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睡着了

2024-06-16

时间睡着了(精选6篇)

时间睡着了 篇1

“我最讨厌X老师了, 她老是拖堂.”

“我们语文老师也不好, 一吹起牛来就是一节课.”

路过操场, 我无意中听到了两个孩子的抱怨声.回想自己的课堂, 也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 虽不曾占用孩子们的下课时间, 但也恨不得每节课能多上几分钟.你是不是也有着这样的烦恼呢?为什么我们的课堂时间总觉得不够用呢?是谁偷走了我们的时间?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 我们教师的课堂又是怎样的现状呢?

现状一:有的教师上课事先准备不充分, 目标的制定宽泛, 流于形式, 往往到了课堂还不是很清楚自己要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用多少时间来完成每个步骤, 只是跟着感觉走, 跟着自己一贯的老路子, 想到哪儿就讲到哪儿, 有时甚至是信口开河.有的问题遗漏了, 就回头重讲, 没有顺序, 没有条理, 讲得啰嗦, 听得乏味.

现状二:有的教师课堂教学重点不突出, 没有明确自己本节课的重点.面对众多的教学点往往什么都想抓, 遇到问题就问, 又什么都抓不住.等到下课铃声响起, 学生还云里雾里搞不清楚.有些有难度的题目, 教师的心里没有明确的答案, 没有合理有效的引导方法, 就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结果往往是浪费了时间也失去了作用, 学生的答案依然是个体的、浅显的.这样的合作学习也是无效的.

现状三:有的教师上课的节奏不紧凑, 课堂上老是无谓地浪费时间.把时间都用在了讲废话、重复的话上.比如:我们学校有个教师在教《爱如茉莉》 (苏教版第九册) 时, 他问:课文怎样写出了映子父母之间的爱如茉莉?顿了顿, 他又说:也就是从哪些句子能看出映子父母之间的爱如茉莉?你先读句子, 再思考哪些句子能表现父母之间的爱.其实, 这么多句子就是一个问题, 问完就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了.他就这么重复来重复去, 翻来覆去地表述, 表面上是生怕学生听不懂问题.实际效果就是在浪费时间, 占用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

针对这样的课堂现状该采取怎样有效的措施呢?根据自己从教十几年的经历, 我有以下这些看法:

一、目标明确, 不偏题.

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 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因为教学目标指出了教学的主攻方向, 规定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学习层次水平, 影响着教学策略的选择以及教学的深度广度等, 它是教学活动的灵魂, 并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学目标包括:知识和能力目标, 过程和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这是从大的全的方面来说的, 具体划分到每一节课, 就得有具体的小目标.目标不可多, 要有侧重点.实践证明, 目标越细化, 完成度就越高, 自我检测就越容易, 那么每节课的教学效果就越好, 教学效率就越高.比如说:《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 苏教版小学语文配套的教学参考用书在每一课的第一个目标中列出的就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无论是记叙文、说明文还是散文都是这样的目标.作为有能动作用的教师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是不是该细化, 侧重呢?在备课《大江保卫战》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材) 时, 我发现课文的语言、句式很有特色.于是在朗读课文方面的目标, 我是这样制定的:

第一课时

1.默读全文, 了解课文内容.

2.正确地朗读全文, 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读出短句子所表达的情况紧急, 危险逼近, 刻不容缓的感觉.

第二课时

1.默读课文, 标出让你感动的句子, 在旁边写上感动的理由和想法.

2.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

二、重点突出, 不盲目.

《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诸葛亮, 因其足智多谋, 胸中有天下, 一切都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中.我们教师也需要事先规划, 心中有学生, 有整体的设计.每一节课, 教师都需要通过研读教材, 收集资料, 制定出适切的教学目标, 具体地规划出操作的几个板块, 确定哪一个板块是重点, 哪一个部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预算出每个板块大致需要多少时间, 准备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学习, 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有哪些内容是预习完自己已经学会的?哪些内容是需要通过合作、点拨才能领悟的?他们会有什么样的疑问?……这些教师在备课时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心中有策.

《争论的故事》是苏教版第六册教材上的一篇课文, 我在第二课时设计了这样几个板块, 每个板块后面都有具体的时间和方法的预设:

(一) 、故事导入, 直入正题, 理解关键词语.

时间预设10分钟.方法:读故事是很有意思的事, 我们都很喜欢读故事.指名学生读2———5自然段, 教学生边读边想, 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二) 、师生合作, 再读课文2———5自然段.时间预设3分钟.方法:分角色读对话.

(三) 、看图, 想兄弟俩说话的神情, 同位合作直接对话.

师生合作表演, 明理.时间预设21分钟.方法:集体看图, 同位合作, 研究兄弟俩说话时的表情、语气, 模仿争论.然后师扮演哥哥, 生扮演弟弟, 一起创设争论的场景, 理解“争论不休”.然后抛出问题:你觉得我们兄弟俩怎么样?懂得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

(四) 、指名读课文的其余部分, 学习标点“…………”.时间预设3分钟.方法:直接传授知识点, 让学生明白写作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省略说话人, 省略大段大段文字, 可用上面的标点.

(五) 、出示原古文《笑林广记》中的《争雁》.时间预设3分钟.方法:师范读, 生学着读一读, 了解课文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从时间的分配上, 我们就明显地感觉到这节课的重点是第一板块、第三板块.第一板块侧重的是生字词和关键词语的理解, 这是保底工程.第三板块考虑的是学生的自主与合作学习, 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愿意动脑思考, 动手尝试, 学生的学习才能有长进, 才会高效.另一方面也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要动静的搭配.后面师生合作部分是整节课的重中之重, 是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环节.如果前面的学习内容步步落实,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就会水到渠成, 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完美统一.

当然, 在具体实施时教师需要灵活执行时间.因为时间是备课时预测的, 这与实际的操作很有可能有距离.在课堂上就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灵活使用时间, 比如有些铺垫、过渡或者是小的知识点, 在预设时不可能样样俱到, 事事吻合, 遇到教学顺利时就立即展开下一阶段的教学, 不能拘泥于事先的预设, 一成不变, 否则就是浪费.心中要谨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把别的环节上多余的时间运用到重点环节, 在重点部分的学习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出错、改正.像《争论的故事》中学生同位对话表演, 肯定不可能一步到位, 教师就可以根据现场学习情况组织学生指导、评价、试演, 如果时间允许, 还可以请刚刚表演过的同学再来一次.我想这一次他们一定比前一次成功, 因为这是集体的智慧, 是同学们一起合作学习的结果, 而且同学们也会从两次表演的对比中明确争论的语气、表情, 能想象到古时候兄弟俩争论时的真实场景.这样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的教学才会更扎实有效.总之, 善用时间, 正确取舍, 重点突出, 教学实在, 是我们教师每堂课的追求.

三、关注生成, 不放过.

学生是有能动性的人, 是充满活力、有思维、有个性的.所以课堂有太多的不可预见性, 也不可能每一堂课, 每一个环节都能事先预测.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教育机制, 紧紧扣住课堂的生成, 把他挖掘成课堂的亮点.

听一位教师教《二泉映月》这篇课文, 教师呈现了五个文中描写“月”的词, 请学生读, 学生读得正确、流利, 也很轻柔.其中有一个词“静影沉璧”, 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说:“有时候理解词语, 你可以先理解每一个字的意思, 然后把字义连起来思考整个词的意思.你还可以运用书上的图来理解这个词.”经过思考, 一个同学说:“月亮的影子静静地照在墙壁上.”教师明显一愣, 他没有请其他同学回答, 而是接着问这个同学:“你从哪个字上看出月亮的影子是照在墙壁上而不是别的地方的?”那位同学说:“是‘璧’.”教师随即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字:“壁”.同学们立即窃窃私语起来, 那位同学立马说:“哦, 不对, 不是墙壁, 应该是玉.”“那月亮的影子在哪儿呢?这个词又是什么意思呢?”教师接着问.同学们一起思考、研究, 终于弄懂了这个词的意思.我想, 教师在预设时一定没想到这个词的理解会出现这样的插曲, 因为教师事先教给了学习的方法.不可否认, 这位教师是机智的, 以春风化雨的语言, 引导学生比较、联想, 让学生品尝了改正错误、寻找成功的喜悦, 让孩子们沉浸在愉悦的氛围里学习.

不过, 关注生成是为教学服务的, 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 教师要善用.面对值得生成的关键点, 教师需要使用合理的时间, 运用有效的方法, 不能一味地生发, 随着学生的回答离课文的学习越来越远, 也不能浅尝辄止, 学生还没有领悟就突然结束.

四、即时检测, 不懈怠.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是否高效, 是检验一堂课是否成功的标准.合理有效地运用课堂检测能让我们了解学情, 及时调控课堂.比如:在第一课时教学时, 学生对课文的朗读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教师的心里要有数.在课堂上, 教师需要指定不同的学生来读, 当场评估他们的朗读能力, 合理使用朗读时间.具体的操作方法是根据段落的长短, 分别请不同朗读水平的学生来朗读不同的段落, 朗读水平低的同学读较短的段落, 教师给予中肯的评价, 提高他们朗读的积极性;朗读水平高的同学则朗读一些有难度的段落.教师和学生当场评价, 有效指导朗读.有时可在课尾设计小问题或小练笔来实现对课堂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

时间就是速度, 时间就是质量.教师只有合理、有效地安排、利用课堂的40分钟, 才能实实在在地落实减负增效, 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 学有所获.

时间睡着了 篇2

1、知道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利于身体健康。

2、学习用对角折的方式沿线折出小被子。

3、能在折纸的内层添画人物形象,用简单花纹装饰小被子。

活动准备:

1、幼儿睡眠时的图片三张。

2、正方形彩纸、彩笔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3、折纸的步骤图。范画。

一、谈话,导入新课。

小朋友,睡觉的时候你喜欢怎么睡?幼儿自由发言。

出示幼儿睡眠时的图片,让幼儿了解正确的睡眠姿势。讨论:哪种睡眠姿势好?为什么?

教师小结:我们睡觉的时候要安静的入睡,姿势要正确,睡觉的时候最好要右侧身体微屈或脸向上平躺。不要蒙头睡觉,睡时不要把手放在胸口,把手放在肚子上。请几名幼儿示范一下。(让幼儿用手捂着鼻、口体验一下蒙头睡觉时的感觉,了解它的坏处)。

二、出示范例,讨论折叠方法。

1) 教师出示范例。老师把小朋友睡觉的样子用折纸的方式表现出来了,你们看一看是怎样折成的,幼儿观察。你想不想给宝宝折小被子?(想)在折小被子之前,我们先来认识几种折纸符号(出示黑板画,让幼儿了解:----实线,表示要折的线,......虚线,表示中心线,→箭头表示要折的方向)

2) 出示折纸步骤图,让幼儿观察理解折叠符号。请三名小朋友到前面试着折一折。

3) 教师示范,幼儿观察。

4) 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按照折叠步骤,认清折叠符号,自己试一试。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独立完成作品,老师重点指导观看步骤图有困难的幼儿。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小朋友都折的非常好,就是颜色太单调了,我们来把它装饰的漂亮一点好吗?(好)

1)教师示范作画,先添画上头像,再装饰小被子。边画边重点讲解对称和色彩的搭配,幼儿仔细观察。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要运用简单的花纹、图案,尽量做到对称有创意,要正确运用色彩)。

四、讲评作品,布置作品展。

1)教师选几幅有特点的作品,从颜色搭配、图案、对称等方面进行点评。(通过讲解提高幼儿的欣赏水平,丰富幼儿装饰方面的知识)

2)师生共同布置作品展“宝宝睡着了”,请幼儿相互欣赏,相互交流活动的感受。

五、活动结束:幼儿整理学具。

六、活动延伸:

1、午睡时及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睡觉姿势。

小海星睡着了 篇3

海星妈妈笑着说:“傻孩子,你是一只生活在海里的小海星。我们海星家族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家族,有两千多个种类呢!而且体形也各不相同。”小海星疑惑地看着妈妈,问道:“我真是大海里的一颗小海星?”海星妈妈点点头说道:“你怎么会是天上淘气的小星星呢!你可是我们大海里最调皮最可爱的一颗小海星。”

小海星有些失望了,他多么希望自己就是天上的一颗小星星啊!他慢慢地爬到一块大礁石上,低声地对趴在礁(jiāo)石底下的一只小乌龟说:“我多想和天上的小星星一样,高高地挂在天空,俯视着大地上的一切,那会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啊!”小乌龟说:“别难过,海星弟弟。我该怎么帮助你才好呢?”小海星小声地祈求说:“乌龟哥哥,你把我带到岸上去吧,如果到了岸上,小星星也许会看到我。说不定会邀请我到天上逛一圈呢?”小乌龟爽快地答应了,小海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爬上来了,他们趁着海星妈妈打盹的时候悄悄地溜走了。

很快他们就到了岸上。小海星伸出长长的触角一直向天空中的小星星们打招呼,他大声叫着:“喂!小星星们,我在这儿,能和你们交个朋友吗?”可是他们离得太远了,小星星们一点儿也没察觉。时间慢慢地过去了,小乌龟着急了,摇摇小海星的触角说:“别呆的太久了,时间一长你会呼吸困难的,你妈妈会很担心你的。”小海星这才想起来自己背上坚硬的皮肤是由鳃(sāi)组织构成的,长时间离开水,会无法呼吸死去的。

小海星越想越悲伤,他不能呆在岸上了,只好慢慢地向大海爬去。小乌龟也跟在他后面,不知道怎么安慰他才好。忽然,小乌龟指着天空中划过的一颗小星星说:“快看,有流星飞过来了。”小海星高兴地挥舞着触角对小乌龟说:“一定是小星星看到我了,它是飞来和我交朋友的吧?”小乌龟说:“这颗小星星是流星,你许一个愿吧!”小海星赶紧许了一个愿……

夜越来越深了,小海星呆在妈妈的身旁睡着了。梦里,他自己真的变成了一颗小星星,从海面一直飞到天空。他的好朋友小乌龟仰望着天空正在数着星星,一颗、两颗、三颗……

时间睡着了 篇4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出几个问题:什么是电视?它允许怎样的对话存在?它鼓励怎样的智力倾向?它会产生怎样的文化??首先, 电视在大众文化生活中的主导地位标志着“读书时代”向“读图时代”的转变, 或用波兹曼的话来说, 由印刷机时代到电视时代的过渡。印刷机时代思想诉诸的是文字, 而电视依靠千变万化的图像。按照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观点, 媒介本身对所传播的内容有重要影响。电视机前的观众不需要思考, 他们只需要等待着被主持人的解说、画面的迅速切换、背景音乐的及时烘托给喂养。这里拒绝思想, 拒绝深度。因而从基因上来说, 电视与深度没有亲缘性, 与高雅文化存在内在的深刻的排斥性。电视人试图逾越这道鸿沟, 殊不知, “钢琴无法与吉他合奏”。《读书时间》想恪守坚定的文化立场, 走精英路线, 是投错了门第;《百家讲坛》从精英路线向平民路线的转变, 深谙电视的本质属性。但问题是, 当讲坛上的文化精英们津津乐道于宫闱秘史时, 高雅便变成了四不像。

二、被消解的知识分子的独立性

知识分子与大众传媒的关系总是说不清, 道不明。一方面他们借助媒体, 从象牙塔走到了聚光灯下, 获得了话语权。他们在电视上指点江山, 说古论今, 俨然文化的代言人。但很快便发现, 当他们云山雾绕地传经布道时, 观众纷纷扭转了视线。他们不得不摆下架子, 在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也采取喧哗的方式夺取观众的注意力。他们也发现, 电视需要的是表演艺术, 没有经济学家站上去讲房价、讲拆迁问题, 讲民工问题, 这些涉及国计民生议题都被过滤掉了, 因为没有戏剧性。

电视讲堂确实容易给我们它在兴办一种大众教育的假象。汉娜·阿伦特有过深刻的洞见:大众教育的危险在于它可能真的变成一种娱乐。有很多过去的作家们经过了几个世纪的销声匿迹, 如今又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但我们不知道, 他们的作品除了娱乐版还能不能留在人们的心里。这种所谓的公众教育的本质是, 市场经济要求电视台追求收视率, 知识分子只能降低文化深度以迎合公众。

当知识分子处于边缘时, “你可以看到一些事物, 而这些是足迹从未越过传统与舒适范围的心灵通常所失去的”, 正是远距离的观望给了知识分子更客观更广阔的视角。但处于公众视线中心的知识分子丧失的是他本应有的独立性, 而一个丧失了独立性的知识分子又怎能取信于观众?陈平原说, “当客卿而不是雇员, 保持若即若离的态度, 可能是知识分子介入大众媒介时应采取的姿态”。而实际情况往往是精英知识分子对学术深度的恪守与市场逻辑相抵触, 而若自降身价又为文化逻辑所不容。知识精英们入主追求商业利益的电视无疑是“嫁错了郎”。

三、如何安放收视率低迷的《读书时间》

有没有一片地方可以安放收视率低迷的《读书时间》?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公共电视的缺席。公共电视包含三方面的含义:第一, 以服务公众为原则, 不以盈利为目的;第二, 以制播具有教育性、文化性节目为主, 节目内容一方面要反映本土文化和文化身份, 另一方面要兼顾多元化和少数族群;第三, 由一个代表公众利益的独立机构负责经营和管理。欧美的公共电视事业经营得很成功, 如美国的公共电视网PBS, 收视率不高, 观众也不多, 但是影响巨大, 因为社会主流人群都在关注。但在中国没有纯粹的公共电视, 有的是四不像的电视。中国的电视台往往在求得公共电视与商业电视的平衡之间举步维艰, 如《百家讲坛》力图在精英与大众间搭设桥梁, 行使类似公共电视的神圣使命, 但商业产品的本质决定了它们迎合观众趣味而导致娱乐化。批评者们认为于丹除了能把《论语》熬成一锅心灵鸡汤外, 于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并未能作精妙阐发, 另一方面, 以商业电视的标准来看, 娱乐性又不足, 于是《百家讲坛》成了这样的四不像。一个真正承载文化深度的节目在商业电视上难有容身之地。但《读书时间》这样的节目如果放在美国, 它可以有维持生存的一方天地, 收视群体不大, 但很稳定。在中国, 公共电视的建立无疑在文化传播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遗憾的是, 尽管公共电视的提议已经不是新鲜话题, 却一直未见实质成效。

四、小结

电视本身的特性磨平了高雅文化的深度, 电视知识分子被消解的独立性令其遭到学者和观众的遗弃, 此外最根本的一点即公共电视的缺失造成了《读书时间》的“死亡”和《百家讲坛》的困境。我们期待中国早日有真正的公共电视, 由一批真正的精英知识分子守护一片纯净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汉娜·阿伦特.《人类的对话中的社会和文化》.自由出版社.1967

睡着了 小心呼吸暂停 篇5

如果您——

白天出现:醒后头痛、嗜睡、疲劳、经常打盹、打嗝、烧心、激动易怒、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性功能减退。

夜间出现:张口呼吸、频繁发生憋气或被憋醒、失眠多梦、盗汗、夜尿增多。

建议您尽快到呼吸疾病中心就诊,彻底检查,以便及时治疗。因为这些都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症状。

您可能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吗

不妨给自己做个测试,看看有没有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危险。

如果您在50岁以上,同时具有下列危险因素,那就很有可能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1)呼吸道有解剖狭窄,下颌窄小,大舌,体重过重,悬雍垂增大等;

(2)睡前习惯饮酒或使用镇静剂;

(3)鼻腔阻塞,例如经常感冒;

(4)甲状腺疾病;

(5)吸烟。

如果这些因素您都具备,同时又是男性,喜欢采取仰卧睡位,就更需要到呼吸病专家那里进行全面检查和治疗。

睡眠呼吸暂停治疗2招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但临床已经有不少治疗方法,主要分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非手术治疗

大多数情况下,医生往往会从生活习惯上加以纠正。例如:改变饮食习惯、锻炼增强体质、降低体重、改变睡眠姿式、避免饮酒和其他诱发物质的摄入、避免刺激上呼吸道(如吸烟)、避免进入高原缺氧环境等等。

正常情况下,咽部可开合或改变形状,以帮助说话和吞咽。但在呼吸过程中,咽部必须保持通畅,这主要靠周围的肌肉来维持。即使是正常人,睡眠时肌肉的这些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导致上呼吸道肌肉放松,同时保持咽部开放的反射也受到干扰。咽部部分塌陷可造成打鼾、长时间的低通气;完全的咽部塌陷则导致呼吸暂停。因此,很多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都具有气道狭窄,比如咽部狭小、容易塌陷等。虽然临床上尝试使用一些包括氧气、药物(如抗鼻腔充血药物、抗抑郁症药)在内的治疗方法,但疗效不是很好。

目前临床最为有效的方法,还是采用医疗设备进行机械治疗,例如口腔撑开器,可以保持下颌前位;舌固定装置可以防止舌头后滑,这些装置都对轻度(位置性呼吸暂停)有效。1981年,有人开始使用经鼻腔连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这是一个重大突破。该装置的缺点是使部分人感到不适,而且必须每天睡眠中都使用,这使得很多人无法坚持治疗。新型的智能型CPAP装置,在使用舒适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仍然必须坚持使用。

手术治疗

其方法是切除部分喉咽部软组织,或鼻腔壁软组织,也有人采用切除悬雍垂、扁桃体、鼻中隔校正等。不过,手术只对部分患者有效,有些患者在手术后会出现说话障碍、感染等副作用。因此,这些手术方法目前只用于治疗威胁生命的重度睡眠呼吸暂停。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临床上又出现了一些技术性极强的手术方法,但是这些手段专业技术性要求高,只有少数的专家才能完成。

总之,睡眠呼吸暂停是一个常见的疾病症候群,多见于中老年人。如果对它置之不理,可以导致严重的后果。值得庆幸的是,它是一个可以治疗的疾病,而且还在不断地被科学家们认识,临床专家们也在不断地创造更多的治疗手段。如果发现自己有危险因素,或者家人告诉您睡眠时出现呼吸暂停或睡眠打鼾频繁,您都应当及时就诊,及时治疗。

相关链接

随着医学的发展,已研制出智能型和双水平型等呼吸道正压通气仪,它们有别于普通CACP的地方在于减少了佩戴的不适。

持续正压呼吸机(CPAP)

通过输出持续而稳定的正压空气,以防止患者睡眠时气道塌陷,保证呼吸道通畅,是最普通的CPAP装置。

智能型自动调压呼吸机( Auto CPAP)

呼吸机随时根据患者气道阻力的变化自动调节治疗压力,使用时较CPAP舒适。

双水平正压呼吸机

别讲话,老师睡着了 篇6

从教十年来,我深深地意识到:作为一名班主任,要通过温暖的语言、爱的行动来感化学生,让学生感悟出老师对他们的关切之情,更要以实际行动来体现对学生的爱。

刚来到这所小学时,我就接了一个特殊的班。这个班是刚刚组建的,全班50多名学生都是农民工子女,班级卫生、纪律、学习都很差,各个方面都排在年级后面。校长不断鼓励我,要我好好干。紧接着,校长又提出“尊重生命,培育爱心”的教育理念,并以过来人的身份帮我指点迷津,这让我对管理好这个班更加充满了信心。于是,我鼓足干劲,准备大干一场。平日里,我总是面带笑容捡起学生掉在地上的橡皮擦,为学生整理好凌乱的衣领,替学生系紧即将松开的红领巾,帮学生拎起沉重的书包,给学生吹去飞进眼里的沙土……与此同时,我还不失时机地教导他们要爱自己的父母,要尊重、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这一桩桩、一件件看似不引人注意的小事,卻渗透着我对学生深深的爱,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让他们知道了该如何去关爱别人。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中,他们变得懂事了,他们知道“爱”了,也会去“爱”了。记得有一天下午,我身体很不舒服,吃了两片药趴在桌子上就很想睡觉,恍惚中,感觉有一件衣服披在我身上,同时听见一声低语:“别讲话,老师睡着了,嘘……”霎时间,教室里便鸦雀无声……当上课铃声把我叫醒时,我看见同学们都在安静地自习,我心里很感动,觉得孩子们真的长大了,懂事多了,知道自主学习了,真好!此刻的我感到特别欣慰,觉得自己没有白白付出,突然间有一种成就感。正当我沉浸在这幸福之中时,突然感觉很闷热,浑身上下都不舒服,再环顾四周,发现教室里门窗紧闭,仔细一看,只见这些孩子个个满头大汗。大热天的,屋里好像蒸笼一般,能不热吗?我疑惑地问道:“你们怎么不开窗户?”“老师,您病了,睡着了,我们怕您冷,所以就把门窗都关上了。”一个学生抢着答道。一时间,我语塞了,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喉咙里好像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似的……我只想说感谢上苍,感谢她给了我这么一群懂得“爱”的孩子。

上一篇:语文说课四重奏下一篇:O2O商业模式下服务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