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服务业

2025-01-25

环境服务业(精选12篇)

环境服务业 篇1

外包是指企业将生产或经营过程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交给其他 (专门) 公司完成。外包的范围按工作性质可分为“蓝领外包”和“白领外包”。“蓝领外包”指产品制造过程外包。“白领外包”亦称“服务外包”, 指技术开发与支持其他服务活动的外包。其中技术开发与支持的外包一般采用一次性项目合同的方式寻求第三方专业公司的服务, 称为“合同外包”;其他服务活动的外包多通过签定长期合同的方式交由专业外包提供商进行, 称为“职能外包”。

目前, 服务外包广泛应用于IT服务、人力资源管理、金融、会计、客户服务、研发、产品设计等众多领域, 服务层次不断提高, 服务附加值明显增大。根据美国邓百氏公司的调查, 全球的企业外包领域中扩张最快速的是IT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媒体公关管理、客户服务以及市场营销。

IT服务外包 (ITO) 和业务过程外包 (BPO) 就是应运而生的两大发展中的现代服务业务, 即通常所说的软件外包及信息服务外包。ITO主要业务范围有:IT系统操作服务、IT系统应用管理服务和IT技术支持管理服务, 包括软件外包;BPO业务范围包括:需求管理, 如管理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企业内部管理, 如人力资源、金融与财务;业务运作管理, 如呼叫中心、客户服务等。

一、国际服务外包业发展情况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 国际贸易壁垒不断的减少, 外包现象由传统的蓝领制造岗位, 扩展到新兴的白领服务业岗位。在网络时代, 企业的地理位置越来越无关紧要。网络的普及, 使企业可以随时随地将知识性工作发挥到任何地方。外包不仅可以给企业带来成本效应, 而且还可以使很多企业将大部分无关紧要的后台工作外包出去, 使他们更集中精力做好最擅长的部分, 比如基础研究、品牌建设或销售管理等, 从而形成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至于外包出那部分, 取决于各个企业的定位。因此, 在合理的质量水平上, 成本不断的降低, 并且集中打造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积极从事离岸服务外包的根本动力。

根据研究机构GARTNER的预计, 全球ITO支出2004年为1928亿美元, 到2008年可增至2442亿美元, 增长率为26.7%。全球BPO支出2006年全球市场总值达1347亿美元, 较2005年上升8.3%;到2008年, 全球BPO支出将由2004年的1113亿美元上升至1575亿美元, 增长率41.5%。BPO外包成为服务外包中的热点。

二、江苏发展服务外包的重大意义

(一) 有利于提升吸引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20世纪90年代, 江苏抓住了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 取得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 但是这种外资为主的加工贸易模式也带来了资源和能源消耗大、环境和生态成本逐渐加大等一系列问题, 特别是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之下, 这种依靠资源能源大量投入而取得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模式, 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限制。承接服务外包特别是离岸外包作为吸收外资的新方式, 有利于江苏抓住以服务业为核心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机遇, 打开吸引外资的新局面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二) 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竞争力,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国际经验表明, 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其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更多地要靠服务业来支撑。从微笑曲线也可以看出, 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产业链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两端, 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从这个意义上讲, 江苏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 尤其是系统应用管理和维护、售后服务、研发、营销、物流、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外包领域, 延长制造业产业链条, 带动加工贸易由加工制造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提升高新区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制造业的竞争力。

三、江苏服务外包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 外包市场的软环境有待改善

服务外包是以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便捷和完善的交通物流设施、普遍遵行的全球性开发标准规则、人才培养机制对市场的高适应性等为载体而蓬勃发展起来的。它突破了传统服务业生产与消费必须同步进行的时空局限, 能在全国、全世界范围内以更低的成本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经济效益。改革开放以来, 尽管江苏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服务业市场地域分割、行政垄断等严重制约了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统一市场的建立, 相关专业人才缺乏。就南京市而言, 2004年南京全市软件产业突破百亿元大关, 根据南京软件产业的总体规划, 到2010年, 全市软件产值将达到600亿元-800亿元的规模, 则必须配备至少15万人-20万人的软件人才, 这与目前不到三万人的软件人才储备缺口差距很大, 因此, 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

(二) 现代服务业企业实力不足、经验欠缺, 竞争力不强

一方面, 现代服务业企业数量有限, 开展此项业务时间不长, 业务规模小, 承接外包业务的经验能力欠缺, 对承接业务外包尚处于摸索阶段。另一方面, 江苏省的现代服务业企业除了面对国内较发达省份同行竞争对手外, 还面对着国外大型物流公司、中介服务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纷纷进入的竞争。在国内、国际同行面前, 本土企业参与外包业务能力不强、竞争力较差的窘境, 决定了江苏省促进现代服务业企业建立、发展和壮大的紧迫性。

(三) 制造业企业开展意识不强, 业务量少, 受制约因素较多

制造业企业传统上“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模式制约了企业内部核心业务的专业化经营, 为此, 制造业企业在将部分生产加工环节外包或者外购上已经达到了共识, 再将部分生产性服务, 如IT系统维护、薪酬管理、设计、测试、会计和法律事务等外包, 却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实际上, 任何一个企业不可能在价值链的所有环节都具有竞争优势, 企业将内部部分业务流程外包, 是专业化分工和深化的表现, 也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手段。而在发达国家, 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即便在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半导体行业, 设计外包也屡见不鲜。受制于观念的局限和国内生产性服务业的不成熟, 省内制造业企业对服务外包的优势、该外包什么、外包的具体方式等方面的认识有待加强提高。

四、江苏服务外包业发展对策

(一) 培育有利于服务外包发展的产业环境

在产业发展初期, 政策扶持至关重要。一方面, 要积极探索, 创造承接服务外包的政策高地, 从税收激励政策、配套资金引导、融资扶持、知识产权保护、专业认证、行业管理等方面营造良好环境, 降低服务外包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 要学习新兴服务的特征、公司战略、知识产权、价值链构成以及行业市场的领导者, 以便有效承接服务外包。

(二) 高度重视面向服务外包市场的人力资源建设

江苏省的高等教育在全国居于领先水平, 但具备市场需求的、发展现代服务业所需的专门人才匮乏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特别是参与国际外包业务所需的既懂业务、又懂外语和项目管理的人才更是捉襟见肘。为此, 政府应推动相关教育资源和有实力的企业资源的整合, 加快复合型、市场导向型人才的培养步伐, 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 完善法制建设

对地方法制建设而言, 一方面是要切实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有关知识产权保护、合同执行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 对于当前开展外包业务急需的、而国家还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领域, 在地方立法和国法不相抵触的前提下, 可以先行制定有关规章制度, 比如信息技术外包伙伴关系的规章制度, 企业、外包服务商和企业员工之间劳动政策规章制度等。

摘要:从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的大环境出发, 江苏发展服务外包具有战略意义, 但江苏服务外包也面临一些挑战, 应对挑战江苏要培育有利于服务外包发展的产业环境;高度重视面向服务外包市场的人力资源建设以及要完善法制建设, 以加强江苏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能力。

关键词:江苏服务外包,产业环境,人力资源建设,法制建设

参考文献

[l]何骏.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动因、优势和建议[J].当代经济管理, 2006 (12) .

[2]林康.江苏加快发展国际服务外包的对策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7 (3) .

[3]詹晓宁, 刑厚媛.服务外包:发展趋势和承接战略[J].国际贸易, 2005 (4) .

环境服务业 篇2

2011-09-02 21:

32服务业产业转移是指发达国家向低成本国家转移部分服务的过程,范围主要包括物流管理、客户服务、呼叫中心、产品设计、金融分析、会计、计算机编程、数据处理等。

近年来,国际服务业产业转移呈现出特定的趋势。主要表现在服务业国际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服务业产业国际转移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扩展;服务产业国际转移的行业趋向如金融、软件、电讯、电子芯片设计、生物信息等高端服务;国际服务外包发展迅速等。在新一轮国际经济调整过程中,第三产业逐渐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而在国际服务业产业转移过程中,发展中国家是主要的承接地,其中亚洲是承接外包业务最多的地区。

当前,中国制造业仍然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面,但是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热点。中国承接国际服务业的总体规模较小,结构分布不甚合理,承接的服务产业质量不高。另外,我国的承接环境也存在如产业基础薄弱、城市化水平低、法律不健全、人才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际服务业向我国的转移。

2011年9月,由亚太总裁协会与中国吉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世界产业领袖大会在长春市隆重召开,大会主题为“新

一轮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下的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大会期间,著名国际经济学家、亚太总裁协会全球执行主席郑雄伟特别指出,要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承接环境:第一,加强法制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国家要积极制订和修改服务产业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如加强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等来加强诚信建设,培育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只有拥有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才能承接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国际转移,才能更好的吸引服务业国际投资,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促进国家工业发展。

第二,关注服务业转移动向,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当下,国家已经把服务业列入我国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之中,我们应把服务全球化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新契机,密切关注国际服务业转移动向,探寻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有效途径,积极承接有利于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国际服务外包和跨国公司离岸中心项目,与外国知识型服务企业进行有效合作。

第三,建立完善的企业承接转移机制,推进服务企业改革。不管整体环境如何,最后承接的主体还是要落在企业身上。政府部门应当改革当前经济体制中的不合理部分,打破国内行业垄断性壁垒,为国内企业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咨询服务,采取措施培育高端服务业人才,提升中国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为承接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国际转移做好准备。要积极推动跨国公司扩大在华投资,加快我国服务企业的改革。

环境服务还有多远 篇3

2007年发布的《城市居民环境认知调查报告》,是由国家统计局城市司牵头,经过近两年时间在全国10个大中城市,共抽选4000户居民进行了入户调查后发布的。这份报告在结论中说:“通过对以上10个不同城市的调查,可以认为,目前国内环境服务业的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滞后于经济发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思想观念、机制和体制的制约,导致在整个环境服务业的城市经营、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城市公用事业的改革等方面,有的仍处于旧体制的框架中,真正市場化的运营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使城市缺乏生机和活力。”

为了与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相协调,近年环境服务业在中国才以比较清晰的面貌出现。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定义,环境服务包括排污、固体废物处理、废气清理、降低噪音、自然和风景保护、其他环境保护和卫生服务,但不包括环境质量检测和污染源检查服务。在加入WTO的文件中,中国政府对环境服务做出承诺,允许外国服务提供者仅限于以合资企业形式从事环境服务,并允许外资拥有多数股权。长期以来,由于受行政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的限制,我国对环境服务业的定义及分类较为偏重于与污染治理相关的技术服务范畴,没有按国际公认的分类原则把与环境相关的维护、管理等基础性服务,如城市污水处理、垃圾收运与处理、地下水和地表水净化、土壤修复等进行有机结合。环境服务业的欠发达使得垃圾处理长期停留在非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层面上。

体制和管理问题长期制约着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在内的中国环境治理的发展。中国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传统上一直由政府“埋单”。垃圾处理设施是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也是传统市政公用事业的一部分。2002年以前的城市垃圾处理场基本上是政府提供垃圾处理设备,再加上部分国债资金支持。环卫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财政,仅能勉强维持垃圾收集和运输。不少城市尚未建立合理的运营投资偿还机制,投入不足,投资渠道单一,垃圾处理收费体制不够完善,收费标准和收缴率较低,难以满足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需要。政府可以在城市垃圾处理上投入的财力和精力毕竟有限,这导致了我国环卫设施固定资产投资水平长期过低,历史欠账较多。

在城市化程度不高、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不大的情况下,仅靠政府投资尚能满足处理需要。但随着垃圾产量的增多,垃圾治理费用也逐年上升,政府不堪重负。根据对666座城市的调查统计,垃圾清运量1979年为2508万吨,1980年为3132万吨,1985年为4477万吨,1990年为6766.8万吨,1995年为10671万吨。从1980,1985,1990到1995年连续三个五年,垃圾的清运量分别增长43%、51%、58%。一方面是不断增长的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另一方面是整体低下的资金设备水平。“没钱也要治理环境”,垃圾产量的飞速增长和捉襟见肘的处理能力使政府开始探索大规模、专业化处理的道路。

2002年,国家计委、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垃圾处理产业化的发展方向。自此,国家和有关部门陆续出台和实施了市政公用事业的开放政策、特许经营政策、投资体制改革政策、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等一系列相关的改革政策,加快了城市垃圾处理行业的市场化进程。

中国正处在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期,政府在经营性资产领域总体呈退出趋势。作为市政公用事业的重要内容,伴随着国家对市政公用事业的投资开放,垃圾处理行业面向社会资本的开放得以快速推进。建设部发文允许向居民和企业征收一定数量的城市垃圾和污水处理费用,为垃圾处理的资金支持创造了基本条件。同时,建设部还规定:垃圾处理项目可以有25—30年的特许经营权,在此特许经营权期限内,企业可垄断经营;政府以划拨方式提供项目用地;利用垃圾中可再生资源生产的产品如肥料和再生塑料的销售减免税收;垃圾处理企业的水、电消耗按成本价计算;在建设期政府提供国债资金和环保专项资金支持;鼓励银行资金参与支持。

同时,各地政府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建设适宜人居城市的意识越来越强,愿意投入更多的政府财政补贴,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来解决垃圾问题。我国西部城市的垃圾处理补贴费用一般在每吨30—45元之间;中部城市在50—70元之间;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在60—85元之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超过100元以上;全国平均可到每吨50元。

环境服务业 篇4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指标体系,聚类分析,福建设区市

现代服务业是指在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电子信息高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服务业。福建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的过渡阶段,伴随着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福建的现代服务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看,以知识经济替代产品经济是大势所趋。但福建传统服务业以商贸为主,层次偏低,福建省政府在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调整产业结构是福建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 现代服务业的内涵与特征

1.1 现代服务业内涵

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伴随工业化的展开而加速发展的服务业,也称为补充性服务业。如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租赁等现代金融业;开发、建筑、装饰、物业、交易等房地产业;会计、审计、评估、法律服务等中介服务业。另一类是工业化后期大规模发展的移动通信、网络传媒、网络通信、数字影视、IT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信息服务业;咨询、教育培训、会议展览、国际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建立在信息基础上的新兴服务业和一部分以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和提升的传统服务业如通信业、信息咨询业、金融服务业等。[1]

1.2 现代服务业特征

与传统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具有以下特点:①大都是知识服务业。知识服务业是以有偿提供各种知识、技术、信息、智能为内容的服务;②对从业者科学文化素质要求较高。新兴第三产业的主要行业属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因而对从业者的知识结构和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要求高,从业者要具备多学科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工作;③产业兴起和发展所要求的社会条件高,主要包括科学技术水平、信息化水平、市场经济程度、国民消费水平、闲暇时间长度及人的科学文化素质,都要求比传统服务业更高,甚至不同;④在传统服务业基础上分化独立起来的现代服务行业,通常规模限度较小[2]。

2 福建设区市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评价

2.1 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是在一定时期内,特定区域中所拥有的影响和决定现代服务业运行系统健康发展并取得最优效益的各种主观、客观要素的综合体[3]。为了较全面、准确地反映福建省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的现状、前景和存在问题,遵循综合性与针对性、可操作性与可比性、监测功能和国际惯例等原则,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福建省情,同时考虑资料的可获取性,选取40个评价指标,建立了福建设区市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体系(表1)。

2.2 数据主成分分析

在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间由于在内容、量纲及取值优劣标准等方面不同,应对原始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定义为投资环境综合有利度,指标变化方法如下:

式中: i = 1 ,2 ,3,…, m; Sij为因子标准化值, Sij为因子原始值, Sj(max)为第j 列中的最大值;Sj(min) 为第j 列中的最小值。本文采用福建省统计年鉴2010原始数据及各设区市2010年国民经济统计公报,经规范化处理后, 按“累积方差贡献>=85%”的提取主因子原则,应用SPSS11.0 进行主因子分析(表2),提取4个主因子, 累积方差贡献90.332%>85%,则主因子分析合理。本文采用公因子方差赋权法确定指标的权重 ri:ri=hi2/∑hundefined

式中hi2为 Si指标的公因子方差, ri为指标 Si的权重。综合评价模型为Wj=∑ri·S′ij(式中 ri为 Si指标的权重、S′ij为j市 Si指标的极差法变换值,0≤Wj≤1越大投资环境越优越),综合评价结果见表3。

2.3 评价结果分析

据表3,福建设区市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大致可分为三类:①综合有力度在0.63以上的有海港城市厦门、政治中心福州和民营企业发达的泉州。厦门是经济特区,有地方立法权,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在九个设区市中处于领先地位,福州、泉州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与厦门差距较小;②综合有力度在0.25~0.30区间的有漳州与南平。漳州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人们对经济的认识度不高,城市发展较东南沿海地区落后,南平虽是山区,但有着著名景点武夷山,具有一定的优势;③综合有力度在0.20~0.25区间的有龙岩、三明、宁德、莆田。受区位、经济基础等条件的制约,这四座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

3 福建设区市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优化思路

3.1 聚类分析

福建设区市因地理位置与发展条件不同,加上长期以来由于行政管理体制固化形成的市域经济结构难以调整,设区市间存在明显的经济差异。应用SPSS 11.0对指标加权平均值运用最远距离法进行聚类分析(图1) ,共分为三类:福州、厦门、泉州为投资环境良好型,漳州、南平为投资环境中等型,莆田、三明、龙岩、宁德为投资环境偏差型。

3.1.1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良好型

地处沿海的厦门市、福州市、泉州市,是福建省基础设施最好,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因此是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最好的区域。厦门是具有立法权的经济特区,福州作为省会城市是福建的政治中心,泉州是民营经济最繁荣的城市,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其中,泉州和福州分别拥有常住人口786万人和687万人,是福建省人口最集中的两个城市。从经济上看,2009年中国城市人均GDP排名中,厦门约是福州、泉州的1.6倍,约高出三明、南平、龙岩、漳州、莆田1.5倍,甚至比宁德高出2倍以上。厦门市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50.3%,旅游总收入达325.43亿元,三星级以上酒店52家,会展业和旅游业发展成熟;现世界500强中有47家进驻厦门(如柯达、戴尔),厦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6 131元和9 153元;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1.96万人,人们购买力最强;从科教水平看,这三个城市集中了福建省大部分高校,具有充足的科研人才。福州现有“两院”院士中福州籍的有56人,居全国大中城市前茅。市内拥有高校34所,三级甲等医院15个,艺术团体19个,公共图书馆15个,居全省第一,在医疗服务和文化服务方面占据优势。泉州设立了7个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企业总数155家,全年实施各类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73项,技术基础较好。这三个城市必须率先发展,走在全省前列,进而带动山海联动发展。美丽的海岛城市厦门的投资环境最佳,省会福州几乎与之齐头并进,古城泉州与之差距小,有很大的潜力和提升的空间。

3.1.2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中等型

福建南部漳州和北部南平属于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中等型城市。就第三产业而言,表3看出,南平市投资有利度与漳州旗鼓相当。南平市在武夷山旅游的支撑下,国内外旅游者人数1 186.05万人次,位居全省第三。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仅37.3%,城市化水平达48.5%,居全省第四,在山区城市中投资环境相对较好。漳州东濒台湾海峡与台湾省隔海相望,东北与泉州和厦门接壤,西北与龙岩相接,西南与广东的潮州毗邻,是著名的侨乡和台湾祖居地,是他们寻根谒祖的地方之一,有利于吸引台商和华侨的投资。同时南靖、平和等县还有不少客家镇,深受客家文化的影响,有着多元的文化底蕴。漳州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水产资源、水电资源、矿产资源和温泉资源,是著名的水果之乡,旅游资源丰富,有“四菜一汤”的土楼;海滨石崖的自然奇观“风动石”;现存世界上唯一的灭国王族建居的赵家堡;海滨火山地质公园等。

3.1.3 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偏差型

龙岩、三明、宁德和莆田经济基础差,交通闭塞,高校少,科学文化水平差,属于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偏差型。莆田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仅31.4%,服务业结构层次低,居民收入水平相对不高,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服务消费需求偏弱,艺术团体与图书馆各3个,高校只有2所,文化服务基础薄弱,居于全省下游。宁德市GDP仅泉州的1/5,人均生产总值不足厦门的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协议合同利用外商投资与实际利用外商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居全省最后一位。此外,城镇化水平等均居于全省下游水平。龙岩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服务企业规模小,市场发育程度比较低,社会总需求不足,城市化进程缓慢,专业性人才缺乏,导致第三产业总量明显偏小。与省内其他城市相比,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量居九市第六位,与GDP总量、财政收入总量分别居全省第五、第四不相当。目前现代服务业的投资环境欠佳。但三明、龙岩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资源,居民收入持续快速提高,消费水平显著提高。宁德拥有三都澳、白马、沙埕等港口,连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福州、温州等发达地区的优势,有助于宁德的经济发展。

3.2 优化思路

3.2.1 实施差异发展,有效处理三类城市的关系

福建省各设区市因以上所讨论的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影响因素的不同,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存在明显差异。面对三类城市的差异,应实施差异发展,各设区市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争取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层次。建设经济增长带,优化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要以厦门、福州、泉州为重点,充分发挥海港优势,优先发展。例如,福州市区地热总储量达9 800m3,是中国三大温泉区之一,要全力打造“都市温泉”;充分利用市内高校多,科研技术人员多的特点,加快高新技术园区的建设;将东街口核心商圈做大规模、提升水平,打造三坊七巷,振兴高端旅游;积极引进外资,加快交通运输和商贸业、旅游业、金融业、房地产业、高新技术服务和商务服务业,辐射山区。宁德、南平与福州毗邻,龙岩与厦门接近,Ⅰ类城市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应投入资金拉动相邻山区城市的发展,有效处理好地区间的关系,建立合理的现代服务业空间结构。

3.2.2 因地制宜,合理定位设区市现代服务业龙头行业

福建设区市要根据区位优势、经济实力、基础设施等条件,科学布局现代服务业结构,突出特色。①现代物流。厦门、福州、泉州发展沿海物流,三明、龙岩发展陆地港。厦门市是拥有立法权的港口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时机在福建最为成熟,应努力争取“国家级物流中心”;福州应努力争取“区域物流中心”;泉州位于海西经济区中段,基础设施较完善,海陆空形成立体交通网,石狮晋江一带的鞋服食品、德化陶瓷、南安石材、安溪铁观音等生产性部门都与物流行业息息相关,应努力发展“地区现代物流”;梅列区和新罗区分别是三明、龙岩的中心城市,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强,应以构建辐射闽粤赣边的现代物流中心;②会展经济。厦门有国家级会展中心,福州有工业展览城,应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泉州应抓住机遇在东海组团培育特色总部经济,城东组团发展会议展览;③文化创意。在科技创意中,以厦门、福州为代表发展动漫产业;在历史街区建筑中,泉州应以创意园区为依托,将旧厂房发展成诸如源和堂的创意产业和古民居的体验旅游;福州应将三坊七巷的创意产业做大做强;厦门鼓浪屿也是创意产业的良好孕育点;漳州可发展农业创意,摆脱水果价格低廉的困境;④高端旅游。厦门、福州可开发邮轮、游艇、垂钓等高端旅游产品,让游客体验海上游览的乐趣;泉州是古城风貌保持完好的历史文化名城,与台湾的“五缘”优势可发展对台“寻根”体验旅游;南平武夷山应充分利用“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品牌,融合朱子文化和古越文化,将武夷山由观光旅游提升为体验旅游,刺激高端消费;⑤IT信息服务。厦门与福州条件较成熟,应发展软件园,泉州可发展光伏产业;⑥技术研发服务与金融服务。福州作为省会城市,市内高校多,科研技术人员多,具有福建省一级人才储备,应以近年来商务服务业和高新技术服务业发展迅猛的鼓楼区为核心,发展研发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重点发展信息咨询、服务外包、金融保险等行业。漳州农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有待发展技术服务,使之向技术密集型提升,如通过对花卉提供农业技术服务改良品种;建立石化PS项目的研究中心等。

3.2.3 加强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改善用人环境

加强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可通过提高现代服务业信息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建立研究所、院士服务站、科技博览会、618交流平台等科研机构,为软件园等高科技服务业提供软件科技服务。科技支撑离不开高级专业人才,Ⅰ类城市高校众多,发展速度快,机遇大,有利于吸引人才,山区城市发展相对落后,导致人才分布极不平衡。因此,政府更应该重视Ⅱ、Ⅲ类城市的发展,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和经营理念,嫁接国际知名的大型服务企业或连锁企业,以合资合作方式推进行业创新。通过政策导向吸引现代服务业企业入驻,采用高薪、送房等优惠福利政策聘请人才,疏通异地人才的上升渠道,平等对待外来员工,使人才有归属感。

3.2.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

推进城市化进程必须做好城市绿化及城市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城市化的拉力,有助于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如福厦高铁的投入使用,三明市沙县兴建机场、厦门发展快速公交、轻轨铁路等轨道交通有助于福建改善基础设施,推进城市化进程,拓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空间。福建各设区市应加快城市化脚步,如福州着力建设闽江口城市;厦门建设以海沧、五缘湾为中心的海湾城市;泉州打造环湾城市;漳州向龙海发展,由沿江城市向面海城市发展,形成厦漳一体化;宁德向三都澳发展;三明向沙县发展,各设区市做大城市规模,使人口聚集,需求增加,从而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3.2.5 抓住机遇,积极对接港澳台现代服务业的合作

目前,国际产业转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知识型服务产业,如技术性服务、软件开发、芯片设计、建筑设计、金融分析及各类研发工作等,成规模地向具有智力人才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转移。[8]在这样的新形势下,福州、厦门、泉州的物流业与港台对接,泉州可对接高雄。此外,泉州应重点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制药产业,增大对港澳台的互补空间,漳州建设对台农业合作基地,三明、南平是福建重点林区,闽西北应抓住机遇,建立对接港澳台的林业投资转移,推动福建林业产业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实力。福建要密切关注港澳台发展动态,积极引进配套项目。

3.2.6 加大政策支持,更新升级传统服务业

从福建服务业发展现状看,传统的商贸服务业仍占主体,升级传统产业,可通过以下四个方面:①向城市综合体、城市广场方向发展,注重用新技术进行改造;②针对传统服务业档次和服务水平比较低的状况,完善售后服务质量,提高服务业人员素质,提供产品咨询服务和技术服务,扩大服务范围,如宁德应提升原有的电机电器、船舶修造、三车配件、石材、水产捕捞、养殖加工、旅游、特色水果、茶叶等产业,布局建设钢铁、石化等重化工业,发展海洋生物等高新技术产业[9],从而推动技术服务业的发展;③传统的观光旅游升级为高端旅游,如游艇高端体验;④政府应简化投资程序,制定减税等优惠政策,为投资者打开方便之门,动员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现代服务业,引导民间资本的进入,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服务业企业改革,如泉州是福建民营企业最繁荣的城市,政府可积极为民营投资者提供政策、法律服务、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鼓励现代服务企业争创服务品牌。

参考文献

[1]刘有章.湖北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省情咨文,2004(5):103.

[2]韩卫民.芜湖市服务业发展研究[EB/OL].(2010-02-20)[2011-05-28].http://www.docin.com/p-35741196.ht-ml.

[3]薛源.武汉市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研究[EB/OL].http://www.docin.com/p-83156532.html.

[4]陈金标,彭勇,胡婷婷.厦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指标体系研究[J].厦门特区党学报,2008(6):22-25.

[5]单晓娅,张冬梅.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条件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评价——以贵阳市为例[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5(1):66-70.

[6]福建省统计局.福建省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7]2010福建设区市国民经济统计公报[EB/OL].(2010-03-24)[2011-05-28].http://www.fuzhou.gov.cn/tjj/njdtjsj/201003/t20100324_119787.htm.

[8]刘效梅.泉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策略研究[J].市场论坛,2009(5):54-56.

徐州市餐饮服务业环境管理办法 篇5

第116号

《徐州市餐饮服务业环境管理办法》已经2008年6月18日市人民政府第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市长 曹新平

二〇〇八年八月五日

徐州市餐饮服务业环境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防治餐饮服务业污染环境,改善环境质量,保障公众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餐饮服务业,是指通过即时加工制造、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等手段,向消费者提供食品或者食品消费场所及其设施的食品生产经营行业,包括餐馆、小吃店、快餐店、食堂、大排档和提供餐饮服务的宾馆、浴场、歌舞厅、茶社等。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餐饮服务业油烟、噪声、污水、污物等污染的防治以及与其相关的监督管理活动。

第四条 市、县(市)、贾汪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餐饮服务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

规划、市容与城管执法、卫生、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餐饮服务业环境污染防治工作。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餐饮服务行为有权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六条 城市规划应当按照环境功能区的要求,合理规划餐饮服务业布局。在城市改造和开发时,应当规划餐饮服务业相对集中的经营区域。

开发建设住宅项目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根据建设规模在编制的住宅项目建设方案中明确配套建设相应规模的餐饮服务业设施。

用于餐饮服务业的建筑物在设计时应当设计餐饮服务业专用烟道、污水处理设施,标明废气、噪声等污染防治设施的安装位置。

第七条 新建、改建、扩建(以下简称新办)餐饮服务业项目应当依法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审核批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予核发营业执照。

第八条 下列场所或地区不得新办餐饮服务业项目:

(一)居民住宅楼(包括商住混合建筑中与居住层相邻接的楼层);

(二)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和未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范围内。

第九条 在居住区或居住小区、医院、学校、社会福利机构等环境敏感区域以及文物保护单位边界外三十米范围内新办餐饮服务业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之前,应当通过公告、听证会或者其它形式征求经营者、项目所在地直接利害关系人的意见。确需新办的,其油烟排放口、机械通风口应当与相邻的居民住宅、医院、学校、社会福利机构或者文物保护单位等主要功能建筑物边界最近点的水平距离不小于20米。

新办加工制作与提供消费场所为一体的餐饮服务业,操作间面积不得小于八平方米,消费场所的室内面积不得小于三十平方米。

第十条 餐饮服务业项目配备的污染防治设施,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安装与其经营规模相匹配的油烟、废气净化装置和专门的油烟排气筒,设置油烟排气筒应当符合有关标准;所在建筑物高度在二十四米以下且无专用烟道的,排气筒出口应当高于该建筑物最高点一点五米以上,排气筒出口不得直接朝向街道并应当避开居民楼及其他易受影响的建筑物;

(二)安装与其经营规模相匹配的隔油、格栅、残渣过滤等污水处理设施;

(三)安装防止环境噪声超标的隔声、降噪、减震设施。

第十一条 新办餐饮服务业项目的污染防治设施应当与餐厨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污染防治设施建成后,应当及时申请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竣工验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十日内出具验收意见。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出具验收意见的,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日。

新办餐饮服务业项目污染防治设施未建成或者污染防治设施未通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竣工验收的,不得营业。

第十二条 现有餐饮服务业项目经营场所进行重新装修或者烟道、灶台等布局发生改变,致使其油烟、污水、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重新申请竣工验收。

第十三条 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城市建成区内应当使用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电等清洁能源,现有餐饮服务业项目尚未使用的,应当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内改用清洁能源;

(二)油烟净化装置和油水分离设施应当根据产品的技术要求及时进行清洁维护保养,保证油烟净化装置、油水分离等污染防治设施的正常运行;

(三)在室内设置专门容器,收集、存放产生的厨余垃圾、餐余垃圾;废弃食用油脂应当单独密闭存放,交由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四)安装空调器室外机组、通风和噪声排放装置等设备应当符合相应的安装规范、市容标准和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五)依法申报登记污染物排放情况。

第十四条 餐饮服务业的污染物排放应当达到下列排放标准:

(一)向环境或者城市排污管网排放污水的,应当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二)油烟、废气经处理后应当达到国家和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三)噪声排放应当符合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安装并正常运行通过国家认可的单位检测合格的油烟净化装置视同达标;安装未通过国家认可的单位检测合格的油烟净化装置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油烟排放状况进行监督检测,检测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第十五条 禁止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实施下列行为:

(一)直接向环境或者城市排污管网超标准排放污水、油烟和倾倒厨余垃圾、餐余垃圾、废弃食用油脂等;

(二)擅自闲置、拆除或者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

(三)占道经营或者在店、室外从事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食物烹饪、加工制作、净菜、洗涤及向消费者提供消费场所等;

(四)法律、法规、规章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十六条 本办法实施前经审批设立的餐饮服务业项目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应当限期整改或治理,逐步进行调整、改造、搬迁或者关闭。具体办法由市、县(市)、贾汪区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十七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餐饮服务业的监督检查。被检查者应当配合,不得拒绝或者阻挠检查。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需要,可以聘请市民担任环境保护义务监督员,协助对餐饮服务业环境的监督。

第十八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接到违反本办法行为的举报和投诉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到现场检查,并及时将处理结果告知举报人或者投诉人。

第十九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定期公布违法经营者名单。

在公布违法经营者名单前,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告知经营者,并听取经营者的意见。

第二十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经营者申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申请应当在法定时限内进行审批或者验收,未按法定时限进行审批或者组织验收的,应当向经营者说明原因。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为经营者指定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环境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和施工单位、环境污染防治产品。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或者限期改正,并可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一)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不使用清洁能源或不及时清洁维护油烟净化装置和油水分离设施、致使运行不正常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第(一)项规定,餐饮服务业的经营者未采取有效污染防治措施,对环境造成污染及扰民的;

(三)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第(二)项规定,擅自闲置、拆除或者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的。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第(三)项规定的,由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罚。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拒绝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对餐饮服务业监督检查的,由执行检查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或者在检查时弄虚作假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四条 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政或者不作为,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共利益遭受损害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瞄准世界城市 做好环境服务 篇6

北京市西城区地处北京中心城区,是党和国家首脑机关所在地,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国家政治中心的重要载体,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传统与现代融合发展的文化中心、国内外知名的商业中心和旅游地,和谐宜居健康地区,城市管理功能十分突出,作用非常重要。

辖区面积50.7平方公里,设15个街道、255个社区;户籍人口47万多户、138万多人,常住人口128.7万多人。区域空间范围内道路建设完备,市政设施齐全,清扫保洁和城市运行保障水平较高。

辖区道路共1662条,其中市属道路78条、通车里程198.6公里(不含街坊路和胡同),区管道路1564条、通车里程415.44公里;路网密度3.92公里/平方公里,路网间距510米;基本形成“十二横九纵”的区域路网格局;公交线路108条,公交站点415个,公交站点周边300米服务面积覆盖率达到85%左右。

机动车拥有量(含客車、货车、小汽车、摩托车)共44.5万辆,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汽车近40辆,机动车与停车泊位之比为1︰0.23。

工作日早晚高峰段平均交通指数7.4,属“中度拥堵”,个别时间段(7︰30-9:00和17︰15-18︰30)达到“严重拥堵”状态。

共有密闭式清洁站77座,公共卫生间1197座(不含可移动公厕84座);全年垃圾清运总量约62万吨,清运率100%。道路保洁总面积827.4万平方米;重点大街、重点地区洗地率达96.45%、冲刷率达96.14%,喷雾降尘率100%。

年平均用水总量9323.7万立方米;供水管道(管径DN300mm以上)保有量约291公里。排水系统为雨污分流制,雨水管道保有量约248公里,污水管道(含合流管)保有量约504公里;基本形成“三纵七横”的供水干线格局和雨污管道分流的排水系统格局。

区域集中保暖总面积716.08万平方米;供热管网覆盖主要干路,管径500毫米以上供热管线约80公里,占全区总供热面积的50%左右;拥有约800公里中压燃气管网,供居民炊饮与小锅炉供暖。

二、城市环境建设管理情况

在环境建设上形成新景观。“三道”景观建设,打造了城市环境精品力作。文保区环境景观提升工作推进有力,灵境胡同、西安门大街、南北长街等“两横四纵”道路修缮、建筑外立面整治、架空线入地、地下管线施工和园林绿化建设工程基本完成。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三园一桥”和前三门大街居民楼景观照明设施更新改造,给美丽北京增添了新的光彩。重新修缮的甘石桥和银锭桥,以及改造一新的西单地区过街天桥和步行廊桥,有效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成为北京城市新地标。16条精品大街和18个精品小区建设,成为西城达标道路和达标小区的新样板。持续开展的“拆违”战役,有效铲除城市私搭乱建,恢复建筑本来面目,重塑了城市之魂,奠定了“活力、魅力、和谐”新西城的良好环境基础。

市政道路承载能力不断增强。通过每年安排40-50条道路大中修、8条左右微循环改造,完善水电气热、通信等设施建设,带动城市设施升级换代。区域商业、旅游街区道路完好率达到95%,一般街巷道路完好率达到85%。同时,坚持利用闲置市政土地、待征建设用地建设临时停车场,改造居住区的停车位,与社会单位合作开放停车场,实施错峰停车和限时停车,在具备条件的路侧停车,年增加停车泊位3000-4000个,有效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城市承载能力不断提升。西城是“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区”,全区支路以上道路和各大中型医院、机关、学校等公共场所全部达到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形成与国际城市相适应的无障碍环境。

市容市貌管理成效显著。通过持续的“城中村”“边角地”整治、重点地区和重点大街环境治理,特别是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城市绿量持续增加,市容面貌有效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不断提升。全区园林绿地面积1044.95公顷,绿化覆盖率28.92%,人均公园绿地3.32平方米。什刹海风景区、金融街地区先后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展示了现代化城市的崭新形象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风貌。城市景观照明和广告牌匾全部按照《西城区牌匾标识设置指导手册》引导与规范,城市家具规范有序,“三摊”治理成效明显。全区重点大街和重点地区的环卫作业实现机械化,环卫保洁水平一直在北京市名列第一。

三、主要管理工作机制

历经多年实践探索,西城区城市环境建设管理的统筹规划、协调调度、组织实施、审批许可、检查监督、应急救灾六大职能区分明确,审批服务、检查督办、分类分级管理、作业实施、综合执法、资金保障六大体系不断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明显转变,行政能力水平不断提升,形成了与中央部委、各大企业、市属单位,共驻共建、互补双赢的城市建设管理体制和机制,代表了北京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

坚持新理念新标准,促进城市管理新发展。实践形成了“管理和审批就是合理配置资源”、“精细管理才是有效管理”、“建管并举、以管为重”等城市管理新理念,政府职能实现由“作业型”向“服务型”管理的转变。坚持理论探索和管理手段创新,在北京率先推出了城市环境分类分级管理、街巷和社区停车管理“四管治两小”、城市管理工作联动“四位一体”、城管执法“五定一查”、街巷胡同保洁“三快一净”等多种工作新方法与新模式,促进城市管理精细化。

注重强化统筹协调作用,提升环境建设管理水平。在区级层面,坚持城市综合管理联席会制度,加强对工作的统筹协调,促进责任落实。在街道层面,每2个月召开一次城管协调会议,分析城市管理的细节问题,研究下步改进措施与办法。

坚持广泛发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环境建设。驻区中央和市属单位在开放资源用于停车、绿化美化庭院、主动节水节电,机关食堂餐厨垃圾就地减量化处理等方面做出了表率。

区属各单位形成“条专块统”的环境建设管理新格局,管理、作业、执法、监督各部门既相互制衡,又互相配合,实现了全区城市管理工作的整体联动。

积极推行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充分发挥街道统筹区域发展作用,街道全权指挥调动属地各执法力量,统一协调解决各自辖区内的环境秩序问题,增强城市管理的行政执法合力。全区形成属地管理为主体,行业权属为主责,综合部门指导协调,执法部门积极配合,城管部门监察的城市管理工作新模式,辖区街面环境管控从“点、线、片”管理向全“面”管理的转变。

建立分类分级和信息化城市管理模式,保障城市安全有序高效运行。适应城市管理从功能组合管理向功能分区管理的变化,根据辖区资源分布和功能定位,将西城划分为政务活动区、金融商务区、繁华商业区、传统风貌区、交通枢纽区、公共休闲区、生活居住区等7种类型区域,制定相应的管理目标和管理标准,采取相对的工作方式和考核指标,有效解决环境管理标准上的“一刀齐”和考核上的“一刀切”问题,形成城市环境分类分级管理新模式,有效解决非重点地区和非重点部位的环境薄弱问题。

加强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将城市划分为2432个万米单元管理网格,提高“网格化”管理覆盖范围,实现全区基础信息共享系统的平台对接、资源利用和网上督办、绩效考评,形成城市常态管理与应急处置相结合、政务管理与便民服务相结合、运行监控与重点保障相结合、指挥调度与分析决策相结合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新模式,有力保障各项服务工作的完成。

发挥社会市民参与作用,形成“人民城市人民管”的良好局面。在政府决策咨询方面,组建了由政府人员、专家学者、市民代表参加的城市管理咨询机构,让公众从决策、执法、监督等方面参与城市管理。在社会监督上,努力扩大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完善双向传递和交流机制,深化政府公示制度,有效拓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接待日制度功能与作用,促进城市管理变被动为主动,政府行为转变为政府和市民共同参与的行为。教育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倡导文明行为方式,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绿色出行和消费理念,全区形成共驻共建共享城市美好生活家园的良好氛围。

环境服务业 篇7

新一代信息技术需要关注以用户为中心和社会化共创的服务模式升级。现阶段的服务创新主要表现在计算能力与服务资源的灵活提供,随着云计算与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 Service - Oriented Architecture,SOA)[1]的兴起与广泛应用,信息系统的硬件资源与软件资源也越来越多地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并在按照用户需求进行更可靠、更高效地动态供给的基础上能力不断地提升。但随着跨领域、跨行业创新的需求进一步爆发,面向下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模式出现,实现社会化广泛参与的“以人为本”服务模式创新成为信息产业、乃至国家创新战略所必须抢占的新的制高点。伴随着“感知中国”建设的推进,基于云计算、海计算等信息技术的逐渐成熟,面对垂直系统中信息的多头采集、分散封闭、跨领域信息与服务的不一致、标准缺失,导致系统部署周期长、效率低等问题,产业发展与市场竞争对面向未来信息社会的海云协同服务提出迫切的需求。

海云协同服务运营环境通过打造社会化广泛参与的生态环境,创建一个智慧应用共创、共享的生产模式,实现智慧应用的快速交付,降低开发成本,提高质量。其中,海云协同是指云端的共性服务、智慧应用和海端的各种智慧应用和智能设备间的广泛协同,以及各种服务资源社会化参与的协同共创; 服务运营是指社会广泛参与服务资源和共性服务的共建共享、各种智慧应用的社会化协同开发与交付。发展海云协同服务就是运用组织形式解决互联网领域生产力发展的问题,是实现新一代信息产业振兴的基础力量。

本文在研究云计算、海计算及协同系统模式的基础上,主要针对海云协同环境下服务运营环境进行研究,在结合云计算中服务运营环境探讨的基础上,对海云协同下服务运营环境中的服务环境可控性,服务可扩展性,安全可扩展性等关键技术进行初步的探讨。

2 海云协同服务环境研究进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采用,计算日益呈现多样化。一方面,受成本控制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计算和存储正在从类似PC的客户端向数据中心或公共云系统转移和集中[2]。另一方面,物或人逐渐通过植入或使用设备和软件获得计算与通信的能力。考虑到物体的生存周期和移动性,可以预期未来物体( 人) 之间的互连和计算将越来越具有分散、场景不确定、行为不可信的特点,这种场景下物体之间的计算模式被称为海云计算[3]。海云计算是分布式处理( Distributed Computing) 、并行处理( Parallel Computing) 和网格计算( Grid Computing) 的发展[4]。海云计算与以往模式的区别在于,它通过网络把信息技术当作封装好的、具有API的服务来使用,以效率原理为基础,降低服务成本并提高部署服务的速度和敏捷性[5]。

海云计算主要从硬件到应用程序的任何传统层面上提供服务,其涵盖了基于基础设施、平台和软件应用等三个类别,基础设施即服务( Iaa S) 、平台即服务( Paa S) 以及软件即服务( Saa S)[6]。在部署应用程序的时候,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公共云、专有云或者混合云,包括应用程序的用途、性质、要求等因素。公共云模式通常由第三方运行,向多个客户提供服务,在托管中心部署。公共云的特点是庞大,能够满足灵活伸缩的需耍。专有云模式通常考虑到性能、安全性、数据保存位置等多方面因素,为一个客户单独使用而构建。混合云模式是将公共云模式和专有云模式结合,用公共云的资源对专有云的能力进行补充和扩充来应对负荷波动时服务的平稳性耍求。

从体系结构的角度来看,云计算系统是为配置一系列IT资源、运行客户应用程序而搭建的平台[7]。用户通过应用程序发出获取信息的请求,云计算系统据程序的要求调度计算资源来运行这个应用程序。云计算体系架构研究可分为两个方面: 云计算服务体系架构、云计算技术体系架构。前者从服务的角度划分云,主要突出云计算能给用户带来什么服务; 后者主要从系统属性和设计思想角度论述云,对软硬件资源在云计算技术中充当的角色进行说明。

从存储和信息资源同步角度来看,苹果推出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存储和同步服务i Cloud( 云端服务) 。包含了同步邮件、日历、照片、联系人和i Tunes( 数字媒体播放应用程序) 库等功能的i Cloud的确是云服务前沿。

从商务数据上也可以发现,微软商业业务营收增长14% ,订单数增长6% ,其中包括Azure平台、Office365等云计算业务贡献颇多,商业云服务营收增长达到了创纪录的103% 。微软CFO艾米·胡德认为,微软可以提供强大的云端计算能力,使客户根据需求动态选择服务成为可能[8]。云计算服务对整体营收增长确实起到了助推作用。

从图1的时间演进可以清晰发现新的计算模式和创新的发展历程。海云计算的出现代表了现阶段的服务模式创新,比如,谷歌公司的应用引擎( Google App Engine) ,微软公司的Windows Azure平台,和Saleforce公司的force. com都是Paa S的代表产品。以Google App Engine为代表的服务平台提供了更多基础服务来方便编写可扩展的应用程序,但仅限于自身设计框架以内的应用程序。平台的基础服务会帮助开发者和运营者省却部分系统管理的操作,以便将规模扩大到数以百万计的访问,并会在必要的时候开发新的应用实例提升服务功能。

协同系统基本功能是支持交互空间内多用户感知下的信息更改。支持协同是因特网的发展方向[9],目前主流的计算环境是云计算[10]。随着Web 2. 0、移动计算等概念的普及以及多种终端以不同接入模式参与到协同中,出现了许多新形态的协同应用。群组协作没有必要限制在单一网络环境下,需要满足异地或不同归属的群组成员更深入的协作,这就要求协作工作环境被托管在因特网的“云”端中,可以服务于世界任何地方发起的访问。海云计算将计算任务分布到大量服务器构成的虚拟资源池中,可以满足这些新型协同应用的动态性、大规模、数据类型异构等新特性[11]。

3 海云协同环境下服务运营环境的基本问题

3. 1 海云协同服务平台的概念架构

海云协同服务平台首先通过海云协同资源池,管理各种分散孤立的成果、应用和服务。通过智慧应用开发环境,一方面传统的应用能够被基于标准的模式,包装成为标准的服务,由海云协同资源池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运营; 另一方面,在开发新的智慧应用时,它帮助开发者方便地重用和整合资源池中的服务资源,实现基于资源池的智慧应用的快速开发。同时,为了支持新型智慧应用系统更全面地互通互联,海云协同服务平台利用共性服务平台,提供各种智慧应用普遍需要的共性服务,包括公共的信息服务、通用的应用服务等,实现应用和服务跨领域的智能协同和分析。海云协同服务平台概念架构如图2所示。

基于包含海云协同资源池、智慧应用开发环境和共性服务平台的海云协同服务平台,每个现有应用的拥有者都可以根据应用的普适程度,使用开放、标准的方式将其包装成资源池中的服务; 同时,平台的使用者都可以通过平台方便地重用资源池中的现有服务,基于业务需求打造新型智慧应用,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配合共创的社区环境,将能够很好地支持逐步打造社会化广泛参与的,面向智慧应用“智造”问题的共创、共享生态环境。海云协同共创生态环境如图3所示。

海云协同服务平台的系统主要的功能模块包括:

( 1) 海云协同资源池。海云协同资源池提供对标准服务的提交、管理、索引、查询和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它的创新点: 1基于资源属性,对资源进行分类管理。例如应用服务、数据服务、设备服务、应用、算法等;2根据知识产权的要求,提供安全的资源管理。例如,服务拥有者可以只提供服务的定义和访问方式,而无需提供源码。资源使用者可以根据访问方式说明,直接访问由服务提供者发布的服务。

( 2) 智慧应用开发环境。智慧应用开发环境在普通的开发环境基础上,面向智慧应用的开发特点,内置了智慧应用的需求管理、跨地域团队协同开发环境、服务开发框架、数据分析沙箱、自动化部署服务和运维服务。基于智慧应用开发环境,开发人员能够使用服务开发框架快速将现有应用封装成标准服务,存入海云协同资源池; 多个团队可以方便地分享需求,基于一份需求协同开展工作,重用资源池中的各种服务资源和共性服务平台中的共性服务,使用数据分析沙箱完成数据分析,从而实现智慧应用的快速交付; 并能够通过部署服务,实现智慧应用的自动化部署。

( 3) 共性服务平台。共性服务平台主要包括核心服务、公共信息服务、公共应用服务和服务总线四个主要服务子系统: 1服务总线为共性服务平台提供可靠消息传输,协议转换,数据格式转换和基于内容的路由等功能,屏蔽了协议和数据格式。所有经过授权的系统都可以通过服务总线实现互通互连; 2核心服务为接入共性服务平台的各类应用、服务和数据源提供基本的目录服务,为数据的整合、分析、应用及服务间的协同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3公共信息服务抽取了各种智慧应用所需要公共信息收集服务、数据管理服务、数据分析服务,如数据整合、数据交换、接口、支持数据( 包括交换数据、安全数据和管理数据等) 、运维管理服务等; 4公共应用服务抽取了支撑各种智慧应用互通互联和协同所需要的核心应用服务,如服务发现、数据分析服务、流程服务、索引服务、分布式查询、事件通知服务、地理信息服务、协作服务等。一方面可以为各类智慧应用的互通互联提供统一的支持,另外一方面,通过统一的服务重用和管理,加速各类智慧应用的开发与部署,提高效率。

3. 2 海云协同服务运营环境主要技术挑战

由上述可知,海云协同服务平台将面临着“人 - 机 - 物”三元融合,异构环境、普适计算、范在联网、移动接入和海量流媒体等新应用的不断涌现,在新应用的运营过程中,如何解决现有网络服务体系结构的单一可扩展性和网络服务功能的复杂多样性之间的矛盾; 未知的网络服务行为与确定的服务传输控制目标之间的矛盾; 复杂巨系统与网络脆弱性和安全可信需求之间的矛盾; 网络体系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和网络服务需求的复杂多变之间的矛盾,这将是海云协同服务运营环境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如图4所示。

( 1) 服务环境可控性。海云协同运营环境包含大量的异构环境、移动接入、资源信息计算节点、存储节点,层次结构复杂,分布范围广,系统运维大,使得服务资源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服务质量的良莠不齐,从而导致海云协同平台系统可信度下降,严重制约了平台的发展。面对平台分布范围广,系统运维大,建立负载均衡,动态容错的具有故障恢复能力的系统是保证协同环境运营可控的基础; 开放的环境下,实体行为的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完整性以及推荐信息的不准确性,都给可信服务的评估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因此建立海云协同环境下的服务信任评估模型是保证协同环境运营可控的必要条件。将整个协同环境中对各个物理节点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建立节点分布与服务质量的关系模型,将大大地提升协同环境运营可控的性能。

( 2) 服务可扩展性。服务可扩展性指的是网络中服务的可部署性是否能够随着总体服务规模的增长得到相应增长的性质。即提供弹性的计算能力,所谓弹性,即海云协同运营环境支持动态地扩展或收缩资源量,例如虚拟机的数量等。使服务提供商可以在服务负载量增加时扩展资源保证服务质量,在服务负载量减少时收缩资源节省开支,为了使平台具备这样的弹性能力,我们需要对平台中的服务质量进行监控,并根据监控结果做出弹性决策,即何时应该扩展或收缩资源量,所以服务质量监控与弹性扩展决策对海云协同服务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弹性扩展决策问题,该机制应接收一个预定义的阈值,根据服务质量监控的结果做出扩展和收缩决策,使监控数据保持在阈值范围之内。我们注意到,海云协同平台的扩展需要一个不可忽略的启动和配置时间,为了在扩展过程中保证服务质量,我们需要通过某种方式预估服务未来的资源使用情况并提前进行扩展。如何确定扩展的时间是弹性扩展决策机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 3) 安全可扩展性。传统安全策略通过认证、访问控制、隐私策略等手段来保障安全。然而,在海云协同服务运营环境中,由于其跨组织、跨系统、跨平台的操作所具有的松散耦合等特性,使得在平台环境中会更加容易暴露现有安全保障体系中的弱点或局限。因此如果没有良好的安全机制将会严重威胁海云协同平台的发展及其深入应用。海云协同平台通过海云协同资源池,管理各种分散孤立的成果、应用和服务。各种成果、应用和服务的管理安全机制及分发安全机制是海云协同服务平台必须面对的问题,通过分析和归纳平台安全问题的数据,建立完整的安全问题数据库,建立平台服务安全计划是海云协同服务环境的基本安全保障。

4 海云协同服务运营环境关键技术研究

4. 1 海云协同服务环境可控性

海云协同服务环境包含大量的资源信息计算节点、存储节点,层次结构复杂,分布范围广,系统运维大,一些小规模系统中的微小问题在大规模系统中就会变得显著,例如,系统的负载均衡能力、容错能力和故障恢复能力等各方面都需要得到有效提升; 同时,随着资源信息的业务应用不断深入,各类业务环节对海云协同环境的依赖性不断增大,必然需要协同环境为需求用户提供高可用的服务,最大程度降低服务失效对业务的影响,保证即使软、硬件出现故障后服务仍然可用,这就需要在整个协同环境中对各个节点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对分离的系统进行信息共享、联合优化和动态管理,形成统一的信息服务体系,以满足各种资源信息服务的跨区域协同与共享。

( 1) 动态容错的服务环境。在海云协同服务环境中需要考虑到系统执行过程中服务组合路径中的节点失效问题,实际网络中服务的产生与消失是经常性的,因此,服务组合算法中必须考虑到容错的问题。当服务组合路径上的某节点失效时,应当尽量从失效节点开始重新执行,要避免回退已经执行的服务。基于STBM( 多层结构的服务组合模型) 模型给出了当服务节点失效的容错处理算法,算法能够尽量充分利用已经执行的服务,在不需要用户干预的情况下自动容错执行[12]。

( 2) 服务信任评估模型。服务组合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有助于解决网格研究所面临的应用集成、资源共享、系统互操作和标准化等问题。但是由于海云协同环境的开放性和动态性以及服务的随机不确定性,虽然具有功能等价可相互取代的具体服务非常丰富,但用户得到高质量的服务组合却较为困难,这些困难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 虽然协同环境上的服务非常丰富,但是由于服务的动态生成与消失,同时不同的服务所提供的服务质量不同,造成用户难以选择高质量的服务组合,从而得到高质量服务组合的机率非常低,无法保证服务组合的各参与方的可信性,服务组合的各参与方都有可能存在恶意的、欺诈的、虚假的可能性,真实可信的服务往往得不到良性的回报,甚至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导致用户发布服务的积极性并不高,而虚假不真实的服务往往非常活跃,导致真实可信服务被边缘化。这种情况进一步使用户感觉协同环境的不可信,使服务组合面临恶性循环。一种基于黑白板的信任敏感的Web服务组合策略,通过黑白板模型相结合能够实现信任敏感的Qos服务组合[13]。

( 3) 基于知识关联的服务节点部署策略。如图5所示,Zhe Wu[14]等人研究了云计算中服务布置的节点与服务响应速度的关系,得出结论认为距离服务节点越近的用户,得到的服务响应时间越短,服务质量越优越。基于此研究结果,海云协同服务平台在今后的节点布置上及服务发现、存储策略上将采用原则: 1服务概率最大自适应策略; 2支持就近服务的策略; 3基于知识的环境自学习策略; 4Qo S达到pareto最优策略。

4. 2 海云协同服务环境服务可扩展性

海云协同服务环境的服务包括云端的服务及海端的第三方服务,具有服务量大,多种异构服务并存等特点,如何为应用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 Qo S) 控制成为海云协同环境进一步发展的制约条件。Int Serv框架能够为每个业务流提供服务质量保证,但由于其缺乏可扩展性而在海云运营环境中真正实施。Diff Serv虽然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然而它无法区分大量异构业务,不能实现对延迟、丢失率、带宽、花费等一系列Qo S参数的独立控制,更无法为不同Qo S业务选择不同的路径,因此Diff Serv无法从根本上实现对网络传输的Qo S控制。虽然分组调度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服务质量控制,然而其缺乏对海云服务运营环境整体特性的统筹考虑,有可能出现某条路径拥塞而其他路径空闲的情况[15]。海云协同环境采用能够跨越多个自治系统的分布式 层次化服 务质量路 由框架( CLQo SR) 来解决海云服务运营环境下的服务可扩展问题,如图6所示。该框架能够实现: 1对网络规模的适应性; 2支持多种Qo S参数和约束条件; 3支持多种路由协议; 4对Qo S请求和分组到达速率的适应性。5 Qo S达到pareto最优方案。框架包含几个部分: 1本次状态测量; 2域内和域间路由机制; 3基于链路状态的多约束Qo SR核心算法; 4端到端的准入控制机制; 5Qo S业务流分组转发机制。由其中的本地状态测量获取节点本地的状态信息,然后通过域内域间的路由协议交互使得每个节点维护经过聚集的网络状态信息,进而使用Qo SR核心算法为服务流分组计算可行路径。服务流分组经过端到端的准入控制后进入环境内部,最终由各个节点完成分组的转发并实现服务流的传输。

4. 3 海云协同服务运营环境的安全可扩展性

传统安全策略通过认证、访问控制、隐私策略等手段来保障安全。然而,在服务计算中,由于其应用程序以及其跨组织操作所具有的松散耦合等特性,使得在服务计算环境中会更加容易暴露现有安全保障体系中的弱点或局限。因此如果没有良好的安全机制,将会严重威胁服务计算的发展及其深入应用。

海云协同服务运营环境首先通过海云协同资源池,管理各种分散孤立的成果、应用和服务。各种成果、应用和服务的管理安全机制及分发安全机制是海云协同服务运营商必须面对的问题。为了不增加服务的成本和复杂性,同时也为了长期保护数据隐私,解决好安全性和弹性方面的基本问题,建立一套涉及到六大安全问题的数据、服务安全计划是海云协同服务环境的基本安全保障。亟待解决的六大安全问题分别是:

( 1) 违反通知和数据驻留。并非所有的数据都需要同等的保护级别,企业应该对云存储的数据进行分类,在数据违反通知或如果数据不得存放在其他司法管辖区时的识别有关的合规性要求。

( 2) 休眠时期的数据管理。服务要明确,以确定海云服务提供商存储数据的生命周期和安全政策,包括: 1如果是使用的多租户存储模式,搞清楚租户之间采用的是什么分离机理; 2诸如标签之类的机制是用来防止数据被复制到特定的国家或地区; 3用于归档和备份的存储是加密的,确保密钥管理策略,包括一套强有力的身份识别和访问管理政策,限制在一定的司法管辖区内。

服务提供方通过使用删除密钥以切碎数字数据信息,实现寿命结束的加密策略,同时确保密钥没有妥协或被复制。

( 3) 运行过程中的数据保护。作为最低要求,海云协同服务环境将支持安全通信协议,如SSL( 安全套接层协议) /TLS( 安全传输层协议) 浏览器访问或基于网关VPN连接的访问以保护环境的服务系统。

敏感的数据与服务在海云中运行时被加密。但如果数据或服务是未加密的,同时正在被使用或储存,则减轻或使得服务提供方免遭数据破坏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 4) 加密密钥管理。海云协同服务环境将提供加密密钥管理,基于硬件的密钥管理系统是在严格定义和管理的关键管理流程范围内,并确保访问管理控制到位,满足违反通知要求和数据驻留。系统环境也应提供严密的控制和现场负载监控,以防止潜在的快照分析获得密钥的风险。

( 5) 访问权限控制。海云协同环境支持IP子网访问限制政策,使服务提供商可以限制已知的IP地址范围和设备的最终用户访问。系统环境提供足够的用户访问和管理控制。更强的身份验证,如双因素身份验证、访问权限管理、以及分离安全管理职责,例如安全性、网络和维护[16]。

1对所有访问云资源的用户和管理员进行记录,并以适当的格式提供给系统管理日志或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系统;

2限制访问敏感系统管理工具可能带来的“快照”现场工作负载,进行数据迁移,数据备份或恢复数据;

3迁移或快照工具捕获的图像与其他敏感的服务或数据享有相同的安全处理标准。

( 6) 长期弹性的加密系统。海云协同环境应提供诸如“功能保存加密”的选项。例如,保存排序规则,要求使用规范和批准的算法,或可能削弱独立认证加密。

5 总结与展望

海云协同服务环境是面向三元融合的应用和服务的环境,旨在营造和谐的创新生态环境,实现社会化的广泛共享、重用、按需服务和协同生产。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云服务的体系结构及云环境的构建所需的关键技术,及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和下一代互联网的基本框架,初步探讨了海云协同服务环境所需要解决的技术挑战,包括海云协同环境下服务环境的可控性,服务的可扩展性及安全的可扩展性,旨在为中科院先导项目“海云协同社会化服务平台”服务环境的设计提供支持。

摘要:通过描述构建海云协同社会化服务平台的基本机理,详细论述了构建海云协同社会化服务平台服务运营环境所需的关键技术,为海云协同服务运营环境的设计提供参考。

中国服务贸易环境效应分析 篇8

关键词: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环境效应

一、引言

20 世纪70 年代,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开始备受关注,而在国际贸易的大环境下,这个论题也就被提上了关贸总协定(GATT)。1971 年,GATT成立了环境措施与国际贸易工作组,但在上世纪90 年代后该问题才被正式列为多边贸易谈判的议题。1995 年,WTO环境与贸易委员会的建立,标志着人们把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政策等纳入了WTO法律框架内。自此,针对服务贸易和环境问题的研究便蓬勃开展,现如今俨然成为国际经济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

尽管“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时签署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曾以附件形式关注到服务贸易与环境的关系,但此后的几乎全部文献都把注意力集中于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的环境问题很少涉及。不难理解,传统观点普遍认为服务业不像工业那样容易产生“废气、废水、废渣”,但服务业的范围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服务产品本身的特殊属性也有助于掩盖服务业以间接和更隐蔽的方式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例如,早期美国与墨西哥的金枪鱼事件,以及之前由于牙科诊所丢弃的大量水银废弃物造成的旧金山海湾中水银含量严重超标等。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一样能够产生不同程度的环境效应。

二、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

1、整体上发展迅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服务贸易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国内服务业水平也因此有了较大的提高。2013 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按国际收支口径统计,不含政府服务)总额5396 亿美元,是中国服务贸易总额首破5000 亿美元,比2011 年同期增长14.7%。其中,服务出口2106 亿美元,同期增长10.6%、进口3291 亿美元,同期增长17.5%。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为11.5%,较上年提高了约0.7 个百分点。在过去15 年中,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9%以上,在2001 年,在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普遍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下,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仍攀升9%。1982 至2005 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长了20 多倍,出口世界排名也从1982 年的第28 位上升到第8 位。在2006 年我国服务出口年增长率达24%,服务贸易出口总量占世界比重的3.4%。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的世界排名以及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一直处于上升阶段。根据历年的《WTO年度报告》,2001 年至2013 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不含政府服务)从719 亿美元增加到5396 亿美元,增长了7 倍多。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在世界服务贸易出口中的比重从2.4%提高到4.4%。

中国占世界服务贸易的份额从1990 年为0.73%一路爬升至2013 年的5.6%。同时,中国的服务贸易在世界中的地位也快速提高,服务贸易的产业结构也不断升级,技术密集型服务的出口也有所增加,金融、保险、技术贸易、人员培养等服务进出口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通过服务贸易,我国在出口服务的同时也引进国外先进的服务,如管理方法、技术经验等,这些高端的服务对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国在加入WTO后,服务贸易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2001—2013 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年均增长19.1%,在国际中的重要地位也日益凸显,世界排名由2001 年第12 位上升到2013 年的第3 位。

2、结构上不合理

一直以来,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并不均衡,贸易结构也不够合理,形式过于单一。42.4%这类污染比较严重的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资源密集型的传统服务贸易为主,从2006 年至2013 年期间,我国出口服务贸易中光是旅游、运输这两项就占据我国当年出口服务贸易总额的绝大部分,所占比重从2006 年的60.1%降至2013 年的47.5%,虽然有所下降,但是所占比例依旧接近一半。而我国服务贸易中的其他的高新技术低污染产业,如金融、保险、专利技术等行业,一直发展十分缓慢,只占了很小的比例。看我国2013 年的数据可以发现,我国出口服务贸易中高附加值的新兴行业的所占比重不足30%,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的进程,同时也制约了我国的服务贸易向知识、技术密集型的转变。因此,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带来的环境效应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也正是由于我国服务贸易的结构化特征太过明显才导致我国服务贸易中的环境问题迟迟得不到根本上的解决。

三、我国服务贸易形势下的环境分析

我国的服务贸易是我国服务生产者向除我国以外的某一国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并取得外汇收入的过程。随着GATS的不断完善和实施,服务贸易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而引发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被关注。在以往的研究当中主要是针对货物贸易,特别是关注制造业带来的环境效应,在世界范围内一直认为服务业是无烟工业,不会像制造业那样会带来“废水”、“废气”、“废渣”,从而产生水污染、气体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但当我们把服务贸易当作一种环境友好型贸易来对待,恰恰却忽略了服务贸易带来的环境效应。实际上服务贸易本身也存在着很大的环境效应,也会给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有直接也有间接的。WTO成立以后进一步把服务贸易分为12 个行业143 个项目。其中12 行业主要是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建筑服务,环境服务,教育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电信服务等。根据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的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国服务贸易主要集中于运输服务,建筑服务和旅游服务这些劳动密集度和自然资源密集度较高的传统服务部门,而在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等能以低能耗高效率获取利益的现代服务部门,如电信服务,金融服务教育服务等比重较小。同时,在我国占服务贸易比重最大的运输服务的国际竞争力竟连年下降也凸显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不合理性。我国服务贸易这种结构性不合理的发展带来的环境效应这方面的研究很少有人研究。

根据服务业中CO2 的排放情况从而分析服务业的环境效应,可以看到服务业中的运输服务和旅游服务的污染尤为严重。由于我国服务贸易结构是以旅游服务,运输服务以及建筑服务等服务业为主的,基于这样不合理的贸易结构,我国服务贸易的环境效应会比其它国家更加严重,就更需要引起重视。加上服务贸易中的服务业的引力效应的作用所产生的间接碳排放即隐含碳排放,导致我国服务贸易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就更为严重了。

服务业的流通不仅仅局限在服务商品的流通,更是信息的相互交换、观念和文化相互流通碰撞。因为服务业可以在生产和消费之间构筑起一座桥梁,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和突破口。因此,环境观念的树立对防治整个服务贸易的污染显得尤为重要。在对我国服务环境影响分析之后,能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保护程度。

从全世界范围内来讲,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各国对此都已经有所发现和逐步重视。随着世界各国进入后工业社会,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越来越大,对国内环境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政府和决策者应该寻求解决服务业的环境污染问题。由于服务业的特殊性,对待服务业的环境管理不能像应用于制造业、采矿业、农业等的传统方法,需要新的不同的管理方法。

四、加快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措施

服务贸易发展对一个国家来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世界经济的重心越来越偏向于服务型经济时,服务贸易俨然成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焦点。一个国家的服务贸易简单来讲就是将本国所具有的生产服务消费品的能力作为商品输出到别国,从而获得利益增值这真正做到了利用较少资源来取得较大的收益。因此,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是我国走向贸易强国之路的关键点。为了合理引导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环境污染控制,在此基础上把握当前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结构决定的各服务行业污染状况,进一步通过合理规划服务业发展的发展战略,调整贸易结构上的不合理,从而逐步缩小各服务行业环境污染差异,改善我国服务贸易带来的环境问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更好地完善服务贸易机制

目前,我国还没有很好的服务贸易机制,在贸易与环境的问题上,也没有专门的机构对服务贸易进行指导、管理和监督。这就要求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服务贸易内容进行细化、进一步完善服务贸易发展机制进而提出合理的指导方向,明确各行业新时期的发展重点并加以鼓励,同时不断调整服务贸易的结构完善结构升级,加大新兴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的比重,为突破绿色贸易壁垒和增强我国产品和服务业的环境竞争力提供研究、咨询和决策参考。

2、全力提升服务业工作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TFP)越高,我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和从事国际服务贸易的可能性越大。因此要解决服务贸易相对滞后与环境污染问题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提高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是进一步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尤其是高等教育投资力度,加快培养高效率的劳动力;同时,顺应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教育中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着力培养实践型人才;此外,改革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加快人才流动。

3、加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国家要鼓励服务领域的技术创新,建立一批技术研发中心和中介服务机构对产品进行研发设计、信息咨询、产品测试等。从多方面鼓励服务型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自身技术革新来提高企业的品牌影响力,通过不断的进行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方式,形成网络化、品牌化经营,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服务贸易业集团,由此带动全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推动服务贸易体制和管理的创新,在服务贸易开放、金融合作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等方面加大自由化改革步伐。

4、抓住服务产业机遇,促进服务贸易与低碳经济发展共同发展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篇9

1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变化

1.1 信息资源载体的变化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向用户提供的不仅仅是本馆的馆藏文献资料,还包括通过网络通信技术向馆外“索取”的文献信息。各种书目数据库、图文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和声像多媒体记录等电子文献信息产品的上网,更使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规模进一步扩大。

1.2 服务内容的变化

传统图书馆在人们的头脑中就如同一个文献资料的中转站,其社会角色可以定位为从事文献信息简单传递的中介机构,信息服务方式完全属于一种被动“应答”模式。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传统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及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方式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图书馆的业务工作不仅实现了高科技手段的应用,而且其服务工作也不再局限于为读者简单地提供文献,还要根据读者需求,提供各种载体形式的、经过筛选与整合的大量信息资源。图书馆从资料的收藏者和提供者,转变为信息产品的生产者、开发者和提供者。

1.3 服务对象的变化

网络信息的开放性、共享性使图书馆的服务方式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需求用户的数量大大增加,范围迅速扩大,呈现多元化和多层次性。每天上网浏览图书的读者已达50~60万人次,是每天来馆读书的读者的几十倍。因而使得图书馆信息服务对象的多元化特点日益突出,由于他们的职业、专业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个体的知识储备不同,对信息需求的方向、角度、范围、要求也不同,也就形成了具有不同层次信息需求的社会阶层。

2 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特点

与传统的文献情报服务相比,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无论在服务的范围、对象、内容、质量,还是在服务的过程、模式、体系、特色和层次上都发生了变化。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的优势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服务要求集成化

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不再只对单一的载体所含的信息感兴趣,他们对信息的需求往往需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得到满足。用户关心的不再是获取信息的过程,而是对其获取的结果感兴趣,他们往往要求图书馆能够围绕他们关心的信息提供一系列信息资料。

2.2 服务手段现代化

传统图书馆,着重文献收藏的数量,对图书馆服务方式是以面对面的读者借还图书,提供口头咨询为主。以纸质形式传递的信息服务方式逐渐被方便快捷的计算机、互联网操作所取代,读者更多地采取了远程终端访问主机的方式进行信息查询,打破了传统图书馆“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不受馆藏的限制。图书馆的服务已经开始以远程通讯的网络应答式提供。

2.3 服务过程科学化

社会的需求促使信息机构的总体发展趋势向信息增值型、信息产业化、信息服务化、精密化发展。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科学劳动和智能服务活动,这种劳动服务过程是科学知识的物化过程,是一种知识的继承、传递、发展和利用的扩大再生产过程。

3 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发展方向

(1)国家应该从宏观上有计划、有组织地协调我国各图书馆之间的关系,在国内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利用图书馆的整体化优势进行图书馆网络的优化组织与协调,使因特网的信息服务功能在图书馆网络化服务中充分实现。促使因特网上的电子信息资源成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

(2)实现图书馆网络化和知识信息的社会化管理,建立网络化信息保证组织和体系,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信息法、数据库法,确保网上信息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图书馆和文献信息中心必然成为面向社会提供多种信息服务的实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加速了用户信息需求的社会化进程,这必然要求对包括图书馆在内的信息提供者进行重组,打破馆际界限,实现信息资源优化配置。

(3)在网络环境下,借阅服务不但可以面对面进行,借阅手续、咨询服务、定题服务、文献检索服务等也都可以在网上进行。这种服务方式彻底改变了图书馆传统被动型的服务方式,加强了馆员与读者之间的联系。

(4)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层次多,它不仅在本单位的网络中层层环绕、紧密相连,而且它与外界社会之间也存在着许多联系,并加强与世界各国图书馆网络化服务的国际合作,构成了纵横交错的立体性信息服务网络,更好地为我国的读者服务。

(5)网络环境下要求信息服务人员既是文献资源的组织者、提供者、传递者,又是获取文献信息的指导者,网上文献资源利用的中介者。信息服务人员要具备网络操作和信息开发、检索、维护的技能,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便于全面迅速准确地了解、选择和获取信息资源,才能承担起信息资源管理者、网络导航员、知识导航员等多能化新角色。

4 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对策

4.1 树立信息资源共享的观念,宏观协调,分工合作

在网络环境下,我国的图书馆服务模式,由于原有格局分布,必然是多中心、多系统、多层次、多类型的局面,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更要强调分工协调,促使资源与信息的网上共享及网上服务共享,避免各自为政。例如:在书目数据库建设中,已经存在重复建设,浪费大量资金和人力,许多数据库的建设中不要走老路,国家有关部门要宏观干预,分工合作。信息资源共享的社会化和国际化是当今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图书馆要使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通过计算机联网和借助通信网络,对文献信息进行加工和传递,使图书馆之间实现馆际互借、网上检索等,从而提高馆藏信息资料的利用率,彻底打破传统的封闭结构,实现信息资源网络化共享。在网络发展的趋势下,通过网络互联,将各个分散的咨询专家包容在一个统一的联机咨询系统中,从而更好地为用户提供内容丰富、准确及时的咨询服务。

4.2 强化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增值服务

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要提供信息本身的价值,将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结合,提高服务质量,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图书馆要通过服务,满足社会的需求,提高服务的技术含量,扩大服务的效果和服务的能力,使人们在网络和信息离不开图书馆的服务。图书馆要利用自己占有信息资源,快速进行信息加工的能力的优势,利用网络环境,对资源进行整合重组,提供信息增值服务。图书馆服务人员要掌握信息源,了解信息资源分布状况,信息网络的分布,熟悉网上信息机构,更好地组织网上信息,为读者服务。

网络环境为图书馆的服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良好机会,图书馆应抓住这个机会,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整理、服务赋予新的方式。图书馆的整体组织、人员安排、业务流程都要不断适应网络环境的要求。同时利用网络的技术优势,拓宽服务领域,打破原来图书馆的分工。“网上信息冲浪员”、“网上信息标引员”、“网上信息导航员”,将会成为新型的图书馆服务人员。

4.3 开展虚拟参考咨询服务

近几年来,国外已涌现出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和网上参考咨询服务,所有这些都是基于网络的咨询服务。这些服务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了技术机制,一方面正努力建立工作流控制、质量保障和与面对面咨询的协调机制。同时,积极推动协作咨询服务,以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和分布的参考咨询资源。

目前国内的一些主要图书馆也已把虚拟参考咨询服务作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图书馆主页上,开辟了网上参考咨询台,主要由实时解答、常见问题库和学习中心等组成。实时解答系统它能实时地帮助读者解决在使用数字图书馆中第一时间所发生的问题,咨询馆员不受地点的限制。

4.4 培养网络环境下的新型图书馆服务人才

实现网络环境下对图书馆的服务提出高水平、高质量的要求,必然对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在信息服务的服务过程中知识和技术含量加大,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图书馆从事读者服务工作的专业人员在工作方式、工作价值、工作效率、工作成果诸方面将发生质的变化。图书馆必须有适合网络环境的专业人才。这是关系到提高整体服务水平的关键。组织、设备、资金、机构的落实可以说是硬件,在短时间可以达到,但人才问题就是几年、十几年的问题。因此,国家要在宏观计划中,注重人才的培养。图书馆在人员的使用中,要注意发挥专业特长,培养一批新型的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人才。

4.5 以读者为根本,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

随着知识需求的变化,知识服务正在向“个性化”方向发展。个性化服务是基于用户的信息使用行为、习惯、偏好、专业研究方向及用户特定的需求有针对性地、主动地为用户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知识信息内容的一种系统化的服务。

个性化服务包括:一是由用户在网上给出所需研究课题的主题,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借助网络技术与信息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和技术方法,满足用户需求的信息服务过程;二是通过用户定制获取用户个人信息,了解和推测用户需求,向其推送感兴趣的信息,以提高用户对图书馆的满意度;三是以网上咨询台的形式出现在图书馆主页上,通过互联网中的各种电子方式向用户提供信息;四是借助于个性化推荐技术,通过对用户专业特征、研究兴趣的智能分析而主动地向用户推荐其可能需要的信息;五是利用数据挖掘、知识发现等技术,对有用的信息内容再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与挖掘,向用户提供能够用于决策支持、智能查询、科学研究、解决问题的信息等。个性化知识决策服务,即利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知识提取、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信息内容进行深加工,向读者提供能够用于决策支持、智能查询、科学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是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5 结束语

从总体上,图书馆的服务观念从“读者服务”转向“协调、合作、共享”,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从热情、周到的“服务员”转变为迅速、方便的“信息导航员”。网络环境为图书馆的服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良好机会,图书馆应抓住这个机会,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整理、服务赋予新的方法和方式,利用网络环境来发挥新的效益。以知识和信息作为桥梁和纽带,以创新服务为手段,发挥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摘要:在信息化和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社会中,社会、个体对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能力的提升成为必然。本文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内容、必要性和途径。

关键词:网络环境,图书馆,服务创新

参考文献

[1]顾勇宇,胡长锋.现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5,(04).

[2]闫丽君.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02).

[3]宋玉真,孙来克.高校图书馆的技术创新与服务创新[J].医学情报工作,2006,(03).

[4]刘巧英.现代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理论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5.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 篇1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 许多重要的技术和概念也随之产生 , 包括从分布式计算到虚拟化 , 从门户网到Web2.0的社交网络 , 由此产生的概念和互联网技术的变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计算机由原来的大型机转变为小型个人计算机 , 但是在现在的背景下 , 个人计算机又面临着加入互联网中来的要求 , “云计算”被各大IT企业的关注 , 并不断推动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 近年来在互联网领域发展迅速。息时代不断发展和变革, 也在海量的信息中得到快速变化。我们对图书馆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 , 从古代的“收藏”到现代的“使用”, 现阶段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 硬件设施的发展可以被描述为指数增长[1,2,3]。

本文通过研究云计算技术的相关技术内容和相关的服务理念 , 试图以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的现状 , 以及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核心功能和分析的网络服务 , 寻求解决现有的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 , 有计划的制定可行性很大的实施方案 , 以加快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步伐和信息服务 , 使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得到提高 , 为未来数字化的图书馆的建设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作用。

1 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

1.1 虚拟参考咨询服务

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形式多样化 , 根据其具体延时相互作用划分有同步服务和异步服务 , 根据其参考知识库的范围有单机和系统协作 ;依据其系统的处理程序可分为自助式和专家回答系统。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可以称之为数字参考咨询 (Digital Reference Service) , E-参考咨询 , 互联网信息服务 , 实时参考等。虚拟参考咨询系统服务的方式有几种方法 :1) Web窗体的方式 ;2) FAQ方式 ;3) E-mail方式 ;4) Real-Time方式。

1.2 个性化服务

在现在的数字图书馆中 , 用户不仅仅是在用户界面使用数字资源 , 不同的用户针对不同的对象 , 通过逐步的树状目录浏览 , 或者使用搜索引擎进行搜索。然而 , 用户检索在数字图书馆是非常复杂的 , 他们的信息需求各不相同 , 获取信息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差距 , 面对各种数字资源 , 先进的用户界面缺乏一个搜索引擎的功能 , 用户检索信息 , 他们需要获取资源时 , 往往相当耗时。数字图书馆网站根据用户需求定制个性化的服务信息 , 提高其服务质量 , 同时增加了对知识服务专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 并会给相关的用户专门服务学科馆员进行培训 , 为数字图书馆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2 网络云计算平台下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

2.1 云平台个性化服务模式的系统架构

云平台是个性化的服务系统 , 用户系统、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是云平台的三个组成部分 , 云平台整体的个性化服务系统数据库和计算资源库 , 对应的客户服务管理和管理员的信息资源的数据系统中使用的各种应用 , 用户用来完成制定任务的计算资源存储于系统中。个性化服务用户系统的五大模块可以有效的解析和应用系统所需要的信息资源。这些模块功能是相对独立又可以互补的 , 合理的配置和互连的系统 , 生成了基于用户的空间需要运行的一个个性化的服务体系。

2.2 云平台个性化服务模式的工作流程

个性化的服务模式主要是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用户登录、个性化定制、资源检索、信息处理、信息反馈等方式来完成用户自身需要的一个工作流程 , 以达到满足用户需求的目的。当用户对新的服务系统进行使用时 , 用户初次使用时需要登录系统 , 由系统对用户的登录信息进行验证 , 注册过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定义界面登录 , 新用户需要注册上传自己的基本信息 , 登录成功后才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个性化服务定制。在用户登录系统后 , 可以在收到此之后的售后服务体系搜索基于云计算的服务器集群 , 也可以要求云库来帮助找到您所需要的互联网上的信息库中的需求信息资源的信息 , 将按照用户需求整理成为某种形式的对用户便利的解决方案 , 从而满足用户的需求处理。

2.3 云平台用户定题的主动推送式服务模式

信息处理模块和客户服务模块构成了主动推送服务模式的两个组成部分。要提供用户满意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 , 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搜索信息 , 并对其进行整理加工 , 其次是要跟踪的用户 , 对用户的兴趣进行记录 , 对需求记忆进行巩固 , 对用户的行为进行分析。需要以下几个步骤对用户定题式进行推送服务 :

1) 用户对服务系统进行注册登录 , 要提交用户信息 , 如名称、类别、年龄、职业 , 需要自定义的信息、品位、主题、关键字 , 送报的位置和推动循环等。

2) 建立用户数据库 , 通过云计算为每个用户配置相关记录文件。系统通过推送服务代理分析存储在用户数据库中的用户信息以及其需求的特点 , 然后存储在用户数据库。

3 结论

本文根据云计算在数字图书馆领域广泛的应用以及当前的研究趋势 , 研究了云计算技术在网络服务领域的应用以及其核心特性 , 并提出了云计算服务和相关技术的在数字图书馆系统中的应用建设理念。分析了数字化图书馆的三种服务结构模式 , 解释服务模式的不同工作流程和方式 , 并对其各个应用领域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韩苏闽.图书馆数字资源著作权的保护和使用[J].科技传播, 2006 (2) :20-23.

[2]刘丽艳.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团队管理[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9 (6) :33-36.

大数据为环境保护服务 篇11

“由于大气本身的流动性,雾霾天气具有跨区域污染的特点。”曾参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相关中间件平台建设的东方通高级咨询顾问认为,新形势下,一个区域“单兵作战”的方式,难以有效掌握空气污染状况,需要建立多个区域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通过跨区域的污染信息数据共享交换,为后续的污染预警、应急等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并且,造成雾霾天气的污染源是多样性的,涉及燃煤排放物、建筑工地扬尘、道路渣运车等方方面面,也需要多个区域、部门联合治理。

该咨询顾问进一步指出,大气污染防治还要与水资源保护、土壤污染治理等其他工作联动运作,实现对各类污染物、地理、人口、企业等环保相关数据的集中管控,以“大数据”为手段持续完善环保工作体系。

现代信息社会,环保工作已经离不开各类信息技术的支持,这其中,中间件在环保信息数据共享和业务系统协同运行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例如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监测数据平台中,东方通部署了几十套消息中间件TongLINK/Q,可同时为纵向和横向的“信息流”搭建基础数据传输网络:纵向方面,通过部署在部级、省级等各级单位上的中间件产品,实现各类监控数据的“上传下达”;横向方面,基于TongLINK/Q构建的数据传输通道,连接了环境监测信息空间表征分系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预警分系统、酸雨监测分系统等多个业务系统,未来还可以把新建的业务系统快速集成到统一的数据平台上,通过各系统间数据的共享交换,提高各类数据资源对环保工作的实际利用价值。

“作为专业中间件厂商,东方通在环保信息化建设上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推出了环保协同感知系统解决方案,满足新时期环保工作对信息系统的高标准要求。”东方通相关负责人指出,环保协同感知系统以大气、河流、湖泊等管理对象为核心,搭建出环保物联数字神经可视化平台,将环保涉及的所有组织机构、应用系统、传感设备及其实时监测数据集中到统一平台上,并根据业务需求整合物联网感知信息、人口、法人、地理空间等数据,可以分别为领导决策、相关部门业务协同、社会公众等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信息服务,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生活和民族未来,环境保护工作势在必行。“两会”期间发布的《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就明确提出,我国将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由此可见,“联防联控”已成为新时期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词,“大数据”理念及相关技术将会在环保领域获得更多的用武之地。而东方通凭借在数据资源共享交换方面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将通过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更多的专业支持。

环境服务业 篇12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技术外溢效应,城市环境质量,面板FGLS

一、引言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同时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坚决向污染宣战的口号, 要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 重拳强化污染防治。由此观之, 节能减排、降低污染、保护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对加快两型社会建设、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在环境保护与结构调整中找到平衡点, 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面对的重要问题, 由于生产性服务业较易形成技术外溢效应和规模经济, 其空间集聚势必深化和加强这两种效应, 进而对城市环境质量产生深刻影响。因而, 在工业结构问题突显背景下,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可同时实现保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等多重目标。

目前大多数文献主要是以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并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研究框架, 相比之下, 对服务业集聚的关注则明显不足。对生产性服务的的空间集聚特性研究也主要侧重于对大都市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推动作用 (Wood, 2006;Bryson, 2008) 。陆铭和冯皓 (2014) 通过对1993~2006年中国省级行政区内部地级市之间人口差距面板数据的分析, 发现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度提高有利于降低工业污染排放强度。师博和沈乾荣 (2013) 认为规模效应有助于降低企业平均成本, 包括能源在内的各类要素的单位产出消耗量会伴随集聚程度的提高而显著下降。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 (Krugman, 1991) 进一步认为技术的外部性与企业间技术溢出是经济活动集聚的主要驱动力。而能源效率持续改进的本质来源于技术进步与技术外溢 (史丹等, 2008) , 因而旨在分享技术溢出效应的经济集聚则具备了推动能源效率持续改进的可能。可见,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可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间接的影响城市环境质量。然而, 目前多数文献从集聚经济视角重点探讨生产性服务业环境效益的文献依然较为鲜见。基于此, 本文拟以湖南省为例, 在集聚外部性理论基础上, 探讨依托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内在机理、有效路径和实现机制, 为加快推进湖南省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二、计量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一) 计量模型

本文以STIRPAT扩展模型为基础, 通过纳入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变量, 检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湖南省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标准的STIRPAT模型为:

其中, I表示城市环境质量;a是常数项;P代表人口规模;A代表人均财富;T为技术进步水平;e为随机误差项。技术外部性是集聚外部性的主要表现形式, Glaese et al. (1992) 将技术外部性的产生归结为专业化经济和多样化经济, 因而本文设定技术进步是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 (RZIi) 和多样化集聚 (RDIi) 的增函数:

其中, T0为常数;α和β表示弹性系数。结合式 (1) 、 (2) 得并取对数得:

其中, S0为常数。式 (3) 便是本文需要估计的计量方程。

(二) 数据来源与变量测度

本文样本为2003~2012年湖南省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主要来自2003~2012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湖南省统计年鉴》。

1. 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可表示为:

其中, Ejs代表城市j生产性服务业s的就业人数, Ej表示城市j的总就业人数, Es′表示除城市j外国家层面生产性服务业s的就业人数, E′表示除城市j全国总就业人数。

2. 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 (Dj) 用改进的赫芬达尔指数来表示:

3.

城市环境质量 (ENV) 以市辖区工业废水排放量 (万吨) 、二氧化硫排放量 (吨) 、工业烟尘排放量 (吨) 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来表示城市环境质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该指数越大代表城市环境质量状况越好。

4. 其它变量。

参考韩峰等 (2014) 的研究, 把19个行业中的电力煤气供水、建筑、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批发零售、金融、租赁和商业服务、科技服务和地质勘查、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九个行业合并代表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就业人数为单位从业人员数 (万人) , 数据直接取自历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人口规模 (P) 以市辖区年末总人口表示。人均财富 (A) 则采用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作为代理变量。

注:小括号中为t统计值, 中括号中为z统计值;*表示p<0.10, **表示p<0.05, ***表示p<0.01

三、计量估计结果与解释说明

进行计量估计之前首先要选择适宜的面板数据模型。Hausman检验显示, 随机效应原假设成立的概率为P=0.4970, Hausman检验接受随机效应原假设。此外, 我们还用Wooldridge test检验面板数据自相关、LR检验来检验异方差, 结果发现, 式 (3) 的误差项存在一阶自相关, 个体间误差项亦存在异方差。因此本文用随机效应的FGLS法对面板数据进行计量估计 (表1) 。为便于进行比较, 表1还列出了混合效应、固定效应、随机效应的估计结果。

从表3中可以得知湖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与湖南省城市环境质量均呈负相关关系, 但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的参数估计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其多样化集聚的参数估计在1%水平通过检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负参数估计与湖南省自身产业发展状况不无关系。其原因可能在于,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完善主要依托于制造业, 制造业发展有助于扩大对作为中间投入品的生产性服务的需求,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发展, 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将对制造业产生技术外溢效应 (韩峰等, 2014) , 从而提高制造业要素和能源生产率, 降低污染排放;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发展间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然而,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的协调联动是建立在二者的合理比例之上的。正如韩峰、王琢卓等 (2011) 认为, 尽管湖南省近年来在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方面效果显著, 但与其滞后的制造业相比, 生产性服务业可能已出现了“相对过剩”现象。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间的比例失调, 将不利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中技术外溢效应的充分发挥, 因而也就无法有效提高要素和能源生产率, 反而不利于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2013年全国制造业从业人员数与生产性服务业就业的比例为1.29, 而湖南省制造业从业人员与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比例为1.08。与全国产业结构发展相比, 湖南省制造业份额偏低, 而生产性服务业份额偏高。而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的显著负参数估计更进一步印证了湖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的盲目性, 即过分追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的“大而全、小而全”, 以期通过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产业结构水平的盲目发展策略反而不利于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和“两型社会”建设。因而受产业发展制约,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湖南省城市环境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为此应加快湖南省制造业发展与结构调整, 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发展, 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互动推进城市环境质量的有效提升。

四、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以湖南省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 利用面板FGLS法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湖南省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 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集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多样化集聚却对湖南省城市环境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具体而言, 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为负, 但不显著;而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的参数估计却显著为负。这可能意味着, 与湖南省滞后的制造业相比, 其生产性服务业可能已出现了“相对过剩”现象。

本文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其一, 针对湖南省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 湖南应当重视并鼓励发展制造业, 使其与生产性服务业相协调并向更加深入优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依托国家产业结构发展战略引导产业结构转型, 加快第一, 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的步伐, 进行服务业的改善与发展, 充分发挥其集聚效应。其二,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 形成技术外溢等集聚效应, 产业间资源技术共享, 提高环境质量。完善政策法律法规, 加强环境保护, 使得湖南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一个更加平衡的状态下发展。其三, 生产性服务业参与者要加强技术研发, 增强创新能力, 以创新促发展, 提高要素及资源的利用率, 减少产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从而在产业集聚下提高环境质量水平。其四, 加大环境公众宣传力度, 使社会公众真正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 湖南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环境质量呈负相关, 要想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只有不断改善环境质量, 加强产业集聚, 使两者相辅相成, 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Wood, P., 2006, Urban Development and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Too Many Unanswered Questions[J].Growth and Change, 37 (03) .

[2]Bryson, J.R., Taylor, M.and Daniels, P.W.2008, Commercializing Creative Expertise:Business and Professional Services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West Midlands, UK[J].Politics and Policy, 36 (02) .

[3]陆铭, 冯皓.集聚与减排:城市规模差距影响工业污染强度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 2014 (07) .

[4]Krugman, P.Geography and Trade[M].Cambridge, MA:MIT Press, 1991.

[5]史丹, 吴利学, 傅晓霞, 吴滨.中国能源效率地区差异及其成因研究[J].管理世界, 2008 (02) .

上一篇:不良嗜好下一篇:课程建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