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制作

2025-01-12

优势制作(共6篇)

优势制作 篇1

现将先张法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生产工艺、产品类型、型号、规格、尺寸、结构及技术要求等作如下说明。

1、离心方桩工艺制作

离心方桩生产工艺与现有的管桩生产工艺基本相同,主要不同点:1)采用与离心方桩钢模模具相配套的近似方形的钢筋骨架;2)成型用的模具截面呈正方形结构。具体生产工艺如下:

1.1 混凝土原材料的计量、搅拌。

根据设计好的配合比,将砂、石、水泥、水、外加剂、掺合料等经精确计量,用混凝土强制式搅拌机制成3~5 cm的低塌落度的新拌混凝土,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60或C80;

1.2 离心方桩端板制作。

与管桩端板制作基本一致,但方桩的端板外形是方形的,且预应力主筋的沉孔沿端板四边、角均匀分布。端板安装前,四周需焊接厚度为1.5~2 mm的薄钢板制作成的方形桩套箍。

1.3 骨架制作。

预应力主筋采用低松驰型的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经精确定长、切断、镦头;螺旋筋采用4~6 mm的低碳冷拔钢丝;根据离心方桩结构配筋设计要求,方形钢筋骨架采用专用的方桩骨架自动焊接机加工。

1.4 安装钢筋骨架。

将制作好的钢筋骨架、方形端板(已焊套箍)放置于离心方桩的钢模具内,并与预应力钢筋锚固板、张拉板、张拉杆等联结。

1.5 混凝土布料。

按每根离心方桩的用量要求,将新拌混凝土沿模具均匀填满下半模,在张拉一端尽可能多布一些混凝土。

1.6 合模。

将离心方桩上半钢模吊至下半钢模上方,并用螺栓将上下两半钢模固定,以确保模具在高速离心作业过程中不松动和混凝土不跑浆。

1.7 预应力张拉。

采用千斤顶式的张拉机对合模后的离心方桩钢筋骨架进行整体张拉,张拉至钢筋强度的70%后用大螺母将张拉杆固定在钢模具上。

1.8 离心工艺。

将上述张拉锚固后的带模离心方桩吊至离心机上方,按初速、中速、中高速、高速的离心制度逐级加速,离心时间一般为10~18 min。通过离心密实成型工艺,使新拌混凝土沿离心方桩的模具四周均匀密实,同时,管桩形成一圆形内腔。离心结束后,将张拉端抬高,倾倒离心过程中产生的废浆水。

1.9 初级蒸气养护。

将离心成型后的带模离心方桩吊至常压蒸气养护池(坑)内,静停1~2 h,缓慢升温至90~100℃,常压下养护4~8 h,使混凝土强度达到40MPa以上。

1.1 0 脱模。将初级蒸气养护后的带模离心方桩吊

至专用脱模台位上,用风动扳手卸去张拉螺栓及合模螺栓,给桩体施加预应力,然后吊走上半模,翻动下半模,卸去预应力张拉大螺杆。清理上下半模、锚固板、张拉杆,并涂刷脱模剂。对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60的离心方桩,将脱模后的离心方桩直接吊运至成品堆场码堆,自然养护,达到出厂强度后即可出厂。

1.1 1 高压蒸养。

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以上的离心方桩,需将脱模后的离心方桩再进入高压釜进行高温蒸气养护,最高温度为180~200℃,饱和蒸气压力为1.0MPa,养护时间8~12 h,使混凝土强度达到80MPa以上。经高压养护后的管桩可以直接出厂供桩。

2、产品分类

2.1 离心方桩类型及产品代号。

根据离心方桩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离心方桩截面内径分为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离心方桩(代号HLFZ)、预应力混凝土离心方桩(代号LFZ)、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离心方桩(代号TLFZ)三类。

其中,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离心方桩用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不低于C80,预应力混凝土离心方桩和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离心方桩用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不低于C60。

2.2 型号。

按离心方桩的桩身结构抗弯性能,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离心方桩和预应力混凝土离心方桩分为A型、AB型和B型。

2.3 规格。

离心方桩单节桩长为5~15 m,离心方桩的长度包括桩身、接头和桩尖,不包括附件配件。离心方桩的产品规格按前面所提的三种类型,各有桩截面边长250~600 mm的8~10种规格产品。

3、生产要求

3.1 原材料要求。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不得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细骨:料宜采用硬质中粗砂,细度模数宜为2.5~3.2,含泥量应小于1%;当选用人工砂时,细度模数不宜大于3.8。

粗骨料:应采用碎石或碎卵石,其最大粒径不大于25mm,且不得超过钢筋净距的3/4。碎石必须经过筛洗,含泥量不得大于0.5%,碎石的岩体抗压强度宜大于所配混凝土强度的1.5倍。

混凝土拌和用水:不得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和硬化的有害杂质和油质。

减水剂:质量应符合GB8076《混凝土外加剂》的规定,减水率大于15%。

掺合料:可选用硅砂粉、粉煤灰、磨细矿渣、硅灰等,使用前必须对其有关性能和质量进行试验验证。

预应力主筋:采用直径大于7.1 mm的L型低松弛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延性级别为35,断后伸长率不小于7%,抗拉强度大于1420MPa,屈服强度大于1275MPa。

螺旋筋:采用直径4~6mm的低碳冷拔钢丝。

端头板、钢套箍的材质:选用Q235的碳素结构钢。

3.2 构造要求。

预应力主筋下料长度的相对差值不得大于L/5000(L为桩长,以mm计),镦头强度不得低于该材料标准强度的90%,预应力主筋和螺旋筋焊接点的强度损失不得大于该材料标准强度的5%。预应力主筋沿离心方桩截面分布均匀配置,最小配筋率不低于0.4%,并不得少于4根。

3.3 技术要求。

预应力混凝土离心方桩、预应力混凝土离心薄壁方桩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60,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离心管桩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80。新拌混凝土坍落度一般控制在3~7cm,离心方桩生产时脱模强度不得低于40MPa。离心方桩采用端板焊接。

4、突出的优势

4.1 外表面积大且成方型,在土层中桩体与土的休

止角比圆型的外表大得多,这就意味着空心方桩比管桩在同等地质条件下能获得更大的承载力,为工程省下大量的基础资金;

4.2 通过对比情况来看,350的空心方桩的桩本身

承载力要相当于500外径的厚壁管桩,每KN承载力造价要低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这意味着设计人员在同样的设计承载力下可优选方桩,而350的空心方桩市场售价比500外径的厚壁管桩要少,可省下一大笔材料费;

4.3 方桩的理论计算抗剪力是同等管桩的2-3倍,据实际测试,是管桩的4.

5倍,这说明空心方桩的抗震性能非常优越,很值得在多震的区域及高层建筑、大面积地下室的建筑物基础中推广使用;

4.4 空心方桩继承并发扬了原有混凝土方桩施工破

损率低的特点,高强混凝土配上方形的头部,比管桩有更好的耐冲击性能,和小得多的桩头破损率;方形比圆形有更大的焊接周长,充分保证每节桩之间的有效焊接强度,大大减小了方桩在施工中出现接头脱焊或位移现象,使成桩质量更优。

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及制作要点 篇2

一、多媒体在幼儿教学中的优势

教师们都知道, 幼儿教学中的资源最好可以共享, 而多媒体则正好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媒介。因为多媒体能够保存海量优秀的幼儿教学资料, 从而形成幼儿教育的资源库, 使教师查阅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设计的过程得以简化, 故多媒体可以减轻教师工作量。

多媒体能够引起幼儿们的好奇, 从而增强了他们认识事物、了解事物的动力, 使他们的认知得到发展。多媒体可以优化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幼儿的学习。众所周知, 看和听及其他直接的方法是幼儿认知事物的直接方式, 而多媒体教学能够直接将所教学的内容以声音和图像等最直接的方式展现在幼儿面前, 能够让幼儿们更加容易接受知识, 达到教学的目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使用多媒体, 可以方便调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材料, 多媒体创新了教学方式。在日常教学中, 最看中的就是幼儿们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 交流、互动越多教学的效果就越好。通常教学中, 幼儿们与教师交流、互动的机会很少, 而多媒体教学则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缺憾, 增加幼儿们和教师的交流、互动, 达到理想教学目标。

多媒体有助于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有利于幼儿建立自信心, 提升学习的动机, 培养积极的情感, 养成良好生活和卫生的习惯。教师所教学的内容必须以幼儿的能力、兴趣来确定, 能够使幼儿们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在活动中增强自信, 积极向上。

二、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必须要用到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可以从网上下载, 但大部分都需要我们教师制作。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 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制作多媒体课件的首要准备, 是选择好制作软件。在幼儿教学中,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不是可以忽略教师, 而是要求高素质的教师。可是, 要求我们一般的教师精通多媒体技术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 在选用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上就变得非常重要了。教师应选择什么样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才算实用呢? (1) 多媒体课件开发平台的功能要强大, 其必须具有各种特殊效果丰富并且容易实现的优点。 (2) 多媒体课件开发平台要能让教师很容易上手, 其软件的操作应用简单容易。必须要使一个完全不懂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教师, 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多媒体课件开发平台的使用方法。 (3) 多媒体课件开发平台的兼容性要强, 在日常教学中所要运用的教学素材非常复杂, 所以其必须能为我们教师提供各种各样的素材。

教师还应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 对课件进行有效设计, 不可以纯粹依靠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教学, 让多媒体课件占课堂教学的主导, 因为教师才是主导。怎样进行有效设计、制作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考虑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必要性。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就是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 想好要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是否必须使用多媒体课件。如果幼儿们所要学的知识比较抽象, 幼儿理解、掌握比较难的话, 教师就可以考虑使用多媒体动画, 让幼儿有直接的感官认知, 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教师的教学对象都是4岁~6岁的幼儿, 他们对动画片有着特殊的感情, 在欣赏动画片时学到知识, 往往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可以从多媒体课件的实用性考虑。幼儿教学一堂课的时间非常少, 教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花在多媒体课件的操作上。因此, 多媒体课件一定要简单实用, 应该做到下面几项:1) 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安装程序应该简单便捷, 开启速度必须要迅速, 不能浪费课堂宝贵的时间。2) 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的操作界面应该简明清楚, 在多媒体课件中应设置简明的按钮和图标, 便于操作使用, 让幼儿容易接受。3) 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必须要稳定, 如果教师使用错误了可以马上退出进行新的操作, 从而节约课堂时间。 (3) 可以从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艺术性着手。优秀的多媒体课件不仅要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而且要取得良好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的完美结合。所以,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 不仅要做到美术基础要扎实, 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多媒体课件的画面要符合小朋友的视觉心理, 动画要流畅, 无停顿、跳跃的感觉, 配音要恰当, 并且音色优美。

优势制作 篇3

目前,市场现有陶瓷首饰产品分为:纯陶瓷首饰及与金属材料结合成件的半独立陶瓷首饰两大类型的种类。其中半独立陶瓷首饰在实际生产中遇到了批量化的难题,生产的瓷片规格难以一致。为解决这一问题,引发了如何选用适合的陶瓷基本材料,并产生了对变通陶瓷材料与特种陶瓷材料在制作中的利弊分析。

单件半独立陶瓷首饰艺术品,仅作为一件独立的艺术品而言,使用普通的陶瓷材料,无论瓷片大小体量,完全可以胜任后期的金属加工的所有工艺要求,最终以艺术品的姿态展示出来。而半独立陶瓷首饰一旦进入到量产模式,我们就需要考虑到此类产品的造型特性了。半独立陶瓷首饰一般分为瓷片与金属模件两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完整的首饰配饰。考虑到首饰商业化设计,过于浓厚的夸张的艺术感就需要加以适合大众审美的调整,并符合后期生产工艺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制了首饰的整体风格,也决定了瓷片规格的大小与厚度不能过于夸张,要保障瓷片与金属件形成的完整的首饰大小合适,重量相宜。

这些小巧轻薄的瓷片在烧制过程中容易出现变形的问题,一旦加以量产,普通陶瓷材料自身的收缩率不一致的问题就非常明显,导致成瓷后难保障规格大小一致,致使后期金属制作镶嵌方面出现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拟用特种陶瓷材料作为一个解决的途径进行探讨,并对普通陶瓷与特种陶瓷材料在首饰化应用中的优势与不足点进行分析。

1普通陶瓷材料在首饰制作中的优势与不足

1.1普通陶瓷材料在首饰制作中的优势

半独立陶瓷首饰中,陶瓷材料以宝石的角色出现,多为瓷片、瓷珠的形式。在金属首饰制作时,选取适合的瓷片,主要以包镶或爪镶的形式进行镶嵌。由于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温、材质紧密的特性,对于瓷片镶嵌处理是很有利的:陶瓷耐高温,不惧高温焊接时火焰直接烧灼在陶瓷上,釉色不会改变,陶瓷亦不会烧毁,无需对釉色及釉下瓷片做保护处理(釉上彩则需要小心高温火焰对颜料的破坏,需要加以必要的保护);瓷片致密且体积一般较小,受到镶嵌时力冲击也不太易出现整体破碎的情况。所以瓷片在单独加工单一件半独立陶瓷首饰的过程中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1.2普通陶瓷材料在首饰制作中的不足

作为独立品而言,普通陶瓷材料可以制作个性美观的陶瓷首饰。但是一旦进行批量化生产,就容易产生陶瓷件不规范的问题。众所周知,工业化生产遵循标准一致的原则,是固定型号螺母和螺丝的关系。批量化生产就要求陶瓷件每批次中每件产品的收缩标准一定要一致,这才能匹配同一规格的金属件。金属件是基本能做到准确一致的,但普通陶瓷材料在这个方面,就出现了难以保障所有瓷片收缩后尺寸完全一致的短板。一旦量产,瓷片尺寸不一致,就需要人工车磨调整干预,才能镶嵌进金属件。这一人工干预的过程,容易形成车磨角度不美观,瓷片、釉层崩边及增加生产环节成本的弊端。这是普通陶瓷材料批量化生产中表现出的最大不足点。

考虑到普通陶瓷泥料易变形的问题,也曾尝试使用其他成型技法进行调整。在但是无论采用钢模压坯、高压注浆等非常规成型方式,所得瓷片还是较易变形,尤其是当瓷片规格要求较小较薄(例如直径15mm厚度为1mm)的情况下,变形情况较严重。

另一方面,为保障瓷片美观选用高白泥泥料。但是高白泥料的收缩变形率较普通泥料更高,造成小件瓷片更易变形。而选用普通泥料,通过钢模压制的方法成型,虽然变形率稍低,但由存在瓷片后背不施釉处美观度较低,影响首饰整体美观降低产品档次的重要问题。

2特种陶瓷材料在首饰制作中的优势与不足

2.1特种陶瓷材料在首饰制作中的优势

在数次实际制作中,普通陶瓷材料成瓷后大小不能完全一致问题始终存在,无法较好解决批量化生产的难题,于是转而选择特种陶瓷进行尝试。

特种陶瓷是一种高强度、耐高温的特殊配方无机陶瓷材料。在试验中选择氧化铝类配方的特种陶瓷作为试验品。其优势在于:

1、高强度。相较传统陶瓷材料而言,其强度更大。完全无需担心后期镶嵌对瓷片的冲击力问题。如,半独立陶瓷首饰中瓷片经常采用包镶的镶嵌方式。而包镶的镶嵌则需要用到锤击的力量迫使金属边压紧瓷片,这个过程中容易造成一般瓷片的缺边破损甚至整体破裂的情况,所以必须考虑选用强度较高的瓷片作为基础材质才堪选用。

2、高致密度。特种陶瓷材质致密,密度很大,形成了特种陶瓷材料的高致密度性。这一特点使得特种陶瓷十分符合工业生产的要求。特种陶瓷材料在工业生产中,可以采用车床车削的加工方式。经过作者试验,选用边长为15mm、厚度为1mm,上面烧有红釉的正方形特种陶瓷,在1200#高速车磨机,对其边缘切磨下,材质车磨细腻,不崩边不破损。且上方覆有的釉质层横截面同样车磨细腻。这种特性就极大地方便了首饰加工,后期对一些需要调整的地方可以放心加工。

3、特种陶瓷是采用特殊陶瓷材质进入钢模进行加压成型,得到的瓷片规格完全一致,烧成收缩不变形,符合后期镶嵌加工对瓷片规格一致性的重要要求。普通陶瓷泥料虽然也可以选用钢模压制、翻模印坯、高压注浆等特殊成型工艺,但是由于传统陶瓷泥料自身的致密度有限,且要求瓷片轻薄小巧,确实很难保证每件泥坯入窑成瓷后的收缩率一致性。

4、釉色、釉下、釉上装饰效果与传统陶瓷基本一致。特种陶瓷的画面装饰使用普通陶瓷釉色及颜料即可。其烧成效果与普通陶瓷基本一致。陶瓷首饰之美重在陶瓷美与金属造型的相得益彰,陶瓷之美则要靠丰富的釉色变化,釉上四溢流盼多彩多娇的色彩,釉下浓浓中国味道的青花釉里红等特色来向观众一一呈现。这些装饰手法不仅在普通的陶瓷材料上是最为常见的,技术移植到特种陶瓷上依然如故。釉下青花,釉上新彩、粉彩、古彩、花纸,各类釉色在特种陶瓷上烧成效果与烧成方法基本与传统陶瓷上保持一致。

5、批量化生产中,由于可以采用蜡镶技术。其工艺特点是首饰蜡版上直接镶嵌上瓷片,经过浇注一次成型的生产方式。由于浇注时温度过高,金属液直接冲击陶瓷。但由于特种陶瓷的耐高温性较普通陶瓷更为强悍,在承受高温、热冲击和热应力时基本不会出现裂纹、破碎的问题。

6、特种陶瓷的耐急热急冷能力较普通陶瓷更为出色,这个优点使得特种陶瓷材料能在批量化金属浇筑过程中的金属液冲击急热,与低温冷爆除铸粉时的急冷环境下均不易损坏。

7、特种陶瓷耐腐蚀能力较普通陶瓷更强。在使用氢氟酸溶液浸泡冷处理铸粉的环境下,瓷片不会出现被腐蚀的情况。

8、特种陶瓷成瓷后,质地白皙细腻。即便不施釉,其整体美观度、白净度、细腻感、透光度(相同厚度下)均不逊色与高端泥料。

2.2特种陶瓷材料在首饰制作中的不足

特种陶瓷很好地解决了规格问题,且装饰画面也基本与普通陶瓷无异。但是,该材料在实际生产中也有不足之处:

1、需要另行制备钢模。特种陶瓷不采用普通陶瓷的成型方法,需要根据造型另行开发钢模作为产品模具,有些复杂造型则是钢模无法制作出或成本过高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开发成本居高不下,开发周期长、风险大的问题。

2、特种陶瓷材料的高密度导致了吸水性差,釉料吸收性极差。延缓了釉料的喷涂工作,必须在釉料喷涂后予其较长的干燥时间并重复施釉。

3、特种陶瓷成釉色瓷必须采用二次烧成技术,增加了产品的生产周期和生产成本。第一次素坯成型需经过1700度高温,进行装饰后再进行第二次1300度釉色烧成。

3特种陶瓷在首饰制作中的应用

基于以上优势,特种陶瓷在首饰实际生产中,除去选择普通的金属型上瓷片镶嵌模式外,实际生产中可以选择近几年开发的蜡镶生产工艺。该生产方式是一次性将宝石与金属型直接浇注成型的新型生产技术,把这一工艺技术合理转移到特种陶瓷的蜡镶生产上,让瓷片在浇注过程中就和金属型紧密镶嵌到一起。这种生产加镶嵌一体完成的生产模式,非常适合能耐高温、耐热冲击、耐急冷急热、不变色、不破损的特种陶瓷瓷片。在蜡镶实际量产制作中,在已经喷好的蜡模上直接将瓷片放入,并用蜡进行封边处理。修正好封边后即可移植到蜡树上。通过蜡树的浇注同步完成金属成型与瓷片镶嵌工作,经过后期的执模抛光等处理,即可得到最终的量产半独立陶瓷首饰饰品。

4结语

千年陶瓷,飘洒着粉彩的烂漫,斗彩的争奇;青花的飘逸,新彩的多姿。从日常使用到陈设装饰,再到成为佩戴的首饰。无论是独一无二的陶瓷首饰,还是走上量产化的陶瓷首饰;无论是普通陶瓷还是特种陶瓷,这两种不同陶瓷材质原本在各自的领域的各持所长,各有大任。它们都是陶瓷大家族的成员。正是陶瓷这个大家族本身拥有这么多丰富的成员,使得陶瓷首饰的明天有了新的优雅姿态,新的时尚气息,新的广阔天空;使得陶瓷首饰的发展多了一份从容选择的不迫,也夯实了一分稳步前进的基石。

摘要:通过对使用普通陶瓷材料与特种陶瓷材料在首饰制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论述了这两种陶瓷材料在首饰制作中的优势与不足。

关键词:陶瓷首饰,特种陶瓷材料,普通陶瓷材料,首饰制作

参考文献

[1]李家驹.陶瓷工艺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0-105

[2]袁军平.贵金属首饰制作工艺.北京:化工工业出版社,2009.164-184

[3]伏永和.现代首饰工艺与设计.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42-61

[4]金克斯.麦克格兰斯.英国珠宝首饰制作基础教程.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108-136

优势制作 篇4

一、影视数字技术为音像教材制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音像教材的制作分为编辑录像机的制作和计算机的制作两种方式。前者俗称为线性编辑, 后者俗称为非线性编辑。计算机制作影视节目具备许多优势。

一是价格便宜。计算机编辑集放像机、录像机、特技机、时基校正器、字幕机、调音台等设备于一体, 价格便宜。二是图像质量好。计算机编辑避免了机器对磁带的磨损以及模拟信号复制的严重衰减现象。三是提高工作效率。计算机编辑可以任意地增加或删除一段画面或录音, 或任意颠倒位置, 反复修改, 非常方便。同时, 计算机编辑集多种设备、多种功能于一身, 提高了工作效率。四是便于资料的保管储存。磁带记录资料占带量大, 保存时间短;光盘记录资料容量大, 无磨损, 可永久保存。五是系统容易扩展。计算机硬件、软件升级很快, 日新月异。六是资源共享。通过计算机网络服务器将分散系统互联成网, 实现节目资源共享。因此, 利用计算机制作影视节目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数字技术在影视制作节目中的应用谈几点看法。

计算机分为苹果机和PC机, 苹果计算机制作影视节目常用的编辑软件是Medie-100, 图像质量好, 性能稳定, 为专业制造商选择的款型。但其价格昂贵, 不能升级, 不便于交流, 不能联网。PC机价格便宜, 升级快, 使用广泛, 便于交流, 方便联网。因此, 各单位普遍使用PC机制作影视节目。然而, 大多数使用的编辑软件是Premiere, Premiere是Adobe公司推出的一款面向广大视频工作人员的非线性编辑软件。它具有友好的操作界面以及强大的视频编辑功能, 不仅是影视进行影视制作的过程和技巧。制作专业人士的首选平台, 也是广大电教人制作影视教材作品的首选软件。

二、非线性编辑制作技术充分保证音像教材的质量

1、信号的损失度

非线性编辑系统的音像制作处理过程全部是数字化的, 从接收视、音频信息到剪辑、特技处理等全部实行数字化, 不易受干扰, 不会增加噪声。该系统设备的新旧对数据处理没有任何影响, 制作的音像信号质量不会因设备新旧而有差别, 存储的视音频信号能高质量地长期保存和多次重放。而传统系统使用磁带编辑, 在多次寻迹、反复预卷、快进快倒、多次复制中, 由于机械磨损、机械误差而产生信号损失, 极大影响音像信号质量。传统编辑采用A/B卷, 每做一次特技效果, 信号都要损失一次。从主观评价来看, 非线性系统输出的信号清晰度优于复合信号, 稍低于或者说基本上与模拟分量信号相当。

2、编辑的精确度

在非线性系统中, 图象和声音的编辑精度是传统设备无法与之相比的。例如, 我们要求做到“0秒播出”, 即播出节目的长短要做到1秒不差, 这在传统系统上是很难达到的。音像教材的制作中经常有, 老师的出像主讲、有演播厅节目录像、有外出采访、有外景地拍摄资料等, 如果2小时左右的节目素材要剪辑成50min的播出带。在传统系统上制作完成后, 节目时间不是多了1min, 就是少了半分钟, 很难达到准确无误。而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上, 控制节目时间长度则非常容易, 甚至可以做到一帧不差。因而在教师章节之间的衔接上, 编辑者可以淋漓尽致地展示多媒体的特技功能, 不断提高该音像教材的包装艺术, 获得更多的视觉美感。在音频信号的剪辑处理上, 传统系统无法消除音乐的断点, 也无法进行圆滑过渡, 而在非线性系统, 断点痕迹可以精确处理得天衣无缝。系统还能完成编辑者在传统系统上须很费力方能完成的、甚至无法完成的一些操作, 如利用多媒体非线性系统中时间扩展或压缩的功能, 可以使一段在时间上与口型动作不很吻合的配音完满地同画面同步。

三、非线性编辑制作技术提高了音像教材制作的效率

音像制作技术采用的是灵活有效的非线性工作模式, 这种非线性在影视编辑中主要体现在:素材选取和编辑两方面。与磁带相比, 硬盘有它独特的优势:硬盘的磁头可以在磁盘上任意跳跃式地移动, 它可以即时在硬盘的任何存储区域上存取信息, 这决定了它可以以任意的非线性方式来存取信号。编辑时我们可以直接选取所需要的素材, 不必像磁带那样来回反复搜索, 节省了大量时间。利用影视数字制作技术所编辑的只是一个镜头播放次序表, 各个镜头的组接表实质上就是一个素材的读取地址表, 在影片生成输出之前, 我们可以随意改变影片中镜头的入出点、长度、排列顺序等, 而不影响其他的镜头和影片的结构, 不需要像线性编辑那样对其后的镜头重新编辑, 从而大大地提高了编辑修改效率。通过联网, 我们还可以将一个多流程的工作分散到不同的工作站上完成, 变单台集中工作的模式为分散、同时工作, 如:在不同的工作站上分别进行素材的制作、绘图、画面剪辑、特效制作、音频合成、字幕和片头制作等, 这样可以更快速、有效地进行影视节目的制作。

四、影视数字制作技术提供更多的影视创作手段, 丰富影视的表现力

音像教材制作在计算机环境中使用几十种甚至数百种视频、音频、绘画、动画、和多媒体软件, 用于影视制作的各个方面——角色、场景的制作、图像的绘制、动画的制作加工、画面剪辑、二维和三维特技的制作、特效合成、音频效果处理与编辑合成、完整的字幕制作等。利用影视数字制作技术的强大功能, 我们可以不受现实时空的限制, 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力, 去获取超凡的视听效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数字特效被广泛用于影视创作中, 电影《侏罗纪公园》应用数字特效生动地再现了已绝种几千年的恐龙、《阿甘正传》中实现了阿甘与肯尼迪总统的历史性会晤、《泰坦尼克号》中则再现了惊心动魄的历史上最大的船难。音像教材的制作虽不求这样的效果, 但能给我们在制作技术上以极大的启示。能强有力的促进远程教育在资源建设上的发展。

五、音像教材的生成与作品输出

音像教材的素材来源通常是通过摄像机拍摄得到的, 它可以是教师的课堂示范演讲, 也可以是实验步骤的演示, 以及各种教学实践活动。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教学课堂上的大量应用, 许多演示型影视教材的制作在素材上需要直接录下屏幕动作过程, 比如:计算机课程的课堂演示操作, 理工科的计算机模拟实验等等。为此, 可以借助于屏幕录像软件, 如常用的Hypercam软件, 它能将屏幕上的影像、声音、鼠标移动的轨迹等记录下来, 非常适合用来制作教学演示录像。但它只能保存为256色的AVI文件, 如要在任何颜色模式中轻松地记录屏幕动作, 则可以采用Camtasia软件。它还具有及时播放和编辑压缩的功能, 可对视频片段进行剪接、添加转场效果, 输出AVI, MOV, RM, GIF, WMV等多种格式文件。

视频素材文件的格式有多种多样, 一般可将它们分成两大类:影像文件和流式视频文件。Premiere Pro2.0支持大部分主流的视频格式。但在输入JPEG文件格式时必须要预先安装Quicktime软件, 以便通过Quicktime软件提供对JPEG/PICT等格式的支持。另外, 对于从网上下载的各种视频素材, 由于流媒体文件有RM, RAM, ASF, WMV等多种格式, 在输入前可以先通过视频格式转换软件进行格式转换。比如, EO Video多功能视频软件集播放、剪辑、转换于一身, 可以将多种流媒体格式文件转换为MPEG文件, 再输入Premiere进行编辑。

综上所述, 非线性编辑系统较之传统的编辑系统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是音像教材制作的极大飞跃。但是在使用中我们也发现了它的一些不足之处, 最主要的问题是目前的数字化压缩技术对图像质量会产生劣化。其他诸如较复杂的数字特技需要生成时间、给系统输入节目素材要占用较长时间、因操作不当有时死机、制作大型节目需要增加硬盘加大投入等问题, 我们完全可以相信, 传统的音像制作系统必将随着非线性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而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这是大势所趋。

摘要:音像教学资源是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元素之一, 本文结合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发展的要求, 就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引入, 特别是在音像教材后期制作中发挥的强大优势做出深入探讨。非线编辑以数字技术为基础, 从根本上改变了音像节目的制作方式, 也进一步促进了远程教育的发展, 使教学资源的网上传播变得更为融合。同时结合新媒体网上资源的制作, 分析了音像数字制作的技术优势, 为远程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考。

关键词:微型计算机,数字特效,视觉效果

参考文献

[1]辜佳星.数字电视技术及其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6 (60) .

[2]叶子.现代电视新闻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2.

[3]彭立.多媒体辅助教学利弊[J].中国电化教育, 2009 (7) .

优势制作 篇5

一、立足课堂, 发现问题

“年月日”这一内容的教学目标如下: (1) 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经验, 认识年、月、日, 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了解平年和闰年的有关知识, 能判断平年和闰年. (3) 通过学习, 交流掌握每个月的天数的记法和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然而在往年的教学中, 这部分内容往往会遇到以下问题:

1. 2月到底有几天?

2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 它和所有月份的天数都不一样, 既不是小月, 也不是大月, 平年是28天, 闰年是29天. 在学习的过程中, 仅靠单纯地记忆和机械地重复训练, 学习效率低下, 学生仍然很容易把平年和闰年的天数弄混.

2. 7 月和 8 月怎么都是 31 天?

在12个月中, 只有7月和8月是连着的两个大月. 对于这一点, 部分学生无法理解. 笔者采取了背诵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 三十一天用不差”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记忆, 但是效果不太理想, 部分学生纯粹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尽管在课堂上教师百般强调指出, 一次次重复练习, 然而始终是事倍功半, 一做作业, 学生总是出错.

3. 怎么判断是不是闰年?

闰年的判断方法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一般的年份, 应该用“年份÷4 = 整数”的方法来判断;一种是整百数的年份, 应该用“年份÷400 = 整数”的方法来判断. 在课堂上, 通过老师讲、学生读 (第六册人教版教材49页带 * 的批注) 、做练习等方法, 无法使学生百分之百地掌握判断方法, 尤其是整百数的年份, 学生更是过目则忘.

二、学生亲探年月日的优势

1. 看课堂, 顺水行舟

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是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年月日”时, 把课堂变成一次人人动手、人人参与、时时参与的活动, 对学生来说是莫大的吸引和鼓舞. 在教学中, 笔者特意将课堂设计成了一次新颖有趣的小组任务.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 由学生自己决定怎么完成任务, 与谁一起完成任务. 这充分唤醒了学生的生活记忆和学习热情, 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课堂中来, 使课堂变成了研究知识的乐园. 在这里, 学生爱学、乐学, 愿意跟着大家的脚步一步步走进课堂, 探索生活中年、月、日的奥秘.

2. 看学生, 兴致盎然

数学教学是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教学活动, 同时也伴随着枯燥的知识体系和乏味的练习. 因此教师准确把握教学过程, 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说至关重要. 在制作年历的活动中, 学生们从确定年份到分工合作, 从埋首制作到相互指正, 在他们的身上时时浮现出精益求精的光彩.

3. 看效果, 水到渠成

学生的认识是在活动中发生的. 在学习年、月、日, 制作年历的活动中, 学生亲身经历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 主动发现每一种年历的特点, 亲自和组员合作交流, 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使一切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在互帮互助中迎刃而解, 不仅学生的统计能力得到了培养,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如何设计制作年历的步骤

1. 第一步:教师组织欣赏并观察年历 , 并确定制作单张年历. (比较直观)

教师带头组织学生欣赏各种生活中的年历, 如台历、挂历、电子万年历和行业日历等. 在欣赏的过程中区别, 最终确定制作单张年历并引导学生观察: ①每张年历上有哪些内容?②月历中的日期排列有什么特点?③每张月历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回忆自己生活中重要的日子和法定节日、每个月的天数)

2. 第二步:分小组, 确定组员、组长名单以及职责.

根据本班情况, 分成4~6人一组. 从组内找出一名比较能干的学生担任组长, 负责分配组内成员的任务, 并落实. 每一名组员必须确保自己有效完成自己的任务, 并积极参与活动.

3. 第三步:分工合作制作年历, 组员合作交流.

(1) 组长带头, 准备好8K卡纸等制作年历的材料, 以小组为单位, 按照组员的特长分工. 例如, 几人负责设计版面, 一人负责填写日期, 一人负责重要日期的标注, 一人负责美化年历, 等等. (2) 明确所做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和组员讨论决定1月1日是星期几, 并确定月份的编排次序. 合作交流每个月份的天数, 在交流的过程中回忆年、月、日的相关知识 (3) 组长统筹安排, 开始进行制作月历, 并由所有组员相互检查、指正, 并确认完成. (4) 制作成功之后, 组长牵头, 复查年历是否正确, 并对本组制作的年历进行合作修改, 使其同时体现工具性和艺术性的特征.

4. 第四步:展示年历, 取长补短.

通过展示小组的年历, 能让小组成员获得一种成就感.并能使小组间取长补短, 学习将月历合成制作年历的好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向他人学习的良好品质.

5. 第五步:运用年历, 数学联系生活.

优势制作 篇6

Flash动画在课件制作、网页设计中ASP与Flash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ASP具有强大的数据库处理功能, Flash能够实现交互性矢量动画, 将Flash与ASP相结合可实现Flash与Access数据库的连接和交互。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网络课件在教学中日益兴起, 它不仅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授课时间、空间以及形式单一的种种限制, 还为学习者提供了自主的学习环境,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网络课件还考虑到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的方便性, 因此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授课对象的层次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不仅局限于课堂中的学生, 还包括了所有在网络中可以查到课件信息。网络课件是存放在服务器上的, 学习者和教师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和授课。因此完善的多媒体网络教学课件对于目前的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教育领域中, 由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能将语音、文本、图形、图像及视频等多种媒体综合在一起, 直接对人的多种感官同时进行刺激, 并且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和管理学科知识和相关的各种教学信息, 不仅提供了一种自主学习和与教师交流的新方式, 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积极探索, 还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及各类知识之间的网状联系。对于学校而言, 多媒体动态网络可以集中优秀师资力量, 大范围地对学生进行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可以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一个方便的授课环境和学习环境, 并且还能动态的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

1. 多媒体动态网络课件及特点

多媒体动态网络课件是指在Internet网络中, 一切学习资源都通过后台数据库动态调用资源文件夹里的素材, 实现动态更新交互功能, 用户可以实时下载播放、与教师交互学习的多媒体课件。其特点是课件信息载体多样;课件素材动态更新升级方便;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可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可以实现很高的学习效率。

2. 使用flash8制作多媒体动态网络课件的优势

当前可以用来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软件很多, 比较常用的有Microsoft的PowerPoint, Authorware, 课件大师, 方正奥思等多媒体演示和编辑的软件。这些多媒体编著软件有着很多优点, 主要是起点比较低, 适合对计算机不太熟悉的大范围的教师人群使用, 使教师可以专心地把精力放在教学设计上。但随着计算机水平的发展和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以及实践使用的过程中, 单纯使用这些多媒体软件制作课件的缺点也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首先是用这些多媒体软件设计制作的课件的文件都比较大, 通常一节课的课件文件大小动辄达到十多兆, 如果在课件中使用声音、位图和视频比较多的话, 甚至会达到上百兆。这样就对课件的使用和传播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尤其是应用在网络教育方面时更显得不足取。其次是当课件制成后, 通常都是把源文件进行封装。这样就会把所有内容导出为一个可执行文件或相应格式的文件, 而这个文件在脱离了源文件之后, 往往是不可修改的。当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不足而想进行修改则是无能为力的。也就是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实现不了动态更新, 这样就给课件的传播形成了限制, 缩短了课件应用的时效性。这样的课件是缺少生命力的。使用flash8制作多媒体动态网络课件与其比较具有以下优势:

2.1可实现教学资源动态交互, 动态更新效果。

动态更新就是要实现在不影响服务的情况下更新数据。通过DNS UPDATE协议, 动态更新客户端通知服务器需要更新哪些数据, 服务器在不停止服务的情况下, 更新解析数据。基于flash8平台制作的多媒体动态网络课件可以采用Access 2003作为后台数据库。通过ASP实现Flash与Access数据库的无缝连接。而多媒体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库的主要作用就是存储信息, 通过前台与浏览者的交互收集信息, 然后结合前台的程序, 实时生成浏览者所看到的最新内容, 从而实现了动态交互, 动态更新效果。

2.2课件较小, 传输速度快。

Flash采用的是的矢量技术, 用它创作的课件作品, 不但交互功能强大, 动画效果丰富多彩, 无级放大的矢量图永远不会产生令人讨厌的锯齿和马赛克, 而且还拥有共享图库的功能, 在Flash动画中多次重复出现的同一幅图片, 在编辑时可以重复使用共享图库中的同一图片, 在Flash文件输出时同一图片只记录一次。所以用flash开发的作品文件体积小, 下载传播速度快。

2.3交互性较强。

当今社会网络发展比较迅速, 网络已经应用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在教育中网络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网络教育的重点是网络课件, 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师生之间需要很好的交流, 网络课件的交互性就显得优为重要。用flash8制作多媒体动态网络课件有很强的交互性适合用于网络教学。Flash8拥有自己的语言编辑功能 (Action语言) , Action语言功能比较强大, 可以编辑各种梦幻特效, 控制动画的播放、跳转与停止等交互特效。可以在Action面板中编辑Flash支持的Action语言达到产生交互性的效果, 便于课程的学习和教学。

(四) 较强的多媒体性。

Flash支持多种类型媒体的整合, 可以调用外部文本、导入和设计动画、导入并处理音频和视频等素材资源。

3. 结束语

总结以上所述笔者认为使用Flash8.0多媒体开发软件, Access 2003数据库系统和ASP技术, 制作有赏心悦目的用户界面和有效的用户交互, 能够根据教学和学习需要适时更新内容多媒体动态网络课件。可以供师生异地使用也可以进行重复自学等, 开发成本低, 比传统多媒体课件更富有生动性, 学员更易接受;教育资源 (资料) 能迅速传播。因此, 在网络对全社会的影响日益扩大的背景下, 多媒动态体网络课件教学必将成为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

参考文献

[1]田喜平, 路志平.基于FLASH的网络多媒体课件制作研究[J].福建电脑2010 (2) 152-153

上一篇:初期支护工艺下一篇: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