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危险源

2024-08-14

施工危险源(共12篇)

施工危险源 篇1

摘要:由于高层建筑吧恩神作业面高、施工量大、交叉作业多等特点, 使得高层建筑施工一直给人们带来不可忽视的安全问题, 而施工安全控制的核心又在危险源的控制之上。所以探讨高层建筑项目的危险源管理就显得异常关键。本文通过建筑项目现场危险源的分析, 针对A高层建筑项目施工危险源提出具体的管理措施, 希望能够对危险源管理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危险源,管理

建筑行业的发展, 使得高层建筑逐渐呈现出机械化施工, 并且得到广泛的推广, 但是其所带来的危险源的种类与数目都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 时常发生危险源危机人员安全, 带来财产损失。因此, 针对危险源提出解决措施, 才能将施工安全性提高。

1 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的危险源

开展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的危险源管理, 首先我们要认清危险源包含了哪几种类型, 具体而言, 主要包含了:机械伤害、高处坠落、触电伤害以及物体打击这几个方面。

1.1 机械伤害

在建筑施工现场, 因为机械设备较多, 所以在设备运行过程中, 操作人员与设备之间的相互接触就会形成各种剪切、碰撞等伤害, 如设备的装载、设备运输、设备钻探等, 都可能对人员的肢体带来伤害, 甚至会危及人员生命安全。对于这一类设备, 最好能够减少伤害的发生, 由专人进行管理[1]。

1.2 高处坠落

高层建筑的建设与推广, 使得在高空作业时, 因为人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部分物品从高空落下, 这样就会形成高空坠落。由于高空坠落发生概率较大, 一旦造成事故, 就会出现严重的后果。如今, 高空坠落主要表现在操作平台作业高处坠落、攀登作业高出坠落以及洞口作业高出坠落等方面。

1.3 触电伤害

机械化进程的推进, 让建筑施工现场出现诸多电力设备, 因为电弧、漏电等触电伤害时有发生。触电伤害主要包含电伤与电击两类型, 电伤主要是因为电流的热效应, 从而给人体的表面带来伤害, 其危险偏低, 不会造成人员死亡。但是电击带来的伤害可能致命, 因为其主要针对的是人体内脏的伤害, 所以一旦发生, 就可能造成人员死亡。

1.4 物体打击

在运动过程中, 物体会产生惯性, 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人体阻碍, 就可能伤害到人体, 严重时, 还会造成人员死亡。特别是在加速的施工过程中, 由于交叉作业, 精神的高度集中, 就很可能出现物体打击事故。

2 A工程项目危险源管理的案例分析

本工程为高层建筑住宅项目, 对工程质量要求较高, 在具体施工中国, 考虑到工程重难点部位较多, 会出现频繁的交叉作业, 所以很容易忽视部分项目的危险源, 这样就需要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来确保项目的安全, 也就是需要掌握系统的危险信息, 从而合理地选择危险源的管理措施, 从而针对潜在的危险源以及其触发条件, 来进行综合化的分析。

2.1 施工组织保障措施

为了满足A工程施工计划要求, 施工单位需要指派具有现场施工组织管理经验以及拥有极强协调能力的项目经理、总工程师以及各个专业的管理人员, 组成项目领导班子。为了充分的利用施工的时间与空间, A工程还需要对结构、设备安装、装修、室外工程的例题交叉作业以及平行流水作业等进行科学化组织[2]。所以, 合理的安排工序, 制定相匹配的严密施工组织方案, 才是保障项目安全的前提。首先, 选定各个专业的分包商, 然后提出管理控制措施。在各个分包专业进行现场之前, 需要做好专业施工的提前编制, 将安全施工措施明确, 项目经理与分包单位应该定期或者是不定期地开展安全生产例会, 尽量每一天都能够将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解决方案落到实处。

2.2 技术工艺的保障

施工安全, 离不开先进的施工工艺、技术以及材料的保障。A工程项目将管理层与操作层对施工工艺、技术以及材料的熟悉与掌握加以实现, 确保工程施工能够按质按量, 有序的完成。其施工方案的覆盖面较广, 内容分析详细, 再配合上图标, 有利于操作层对施工方案学习积极性的调动。项目根据工程的阶段性目标以及工期要求, 按照三级网络计划的安排, 选择小水流的施工方案来进行施工组织。在具体的施工中, 按照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工程量, 来合理地提出危险源的防控措施。

2.2.1 设备、设施缺陷及机械伤害风险控制

根据A工程的实际需要, 垂直运输一共需要2台双笼施工电梯以及3台塔吊。为了确保安装、维护单位具备相应的安装资质以及安装经验, 项目部需要同施工电梯、塔吊安装维护单位签订机械安装协议, 编制好相应的安装与拆卸方案, 这样就可以将总包以及分包的各种安全责任加以明确, 并且将其纳入到安全管理体系之中。其余的钢筋工、木工等加工机械, 最好能够在使用之前做好相应的检查与维护, 但使用环节必须严格按照机械操作的规程来使用[3]。

2.2.2 对于高空坠物、缺陷以及物体打击的预防

对于A工程的临边、临街防护, 具体而言, 需要设置好脚手架, 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在搭设瓦加之前, 需要由项目部进行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 等待专家论证通过之后, 再由技术负责人与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意, 在专制安全员的监督管理之下严格的执行方案。所以, 出了在临边做好楼层的防护, 确保不会有任何物体掉落之外, 还需要在室外的道路之上做好防砸棚的设置, 就算高空赘物, 也不会出现任何的伤害。此外, 还需要在外围部分设置好安全网, 这样也可以避免高空坠物砸伤来往的人群, 如果遇到交通高峰时段, 还需要指派专业人员做好交通的疏导工作。

2.2.3 电危害及触电风险控制

第一, 加强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管理:第一, 做好总配电柜的设置, 并且在每一个楼层上分设配电箱, 确保各个分包工程都有自备的合格开关箱, 并且做好相应的计量工作, 严禁专业电工之外的人员操作。各种用电设备需要遵守“一机一闸一箱一漏保”的安全规定, 并且用电设备也必须满足安全需求, 不得出现任何漏电或者是乱接电的行为。现场的临时用电需由专职的水电工来负责。第二, 现场的日常巡检:对于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 要做好每日的巡检工作, 一旦发现问题, 就需要及时地提出整改措施。对于需要临时改道的线路, 需要通过上级的申请批准之后, 等待专职电工复查后, 方可实施。第三, 日常的绝缘与照明管理:如果电气设备与线路绝缘性良好, 其电线则不与金属物绑定在一起。机械设备与配电箱不带电的外壳, 则需要根据相应的规定做好接地保护, 如果遇到停工休息或者是临时停电, 需要拉闸加锁;在雨天, 还需要关闭好配电箱门, 避免出现受潮漏电等情况[4]。

3 结语

实施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需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特点, 才能够制定出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 而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又是安全管理的关键所在,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 才能够做好识别, 才能找出原因, 做好相应的管理控制, 以此来监控事故的发生。实践证明, 只有扎扎实实的做好安全生产, 才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一年半的危险源管理, A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隐患都得到有效的控制与排除, 也未再发生任何一起上网事故, 对于从业人员的安全以及项目的进展都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富达.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研究[D].广西大学, 2012.

[2]王建军.论建筑工程高层建筑项目施工的技术管理[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3, 14∶143.

[3]周斌.建筑项目现场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防范对策[J].建筑安全, 2012, 04∶42-44.

[4]王飞.高层建筑施工安全评价及预警系统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 2014.

施工危险源 篇2

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参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的有关原理,进行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一、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主要类型

1、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按场所的不同初步可分为: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与临建设施重大危险源两类。对危险和有害因数的辨识应从人、料、机、工艺、环境等角度入手,动态分析识别评价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数的种类和危险程度,从而找到整改措施来加以治理。

2、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

存在于人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即“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主要集中表现在那些施工现场经验不丰富、素质较低的人员当中。事故原因统计分析表明70%以上事故是由“三违”造成的,因此应严禁“三违”。

存在于分部、分项工艺过程、施工机械运行过程和物料的重大危险源:

(1)脚手架、模板和支撑、起重塔吊,人工挖孔桩、基坑施工等局部结构工程失稳,造成机械设备倾覆、结构坍塌、人亡等意外;

(2)施工高度大于2m的作业面,因安全防护不到位、人员未配系安全带等原因造成人员踏空、滑倒等高处坠落摔伤或坠落物体打击下方人员等意外。

(3)焊接、金属切割、冲击钻孔、凿岩等施工,临时电漏电遇地下室积水及各种施工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如:漏电、绝缘、接地保护、一机一闸)不符合要求,造成人员触电、局部火灾等意外;

(4)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的堆放与频繁吊运、搬运等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易发生堆放散落、高空坠落、撞击人员等意外。

存在于施工自然环境中的重大危险源

(1)人工挖孔桩、隧道掘进、地下市政工程接口、室内装修、挖掘机作业时损坏地下燃气管道等因通风排气不畅造成人员窒息或中毒意外。

(2)深基坑、隧道、大型管沟的施工,因为支护、支撑等设施失稳,坍塌,造成施工场所破坏、人员伤亡。基坑开挖、人工挖孔桩等施工降水,造成周围建筑物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倾斜、开裂、倒塌等意外。

(3)海上施工作业由于受自然气象条件如台风、汛、雷电、风暴潮等侵袭易发生翻船人亡且群死群伤意外。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辨识(2)

3、临建设施重大危险源

(1)厨房与临建宿舍安全间距不符合要求,施工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临时存放或使用不符合要求、防护不到位,造成火灾或人员窒息中毒意外;工地饮食因卫生不符合卫生标准,造成集体中毒或疾病意外。

(2)临时简易帐篷搭设不符合安全间距要求,易发生火烧连营的意外。

(3)电线私拉乱接,直接与金属结构或钢管接触,易发生触电及火灾等意外。

(4)临建设施撤除时房顶发生整体坍塌,作业人员踏空、踩虚造成伤亡意外。

4、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主要危害

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的事故危害主要有: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触电、机械伤害、中毒窒息、火灾、爆炸和其他伤害等几种类型。2006年上半年建设系统事故类型死亡人数所占总数比例分别是:高处坠落占39.5%,施工坍塌占22.6%,物体打击占14.3%,起重伤害占8.1%,触电占5.9%,机械伤害占5%,其余类型占4.6%。

二、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整治措施 建立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公示和跟踪整改制度。加强现场巡视,对可能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并进行登记,掌握重大危险源的数量和分布状况,经常性地公示重大危险源名录、整改措施及治理情况。重大危险源登记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工程名称、危险源类别、地段部位、联系人、联系方式、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的危害、施工安全主要措施和应急预案。2 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要严禁“三违”,加强教育,搞好传、帮、带,加强现场巡视,严格检查处罚,慢慢就规矩了,懂安全了,会安全了。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适度提高工程施工安全设防标准,从而提升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水平,降低施工安全风险。如过街人行通道、大型地下管沟可采用顶管技术等。制订和实行施工现场大型施工机械安装、运行、拆卸和外架工程安装的检验检测、维护保养、验收制度。对不良自然环境条件中的危险源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并选定适当时机进行演练,做到人人心中有数,遇到情况不慌不乱,从容应对。制订和实施项目施工安全承诺和现场安全管理绩效考评制度,确保安全投入,形成施工安全长效机制。

重 大 危 险 源 管 理 制 度

为创新安全管理,有效实施对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加强事故的预警预防预控工作,降低事故率,保证经济建设的正常秩序,现就项目部加强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做如下规定:

一、重大危险源的认定

(一)施工现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认定为重大危险源:

1.违反国家行业标准、规范及强制性条文规定的。

2.依据《铁路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的规定检查,分项检查表中保证项目得分不足40分或保证项目中有一项得分为0分的。

(二)存在重大施工危险的分部分项工程,主要包括:

1.施工现场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或深度虽未超过5m(含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极其复杂的基坑、沟(槽)工程;

2.桥梁施工及高空作业;

3.起重机械设备安装拆卸;

4.起重吊装工程;

5.隧道爆破和其他土石大爆破;

6、易燃易爆物品区域;

7.其他专业性强、工艺复杂、危险性大、交叉等易发生重大事故的施工部位及作业活动。

二、重大危险源的控制与管理

(一)项目部应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与管理,制定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制度,建立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登记、公示、控制管理体系,明确具体责任,认真组织实施。

(二)对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部在施工前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除应有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外,还应当包括监控措施、应急预案以及紧急救护措施等内容。

(三)专项施工方案由项目部技术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监理单位安全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凡属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中规定的危险性较大工程,项目部组织专家组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论证。

(四)对存在重大危险部位的施工,项目部按专项施工方案,由工程技术人员严格进行技术交底,并有书面记录和签字,确保作业人员清楚掌握施工方案的技术要领。重大危险部位的施工应按方案实施,凡涉及验收的项目,方案编制人员应参加验收,并及时形成验收记录。

(五)项目部对从事重大危险部位施工作业的施工队伍、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登记造册,掌握作业队伍,采取有效措施。在作业活动中对作业人员进行管理、控制和分析的不安全行为。

(六)项目部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范围,对施工过程进行安全分析,对分部分项、各道工序、各个环节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及物体的不安全状态进行辨识,登记、汇总重大危险源明细,制定相关的控制措施,对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部位进行环节控制,并公示控制的项目、部位、环节及内容等,以及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对危险源采取的防护设施情况及防护设施的状态,责任落实到人。

(七)项目部项目工程部应将重大危险源公示项目做为每天施工前对施工人员安全交底内容,提高作业人员防范能力,规范安全行为。

(八)安质部门应对重大危险源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对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登记、公示、控制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对重大危险部位作业进行旁站监理。对旁站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开具监理通知单,问题严重的,有权停止施工。对整改不力或拒绝整改的,应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机构。

(九)项目部要保证用于重大危险源防护措施所需的费用,及时划拨;施工单位要将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单独列支,保证专款专用。

(十)项目部应对施工项目建立重大危险源施工档案,每周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施工安全检查记录。

(十一)各级主管部门或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应对施工现场的重大危险源重点管理,进行定期或不定期专项检查。重点检查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检查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交底和过程控制;检查现场实物与内业资料的相符性。

(十二)各级主管部门或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和项目监理单位,应把施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及施工情况作为工程项目安全生产阶段性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落实控制措施,保证工程项目安全生产。

湖南营田建筑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控制分析 篇3

【关键词】建筑施工;危险源;安全管理

1 前言

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对建筑施工中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只有在对危险源有一个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才可以有针对性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而有效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以及保证全体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2 建筑施工中的危险源识别

在建筑施工中,存在着各种危险因素,如:(1)作业条件方面。建筑施工是露天作业较多,在特殊的外部环境下进行施工容易产生如高空作业危害、临边、洞口无防护危害、高温危害以及烟尘危害等,(2)作业人员方面。施工人员是进行各项施工活动的主体,尤其需要得到保护。一般,由施工主体引起的安全危害有:作业人员的技术危害、班组间因协同作业的状况不理想而引起的危害、施工人员因配置不合理而产生的危害等。(3)施工技术方面。在建筑施工中,有部分施工技术本身就具有多种危险。包括:机械安全技术控制不当、电力危害技术的操作不当、施工工艺不规范以及危险作业防护措施不当等。对于上述的几种施工技术,必须要强化安全管理,应该为作业人员给予必要的相关的安全防护策略。(4)施工用材料方面。施工用材也是一大危险源,包括:材料运送过程中产生的危害、材料违章放置的危害、不达标材料的使用危害等。(5)施工管理方面。施工管理最能够直接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施工原则。在这方面的施工危险主要体现在现场维护缺陷、职工安全教育、安全交底不及时、现场警示缺陷、危险作业指挥缺陷以及安全标识缺陷等等。(6)施工机械设备方面。施工用机械设备通常体积庞大,近些年来,由于机械设备而发生的安全事故较多,施工机械设备在危险源范围内,主要包括检查不及时、不规范安装、拆除作业、人机混合操作的危害、并不规范使用机械的危害等。

3 建筑施工危险源的管理原则。

在建筑施工中,危险源较多,而且触发的因素十分复杂,若是危险性过大,则会给施工人员带来很大的人身伤害以及财产损失。对其的安全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加强对建筑施工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必须要掌握如下的几个原则:首先是预防为主原则。对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是针对有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事件,但前提工作是要做好事前预防工作。一方面必须在日常安全管理中,对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危险源或者是其它的触发因素加以严格控制,以尽可能避免事故发生。另一方面,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这样才能在安全事故发生时,及时地采取措施做好相关挽救工作。其次是以人为中心原则。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施工作業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健康放在第一位,应在最大的限度内尽可能减少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第三,动态跟踪原则,应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危险源进行实时地动态跟踪,有侧重点地对危险源进行管理控制。第四,快速应急原则。由于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很难预料到的,其破坏性极大,因此,在对危险源的管理控制中,必须要反应快速,尽快在第一时间做出应急决策。

4 加强建筑施工中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4.1 不断完善安全事故的预防控制体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因此,构建完善的安全事故预防控制体系显得十分重要。首先应加强对建筑施工中的危险源的辨识,并对相关危险源进行登记、上报以及普查等。进而从施工作业人员、施工机械设备、施工环境等方面进行仔细查找,对存在潜在隐患的,例如施工人员的不安全施工行为、施工材料的不安全放置或者施工管理上的不当等,均要一一排查登记好,为安全管理的相关后续工作做准备。其次在风险评价方面,建筑施工安全的评价工作比较复杂,而且技术性强,必须是对设计、运行和与其它危险源相关的信息资料进行系统收集,进而再做仔细分析与评价,从而找出预防的侧重点。

施工单位要高度重视施工中的危险源,加强对其的管理控制。工程的总承包单位,必须要统一制定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方案,而各个分包单位必须以应急救援中的相关规定,组建相关的应急救援小组,并且配备相关的应急人员以及救援设备。除此之外,必须定期组织相关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演练。

4.2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要提高建筑施工中的危险源的安全管理质量,必须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安全管理中的相关原则为根据, 应对施工单位的各级领导以及各职能部门和各个工种施工人员的相关安全责任进一步明确下来,争取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协调配合,将建筑施工的危险源安全管理工作真正落实下来,实现风险最小化的施工目标。

4.3 强化安全技术的教育培训工作

现在建筑施工的人员结构之中,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员工,他们有较多比例的人员并没有通过系统学习以及培训,就参与到施工作业中。他们多数是边操作,边学习、熟悉安全知识。在技术以及安全等方面缺乏系统认识,因而强化安全技术的教育培训工作十分必要。除此之外,除了直接参与到具体施工作业的人员需要进行安全技术学习培训之外,一般工人以及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各级领导等均要按照规定参与到相关的安全技术培训,以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操作的技能。只有提高每一个参与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技术素质,才能把建筑施工中的危险源管理工作做好,从而达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4.4 旁站监理工作要切实到位

旁站监理,所负责的工作是,对施工过程中形成的重要问题、部位以及关键工序进行的一种实时跟踪检查以及监控,以制止各种不规范的施工行为,进而形成及时的监理信息,并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可以全面掌握建筑施工中的真实信息资料,且还可以以这些资料信息为根据,制定出相关的管理对策,做好旁站监理工作,对管理建筑施工中的危险源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4.5 加大安全管理的财力投入

加大建筑施工中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但从财力方面而言,加大财力的投入,可以及时更换安全设施,及时地推广使用一些具有保障的新工艺、新材料以及新技术、新设备,与此同时,还能为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生产安全防护设备。严禁把安全管理资金挪作他用。合理地安全资金的投入,减少或消除安全隐患。无形之中提高经济效益。

4.6 完善各项安全技术的交底工作

由于不少施工人员比较缺乏安全技术方面的全面知识,根据这个特点,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完善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特别是对施工中比较重要的以及危险系数高的施工任务,一定要认真做好安全技术的交底工作,例如起重吊装作业、高空作业、机械设备方面的操作、深基坑支护方面的施工、防护设施使用、交叉方面的作业以及电动工具方面的操作等等,这些作业必须要按照相关的操作程序,转交到下一位施工人员,严禁走过场、走形式,要切实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做好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工作。与此同时,要坚持做好文明施工的工作,严禁违章施工。

5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源进行了分析总结,阐述了安全管理危险源的原则,并提出如何加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源管理。希望通过对建筑施工中危险源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能够减少今后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提高施工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牛世杰. 建筑施工现场危险因素关联事故树与综合安全评价体系研究[D]. 重庆大学, 2010 .

[2]刘苑. 建筑施工过程中重大危险源管理措施探讨[J].建筑与工程,2009,35期.

[3]蒋开兵. 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风险控制的研究[D]. 华东理工大学, 2011.

[4]徐峰,宋元斌,胡昊. 建筑施工中临边高处坠落危险源影响空间建模[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1, (04) .

[5]邓国光. 浅谈建筑施工中安全质量管理措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 (09) .

施工危险源 篇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交通网络的压力日渐繁重, 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修建地铁以解决交通问题。由于地铁工程通常处在闹市区地下, 且施工的难度较大、技术要求较高, 如不对其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就极易出现危险, 造成不良影响。本文结合个人工作经验, 对地铁施工中危险源的定义、识别进行阐述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 借以保证地铁施工的质量、安全。

2 地铁施工的危险源概述

随着地铁施工规模的不断扩大, 施工事故时有发生, 严重时会造成房屋变形坍塌、人员伤亡等重大负面影响。地铁施工事故的发生绝非偶然, 究其原因, 主要是没能在施工过程中科学识别危险源, 做出有效的安全应对措施。

2.1 危险源的定义

危险源是指在施工过程中, 集中在某个施工部位的某种具有释放危险能量并造成严重事故的物体。地铁施工的危险源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火灾、高处坠落、坍塌、中毒窒息等。如果不能严格控制这些危险源, 那么很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譬如在开挖地铁隧道的过程中, 没有做好防触电措施, 破坏了地下电缆, 就会出现严重的触电事故。表1为地铁具体施工现场的主要危险源。

2.2 危险源的识别意义

对危险源进行识别主要具有以下四方面的意义: (1) 为了减少地铁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迫使安全管理人员提高业务水平, 通过分析、评估和确定危险源, 促使地铁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2) 分析、评估和消除危险源, 能够让安全管理人员熟悉地铁施工的流程, 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地铁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 (3) 危险源的识别, 可以为施工企业的管理者提供决策的依据, 引导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朝着科学化和标准化的开展; (4) 评估和管理危险源, 能够有效避免施工伤亡事故发生, 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 危险源的识别要求

常见危险源识别方法有三种, 分别是对照经验法、类别法、系统评判法。对照经验法是在相关标准和法规的基础上, 借助管理的经验和基本的判断能力, 对危险源的性质和危害程度进行评鉴。类别法是根据类似的地铁施工安全事故问题, 通过类推、分析、评价等方式, 对危险的因素进行有效辨识。系统评判技术是结合系统安全工程评价的方法, 尤其是复杂和没有经验的安全管理内容, 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

3 地铁施工的安全对策

为保证地铁施工的安全、高效, 我们必须在科学识别危险源的基础上, 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 防患于未然。

3.1 施工现场安全教育

地铁施工的危险源无处不在, 因此必须加强参加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可以通过学习与地铁施工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知识, 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并提高施工的自我保护能力;还可以加强地铁施工安全事故的宣传教育, 以反思的方式, 总结出安全事故发生原因和预防方法, 并将总结的内容融入到日常施工当中, 自觉改善施工的不安全行为, 并自觉查处施工设备的不安全状态, 以及自觉佩戴好施工的防护用品, 为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3.2 建立安全施工责任制

在地铁施工过程中建立安全施工责任制度, 并形成逐级保证的安全施工保障体系, 对地铁工程的安全施工意义重大。因此必须结合实际, 根据地铁施工的基本特点和安全施工管理制度, 在识别危险源的基础上, 制定危险源具体的控制措施和管理方案。另外是在施工现场划分责任区域, 由具体人员负责该区域的风险源控制工作, 以实现责任到人的目的。笔者认为地铁安全施工重在管理, 鉴于地铁施工面广、周期长和复杂多变, 必须实行现场班组的安全管理, 控制安全施工的状况, 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 保障地铁施工的安全可靠。

3.3 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人员一旦进入施工现场, 就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的要求, 对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必须严格执行, 不能散漫, 随意更改。在开挖基坑之前, 应先对水文地质及附近建筑情况进行勘察了解, 并做好相应记录,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对施工变化情况随时观测, 如有异常情况必须及时进行处理。在施工作业前, 要对开挖的机械、电气设备进行全面检查, 确保其符合安全要求, 同时落实好基坑现场排水、降水、集水措施。在施工作业时, 应按照自上上而下的顺序分层开挖, 先放坡、支护, 再开挖基坑, 严禁碰损边坡或碰撞支撑系统或护壁桩, 为避免发生坍塌, 在未进行支护前严禁超挖。基坑抽水时, 需确保潜水泵和电源电线应绝缘良好, 且正确接线, 符合三相五线制和“一机一闸, 一漏一箱”要求;在基坑抽水时, 所有坑内作业人员应必须返回地面, 严禁在坑内边抽水边作业, 移动泵机必须先拉闸切断电源。开挖过程, 如需石方爆破, 应制定包括药量计算的专项安全作业方案, 报公安部门审批后才准施爆, 并严格按有关爆破器材规定运输、领用、存放和管理 (包括遵守爆破作业安全规程) 。夜间作业应配有足够照明, 基坑内应采用36V以下安全电压。在地铁工程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后, 由于施工时存在安全隐患等, 可能造成地铁工程出现一定质量问题, 这是必须让施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维修、补救, 确保地铁使用性能不受影响, 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全。

3.4 加强施工中的安全检查

对施工进行有效的安全检查是可以及时清查安全隐患, 防止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而且可以改善工作人员的劳动条件, 因此必须得到重视。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是造成事故的基本因素。为了消除这些因素, 排除安全隐患, 就要设法及时发现、有效解决, 这些都需要通过安全检查来实现。安全检查的形式包含以下几种:定期性大检查;经常性检查;对安全工作的普查;对某项问题的专业检查和季节性检查;自行检查;互相检查等。彻底清除安全隐患, 是避免事故发生的必要手段。因此, 安全检查的重要一环, 就是对地铁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检查。主要内容包括:对施工现场是否符合安全生产要求进行检查, 定期对施工现场是否安全进行检查, 确认安全通道的通畅性, 材料的存放的有条理性, 各种机器设备的保险装置、防护装置的完好性, 并对电气设备的安全设施、乙炔等气瓶进行检查, 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对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进行观察, 如有不安全因素及带病运转的生产设备, 必须及时进行处理。对出现的安全事故、查出的安全问题及隐患的整改情况检查, 也是安全检查中不容忽视的一环。确保施工单位结合实际、吸取经验教训, 采取有效的安全对策, 借以保证地铁施工安全管理的顺利进行。

3.5 地铁施工安全管理的实例研究

用电、消防、临边临口是地铁施工重点的危险源之一, 为对施工的用电、消防等进行有效管理, 笔者通过对施工现场实例的研究, 总结了相关安全管理经验。 (1) 用电的安全管理。地铁施工在土建、安装、装修等过程当中, 都需要临时用电, 而如果用电管理不规范, 很容易造成触电和火灾等事故, 由于地铁施工进场一般使用220~380V的三相四线制低压电力系统, 因此要采用三级配电和两级保护, 控制好施工现场用电的指导和维护工作。 (2) 消防安全管理。地铁施工的面积比较小, 但经常需要交叉进行土建施工、设备安装和装修装饰等工作, 在施工现场保存着很多易燃物品, 一旦引起火灾事故, 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我们要从源头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控制好施工现场焊接和切割等动火管理, 并明确禁止违规使用明火, 同时配备好足够的消防器材和定时清点易燃物品。最后, 临边临口的安全防护工作。地铁施工的站台和设备等区域构造非常复杂, 而且很多时候施工人员必须进行交叉作业, 很容易造成作业的事故冲突, 尤其是在电梯口、预留洞口等区域, 要设置足够的防护栏和安全网, 在正在施工区域的出入口, 搭设防火棚, 以及在脚手架的周围设置高于1m的防护栏杆, 并固定好安全带, 以防施工人员高处坠落。

4 结语

综上所述, 地铁施工的安全问题意义重大, 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全, 因此必须要对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进行有效识别, 以便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地铁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 避免施工伤亡事故的发生。在识别危险源的基础上, 需要进行施工现场安全教育, 为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同时建立安全施工责任制, 落实好安全施工的管理职责, 实行施工安全交底,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 力求全面消除地铁施工中的一切安全隐患, 保证施工质量安全, 努力使地铁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德诚.地铁施工危险源识别程序管理[J].广东科技, 2010, 5 (3) :254~255.

[2]李海红.浅谈地铁施工危险源安全管理与安全控制[J].技术与市场, 2012, 19 (6) :62~65.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控制管理制度 篇5

第二标段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

源控制管理制度

山西诚杰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控制管理制度

为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强化对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消除安全隐患,提高风险控制和防范能力,减少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适用于本项目部。

职责:

1、项目工程部、安全科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范围在桥梁施工阶段前,对施工过程进行安全分析,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列出重大危险源,制定有关安全监督措施。

2、项目部应建立健全项目危险源控制体系,负责项目危险源控制管理。

3、设备物资部应对容易起火、有毒的物质加强管理,实行专管制度,落实责任到人,杜绝着火、中毒、爆炸的危险。

4、试验室应对做实验用的器具,材料进行妥善保管。有易燃易爆的试验用品应放在专属的试验区,有专人看管,严禁非试验人员接触此类物品。

5、施工队对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要小心处理,要和项目部设备物资部联合对此类物质进行加强管理。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储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要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要有专人看管负责危险源控制管理。

重大危险的识别

本制度所称重大危险源是指存在重大施工危险的分部分项工程,主要包括: 1、2m及以上高空作业:

2、桥梁拆除爆破和其他土石大爆破:

3、起重吊装工程:

4、其他专业性强、工艺复杂、危险性大、交叉等发生重大事故的施工部位及作业活动。

5、各项目部应当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若干单元潜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辨别、评价、6、潜在坍塌、倒塌危险性单元包括:脚手架搭设使用和拆除:模板支撑,泥浆池:临时工棚、围挡等。

7、潜在高出坠落危险性单元包括:距基准面高于2M的卸料平台边、桥梁两侧边等:

8、潜在触电危险性单元包括:焊接、金属切割、潮湿地用电作业、冲击钻孔、照明器具、导线绝缘老化、电机短路等。

9、潜在物体打击危险性单元包括:工程材料、构件和机具的堆放与搬(吊)运等。

10、潜在机械危险性包括:焊接机具、切、断、割机具、钢筋冷拉作业区、圆盘锯等。

11、潜在中毒和窒息危险性单元包括:饮食卫生不符合等。

12、潜在火灾危险性单元包括:火工材料存放使用、电焊、气割、超负荷用电、施工过程产生的易燃材料监控等。

重大危险远源的控制与管理

1、对于重大危险源应明确具体责任,制定消除或减少危险性的安全技术方案、措施,认真组织方案、措施的实施,并对其进行严格的监控、检查和验收。

2、重大危险工程的施工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除应包括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外,还应当包括监控措施、应急方案以及紧急救护措施等内容。

3、专项施工方案应由项目工程部得专业技术人员及总工进行审核审批。

4、重大危险工程的施工单位应按专项施工方案严格进行技术交底,并有书面记录和签字,确保作业人员清除掌握施工方案的技术要领。

5、重大危险工程的施工应按方案实施,凡涉及验收的项目,方案编制人员应参加首次验收,并及时形成书面记录资料。

6、项目部对重大危险源应当记录清单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名称、危险类别、地址(地段)、责任联系人、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工地的危险,做好施工安全主要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

7、项目部建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对重大危险源必须登记、监控、检查和验收工作,责任人签名。

8、项目部在施工场所活动过程中应当将潜在的重大危险因素及消除、预防措施的书面先告知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应正确履行责任。

9、项目部安全监督人员对管辖的施工现场的重大危险源清单进行核实,及时了解重大危险形成机理,有效放矢地实施动态监控。

重大危险源的检查

1、建立重大危险工程施工台账,每周组织分包、专业施工等单位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对重大危险源的施工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施工安全检查记录。

2、凡被列入监控范围的重大危险工程,必须定期安全检查及问题整改,确保重大危险工程施工的信息畅通。

3、项目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安全管理小组,对项目工程列入监控范围的重大危险单元(项目)实施抽查,重点检查重大危险源消除和控制情况,把施工单位对重大危险工程的监控及施工情况作为工程项目安全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落实控制措施,保证工程项目安全生产。

4、项目部应每周组织专项分包、专项施工工队、班组等队伍对潜在重大危险因素的单项(项目)进行安全检查,做好记录,并指定专人落实消除、控制措施。

山西诚杰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施工危险源 篇6

运用现代安全管理理论,结合工程施工实际,辨识城市建设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和实施防治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完善和提高城市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建立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预警机制,实施城市应急救援的重要内容。现就我市建设施工安全行业监督管理角度,强调“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管理方针,开展城市建设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防治进行初步的探讨。

二、文中相关术语

为了便于展开文中叙述的讨论,结合工程施工安全活动,特提出以下相关术语的表达:

1 施工场所:房屋建筑、隧道、路桥、码头护岸、管线、燃气等工程的施工现场。

2 施工安全危险源:由于建造施工活动,可能导致施工现场及周围社区人员伤亡、财产物质损坏、环境破坏等意外的潜在不安全因素。

3 施工安全事故:施工活动中发生坍塌、坠落、触电(击)、物体打击、火灾、爆炸、中毒等意外,造成现场人员或居民伤亡或财产损失、环境污染意外;其危害程度按照建设部有关重大事故管理规定划分。

4 施工安全危险源辨识:危险源既存在于施工活动场所,也存在于可能影响到施工场所周围社区。其形成原因,包括施工前期的勘察设计不符合的结果和施工过程的各种不符合的活动、物质条件(人、物、环、管)。安全管理首先要求我们采用科学的和规范的方法对其进行识别,只有充分辨识危险源的存在,找出其原因,才能有效监控事故(危害)的发生。

5 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参与工程建设活动各方主体,在其各自安全责任范围对项目施工采取一切保护劳动者和居民安全健康、防止公共公众利益、财产损失和推进安全施工的管理活动。

6 不符合:任何能直接或间接造成人员伤害、财产物质损坏或环境破坏的违背技术标准、管理体系要求的行为或偏差。

三、施工安全危险源的辨识依据

城市建设活动的复杂专业特性和不安全因素的客观现实,加之有关方利益驱使或安全意识淡薄等,造成建设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客观存在。根据有关资料反映,建设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率占全国工伤事故的第二、三位。特别是在人口居住活动密集的市区、城中村施工,一旦发生坍(倒)塌、火灾、爆炸等事故,其涉及往往不仅是施工场所,也包括周围已有建筑、城市运营生命线设施(如供水、电力、燃气、通讯等)的使用安全和居民人身安全等重大公共公众利益;危害极大,乃至影响城市社会稳定。

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进行施工安全危险源的辨识,是加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预防重大事故发生的基础性的、迫在眉睫的工作;而这方面的工作在一些城市建设管理中尚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笔者试图从工程类型、工序、施工设施、机械和物质及其影响范围考虑,以组织的(宏观)为主和技术的(微观)相结合方法,对建设施工有关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分析。

四、施工安全危险源的主要类型及成因

1 危险源的分类

城市建设施工安全危险源初步可分为:施工场所危险源、施工场所及周围地段危险源两类,其意外危害发生后,会造成人员死亡或重伤或重大物质损失。

2 施工场所危险源

局限于存在施工过程现场的活动:主要与施工分部、分项(工序)工程,施工装置(设施机械)及物质有关。对于城市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组织来看,一个施工项目是一个危险源;对企业项目安全管理来看,一个施工项目过程包含若干个危险源。

2.1 存在于分部、分项(工序)工程施工、施工装置运行过程和物质的危险源;

(1)脚手架(包括落地架、悬挑架、爬架等)、模板和支撑、起重塔吊、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安装与运行,人工挖孔桩(井)、基坑(槽)施工,局部结构工程或临时建成(工棚、围墙等)失稳,可能造成坍塌、倒塌意外;

(2)高度大于2m的作业面(包括高空、洞口、临边作业),因安全防护设施不符合或无防护设施、人员未配系防护绳(带)等可能造成人员踏空、滑倒、失稳等意外;

(3)焊接、金属切割、冲击钻孔(凿岩)等施工及各种施工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如:漏电、绝缘、接地保护、一机一闸)不符合,可能造成人员触电、局部火灾等意外。

(4)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的堆放与搬(吊)运等可能发生高空坠落、堆放散落、撞击人员等意外:

(5)工程拆除、人工挖孔(井)、浅岩基及隧道凿进等爆破,因误操作、防护不足等,可能发生人员伤亡、建筑及设施损坏等意外:

2.2 人工挖孔桩(井)、隧道凿进、室内涂料(油漆)及粘贴等因通风排气不畅可能造成人员窒息或气体中毒危险源。

2.3 施工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临时存放或使用不符合、防护不到位,可能造成火灾或人员中毒意外:工地饮食因卫生不符合,可能造成集体中毒或疾病。

3 施工场所及周围地段危险源

存在于施工过程现场并可能危害周围社区的活动,主要与工程项目所在社区地址、工程类型、工序、施工装置及物质有关。对于城市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组织,以可能危害社区的重要角度来看,一个施工项目应当确定为一个危险源,进行辨识和监控。

3.1 邻街或居民聚集、居住区的工程基坑、隧道、地铁、竖井、大型管沟的施工,因为支护、顶撑等设施失稳、坍塌,不但造成施工场所破坏,往往引起地面、周边建筑和城市运营重要设施的坍塌等意外。

3.2 邻街施工高层建筑或高度大于2m的临空(街)作业面,因无安全防护设施或不符合,可能造成外脚手架、滑模失稳等坠落物体(件)打击人员等意外。

3.3 工程拆除、人工挖孔(井)、浅岩基及隧道凿进等爆破,因设计方案、误操作、防护不足等可能造成发生施工场所及周围已有建筑及设施损坏、人员伤亡意外。

五、施工安全危险源的主要危害

对于建筑施工中的固有危险分析,建筑施工风险来源可归纳为:高处作业、地基条件、环境因素、设备条件与成品材料、其它物质等六方面:从城市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组织来看,应把建筑施工固有风险和工程项目地处城市社区环境相结合,进行城市建设施工安全危险源的辨识和登记。建设施工安全危险源,可能造成的危害(事故)形成主要有以下类型:坍塌、倒塌、高处坠落、火灾、爆炸等。

六、施工安全危险源防治

1 在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建立和完善建设施工安全地方(城市)政府规章、制度体系,出台配套的和全社会、主要专业门类齐全的实施细则,依法管理安全生产。

2 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建立:企业负责、国家监察、行业管理、社会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建设施工安全责任制,有效开展城市建设施工安全管理。

3 应加强和完善施工安全监督机构建设,目前市、区两级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机构设置薄弱、人员配备不足、无专项开办经费。如市工程质安站和同安区、集美区质安站的安全监督经费均从工程质量监督行政事业收费中摊销,这些都反映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队伍开展工作的实际困境。

4 制订和完善城市建设安全技术政策;一方面应加强政府对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的监督,保证施工设备及安全措施费为不竞价费用,列为专项费用;另一方面应不断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和采用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适度提高工程安全设防标准;从而提升建设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水平,降低城市建设施工安全风险。

例如: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在城市街区的工程深基坑开挖、人工挖孔桩降水、隧道凿进的施工技术方案审查应考虑周围和地面已有建筑、设施的安全,不但要考虑支撑和支撑结构安全,还要采用止水帷幕(水泥搅拌、旋喷桩或冻结技术等)。又如过街人行通道、大型地下沟可采用顶管技术等。

5 制订和实施现场大型施工机械安装、运行、拆卸和外架工程安装的检验检测制度。

6 开展施工安全危险源的辨识和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对可能影响社区安全的施工项目进行城市建设施工安全重大的危险源登记。重大的危险源登记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工程名称、危险源类别、地址(地段)、建设开发单位、施工单位及联系人、联系办法、重大的危险源可能造成的危害、施工安全主要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工作)。

7 采用先进电子监控技术和监测信息系统,实施对项目现场施工安全重大的危险源及部位监控。

8 建立城市建设施工安全(政府的)和项目施工安全(企业的)联动应急救援预案和运行机制。

施工危险源 篇7

现阶段的建筑工程项目安全事故较多, 每年存在伤亡情况的安全事故数都达到几百起, 这使得安全管理工作愈发重要。施工现场是事故多发地, 现场施工受到地形、地物、地质、季节、施工环境、工程特点、施工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另外, 工程项目施工多为立体交叉作业, 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不安全因素, 加之大量的农民工参与, 使建筑施工的安全状况十分严峻。

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危险源种类繁多、隐蔽性强、破坏性大, 这使得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危险源管理成为建筑施工安全控制的核心问题, 应加强对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 增强危险源的可控性和辨识效率。

二、施工现场的事故类型分析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从这个概念上讲, 危险源并不完全是发生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而是具有危险隐患的部位或源头, 是多种危险物质、破坏性能量集中的场所。在不同的系统范围中, 危险源的区域、类型、类别等均有所不同。在工程项目建设领域,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事故是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中由危险源引发的主要事故类型。

(一) 高处坠落

根据我国2009年6月施行的《高处作业分级》 (GB/T 3608-2008) 规定, 在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m或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属高处作业。受环境或人为因素影响而导致的高处作业坠落简称高处坠落。高处坠落因高处作业者工作时所处的部位不同可分为:临边作业高处坠落、悬空作业高处坠落、孔洞作业高处坠落、攀登作业高处坠落、交叉作业高处坠落等。

(二) 坍塌

坍塌事故常见于地下工程和大面积混凝土浇灌工程中, 发生坍塌事故的危害性比较大。在地下工程中, 勘察方式和勘察范围较难实现完全信息获取, 地质、管线、障碍物等情况基本都是分区域的代表性数据表达, 这使得地下工程施工的危险隐患数目大大增加, 坍塌监测和事故处理也存在较大困难。另外, 边坡重物荷载及交通运输等也会造成对原有地下情况的破坏。在大面积混凝土浇灌工程中, 脚手架支撑力不足是造成坍塌的主要原因。

(三) 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主要是指由物体在失控或环境不完善监控情况下由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工程项目具备的进度紧张、资源类别和数目繁多、交叉作业频繁等特点都会造成物体失控状态或施工环境不完善监测的情况, 以致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在施工中常见的物体打击事故有以下几种。

1.材料器具使用或机械设备运转时高处掉落、高速甩出、大惯性撞击等伤人事故。

2.垂直运输或塔吊等吊装物品时发生的坠落或惯性伤人。

3.设备违规操作伤人或人违规进入设备作业空间伤人。

4.因温度、撞击等导致压力容器爆炸, 进而发生的碎片伤人等。

三、施工现场危险源管理失控的根源

在工程项目的每个作业活动中都存在有大量的危险源。这些危险源导致事故的触发条件各不相同, 但是一旦发生就可以造成人员伤害、机械损坏、火灾等安全事故。危险源的正确识别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进而提高项目的安全性。识别危险源首先要认识危险源管理失控的根源。

(一) 安全意识淡薄

无论是作业人员主动发生事故或被动承担伤害, 人为因素都是安全事故的最核心根源。而人为因素的重要表现就是安全意识淡薄, 进而会产生违规操作、违章作业等。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问题的根源在于从业人员流动性强、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 安全习惯没有养成等, 进而导致对危险源缺乏足够的辨别和避害能力。

(二) 施工单位对安全的投入不足

良好的安全防护措施需要足够的安全投入, 但在当前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中, 缺乏严格的安全投入体制, 企业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取更大利润而忽视安全投入工作。因此, 虽然当前安全检查和专项整治工作开展的效果显著, 但整体安全事故及伤亡数目并没有大幅度下降。

(三) 监管力度不够

对比发达国家, 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比较科学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模式, 对危险源的辨识管理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很好地应用法律、经济和科技手段来提高监管力度。

(四) 安全技术有待提高

安全技术包含安全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技术。随着高层建筑、复杂建筑和特型建筑的增多, 技术要求和施工要求更为精准, 危险源数目和类型也随之增多。但建筑行业对新危险源的认识却还较为滞后, 作业人员对新技术、新工艺的掌握不熟练, 无法实现高效的安全管理, 这些给建筑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五) 信息化建设不到位

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 我国在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在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的信息化中也存在着严重问题。缺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开展危险源管理的技术研发和实践运用。

四、施工现场危险源管理改进策略

施工现场危险源的辨识与管理应该以危险源的防控为核心, 重在持之以恒, 坚持危险源的动态管理和实时防控, 建立健全危险源识别、评价和管理制度, 利用信息化手段, 建立危险源信息库, 有效提高项目安全管理的水平。

(一) 做好危险源评价工作

危险源评价是危险源识别之后的重要工作, 其目的在于对危险源的发生条件、概率、危害性和处理方案进行系统分析, 找出危险源管理的重点和要点, 进而确定危险源发生的触发条件等核心问题。图1为本文设计的危险源评价流程图, 图中显示了危险源评价的基本流程和问题的解决路径。

(二) 做好危险源动态辨识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 要做好对危险源进行动态的识别。本文根据动态识别的阶段将其设计为施工前辨识、施工中辨识、事故后辨识和施工后辨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重点和特定流程。项目部对工程项目施工工序的动态分析有助于检查并纠正安全隐患。图2为危险源的动态管理流程。

(三) 做好安全上岗工作

经过对住房与城乡建设部2004~2012年的安全事故报告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 安全事故发生的死亡人数、死亡时间、死亡原因等都有其规律性。这个规律性体现在死亡人数上就是1人死亡的安全事故非常多, 因此要加强安全上岗工作, 培养工程项目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和用具的规范使用, 做好安全生产组织工作。

(四) 做好危险源管理信息化工作

合理利用信息化手段, 这不仅是大量危险源数据处理的需要, 也是规范化管理的需求。施工现场应通过进行危险源辨识和管理的信息系统建设, 实现对危险源的动态把握。这就需要进行危险源数据信息的搜集、分析和处理, 实现项目危险源数据的可持续使用, 实现自动化、信息化的分析预警, 从而实现对危险源的直接管理和监督。积极利用物联网、互联网、现代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来搭建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 实现有效的安全控制, 这将是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

五、结论

工程项目的类型和建设规模差异较大, 项目危险源也多种多样, 导致工程项目安全隐患日益增多。因此, 加强对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危险源的有效辨识和高效管理是降低安全事故率、促进项目成功的重要内容。本文认为, 设置辨识及动态管理流程、加强安全上岗工作、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将有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持续开展。

参考文献

[1]陈远吉, 王霞兵.建筑工程施工安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2]谢伟.建筑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J].工程技术, 2010 (12) .

试论危险源控制与施工安全管理 篇8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是我国劳动保护的基本方针。事故一旦发生, 其后果就无法挽回, 防患于未然, 把预防措施落到实处, 从思想上给予重视, 从物质上给予有力保障, 在组织机构、安全责任、安全教育、提高防范、监督管理以及劳动保护、施工现场、环境卫生各方面都对事故预防措施予以充分重视, 是贯彻安全生产方针的重要内容, 各级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建设企业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重要步骤, 也是企业素质和形象的外在体现, 与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 是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2 危险源分析、辨识与控制

危险源是可能造成事故发生的来源和可能, 在实际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是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存在的, 主要有两大类。

第一种是能量和危险物质的存在, 它是危害发生的最根本原因, 如电能, 易燃气体, 高处物体的势能等。第二类危险源是约束和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失控的设备, 设施和措施。如电线、电缆的绝缘层, 装气体的钢瓶、起重机钢绳等。它们本身无害, 可一旦损坏和失效就有可能造成危险的发生。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

风险控制时要按以下顺序和原则考虑:应尽可能完全消除有不可接受风险的危险源, 并应努力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如用安全品取代危险品, 使用低压电器等。努力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 应使工作适合于人, 应尽可能利用技术进步来降低劳动强度和改善安全条件。如降低人的精神压力和体能消耗等。保护每个工作人员,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完善管理制度, 健全工作程序。改进机械设备的安全性, 如增加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等。应有可行、有效的应急预案。

3 安全事故多发类别

按照我国《企业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规定, 职业伤害事故分为20类, 其中与建筑业有关的有以下12类:

⑴物体打击、⑵车辆伤害、⑶机械伤害、⑷起重伤害、⑸触电、⑹灼烫、⑺火灾、⑻高处坠落、⑼坍塌、⑽火药爆炸、⑾中毒和窒息、⑿其他伤害。而其中造成事故最多的建筑业事故是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坍塌事故, 这五种常发生的事故, 近几年来已占到事故总数的80%~90%。以上, 是建筑安装企业重点易发的危险因素。是需要拿出大精力、是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重点防范的隐患源头。

4 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

4.1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 原因归纳

起来, 主要就是;一是“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观念还比较淡薄;二是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贯彻执行还不够得力, 安全管理制度没有真正落实, 措施没有真正到位;三是在企业经营规模扩大和建筑施工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 过分压缩安全资金投入, 降低安全防护水平, 管理粗放。

4.2 造成安全隐患的危险因素有

人的因素:是指直接参与工程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和操作者, 其素质的高低, 理论、技术水平的高低, 以及是否有责任感, 是否积极主动, 都会影响到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主要包括身体缺陷、错误行为、违纪违章。

材料的因素: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 是工程项目施工的物质条件, 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主要包括材料, 半成品、设备、装置的缺陷, 作业场所缺陷, 物质与环境的危险源。

机械的因素:机械是工程实施机械化快速施工的重要物质基础, 对工程质量和进度都会有重要影响。无防护装置、电器无漏电保护、方法的因素:包含了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设计方案、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实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的控制, 会直接影响工程项目三大目标的实现。

环境的不利因素:现场布置杂乱无章、视线不畅、沟渠纵横、交通阻塞、材料工具乱堆乱放、粉尘飞扬、噪声刺耳等使劳动者生理、心理难以承受, 则必然诱发安全事故。

管理上的缺陷:对物的管理失误, 包括技术、设计、结构上有缺陷、作业环境有缺陷、防护用品有缺陷等;对人的管理失误, 包括教育、培训、指示和对作业人员的安排等方面的缺陷;管理工作的失误, 包括对作业程序、操作规程、工艺过程的管理失误以及对采购、安全监控、事故防范措施的管理失误。

5 安全管理措施

经过以上的分析和总结, 我们已经了解了安全事故的原因和诱发因素, 为保证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做到文明施工现场管理的要求, 在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中, 把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持续稳定的发展经济效益, 保障人民的生命和经济利益不受损失。在对施工安全隐患因素进行阐述和分析的基础上, 我们要有针对性的努力抓好以下几项安全措施:

5.1 从建筑施工许可和企业资质上严格把关

无证施工或越级施工是引发施工事故的源头之一。工程建设方和总包单位要严格审查分包单位和劳务承包单位, 如有无企业资质证书和施工范围 (包括安全许可证, 资质等级, 年审情况) 、拆迁进度、施工图纸、安全保证的具体措施、建设资金、监理单位等不具备条件的项目, 应严格执行法规政策, 决不姑息。

5.2 建立健全承发包体制, 杜绝层层转

包, 忽略安全的施工现象。从建筑工程发包和承包过程把关, 建筑工程发包中的不良行为和承包是引发安全事故的主要源头。要禁止在招投标活动中, 不遵循公开、公平、平等竞争的现象, 将应实行招标的建筑工程、材料和设备直接发包。

5.3 完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 高度重视

安全生产,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保证措施。全面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把安全责任落到实处, 企业主要负责人, 项目经理、安全员、技术负责人及相关管理人员都要签订责任书, 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 将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工人在安全方面应做的工作及责任进行明确规定, 责任到人, 全员抓安全。

5.4 认真实行安全教育制度, 三级安全

教育制度,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安全事故中人的因素是可以通过技能教育予以提高的。教育中要包括各级管理人员的教育, 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 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要坚持不懈、经常不断地进行。要采取多种形式, 具体并切合实际。

5.5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

机械及电气焊等特种作业工种等须由有资格证的专业人员操作, 尤其对于一些危险性较大的项目施工时, 要加强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全面检验施工设施的安全状态, 施工现场的施工设施包括“三宝”、“四口”、“五临边”、施工用电、脚手架、施工机械等, 在检验其安全状态时, 必须对安装组成的各种材料、构件、部件等的合格证、性能指标进行检测, 确保防护装置、保险装置、信号装置满足设计和使用功能, 符合施工安全规范的要求, 同时, 还应经常检修、保养, 保证良好的作业环境, 使其运转正常。

目前, 安全管理工作复杂多变的, 安全形势仍十分严峻, 广大的安全管理人员要坚持安全生产管理, 落实各项制度, 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 真抓实干, 就一定能遏制住安全事故的发生, 把安全事故和由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创造和谐的建筑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编委会编.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

[2]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制教育从书编委会编.2002.

施工危险源 篇9

1 城建施工中辨识重大危险源的必要性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在不断地加快,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城镇建设中出现各种问题, 尤其是城建施工中的危险源识别问题。城建施工中对重大危险源的准确识别, 对施工工程的安全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城建施工具有两个特点, 一个是复杂性, 另一个则是周期长。我国建设施工的范围广, 因此, 在不同的施工工程、不同的作业模式中, 危险源以及危险系数都不同。其中, 高空作业危险、爆炸危险以及机械事故损伤等都是较为重大且常见的危险源。规模越大越复杂的工程, 由于其施工队伍人数较多、施工环境复杂等不可控因素, 施工过程中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这也使得施工管理更加困难。此外, 现代的建筑施工工程, 在施工工艺、工程技术等方面的要求都较高, 在施工中往往会潜藏着很多危险, 一个施工环节的小失误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施工安全事故, 这在具体的施工环节中十分常见。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往往会构建一定的安全管理体系, 通过该体系可以对危险源进行辩识, 并全面地对施工工程进行安全上的监管, 保证施工安全。就目前的建筑施工工程来说, 其对危险源进行的控制, 主要体现在施工的前期对施工工程工艺的要求、工程结构的分析以及施工环境的管理上, 对这几个方面进行管控, 有助于形成一个连贯的施工系统。并且, 通过该系统, 可以监控工程的关键施工技术, 对危险事故能起到很大的防范作用。在施工的前期, 将危险源管控好, 在施工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地降低施工的危险系数, 能在最大程度上将施工中存在的隐患减少或清除, 对施工过程起到了安全管控的作用。

2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对施工中的各类危险源进行辩识, 强化安全监管体系的管理作用, 是对重大事故进行预防的基础。根据我国安全施工以及危险源辩识的有关政策法规, 施工中的重大危险源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施工场所的重大危险源, 另一类是施工场所周围地区的重大危险源。

2.1 施工场所重大危险源

所谓施工重大危险源, 是指在现场施工中, 与施工各个施工工序、施工设备等物质有关的危险源。从安全施工组织管理的角度来看城建施工,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重大的危险源, 而如果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看, 一个施工项目中有多个危险源。

在项目施工中, 各个工序使用施工设备时, 都会存在一定的危险, 这些方面的危险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普通的使用设备方面, 如脚手架, 爬梯, 模板安装、起重设备以及局部的工程结构等由于自身或者外力因素而造成倒塌, 致使施工人员生命受到威胁;第二, 在高度大于2米的高空进行作业时, 因为没有在作业过程中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或者没有进行安全防护而造成人员从高空跌落、失稳等而造成安全事故;第三, 电气施工设备如金属切割、焊接等, 没有对其做好安全保护措施, 致使电气设备漏电等, 造成人员触电受伤, 或者引发工地火灾, 威胁生命财产安全;第四, 在对构件、设备以及工程材料等进行运输的过程中, 没有良好的防护, 导致物件掉落而对人员造成损伤;第五, 建筑物的拆除或者人工挖井等过程中爆破不科学, 或者操作失误而造成人员伤亡, 以及对周围的建筑物造成损坏;第六, 在进行室内装修时, 没有按照要求使用环保无毒的材料, 加上室内空气不流通而造成工作人员中毒死亡;第七, 工地卫生饮食等不达标, 导致全体人员患上疾病。

2.2 施工场所周围地段重大危险源

施工周围场所的重大危险源有可能会对周围的居民造成一定的危害, 该危险源主要与施工所在地的地址、施工工程的性质、施工工序的进行以及施工所采用的材料等有关。对于这些危险源, 应该对其进行辨别, 以免对周围地区的居民造成人身伤害。这些危险源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第一, 基坑开挖或者施工降水等造成周围地基下陷, 导致周围建筑物倒塌等问题;第二, 与周围居民区衔接的基坑在进行施工时, 由于防护措施不到位等原因而造成周围设施倒塌, 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第三, 与居民区相近的高空作业面, 在没有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施工造成物体掉落砸伤路人等情况。

3 对建筑施工中危险源的防治措施

3.1 改善建筑施工的技术

施工工程关键环节的技术不到位以及施工过程中陈旧的机械设备仍被广泛使用, 这是产生施工重大危险源的主要原因因此, 在施工中及时地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 加强设备更新力度, 以及在关键的施工程序中对施工工艺进行管控, 是降低施工危险发生概率的主要措施。同时, 在施工建筑过程中, 对安全施工技术的标准进行强化, 可以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此外, 在对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工艺进行改善时, 需要注意有关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核, 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地加强其专业施工技能的培训, 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进而有效地防止由于人为因素造成危险事故。

3.2 完善安全监督机制

城建施工工程有一定的特殊性, 这决定了施工的高危险性, 因此, 在施工中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督机制是十分必要的。目前, 我国各个城市都建立有专门的安全监督机构, 但是在机构经费以及人员等方面明显存在着不足。因此, 在建设安全机构的同时, 也要注意对机构体制以及监管工作进行落实, 并以职业的规范标准以及良好的工作态度对各个建筑的施工过程有效地进行监管, 以保证施工过程中准确地识别危险源。

3.3 强化安全管理工作

在对城建施工工程进行安全管理时, 应认真按照我国相关的规范法规进行, 使施工管理过程规范化。并且, 在管理时应落实责任制度, 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 使安全管理工作在责任制度的规范下有序地进行。对施工进行安全管理会涉及到施工过程的各个方面, 这就要求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全面到位, 根据不同类型的安全责任对监管部门进行划分, 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协调, 以保证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 负责安全管理的人员应有较高的个人素质以及良好的职业修养, 态度要认真负责, 对施工进行有效合理的监管。

4 结语

在当前的城市建设施工中, 施工的安全性以及建筑的高质量是城建施工的关键, 因此, 建筑工作开展的重要部分就包括了施工时的安全管理。在对施工进行安全管理时, 如何辩识危险源是重要部分, 同时, 必须对危险源进行防治, 健全监督体系, 强化安全管理, 这样才能确保建设工作安全有序地进行。

参考文献

[1]李克生.加强监管完善立法是提高施工安全的最有效途径[J].建筑安全, 2010, 24.

[2]刘铮, 孙俊, 邵剑龙.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施工安全危险源辨识库研究[J].施工技术, 2014, 33.

[3]易光旺.浅析国内外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危险物质临界量的差异[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2, 3.

施工危险源 篇10

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危险源管理是整个职业健康管理和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笔者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的相关规定和GB 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有关条文,结合多年施工经验,在论文中对施工危险源进行分析论述,并提出相关防控措施。

1 施工现场危险源识别

施工现场危险因素众多,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业人员因素。

施工作业人员是构成施工活动的主体,也是需要保护的对象。它主要包括作业人员技术危害、作业班组内部人员配置不合理危害、班组之间协同作业状况不佳危害及各班组间整体安全性差异危害等方面。

2)施工材料因素。

施工用材也是需要防范的危险源,主要包括材料输送方式危害、构配件和工厂预制件使用状况缺陷、材料违章堆放危害、不合格材料使用危害、危险材料存放和使用危害等方面。

3)施工机械因素。

施工机械是指运用到施工活动中的各种机具设备。它的危害主要包括陈旧或带病机械设备使用危害、人机混合作业危害及设备操作性缺陷等方面。

4)作业环境因素。

由于施工项目的体积大和露天作业的特点,决定了外部环境对它的重要影响。包括特殊环境下施工(如缺氧、有毒气体、烟尘、噪声、振动、高温、低温、易燃易爆危险品围绕)危害、现场(夜间)照明不足或有影响视线的障碍物的危害、作业面狭小、无工作平台或施工作业现场安排不合理,无防护设施危害、高空作业或者深基坑内作业危害、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作业(如雷雨、大雪天气、地下作业等)危害及施工现场混乱危害等方面。

5)施工技术因素。

有些运用在施工中的施工技术其自身就携带着许多危险。这些主要有特殊或危险作业、设备安全技术控制缺陷、电力危害技术控制缺陷、明火动力点技术控制缺陷、施工工艺不当危害及防护用品使用不当危害等方面。对于这些施工技术,我们必须重点加强安全控制,并为从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6)施工管理因素。

施工管理是安全管理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它是安全管理中“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的直接体现。在现场主要体现在危险作业策划、指挥和监控缺陷;现场围护和警示缺陷;安全标识、联络警示信号和沟通缺陷等方面。

2 常用危险源评价方法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的基本方法有定性评价、半定量评价及定量评价三类,一般采用的是定性评价法与半定量评价法。具体操作方法有:

1)直接判定评价法。

如对照经验法、类比法、物体材料性质分析法等。

2)安全检查列表法。

如公司级、工地级、班组岗位与专项性安全检查表(起重机械、电气设备设施、吊装作业、明火作业、危险化学品等)。

3)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采取“打分”的办法指定各主要因素的分数,然后根据总的危险分数来评价其危险性。根据D(危险性)=L×E×C公式,得出风险影响等级D。根据分值区域判断其风险程度D值越大,说明风险越大需要采取控制措施。

4)故障树分析法(FTA)(或称事故树分析法)。

以故障、事故、事件为起点,作为顶上事件,然后按照逻辑关系,分析其可能产生后果的原因、失效状态。

5)鱼刺图分析法。

鱼刺图分析法主要是对构成施工危险源的各部分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出关键控制点,从而指导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3 危险源防控措施

1)加强安全和技术教育。

随着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参与施工的人员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批农民工加入到施工行列中来,他们之前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在技术和安全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对他们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培训显得非常重要。而且不仅是特殊作业人员要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持证上岗,还包括一般工人、现场和公司管理人员以及建设指挥者和各级领导。提高施工各参与方的安全和技术素质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只有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才能提高施工参与人员的安全意识,使之掌握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2)重视安全巡视。

首先要建立健全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并且对其进行强有力的落实,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在安全专职人员的日常巡视过程中,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及时处理,把危险事故扼杀在源头。再次加强工程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工作。比如在超重超高模板支撑系统或深基坑支护分项工程中,做好变形监控工作,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根据施工现场人机环境变化和工程的发展状况进行预控监督,做到有的放矢。

3)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根据部分施工人员安全技术知识比较欠缺的特点,对于工程中重要的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要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尤其是登高作业、交叉作业、机械设备的操作、电动工具的操作、深基坑支护、超重超高模板支撑系统、起重吊装工程以及各种防护设施的使用等作业。技术交底一定要按照程序交到个人,切不可走形式过场、马虎行事。同时,要坚持搞好文明生产,杜绝违章施工。

4)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

项目部要根据项目施工规划制定出明确的安全目标,并对施工管理人员要明确责任分工,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环节,形成人人抓安全的局面。不能将安全工作推到安全员一个人身上,要形成所有参与齐抓共管的面貌。建立项目部的安全轮流值班制度,值班人员作为当日安全生产的具体负责人,主要负责监督和督促班组做好班前的安全教育,对现场的违章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对现场的安全生产状态进行全面的检查,做好值班和交接班记录等。

5)加大安全资金投入。

加大安全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积极更新安全设施,推广使用国家推荐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同时为工人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虽然施工危险不可避免,但是保证安全生产资金的正常使用是预防工程事故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措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明文规定,严禁将安全生产资金挪作他用。

6)运用先进施工技术。

施工单位的安全技术工作者必须掌握现代安全管理的新理论、新方法及新技术,同时还要掌握建筑业发展前沿的技术知识,这样才能灵活应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解决施工生产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并有所创新,进而减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近年来,为预防建筑施工工地事故,逐步淘汰了轨吊、竹跳板等落后材料设备,而采用自升式吊车、铁木跳板等新兴材料设备,这对于减少起重事故和高处坠落事故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危险性较大的作业,用机械化或自动化代替手工操作,改善工人作业条件,使建筑施工作业安全事故从根本上降下来。

4 结语

随着陈旧落后设备的淘汰及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推广使用,建筑工程施工事故也相对减少,但是它仍然是安全事故高发行业之一。项目的各参与人员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树立“警钟长鸣”安全意识,减少一般事故的发生,杜绝重大和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作业环境。

参考文献

[1]孙建华.房建部门重大伤亡事故预防措施浅议[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3(9):221-222.

[2]党宏斌.浅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努力方向[J].建筑安全,2007(8):121-122.

[3]任宏,兰定筠.建设工程安全技术与管理丛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蔚小英.浅谈施工安全生产管理[J].山西建筑,2008,34(2):220-221.

[5]张仕.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6.

施工危险源 篇11

关键词:工程施工危险因素控制措施

1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原则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整个建设施工过程。在控制过程中,要求对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突出重点,针对重大危险因素和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因素,进行重点控制。

1.1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原则 ①立足消除和降低危险,构建系统安全,落实个人防护;②预防为主,防控结合,預案与应急措施联动机制;③动态跟踪,重点控制,应变策略。对极不可承受的危险要禁止作业,对重大危险要立即整改,对中度危险要限期整改,对轻度危险要加强监控和保护,对尚可忽略的危险,按照常规进行管理。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原则告诉我们,危险因素控制措施依次包括消除危险因素、降低和限制危险、使用个体防护装置等。在选择危险控制措施时,优先选用图中底层的措施,只有下一层的措施不能使用,或受到技术、经济和管理等实际因素制约时,才选用上一层措施。

1.2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事故预防原则 事故预防可以分为事故发生前的预防及事故发生时的防止和减少事故损失的预防。这是一种发现、识别各种危险因素及其危险性并对其进行消除、控制的手段和措施。其基本目标是采取措施约束、限制危险因素的产生、发展和作用。一般按照以下优先次序进行选择:根除危险因素;限制和减少危险因素;隔离、屏蔽防止危险因素产生连锁作用;采用故障安全措施;减少故障及失误;安全规程;矫正行动。

1.3 建筑施工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措施的一般方法 制定安全目标、指标、组建机构、落实人员职责;制定管理方案,包括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等;制定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作业规范、管理制度等;加强监督、检查、测量及测试;对危险作业、危险设备、危险场所,加强运行控制。

1.4 应急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 当事故发生时,必须及时采取应急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选择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原则一般按照以下优先次序进行选择:隔离危险因素;薄弱环节防控;个体防护措施;避难和救生行为;救援行动。

2 危险因素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管理对象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具体危险因素,施工过程的危险因素包括技术工艺因素、材料因素、机械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五大类因素,每种因素都包含一定数量的具体危险因素。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危险因素预防控制工作可分为: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方案制定和初始评审及相关准备工作;工程实体施工全过程(基础施工阶段、主体施工阶段、装饰安装阶段)的危险因素识别分析、预报和定期评价分析、根据评价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发生事故后的应急管理和紧急救援等不同阶段的内容。

2.1 技术工艺因素控制措施

2.1.1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进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采用成熟的施工工艺标准和安全技术标准等。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应包括内容有:临时用电安全方案、基坑护坡支护安全方案、脚手架搭拆安全方案、模板支撑体系安全设计方案、高处作业临边洞口安全防护方案、建筑构配件吊装安全方案。

2.1.2 使岗位安全化、操作标准化,根据各个工种所涉及的危险因素和技术工艺特征,编制科学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指导书,通过专门的培训教育或岗前的技术交底,使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真正落到实处。施工企业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要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修正。

2.2 材料因素控制措施 ①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招投标制度;②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进场复检制度,确保使用的材料符合国家相关质量安全标准。

2.3 机械设备因素控制措施 ①选用安全性能较高的机械设备;②指定专人操作危险性较大的机械设备,特殊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③定期检修保养机械设备、及时更换零部件,确保机械设备安全正常运转。

2.4 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①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质、地形、气象条件、周围环境,科学合理地布置施工现场,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整洁、有序;②指定专人接收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天气变化趋势,以便采取对策;③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的平面布置要求,指定专人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性管理。

2.5 管理因素控制措施

2.5.1 建立健全各项危险因素管理的规章制度。在对危险因素进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各项危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重大危险因素控制实施细则、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制度、交替班制度、检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异常情况紧急措施和安全考核奖惩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

2.5.2 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各级领导及相关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对涉及危险因素管理的相关领导和人员进行定期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危险因素管理的目标和意义;施工项目危险因素的辨识和评价;危险因素触发条件及控制措施;危险因素管理的日常操作要求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

2.5.3 明确安全责任,定期安全检查。对施工中的各个系统层面的危险因素管理确定各级负责人,并明确他们各自应负的具体责任,特别要明确各级单位对归属区域的危险因素定期检查的责任。包括作业人员的每天自查、职能部门定期检查、企业领导的不定期督察等。

施工危险源 篇12

1 危险源辨识的主要内容

钻探工程项目中危害因素的辨识与危险评价过程中,应对安全技术(能量危害物质、失控(包括生产、控制、安全装置和辅助设施等故障及人员失误))、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和客观因素等四个主要方面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价。

1.1 安全技术方面存在危险源

所有危险、危害因素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从本质上讲,之所以能造成危险、危害后果(发生伤亡事故、损害人身健康和造成物的损坏等),原因均可归结为存在能量、危害物质和能量、危害物质失去控制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并导致能量的意外释放或危害物质泄漏、散发。故存在能量、危害物质失控是危险、危害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都是危险、危害因素。

1.1.1 能量危险源

一般地说,系统具有的能量越大、存在的危害物质的数量越多,系统的潜在危险性和危害性也越大。另一方面,只要进行生产活动,就需要相应的能量和物质(包括危害物质),因此所产生的危险、危害因素是客观存在的,是不能完全消除的。

1.1.2 机、电设备故障

故障(含缺陷)是指系统、设备、元件等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性能(含安全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包括安全功能)的现象。在生产过程中故障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迟早都会发生;故障的发生具有随机性、渐变性或突发性,故障的发生是一种随机事件。造成故障发生的原因很复杂(认识程度、设计、制造、磨损、疲劳、老化、检查和维修保养、人员失误、环境、其他系统的影响等),但故障发生的规律是可知的,通过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和分析总结可使多数故障在预定期间内得到控制(避免或减少)。系统发生故障并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危害因素主要表现在发生故障、误操作时的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缺陷和设备在强度、刚度、稳定性、人机关系上有缺陷两方面。

1.1.3 施工现场具体存在的安全技术方面的危险源

主要有五个方面:(1)施工场地。从场地的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象条件、交通条件、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即从上至下看是否存在高压线、地下管线并必须采取防雷设施;从前后、左右看是否存在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现象。(2)设备、装置:高压、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3)机械设备: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4)电气设备(柴油机):断电、触电、火灾、误运转和误操作及雷电;(5)危险性较大设备、高处作业设备。

1.2 管理缺陷

安全管理是为保证及时、有效地实现目标,在预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检查等工作,是预防发生事故和人员失误的有效手段。管理缺陷是影响失控发生的重要因素。

1.3 安全教育缺课(失误操作危险源)

人员操作技术的培训和具体实践的训练不够科学和严格,人员的专业素质达不到标准的要求。在执行任务和操作装备时,便可能因操作失误发生事故。训练的失误也成为一类风险因素[1]。

1.4 客观因素

温度、湿度、风雨雪、照明、噪声、振动及自然灾害(火灾)等因素都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也是发生失控的间接因素。

2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如能对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地控制,就能很好地预防事故的发生,即使发生事故,由于采取了一定的控制措施,可以使事故的损失降低。

2.1 危害作业点危险源等级的划分依据

根据事故发生的概率、职业性伤亡和企业财产损失的程度、职业危害的轻重三个方面因素,确定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的三个等级。

(1)班组级(C级):发生事故的概率较小,职业伤害程度较轻,企业财产损失较小,或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较小。(2)车间级(项目部)(B级):发生事故的概率较大,易发生多人伤害,财产损失较大,或造成慢性中毒。(3)企业级(A级);发生事故的概率很高,易发生群死、群伤,造成财产重大损失,或可能发生急性中毒事故。

2.2 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

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可采用如下程序进行[2]:

(1)根据以往经验和技术条件,分析对象出现事故的可能类型。

(2)调查危险源,即危险因素存在于哪个子系统或过程中。

(3)识别转化条件,即研究危险因素转变为危险状态的触发条件和危险状态转变为事故(或灾害)的必要条件;进一步研究防治办法,针对事故链中各要素逐项研究其消除办法或避免措施。其一,危险因素能否消除,如能否停电;其二,触发事件能否避免,如能否系安全带或防护罩;其三,原因事件能否排除,如高处作业时站稳等;其四,还要检查这些办法、措施的可行性、效果。

(4)确定危险等级,排出先后顺序和重点,以便优先处理。

(5)执行、落实防范措施、办法。

(6)安全措施一栏,应填写全面,对工作中各环节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都要加以分析,按事故链中的各要素逐项采取防范措施,并在工作中认真执行,以确保整体工作的安全。

3 危险源安全因素影响风险评价的方法

3.1 危险源安全因素影响风险评价的方案

进行风险评价是为了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划分风险等级,通过合理决策来分配有限资源,将安全措施优先应用到最大风险上,防止隐患给组织带来更大风险[3]。危险源安全因素影响风险评价的方法,主要从物的不安全状态(设备、设施和场所的自身缺陷等)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主动行为、过失行为等)以及环境条件三方面入手,不仅考虑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和标准的执行情况,同时还要考虑到对安全管理进行控制程度、发生事故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影响频次及周期,还要对过去、现在和将来,正常、异常和紧急情况进行综合考虑[4]。危险源的评估过程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即确定危险源可能性,量化危险源发生后损失值,综合可能性和损失值之后的风险值,最终完成危险源风险评估表[5]。

3.2 危险源安全因素影响风险评价的实例分析

针对福建省121队野外钻探施工特点,现就存在危险因素是否为重要安全因素采用此法进行判别。现对钻机搬迁中的车辆伤害、钻塔安装拆卸的高处坠落、触电安全、防地灾、防雷、防台风及防火灾等7种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首先是车辆伤害的风险值最大,属于最重要安全因素;其余均为重要安全因素。

4 钻探工程施工中危险源的控制

4.1 重要危害因素控制的基本要求

对于每类级别的危险源采取事故预防对策时,应能够:(1)预防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2)排除工作场所的危险和危害因素;(3)处置危险和危害物并减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内;(4)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5)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条件的要求。

4.2 选择事故预防对策的原则

按事故预防对策等级顺序的要求,设计时应遵循原则:(1)消除;(2)预防;(3)减弱;(4)隔离;(5)连锁;(6)警告;(7)个人防护用品。

4.3 重要危害因素安全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具体方法很多,可以归纳为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两种方法,现就重要危害因素控制情况分述如下[6]。

4.3.1 重要危害因素安全技术控制措施

(1)预防交通伤害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驾驶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驾驶车辆。驾驶人员必须是经福建省121队安监科同意有备案的专职驾驶员或兼职的驾驶员,其他人员严禁驾驶车辆。做好出车前的安全检查,记录在案;外雇驾驶员驾龄在3年以上,外雇车辆必须签订《安全管理协议书》,及时交纳强制保和商业保险。

(2)采取预防高处坠落的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7]:①从事悬空作业人员,每年要定期进行一次身体检查。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低血压、贫血病、神经衰弱及四肢有残缺的人员,以及年龄不满18周岁和饮酒以后,均不得从事登高作业。②6级以上的大风及雷暴雨天,禁止在露天进行悬空作业。③凡从事2m以上登高作业人员,必须佩戴符合国家标准并具有检验合格证的安全帽,系安全带,以保护头部。④每次使用权用安全带之前,必须对安全带进行详细检查,确无损坏,方准使用。上下高空时,应把安全带的系绳盘绕在身上,防止误挂。登高作业前必须把安全带的系绳挂在牢固的结构物、吊环或安全拉绳上,且应认真复查,严防发生虚脱、脱钓等现象。⑤使用安全带采取高挂低用,减少坠落时的冲击高度。

(3)预防雷电伤害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地质勘探安全规程[8]:①雷雨季节,钻塔必须安装避雷针,其接闪器应高出塔顶1.50m以上,接闪器必须采用高压瓷瓶固定,并与钻塔绝缘,接地线的材质、规格、形式应根据地基岩性而定,引下线与距钻塔绷绳间距应大于1m。②接地极与电机接地、孔口管及绷绳地锚间距应大于3m。③接地电阻应小于15Ω,并定期测定[9]。④作业中遇雷雨天不要走近高压杆、铁塔、避雷针,至少远离20m。

(4)预防触电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福建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编写的《电工作业安全技术》[10]:①为防止意外电气事故的发生,在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上还需要采取一些预防性安全措施:即采用熔断器、断路器、漏电保护器、安全电压、接地和接零。②钻场的电气设备、线路的安装和检修以及调试或故障处理,必须由专职电工负责施工。③钻场电气设备和装置的安装,应考虑钻场的配线和检修安全;进入钻场的动力导线必须使用橡胶电缆;电缆进入钻场必须安放在管内或槽内,进出口处应有护缆装置。④钻场的配电盘、柜、箱应设在干燥的位置,遮盖要好,防止日晒雨淋。搬迁时应防止损坏。⑤雨天操作配电柜时,操作者必须穿戴好绝缘鞋(脚踏绝缘垫)、绝缘手套后方可进行作业。⑥钻场的照明灯和电动工作台的磁力开关的电压不得超过36V,照明灯的导线,必须使用橡胶电缆。⑦作业完毕要把电闸拉下,锁好电闸箱,电闸箱内不置任何物件、工具;潜水泵下入水池、水塘或河沟以及溶洞抽水时,必须采取保护接地,防止伤害人、畜。⑧在搬运较长的金属物体如钢筋、钢管等到材料时,不要碰到电线。

(5)预防机械伤害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①缺乏安全装置。如机械传动带、齿轮等伤害人体部位没有完好的防护网。②不具操作机械素质人员上岗或其他人员乱动机械,是造成机械伤害的又一原因。因此操作各机械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该设备性的基础知识,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③检修、检查机械忽视安全措施。如人进入设备检修、检查作业,不切断电流,未挂“不准合闸”警示牌,未设专人监护等措施而造成严重后果。④加强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及日常运行记录管理。

(6)预防自然灾害(火灾)的安全技术措施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火灾)进行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并实施演练。福建省121队已制定了《防灾综合应急预案》、《防地灾专项应急预案》、《防台风专项应急预案》、《防火灾专项应急预案》及《防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中毒及车辆伤害等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等5个应急预案。

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火灾)预报时,应当及时向下属部门及相关单位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火灾)可能危及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应当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

4.3.2 重要危害因素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1)建立项目班组安全网络

由于人是危险控制的最重要因素,因此,福建省121队每年在年初均完善各级安全组织网络,各钻探实体单位必须至少配备一名专职安全员,明确各自责任和义务,努力实现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2)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各实体单位行政正职是该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各行政副职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各技术主管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技术负责;各钻机、班组长是本组(班)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逐级签订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状,层层分解安全管理目标,促进各级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对高危作业人员(如汽车驾驶员、登高架设人员、普通电工、电焊工、机电维修人员、放射源管理人员等)都要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

(3)严格执行安全培训制度

做好各类安全培训人员的培训。必须进行安全管理培训的人员是: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普通电工、金属焊接切割、登高架设等)及其他新工人和临时聘用的人员。此外,还要做好“新工艺采用前、新设备使用前及新工地开工前”等“三前”培训。要严格考核,未经培训的人员不许指挥生产、不准上岗操作。

(4)严格遵守钻探安全操作规程

工人从踏进钻机施工现场,应遵守如下钻探设备安全操作规程:①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上班前不准喝酒,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穿戴整齐,戴好安全帽,赤脚、穿拖鞋、打赤膊工作。②高空作业必须挂好安全带,禁止上下同时作业。③各类机械设备安装、牢固、周正、水平,不准带电移动设备。④弯曲及裂痕未经修复的钻塔不得使用,各部、零件均应保持完整无缺。⑤所有设备迁移,必须先切断电源总开关,严禁带电移位。⑥运输设备、材料、人员的运输车辆,必须由持有执照的驾驶人员驾驶操作,严禁无证驾驶。⑦对“三违”人员,按福建省121队《安全生产奖罚办法》(闽煤地121字2010[56]号)进行处罚。

(5)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切实加强钻探安全生产管理,福建省121队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六项管理制度:①建立安全生产动态报告制度。②建立安全交底制度。③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制度[11]。④建立安全基础资料的管理制度。⑤建立安全事故追究制度。⑥建立安全目标管理考核制度。

(6)对从事钻探施工人员购买安全责任保险

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具有较强的社会保障功能。保险公司在伤亡事故发生后开展的理赔勘查,是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督促检查。不仅可以划分责任,还可以发现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差距和问题,促使企业“亡羊补牢”,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12]。分档次对从事钻探施工人员购买安全责任保险。对于从事特种作业人员(普通电工、金属焊接切割、登高架设等)人员,购买的安全责任保险金额要高些;对新工人购买的安全责任保险金额稍低些;对一般钻探职工可购买团体意外保险。

(7)保证安全技措经费投入

保证必要的安全技措经费投入,是确保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重要保证,安全技措费主要用于如下几个方面: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生产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如消防器材、所有旋转设备的防护罩、漏电保护器、安全警示标志,以及一些特殊防护设施等,都始终保持安全有效,福建省121队每年的安全技措费达20万元以上。

5 结论

危险因素的存在有其固有性,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是一个变量,具有潜在性、突发性,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和环境下,危险性是可以转化的,而没有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系统地去评价它,就可能出现分析不到位、漏项、评价不准确等问题,最终导致采取措施不当,难以达到预防控制事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军,宁俊帅,宋海军,李灏.军事装备使用风险初探[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3):139-143LI Jun,NING Jun-shuai,SONG Hai-jun,LI Hao.Study on oper-ational risk of military eqipment[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Technology,2009,5(3):139-143

[2]国家经贸委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等.中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程[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

[3]张秀艳,王燕清,罗其俊.多重防护的复杂系统中危险源风险评价定量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2):81-84ZHANG Xiu-yan,WANG Yan-qing,LUO Qi-jun.Research on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 methods of hazard in multi-defendingcomplex system[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5(2):81-84

[4]张智勇.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HSAS18001GB/T28001)认证实战指南[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5]张磊,李新春,张旭,韩虎.浅谈煤矿危险源的辨识方法与评估[J].煤矿安全,2010,41(7):158-160ZHANG Lei,LI Xin-chun,ZHANG Xu,HAN Hu.Identificationand Evaluation of Hazard in Coal Mine[J].Safety in Coal Mines,2010,41(7):158-160

[6]李文,武玉梁.煤矿危险源风险预警与控制的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4):154-157LI Wen,WU Yu-liang.Research on early-warning and control ofhazard source in coal mine[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Technology,2009,5(4):154-157

[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出版,1999

[8]国家安全生产生产监督管理局.地质勘探安全规程[S].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

[9]何仲秋.雷雨季节钻探施工的安全管理[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1):150-153HE Zhong-qiu.Safety Management of Drilling Construction inThunderstorm season[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5(1):150-153

[10]福建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电工作业安全技术[R].福州:福建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4

[11]何仲秋.煤田钻探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探讨[J].煤矿安全,2010,41(7):155-157HE Zhong-qiu.Safety Inspections of Coal Drilling in ConstructionSite[J].Safety in Coal Mines,2010,41(7):155-157

上一篇:高血压性出血下一篇:经济的增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