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场地普查

2024-10-29

第六次场地普查(共6篇)

第六次场地普查 篇1

作为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中国于2010年11月1日启动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由650余万普查员进行地毯式走访、涵盖全国范围内超过13亿人的本次普查被誉为“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普查“, 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社会学者等的广泛关注。尽管已在前五次人口普查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但近年来我国在人口结构、公民素质、财产情况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本次人口普查增添了一系列新的困难与挑战。面对这种形势, 政府通过有效的公关传播手段与事件管理方法, 旨在最大程度上规避风险, 解决问题。

>工程浩荡 困难重重

第六次人口普查 (简称“普查”) 大致分三大阶段:11月1日之前, 是准备阶段;11月1日至11月底, 是人口普查的登记和复查阶段;12月1日以后, 是人口普查的数据汇总、资料深度开发和利用阶段。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曾对外界表示, 仅仅从物力投入的角度看, 中央和地方政府将安排80亿元左右的预算资金完成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美联社报道称, 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规模相当于美国的4倍。

11月1日零时, 普查进入第二阶段, 这就意味着在此刻按下快门, 给全国人口拍张快照, 看看这个时刻有多少人生活在中国。全国600多万名普查员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完成第六次人口普查源头数据的采集任务, 这也是此次人口普查最关键的攻坚阶段。所谓攻坚, 与我国现行户籍制度息息相关。专家表示, 作为很可能在“十二五”期间变动的制度, 户籍制度改革将通过普查获得资料支撑。此次全国人口普查表分为四种:短表、长表、供港澳台和外籍人员使用的短表和死亡人口调查表。其中在长表中, 设置了近20个和住房状况相关的问题, 问题细致到住房内有无厕所、有无厨房、有无管道自来水等, 但并不涉及户主名下有几套房产等财产隐私。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杜鹏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指出, 关于住房状况的问题, 在以往的调查中也曾涉及, 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居民的居住面积、居住人的生活质量、月租房费用等, 都是和民生相关的问题。另外, 此次调查中新增的项目包括经济来源、健康状况等。不过, 填写长表的人数只占到10%, 大部分人只选择填写短表。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已经进行了5次全国人口普查, 但本次人口普查相比历史记录, 出现了不少新问题、新难点。比如, 随着经济发展, 流动人口数量增大, 人户分离现象普遍, 普查对象难以锁定;公众保护隐私的意识越来越强, 入户登记获取真实、准确、完整数据的难度加大;首次明确将中国境内的境外人员作为普查对象等。

>外媒质疑 公关作答

纵观本次普查, 究其规模和调查内容, 可谓史无前例, 同时还肩负了实质性政策意义, 即关乎户籍登记制度改革和独生子女政策走向。因而此次普查行动登上了主流外媒的要闻版, 许多外媒认为中国的本次人口普查意义重大, 但是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其中流动人口的统计以及居民隐私保护意识的增加将成为普查活动的两大难题。法新社报道称, 鉴于中国巨大的人口流动规模, 人口普查将是一项艰难的工作, 因为一些人对于提供私人信息有些迟疑, 特别是一些涉及违法行为的人。美国《华尔街日报》以“北京发现人口普查遭抵制”为题, 指出中国的人口普查反映出民众日益增强的隐私意识及对政府的不信任感。政府希望普查将提供关于公民生活情况的前所未有的大量信息。不过普查员开始预调查时却发现人们的抵制情绪高得惊人, 大多数人都不像10年前那样不假思索就配合了。英国路透社报道称, 普查将反映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

政府为了打消民众顾虑, 保护民众隐私, 建立双方互信, 在人口普查进行入户调查阶段, 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 尤其是对人口普查数据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 并通过相关法规予以保驾护航, 人口普查人员不仅在入户登记时佩戴统一的工作证件, 蓝底, 有相片, 并有编号;还要签定“保密协议”、“保密承诺书”才能上岗。为了最大限度体现人口普查是政府与民众间的互动行为, 政府相关机构通过网络媒体公告民众:针对问卷某些问题受访者可以拒绝回答, 如个人收入、家庭存款等;如果发现普查员有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 也可以随时和所在社区人口普查小组联系。其间, 公关业内人士认为, 中国政府采取的系列保护个人隐私举措, 体现了政府积极运用公关智慧协调社会利益攸关者关系。

>政府公关 传播给力

有专家指出, 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是一次精心设计、认真实施、深得国民支持的战略性国情调查活动。因为是政府行为, 必须履行阳光施政、信息公开透明的规则;又因为涉及全体国民和在华居住的外籍人士, 因此必然会成为规模宏大的公共事件。本次人口普查传播工作成功的关键是要满足目标受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及监督权所需、所求。在纷纷纭纭的舆论传播中, 一些主流外媒也对此次人口普查进行了客观评述与肯定。《纽约时报》报道称, 中国本次人口普查的一大里程碑式意义就是增加了对外国在华人口的统计。国务院新闻办研究员任一农教授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最新的人口普查, 其运作与结果都会是最有价值的信息源, 为中外舆论关注、聚焦、解读。普查工作实践证明, 主动、透明、准确、真实的信息传播, 不仅调动了调查者与被访者的积极性, 也极大地拓展了传播的层次与范围。透明度决定公信度, 进而赢得了话语权的主导, 使这项有深远意义的善举、智举赢得了良好口碑与声誉。”

同时, 也有专家认为, 倘若在普查工作过程中, 能够更多地调动与借助各种媒体的参与, 通过网络等新媒体互动、集结、吸引更多地80后、90后参与, 那么必会加大“人口普查”话题讨论的热度与深度, 用新的视角和新的故事, 在国际上扩大中国的亲和力和影响力。罗德公共关系顾问 (北京) 有限公司高级顾问韦荣告诉本刊记者:“就人口普查这一公关事件来说, 它的传播应该是社交媒体传播与传统媒体传播整合起来的。首先, 人口普查的公关事件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的自发性和群体性特点, 以网民的自生成内容和一对多的群落式发散传播开来, 形成对传统媒体传播的有效延展;其次, 利用社交媒体的互动性特点, 有策略地通过一系列推广形式组合, 将政府与网民, 网民与网民之间的互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吸引网民参与, 补充传统媒体传播过程中互动性差的特点;再次, 社交媒体另外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可监测性, 这为我们及时的收集并分析网民关于‘人口普查’的信息反馈提供了便利, 可以让政府及时地得到来自网民的真实信息反馈, 为政府进一步制定工作计划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有利于政府更好与网民沟通, 从而赢得来自网民关注和支持。”

业内人士认为, 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是一次与上海世博会同样成功的公关活动, 标志着政府公关运作的成熟与提升。

第六次场地普查 篇2

为更好地掌握现有体育场地现状,科学、合理地配置体育场地设施资源,凉州区教育局要求对各学校体育场地进行普查。为规范、高效、高质量地完成本次普查任务,我校决定于2014年3月31日起开展全校体育场地普查, 现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普查目的

1、摸清我校体育场地的数量,特别是近年来体育场地的状况。

2、了解、掌握我校体育场地发展变化的特点,为学校建设深化体育改革提供可靠资料。

3、对体育场地进行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提供基础数据,为体育场地建设投资方向和建设结构以及制定体育场地发展规划提供客观依据。

二、普查机构

为确保本次普查工作顺利开展,我校成立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领导小组。

(一)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王辉国(新中小学校长)副组长:王福海(新中小学教导主任)聂永智(新中小学学总务主任)成 员:刘开山(新中小学体育教师)余 飞(新中小学体育教师)

陶凤霞(新中小学教研组长)

(二)工作职责。

新中小学体育场地普查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进行宣传、布置,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普查登记;

2、制定全校体育场地普查实施方案;

3、指导、跟踪收集普查员的普查工作情况,检查、控制每个体育场地普查情况和质量;

4、填写纸表,收集整理数据,以场地类别分别进行汇总;

5、审核纸表、计算机处理基层普查数据并上报;

6、撰写全校普查试点工作总结和分析报告;

三、普查范围、内容和时间

(一)范围:全校各类体育场地。各类体育场地包括:

1.标准体育场地:指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跳水馆、室内游泳池、室外游泳池、室内跳水池、室外跳水池、有固定看台灯光球场、综合房(馆)、田径房(馆)、篮球房(馆)、排球房(馆)、手球房(馆)、体操房(馆)、羽毛球房(馆)、乒乓球房(馆)、武术房(馆)、摔跤柔道房(馆)、举重房(馆)、击剑房(馆)、健身房(馆)、棋牌房(馆)、其他训练房(馆)、划桨训练房(馆)、保龄球房(馆)、台球房(馆)、田径场、小运动场、手球场、足球场、室内网球场(馆)、室外网球场、棒垒球场、室内曲棍球场、室外曲棍球场、室内射击场、室外射击场、室内射箭场、室外射箭场、摩托车赛车场、汽车赛车场、卡丁车场、自行车赛车场、赛马场、水上运动场、天然游泳场、航空运动机场、室内人工冰球场、室外人工冰球场、室内人工速滑场、室外人工速滑场、滑雪场、室内人工冰壶场、室外人工冰壶场、室内轮滑场、室外轮滑场、高尔夫球场、攀岩场(馆)、壁球馆、地掷球场、篮球场、排球场、门球场。

2.非标准体育场地:未达普查场地指标规定面积但又可供开展体育活动健身使用,较为固定的室内外体育设施。室内临时放置活动的场所不予统计。

3.被占体育场地:违规改变原使用性质的体育场地。

(二)内容:主要包括体育场地的基本标识、主要属性、基本状况和使用情况。

1.基本标识:场地名称、建设年代、坐落地点;

2.主要属性:场地的经济成分、投资金额、上级主管部门、隶属关系等;

3.基本状况:场地数量、种类、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场地面积等;

4.使用情况:开展项目、参加活动人数、开放时间、运营性质和经营状况等。

(三)时间:以2013年12月30日为普查标准时间。

四、普查方法

每个普查员可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条、块、点、面结合,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开展普查工作。

五、普查工作进度安排

(一)准备培训阶段(2014年3月31日)。成立校体育场地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全校体育场地普查工作会议。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4年4月1日—7日)。各基本普查全面铺开,采集数据,登记填报各类表格,普查机构领导实地对基本普查工作进行全方位跟踪指导、检查。

(三)汇总上报阶段(2014年4月8日)。

学校普查员上报普查工作结果;校领导小组根据时间安排,按时完成数据收集、整理、汇总、计算机录入和上报工作。

六、普查工作经费

普查工作经费由学校提供。

七、普查工作要求

(一)学校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要亲自抓,配备的专职人员必须确保到位,在全校开展工作。

(二)在普查过程中,校领导要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确保抓好、抓实。

(三)各基本普查员要与上级普查机构保持经常性联系,有什么问题要及时沟通联系,请求进行指导和业务把关。

(四)学校要认真进行数据收集和汇总工作,必须在2014年4月8日前按文件要求完成基层数据汇总上报工作,普查工作完成后,写出数据分析与普查工作总结并上报学区。

黄羊镇新中小学 2014年3月31日

凉州区黄羊镇新中小学第六次

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实施方案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质量控制探讨 篇3

关键词:人口普查,数据质量

一、引言

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当前我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做好人口普查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如实掌握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及空间分布等方面的准确信息,可为各地的区域发展、产业布局、生态建设、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提供规划和决策的科学依据。

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政府各项政策措施的制定和执行效果。在当前流动人口规模大、流动速度快的情况下,搞准人口总量、弄清人口结构、确保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难度不断加大。随着政府、公众对统计数据质量关注程度的加深,人口普查数据的发布面临更大的挑战。为此,在分析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内涵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本文探索性地提出加强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管理及提高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方法建议。

二、人口普查数据质量内涵与影响因素

狭义的数据质量仅指准确性。随着统计学科的发展及统计实践的深化,对数据质量概念的认识也从狭义转变为广义。高质量的人口普查数据应具备准确性、及时性、可比性、适用性、全面性和可衔接性。

影响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因素有如下五个方面:

(一)普查技术因素

1.普查对象的定义。如果普查对象的定义繁琐,容易导致人口的重报或漏报。第六次人口普查以现有人口为普查对象,应登记的对象归纳为“两类人”:一是“普查时点居住在本户的人”,二是“户口在本户而普查时点不居住在本户的人”。登记对象比第五次人口普查更简单、更易于普查员判断,但由于人口的流动,准确地登记每个普查对象仍存在一定难度。

2.普查表的设计。由于普查表个别指标繁琐,概念界定模糊,被调查者难以理解,增加了调查难度,拖长了调查时间,对普查数据质量有所影响。

3.普查员的调查方法、技巧和态度。由于个别普查员对普查操作规范把握不准确,对普查小区登记掌握不全面,出现漏户漏人现象。或对指标不理解、对普查技巧不熟悉,对较繁琐的普查项目嫌麻烦、不认真询问、疏于核查,出现普查登记表填写失真现象。

4.普查数据处理。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将采用光电录入的方式处理普查表。光电录入对普查员的字迹要求较高,但在光电录入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现,某些没有逻辑审核关系的指标光电识别错误也难以发现。如一家三口中小孩的性别,如果是选了“男”但是光电识别为“女”,逻辑审核是审不出的。

5.事后质量抽查。部分地区在组织事后质量抽查时,走过场、应付了事,大大地削弱了对人口普查数据评估的力度,影响了对普查漏登率及差错率的估计。

(二)人口流动因素

查准流动人口是人口普查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人口流动和迁移易导致重报和漏报。由于人口流动规模大、速度快,对现有人口的普查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容易出现登记错误:

1.户籍登记信息滞后、拆迁后空挂户现象严重。

2.人户分离现象突出。

3.一户多房。

4.居住在经营场所的人。

(三)群众配合因素。

人口普查数据的准确性是建立在群众密切配合、如实申报的基础上。第六次人口普查也面临着居民嫌麻烦、害怕个人隐私被侵犯、在遇到涉及个人经济利益方面的问题时不愿如实申报、入户难等情况。

(四)行政考核因素

行政考核对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基层政府的干预。基层政府不希望普查结果否定以往的工作成绩,或担心普查数据与年度报表数据有差异而受到上级的质问甚至处罚,就间接或直接要求普查指导员保持普查数据与年度上报数据一致。

二是计划生育工作对人口普查带来的负面效应。我国实现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地方考核计划生育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若追究因人口普查发现的超生责任,可能引起行政干预人口普查数据。人口普查的难题之一是出生漏报现象。由于计划生育考核主要指标是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和计划生育率,地方行政管理部门为维护当地的计划生育率,以及群众为逃避社会抚养费的征收,都会隐瞒申报低龄人口,对人口普查数据质量产生不利影响。这种现象间接导致了2000年人口普查0~9岁人口严重漏报。

三是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影响。从2007年开始,各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政绩考核从GDP总量等总量指标向人均GDP等人均指标转变。少报人口数量则利于人均指标的增长,这对各级政府如实申报人口数量形成了压力。

(五)经费保障因素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并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不同地区财政状况差别较大,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力有限,普查经费到位少、缺乏保障。而人口普查经费主要支出之一是普查员的补贴。我国以往人口普查,普查员主要从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和乡村组织中抽调人员,不支付工资,但给予适当补贴。按我国财政体制分级负担的原则,这部分补贴主要由县、乡级政府负担。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部分县、乡级政府财政状况不佳,不少地方普查员补贴难以足额落实,打击了普查员的积极性,难以保障普查数据质量。

三、提高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建议

(一)科学制定普查方案、加强普查过程中的数据质量管理

1.科学制定普查方案,以查准人口为主要目的。

人口普查最重要的目的是查准人口数量,人口的就业情况、结构和分布等信息都建立在准确的人口总量的基础上(长表抽取10%的户填报)。因此,普查方案中普查对象的定义既要界定明确,又要简单明了,便于普查员的操作和申报人的回答。普查方案应对普查过程的每个环节设定规范的操作流程,明确对长表的抽样方法、对总体的推算方法、对全国、各省以及各市的误差测量方法等。以现有人口为普查对象,容易出现流动人口的重报,为了便于核查,在个人信息中增加身份证号码标识能较好地解决流动人口重报难题,也可防止误报年龄等情况发生(至少在户籍人口中增加这一指标是可行的)。

2.简化普查指标,提高调查效率。

如果普查表的调查项目过多,会降低最核心、最重要的指标质量,因此短表指标宜少不宜多,长表内容也不易过多、调查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较为适宜。被调查者对调查指标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普查工作质量。针对部分地区在试点中发现的问题,建议对普查表进行适当调整。

一是合并内容相近、概念界定模糊的调查指标。如“是否识字”与“受教育程度”合并,通常不识字的人是未上过学的,而且由于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不识字的人口仅占较少比例。

二是调整指标名称或指标定义,使之通俗易懂,以便调查员询问时更易被接受。如“住房建成年代”指标要求住房翻修过的填写翻修时的年份,经过改建且改建面积大于原面积填写改建时的年份,这样的要求在具体操作时普查员很难做细,一般询问“住房是什么时候建成的?”获得答案则止,因此要规范普查表的访问标准用语,明确哪些问题要追问、追问的方式等。

三是对个别涉及到个人家庭隐私的指标做人性化处理,规范访问用语,以便普查登记顺利进行,如户记录中的死亡人口、人记录中的存活子女数。

四是删除一些实用性不强的指标。如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试点的普查长表,人记录23项,户记录17项,户记录中有13项是关于住房情况的,项目复杂,花费时间较长(一般需十几分钟)。等登记完这部分内容,有的被调查者开始出现不耐烦情绪,后面的人记录调查登记质量会受到影响,从而会削弱“人口总量”、“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基本情况信息的收集。在人口普查中设置住户指标以了解人们的居住条件是必要的,但在户记录中指标占3/4的比重,显得过多过繁琐,且部分指标实用性不强、操作困难、无调查价值与作用,建议删去。如:H5住户用途指标设置科学性不足,显得累赘;H7住房间数,会导致统计口径不一致,可能会误导普查数据的使用者;H8建筑层数指标不如删去,或应更改为“是否有电梯”,更有实际意义;H11是否饮用自来水、H14本户住房内有无厕所、H15住房内有无洗浴设施几项有较强的相关性,指标间有重复和包含的关系。

3.扎实做好前期准备。

一是划分普查小区时,应边界清晰、地域完整、不重不漏。要强化普查小区划分前的户口整顿工作,摸清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无户口和应销未销户口等情况,为普查小区划分提供参考,确保划分合理。

二是强化清查摸底,准确绘制普查小区地图、编制户主姓名底册。

三是选好“两员”,加强业务培训。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素质的高低、责任心的强弱直接决定了普查现场登记工作和普查数据的质量。因此,切实抓好普查员的选调和培训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四是严格入户登记,把握访问技巧,确保登记质量。

五是做好事后质量抽查。在设计事后质量抽查问卷时应着眼于普查重点项目(如总人口、出生死亡人口、迁移流动人口、是否参加工作、是否寻找工作、能否工作),抽查表设计应简单、易操作性。通过科学严密的事后质量抽查,检查普查小区的范围与人口漏报、重报情况和普查表主要指标的错填、漏填情况。事后质量抽查的组织方式必须要严谨。在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统一组织指导下,由省级人口普查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国家根据总体估计的精度要求,严格按照抽样调查理论进行科学测算样本量及分配样本,并负责数据录入和数据汇总比较。省级负责抽查的组织、抽查登记和抽查表编码等工作。

(二)大力宣传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及街头宣传、大型公益广告宣传牌、张贴宣传画、入户发放宣传品等形式,广泛宣传人口普查的重要意义和政策规定。大力宣传人口普查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内容,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普查、如实填报,尽快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支持、人人配合人口普查的良好社会氛围。尤其要大力宣传《统计法》,强调坚持依法普查。各级人口普查机构要严格对人口普查的个体资料进行保密,不得私自泄露和向有关部门提供。人口普查资料不能作为任何处罚的依据,也不能用于行政管理。可借鉴美国人口普查局对普查资料信息要保存72年才能解密的方式,将保密规定列入人口普查条例中,并且通过大力宣传使这一保证广为人知,以解除居民的担忧。

(三)消除各级政府顾虑、淡化人口普查数据对政绩的影响

只有坚持在收集和公布统计信息过程中,抵抗来自各方面的干扰,才能保证人口普查数据的公正性、权威性和公信力。明确人口普查资料不能作为任何处罚的依据,不用于评价当地干部的工作成绩,对计划外生育如实申报的在执行处罚和处理户口时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消除各级政府和群众的顾虑,为人口普查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健全统计法制建设,依法统计,杜绝虚报、瞒报、伪造、篡改人口普查资料等统计违法行为的发生。

(四)加强数据质量评估

充分利用计生、公安、卫生、民政、教育、殡仪馆等相关部门数据,多方面、多渠道核对普查数据的合理性,评估人口普查数据抽样误差、报告误差和非抽样性误差等。

1.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利用前五次人口普查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进行比较,依据数据变动趋势、水平变化情况对数据准确性做出基本判断。利用每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和劳动力调查的城镇人口比重、就业人口比重、失业率、年龄构成等信息,与普查相关数据进行核对。

2.利用普查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如0岁组人口应是普查前12个月存活到普查时点的小孩,应该严格小于出生人口。

3.利用部门数据进行对比。利用人口计生系统历年的出生人数、卫生部门的出生医学证明、预防接种信息,与普查登记的出生人数、出生时间核对,用人口计生统计的妇女综合生育率评估普查的妇女综合生育率。利用民政部门统计的死亡人数,与普查登记的死亡人数、死亡时间核对。利用教育部门的在校小学学生数及幼儿园学生数评估某年龄段人口出生的漏报情况,用在校学生的性别比评估人口普查出生人口性别比和低年龄组性别比。利用利用公安部门的户籍信息和暂住人口信息,与普查登记的人口信息核对。

4.根据事后质量抽查结果,进行数据质量评估。利用事后质量抽查估计人口普查的净遗漏率、重报率。

(五)规范人口普查数据发布机制、加强资料开发力度

普查信息的公开关系到人口普查资料的开发利用,关系到普通民众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利用情况。我国应提前谋划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普查数据发布制度,在人口普查方案中明确数据发布的确切时间和具体的数据项。在普查登记结束后,尽快公布人口普查初步数据,包括数据的来源、普查的方法、核心指标的含义、统计口径、计算方法和误差等。发布的人口普查数据指标体系应保持全国统一,计算方法和公布形式不能随意变更。这样,一方面保证了数据在空间上的可比性,另一方面有利于使用者根据指标的说明和按研究的需要分析数据,增强数据的适用性。在完成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后,公布最终的普查结果,并通过社会招标等形式完成人口普查的资料开发和课题研究,并向全社会公布,保证普查数据的及时性。

(六)加大经费保障力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要的普查经费是确保普查工作顺利开展、确保普查质量达到要求的前提和基础。应争取各级政府的配合,为人口普查提供充足的经费,特别是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劳动报酬所需经费要及时到位。尤其是财政状况不佳的地区,应把调查所需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给予基层普查员适当的误工补贴,提高普查员的积极性,保证普查数据质量。

(七)加强对人口普查重点技术的基础研究,提高人口普查的科学性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试点一般是针对组织方法、流程等进行的,较少针对普查技术的试点研究。我国应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人口普查技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着重研究适用的调查技术、管理技术和分析技术,确保管理、数据分析和资料开发技术的科学性。如长表的抽样方法、对总体的推算方法、对全国、各省以及各市的误差测量方法等,都需要做好研究并形成易于各级地方政府使用的方法。通过组织普查前的预调查,评估问卷的设计、调查方式、新技术的应用效果等,评估后修改和完善普查方案,有效提高普查数据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广州: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面临的新问题[J],《数据》2008(9)。

[2]王广州:对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重报问题的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3(1)。

[3]张为民、崔红艳:对2000年人口普查人口总数的初步评价[J],《人口研究》2002(4)。

[4]张为民、崔红艳:对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准确性的估计[J],《人口研究》2003(4)。

[5]杜小鹏、胡桂华:对我国2010年人口普查事后调查工作的若干建议[J],《西北人口》2008(1)。

[6]胡桂华:我国人口普查的质量检查及其评价[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篇4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国发[2009]23号)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的通知》(黑政发

[2009]77号)精神,我县于2010年6月11日召开了全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会议,会议上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县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廖太同志做了重要讲话。县统计局局长、县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江同志汇报了全县经济普查工作的进展情况,普查工作面临的困难和下步工作安排。

人口普查工作涉及到我县的每一户家庭,每一个人,工作范围广,要求高,难度大,任务艰巨。普查经费是普查工作的基本物质保障,为普查工作提供必要经费保障,确保工作的顺利实施,是财政部门应尽的职责和义务,责无旁贷。

根据国务院和县人民政府的要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并列入相应的财政预算。经过认真测算并报县人民政府同意,县财政已对第六次人口普查县本级工作经费作了安排,并已列入了县统计局相应年初预算。在本次人口普查县本级工作经费安排上,我局与市统计局进行了充分的沟通衔接,充分考虑了工作需要,做到了足额安排。

在切实做好普查经费保障工作的同时,要认真总结历次

普查经费的管理经验,切实加强对普查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要本着实事求是、厉行节约、勤俭办事的原则,保证普查经费用到实处。要根据普查进度和工作实际需求安排支出,及时拨付资金,确保专款专用,充分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在各种普查物资的准备上,要精打细算,尽量利用现有设备资源,必需补充、购置的,要严格按规定实行政府采购,最大限度地节约经费。

第六次场地普查 篇5

一、济南市人口发展的主要特点

1. 人口总量继续增长,常住人口增长为主要因素

21 世纪第一个五年济南市人口增长迅速,第二个五年人口增长速度下降明显。同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592. 17 万人相比,济南市常住人口10 年共增加89. 23 万人,增长了15. 07% ,年平均增长1. 51% 。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在山东省17 个城市中位列第2 位,在全国15 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10 位。与2000 年相比,2005 年济南市户籍人口增长了6. 18% ( 见表1) ,常住人口增长了8. 45% 。2007 年以来济南市户籍人口增长缓慢,2007—2009 年户籍人口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户籍人口已经不是推动济南人口总量增长的主要原因。2005—2010 年,济南市户籍人口年均增长率为0. 22% ,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为1. 22% ,2010 年户籍人口为604. 08 万人,常住人口为681. 4 万人( 见表2) ,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多达77. 32 万人。这表明济南市人口总量已经从内生型增长推动转变为外生型人口推动增长,济南市人口增长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

数据来源:2012年济南统计年鉴

数据来源:山东省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济南市统计局提供的“六普”数据;2005年山东省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

2 . 总和生育率由刚性低生育率向自然性低生育率转变

济南市常住人口出生率为9. 45‰,总和生育率在1. 2% 左右波动,低于济南市1. 25% 的政策生育率。在人口学研究中,一般把出生率在10‰以下( 总和生育率约在1. 3 以下) 称为超低生育水平。从出生率来看,济南市属于超低生育水平。济南人口总和生育率维持在低水平不再是因为计划生育政策束缚,而是由于生育意愿下降。

3. 少子化与老龄化并存,劳动适龄人口接近八成

从表3 可以看出,依据不同年龄组人口的比例和年龄中位数等指标可以将人口年龄结构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目前济南市年龄结构属于老年型初期,其主要特点是: 少儿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劳动适龄人口稳定增加,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比重不断加大。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济南市已进入老年型社会,到2010 年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0 ~ 14 岁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重由2000 年的17. 93% 降至2010 年的13. 63% ,从各个年龄段来看,0 ~ 9 岁的儿童总人数稍有增加,但增幅不大,为8. 57% ; 与此相较,10 ~ 19 岁人口的数量却快速减少,尤其是10 ~ 14 岁人口在这10 年间减少了59. 1% 。 而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由2000 年的8. 14% 增加到了2010 年的9. 15% ,济南市人口老龄化在进一步加剧,且与少子化社会并存。“六普”数据显示,济南市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9. 15% ,高于全国8. 87% 的平均水平。

数据来源:济南市统计局提供的“六普”数据,统计人口为常住人口

劳动适龄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继续增加。按国际标准15 ~ 64 岁作为劳动年龄人口,则济南市的劳动年龄人口为526. 14 万人,比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的437. 78 万增加了88. 36 万( 见表1 - 4) ,增长了20. 18% ,年均增长2. 02% ,高于总常住人口年均1. 41% 的增长率; 比2005年人口1% 抽样调查数据显示的481. 64 万人增加了44. 5 万人,增加了9. 24% ,年增长1. 85% 。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近几年也在逐年增加,达到了77. 21% ,高于山东省平均水平,在山东省17 城市中排在第3 位。尽管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但在15 副省级城市中排名靠后,仅稍高于青岛,排在第14 位,这表明济南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人口聚集功能有待增强。

数据来源:山东省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济南市统计局提供的“六普”数据,统计人口为常住人口

4. 人均受教育年限超10 年,人口文化素质呈较为理想的层次结构

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和政治文化中心,教育事业的发展使济南市人口整体文化素质显著提高。济南市“六普”与“五普”、“四普”数据相比较( 见表1 - 5) ,低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在不断降低,高文化程度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其中小学和文盲文化程度人口比重下降幅度最大,分别比“四普”下降了14. 88% 和23. 43% 。同时,高等教育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大幅上升,与“四普”比较上升了16. 73 个百分点,与“五普”比较上升了12. 09 个百分点。人口文化素质得到大幅提高,全市6 岁及以上人口的人均受教育年限9. 9 年,15 岁及以上人口的人均受教育年限10. 2 年,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达到1991 人。济南市人口文化素质呈现出较为理想的层次结构,即人口文盲率下降,小学文化人口比例逐渐减少,其它层次文化人口比例逐渐增加,层次结构的重心逐步向上位移,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

资料来源:山东省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济南市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济南市统计局提供的“六普”数据

5. 常住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升至78. 1 岁,婴儿死亡率大幅下降

根据“六普”数据可知,济南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8. 1 岁,比全国73. 5 岁的平均水平高4. 6 岁,高出世界平均预期寿命( 67. 88 岁) 10. 2 岁,高于发达国家76. 94岁的长寿水平。从性别差异来看,男、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差异较大,男性为75. 65 岁,女性为80. 6 岁,相差近5 岁。

济南市婴幼儿死亡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六普”调查数据显示,2010 年全市出生婴儿死亡率平均为2. 04‰,比2000 年下降了11. 93‰,大大低于同期全国13. 93‰的平均水平。另外,5 岁以下幼儿的死亡率与出生婴儿死亡率是反映一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六普”时期济南市5 岁以下幼儿的死亡率是0. 627‰,低于“五普”时期的2. 68‰。

6. 人口空间分布集中,中心城区人口总量增长速度较快

济南市各地区“五普”与“六普”间常住人口总数的变动情况有所不同( 见表6) ,其中历下区、市中区、槐荫区、天桥区和历城区人口增长较为迅速,10 年间的人口增长率均超过了20% ; 长清区和章丘市人口增长缓慢,其中长清区增长了14. 24% ,章丘市增长了8. 89% ; 而平阴县、济阳县和商河县出现了负增长。

数据来源:山东省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济南市统计局提供的“六普”数据

7. 人口城市化水平达64. 5% ,城镇化率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据济南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济南市2010 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439. 3 万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42. 11 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764. 47% ,2000 年济南市城镇化率为56. 31% ,2005 年为61. 9% ,济南市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见表7) 。济南市人口城市化的提高,前期源于县改区和乡改镇,之后郊区县户籍人口农村城镇化进程加速以及流动城镇人口数量增加等因素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数据来源:山东省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济南市统计局提供的“六普”数据,2005年山东省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统计人口为常住人口

二、济南市人口服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随着人口规模的增长和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济南市在协调人口发展与经济转型、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和城市安全等关系方面面临一系列挑战。

1. 处于城市化水平中期阶段,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国际上将城市化水平处于30% ~ 70% 时期划作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济南市人口城市化率为64. 47% ,正处于该水平。但作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济南市人口城市化水平仍然偏低,人口规模、人口素质、人口现代化程度与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济南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地位要求还差距较大。依据美国学者钱纳里的观点,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在1. 4 ~ 2. 5 之间是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合理范围,而济南市明显偏低,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水平。

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虽然济南市的经济发展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之一,济南市的带动作用还不强,辐射范围也有限。尤其是济南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十分缓慢,经济外向度偏低。济南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虽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地位并不突出,主要表现在产业发展结构水平低、第二产业竞争力不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济南市未来的经济发展任重道远。

2. 人口发展与经济转型缺乏联动性

济南市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并存,新增长点和新区域培育面临诸多问题。在全市推进创新驱动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人口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关系还没有很好形成,主要表现为: “城业联动”的同步性不足; 常住人口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落后于经济增长,更落后于财政收入增长; 人口的就业结构滞后于产值结构,而产值结构优化有利于推了就业结构的升级。同时,济南市还缺乏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以配合“高端、高效、高辐射”的产业转型。

3. 人口老龄化与工业化发展失衡,“未富先老”带来公共服务压力

发达国家的人口老化出现在工业化、现代化以后,人口出现明显老化时,这些国家的工业化程度、劳动生产率和人均国民收入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所以人们普遍认为人口老龄化是发达国家特有的问题,是“富国的人口病”。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尚不高的条件下出现,即所谓的“未富先老”。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尚未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而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出现了“早熟”型的老龄化社会,给社会公共服务带来巨大压力。如一人一户家庭中,65 岁以上老人共76086 人,占比30. 42% ,有大量独身空巢老人存在,养老形势严峻。

4. 人口计生工作面临重大转型

近些年,济南市保持稳定的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迈出新步伐。从全市全局发展的角度来看,人口计生工作面临转型问题。生育政策和利益导向机制亟待完善; 人口发展宏观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体制机制亟待创新; 家庭发展服务体系建设亟待推进。

三、对策建议

1. 利用低生育率水平改善人口结构

济南市在目前和今后一个阶段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不是控制人口总量,而是要将生育率水平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今后可把低生育率作为政府宏观调控人口的杠杆,科学全面理解低生育率水平含义,发挥低生育率水平调控人口结构的宏观功能作用,将低生育率水平调控在1. 4 ~ 2. 1,逐步改善人口结构,解决人口结构失衡问题。

2 . 人口管理实现“三个转变”,提高宏观管理水平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完善,未来20 年济南市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将得到充分发挥,促进济南市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人口发展管理亟须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由静态管理、分部门( 行业) 管理向综合管理和体系完善的动态管理转变。二是由控制人口总量向优化人口结构转变。“六普”时期,济南市人口结构方面的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如老龄化加速、就业人员产业结构离现代型还存在较大距离以及人口空间分布不合理等。因此,人口工作的重点应从数量控制转变为对人口结构的调控上。三是由单纯的计划生育工作向稳定低生育水平、提升人口素质、促进和谐发展转变。目前人口发展中存在着很多不和谐因素,无法与和谐社会的要求相适应,也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要求不相适应,还存在如高层次、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匮乏、城乡居民文化素质和收入方面差异较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管理体制不完善、资源利用率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等诸多问题,这些方面都需要我们在人口管理、人口政策、人口发展中予以重视,不断地化解消除这些不和谐的因素,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

3. 创新工作举措,推动流动人口城市融合

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与户籍管理、劳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政策制度的衔接,形成部门协同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工作合力,真正实现流动人口经济立足、社会接纳、身份认同、文化交融的一体化发展。可先依托公安部门的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以后逐步形成各部门联网的流管信息系统,进而实现信息共享,提高流管工作整体水平; 建议济南市政府召集市发改委、公安、劳动等部门研究建立IC卡居住证制度,持卡人可按规定享受社保、申办工商营业执照、申办蓝印户口或转办常住城镇居民户口等; 并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雇用或招聘无流动人口临时登记证或IC卡居住证的流动人员。

4. 加快计生部门职能转变,实现由“生育管理”向“生育服务”转型

全面推动人口计生部门的职能转变,实现“生育管理”向“生育服务”的转型。调整人口组织管理方式,逐步完善城市的生育政策; 继续贯彻 “幸福家庭,和谐人口”的核心理念,打造完整的人口与家庭公共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家庭发展能力; 完善人口动态信息,使人口数据成为监测社会风险的重要风向标。

摘要:基于济南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从济南市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素质、人口空间分布和人口城镇化水平等方面阐述人口发展的新特点,从人口城镇化、人口发展与经济转型、人口老龄化与工业化发展失衡和人口计生工作等方面分析了济南市人口服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应利用低生育率水平改善人口结构,推动人口发展宏观管理实现“三个转变”,推动流动人口与城市融合,以有效提升济南市人口发展管理水平。

第六次场地普查 篇6

人口与经济的关系受到研究者和决策者的广泛关注由来已久。目前, 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已得到有效控制, 进入低生育率阶段后, 人口问题的关注点转向人口结构和人口经济活动。人口及其结构对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同样会影响区域人口及其结构。目前对人口年龄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集中在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方面, 也有从人口文化结构、产业结构或城乡结构等单一角度研究其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文章, 在研究方法上以定性研究居多, 部分定量研究也主要以回归分析等方法较多见。笔者基于最新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 从整个人口结构的角度出发,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并构建相关模型, 研究其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联关系揭示了二者耦合发展的规律。这对改善和优化内蒙古人口结构, 发展区域经济有着实际指导意义。

一、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

根据内蒙古的具体情况和指标的可获取性及可靠性确定从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文化结构、产业结构和城乡结构等5个方面的13个具体指标对人口结构系统进行了指标的分解。从经济总量、经济水平、农村牧区经济、规模以上工业和国内贸易等5个方面的16个具体指标对区域经济系统进行了指标的选取 (表1) 。

由于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系统的关联性与复杂性, 笔者按照系统分析的思路, 在构建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系统耦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 求得了指标间的关联度, 再通过对关联度看数据的分析揭示了内蒙古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关联耦合的机理。

二、内蒙古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因素

鉴于内蒙古自治区以旗 (县) 市为单位的人口结构数据获取的可行性, 本文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内蒙古自治区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及《内蒙古统计年鉴2011》等原始数据资料的基础上, 以区域经济诸指标和人口结构诸指标作为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耦合关联分析的指标体系, 运用上面所介绍的研究方法和相关公式, 计算得到了2010年内蒙古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度矩阵。

内蒙古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系统各要素间关系比较复杂, 经计算得出两系统各指标间的关联度均在0.6以上, 属于中等关联, 说明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密切, 进行两系统之间耦合的主要因素分析是非常有意义的。为了进一步揭示两系统交互耦合的主要驱动力, 对上面计算得到的关联度数据进行了简单的平均和排序, 分别得到了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和影响的主要因素。

人口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过程中,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人口与区域经济的关联度较高, 经计算得出的2010年内蒙古101个旗 (县) 市的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耦合的关联度矩阵中, 第二产业人口与区域经济的综合关联度最高, 达到了0.806, 第三产业人口与区域经济的综合关联度排在第四的位置 (0.785) , 说明目前二、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的提高以及二、三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贡献较大,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高效的发展。第二产业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一般预算收入、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工业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的关联度都非常高分别为0.901、0.873、0.895、0.874、0.872、0.896、0.867、0.893。第三产业人口也与上述经济指标的关联度较高, 均在0.8以上。城镇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度也较高, 综合关联度达到0.796, 仅次于第二产业人口与区域经济的关联性, 排在第二的位置。随着城市化脚步的不断加快, 城镇人口总数在城乡总人口中的比例在不断提高, 而且二、三产业人口和高学历、高技术的人才大多聚集在城市, 这对区域经济发展会产生直接作用。城镇人口结构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等的关联度都较高分别为0.894、0.892、0.878、0.871、0.844。关联度排在第三位的是大专以上人口结构 (0.795) , 高中、中专人口与区域经济的关联度排在第五位 (0.784) 。由此可见, 较高素质的人口文化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较为明显, 科学文化素质越高, 对新知识与科学技术的理解与应用就越强, 对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事物的创造能力就越大, 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 其他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度也较高, 依次排序为:15~64岁人口 (0.768) 、0~14岁人口 (0.762) 、小学初中人口 (0.757) 、性别比 (0.754) 等, 它们的关联度均在0.75以上。上述诸多指标主要从人口产业、城乡、文化、年龄结构等角度较为全面地反映出了人口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区域经济对人口结构也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和作用, 经计算得出的2010年内蒙古101个旗 (县) 市的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耦合的关联度矩阵中, 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口结构的综合关联度为0.8, 高于其他经济指标处于第一的位置。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它的发展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 同时会带动第二、三产业从业者的增加。经济的发展也会进一步加快城市化的脚步, 从而提高城镇人口比例、影响城乡人口结构。它与第二产业人口 (0.901) 、城镇人口 (0.878) 、大专以上人口 (0.864) 、第三产业人口 (0.86) 、高中和中专人口 (0.849) 的关联度均较高 (在0.8以上) 。经济总量指标中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与人口结构的关联度也较高, 分别为0.787和0.782, 排在第五和第八。目前, 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 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与大专以上人口结构的关联度最高, 达到了0.926, 其次分别是第二产业人口 (0.895) 、城镇人口 (0.871) 、高中和大专人口 (0.843) 、第三产业人口 (0.839) 。第三产业的快速与高质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结构的支持, 也离不开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人口比例的进一步提高, 同时会进一步加快城市化的发展、增加城镇人口比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一般预算支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反映区域经济水平的指标与人口结构的关联也非常紧密, 关联度分别为0.795、0.790和0.786, 排名第二、第四和第六。主要与第二、三产业人口, 较高文化程度人口和城镇人口的关联度较高均在0.75以上。除此之外,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0.792) 、粮食总产量 (0.784) 、工业GDP (0.779) 等的关联度均较高。上述诸多指标主要从经济总量、经济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国内贸易和农村牧区经济等方面反映了区域经济对人口结构产生的影响。

三、结语

上一篇:回转窑操作下一篇:安全连着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