一方面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经验,选择学生周围最熟悉的事物,另一方面是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将数学知识循序渐进地融入案例中。

(2)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发展。初中数学案例教学的目的,除了提高学生的知识和素养外,还要求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等都得到锻炼。在初中数学案例教学中,学生可进行案例形式之间的优势互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在课堂上,每个小组进行互动性讨论,以此全方位了解初中数学案例教学知识。这种方式,既能減少教师的工作程序,又能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主动性。

(3)间接“点拨”。初中数学案例教学属于自主性的教学模式,在没有标准教学预案的情况下,由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活动期间,难免会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适时,教师不需要即刻为学生提出解决方案,而是在案例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和启发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深入分析,最后获得攻克难关的具体方法。

(4)师生交流的加强。活动过程中,无论是问题的解答,还是气氛的调节,都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具体要结合数学知识的内容,以及学生所能接受的程度而定。但总体的原则,要求能够有效引发学生的新奇感,这样才能保持学生探究初中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结语

初中数学案例教学中,最重要的是保持教学的生动性和活泼性,并思考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即强调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尊重。通过研究,以“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例,基本明确了初中数学案例教学的方法,但考虑到不同数学课程学习要求和条件的差异性,笔者认为以上方法需紧扣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予以因地制宜地灵活应用。

参考文献:

[1]龚春峰.应在初中数学案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2014(5):56-57.

触摸式教学模式研讨 篇12

电工学所研究的内容是用理论的方法去分析、设计并实现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电器设备的工作状态,它的最终目的是将理论研究的电磁规律应用于实践的一门学科。电工学课程集《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于一身,是面向理工科、非电类专业学生开设的技术基础课,在学生的专业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该课程在我国各高等工科院校均有开设。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绝大部分学生而言,其获取电工技术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理论课及实验课这两个教学环节。

2、电工技术课程的特点

经过多年的理论课教学,我们总结出电工技术课程的几个主要特点:(1)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2)授课内容较多,涉及的知识面很广;(3)授课学时普遍较少;(4)实验课几乎无法对理论课提供有力支持。

电工技术课程的上述特点,使得大部分学生感觉电工技术课程难学,并且学习该门课程后收获不大。仅仅考虑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电工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全社会提倡素质教育、能力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代背景下,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亟待创新。

3、触摸式教学模式

鉴于电工技术授课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提出触摸式教学模式的设想,将电工技术的理论课与实验课在授课时间及授课内容上整合为一,将实验室作为授课场所,在讲授理论课的同时,让学生直接感受相关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例如,在介绍电阻元件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箱真实地认知电阻的外观、伏安特性及其能量转化等特性;在讲授完叠加原理时,让学生直接利用实验箱提供的器件,自行设计原理电路来验证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在介绍电磁继电器时,可以让学生利用按键控制实验箱中透明外壳继电器的通断,了解继电器的工作特点等等。

4、可行性分析

经过十多年来的持续发展,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高校实验室建设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各高校已建、在建或改建的电工技术实验室,基本上都具有同时开设40组实验的能力。对于电工技术这门课程来说,其开设实验所需的硬件及软件资源很容易得到满足,这为触摸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物质基础,电工技术课程可以相同专业的两个自然班为一个合班进行触摸式教学。

5、触摸式教学模式的优点

根据作者们对触摸式教学模式的设想与研讨,我们可以初步预见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1)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2)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工技术理论;(3)可以使实验室资源得到充分地利用;(4)可以使更多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显著地提高,为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提供能力储备。

6、触摸式教学模式的辅助环节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成功运用都离不开其它教学方式及教学方法的支持,在此我们简单列举两个必要的辅助环节。

6.1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高尔基曾经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对任何一类授课对象而言,无论是幼儿班的孩子还是高校的大学生,受教育者的学习态度决定了他们的受益程度。而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授课教师的引导能力,尤其是在第一次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将本课程的地位、任务、目的要求同学生所学专业的关联程度交代清楚,还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电工技术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使非电专业的学生认识到学习电工学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1]。

6.2 多媒体教学方法的有效介入

多媒体教学方式应该是一种辅助教学方式,其运用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理论课程的授课质量。例如,三相交流电的产生是电工技术教学的难点之一,仅用板书教学很难让学生较为透彻地理解该理论。如果采用flash技术来演示其产生过程,既可以把复杂、抽象的电路原理展示出来,又具有生动直观的特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对于常用控制电器及控制电路等章节的部分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还可以为教师节省出更多的学时。

综上所述,触摸式教学方法在电工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将会改变本门课程的授课现状,使学生喜欢学习电工技术,同时又可以提高教师的授课激情,让课堂成为吸引学生的“游乐场”。触摸式教学方法的实施不仅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还需要高校的教学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其日后的成功经验完全可以移植到其它相似学科的教学环节中。

参考文献

[1]郭静华.《电工学》课堂教学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第6期

[2]游敏娟.多媒体技术在《电工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第14期

[3]席志红.电工技术[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8.4

[4]马丽, 孙奇志.试析高职《电工学》教学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第28期

上一篇:电解效果下一篇:专选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