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磺酸伊马替尼(精选7篇)
甲磺酸伊马替尼 篇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属于一种恶性肿瘤, 该疾病会对血液以及骨髓产生影响, 其特点为大量不成熟白细胞产生, 这些白细胞聚集在骨髓内部, 对骨髓正常造血产生抑制, 从而造成贫血、易出血以及感染、器官浸润等症状出现, 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1,2]。本文选择本院2012年8月~2015年2月收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20例, 分别以羟基脲及干扰素与甲磺酸伊马替尼进行治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2年8月~2015年2月曾经接收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20例。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 (8例) 与对照组 (12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8例, 女4例, 年龄22~70岁, 平均年龄 (54.8±7.8) 岁;观察组中8例, 男3例, 女5例, 年龄24~72岁, 平均年龄 (55.6±7.6) 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以羟基脲及干扰素进行治疗, 羟基脲剂量根据患者白细胞数进行调整剂量应用, 同时给予患者干扰素300万单位, 3次/周, 肌内注射。
观察组患者选择甲磺酸伊马替尼进行治疗, 400 mg, 1次/d口服,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根据其血常规变化情况及患者耐受程度对剂量进行适当调整, 其治疗周期为12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3]
在经过治疗之后, 患者外周白细胞计数<10×109/L, 其白细胞以及骨髓分类均显示正常, 并且血小板计数正常, 患者血红蛋白含量>100 g/L, 不存在髓外浸润, 则表示为完全缓解;在经过治疗之后, 患者临床表现、骨髓象以及外周血象几项指标中有1项或者2项达不到完全缓解标准, 则表示为部分缓解;在经过治疗之后, 患者临床表现、骨髓象以及外周血象几项指标都达不到部分缓解标准, 则表示为无缓解。总有效率= (完全缓解+部分缓解)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 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66.7%, 低于观察组的1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在治疗结束之后, 对照组中8例出现不良反应, 主要为发热, 骨痛;观察组中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主要为浮肿。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在成人白血病中所占比例大约为30%, 该疾病临床发病率仅低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该疾病临床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增高并脾脏增大, 通常情况下该疾病中位生存期为3~4年, 并且病程进展比较迅速, 一旦进展, 疗效极差, 大部分患者死亡原因是由于慢性转变为急性。
伊马替尼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该药物在抑制阳性白血病方面具有很好效果, 其属于分子靶向治疗药物。该药物在体内以及体外均能够在细胞水平对Bcr-Abl酪氨酸激酶进行抑制, 其能够对Bcr-Abl阳性细胞以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新鲜细胞增殖进行选择性抑制, 并能够对其具有诱导作用, 从而使其凋亡。另外, 甲磺酸伊马替尼还能够对血小板衍化因子受体以及干细胞因子进行抑制, 从而对血小板衍化因子受体以及干细胞因子进行介导而产生细胞行为进行抑制, 从而达到较好治疗效果[4]。由本文研究结果可知, 对照组中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66.7%, 低于观察组的100.0% (P<0.05) ;对照组中有8例出现不良反应多于观察组的3例,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选择甲磺酸伊马替尼进行治疗能够得到较满意效果, 能够取得较高临床有效率, 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使其生存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并且不良反应较少, 有较高安全性, 可在临床积极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欣, 刘泽林, 卢博, 等.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国当代医药, 2015, 9 (33) :77-79.
[2]吴晓丹.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效果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20) :135-136.
[3]吴健晖, 林丽娥.甲磺酸伊马替尼 (格列卫) 治疗晚期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2, 7 (18) :522-524.
[4]金阿荣.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66例.中国药业, 2013, 19 (30) :99-100.
甲磺酸伊马替尼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西藏军区总医学消化血液科收治的8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 实验组有患者40例, 男26例, 女14例, 年龄为 (21.5~77.9) 岁, 平均年龄为 (40.7±3.1) 岁, 患者从发病到入院治疗时间为 (1.1~24.9) 个月, 平均病程为 (6.5±1.4) 月;对照组有患者40例, 男27例, 女13例, 患者年龄为 (20.9~79.4) 岁, 平均年龄为 (42.4±1.3) 岁, 患者从发病到入院治疗时间为 (1.2~20.8) 个月, 平均病程为 (6.4±1.6) 个月。入选患者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3]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标准, 患者对治疗方案、护理措施等有知情权, 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采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 方法如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病史等早餐后0.5 h每次口服400 mg甲磺酸伊马替尼 ( (Novartis Pharma Stein AG, 批准文号H20100264) , 1次/d;对于无明显不利反应者, 一周内调整药物剂量到600 mg/d, 连续治疗6个月。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血常规检查、耐药性实验, 并参照检查结果调整药物剂量, 且治疗时密切观察患者肾功能、骨髓象等。
对照组采用常规联合化疗治疗, 方法如下:根据急性白血病患者分析、耐受以及临床症状等选择针对性的化疗药物, 患者进行IA、VMP以及DA等化疗方案;同时, 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抗感染、输血等对症治疗[4]。
1.3 疗效标准
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3]中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疗效进行评定, 方法如下:完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得到改善, 白细胞计数<10×109/l, 血红蛋白水平>100 g/l;部分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得到改善, 患者骨髓中Ph+细胞比例<35%;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没有明显变化或死亡。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6个月后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 如:恶心、呕吐、皮疹以及肝功能等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 如:CD3+、CD4+、CD4+/CD8+。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分析该研究中的所有数据,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采用[n (%) ]表示, 计量资料行t检验, 采用 (±s) 表示,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该次研究中, 实验组35例完全缓解, 3例部分缓解, 缓解率为95%, 显著高于对照组 (27例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 缓解率为85%)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指标的比较
该次研究中, 两组治疗前CD3+、CD4+、CD4+/CD8+等T淋巴细胞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治疗后CD3+、CD4+、CD4+/CD8+等T淋巴细胞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2。
3 讨论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 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 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 其发病机制主要和9, 22号染色体异位形成Ph染色体以及BCR-ABL融合基因等关系密切, 从而引起髓系造血出现异常增殖, 患者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治疗, 将会并发其他疾病, 严重者将威胁其生命。目前, 常规方法以联合化疗为主, 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 但是长期疗效欠佳, 治疗依从性较差[5]。
近年来, 甲磺酸伊马替尼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广为使用, 且效果理想。该次研究中, 实验组35例完全缓解, 3例部分缓解, 缓解率为95%, 显著高于对照组 (27例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 缓解率为85%) (P<0.05) 。甲磺酸伊马替尼和常规方法相比优势较多, 该药物从大的角度来说属于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患者用药后药物主要是通过竞争性阻断白血病病毒癌基因从而激活酶上ATP结合位点, 对ABL酪氨酸激酶活性进行抑制, 从而能够有效的抑制慢性粒细胞的增殖;同时, 甲磺酸伊马替尼使用时还能够有效的调节机体免疫, 改善患者症状, 并且患者用药时并不会影响正常细胞的生长、繁殖, 药物具有较强的特异性[6]。根据现代药学研究结果显示:甲磺酸伊马替尼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患者耐药性较高, 并且非血液不良反应更多的集中在消化道方面。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会得到下降, 尤其是IL-2、IFN-α水平会得到显著的下降。通过和健康人员进行对照试验发现:慢性历下报白血病患者T瞎报受体表达相对较低。该次研究中, 两组治疗前CD3+、CD4+、CD4+/CD8+等T淋巴细胞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治疗后CD3+、CD4+、CD4+/CD8+等T淋巴细胞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由此看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发病后T细胞免疫功能会得到下降, CD3+、CD4+等均为Th1细胞免疫中比较重要的免疫因子, 这些因子能够有效的和肿瘤细胞表面的受体相互结合, 从而能够进一步调整IFN刺激因素水平, 并且对肿瘤细胞凋亡因子等均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能够有效的提高肿瘤细胞对机体内凋亡信号的敏感性, 从而能够有效的抵抗肿瘤, 改善患者症状[7]。李振宇等人[8]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免疫功能, 结果显示:甲磺酸伊马替尼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 临床上对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时单一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效果不佳者则可以立即调整治疗方案, 必要时可以联合常规方法共同治疗, 发挥不同治疗方案优势, 达到优势互补, 避免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效果理想, 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及其免疫功能, 值得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和常规方法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 实验组采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治疗, 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35例完全缓解, 3例部分缓解, 缓解率为95%, 显著高于对照组 (27例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 缓解率为85%) (P<0.05) ;两组治疗前CD3+、CD4+、CD4+/CD8+等T淋巴细胞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治疗后CD3+、CD4+、CD4+/CD8+等T淋巴细胞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效果理想, 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及其免疫功能, 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甲磺酸伊马替尼,常规方法,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钟健生, 孟凡义, 徐丹, 等.伊马替尼治疗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随访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 2012, 28 (5) :811-813.
[2]庄琳, 赵腾, 史雪, 等.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疗效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 2012, 52 (45) :55-57.
[3]张之南, 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134-138.
[4]梁蓉, 陈协群, 白庆咸, 等.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1, 18 (14) :1121-1124.
[5]任志娟, 许晓军, 宋奎, 等.格列卫治疗加速期、急变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8例临床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 2012, 23 (15) :28-30.
[6]刘强, 杨学东, 姚建新, 等.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4例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 2010, 16 (5) :629-630.
[7]李娥, 寇雪琴.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对策[J].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 (18) :373.
甲磺酸伊马替尼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25例, 全部患者经染色体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确诊为Ph+CML-CP, 之前未接受任何治疗。纳入标准:年龄>18岁;患者肝、肾、心脏等脏器功能正常;WHO行为状态评分≤2。
1.2 研究方法
全部患者自愿加入本研究, 签署知情同意书, 研究方案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将25例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达沙替尼组与伊马替尼组。达沙替尼组13例采用达沙替尼每天1次, 每次100 mg;伊马替尼组12例采用每天1次, 每次400 mg。治疗12个月时确认两组患者的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 (CCy R) 率, 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12个月时确认两组患者的CCy R率为自从治疗之日起12个月后经上诉治疗方法确认的CCy R受试者的比例。
2 结果
25例患者13例采用达沙替尼治疗, 另12例采用伊马替尼治疗, 中位随访时间13.7个月。治疗后12个月达沙替尼组和伊马替尼组CCy R率分别为78%、64%, 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不良反应主要为谷丙转氨酶升高, 中性粒细胞减少, 贫血, 血小板减少, 低血钾、低血磷。
3 讨论
达沙替尼是第二代的BCR-ABL酪氨酸激酶特异性抑制剂, 它可以阻止BCR-ABL依赖的信号转导途径活化, 其抑制ABL活性值明显低于尼洛替尼和伊马替尼。达沙替尼除了能够抑制BCR-ABL突变外还可强力抑制PDGFR、c-Kit, Src家族激酶, ephrin受体激酶。研究表明, 达沙替尼100mg/d治疗CML-CP患者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远期疗效[1]。自2006年, 达沙替尼在美国应用于二线CML-CP的治疗[2]。
本研究中达沙替尼组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谷丙转氨酶升高, 中性粒细胞减少, 贫血, 血小板减少, 低血钾、低血磷, 均为1~2级, 患者均可耐受, 治疗中途未有一例患者退出本研究。综上, 达沙替尼治疗CML-CP比伊马替尼具有更好更快的疗效, 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参考文献
[1]Hochhaus A, Kantarjian HM, Baccarani M, et al.Dasatinib induces notable hematologic and cytogenetic responses in chronicphase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after failure of imatinib therapy[J].Blood, 2007, 109:230.-2309.
甲磺酸伊马替尼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年本院收治的60例中危胃间质患者,将所有患者依照就诊顺序进行编号后,依照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及法定监护人对本组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
参与本研究患者均符合如下标准:①患者免疫组织化学法和病理检查结果证实为胃间质瘤;②临床诊断结果符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危险度分级标准的中危险度[6];③患者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体能评分<2分[7]。
1.3 排除标准
若患者符合以下任意一项标准则将其排除出本研究:①患者为哺乳期妇女或孕妇;②患者合并其他脏器严重损伤;③已出现转移病灶患者;④主动申请退出本组研究或失访。
1.4 实验方法
所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切除肿瘤病灶,对照组患者不接受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定期进行随访。观察组患者口服伊马替尼(江苏豪森,甲磺酸伊马替尼片)进行辅助治疗,400 mg/d,共服用1年。
1.5 观察指标
2016年3月31日为本研究的最终随访日期,患者最低随访时间为36个月,患者在治疗期间均进行血液学检查并评估疗效,每3个月使用计算机体层摄影扫描或B超检查评估患者病情,记录并统计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及术后1年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室温静置15 min后3 000 r/min收集血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MP-9蛋白水平,使用一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检测血清PAR-2 m RNA水平。MMP-9酶联免疫试剂盒购买自(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首先将特异性抗体与载体相连,后加血清样本,再加入酶标抗体,在520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依照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PAR-2一步RT-PCR试剂盒购买自大连自宝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一步法RT-PCR严格参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见表1。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Cox风险比例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置信区间为95%,使用K-M生存分析法分析患者累积RFS,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47~75岁,平均(58.21±6.32)岁;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48~76岁,平均(59.02±6.8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临床疗效
本组研究中,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1个月,观察组1例患者在术后停药后15个月出现肝转移现象,对照组6例患者出现转移或复发症状。两组1、2和3年R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服药与预后质量的关系进行Cox风险回归分析发现,β值0.062,β标准误0.037,β值/β标准误比值1.676,危险比为0.265(95%CI:0.024,2.763),P=0.268。见附图。
2.3 MMP-9水平的变化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MMP-9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MP-9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患者血清MMP-9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PAR-2 m RNA水平的变化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PAR-2 m R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AR-2 m RN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患者血清PAR-2 m RNA水平低于对照组。见表4。
2.5 患者不良反应调查结果
观察组13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14例出现水肿,9例白细胞下降,6例出现贫血,2例患者出现皮疹,脱发及肌肉震颤各发生1例,且所有患者经门诊对症处理后明显好转。对照组中患者并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n=30,ng/ml,±s)
3 讨论
胃间质瘤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间叶源性胃肠道肿瘤,被认为是具有高度恶性倾向的肿瘤之一,肿瘤病灶区大小、有丝分裂指出、基因突变、肿瘤病灶位置、细胞构成等均与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但胃间质瘤患者术后极易复发,行为不可预测性,即使将患者病灶完全切除,也有约50%患者可能出现复发甚至转移。有研究指出,完全切除高危GIST患者病灶后,使用伊马替尼辅助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总生存率和RFS,因而临床中广泛使用伊马替尼辅助GIST患者进行治疗,且有患者治疗时间≥1年[8]。但依据NIH分级标准,胃部是中危GIST的高发部位,现阶段有关伊马替尼与胃间质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仍较缺乏。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400 mg/d伊马替尼对中危胃间质瘤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后,可有效提高患者的RFS,但Cox风险回归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认为其可能与患者的随访时间较短相关,但K-M曲线显示,随访期间内观察组患者RFS曲线高于对照组,且伴随患者随访时间增加,两组差异更加明显,因而有待于延长随访时间进行深入研究。另外,中危度胃间质瘤的临床复发转移率较低也是可能导致两组Cox风险回归差异并不明显的因素之一。鉴于相关研究并不充分,本组随访时间较短且样本容量较小,因而有待于进一步扩大临床样本数进行验证。
MMPs是人体内重要的蛋白水解酶,其在肿瘤微环境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MMP-9是MMP家族中重要成员,其分子量最大为92 k D,因而又称为92 k DⅣ型胶原。正常生理状态下,MMP-9以酶原形式存在并无生物活性,且Ⅳ型胶原是主要的降解物[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虽都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下降水平更为明显。当MMP-9表达量降低后,间减少细胞外基质中的Ⅳ型胶原和Ⅴ型胶原降解,调节细胞的黏附能力,减少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减弱肿瘤侵袭能力增强和转移概率[10]。大多数肿瘤中MMP-9呈过量表达状态,其在肿瘤的浸润及转移过程中发挥十分重要作用[11,12]。但本研究结果提示,使用伊马替尼对中危胃间质瘤患者治疗后,可有效控制患者血清MMP-9水平,降低患者体内MMP-9过量表达状态,有利于控制患者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且伴随时间延长该优势可能更为明显。
在诸多恶性肿瘤中,PAR-2常呈现异常高表达转移,且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PAR-2密切相关。大量研究结果证实,PAR-2可通过促进细胞黏附、加速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降解、增强血管迁移和促进血管新生等途径有诱使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与转移[13]。本研究结果显示,与MMP-9蛋白表达水平相似,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PAR-2 m RNA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患者血清PAR-2 m RNA水平下降更为明显。伴随患者NIH分级程度提高,PAR-2表达水平也随之上调,且黏膜受侵情况与PAR-2水平密切相关[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伊马替尼可有效降低PAR-2的异常高表达状态,抑制肿瘤的增殖、黏附及运动能力,降低胃间质瘤的侵袭和转移概率。本实验结果提示,伊马替尼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PAR-2的表达,降低细胞黏附能力,抑制细胞增殖,有利于患者预后。通过本研究可以发现,中危胃间质瘤患者采用伊马替尼进行治疗时,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本实验对伊马替尼的疗效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患者血清MMP-9和PAR-2水平也出现显著变化,分析认为患者血清MMP-9与PAR-2的变化是伊马替尼改善中危胃间质瘤患者疗效和预后质量的重要途径。
甲磺酸伊马替尼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84例,均为经病理证实的晚期无法手术或术后复发转移无法再次手术的GIST患者,CD117表达阳性;治疗前无主要脏器功能障碍,血象正常,一般状况按Karnofsky评分≥60分;均为一线治疗;至少有一个可测量病灶可供疗效评价;预计生存>3个月。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53例,女31例,男女之比为1.68∶1,中位年龄56岁(21~80岁)。肿瘤原发部位胃32例(38.1%),小肠30例(35.7%),腹盆腔12例(14.3%),结直肠8例(9.5%)和食管2例(2.4%)。有转移病灶者共63例(75.0%),转移病例中:肝脏转移27例(32.1%),腹腔转移33例(39.3%),纵隔转移2例(2.4%),肛周会阴转移1例(1.2%)。共有70.2%(59/84)的患者既往曾行手术治疗。
1.2 方法
所有患者口服伊马替尼(商品名:格列卫,瑞士诺华制药有限公司,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20010473,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50023)400 mg/d,进餐时服药,并饮一大杯水,持续服用至肿瘤进展或因不良反应不能耐受。
1.3 疗效与不良反应评价
详细记录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器械检查包括心电图、胸部X线或CT、腹部CT。初次给药后12周及此后每3个月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评价。服药12周以上者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不足12周者不进行疗效评价,仅统计不良反应。肿瘤客观疗效采用RECIST标准进行评价,完全缓解(CR)为证实所有病灶完全消失并持续4周以上,部分缓解(PR)为证实基线病灶长径总和缩小≥30%并持续4周以上,疾病进展(PD)观察到基线病灶长径总和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疾病稳定(SD)为基线病灶长径总和有缩小但未达PR或有增加但未达PD。不良反应依照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常规毒性判定标准第二版(NCI-CTC 2.0版)进行评价[2]。统计无进展生存期(PFS)即从初次用药至疾病进展或因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间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全组84例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6~58个月),均可评价疗效,总有效率(CR+PR)为47.6%,其中CR占1.2%(1/84),PR占46.4%(39/84),SD占40.5%(34/84),PD占12.0%(10/84),疾病控制率(CR+PR+SD)为88.1%(74/84)。有效病例常在几天内症状改善,体能状况好转。其中27例肝脏转移患者有效率为59.3%,疾病控制率为88.9%,33例腹腔转移患者有效率为62.5%,疾病控制率为97.0%,腹腔转移与肝脏转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全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9个月,中位生存期未达到,1年生存率为97.6%(82/84),2年生存率为86.9%(73/84)。
注: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SD:疾病稳定;PD:疾病进展
2.2 不良反应
全组71.4%(60/84)出现的颜面部和下肢水肿,48.8%(41/84)有轻度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44.0%(37/84)有间断腹泻,33.3%(28/84)感觉乏力,51.2%(43/84)出现贫血,白细胞减少占38.1%(32/84),血小板减少有15.5%(13/84),13.1%(11/84)出现肝功能异常。大部分不良反应均为Ⅰ~Ⅱ级,Ⅲ级不良反应为4.8%(4/84)贫血、6.0%(5/84)白细胞减少,经对症处理后多可恢复,无需停药。见表2。
3 讨论
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发病率约为2/10万,1983年Mazur等[3]首先提出这一概念。本文报道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中老年,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中位年龄为62.9岁。本组男女之比为1.68∶1,中位年龄为56岁,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4,5]。GIST发病胃最多,其次为小肠,结直肠少见,3%~4%原发于胃肠道外,临床表现包括腹胀、腹痛、胃肠道出血、肠梗阻、呕吐、体重下降等,缺乏特异性,没有症状的患者有10%~30%[6]。
c-kit基因包括外显子9、11、13的点突变和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PDGFRA)的突变在GIST中频发性存在,引起酪氨酸激酶活化,从而引发细胞凋亡抑制和增殖失控,c-kit基因的蛋白产物CD117是Ⅲ型酪氨酸激酶基因生长因子受体,可作为胃肠间质瘤的特征性标志物[7]。GIST对于常规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均不敏感,外科手术切除几乎是伊马替尼问世之前惟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文献报道即使完全切除肿瘤,GIST术后的复发转移率仍有50%[8,9],还有11%~47%患者就诊时已无法切除或发生转移,本组有70.2%为术后复发转移者。
伊马替尼是能选择性地抑制KIT、BCR-ABL和PDGFR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与胞质内酪氨酸激酶功能区的ATP结合位点结合,阻断由ATP向蛋白质底物酪氨酸残基转移的磷酸基团,使底物酪氨酸残基不能磷酸化,信号传导中断,从而恢复正常的细胞凋亡,细胞增殖被抑制[10]。伊马替尼治疗反应的中位时间为12~15周,作为FDA批准的用于治疗转移或复发GIST的一线药物,对于晚期患者应连续服用,直至肿瘤进展或不能耐受。有文献报道,伊马替尼一线治疗晚期GIST,对于控制病情发展、延长生存期有一定的效果[11],总获益率可高达84%,部分缓解为65%~70%,稳定为15%~20%,完全缓解在5%以下。本组患者服药12周疗效评价:完全缓解1例(1.2%),部分缓解39例(46.4%),稳定34例(40.5%),进展10例(12.0%),临床获益率88.1%。转移性GIST或GIST术后复发者在伊马替尼出现前行单纯手术切除,预后很差,生存期为6~18个月。而本组84例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就已经达到19个月。
伊马替尼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相对较轻,常见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为水肿(74.1%)、恶心(52.4%)、腹泻(44.9%)、乏力(34.7%)、皮疹(30.6%)[12],多为轻到中度,可能与KIT受体和PDGFR受体阻断有关。本组71.4%出现颜面部和下肢不同程度的水肿,48.8%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44.0%出现间断腹泻,33.3%感觉乏力,与文献报道相似[13]。3~4级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等血液学不良反应在EROTC-60005研究中位随访760 d时的发生率分别为7%、7%和1%[14]。本组3级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4.8%、6.0%和0.0%,无4级不良反应。其他不良反应如肝脏毒性(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升高)程度较轻微,患者一般都能耐受。本组无因不良反应中断治疗者。
甲磺酸伊马替尼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入住该院进行治疗的86例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该组患者中, 男性患者56例, 女性患者30例;年龄范围8~70岁, 平均年龄 (42.3±2.3) 岁;随访时间12个月~8年, 平均随访时间 (2.5±1.2) 年。采用伊马替尼治疗前, 共有11例患者接受过羟基脲或干扰素治疗。治疗前, 全部患者均行血尿常规、凝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检查显示正常, 均给予伊马替尼口服治疗。
1.2 护理干预措施
1.2.1 心理干预
尽管CML发病后能够将肿瘤转为慢性疾病治疗, 但大多数患者仍极易出现恐惧、不安等不良情绪, 并担忧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或大额医疗费用等。针对这种情况, 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的家庭背景、性格、心理需要等情况, 并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疏导, 鼓励患者正确看待疾病, 主动向患者介绍药物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应注意事项等, 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 护理人员应耐心解答, 为其解除疑虑, 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1.2.2 皮疹护理
皮疹也是伊马替尼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皮疹可伴有瘙痒, 尤以充血性丘疹多见, 主要出现于躯干部。通常而言, 大多出现在服用伊马替尼的30 d内, 过敏体质者较为常见。对于该类患者, 护理人员应仔细询问药物过敏史、近期可疑用药情况、有无进食海鲜、有无解除花粉等过敏原接触史, 有无发热症状, 以便确定是否由伊马替尼所致。如果患者症状较轻, 应注意保持皮肤卫生, 尽量穿棉衣裤, 不可使用肥皂等刺激物对皮肤进行清洗;若出现瘙痒, 禁止用手搔抓, 以免皮肤被损坏;可采用温水进行局部擦拭。如果患者症状较重, 应遵医给予抗组胺药物, 也可给予静脉或口服糖皮激素药物, 暂停伊马替尼治疗。
1.2.3消化道反应的护理
胃肠道反应也是伊马替尼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 主要包括恶心、纳差、呕吐等[3]。该类反应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 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主要是治疗药物所致, 但不可随意停药。如果症状持续时间较长, 可尝试改变药物服用方式, 如餐后服用或睡前服用, 但不可和西柚汁等影响药物吸收的食物一起服用。忌食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注意根据患者的呕吐情况及时补充水分。如果是严重呕吐者, 应及时给予多潘立酮、胃复安等止吐药物, 并适当补充电解质。
1.2.4 水肿的护理
对于出现水肿的患者, 护理人员应做到每天为患者监测体质量, 判断水肿程度[4]。如果是症状较轻者, 应避免食物过咸, 并加强活动。卧床时可适当抬高四肢, 促进回流;衣着应以宽松柔软为宜。如果是症状较严重者, 应叮嘱其不要摄入过多钠盐, 严格控制钠盐摄入量。给予相应的药物处理, 减轻患者的水肿程度, 直至正常生活不受影响。此外, 还要叮嘱患者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 确保电解质平衡。
1.2.5 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的护理措施
如果中性粒细胞或血小板减少情况严重, 应立即中断治疗, 待计数恢复至一定水平才可继续使用伊马替尼治疗。再次应用伊马替尼治疗时, 必须密切留意患者血象变化情况, 若再发生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现象, 则要减少伊马替尼的剂量。如果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状较轻, 可继续给予伊马替尼治疗, 但患者应尽可能出入公共场所, 预防交叉感染;如果患者的血小板减少症状较轻, 应注意避免拔牙或进行其他手术。
1.2.6 骨关节与肌肉疼痛护理
一些患者在服用伊马替尼治疗后, 可能会出现肌肉抽搐的情况, 尤以四肢肌肉为主[5]。在随访该类患者时, 应重点检查其局部皮肤及肌肉情况, 排除蜂窝组织炎、淋巴管炎等局部感染, 情况需要时可行血常规检查, 排除肌肉溶解。对于症状较轻者, 应以理疗为主, 如按摩、推拿等;对于症状较严重者, 应暂停药物治疗, 注意对症止痛与肢体保暖, 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 以保证电解质平衡, 并适当给予抗组胺药物。若采取上述措施后, 症状还不能缓解, 则要改变伊马替尼治疗方案。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护理前后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记录, 并进行对比。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用率 (%) 表示, 组间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护理后, 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明显少于护理前, 护理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组间比较, P<0.05。
3 讨论
在该研究中, 该院对86例应用伊马替尼治疗的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进行了观察, 并给予了护理干预。比如, 针对患者出现的皮疹、水肿、恶心、呕吐等非血液学反应, 该院及时给予了皮疹护理, 水肿护理、消化道反应护理等护理干预;对于患者出现的中粒性细胞减少与血小板减少, 则对其血象进行密切观察, 嘱咐其减少出入公共场所, 给予伊马替尼治疗。经过对症处理, 患者的不良反应得到了基本或完全控制及缓解, 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从表1中可看出, 实施护理后, 患者各类型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护理前存在明显差异。有文献[7,8]指出, 应用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在不同阶段认真观察患者反应, 并及时给予恰当的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有效减少不良反应, 提高治疗效果。该研究结果与文献结果基本无异。由此可见, 应用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并及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 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为临床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提供了可能。至于研究中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仍超过10.00%, 可能与患者体质、给药方式及药物剂量等因素有关, 具体还需进一步验证[9]。总体来说, 有效的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中, 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也为临床治疗与护理提供了新思路, 发展前景广阔。
综上,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故必须加强护理, 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对应用伊马替尼治疗的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密切观察, 并针对患者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提高患者依从性。
摘要:目的 研究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不良反应, 并探讨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09年7月—2013年7月共收治的86例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 给予伊马替尼药物治疗与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观察护理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 患者的4度以下非血液不良反应、34度中粒性细胞减少、34度血小板减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60%、12.79%、13.95%, 护理前的分别为45.35%、37.21%与39.53%, 护理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密切留意不良反应, 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与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能够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伊马替尼,不良反应,护理
参考文献
[1]吴爽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应用伊马替尼治疗近期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 2013, 9 (4) :194-195.
[2]孟莹, 刘春水, 李薇, 崔久嵬.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38 (3) :563-566.
[3]魏永强, 张贤, 刘晓力, 等.大剂量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J].临床血液学杂志, 2011, 24 (9) :517-519.
[4]嘉红云, 冀天星, 黄思聪, 等.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观察[J].肿瘤药学, 2011, 2 (4) :299-301.
[5]徐玉秀, 孙慧.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 2011, 17 (28) :142-143.
[6]吴圣豪, 郑翠苹, 徐杰.伊马替尼联合干扰素-α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的回顾性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2, 33 (4) :311-315.
[7]钟健生, 孟凡义, 徐丹, 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α1-酸性糖蛋白、伊马替尼浓度与疗效关系[J].中华医学杂志, 2011, 91 (30) :2120-2123.
[8]曾春雪, 朱焕玲, 刘恒伟, 等.服用伊马替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hOCT1表达的变化[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0 (5) :893-896.
甲磺酸伊马替尼 篇7
1 临床资料
患者,杨某,女,70岁,因“体检发现血小板升高半月余”于2007年5月14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入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为42.15×109/L,血红蛋白为112 g/L,血小板为1 089×109/L。骨髓细胞学检查:符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原位荧光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法检测融合基因BCR-ABL阳性率为65%。给予羟基脲及干扰素α治疗,根据血象调整药物剂量。2010年1月12日复查骨髓细胞学:符合CML慢性期。染色体分析:46,XX,t(9;22)(q34;q11),t(11;14)(q13;q21)[10]。融合基因BCR-ABL阳性。IAK2V617F(-)。开始给予格列卫400 mg/d口服,7 d后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伴颜面部及四肢水肿,无咳嗽、咳痰,可平卧,14 d后停用伊马替尼后症状稍减轻,入院查胸部CT示:双肺炎症,双侧胸腔积液,双肺下叶后基底段受限性不张,心包积液(图1)。心脏彩超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轻度),左室收缩功能正常,舒张功能减退,少量心包积液。行胸腔穿刺术,抽取淡黄色胸水600 mL,胸水常规:白细胞为28×106/L,红细胞为160×106/L。胸水生化:葡萄糖为7.82 mmol/L,总蛋白为25.8 g/L,乳酸脱氢酶为137 U/L,腺苷脱氨酶为1 U/L。心室脑钠肽为136 ng/L。肝功能为谷草转氨酶为22 U/L,白蛋白为47.1 g/L。生化:血清钾为3.94 mmol/L,肌酐为97μmol/L。尿常规为尿蛋白(-),潜血(-)。给予速尿、安体舒通利尿、六味地黄丸辅以治疗,10 d后复查胸片胸腔积液较前较少(图2),患者胸闷气促症状明显改善,2周后,颜面部及四肢水肿消退,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明显吸收(图3),好转出院。
患者双侧胸腔可见中量积液,心包可见积液
经过停用格列卫、利尿治疗10 d后,患者双侧胸腔积液较前吸收
经过2周治疗后,患者双侧胸腔积液基本吸收
2 讨论
格列卫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好,Wei等[2]研究了167例CML患者其中包括加速期或急变期4例,每日服用格列卫400 mg,没有任何患者出现胸腔积液,国内亦无关于格列卫导致胸腔积液的病例报道,本例患者使用格列卫2周后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入院后完善腹部B超示肝脏无增大或缩小,无肝硬化声像,转氨酶及白蛋白正常,无心力衰竭表现,无蛋白尿,无肾脏受损表现,无营养缺乏、甲状腺功能减退表现,排除心源性、肝源性、肾源性、营养性、黏液性水肿等,且患者停服格列卫后胸闷气促症状稍减轻,考虑为药物所致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颜面部及四肢水肿。
格列卫在治疗CML的过程中产生胸腔积液的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Yamasawa等[4]曾报道1例有肺纤维化病史的CML患者服用格列卫后出现间质性肺炎,并一致认为其发病机制与免疫反应有关,Bergeron等[5]也认为胸腔积液中有较多淋巴细胞浸润考虑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此外,格列卫除能抑制BCR-ABL酪氨酸激酶外,同时能够非选择性抑制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或其他激酶[6],多个回顾性研究表明胸腔积液在某一群体中发生率较高,包括:年龄>65岁,既往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心脏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服用格列卫期间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等[5]。本例患者诊断明确后,停服格列卫,同时给予速尿、安体舒通利尿、行胸腔穿刺术抽取胸腔积液等治疗后,胸腔积液逐渐吸收,颜面部及四肢水肿逐渐消退,胸闷气促症状明显改善,Masiello等[7]研究报道,CML患者服用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后出现胸腔积液,如果是免疫性因素导致,使用糖皮质激素效果明显好于利尿剂,且症状改善后仍可以继续减量使用,若患者不能耐受,可更换药物。
因此,CML患者在服用格列卫期间,需要监测血压、血清胆固醇水平,定期复查胸片,一旦出现胸闷、气促、胸痛等症状立即就诊,排除其他继发性因素后考虑药物所致者应立即停药,并予利尿剂或糖皮质激素治疗。
参考文献
[1]Stephens J,Carpiuc KT,Botteman M.The burden of managing pleuraleffusions in patientswith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post-imatinibfailure:a literature-based economic analysis[J].Int J Gen Med,2010,3:31-36.
[2]Wei G,Rafiyath S,Liu D.First-line treatment for chronic myeloidleukemia:dasatinib,nilotinib,or imatinib[J].J Hematol Oncol,2010,3:47-56.
[3]Lavallade H,Punnialingam S,Milojkovic D,et al.Pleural effusions inpatients with chronic myeloid leukaemia treated with dasatinib may havean immune-mediated pathogenesis[J].Br J Haematol,2008,141(5):745-747.
[4]Yamasawa H,Sugiyama Y,Bando M,et al.Drug-induced pneumonitisassociated with Imatinib Mesylate in a patient with idiopathic pulmonaryfibrosis[J].Respiration,2008,75(3):350-354.
[5]Bergeron A,Rea D,Levy V,et al.Lung abnormalities after dasatinibtreatment for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a case series[J].Am J RespirCrit Care Med,2007,176(8):814-818.
[6]Quintas Cardama A,Kantarjian H,O'brien S,et al.Pleural effusion inpatients with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treated with dasatinib afterimatinib failure[J].J Clin Oncol,2007,25(25):3908-3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