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与互救(共10篇)
自救与互救 篇1
21世纪以来, 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20万, 仅2008年四川省汶川大地震就造成6万多人死亡。我国灾害死亡人数占世界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6%。但目前我国公众的灾害意识与发达国家比起来还有很大差距, 灾害医学教育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数据显示, 在非医学类大学里大学生对防灾及突发事件现场救护知识的了解非常少, 其中能掌握包扎技术的占0.8%, 止血技术的占1.6%, 骨折固定的占0.0%。而在对医学生的调查中, 大多数医学生虽然掌握基本的救护知识, 但缺少对灾难伤员检伤分类等知识, 能明白伤员检伤分类的只占12.3%, 能分类伤员级别的只占7.0%。从整体上来说, 我国大学生防灾及救护教育比较滞后, 其中, 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人员, 承担着救死扶伤的重要使命, 与防灾自救、互救息息相关。因此, 探析医学生的防灾与自救、互救能力, 可以为未来的教育模式提供方向与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 对我校临床系、口腔系、护理系2009年入学的新生共568人进行调查。
1.2 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内容包括防灾知识、现场急救能力、防灾知识来源等有关问题, 全部为选择题。采取无记名形式, 当场发卷, 当场收卷, 调查员不予任何提示。共发放问卷568份, 回收有效问卷527份, 有效回收率为92.8%。
2 结果
2.1 我校2009年入学新生防灾意识的调查结果 (见表1)
调查表明, 66%的医学生经历过自然灾害的威胁, 其中台风占数最多, 具有防灾知识的学生占48%, 认为有必要学习防灾知识的学生占100%, 有59%的学生在家中做好防灾物品准备。
2.2 我校2009年入学新生现场急救理论知识的调查结果 (见表2)
对现场急救理论方面, 懂得火场逃生方法的学生占77%, 在灭火时应找准灭火点、心肺复苏的步骤及四肢室外创伤的急救等方面回答的正确率分别是57%、27%、58%。
2.3 我校2009年入学新生现场急救操作知识的调查结果 (见表3)
没实际演练过现场急救操作的学生占74%, 习惯查看逃生线路图的学生占19%。
3 讨论
3.1 问题根源
现在的医学生对灾难医学的认识还比较缺乏, 对防灾自救知识掌握不足, 调查中仅7%的学生能做好各种防灾准备。明确了解防灾知识的学生仅有48%, 这也正说明我国在防灾宣传方面的宣传教育需要大力加强, 而对于学生现场急救理论及操作技能掌握方面更是远远不足, 调查中, 熟知交通事故报警服务电话的学生仅占32%, 灭火时喷筒对准火点位置的正确率仅有57%, 心肺复苏术的第一步骤的正确率仅27%。这些知识对医学生来说远远不够, 而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学校, 最终的根源是我国防灾教育体系, 如此低的正确率, 说明我国的防灾教育体系有待进一步提高。
3.2 解决方法
首先, 应确立灾难医学的地位。调查表明, 82%的医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开设防灾课程。因此, 学校应尽快设立与灾难医学有关的必修课和选修课, 将预防医学、危重监护医学、社会医学等学科作为各个层次各个专业的必修课, 使医学生了解灾难医学的基本思想、主要内容以及灾难救援工作的任务和方式, 能够熟练操作, 为将来普及大众防灾知识及开展灾难医疗救援工作打下基础。
其次, 应构建以校园为支点的灾难医学教育体系。灾难医学作为医学科学的一个综合性分支, 是灾难学与医学相互渗透和交叉融合而产生的新兴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在抗击SARS和甲型H1N1流感的过程中, 充分暴露了我国医学教育体系的缺陷。此次的调查也发现了医学生在防灾及救护知识掌握方面的不足。目前, 我国的灾难医学在发展上机遇和挑战并存, 因此, 应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医学教育和卫生资源, 以校园为支点, 以宣传为辅助, 探索一种能全面普及的大学生防灾、救护实践教学模式, 让学生掌握灾难医学的思想及防灾救护知识。引导大众共同开展防灾及救护知识, 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灾难医学教育体系, 逐步完善灾难医学教育。
参考文献
[1]姚卫光.医学生灾难医学知识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1) :33~34.
[2]卢光明, 赵炜, 黎檀实.灾难医学模式探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6 (1) :19~21.
[3]刘振立.关于我国灾难医学教育的思考[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3, 15 (11) :643~645.
自救与互救 篇2
二、保护自己不受新伤害,震后余震会不断发生,环境可能进一步恶化,救援也要等一段时间,因此,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稳定下来,设法脱险。要注意保持呼吸畅通,尽量挪开脸前、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附近的灰尘;闻到有煤气味或灰尘太大时,应用湿衣物捂着口、鼻,要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搬开身边可移动的杂物,扩大活动空间;设法用砖石、棍等支撑残墙断壁,以防余震时进一步被埋。不要随便动用室内电源,不可点明火。
三、设法与外界联系。仔细听听周围有没有其他人,听到人声时用石块敲击铁管、墙壁,以发出呼救信号。
四、与外界联系不上时,要试着自行脱险。可观察四周有没有通道或亮光。分析判断自己所处的位置,从哪个方向有可能出去;试着排除障碍,开辟通道。若开辟通道费时过长,费力过大,或不安全时,应立即停止,保存体力。
五、暂时不能脱险,要耐心保护自己,不要大声哭喊,不要勉强行动,以延缓生命。要设法寻找食物和水,食物和水要节约使用。如果受伤要想办法包扎。
震后互救要注意5方面事项。
一、先救近处的人。不论家人、邻居,还是萍水相逢的路人,只要近处有人被埋就要先救他们,舍近求远,跑很多的路,往往错过救人的时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二、先救青壮年和医生等专业人员,这样可以让他们在救灾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三、先救容易救的人,这样可以加快救人速度,尽快扩大救人队伍。
四、先救生,后救“人”,唐山大地震时,丰南县一名妇女,每救一个人时,先把其头露出,使之能呼吸,立刻转救下一个,结果,她一个人在很短时间内救治了12个人。
自救与互救 篇3
关键词 地理;自救与互救;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5-0105-02
“地震的自救与互救”节选自人教版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的第三章第三节。本次说课为课前说课,将本次说课分为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程序、板书设计六部分进行。
1 教材分析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灾害频繁。从整个教材内容编排看,第一章是从宏观层面介绍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第二章是从国情层面介绍我国的自然灾害;第三章是从应对层面介绍如何防灾和减灾。“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赋予地理教学的基本理念。综观教材,对学生生活最有用的地理知识无疑就是自然灾害的自救与互救能力了。因此,这将成为本节内容的讲授重点所在。基于近几年来发生的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还有日本大地震带来的巨大影响,可以说,地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将以地震中的自救和互救为例,从实践出发,联系实际,将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带入课堂,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2 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二文科班学生,通过一年多的高中地理学习,学生已具备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思维能力。另外,之前所学“地球的圈层结构”“地表形态的塑造”对本课内容也有所涉及,为本节课的讲解奠定一定基础。世界上自然灾害每天都在发生,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有遇到自然灾害的可能,频发的各类灾难,极大地刺伤了人类脆弱的心灵,面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究竟该如何应对,这就是本节课的中心内容。在各种各样自然灾害中,地震又是最不可预知、最具破坏性、最突然和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新疆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接部位,是地震多发地区,震中也许就在身边。只有在了解地震的特点和发生规律的基础上,掌握地震中的自救和互救技能,才能做到居安思危,临“震”不乱。基于教材及学情分析,选取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震自救互救知识作为本次说课的教学题材进行设计。
本课的知识主线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灾前准备——识别地震前兆和防震准备(以家庭或者个人为单位),准备是各类灾害自救与互救的物质基础;第二部分,灾中应急——避震(个人主观能动性的体现);第三部分,灾后救助——震后自救与互救(具体方法和实施非常重要)。因此,通过“情境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现场演练——总结升华”的内容安排,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体验感悟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激发学生兴趣,避免课堂教学枯燥,以电影、视频动画生动地进行各个教学环节的展示,让学生从视、听、练中掌握地震自救与互救的技能,然后进行现场模拟演练,实现教学过程的升华。安排学生课下探究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互救手段。
3 课标要求
1)以地震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与应急措施。
2)结合实际,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对突发性灾害。
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家庭防震避震方案内容、应急避震措施和震后自救与互救的方法。
2)能力目标:掌握地震后基本的自救与互救技能。
3)情感目标:①提高防灾意识,重视生命价值;②居安思危,在特定时刻,生命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5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地震知识,懂得如何自救与互救。重点突破:采用情境教学法了解地震基本知识;通过学生自主判断视频材料中不同主人公地震逃生方式的对与错,对避险知识进行合作探究,通过体验感悟法切实提高学生面对地震时的避难逃生能力。
难点:如何创设有效情境,让缺乏临“震”经验的学生深刻体会应对地震灾害的有效措施,进而掌握地震的自救与互救技能。难点突破:先通过视频动画演示过程,然后进行现场模拟演练,让学生从中学会应急逃生能力,增强关注安全、珍爱生命的意识。
6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以日常生活中常说的“地震是土地爷一生气、一跺脚,地就震了”的小故事引入新课。(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科学的眼光看待地震。)
温故知新,自主学习 回顾地震的概念,地震带在世界和我国的分布范围,指出新疆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接部位,是地震多发地区。近几年我国境内发生多起7级以上地震,事实表明,中小学生是地震灾害中容易受伤的群体。(设计意图:学校是人口密集区,防灾工作尤为重要,让学生联系实际展开讨论,有助于知识的迁移应用。)
视频演示,合作探究 观看电影《唐山大地震》视频片段,启发演示,学生自己总结震前前兆,如何做好震前准备。明白了震前前兆,该怎么办?(设计意图:启发式引导,探讨研究,突出重点,点明地震自救互救的三个环节。)
体验感悟,现场演练 由地震波的知识引出避震的“黄金12秒”,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做好避震的瞬间抉择——是“跑”还是“躲”?阅读《室内避震要点》,进一步掌握“躲”的技巧。演示各种场景中的避震活动,检验学生的避震能力。(过渡:震中很短暂,震后方显真本事,震后的自救与互救更为重要。)教师讲解如何处理外伤,演示震后自救Flash,让学生判断对错,通过体验感悟法切实提高学生面对地震时的避难逃生能力。点明在震后被困情况下应“保存体力、坚定自信心”,进一步增强关注安全、珍爱生命的意识。
课堂互动:进行现场模拟演练,SOS求救信号演示。(设计意图:理论联系实际,掌握避震、震后自救互救要点。)
总结升华 用杞人忧天的故事进行课堂总结,点明人人都要树立忧患意识,板书归纳,明确地震自救与互救技能。(设计意图:首尾呼应,明确主题,强化防灾意识。)
随堂练习 Flash判断震中避震、震后自救的对错,“争分夺秒”知识抢答题。
布置作业 探究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互救手段(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自救与互救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通过采取二阶段整群抽样法, 随机选取户籍不在杭州市但有组织依托的, 在杭州市拱墅区、江干区居住30日以上的建筑工人、餐饮服务人员、农贸市场商贩、经商人员、美容美发服务人员等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 进行问卷调查。
1.2 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并经预调查后确定。内容包括基本情况, 常见意外伤害的自救与互救方法。采用匿名答卷方式, 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当场发放并收回。共发放问卷320份, 回收有效问卷310份, 有效回收率为96.9%。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录入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年龄为17~61岁, 平均 (28.41±8.76) 岁;其中男性132人, 占42.6%, 女性178人, 占57.4%。
2.2 意外伤害的发生 (遭遇) 情况
本次调查的310名流动人口近一年意外伤害的发生 (遭遇) 中, 50%以上的流动人口发生过中暑、创伤出血和切割伤, 40%以上发生过触电、游泳时呛水和灼烫伤, 30%以上发生过急性扭伤和动物叮咬伤, 发生过煤气中毒、暴力打击伤和药物中毒的不到10%, 见表1。
2.3 自救及互救的能力评估
2.3.1 流动人口意外伤害自救及互救的能力评估结果
310名流动人口中意外伤害自救及互救的正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触电 (74.2%) 、煤气中毒 (65.2%) 、高空坠落伤 (41.6%) 、游泳时呛水 (17.4%) 、无意识 (13.5%) 、灼烫伤 (11.3%) 、暴力伤 (5.8%) 、游泳时腿部抽筋 (3.9%) 、食物中毒 (3.9%) 、药物中毒 (3.9%) 、骨折 (3.5%) 、中暑 (3.2%) 、车祸伤 (1.9%) 、切割伤 (1.3%) 、动物叮咬伤 (1.9%) 、急性扭伤 (1.3%) 、创伤止血 (0.6%) 。
2.3.2 不同年龄流动人口意外伤害自救及互救的能力评估结果
40岁以上人群灼烫伤的急救能力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 高空坠落伤的急救能力低于其他年龄段人群 (P<0.05) , 其余类型意外伤害的急救能力在年龄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别, 见表2。
2.3.3 不同性别流动人口意外伤害自救及互救的能力评估结果
除女性流动人口急性扭伤和高空坠落伤的急救能力高于男性流动人口外, 其余类型意外伤害的急救能力在性别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别 (P>0.05) , 见表3。
2.3.4 不同平均工作时间流动人口意外伤害自救及互救的能力评估结果
经统计学检验, 不同工作时间流动人口的自救与互救能力差别, 见表4。
3讨论
目前, 意外伤害已经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它不仅加大了直接医疗费用的支出, 而且造成潜在生产力的巨大损失[1]。流动人口在城市中多从事劳动强度大、收入较低的工作, 作为城市中的弱势人群, 其生活状况与健康情况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2]。本次调查显示, 50%以上的流动人口发生过中暑、创伤出血和切割伤, 40%以上发生过触电、游泳呛水和灼烫伤, 30%以上发生过急性扭伤和动物叮咬伤, 10%以上发生 (遭遇) 过高空坠落伤、游泳时腿部抽筋、骨折、车祸和食物中毒, 发生 (遭遇) 过煤气中毒、暴力打击伤和药物中毒的不到10%。降低流动人口意外伤害的发生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参与, 政府有关部门对流动人口伤害要引起高度重视, 应尽快建立流动人口的伤害监测体系, 结合各相关部门加大管理力度以确保流动人口的生命安全, 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制度, 维护民工的健康权益, 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提高流动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 降低流动人口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伤残率和病死率, 提高生命质量, 并减少医疗费用, 减轻医疗负担[3,4,5]。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流动人口的意外伤害急救能力普遍偏低, 知识比较匮乏。除触电和煤气中毒以外, 其他各种意外伤害的自救及互救正确率均不足50%。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流动人群意外伤害自救及互救的能力有所不同, 不同工作时间流动人群的急救能力无差别。据公安部门统计, 2006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达到2亿[6]。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涌入城市, 他们的收入的确在向城市居民靠近, 但是他们的意外伤害自救与互救知识的掌握水平并未得到很大的提高。急救训练对于维护健康与生命能起到重要的、积极的预防作用[7]。对流动人口开展意外伤害的急救培训势在必行。
注:※表示P<0.05
注:※表示P<0.05
摘要: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意外伤害的自救与互救能力, 为准确评估意外伤害对流动人口生命健康的威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二阶段整群抽样法随机选取杭州市310名流动人群进行了匿名式问卷调查。结果 50%以上的流动人口发生过中暑、创伤出血和切割伤, 40%以上发生过触电、游泳呛水和灼烫伤, 30%以上发生过急性扭伤和动物叮咬伤。除触电和煤气中毒以外, 其他各种意外伤害的自救及互救正确率均不足50%。结论 流动人口的意外伤害急救能力普遍偏低, 急救培训势在必行。
关键词:流动人口,意外伤害,自救与互救
参考文献
[1]王声涌.我国的伤害流行病学研究急需开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7, 18 (3) :131.
[2]张良.济宁市流动人口门诊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2007.
[3]朱筱凯.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2007.
[4]邱五七.中国城市民工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J].职业与健康杂志, 2005, 21 (11) :.
[5]张爱莲, 韩颖.健康教育在预防意外伤害中的作用[J].中国健康教育, 2004, 20 (8) :152.
[6]人民日报, 2005年7月27日.
地震发生后如何自救与互救 篇5
首先,评估环境与自身状态
评估自己的身体状况,对于逃离危险也很重要。我遭遇了什么?我受伤了吗?评估自己是否受伤,伤情的轻重等。
如是否出血、是否骨折等。如果发生了出血,特别是喷射状的动脉出血,必须迅速进行止血自救。一般应迅速采取指压止血,或用弹性较好的带子捆压住出血口的上方进行止血。
其次,被掩埋时
正确脱险 科学自救
如果地震时被掩埋在废墟中,自救最重要的是镇静、除险、求救。设法保护自己,及时排除险情保存生命,坚定生存信念,等待救援。
当手臂或其他部位能动时,应逐步清除压物,尽量挣脱出来。不能脱险时,应在嘴和胸的部位,逃出一定空间,保证呼吸。
其间要想方设法向外界传递求救信息,要尽可能利用手边的简易工具,间歇性地敲打附近坚硬器物,发出求救信号,耐心等待救援。
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唤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水和食物一定要节约使用,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防:了解地震知识建立应急预案
地震是地球运动的必然结果。在地震之前居民最好了解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建立家庭地震应急预案。
①在地震高发区,居民可储备饼干、矿泉水等基本的应急食品。
②了解居家附近可能的危险源分布情况,一旦发生地震,便于回避。
③积极参加单位或社区组织的地震应急演练训练,掌握自救互救基本技能。
在已发布地震预报地区的居民须做好家庭防震准备,制定一个家庭防震计划,检查并及时消除家里不利防震的隐患。
检查和加固住房,对不利于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人员要撤离。笨重的房屋装饰物等应拆掉。合理放置家具、物品固定好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牢固的家具下面要腾空,以备震时藏身;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下,轻在上”,墙上的悬挂物要取下来,防止掉下来伤人。清理好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阳台护墙要清理,拿掉花盆、杂物。
脱离险境后,应撤离到政府组织指定的公园、绿地、场馆等应急避难场所,听从政府的安排,有序领取救灾物资。自身条件具备的单位和个人,应积极协助政府救灾。
地震时身处室内应该怎么办?
室内较安全的避震地点:坚固的桌下、床下;低矮、坚固的家具边;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卫生间、厨房;内承重墙墙角;震前准备的避震空间。
躲开头上悬挂物:要避免选择靠近玻璃窗、瓷器、灯具、摆在高架上的物品以及挂着装饰品等的位置做掩护。
不要躲在门旁边,也不要把门关上:地震时,门可能会因挤压变形从而砸伤我们,而门也可能会因变形而打不开,所以在避震期间,最好不要关门。
地震时身处高层应该怎么办?
远离高层楼的窗户:地震时,要远离高层楼的窗户。现在的楼一般都是框架式结构,砌墙的砖起到的作用是隔风隔雨,但不承重,地震时,砖会甩出去,如果人躲在窗户下,也会随着被甩出去。
千万不能坐电梯:电梯在地震情况下运行是非常危险的,随时都会被困在电梯里面,并且有生命危险。所以,发生地震时,是不能乘电梯的。
逃生绳使用分人群:有的家庭备有逃生设备,比如速降绳,使用时一定要在一轮地震波结束后的平静期。提醒您的是,使用速降绳的人一定是经过训练的,速降过程中需要借助脚的支撑力才能安全落地,否则跟跳楼没什么区别。
地震是什么灾害
地震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了也会产生地震,如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
根据地震的成因地震分为几类
1.构造地震
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
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4.诱发地震
自救与互救 篇6
心肺复苏术的作用与意义
它能使某些心跳、呼吸已停止的“死者”“死而复生”;使心脏和肺重新工作;远离医院的现场,应立即对突发心跳停止或呼吸停止的病人使用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方法,争分夺秒,在现场抢救往往能挽救病人的生命。在心脏停止跳动后4分钟内开始复苏者可能有一半人可救活。在心跳停止后4~6分钟开始复苏者,仅10%可以救活。超过6分钟开始复苏者,仅4%可存活。10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几乎无存活可能。所以,必须争分夺秒,尽最大努力,在心跳呼吸停止后有限的几分钟内开始有效复苏。
适应症:各种心脏病;意外伤害,如外伤、触电、雷击、自缢和淹溺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毒、休克;其他突发事件等。心肺复苏术的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1、判断病人意识、心跳、呼吸是否停止
如病人突然倒地或抽搐后,可用指甲掐鼻唇沟处,如毫无反应为意识丧失;无胸腹部呼吸动作为呼吸停止;在颈动脉摸不到脉跳为心脏停止。颈动脉最易摸到的位置在喉结与胸锁乳突肌之间。
当确定病人意识已完全丧失,无心跳、无呼吸或仅有极微弱缓慢的心跳和呼吸时均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术。可以先用中等力量拳击心前区,若心脏不复跳,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尽快向医院求救。
2、胸外心脏按压
2.1病人仰面平卧,最好躺在硬地或硬板床上,以加强按压效果。按压部位:成人在胸骨的上2/3与下1/3的交界处。
2.2抢救者用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手指翘起,另一手掌置于前手背后,双臂伸直,双肩位于双手掌的正上方;有节律、垂直地施加压力于病人胸前。抢救者跪在病人一侧或站在一侧,按压力量要适中,能使胸骨下降3~5厘米为宜。
2.3每一次按压与松弛相接,时间各一半,松弛时手掌根部不用力,但不要离开胸部,使胸骨自然回到正常静止位置,按压次数为每分钟80~100次。
2.4注意事项:按压力量不宜过重或过轻;按压部位一定要准确;要耐心地持续按压,及时在运输途中也不能间断。
3、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应与胸外心脏按压配合同时进行(二人抢救)或相继进行(一人抢救)。
3.1通畅气道:病人平卧,肩颈部垫一软垫,使病人头向后仰;抢救者用一只手抱在病人后颈部,另一只手掌放在病人前额部稍用力向后压,使病人头后仰,或者一手拖住病人下颌用力上举,一只手向下压痛人前额;也可直接提捏舌头,牵引舌根离开会咽部;将病人的头偏向一侧,有利于口、鼻、气道内的分泌物排出;病人口腔、鼻孔中可能有痰液,血液或呕吐物等,应及时给予清除。
3.2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病人气道通畅后,一只手的食指捏紧患者鼻孔,抢救者深吸气后将口与患者之口紧贴后用力向病人口内吹气,同时看
病人胸部抬起;吹气完毕,抢救者之口离开病人之口,手指松开病人鼻子,完成一次人工呼吸,吹气和间歇的时间约为1:2,每分钟约为12~16次,每次吹气量为800~1000毫升。
3.3口对口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的配合
两人抢救时,一人专做人工呼吸,一般每按压心脏5次,吹气一次;吹气时心脏按压暂停,吹气完毕,恢复心脏按压。如一人抢救,则按压心脏15次,吹气2次,交替进行。
3.4注意事项:一定要保持气道通畅;口对口要严密不漏气;必须能观察到病人胸部随吹气、排气而有起伏。
3.5抢救有效的判定:大脑活动,如瞳孔由大变小,触动眼睫毛时眼皮有闪动;肌肉张力增高;正常呼吸或大呼吸;四肢挣扎等;大动脉能摸到搏动;口唇指甲由紫转红等。如有上述症状,应继续坚持抢救,直至恢复心跳,呼吸基本正常。
自救与互救 篇7
一、高校大学生院前自救互救能力培养的意义
现代医学告诉我们, 猝死病人抢救的黄金时间是4分钟[1]。伤病事件发生在最初的4~10分钟左右是急救处置的关键时期, 积极进行自救互救可以明显降低意外伤病造成的伤害, 但专业救助人员通常很难在4~10分钟内到达现场, 不少病人多由于抢救延误, 并发症加重而死亡。2月17日深圳地铁蛇口线水湾站, 一位高管倒在台阶上猝死身亡充分说明了民众懂得并实施自救互救的重要性。高校是大学生的聚集区域, 大学生文化层次高, 接受和宣传能力强, 能够在社会上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且大学生每年的寒、暑假, 经常出现在车站、码头, 这些地方人群比较集中, 意外事件发生率也相对校高, 如果掌握了一些自救互救知识,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 进行及时正确的救护, 对维持病人的生命, 防止再损伤, 降低致残致死率, 提高抢救成功率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对高校大学生进行院前自救互救能力培养已刻不容缓。
二、院前急救和自救互救的内涵
1.院前急救, 即院外 (现场) 急救。是指患者在遭受各种危及生命的急危重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情况下, 在到达医院之前进行的紧急救护, 包括:患者的呼救、治疗、抢救、转运等一系列过程。
2.自救是指当发生意外事故或灾害时, 尽可能地利用自己所处环境, 创造条件及时排除险情, 自我保护, 等待救援的方法。
3.互救是当发生意外事故或灾害时, 在医务人员到达之前, 幸免于难的人员或其他人员利用自己的急救知识, 妥善地救护受伤人员的方法。
三、高校大学生院前自救互救知识掌握现状
我们随机对井冈山大学2013级和2012级200名非医学专业学生 (2012级学生52人, 2013级148人) 进行问卷调查, 76.2%的学生没有接受过自救互救正规培训, 35.5%的学生不能正确回答交通报警电话, 84.7%的学生希望学校开设救护培训, 从表1看, 不少学生自救互救知识缺乏。有研究表明, 大学生救护知识缺乏, 救护能力低, 大学生急救理论知识错误最高达50.30%, 而急救技能错误最高达97.57%, 有88.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缺乏急救护理知识[2]。
四、高校大学生院前自救互救能力偏低的原因
1. 对自救互救认识不足, 意识薄弱。
不少大学生认为灾害离我们很远, 不必杞人忧天, 即便是发生在我们身边, 急救任务也应该是医生的事, 从而不重视急救知识的掌握。从表2看, 不少学生自救互救意识薄弱, 对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隐患漠不关心,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 束手无策。
2. 宣传教育力度不大, 没有接受正规的培训。
通过调查表明, 多数学生没有接受自救互救正规的培训。一般是通过学校教育, 社会宣传 (电视、报刊杂志、展览等) 和家庭教育来获取应急自救互救知识。
3. 客观原因的影响。
目前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 娇生惯养, 接触意外伤害的机会不多, 自救互救意识不强。同时, 当代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较重, 互帮互助的精神相对欠佳, 从而导致在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后, 不知所措。
五、提高大学生院前自救互救能力培养的措施
1.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创新教育形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发放急救知识手册, 定期出急救知识专栏、图片展。开展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的活动, 如急救知识竞赛, 小品表演、游戏以及座谈讨论等, 同时也可以通过观看录像和利用网络资源让大学生更方便、快捷地了解和学习急救知识。
2. 加强理论知识学习, 增强危机意识。
邀请有关专家、教授针对不同专业进行自救互救知识专题讲座, 运用国内外生动的案例, 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提高自救互救理论水平。
3. 加强应急能力培养, 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1) 强化自救互救技能训练。制定各种急救预案, 规范流程, 成立高校大学生互救自救协会, 针对常见急症处理 (呼救、心脑复苏、止血、包扎、搬运等) 技能在全校学生中进行模拟演练和培训。对每一幢楼都配备灭火器, 在醒目位置悬挂疏散逃生路线图, 并实地进行逃生演习, 消防演习, 自救互救演习, 提高应急技能。 (2) 心理素质的培养。当灾害或突发事件发生时, 有些人会恐慌不安, 不知所措, 失去理智, 错失挽救生命的良机。因此,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育学生遇事要沉着冷静, 正确判断, 急中生智, 果断决策, 同时及时拔打求助电话, 尽最大努力摆脱危险, 挽救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可加强挫折训练和耐压训练, 以磨炼意志, 提高反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4. 开设院前急救医学课程, 普及急救知识。
课程内容包括院前急救医学概论, 常见急症与处理方法、意外伤害和创伤的识别与现场处理, 现场急救基本技术, 心搏骤停与心肺复苏, 急救援助, 急救常用药物等。
总之, 院前急救在急救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而自救互救是院前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普及大学生自救互救知识, 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和探索自救互救教育新模式。
摘要:以高校学生为对象, 对自救互救的能力和相关知识进行调查分析。分析高校学生院前自救互救能力现状和原因, 提出在高校开展前自救互救能力培养的意义, 探索一种能全面普及并指导大学生院前自救互救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 从而进一步普及全民院前自救互救知识。
关键词:高校学生,自救互救能力,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庞国明.院前急救指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1.
广州市大学生自救互救能力现况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 兼顾学校类型和专业分布, 从暨南大学 ( 重点本科) 、广州大学 ( 一般本科) 、星海音乐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学院、仲恺农学院 ( 为求专业平衡, 在职业院校中选择3所高校) , 随机抽取文学类、理工类、医药/生物类、经管类、艺体类专业学生各100名左右。共发放问卷1 500份, 回收有效问卷1 408份, 有效回收率为93.87%。其中, 男生594名 ( 42.19%) , 女生814名 ( 57.81%) ; 重点本科学生594名 ( 42.19%) , 一般本科学生458名 ( 32.53%) , 职业院校学生354名 ( 25.14%) ; 文学类专业学生359名 ( 25.50%) , 理工类学生425名 ( 30.18%) , 医药/生科类学生217名 ( 15. 41%) , 经管类学 生312名 ( 22.16%) , 艺体类学生54名 ( 3.84%) ; 大一年级学生213名 ( 15.13%) , 大二年级学生424名 ( 30.11%) , 大三年级学生316名 ( 22.44%) , 大四年级学生294名 ( 20.88%) , 大五及以上学生158名 ( 11.22%) ; 城市生源723名 ( 51.35%) , 乡镇292名 ( 20.74%) , 农村389名 ( 27.63%) 。以上数据部分有缺失。
1.2方法根据调查目的, 参考相关资料[3,4]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并经预调查修订。内容包括: ( 1) 一般情况, 如性别、生源地、年龄、专业等; ( 2) 自救互救知识掌握情况, 包括心肺复苏、基本急救 ( 骨折固定、伤者搬运、止血、包扎) 、地震、火灾、溺水、触电/雷击、核泄漏、交通意外、泥石流、动物咬伤、煤气泄漏等11个类别包括受调查者对认知程度的自评题 ( 共11题) 和相关知识题 ( 27题) , 答对1题记1分, 总分27分。根据自我评价, 将受调查大学生自救互救认知程度分为了解原理并熟练掌握操作、了解原理未熟练操作、未完全了解原理及操作、完全不了解原理及操作等4种类型。
11个类别的自评题和27个小题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885和0.771; 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27个小题进行效度分析, KMO值为0.873, Bartlett' s检验P值为0.000, 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2.61%, 说明该调查表的信度与结构效度均合理。调查表由培训后的调查员发放, 匿名填写当场回收。
1.3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EpiData 3.1录入, 并导入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和方差分析等。
2 结果
2.1自救互救认知程度完全了解并掌握操作者68名, 占4. 97%; 其中心肺 复苏类别 较高 ( 109名, 7.74%) , 最低的类别为核泄漏 ( 37名, 2.63%) 。了解原理未熟练操作者有394名, 占28.82%; 其中选择最高的类别为地震 ( 581名, 41.26%) , 最低的为核泄漏 ( 161名, 11.73%) 。有610名大学生未完全了解原理及操作, 占44.62%; 其中基本急救是选择人数最多的类别 ( 691名, 49.08%) , 心肺复苏类别最少 ( 433名, 30.75%) 。有295名 ( 21. 59%) 大学生对原理及操作均完全不 了解; 其中选择 核泄漏类 别有634名 ( 45.03%) , 火灾逃生 类别最少 ( 133名, 9. 45%) 。见表1。
注: 部分数据有缺失, ( ) 内数字为构成比 /%。
2.2自救互救得分情况1 408名受调查的大学生知识题得分在0~22分之间, 平均 ( 7.35±2.46) 分。不同专业大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来自一般本科的学生得分高于重点本科和职业院校学生, 女生得分高于男生, 生源地为农村的学生自救互救知识得分较高, 高年级 ( 大四、五年级) 学生得分较高。见表2。
3 讨论
急救知识与技能是公民健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5]。高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人口密集区, 火灾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 提高安全意识、掌握有关的救护知识和技能可以减少伤亡[6]。本调查显示, 广州市大学生对常见自救互救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 “未完全了解原理和操作”和“完全不了解原理和操作”者约占70%。有研究曾报道, 大学生掌握基本急救知识认知率不到30%[7]。在调查的11个类别中, 核泄漏、泥石流的自救互救完全掌握程度最低。可能与广东地区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率较低、大学生对此类防控知识接触少有关。此外, 心肺复苏的理论和操作掌握程度也较低, 这与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仅在医学专业开设心肺复苏的操作课程有关, 其余专业学生只能通过选修课程学习, 无法熟练操作, 而在20世纪60年代, 美国和挪威已开始向在校生教授心肺复苏知识[8,9]。地震、火灾和煤气泄漏等常见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理论和操作掌握程度相对较高, 与吴寿枝等[4]、游新玲等[10]调查结果一致, 但仍有近80%的学生对此知识的掌握停留在理论阶段, 操作的掌握程度较低。近年来, 防灾教育已经引起了社会和学校的广泛重视。然而, 与灾害频发的现实相比, 我国的防灾减灾教育还处在较为落后的状况。现有的学校灾害教育内容过于单薄, 仍集中于地震、火灾和煤气泄漏等传统知识宣传, 且途径单一。
调查结果表明, 广州市大学生自救互救知识得分较低, 不同专业大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来自一般本科的学生得分高于重点本科和职业院校学生, 可能与学校开展减灾教育的情况有关。女生得分高于男生, 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6], 可能与女生对减灾知识更关注有关。来自农村的学生自救互救知识得分较高。相比城镇, 农村各种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发生率高, 却因为经济条件、地理位置等客观因素, 专业医疗急救的可及性、及时性远不如城镇[11], 因此, 家长对孩子减灾教育更为重视。高年级学生在学校学习时间长, 接触校园减灾和自救互救知识宣教较低年级多, 故得分较高。
综上所述, 广州市大学生自救互救能力偏低, 不容乐观。学校应重视减灾教育, 内容和形式均实现多元化和多样化。大学生年轻好学、接受能力强, 是一个易教育的群体, 以大学生作为普及救护知识的切入点[12], 对整个社会自救互救知识构建与能力培养均有深远意义。
摘要:目的 了解广州市大学生自救互救能力, 为提高大学生减灾避险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 自编问卷对广州市5所高校1 408名大学生常见灾害的自救互救认知程度和知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对自救互救知识11个类别的自我评价中, 完全了解并掌握操作者68名 (4.97%) , 了解原理未熟练操作者394名 (28.82%) , 未完全了解原理及操作有610名 (44.62%) , 原理及操作均完全不了解者295名 (21.59%) 。27个知识题中, 学生得分在022分之间, 平均 (7.35±2.46) 分。不同专业大学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一般本科、女生、农村、高年级学生得分较高 (P值均<0.05) 。结论 广州市大学生自救互救能力偏低。应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 培养大学生防灾意识, 提高减灾避险能力。
关键词:健康教育,急救,认知,学生
参考文献
[1]张世威, 张伟, 陈涌, 等.论逃生自救教育在学校体育中的缺失与建构[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0, 26 (5) :70-72.
[2]周秀华.急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5.
[3]梁万年, 王声湧, 田军章.应急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63-197.
[4]吴寿枝, 王金权, 陆琳琳.安徽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紧急自救与互救能力的现况调查[J].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1, 30 (4) :342-344.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 (试行)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6]董晓梅, 陈雄飞, 王声湧, 等.大学生对突发灾害的认知及应变能力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2006, 22 (6) :660-661.
[7]董红艳, 胡宝玉, 王恩漫.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认知及需求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 2012, 33 (7) :870-871.
[8]BJORN L, JACOB S.Mouth to mouth resuscitation in Norway[J].J Am Med Assoc, 1963, 185 (12) :923-935.
[9]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Committee on School Health.Basic life support training school[J].Pediatrics, 1993, 91 (1) :158-159.
[10]游新玲, 牟小军, 王晓利, 等.广州市大学本科学生院前急救知识认知和需求情况调查[J].护理学报, 2007, 14 (12) :15-17.
[11]梁晓珊, 何秀芳, 邓雪樱, 等.广州市城乡居民急救能力现状调查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 2009, 7 (9) :990-992.
自救与互救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次调查选择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部某社区作为调查区域,该区域为城乡接合部,属于大型的综合社区,常住人口4.3万人,流动人口3.3万余人,社区内居民的年龄、职业、学历等各层次覆盖面较广,可尽量避免调查对象的选择偏倚。对调查期间在社区内的年龄满12岁的居民进行调查。
1.2调查内容
调查社区公众对常见急性中毒自救互救知识的掌握、认知以及需求情况。
1.3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入社区进行匿名调查,在被调查社区的商店、活动中心、住宅楼、学校、街道等场所内对公众实行随机拦截调查,当场填写并回收调查问卷。
2 结果undefined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发放调查问卷550份,回收有效问卷528份,有效应答率为96.00%。所调查的公众中男性263人,女性265人,男女性别比为1∶1.01;调查对象的最小年龄为12岁,最大年龄为75岁,平均年龄为(38.09±17.29)岁,以20~29岁年龄段人员居多,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9.89%;文化程度主要以初中及以下(46.21%)和高中(技工学校、中专)(31.63%)为主;职业主要以工人为主,所占比例位居前3位的职业依次为工人、学生和农民。
2.2 急性中毒自救互救知识掌握情况
本次调查设置了20道急性中毒自救互救知识的单项选择题,包括毒物的判断、急性中毒的预防措施、现场急救处理措施等,答对1题得0.5分,满分10分。在528位被调查对象中,急性中毒自救互救知识的得分最高为9.5分,最低为0.5分,平均为(6.27±1.33)分。
2.2.1 不同年龄人群知识掌握情况
在被调查者中,以50~59岁年龄组人群的平均得分最高,60~75岁年龄组人群的平均得分最低,利用SPSS 15.0软件对各年龄组人群的急性中毒自救互救知识得分情况进行数据统计描述与分析,经方差分析(F=13.99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2 不同职业人群知识掌握情况
不同职业人群间的急性中毒自救互救知识掌握情况比较,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工人、农民、学生的得分较低。其他职业人群涵括了医务人员、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国家机关人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军人、商业,服务业人员、公务员等),见表2。
2.2.3 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知识掌握情况
所调查公众的急性中毒自救互救知识掌握情况随着文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群平均得分最低,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平均得分最高,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的急性中毒自救互救知识掌握情况比较,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急性中毒自救互救知识需求情况
2.3.1 认知和接受宣传情况
在被调查的公众中有31.44%的人认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生急性中毒的可能性很大,62.12%的人认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一定可能发生急性中毒,仅有6.44%的人认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是绝对不会发生急性中毒的;经常看到或听到过有关急性中毒自救互救知识宣传的人群仅占23.48%,还有20.83%的公众表示从来没有接受过相关知识的宣传。
2.3.2 对急性中毒自救互救知识的需求情况
84.66%的人认为掌握一些急性中毒自救互救的知识在生活中很有用,同时有85.04%的人认为很需要加强了解一些急性中毒自救互救的知识。在被调查者中,有440人选择希望通过2种及以上的宣传方式来获取急性中毒自救互救知识,占被调查人员的83.33%。在公众选择获取急性中毒自救互救知识的途径中,前3位的依次是电视(83.52%)、报纸(61.17%)和广播(60.61%)。
针对急性中毒自救互救需要提高和改进的方面,82.58%的被调查公众认为“宣传的次数应增加”,位于首位。此外,“宣传的表达要通俗易懂”也是被调查的大部分公众希望改进的方面。同时,有人建议急性中毒自救互救宣传的知识要紧密围绕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中毒来全面普及,宣传工作要理论培训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3 讨论undefined
3.1 缺乏对公众开展相应急性中毒自救互救知识的宣传
深入广泛地开展急性中毒相关健康宣传教育,可以使公众正确了解有关的健康观念,采取积极健康的行为方式,特别是发生突发急性中毒事件时,正确的应对措施可以减少危害的范围和程度。通过调查发现,尽管绝大多数公众对急性中毒比较重视,知晓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发生急性中毒,并且84.66%的人认为掌握一些急性中毒自救互救的知识在生活中很有用,但是,回答经常看到或听到有关急性中毒自救互救知识宣传的人群仅占23.48%,还有20.83%的公众表示从来没有接受过相关知识的宣传,有85.04%的人认为很需要加强了解一些急性中毒自救互救的知识,说明现有的宣传还远远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
3.2 公众的急性中毒自救互救知识总体水平不高
本次调查,显示公众中普遍具备有一定的急性中毒的自救互救的知识,但总体水平不高,且人群知识掌握程度存在明显差别。公众对急性中毒自救互救知识的掌握程度随着文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可见文化程度的提高,带动并促进了急性中毒自救互救知识的获取和水平的提高。调查发现,在公众中,工人、农民、学生和老年人群的知识得分较低,工人、农民的知识得分低与他们的文化程度较低,接触健康知识教育的机会不多,对中毒相关认识和急救处理能力不强有关;学生人群虽然有较强的接受能力,但是如果学校缺乏良好的健康知识教育平台,学生对于急性中毒的自救互救知识也难以扩展和提高,同时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足,也是造成他们相关知识得分较低的原因。老年人社会活动少,新生事物接受能力相对较差,加之他们的文化程度较年轻一代普遍偏低,因此急性中毒自救互救的知识得分也较低。
3.3 公众对相关知识的获取需求朝多元化途径发展
目前,公众希望作为急性中毒自救互救知识宣传的途径中,最普遍愿意接受的方法为电视、广播和报纸,这与国内其他一些卫生知识的获取途径一致[1],说明目前公众还是比较倾向于这些传统的获取信息的手段。83.33%的被调查者选择2种及以上的宣传方式作为获取急性中毒自救互救知识的途径,表明知识的获取途径朝着多元化趋势发展。电视作为一种大众媒体,在各类人群中均是优先选择的知识获取途径。学生作为接受现代新事物、新方法能力较强的人群,更多的人愿意选择互联网作为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3.4 多种宣传途径相结合,在公众中开展急性中毒现场自救互救教育活动
卫生科普宣传是向广大群众普及卫生知识,引导人们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2]。但目前的调查显示,急性中毒自救互救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还远远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因此,需要全社会给予广泛的关注和支持,不断加强宣传、普及的力度,增加宣传教育的频率。各类人群对电视等大众传媒获取知识的需求较高,提示我们应将电视媒介列为开展急性中毒自救互救相关知识宣传和教育的主要平台,同时充分利用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对公众开展宣传和普及教育。
同时,应根据不同人群特点进行培训,特别要加强对薄弱群体的培训。本次调查中,低文化层次人群、工人、农民、学生和老年人群的急性中毒自救互救知识掌握情况相对较差,提示我们这类人群应该是下一步宣传和普及教育工作的重点人群,应该针对各自特点,进一步开展操作性好、接受性强的宣传教育工作。对于工人和农民,针对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的特点,应该选取通俗易懂的培训方式;针对学生的普及宣传,可以根据学生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特点,开展丰富多样的急救知识培训活动,如针对儿童和青少年开展急救知识夏令营活动[3],在高校,设立急救自救的选修课,在大学生中普及院前急救知识,增强他们的应急能力[4];而对于老年人,针对他们的生活起居特点,可以考虑在社区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地点进行宣传和培训。
急性中毒自救互救知识的普及,应密切结合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情况,普及公众力所能及的急救方法,普及和培养公众掌握初级现场急救知识,从而引起更多人群的关注,真正发挥知识普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石晶,丁树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知识的传播渠道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7,23(2):89-91.
[2]陈锦辉.强化卫生科普精品意识[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3):262.
[3]关金保,温新华,张雁,等.青少年儿童普及急救知识技能的有效途径研究[J].中国社区医学,2001,7(1):31-32.
自救与互救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4年9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平顶山市河南城建学院、平顶山学院、河南质量工程学院等3所高校大一新生。以班级为单位,确定应调查的班级数,按入校时的班级序号随机抽取23个班级共1 500名全日制大学生。平均年龄(18.2±1.3)岁,男生810名,女生690名。干预前共发放问卷1 500份,回收1 473份,其中有效问卷1 457份,失访率为2.87%,男生781名,女生676名。干预后共发放问卷1 457份,回收1 435份,其中有效问卷1 408份,男生749名,女生659名。
1.2 方法
1.2.1 个人应对行为量表
参考国内外用以评价公众暴力恐怖袭击的个人应对行为量表[9],并根据我国学生人群实际情况进行相应修改。量表包括13个条目,由个人准备行为(8个条目)、信息寻求行为(2个条目)和规避行为(3个条目)3个分量表组成。量表采用1(从不)~5(总是)分评分,得分越高代表个人应对行为越突出。修改后的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825。
1.2.2 现场调查和考核
自行设计调查表,内容包含个人一般情况和现场自救互救常识测试题。试题为5道判断题和5道单项选择题,每题10分,满分100分。试题选择参考以下题库:(1)美国、英国红十字会网站普通民众测试题;(2)国内外权威文献资料急救知识测试题。为保证测试结果的真实性,调查表不涉及姓名、班级,不公布成绩。流行病学专家亲临现场对研究对象进行逐一调查和考核。干预前调查和考核时间为2014年9月新生军训期间,干预后调查和考核时间为2015年9月研究对象返校后。
1.2.3 干预方法
1 500名新生以班级为单位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包括:(1)暴力恐怖袭击常识和急救常识讲解;(2)播放美国红十字会和国内权威机构录制的恐怖袭击逃生视频以及自救互救视频;(3)防恐专家、急救专家现场演示恐怖袭击逃生技能和自救互救技能。每4个月以班级为单位分批集中培训1次,共集中培训3次。
1.3 统计学分析
资料用SPSS 13.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暴力恐怖袭击个人应对行为得分比较
干预后个人准备行为、信息寻求行为和规避行为的得分以及各个分项目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值均<0.05)。见表1。
2.2 干预前后自救互救常识答题情况比较
干预前1 457名大学生平均得分为(41.83±12.33)分,干预后1 408名大学生平均得分为(69.74±20.17)分,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0,P=0.000)。大一新生暴力恐怖袭击自救互救常识正答率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2。
注:()内数字为正确率/%。
2.3 应对行为和自救互救常识得分影响因素分析
干预前后,性别、地域、城乡差别对应对行为总得分和自救互救常识得分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3。
注:P值均>0.05。
3 讨论
本研究选择大学一年级新生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1)新生干预前的调研结果基本上可以反映高中生暴力恐怖袭击应对行为和自救互救能力;(2)新生课程以基础课为主,没有外出实习和社会实践,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失访偏倚,本研究在不计姓名、不计班级的情况下,干预前后失访率均不超过4%,保证了结果的可靠性。
采用暴力恐怖袭击应对行为量表,从个人准备行为、信息寻求行为和规避行为3个方面评价大学生人群暴力恐怖袭击个人应对能力得到国内外认可[9,10]。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干预前大学生个人准备行为、信息寻求行为和规避行为得分分别为(13.11±5.79)(4.08±1.85)(5.66±2.49)分,与满分40,10和15分相比尚有明显差距。该研究结果和国内研究结果一致[1,11]。上述国内研究结果均低于国外现况调查结果[12]。干预后大学生个人准备、信息寻求行为和规避行为得分分别为(27.02±13.71)(6.35±2.77)(10.31±5.18)分,均显著提高,但与各自的满分相比仍有差距,提示需进一步完善暴力恐怖袭击应对行为的培训方法。干预前大学生自救互救知识得分为41.83分,和国内研究结果一致[13,14]。杨剑等[14]对广州市大学生急救知识了解情况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只有33.79%达到及格要求。上述国内研究结果亦明显低于国外研究结果[15]。干预后大学生自救互救知识得分为69.74分,但与满分100分相比仍有差距,提示尚需进一步完善现场自救互救技能的培训方法。
干预前性别、地域和城乡对暴力恐怖袭击个人应对行为和自救互救知识考核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大学生防范暴力恐怖袭击的意识和学习自救互救知识的热情普遍不够。干预后性别、地域和城乡对暴力恐怖袭击个人应对行为和自救互救知识考核影响亦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暴力恐怖袭击个人应对行为和自救互救常识通俗易懂,大学生普遍可以掌握。
目前社会中存在随时随地发生恐怖袭击的可能[16],做好充分准备是防止恐怖袭击和减少损害后果的最有效手段之一[17,18]。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干预策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参照美国大学生完善的培训方案[4,5,6],结合国内有关培训经验[19],建议:(1)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通过行政手段明确将暴力恐怖袭击常识和自救互救常识作为高校应当开设的课程;(2)组织防恐专家和急救专家编写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先进适用的相关教材;(3)加大培训强度,保证一定的课时量。
摘要:目的 了解大学生暴力恐怖袭击应对行为和现场自救互救常识掌握情况,为进行有效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平顶山市3所高校大一新生1 500名,利用暴力恐怖袭击行为量表评价大学生相关应对行为,采用国内外权威相关试题库测试大学生自救互救能力。通过多媒体教学、专家现场演示等手段干预1年后重复上述评价和考核,比较干预前后结果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后大学生应对暴力恐怖袭击的个人准备行为得分分别为(13.11±5.79)和(27.02±13.71)分,信息寻求得分分别为(4.08±1.85)和(6.35±2.77)分,规避行为得分分别为(5.66±2.49)和(10.31±5.18)分,自救互救常识考核得分分别为(41.83±12.33)和(69.74±20.17)分,干预前后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18,25.71,30.46和44.50,P值均<0.01)。干预前后不同性别、城乡、地区大一新生应对行为和自救互救常识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暴力恐怖袭击个人应对行为和现场自救互救能力在干预前均不理想,科学的干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与现实要求仍有差距,进一步完善干预策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救与互救】推荐阅读:
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05-21
心理自救互救宣传手册一09-27
最新尔雅突发事件自救互救课后作业答案08-31
【超星尔雅】突发事件及自救互救-费国忠 期末考试试题及正确答案10-26
避险与自救教案11-13
地震的知识与自救05-24
火灾逃生与自救教案10-06
火灾中的逃生与自救教案11-19
自护、自救教育教学设计与反思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