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心理自救(通用6篇)
文人的心理自救 篇1
文人比普通人有更多的对时局的敏感, 对自身状态和自我价值的审视评析, 激烈的内心冲突便成了痛苦的根源。倘若还够坚强, 倘若还不甘于沉沦堕落, 则必然向另一种生存方式寻求灵魂的解脱, 从而实现心理自救。文人实现心理自救, 常见的形式大致为以下几种:
一、将郁闷之情理寄托于景物
苏轼自幼学习儒家经义, 忠君爱国是他一生追求的理想。然而他一生官场沉浮, 几遭贬谪。一边是才华横溢壮志未酬, 一边是禅理佛经随缘旷达, 他徘徊于入世与出世的边缘, 将平生的不得意化进诗词笔墨, 融入大江故垒。像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 他都以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观来体验人生, 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 并以这种参透人生的感悟使情感从冲动归于深沉的平静, 进而来寻求心灵的归宿。朱自清, 在大革命失败前后, 面对个性与时代的冲突, 他幻想躲进书斋、课堂、文学研究所这三者所筑成的象牙之塔里, 寻求解脱, 但又为此感到不安与自谴, 于是, 他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 思想上陷入极度的苦闷和彷徨。在轻柔静谧、静幽淡雅的荷香月色下, 不失文人情趣的朱自清找到了排遣苦闷抑郁、落寞彷徨心情的最佳场所, 情往景处去是他排遣苦闷抑郁的最好方式。
二、将失意寄托于依红偎翠
绝大多数文人的排遣方式, 却是依红偎翠, 喝花酒玩风月。比如杜牧,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更有“奉旨填词柳三变”, 柳永仕途坎坷, 终日宴游于秦楼楚馆, 为身世相似的烟花女子歌咏吟唱。“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拉皿日英雄泪!”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 现实的无奈迫使他喊出这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这些怀才不遇的文化精英并非沉湎酒色置社会责任于不顾, 在他们人生抱负和人格理想难以实现时, 都更期望从红颜知己的真挚感情和善解人意中得到慰藉和解脱。
三、用酒精来麻痹失意的痛苦。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一代枭雄尚发此感慨, 更何况失意之人。阮籍亦是不得不在醉酒中潦倒一世。魏晋名士的风流, 多氤氲于酒香中。政局动荡, 纵有八斗才学却不得不收敛锋芒, 只有借酒浇胸中郁垒。而“酒仙”李白则在纵酒狂歌中写出多少千古绝唱的诗文。“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 唯有饮者留其名。”人生如梦, 难免失落悲哀, 面对短暂和易逝, 李白并不消沉, 而是纵酒欢歌, 及时行乐。“黄金白璧买歌笑, 一醉累月轻王侯”, “天生我才必有用, 千金散尽复还来。”这是对历代文人士子人生价值失落的解脱, 尽管他们屡遭挫折, 却从没放弃过对理想的追求。
四、让失意的心隐居
竹林名士遁迹山林泉间, 是借山水的纯真自然, 鱼跃鸟啼来排遣心中的压抑与苦闷;兰亭休禊的名士们, 怡情山水, 流连忘返, 是为借山水之美启迪灵性, 使他们的文学艺术天才得以极致的发挥。陶渊明踏着庄子的脚印, 走进世外桃源, 成为自然田园的第一歌者, 他终究是在“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中找到安身的家园, 在“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中得到心灵的寄托。这些个隐居者, 不能把志向实现于社会, 便躲进一个小天地自娱自耗。他们消除了志向, 渐渐又把这种消除当做了志向。安贫乐道的达观修养, 成了中国文化人格结构中一个宽大的地窖, 尽管有浓重的霉味, 却安全而宁静。于是十年寒窗, 博览文史, 走到了民族文化的高坡前, 与社会交手不了几个回合, 便把一切深埋进一座座孤山。
五、用生命来血染失意的心理
弗洛伊德认为人都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当死本能指向个体自身, 发展到极致时便是自我毁灭。文人的自杀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文化现象。文人的心里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对世界的幻想, 而当这些幻想无法达成的时候, 部分文人就会因为承受不了这样的心理落差而选择走上自绝的道路。我国的屈原、王国维、朱湘、戈麦、赵树理、杨朔、傅雷,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俄罗斯诗人叶赛宁、前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美国作家杰克·伦敦与海明威, 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自杀作为自己与他们深爱的世界告别的方式。
文人向来是心比天高而命运多舛的。面对这样的矛盾, 他们选择了逃避转移。无论是纵情山水, 依红偎翠, 借酒消愁, 还是隐居山林甚至于自绝生命, 都是文人的一种心理自救方式, 是他们在一场理想与命运的搏斗中保护自己脆弱的个体存在和坚强的人格独立的武器, 无论优劣, 都是具有独特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的。
文人的心理自救 篇2
孤独心理自救方法之一:认知疗法
老年朋友首先要看到,子女“离巢”是家庭发展的必然趋势。子女长大成人,从父母身边离开,成家立业,哺育自己的后代,应该是子女成熟的标志。如果孩子长大了都不愿离家,长期与父母住在一起,这反而是家庭不幸的表现。所以,老年人应该为子女的离巢而感到高兴。
孤独心理自救方法之二:行为疗法
当自己感到孤独时,可以制定一个计划,向自己布置不同难度的交往任务。开始时,交往任务可以简单一些,然后逐渐加强交往的难度。在与各种人的交往过程中,要尊重别人的特点与习惯,努力与人和睦相处。如果自命清高,遇到困难不肯求助于人,或者对别人的困难不屑一顾,结果必然加剧自己的孤独感。所以,一方面要善于帮助他人,从中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真诚的友谊,另一方面,又要善于求助于人,通过别人的帮助,使自己的心情变得开朗。
孤独心理自救方法之三:婚姻疗法
少年夫妻老来伴。孩子离巢,老年夫妇应该及时地将情感转向老伴,以此去填补因子女离巢而留下来的“真空”。如果是丧偶老人,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考虑再婚,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寄托,以此来摆脱孤独。
孤独心理自救方法之四:生活疗法
摆脱孤独的最佳方法是创造良好的生活情境。这里有两层意思。子女离巢并不等于断绝彼此的关系。子女离家建立新的生活空间后,老人还应该继续加强与子女的联系,尽量增强两代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给他们适当的帮助。或者,条件许可时,老人也可以在子女家轮流居住,以免独守空房。这就是一种生活情境的创造。
孤独心理自救方法之五:个人兴趣
从看书、习字、画画、练琴、打拳、击剑、种花、饲养动物等活动中获得乐趣。这些均有助于自己从孤独的小圈子里解脱出来。即使从事这些活动时可能只有一个人,但是,一旦全身心地投入,孤独感也就悄然消失了。
心理困境自救法 篇3
回避法 俗话说惹不起咱躲得起,躲也就是回避,虽简单但有实效,当某些人和事、某些场合使你闷闷不乐,或即将火冒三丈时,应及时回避,以免触景生情,找一安静处,静默10分钟,或听所音乐、散散步,都可分散注意力,淡忘烦恼,使内心趋于平静。
自勉法 自勉就是以积极的信念暗示自己,努力挖掘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只有在不幸与失败中奋起的人才能最终成大器。如贝多芬在双耳失聪,女友离他而去情况下,没有趴下,而是用心灵激情的进发,留下不朽的乐章。在很多情况下,自勉能驱散忧郁、克服怯懦,使自己恢复乐观与自信。
自慰法 所谓想开点就是自慰法,为自己找一种合理的解释,自圆其说。例如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虽是一种精神胜利法,但总比懊恼、沮丧强。也有许多事,换一个角度看,不难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正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但自慰总归是自欺欺人,常用也会妨碍对社会的适应。
宣泄法 国外某工厂一房子里,怒气冲冲的工人,对着橡胶塑的经理,拳打脚踢,破口大骂……这不是疯子发狂,也不是演戏,而是时下颇为流行的宣泄疗法。宣泄有助于调理大脑皮质功能,对心理紊乱、压抑感、反抗、破坏心理等治愈率颇高。可以在适当地方大叫一番,痛哭一场,或是适当地发脾气,都可以宣泄内心的郁积,摆脱恶劣的心境。当然,宣泄应该是适度,可以让对方接受为前提。
文人的心理自救 篇4
由“寻觅知音”探微古代文人文化心理
寻觅知音是古代文人的一种自我认同的文化心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得不到现实的.认可,只能在文学的寻求中实现自我价值,同时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和对现实的超越.这种文化心理具有积极的文化意义,为继承和发展文化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作 者:黎平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湖北,荆州,434020刊 名:湖北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IN HUBEI年,卷(期):“”(11)分类号:G09关键词:寻觅知音 文化心理 文化影响
灾难过后,我们如何“心理自救” 篇5
高中学生和初中
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干预
[典型案例]
在汶川大地震中,一高中学生第一个冲出教室,却亲眼目睹了他的很多同學和老师埋葬在轰然倒塌的建筑物中的悲惨情景。从此之后,他整日坐立不安,走在大街上,担心旁边的房子倒塌;走在马路上,担心汽车从后面撞上他;坐在教室里,担心再次发生地震……
[心理诊断]
高中生已经知道了死亡是怎么回事,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认为死亡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上例中这个同学的反应,是因为他目睹了自己同学和老师死亡的全过程,他意识到死亡原来可以随时随地发生在自己身上,而形成死亡恐惧症。除此之外,这个年龄的孩子还会出现以下症状:
A.睡眠出现问题、食欲不振、腹泻
B.一直想着逝去的亲人,根本不能想别的事,注意力不能集中
C.悲痛,伤感;头痛、胃痛,不明原因的其他部位疼痛
D.无助、迷茫
E.失去兴趣、冷漠、孤独
F.罪恶感、责备自己
G.对异性的兴趣降低
H.总是担心自己得了某种不治之症,并且由于自我暗示确实出现相应的症状
I.行为问题(犯罪行为、引起别人注意的行为、退缩行为)
[治疗方案]
这类孩子的智力水平已经接近成人,解决他们心理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保证其身体、环境安全,预防潜在威胁,比如优先把他们安置在安全的环境里,优先保证他们的基本生理需要,让他们感受到有保证的未来。在此基础上,要特别注意:
第一,积极倾听。心理学上的积极倾听和我们平时说的听别人说话是不同的。积极倾听的核心是以平等的姿态鼓励对方说出真心话。倾听者要把自己的标准暂时放在一旁,不管你多么不赞同对方的意见和行为,都要无条件地接纳对方。
第二,通过倾听引导他们抒发情绪。重要的是让他们了解到灾难发生后负面的反应和态度是正常的、自然的反应,而不是病态的、愚蠢的、不坚强的表现。
第三,当孩子出现行为问题、退缩行为、疑病症、恐惧症时,不要责骂孩子。
第四,相信大部分孩子自己有能力最终解决这些问题,要给他们时间、宽容和信心。当然,如果有持续的、比较严重的问题存在,要及时寻求心理专业人员的帮助。
小学生、初中
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干预
[典型案例]
川北一个小学生从废墟中被救出来之后说的第一句话是:“爸爸,我以后再也不和你顶嘴了。”
[心理诊断]
这个年龄的孩子认识水平有限,许多孩子会错误地以为地震是由于自己做错了什么事而导致的。比如,一个小学生正在课堂上做小动作时发生地震了,他可能会以为是他的小动作招来了地震。上例中的这个孩子为什么第一句话是“我以后再也不和爸爸顶嘴了”,潜在原因是她把地震当作老天对自己的一种惩罚。对这个年龄的孩子,要非常明确地告诉他们: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不是因为有谁做错了什么,更不是因为你。这类孩子中有些还没有形成正确的死亡观,以为人死了还会复生,如果这个年龄的孩子有亲人在地震中去世,不要向他们隐瞒,要让他们知道实情。这样的孩子容易出现以下症状:
A.怕黑、害怕夜晚、做噩梦
B.老是粘着大人
C.出现攻击行为、制造麻烦
D.逃学
E.在同伴中退缩
F.注意力不集中
[治疗方案]
帮助这个年龄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安全感、自信心的重建。如果父母还健在,要让孩子确信危险已经过去,父母将会一直陪伴在他身边。对于父母双亡的孩子,帮助他们寻找到父母代理人至关重要。让他们尽快融入到新的集体里面去,早日面对新的生活。
青少年灾后
要学会“心理自救”
[自我诊断]
在重建心灵家园方面,无论有没有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最终都要依靠自己的力量。青少年心理自救的第一步是学习接纳自己,地震灾难之后,以下反应是正常的:
害怕:很担心地震会再发生。害怕自己或家人受到伤害,害怕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害怕自己精神崩溃或没办法控制自己。害怕自己不能应对所发生的一切。
悲愤:上天怎么对我这么不公平?为什么科技这么发达,我们还是没办法对地震进行预测?别人根本不知道我的需要,也不理解我的痛苦。一闭上眼就会看到最恐怖、最悲伤的画面。
无助: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不知道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思念:一直想着逝去的亲人,心里觉得很空虚,根本不能想别的事。回忆以前与亲人在一起的时光。对遇难亲人的怀念常有如针刺心般的感受。一直想,如果没有发生地震,生活是多么美好。
内疚: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或朋友,甚至希望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他们。
悲痛:也许你的父母、亲人离你而去,也许你的老师为了保护你们而牺牲了,也许你的同学永远离开了人世。你可能会大声哭喊,也可能内心压抑着巨大的悲伤,情绪非常低落,很伤感。
失望:期盼重建家园,渴望与亲人在一起,感受温暖,希望噩梦赶快过去,不断期待奇迹出现,希望一切完好如初,却一次又一次地失望。
敏感:对于与地震相关的声音、图像、气味等比较敏感,反应过度。
幻觉:看见死去的亲人活过来了,或是又发生了地震,房屋正在倒塌。
失去快乐的能力:无法再笑出来。
闯入性思维或表象:突然之间大脑中闪现出可怕的地震镜头。
[心理自救]
首先,要明白出现上述症状是正常的反应,其他人也同样出现这些症状。
第二,不要拒绝帮助,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都要帮人,也需要人帮,比如这个时候。接受自己的所有感受,并把这些感觉和经验说给其他人听。要学会倾诉,不隐藏自己的情绪,与亲人、朋友及有共同经历的人们一同分担悲痛。心理治疗常用的一个方法就是将有类似问题的人组成一个小组,让大家说出各自的内心体会。还可以用日记写下自己在地震中的感受,埋在地下。
第三,多跟自己的亲人或其他与自己经历相似的人在一起。当亲朋好友诉说他们的伤痛时,要尽可能地让他们说出来,让他们知道你也有同样的问题。
第四,不要不好意思哭泣,眼泪可以治疗心灵的创伤。借助一些悲伤的电影、音乐,痛快地哭一场,把积压在内心的悲痛发泄出来。
第五,多鼓励自己,也别忘了鼓励周围的人。不要勉强自己去遗忘痛苦。给遇难的老师、亲人、朋友写一封信与他们告别,表达你的怀念,告诉他们你会好好活下去。相信一切都将过去,一切都能过去。
第六,尽可能地保证睡眠和基本饮食。良好的体力、营养储备是我们战胜疾病、创伤的物质保证。相反,体力虚弱会加强心理创伤的负面影响。
第七,要尽力使自己的生活作息恢复正常。不要苛求他人的救援行动,不要只是等待,尽量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每天为自己安排一些具体的、可以做的事(三件左右,其中一件是帮助别人)。
第八,惊恐发作时,做一些活动分散注意力,或是做一些放松练习。增加跟亲人和朋友的身体接触,比如说拥抱、握手……另外,尽可能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减少独处的机会。
第九,对以后会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要做好心理准备。如果那些不好的情绪再次袭击你,也不要担心,那只是还没有释放的悲痛。这段时间可能会有很多事情要面对和处理,你可以先从最重要、最容易完成的事入手,不要着急,不要慌张,不要一次处理太多的事情。
■编辑 陈霖
你会在陌生圈“心理自救”吗? 篇6
几天后,本城论坛举行网友聚会,我抱着历练的态度报了名。活泼的人天生有“自来熟”的能力,很快乐在其中;也有些网友比较腼腆,在贴吧相聊甚欢,真正见面却十分矜持,比如我。不过,我这次可是有备而来。一个埋头划拉手机的女子不经意间抬头,正好和我对视。在她的微笑中,我感受到她和我一样不安的心理。我端着酒杯来到她的面前,说:“美女,你見过缺少手机厚度般半边底部的酒杯吗?”女子疑惑地问:“会有那样的杯子?”我笑着说:“那样的杯子叫离线酒杯,需要用手机垫着杯子才不会倒。它设计的初衷就是为防止你聚会时玩手机而忽视和我聊天。”
听了我的话,女子忍不住笑了,我内心的忐忑和局促也飞到了九霄云外。旁边的人见我俩聊得这么开心,也加入其中。你一言我一句,大家分享着快乐和智慧,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初次尝试“心理自救”,我既缓解了自己的紧张情绪,释放了别人的困窘,还在不知不觉间加强了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
两周后,科长要派人参加一个礼节性宴会。在别人讶异的目光中,平时遇到这种事能躲就躲的我主动要求参加。科长不好抹我的面子,又担心我不能适应那种场合,就委派了活泼的吉吉陪同。因为相互之间比较陌生,所以宴会的气氛有些沉闷。大家交换了各自带来的纸质资料,饭桌上只剩下偶尔客气的言语和刀叉筷子的碰撞声。爱说爱笑的吉吉率先打开话匣,对旁边的一名女士说:“美女的皮肤真好,你是怎么保养的?”这句话虽调不起全场的热情,但可以引得当事人的注意,女士说:“我的诀窍在洗上……”吉吉自以为幽默地接茬道:“听说开塞露有助润肤。”此言一出,饭桌上的人面面相觑,吉吉知趣地住了嘴。
我本来准备说一些轻松的话题,看到这架势就改变了策略,浏览了他们的材料后,心里有了主意。为避免让人觉得厚此薄彼,我从自己说起:“咱们这个软件的设计工作,让我收获颇丰……”一提到工作,大家的目光聚焦在我的身上。看到话题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我继续说:“在工作环节中,也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有一次,领导问我,你的创意能行吗?我豪气道,没有金箍棒怎么敢揽瓷器活儿!领导愣了好久才说,那我更不放心了,用金箍棒揽瓷器活儿,可是找摔啊!”
我的话音刚落,在座的人都笑了起来,争相说起工作中的乐事。我也因为幽默而给同仁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还和其中几个成了好朋友。通过这次经历,我认为在不同的场合应选用不同的“救场”方法。在与工作有关的严肃聚会上,工作中的乐趣以及灵感的来源之类才是大家关注的话题。
前几天,被朋友拉去参加她的同学聚会,只有我是圈子里的陌生人。但之前在许多陌生圈子里兜兜转转的经历,让我心理变得强大,有了丰富的“心理自救”的技巧。我知道在休闲类的聚会上,时尚话题,包括糗事、游戏都能让人津津乐道。我不卑不亢,从别人正在谈的宠物话题聊起,启发大家兴趣盎然地聊到了自己从小到大养过的宠物。临分别时,大家依依不舍地约定:每个人把印象最深的宠物写成文章、配上照片,放在论坛,进行别开生面的“宠物秀”。
有人说圈子决定人生格局,我却觉得圈子赋予快乐的人生。因为为了从容地游弋在朋友圈中,我增长了见识,活跃了思想,拓宽了眼界,也丰富了生活。
编辑/木非木
nclxp11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