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无形资产管理论文(共12篇)
企业无形资产管理论文 篇1
无形资产管理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加强企业无形资产管理,是知识经济对现代企业管理提出的迫切要求。所谓无形资产是指没有实物形态,但能被所有者占有、使用并带来经济效益的资产。企业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商标权、专有技术、经营谋略、产品质量、服务信誉、企业精神等。总之,一切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不具备物质实体的资产,都属于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靠自身日积月累、不断努力,经过长期提高逐渐培育出来的,它潜在地存在于企业中,如经验、技术、人才、企业精神、职工素质、企业信誉等。如何加强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笔者认为应着重抓好如下六个环节。
一、无形资产的培育和开发
无形资产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是企业的科技水平、设计水平、研发水平、管理水平和营销水平的凝结。无形资产的培育和开发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往往需要花费几代人的心血。在此过程中要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一是确保质量。质量是培育和开发无形资产的基础。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和效益。二是恪守信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通过讲信誉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不讲信誉等于慢性自杀,良好的信誉可以使无形资产增值。三是注重科技进步。要加快企业科技的研究与开发,并吸收一切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企业无形资产的科技含量,从而不断追赶先进水平,实现无形资产的更新换代与质量升级,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四是取得规模效益,无形资产没有一定的规模就很难有竞争,要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成立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集团,以取得无形资产的规模效益。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应坚持以下四条原则:第一,名优特新原则;第二,外向原则;第三,因企业制宜原则;第四,循序渐进原则。
二、无形资产的运作和经营
无形资产的经营比有形资产经营具有更大的运作空间,企业无形资产的升值比有形资产的扩张来说,可以具有更高的速度和更大的空间,无形资产经营是企业资产运营的高级阶段。高明的资产经营者通过无形资产运营代替有形资产投入,实现少投资甚至不投资也能收购企业、合并企业或战略联盟。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各种无形资产——品牌、知识产权、软件、媒体内容和技能的价值迅速升值。一方面,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无形资产占全部资产比例愈来愈大,无形资产日益成为创造财富的主动力;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刺激世界各地对国际名牌的消费需求扩大,更加速了无形资产在全球的扩张。微软公司以无形资产为主成为近十年来世界成长最快的公司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无形资产的运作与经营是企业资产经营的核心。其主要运作与经营的方式是企业并购,通过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战略协同、文化融合、技术改造、资产重组、制度创新等确保并购成功。
三、无形资产的转化与增值
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的过程,即是无形资产增值的过程。要使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健全转化机制;这一机制要充分体现以国家的产业政策、法规为引导,以市场需求为动力,以信息传播为手段;另一方面,要增强转化动力。企业要根据无形资产在市场上实现价值的大小,给予其创造者相应的奖励,以激励其创新的积极性。
四、无形资产的拓展和创新
作为一种知识形态存在的无形资产,其不断拓展和创新问题比起有形资产来说更为重要。所不同的是,以往传统的模式是单向直线型的,即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无形资产的创新模式是互动型的,创新过程中的潜在市场研究、开发或构思、设计与试验、完善与生产以及销售等各阶段之间都有纵横交错的相互作用关系。这就要求以科研部门、大学、企业等组成的创新体系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互相沟通,协调动作,形成创新合力。创新是无形资产续存的生命力所在,无形资产需要相应的创新活动予以充分保障,具体地说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企业观念创新。应树立以知识为企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的观念,重视无形资产的引进、更新与应用;应树立无形资产是企业重要战略资源的观念;应树立无形资产可作为企业间资源加以共享的观念;应树立人才以及人才的素质是企业生存之本的观念等。二是组织创新。对无形资产的管理需要不同于传统的组织形式,其主要特点是:第一,建立高弹性、高效率的网络;第二,组织决策由集权制向分权制转变;第三,企业组织界限进一步扩大,经营面进一步拓宽;第四,长期地、动态地、快速地提高人的素质。三是管理方式创新。无形资产管理要求企业更加重视知识、智力的投入,重视柔性生产和满足消费形式的多样化。要把拥有各种知识的高素质人才作为管理问题的核心;要把对职工的终身教育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从根本上提高职工各项素质;要以信息和知识的共享为基础,促进知识的交流、更新和运用;企业必须根据知识经济给企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更新决策观念、决策程序、决策方法;要把提高效率和效益作为管理的根本目的。四是技术创新,一方面,要重视新产品的开发,重点开发根据新的知识及发明创造,采用新原理、新技术、新材料等研制而成的新产品;另一方面,必须重视以关键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为主要职能的“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的建设。要做好以上四个方面的工作,须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即:由一次性创新向持续性创新转变;由个别产品创新向系列产品创新转变;由单一的技术创新向“区域间”的技术主体创新转变;由相互竞争封锁向联合技术创新与共享市场资源转变。
五、无形资产的扩散和传播
企业无形资产的扩散与传播方式:一是通过市场向消费者有效输送某种理念;二是传播与企业新产品、管理、形象有关的知识;三是利用公关手段实现无形资产能量的扩散。在无形资产的扩散和传播过程中,企业形象是最重要的内容,名牌是最直接的体现,互联网是最有效的渠道。
六、无形资产的保持与维护
无形资产既然已成为企业最为宝贵的资源,那么企业就有责任去很好地珍惜和维护它。一是运用好法律手段。要通过法律手段确立无形资产的合法地位,主动配合执法部门整顿市场秩序,依法打假治劣,及时利用媒体揭露侵权行为。二是不断地调整与变化。要适应消费者的需要,在保持无形资产内在特色的前提下及时适应消费者习惯、偏好的变化,以使企业生产经营与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保持同步。三是保证质量。高质量是无形资产的灵魂和生命力所在。在无形资产运营中,应慎重选择联营或并购的企业,切不可为一时之利葬送自己数十年苦心经营的牌子。四是要不断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增强竞争力,才能巩固已取得的优势地位和避免竞争对手模仿,也才能真正不断满足市场需求。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企业无形资产管理是一种运用综合智慧,加强企业的无形资产的管理,既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现代企业管理者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和有效地进行知识管理的必然选择。
企业无形资产管理论文 篇2
盘活企业闲置资产方法探讨
摘要:企业闲置资产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技术发展、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引起的。针对闲置资产产生的原因,应采取加强政府调控、资产出租、并购、拍卖等方法加以盘活。
关键词:闲置资产;产生原因;盘活方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企业参与世界竞争已不可避免。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许多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闲置资产,能否及时有效地盘活闲置资产,已成为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以及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企业闲置资产产生的原因
闲置资产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客观原因
1、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量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运用,使得很多传统设备已不适应市场的需求而造成闲置。还有来自进口产品的冲击,这些产品技术含量高,且成本低,对国内企业造成很大的影响,使很多同类型的产品积压,从而导致闲置。
2、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产业政策,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与产业政策相悖,资源耗费大,对自然环境有破坏作用的企业被强制停产,形成一部分闲置资产。
(二)主观原因
1、经营管理不善。一些企业领导者决策水平低,搞“拍脑袋工程”,虽然有尽快发展的愿望,仅凭借热情和过去的经验办事,没有按科学规律办事,也没有认真听取专家的意见,只是以想像代替科学论证,造成投资项目失败,继而产生闲置资产;还有一些企业的内部管理不力,导致资产因保管不善造成损坏,或者购买质量差的材料物资等造成资产闲置。
2、市场开拓力度不够。市场变化万千,竞争激烈,特别是现在处于买方市场的条件下,部分企业对市场开拓力度不够,再加上产品更新换代慢,在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均不佳,导致生产的产品成为没有销路的产品,造成积压,企业不得不采取限产措施,造成生产设备闲置。
3、资金短缺。企业要发展,要扩大再生产,就要不断进行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如果进行改造,就需要一大笔资金。但是,对于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或者效益不好的企业来说,融资的渠道有限,只能向各种金融机构贷款,或者拖欠其他款项,或者将流动资金转作固定资金使用,这些方法都是不合理的,只会使企业难以持续发展。可见,缺乏有效的资金来源,就成为闲置资产不断增加的重要原因。
二、盘活企业闲置资产的方法
盘活闲置资产应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结合产权制度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打破地域和行业界限,先易后难,逐个解决,进而达到整体盘活的目的。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及时有效地盘活闲置资产,仅依靠企业自身是不足的,政府应该制定扶持政策,给予大力支持和指导,同时还要培育和完善产权交易市场,为企业转让闲置资
产提供方便。
1、制定扶持政策,加强指导协调。一些企业在进行改造时,缺乏足够的资金,还有一些企业投资新项目中途因资金不到位造成投资失败。针对这些闲置资产,政府应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扶持政策,并监督政策的执行。同时,政府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为企业提供需要的信息,并利用政府对外联系渠道广、范围宽的优势,为企业牵线搭桥,对企业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协调。
2、培育产权交易市场,方便资产转让交易。培育和建立以闲置资产交易为主的产权交易市场,引导其有序、规范、高效的流通,在物尽其用的基础上满足社会需要,这是我国流通领域综合要素市场建设的一个迫在眉睫的内容。资产交易市场的建立需要国家和企业通力合作。我国建有很多交易市场,但大多数为无形市场,且由于组织形式、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限制,主要对大中型企业有利,而对其他形式的中小型企业的闲置资产仍然得不到有效交易。鉴于此,可以以行业或地区建立闲置资产自由交易市场,使企业的闲置资产尽早得到有效转让,以减少资金占用,盘活资金,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加大企业自身的盘活力度
1、建立企业设备信息库,实行网络化管理。(1)对生产设备应实行分级管理,采用计算机辅助设备管理,建立信息库,使企业内设备等资产的运作情况(如设备的分布、构成、变动及利用等)及时得到反映,可迅速提供闲置设备的清单,有利于设备的盘活和调剂;(2)建立资产管理计算机网络,企业可加入社会上的设备调剂或产权交易网络,旨在收集、汇总、发布产权交易信息,提供产权交易和资产调剂服务,促进信息交流,形成一个迅速、及时、范围广泛、可随时随地提供交换、查询闲置资产及产权转让信息的管理信息系统,从而实现资产优化配置,达到盘活闲置资产的目的。
2、利用资产租赁,盘活闲置资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部分企业大批资产闲置,而另一部分企业因融资困难无法添置所需的同类设备。针对这种状况,可以考虑将闲置资产对外出租,或分块出租,或整体出租。对于出租方来说,既可以达到盘活闲置资产的目的,又可以收取一笔租金,增加企业的收入,收取的租金可以投入到新的项目中,使得企业能正常地运转。对于承租方也是有益的,可以解决无力添置设备的困难。
3、通过兼并,盘活闲置资产。这里的兼并是指在两家公司或两家以上公司合并中,其中一家公司因兼并了其他公司而成为存续公司的经济行为。在兼并中,存续公司仍保持原有的公司名称,且有权获得其他被吸收公司的资产和债权,同时承担其债务,被吸收公司则不复存在。具有较高管理效率的企业兼并管理效率低的企业,可以通过提高后者的管理效率而获得正效应。很多企业经营状况不佳,由于资金周转不畅,大量资金都沉淀在一些有形资产上,如固定资产、存货等。从而形成大量的闲置资产。亏损企业可视情况与经营良好,需扩大规模的、有消化能力的大企业联合甚至被兼并,实现资产重组,使闲置资产以比较合适的价格被处理,并在新的资源配置中实现其保值增值。
4、利用拍卖转让,加速资金变现。随着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闲置资产可以通过拍卖转让的方式达到盘活的目的。这样就能把资金由“死”变为“活”。对于一些整体效益较好,但存在大量闲置资产的企业,应把闲置资产从企业中分离出来,然后采取拍卖转让的方式将闲置资产盘活。
5、通过对外投资,盘活闲置资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运用资产取得收益,以使企业的资产不断增值。因此,企业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资产,以增加企业的收益。但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经常会出现闲置资产,这时,企业可以考虑利用现有的闲置资产对外投资,以期取得投资收益,达到盘活闲置资产的目的。
这里的对外投资是指企业根据投资协议以货币资金、实物资产、无形资产对其他企业进
行直接投资,以取得投资收益。一些闲置资产对企业自身可能没有利用价值,但对其他企业还是有用的,那么双方经过协商可以把这些闲置资产进行投资。对投资者而言,即使闲置资产得到了充分利用,提高了企业资金的利用率,还可分散投资,减少资产闲置造成的损失,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对被投资企业而言,既可以迅速取得所需的资产,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还可以与对方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谋求共同发展。
6、通过企业托管,盘活闲置资产。资产的转移包括资产的所有权转移和经营权转移两个方面,很多企业都采用资产所有权转移,但是有些资产的所有权转移难度很大,而资产经营权转移比较容易。资产的经营权转移包括出租、托管等多种方式。托管是指企业法人财产权或经营权以契约形式所作的全部或部分让渡,也就是说,企业法人将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交给托管公司经营,双方以契约形式约定,在一定条件、一定期限内,实现托管资产的保值增值。企业托管有利于直接进行企业闲置资产的重组和流动,从而达到盘活闲置资产的目的。
目前,我国的托管经营还不成熟,因此有必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托管主体即受托方的选择。受托方必须是具备接受企业资产托管经营管理能力和权力的独立企业法人;(2)托管方式的选择。应针对托管客体的自身条件,采用不同的方式;(3)代理风险问题。这是指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状态下,由于与受托人的目标、动机、利益、责任存在差异,委托人所承担的资产的支配权和使用权转给代理人控制而可能引起的利益损失。
7、通过公益、救济性的捐赠,获取税收利益。所谓的公益、救济性的捐赠是指纳税人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民政等向公益事业和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一些对企业作用不大的闲置资产,企业可以考虑公益、救济性的捐赠。这样企业既可以用低成本作了一个宣传企业的广告,又可以抵扣一部分应纳税所得额。
税法对公益、救济性的捐赠作了如下规定:(1)纳税人(金融保险除外)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额在该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2)金融保险业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性支出在不超过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1.5%的标准以内的可以据实扣除;(3)纳税人通过国家机关或国家批准成立的非营利性的公益性组织对一些文化事业的捐赠,纳入公益、救济性捐赠的范围,在应纳税所得额10%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4)纳税人直接向受赠人的捐赠不予扣除。所以,对于一些企业闲置不用,又没有其他方法加以盘活的部分资产,可以选择合适的对象,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捐赠,从而起到抵税的作用。
8、通过科技创新,启动闲置资产。由于很多闲置资产技术水平落后,企业应加强科学技术投入,利用科技让资产由“死”变“活”,谁拥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就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市场,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改造闲置资产。很多企业资产的闲置是因为企业创新能力差、技术工艺陈旧、成本高、消耗大。如果企业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对原有的闲置资产进行改造,就可以增强这些资产的适用性;(2)加大新产品的技术攻关力度,促进闲置资产的利用。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和市场开拓都需要一个过程,一些新项目之所以搁浅,就是因为新产品开发技术不过关,造成资产闲置。因此,企业应组织强有力的科技攻关队伍,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力度,避免中途停产。
由于企业闲置资产的规模不同、资产闲置程度不同、产生的原因不同,盘活的方法也应有所区别。从企业自身角度来说应区别情况,采取加大科技创新,强化企业经营管理,积极组织投资、租赁、拍卖等方式盘活闲置资产。当然,盘活闲置资产,不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还必须有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扶持,只有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才能及时有效地盘活企业的闲置资产。
主要参考文献:
企业无形资产管理论文 篇3
摘 要 知识经济的发展,资产的重心从有形向无形转移。无形资产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核心资源之一,无形资产管理也日益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本文分析了无形资产的内涵、特点,指出对企业无形资产认识不足,缺乏科学的无形资产管理方法,提出要改进和加强企业无形资产管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无形资产管理 存在问题 改进对策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主要的资本形态由工业时代的物质资本转变为知识时代的知识资本,资产的重心从有形向无形转移。无形资产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核心资源之一,无形资产管理也日益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笔者在分析无形资产的内涵、特点及重要性的基础上,指出在企业无形资产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改进和加强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无形资产的内涵及特点
(一)无形资产的内涵
无形资产作为现代企业的核心资源之一,其内涵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变的愈加宽泛。我国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明确无形资产的概念,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不再区分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把商誉排除在外。这就是说企业的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并且是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具体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和土地使用权等。根据不同的标准,一般可将无形资产作不同的分类,如智力型无形资产、人力型无形资产、管理型无形资产、市场型无形资产和权利型无形资产等。
(二)无形资产的特点
无形资产作为一种有别于有形资产的核心资源,具有其独特的特点:1.无形资产具有竞争性和非竞争性并存的特点。一般来说,无形资产具有非竞争性,它可以同时使用于不同的地方。相对于实物资产、财务资产,无形资产的产权不太明晰,无形资产带来的利益为其所有者享有的同时,很难阻止非所有者也享受这些投资利益,這就是通常所说的外部效应。此外,无形资产又具有竞争性。无形资产归特定主体,任何主体不得非法享有这种权利。2.无形资产具有无实体性和依存性。无形资产是一种知识,知识只能被感知和认识,具有无实体性,需要加以培育、创造和创新。无形资产又具有依存性,始终依存于一定的载体,如企业的员工个人、企业组织、产业组织甚至国家等。并且同样的无形资产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环境、不同时期,其价值是不尽相同的,具有环境依存性。3.无形资产的收益性和风险性并存。无形资产具有强大的增值功能,一项专利产品诞生后,其后期不需再投入更多的研究开发经费,边际成本近乎为零,有些无形资产本身并无损耗,反而在运作中不断增值,未来的收益报酬具有逐步增加性,是一种长期的无实物形态的资产,但无形资产又具有高风险性。无形资产的风险显著高于实物资产和财务资产,其所能提供的未来收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许多无形资产只对特定企业有价值,一旦离开这一特定范围,其价值可能就不复存在。
二、无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无形资产认识不足,轻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
在国有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中,一方面,对无形资产认识不足。由于无形资产具有无实体性,所以其功能不能在感性上直观反映来,只能存在于观念中,因而无形资产极易被忽视。另一方面,我国国有企业长期轻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长期以来,许多国有企业对国有资产保护不力,轻视对国有无形资产的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尽管无形资产得到了初步认识,但是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使一些管理者思想上只把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作为财产加以重视,轻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
(二)缺乏科学的无形资产管理方法
随着无形资产价值的体现,对无形资产的管理成为国有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但是许多国有企业内部缺少完善的、科学的无形资产管理方法。1.无形资产的评估管理不科学。一方面,缺乏足够的中介力量对无形资产进行认定和评估,导致评估不规范,影响了评估工作的公正性、权威性。另一方面,缺乏科学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目前尚缺乏公平、客观和统一的定价机制及计价标准。难以根据无形资产各自的质和量准确核定其价值。2.没有从企业整体角度来进行无形资产的管理,无法对无形资产进行整合和优化利用。
三、改进和加强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充分认识无形资产的价值及其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
要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首先就必须使企业经营者和所有员工充分认识到无形资产的价值及其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1.可以借助于各种媒介详细介绍无形资产的有关知识,让管理者和企业员工掌握无形资产的基本内涵、价值构成和管理原则,意识到无形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熟悉包括有关保护无形资产的国内法律法规和国际条约在内的法律常识,为加强无形资产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2.要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对企业无形资产管理提供组织机构上的保证。在企业管理部门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并根据有关法规,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制定科学的无形资产管理和决策程序,确定自己的无形资产在企业总体战略和职能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规定无形资产的对象、管理方法、程序和奖惩措施,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与经营。
(二)建立科学的无形资产管理体系
针对当前许多国有企业内部缺少完善的、科学的无形资产管理方法的现象,必须在重视对无形资产管理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无形资产管理体系。1.要完善无形资产的权益管理。应掌握和运用关贸总协定中的《知识产权协定》和相关的条约,及时申请注册商标,防止被他人抢注,并加强对假冒产品的打击力度。2.广泛收集信息,防止对他人的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过失侵权行为的发生。对无形资产中的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应加强保密措施,防止流失。3.要完善无形资产的评估管理。企业应建立起积极的评估意识和开发一套适合本企业的评估管理系统。定期对企业的各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在无形资产转让或企业进行合资合作过程中,能全面科学地确定无形资产的范围,准确地计算出无形资产的价值。4.要完善无形资产的营运管理。要发展企业自身的优势,就要充分利用中心所持有的无形资产,建立无形资产的创新机制,增加无形资产存量,促使无形资产有效运营,这是无形资产管理的根本目标。第一,实施品牌战略、营造品牌环境、加强品牌保护,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管理者应把品牌意识灌输到每个员工的思想中,要在企业中形成强劲的创名牌风气。第二,要不断地从国内和国外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增加科研经费份额,建立企业特有的技术,创建特有的企业形象。第三,以无形资产为先导,推动企业的低成本扩张。可以利用企业在技术、人才、品牌上的优势,通过无形资产的投资合作,实现企业的低成本扩张。
(三)对客户关系进行有效管理
客户关系是重要的无形资产之一,能否有效对客户群进行管理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1.应建立专门的(客户关系管理)机构,在部门内部设立客户关系管理中心,这是实施提升客户价值的根本保证。应制定长期和年度的客户关系营销计划,沟通策略。落实部门向客户提供的各项利益,并处理客户投诉。2.在企业内部及企业与客户之间建立一种相应的企业化,达到提升客户价值的支撑作用。3.关注流失客户并分析流失原因。不仅要谨防客户流失,还要挽留客户,如果不能挽回,要分析流失的原因,并形成报告供企业内部各部门学习。4.提升顾客价值,提高顾客忠诚度。一方面,为客户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降低客户的成本,增加顾客感受价值;另二方面,减少顾客购买企业产品的成本,让利于客户,赢得客户,赢得市场。
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经营 篇4
一、无形资产的分类和整体评估
无形资产一般分为以下四类:知识型、管理型、关系型、其它型, 这种划分有利于对无形资产分别进行管理。
每种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具有获得利润的可能性, 但并不能保证企业肯定能获利, 这还取决于其它因素, 因此不仅要评估单项无形资产的价值, 也要对企业整体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 当企业发生兼并、收购等产权变动情况, 对企业整体无形资产进行评估更为重要。
二、无形资产管理经营存在的问题
1.
无形资产的管理经营还存在许多问题, 主要有:无形资产形象受到玷污, 无形资产是一种有易于企业经营的资产, 不少企业已意识到其重要性, 但他们不是依靠正当手段, 而是采用其它不正当的手段骗取无形资产。例如大做虚假广告等方式, 目的在于建立知名度和美誉度, 得到无形资产的“标签”。由于消费者不了解真实情况, 往往会被企业的这种“无形资产”所迷惑。
2. 商业秘密受到侵犯。
近年来, 一些不法分子使用不正当竞争手段, 对技术、经营决策等保密资料进行大肆盗窃, 有的企业为了击败竞争对手, 用重金收买掌握企业关键部分的人员, 一些企业由于防范不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 无形资产的产权法律意识淡薄。
对无形资产, 尤其是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类的无形资产, 应该树立法律意识, 加强保护工作。很多企业不注意无形资产的注册, 使其得不到法律保护, 给企业和国家利益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我国每年3万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中有2/3未申请专利, 造成无形资产流失和巨额的经济损失。因此企业加强产权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将自己开发的技术及时申报专利。
4. 不注重国有企业人才的保护与培养。
国有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熟练技术工人是创造和掌握无形资产的重要人员, 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长期以来他们的创造性劳动和所起的重要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其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 工资待遇较低, 使大量技术骨干流向外资企业。它是企业发展中最可怕的无形资产流失。
三、改进无形资产管理经营的措施
无形资产的管理经营是一项系统工程, 不仅需要企业参与, 而且需要政府参与建立完善的外在环境, 具体地来讲, 为改进无形资产管理经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无形资产管理意识。
企业管理者要改变“重有形, 轻无形”的观念, 认识无形资产在企业的发展中正起到有形资产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此外, 企业资产管理者应大力宣传无形资产对于企业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使企业领导和广大员工充分认识无形资产的价值。同时开展无形资产法律制度的普法教育, 增强员工对无形资产的保护意识, 使广大员工自觉维护企业自身的无形资产, 保证无形资产的安全、完整, 防止无形资产的流失。只有培育了广大员工无形资产管理的意识, 企业无形资产管理才有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与精神动力。
2.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建立无形资产创新机制。
企业形象是无形资产的集中体现, 技术创新是企业无形资产形成与扩张的主要来源与基本途径。技术创新能够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能够有效改善各种关系资源以及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加快技术研究和技术进步, 提高产品质量, 加强售后服务, 协调公共关系, 是无形资产在企业的积累和创造过程。企业应注重创新工作, 吸收国内外一切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加快技术进步, 提高无形资产的科技含量。
3. 设置专门机构, 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为了对企业的无形资产进行综合、全面、系统的管理, 应成立专门机构, 统一规划, 建立起无形资产网络管理系统, 使无形资产管理尽快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同时, 还应加强对无形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 提高无形资产管理效率, 将现有无形资产尽快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4. 建立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企业应以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为突破点, 加强无形资产的开发管理, 鼓励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致力于科研工作, 不断开发新技术新成果, 应用于企业生产管理实践。企业无形资产的主要承载者是企业员工, 无形资产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以及经营管理的好坏都由人力资源的水平和素质起决定作用。现代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中要注重人的行为、人的动机的研究, 建立起激励和约束相配套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防止因人才流动所造成的无形资产流失。
5. 健全法律体系, 确保无形资产的产权得到保护。
我们要借鉴国外经验, 加强执法力度和办事效率, 使制定的法律法规真正落实到行动上, 真正起到震慑作用, 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
6. 搞好无形资产的营运管理, 致力于无形资产的拓展和创新。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将通过各种方式进驻中国市场。我国企业要发挥自己地理上的优势, 就要充分利用企业特有无形资产, 通过无形资产的投资合作, 推动企业的低成本扩张。管理者可以用企业的品牌进行投资, 与国外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实行强强合作, 优势互补。
摘要:文章分析了无形资产的分类、存在的问题, 对当前企业无形资产管理模式提出了相关管理经营措施。
关键词:企业,无形资产,管理
参考文献
[1].穆青.浅析现代企业经营中的无形资产管理[J].商场现代化, 2008 (18)
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中的五个缺陷 篇5
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中的五个缺陷
(一)无形资产管理意识薄弱
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没有法律保护意识,无形资产开发后,不懂得申请专利、注册商标、推广新产品新技术,品牌保护意识淡薄。
(二)忽视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
许多企业没有充分、有效、合理地使用无形资产,而是过度使用,或长期闲置不用。比如,企业合资过程中,许多优秀品牌通过折价入股后,被企业闲置不用,使其价值丧失殆尽。另外,企业长期不参与有利于提升自身形象的竞争,也削弱了其无形资产的价值。
(三)无形资产流失的现象比较严重
近年来,由于保护无形资产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企事业单位、个人自我保护无形资产的意识比较差,使无形资产流失的现象比较严重。经常会出现著作权受到侵犯、专利权受到侵犯、抢注商标、假冒商标等一些不良现象。
(四)无形资产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相对于无形资的发展速度,我国关于无形资产保护的法律存在着滞后性,尚不能完成全面保护无形资产的需要。
(五)无形资产评估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无形资产评估缺乏统一的规范,管理混乱,致使在现实工作中有的评估机构为了迎合顾客的需要任意拼凑评估值,有的评估人员在操作中不认真进行市场调查,在评估方法的选用和评估参数的确定中存在主观随意性,这些都有损我国无形资产评估的客观性、公正性。
铁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篇6
随着铁路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固定资产投资也呈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下面从财会角度探讨如何加强铁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一、强化固定资产的管理观念,提高管理力度
加强铁路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首先企业领导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其次需要有关职能部门能够协调工作的开展,密切配合,并树立固定资产效益观念,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理念。把铁路企业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纳入企业领导考核体系中,督促企业管理者自觉地重视并加大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
二、对固定资产要定期进行盘点,以使监管得到有效加强
部分铁路企业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足,对固定资产不能及时进行全面性的审查、清算,造成企业不实资产仍然表现在账目上,其形成原因也无法明确追究。因此,应把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工作作为铁路企业日常财务工作的的一项基本任务予以规范,并由与之相对应的企业主管部门负责年检清查。对漏项以及实际清查出账目不计或未接受清产核对的账外账目,责任逐级归属、予以追究。这样不仅能有效抑制侵占、挪用企业资产等违法违纪现象,而且还能避免铁路企业盲目购置固定资产却放置不用的现象。
三、加强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管理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包括对固定资产的修理、增置和改良。其中,对固定资产的修理分为大修理和中小修理,其会计处理也不相同。对于大修理发生的支出,通常采用分期摊销或者预提的方法,对于中小修理,通常在费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的生产经营成本或是期间费用。其区别在于是否对支出进行资本化处理。
修理费用的资本化标准是费用发生不均匀且金额较大,在铁路企业,固定资产价值较大,其发生修理支出的金额往往也较大,这显然与其他企业不同,因此,对修理支出的资本化标准不能仅仅从量上进行考虑,更多的应该从实质上分析,这是铁路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地方。
增置就是对固定资产进行扩建,是固定资产实体或数量的增加,无疑应该进行资本化处理,但是在增置的过程中发生的旧部件的拆除、更换等成本,应视情况决定是否予以资本化。
改良是固定资产支出较大而质量或功能有显著的改进,一般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按照现行的会计规定标准,改良支出要求修理费用达到固定资产原值的20%以上,铁路企业的修理支出一般很难达到改良标准,但从实质上讲,铁路企业的固定资产是需要加以改良的,如果大型运输工具、成套装卸机械按部件计价,国家税法的改良支出的标准才可以客观合理得到执行。
在铁路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对固定资产进行增置、改良,对固定资产进行不同程度的修理,对主要部件进行更新或重置,是经常发生的现象。从财會角度来看,对于固定资产的修理,凡是属于新部件的增置,或现有部件的重置,应予以资本化,所有其他的修理支出则应该在发生的当时计入当期的成本费用。
四、不断完善铁路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制度
随着新会计执行准则的出台,国有企业应当严格以准则硬性规范,并充分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编制出符合自身企业需要的固定资产折旧制度体系。大型国有集团公司,现今几乎都制定了相应的固定资产折旧制度规范衡量标准。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65期2014年第33期-----转载须注名来源但由于铁路企业的特殊性,常常不能如实地对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以及资产保值增值做出客观地评估,而且固定资产的购入、领用、报废经常手续不全,一些固定资产报废、破损、外调变价处理也不及时进行审批,导致的结果是实收账目不符和资产利用率反映不实,以及剩余资产流失严重,因此有必要不断完善固定资产折旧制度,选择符合铁路企业具体情况的固定资产核算体系和方法,在计提折旧时登记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并在会计报表中准确客观反映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及净值。
五、固定资产盘盈的会计核算
企业发现盘盈的固定资产,应按有关规定确定其入账价值:如果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照市场价格,减去按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作为入账价值;如果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则按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入账价值。企业按上述原则确定的入账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盘盈的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调整,所涉及会计分录有三步,第一步:依据固定资产入账价值,计算应补缴纳的所得税,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第二步:根据“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余额,按照一定比例补提盈余公积金,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贷记“盈余公积”科目;第三步: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账户余额转入利润分配,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最后根据上述数据调整前期财务报表相关项目,并在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在固定资产盘盈处理时需注意的两个问题:第一、上述会计核算是针对企业盘盈的固定资产价值较大,即发生了重要的前期差错。如果企业盘盈的固定资产价值较小,也就是不重要的前期差错,可以直接将盘盈的固定资产价值计入当期损益,而无需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调整;第二、如果盘盈的固定资产是当期增加的,直接补充登记即可,不涉及任何损益的增减,也无需调整前期的所得税和留存收益。
六、铁路企业特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并不像存货那么单一,有着很多特殊性。特别对于铁路企业来讲,其部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值得探讨。
机车车辆。按《铁路运输企业资产减值(跌价)准备计提暂行办法法》(铁财〔2006〕233号)文件的规定正常使用的机车车辆不应计提减值准备,但由于近年来铁路不断提速,机车车辆更新速度较快,如果按机车车辆16年的时间来计提折旧,显然不能真实反映资产的真实状况。所以,从谨慎性原则出发,对机车车辆应按平均机车车辆淘汰时间来计算可回收金额计提减值准备。
线路资产。近年来铁路网路建设日益完善,以及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要求。铁路运营网建设很快,当新建准轨铁路投入使用后,部分原有的铁路线路将停止使用,如按铁道部固定资产减值办法对将要报废的铁路线路不计提减值准备,会计结果就可能失真。因此,对有未来可预见将发生减值的线路资产,也应计提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的管理不仅事关铁路企业经营效益,更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因此,从财会角度探讨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问题,对铁路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均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加强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策略 篇7
关键词:无形资产,管理策略,企业竞争
企业的资产包括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 有形资产是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而无形资产则是非实物形态的资产。企业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由于无形资产的非实体性以及受传统经营观念的影响, 企业往往会淡薄无形资产的概念, 在实践中, 重有形资产而轻无形资产的现象比比皆是, 其结果是影响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甚至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 加强无形资产管理将成为全社会尤其是企业热切关注的重要内容, 本文就如何加强企业无形资产管理, 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性策略。
1 改变观念, 提高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意识
由于无形资产种类多、性质复杂, 因此, 许多企业的领导和管理人员往往会忽视无形资产的重要性, 对无形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从而导致因管理不到位, 出现无形资产流失、知识产权纠纷等现象, 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要强化无形资产管理意识, 首先, 企业领导作为企业的管理者, 要带头学习国家有关无形资产的法规、政策;其次, 加大宣传力度, 大力宣传无形资产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使企业领导和广大职工能充分认识到加强无形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从而改变“重有形, 轻无形”的观念, 增加企业职工保护无形资产的意识, 自觉维护企业自身的无形资产, 保证无形资产的安全、完整, 防止无形资产的流失;最后, 要树立几种意识, 一是保护知识产权意识;二是无形资产及时申请意识;三是品牌保护意识;四是技术创新意识。只有企业对无形资产管理的意识加强了, 才能使无形资产在企业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加强无形资产管理才有了较好的基础。
2 规范管理, 建立无形资产管理的专职机构
为了对企业的无形资产进行规范化管理, 就要组建一支业务过硬、素质较高的专业队伍, 成立专门的职能机构, 采取专门的方法对无形资产进行综合、全面、系统的管理。具体要求是:
2.1 制度要求
无形资产管理专职机构要独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以制度作为规范无形资产管理的有力武器, 并负责各种无形资产的经营管理, 使无形资产管理逐步走向正规化的道路。
2.2 人员要求
要配备懂财务、技术、管理、法律等诸多知识的专业人员, 具体要求是:一是要具备系统的法律知识;二是要具备综合理论知识;三是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四是要具备敏捷的洞察、分析能力;五是要具备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六是要具有开拓创新能力。
2.3 管理要求
在管理过程中, 要规范管理机构行为, 坚决杜绝管理机构人员出于某种目的对无形资产进行不正确的管理行为, 一经发现不良行为,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立即制止, 并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为了体现客观与公平, 在无形资产评估中也可引入竞争机制, 如政府与商业同时并存, 通过公平竞争取得无形资产评估权, 这样更加规范了无形资产的管理方法。
3 发挥职能, 建立健全无形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借助法律法规是保护无形资产的主要手段, 也是确保无形资产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目前, 尽管我国制定了许多有关保护无形资产的法律法规, 但仍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处罚不力等问题, 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公平竞争。为了给企业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 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的职能, 建立健全无形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从而实现无形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 具体措施为:一是发挥政府管理职能, 加强无形资产的宏观管理, 建立健全无形资产的法律保障体系, 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制定立法规划, 规范无形资产立法程序, 建立无形资产外部监督体系, 规范和保护产权交易及无形资产评估;二是发挥企业内部管理职能, 制定各类无形资产管理的内部规章制度, 如岗位责任制、验收保管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并能够严格执行, 这样才能保证无形资产管理时刻有章可依。
4 加强保护, 堵塞漏洞, 防止无形资产流失
企业无形资产的取得和创建是需要一定投入的, 而且无形资产还能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但如果不加保护, 则会使无形资产流失。企业要认真分析无形资产流失的具体原因, 视不同情况,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 如对专有技术、商誉等, 既要求企业自身加以维护, 又要防止他人侵犯;对中外合资、合作企业, 为防止无形资产流失, 首先要对合资合作双方的无形资产进行准确地评估, 并由资产管理部门严格审核评估数据, 防止我方的资产因不正确的估计在合资合作过程中造成流失;对股份制企业, 主要是防止在改造过程中出现的无形资产流失, 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先由评估机构与资产管理部门对企业的无形资产进行评估, 然后把无形资产评估值折合成股份, 这样就可以避免股份制企业在改造过程中出现无形资产流失的现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国家要为企业保护无形资产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比如, 对现有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推广和完善, 同时也可制定一些新的法律规范, 使无形资产得以保护。在企业内部应从技术和管理等多方面入手, 加强无形资产的保护和保密工作, 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商品意识能力, 有效运用法律武器和高科技手段, 防伪打假, 针对无形资产的不同流失现象, 采取积极有效的堵漏措施, 以保护好企业好无形资产不受侵害, 发挥无形资产的应有效益。
5 统筹兼顾, 全面加强无形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
企业无形资产的日常管理要坚持全面、真实、详实、多种方法并存的原则, 要讲求实效, 注重方法,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5.1 夯实责任, 全力做好无形资产的登记、保管工作
企业在日常工作中, 要对无形资产进行全面登记, 对无形资产的存量, 要做到心中有数, 如实反映, 同时, 要加强账簿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 防止出现账外资产。为此, 建议企业应成立专门的无形资产管理机构或部门, 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并明确责任, 做到有章可依, 违章必究。
5.2 摸清企业无形资产资源底数, 提升企业竞争力
企业要充分利用信息工具, 对其所拥有的无形资产资源信息定期进行汇集、整合、分类, 通过先进的理念和信息技术方法, 摸清本企业无形资产资源底数, 将其置于企业有效的监控之中, 这样可以使企业随时了解本企业的无形资产资源状况, 并能够盘活无形资产资源存量, 从而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5.3 加强无形资产的日常跟踪和监管工作
企业要结合本单位实际, 建立适合本企业的无形资产跟踪制度和必要的内部监督与管理制度, 以此进一步规范企业行为, 为加强日常管理提供保证和依据。
5.4 建立激励机制, 促进无形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企业要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 尽可能使无形资产能够转化为有形资产, 从而使无形资产得以增值, 使企业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实现无形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一是要健全转化机制;二是要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 增强转化动力。
5.5 采用先进、科学的无形资产管理方法
传统的无形资产管理忽略了以人为本, 忽略了无形资产的时间与空间特征, 忽略了无形资产的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 企业应采用一些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 对无形资产进行全面、全过程、全员和全方位管理, 使无形资产与人力资源形成良性循环, 无形资产各要素、各环节之间能够统一协调, 实现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 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总之, 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 无形资产还将不断出现新问题, 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加强企业无形资产管理, 既是当前国际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张雷.无形资产管理策略[J].会计之友, 2007 (2) :25-27.
[2]王丽萍.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管理方略[J].财会通讯 (理财版) , 2006 (9) :33-36.
[3]常颖.关注企业无形资产[J].北方经贸, 2002 (1) :18-19.
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研究 篇8
一、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特征
1. 地位显著提高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尤其像是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的高新技术企业,对于无形资产的管理尤为重要,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大小。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无形资产能够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大市场份额。由此看来,高新技术企业在无形资产方面的投入大小逐渐成为衡量高新技术企业自身价值的主要标准之一,企业自身的规模和有形资产重要性则要远远小于无形资产。这种无形资产是无可替代的,在高新技术企业资产中占据主体地位,需要寄予更高的关注。
2. 对技术和知识投入要求更高
高新技术企业由于自身处于技术和知识双重密集的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技术和知识更新频率较快,需要企业具备更高的创新力,只有这样才能紧跟时代发展需要,站在行业的最前端。基于此,高新技术企业加强对技术和知识的投入是必然选择,这种高投入并非是仅仅局限在资金投入方面,更加注重高科技和智慧结晶的投入。在这个新产品开发期间,相关技术人员需要不断优化和调整方案,提出更加有效、新颖、独特的方案,不断加大投入力度。
3. 承担的风险较大
高新技术企业由于自身知识和技术密集,所以在不断加大对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中,相应所承担的市场风险也在不断攀升,还包括技术风险和财务风险。尤其是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速度较快,相应的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带来了沉重的风险。与此同时,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面临着严峻的技术淘汰风险,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市场风险则是高新技术企业无法通过资产组合和变动而消除的风险。诸如,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宏观经济形式变动以及财税改革等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高新技术企业的无形资产安全。
二、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无形资产投入不足
在新技术开发过程中,需要不断增加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投入,结果如何是很难成功预测的,即便是产品开发成功,在后续投入到市场中,也不确定是否能够被市场所接受、容纳,获得良好的发展空间,如果市场不接纳,则需要继续优化和创新,增加投入。但是就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投入现状来看,投入不足的问题尤为严重,研发投入比例仅仅占到销售投入的3.1%,这个比例较之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存在明显的差距,尽管近些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有所提升,但实际上只是徘徊在0.6%水平。研发不足,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市场竞争优势不强,后劲不足的关键所在。研发是高新技术企业长远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同时也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基本途径,诸如,微软和Adobe之类的高科技公司,每年投入始终保持在20%以上。
2. 管理组织不健全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无形资产管理方面,无论是人员配备、机构设置还是制度建设等方面,均处在初级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无形资产管理体系。就大普通企业而言,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占据比例偏低,对于无形资产的管理工作可以直接交由财务部门负责完成。但是如果高新技术企业同样采用这种模式,将严重降低无形资产的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高新技术企业对于无形资产的管理中不仅仅包括财务部门,还涉及到众多的其他销售、法律以及研发等部门。受到企业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多数高新技术企业并未设立专门的无形资产管理部门,自然就谈不上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3. 会计核算方法落后
以往的会计核算方法已经很难有效满足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需求,在无形资产会计核算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缺陷和不足。诸如在智力投入方面,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利权、商标权以及技术秘密等无形资产,均是由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创造的,也就是说拥有了高素质人才,就相当于拥有了更加优质的无形资产。但是对于这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投入,是很难用普通企业现有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确认,只是简单的将研发人员薪酬福利作为治理投入,纳入到无形资产中,这种会计核算方法局限性较大。
三、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对策
1. 建立无形资产制度保障
我国多数高新技术企业在无形资产管理中,由于无形资产名称不统一,所以即使是同一种无形资产,但是在不同的企业中有不同的名称,导致管理工作十分混乱,工作效率偏低。故此,高新技术企业应该对无形资产进行统一规范,明确无形资产的申请到运营和维护等流程的登记工作,定期进行评估和披露。由于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较大,所以高新技术企业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设立专门的无形资产管理机构,通过完善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有序开展管理工作。结合国外先进的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经验来看,多数是集中管理、IBM分权管理以及行列管理。其中集中管理模式主要是根据技术种类和产品类别开展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以此来规避重复劳动。无论是集中管理还是分权管理,无形资产的使用和维护均需要由企业内部高层管理人员统一决策和管理。
2. 完善无形资产人才保障
高新技术企业对无形资产的管理,首要的是如何能够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不断创新和完善,而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拥有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才能推动高新技术企业长远生存和发展。故此,除了在最基本的设施投入以外,还需要对人力资源加大投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创新力更加持久,研发出更具竞争优势的产品。明确技术人员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健全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并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诸如,IBM公司为了能够更有效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设立资金奖励制度,包括发明申请奖、第一次申请奖以及特别功劳奖等。
3. 规范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
高新技术企业应该提高对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管理工作,不断强化无形资产的当期摊销额、研发费用以及期末账面余额等众多内容的核算工作。无形资产寿命是企业长远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高新技术企业应该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对无形资产进行科学合理预测,并进行充分的评估和判断。根据评估结果对无形资产做进一步的分类管理,确保无形资产的实际价值能够充分发挥,为企业长远生存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结论
综上所述,高新技术企业由于行业自身特性,对于无形资产管理的作用尤为突出,但是由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无形资产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缺陷,在制度、组织机构、人才保障等众多方面还有待完善,以此来提升企业竞争力。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愈加密切,大大促进了国际市场的竞争。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我国市场竞争十分激烈,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规模显著增加,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大市场份额,谋求长远生存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迫切的需要加强无形资产的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实力。高新技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提升市场竞争优势的根本所在,但是就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现状来看,其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额外难题,缺乏核心技术,整体管理效果偏低。由此,本文主要就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展开研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寻求合理的应对措施,以求更好的推动我国高新产业发展。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资产管理
参考文献
[1]荆龙姣.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管理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3):259-261.
[2]周冬戈,王德刚.我国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11(2):17-18.
[3]陈娟.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关性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4.
[4]陈德秀.对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22(12):180-182.
[5]叶幼妹.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的贡献研究--基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2.
企业无形资产管理论文 篇9
一、无形资产的沿革与内涵
传统意义上的资产主要是指有形资产, 人们对无形资产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而不断提高的。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 一些国家把商誉当作无形资产进行资产价值评估。后来, 随着技术和贸易的发展, 海外的理论工作者逐步将专利、专有技术、商标、版权、租赁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纳入无形资产的研究范畴, 知识产权成为研究的重点。到了20世纪90年代,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无形资产的理解进一步深化, 一些学者开始将组织资本、人力资本也并入无形资产的研究范畴。至此, 无形资产的内容已扩充为“为用于商品或劳务的生产或供应、出租给其他单位, 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 无形资产的作用和地位正在日益上升, 它已经成为企业谋求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和紧迫任务。
无形资产通常是指那些不具有实物形态, 但能以某些特殊资源存在并发挥作用的资产。《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对无形资产的构成作出了明确的界定:企业无形资产可分为可辨认和不可辨认两种。前者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使、特许权等, 后者专指商誉。无形资产的取得包括购入、投资方的投入、非货币交易投入、通过债务重组获得等多种形式。
二、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及缺陷
1、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范围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二十四条规定, 企业应当按照无形资产的类别在附注中披露与无形资产有关的信息:一是无形资产的期初和期末账面余额、累计摊销额及累计减值损失金额。二是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 其使用寿命的估计情况;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其使用寿命不确定的判断依据。三是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四是用于担保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当期摊销额等情况。五是计入当期损益和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金额。
2、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局限性
(1) 披露的无形资产范围较狭窄。根据准则规定, 企业最多只需报告七类无形资产, 许多企业自创和新兴的无形资产得不到反映, 而会计信息使用者对无形资产信息的要求却越来越高。无形资产期待进入会计报告的范围包括:人力资源、自创商誉、网络资产、自行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及程序、认证标志使用权、与合同有关的权利、与证券有关的选择权和认购权等。
(2) 自创无形资产披露不完整。首先, 看企业自创的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商誉。当前经济环境下, 品牌和信誉就意味着生命力、意味着利润、意味着发展、意味着长盛不衰。而根据现行规定, 此类无形资产只有在出售和企业合并时才确认其价值。但此时其所有权已经发生了转移, 不再是本企业的资产, 有关会计信息无法及时传递给信息使用者。其次, 如前所述, 企业自行开发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在会计报告中只披露了其实际价值的一小部分, 大量的研究和开发费用没有进入资产价值。这与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自行研制开发核心技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事实不相适应。
(3) 无形资产信息披露有悖于明晰性和重要性原则。从某种角度看, 无形资产信息报告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二多二少”:合并反映的多, 单独列示的少;表外披露的多, 表内揭示的少。资产负债表中无形资产的原始价值、摊销数额和减值情况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来说并非一目了然;现金流量表无法反映企业无形资产增减对现金流量变动的影响, 会计信息的明晰差。此外, “无形资产”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中列于“固定资产”项目之后, 这些都与知识经济条件下无形资产的重要地位不相称, 违反了重要性原则。
(4) 披露的无形资产历史信息居多。从准则内容看, 企业购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接受投资和捐赠及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 从计量、摊销、减值到处置各个环节过多地依靠历史成本。无形资产的特点决定其能为企业带来的收益与取得时的成本相关性低, 据此披露的信息无法反映企业未来业绩和财务状况以及现金流动的情况。
现行准则下的无形资产披露在一定程度上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 而使用者基于这些不充分的信息作出的决策, 可能偏离实际情况, 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会增加信息使用者面临的风险。
(5) 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过分强调可靠性, 导致其报告的弱相关性。从财务报告的形成看, 它是将业已确认、计量、记录的会计对象进行汇总和向外传递的过程, 因此, 财务报告的诸多局限性可以从先前的会计确认和计量环节找到根源。
三、无形资产的管理与企业竞争力
无形资产可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 为企业在经营支撑、抵押融资等方面的经济活动提供价值依据。中外企业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 只要中国企业能抓住自己的优势, 就可以掌握竞争的主动权, 怎样和外国企业竞争, 这是中国企业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外国企业。其优势是设备先进, 生产能力强, 产品成本低, 管理先进。中势是产品的质量、信誉、服务。劣势是在中国没有形成良好的营销网络, 市场占有率低, 没有良好的形象。
其次是中国企业。其优势是有一大批知名品牌的产品、商标和企业, 市场占有率高、企业形象良好、在消费者心目中有一定的地位。中势是产品的质量、技术、管理经验。劣势是设备比较落后, 生产能力相对较弱, 产品成本高。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 中国企业如果用有形资产参与竞争, 一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另一方面见效比较慢。只能用无形资产参与竞争。而中国企业的优势、中势都是无形资产。运用和管理好无形资产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最有效的途径。这些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技术、品牌、企业形象、信誉、产品质量以及特许权等, 它们是每个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王牌。
四、加强无形资产管理, 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
1、注意知识产权和专利权的保护
当今的国际社会已进入了一个知识与技术不断创新的时代, 能否在培育、创造和创新的过程中, 切实有效地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与技术专利已成为企业及其对手保持并扩大竞争优势的关键。企业必须牢固树立一种知识创新和专利保护意识, 并将这种观念意识纳入到企业发展战略与管理政策之中。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任何方面, 凡是危及企业核心知识产权与核心专利技术安全, 或对企业未来竞争优势造成潜在威胁的举措, 都不予采纳。企业的融资、投资活动, 只要涉及到企业的知识产权专利技术或其他相关商业秘密等, 都必须经企业最高管理层统一决策。
2、产品的质量、信誉是企业生存的保证
在世界市场经济一体化的机遇与挑战中, 在关系民族经济危亡与振兴的形势下, 作为微观经济组织的企业, 历史赋予其经营管理极其重要的内容, 就是由数量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由产品营销转向资本运作, 强化质量优势, 实现与国际质量标准的接轨, 获得国际质量权威机构的认证, 使中国的民族经济立于不败之地。作为中国企业, 在入世的保护中, 按照质量标准,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 凡是达不到质量标准的产品决不允许购入、生产和流入市场。对于期望加入企业或正在合作的协作单位, 如果其产品不符合质量标准, 必须坚决拒绝或中止合作, 不能为了追逐眼前利益而忽视产品质量, 不然会使企业失去市场, 走向失败。要使质量标准得以落实, 就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严格的质量保障与监督体系, 实行质量否决。
3、名牌、形象是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源泉和价值财富
我国的民族工业已经有了许多知名品牌。这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 但不能满足现有的成绩, 应向更深层次发展。名牌不仅有不同的等级差别, 还有着各自特定的消费群体、市场容量, 而且技术含量也不相同。因此, 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 首先要以最恰当的功能、质量和价格, 给产品、企业定位, 赢得一种社会的普遍认可与依赖。离开了消费者, 没有了市场, 也就没有了品牌。中国的企业面对的是中国广大的消费者, 占领广大的国内市场是中国企业的第一目标。名牌标志着一种形象, 实施品牌战略是最高境界, 是塑造卓越企业的追求。重视并不断提高文化价值, 是企业实施品牌战略, 谋求竞争优势的根本。
4、特许经营, 走低成本扩张的道路
特许经营这种方式, 首先可以使企业低成本经营较快速地扩张。特许经营, 实际上是企业利用自己拥有的无形资产发展的一种模式。对于特许权所有者, 是一本万利。对加盟者 (购买特许权的人) 来说, 也是一种低风险的投资方式。因为经营的知名度、信誉度无需自己再去努力。经验和技术是现成的、规范的, 省去了企业付出高昂代价去创造品牌、创造形象的成本。最后, 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 特许经营是资源的最佳组合形式。因此, 中国的许多企业, 为了规避风险, 可以使用特许经营的方式扩大服务营销网络。
五、企业在加强无形资产管理实施中需注意的问题
实施品牌战略最大的误区就是品牌的过度延伸。目前我国的许多企业都热衷于品牌的延伸, 这也许在短期内可以取得名牌效应, 既节约了推出新品牌的费用, 又可使新产品搭乘原品牌的顺风车, 很快被消费者承认, 但任何事物都会有个“度”, 一旦盲目过度, 就会导致品牌原有个性的模糊, 致使消费者的信念动摇甚至完全丧失。而要正确把握这个“度”, 就必须给企业品牌选择定位, 使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据一个有利的地位, 从而使品牌名称在消费者心中成为同类别产品的替代物, 成为产品独特属性的代表。
企业无形资产管理论文 篇10
一、无形资产确认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新准则规定,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具有以下特征:不具有实物形态、属于非货币性资产、具有可辨认性。并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 才能予以确认: (1) 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 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现行税法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 而能为企业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带来经济利益或权力的资产。通常核算内容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
从无形资产的性质和条件看,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存在确认范围条件过于狭窄, 大量的无形资产流于账外, 增加了无形资产的管理难度。例如, 企业的质量体系认证和绿色产品使用标志符合无形资产确认条件, 但很多企业未纳入无形资产的核算和管理。又如, 企业的探矿权由于初期勘察和普查费用不高、使用期限短, 有些非矿山企业不确定最终能否形成采矿权将其费用化, 从而增加了资产管理难度。再如, 有些企业土地使用权是通过划拨方式取得或购买了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无法取得土地使用证, 财务没有纳入企业无形资产核算。针对无形资产确认的复杂性, 财务部门对企业拥有的特许使用权、专利权、土地使用权归口核算管理, 协同相关业务部门梳理各类权证信息进行备案制, 对其权证范围内的其他信息和资产结合管理, 使部门间管理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如, 宝钢集团对下属子公司启用不动产信息管理系统, 将房产、土地使用权证及固定资产信息相结合精细化管理, 实现相关信息部门间交叉使用, 公司统一管理。
二、无形资产计量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无形资产进入企业主要有外来和自创两个渠道。从企业外部取得的无形资产, 来源包括购入、吸收投资和接受捐赠等等, 通常按实际成本计量。企业自创的无形资产要求区分研究与开发阶段分别进行核算。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 而开发阶段的研发支出符合开发阶段一定条件的予以资本化;否则, 仍计入当期损益。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由于管理人员和财务职业素养, 导致研究费用和开发费用的划分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 由于具有一定难度, 企业将其全部费用化。财务人员应该将自创的无形资产效仿固定资产自行建造工程核算, 规范制度管理, 严格区分费用化和资本化的支出, 通过账户归集各项研发费用, 真实反映无形资产的账面成本。企业通过在建工程核算的软件开发的无形资产, 要对软件技术服务合同严格明确计算机开发中构成硬件部分进入固定资产核算, 计算机软件存储在介质中的程序部分转入无形资产核算, 真实反映核算成本。
三、无形资产价值摊销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企业取得无形资产时判断其使用寿命, 有法律、规章或合同的限制在规定期限内摊销, 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按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收益年限确定其经济寿命进行摊销, 如, 信息技术、工艺等对未来发展变化的估计。对有确凿证据表明无法合理估计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在使用期间不需要摊销, 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进行减值测试, 需要计提减值的应计提减值准备。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有关经济利益预期实现的选择使用期限内进行合理的摊销, 如商标、专利权、特许使用权等。对非专利技术的无形资产, 则考虑技术进步对其价值的影响速度变化采用加速摊销的办法, 尽快收回投资。比如购买或自行开发的软件类无形资产按规定10年摊销, 但很多企业自行开发的软件无法使用规定年限就更新换代或停止使用了, 则企业考虑按所得税法优惠政策的最短可按2年进行加速折旧, 企业应当于会计期末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 当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 应当计提减值准备。无法确定使用寿命的无形资产不摊销价值, 但是采用计提减值准备的形式确定期末净值。
四、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无形资产价值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其价值会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增减变动, 且其变动的速度会随着新技术的更新而不断加快, 特别是在知识更新迅猛的今天, 无形资产的现实价值可谓瞬息万变, 无形资产所能创造的未来经济效益更是变化万千, 而现行的定期 (年度、中期) 财务报告所披露的信息远远不能适应高速变化的无形资产, 因而不能满足利害关系人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企业无形资产管理论文 篇11
关键词:应收账款;存在原因;管理措施
一般意义上,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企业资金运转效率而且反映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但是,若企业销货款长期被购货单位占用,资金耗费就得不到及时弥补,企业的现金流量就会减少,使生产经营资金变为沉淀资金,生产经营活动也就无法继续维护,因此加强应收帐款的管理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企业应收账款风险成因解析
(一)公司及产品的竞争力不足
当前大都是买方市场,公司在规模、技术、成本的某一方面都不具备绝对优势,无法与其它企业进行抗衡,导致其市场占有份倾很小,而其生产能力却大于其市场占有份倾,这样就产生了供大于求的局面。为了解决商品积压问题,公司在销售过程中又不得不做出了相应的让步,如货款回款期长一些等等,使商品的应收账款从数量上和时间上都增加了,随之公司应收账款多、回收不顺畅、资金短缺等问题就接踵而来。
(二)财务监督比较薄弱
企业的财务力量不强,财务部门监督的功能微弱,很少建立应收账款台账管理制度,也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辅助管理或者仅按账龄进行辅助管理,没有建立应收账款定期清查制度,长期不对账。由于交易过程中货物与资金流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以及票据传递、记录等都有发生误差的可能,所以债权债务的双方就经济往来中的未了事项进行定期对账,可以明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三)没有建立完善的客户信用制度
营销过程中对客户资信的调查和管理对应收账款的回收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公司在商品销售过程中,往往在未弄清客户的资信程度的情况下,就急于和对方成交。这样虽然使公司销售额在不断的攀升,但是反而会出现少赚钱或赚不到钱,甚至赔本的现象。
(四)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首先内部控制基础工作不健全,合同之所以成为控制经营风险的手段之一,就在于它依照合同法以文字的形式明确规定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并受到法律的保护。但在公司内部不少逾期应收账款的后面缺少完善有效的合同协议,一旦因账款收不回而对薄公堂的时候,又拿不出确凿的证据;其次,公司考核制度不合理,约束机制不健全。许多公司是实行销售人员工资总额与销售额挂钩的做法,在业绩考核当中,公司只注重销售额,片面追求账面上的高利润,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采取赊销手段强销商品,使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
二、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措施
(一)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1.确定合理的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是企业决定授予客户信用所要求的最低标准,也是企业对于可接受风险提供的一个基本判别标准。信用标准较高,能使企业遭受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减少,但又不利于扩大销售。反之,如果信用标准较宽,虽然有利于刺激销售增长,但有可能使坏账损失增加。
2.采用合理的信用条件
适当地延长信用期限,可以扩大销售量,但信用期限过长也使应收账款账龄增长,加大应收账款损失的风险。为了促使客户早日付款,企业在规定信用期限的同时,往往附有现金折扣条件,即客户如能在规定的折扣期内付款就能享受相应的折扣优惠,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收。这就要求信用管理人员根据信用条件、市场环境、自身生产能力、销售战略等情况综合分析权衡。
3.建立适当的信用额度
信用额度的确定是建立在对客户的实际支付能力进行评估,深入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有充分的事实依据和数字依据,而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胡乱制定信用额度,由于其制定的严谴陛、科学性,所以在实施过程中要保持其权威性。确定恰当的信用额度能有效防止由予过度赊销超过客户的实际支付能力而使企业蒙受损失。
(二)建立客户动态资源管理系统
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必须对客户进行风险管理,其目的是防患于未然。动态监督客户尤其是核心客户,调查了解客户的资信情况,建立客户资信档案并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动态管理。调查的渠道一般包括:销售部门业务员掌握的客户资料、管理人员的实地考察、客户的其他供应商调查的情况、网络数据和其他公开的信息渠道。调查的内容主要有:客户的品质、能力、资本、抵押和条件(“5C”系统),客户与企业往来的历史记录,客户的规模、财务状况、发展前景、行业的风险等等。
(三)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
在赊销阶段主要做好赊销客户的资信调查和确定赊销的总体规模。
1.确定合理的赊销量
当企业的生产能力超过其现销能力时,企业就会采取赊销方案。但是,在实际实施赊销活动中,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和做法:一种是完全被动的赊销,即所生产的产品数量超过了市场需求量,只有采取赊销的方法,才有可能将企业积压的产品卖出去,否则,就无法进入市场;另一种是积极主动的赊销,即在对市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确定销售目标,并将这一目标分解为现销量和赊销量。
2.做好赊销对象的资信调查和风险担保
公司在拓展市场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积极稳健的原则,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做好现有客户、目标客户、潜在客户的信用评估。在可能的情况下,索取、查阅客户近期的会计报表、营业执照等资料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其注册资金、主营业务、支付能力、盈利能力等。同时,咨询客户的开户银行和供应商,了解其结算信誉,并建立赊销客户信用等级档案。通过资信调查,可以为赊销企业评定信用等级及确定信用额度,为监控应收账款做准备。
3.建立赊销一回款一条龙责任管理制
在企业建立赊销一回款一条龙责任管理制是赊销管理不可荒废的措施。具体工作是:明确划分责任范围,对某一家客户在某个时段的欠款应由业务经办人员负责,对公司全部的客户尽可能落实到个人;明确规定应收账款收回之前责任人不得调离公司;明确规定对超越权限形成应收账款和坏账应负的各种责任;明确规定隐瞒、变更应收账款事项应付的各种责任;明确规定不按程序办事形成应收账款和坏账应负的各种责任;明确规定责任的监督部门,防止责任管理流于形式。
4.建立赊销审批制度,强化管理
企业要完善赊销工作,就必须对赊销实施科学的组织分工,以形成必要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执行与审批的职务要分离。在赊销业务的审批上,决不能因赊销一回款实施一条龙责任制管理,就将审批权全部交给企业销售部门。
(四)建立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度
1.合理确定应收账款的规模
应收账款的最佳占用额实际上就是相关成本最低时的应收账款占用水平。企业要经常根据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计算最低应收账款的成本,合理确定应收账款数额。
2.控制赊销对象的额度
应收账款应在合理总额内根据赊销对象的信用状况分配。按照“5C”系统进行定性分析企业赖账的可能性。根据对象的信用水平,分别确定提供的信用额度。
3.合理使用现金折扣
现金折扣和应收账款的关系十分密切,现金折扣大,应收账款收回的可能性就大,说明应收账款的收回就快,应收账款的管理越好。
4.适度利用担保措施
一般说来,该措施只用于对赊销方不了解,或财务状况不能令人满意,或赊销方信誉不好等情况。如果企业适度利用担保措施,可保证应收账款的顺利回收,减少坏账损失的发生。
5.客户拒付时采取适当的收账政策
当客户拖欠或拒付时,企业应当首先分析现有的信用标准及信用审批制度是否存在纰漏,然后重新对违约客户的资信等级进行评价,对所欠货款可先通过信函、电讯或派员前往等方式进行催收,必要时可以运用法律手段。对于欠款大户、清欠难户,具体分析其实际情况,是否因激烈的市场竞争,及经营管理不善等因素,出现暂时的资金短缺,难以按期偿还债务,这种情况下,债权人可以按法律规定申请債务人破产,也可以采取另一种解决债务纠纷的办法,即债务重组,以帮助债务人渡过难关,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减少损失。
参考文献:
[1]何兵.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之我见[J].现代商业,2007,(10).
[2]文慧娟.应收账款管理中的问题及全程管理对策[J].时代经贸,2007,(5).
[3]谢登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会计对策[J].现代商贸T业,2007,(5).
企业无形资产管理论文 篇12
关键词:无形资产,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
一、研究回顾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纵观世界, 有的企业能够在竞争中长盛不衰, 有的却如昙花一现。最近国内一批研究企业理论和企业战略的学者通过对世界500强企业进行深入研究得出重要结论:世界500强企业之所以可以持续发展, 是因为它们掌握了秘密武器——核心竞争力。龙成风 (2002) 认为应加强无形资产的投资管理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汤湘希 (2004) 提出加强无形资产价值管理, 培育、提升和评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思路和评价方法。于玉林 (2005) 提出提升无形资产核心竞争力的策略。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有所突破, 通过研究核心竞争力和无形资产各自的内涵及对企业的贡献, 揭示两者的密切关系, 提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弱的关键是企业拥有和创造的无形资产。
二、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弱的关键是企业拥有和创造的无形资产
(一) 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对企业的贡献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提出与管理理论的发展、创新和企业战略转型相一致。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定义, 国际学术界众说纷纭, 有“能力说”、“资源说”和“知识说”。但公认其本质是企业的一种特殊无形资产。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奠基人普拉哈拉德和哈梅尔到D·福克纳和C·鲍曼均认为, 核心竞争力是公司专有的、优异的、扎根于组织之中的一种复合性、整合性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适应市场机会的, 更有可能实现持续竞争优势, 获得超额利润的无形资产。
综合前人看法, 笔者认为, 核心竞争力是由与市场预测、研究开发、营运及顾客服务等一系列关键环节有关的知识、技术、技能、各种资源、价值观念、管理制度等构成的有机综合体和企业发展力系统, 它能够为企业创造长期性的竞争主动权, 带来超过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额利润。它对企业的贡献有:第一, 它是企业保持永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和不竭动力;第二, 它决定着企业价值链的优劣, 构成企业最为重要的无形资源;第三, 它是决定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广度和深度的基础;第四, 企业只有具备较高的核心竞争力, 才可能具有国际竞争力。
(二) 无形资产的内涵
世界上已达成共识, 无形资产是无实体性但有经济价值的资产, 但至今仍无一致定义。相较之下,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对之的内涵界定更为完善。笔者认为, 无形资产是被特定主体所拥有的并能为使用者提供权利、特权或优势的、具有获得垄断或超额利润能力的、不具备实物形态并集经济、技术、能力为一体的重要资源, 其构成要素主要有顾客和市场类无形资产、权利及合同类无形资产、技术类无形资产、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人力资源类无形资产、公司组织和财政类无形资产等。
(三) 核心竞争力与无形资产的密切关系
通过前面的论述可以看出, 核心竞争力与无形资产的构成要素基本相同, 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即都没有实物形态但却具有价值及使企业获得高于同业平均水平的盈利能力、都体现为一种权力或获得超额利润的能力、都能在较长时期内使企业获得经济利益。两者的区别在于, 核心竞争力直接表现为竞争力而非资产, 对其评价只能通过建立评估指标体系进行, 不能进行会计计量, 不会出现在财务报表上;无形资产直接表现为资产而非企业竞争力, 它是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载体, 要通过会计处理出现在财务报表上。因此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无形资产是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拥有一定规模和高质量的无形资产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无形资产能否创新和提高价值决定着企业核心竞争力能否提升, 并决定了企业价值的高低。
2.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企业的多种无形资产经过有机结合、整合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合力无形资产”, 因此要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就必须重视无形资产的管理, 将其与有形资产一起充分有效地利用, 科学安排资产结构, 以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及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目前我国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目前我国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企业管理重有形资产轻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占总资产比重严重失调
若企业大部分资产都是由有形资产组成, 那么生产的产品会缺乏独特性, 易被他人模仿, 行业门槛很低, 必然造成竞争对手众多, 企业充其量只能获得微薄的平均利润, 且企业生命力难以长久。当前, 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化的判断标准之一, 也是评价企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极小, 经调查2000年到2003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年报可以发现, 无形资产占当年全部资产的比重仅分别为3.72%、3.85%、3.94%和3.98%, 而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这一比重已达35%, 一些高科技企业已达到50%至70%。差距如此之大, 令人警醒。
2.企业对科学技术、产品开发等无形资产的投入过少, 严重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许多企业花费在无形资产上的财力、物力、人力与有形资产相比少之又少, 产品结构不合理, 质量差强人意, 技术落后缺乏创新, 个别企业无视现实盲目引进技术, 生产工艺设备落后, 产品开发机构不健全, 技术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资金投入极少。经济发达国家的大中型企业几乎都设有技术开发机构, 日本、美国的优秀企业每年都要拨出10%的优秀人才和销售额的10%用于研究开发, 而我国大中型企业有技术开发机构的仅占全部企业的一半。企业若没有自己的科研开发能力势必会影响其社会形象、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 从而严重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
3.没有真正实现科学的无形资产管理, 无形资产评估工作严重滞后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的增多, 一些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利用我国无形资产市场化程度低和无形资产评估制度落后的缺陷, 在合资、合作或投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低估、漏估包括市场份额、企业品牌、专利、商业秘密在内的无形资产价值, 使大量宝贵的无形资产被外商低成本收购或控股, 跨国公司实现了战略性扩张, 而国内的化妆品、饮料、胶卷、洗涤用品等大部分市场被国外品牌占领, 使我国同类产品的无形资产迅速贬值, 严重阻碍了我国无形资产的资本化进程。
4.无形资产保护防范意识低, 商业秘密易受侵犯, 给企业和国家带来重大损失
企业无形资产的中流砥柱莫过于品牌、商标, 企业要创立深受消费者信赖的名牌商标需要花费大量成本。但我国工商企业界对商标的注册、命名、宣传和保护知识认识不深, 一些企业大量商品没有注册商标或没有依法及时办理商标注册登记手续和继展手续, 导致无形资产失去了应得的法律保护, 企业面临尴尬的境地, 如1996年日本住友公司在我国抢先申请了钕铁硼永磁材料专利, 几乎堵住了我们这个占世界80%稀土资源的大国进一步加工的出路;“英雄”牌金笔在日本被抢注;“青岛”牌啤酒在美国被抢注;韩国商人也抢注了中国的老字号“同仁堂”、“全聚德”、“安宫丸”等著名商标, 使中国老字号品牌在国外被封杀, 这些都给企业和国家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5.无形资产会计工作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亟须改进
首先, 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过于狭窄, 使许多对企业有重要价值的无形资产都被排除在财务报表之外, 且核算方法不够科学合理, 造成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下降。其次, 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也存在严重问题, 对之确认与计量的不完整, 带来财务报表对无形资产的揭示不完整, 而且在表外披露中也没有将无形资产的许多重要信息加以披露, 如研究与开发、人力资源、顾客与市场类资产、公司组织与财政等无形资产信息都没有披露, 无法及时传递企业价值链的相关信息。
(二) 我国企业尚未实现无形资产有效管理的原因分析
1.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 法律体系建设未能与时俱进
由于受到过去计划经济较长时期的影响, 因此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已经确立, 但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并不发达, 完善的市场化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严重阻碍了无形资产的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进程。而且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硬资产——有形资产、轻软资产——无形资产的风气, 使人们保护无形资产产权的法律意识十分淡薄。相关的立法建设也非常滞后, 缺乏有效的行为监督和约束机制。对无形资产的侵权、犯罪行为缺乏必要的、合理的预防和打击。
2.传统观点的负面影响使得无形资产得不到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重视
首先, 由于无形资产种类繁多、性质复杂, 又不以实物形态存在, 因此管理工作更为困难, 管理者在长期工作中可能会形成只有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才是“资产”的传统错误认识, 忽视无形资产作为资产的价值或使用价值而存在的客观实在性;其次, 无形资产只有在与有形资产结合时才能产生收益, 这使无形资产状况的优劣与经营者的业绩评价没有直接联系;第三, 除商标、专利和商誉外, 大多数无形资产没有会计价值, 企业财务报告和企业会计准则也不要求披露无形资产的价值变化。这些因素都导致经营管理者忽视无形资产对提升企业实力的重要意义, 进而忽视了对无形资产的有效管理。
3.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流失导致了无形资产的巨大流失
与民营企业相比, 国有企业的人才流失相当严重。这是企业发展中最可怕的资产流失。国有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熟练技术工人是创造和掌握无形资产的重要源泉和宝贵财富。但长期以来他们的创造性劳动和重要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 其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 致使国有企业的大量技术骨干流向外资企业。例如天津通讯广播公司的大量技术人员流向摩托罗拉, 只要是该公司的技术人员和熟练技术工人, 即使暂时不用, 摩托罗拉也一律接收。
四、实现无形资产的有效管理,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一) 制定无形资产发展战略, 做好无形资产开发工作
首先, 企业应成立专门的科研机构, 负责无形资产的设计、开发、引进、指导应用, 并建立严格的决策审批制度和职责分工制度。在开发或引进之前, 该机构应从宏观角度结合企业发展目标和市场需求, 拟定“企业无形资产发展目标体系”;其次, 企业高级管理部门应当做好无形资产投资决策和具体项目的开发决策。在进行宏观决策时应注意将无形资产发展战略与其他经营战略相结合, 在此基础上考虑具体投资哪些项目, 在研究开发阶段要根据无形资产要素各自特点进行针对管理;在研究成功或形成后要及时到有关部门注册登记以获得法律保护。
(二) 开展无形资产的有效营运, 实现企业价值增值
1.重视无形资产创新, 扩大无形资产, 推动企业实力增长
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基础是产品与服务的技术含量、市场信誉和品牌知名度、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因此要扩大无形资产、推动企业实力增长就必须作好无形资产创新工作:一是技术创新。应引进杰出人才为企业发展壮大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品牌创新。通过品牌创新可促使企业综合素质、整体水平提高。三是管理创新。企业应提高员工素质和合作精神, 制订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 形成独特的管理风格和优秀的企业文化,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2.强化无形资产的投资管理, 实现企业价值增值
首先, 应当对无形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 可以采用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或内含报酬率法。其次, 应进行无形资产投资预算。第三, 在无形资产内部进行投资结构决策。企业应当从无形资产各组成部分的协调和统一出发, 遵循系统性原则, 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第四, 在无形资产营运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其价值不确定性, 注意适时抵押或转让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第五, 业绩良好的企业可以对品牌效应、技术优势、管理模式、营销网络及市场占有率等无形资产进行资本化运作, 并购目标企业, 保证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
3.健全无形资产的评估机制, 加强无形资产的评估管理
首先, 企业应形成积极的评估意识, 同国内外权威的资产评估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聘请资深无形资产评估专家开发一套适合本企业的、涵盖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各环节的评估管理系统。其次, 企业应根据权属、适用信息来源、宏观经济和行业前景、历史状况、竞争状况、以往交易情况, 定时、定期地由有关组织对无形资产的有效性进行鉴别, 准确、快速地进行无形资产的财务评估。
4.完善无形资产维护和保障制度, 维护好企业的权益
无形资产维护和保障是无形资产管理的重要环节。世界著名品牌可口可乐的配方历经百年不为人知, 就是因该企业有一套独特的保密方法。企业要树立主动保护意识, 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针对无形资产的不同特点, 分类设专人进行保护。
5.完善无形资产会计核算, 合理披露无形资产信息
首先, 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法规的要求, 建立完备的账簿记录制度和定期复核制度。其次, 企业应当扩大传统无形资产会计核算范围。第三, 在无形资产摊销核算中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采用将无形资产的类别与价值消耗方式相配比的方法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摊销。第四, 应当对无形资产进行合理披露。
五、总结
总之, 在新经济时代下, 无形资产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和价值源泉, 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决胜法宝;拥有一定规模与质量的无形资产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并决定着企业价值的高低。因此, 企业只有实现无形资产的有效管理, 才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从而在市场中永葆兴盛, 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明夫.企业竞争力——上市公司兴盛之道[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
[2]汤湘希.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无形资产经营问题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04 (1) .
[3]苑泽明.现代无形资产价值管理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4]汤湘希.无形资产会计的新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J].会计论坛, 2003 (1) .
[5]龙成风.加强无形资产的投资管理,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2002 (3) .
[6]无形资产研究论文集编委会.无形资产研究论文集[C].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7]于玉林.无形资产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
[8]游相华.无形资产会计改进论[J].财会通讯, 2004 (2) .
【企业无形资产管理论文】推荐阅读:
企业对无形资产的管理05-21
企业无形资产10-12
企业无形资产档案06-12
企业无形资产评估探讨06-06
企业无形资产评估报告书09-03
科研院所无形资产管理论文08-10
铁路企业资产管理论文09-11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会计论文05-27
无形资产会计核算论文06-22
无形资产会计创新论文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