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环境理论

2024-09-22

服务环境理论(精选10篇)

服务环境理论 篇1

随着战后海外投资大量涌现, 为了适应投资者保证资金安全并获得高额利润, 从投资者角度针对投资环境的研究应运而生。通常对投资环境的研究涵盖投资环境评价、评价方法的改进、投资环境运动规律以及如何改善投资环境等方面。

一、投资环境的分类

投资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包括的因素很多且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本文在此借鉴付晓东、胡铁成 (2004) 对投资环境的分类方式总结如下: (1) 按构成投资环境因素的性质可分为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自然环境。 (2) 按层次性和结构性可将投资环境分为宏观投资环境、中观投资环境和微观投资环境。这三类投资环境表示的空间尺度及包含的内容存在明显差异。宏观投资环境预示着投资的整体趋势, 微观投资环境则指具体某一地点或企业的投资, 中观投资环境介乎两者之间。 (3) 按组成因素的物理性投资环境分成软环境和硬环境。前者又称环境硬件或有形环境, 指诸如基础设施之类的有形要素的总和;后者又称无形环境, 指诸如文化氛围、风俗习惯、政策法律之类的无形要素。 (4) 此外, 按投资环境因素或条件所具备的优势高低可分为高势环境和低势环境。按不同时期投资环境有长期、短期之分。按产业可将投资环境分为第一产业投资环境、第二产业投资环境、第三产业投资环境。按地域范围或管理权限的不同可将投资环境分为国家环境、地带性环境、地区环境、城市环境和开发区投资环境、特区投资环境、沿海城市投资环境、内地山区投资环境、西部投资环境等。

二、投资环境的特征

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等诸多因素的投资环境是十分复杂的系统, 付晓东、胡铁成 (2004) 认为具有下述特征: (1) 划定性。指投资环境有一定的地域范围, 或特定的目的性。前者如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投资环境, 后者如某一产业的投资环境。 (2) 指示性。投资环境有一定的价值度量功能, 可作为衡量某一地域开放性、重要性的指标。 (3) 动态性。投资环境会随着政治经济的变化甚至相邻地区的开发而变化。 (4) 系统性。投资环境本身包含多种要素, 这些组成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5) 主体性。投资环境通常受国家或政府控制, 因为它们可以出台政策或提供相关要素来影响投资环境的价值。 (6) 效益性和不确定性。前者指投资环境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为投资环境的拥有者或投资者带来经济效益。后者指投资环境可以为其占有者和使用者带来的效益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这是因为市场竞争强弱、国家政策、相邻相关环境一直处在变动当中。 (7) 可改造性。由于投资环境始终处于动态, 当中的一些因素可以通过人们有意识的经济活动加以改进完善。 (8) 投资环境的外部性。主要指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带来的影响, 如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入引起的旅游景观的变化。

三、投资环境评价的理论基础

1.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经贸理论是投资环境理论的重要来源。亚当·斯密的绝对比较成本学说 (地域分工学说) 、李嘉图的相对比较优势学说、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李斯特的动态比较利益学说从不同侧面和角度为投资环境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并提供了评价一国投资环境的基本方法。投资环境理论正是研究投资在区际、国际间的复杂流动过程。

2. 区域经济理论。

区域经济理论是投资环境进一步深化研究的直接动因。区域经济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投资环境研究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影响, 促使投资环境的研究由单一地从投资者的角度转变为也从引资者角度进行。

3. 区位理论。

形成于19世纪的区位理论是投资环境理论的经典理论来源。韦伯的工业论、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以及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等概括出了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及区位选择的科学方法。其所考虑的基本要素涵盖工资、聚集、运费、市场区等区位因子是构成投资环境的因素。该理论所蕴含的各地经济发展环境、生产要素的差异性则是投资环境研究的出发点。

4.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投资环境的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 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为投资环境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理论空间。

四、投资环境评价方法

1. 冷热国对比法。

冷热对比法是由美国学者利特法克和班廷于1968年提出来的。其基本方法是:从投资者和投资国的立场出发, 选定诸投资环境因素, 据此目标对国家逐一进行评估并将由“热”至“冷”依次排列, 热国表示投资环境优良, 冷国则表示投资环境欠佳, 温则表示一般。这些因素分别是:政治稳定性;市场机会;经济发展及其成熟程度;文化一体化程度;法律阻碍;实质阻碍;地理与文化差异。以上七个因素还可以分成更多的子因素, 对每个子因素也可以进行冷热分析。冷热对比法是最早的一种投资环境评估方法, 虽然在因素 (指标) 的选择及其评判上有失笼统和粗糙, 但是却为后人的工作奠定了分析框架。冷热国对比法侧重于投资环境的宏观因素考察, 而对于投资环境的微观因素考虑得很少, 这是它的主要缺陷。

2. 等级尺度法。

等级尺度法是由美国学者罗伯特·斯托包夫于1969年提出的。该方法从东道国对外国投资者的限制和鼓励政策的角度出发, 提出评价投资环境的八个要素, 即:资本抽回自由;外商股权比例;对外商的管理制度;货币稳定性;政治稳定性;给予关税保护的态度;当地资金的可供能力;近五年的通货膨胀率。每个方面又分为几种不同情况, 根据每个方面的重要程度, 定出从最差到最好的各种情况的分类标准。评估投资环境时, 先按各种情况打分, 然后将各种情况的分值相加, 得出投资环境的总分为8~100分, 分值越高, 投资环境越好。等级尺度法缺点在于:一是打分的主观性太强, 评分标准难以把握;二是所考虑的因素有限, 缺乏产业投资和企业投资所要考虑的许多因素。

3. 道氏评估法。

道氏评估法是美国道氏化学公司根据其在国外多年的投资经验与1985年提出的。道氏公司将国际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分为两类:一是“正常风险”即“竞争风险”;二是“环境风险”。然后把影响投资环境的要素按其形成的原因和作用分为这两类, 对有利条件和假定条件进行汇总, 得出能获得成功的几个关键因素, 提出四套方案。这种方法是个别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一个实用性很强的评价东道国投资环境的方法, 但是, 我们可以看到, 这种方法是完全为跨国公司服务的, 它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投资者的利益, 而对于引资者的利益则关注不够。

4. 多因素和关键因素评法。

多因素评估法由香港学者闵建蜀于1987年提出。他将投资环境因素分为十一类, 每一类因素又由一系列子因素构成。在具体评估东道国投资环境时, 首先选取上述全部因素也可以只采用其中一部分, 甚至增加某些投资者更关心的因素;确定了所要考虑的因素后, 对各类因素的子因素做出综合评价;然后据此对该类因素做出五分制评估, 给出每个因素的权童;最后, 在此基础上计算该国投资环境的总分数。

投资环境的总分Q可由下式求得:

式中, Q———投资环境总得分, n———考虑因素的总个数, Wi———第i个因素的权重, Ai、Bi、Ci、Di、Ei———第个因素的评估比重, 且Ai+Bi+Ci+Di+Ei=1。

多因素评估法是对某国投资环境作一般性评估所采用的方法, 较少从具体投资项目的投资动机出发考察投资环境。因此, 闵建蜀教授又提出了一种与此相配套的关键因素评估方法, 即从具体投资项目的投资动机出发, 从影响投资环境的一般因素中, 找出影响具体投资项目动机实现的关键因素, 依据这些因素, 对投资环境作出评价。

5.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萨蒂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 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

6. 其他方法。

随着各种数学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广泛运用, 一些新的系统评价方法已经广泛的运用于可持续发展能力、投资环境、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和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等方面的评价研究中, 如赵玉珍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陈健飞用综合评价法、卢武强等用功效系数法、程连生用嫡值法、邱文用主成分分析法、曹广忠用多元回归法、文余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等对投资环境进行科学分析。

摘要:总结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从投资环境的分类、特征及理论基础切入, 旨在呈现投资环境基本理论研究现状。随着各种数学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广泛运用, 一些新的系统评价方法已经广泛的运用于可持续发展能力、投资环境、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和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等方面的评价研究中。

关键词:投资环境,基本理论,综述

参考文献

[1]金德环.投资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2.

[2]郭信昌.投资环境分析.评价.优化[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1993:19-21.

[3]黄东兵, 刘尔成, 王书林.投资环境的评价与改善[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82.

[4]戴园晨.投资环境及其评价体系[J].中国社会科学, 1994, (1) :39-46.

[5]邓宏兵.投资环境评价原理与方法[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0.

[6]陈康幼.投资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199-209.

[7]付晓东, 胡铁成.区域融资与投资环境评价[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155-354.

[8]张汉亚, 张长春.投资环境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5:197-205.

环境行为理论的应用研究 篇2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人类在满足温饱问题以后,就开始寻求能够提高自己生活品质的方式,所以大型娱乐场所开始出现,特别是电影产业,电影院作为公共的娱乐场所,它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它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吸引人,会影响人们的选择。现在电影产业的竞争非常激烈,所以电影院需要在设计上吸引人,才能赢得市场份额。在功能设计上,要合理功能区分,符合大部分人的行为习惯;在外观设计上,要符合大部分人的审美观。

关键词:电影院;建筑环境设计;环境行为学;空间构造

一、电影产业及电影院建筑环境设计之现状

从人的行为角度来划分,有每天按常规活动的人,比如上班上学的人群,也有每天行为活动完全不同的人,还有平常按正常规律活动,而到节假日就睡懒觉、逛商店、看电影或者去郊游、江边钓鱼的人,这就形成了节假日特殊的行为活动。看电影则成为了一部分人在节假日选择的行为活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去电影院看电影已经不再局限于只是年轻人的行为活动,而是越来越大众化、普及化,成为了部分人休闲娱乐不可或缺的方式,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人们的需求造成了电影市场的活跃,也带来了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怎么在众多电影院中取得优势,这大概是所有的经营者都在思考的问题。因此他们聘请专业的设计师对电影院建筑及室内环境进行设计,希望通过新颖的设计来吸引消费者,通过设计来获得市场份额。不管出于何种原因,设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合理的设计会带给人们舒适感,符合人们的行为习惯,给人以方便,而不合理的设计往往带给人们不必要的麻烦。电影院作为一个人流密集的公共空间,不仅仅要考虑它的功能设计、色彩设计,还要考虑它作为特殊场所的吸音设计、防火设计、安全通道的设计及人流导向设计,等等,它不仅仅要达到使用功能便利,符合规定的要求,还要设计得有创意有新意,这样才能吸引顾客,实现创造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影响华臣影城建筑空间的设计因素

(一)服务大厅

华臣影城的服务大厅设计主要划分为两大区域——售票区和卖品区。售票区主要功能售票、购票,从开始购票,到取票离开大概需要4~6分钟,所以整个大堂的设计要宽敞合理。如果设计不合理,在影片上映的高峰时期就会造成人流的拥堵。

根据环境行为学的相关理论来看,华臣影城服务大厅的设计有其合理之处,主要表现在:第一,卖品区位置设计相对合理。华臣影城中一共设置了三个卖品区,第一个卖品区设置在售票区的右边,观影厅检票入口的左边,这样的设计符合人们的行为习惯,在购完电影票之后人们会购买商品,位置适宜。 第二个卖品区设置在等候区的前方,售卖的商品主要是甜品、冰激凌。环境行为理论中的唤醒理论认为,环境刺激对人产生的直接效果是提高唤醒水平,通过刺激影响人们的行为。在华臣影城的案例中,甜品卖区设置在等候区的前方,人们在等候电影开场时,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选择。第三个卖品区(图1)设置在检票口的左边,售卖一些矿泉水和饮料,观众在等待检票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饮料,如此一来就将人的购买行为路径尽量缩短,而且增加了潜在的消费机会。

(二)等候区

等候区是为观众提供休息等待的区域。华臣影城的等候区设置在售票区的后方,有三排座椅。同时基于环境行为学的理论研究发现,在等候区的设计上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在:

首先,等候区的面积太小,座椅太少,只有三排座椅,当处于高峰期时,座椅明显不够使用,人流拥挤在售票厅,易造成混乱堵塞。

其次,忽视了个人私密空间因素。环境行为学中霍尔的人际距离理论将人际距离概括为四种:密切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和公共距离,0.45~1.2m属于密切距离,如果陌生人处于这种距离的话会产生严重的不安,我们往往有过这种经历,如果因为环境因素而被迫与陌生人距离过近,短时间内还可以坚持,如在高峰期的通道口或拥挤的电梯里,人流长时间过于拥挤,人们心里都会产生一种不安感,渴望马上离开。

环境行为理论中的阿尔托曼理论将私密性分为退缩和信息控制两个方面,退缩表现为个人独处、与他人的亲密相处和隔绝来自外界的视觉和听觉的干扰。信息控制包括匿名,就是不希望陌生人对自己有所了解,不愿意与陌生人多交往,尤其是对那些自己反感的人。电影院作为一个公共的空间,人们既有对开放性的要求,希望与别人有所交流,也希望有所保留,在座椅上休息时就对私密性的注重尤其明显,现代大部分人在休息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玩手机,用手机查资料或者与朋友聊天,或者通过手机交流处理公事,等等,不管是何种方式,人们都希望自己的信息不会被窥视,所以座椅设计就要注意大众对私密性的需求。阿尔托曼领域性理论认为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对领域行为的反应更加强烈,是为了实现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领域的特征范围也多种多样,大面积的比如一片土地一套住宅,小面积的则有一个座位、一个角落,等等,都是人的领域性的特征表现。华臣影城的座椅设计就明显忽视了人的领域性需求,给人造成不安全感。等候区的座位(图2,图3)相互靠得太近,而且没有把手隔断,个人距离过于密切,个人的私密性没有很好地得到保护,从而造成了很多座位只有很少有人使用,空间和设施得不到合理的利用,使用率普遍偏低。

(三)出入口与人流组织

电影院属于人流密集的公共空间,所以设计要注意安全出口的设计,可以设置多个出入口,各出入口可能各有不同的功能要求。出入口是建筑内外联系的桥梁,在整个设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发生灾害,需要疏散人员,这就需要多个出入口,并且有明确的指示标志。

电影院的人流一般分为进、出场人流。进场人流是陆续进场,所以设置面积合理的等候区即可。出场人流是在影片播放完之后出现的,具有疏散时间短、人流集中、疏散迅速的特点,因此场内通道和门应有足够的数量和宽度,以及要在观众厅出口设置缓冲面积,保证室外疏散有足够的宽度。安全出口按规定,电影院类的场所,不应少于两个。在华臣影城的设计中,安全出口没有明显的指示性标志,明显的出入口只有一个检票进入口。如果出现灾害,不能及时地疏散人群,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安全出口要有明显的指示性标识。

(四)特殊人群需求

看电影作为现代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已经不再局限于是年轻人的活动,越来越多的家庭会选择在节假日全家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但是现在电影院的设计只是考虑到年轻人的需求,设计时尚、新颖,忽视了残疾人的需求,主要通道和出入口的设计应符合残疾人建筑环境标准。观影厅作为观看影片的场所,从前到后,从左到右都是整排整排的座椅,并没有考虑残疾人的需求,没有设计可以安放轮椅的观看座位,这是以后在设计中应该考虑的。

三、结语

电影院的设计不仅仅局限于对功能空间的规划设计,以及合理统筹功能、美观、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设计师应该更加关注人在空间中的行为特征,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查、了解人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模式以及行为心理状况,以环境行为理论为指导,切实提高影院建筑环境设计质量。本文通过对人在华臣影城中环境行为的分析与研究,结合影院建筑环境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

首先是在对华臣影城及环境行为的观察与分析中,对现代电影院赋予新的定义,对它的设计提出新的要求;其次是将环境行为学理论与电影院的设计相结合,针对当前电影院环境行为问题,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为了能给观众提供更合理、更舒适、更符合人的行为特征的观影环境,需要全方面地对视觉环境、听觉环境、嗅觉环境、触觉环境等进行规划设计来满足人们的要求。

作者单位:

环境成本管理理论述评 篇3

(一) 国外文献

在环境成本方面, 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实施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环境审计、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等。美国EMA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ccounting) 的研究与应用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 Marc J.Epstein (1996) 提出将生命周期评价运用到环境成本管理中, 并指出可持续发展对公司提升核心价值和在环境方面的意义。Dana R.Hayworth (1997) 提出环境成本会计和管理是一个实用的工具, 适时地利用能够减少负债、增加利润、改善企业形象, 既符合政府监管又提高公众形象, 是一个双赢的选择。日本环境会计的发展集中体现在环境报告方面, 近年来其企业的环境报告数量不断增加, 质量越来越高, 而准确的环境信息披露更有利于企业内部的环境成本管理。20世纪90年代初很多企业已经实行环境会计管理, 1999年日本环境厅 (现改为环境省) 发布了“关于环境保护成本的把握及公开的原则”的规定。从此, 日本企业对环境会计日益重视并陆续公布“环境报告书”。从日本企业公布的环境报告书中可以看出, 报告的企业对于环境成本的核算和计量有所不同, 但某些企业进行环境会计管理之后, 对环境成本进行了货币计量的量化规定, 对环保效果同样采用金额评价, 无论是企业内部的经济效益还是顾客的经济效益都明显提高。

(二) 国内文献

我国在环境成本方面的研究刚起步, 学者研究方向各不相同, 研究主要涉及环境成本的定义、计量核算方法、环境成本的管理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等方面。对于环境成本的定义有着不同标准, 在环境成本计量、核算方面也采用不同的方法。首先, 在环境成本的计量方面, 徐瑜青和王燕祥 (2003) 认为可以用作业成本法来计算企业的环境成本;郭晓梅 (2003) 认为可以用作业成本法、完全成本会计法、寿命周期法来计量计算企业环境成本, 同时重点分析了作业成本法、完全成本会计法的应用。其次, 虽然各自的研究角度不同, 但仍然有统一之处。如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 孟凡利 (1999) 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会计的一个重要基本假设前提, 在这一前提下才能进行绿色成本管理;李玉萍和刘西林 (2006) 也主张可持续发展战略下进行环境成本管理, 在环境成本目标制定、生态设计、寿命周期评估、环境材料替代、清洁生产及废弃物循环利用方面进行全过程管理。再次, 在环境管理的方法方面, 王跃堂和赵子夜 (2002) 在研究环境成本管理的基础上, 针对我国企业对环境成本进行事后处理的现状, 借鉴国外相关研究, 结合密尔福得公司案例引入一种更加合理的环境成本管理方法——事前规划法;刘娜、金德凌和邵光成 (2003) 也指出可以通过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处理的三个过程实施对企业的环境成本管理;肖序 (2000) 将环境成本分为事后的环境保全成本、事前的环境保全预防成本、残余物发生成本及不含环境成本费用的产品成本, 通过案例分析说明建立环境成本制度是必然趋势。

二、环境成本的含义、核算误区及正确计量

(一) 环境成本含义

对环境成本进行管理, 首先明确其含义。联合国统计署在1993年发布的“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中提出了环境成本的概念, 分成两个层次:一是因为自然资源数量消耗和质量减退而造成的自然资源价值的减少;二是环保方面的实际支出, 即为了防止环境污染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和为了改善环境、恢复自然资源的数量或质量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目前比较权威并经常使用的是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组会议在1998年第15次会议上讨论并通过的《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中对环境成本的定义, 认为“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 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被要求采取措施的成本, 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如避免和处置废弃物、保持和提高空气质量、清除泄漏油料、去除建筑物中的石棉、开发更有利于环境的产品、开展环境审计和检查等方面的成本”。

(二) 环境成本核算误区

环境成本的核算在以往存在一定的误区, 按以前的核算方法不能清楚地反映企业对环境支出的成本。按传统的会计核算, 环境成本通常属于间接费用, 采用某种分配标准, 如直接人工、机器工时等将其分配到不同的产品或过程中去, 但由于环境成本与生产环节只有间接关系, 若支出较大的话, 归集进去就更不能得到合理, 采用上述标准进行分配是不合理的。同时受国家环保法规的约束, 企业按实际支付的环保费用一般计入管理费用, 这样简单的会计处理方法不能使环境成本按照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要求进行分类和分析。由于环境成本核算的误区, 往往会导致成本信息的扭曲, 企业的管理者可能会以这些扭曲的信息做出错误决策, 这将使企业未来面临的环境风险加大, 尤其是环境成本支出较多的企业, 更不用说利用这些会计信息进行企业环境管理。如一个化工企业在造成污染之前就对其生产过程进行污染控制改进, 还是按原来的生产过程造成污染后再进行治理, 二者费用比较哪个成本更低, 如何进行投资的环境决策问题就很难进行。

(三) 环境成本正确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都未规定企业在其会计报告中披露环境成本的内容, 即使在日本也没有一定要求企业出示环境报告, 但对于造成污染的企业来说, 无论污染严重与否, 环境支出都不可避免。环境成本一般含在企业的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中, 所以不清楚企业的环境成本占总成本支出的比例, 也不能看出企业环境管理的效果。如果要对企业的环境信息质量进行分析只有通过企业对环境信息的披露, 如环境保护设备的投资, 废水、废气以及固体废弃物的排污费用, 生态环境改善措施, 环保政策、方针等。而我国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目前处于起步阶段, 在年报中没有统一的模板, 上市公司多数只是进行简单的文字定性披露, 定量描述甚少。因此, 对环境成本就更难把握。由于环境成本在产品结构中占比越来越大, 与产品关系也越来越紧密, 直接关系污染治理, 所以既然以传统方法计算的产品成本无法揭示环境成本与产品的联系, 也不能如实反映环境成本的支出状况, 进而更不能提供对环境成本进行控制和考核的有效方法。因此企业需要对成本核算系统重新设计, 可以通过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全新的成本分析方法, 如果应用于环境成本管理与其结合, 并进行环境成本核算, 就能为企业提供一种更有实际意义优于传统核算方法的途径来更准确的计量成本。

三、环境成本分类及管理方法比较

(一) 环境成本分类

环境成本的分类方法很多, 可以从不同空间范围、时间范围和功能界定, 如果按照空间范围可以分为过去环境成本、当期环境成本和未来环境成本。按照这种分类的思想, 将其内容进行细化和延伸, 即将环境成本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种类型。 (1) 事前主要是采取预防的方法, 尽可能考虑将对环境产生的污染, 同时在生产准备设计阶段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即产生事前的环境保全预防成本, 该成本就是指在生产活动中回避、减少、管理环境负荷而追加的成本。如在生产过程中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替代材料成本, 化工企业、钢铁企业的水循环处理系统和降低大气污染设备建造、营运的成本及使用可再生的能源和燃料的成本。从事前预防的角度出发, 环境成本由环境控制成本和环境故障成本构成。 (2) 而事中则是影响环境的产生阶段, 在生产环节中必然会消耗能源, 并向自然环境排放中间性废水废气, 发生大量与环境相关的管理费用和预防成本, 如环保人员工资、训练培训费、检测监督费、记录费用、储存成本等。对影响企业的各生产环节进行跟踪监测, 尤其是对排出的废弃物进行把关, 尽量作到达标排放, 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事故损失或罚款成本, 适当处理企业生产中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对各种污染处理系统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 控制污染处理系统的建造营运成本, 从而可以降低企业成本, 增加效率。环境成本的事中控制主要可以采用清洁生产的方法来实现。 (3) 事后自然是进行处理, “谁排污, 谁治理”。由于技术的局限性以及企业彻底清除环境影响所涉及的经济性问题, 企业产品生产出来后, 往往还有一些“三废”的排放。所以在生产终了废弃物的处理阶段, 会发生废弃物处理和回收等设施的建造、运营、管理的成本, 产品使用后废品、包装物回收的成本, 以及可能会发生的罚款、意外的赔偿费用乃至诉讼费用等。

(二) 环境成本管理方法比较

环境成本管理是指根据企业的目标, 对企业所涉及的环境成本进行有组织、有系统地预测、决策、控制、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工作, 以使其降低企业成本, 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由以上环境成本的分类可以对环境成本管理进行相应的分类, 通常环境成本管理分为事前规划和事后处理两种。 (1) 事后处理。即在企业发生环境问题造成环境影响后采取措施对已造成的污染进行治理, 将这一费用确认为环境成本。我国的企业多数采用事后处理的管理方式, 有些是由于历史遗留的原因不得不采用事后处理, 或是考虑到企业的规模而没有能力采用事前的预防甚至多数小企业在事后不进行治理。采用事后处理方法的企业首先缺乏对环境污染的预防意识, 其次有的企业并不愿花成本改变其产品设计及生产工艺流程或者企业不愿承担改变产品设计风险, 因为一旦企业改变产品设计, 产品就要重新包装进入市场, 不仅增加企业的开支而且顾客是否接受改进后的产品也存在一定风险。而事后处理的方式对于产品的生产流程影响很小, 这也正是企业采用事后处理的主要原因。但在生产工艺流程既定的情况下环境成本降低的空间不大, 控制效果也不明显, 当前企业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环境成本控制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政策的要求了。 (2) 事前规划。指综合全面地考虑整个生产工艺流程, 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环境支出进行分配, 同时结合产品成本预算系统, 提出各项可行性生产方案, 然后对方案进行价值评估, 比较未来现金流量, 选择未来现金流出量最少的方案, 达到控制环境成本的目的。但在选择可行生产方案时, 不应只考虑眼前现金流出量是否最少, 同时还要综合考虑企业眼前利益、长远利益如产品在市场上的生命力以及环保社会责任, 公众利益。对于生产企业来讲, 可能要全盘考虑生产工艺流程, 改变产品设计和研发, 重新投放市场, 还会增加广告支出, 但只要有一个详细全面的计划, 从长远来看, 能够得到政府和公众的认可和支持, 更明确了环保支出, 节省了大量事后治理费用, 提高了安全性, 也可直接降低培训和监管费用, 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新产品的成本更低, 更具竞争力。既然事后治理的方法已经不适应当前可持续发展的形势, 不能大大降低环境成本, 那么事前规划法的优势就在于协调处理环境控制成本和环境故障成本, 以达到降低环境成本最低的目的。从环境成本、故障成本与控制成本之间的关系来看如 (图1) 。要使环境成本降至一定水平保持基本不变, 就要控制好故障成本和控制成本的关系。在前期控制成本很低接近零时, 故障成本自然很高;随着控制成本的不断增加, 控制力度加大, 故障成本逐渐下降。但如果选择的生产方案合理, 使企业污染降低, 获得长期长远的利益, 产品在市场上站住脚, 可以使控制成本不会一直上升反而可以把它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上, 而故障成本一直下降至零为最佳。

由此可以看出, 企业采用事后处理的方式, 先污染后治理, 是一种被动弥补损失的行为, 这样已经对环境造成损害, 在治理上加大难度, 如废品的回收和处理就难顺利实施。虽然看似在生产上节省了一些费用, 但长远考虑是给企业发展带来阻碍的, 势必也会增加环保费用的支出, 从这个角度看并没有节省开支。而采用事前规划的环境成本管理模式, 是在污染发生之前就阻断源头, 不需要进行被动弥补, 而是主动降低污染和损失, 从企业长期利益和持续竞争优势等方面来看, 是一种绿色会计、绿色成本, 能够达到企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目的, 不仅可有效预防环境危害的发生, 而且每年的环保费用也相对较低, 最终达到的良性循环。

四、环境成本管理中应注意事项

(一) 进行环境成本管理事前规划

实行事前规划, 可以使企业获得声誉、品牌等方面的价值增长, 能赢得社会公众和政府的鼓励性投入或在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 也就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环境成本。实行事前规划需要建立统一的环境成本责任中心, 将环境成本纳入企业的成本核算体系, 对环境成本管理实行责任制。当前, 我国大部分企业对已发生的环境成本负责进行分散, 即当企业需要降低环境成本时就将信息传递到各个部门, 然后由各个部门分别采取管理措施。这种管理的效果不明显, 可能会导致其它部门未来或有支出, 这些支出既不由本部门负责, 也不能由发生部门预防, 因而不利于环境成本的整体控制。因此, 事前规划法需要以全局观念建立统一的环境责任中心, 建立一个专门的环境成本部门处理各种技术类别的信息并予以披露, 企业只有加强对环境信息的披露, 才能更加明确企业自身的环境成本。

(二) 改善生产过程, 清洁生产

从生产的角度来看, 可以考虑以下方面: (1) 生产之前整体考虑生产及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重新设计产品, 从而达到清洁生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于1989年首次提出“清洁生产”这一术语, 并定义清洁生产是一种创造性的思想, 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 以增加生态效益和减少对人体和环境的风险。而在我国较权威的定义可表述为:为保持经济——社会——自然系统的持续化, 持续地对工艺、产品及服务应用整合性及预防性的环境策略以提高效率, 并减少人类及环境受到危害的机会, 清洁生产还可以使资源利用最有效, 经济效益最优化。其主要方法是:一是在废弃物产生之前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降低废弃物的产生量和毒性。二是在生产现场对原材料、能源和水资源等进行回收和重复利用。那么在产品设计上就应多方面的考虑环保因素, 设计出对环境影响小、可规模生产、具有生态兼容性的产品。即进行生态设计, 生态设计是指在产品的设计中将生态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问题有意识地融入其中, 即在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内, 优先考虑产品的环境属性 (无害性、可收回性、可减量消耗性) , 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 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 保证产品应有的基本性能、使用寿命、质量等。因为产品从一开始设计就符合环境要求, 所以采用生态设计的企业负担的整体环境成本比没有采用之前要少。 (2) 在生产过程中, 尽可能地寻找更加环保的材料、原料替代以前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材料。同时也要结合生产设计考虑替代后的产品生产成本, 尽可能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使用更加环保的材料。而对于能源方面, 也可以改用既环保又能够降低成本节省能源的新型燃料。 (3) 在生产过程完成之后, 如果仍存在废气物, 要进行废弃物循环利用。对生产和使用过的废旧产品进行回收, 可重复利用的废弃物通过技术处理进行循环利用。对废弃物的重复循环使用, 可以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充分利用资源, 降低环境成本,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体现企业的环保意识。

(三) 借鉴吸收国际先进经验

环境审计理论与案例分析 篇4

摘要:环境审计作为审计发展的新方向,受到格外的重视。本文试图通过对环境审计的定义、主体、目标、评价依据进行理论阐述并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资金审计的案例分析,对环境审计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全面介绍。

关键词:环境审计;受托责任

一、 环境审计定义

关于环境审计的定义很多,国内外的研究结论各不相同。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定义是:“环境审计是环境管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借此,管理部门可确定组织的环境管理系统在确保组织的经营活动符合有关规章和内部政策的要求上是否充分。”国内学者陈思维(1998)认为,环境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系统及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使之积极、有效、得到控制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的审计活动。学者李雪和杨智慧(2004)将环境审计定义为:“环境审计是为了确保受托环境责任的有效履行,由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依据环境审计准则对被审计单位受托环境责任履行的公允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鉴证”。

因此,笔者综合考虑各方因素的前提之上认为,环境审计是有审计权利的单位机构对环境管理系统及其活动进行鉴证,看其是否符合规章政策并给出建议的审计活动。

二、 环境审计的要素分析

1、 主体

环境审计主体在此主要指环境审计的受托人,即进行环境审计的专业人士。一般而言,我国的环境审计人员通过两种形式产生,一是直接将单位的审计部门中原有的审计人员额外进行培训,形成新的审计小组进行环境审计;二是由与环境、审计有关的经济学家、环境学家、计量学家以及注册会计师、审计师等,组成环境审计小组,对内容复杂、涉及面广的项目进行环境审计。目前,我们两种形式都有涉及,还有专门成立环境审计机构的发展趋势。

2、 目标

环境审计的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相应改变完善。因此,我们认为研究环境审计的目标可以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基本目标主要是指对环境经济活动进行鉴证、评价、报告而达到的预期目标。例如,重点调查单位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是否有效合理利用资金。具体目标则是根据具体的项目而特定的目标,具有针对性和特殊性。

3、 评价依据

环境审计的评价依据主要指环境审计准则以及关于保护环境、资源的法律法规等。环境审计准则是对环境审计原则的具体化,主要包括对环境审计人员的能力认证(是否有能力胜任工作、是否具有基本的道德素养等)以及对审计人员的行为约束(准备、实施和报告三个阶段的具体要求)两个方面。保护环境、资源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宪法中对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国家指定的环境标准等。

三、环境审计案例分析

1、 审计项目名称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程资金审计

2、 项目背景

内蒙古自治区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大气环流规律,决定了内蒙古在全国生态大格局中的特殊重要地位。但是由于不合理大面积垦荒,草原过度超载放牧,加之开发利用过度,生产方式落后等因素,造成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目前,内蒙古是全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省区之一,风蚀、水蚀和土壤侵蚀面积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二、第三。因此,党中央、国务院确立了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的一系列新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自治区政府还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等九个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

3、 审计目标

通过审计和审计调查,检查中央和自治区有关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揭露并剖析在工程实施、项目管理中因决策失误、管理不善等造成损失浪费以及在资金分配、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建议和意见,促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我区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4、 审计和审计调查对象

自治区本级、12个盟市及101个旗县发展和改革、财政、林业、水利、农牧业、粮食、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以及其他与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相关部门、单位,实施项目的苏木乡镇以及嘎查村,项目覆盖的农牧户。

5、 审计调查重点

(1)计划执行情况。重点审查项目主管部门是否按照规定程序立项、申报和批准项目;实施单位是否按批复的计划及实施方案编制作业设计并组织施工;是否存规模、在变更项目建设地点、标准和主要建设内容。

(2)资金的管理、使用及钱粮兑付情况。重点审查财政部门是否按规定及时足额拨付项目资金,有无平衡预算、截留、挪用、抵扣等资金问题;项目主管部门和用款单位是否严格实行规定,是否存在提供虚假会计资料、虚开发票等弄虚作假行为等等。

(3)工程项目的质量及效益情况进行审计调查。重点调查项目实际完成的建设任务是否与计划一致,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造林种草成活率、保存率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有无因决策失误、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损失浪费等问题。

(4)对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调查。重点调查国家制定的政策、对顶是否符合地方实际和农牧民的意愿,能否得到有效执行;工程项目的实施与农牧民增收是否能有机结合,实施退耕、禁牧后农牧民的经济来源有无保证等等。

6、 审计评价标准

(1)国家级管理办法。《退耕还林条款》《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等。

(2)自治区级管理办法。《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等。

7、审计结果

内蒙古自治区在4个月内,300多名审计人员对44个旗县的七项生态建设工程(分别是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保持重点防治、湿地保护区建设工程)进行了环境审计,采用“上审下”与“同级审”、“交叉审”相结合,单一项目审计与多种项目审计相结合,财务收支审计与效益审计相结合的方法,查出存在恶意挪用资金、资金拨付延迟以及国家要求与地方执行脱节等问题资金5.5亿元,还存在对生态建设工程的投资不合理、虚假财务报告来虚增利润、缺乏完善的监督和考核体制以及侵害个别牧民利益的现象,引起了自治区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责令期限改正,对严重情况进行通报批评和处罚措施。(作者单位:东南大学)

参考文献:

[1]吕靖原. 内蒙古环境审计的实践与探索[D].内蒙古大学,2012.

[2]崔献华. 我国环境审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

[3]吴俊峰. 环境审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

环境审计理论存在的问题 篇5

一、当前环境审计理论综述

环境审计理论是用来解释、指导和预测环境审计实践的系统化、理性化的认识。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 是指环境审计据以产生、完善和发展的基础理论, 或者说能用以解释和说明环境审计变化的状态和原因。可简单解释为环境审计理论发展的根本或起点, 是支撑源于环境审计实践的系统化理性认识这一体系的根脚或起点。理论基础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 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 它可以发生变化或用新的理论补充, 因此它具有动态的性质。理论基础是动态的, 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及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 将会以最新、最科学的先进理论进行补充。当前, 环境审计理论基础有可持续发展理论、受托经济责任理论、会计系统理论、抽样计量理论、经济外部性理论、环境资源价值理论、大循环成本理论等。

(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当今发展经济学中最受注目的理论之一。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人类需要的同时又不损失后代人类满足他们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这一理论的出现与环境审计的兴起几乎是同步, 而绝不是巧合, 因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首先, 可持续发展是环境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基石;其次, 可持续发展又是环境审计的最终归宿。实施环境审计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 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免遭污染与破坏, 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对于受托经济责任理论是我国著名学者蔡春在他的《环境审计论》一书中提出来。从表象上看是环境问题的严峻导致环境审计的产生, 但深入分析则有其产生的理论基础。由于环境资源无法切割分配, 在民主社会里, 它理所当然地归社会公众共有。而环境资源所有权的共有性, 决定了环境资源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产生。受托经济责任理论是审计理论的主要内容。因为从审计产生的根源来看, 受托经济责任是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 而受托经济责任的产生又源于资源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的分离, 这种“分离”不仅是审计产生和存在的基础, 而且也是审计发展的根本原因。

(三) 会计系统理论。

会计与审计是紧密相连的。通常认为, 审计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 但这些经济活动却是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为载体反映出来的。会计系统是生成这些信息的“加工厂”, 因此会计包含了审计的对象。审计实施过程中所收集的证据大多来自于会计系统, 并且审计或审计技术也常常作为会计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 在很多方面, 会计与审计是不可分割的。会计理论作为会计实践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基础, 为审计的实施提供了可能。

(四) 抽样计量理论。

内部控制的日趋健全, 企业规模的日益庞大以及高等数学方法的广泛应用, 使得抽样技术在审计上广泛运用成为可能。由于审计抽样大量地应用统计抽样计量理论的有关概念和方法。因此, 以现代抽样计量理论为后盾构建环境审计理论便成为一种必需。由统计知识、数学方法相结合而成的抽样计量理论也是环境审计理论基础的组成部分, 是环境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基础。

(五) 经济外部性理论。

经济外部性理论是指某个微观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微观经济单位所产生的非市场性的影响。如果这种影响是有益的, 就称为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 如果这种影响是有害的就称为外部不经济性或负外部性。

(六)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环境资源价值可以分作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比较实的物质性的产品价值可以称为有形的资源价值, 简称资源价值;一部分是比较虚的舒适性的服务价值, 可以称为无形的生态价值, 简称生态价值。

(七) 大循环成本理论。

大循环成本理论就是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 强调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对环境资源的破坏消耗, 必须给予充分的补偿, 在产品价格的形成、劳务服务的提供中有所体现, 从而形成环境补偿资金, 这部分资金在企业中的开支及有关部门的收缴、使用的真实、合理、合法及有效性如何, 亦需要审计部门进行监督见证, 这就为环境审计的顺利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当前环境审计理论存在的问题

(一) 当前环境审计理论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企业会计、审计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 但还没有关于环境审计理论的评价标准。当前环境审计理论中主要问题有:

1、经济外部性理论存在的问题。

经济外部性理论是指某个微观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微观经济单位所产生的非市场性影响。如果这种影响是有益的就称为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 如果这种影响是有害的就称为外部不经济性或负外部性。有学者认为经济外部性理论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 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组成部分。而且, 经济外部性更为关注的是环境效益与环境费用的计量, 它对环境会计的构建将产生直接影响, 这似乎是宏观环境会计的产生基础, 而对环境审计的产生没有直接影响, 因而不是环境审计的产生基础。

2、环境资源价值理论存在的问题。

传统经济学忽略了环境资源的价值, 认为环境资源是大自然赐予的, 没有人类劳动的凝结, 无须在市场上购买, 因而不具有价值。根据西方效用价值理论认为, 某种物的价值来源于它的效用。人们获得的效用不一定非要通过生产和劳动, 效用也可以从大自然的赐予获得, 而且人们的主观感觉也是获得效用的源泉。根据这一理论, 一切环境资源都应具有价值, 因为它们对人们有效用。因此, 有学者就认为环境资源价值理论强调的是环境资源的价值性、核算的重要性以及计量的前提条件。不可否认, 这一理论是环境会计学的核心研究内容, 并对实施环境会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但似乎并不存在明显的受托经济责任, 这与审计产生的基本前提———受托经济责任是不相吻合的, 因而环境资源价值理论同样难以构成环境审计的产生基础。

3、大循环成本理论存在的问题。

大循环成本理论是从整个物质世界的循环过程看待成本,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 它不仅考虑人类劳动消耗的补偿, 而且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各种物质资源的消耗、破坏的补偿及更新或重置, 使自然界保持原有的良好状态, 从而达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最终才能使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完成良性循环。但是有学者也认为从大循环成本理论涉及的基本内容看, 该理论主要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提出了大循环成本的构成要素, 进一步明确了环境成本的含义。很显然, 该理论对环境成本研究乃至环境会计的核算与推广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遗憾的是, 这一理论同样忽略了受托责任, 所以将其界定为环境审计的产生基础在理论上是不能成立的。

(二) 社会各界对环境审计理论的认识不足。

由于我国环境审计起步晚, 还处在对环境审计的理论研究和探索阶段, 尚未形成完善的环境理论体系, 也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所以环境审计还不能够对社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力, 所以没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例如, 某工厂废气对社会有害, 但排放却是免费的,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必然不会选择安装净化设备而增加其成本, 而选择免费排放的做法, 污染了周边居民的居住环境, 居民承受了影响健康的负外部经济, 却不能因此而得到补偿。假定环境对此类废气的自净能力已被超出, 社会对此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听任环境质量恶化;二是拿出钱来治理污染。后一种选择意味着企业将治理污染的那部分成本转嫁到全社会, 而没有计入其自身产品的成本或价格。经济的外部性理论揭示出, 如果听任负外部经济的扩散, 企业负费排放污染物, 由无辜的外部经济单位承受损失, 或者把治理污染的成本转嫁给全社会, 这是一种极不公正的状况。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 可以通过政府行为和市场手段两条途径解决。在没有成熟的市场体系条件下, 主要靠政府的力量去消除环境的外部不经济性。政府行为主要是实行管制和经济刺激的两种手段。管制就是有关行政部门根据相关法律, 规章条例和标准等, 直接规定生产者产生外部不经济性的允许数量及其方式。经济刺激就是实行环境收费、财政补贴和押金制度等。无论是实行管制还是采用经济刺激手段, 这些环境保护政策要得到很好的实施, 都需要借助环境审计。对环境控制责任的监督, 是环境审计的重要职责。正是因为社会对环境审计理论的认识不足, 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一个理论体系去制约, 所以才会造成很多环境污染没办法去处理。

(三) 环境审计理论研究不系统、不成熟

1、环境审计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性。

目前, 我国理论界对于环境审计的研究大多数只注重某一方面的研究, 而不是从整体的角度展开, 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环境审计理论同其他理论一样, 应该具有一个完整的体系, 这一体系也具备一个完整理论体系所应具备相互联系的组成要素, 如果只是研究其中的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其他, 就可能造成各个理论要素之间的不协调, 这对于完备环境审计理论是极为不利的。

2、对于环境审计应用理论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的关系没有处理好。

环境审计理论可以分为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其中, 基础理论包括环境审计的定义、目标、假设、原则、本质等。理论性强, 可以间接指导和预测实务, 是环境审计的研究基础;应用理论包括环境审计准则、程序、方法等, 实务性强, 可以直接指导实践。环境审计基础和应用理论是密不可分的, 其划分没有绝对的分开。

三、当前环境审计理论研究给我们的启示

(一) 建立和完善环境审计理论体系。

建立和完善环境审计理论体系, 要制定环境审计理论评价标准, 使环境审计的开展有法可依。建立和完善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环境审计理论结构是环境审计理论系统的一个框架, 它为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 使理论研究更为有序, 更具有科学性。

(二) 提高社会各界对环境审计理论的认识。

要大力宣传环境审计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加大环境审计的宣传力度, 使社会公众充分认识到治理环境、保护环境、开展环境审计的重要性, 充分了解环境审计理论基础知识, 支持和配合环境审计。同时, 促使企业在政府倡导、公众参与和市场压力的氛围中重视环境保护问题, 自觉开展环境审计, 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

(三) 注重系统化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

理论是否系统将直接影响到这一理论是否具有说服力, 是否能够正确而有力地指导实践。在目前我国的环境审计研究中, 正是缺少这种系统化的研究。这与目前我国环境审计研究条件是有一定关系的。我国环境审计研究比较晚, 虽然学术界对于此项研究已经表现出极大的关注, 但真正系统研究的还不多。并且我国政府、企业各方面对环境的关注还不像国外那样热, 各项环保措施并没有真正到位, 加上企业所披露信息大多没有涉及到环境信息, 这些条件都对环境审计的系统化研究有一定限制, 直接影响到环境审计研究的进程。由此看来, 在当前注重环境审计基础理论研究对于环境审计系统有着重要意义, 只有理论基础牢固了, 才能使环境审计研究有一个正确的方向, 才能在此基础上有更好的发展。

目前, 环境审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其进一步发展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由于审计学的日益成熟, 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在近年来的迅速发展, 使构建环境审计已经具备了相应的理论基础。在全球绿色革命浪潮的推动下, 环境审计必将在理论上构建起来, 在实际中得到普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正兴.环境审计[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 2001.

[2]刘长翠, 耿建新.企业环境审计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服务环境理论 篇6

首先, 这个了解是建立在理论的细致梳理之上的。《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用多达百分之六十的篇幅, 言简意赅的叙述了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历史与现状”, 朴实无华的书写了公共环境设施的“自然生态”属性, 亲和热情的介绍了环境设施的“人文性”, 求索严谨的论证了设施与“城市地域”的密切关系, 并把“人性化设计”和“设计的构成要素”清晰阐释出来。于是, 全书就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同时上述的叙述又是建立在对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的历史归纳与中外比较之中, 并格外重视中外城市在公共设施建设上的社会理念, 由于“审美”的不同, 形成不同的设计体系。因此, 这一部分的理论抒写, 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 更把集合中外的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优长, 放在当代性的视野中间。这样我们就看到了本书的作者所强调了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理念, 既讲究中国式的“整体意境”, 又重视西方的“在秩序中表达个性”。他们认为:环境与人是公共设施设计的核心, “健全”、“个性”、“人文关怀”和“关照历史文脉”是今天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着眼点, 而与自然, 与社会, 与经济, 与城市各方面的“和谐”是公共环境设施设计艺术的全过程。显然, 《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一书, 不是一般的城市设计的专业著作, 而是一部反映着中国当代关于公共环境设施领域里的较高层次的理论总结, 并且是集工程、研究、教学和艺术审美于一体的人文学术作品。

由于本书的叙述语言和设计语言是在既要学术性又要大众性的维度之中, 所以它也是一部深入又生动的讲述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具有科普特征的著作。这是应当提倡的。学术专著要以一定的高度服务于教学和科研, 还要以科学的热情活跃在百姓的文化生活中。当年裴文中教授的《北京猿人》就是科研与科普的结合,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华夏青年。今天城市发展快速而高效, 公共设施设计急需深度普及, 这既是城市文化的需要, 也是提高城市市民宜居素养的需要。《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从一开始就把调研与撰写结合起来, 力求系统全面。这就表现出它的知识的综合性, 阐述的明确性和介绍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科学性, 并把文化的审美贯穿到全书。可以说, 每个生活在公共环境中的人都应该阅读这本著作, 以提高我们对公共环境的认识, 对城市环境质量的理解, 和城市建设者、设计者一道去维护城市环境的绿色发展。

其次, 对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了解还是建立在实践的调研中的。《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一书, 有两章关于天津的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调查报告。以详尽的数据, 尤其是对设施细节的有层次又有序列的记录, 把天津近年来的公共设施建设实践收入到研究成果之中。同时配以图片, 使全书尤其是调查报告栩栩如生。由于调研是为理论的梳理做前导, 而且以此为典型事例, 让全书具有全局的概括意义。所以, 这一部分的叙述一方面举一反三, 另一方面注重特点的示范力量。例如, 调研突出了天津地域特色。古文化街的明清韵味, 五大道的域外风情和滨海新区的中国当代神采, 都被作者凸现出来, 并阐释了环境特点和公共设施设计的互相依托关系。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的审美既是当代国际的, 又是发掘历史传统的。把天津的中外交汇, 个性共存, 河海通津, 近代绚丽等等, 从公共设施的文化表现上一一调查分析出来。同时, 指出不足, 提出更为妥贴完善的设计举措, 这些既前瞻又可操作的建议, 和本书的理论阐述相互印证。使《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一书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城市建设者、城市管理者, 尤其是城市的环卫职工, 大家都亲切称之为“城市的美容师”。看了钟蕾和罗京艳撰写的《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这本书后, 我的脑海忽然蹦出了一个“城市理论美容师”的称呼, 并想把它刻成铭牌, 送给这个团队, 以及所有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

城市在发展, 对公共环境的文化需求日益提高。人们面对快速变化的城市, 经济繁荣所带来的绚丽, 总是在获得某种满意的同时, 还需要人文的浸润和精神的提升。这种浸润和提升是可以表现在载体上的, 像琳琅满目的城市公共设施, 大到立体交通的道桥, 小到街巷两侧的垃圾桶指示牌, 无不折射着某种惠民的思考, 而且其中的舒适方便, 甚至雄浑和巧妙, 都无不注入着精神的伟力和美的魅力, 无不体现着公共设施设计者、实施者的拳拳心灵和辛勤的奉献。居民从中也会享受着情感和爱心的抚慰。而这些, 关乎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也关乎着城市的发展内涵。

当然, 这一切来源于参加城市美容的人们, 而理论美容的努力, 使城市环境建设有了深入, 有了悠远, 有了隽永。

《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作为一部有理论构架, 有周密调研的专著, 必定会在中国城市快速又高效发展中, 起到良好而理性的助推作用。希望本书的作者再接再厉, 为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理论在铺了这块基石的基础上, 把“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理论美容, 推向更高层面。

书名:《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

作者:钟蕾

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服务环境理论 篇7

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电力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客户对电力的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家也加大了对供电服务的监管力度,供电企业必须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服务工作上来,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才能赢得客户,不断培育和保持竞争优势,所以如何有效地实现电力企业的优质化服务,就成为电力企业和学者常常思考的问题[1]。传统研究基于SERVQUAL量表的供电服务质量评价法是在SERVQUAL五个维度的基础上,结合供电服务的特点,提出了供电服务质量维度,从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有形性、稳定性六个方面来评价供电服务[2,3]。综合指标评价法中往往通过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多级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对各指标给出单个得分,通过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对供电服务质量进行评价[4]。客户满意度指数是通过评价客户对供电服务的满意度来评价供电服务的质量,该方法关注质量产生的最终结果,而较少涉及深入分析形成最终结果的原因[5,6]。

根据现代服务质量管理理论,国内部分学者将供电企业服务质量的评价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外部评价主要是从客户的角度进行评价,内部评价主要是指供电企业服务过程和服务能力的评价[7]。内部评价的作用是对服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发现具体流程中存在的服务瓶颈,从而诊断出企业在提高供电服务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为引导企业业务流程的持续改进提供帮助[8]。服务蓝图可以被用来设计新的服务流程,同时也可被用来解决现有服务传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使决策者能够识别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9]。本文拟利用服务蓝图理论模型,在流程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出和客户联系紧密且接触频繁节点的评价指标,并从关键业务流程的关键环节中选取指标,建立供电服务内部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最后对供电服务内部评价结果与服务过程的评价数据进行分析。

1 服务蓝图理论

服务蓝图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 Shostack 和 Brundage 等人提出的准确地描述服务体系的工具,它借助于流程图,通过持续地描述服务提供过程,服务遭遇、员工和顾客的角色以及服务的有形证据来直观地展示服务[10]。通过服务蓝图,有效地将服务分解为服务提供过程的步骤、任务及完成任务的方法,使服务提供过程中涉及到的人都能清楚了解自己所处位置,并能清晰识别客户与服务人员的接触点和影响到客户感知的后台支持业务点[11],进而可以从这里出发来改善服务质量。

服务蓝图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整个蓝图包括四个部分[12],自上而下分别为服务行为、前台接触员工行为、后台接触员工行为和支持过程。分割四部分的三条线分别为外部相互作用线,可见性线和内部互相作用线。绘制服务蓝图的首要步骤是要将服务的流程和子流程清晰准确地描述出来[13]。绘制服务蓝图的规则并非一成不变,因此所有的特殊符号、蓝图中分界线的数量,以及蓝图中每一组成部分的名称都可以因其内容和复杂程度而有所不同[14]。

2 基于服务蓝图理论的业务流程分析——以装表接电业务为例

为了更好的理解基于服务蓝图理论的业务流程分析,本文以装表接电及回访业务为例,展示该业务的服务蓝图分析。结合供电服务自身复杂性和客户需求多样性的特点[15],本文对传统的服务蓝图稍作变化,以助于理解后台接触员工与支持过程在服务提供中的角色和作用。装表接电及回访业务的服务蓝图如图2所示。

流程分析的目的是找出业务服务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为之后建立有效的供电服务内部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基础。通过分析流程可以看出,影响给用户接电期限的为营销部、生产技术部、调度中心三部门会签与客户服务中心组织送电这两个环节,且这两个环节均为多部门完成,容易存在多部门时间冲突及配合问题,因此需重点监督这两个关键环节。客户工程承揽单位的评价结果将会影响客户以后进行承揽单位的选择,为了对客户负责,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应该认真、公正的做好回访工作,需重点监督这个关键环节。

3 供电服务内部评价的指标体系

3.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供电服务质量评价要以供电服务的全过程为研究主线,通过对供电服务业务分类以及对服务业务流程的剖析,研究服务承诺,找到考核点,为了保证指标结果的客观性,主要是从定量的角度提出内部评价指标,然后设定考核标准,建立内部评价体系,实现供电服务质量的综合评价。评价指标的建立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实用性、客观性、独立性、层次性、精炼性和可测性。

3.2 供电服务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供电服务质量涉及多业务多环节不同要求的多方响应,而每一个方面又需要通过多个指标或多级指标来衡量,因此选择多层菜单式指标类型框架结构。

供电服务的质量可以通过各关键业务的服务质量分别考察。关键业务可以利用德尔菲法来确定,限于篇幅,这里给出最终确定的供电服务内部评价指标体系的业务框架,如图3所示。各业务的评价结果通过层层递归,最终形成多层次的供电服务评价结果。

供电服务评价的基础是对供电业务的评价。对各业务的评价,一方面需要考察业务处理情况,另一方面还要兼顾客户满意度。业务处理情况的考察,既要分析业务流程各个环节,还要从总体上评判业务总体准时完成率。准时率由各级外部监管部门的环节规定环节所需时间的完成度所体现,根据现行一般准则对完成实际时间与规定时间比较,对其打分,分为5个等级,快速完成、一般快速、一般完成、拖延完成及恶性拖延。图4是单业务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供电服务业务环节众多,应该通过应用服务蓝图理论进行流程分析,筛选出和客户联系紧密并且接触频繁的节点设立评价指标,最终结果见表1。

4 供电服务内部评价模型

根据供电服务各业务评价指标,可以用建立各业务的评价模型,通过各业务的评价得分与权重加权层层归集,得到供电服务的最终得分。

4.1 确定指标权重

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的是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最终确定的业务及关键环节相对于上级指标的权重见表2。单业务评价模型中公共参数TiOi的权重别为[0.6,0.4],PiCi的权重则为[1,-1]。

4.2 计算供电服务及各层业务得分

单业务评估模型可以分为4个层次,各层次之间都由代表不同意义的权重相互联系。其中,第1层次Bi是供电服务的单业务质量得分;第2层次是业务处理过程得分Pi和客户满意度减分Ci;第3层是业务环节处理得分Ti和业务总体准时完成率得分Oi;第4层是业务处理单个环节得分tijwij表示Bi业务对应关键环节tj的权重。综上,Bi业务的各层评价得分可以表示为:

Ti=∑tj×wij (1)

Pi=Ti×0.6+Oi×0.4 (2)

Bi=Pi-Ci (3)

其中:tj可以通过该业务环节处理时间的历史数据或通过专家咨询确定一个相对的时间标准的参考值,以此确定具体分值;Oi的分值确定可以参考电力监管委员会和国家电网对于相关业务规定时限;Ci可直接采用客户不满意的比例作为分值。

在对单业务评价的基础上可得到供电服务Q以及业务Qk的得分表达式:

Qk=l=1nBi×γil(4)

其中:γil为业务Bi相对于Qk的权重。

Q=k=13Qk×φk(5)

其中, SymboljA@kQk相对于Q的权重。

4.3 基于服务数据的供电服务评价

供电服务内部评价模型中的业务数据的采集主要通过各业务处理过程中的监督记录表格的记录来获得。通过供电服务内部评价指标体系对供电服务进行评价,供电企业可以对供电服务的现状有个总体的大致判断。

某业务的单次服务的耗时情况分析,需要了解三个信息:处理该业务的标准时耗、历史均值和本次时耗。业务的标准时耗可以通过电力监管委员会或国家电网及各级公司的文件规定获得,而业务的历史均值时耗则可以通过该业务的历史数据计算均值得出。指定业务处理中的标准耗时为“1”,将历史均值耗时、本次实际处理耗时的数值与标准耗时相比。对于业务处理时耗均值高于标准值的业务,应引起管理层的重视,并采取根据业务实际调整业务标准、或分析业务瓶颈提升业务能力等措施。

通过对现有主要业务的客户满意度分析,可以对各业务的实际服务水平有个直观的印象,进而找出供电服务中亟需解决的急难问题。对于客户满意度显著低于其他业务的业务,应该是供电企业需要关注和重点投入业务。供电企业需要从业务流程设计、人员服务态度、场所设置等多个方面入手,深切了解客户的需求,逐步提升客户的满意度。

通过单业务的流程环节分析,可以找出业务中的瓶颈环节并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供电服务质量的高低与供电企业工作人员的业务处理情况密切相关。对人员在业务处理中表现进行评价,需要有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一般为部门文件规定或经验值。据此,对员工在各个业务环节上的工作进行分析,找出其擅长工作领域,指出其工作中有待提高的地方,又可以辅助员工的绩效考评。

5结论

供电服务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服务蓝图能够帮助企业准确识别供电服务中各个业务及环节中的关键部分,通过流程分析找到企业与顾客的接触点,并使员工和部门清晰认识自己在服务过程中的定位,这对于企业改善供电服务来说是一个有效的辅助工具。本文基于服务蓝图通过构建供电服务内部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模型并结合服务数据对供电服务进行评价,而具体服务和业务的可操作性决定了所构建指标体系和模型的有效性。在电力市场改革化的进程中,通过对供电服务的评价和改进可以帮助供电企业发现具体服务过程中存在的服务瓶颈并提升竞争力,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提升社会效益。

服务环境理论 篇8

声景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 主要是研究人耳、使用者各方面特征、声环境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1]如几位学者分别提出了声源的远近、动静、角度、数量、开敞性和持续性都会影响声音的主观评价。[2,3]还有研究揭示了受访者因素与声环境的关系、[2]其他物理因子对声舒适度的影响。[4]经过多年探索, 对城市开放广场、城市地下空间、城市居住区、医院、学校、历史街区等城市公共空间内声景进行了大量研究, [5]丰富了各类城市空间和建筑类型的声环境理论体系。

交通综合体是以交通功能为核心, 整合商业、住宿、娱乐等多种功能的城市综合体建筑。[6]它逐渐成为交通建筑中运用最广泛的形式, 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不断提高。[7]交通综合体声环境研究不仅重要, 而且特殊又有趣。一方面, 交通建筑以交通功能为核心, 相对其他类型建筑来说, 建筑的空间组合和交通流线设计特征明显, [8]功能、空间、材料和使用者等方面的因素使其声环境具有明显的特殊性;[9]另一方面, 交通综合体形式丰富多样、体验复杂多变, 多功能的分布与协同、大体量的划分与统一、各空间的分隔与组合、多流线的穿插与整合, 使其声环境变得丰富而有趣。

以往关于交通综合体声环境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交通和设备噪声控制、候车 (机) 厅音质设计、声环境主观评价等方面, 以涉及部分影响因素的调研测试、统计分析和模拟为主, 尚未形成完整的交通建筑声环境感知理论。因此, 本文旨在探索关于交通综合体声环境感知的规律, 分析其核心影响因素, 探讨其相互关系。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扎根理论是一种强调研究过程和理论生成的质性研究方法。其最初应用在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 近年来在建筑学科的应用逐渐增多。[10]其扎根于事实, 适合探索尚未形成成熟理论的问题,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理论的形成都是一个“自然涌现”的过程。[11]本研究根植于系统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寻找反映交通综合体声感知现象的核心概念, 然后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交通综合体声理论。主要包括“产生问题”“数据收集”“数据处理”“理论建构”四个阶段, 基本程序如图1所示。

1. 产生问题

带着对交通综合体声研究的兴趣, 我们对交通综合体声感知的情境进行了观察式调研, 同时与其中不同主体进行互动。围绕这一模糊的主题, 随机选取15位访谈对象进行了0.5~1 h的开放式访谈。以“您对交通综合体的声环境印象如何?”等笼统的问题切入, 引导受访者表达自己的感受。

通过本阶段的调研和访谈发现, 使用者对交通综合体声环境的感知虽然可以限制在某一空间进行探讨, 但以使用者为主体视角的声环境感知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过程性的、经历性的、整合性的, 体现在不同空间的声环境感知相互影响, 并且与个人因素、环境因素、时间经历等多方面相互交织、彼此关联。所以, 本研究的问题明确为:探讨交通综合体声感知的核心因素和基本模式。

2. 数据收集

扎根理论的抽样方式为理论性抽样, 通过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概念、范畴或理论, 来指导下一步研究的抽样和资料的采集。[12]数据收集阶段共分两次抽样进行。

第一次抽样, 以产生问题阶段得到的“是否经常出行”这一理论特征进行理论抽样, 进行了15次0.5~1 h的非结构访谈, 其中8人为经常出行的高校师生, 3人为经常出差的职场商政人士, 2人为不常出行的高校学生, 2人为不常出行的村镇居民。访谈以日常生活会话的方式进行, 强调个人想法的自然流露。这一阶段积累了一定的数据, 明确了两个理论特征:一是人们对声环境感知不够清晰, 而且相对被动, 为下一阶段选取访谈对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二是人们对声环境感知既有对某一环节的局部印象, 又有全程累积的整体印象, 这为下一阶段的访谈提供了方向。

第二次抽样, 选取有建筑声学知识背景的访谈对象, 围绕交通综合体声环境整体感知进行了15次0.5~2 h的半结构访谈。访谈使用开放性问题, 以谈心的方式鼓励访谈对象说出自己真正的想法。访谈内容依照对象的不同而各有侧重, 主要包括综合经历、综合感受、整体印象、特殊细节、影响因素、作用模式、改善机制等, 但不限于以上内容。本次抽样问题相对明确, 内容相对集中, 获得了丰富的数据。

3. 数据采集和整理方式

访谈地点均选在能够使受访者放松交谈的环境中进行, 全程录音。访谈结束后, 及时整理资料, 做研究笔记, 深入理解数据并激发理论思考, 笔记本身也是重要的研究数据来源。

及时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 以所确定的相关概念和范畴, 作为“理论抽样”的依据, 选取下一位具有“理论特征”及能为本研究提供密集、丰富信息的受访者展开深入访谈, 直到不再有新的概念或范畴产生, 即理论饱和为止。

三、数据处理

在完成初步的数据收集后, 及时通过实质性编码进行交通综合体声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对交通综合体声感知中实质性事件所发现的模式做概念上的总结, 通过不断比较促成更多的范畴、特征的形成及对数据的概念化。这是构建理论的关键和基础环节, 包括开放性编码、轴心编码、选择性编码3个步骤。

1. 开放性编码

开放性编码是指对数据进行逐行编码并逐层概念化和抽象化, 通过不断比较, 把数据及抽象出的概念打破、揉碎并重新综合。如表1所示, 将“明明知道自己的车几点开”“天津火车站广播挺烦人的”“首都机场里面太大了, 没听到广播”等访谈数据, 通过前后文本语义分析, 给现象贴上a1到a3的标签。然后从这些标签抽象出概念“aa1广播干扰”。这一概念与其他数据片段处理中归纳的“aa2广播信息”具有相同的属性, 再将这些概念继续归纳, 得出范畴“A1广播效果”。

再如, 将“候车室有小孩哭觉得吵”“拉杆箱、小孩哭闹、微信语音, 这些是人的声音”等访谈数据, 贴上a95到a99的标签, 并进一步抽象, 赋予概念“aa15人的行为声”。这一概念与其他数据片段处理中归纳的aa16到aa18等概念都具有相同的属性, 再将这些概念继续归纳, 得出范畴“A2声源类型”。

2. 轴心编码

在开放性编码过程中发现, “A1广播效果”“A2声源类型”等范畴都与“空间声环境”这一编码有明显的联系, 这个概念反复出现, 并能够解释大部分研究对象的行为模式。所以将其确定为核心范畴“AA3空间声环境”。本研究运用“条件→现象→脉络→中介条件→行动或互动→结果”[13]这一经典逻辑模型进行轴心编码, 在众多范畴之间建立联系。最后涌现出“AA1行为策略”“AA2空间类型”“AA3空间声环境”“AA4其他客观环境因素”“AA5个体差异”“AA6时间经历”“AA7主观感受与需求”这7个核心范畴。表2以AA1为例展示编码过程。

3. 选择性编码

在“自然涌现”了前文所述的每一个核心范畴之后, 重新筛选那些可以和核心范畴产生重要关联的数据进行编码。这些核心范畴变成了进一步数据收集和理论性抽样的指南。通过反复比较数据和笔记, 并不断重复从理论性抽样到选择性编码的步骤。前文中的7个核心范畴经过选择性编码后均达到饱和。

四、理论建构

1. 交通综合体声环境感知的核心因素

达到饱和的7个核心范畴, 将关于交通综合体声感知的各个方面紧密联系起来, 所有数据、现象、概念, 最终都归属到这些核心范畴中, 它们就是交通综合体声环境感知的核心因素。这7个核心因素既各有内涵, 又联系紧密。下面以每个因素为主视角分别进行阐释。

(1) 行为策略。人们首先是带有目的性地进入交通综合体, 如乘车、接站等。为了实现这些目的需要完成购票、检票、穿行、等候等一系列行为。这些行为会涉及各个空间, 如室外广场、售票厅、检票口、通道空间、电梯空间、候车厅、候机厅等;也会涉及时间经历, 即在某一空间停留多久。不同个体在这一期间会产生不同的主观感受;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来决定下一步的行动策略, 比如去哪儿、做些什么、待多久。

(2) 空间类型。交通综合体是以各类空间为基本载体, 使用者的行为和经历都可以具体到某一空间。每个空间都具有自身的声环境和其他客观环境因素, 不同空间的多重因素中可能会有部分共性, 使得各个空间可以基于各种因素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空间的转换, 会导致某些因素产生比较明显的变化。

(3) 空间声环境。包括空间的声源、声场、传播等内容。某一空间的声源可能随时变化, 声传播也可能随着人员移动而改变, 所以声场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 使用者的主观感受也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而累积。

(4) 其他客观环境因素。包括空间环境、物理环境等内容, 如空间尺度、空间形式、装饰装修、热湿环境、光环境等。这些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 与声环境协同作用, 产生综合感受, 它对于主观感受的作用也随时间呈现累积性。

(5) 个体差异。个体的差异体现在社会特征、行为特征、心理特征等方面。不同的人可能对同一环境因素和刺激具有不同的感受和应激反馈, 从而采取不同的行为策略。

(6) 主观感受与需求。不同个体特征的使用者, 其主观感受可分为舒适区域、不舒适区域、超出生理承受极限三个区域, 同时体现在即时性感受、累积性感受两方面。交通综合体各类环境因素的即时性感受往往不会超出使用者生理承受极限, 但持续的不舒适感受会不断累积, 不断接近甚至超出生理承受极限。

(7) 时间经历。不同的行为策略会决定在各个空间中经历的时间, 在这期间, 各类环境因素协同作用, 对不同个体产生不同的主观感受和需求, 并且这些作用会随着时间持续累积, 不断变化。

2. 交交通通综综合合体体声声环环境境感感知知理理论论

理论建构阶段, 对前文实质编码得到的7个核心范畴进行理论编码, 确定因果、并列、递进等关系。根据前文各自内涵的阐释, 7个因素中的6个可以进行客观、主观类型的划分, 而“时间经历”因素是联结全部因素的核心, 将6个主、客观因素整合在一起。交通综合体声感知模型总体形态呈现为一种循环往复的结构, 行为从进入交通综合体时开始, 到离开时结束。每一个空间的经历就是一个单元, 或一次循环。期间主观感受不断累积, 个体需求不断变化, 不断改变行为策略, 继而选择特定空间, 决定经历的时间。

所以, 交通综合体声境感知理论就是:不同个体在其行为策略所选择的各个空间中, 经历了不同声环境和其他客观环境因素的协同作用, 一段时间内所产生的主观感受的总体累积。

最后通过文献回顾, 将初步构建的理论与已有的文献进行不断比较, 以发现和改进已有概念、范畴及理论的不足, 直到理论达到饱和。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访谈资料和研究笔记等数据进行的实质性编码, 得到了交通综合体声环境感知的7个核心因素, 分别是“行为策略”“空间类型”“空间声环境”“其他客观环境因素”“个体差异”“时间经历”“主观感受与需求”。它们之间存在因果、并列、递进等基本关系, 所有因素可以围绕“时间经历”进行整合, 形成一条贯通始终的声环境序列。不同的行为策略、空间组合、时间经历会产生不同的声环境序列。

交通综合体空间虽然丰富多样, 但不同空间的各类客观因素的协同作用效果可能相近, 因此, 可以基于交通综合体在建筑设计意义上的空间分类, 按照3类客观因素对空间进行“交通综合体声空间”再分类。同类“交通综合体声空间”的客观因素是类似的, 对于个体的影响也是相近的。

中外资源与环境理论比较及其启示 篇9

摘要:自然资源和环境生态要素是制约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但在经济理论中和中外经济思想对其认识上却有一个漫长、曲折的变迁过程。有意识地从文献中提炼其有价值的思想和智慧,成为我们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资源和环境生态难题的思想源泉和财富。资源环境问题的公共性和世界性属性也决定了只有通过各国、组织、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获得根本解决。

关键词:理论比较;自然资源;生态危机;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8-0011-04

自然资源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是在一定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要素统称。”一国的资源禀赋条件会为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分的支持和保证。我国进入2000年代成为“世界工厂”以后,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相应地也带来了资源供应紧张、生态环境恶化的负面效应。这不但制约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力,也严重削弱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指数。如何消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生态瓶颈是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理论命题。通过追踪中外相关文献,我们可以得到治理该问题的若干有价值思想。

一、古典经济学的资源供给思想

在经济思想发展的古典阶段,自然资源在经济理论中是一个重要性逐渐降低甚至消失的过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工业化初期,人们对财富和价值源泉的认识一直和自然资源联系在一起。威廉·配第的名言:“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为世人所熟知。后来法国的重农学派也把自然所赐予的农业“纯产品”当作财富的唯一源泉。然而,从亚当·斯密以后,自然资源无价值思想无论古典经济学,还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乃至在以后的边际效用价值论中都占据支配地位。斯密认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自然的要素虽然使用价值极大但交换价值极少甚至没有。李嘉图重申了斯密的这个思想,指出太阳、空气等自然要素“由于使产品数量增加,使人类更为富裕,并增加使用价值,所以对我们是有用处的;但由于它们所做的工作无需报偿,由于使用空气、热和水时无需支付任何代价,所以它们提供给我们的助力就不会使交换价值有任何增加”。马克思坚持并发展了李嘉图的观点,认为:“土地不是劳动的产品,从而没有任何价值”;“瀑布和土地一样,和一切自然力一樣,没有价值,因为它本身中没有任何物化劳动,因而也没有价格”。此后西方经济学的价值论遂转向以成本论、效用论和供求均衡论为主体的价值观。如马歇尔主张成本和效用共同决定商品价格,只有当成本和效用在边际上相等时,价格才能稳定下来,即所谓的均衡价格理论。而既然自然资源无须支付成本,当然也就没有价格,或者也可以说没有价值。后来的萨缪尔森等持与此一致的观点。综观以上理论发展脉络,自斯密之后自然资源的价值悖论向两个方向延伸:一是经李嘉图到马克思发展为劳动价值论;一是经边际效用学派到马歇尔发展为均衡价格理论。无论是劳动价值论还是均衡价格论都认为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

二、马克思关于资源的三种“生产条件”思想

马克思的著作中除地租理论外并没有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的系统论述。他和后来马克思主义者的资源环境思想主要表现在对三种“生产条件”并将其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深刻论述上。

马克思区分了生产条件的三种形式,其中第三种条件与资源环境密切相关,即“外在的物质条件”或“自然条件”,包括土地等自然资源。它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作为生存资料的自然富源。第二,作为劳动工具的自然富源。前者包括土壤、水域等;后者包括瀑布、森林、矿物、煤炭等。有利的自然条件增加了劳动生产率,减少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从而增加了剩余价值和利润的生产。按照马克思主义者的解释,自然资源的配置与教育、福利、城市空间等生产条件的配置一样是一个政治问题。外在自然条件的“价值”最终不仅取决于市场需求和地租,而且取决于一般的阶级斗争,特别是环境保护运动。

马克思进一步地论述了生产诸条件与国家、市场的关系。首先,生产诸条件既是生产力也具有生产关系性质,包括资源和环境生态条件。生产的条件是在确定的财产、法律和社会关系中得以生产和再生产的,这些确定的财产、法律和社会关系与作为生产力的这些生产条件的再生产既可能适应,也可能不适应。因为对于教育、健康、基础设施和自然环境的忽视,有可能削弱它们的生产力,继而间接地减少资本的生产力。最终导致经济危机。其次,生产条件的生产、分配不受市场关系(或价值规律)调节,必须有一种独立的机构,使资本能在适当的时间及地点、以其所需要的品质及数量获得劳动力、自然、基础结构和空间供给。这一机构只能是资本主义国家。最后,关于生产条件的供给问题。由国家供给生产一般条件似乎是自然的事情。“国家的功能就在于确保资本主义的整体利益,这一点个别资本是办不到的”。

三、生态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制度的第二种危机

“生态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一个学派。该学派从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出发,讨论资本主义市场和经济的增长对其自身资源、环境、社会条件的损害以及所导致的经济危机,对于当前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然而对于这一问题的最早认识却源于卡尔·波拉尼的思想。

(一)卡尔·波拉尼警示

1944年,卡尔·波拉尼出版了他的名著《大转变》,研究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和增长对资源、环境、生态等自然和社会条件造成的破坏所引起的发展和环境间的空前危机。他的思想警示人们深刻思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和环境生态约束的重要性,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作了先驱性的思想准备和理论奠基。

(二)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解释:生产条件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条件尤其是资源、环境生态条件尽管不能以资本主义方式生产出来,但资本还是要把它们当作商品资本来使用和交易。此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自然要素(资源、环境、生态条件等)具有了资本的性质。而由于它们无法以资本主义方式被生产和再生产,却以资本主义方式被买卖和利用,因此这些条件必须由国家来供给,导致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条件被政治化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结合非但没有把自身的资源生态条件生产出来,反而加剧了其损害的程度,削弱了资本自身的积累能力和利润积累能力,从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两方面酝酿了危机可能。因此,“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为一方,以资源、环境、生态等生产条件为另一方来阐释危机的。

(三)生态视角的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

资本主义所出现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危机迫使资本和国

家去面对这些基本矛盾,对各种生产条件施加控制和计划,从而导致为解决这些矛盾的生产条件更具有社会化特征(如环境规划、生态治理全民参与等)。虽然还不能主观断定从这一路径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时间表及过渡的可能,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当资本主义经由政治和意识形态斗争转向更加社会化的生产条件的供给时,资本主义便倾向于自我颠覆毁灭了。不过,资本主义自身并不具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自然而然倾向。需要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和强大社会运动(生态)的压力。总之,更加社会化的生产关系形式、生产力形式和生产条件形式结合在一起蕴含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可能性。资源、环境和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第二个矛盾和危机。

四、现代西方资源环境理论变迁

在1960~1970年代后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加剧等严峻现实面前,西方社会开始反思资源耗竭及生态环境恶化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制约问题,关注和研究的焦点也从资源稀缺、增长极限等转向了环境治理问题。

对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研究始于庇古。他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看作一种负外部性,不自动进入生产者的私人成本,其产品价格只补偿私人成本而无法弥补全部的社会成本,偏离帕累托最有效率配置。庇古的补偿原则是通过第三方规制即国家征收边际社会成本高于边际私人成本额度的税,称为“庇古税”,它一直是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直至迄今为止的经典政策依据理论。但按照科斯的观点,征收庇古税并不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很可能导致相关人的利益受损,整体博弈结果很可能是比较利益下降。但只要事前清晰地界定环境等类似公共物品的产权,市场交易就会自动地实现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当然,其前提假定是交易成本为零。在科斯理论的基础上产生了环境经济的产权理论:由于外部性导致了环境问题的出现,而产权制度缺失是外部性问题的根源,因此可通过建立合理的环境资源产权制度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一份麦多斯等人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该报告针对长期居主流地位的增长理论进行了深刻反思,挑战性地提出了“增长的极限”问题,指出决定和限制增长的基本因素——人口、粮食、工业品和污染这四个变量都以指数形式增长,而只有自然资源随着经济发展逐渐较少。无论政策如何加以调整,科技怎样进步,经济增长迟早会由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而停顿下来。人口的指数增长和不可再生资源的趋于枯竭将形成经济增长难以逾越的极限。要想从根本上逆转这种“世界末日”的到来必须彻底改变人类目前这种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经济增长方式,最终达到“零增长”。零增长思维给人类社会的资源透支行为敲响了警钟,也引起了人类对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和研究。而在此前的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就用触目惊心的案例阐述了大量使用杀虫剂对人类的危害,敲响了工业社会环境危机的警钟,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生态环境问题及发展观念的思考和讨论。同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发表了《宇宙飞船经济观》,将地球比作太空中的宇宙飞船,指出如果继续不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当超过地球承载能力时,就会走向毁灭。只有循环利用资源,才能持续地发展下去。

1968年,英国经济学家B.沃德(BarbaraWard)和美国微生物学家Rene Dubo发表了讨论全球环境问题的名著《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星球的关怀和维护》。该书从地球的发展前景出发,从社会、经济、政治等不同角度评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对不同国家产生的影响,呼吁各国重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随之而来的就是罗马俱乐部对资源维持增长极限的叩问。1992年,世界自然同盟主席施里达斯·拉夫尔发表了《我们的家园—地球》,对全球环境危机进行了广泛讨论,对发展与环境问题具有独特的见解:富国和穷国对环境危机应负的责任是不一样的,加上经济实力的巨大差异,使他们以不同的观点看待这种危机,这反过来又妨碍一起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案。拉夫尔认为,全球的环境问题要求全球解决。

理论的推动和现实资源环境危机促发了各国和世界组织的应对行动。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发表的《人类环境宣言》达成共识:我们只拥有一个地球,环境污染和不断恶化已成为制约全社会乃至全球发展的重大因素,各国必须采取共同行动,保护环境、拯救地球。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UNCED)发表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正式使用时任挪威首相的布伦特兰女士对于“可持续发展”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概念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认可,同时引起了人们对于代际公平问题的关注。可持续的理念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获得了共识。1991年,世界主要的环境保护机构提出了一份关于当前环境与发展危机的报告:《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强调人类文明处于危险之中,并提出了132项建议各国政府和人民采取的具体行动,呼吁所有人都采取可持續生存战略。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21世纪议程》。该文件阐明了人类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之间应作出的选择和行动方案,提出了与地球持续发展有关的所有领域的21世纪行动方案。《21世纪议程》被认为是人类环境与发展探索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

除以上基本研究外,西方学者对资源环境经济理论的其它相关研究还有资源与环境价值评估理论、基于市场的环境管理政策工具研究、越境环境问题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环境问题研究、环境非政府组织(NGOs)发展研究、环境管理中利益相关者的行为研究、环境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理论,以及“循环经济”新思维。其中,后两种理论的影响尤为深远。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已被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所证明。循环经济模式是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今天必然要做出的最佳选择,也体现着经济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因此,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与环境最佳互动关系的发展新模式。

五、中国资源环境思想的发展和创新

与西方完整、多维的资源环境理论相比,中国确实没有形成自己系统完善的资源环境经济理论。但却不缺乏深刻而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与智慧。从秦王朝统一中国开始,一个“铁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华文明得以成型。中华农耕文明一万年以来虽有各种自然灾害和战争的侵扰,但总体来说是稳定和安全的,因为传统的农耕文明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能力是有限的。中国4000年前的夏朝,规定春天不准砍伐树木,夏天不准捕鱼,不准捕杀幼兽和获取鸟蛋;3000年前的周朝,根据气候节令,严格规定了打猎、捕鸟、捕鱼、砍伐树木、烧荒的时间;2000年前的秦朝,禁止春天采集刚刚发芽的植物,禁止捕捉幼小的野兽,禁止毒杀鱼鳖。中国历朝历代,皆有对环境

保护的明确法规和禁令。中国历代农民都知道“取之于地用之于地”的道理,保持了土地能量的循环使用,使耕地经几千年而不退化。农民砍伐山林薪柴也控制在有限范围内,使村庄周围的燃料能永续利用。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科技从来没超出人力畜力和铁制农具的范围。人们自觉地根据耕地、山林草泽和水的资源总量来安排自己的生产和生活。由于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自我調节的、可持续利用的生存智慧,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

建国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片面追求产值的高速增长,甚至改革开放后的相当长时期内也单纯地强调GDP的快速翻番,相对地对传统增长方式所带来的资源约束和环境生态问题认识不足,导致资源环境意识薄弱,资源环境政策也长期处于边缘地位,使我国资源环境的理论研究及政策制定相对滞后,而且呈现出理论研究滞后于政策实践的态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总结了利用自然资源和发展经济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在借鉴吸收世界资源环境发展历史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

1992年,中国政府向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与发展报告》,系统回顾了中国环境与发展的过程与状况,同时阐述了中国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立场和观点。1994年,中国政府制定并批准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确立了中国2l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框架和各个领域的主要目标。此后,国家有关部门和很多地方政府也相应地制定了部门和地方可持续发展实施行动计划。1996年3月,八届人代会批准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与此同时,中国加强了可持续发展的有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及管理体系建设,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成立了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在相关法律起草、监督实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92年,中国政府成立了《中国21世纪议程》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2002年,中国政府向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全面总结了自1992年以来中国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情况和成就,履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有关文件的进展及中国今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构想。同年,我国又制定了《中国2l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提出了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资源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指导思想,同时设定了改善环境质量、遏制生态恶化的具体目标。2002年底召开的“十六大”又进一步确定了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2003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思想。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通过以上对中西方资源环境理论思想变迁、演进的分析及实践行动进展的要述,我们得到一个基本结论:无论中外古今,对资源约束、环境生态问题的理论思考和探索有效解决机制、路径的行动脚步从没有停止过。从这些文献及其中所凝炼的智慧中我们可以提炼出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这是包括我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处理和解决人类面临的这一共同理论现实难题的永远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和财富。而资源环境问题的公共品性质和世界性属性也决定了只有通过各国、组织、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获得根本解决。世界的事情要由世界人民办。人类只有与自然界共生共荣、协调发展。才能求得人同自然界的协调与和谐。

对于资源环境问题,温家宝同志的论断最具现实精神和远见:“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这是基本国情。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既要讲求经济效益,也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标本兼冶,突出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环境治理和建设;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资源开发与节约,依法严格保护环境与生态……减少环境污染。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只要我们努力践行这一路线和方针,我国资源可持续供给和环境生态良性治理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资源环境审计理论动因分析 篇10

对于资源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多数学者认为: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大循环成本理论、经济的外部性理论是资源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资源环境审计的最终目标是促进社会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直接目标是对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履行环境管理责任的情况发表意见。其中,公共受托责任理论是解释审计产生、发展的最本质理论,而可持续发展理论是解决发展与环境关系问题的理论依据。环境责任强化的关键是事前强化,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阐述有益于我们对环境和资源环境审计的理解。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概述

公共受托责任是政府及管理当局接受社会公众委托从事各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时承担的义务,是受托责任的延伸与发展。公共受托责任广泛存在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及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全过程。英国著名审计学家戴维·费林特教授所说“受托责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静态概念,而是一个含有丰富内容的动态概念”。杨时展教授认为,受托责任是由于委托关系的建立而产生的责任。公共受托责任源于受托责任,它是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的制度性特征,是政府公共权力行使的合法性所在。公共受托责任是一种思想,一种支配着审计发生、发展的本源力量,它的核心在于对公共资源管理状况的评价,主要发展方向是政府、企业更好地承担公共受托社会责任。

1. 公共受托责任的内涵。

公共受托责任目前国际上尚未有公认的定义。美国审计总署(GAO)认为:公共受托责任就是指受托管理并有权使用公共资源的机构向社会公众说明其全部活动情况的义务。最高审计机关亚洲组织认为:公共受托责任是指受托管理公共资源的机构报告管理这些资源及其有关的规划、控制、财务的责任。王光远认为,公共受托责任是指在公共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及管理当局作为受托方接受公共资源的所有者社会公众的委托,对公共资源进行管理和经营,并负有不断提高公共资源使用效率和效果的责任。从上面的定义来看,在公共领域,政府及管理当局与社会公众之间存在着受托责任关系,即公共受托责任关系。

2. 公共受托责任的核心在于对公共资源管理状况的评价。

公共受托责任来源于权力的公共性。社会公众赋予的公共权力是政府及管理当局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基础,是其履行公共受托责任的前提。公共受托责任的核心在于社会公众(或独立第三方监督机构)对作为受托方——政府及管理当局提供的信息进行验证,并以社会公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准,即按照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等公共资源绩效评价标准,安全性、公平性和环保性等公共受托社会责任标准,合法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等公共受托人履职行为标准,监督和评价受托方管理公共资源状况,并将结果反馈给受托方。强化公共受托责任,对于受托方加强管理,提高效率,向委托方提供更好的服务,并向独立第三方监督机构提供良好的信息通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承担公共受托的社会责任是公共受托责任的主要发展方向。

政府审计的公共受托责任是一种在政府与公众间存在的动态经济关系和管理关系,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主要有公共受托财务责任、公共受托管理责任、公共受托社会责任三种不同形态。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发展,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公众希望作为公共受托人的政府及管理当局在受托管理公共资源的同时,应承担起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生态环境及促进公平正义等社会责任,保障社会公众生活在稳定安宁、自然和谐的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中,并能更加公平合理地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因此,政府及管理当局更好地承担起公共受托的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当前公共受托责任主要的发展方向。

(二)公共受托社会责任的履行

公共受托的主要责任是政府及管理当局接受公众委托依法管理和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并为公众提供各项社会服务,其中最重要的是保障社会公众基本民生需求,不断满足公众改善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的要求。即运用公共资源建设发展民生事业,提供优良的民生服务是受托方政府及管理当局必须履行的主要公共受托责任。

1. 保障社会公众的基本民生需求是履行公共受托责任的核心职责。

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涉及教育、卫生、住房、社保等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这也是我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必然要求。因此,保障社会公众的基本民生需求是政府及管理当局最基本、最关键的职责,也是政府作为受托方接受公众委托履行公共受托责任的核心职责。

2. 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是履行公共受托责任的主要内容。

公共资源是具有公共性质的自然资源,政府为公众提供的交通、卫生、教育等公共物品及由此向纳税人征收的税金,它是政府及管理当局接受委托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因而,在一定区域内,运用有效的行政力量,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对公共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效益,最终达到公共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社会经济、公共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民生事业协调发展是公共受托责任的主要内容。

3. 改善民生状态是公共受托责任内涵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使社会公众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期望得到更多的民生服务,享受更高的福利水平。因而,民生及公共受托责任的范畴也在不断地丰富与扩大。这是我国发展民生的新任务,也是政府及管理当局公共受托责任内涵的发展与提升。

(三)资源环境审计是监督与评价公共受托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有效途径

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产生的受托责任关系是由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在一定条件下,委托方与受托方的利益目标有时并不一致。因此,委托方需要有一种独立的第三方手段,以客观地了解、监督与评价受托方的履职情况,维护自身利益。“审计基于‘受托责任’,基于所有者授权之后‘不放心’的心理,也就是说当所有者不具体行使经营、管理或行政权的时候,就请独立的、有专业能力的第三方即审计人员来实施监督,使审计逐步嵌入了经济社会运行过程,成为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由此便产生了以财务收支监督检查为基础的审计活动。公共受托社会责任的核心职责在于保障与满足社会公众的基本需求。因此,向社会公众提供一个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是公共受托责任方承担的基本社会责任。

资源环境审计既是受托经济责任内容拓展的产物,也是促进受托经济责任中的环境责任(包括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责任等)得到全面有效履行的一种控制机制。公共受托社会责任是受托方接受公众委托履行社会管理的职责,社会公众希望了解受托方是否将公共资源及时、足额地用于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反映国民经济热点问题、农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民生领域和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这表明,社会公众作为公共资源的所有者要求受托方接受监督,以确保其依法行使管理权力,正确地尽到管理和建设公共民生事业的责任。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1989年5月联合国召开了联合国环境署第七届理事会,经过反复讨论取得共识:“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各种需要,又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共识包含的内容很广,既包含当代人的需要又包含后代人的需要,既包含国家主权,国际公平,又包含自然资源,生态抗压力,环保与发展相结合。”2002年8月,联合国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展开了可持续发展地球峰会,对可持续发展现状、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深化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确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

在我国,党和政府也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1992国务院转发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将“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列为十大对策之首。按照《21世纪议程》的要求,国务院于1994年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该议程包括了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社会可持续发展内容、经济可持续发展内容、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四部分。2002年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地球峰会后,我国于2003年1月发布了《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提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重点领域和保障措施,确定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与保护,生态保护和建设,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能力建设六个重点领域。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人类选择的生活方式要充分尊重并不得超越自然的承受能力,对自然界不能竭泽而渔。可持续发展内涵丰富,不同角度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有不同角度的主张。可持续发展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持续性原则,要达到具有可持续意义的经济增长,必须审计使用能源和原料的方式,将生产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从而减少单位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压力;公平性原则,是指各代人之间的公平要求任何一代都不能处于支配地位,这是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发展的根本区别之一;整体性原则,即为了实现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协同行动,在国际间开展联合行动,建立巩固的国际秩序和合作关系;发展性原则,即可持续发展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同社会进步相适应。如何以最少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起飞,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现实问题,开展资源环境审计是贯彻落实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战略措施。

(三)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环境审计的关系

1. 资源环境审计能评价政府和企业环境责任履行情况。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合理地利用资源,以最小的资源耗费创造最大的经济价值,并在改善人类社会经济福利的同时,又不损害将来必须依靠的生态系统。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求政府和企业必须对环境实施管理和整治。通过资源环境审计,对政府、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和鉴证。政府和企业也需要通过资源环境审计解除自己的环境责任,在公众中树立良好形象。

2. 资源环境审计是环境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一篇:ⅢB前列腺炎下一篇:用电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