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处理法论文(共12篇)
后处理法论文 篇1
0前言
灌注桩基础由于受施工设备、技术及工艺水平的影响,桩底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厚度无法清除的沉渣,造成承载力下降[1~3],从而导致桩基被检测为不合格,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尽量减少沉渣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在实际工程中,施工人员一般采用正反循环清渣、桩底注浆和工后预压等方法来处理[4];而工后预压,即人为增大荷载产生沉降,从而压实沉渣以提高承载力的处理方法,目前很少有文献具体叙述和反应其合理性,一般仅凭工作人员的施工经验进行操作,但是桩基础由于自身的隐蔽性和重要性,其荷载传递过程与作用机理有必要进行深入分析。因此,对工后预压处理桩底沉渣的方法进行试验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一个因桩底过厚沉渣(空隙)导致桩基静载位移过大、检测不合格的工程实例,例证了预压使桩基向下刺入变形,压实沉渣后承载力恢复至正常值。为进一步研究桩基充分向下刺入前后的工作性状,设计并开展了室内模型对比试验,详细讨论了单桩的荷载传递特性,包括桩轴力、侧摩阻力、端阻力和荷载-沉降曲线等方面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桩底存在沉渣对单桩承载力特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压实沉渣后,单桩仍然可以恢复正常的承载性能;在此研究基础上,验证了采用后预压方法处理桩底厚沉渣的缺陷桩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1 工程实例分析
1.1 工程概况
某小区住宅楼为7层砖混结构,采用直径为436mm的振动沉管灌注桩基础,桩身混凝土标号为C20,单桩承载力极限值为900kN,设计桩长为27m,采用桩长与贯入度双控。桩周围土体分布及参数见图1。
桩基施工结束后,进行静荷载试验,发现单桩承载力极限值只有360kN,远小于设计承载力极限值900kN的要求,属不合格桩,其荷载-沉降曲线如图2所示。
1.2 事故原因及处理方法
在调查事故原因时,了解到施工单位在灌注完混凝土后,上拔沉管时,未能完全按设计院的要求反插施工,桩头在施工时被上提了20cm左右,使得桩头与土层形成空隙,导致桩的端部承载力为零,显然其极限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静荷载的值实际只为桩的侧摩阻力值。对桩进行进一步的静压试验,结果在下压了15cm后,停止了下沉,并且单桩承载力迅速提高到了1000kN,完全满足设计要求。静载试验完整的荷载-沉降曲线如图3所示。
2 室内模型试验分析
为进一步研究沉渣存在对桩基承载力特性的影响,设计并开展了室内模型试验,对比分析了沉渣存在时的单桩受力特性。
2.1 模型试验设计与方案
试验场地为岩土试验室的室内模型坑。模型坑的尺寸为3.0m(长)×2.0m(宽)×1.0m(深),沿坑边采用有机玻璃钢框结构加高了1.0m。内置模型箱,模型箱结构尺寸:长0.8m,宽0.8m,深1.5m,由角钢支架和钢板组装而成。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本试验仅使用其中的一段,坑内另有其他试验。模型试验场地剖面图如图4所示。
采用粉砂土作为试验地基土,其不均匀系数Cu=5.87,进行排水快剪试验测得砂土的摩擦角φ=22°,粘聚力c=11kPa。模型桩选用有机玻璃棒制作,桩身截面对称粘贴应变片,应变片表面涂抹硅胶,用于应变片的防潮及防护处理,为了使桩侧壁达到一定的粗糙程度,在桩表面用环氧树脂胶黏一层细砂。桩顶设置加载板,在板底开1cm深圆孔,用环氧树脂胶形成桩头与加载板的固定连结,见图5所示;试验中采用量程为20cm的两个位移传感器在加载板两侧相对布置,取其平均值作为桩顶沉降值。采用千斤顶结合荷载传感器的加载方式。沉渣模型材料的选择主要考虑其易压缩、初始弹性模量较低,与实际沉渣的性质相类似,但是桩底沉渣又需要存在一定的初始刚度,用于承受埋桩时桩的自身重量,所以选择橡胶泡沫作为沉渣模型的材料。
单桩系列试验包括无沉渣单桩和有沉渣单桩两组试验,具体试验方案见表1所示。为更详细分析沉渣压实前后的单桩性状,对有沉渣单桩进行荷载少量多次的细分级加载方式。根据表1所设计的试验方案,整理试验数据,得到各组试验的荷载-沉降特性、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及桩端阻力等。
2.2 试验结果分析
(1)荷载-沉降特性
从图6中有沉渣单桩的荷载P与沉降s关系曲线可以看出,当荷载小于1300N时曲线为直线段,可认为是桩侧摩阻力发挥阶段;由于桩端存在沉渣,随着荷载的增加,桩侧摩阻力完全发挥后,单桩沉降会突然迅速增大,呈向下刺入趋势,向下刺入大约8mm后,桩底沉渣被压实,P-s曲线的坡度变缓,整个过程为一“台阶型”。与无沉渣的单桩荷载-沉降曲线相比较可知,两曲线在荷载初期基本吻合,仅为桩侧摩阻力作用阶段,桩端几乎不受力;继续增加荷载,沉渣的存在使得有沉渣单桩端阻力不能及时发挥,因而产生压缩突降段,在相同荷载下比无沉渣单桩曲线陡,沉降量较大;由于沉渣在压缩过程中刚度越来越大,因此压实沉渣使端阻力明显提高所需的荷载大约为500N,从而导致在沉渣压缩段与常规单桩P-s曲线出现了交点。压缩沉渣过程及压实沉渣后的继续承载使得桩端阻力逐渐发挥,继而单桩在压实沉渣后可以继续承担一定的荷载值,单桩承载力增大。
(2)荷载传递特性
随着荷载的施加,桩身轴力的分布如图7所示。可见,在不同的荷载下,两者的桩身轴力分布形式基本相似,桩身轴力都是随着深度逐步向下递减。但对于有沉渣单桩(见图7(b)),当荷载较小时,轴力递减较慢,荷载基本由桩侧摩阻力承担;随着荷载的增加,沉渣被压缩并压实后,桩端阻力逐渐发挥,桩端开始承担部分荷载,所以当荷载由小变大时桩身轴力分布曲线表现为在桩底附近前密后疏。
图8为不同模型试验的桩侧摩阻力分布图。从图8(a)中可以看出,单桩侧摩阻力的发挥是随着荷载的增加,自桩顶到桩端逐渐开展的。而沉渣的存在对单桩侧摩阻力的发挥变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见图8(b)),当荷载较小时,荷载基本由桩侧摩阻力承担,桩端不受力;荷载逐渐增大时,单桩产生大位移沉降,使桩土相对位移增大,桩侧摩阻力充分发挥;且由于桩端开始承担部分荷载,桩端处侧摩阻力减小得较快,但与图8(a)无沉渣的单桩侧摩阻力比较,桩端处侧摩阻力则更大一些,主要是因为桩端土附近侧摩阻力的增强所致,这恰好验证了文献[5]中董金荣提出的观点。
(3)桩端阻力对比
图9表示的是不同模型试验荷载-桩端阻力曲线。从图中有沉渣单桩的端阻力发挥过程可以看出,当荷载水平较小时,桩端阻力发挥程度也较小,并随着荷载的增加慢慢增大;当荷载值大于1700N时,曲线斜率快速增加,桩端阻力随荷载的增加呈加速上升的趋势。而对比两试验荷载-桩端阻力的曲线,在相同的荷载作用下,无沉渣单桩的端阻力发挥明显早于有沉渣单桩的端阻力;但随着荷载的增大,有沉渣单桩的端阻力曲率在逐渐变大,说明沉渣被压缩时,端阻力在逐渐快速发挥,当荷载增大到一定值压实沉渣后,桩端阻力的曲率与无沉渣单桩的端阻力曲率基本一致,端阻力开始正常发挥,只是当两者发挥至相同端阻力时,有沉渣单桩所需的荷载值更大。
(4)极限荷载的确定
假设单桩的极限位移为2cm,此时无沉渣单桩的荷载为2000N,而有沉渣单桩的荷载为2500N,两者相差的荷载值刚好是压实沉渣所需的荷载值。把有沉渣单桩压实沉渣后的曲线段ab平移至曲线突降拐点处即桩侧摩阻力完全发挥时P=1300N,则形成新的荷载P-沉降s曲线o-a′-b′,即忽略压实沉渣所需的荷载及相应的位移后,有沉渣单桩表现出的真实P-s曲线。图10所示的是变换后的P-s曲线对比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有沉渣单桩正常工作的P-s曲线近似于无沉渣单桩的曲线,说明虽然沉渣的存在对单桩承载性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增大荷载压实沉渣后,单桩仍然可以恢复正常的承载性能。
3 结论
本文先分析了一个因桩底过厚沉渣(空隙)导致桩基静载位移过大、检测不合格,但经预压处理后承载力恢复的工程实例;设计并开展了室内模型试验,对比桩底沉渣压实前后桩体工作性状的变化,深入研究了沉渣存在对单桩荷载传递机理和承载力特性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
(1)桩底存在过厚的沉渣,可能导致桩基被检测为不合格,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但此时继续加大桩顶荷载以压实沉渣,桩基承载力可提高至设计值。
(2)室内模型试验表明,桩底部存在沉渣时,上部荷载的作用可以使单桩充分向下刺入,桩侧摩阻力完全发挥,沉渣被压缩,桩端阻力缓慢提高,压实沉渣后的荷载-沉降曲线与无沉渣单桩的荷载-沉降曲线相近。虽然桩底存在沉渣会对单桩荷载传递机理产生影响,但压实沉渣后,单桩仍然可以恢复正常的承载性能。
(3)桩底沉渣的存在使桩端阻力只有在桩顶产生较大位移时才能发挥作用[5,6],而在变形控制条件下,则需要牺牲沉降来达到桩端阻力发挥的目的。因此,只要在沉降允许范围内,对类似本文的缺陷桩基采用工后预压的处理方法,可以使桩基承载力提高到原设计值。
摘要:本文先通过一个因桩底存在过厚沉渣(空隙)而导致桩基静载检测不合格的工程实例,例证了加大荷载压实沉渣后其实际承载力可以恢复至设计值。为进一步研究沉渣存在对单桩承载力特性的影响,设计室内模型试验,通过实测数据对比了桩底有沉渣和无沉渣两种单桩模型在荷载作用下的轴力、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及荷载-沉降曲线。试验结果表明,虽然两者的荷载传递机理有所不同,但有沉渣单桩压实桩底沉渣后仍可以恢复正常的承载性能;并从理论上验证了后预压方法处理沉渣过厚桩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沉渣,承载力,室内模型试验,荷载传递,预压
参考文献
[1]蒋建平,汪明武,高广运.桩端岩土差异对超长桩影响的对比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18):3190~3195.
[2]Dan Brown.Effect of construction on axial capacity of drilled foundations in piedmont soils[J].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 Engineering,2002(12):967~973.
[3]席宁中.试论桩端土强度对桩侧阻力的影响[J].建筑科学,2000,16(6):51~54.
[4]胡仁丁.桩底沉渣对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影响分析[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4,(3):20~22.
[5]董金荣.灌注桩侧阻力强化弱化效应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9,31(5):658~662.
[6]刘俊龙.桩底沉渣对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承载力影响的试验研究[J].工程勘察,2000,(3):8~11.
后处理法论文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点有左点、右点、长点、提点、竖点之分。2.比较五种点的形态特点及用笔方法的不同。3.学习书写这五种点及带有“点”笔画的几个字。教学准备:
1、笔、墨、纸
2、老师做好有关点的课件ppt 法与过程设计:
一、导入:
1、小结上节课撇的学习情况,让同学们欣赏几幅书法作品,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表扬前几节课中表现认真的同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今天呀我们学习“点”的写法,看看那些同学的点写得最漂亮。
3、板书课题。
4、现在我们先来比比谁的“双姿”最正确。检查学生的双姿:执笔及坐姿,二、学习“点”的写法 1.学生自学,了解本课内容。出示三种点,他们是一家五兄弟,长得很相像。请你仔细来观察,怎样才能分得清?学生观察后说不同:左点、右点、长点、提点、竖点。2.师范写“右点、长点”。① 师边范写边强调要点:“右点”逆锋起笔,翻笔下顿,回锋收笔。“长点”逆锋起笔,翻笔渐顿至腰处,折锋向右下顿,回锋收笔。②学生听好看好后,拿起笔随老师一起练习。③小组评议。④师评:写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顿挫不恰当,有菱角、无顿挫、散锋⑤学生再次练习
3、同样的方法教学生写其他的点。(1)小组内交流。(2)集体交流、评议。(3)注意长点用笔方法与右点相同,只是形态较长。
三、毛笔字书写指导 1.出示范字:念、六、净、心 2.仔细观察,看谁的眼睛亮!(1)这四个字多有点,分别是什么点呢?(2)请学生回答。3.师范写“心”学生观察老师的运笔方法。4.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5.小组评议、集体讲评
6.出示“心”字:(1)这个字由几个点组成?分别是什么点?(2)学生观察后回答。(3)老师示范。(4)学生练习。(5)点评
四、优秀作品展评。
五、作业: 利用十五分钟的习字时间练写带有撇画的字
板书 第十四课 点的写法 课题:10横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基本笔画练习:横的写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掌握两种横的写法和用法
2、知道笔画的完成过程;
3、掌握顿笔 的起收笔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对比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祖国传统书法艺术之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科学态度,和上课对待工具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长横和短横的写法
教学难点:
1、顿笔的写法;
2、长横和短横的弯曲度以及弯曲方向。学具预备:毛笔、墨汁、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永字八法的讲解:历代以来,一说到汉字楷书的笔画,一般会提到永字八法。永字八法其实就是包含在“永”字里面的八种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钩、折、提。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这八种笔画在“永”字中的位置。(这八种基本笔画就好比建房子的地基,只有地基打好了,上面的房子才稳当,可见基本笔画在楷书种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种基本笔画——横的写法)
1、教师出示基本笔画“一”(横)。教师示范并口述横的书写要领: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
2、师小结并导入下节。
二、熟悉不同的横画。
1、出示PPT1:上 二 三 七
2、说说这些字的横画有什么不同?
3、师小结:横有长横、短横、斜横之分。
三、练写主笔是长横的字,把握长横的写法。过渡:有人这样写长横,你当评委,你看看怎样来写好汉字当中的长横呢?
1、书写“二”、“三”。(1)“二”:上横短,下横长。短横写在田字格上半格,长横写在田字格下半格,两横间隔要适当,不要靠得太近或离得太开。(2)“三”:第一横和第二横都是短横,第三横是长横。第二横的位置应在横中线上。三横之间间隔要均匀,笔顺规则是从上到下。
2、出示卡片 1: 旦 旦 旦 哪个“旦”字好看?为什么?
3、师范写“旦”字,并讲清书写要领 出示规则:长而平稳、略带斜势。
4、学生在练习本上练写“旦”字。(教师巡视,给坐姿端正、握姿正确、字又写得好的学生加分。)
5、你能再举几个主笔是长横的字吗? 有人怎样写出示卡片(见小黑板)上、世、甘、止、万、有、布、右
6、师生小结:横长的字,竖要短。横长的字,撇要短。
7、教师小结:写主笔是长横的字,不但要留意写好长横,还要留意些什么?(设问)还要留意些处理好长横和相临笔画的关系,整体考虑才能把字写得端正美观
8、每组挑两个练写一遍。请两生上前板演(音乐伴写)。
9、同桌互评后,指名评议存在哪些问题。投影展示优秀作业。
四、练写多横的字,体会横画的参差有别,长短相映。教师出示PPT3 工、亚、天、来(士)„„ 王、羊、春、青(言)„„ 隹、美、垂
1、设问学生这些字有何特点?上下有两横的、三横的、四横的,引导学生归纳特点:(见PPT)
2、组中任选两个,每个各练写1遍或重点练习一字。(放音乐)
3、小组评议后推荐本组优秀者上台板演。(重点是横与横之间是否等距,横是否长短有别。)
4、教师小结 引申部分
五、练写带斜横的字,把握斜横的写法
1、教师范写“七”。
2、请学生回忆带斜横的字,师选其中三个范写在田字格内。如:七 也 戈 毛 我
3、把斜横写成平横,你来试试看好不好? 对照说明“斜横不可平”。
4、任意挑其中三个请三生板演。
5、评议板演的字。
6、学生练习本上选三个练写,评议。(学生自评:较好的,自己上前台板演,较差的,板演其字后请他人指点。)
7、短横的写法(与长横的写法基本相同)
8、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除了要把握好汉字的长横和短横,还要留意到有些横一定要写得斜一点才能压平整个字。
六、请生自己挑选感爱好的例字,完成整幅作品。师生互动:写好的学生请老师评点、签名留念。还可把好的字用红笔圈出来。
七、课堂小结:
1、教师设问: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练了带横画的不少字,你能结合 自己的理解,谈谈感受吗?
2、结束语结束本节课。
八、板书设计课题:11竖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正确的书写姿势及横画的写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识写字学习是一项长期的学习重难点: 学习悬针竖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正确的写字姿势、执笔姿势,认识了田字格的作用及用途,学习了横画的写法,练习了“一、二、三”。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基本笔画“竖”。坚画与横画一样也有态势问题。古人称竖画为“努”笔。“努”即弓弩的意思。竖画不可太直,直则无力,要像弓那样有点弯曲,这样就显得富有弹性,有一种反弹欲回复到挺直状态的态势,这就叫努势。
二、写法指导 我们写字时,首先要求作到“横平竖直”,所谓的竖直,就是要求把坚画写得笔挺有力,不能歪,不能弯,这是写竖的最基本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讲究方法,把竖画写更美观大方。下面我们就仔细地研究。
(一)、悬针竖、垂露竖的写法 竖分为两种,一种是悬针竖,(教师示范),这各竖末尾很尖,恰似针尖悬在空中。(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是不是,给人一种像一把利剑从空中直插下来的感觉。因此,悬针竖尖的写法最关键。收笔出锋的称为“悬针竖”,其写法:①向左上逆锋起笔;②提笔圆转;③中锋向下行笔;④逐渐提笔;⑤出锋收笔 一种是垂露竖,但收笔却不一样,竖的收笔是回锋呈“垂露”状(形如下落的露珠),故称垂露竖。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悬针竖的写法。(教师示范)想想看,把一根竖画写的田字格中,应该把它放在什么位置?(竖中线)把笔在竖中线一点顿笔后,沿竖中线向下行笔,到末尾要出尖时,把笔轻轻地提起来,边向下写边提,最后提出。这样悬针竖的尖就定好了。(教师再示范,学生模仿在方格中书写)纠正学生的错误写法:
1、顿笔太明显。竖画的起笔部分太大,有明显的转折。原因:顿笔太重。修改方法:笔尖接触纸面,轻轻用力不要动,只把笔尖的方向转而向下,就能解决。
2、末尾出尖部分不直。原因是出尖时速度太快,方向把握不好。修改方法:出尖时速度可稍微加快,但不能太快,尖是写出来的,不是快速“飘”出来的。刚才,我们把竖画的错误写法进行了分析,现在我们再来仔细地看看正确的写法。(教师再正确地示范,在学生易错的地方提醒学生注意)学生在仔细观察字帖的基础上临写三遍,教师具体指导,及时纠正。“干”的写法。前面我 们是把“一”和悬针竖进行了组合。现在要把“二”同悬针竖进行组合,我们首先来看,单独“二”在书写时,以横中线为界,一上一下,但加入竖画后,要把竖画的空间留出,这样我们就要把两根横画进行上移。(教师示范,学生仔细观察)学生在练习本上临写三遍。“丰”的写法。下面我们乘胜追击,把“三”同竖组合。同样的道理,也要把竖的空间留出来,要求我们把三根横的间距适当缩小,再把竖写好。(教师示范,学生观察体会)临写三遍。
(二)垂露竖无论起笔是方、是圆,收笔方法不同,特别是:垂露竖画的收笔在圆转时有个方向问题。许多书中仅指出“提笔自右往左回到笔画中再收笔”,其实还应该有另一种收笔方法,即“提笔自左往右回到笔画中收笔”。小结、回想一下,悬针竖的特点。
三、学生练习“十”是基础,只有在“十”训练掌握的基础上,才能把后面的两个字写好。因此,“十”在教学时,所用的时间要适当延长
课题:12撇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初步学会短撇的写法、感知短撇的特点和变化。
2、初步学会“牛”、“仁”、“午”“千”几个字的写法。
教学方法:1.通过对作品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初步感知书法作品之美。情感价值:1.弘扬祖国的传统书法艺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短撇、长撇的写法。
教学难点:学会相关字的写法。
教学拓展:初步认知短撇的变化;学会简单书法作品的写法;得到思想道德教育;感受祖国传统高雅艺术的魅力。
教具准备:示范用笔、示范用纸、磁铁、墨汁、盘子、多媒体等。具准备:毛笔、练习纸、宣纸、墨汁、字帖、羊毛毡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 1.书画作品欣赏 师:同学们欣赏了《墨竹》 ①墨竹(与书法一样是线条的艺术);书法古诗(有正文,有落款);②国画大师作品(略)。师:这几副国画 中,除了画,看,还有些什么?所以要学好国画,必须得先练好书法,所以古人说“书画同源”。2.小结 师:所以,练好书法很重要,练好书法,最好从楷书着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柳体楷书基本笔画。柳体特征具有“严谨端庄、遒(qiu)劲丰润”的风格。
二、墨画游戏: 师:在练习书法之前,让我们先来进行墨画的游戏。1.学习画小鱼 2.添一幅完整的画,看谁画的小鱼多,看谁画的小鱼好(画得又要多又要好,并且落款。)
三、新授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笔画,学习“短撇”。有同学要问: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笔画,怎么还学笔画?其实啊,练字呢,要从一笔一画练起,而做人呢,要一生一世做真人。“一笔一画学写字,一生一世做真人”。1.短撇(1)、看短撇,并根据口诀进行练习。(2)、教师示范,学生练习。2.短撇的意境 啄(zhuo)法,像匕首、鹤嘴、竹叶,也像小鱼的鱼鳍(qi)、尾巴等。撇; 撇和捺是字的两翼,要左右呼应,两两对称。撇是向左伸展的一笔,要写的仪态舒展,弧度适中,首尾粗细相当,力度贯注撇尖,使它既有兰叶般潇洒,又有象牙般坚实。其写法是:逆锋向左上角起笔,折笔向右作顿,顿后向左下用力撇出。长撇末锋飞起,短撇迅速锋利撇出。师:其实我们刚在进行墨画游戏时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练习了短撇。3.教学范字“牛”“ 千”具有“严谨端庄、遒(qiu)劲丰润”的风格。
课题:13捺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颜体楷书捺的种类; 2.了解颜体楷书捺的形态特征; 3.了解颜体楷书捺的运笔方法; 4. 实践感受颜体楷书捺的动笔动作。重点:笔画的段落变化特点的了解。难点:提按动作的把握。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A4透明白纸 15公分米格毛边 含有捺的范字 教学过程:
一、引入:同学们,捺是书法中最难写的笔画之一,今天我们来学习捺的书写,请大家仔细观察它的形态特点,思考它的运笔方法,体现它的动作特征。
二、定义:用多媒体呈现出有不同形状的捺的字 请同学说出他们各自的形状或特征。然后 教师给出名称: 夫 斜捺,因它较斜,所以叫斜捺; 之平捺,因它较平,所以叫平捺; “这 ”字中“文”部的捺为反捺,其实是长点,为什么会变成点呢? 教师板书:把“这”字中“文”部的捺写成斜捺,问:“同学们说好看吗?” 回答“不好看”
老师解析:因为重复了两个整体反时针方向,又都是出尖锋的平、斜捺,雷同,没有变化,所以短的捺要改成点,这是书法的规律。因为反捺是属于点的写法今天我们只学习斜捺 和平捺:
三 认识笔画外形及运笔特点 用多媒体呈现斜捺和平捺: 启发学生观察每个捺的形态特点,比较两个捺的不同之处。提问:斜捺和平捺的形态特点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斜捺,由二段构成,先向右下再往右,开始由细变粗,后面由粗变细,写法为:逆锋起笔,开始不宜写粗,转锋向右下逆时针方向边行边按,使笔画渐渐变粗,至捺脚即最粗处,驻笔微顿,缩回,再拖锋提出,缺口较大,尾部上边缘略有下垂之意。
平捺,平捺有三段,如同把斜捺放平,再在前面加一短横,写法为:先写一小短横,然后再向右下由轻到重逐渐按笔行走,捺脚出锋与斜捺同,只是方向略为高一点。
四、教师真笔在投影仪上示范。边运笔示范边讲解要领
五、学生用透明白纸摹写 用课前已准备好的A4白纸摹写大字“夫、之”各三遍 六,指导学生临写有斜捺和平捺的范字 用课前已准备好的15公分米格毛边纸临写有斜捺和平捺的范字各一张
七、总结本课 今天的这堂课我们了捺的种类、以及不同的捺形状和写法,虽然写的难度较大,但只要大家注意笔画开始为边行边按,然后稍停,再慢点提笔出锋,不久会熟练地掌握。
课题:14折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横折、竖折。教学目标:
1、认识横折、竖折的形态特点。
2、掌握横折、竖折的运笔方法和步骤。
3、按照这两个字的笔画的书写方法描仿课文中的例字。教学重 点:横折、竖折的书写方法。教学难点:描仿好以横折、竖折组合的三个例字。教具准备: 范字、笔画挂图、录音机。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1、放轻松音乐,稳定学生情绪,检查学生学习用具。
2、教师展示几幅自己的临帖或平时作品。再示范书写多个字(有意在其中穿插几个带横折、竖折的字)让学生边看边感受书写的轻松。
3、学生用墨汁调笔,伴随轻音乐,学生站立式书写多个“横”;师提出要求左手靠背后或者自然下垂,右手正确握笔,在报纸上依次随性写横,数量不限。教师也巡视,提醒学生的姿势。再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强调随意与轻松为优。
二、引入新课:
1、复习横画和竖画的写法。然后了出示教师平时所写的范字挂图,让学生认识范字的笔画,哪些是学过的,哪些是没有学过的。
2、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板书:横折、竖折。
2、出示横折、竖折的笔画,让学生观察笔画的形态特点,师总结特点,学生齐读。
3、出示横折、竖折的运笔方法挂图,引导学生与教师一起简要分析笔画的书写顺序。(强调运笔要稳,折要提笔下按,稍作顿笔后折运笔。)
4、教师在展台上边讲解边示范笔画的写法。
5、组织学生练习横折、竖折两个笔画,教师巡视指导
6、组织学生观察出示的例字(“扣”与“欧”),引导分析它们的组合规律(左窄右宽、两边差不多宽)。
7、教师范写例字,边讲解写字的动作要领,学生观察。
8、学生描仿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9、出示部分有代表性的作品展台展示,让学生共同评论其优劣。
10、组织学生再次练习。组织小组书法比赛,每组推选写得最好的三个学生,每个学生只写一个字,由大家评比出“书法冠军”。
四、课堂小结:
1、号召其他学生向“书法冠军”学习。
2、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认真观察每一个字的结构,把字写对写好。
五、作业 自选带有横折、竖折的字进行练习。强调先观察字的结构比例,认真平稳运笔书写
课题:15钩(!)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竖钩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横钩竖钩弯钩的写法、钩的写法。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或电化教学用胶片)。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表扬班上书写认真的同学。
三、复习竖(垂露竖)的写法。垂露竖的写法:(见课本)先左上,转笔右下按,转笔下行,顿笔,提笔回收。问:如果在垂露竖的末端加点东西,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待学生说出“竖钩”后,出示课题:第九课:竖钩的写法。
四、讲授新课。老师出示挂图。请学生看图,观察“竖钩”的特点:1.其外形像一个钩子;2.其是竖和钩组成的;3.其在竖中线上。竖钩的写法:因为垂露竖已经学过,所以尽量请学生多动脑子,总结出竖钩的写法。先左上,右下按,转笔下行,顿笔,提笔回锋,出钩。请学生用手指在桌面上书写练习。
五、巩固练习:完成第九课作业,范字要求可在黑板上出示:1.图形为“ ”形;2.笔顺;3.“竖钩”在竖中线上。硬笔要求:学生写出的字尽量和帖一样,每写完一遍,和帖上的字对照检查一遍,不断地纠正错误,越写越好。学生练习时,配以音乐,老师巡视行间,给学生示范,纠正书写时的一些错误。
六、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表扬方式方法,老师自酌,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佳),对课下练习的学生多加鼓励。
课题:16钩
(二)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掌握“斜钩 卧钩 竖弯钩”的书写要领;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
2、在自主学习、观察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斜钩、卧钩、竖弯钩”。通过临摹、比较,19 写好三个笔画及带有这些基本笔画的生字。
3、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准备:教学用课件 作业练习纸 钢笔 教学过程:
一、正姿、导入新课。
1、正姿 同学们,这节课是写字课,写字先练姿。正确的写字姿势要做到三个一: 出示“一尺 一拳 一寸” 引说:“眼离书本有一尺,胸离桌子有一拳,指离笔尖有一寸” 记住8个字“头正 身直 臂开 足安” 小结:我们在写字过程中要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
2、写字要求: 同学们,写好钢笔字,我们的秘诀是:仔细观察,认真读帖; 描红临帖,评改提高。(出示)板书:读帖 临帖 评改
3、揭示本节课内容。斜钩 卧钩 竖弯钩(学生跟着笔顺书空写一遍)
二、新授:
1、学生读帖(读书中的书写要领)。这三个笔画的书写要领,在书中讲解得很准确,同学们读读,并根据书写要领,书空写一写。
2、指名读要求,师根据书写要领板书3个笔画。读懂了书写要领,谁来大声读读,教老师写好这3个笔画。
3、师描红 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笔画要有轻重变化(师根据学生口述,示范描红)提示:(1)起笔有轻重,三个笔画的起笔要求,卧钩的要求有不同,所以卧钩的起笔要稍轻。(板书:轻重)(2)这3个笔画中都带有弧度。(板书:弧度)(3)注意钩出锋有力,方向呢?(板书:方向)小结:读帖仔细,你的字一定能写好!
4、学生描红,三个笔画描红2个,再各写2个。(口令)师行间巡视。
5、反馈:评价(相机抽取有问题的学生练习,根据板书要求讲评,师示范讲评,再指名学生评价,并修改。)(1)出示卧钩,卧钩向什么?(像一弯月牙挂在天空;卧:睡)(2)比较“竖折”与“竖弯钩”的区别。(板书圈画关键处)竖折 “先写竖,折处停笔稍顿,向右写横收笔稍顿。” 竖弯钩 “起笔轻按后向下写竖,再向右圆转写横,平中带弧,到末梢稍顿钩出。(板书圈画出不同)(3)自评自己的作业,好的加圈。
6、小结:练习写字中要对照例字比较,评改后,不断提高。
7、每个再练3遍。(口令)师行间巡视,并及时面批。
三、练习写字。师:刚才,我们一起通过细致的观察,认真读帖。临写、比较,把三个笔画越写越好。你有信心把带有这些笔画的字写好吗?
1、出示生字 “试 悠 龟 笼”
2、这四个字1个左右结构,3个上下结构,写这些合体字,我们要注意什么?(抓住结构特点、横、竖中线上的关键笔画)小结:也要注意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这3个笔画在字中的位 置。
3、指导写(1)“试”(2)说说“龟、笼“你怎么把他写好看?(3)“悠”最难写。观察“悠”中斜钩的位置。“偏右” 心字底稍右移,是写好心字底的一个要领。虽然有跑到字外的感觉,但卧钩的钩出锋指向字的中心,整个字就融为一体了
4、练习写字,每个字描红2个,写2个。(口令)
4、评改重点:(圈画好的生字)(1)“试”注意斜钩的位置,笔画较长。(2)“悠”心字底的位置。卧钩的长短、心字底稍偏右(不居中)、钩的方向。(3)比较“竖弯钩”在“龟、笼、龙”三个字中,笔画长短的变化。(4)自评自己的生字。
5、小结:在刚才的写字练习中,我们通过读帖、临帖,掌握了三种基本笔画的写法;通过比较、评改,知道了同一个笔画在不同的字里,都会有细小的差别,需要我们在练习写钢笔字的过程中细心体会。
四、练习写字。
1、出示: 民 战 试 志 意 悠 龟 笼 龙
2、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练习写(口令)
3、师行间巡视辅导。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后《旅游法》时代的无奈转型 篇3
对此行为,旅行社称这是后《旅游法》时代的无奈转型,因为旅游业到了必须提高产品质量来吸引游客的时代。
先旅游后买单a
阳春三月,正是踏青好时节,也是上海游客出行的高峰。在上海大通旅行社一处门店,许多市民正在咨询,在听闻部分线路可以“先旅游后买单”时,一些市民脸上露出怀疑的表情:这不是什么圈套吧?服务质量会打折扣吗?
也有市民大胆签约,既然旅行社敢推这样的产品,肯定是对自己的服务质量有信心。
其实,“先旅游后买单”模式已实施了一整年。去年3月,大通旅游在无锡灵山两日游线路上开出了首个 “先旅游后付款”旅行团。
报名之初,旅行社在行程、车辆、用餐、服务方面,向游客做出了12项承诺,并在产品承诺书上写明,只要游客认为有超过两项不达标即可拒绝付款。同时约定,如果游客对游程满意,则需在旅行回来后三天内到旅行社缴清团费。
作为沪上首个大胆推出“先旅游后买单”模式的旅行社,大通旅游的做法迎来业内一片质疑声。当时,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旅游行程中涉及餐饮、航空、景区、酒店等众多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成为消费者拒付的理由,特别是短程项目。这种模式“噱头”大过实际意义,如果没有第三方担保,要广泛推广有难度。
当人们以不理解的眼光注视这家成立11年的民营旅行社时,这种营销模式却出乎意料地以每两周出团一次周边游的形式坚持了下来。
大通旅行社副总经理何一伟表示,“一年下来,1000余名游客还没有不付钱的。”
今年2月,大通旅游第一次将该模式推广到出境游线路上,100多名游客经过3晚4天韩国济州游,23日愉快地返回了上海。其中,近半数人选择的是旅游回来才付款的模式,此前他们的费用均为旅行社先行垫付。
让游客打分
那么,“先旅游后付款”会在大通旅游全面铺开吗?对此,何一伟直言不会,“这是后旅游法时代的一个无奈选择。”
“旅游团队游越来越难做,自由行游客增多是个不争的事实。”何一伟称,跟团的游客年龄偏大,对价格敏感度较高,而所谓的主流人员包括有一定消费能力的年轻人,实际上很少跟团旅游。
加之旅行社产品的性质,过去的服务方式也越来越不适应现代人旅游的需要。旅游已经成为刚性需求,但很多产品还是以旅游景点为核心,游客忙于追赶景点,难以真正享受旅游带来的身心愉悦,甚至有时比上班还要累。
尤其是过去的十几年,旅游行业为了抢客互相恶性价格竞争,压榨自己的运营空间。但旅行社也要生存,只能用降低服务的方式维持生计,服务质量难以保证,久而久之消费者和旅行社相互不信任,形成恶性循环。“在很多消费者的惯性思维中,认为旅游就应该便宜。很多客人到门店第一句话是,你们有特价线路吗?而不会问,你们服务质量怎么样?”何一伟苦笑道。
怎么拉回游客?大通旅游认为,只有让旅游回归理性规范,向服务要价值,通过优质服务获取利润,“用一句浅显的话来说,五星酒店和路边小餐馆的服务费当然不同。”
“光我们认识到没用,也要游客认识到,所以我们想到让游客自行体验何谓服务。”何一伟称,“先旅游后付款”模式是提升旅行社组团服务的全新尝试,也是为旅行社服务转型做准备,希望通过体验者的口碑相传,建立起旅行社与游客之间的相互信任。
何一伟认为,一年来“先旅游后付款”运营基本成功,其实有三大原因。首要因素就是产品设计:短途游选择的是中高端的优质项目,实际上用价格杠杆锁定了自己的目标人群。一般来说,能付得起这个团费的游客,都有一定消费能力。
据悉,首团无锡灵山游用餐标准比普通团高,旅游大巴选用出厂在18个月以内的新车,保留10%的空座,保证座位空间舒适度,用餐、住宿标准也提高了。行程中游览无锡灵山大佛景区、泡丽星温泉,并入住无锡的五星级酒店,全程报价为699元/人,比市面上200至300元左右的长三角二日游产品价格高出不少。而参团的游客年龄段平均在50岁左右,喜欢双休日出去休闲放松。
其次,“先旅游后付款”团是自己组团、自己联系的景点,派出的导游均为优质导游。相对于长途游,这样的做法更容易控制服务质量。
第三,是如何提供标准化的服务,而这亦是受到业内质疑最多的地方。“满意还是不满意,每个游客都有自己的标准。如果没有一个具体衡量的标准,遇到蛮不讲理的游客,旅行社难道只能被动倒霉?”
有网友称,一时还无法接受这种模式,“比如我先旅游了再回来交钱,旅行社会不会对我漫天要价,报出的价格与实际价格相差较大;或者我先旅游了,你们会不会因为没有先交钱,服务质量大大缩水,这些隐性的消费,其中有很多猫腻的,我是搞营销的,对这种事很敏感,要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刘思敏博士认为,这种旅游方式,恐怕至少有十多年了,时断时续的,但一直没有成为主流,之所以没有推广开来是因为它容易引起纠纷。旅游产品的质量很难主观评判,它是一种满意度,这个满意度涉及很多因素,旅游结束后,旅游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之间,有时会形成较大的心理落差。
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德谦同样认为,虽然这是一种很好的尝试,但是推行并不容易。究其原因,主要因为在对旅游产品品质的认知上,旅行社和游客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在旅行中,许多游客总希望“物超所值”,以更少的费用获得更多更优质的服务,而这种观念本身并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改变游客“占便宜”的观念,认同旅游服务的价值才能使旅游发展更趋于理性。
大通旅游在产品设计时亦认识到业内专家的担忧之处。何一伟称,旅游是个讲究感受的过程,项目的成败取决于此。他们选择用标准化的服务,向游客展现旅游产品的公平和水准。
例如,国内游报名之初,旅行社在行程、车辆、用餐、服务方面向游客做出了12项承诺,并在产品承诺书上写明,若违反任何一项约定,经查属实的将向旅游者赔偿50元/人。只要游客认为有超过两项不达标即可拒绝付款。
而新推出的出境游,制定了包含“岸上观光游览承诺”、“邮轮承诺”、“服务承诺”和“用餐承诺”共16条服务承诺。比如,领队在邮轮上做到“一天两问”:每天9点至10点在邮轮值班点等候,每天22点30分电话问候,第一时间为客人答疑解惑;规定岸上游览时一车一个中文导游且必须是从业三年以上的资深导游,让游客可以更好地了解到当地风情。
但何一伟认为,光靠该模式推动行业转型远远不够,旅行社正在设计多元化产品。如亲子游,将不同的家庭组团前往横店影视城,拍摄微电影,让孩子们和家长都有一个交友的空间,“志同道合的朋友,爱运动的可以环岛骑行。这一切最终都是为了吸引游客。”
对该模式,上海市旅游局有关负责人持肯定态度,“旅游企业愿意自负风险,对提高旅游质量是大有益处的。”
不过,沪上大多旅行社仍持观望态度,不少人认为,这种旅游模式作为个别尝试无可厚非,但是做成系列产品来销售,很不现实。在目前旅游诚信体系尚不完备的前提下,“先旅游”易做,“后付款”能否收到全款,着实考量着游客的诚信。
标准化是成败关键
就在上海的旅行社还在试推“先旅游后付款”模式时,全国多个城市的旅行社也曾多次探索“先旅游后付款”,但大多以失败结束。
2013年,南京旅游集散中心推出两条“先旅游后付款”短途旅游线路,其中,浙江桐庐富春江线路去了73人,按照每人388元报价应收28324元,但实际收回仅4070元。泰州溱湖一日游报价为每人148元,两天内共发出5辆车215名游客,应收旅游款31820元,实际收到3750元。试运行仅两天,亏损就高达3万多元。
本想通过这一活动提高服务质量,并和游客建立起诚信关系,却最终被反馈搞得措手不及。在返程的大巴上,游客们或是以景点赏花花却没开为由,或是提出饭菜不合口味等各种“不满意”,大幅减少支付旅游款。
陕西西安多家旅行社也曾推出该模式,今年被叫停。对于叫停的原因,西安宝中国际旅行社导游李小姐表示:“因为负面影响比较多。”李小姐所说的负面影响,包括缺少衡量游客满意度的标准、游客认可度低、旅行社现金周转压力大等,这些是目前制约“先旅游后付款”模式发展的主要原因。
此外,早在2011年,支付宝宣布推出“旅游担保交易解决方案”,通过引入担保交易和行业维权,为旅游在线交易做全程担保。这一模式“看上去很美”,但两年过去了,并无更多的进展。
“支付宝旅游”这一方案首先在北京、上海、三亚、深圳、杭州、四川等几个地区试点,游客在网上购买旅游产品或报团,支付宝先帮游客暂时托管旅游费,并为游客和在线旅游企业提供电子合同。待行程结束,游客对交易没有异议,支付宝才会“解冻”交易资金,放款给商家。
不少业内人士同样将该模式难以推广的原因,归结于“缺少一个衡量游客满意度的标准”。在复旦大学旅游学系教授顾晓鸣看来,旅游产品标准化改革有利于引导游客享受旅游过程中一切美好的东西。“常规的旅游体验,更类似于‘到此一游’式,只讲究填饱肚子、有干净的地方住,称不上食住游的享受。如今,旅行社将旅游的所有项目都以菜单化展示,可提升游客的认知,这也是增加旅游价值的一种行为。”
旅客是否满意以及满意的程度,需要法定的一个衡量标准最终落在条文上,才能让旅行社找到“安全感”。看来,类似“先旅游后付款”模式,成败的关键就是产品的标准化。
当然,对于上述新型出游模式,现金流转也是另一瓶颈。如果团款现金流全部先垫付,适逢旅游旺季,势必会对旅行社的现金周转构成压力。而这也是大通旅行社未能大规模推广“先旅游后付款”的原因之一。
后处理法论文 篇4
建筑污水处理中水回用设施是指民用建筑物或建筑小区内使用后的各种排水如生活排水、冷却水及雨水等经过适当处理后,回用于建筑物或建筑小区内,作为杂用水的供水设施,包括水处理、集水、供水等设施。建筑中水使污、废水处理后回用,既可节约用水,又使污水无害化、资源化,起到保护环境、防治水污染、缓解水资源不足的重要作用,有明显的社会环境效益。
以下通过对广东某住宅小区选用生物接触氧化法+接触消毒组合污水处理工艺的实践应用,介绍其基本情况和处理工艺,对处理效果进行后评价,并展望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
1 工程概况
小区有8层建筑共30栋, 总居住人口约5 000人,至2007年6月基本全部入住,小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至今满一年。该住宅小区每日平均污水量120 t,全年43 800 t,污水首要污染物为粪大肠菌群,每天即有数十亿个以上,各污染物年产生量分别为COD 12.9 t,SS 10.7 t, BOD5 5.2 t。经生化处理后产生的污泥量每年3 t。表1为选用生物接触氧化法+接触消毒组合处理工艺处理前后监测结果。
出水各项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对CODcr去除率可高达94%,BOD5去除率92.3%,出水水质稳定。污水处理设施现日处理污水量120 t,能满足主体工程的需要。污水经生化、消毒处理后,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并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证明工艺合理有效,成熟可靠,设备第一年投运率达97.5%。
2 工艺选用
小型污水处理的不同工艺各有优缺点。各个国家分别有不同的主导工艺,新型合成材料的出现,促进了以此作为填料的生物接触氧化的发展。生物接触氧化技术是我国小型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东莞市珠江花园小区污水治理工程、盐城市毓龙小区污水治理工程、山西省洛安矿物局五阳煤矿工人新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以及北京西客站建筑中水工程都利用了生物接触氧化技术[1]。本小区采用的接触氧化+接触消毒法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其中重要的设施接触氧化池采用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内设PE半软性填料,有效容积160 m3。COD填料体积负荷4.3 kgCOD/(m3·d),BOD5填料体积负荷2.2 kgBOD5/(m3·d)。采用清华同方生产的导流式机械曝气机2台,一用一备。单台溶氧量16 kgO2/h,配套电机8 kW,工程运行时采用阶段曝气。
3 后评价
3.1 工程投资
工程总投资为32.7万元,其中土建费用为21万元,设备、设计及调试等其他费用为11.7万元。占地230 m2未计入投资费用。
3.2 处理成本
处理成本包括电费、药剂费。1)电费:系统总装机容量7.95 kW,运行功率为4.65 kW,电费按0.75元/度计,每吨水耗电费为0.69元/m3。2)药品费:工程所用的二氧化氯是用二氧化氯发生器制取(以氯酸钠和盐酸为原料),药剂费0.15元/m3,则总处理费为0.84元/m3。3)人员编制:由于本工程基本无需人员操作,实行一天三班,每班一人,主要工作为检查各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由小区水电工竣工培训后负责,不用单独设岗。
3.3 经济和环境效益分析
污水处理设施的建成并投入使用,不仅大幅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而且减少了自来水的使用量,其处理出水完全满足回用要求,如用于草坪浇灌、洗车、冲厕等。污水处理站直接运营支出费用加设备折旧费约为3 524元/月,其正常运行后,如水价为2元/m3,可处理污水若全部回用80%(96 m3/d),则可节约水费5 760元/月,节支相抵还盈余2 236元/月,即使仅回用处理水量的50%,其节约的水费开支也可基本与运营成本和折旧抵冲。此外,经处理后,每年可少向环境排放污染负荷为:COD 12.1 t, SS 10.5 t, BOD5 4.8 t,污水处理达标后还可免除环保部分的超标排污费,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点源污染,还能实现污水的资源化。
综上所述,该污水处理站的建设和运行不仅具有良好的环境社会效益,运行得好还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必须注意的是生化处理后的含菌污泥,必须切实落实好灭菌措施和利用途径, 杜绝二次污染。
4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建筑中水回用仍然存在的问题较多,如有些工艺、设备不过关,达不到预想效果,在水源相对充裕的南方地区,中水回用在实际工程中有时不比使用城市给水更经济。很多人对中水的卫生性、安全性等存有顾虑,在感情上无法接受中水,从而影响了其普及。另外,目前建筑中水回用执行的是现行的《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该标准中总大肠菌群的要求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相同,比发达国家的回用水标准及我国适用于游泳区的Ⅲ类水质标准还严格。这样就导致两个问题:1)许多现有中水工程根本达不到该标准;2)由于达标具有一定难度,限制了中水工程的推广和普及[2]。
我们在加大成熟和运行良好工艺和设备的研发和推广的同时,要更新观念,认识到回用水是有价值的水资源。水用完之后不再抛掉而是对其进行合理的处理得到回用即二次使用,这样就会减少对高质量淡水水源的需求。水的回用提高了供水的可靠性,只用较少的淡水就能满足人类更大的需求,从而减轻了人类生存对世界水环境造成的影响。旧的“一次使用然后排放”的方法转换成新的可持续的“保护、合理使用和再循环使用”的节约水的方法将造福于整个世界。政府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中水回用指标的适宜限值并颁布实施,以降低中水工程的投资和处理成本。
摘要:指出城市生活小区小型污水处理设施作为投资省、见效快的方法在当前具有重要意义,着重探讨了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的应用和效益,并对我国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谈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生活小区,生物接触氧化法,中水回用,后评价
参考文献
[1]张统,张志仁.污水处理工程及工程方案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付婉霞,曾雪华.建筑节水的技术对策分析[J].给水排水,2003,29(2):47-53.
纺织染整后处理 篇5
2.聚丙烯酸酯涂层胶(Polyacrylate简称PA)聚丙烯酸酯类织物涂层胶是目前常用的涂层胶之一,它有下列优点: ² 耐日光和气候牢度好,不易泛**; ² 透明度和共容性好,有利于生产有色涂层产品; ² 耐洗性好; ² 粘着力强; ² 成本较低。其缺点是: ² 弹性差,易折皱; ² 表面光洁度差; ² 手感难以调节适度。最初的聚丙烯酸酯类涂层胶属于单纯防水型产品,通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的品种不仅具有防水透湿,阻燃等多种功能,而且还有低温节能的特色。聚丙烯酸酯类涂层胶一般均由硬组分(如聚丙烯酸甲酯等)和软组分(如聚丙烯酸丁酯等)共聚而成。聚丙烯酸酯涂层的主要单体有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等,为了提高其防水性能,必要时可加入丙烯酰胺和丙烯腈,聚合引发剂一般用过氧化物(如过硫酸钾等)。
2.1防水涂层整理剂 此种聚丙烯酸酯类涂层整理剂最初多为溶剂型产品,其粘着性和耐水性极佳。为了提高膜的强度,常加入外胶联剂,此类具有代表性的品种是大日本油墨公司的Criscoat系列涂层整理剂及其助剂。其适合加工柔软的薄织物,与防水剂拼用一次,即可获得较高的拒水和耐水压效果。但溶剂型产品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如甲苯、醋酸乙酯等,使用时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或发生火灾,且溶剂回收费用高。溶剂型涂层整理剂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悬浮聚合,所得产品的分子量较高;另一种是溶液聚合,所得产品的分子量低。为了克服溶剂型产品的缺点,水系型的聚丙烯酸酯类涂层整理剂应运而生。水系型的又分为乳液类,非皂乳液类和水溶类三种。乳液类分子量为10-500万,粒子直径0.05-0.2微米,含固量一般为40-60%。由于采用乳液聚合法,聚合时加入少量复合乳化剂,由于乳化剂的存在,在融结成膜过程中,一部分被挤至膜与织物之间界面,从而削弱了与织物的粘结强度,使产品的耐水压受到一定的影响。另一部分被挤至膜的外表面,引起膜表面的涩滞感,造成涂层织物的手感不爽。非皂乳
扭伤后赶紧这样处理 篇6
一扭伤就使劲揉
因为扭伤时局部的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血肿,炎症渗出状态,这时用力揉,会加重内出血,导致患处更肿、更痛。
误区二
扭伤了立马用热鸡蛋来烫?
血管会热胀冷缩,热敷会让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本来是内出血,会导致出血更多和更肿。
误区三
扭伤马上擦活络油
活络油是活血化淤的,刚扭伤是内出血,炎症渗出,这时当然也不适宜活血了。
那么,扭伤应该如何急救呢?
请大家记住四个词
冷敷
冷敷是扭伤急救的关键。作用有三个:止血,让内出血的皮下毛细血管收缩;消肿,减少炎症渗出;止疼,低温可以让肢体末端的神经敏感度降低,起到止疼作用。可以用冰袋或冷水降低患处的皮肤温度。
压迫
压迫指用绷带或三角巾把扭伤部位适当地包扎起来,增大外部压力,起到加压止血(皮下毛细血管内出血)和减少炎症渗出的作用,从而达到消肿的目的。
抬高
抬高是指把伤肢抬高,通过重力作用,利于静脉回流和减少扭伤处压力,也达到止血和消肿目的。休息
防止再次损伤,使得患处伤情加重。
注意:扭伤的早期(急性期)就这样处理,但一般经过24到48小时后,患处本来是内出血和炎症渗出状态,就会转为淤血和吸收状态,这时,就应该活血化淤,也就是可以热敷和擦活络油等。
后处理法论文 篇7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患者均符合下列标准:①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②颅脑CT或磁共振成像 (MRI) 扫描证实, 性质为脑出血或脑梗死;③既往无精神障碍史;④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4版 (CCMD-3) 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原发病为脑出血18例, 脑血栓形成30例。将48例患者按来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 男16例, 女8例;年龄 (62.8±5.4) 岁;脑出血8例, 脑血栓16例;重废抑郁者3例, 中度抑郁者12例, 轻度抑郁者9例。对照组24例, 男14例, 女10例;年龄 (57.8±8.3) 岁;脑出血10例, 脑血栓14例;重度抑郁者2例, 中度抑郁者13例, 轻度抑郁者9例。临床以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语言动作减少为核心症状。两组在性别、年龄、原发病、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心理障碍评定标准
采用抑郁量表为筛查抑郁工具, (SDS) 评分>41分为抑郁状态。采用17项版本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为评为抑郁程度标准。HAMD总分<8分为正常, 8分~17分为轻度抑郁, 18分~23分为中度抑郁, >23分为重度抑郁。HAMD分为4因子:焦虑/躯体化、体质量减轻、迟滞、睡眠障碍。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脑卒中常规治疗和正规康复训练。针对抑郁以调气开郁法治疗。取穴:百合、上星、印堂、水沟、膻中、鸠尾。进针后捻转至局部酸胀感;随症配加丰隆、中脘、太溪、期门、阳陵泉。随证或补或泻或平补平泻。留针30 min, 每日1次, 每周连续针刺6次, 休1 d。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中国道家认知疗法的ABCDE技术[1], 依次施法。A为评估精神压力;B为调查信念或价值系统;C为分析心理冲突和应付方式;D为道家哲学思想导入;E为评估和强化。其中D为关键步骤, 让患者了解、认同、牢记并遵循32字保健法, 即:利而不害, 为而为争;少私寡欲, 知足知止;知和居下, 以柔胜刚;清静无为, 顺其自然。可个别亦可分组, 每次60 min~90 min, 每周2次, 连续4周。两组均在4周1个疗程时行HAMD评分和查体。
1.4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HAMD积分<8分为正常, 且抑郁核心症状消失, 积极配合各项治疗;显效:HAMD积分为8分~17分, 且核心症状基本消失, 能在肢体功能许可范围内自理生活, 基本能自动进行功能训练, 但兴趣感未达到完全正常;有效:HAMD积分为18分~23分, 且核心症状有所改善, 能够自理, 不能主动训练;无效:HAMD积分>23分, 且症状无缓解, 不能自理, 更不能训练。
2 结 果
治疗组:痊愈13例, 显效10例, 有效1例, 无效0例, 愈显率95.8%;对照组:痊愈6例, 显效8例, 有效9例, 无效1例, 愈显率58.3%。两组愈显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χ2=52.41;P<0.01) 。
3 讨 论
根据临床表现, 本病属于中医“郁症”, 多由情志不舒, 气机郁滞所致。而中风后由于偏身不用、舌强语謇, 病患多悲愁思虑致病;且痰浊、血瘀、气血亏虚致气机郁滞而易发。治宜理气开郁、调理脏腑。主取任督脉穴阴阳脉之海, 调阴阳通气血。其中百会为三阳经与督脉交会穴, 主烦闷;上星宁神醒脑;印堂清神宁志;水沟醒神开窍;膻中为气会, 理气滋阴;鸠尾安心宁神。起效快, 无不良反应。
心理学认知疗法认为:由于错误的认知导致异常情绪抑郁, 通过挖掘发现它, 加以批判, 代之以合理现实的认知[2]。“利而不害, 为而不争”:只做利己利人利天下之事, 且做事尽力而为, 不争名利, 不攀比, 不嫉妒。前句从现实做起, 后句需长期修养;“少私寡欲, 知足知止”:知足常乐, 避免危险;“知和居下, 以柔胜刚”:和谐、谦恭、团结、随遇而安;“清静无为, 顺其自然”:可致远, 勿妄为, 要因势利导。道家最高境界:认识自然规律, 顺应自然规律, 外柔内刚。这32家思想长期熏习, 逐渐纠正固有的负性认知, 重建更理性和现实的认知方式、情绪和行为。通过与医生、家人的积极交往和及时顺利地参与各项治疗和康复训练活动, 对康复能不断学习、锻炼, 增强了生活能力和自信心, 达到了个体最佳生存状态, 与家人一起了解病情, 领悟了心理学及医学常识, 懂得了健康的生活方式, 能正确对待生活事件, 重建有利身心健康的价值观, 提早自然融入了社会。
PDS病程长, 易复发且难治, 两种疗法结合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 近期以针刺治疗为主, 远期以道家认知法长久维持, 增加疗效, 促进健康, 预防疾病。本研究结果表明, 针刺法与道家认知法结合治疗PSD有协同作用, 优于单独针刺治疗,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观察中国道家认知疗法结合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 (PSD) 的疗效。方法将48例PSD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24例。治疗组应用道家认知法的ABCDE技术结合针刺法的调气开郁法;对照组采用针刺法。结果经4周治疗后, 治疗组愈显率95.7%, 对照组愈显率58.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中国道家认知法结合针刺法治疗PSD是远期和近期结合, 本标兼治, 重建了有益身心健康的价值观。
关键词:道家认知法,脑卒中后抑郁症,针刺法
参考文献
[1]张亚林, 杨德森.中国道家认知疗法-ABVDE技术简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88, 12 (3) :188-190.
原位处理法 篇8
原位处理法是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研究的热点,不但处理费用相对节省,而且还可减少地表处理设施,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a)加药法。通过井群系统向受污染水体灌注化学药剂,如灌注中和剂以中和酸性或碱性渗滤液,添加氧化剂降解有机物或使无机化合物形成沉淀等;b)土壤改性法。利用土壤中的粘土层,通过注射井在原位注入表面活性剂及有机改性物质,使土壤中的粘土转变为有机粘土。经改性后形成的有机粘土能有效地吸附地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c)冲洗法。对于有机烃类污染,可用空气冲洗,即将空气注入到受污染区域底部,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污染物中的挥发性组分会随空气一起溢出,再用集气系统将气体进行收集处理;也可采用蒸汽冲洗,蒸汽不仅可以使挥发性组分溢出,还可以使有机物热解;另外,用酒精冲洗亦可。理论上,只要整个受污染区域都被冲洗过,则所有的烃类污染物都会被去除;d)射频放电加热法。通入电流使污染物降解。原位物化法在运用时需要注意的是堵塞问题,尤其是当地下水中存在重金属时,物化反应易生成沉淀,从而堵塞含水层,影响处理过程的进行。
摘要:<正>原位处理法是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研究的热点,不但处理费用相对节省,而且还可减少地表处理设施,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a)加药法。通过井群系统向受污染水体灌注化学药剂,如灌注中和剂以中和酸性或碱性渗滤液,添加氧化剂降解有机物或使无机化合物形成沉淀等;b)土壤改性法。利用土壤中的
强夯法处理桥头地基 篇9
1 桥头跳车的危害
桥头跳车是桥梁工程施工常见病害之一, 涵义指桥梁构造物两侧与路堤填土衔接处产生较大差异的沉降和刚度差异, 使得路面上出现显著的坡度变化和刚度变化, 致使台背与构造物连接处的路面出现台阶, 从而导致行车颠簸、跳跃, 严重者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
桥头跳车对路桥质量、路桥路面行车安全有一定危害,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降低路面行车速度。
如果路桥桥头处理不当, 导致跳车现象发生, 首当其冲的是路面车速。路桥行车中, 当车辆行至桥头, 突遇陡坎, 车辆会随着路面起伏发生跳动, 这时候为了确保车行安全, 司机会采取减速或刹车手法, 及时停车。这虽然能保证行车安全, 但总会降低路面的使用功能, 甚至使道路工程失去运输作用。
1.2 易引发行车安全事故。
桥头跳车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原因在于车辆行至桥头陡坎会发生颠簸, 如果颠簸程度过大, 乘客和司机都会产生心理恐慌, 尤其是司机, 一旦其心理遭受影响, 驾驶行为就有可能发生异常, 最终导致行车安全事故, 危害乘客和司机的生命安全。
1.3 降低伸缩缝和车辆的使用寿命。
桥头跳车现象一方面会降低桥梁工程本身质量, 另一方面会影响桥面行车安全。在桥梁工程质量方面, 受影响程度最严重的是桥梁施工缝, 原因为, 车辆受陡坎发生的颠簸会对桥梁桥面或道路路面产生冲击, 进而加快桥梁搭板、支座和桥梁伸缩缝的损坏速度;在行车安全方面, 跳车会损害车辆性能, 若颠簸程度过大, 车辆内部构件可能会因此遭受磨损, 从而缩短车辆及车辆构件的使用寿命。
2 桥头地基处理中的强夯法原理
桥头跳车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桥头地基处理不当, 想要避免跳车, 最佳方法是从施工工艺入手, 按照有关技术规范, 做好桥头地基处理, 保证桥头地基施工质量。强夯法作为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 将其应用于桥头地基处理中可有效提高地基施工质量, 确保地基结构稳固, 防止桥头跳车现象发生。为此, 在现代桥梁工程施工中, 桥头地基处理多采用的强夯法。
2.1 强夯法原理。
强夯法一般采用100-400k N的重锤, 从6-40m的高处自由落下, 对地基土施加强大的冲击能, 在地基中形成冲击波和动应力, 将地基土压密、振实, 以加固地基土, 达到提高地基强度、降低其压缩性的目的。对地基的强夯处治, 一方面是对地基产生压实和挤密作用;另一方面是通过强夯对地表下一定深度土层施加动力荷载, 达到破坏土体结构强度、结构性大孔隙的作用。
2.2 强夯法的作用。
之所以要在桥头地基处理中使用强夯法, 原因在强夯法具有提高桥头地基承载能力、减少地基沉降概率、简化施工工艺、缩短地基施工时间等特点, 能有效确保桥头地基处理质量, 稳固地基结构, 避免桥梁工程桥头跳车现象。
3 强夯法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
3.1 施工工艺。
强夯法应用于桥头地基处理中, 可采用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步骤为: (1) 清理施工现场, 保持施工现场的干净和平整; (2) 计算、标记出第一遍夯点的位置, 同时做好施工现场高程测量,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做好施工组织安排; (3) 选择型号、规格合适的起重机, 并将其设配置到夯点位置, 夯锤要正好与夯点对应; (4) 夯实前做好夯锤高程测量, 保证起重机与夯锤的质量; (5) 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 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 放下吊钩, 测量锤顶高程, 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 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6) 重复步骤5, 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 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 (7) 重复步骤3-6, 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8) 用推土机将夯坑修平, 并测量场地高程; (9) 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后, 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 最后用低能量满夯, 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 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3.2 施工要求和检测。
(1) 开夯前应检查夯锤重和落距, 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 (2) 在每遍夯击前, 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 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 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 (3) 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量; (4) 一遍夯击完成后, 应检测夯坑深度、夯点间距和处治宽度。检查强夯施工记录, 基础内每个夯点的累计夯沉量, 不得小于试夯时各夯点平均夯沉量的95%, 合格后方可填平; (5) 满夯后, 对场地进行平整和压实, 应达到规范要求的各项指标, 并测量高程, 填写地面标高变化; (6) 满夯结束7d后, 在每500-1000m2面积内任选一处, 应从夯击终止时的夯面起, 每隔50-100cm取土样测定土的干密度、力学及物理等指标。
3.3 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为了确保桥头地基强夯处理质量, 要求在实际施工中做好以下几项质量控制措施, 以免出现施工质量问题, 影响地基强夯施工进度。 (1) 桥头地基处理时, 地基处理范围要大过地基基础的平面尺寸, 或者说地基强夯范围要超出地基基础面积, 每条边超出宽度控制在3米及以上; (2) 试夯过后才能正式夯实地基, 且同一强夯施工场地的土壤性质要相同, 地基填筑土要保证为同一种。试夯位置不定, 可以选择多个位置试夯, 也可选择是在同一位置试夯; (3) 试夯结束后要对试夯土壤性质进行检测, 从夯面选取土壤试样, 每间隔50cm选取一份土壤, 然后对其进行室内试验, 测量出土壤的干密度、压缩系数, 并对其性能进行分析; (4) 试夯同样要注意质量管理, 要确保试夯工艺与设计规范相符, 若不符合, 要及时做出调整, 或者更改试夯方案。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桥头跳车现象是否产生取决于桥头地基处理是否得当, 为了保证桥头地基处理质量, 桥梁工程施工建议采用强夯法对桥头地基进行处理, 利用强夯技术来保证桥头地基处理质量, 缩短地基处理时间, 防治跳车产生。在本篇文章中, 笔者着重论述了强夯法的原理和施工方法, 并探讨了桥头地基强夯施工注意事项, 得出一系列结论, 希望对同行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刘静波.强夯法在滏阳河桥头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科协论坛 (下半月) , 2009 (9) .
[2]屈功成, 尹胜利.强夯法在桥头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8 (15) .
絮凝法处理含油污水 篇10
含油废水的来源很广, 石油工业的采油、炼油、储油运输及石油化学工业都产生含油废水。目前, 多数油田都采用注水开发, 在油田开采后期综合含水率可达90%以上, 油井产物内的水量远大于油量。这些水在气液分离、原油净化过程中与原油分离, 成为含油污水。据统计, 2002年中石油所属油田的污水总量已达4.97×108t/a, 2005年中石化胜利油田的污水总量约达2.6×108t/a。随着开采时间的延续, 这类污水还会持续增加, 是油田污水的主要来源。
含油污水不合理处理回注和排放不仅使油田地面设施不能正常运行, 同时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影响油田安全生产, 因此必须合理处理利用含油污水。随着油田注水开发生产的进行带来两大问题, 一是注入水的水源问题, 人们希望得到能量大而稳定的水源, 油田注水开发初期注水水源是通过开采浅层地下水或地表水来解决, 过量开采清水会引起局部底层水位下降, 影响生态环境;二是原油含水量不断上升, 含油污水量越来越大, 污水油对生态系统、植物、土壤、水体会产生严重影响, 况且其含有许多固体颗粒、游离油、乳化油和各种残余助剂, 处理更加困难, 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的危害更大, 会导致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若不经处理直接注入地下, 则固体微粒和油珠将堵塞油下降, 最终导致采油率的降低。
含油废水处理技术, 按其作用原理和去除对象一般可分为物理化学法 (主要有气浮法、膜分离法、吸附法、粗粒化法等) , 化学法 (主要有化学絮凝法、化学氧化法、电化学法等) 和生物处理法 (主要有活性污泥和生物滤池法) 。各种单一净化方法都有其局限性, 根据废水成分与性质、油分存在的形式、回收利用的深度、排放方式以及环境和经济的要求等因素, 通常采用几种方法合理组合, 形成多级处理工艺, 从而实现良好的工艺效果, 使出水水质达到废水排放标准。
研究发现, 将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复合投用可以明显改善处理效果。这是由于有机絮凝剂中阳离子对废水中的乳化油滴起到了电荷中和及压缩双电层的作用, 促使乳化油滴进一步破乳析出, 而且有机絮凝剂有很长的分子链, 能在经凝聚作用形成的胶体颗粒间进行架桥, 形成大而坚韧的絮凝体, 从而改善絮凝体性能。复合絮凝剂的性能好坏取决于絮凝体的形成状态及其物质的量。因此, 通过优化复合絮凝剂来提高处理效率并降低成本成为该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1 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1) 利用絮凝法对含油污水进行处理, 使处理后的水有机物含量下降, 出水浊度和油含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2) 选择合适的絮凝剂种类或复配方式, 使其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好, 且成本低、来源广、无二次污染。
3) 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的絮凝操作条件, 如操作温度、溶液p H值、絮凝剂用量等, 保证良好的絮凝效果。
4) 絮凝剂的选择:絮凝剂的合理选用是絮凝技术应用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关絮凝剂的选择主要是各种絮凝剂对于同种试验条件下对于含油污水处理效果的比较。初步选择的絮凝剂包括硫酸铝钾、硫酸铝、硫酸高铁、聚丙烯酰胺、壳聚糖、明胶。
5) 最佳絮凝条件的确定:条件试验主要包括用量试验和配比试验。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试验用的废水为法一联合站排放的污水, 经肉眼观察, 污水呈淡黄色, 内有悬浮固体。经检测, 浮油粒径一般大于100μm, 静止一定时间后往往形成膜漂浮在水面;分散油粒径为10~100μm, 呈微小的油珠悬浮于水中;乳化油粒径小于10μm;溶解油粒径一般小于几微米。
本试验所采用的絮凝剂主要有6种:壳聚糖、明胶、聚丙烯酰胺 (PAM) 、硫酸铝、硫酸铝钾, 硫酸高铁, 各种絮凝剂的性质有很大的差异[1]。
试验流程如下:将已测定粒度分布、含油量等指标的废水密闭保存, 使用前先用移液管将废水移入试管中均匀搅拌, 再向其中加入酸进行酸化处理;之后, 分别加入配置好的絮凝剂进行试验。
2.1 单独投无机絮凝剂的用量试验
1) 取6支试管, 分别向6支试管中加入5 m L废水, 然后分别向6支试管中加入0.05、0.1、0.15、0.2、0.25、0.4 m L同种无机絮凝剂 (如硫酸铝) 。
2) 反复颠倒试管, 待絮凝剂与原水充分混合接触后, 将试管静置, 观察试管中变化, 并记录。
3) 当絮团完全沉降后, 取试管中的上清液于比色皿中, 使用U-28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管中上清液的透光值。
4) 根据透光值计算含油量[2]。
同样地, 采用上述方法, 将硫酸铝钾和硫酸高铁作为无机絮凝剂分别进行试验。通过测量试管中上清液的透光值和含油量, 对比3种无机絮凝剂的效果, 选出每种无机絮凝剂的最佳用量。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 选出3种絮凝剂中絮凝效果最好、经济效益最高的絮凝剂[3]。
2.2 有机絮凝剂与无机絮凝剂的复配试验
2.2.1 壳聚糖用量一定, 无机絮凝剂的最佳用量
1) 取6支试管, 分别向6支试管中加入5 m L废水, 然后分别向6支试管中加入0.05、0.1、0.15、0.2、0.25、0.4 m L同种无机絮凝剂 (如硫酸铝) 。
2) 分别向6支试管中加入0.5 m L的壳聚糖, 反复颠倒试管, 使絮凝剂与原水充分混合接触, 将试管静置, 观察试管中变化, 并记录。
3) 当絮团完全沉降后, 取试管中的上清液于比色皿中, 使用U-28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管中上清液的透光值[4]。
4) 根据透光值计算含油量。
同样地, 采用上述方法, 将硫酸铝钾和硫酸高铁作为无机絮凝剂分别进行试验。确定3种絮凝剂与复配时每种无机絮凝剂的最佳用量, 3种絮凝剂与壳聚糖的最佳配比用量, 以及3种复配方式中絮凝效果最好、经济效益最高的絮凝剂[5]。
2.2.2 无机絮凝剂用量一定, 壳聚糖的最佳用量
1) 取5支试管, 分别向试管中加入5 m L废水以及等量 (上面试验中确定的无机絮凝剂最佳用量) 的无机絮凝剂。
2) 分别向5支试管中加入0.2、0.4、0.6、0.8、1.0 m L壳聚糖。
3) 颠倒试管, 使絮凝剂与原水充分混合接触, 将试管静置, 观察试管中变化, 并记录。
4) 当絮团完全沉降后, 使用U-28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管中上清液的透光值。跟据透光值计算含油量, 确定壳聚糖的最佳用量。
3 结果与讨论
3.1 絮凝剂的种类和选择原则
本试验选择了6种絮凝剂, 分别为壳聚糖、聚丙烯酰胺 (PAM) 、明胶、硫酸铝、硫酸铝钾 (明矾) 和硫酸高铁。絮凝剂的选择原则如下:
壳聚糖、明胶是天然高分子物质, 无毒无害, 使用后无二次污染, 而且具有来源广泛、絮团易清理等特点。
PAM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絮凝剂, 在废水处理领域广泛应用, 作絮凝剂使用时用量少, 处理后废水的澄清效果好。
硫酸铝、硫酸铝钾、硫酸高铁是无机絮凝剂, 本身来源广泛, 用量少, 使用后污染小, 见效快[6]。
3.2 单絮凝剂对废水的处理效果
本试验为絮凝剂的选择试验。首先使用BS210S精密电子天平称取壳聚糖、明胶、聚丙烯酰胺、硫酸铝、硫酸铝钾、硫酸高铁各1 g。将壳聚糖放到烧瓶中加入冰醋酸将其溶解, 放入烧瓶中定容, 将壳聚糖制成1 g/100 m L的溶液, 在烧瓶中溶胀24 h后方可使用[7];将明胶、聚丙烯酰胺按照1 g/100 m L配成溶液, 且聚丙烯酰胺需溶胀24 h才可使用;将硫酸铝、硫酸铝钾和硫酸高铁絮凝剂按1 g/100 m L配置成溶液。
取5支试管, 每支试管中加入5 m L废水, 分别向5支试管中加入壳聚糖、明胶、硫酸铝溶液、硫酸铝钾溶液、硫酸高铁溶液各0.5 m L, 加入后震荡试管, 使其均匀混合, 然后静置, 观察变化[8]。
加入壳聚糖后, 有少量的微小絮团出现, 絮团沉降缓慢, 且小絮团悬浮在溶液中, 很难完全沉降。这种现象可能是由絮凝剂的用量不足所导致的。
加入明胶溶液后, 絮凝剂的絮凝效果不是很明显, 絮凝剂只是均匀地与含油污水混合在一起, 没有絮团出现, 废水也没有澄清。明胶是从自然物质中提取, 虽然它无毒或低毒、无二次污染, 但絮凝活性较低, 所以不宜单独使用明胶处理含油污水[9]。
加入硫酸铝后, 有较大的絮团出现, 而且形成的速度很快, 污水被澄清, 大块的絮团迅速下沉。这种絮凝反应很快, 证明了絮凝剂进入后马上吸收了污水中的油滴以及杂质[10]。形成的大絮团, 由于杂质的质量大于水的密度, 所以迅速下沉到了试管的底部。
加入硫酸铝钾溶液后, 试管中的含油污水很快形成了小絮团, 而且数量也很多, 并互相集结在一起向下方沉淀。污水迅速澄清, 但是没有硫酸铝溶液产生絮团快。明矾是工业上常常使用絮凝剂, 能够很快在废水中释放出3价的铝离子, 将水包油之间的双电子层中和使油滴能够集结在一起形成大的油滴, 这样就能很快形成絮团下落到试管的底部[11]。
加入硫酸高铁溶液后, 有大量的黄色絮团产生, 且溶液明显呈淡黄色[12]。待8 h后, 絮团完全沉降, 溶液被澄清。硫酸高铁溶液处理含油污水效果较好, 但絮团沉降时间过长, 影响絮凝效果。
通过上述试验可以证实, 硫酸铝溶液、硫酸铝钾溶液处理效果都很好, 但壳聚糖溶液和明胶的处理效果较差。因此, 决定选取硫酸铝、硫酸铝钾和壳聚糖进行下一步试验。
3.3 单絮凝剂用量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3.3.1 使用硫酸铝处理污水的最佳用量
取6支试管, 分别向6支试管中加入5 m L废水, 然后再分别向1号至6号试管中加入0.05、0.1、0.15、0.2、0.25、0.4 m L同种硫酸铝溶液。震荡试管, 待絮凝剂与原水充分混合接触后, 静置试管, 观察试管中的变化。
静置一段时间后, 1号和2号试管中没有明显现象;3号和4号试管中出现微小的絮团, 但絮团沉降缓慢;而5号和6号试管中有较大絮团沉积在底部, 随着絮凝剂用量的增加, 絮团的数量也增多[13]。因此, 单独使用硫酸铝处理含油污水时, 在一定范围内, 硫酸铝投入越多, 絮凝的效果越好, 污水的处理效果越好。
对比每支试管中上清液的透光值,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硫酸铝溶液用量的增加, 上清液的透光值增加, 即絮凝的效果越好[14]。考虑到经济的合理性, 在试验范围内, 添加0.25 m L硫酸铝溶液时, 处理效果最好。
3.3.2 使用硫酸铝钾处理污水的最佳用量
采用相同的办法单独使用硫酸铝钾进行试验。经过观察, 1号至4号试管中无明显变化;5号试管中有微小的絮团出现, 但沉降缓慢;6号试管中有絮团, 虽沉降缓慢, 但仍沉降到底部。随着硫酸铝钾用量增多, 沉降速度加快。
对比每支试管中上清液的透光值,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硫酸铝钾溶液用量的增加, 上清液的透光值增加, 即絮凝的效果越好。考虑到经济的合理性, 在试验范围内, 添加0.4 m L硫酸铝溶液时, 处理效果最好。
3.3.3 使用硫酸高铁处理污水的最佳用量
采用相同的办法单独使用无机絮凝剂硫酸铝钾进行试验。经观察, 1号和2号试管中无明显变化;3号至6号试管中有絮团产生, 但沉降速度慢[15]。随着硫酸高铁用量的增加, 试管中絮团数量也增加, 而且沉降速度更快, 但试管中上层的澄清液呈淡黄色。
对比每支试管中上清液的透光值, 刚开始投加硫酸高铁溶液时, 透光值没有增加, 反而降低, 这是因为起初投加的硫酸高铁量较少, 没有絮凝效果, 而且硫酸高铁溶液本身呈淡黄色。当投加的量大于0.15 m L时, 随着硫酸高铁溶液用量的增加, 试管中上清液的透光值不断地增大, 絮凝效果越来越好。但由于铁系絮凝剂对金属的腐蚀性较强, 且在絮凝操作条件不佳时, 常使出水带有浅黄色, 这些都限制了其应用。
3.4 硫酸铝与壳聚糖复配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3.4.1 壳聚糖用量一定, 硫酸铝的最佳用量
取6支试管, 分别向6支试管中加入5 m L废水, 然后分别加入0.05、0.1、0.15、0.2、0.25、0.4 m L同种的硫酸铝溶液;再分别向6支试管中加入0.5 m L的壳聚糖, 待絮凝剂与含油污水完全混合后, 观察变化。
1号至4号试管中无明显变化;5号试管和6号试管中有细小的絮团, 絮团的沉降速度很慢。与5号试管中絮团的沉降速度相比, 6号试管中絮团沉降更快, 但6支试管中的颜色均呈乳白色。
根据每支试管中上清液的透光值分析, 起初随着硫酸铝用量的增加, 透光值降低, 这是因为在硫酸铝投入量小于0.2 m L时, 絮凝效果不明显。当硫酸铝投入量大于0.2 m L时, 在试验范围内, 随着硫酸铝用量的增加, 复配絮凝剂的絮凝效果越好。经比较, 当硫酸铝的用量为0.4 m L时, 与壳聚糖的复配效果最好。
3.4.2 硫酸铝用量一定, 壳聚糖的最佳用量
取5支试管, 分别向试管中加入5 m L的废水及0.25 m L的硫酸铝溶液, 再分别向5支试管中加入0.2、0.4、0.6、0.8、1.0 m L壳聚糖。当絮凝剂与含油污水完全混合后, 观察变化。
经观察, 1号和2号试管中有细小的絮团, 沉降较快, 3号至6号试管中没有明显的变化。
根据每支试管中上清液的透光值分析, 起初随着壳聚糖用量的增加, 透光值降低, 这是因为在壳聚糖投入量小于0.5时, 絮凝效果不明显。
综上所述, 硫酸铝与壳聚糖复配处理含油污水时, 在试验范围内, 硫酸铝与壳聚糖的最佳配比为4∶5;此时, 絮凝产生的絮团最多, 且沉降速度最快, 絮凝效果最好。
3.5 硫酸铝钾与壳聚糖复配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3.5.1 壳聚糖用量一定, 硫酸铝钾的最佳用量
取6支试管, 分别向6支试管中加入5 m L废水, 然后分别加入0.05、0.1、0.15、0.2、0.25、0.4 m L同种的硫酸铝钾溶液;再分别向6支试管中加入0.5 m L的壳聚糖, 待絮凝剂与含油污水完全混合后, 观察变化[16]。
1号试管中有少量絮团沉积在底部, 还有大量的微小絮团悬浮在水中;2号试管中有大量的絮团悬浮在水中, 沉降缓慢;3号试管中有大量的絮团沉降在底部, 少量的絮团悬浮在底部;4号和5号试管中有大量絮团沉积在底部, 上清液澄清, 随着硫酸铝钾用量的增加, 絮团越来越多, 上清液越来越澄清, 透光值逐渐增大, 絮凝的效果越来越好。
3.5.2 硫酸铝钾用量一定, 壳聚糖的最佳用量
取5支试管, 分别向试管中加入5 m L的废水及0.25 m L的硫酸铝溶液, 再分别向5支试管中加入0.2、0.4、0.6、0.8、1.0 m L壳聚糖。当絮凝剂与含油污水完全混合后, 观察变化。
经上述试验可以发现, 无机絮凝剂与有机絮凝剂复配使用时, 要比单独使用无机絮凝剂处理含油污水的效果好, 而且硫酸铝钾与壳聚糖复配时处理含油污水比硫酸铝与壳聚糖复配时处理含油污水的效果好。
4 结语
通过絮凝剂的遴选试验, 以及硫酸铝钾-壳聚糖复配絮凝剂与硫酸铝-壳聚糖复配絮凝剂做对比, 得出以下结论:
1) 在絮凝剂的遴选试验中, 发现单独添加无机絮凝剂处理含油污水的效果要优于单独添加有机絮凝剂。
2) 在无机絮凝剂的对比试验中, 考虑到试验效果和经济性两方面, 单独添加硫酸铝比单独添加硫酸铝钾或单独添加硫酸高铁效果更好, 更经济, 而且在试验范围内硫酸铝的最佳用量为0.25 m L。
3) 在絮凝剂的复配试验中, 由于复配絮凝剂利用了有机絮凝剂的吸附桥原理和无机絮凝剂的离子中和双电子层原理;因此, 无论是在反应速度上, 还是处理后上清液的各项指标, 都优于其他的絮凝剂。
原子能法缺位的后辐射时代 篇11
“核能有些像马戏团里的猛兽,听话时让人感到其乐无穷,而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瑞典核物理学家帕克金森形象地比喻道。
3月30日,继东京电力公司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将被废弃之后,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表示,待状况稳定后,5号机组和6号机组也将废弃。
被日本官方定为5级的福岛核泄露事故的影响正在逐渐波及全球其他地区。更重要的是,正如美国《纽约时报》所写,福岛事故很可能将重新改写整个核电图景:核泄漏、核辐射、核安全、核恐慌……关于核的讨论热潮,如同被快中子击中的反应堆,开始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或许,在后核辐射时代,人们需要走的路更长。
当我们谈论“核”时,我们究竟在谈些什么
在电影《辛普森的一家》中,主人公辛普森便是一位核安全检查员。这位世界上最著名的核安全检查员曾说:“仁慈而万能的上帝,感谢你赐予我们核能——世界上最清洁的能源,仅次于太阳能。当然了,太阳能只是那些自以为是的家伙痴人说梦罢了。”
1954年6月27日,苏联在奥布宁斯克建成世界第一座电功率5MW试验电厂,这标志着核能正式进入公众的视线。而在57年后的今天,对大多数人来说,核能仍然蒙着神秘的面纱。那么,到底什么是核能?核辐射是怎么产生的?
实际上,核能就是原子能的俗称,二者在科学范畴是同一的,是指核反应或核跃迁时释放的能量。核能主要通过三种核反应之一进行释放,即核裂变(打开原子核的结合力)、核聚变(原子的粒子熔合在一起)、核衰变(自然的慢得多的裂变形式)。
核能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能源,可开发的核燃料能源提供的能量是矿石燃料的十几万倍。作为缓和世界能源危机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核能有许多优点。
而相对于火电站,核电站的优势更加明显。一座功率为100万千瓦的大型烧煤电站,每年需原煤300-400万吨,运这些煤需要2760列火车,还要运走4000万吨灰渣;而同功率的压水堆核电站,一年仅消耗铀含量为3%的低浓缩铀燃料28吨。如果掌握了核聚变反应技术,使用海水作燃料,则人类再也不必为能源问题烦恼了。
“很多人谈核色变,实际上,核电基本上可以说是‘零排放’能源,它不像火力发电一样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后者不仅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还导致酸雨和温室效应,破坏生态平衡。”对于福岛核事故引发的核恐慌,在一家核电公司工作的工程师陈云说,“现在的中国不可能放弃核电。放弃核电,我们能找什么能源代替?回到化石能源?那是不可能的。”
人们对于核能的恐慌其实更多是源于“辐射”问题。所谓核辐射,是指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人生活在地球上,从未出生起就在接受辐射了。只要辐射不超过一定值,对人体是无害的。”陈云说。
实际上,核辐射存在于所有物质之中,人的一生无时无刻不在接受辐射的照射,宇宙射线、宇生放射性核素等天然辐射对人类的平均年有效剂量是2.4mSv/年。此外,人类的很多活动也都离不开辐射,例如,人们摄入空气、食物、饮用水,乘飞机旅行,抽烟,进行X光检查等等,这些领域都会受到核辐射。
而人类如果要完全脱离核能的辐射,恐怕首先我们必须要撤离地球、寻找一个完全不产生核反应的新行星,因为太阳发出光和热的原理正是核聚变。此外,我们恐怕还要同时放弃食品保鲜、消毒杀菌、无损探伤、物件在线检测、医学诊断及治疗……X光和CT设备都要从医院挪出,在地铁和机场我们要回到用狗鼻子检测行李的时代了——如果X光行李检测仪被禁止使用的话。
核电站遍地开花的隐忧
“我国核电站采用的都是压水堆技术,比福岛的沸水堆技术先进,出现事故的概率是百万分之一。”这些话,自福岛核事故发生以来,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办公厅的娄云已对打电话来询问的人说过无数遍了。
中国的核能发展已有40多年。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上空升起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这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核工业的开始。在随后的几十年间,中国核能的发展一直体现为核弹头的增长。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中国的核事业开始部分转向民用,尝试发展核电。
1991年,历经四年的设计选址、六年的建设施工之后,中国第一座核电站——浙江海盐的秦山核电站建成发电。时至今日,中国在运行核电机组共13台,总装机达到1080万千瓦;在建机组达28台,装机容量达3097万千瓦。根据美国核能研究所NEI的最新统计,截至2011年1月,全球29个国家共有442台运行核电机组,还有65座核电站在建,中国在建的反应堆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一。
虽然错过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世界核电发展的黄金时代,但这反而给中国带来一些优势:除了秦山一期是自主研发的二代早期技术,目前在运行的核电站都是二代改进技术,也称之为“二代加”。核电技术代的划分主要依据的就是安全性,因这次福岛核危机而在国内备受关注的是即将上马的第三代核电技术,中国主要采用的是从美国西屋公司引进的AP1000,经过国内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再投入商用。
“比起第二代,它在控制(系统驱动和安全保障等)方面采用了更多非能动的设计,比如利用自然界的重力以及水的密度差(驱动)等等进行对反应堆的控制(安全保障)。”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核安全专家周涛告诉记者,“打个比方,这恰如‘悬在反应堆头上的冷却水’,一旦出事,冷却水会由于重力作用‘倾盆而下’,给反应堆降温。比起二代加,它的(造成堆芯熔化的概率)事故率又降低了两个数量级,即由百万分之一降低到了千万分之一。”
尽管如此,这并不能打消李静(化名)的焦虑,她的家乡在山东海阳附近,那里正准备建起中国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都说出事的概率低,可是一旦出事,那就是百分之百。”
而作为一名电力专业的大学生,李静的担心显然更为专业和长远:“核反应本来就需要大量的水进行冷却来控制反应堆,在海边建核电站还好,有取之不尽的海水。但是在内陆,冷却水是一个问题,更严重的是带放射性的核废液和冷却完毕后产生的温排水,这些都是要直接排入江河的。如果处理不好,这对人和生态都将是致命又久远的伤害。”
同时,她又隐晦地向记者表达了另一方面的忧虑,“更何况,以现在的这种情况,哪个赚钱,就投资哪个——核电站都遍地开花了,不像是建电站,倒像是搞经济开发,但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建核电站吗?建成后如何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到位,很难让人安心。”
对此,李静的同学、在中广核工作的吴新元(化名)却有不同的看法,毕业找工作,他签了中广核,送别的时候同学都开玩笑说他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关于李静担心的这些都有相关的规范,尤其是对反应堆的每一个操作和反应。想要随便乱来,那可不行。”
在吴新元看来,像他这样的核电工作人员与不了解核电站的人之间仿佛隔着一堵墙,墙外的人在为墙里的人担心,墙里面的人却觉得这种担心太过了。
他告诉记者,核电站所有的排放都是经过检测并且记录在工作手册中的,比如一回路使用过的液体、受过辐射污染的固体都可以查到记录。而这些最后都要集中回收、存放,然后集中处理,如果多了或者少了,主管部门都要求给出原因并核实。
“核废料也不能说是废料,只能说以我们现在的水平没办法应用罢了。所以要将其封装起来,处理后沉入海中或者是放到人烟稀少的山里,让它慢慢衰变。经过这样处理后,其放射性是很小的,微乎其微,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同时,吴新元承认,李静的担心确实有一定道理,随着中国核能的大力发展,相应的立法并没有跟上,管理体制也存在一些问题。
纠结的管理
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我国立即启动了核事故应急体系,该体系实行包括国家、地方和核电厂在内,统一协调、各负其责的三级管理,较为完善。但对于难以厘清的整个核能管理体系来讲,核应急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在我国,除了由环保部国家核安全局负责核能监管外,核能的管理还涉及科技部、卫生部、公安部、国家发改委等多个行政主管部门。
以核电管理为例,“一座核电站从前期设计规划建设到后期运营监管过程中,科技部会参与到技术研发层面,而项目选址和审批又牵扯到发改委和地方政府,后续的运营监管则又由环保部的国家核安全局来负责。放射工作的许可则按照《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的规定,由卫生、公安部门审管。”中国核工业经济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鲍云樵向记者介绍说,而这样的职能划分存在的潜在危险便是当建设核电项目有利益时,大家都争着管,万一发生核事故,就会出现责任主体不明确,相互推诿扯皮的情况。
对于这个问题,鲍云樵提出了自己的一个设想,“除了要厘清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外,理想的措施是成立一个独立于核电企业和环保部、直接对国务院负责的监管部门。这个部门应该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享有授权核电项目审批权和独立的执行权,并且其具体的职责权限应以法律的形式给予确定。同时该部门不仅具有后续监管的职能,在前期核电项目审批的过程中也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
鲍云樵认为,尽管这次福岛核电站出现重大事故,但日本有关核电站建设的法律程序,特别是监管机构的运行做法仍然值得中国借鉴。
在本次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中,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员会被频繁提及。实际上,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员会并不隶属于哪个“省”(类似于中国的部委),而是对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直接负责,它不仅有监管的职责,还有审批的职责。日本经济产业省在审批核电项目时,也要就业主拟建设的核电站原子能反应堆的科学性向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员会提出审批申请,这是一个必须的环节。
而我国虽有国家核安全局,但其隶属于环保部,独立性以及权威性相对于核电发展的安全性和重要性而言远远不够;再加上我国核电领域的法规不够健全,当遇到涉及更多资金投入和重大风险决策商务分歧时,往往会降低不同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决策的科学化,给未知的核电事故埋下隐患。
但鲍云樵同时也表示,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要靠立法,即制定一部核能领域的基本法。“原子能法的缺失,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核事业管理体制的明确,政府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和政府与企业单位责权利的进一步明确,以及核设施安全监管的有效性。”
原子能法缺位
目前,我国有关核能的法律只有一部,即《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另外还有《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放射事故管理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等八部行政法规。
关于核能安全规定、管理条例细则、技术性标准等具体问题都是以部门规章的形式规定的,而这些更多地只是有推荐性质的指导文件和参考文件,法律层级太低,并且是就某一方面急需的管理内容而制定的。此外,在研究堆、核燃料循环设施、核材料管制、放射性废物管理、放射性物质运输、核技术应用等方面,立法也存在缺位。《核电管理条例》最早也要到今年年底才能出台。
“在一个行业发展之初,就应该有一部基本法来对它的发展进行规范和指导,可是现在我国还没有这样一部原子能法。”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研究开发部副主任、原子能立法研究课题组组长郑玉辉向记者表示。
实际上,早在1984年国家核安全局成立后,我国就开始启动原子能法的编制工作,具体是由国家核安全局会同原核工业部、卫生部等政府部门起草。但该法历经27年,一拖再拖,迟迟没有出台。
2010年,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受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协助其论证起草原子能法及有关工作。“原子能法之所以迟迟无法出台,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郑玉辉表示。
从核能事业的发展来讲,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核能才由军用转向民用,民用核工业刚刚起步,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也才建立不久,从需求角度来讲,主管部门的立法迫切性并不高。另外,在当时,核工业部是主管部门,法律起草工作则由国家科委来执行,业务主管部门与监管部门之间对于立法问题有一些意见上的分歧,故而一直无法达成统一意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核工业的发展有制约的作用,对于刚刚起步的民用核工业可能不太适合,这个事就被搁置了。”郑玉辉说。
而体制改革导致的核工业主管部门的频繁变动则被郑玉辉归为核立法缓慢的主要原因。“最开始由核工业部主管,后来,核工业部变为了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接着又变为集团公司。国务院又成立了国防科工委来主管核工业。”
郑玉辉告诉记者,在2006年时,国防科工委已经起草了原子能法的相关文本,并征求了29个相关部委和单位的意见,得到了反馈意见。“在当时,这其实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机会,但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国防科工委变为国防科工局,归工信部管,此事又暂时搁置了。”
同时,他表示,在机构的不断改革中,部门的职责划分也出现矛盾重叠的情况,比如仅在核材料管理方面,根据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国家核安全局、核工业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国家原子能机构以及其它有关部门都有权对核材料进行管制。而其中的有些机构已经被撤销,但现行立法并没有相应地作出修改,如《核材料管理条例》(1987年制定)规定核工业部负责管理全国的核材料,但实际上1988年核工业部就被撤销。
“这些都要进行法律上的规制,通过立法来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界限,并由法律强制力来保障。以防一出了事,大家都推脱责任。”郑玉辉说。
立法才刚开始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有关核能立法的起草小组和专家小组正在组建中,起草小组由工信部牵头,环保部、国防科工局、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相关部委参加组成,专家组则会邀请法律、核能技术、行政管理等各方面的专家。
“一切只是刚开始,要邀请的专家名单尚未列好,正准备让相关人士进行推荐。”郑玉辉告诉记者。
对于立法的具体内容,郑玉辉表示,原子能法毕竟是一部基本法,更多地是去解决核行业的一些特殊问题,比如规划制度,核原料、核材料物质管制制度,核设施管制制度、准入机制,放射性物质运输、放射性废物管理制度,核保安问题,辐射防护制度,核损害赔偿制度以及法律责任制度等等。
“要考虑核行业的鲜明特点,将促进发展和防范风险结合起来。既要注意平衡的问题,还要注意核安全、核安保、核保障、核不扩散问题。此外,还要特别注意核的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是有严格的许可制度,没有许可是不可以从事核行业的。”
对于公众最关心的核安全,郑玉辉表示,立法应当涉及到铀矿资源的勘测和开采、整个核燃料循环、放射性废物处置、放射性物质运输、核技术应用、市场准入、事故应急、核损害赔偿、法律责任等各个方面,尤其是对核安全管理所涉及的不同部门的职责、市场准入的资质要求等都会有所规定。“但更细化的规定,要根据实际需求,看是否需要制定专门的《核安全法》。”
对于立法工作的进展,郑玉辉表示,2011年上半年,立法工作肯定能从组织上落实,专家小组能组建完毕。因为之前已经做过很多的工作,原子能法已经初具雏形,下一步的计划是在2011年年底之前,提交一个比较成熟的原子能法征求意见稿,然后征求有关部委、单位等的意见。
原子能法现在虽然被国务院列入有关立法计划,但仍然属于三类计划,也就是“抓紧研究起草”。“我们争取在明年进入二类计划(‘条件成熟时安排审议’)或者一类计划(‘安排审议’)。”郑玉辉告诉记者,他还表示,原子能法毕竟只是一个宏观层面的法律,对于大的政策路线以及技术方向会有涉及,但是具体的技术标准法规、实施细则还需要修改或增设配套的法律。
目前我国在技术性文件方面的导则、标准仍不够完善,现在的技术规定过于依赖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于我国的核监管经验提炼不足,导致其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受到一定限制。另一方面,核行业和其他行业标准衔接存在较大问题,对于同一技术范畴内的标准化对象,有的标准之间存在内容重复、交叉或者相互矛盾的现象。“当然,现在核行业内部标准本身就不统一,因为引进技术的问题,导致采用的标准各不相同。技术标准不统一,给管理也会带来问题。不过,我国2007年已经成立标准化领导小组,开始安排制定和审核中国自己的标准。”周涛告诉记者。
不过,在周涛看来,技术和法规只是一方面,实际上,在已发生的几次事故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人可以发现解决问题,人也能造成或加速问题的严重程度)。在企业内部,要注重对员工核安全文化的培养。“只有真正将安全意识贯彻到员工的行为中,规范操作,才能从细微处发现安全隐患,防范于未然。”
中国的核应急体系
3月11日,日本福岛核电站一号机组发生核事故的那一刻起,我国立即启动了国家核应急协调机制。位于北京海淀区的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从这一天起,灯就再也没熄过。我国国家核事故应急响应进入全面戒备状态。
“如果中国发生重大核事故,我们的核事故应急能力完全可以自救。”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原主任徐玉明说。
据记者了解,中国核应急系统由三个主要机构组成:设立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局的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国家环保部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设立于国家气象局的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
“一旦核应急体系启动,就意味着大规模的核安全事故已经来临。”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研究员陈晓秋在接受采访时说。在国家核核应急体系启动之后,紧接着就是管理体系的协调。事实上,中国的核应急工作实行国家、地方和核电厂三级管理体系。即国务院设立国家核事故应急委员会,核电厂所在地方政府设立地方核事故应急委员会,核电厂营运单位设立应急指挥部。三方协调,分别负责全国、本地区和本单位的核事故应急管理工作。一旦核事故爆发,会立即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再到核电厂的垂直核应急机制。当然,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和地方核事故应急委员会主要起支配协调的作用。
在中国的核应急系统中,除了对本国的核应急,对国际的核应急同样重要。据徐玉明介绍,国家核事故应急响应中心承担核应急的各项事务,其中包括这次日本核事故在内的国际公约国家报警点、境外核事故响应等相关功能,并提供技术上的指导和支持。
《国家核应急预案》明确规定了“我国周边国家核事故及核动力卫星事故影响境内时的应急响应”这一部分。根据《核事故辐射影响越境应急管理规定》,对境外核事故以监测及防护为主,其中包括空气、地面以及受影响海域的放射性污染水等等。
后处理法论文 篇12
旅游供求矛盾是指旅游供给与需求之间既互相依存,又互相对立;既相互适应,又必然相互矛盾,他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构成了旅游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旅游市场上供求矛盾的本质就是,供给与需求能否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矛盾。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彼此之间要求互相适应,并表现出供求从不平衡到平衡,再由平衡到不平衡的循环往复变化过程,称之为旅游供求矛盾运动规律。
我国供求矛盾的制度性成因分析:其一,我国的供求矛盾与我国经济转轨以及特定的产权制度安排存在密切的关系;其二,我国闲暇制度的安排也是造成现阶段旅游供求矛盾的主要原因;其三,我国旅游供求之间的矛盾与我国特定的旅游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的。
二、旅游供需矛盾的具体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经2013年4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次会议通过,2013年4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号公布,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旅游法》对旅游相关内容都作了明确规定,全面、科学、指导性强,对促进我国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它体现了三大特色:综合法、人本法、衔接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旅游法》将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旅游法》第三十五条针对购物和自费项目的限制条款,以及消费者购物退货的救济条款,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零负团费的现象。据全国假日办分析,今年长假期间,自驾出游大幅增加,散客旅游渐成为主体。黄金周期间,新疆绝大多数景区散客接待量占总人数的70%—80%。在今年黄金周期间,各大旅游景区人满为患,甚至九寨沟引发了严重的游客滞留事件。
2013年10月2日,九寨沟景区由于人太多,发生滞留事件。由于游客太多,有些游客在候车点排队等候时间长了,没有坐上景区公交车导致情绪激动,跑出候车点,拥上公路,导致景区交通的运行瘫痪,造成拥堵现象。事件造成整个运营车辆无法循环运转、大量游客无法正常乘车。由于候车或步行时间较长,部分游客心生怨气,不听劝阻,翻越栈道,走在公路上,导致整个客运系统几乎瘫痪。九寨沟管理局协同相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从2013年10月2日晚11时起,在景区售票处开始组织退票,到凌晨3点已经退票8000余张,部分游客情绪略显激动,但没有出现“打砸攻陷售票处”的情况。2013年10月3日早上6时,管理部门在景区旁边的荷叶迎宾馆开设了7个退票专柜,截至2013年10月3日上午11时已退票1.1万余张。10月3日下午,九寨沟景区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景区将游客进沟时间提前至凌晨6时,实行分时分段错峰进沟游览。
《旅游法》的实施限制了零团费负团费对旅游市场的扰乱,提高了旅行社的运行成本,相应的,旅行团报价很多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导致团队游大幅下降,散客成为这个黄金周的主体,旅游景区拥堵也成为旅游法实施后的一大风景线。九寨沟滞留旅客事件就是我国旅游供求矛盾的突出表现,也是我国旅游发的一大教训。
三、供需矛盾问题的解决方法
阵痛期中国旅游发展暴露出的供需矛盾问题如何才能在未来有所缓解,甚至控制在极小的影响下,是我们应该重视思考的问题。
(一)我们要认识到的是我国旅游的供需矛盾问题是不可能彻底根除的
在旅游市场上,旅游供求之间的均衡也是暂时的,而不均衡则是经常地,这种从不均衡到均衡再到不均衡的运动过程,推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只不过区别于其他市场的是,旅游市场上这种供求的矛盾由于供给的时空黏性而表现出更加频繁、更快转换的特征。在现实市场中,由于政策、文化、技术、人类心理等因素使供给与需求总是处于不均衡状态,最多是无限接近于均衡,是无法达到绝对均衡。旅游法实施后出现的散客与团队游客之间的变化就是这一体现。
(二)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调节供求矛盾。
现行的闲暇制度对我过国内旅游市场的培育,对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曾经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这种整齐划一的休假制度同时也客观地强化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需求“同步性震荡”、“排浪式消费”的几率,认为地造成了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之间的矛盾。建立新的完善的带薪休假制度,增强广大群众的旅游意愿和分散游客的旅游时间,从而达到扩大旅游内需和缓解旅游目的地淡旺季压力的目的。如果制度和政策层面不断健全,我相信今年的游客滞留事件在后旅游法时代将不会上头条了。
(三)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调节供求矛盾
现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发展迅猛,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调节供需矛盾是不可能离开信息技术的。如果想避免九寨沟滞留旅客事件,旅游景区完全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调节景区人流量,同时,游客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了解旅游景区的人流状况,合理安排自己的出行计划,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供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