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课教学模式论文

2024-08-26

研讨课教学模式论文(共12篇)

研讨课教学模式论文 篇1

一、前言

2010年7月29日国家正式出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纲要提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到2020年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 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1]。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讲到“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 是我们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要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 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 以创新能力提高为突破, 加大支持力度, 健全长效机制, 鼓励重点建设高校成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深化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扩大开放的桥头堡”[2]。教育专家也认为, 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培养学生独立的、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因此高校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 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做出积极贡献。而研讨课这种教学模式恰好能够承担起重任。

二、研讨课的产生与发展

研讨课 (Seminar) 是由苏格拉底创立的助产士式教学和中国古代书院传统式教学的现代变形方式。

(一) 研讨课的前身适应性“新生教育课程”

美国高校研讨课的前身是19世纪后期的“新生教育课程”, 其目的是为了帮助新生选课和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 使新生顺利完成由中学阶段向大学阶段的过渡。

19世纪中期, 哈佛大学首先实行完全“自由选修制”。为了解决一些学生选课的盲目性所带来的负面问题, 除了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外 (例如:选修和必修相结合、指定性选修等) , 还采取了开设新生教育课程用来指导新生, 这样新生教育课程应运而生。进入20世纪后, 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特别是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使新生教育课程蓬勃发展。1911年, 西部文理学院首先将新生教育课程纳入本科课程体系, 并承认学分。随后越来越多的美国高校如布朗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著名大学都开设了新生教育课程。

(二) 小班学术性研讨课

小班学术性研讨课的教学模式最初起源于19世纪初的德国柏林大学, 它是一种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这种教育模式当时仅限于在小班的研究生教育层次中开展。在20世纪初的美国, 小班研讨课也开始普遍在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教学中所采用。由于小班学术性研讨课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批判性能力等特点, 很快受到美国高校师生的欢迎, 适应性新生教育研讨课逐渐消失, 被小班学术性研讨课所取代。进入20世纪60年代, 随着美国高校扩招规模的不断扩大, 高等教育开始从大众化向普及化方向发展, 但由此带来教学质量严重下滑也越来越突出, 从而引发了新一轮的质量控制运动。鉴于此, 适应性新生研讨课重新回到校园。至此, 美国目前存在两种研讨课, 分别适应性新生教育研讨课和小班学术性研讨课。1998年,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委员会在著名的报告《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中提出了改革本科教学的10项措施, 其中一条就是建议本科教育开设以探究性学习 (inquiry based learning) 为特征的新生研讨课。小班新生研讨课应该由经验丰富的老师组织并担任, 而且能够促使学生在一个互动合作的学习氛围中, 开阔学术视野, 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加强学生的“学术素养”成为美国研究型大学对新生提出的新要求[3]。

在国内, 研讨课的推出比较晚。2003年, 一种承载着研究型教学理念的崭新课程形式——新生研讨课在清华大学开始试点。据了解, 2003秋季学期, 清华大学全面推出了一种新课型——新生研讨课, 两个学期, 70门课程, 不仅学科门类齐全, 而且都是由学术造诣颇深的知名教授开设, 大一新生可以不限专业根据自己的爱好任选一门。与名师面对面, 这些初涉学术殿堂的后来者从此享受了一项令学长们羡慕不已的“优待”[4]。

三、研讨课教学模式的优势

研讨课教学形式跟传统的“讲授式”或“填鸭式”相比, 具有很大的优势, 它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与创新能力。

首先, 研讨课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改变了传统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不再是象征着知识的权威和“牧羊人”, 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跟随者, 教师和学生处于一种平等的状态, 教师与学生的平等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在研讨课上, 学生不会有分心, 打瞌睡的现象, 必将全神贯注的跟随教师的讲课思路, 消化所学知识, 并有机会发表自己对问题的探讨意见, 探求一个问题的多种答案。学生敢于对知识持有疑问和批评的态度,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和老师、同学之间在热烈的讨论过程中, 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演讲能力。

其次, 在研讨课教学活动中, 教师和学生共同承担起了研究者的角色。研讨课的教学过程同时也是研究探索的过程, 它既是师生进行学术交流、学术创新、发展真理的一种科研活动形式, 也是培养学生学术精神和学术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5], 因此, 研讨课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老师经常要求学生完成一篇论文或研究报告, 为此, 学生必须查阅、收集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这项工作, 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围绕相关研究来搜集需要的资料, 同时也拓展了专业知识面, 这样学生学会了查阅、收集文献资料的方法。学生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阅读和分析加工, 有利于对自己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 正确把握研究领域发展前沿, 掌握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对论文的撰写, 学会了撰写学术论文的方法, 这为以后撰写毕业论文和从事研究奠定了基础。

最后, 研讨课教学模式的开展也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为了应对学生们在研讨课上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 必将百倍的准备授课内容, 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这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将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开设研讨课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 硬件条件

为了符合研讨课这种教学模式, 研讨课教室要按照符合研讨课模式的形式建造或对现有教室进行改造。

目前我国高校教学主要以讲授课为主, 因此几乎所有的教室都有一个讲台。在讲授课时, 教师站在讲台上讲课, 老师和学生之间将产生距离感, 这样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劣势, 难以平等地提出疑问, 同时, 教师站在讲台上讲课, 在心理上也处于优势, 讲课的过程中就感觉自己讲的都是真理而难以接受学生提出的“怪问题”。此外, 课堂上学生前脸对后脑, 也不利于相互讨论的开展。在这种教室里授课, 教师高高在上, 象征知识的主宰者, 学生对教师仰视日久因而难以形成批判性思维模式, 因此, 传统教室结构不利于研讨课教学模式的开展, 必须对现有的教室进行改造或重新建造。例如, 改造成有利于研讨课教学的会议室模式、长条形、正方形等各种类型的教室, 以墨尔本大学为例, 在改造教室时, 就以学生为本, 注重学生体验。在教室设计、布局、设施、光线、视觉、软装饰 (如色调) 、通风等方面, 均要考虑到师生互动学习、学生小组研讨、学生自主学习的不同需要。

(二) 班级人数限制

开展研讨课教学, 一定要小班授课, 最好人数限制在20人一下。小班教学有利于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有利于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和个性化的指导[6]。下图是美国部分大学教学班级规模数据 (2010年) 。

(三) 师资水平

要有高水平的教师投入到研讨课教学中来。教师在研讨课授课过程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在课堂上, 老师要不仅能够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而且要能够巧妙及时的把讨论主题跑偏的学生给指引回来。这样就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老师不仅要在本专业有深的造诣, 而且在教学经验上也要相当丰富。一堂好的研讨课需要一个整体素养非常高的教师。

(四) 其他

决定研讨课能否在高校很好的开展还有一些其他客观条件。例如要增加研讨课教学的经费投入, 校方领导、教育主管部门及老师都要转变教学观念, 同时学生也要转变学习观念等。

五、我国高校实施研讨课教学模式面临的困难

主观方面, 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根深蒂固。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已习惯于这种“填鸭式”教育模式, 要想改变教育教学观念需要很长艰苦的努力。我国的各类考试包括中考、高考以及公务员考试等, 大多是考学生的背诵和记忆, 给出标准答案的趋同性思维, 很少考学生的分析能力, 可能给出非标准答案发挥想象力的发散性思维。长期实施的教育都是应试教育, 教师和学生为了应付此类考试, 教师也就实施、学生也需求的传统“讲授课”式的教学。长此以往, 创新型、大师级的顶尖人才就很难培养出来。

客观方面,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中国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仅为人均GDP收入的0.82%, 美国为6.10%, 是中国的7.44倍。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属于大众化教育, 招生规模逐年增加, 要想实施研讨课式的小班教学, 是必要增加教师、教学设施等教学资源, 极大的增加了教学成本, 也使研讨课难于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六、总结

研讨课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授课”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 对增强学生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高校应该大力提倡并实施研讨课教学模式, 但是全面开展研讨课教学模式目前还有很多困难, 需要有一个逐步开展的过程。教师、教育部门、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性, 要转变教学观念, 增加教学经费投入, 为研讨课教学创造条件。

摘要:研讨课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批判性思维起着重要作用。研讨课在国外是一种基本的授课方式, 而在国内却是一种新形式、正在探索、属于尝试阶段的教学手段。通过国内外研讨课发展情况进行回顾和比较, 对研讨课授课特点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我国高校目前实行研讨课所面临的问题及困难, 提出了实行研讨课教学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

关键词:研讨课,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EB/OL] (.2010-07-29) .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 (2011-04-24日) .http://www.jyb.cn/high/gdjyxw/201104/t20110424_426961.html.

[3]The Boyer Commission on Educating Undergraduates in the Re-search University.Reinventing undergraduate education:a blueprint for America's research universities[EB/OL].[2009-2-11].http://naples.cc.sunysb.edu/pres/boyer.nsf/.

[4]顾淑霞, 丰捷.清华大学全面推出新生研讨课推进研究型教学[N].光明日报, 2004-06-02.

[5]白福臣.德国大学的研讨课教学模式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 7 (11) :254, 249.

[6]王春春.美国文理学院新生研讨课的特点及启示——以麦克莱斯特学院为例[J].大学 (学术版) , 2010, (2) :57-63.

研讨课教学模式论文 篇2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模式研讨课

学习心得

2012年4月11日我有幸参加了泰安市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讨”,因为是全市组织的活动,所以不同的区县的数学教师都汇聚一堂,在这短短的一天时间里,观摩了来自我市青年教学新秀所讲授的小学数学优质课,并听了专家的评课,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本着学习的态度,通过这次听课,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结合实际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在这次活动中,教师注重创设有效的情景。每一位老师都能根据课的需要创设具体的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去学习。

二、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这些观摩课当中,我们看到的是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不再是以前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两个过程,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能让学生独立的去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都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老师都能耐心的去启发引导,突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理念。

三、上课教师的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课堂评价及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

在这次活动中,每一位教师都能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积极的评价,我想这方面是我所欠缺的,我要向这些老师们好好学习。我对这次的活动感触颇深,同时也使自己认识到了在工作中还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找出自己在教学管理方面的不足,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争取使自己的工作在这一学期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因为时间紧张,很遗憾我只参加了一天的小学数学概念课展示。其中做课人之一是我们宁阳县展示课的宁阳现代学校的仝宽老师,对这位老师的教学风格简要总结就是“沉稳大气;幽默诙谐”。仝老师带领着三年级的小学生给大家带来了一节精彩的《因数和倍数》,通过感受、认识、实践逐渐的让学生学会了秒,感受了时间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这节课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快乐与肯定”,整个一节课,孩子们的小脸上始终充满着激情,洋溢着兴奋。

第二节课是泰安市实验学校马梅老师所执教的一节《因数和倍数》。马老师站在教材编写者的角度,发掘了很多老师平时教学中容易疏忽的细节,而且杨老师比较注重教师角色的转变,通过预习,让学生提出自己通过预习所知道,及不知道的,明白的孩子再解决别人所不知道。在互动交流杨老师屡次发出这样的感慨:“南关小学的学生真是了不得,你们知道的可真多啊,你们知识面可真宽啊~~~!”马老师这些句话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千万不要低估了学生的能力”,给孩子们一个机会,他们会给我们一个惊喜。

东平县第二实验学校胡磊磊老师激情洋溢,精彩纷呈。泰安区迎胜小学谷雷才师善于引导,及时点拨。泰山外国语学院的苏峰老师一题多解,高潮迭起。每一堂课都有创新,都能让我感到大开眼界。

总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块,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生活中的问题出发,为学生提

供主动探索、发现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经历学习的过程,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没有沟通生活原型—数学概念—符号表征三者的内在联系;没有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没有将概念放在概念体系中加以把握”,是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数学概念课上也常常看见这样的现象:老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的昏昏欲睡,结果是老师讲的辛苦,学生学的辛苦,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及时发现并改正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通过概念教学,让学生体会该数学概念的价值所在;使学生获得数学概念的数学含义与表达形式;激活学生思维,实现概念教学的实效。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下面是我的一点心得。

一、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种理念给我们的上课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我们的备课理清了思路。精彩的课堂源于精心的设计。我们的备课不仅要备“教师怎样教”,更要备“学生怎样学”,不仅要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更要考虑到怎样去指导、点拨学生;不仅要有调控课堂的能力,更要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只有这样,才能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听课中,我们发现一些老师上课时就题讲题,就事论事,不分轻重缓急,平均使用力量,照本宣科,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效果差。究其原因,在于他们理解教材不到位,备课思路有偏差,把握不住重、难点,归根到底是没

有吃透教材,相反,只有准确地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教学过程因素的有效调控,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是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定向和动力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求知欲的主要因素。相反,没有兴趣,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低效的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经验和教材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活动,用蕴含数学信息的故事、游戏、图片,再配置以多媒体的辅助,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2、运用激励性评价,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措施。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激励性评价可以创造融洽和谐的教学环境,增强学生自信心,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的自信无论对学生的学习还是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非常重要,学生的成长需要激励,学生的学习过程更需要激励。在听课时,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大胆发言,当他们的某个思路或计算方法被老师肯定后,从其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反复钻研、探讨,直至解决问题,可见,正确的评价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重视学生参与学习进程的态度和情感,重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运用激励性

评价,以欣赏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活力,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积极地鼓励和肯定每个学生的每次进步,以满足学生的成功体验,要让他们在评价中得到鼓舞,树立自信心,从而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自主探索是指让学生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基础,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活动化学习过程,是有效教学的载体。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面对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要使学生乐于接受,最有效的教学就是让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只有当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其中,亲身经历知识的生成和发展,他们才能主动地发展知识,有效的建构知识。

4、活动化学习过程,是有效教学的载体。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面对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要使学生乐于接受,最有效的教学就是让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只有当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其中,亲身经历知识的生成和发展,他们才能主动地发展知识,有效的建构知识。

研讨课教学模式论文 篇3

【关键词】研讨课; 新生; 思维风暴; 教学组织

作者简介:莫俊生(1963.04- ),男,信息工程大学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教研室教授,研究方向为政治理论和人文素质教育;张廷慎(1985.06- ),男,信息工程大学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为军事心理学与心理战;王 楠(1982.12- ),信息工程大学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为心理学理论与应用。【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001-02

新生研讨课是一种面向大一新生而开设的以小班化教学为特色的研讨课程,旨在通过交流研讨营造一种活跃、开放的学术氛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学生心智,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思维风暴》作为我校唯一的一门文科类新生研讨课程,在选题上,与信息时代紧密相连,充分考虑信息时代的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思维;在内容设置上,与军校学员未来岗位任职需要融会贯通,充分满足学员的知识需求、心理需求和价值追求;在教授方法上,与学员个性特点相适应,充分发挥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下面就具体谈谈《思维风暴》新生研讨课的教学与组织:

1“思维风暴”的科学内涵

1.1“思维风暴”的概念界定。 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思维风暴”一词,源于精神病学上的“头脑风暴”。头脑风暴原指精神病患者头脑中出现的短时间思维紊乱、产生各样的胡思乱想的现象。创造学中借用这个概念来比喻思维高度活跃,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而产生大量创造性设想的状况。

思维风暴是指以小组讨论的形式,通过问题牵引引起参与者的思维迸发和思维共振,在碰撞中产生或提出更多的想法,以实现解决问题的过程。思维风暴是一种既体现个体独立思考,又体现团体合作创造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它的原理是:通过强化信息刺激,促使思维者展开想象,引起思维扩散,在短期内产生大量设想,并进一步诱发创造性设想。

1.2“思维风暴”的基本原则

1.2.1自由畅想,鼓励新奇。思维风暴作为创造学的一种手法,要求参与者自由的、无所约束的进行大胆的设想,可以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尤其鼓励奇特、怪异的想法或做法。如设计这样一道讨论题目,“假如人类有翅膀,……”题目本身比较荒诞、离奇,“人类怎么会有翅膀呢?”但是,正因为这样激起了学员展开想象,大胆思考,产生出了丰富多样、新奇独特的结论。

1.2.2谋求数量,以量求质。思维风暴作为一种大脑的核爆炸,要求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设想,目的是在风暴过程中获得尽可能多的结果,而暂时不去想这些结果如何,最终通过数量的累积,实现质的飞跃。

1.2.3可以补充,禁止评价。针对思维风暴的结果,可以给予一定的补充,但在风暴过程中绝对禁止对别人的想法做出任何评价,特别是一些否定的、有异议的表达。针对回形针的用途,会有一些学生的想法很新颖但是实践操作性不强。对于这一点,在讨论过程中包括教员不允许任何人进行评价,后面回答的学员如有异议,只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补充。

1.2.4互相启发,综合改善。思维风暴过程中,学员可以把各自的想法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交流。通过分享交流每个人所想的、所说的,互相启发,相互启迪,找到解决问题、处理事情的更佳方案。在讨论设计“新式作战靴”这一问题上,小组通过汲取个人发言时的灵感和启发,对小组的方案进行整合优化,最终设计出了集作战、通讯、娱乐为一体的新型作战靴。这正是思维风暴的意义所在。

2《思维风暴》的开课意义与教学目的

2.1开课理念。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学习到底为了什么?值得我们深思。在丰富知识的同时,更多的应该是有所创造。然而,怎样完成创造呢?要会学习,学会思考,思考着去学,才能实现由学习者到思考者再到创造者的转变。可见,思维是关键。特别是现在,在学校里、家庭中、社会上,知识之学非常盛行,技艺之学甚是泛滥,而最为关键的思想之学却很低迷。这不仅与当前素质教育的大局极不相称,也与一个正在致力于伟大复兴、迫切需要理论思维的民族也极不相称。鉴于此,本课程的开课理念定为“展开思维翅膀,创造无限想象”,以期通过体验思维风暴,激发创新火花,打造创新思维结晶。

2.2开课意义

2.2.1高等教育上的意义,思维在一个人的智力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伟大的发明家爱因斯坦说过,人们解决世界的问题,靠的是大脑思维和智慧。智力的核心并不是知识,而是一个人的思维。一个人智力的高低,90%取决于他思维技能的高低以及他以何种思维方式去思考,只有10%取决于他知识的拥有量。所以说,大学之大,并非在于校园之大,排场之大,而应当在于思维之大。大学里学习的知识会随着时间的冲刷而荡然无存,但在大学里培养出的思维能力却可以陪伴人的一生,是一个人终生受益的财富。

2.2.2军事教育上的意义,良好思维品质是军人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重要支撑。军事技术的进步,武器装备的发展,战争形态的变化,必然引起军事思维方式的变革。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和军事变革的节拍,我们必须变线性思维为发散思维,变要素思维为系统思维,变经验思维为创新思维。而我校又是培育我军军事信息英才的主要阵地,帮助学员打造良好的思维品质,将是主导信息化战场、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关键一环和重要支撑。

2.3教学目的

本课程旨在调动学员积极思考问题,开发思维潜能,突破思维障碍,培养学员的良好思维品质、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提升学员的思维水平和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及创新实践能力。具体来讲:

2.3.1拓展学员思维空间,具有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本课程的首要目的就是要打开学员的思维闸门,拓展学员的思维空间,让学员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够想象、敢于想象,使思维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并从中选择最佳解决问题的途径。

2.3.2培养学员发散思维,具有思维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军校学员是未来战争中的指战员,战场上的信息变化万端,真真假假,虚实相间,因此,对军人的思维方式有着特殊的要求。在研讨课中,通过问题的设计,培养学员学会发散思维,发现和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思维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2.3.3增强学员创新意识,具有思维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军事理论的创新,军事实践的改善,战役战术战法的具体运用,都需要我们敢于挑战权威思维,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在教学中,教员通过实施研讨活动,如怎样提高军事训练效果展开讨论,切实加强学员创新意识的培养,使思维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

3《思维风暴》的课程设计与教学组织

3.1研讨内容设计。 本课程在设计上充分考虑新生学员和军人职业特点,突出趣味性、通俗性、活动性、启迪性,拟设计十个专题:1.走进思维风暴,打造创新思维优势;2.学习是为了创新;3.创造思维的视角;4.改变心力,增强活力;5.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创意;6.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火花;7.解放思想,挑战权威;8.反弹琵琶,走进新境地;9.思考生命价值,炫亮军旅人生;10.把心放飞,未来不是梦。

3.2教学组织。 本课程在教学组织上,主要采取“问题牵引、教员引导、学员主体”的方式,具体教学过程可分4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本知识简介。首先由任课教员简要的介绍专题研讨所涉及的基本知识点,主要采取提要式讲解,提醒学员课下查询资料加深学习。这部分时间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

第二阶段:活动体验的破冰之旅。通过2-3个短小的思维训练活动,让学员参与中来,体验思维的巨大魅力。通过借助寓言故事、智力游戏以及神奇事件,开启学员思维之门,激活学员思维之水,打破学员思维之冰。时间约为20分钟。

第三阶段:问题研讨。要求学员围绕所设计的问题谈看法谈想法,最后再分成若干小组,充分展开讨论。其问题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方方面面,具体到职业生涯规划、部队新质战斗力生成、心理战攻防、武器装备设想及未来军事指战员必备素质等相关内容。时间约为30分钟。

第四阶段:分享总结。这部分包括学员的相互分享及教员的总结讲评两部分。学员的分享不仅有对所体验的思维模式的感受,也有对现实问题的启发和指导,还有对自身成长的体会和感悟。教员总结方面,通过总结学员们的研讨活动,对相关问题加以引导,明确方向,并对学员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性、应变性和灵活性加以鼓励。最后布置课后思考题。时间约为20分钟,教员讲评一般控制在5分钟。

4《思维风暴》的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方式以考查为主,根据学员平时作业、小组工作、课堂表现、书面报告、小论文等多种形式,对学员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考核成绩。

4.1考核计分依据。 课程考核计分的依据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课堂表现,是指课堂上活动的参与情况,讨论时的发言状态,主要有到课率、发言积极性两个指标;二是课堂报告,是指分享心得、交流体会的发言报告,主要有思想性、新颖性、独特性三个指标;三是作业完成,是指课下布置作业的完成情况及完成质量,主要有完成率、实用性两个指标;四是课程论文,是指结课时的课程论文情况,主要有思想性、新颖性、独特性、影响性四个指标。

课程考核的方式主要以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为主,重点看平时课堂的表现和课后书面作业的完成情况,最后由教员评定学员的成绩。这种考核方式,避免了教条和刻板,有利于充分发挥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想象力。

4.2考核计分形式。 课程结束后,教员依据课堂表现、课堂报告、作业完成及课程论文等评定学员的成绩,这个成绩是初始成绩,采取的是百分制。百分制成绩出来后,再换算成5分制,上交至教务部门。5分制是指将学员的成绩用“1、2、3、4、5”几个数字表示。其中,“1”代表“不合格”,“2”代表“及格”,“3”代表“一般”,“4”代表“良好”,“5”代表“优秀”。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头脑风暴, http://baike.baidu.com/view/30014.htm

新生研讨课《走进深渊》教学探索 篇4

如何让新生形成良好的自主、探究式学习习惯,了解所学专业,上海海洋大学工程学院为此开设了新生研讨课《走进深渊》。

一、新生研讨课《走进深渊》开设的必要性

上海海洋大学坚持“勤朴忠实”的校训精神,逐渐走出了一条以特色求发展、以服务求支持的内涵建设发展之路。在海洋学科建设发展中,学校围绕“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和海洋环境与生态保护”这条主线,秉承特色,聚焦海洋生物与环境、渔业海洋学、海洋信息工程、极地海洋生物学、海洋经济管理五大领域,积极发展深渊海洋学,以国家、地方战略需求和人才队伍建设为导向,努力实现高水平特色海洋大学内涵转型。上海海洋大学工程学院担负起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海洋工程专业的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任。

新生研讨课《走进深渊》主要以我校正在研制的全海深作业科研调查装备,通过教师的主导及与科学专家的零距离接触,使得学生能够了解深渊科学的内涵以激发他们探索海洋的兴趣;了解深海装备的发展历程和应用,装备的组成、原理,以及涉及机械、电信、船舶等相关学科专业领域的全海深耐压结构与密封、系统集成与优化、微细光缆布放与存储、微浮力调节、无动力下潜与上浮、自动导航与控制等关键技术,培养学生对学科专业的认知能力和探究型学习方法,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彰显教育的内在逻辑要求[2,3]。

二、新生研讨课《走进深渊》教学内容与实践

研讨课《走进深渊》初步形成以下5个模块。

模块1:揭秘深渊。让学生探究深渊概念、深渊探测基本原理和过程(马里亚纳海沟的探测)、海洋底层地图发展、深渊生物、深渊地质等。

模块2:探索深渊。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在探索深渊科学所做的努力,水下运载器的研制,科学家如何驾驶载人潜水器开展水下作业,科学家的探索与奉献精神,感受11000米深的水压有多可怕及对深海装备设计带来的挑战。

模块3:走进深渊。让学生了解我国填补深渊科学的重要性,探索深渊的基本装备配置以及它们各自的作用,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模块4:挑战深渊。让学生感受从想法提案、市场调研、总体设计、分工细化、技术攻关、模块调试、总装调试、水池实验和海试等整个产品研制周期,让学生了解海洋装备研制所涉及的耐压结构与密封、系统集成与优化、微细光缆布放与存储、微浮力调节、无动力下潜与上浮、自动导航与控制等关键技术,尤其通过集机械、电信、船舶等一体的海洋装备让同学们明确学科专业是相互联系的,增强他们对自己所学专业及开设课程目的的认识,同时更深刻的感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模块5:遨游深渊。由学生根据上述模块的研讨内容,自主凝练研讨主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激情,培养创新精神。

围绕上述5个模块,新生研讨课《走进深渊》采取教师引导、专家授课、学生主题演讲讨论、研发基地实践等方式开展研讨性学习。本课程共计16学时,实践过程设计如表1。

三、新生研讨课的《走进深渊》教学组织方法

1. 激趣引题,精心设计讨论主题,提高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如何使新生热爱学校、认识专业,坚定学习信心,改变以往接受式、被动式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引导新生自主探索知识,形成良好的探究型学习氛围;教师和顾问团队人员精心设计吸引学生眼球的研讨主题,以兴趣驱动探究和交流,并激发学生自我设计主题。

2. 解疑引导,边学边探,培养学生探究型的学习习惯。

将学生按照模块和讨论主题分成2个团队8个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教师的建议选择若干个研讨主题,并以PPT的形式进行演讲、探讨,接收同学们的质疑。学生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边学边探,教师综合学生的问题进行引导,相应的小组补充解惑。由此训练学生养成主动参与、主动思考、自己查阅资料的自主学习方法。

3. 实践探究,专家互动,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新生研讨课《走进深渊》,学生通过走访深海装备研发基地、模拟中心,并与深渊中心的很多知名专家和学者进行交流,结合研制的装备和专家授课进行面对面的探究和质疑,开阔学术视野,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4. 激励评价,多样化考核,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充分发挥课程考核引导、调节和反馈教学的“指挥棒”作用,其中分组主题讨论考核是组内所有同学的成绩是等同的,这样能更加体现促进同学间合作能力与包容性的培养。

四、新生研讨课《走进深渊》的特色

1. 选题前沿,易于讨论,提升新生对学校专业的自豪感。

深渊流动实验室的建设在我国上海市和上海海洋大学被高度重视,属于海洋前沿学科,提出“走进深渊”这个课程名称能够吸引新生关注,易于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和主观能动性。另外,新生研讨课《走进深渊》涉及深海生物、深海地质、船舶工程、机械工程、电气控制、通信和声学等多学科知识,内容丰富,科普性浓,适合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学生选修,且易于组织专题探究;同时让学生了解海洋强国战略的意义,热爱海洋大学,热爱专业,提升自豪感和坚定努力学习的信心。

2. 组织灵活多样,激发学生的研讨热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端正学习态度。

在主题讨论中,有些题目偏难,由专家或者教师讲授,师生互动完成,如模块4;有些要求每个团队至少出1个小组作为主演讲方,其他小组补充辅助,这样两个团队互相竞争,提高能力,共同进步;特别是增加了质疑改进阐述环节———“二次报告”,培养了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3. 发挥研究生的助教作用,助力新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考虑到教师的能力和时间等有限,因此要发挥研究生的热情和作用。研究生与本科生年龄差距小,无代沟,易于沟通;另外,研究生也是从事深渊装备和深渊科学研究一线的“小专家”,精力充肺,思想活跃,把前沿的科学技术与学弟、学妹们分享,让新生感受到科技前沿尽在眼前,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探索前沿知识的兴趣,对专业的热爱,避免产生畏惧感。另外,优秀的新生可以尽早参加到研究生和导师科研团队中去。

参考文献

[1]余丽莉,程海正,程先华.开设纳米技术新生研讨课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大学教育,2018,(8):38-40.

[2]陈方,杨辉.新生研讨课建设的困难与破解之策——基于上海大学的实践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4,(6):64-67.

作文研讨课教学设计 篇5

-------变------了 备课人:张欢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交流、讨论等形式了解,感受一个地方的环境变化,并能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2、学会列提纲。

重点:抓住一个地方的变化,将变化写具体。

课前准备:记者调查、个人调查。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发兴趣

1、同学们,图上四位可亲的老师大家还记得吗?(生:是我们三年级的班主任)。那么这张呢?(生答:现在的班主任),这说明班主任发生了什么呀?(生答:变化)。同学们,伴随我们成长的不仅仅是学校的老师,还有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它们也在发生着变化,那么,哪些地方使你印象最深呢?

2、交流,适当板书。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百花园四笔下生辉部分。板书课题(--变--了)

齐读教学目标。

(一)发现之美:确定材料根据我们生活的地方选择:(短片)生活中变化很多,也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带着我们认真观察的眼睛和善于发现的心灵去我们最爱的校园里看一看吧。

1、学校

出示新旧照片,形成对比,让学生观察发言,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同学们还可以补充校园长廊文化的变化,楼文化的变化,生态园的变化,路文化的变化。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在组长的带领下记录主题环境前后的变化,要有重点。

(二)欣赏之美:校园变美了

(三)交流之美:确定材料

1、小组交流、讨论、结合之前的实地调查,记录下看到的、听到的和自己的感受。

2、选派小组长做分享展示。

交流让智慧的碰撞,分享让智慧加倍,展示让智慧闪光!同学们,我们大胆展示自己的智慧的成果吧!

(三)展示之美:

我发现()以前是(),现在()。我的感受是()。我的感受是()。精彩句子:运用一些成语和比喻句、拟人句。

(四)美的积累——写法指导:

写好开头:语言要优美、开门见山。例如:这几年,我们家乡环境变化可大了。

写好中间:紧扣“变化”,先写几句以前环境怎么样,再重点写现在的环境怎么样。

结尾要出彩:结尾可以总结全文,写一写这种变化带给自己的感受,呼应开头。

(五)美美与共!

变美的校园,你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写下来呢?赶快拿起你的笔描述一下吧!比赛一下,谁是文思泉涌,妙笔生花,能说会道的小作家!让我们记录美,写出美文,美美与共!

(六)、开始作文

学生列好提纲,开始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并了解学生的习作情况。要求:1.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

2写出这个地方以前是什么样子,现在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3.写出自己的感受。

板书:

-------变------了

校园变美了

选取地点(变化大)

实效教学:对一节研讨课的解读 篇6

一、情景创设独具匠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景”相联系,在实际情景中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因此,上好一节课,创设情景是关键;而情景创设必须基于教师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知识以及教材蕴含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此,教师在选择情景材料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效率。

纵观该老师的教学过程,不难看出,本节课的思路引领就是教师紧扣教学目标,独具匠心地挑选和设计了最适宜教学情景创设的地方乡土材料——客家世界大埔县,并将大埔县的旅游、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融汇成一个有趣的情景故事,并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而随着情节的变化推进,又把抽象的哲学原理自然地融入其中,使学生在情景中学习与思考,大胆地去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而事实上,其所创设的情景从实施效果来看,也的确引起了学生的共鸣,使学生感到真实有趣,既提高了他们学习和求索的热情,也使得课堂生机盎然。回想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生活例子的情景材料似乎也在用,但总觉得有时候例子过多过滥,反而颠倒主次,适得其反。因此,“如何使课本知识的系统性与情境创设的系统性达成有机统一”,应该是我们今后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议题。

二、课堂导入声韵兼备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不断证明,人在有笑声的课堂和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学习会更主动,接受知识更快。因此,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为整堂课的“曲子”奠定美的基调,这也就要求教师须做到“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把学生带入一定的教学氛围中,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本课导入时,该老师就通过向同学们展示有关“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县”的精美图片与资料,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美感,唤起了他们对新课的学习兴趣,荡起了探究前的涟漪。紧接着,教师又设计了与情景故事和目标达成相匹配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一个趣味性的任务活动。

情景再现:在学生感受大埔的人文自然气息的情节推进中,教师引出所要探究的第一个材料:“大埔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特产极为丰盛。其中,岩山云雾茶以“清、香、甘、滑、醇”而享誉海内外,多次获得国家农业部金奖。”那么,请发挥你的智慧和想象力,完成这个任务:“针对不同游客设计1分钟精彩恰当的推销词,并说明理由。”

稍等片刻,学生们纷纷踊跃抢答。

生1(针对年轻女孩):此茶有助于降低油脂,是理想的减肥美容之物。

生2(针对老年人):经常喝此茶能长寿,对健康有益。

生3(针对生意人):此茶乃至清至雅之物,用来送礼可是最好的礼物,每天就会让喝茶的人想到是关心他的人送的……

师:(这时才切入正题)很好。那同学们思考一下,同样是推销茶叶,为什么用了不同的推销词?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工作方法呢?

生4:因为游客不一样,他们的知识水平不同,要关心的问题也不一样。(这时水到渠成)。

生5: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

于是,学生在老师所创设的情景和声韵兼备的导入下,自然地进入了“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论”学习之中。总之,这个探究活动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而且师生双方进行了多次交流,营造出民主、温馨与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三、问题设计环环相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从心理学角度讲,课堂提问是一种刺激。良好的问题设计能刺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也是催醒学生求知欲的“春风”。该老师在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中,考虑了问题之间的衔接与过渡,设置了环环相扣而又有针对性和梯度性的问题链,通过及时引导和学生自主思考讨论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情景再现:在引导学生探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时,老师首先向学生呈现了故事情节的演进:为了发展经济,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大埔县决定大力发展旅游业,但受到以下几个条件的限制:

第一、资金短缺。

第二、缺乏优秀导游等人才。

第三、交通不够便利。

第四、宾馆等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接待能力弱。

第五、宣传力度、知名度不够。

……

紧接着,马上呈现问题1:上述五个问题中,你认为哪个是关键,为什么?这就是一个很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是有自由度和广度的。教师的提问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纷纷议论起来。

为了把问题讨论引向深入,老师根据教学重点和疑点又抛出了另外两个带有递推性的问题:

问题2:其他问题是否可以忽视?请举例说明;

问题3:如果“问题1”中的难题解决了,你认为哪一项又会成为制约大埔发展的关键?这些问题一经提出,就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和想象空间。大家各抒己见,讨论激烈。

由此可见,教师通过精心的问题设计不断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了让学生自主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相互转化”这一知识点的目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关键就在一个“诱”字上,即问题的诱导要环环相扣、有梯度,这样就能给学生搭建思维的“支架”;诱思结合,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会不断提高。

四、知识生成清新自然

“教育即生长”,这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名言。学生品味智慧生成的快乐,这是情景创设的直接目的,也是我们实施新课程理念的根本目的。高中政治是与经济、社会、时政热点联系密切的课程,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生成”的条件,更要带给学生“生成”的品性和勇气,使学生在政治领域里感受知识的魅力,品味这种“生成”的快乐。这一点我们透过本节课的教学可见一斑。

情景再现: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老师引导学生们又回到情景中去,材料展现:据新闻媒体报道,拥有大面积原始森林的大埔县境内探明蕴藏着大量的煤炭资源。有人提出,可以开采“黑金”,建立煤化工厂。请同学们谈谈建立煤化工厂的利弊。怎样正确认识兴建煤化工厂的影响?

问题提出后,学生们积极发言,有的讲到:“此举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美景不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具有不可逆转性……”也有的认为:“当前能源需求量大,开采煤炭资源、建煤化工厂可以快速获得经济利益,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这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把问题讨论结果进行有机整合,权衡利弊,得出了“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这一哲学论断;于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这一重要哲学原理就在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中生成,这种生成过程清新自然。“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生灵光。”课堂的价值也就在于通过这种思想碰撞生成新的东西。鉴于此,这节带有生成性的课亦可称为一堂丰实的课。

五、教学过程返璞归真

都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们的政治教学与其华而不实,不如追求一种真切朴实的境界。本节课的课堂是非常真实的,它没有眼花缭乱的学习素材,没有纷繁错综的教学环节,多的是一份理性与思考,一份简约与高效。教师在这节课中设置的情景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并以一条红线贯穿教学始终,课堂成为一个师生共同享受知识与传递信息的空间,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政治课堂教学的朴素与扎实。

但是,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因为,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待完善的。对于本节课,笔者在此有两个困惑与该老师商榷:第一,从高考视角来看,本节课易混淆的知识很多,这需要教师来帮助学生区分。例如“事物的主要矛盾和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之间的关系”,或许因为时间关系在教学中没能展开。不过,笔者还是想提一个小小的建议,能否缩短“矛盾特殊性方法论”的讨论时间,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知识点呢?第二,在通过情景探讨引领学生生成知识(哲学原理)的同时,是否应该在教学设计与课堂板书中增加一个版块“生活谚语”呢?这样或许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原理的基础之上,通过生活中非常熟悉但并没有留意的谚语来拓展他们对原理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研究生主题研讨课教学探究 篇7

为了适应研究生素质培养需求,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在我校教育转型的过程中,研究生主题研讨课作为研究生教学改革的一种有益实践和探索,正逐步在各门课程中试点实施。主题研讨课的教学目标变传统教学的“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促使学员在重视学习结果的同时也一样重视学习及研究过程,注重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1“一言堂”式传统教学

在研究生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内容以讲授专业知识为主,缺乏有效互动和讨论,不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不利于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在:

1.1 以教师为主体

目前研究生教学大部分仍然以教师作为课堂主体,教师是“主演”,学生是“观众”。教学方式照本宣科,教师的讲解基本占据了整堂课时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和消化知识,缺乏有效的提问互动和学术讨论。课堂气氛沉闷,缺乏探究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不能有的放矢,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削弱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和个性思维的发挥。

1.2 教学模式单一

传统的“填鸭单向灌输式”教学,容易使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依赖思想,产生被动接受的心理定势,用接受现有观点来代替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教学方法僵化、教学个性不突出、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模式单调。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板书或多媒体课件,缺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手段,针对这种情况,可采取到实验室现场观摩等方法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增强学习效果。

1.3 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不够

传统课堂教学往往只注重在专业学科领域内对学生的知识传授、专业教育和研究指导,而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和工作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则缺少手段。再者,教学中往往以是否掌握课堂内容为考查目标,缺乏团队合作训练方面的培养,导致学生合作创新能力较弱。

2“群言堂”式主题研讨教学

主题研讨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精心选取研讨内容,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团队协助精神,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积极探索和钻研精神。

2.1 以学生为主体

在主题研讨教学中,教师必须从一个演讲者和解惑者的角色转化为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只是掌控全局的“主持人”,作用是主持讨论并维持好讨论的秩序,适时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调动他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和配合主题讨论,扮演好“挑战者”的角色,使自己在课堂讨论中真正成为学习主体,使师生关系由主—客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

课堂上,教师只精讲专业的相关概念、基本原理及最新发展动态,学生则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系统的自学和独立思考。课堂教学不再只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是由学生和教师一道就相关的教学内容展开讨论。

这种教学模式看似教师讲授内容和时间都大为缩短,但实际上对教师的专业知识、课堂组织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讨论前,教师需要花大力气备课,阅读相关专业书籍、查阅重要的学术期刊、掌握相关学位论文,从中筛选出适合课堂讨论的题目和相关文献;课堂讨论中,要求教师自身必须掌握学科或领域的前沿知识,能够准确回答学生的疑问,并在适当的时候掌控和引导课堂,不使讨论成为无谓的争执,使研讨达到预期的效果。

2.2 精心选取研讨内容

主题研讨的内容不能像一门特定的专业课一样讲得太细,剥夺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也不能讲一些过于概括和空洞的条条框框,使学生失去研讨的兴趣。内容重点要能反映科学技术、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力争将新理论和前沿性的学科知识充实到课程内容中。以本学年研究生的“可信计算”课程为例,由于“可信计算”是近几年出现的概念,国内迄今没有一本适合教学的教材,所以需要广泛收集各方面的素材,包括若干国内外规范以及代表该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论文,然后通过汇编,形成内部讲义。

另外,内容选取还应注重与实际科研背景相结合。在讲述“可信计算平台”内容时,结合教研室课题组的科研项目“基于USB可信模块的终端安全加固系统”进行组织,引导学生课下根据项目需求预先设计技术方案,课堂上教师再针对实际技术方案与学生进行探讨,这样就可以对项目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深化,有助于提供丰富的研究思路,拓宽学生视野,获取科研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

2.3 做好课堂组织

2.3.1 课下布置任务

教师在每一节课结束时指明下节课内容、参考资料、相关基础知识,让学生课前做预先学习,上课时仅仅讲授核心内容。学生课下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阅读、理解、消化课程内容,并从中提炼自己的观点,充分做足下次课发言和报告的准备工作。例如,在讲“可信度量方法”时,其内容来自几篇国外文献。在讲授此节内容之前,教师事先将论文发给学生,并提出下次上课需要讨论的主题,要求学生课下进行充分的阅读和思考。上课时按照一定的线索组织好,引导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2.3.2 课堂分组讨论

分组可采取自由结合的方式,鉴于研究生人数较少,可3~4人为一小组。由组长负责组织讨论,收集发言要点,整理议题提纲,并代表本组在集体交流中发言。学生可以结合研讨题进行讨论、发言,也可以结合自身的研究工作进行讨论、发言。教师从旁进行适当引导,但不以个人意见强加于人,并要注意讨论过程中避免讨论偏离课程主题内容。分组讨论重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合作讨论中不断交流、积极互动,既可解决实际问题,又可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

2.3.3 集体交流

分组讨论结束后,进入集体交流阶段,这是研讨课的关键环节,能否把握好集体交流,将直接影响研讨课的教学效果。集体交流可以由教师作为“主持人”,也可推选学生轮流主持。先由每组组长代表小组发言,本组成员可补充。然后,其他小组成员就发言者陈述的观点进行提问或质疑,发言者及本组成员进行解答。通过这种角色扮演的形式,可营造热烈的课堂讨论气氛,同时,主题内的各种观点和方案也会慢慢呈现。

2.3.4 归纳总结

经过集体交流,要求教师对整个讨论情况进行总结。总结分析要画龙点睛、切中要害,既能使讨论中暴露的问题得到及时修正,又能提升理论认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基本原理和方法。总结内容包括:归纳出共同认可的几个观点或解决问题的几种方案;指出学生在讨论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讨论过程中学生未涉及的或新的解决问题方案;启发学生开阔视野、调整视角,进行更深入而广泛的思考。

2.4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2.4.1 充分利用网络

网络具有便捷、容量大、传播迅速等特点,其优势已越来越明显。因此,可以建立专门的教学网站,把授课课件放在网络上,供所有学生查询;开辟专门的讨论区,将授课内容、针对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在网络上进行讨论,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2.4.2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能承载大量需要交流的信息,形式多样,引人入胜,如视频、音频或三维动画仿真。这些多媒体课件能生动形象地呈现试验过程和研究结果,使学生产生深刻的认识。因而,教师应认真总结科研成果,灵活利用多种形式,提高课件质量。

2.4.3 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

在学校实验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安排适当的成果展示和相关实验,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例如,在教研室的移动可信网络实验室,安排学生现场观摩和测试移动网络可信接入的过程,相比课堂上枯燥的讲述,现场观摩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2.5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热情

课堂讨论时积极鼓励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进行讨论,教师则做到从旁启发学生寻找突破难题的思路。如果讨论的主题能结合学生正在开展或将要开展研究的课题其效果就会更好。例如,在讲到“可信计算与云计算的关系”时,发现有学生对此主题有着较大的兴趣和热情,因为其研究方向是云计算与密码学。因此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安排,专门安排一次课由该学生负责主讲云计算的相关研究与发展。这样一来,该学生课下会积极查找资料和文献,投入到演讲准备中,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专业视野,养成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精神。

3 结束语

研究生主题研讨教学,为师生双方提供了一种平等的双向交流平台,通过学生的报告、辩论和教师的点评、总结,深化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激发出创新思维,同时,在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又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课堂实践中发现,选取恰当的研讨主题和内容,结合科研发展的最新需求,充分激发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热情,是主题研讨课顺利实施的关键。主题研讨课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科学的研究习惯,提高其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促进智慧、能力的全面发展。主题研讨课的实施和推广,对研究生课程改革、人才培养以及学校教育转型改革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同娟,马向国.面向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生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150~151

[2]汤光明.课堂教学模式探究[C].电子技术学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研究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7~10

[3]李彦鹏,王宏强.博士研究生研讨课教学探索与实践.当代教育论坛[J],2007,12

研讨课教学模式论文 篇8

1. 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

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 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线, 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 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具有显性标志的实践环节上, 借助各种常用的阅读技能来展开。具体要求是: (1) 美文美读, 要在朗读中体验抒情性作品的情感和美感, 培养语感, 积累语言材料。 (2) 通过略读、速读的技能实践, 通读课文, 大体感知课文内容, 理清思路, 提取和筛选信息。 (3) 通过精读、默读的技能实践,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的含义和作用, 学习从多角度深入解读课文, 并进行鉴赏性、研究性阅读。同时, 教师要在“三个维度”有效结合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 创设学习情境,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 展开个性化阅读。

2. 自主阅读合作研讨教学模式

在阅读教学中, 应倡导“自主阅读—合作研讨—个性创新”式学习。这一方式的理念和做法是:学生阅读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 是个人独立研读、理解、把握文章的过程。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 要边读边想, 要圈点勾画, 并在阅读笔记上写出感受、欣赏、评价之类的内容。在阅读活动中, 教师的活动设计流程是:任务发布 (推荐阅读) —确认小组—课堂交流—教师指导下的拓展性阅读—课堂交流—学生自主地延伸性阅读。

学生的活动流程是:接受任务—寻找学习伙伴—指定性阅读—展示、交流、反思—在教师指导下的深入阅读—展示、交流、反思—自主地延伸性阅读—针对性的社会考察。

3. 阅读教学的教师角色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引领作用, 对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阅读体验等作出恰当的评价, 必要时进行科学合理的纠正和引导, 绝不能无原则地对学生的思路、认识或见解等一概予以肯定或否定。在研讨过程中, 教师不但要起好组织、指导的作用, 而且要适时、适度地参与研讨, 不能把学生的思路往既定的框子和结论上“靠”, 而要鼓励思维的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 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创新”是在自读研讨的基础上, 各人把文章内容或形式的某方面和自己的某些生活经验、文化内存、思想情感等联系起来思考, 通过比较延伸、联想和推测, 提炼出某种和“教参”不尽相同的内容, 并用简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这个环节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还要运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

在阅读活动中, 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评判者。教师要全程参与活动, 并且在不同的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在活动开始时期, 教师要明确地提出任务是什么, 组织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 教师要能及时地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帮助与指导;在交流讨论和评价阶段中, 引导学生独立评价或互评他人的学习成果, 并最终给出每位学生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 迅速准确地洞察学生在接受任务和交流反思时所体现出的反应差异, 由此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启发和指导, 促使学生进行分工合作, 引发自主学习。

4. 阅读教学中的注意点

(1) 以“书”为本

训练学生阅读理解技能和语言文字基本功的依据和凭借是“书”, 即课文, 离开了课文, 阅读训练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 无论什么阅读方法, 都必须以课本为本, 并将此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全面把握, 综合理解。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放弃书本 (课文) , 而围绕着教师从课本中抽出的三五个问题打转转, 虽然偶尔也能读读课文, 但却是七零八碎点缀式的, 学生无法整体感知和综合理解。这样的教法是不能提高学生综合性阅读能力的。

因此, 强调自能读书, 首先必须坚持以“书” (课文) 为本, 而不能以“题” (阅读思考题) 为本。

(2) 以“读”为主

学生阅读理解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是“读”, 自能读书更应该坚持以“读”为主。“读”是“思”的凭借, 是“悟”的前提:“读”是“说”的储备, 是“写”的基础。多读能迅速有效地培养语感, 多读能促进对课文内容的深透理解, 多读有利于识记生字、释词析句, 多读可以领悟谴词用语之妙, 学习布局谋篇之法。

在教学中, 教师不应该一味地讲和问, 而应该引导学生多读书, 指导学生读好书;学生不应该是一味地听和答, 而应该多读勤思, 熟读精思。

(3) 突出“自”

自能读书突出学生学习的个体性、自主性和自为性。每一个学生的阅读都是通过自己的大脑, 运用一定的读书方法和思维方法, 独立地学习课文, 理解内容, 获取知识并形成技能。

在阅读实践中, 学生的自我意识、自主意识、自控意识得到强化。其读书活动虽然也有教师的启发诱导, 但主要还是学生自读自思、自我感悟、自问自解、“自求得之”。

(4) 体现“能”

这里的“能”是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这是自能读书的核心, 是学生的阅读取得好的效果, 阅读水平迅速提高的关键性因素。它包括阅读的基本技能 (读的技巧、思的方式) , 阅读的内化因素 (感知、顿悟、深究) , 还包括积极思考的习惯、主动求知的欲望和深入探究的意识, 等等。

大学思想道德修养课创新教学研讨 篇9

大学思政法律课程的枯燥无味是存在很久的通病,学生厌倦千篇一律的无聊,这就要求教师对思政课程进行大胆创新。

首先,教师有必要深入学习领会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精神,根据“意见”的指导思想,认真研读教材,准确拿捏教材的内在逻辑结构,透彻理解教学内容,精准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这是最基本的前提。因为各个专版社教材的编写都历经多次编订印刷,几近“字字珠玑”的程度,教材内容基本都是依据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撰写,并且施行多年,已经具备了“理论教材”的通用完备性,如果说教材编订是“一次贮备”,那么教师教学就是“二次转化”,将教材内容通过自身的理解揣摩,转化成课堂教学内容,所以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育落实。

其次,这一转化过程需要教师仔细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根据学生们的思想特点,因势利导,就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加以阐发。

最后,教师要收集教学中存在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与学生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对接,改造变革,融会贯通,适时变革教学内容。而这一过程不仅要贴切学生的生活实际,契合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要体现知识的系统性、理论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二、“基础”课程体系师生双向融合

在思政课程教学中,师生互动,双向融合是很大的挑战,而互动对于教学实效则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课程实践活动、互动交流等方面的内容,必须依据教学内容需要,结合师生的双向选择,巧妙地安排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引导作用,开发学生的思想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勇于发表不同意见,与教师、与书本、与传统思想不一样,做到教学相长。

另外,思政教育里的宏篇大论比比皆是,使得学生们不能始终保持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根据现实存在的困难,因势利导,尽量避免枯燥乏味的讲学,采用多种形式努力活跃课堂气氛,如学生上台演讲、分组讨论、播放视频,等等,既可使所有学生得以启发,获得实效,又可令课堂多彩,更能增强发言学生的自信心和资料收集、当众演讲等能力。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客串”教师角色,拉近师生情感距离,同时教师也能真正做到融入教学整体,真正把握学生思想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

因此,教师有必要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选择各种适宜的实践、互动形式,不断变革求新,不断创新发展,使学生始终保持热情,真正将思政教学内容传播给学生。

三、构建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思政课堂教学难,所以改变教学内容和方法、改变考评方法、积极拓展课堂教学十分必要。

传统思政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思想灌输教育为主,“填鸭”式的教学,呆板落后,“老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老师问什么,学生答什么”,严重地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扩散性思考,既不利于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又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育。因此,必须寻求引导启发、开放教学、讨论教育的全新教学方法。努力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首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其次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注重德育过程与实践内容的内在联系与外在差别。

(一)灵活授课,不断补充更新。

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开设对象主要为“85后”、“90后”学生,这些学生虽然个性多样,但是存在一些相似点:张扬个性、藐视权威、极度自信伴生极度自卑、好奇心强、功利性强、独立意识差,等等。

针对这些特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必要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来展示自己,教师则转变为指导者和帮助者,在这样的教学互动中,学生与教师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学生知道教师的授课方式,教师清楚学生的需求意见,进而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受益。

不同的授课方法应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运用,可以通过课堂发言、师生互动等环节综合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比如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思辨能力力、自信心,等等。在不断巩固教学成果的过程中,形成良性循环,课堂实践活动的整体水平也会越来越高。

(二)辩论、演讲、讨论式教学密切交流。

辩论、演讲、讨论式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如讨论式教学:一般可以根据上课人数,以8—10人为限让学生自由组合成讨论小组,每组选派组长一名,负责最后的总结陈词。因为在这门课程的讲课内容中,一些互动问题更适合小组发言,如在“大学生公共道德要求”一节中了解学生们的道德衡量标准则可通过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就会更有概括性,从而让更多学生敢于说出个人的实际情况,同时在小组讨论中各组员也会得到口才和思辨能力的锻炼。

从实际操作方面看,倘若每次小组讨论都由同一个代表发言,就会使其他组员产生惰性、不愿思考,所以,教师可以要求不同讨论题目需由本组的不同成员自愿发言(指派也行),这样各组员就会充分发掘自己的知识储备,适时发言,锻炼自己。另外,为便于管理、提高效率,每组可确定一位组长,负责每次讨论的时机统筹、总体安排等事宜。

综上所述,思政课程内涵极其深厚,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也是多种多样,颇具挑战性,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如果教师想要得到学生的认可,取得教学实效,就必须在理解关爱学生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勇于尝试,创新教学,明确全新的教学目标,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模式,让学生得到多方面、多层次的锻炼,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强化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修养素质和法律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胡菊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体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实现策略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7, (4) .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征求意见座谈会述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6.

研讨课教学模式论文 篇10

1 概率统计专题研讨课的教学目标

开设概率统计专题研讨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指导学生查阅资料,找到自己学习的兴趣点,逐步引导学生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过程。在研究中学习知识,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和掌握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思想方法,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发表个人科学见解;逐步培养主动思考、敢于质疑的创新意识;提高批判性思维、逻辑推理和表达能力,通过师生、生生互动,鼓励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概率统计专题研讨课的内容设计

2.1 研讨内容应具备的主要特征

纵观国内外各学科研讨课的研讨内容设计,研讨的问题主要具有以下3个特征:一是紧扣教学内容的重点;二是聚焦学生难以理解的难点;三是切入具有挖掘性的关键点。设计的研讨内容要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但又必须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才能解决,既要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思想方法的理解,又要体现出研讨课的目的意义,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积极思考,自觉参与到知识的认知探究过程中。

2.2 研讨内容应遵循的原则

无论什么学科的研讨课程,设计选择研讨内容总的原则既要紧密结合授课对象的专业特点,又要具备一定的综合性与开放性;既能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又能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概率统计作为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包括概率论的基础知识和数理统计的基本方法,主要研究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考虑到贝叶斯公式在概率论的计算中颇为重要,同时在生产、生活、科研、医疗诊断等方面应用广泛,经过教研室集体备课,确定研讨内容围绕“贝叶斯理论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展开。学生可以根据该内容自行选择一个相关主题进行研讨。

3 概率统计专题研讨课的组织实施

概率统计专题研讨课的教学实施对象是2013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学生20名,在2015年5月至2015年6月期间进行,课程总学时48学时,包括2学时自修,2学时研讨,其余为教师课堂理论教学。

学生在本课程开学时已进入大二下学期,前期已经学习了高等数学和工程数学等数学类公共基础课程,对大学学习方法及规律有一定的了解,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强,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较弱,尤其是对于大学中学时短、内容多且重难点多的数学类基础课程来说,学生的理解能力也相对较弱。

专题研讨课主要分为课前准备(包括布置研讨内容、选题分组、小组讨论、制作汇报课件)、课堂研讨、教师总结、撰写报告、考核评定5个环节。由于“在每门本科生必修课程中均开设一至两次专题研讨课”是我校教学改革的明文规定,虽然课程不同,但主要的实施过程相似,故研讨课的组织实施具体过程参见文献[5],此处不再赘述。

4 开设专题研讨课的效果

4.1 学生学习兴趣更浓,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更强

在布置研讨内容时,教师针对“贝叶斯理论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给出部分提示性关键词:医疗诊断、医学图像处理、测谎仪、三门问题、失事的“天蝎号”核潜艇的搜索等,这样便于学生从中选择一个主题有针对性地查阅资料,但绝不局限于教师所给范围,只要是与“贝叶斯理论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相关的内容即可。由于选题与生物、医学、生活、管理等联系紧密,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概率统计课程很有用,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很高。此次学生所选研讨主题见表1。

4.2 学生的能力培养进一步加强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在这种学习过程中,虽然学生也能够学到一定的知识,但没有把思维训练放在首要位置,更多的是靠“听”来学习,属于一种浅层次、被动的教学模式,而研讨课学习则更多地需要用“脑”学习,属于一种深层次、主动的学习模式[5]。在后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选定研讨主题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资源进行文献收集、阅读、判断、分析、归纳和整理,从而提升了学生发现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辩论的技巧以及团队合作等多项能力。

4.3 团队协作意识进一步提升

传统教学中学生间的互动较少,而专题研讨课则增加了学生之间互动的环节。以小组形式开展学习,研讨前组内充分交流合作,研讨课上,组与组之间互相提问讨论,目的就是为了营造学生之间互相启发、知识共享、相互合作的和谐氛围,使学生在研讨过程中体验学术研究和与人合作交流的乐趣,实现共同进步。

5 关于专题研讨课的思考

对笔者来说,针对概率统计课程开设专题研讨课是一个新的尝试。在对研讨课的筹划和实践中,有如下4点感受。

5.1 注重教学理念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是课堂上的权威,“填鸭式”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研讨课则以学生为中心,首先关注的是学生的需求、能力、兴趣和学习风格,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动机取向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教师仅仅是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和推动者。通过有意识地让学生提出疑问,引导学生勤于思考,真正把书读懂、读深、读透,激发灵感。

5.2 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教学集“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培养能力”三位于一体,绝不仅仅是单纯传授知识,而专题研讨课恰好体现了对智慧的启迪和对能力的培养。对教师来说,要提高研讨课的教学效果,必须预先考虑研讨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怎样选择恰当的研讨内容?怎样引导学生选题?怎样尽量让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并讨论出水平?课堂气氛冷清怎么办?作为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而这一桶水还必须是“活水”,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研究,及时跟踪了解课程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才能引导学生做好研讨。在问题设计、研讨组织形式与具体开展、讨论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各个环节都要准备好各种预案,教师只有通过课前的充分准备,才能在课堂上灵活应对讨论中的各种问题,才能发挥好主导作用。因此,从备课到课程结束的整个过程,教师必须充分备课,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将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5.3 科学量化研讨成绩

概率统计课程专题研讨课的考核成绩由课件制作与汇报、课堂讨论、研讨报告三部分组成,其中课件制作与汇报占研讨课成绩的40%,包括文献查阅、多媒体课件制作、发言、协作等;课堂讨论占25%;研讨报告占35%,考查学生围绕所选主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报告书写质量等。但就实施情况来看,成绩评定的标准还不够细致,今后考虑对每个环节给出细致的量化分值或比例,同时结合组内学生自评、组与组之间互评,力争给出一个客观综合的成绩。

5.4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在概率统计专题研讨课的实施过程中,有的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研讨时敢于提出不同观点,积极参与讨论,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却只顾埋头准备自己的报告,对其他组的发言不感兴趣,或者关注度不高,别人汇报结束后,经常提不出实质性的问题,或者不发一言,影响讨论气氛,导致研讨效果不好。教师如何切实发挥启发和引导作用,进一步调动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是研讨课达到理想效果的关键,这也值得我们在今后的研讨课教学中进一步思考探索。

总之,作为高校研究性教学模式的一种实施手段,专题研讨课的开展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研讨课教学实践中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主动提升教学能力、完善考核机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参考文献

[1]徐清振,侯传志.传统概率统计教学的反思及其研究式教学初探[J].高教论坛,2007(3):38-39.

[2]徐相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5,35(1):58-60.

[3]赵莉,马骁.研讨课的准备与实施——以美国肯塔基大学研究性课程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3(1):94-96.

[4]唐轶.美国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8(1):44-46.

研讨课教学模式论文 篇11

【关健词】英语阅读 课堂设计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095-02

一位好教师,不仅要上好课,还要学会听课、观课和评课。任何一节课,都会有授课者本人的上课特色,有他的所选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亮点,也有待改进的地方。作为一个观课或听课的教师,我们应从各方面去仔细观察他的课,从课堂的各种活动中,体会授课者的用心和教学水平,思考他所使用教学策略的作用,反思教学,借以完善自己今后的课堂教学。下面笔者以一节英语阅读课为例对教师在课堂上所使用的教学模式、策略及所达成的效果进行简要分析。

一、课例背景

本课例由桂林市恭城中学罗仙媛老师执教,该课是桂林市教科所组织的一节研讨课(听课和评课人员主要为市英语教研员、各校英语组长),教学内容是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1 Reading部分Annes Best Friend,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课时长40分钟。

二、教学分析

(一)教学模式

1.有意义接受学习模式的使用及效果

有意义接受学习的理论基础是奥苏贝尔的认知化学习理论。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式的学习,学生要通过教师所呈现的材料来掌握新知识。但是这种接受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而不是机械的,新获得的知识必须与原有观念之间建立适当的、有意义的联系。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对语言意义的获得实际上是一个主动的建构的过程。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当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以促进学生对新的语言知识进行主动加工。

本节课的导入部分,罗老师充分考虑了高一新生的认知水平,课前播放一首与友情相关的歌曲,从贴近生活的问题入手,通过下面几个问题以谈话方式导入来激活学生对朋友的认知。

Do you have friends?

Who is your best friend?

Why ? What kind of friends do you like?

学生在跟教师的对话中,能很快地从已有的知识切入问题的指向,顺利达到英语词汇的复现与积累目标,同时也达到了情感态度目标,即好朋友应该具有“patient,kind,caring,honest,easy-going,friendly,helpful”等品质。授课者自然地将课本知识融入生活,输入的内容是有联系的、可理解的、贴近生活的。

2.语感教学法模式的使用及效果

语感教学法是指通过有目的有选择的,以读为本,听读结合,加强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通过教给方法,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来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学习。

本节课主要表现在教学设计的第二部分“pair work,reading or listening”。

Student A:To be a good reader.

Student B:To be a good listener.

As a good reader,he or she must read loudly,clearly and fluently.As a good listener,he or she must listen carefully and patiently.

在有限的課堂中,尽可能地使学生开口读、大声读,读出语感,同时配合听,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多听,耐心听出语感。

一位学生读,另一位学生听,有同伴的合作,有读和听的互动,给学生创造了听和读的机会。学生在互听互读学习中,与文本、与同伴交流。小组听读,师生角色互换。授课者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创设英语氛围,关注学生与文本、与同伴、与老师之间有价值的互动,给予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

3.探究性教学模式的使用及效果

一是在课堂设计“Goop competition:ask and answer”环节。学生在阅读短文之后,分组讨论问题,提问和抢答,让学生充分思考和表达,体验语言运用方式。这种创设探究学习的语用机会,是一次具有挑战学生潜能意识及学生独立思维和合作学习能力的教学活动。

二是在设计“好句欣赏”环节,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并找出好词好句,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意向,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即有意识地为以后的写作积累语言材料,促读带写。

授课者给学生提供了查读、归纳、探究的学习活动机会,给学生提供发展多元智能的多样活动。师生互动有效,具有思维、语言、情感以及信息等多维互动,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5.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的使用及效果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些必要的图片、学习材料和任务,重点内容一目了然,表达直观,逻辑清晰。充分利用多媒体操作简单、兼容性强的特点,适时、适度地使用多媒体,快捷显示课件,让教学效率更高。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为“谈话式情景引入新知-任务驱动阅读-合作听读-小组问答比赛-好句欣赏-文本小结-作业”。本节课,课件展示条理清楚,教学过程完整。

(二)教学策略

1.动机教学策略使用及效果

动机是影响外语学习的关键因素,它决定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和最终达到的水平的高度。动机策略是促进学习者个体与目标相关行为的手段,是指为了达到系统持久的积极性效果而有意识采取的动机行为,其目的在于激发、强化、保持学习者的动机,防止其受到其他竞争性行为的影响与削弱。在“Goop competition:ask and answer”部分,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设问抢答方式,激发学生竞争学习,使学生学习内驱力得到提高。本部分,罗老师用时比较长,在课堂上关注到学生的求知需求和自我认知需求以及附属内驱力需要,适时用“Well done,Great,excellent,right,Good job”等赞赏性或肯定性语言给学生予鼓励性评价。总的来说,教学重点突出,并在教学中不断调节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保持良好的状态。

2.任务型驱动策略使用及效果

任务驱动是一种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法,是基于探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一种模式,是使课堂效率达到高效的方法之一。在英语课堂中,教师主要通过给学生设计各种任务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和独立思考能力,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成功。本节课在教学设计“pre-reading”部分,新课进入初始,授课者以读前任务驱动,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并探索出答案。

Who/what is Anns friend?

when did this happen?

What is the main idea?

在“Goop competition:ask and answer”部分,以小组设问、提问、回答抢分等任务驱动方式,使师生、生生进行多次对话与交流,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经验,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和积累学习方法。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基本完成教学目标,是一堂很务实的课,授课者充分利用了课堂40分钟。既注意了知识的传授,又注意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和多元智能的开发。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特别注意学生学法指导和探究。但在对学生学习情绪的调动上,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何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减少英语课堂沉默现象。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任务型驱动策略和合作探究性学习方法使用效果好。学生围绕任务,开展阅读、朗读、倾听、探究、问题设计、提问、归纳和总结等学习活动,各个环节交互进行,有的放矢,对今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减少依赖性有很大的帮助。动机教学策略使用方面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学生在完成所指定的任务时,教师应给予多元性的评价,适当增加小组评价,自我評价,通过各种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英语。

知识拓展方面针对性强,体现了教与学的紧密联系。适时巩固,注重课后有目的的任务驱动阅读,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有效地拓展和开发了教学资源。但本节课总结部分难度偏大,没有考虑到刚进高一才三天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了解所有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发展需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把握学习的难度。教师应多给学生搭建学习的支架,设法降低学习内容的难度。教师可根据内容给出一定的提示词或句子,例如,以“what,who,when,where”等问题引导,设计短小的填空题,这样,大部分学生就能顺利完成任务,获得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吕良环,郑磊.外语教学中语言输入的有效策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3)

[2]秦自云.有效课堂应实现两个百分之百[J].湖南教育(下),2011(2)

[3]宁凡,施慧莉,徐迅成.基于“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15)

[4]徐智鑫,冯新华.动机教学策略、英语学习动机和学生课堂行为内在结构的实证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12(8)

[5]D?rnyei.Motivational Strategies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研讨课教学模式论文 篇12

(一)新生研讨课的作用

新生研讨课萌芽于19世纪德国柏林大学“小组研讨课”,当时仅限于研究生以及高年级本科生的教学。1959年哈佛首创“新生研讨课”以强化大一新生的学术经历[1]。大一新生会面临从高中到大学的转换期,新生研讨课的作用是培养学生逐渐掌握学术研究和思考方法,并通过研讨、观点碰撞和主动式学习产生新的思想与论点,学会通过团队协作推进工作。新生研讨课的主要价值在于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选择,营造学术氛围,培养探索精神[2]。新生研讨课对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目前国内高校对于新生研讨课的研究刚刚起步,非常缺乏风景园林学科新生研讨课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

(二)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教学的现状

南京林业大学是一所以林业学科为特色,以资源、生态和环境类学科为优势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有本科专业72个,其中“园林”专业是首批国家特色专业,被列入教育部“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以及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本科阶段园林专业教学是基于多学科知识点的系统化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学习能力与设计、工程实践能力相统一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大一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整个大学阶段专业学习的基础,对于未来的学业发展与就业具有根本的影响。因此,必须从大一开始注重提高学生对于专业实践与专业研究的感悟能力与主动式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会进行专业的思考和研讨。

(三)“园林文化与技术”新生研讨课的意义

1.培养学生对园林文化的兴趣,使学生充分感悟不同文化背景的园林特点,了解园林文化与技术的一般规律,打好创新型园林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基础。

2.带领学生体验风景园林研究的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学术思辨的基本方法、学会主动式学习的技巧,激发其学习与研究风景园林的兴趣,打好学生的学术研究基础。

3.通过团队协作、小组研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树立正确的合作态度,能够充分利用团队优势推进工作。

4.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园林学科新生研讨课的作用,通过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方法,推进园林专业教学改革。

二、“园林文化与技术”新生研讨课的定位与教学目的

(一)“园林文化与技术”新生研讨课的定位

1.园林行业需求和教育培养目标。伴随着城市建设“千城一面”的现象,以及工业发展引发的世界性环境生态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社会对风景园林行业的人才要求越来越严格。风景园林从业人员必须重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在掌握风景园林理论与文化的基础上,正确引用并指导园林设计以及技术的操作。学科快速发展,学校盲目扩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仍处于摸索和发展阶段[3]。中国古典园林自成体系、历史悠久,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我国园林教育应注入自己的文化特色,深入挖掘我国传统园林文化,引导学生将中国古典园林思想合理正确地运用到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当中。同时,合理吸收国外先进园林文化与技术,真正做到文化与技术的交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课程体系构建。在了解风景园林行业需求和确定教育培养目标的情况下,构建“园林文化与技术”新生研讨课的课程体系。以国际视野下的园林文化、园林技艺及其相互关系为教学知识轴线,开设新生研讨课。通过专题研讨、师生互动、团队协作、小班针对性教学等方式,在实践中探索研究型、创新型风景园林人才的培养方法,在理论上研究风景园林学科新生研讨课的教学规律。通过实践总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不断提升对新生研讨课的认识,推进园林专业教学改革不断前进。

(二)“园林文化与技术”新生研讨课的教学目的

1.加强对风景园林历史文化的了解。面对绚丽的设计图纸,大部分学生忽略了设计背后的文化意义,而过多地去追求构图“形式”。许多学生在重视方案设计技能训练的情况下,抛弃了支撑园林设计和营建的文化理念以及逻辑思维。“园林文化与技术”新生研讨课通过小组研讨、师生互动这样区别于传统授课的方式,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进行不同文化背景下风景园林历史的专题研讨,培养学生对风景园林文化历史的兴趣,加强对园林文化的了解。

2.促进先进园林技术的学习。在对园林文化有相对了解的基础上,开展对园林技术的研讨。通过案例讨论引导学生熟悉园林技术与园林技艺相关知识,再经过团队协作、小组研讨等方式体验园林规划设计的全过程。由此在促进各种先进园林技术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他们懂得一个作品的成功是团队协力的成果,懂得如何利用团队协作的优势推进工作。

3.培养专业思辨能力。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园林文化与园林技术是风景园林的两大知识轴线,两者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园林文化与技术”新生研讨课将带领学生对这两大知识轴线进行学习与探讨,体验理论与实践的穿插结合,感受风景园林的研究过程。在开放式的课程进行的过程当中,不仅培养了新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有了初步了解,而且锻炼了他们主动思考的习惯,以及提高了专业思辨能力,懂得如何让知识融于兴趣,如何运用理论结合实践。

三、“园林文化与技术”新生研讨课的教学设计

(一)基本知识点体系

风景园林专业课程包括理论与设计两大类型,成系列的规划设计课程为教学体系的中心,相关理论知识点是围绕提高学生规划设计能力这个目标来设置的[4]。“园林文化与技术”新生研讨课将围绕园林史、近代公园发展,园林技术等几个知识点构成的知识点体系,组织学生进行研讨。

1.传统园林史。园林历史的发展见证着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变化,大体上呈现四个不同的阶段:人类社会的原始时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社会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时期[5]。我们现在所称的园林史文化主要发生在第二个阶段,即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由于文化传统和社会条件的差异,使得这个历史阶段出现的园林艺术百花争妍,各个时代各个地区形成各自的园林风格甚至园林体系。例如古罗马园林体系、文艺复兴园林体系、中国古典园林体系以及日本园林体系等等。“园林文化与技术”新生研讨课将从中国古典园林史、日本造园史、西方园林变迁史等几个方面对园林文化历史这个知识点进行阐述,使大一新生在参与研讨的过程中对自己专业历史知识进行补充,培养对专业的兴趣。

2.近代公园发展。近代公园发展主要源于美国公园运动,源于奥姆斯特德主持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在美国的城市公园运动中,不仅建设了大量的公园绿地,从根本上改善了美国的城市环境,更重要的是很多城市从保护水系、防灾等角度出发建设了公园路,将单个的城市公园绿地联系成为公园体系,促进美国城市早于欧洲形成功能比较完整的绿地系统[6]。新型城镇化目标下,城市绿地系统的构建关系到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大事,也对现代风景园林规划从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从研究还是规划设计的角度,近代公园的发展史都是风景园林行业的重要知识点。

3.园林技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主要包括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专类园规划设计、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风景区规划设计、滨河绿地规划设计等等。风景园林一系列的课程包括园林历史文化理论都是围绕园林规划设计为核心展开,“园林文化与技术”新生研讨课将带领学生针对这些专项景观设计技法进行研究以及分组练习、探讨。鼓励学生将前期所吸收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规划设计实践中,在练习设计技法的同时,锻炼学生们看待问题的思辨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模块设计

“园林文化与技术”新生研讨课的授课对象是大一新生,该课程的目的主要是使新生对自己专业有个较为系统的了解,培养他们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以及确定自己以后甚至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区别于高年级学生顶峰专业课程的学习,该新生研讨课将以主动交流为主,内容广泛但针对性不需太强,重点是带领学生体验风景园林研究的过程。“园林文化与技术”新生研讨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模块,每个模块教学内容与目的不同,但循序渐进,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三个模块分别包括理论基础模块、案例分析模块和规划设计模块,理论基础模块是理论教学,案例分析模块和规划设计模块是实践教学。基础模块以专题研讨、师生交流为主要教学方式,以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园林历史以及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基本设计技法为主要教学目的。案例分析模块以分组调研、汇报的形式引导学生对经典优秀案例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进行解剖和分析。规划设计模块是对前两个模块以及所有理论知识点的总结,将学生分组进行规划设计作业,这是学生利用思辨能力解决问题,将理论融于实践,并进行自我测试的重要环节。三个教学模块相辅相成,依次进行,将课程教学知识点串联成系统的知识点体系。

四、难点与展望

针对学生专业学习中出现的被动式学习、缺乏学习兴趣、团队协作不顺、不会自我拓宽专业知识点、缺乏专业思辨能力等问题,研究如何将知识的学习融汇于兴趣之中,如何使学生产生思想碰撞,如何具有专业思辨能力,如何获得团队合力。通过教学模块与教学方法达到这些要求,是该新生研讨课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园林文化与园林技术是风景园林两大知识轴线,两者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园林文化与技术”新生研讨课注重培养学生分析两者辩证关系的能力,提高学生看待问题的思辨能力。从文化与技术的视角研究园林,也有助于产生思想碰撞,激发学生研究园林的兴趣。

思辨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构建针对性教学方法与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思辨能力是本课程设计研究的重点。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以引导为主,调查和研讨是师生最主要的教学活动。大一学生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教师如何控制教学节奏、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该如何协调,教师该如何具体引导学生进入思辨的过程,这是课程顺利成功进行的难点。

虽如今新生研讨课的研究发展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但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已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随着国家对发展教育事业的资金以及人才资源的不断支持,大量海外高层次人才投入教育科研事业,将为传统教育方式的改革注入新鲜血液。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园林文化与技术”新生研讨课教学体系将会逐渐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

[1]张红霞.美国大学的新生研讨课及其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9,(11):93-96.

[2]黄爱华.新生研讨课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04):58-60.

[3]朱祥明.对风景园林教育的几点思考——从设计行业的需求谈风景园林人才的培养[J].中国园林,2007,(11):93-94.

[4]许浩.风景园林专业空间信息技术教学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5,(04):213-215.

[5]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第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上一篇:Pd/C下一篇:作用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