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相轻-文人相轻的故事-文人相轻的寓意-文人相轻的意思

2024-06-26

文人相轻-文人相轻的故事-文人相轻的寓意-文人相轻的意思(通用18篇)

文人相轻-文人相轻的故事-文人相轻的寓意-文人相轻的意思 篇1

【成语】文人相轻

【拼音】wén rén xiāng qīng

【简拼】wrxq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主谓式

【成语解释】指文人之间互相看不起。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子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 文人相轻",虽然这句话出自中国,大概外国同行,也免不了会有这种人性上的弱点。

【英文翻译】two of a trade never agree.

【谜语】作家看不起作家

【成语故事】北宋时期,张耒做一首诗送给苏东坡过目,苏东坡笑他:“天边赵盾益可畏,水府右军方熟眠。这是热汤清炖王羲之。”张耒心中不服,也指出苏东坡的诗中人名用得不当,苏则要他去找曹操理论。这正是曹丕《典论》:“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成语正音】相,不能读作“xiàn�馈薄�

【成语辩形】轻,不能写作“清”。

【产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

文人相轻-文人相轻的故事-文人相轻的寓意-文人相轻的意思 篇2

我跟你姓

初为人师, 接手一个初二班当时的心情可谓是“拔剑四顾心茫然”。前任班主任是一位老教师发如霜染, 面色却红润, 真有鹤发童颜之感。交接时, 他用特有的文言语调介绍班情:“聪明的不多调皮的不少, 笨的、傻的、呆的凡所应有, 无所不有!”末了, 他特地提到一个女生, “比如那个张秋红, 笨死一头牛, 学了一年, 连一首古诗都背不了。”年轻气盛的我接过话:“不可能吧, 只要智力正常, 背诗应该不成问题。”谁知这话一下子就驳了老教师的面子老教师气得脸色发紫, 高声叫道“如果你能让她完整地背完一首诗我就跟你姓!”办公室其他老师也附和道:“是, 是, 这个女生笨如牛。”我感觉老人家认真了, 连声说:“别, 别, 我只是就事论事。回到班里, 点名时我特意多看了几眼“张秋红”, 长得人高马大, 仿佛一棵倔强的椿树伫立在那里。

当天放学, 我把张秋红留下来。她抿着嘴唇, 局促地搓着手我问她:“初一学的内容还记得吗?”她不吭声。在我再三提示下她终于吐出“桃源”两个字。“是《桃花源记》吧, 就《桃花源记》了, 一个月能背吗?”她又沉默了“一个月不行就两个月, 哪怕一年你能行的。”

事实正如老教师所言, 她好多字都不认识, 也没有字典。我把我的字典送给她, 她的眼里写满了感激。我一字一句教她读, 几天下来, 她读得有模有样了。我就让她一句一句背, 一天两句或三句, 隔几天再串起来。她总串不起来, 丢三落四。我让她顺着“渔人的行踪”背, 两周过后, 第一段总算能流利地背下来。“还是能背嘛”, 我暗自心喜。那个老教师也偶尔问我她的情况, 我故作伤感地回答:“比牛还牛。”老教师就呵呵大乐:“我说得没错嘛。”

暗地里, 我和她开足马力。时间是有保证的, 其他学科老师都认为她不是“学习的料”, 从不找她的“茬”。我告诉她:“你能行, 只要努力, 就可以创造出他人所认为的奇迹。”接下来的一个月, 整篇文章她能背下了十之八九。我鼓励她:“你能背书, 就证明你不笨, 只要背诵的功夫下足了, 一辈子的学习力就夯实了, 老师相信你, 我们一起努力。”不到一学期, 《桃花源记》她已烂熟于胸。于是, 我们扩大胜利成果, 开始背古诗, 背完初二背初一, 一年下来, 她出乎所有老师的预料, 语文竟然能及格了。那个老教师正好阅她的试卷, 我瞥见他的脸色, 如猪肝一般, 不过改姓的事再也不提及。

无声地哭泣

我除了教语文, 还兼职体育。那些年, 市中专学校招收体育特长生, 张秋红也报名了。秋阳灼人, 她汗流浃背地蛙跳、三级跳、拖轮胎跑……黝黑的脸如地里的红萝卜。那天训练课, 她低着嗓子对我说“头有点疼”, 我想都没想就点点头, 允许她到一旁休息, 旁观其他学生训练。没几天, 她又说“肚子不舒服”, 我想可能是女孩子的生理反应, 也答应了。谁知以后的训练课, 她隔三隔五请假, 即使训练也让我感觉是出工不出力。我狠狠地训斥了她, 可她仍然一脸霜打的样子。我有点气馁, 板着脸说:“你现在初三, 要对自己负责啊。”

体育中考如期而至, 我带着体育生来到市里的一所学校 (那是指定赛场) 。考试有三项:立定跳远、铅球、800米。她的前两项成绩还差强人意, 可800米赛场上出现的一幕, 却一直撕扯着我的心, 直到现在。

刚出发时, 她还勉强和别的同学并驾齐驱。一圈过后, 她的脚步越来越沉, 步频越来越慢, 看到别的同学一个个向前冲, 她也咬紧牙关, 奋力向前, 把身子绷成一只虾, 可心有余而力不足, 她开始绝望了, 踉踉跄跄地跑着, 后来, 她实在跑不动了, 开始慢步走, 走着走着, 她开始哭, 无声地哭。隔着铁丝网的我, 看着泪流满面的她, 感觉她的哭声像棒槌, 一下一下, 狠狠地敲打着我的心。

我不知她的泪水里, 是否有悔恨, 悔恨自己的轻率与敷衍, 是否有埋怨, 埋怨老师的宽松与大意。返回学校后, 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 连晚饭也没吃。我想, 我本可以给予更多的关怀和询问, 给予更多的严厉和认真, 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引导, 可我以前的较真劲哪去了呢?老师们安慰我说, “即使她的体育考试过关了, 文化分也未必能上线”。理虽如此, 但这件事成了我教育生涯中最深的遗憾。

后来, 听那届的学生说, 她一毕业就去学美容美发了。再后来, 听说她结了婚。偶然在街上碰到她, 一身红衣裙, 活脱脱一株美人蕉, 老远就大声喊我, 并拖出躲在身后的小女孩, 让她喊“老师好”。我瞅了一眼, 一个翻版的张秋红。

必须阅读

此后几年, 为了“张秋红们”, 我在应试的”上狠下功夫, 抓过快速作文, 备过万能作文, 也深入地做过考点研究……中考成绩年年攀高, 但内心没有丝毫的自豪与满足。在一次毕业班会上, 我甚至对“张秋红们”说出了“情感上记住我, 知识上忘记我”的话语, 因为我知道, 这些雕虫小技, 不足为外人道也。

暑假中, 重温《死亡诗社》, 久违的激情与梦想被再次点燃。基丁被学校辞退离开教室时, 学生一个接一个站到课桌上, 大声地喊道:“船长!我的船长!”我把电脑定格在这幅画面上, 反复咀嚼, 这不正是我梦寐以求的教育境界吗, 可离我是这么遥远。是夜梦醒, 惊出一身冷汗, 记起影片中尼尔朗诵的诗: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是啊, 在与“张秋红们”缘聚的时间里, 我究竟给予了他们什么呢?若干年后, 谁还记得有这么一个苦行僧般的“经师”呢?我该如何摆渡我和我的学生呢?

苦苦思索时, 有些声音渐渐清晰起来:衡量教师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是你的学生是否有阅读的愿望 (阿莫那什维利) ;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 不是补课, 不是增加作业量, 而是阅读, 阅读, 再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 ;没有阅读就没有个人心灵的成长, 就没有人的精神发育 (朱永新) ……何必画考点为牢?让学生在生命的黄金季节受到黄金般的文化滋养, 这才是教育的旨归!

在区教研员倪岗老师的指引下, 我开始了我的阅读计划!

初一, 我组织《三月, 有人呼唤我的名字》《草房子》《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等整本书的阅读, 还有男生专读《射雕英雄传》、女生专读《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我感到, 每一次读书会后, 都有几颗灵性的种子在悄悄萌芽!

初二, 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称之为“心理性断乳期”, 学生心理矛盾日益突出, 在这个成长的转折点, 我组织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传记类读书会, 希望通过传记来影响、引导和激励学生们见贤思齐。我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经济等方面选取古今中外最有代表性的传主, 再比较作者 (或译者) 的语言特点, 还特别加上女性传主的传记, 达100部之多, 林林总总, 蔚为大观。为避免学生固守一家之言, 对传主做脸谱式评价, 我大力整合资源。比如甘地, 除了推荐的《甘地自传》, 还有多米尼克·拉皮埃尔的《圣雄甘地》, 埃里克·埃里克森的《甘地的真理:好战的非暴力起源》, 还组织观看电影《我的父亲甘地》。再比如梵高, 同时将冯骥才《最后的梵高》、林清玄《投给燃烧的感情》、安妮宝贝《亲爱的文森特·梵高》、海子《阿尔的太阳———给我的瘦哥哥》及梵高的经典语录、代表画作的鉴赏文章整理并印发下去, 辅助学生阅读。这次, 我见到了最令我欣喜的场景:所有的学生埋头读书, 包括那些不学无术的、吊儿郎当的、破罐子破摔的。那专注的目光、渴望的表情, 以及书页翻动的声响, 让我感受到种子发芽的喜悦, 生命律动的兴奋。不少家长也加入了阅读大军, 家长们感觉到, 不和孩子同时阅读就“没有了话语权, 甚至和孩子对话的机会也没有了”。评比是推进阅读的重要环节。除阅读批注外, 我特别看重两项指标, 一是阅读之星, 不仅考查读书一项, 而且要与平时表现结合起来;二是小组评比, 比如“知书组”、“明理组”、“得趣组”、“强识组”、“博闻组”、“致真组”等, 同伴的影响力是勿庸置疑的。

六周过去, 我在校礼堂举办读书会。读书会分为上下两部分, 前部分是学生谈读书体验, 后部分是家长分享人生经历。前部分活泼热闹, 有朗诵的、表演的、抢答的、改编成现代剧表演的等, 大家乐在其中。后部分家长代表讲话, 如王心一的家长讲自己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 就靠一辆自行车驮着被子行李从河源骑到深圳, 然后跟师傅学做手工, 到后来自己开厂, 苦难的经历引出了不少眼泪。李炜玲的家长讲自己姊妹多, 家里负担重, 没有书读, 错过了韶华, 成家后就开了一家书店, 淳朴的想法更是让同学们感动不已, 李炜玲更是表示要好好读书, 珍惜妈妈为自己创造的条件。

文人与盗贼的故事 篇3

“世上如今半是君”

《唐诗纪事》记载:(李)涉尝过九江,至皖口遇盗,问何人,从者曰:“ 李博士也。”其豪首曰:“若是李涉博士,不用剽夺,久闻诗名,愿题一篇足矣。”涉赠一绝云:“春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相回避,世上如今半是君。”李涉是中唐太学博士,“工为诗,词意卓荦,不群世俗”。长庆二年春天,他到江西九江看望当江州刺史的弟弟李渤时途遇盗贼写此诗,题为《井栏砂宿遇夜客》,在即兴式的诙谐幽默中,寓有严肃的社会内容和现实感慨。所谓“世上如今半是君”,应该是指那些不蒙“盗贼”之名而所作所为却比“盗贼”更甚的人们,是那些“相群相党,上下为蟊贼”之辈。相比之下,这些眼前的“绿林豪客”如此敬重诗人、富于人情,倒显得有些亲切可爱了。盗贼们得此诗,如获至宝,用大量牛肉美酒馈赠,又两次拱手弯腰揖拜,并送李涉启程上路。

“趁着月色赶豪门”

一天深夜,小偷钻进了郑板桥家的院子。郑板桥为官清廉并不怕偷,只是担心小偷碰翻了他的兰花,更担心小偷被小黄狗咬伤,于是在黑暗中“献”诗一首:“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小偷听了吓了一跳,正欲躲藏,但听得郑板桥吟道:“腹内诗书存万卷,床头金银无半文。”小偷听明白了,知道此乃暗示,便赶紧转身,郑也就接着吟道:“出门休惊黄花犬,越墙莫损兰花盆。”小偷听了非常感激,便小心翼翼地爬墙出去,而且又听到了那个极亲切的声音:“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色赶豪门。”诗中体现了郑板桥对“梁上君子”的某种同情心和对豪门的憎恨。如此认真的叮咛,言辞之谆谆,也的确让小偷感到了一丝温暖。

天赋不高遭奚落

曾国藩小时候的天赋并不高。他曾遭遇这样一件尴尬事:有一天晚上,夜深人静之时,万籁俱静,少年曾国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朗读很多遍了,还是没有背下来。没办法,背不下来不能睡觉,他只好一直诵读此文。这时家里来了一个小偷,潜伏在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曾国藩去睡觉,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实在忍不住了,跳出来大声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接下来发生的事让曾国藩目瞪口呆:只见那贼人将那文章很流畅地背诵了一遍,然后轻蔑地看了曾国藩一眼,扬长而去。这件事对曾国藩触动很深。这个小偷是很聪明,至少其天赋要比曾国藩高许多,但是他由于荒废了天赋沦落为“梁上君子”,而曾国藩却从此知耻而后勇,刻苦治学,奋发图强,通过后天的不懈努力,终于成为史上罕有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奇才。

古代文人趣闻故事 篇4

孟子非常孝顺,忙跪下来问:“您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告诉他:“读书求学不是一两天的事,就像我织布,必须从一根根线开始,然后一寸一寸地才能织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织成一匹了,才有用,才可以做衣服。

读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像你这样半途而废、浅尝辄止,以后怎能成才呢?”若是现在的孩子,可能不懂反省自己,一句话就扔给母亲:“这是你自己的事。”

论文:今论文人相轻 篇5

今年暑期电影市场很是火热,郭敬明和韩寒的《小时代3:刺金时代》《后会无期》抢占全国影屏,甚至有和好莱坞大片一争高下的势头。

现代电影要想卖座五花八门的宣传那是绝对不会少。其中两人“多年恩怨”更是在电影上映前到下档期间作为新闻点被媒体一炒再炒。甚至有人为卖弄文学,搬出文人相轻这四字。

文人相轻出自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同为上海青年作家,又身处在同一个时代,他们之间从不缺乏公共场合的比较。两位当事人更是配合大众娱乐,相互攻击,更甚的是为卖电影把诋毁对方作为自己的卖点。看来真如林语堂先生所说,“文人相轻”是为“谄媚于世”。

鲁迅曾在他的《且介亭杂文》中七论“文人相轻”,虽然是针对那个时代的文坛现象,但放在今日犹可以批判文坛这股“不正之风”。文人之所以相轻是因为“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但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看来文人相轻仅限文学创作,“一切别的.攻击形体,籍贯,诬赖,造谣……都不在内。”这样说来,总是攻击小四的身高,拜金,韩寒的叛逆……有避重就轻的嫌疑。

除此之外,文学切忌断章取义更不可卖弄。鲁迅就以为“卖老”“卖俏”是特别易进的误区。“中国文坛虽然幼稚,昏暗,却还没有那么简单;读者虽说被养成一种看热闹的情趣,但有辨别力的也不少,而且还在多起来。”说这句话时鲁迅肯定想不到几十年后有“脑残粉”的存在,不然就连鲁迅那种看不惯就骂的直爽都要无话可说,憋得内伤。偶像卖俏,“脑残粉”尖叫,这个圈子永远那么热闹。

文人的寂寞作文 篇6

没有都城灯红酒绿的`纸醉金迷,没有闹市人声沸腾和车马喧嚣,也没有因皇帝重用而一展宏天巨图。他们,或许忧国忧民,只愿为内心保留一片净土而不惜生命;或许仕途多舛,把对权贵的蔑视化为铮铮傲骨;或许在绿肥红瘦时节慨叹物是人非,抑不住思念的寂寞和沉重的哀愁。

这便是文人。不生活在外界的喧嚣中,更多时候,陪伴寂寞。他们的寂寞,于华夏五千年的薪火相承中燃燃不息,于涛涛江河上汹涌不止,于寂寥宇宙间灿若星河。

屈原是寂寞的。不仅因为楚怀王听信馋言而自己被贬,而且国家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一个人于汩罗江畔,任微风吹得满头散发,乱掉心,却总不能吹出同流合污的念头。形容枯燥,在“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社会中傲然独立,又能怎样?无人懂他,一腔报国热血,以及那双愿再为民奔波的双脚。或许,屈原看来,人生应当让崇尚的情操成为永恒,即使带着寂寞离开。于是,身子前倾,一跃,他的寂寞和情操伴随江河,流淌千年,澎湃千年。

李白是寂寞的。即使在当时才高八斗,所散发才气的光辉足以让日月星辰黯淡无光,仍被仕途所困。仕途的坎坷,仅仅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打击吗?这怎奈何他在朋友宴席上,曾经“嗜酒如命,一饮就是三百杯”,却“停杯投箸不能食”,起身拔剑心茫然了呢?是内心的寂寞,内心的寂寞还未如轻烟散去吧?人生不应当引吭高歌?且蔑视权贵,仰天大笑,骑白鹿于表崖间,在寂寞里“挂云帆沧海”,抱着对人生豁达洒脱的态度,岂不快哉?

李清照是寂寞的。国家**,如蓬草般的羁旅之途,自身命运的坎坷,已然苦不堪言。听说春天万物可以复苏,自己高兴地去乘“舴艋舟”,才发现,春天是花草树木的,留给自己的,是恐怕舴艋舟也载不动的哀愁。秋叶飘零,又令人如此相思和孤单落魄。可以再相思吗?面对眼前物是人非,再瞧瞧人比黄花瘦的自己,怎能禁得起欲语,而泪不先流?暂且在晚来风急的漫漫长夜,相伴青灯黄卷,让这寂寞和心灵在这笔下跳动吧。

他们在都是寂寞的。岁月的刻刀无情地替他们刮上皱纹,却总刮不去寂寞的痕迹。这又有何足碍,寂寞留给他们的虽说是孤独,可更多的是一份对人生的清醒和冷静。寂寞教会屈原追求节操至死不渝,教会李白笑看人生风雨,教会李清照把寂寞化为文字留芳百世。

古代文人的悲秋情结 篇7

以上所举几类,当然不是悲秋文学的全部,读者已经感受到有一股浓厚的悲秋气氛扑面而来。这种悲秋文学,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诗经·蒹葭》开头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就是借清秋景物起兴“引起所咏之辞”,表现这位男主人公因求偶不得而彷徨苦闷的心情。

不过正式提出悲秋,最早抒写悲秋文学的作家作品,是宋玉的《九辩》。这首诗开头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哀。”借秋天萧瑟之景,抒写“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悲苦之情,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有名的一篇悲秋文字。此后,这种文学绵绵不绝,代有其人,使几千年的中国文坛上弥漫着一种浓厚的悲秋氛围。为什么许多诗文都写到悲秋呢?我认为,大概有以下几点:

第一,重视意象经营,做到“象以尽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民族特点和优良传统。而意象就是情景交融的凝聚物。古代诗人写作抒情诗,从来很少直接宣泄,多数是通过外界景物来寄托主观思想感情,尤其是善于通过景物描写来创造典型环境,烘托气氛,构成意境,把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感情色彩的艺术世界中,作者不言“愁”,读者却感到整首诗充满了“愁”;作者不说“悲”,读者却有凄怆难耐,悲不胜言之感。

第二,离亭别泪、边塞风霜、羁旅行役、闺怨深情、失意登楼等五类诗歌,虽说具体内容有所不同,感情基调则是一样的,都是抒写一种悲愁凄苦之情。因为无论是离亭话别,还是羁旅行役,都会在人的感情屏幕上布上一层阴影。“多情自古伤离别”。欢聚之事,都是使人高兴的,而亲(友)人的离散,则使人难受,因为中国人很讲求天伦之乐。

第三,萧索凄清的秋景,最适合于表达内心愁苦之情。为什么?这里涉及古人对秋的认识。欧阳修在《秋声赋》中说:“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欧阳修先从秋色、秋容、秋气、秋声四个方面,对秋进行描绘。从他的描绘中我们看到除了秋容清明,给人以“天高日晶”、明朗开阔的感受外,无论从秋色、秋气、秋声诸方面看,秋给予人的感受,都是萧条寂寥,摧败零落的。

“文人相轻”…… 篇8

三篇文章除对清代这几位著名学者其人其学进行评述外,尚寓有一个共同的论题,即所谓“文人相轻”。

全谢山与胡稚威,生则并时,地则同省,又同举博学鸿词,却因知遇不同而构隙:全初入京师即受知于方望溪,胡则为礼部尚书任兰枝所举,而任素与方不协,胡亦曾对方有所訾议。“谢山于望溪维护甚力,凡讥评望溪者,谢山必痛恶之”。此外,胡有名于当时,人们誉之颇高,也为谢所不满。以是二人冰炭不容。

王鸣盛与钱大昕,系同乡、同学、同年、同官,又是至亲(钱的夫人为王之胞妹),交谊不可谓不厚。王著《十七史商榷》,钱作有《甘二史考异》,所治之学也相类,本不致存何芥蒂。只是因为王性倨傲,自视甚高,形之楮墨,便不免辞气骄人。訾毁古人已嫌过,对亲谊如钱(钱入赘王家,恐也是原因之一),竟也气盛。所幸竹汀秉性宽厚谦和,尚不致构成很深的矛盾。

章实斋与汪容甫,为同时著名学者。汪以辞章早著声名,章却因学与时异而久不为当世所重(章氏之学至清季方成显学)。故两人虽先后同依朱筠、冯廷丞、毕沅幕下,却形同水火,章对汪尤其多所攻讦。依作者考订,当时章的名气远在汪之下,怨而生忌,怕是主因。

“升沉有定,人贵自立,性不相近,何可强同。喜则举之上天,怒则按之入地,悠悠人间,类有此事,曹子恒所谓文人相轻,自古已然。”(254页)学问不主一家,原当诸子并出,百家争鸣,这也是古义了。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所亲所爱,所怨所恨,一旦情感注入笔端,欲求摒弃私见,出以公论,便有些难。或才高傲世(如王西庄),或不平而鸣(如章实斋),或师承不同,学术异帜而生门户之见(如全谢山),都不免发过激之论,作偏颇之辞,这当然不可称作有道有行,但也还可以理解。(如果不是纯粹出于偏狭的心理,也未尝不可认为是一种自信的表现,至少最初的出发点是如此)若彼时乃清平之世,学术气氛比较宽松自由,亦不致因此构成大患。其实有真学问在,自是历久而弥光,汪容甫为章实斋所诋,胡稚威为全谢山所屈,皆无足掩其学术文章之声光。而章与全也依然有其不可减损的学术地位。这一段公案至多不过留下话柄,为后人窃笑而已。反之,若世道险恶,党争频起,则文人无行与文人相轻,便往往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以致有性命之虞。

记起周密《癸辛杂识》中记子山隆吉事:镇江人梁栋,字隆吉,登第,尝授尉,与莫子山甚稔。一日,偶有客访子山,留饮,作菜元鱼为馔,偶不及栋,栋憾之,遂告子山尝作诗有讥讪语,官捕子出入狱。久之,始得脱而归,未凡病死。后十年,栋之弟投茅山许宗师为黄冠,许待之厚。既而栋又欲挈妻孥而来,许不从,栋遂大骂之。许不能堪,遂告其曾作诗云:“浮云暗不见青天”,指以为罪。于是捕至建康狱,未几病死。

一宴衔恨,遂以诗构罪;诟詈结怨,再以诗构罪,终致命殒二人,此已足令人骇怪。但思想起来,两番皆可因诗成狱(一句“浮云暗不见青天”竟可罪死!),岂不更令人怪且骇吗?挟嫌报复,固已越出学术论争之域,是“无行”之尤了,本不值识者一嗤,但因此而构成血案,其责却不可尽诿于文人。想起后来愈演愈烈之文字狱,能不令人愈生寒懔?

《章实斋与汪容甫》一文撰写于一九六二年,故作者结论说:“我们今天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同时学者各抒所见、互相尊重,已形成风气,看到封建时代文人相轻的恶习,觉得好笑。但是,我们也还要随时警惕,因为我们还没有改造好。”三年之后,作者却连遭诬陷,屡受迫害,最后含冤逝世!可知钱大昕所说,做学问“议论须平允,词气须谦和,一事之失,无妨全体之美”,固为学者当 具之懿德,也是繁荣学术所必须,但问题尚不止此。若先生九泉有知,想必今日要对当年的结论作出重要补充吧。

我最喜欢的文人 篇9

没错!她就是萧红!

“萧红”这个名字可能有许多人不了解她。因为,萧红已经离开我们已经有好几年了。但是,即使人已不在,她的作品却一直没有消失过!

萧红的童年时十分孤寂痛苦的,这使我十分同情她:为什么老天对她如此不公平?但是萧红并没有因此而想不开,而是走上了文学的道路。

《蹲在洋车上》是使我感触很深的一篇文章,写出了贫苦的劳动人民的不幸遭遇,最好两个自然段是这样的:

“现在我是十多岁了!我的祖父死去多年了!在这样的年代中,我没发现一个有钱的人蹲在洋车上,他有钱,他不怕车夫吃力他自己美拉过车,自己所尝到的,只是被拉着的舒服滋味。假若偶尔有钱的小孩子要蹲在车厢中玩一玩,那么孩子的祖父出来,拉洋车的便要被打。

可是我呢?现在变成个没有钱的孩子了!”

萧红对贫苦人民的同情,使我喜欢上这位女作家。

说道萧红,还让我想起一位外国文人,他的家庭背景并不是十分富有,但是他凭着自己的才智,成为了一位大文豪。他就是“文学史上的才智”——马克.吐温。

著名的海伦.凯勒曾经这样说:“我喜欢马克.吐温——谁会不喜欢他呢?即使上帝,亦会钟爱于他,赋予其智慧,并于其心灵里绘画出一道爱与信仰的彩虹。”

我喜欢马克.吐温幽默,风趣的写作风格,也喜爱读他的作品,比如《汤姆.索亚历险记》,《百万英镑》等。

马克.吐温,他是美国最伟大的幽默大师!

梅花作文人的600字 篇10

奶奶家的后院有两株梅花,一株是白色的,一株是淡粉色的。那花白里透红,粉里透白,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碧玉雕成的,有点冰清玉洁的雅致。

我赞美坚贞的松柏,赞美勇斗西风的篱菊,赞美傲视污泥的莲花,可我更赞美傲雪怒放的梅花。在春、夏、秋,三季里,梅花并没有什么出众之处,唯有千里冰封的冬天,她傲立在风雪中的坚强性格才显露出来,在百花凋谢之时唯有梅花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数九隆冬,地冻天寒,风吹花落,你不必担心它的花瓣会被摔破。梅花不是娇贵的花,越是寒冷,越是风欺雪压,它开得就越有精神,越秀气。古人有句话说得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吹拂它的不是轻柔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寒风;滋润它的不是清凉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气逼人的冰雪;照耀它的不是灿烂的阳光,而是严寒里的一缕阳。它,是寒意中傲人的芳香,面对如絮飘舞的白雪,它笑得更灿烂了。

它从不与百花争夺明艳的春天,也从不炫耀自己的美丽。它有着一副傲骨,也从不骄傲自大。每当清晨,一股别具神韵、清逸幽雅的清香就会飘来,那怒放中的梅花,开得那么艳丽。股股清香,沁人心脾。

文人何必相轻 篇11

关键词:文人相轻;审己度人;杨明照;王利器

中图分类号:I20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6)04-0049-03

一、文人相轻的传统文化背景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批判了这种狭隘落后的旧习气。东汉时,同朝为官,又曾先后担任过兰台令史的班固与傅毅,“伯仲之间耳”,但班固却看不起傅毅,说他凭着会写文章担任了兰台令史,而“下笔不能自休”。清代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方苞和被梁启超誉为“陆王派之最后一人”的李绂,同为康熙年间进士,方苞官礼部侍郎,李绂先后官工部右侍郎、户部侍郎。一天,方苞拿着他为曾祖父写的墓志铭给李绂看,李刚看一眼,就把文章还给了方。方苞非常郁闷,问道:我的文章难道你就不能看完吗?李回答说:是的。方问他为什么?李说,现在县名用“桐”字的有五个:浙江的桐乡、桐庐,河南的桐柏,贵州的桐梓和安徽的桐城。你在铭文里把“桐城”省作“桐”,将来的人怎么知道你指的就是桐城呢?方无言以对,默然良久。一向以古文自命的方苞,自视甚高,但这次却被李绂抓住小辫子,弄得十分尴尬。这个故事也有一点“文人相轻”的味道。

而“文人相轻”又是与“贵远贱近,向声背实”的心理态度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心理态度也是由来已久。汉代桓谭就说过“凡人贱近而贵远”,陆贾则批评俗人“淡于所见,甘于所闻”。这种心理态

度的形成有着民族文化的深层原因。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认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深沉的历史认同感,使得“荣古而虐今,贱近而贵远”成为人们的一种普遍情感,以至于“耳目所闻睹,则遗忽之;耳目所不睹闻,则敬异之”。从文化角度看,这种历史认同感又是儒家思想在文人心理中的折射。孔子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复古主义者,他对西周的文化制度顶礼膜拜:“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的“文”,具体而言就是“五经”。后来的儒生把五经看作古往今来最完美的典籍,文人则把五经视为至高无上的作品。刘勰所谓:“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所以他极力提倡取法于经,认为经书的规范“往者虽旧,余味日新,后进追取而非晚,前修久用而未先。可谓太山遍雨,河潤千里者也”。于是在文坛上,“贵远贱近”和“向声背实”成为普遍的思想倾向。

二、文人相轻在当代文人中的延续

这种“文人相轻”的习气在当代文人身上亦有相当的表现。杨明照与王利器堪称当代古籍校勘的两位大师级人物,杨明照的《文心雕龙校注》和王利器的《文心雕龙校证》亦可谓《文心雕龙》校勘史上的双子星座。然而,坊间曾有传言,谓杨明照与王利器两人的《文心雕龙》校注相似之处甚多,

杨曾说过:那是王抄袭他的。近日撰文,作《文心雕龙·体性》“仲宣躁锐,故颖出而才果”条“范注”疏证,发现杨、王二人的校注确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关于“仲宣躁竞”,王利器《文心雕龙新书》(《文心雕龙校证》的前身)校曰:“‘竞原作‘锐,案《三国·魏志·杜袭传》:‘王粲性躁竞、本书《程器篇》‘仲宣轻脆以躁进(当为“竞”),‘竞‘锐形近致讹,今据改。”20世纪50年代,王担任范文澜《文心雕龙注》重版的责任编辑,他对“范注”《体性》“仲宣躁锐,故颖出而才果”一句的校注作了如下订正:“案《程器篇》:‘仲宣轻脆以躁竞。此‘锐疑是‘竞字之误。《魏志·杜袭传》:‘(王)粲性躁竞。此彦和所本。”而杨明照在1958年版的《文心雕龙校注》中,释《体性》“仲宣躁锐”曰:

按以《程器篇》“仲宣轻脆以躁竞”验之,“锐”疑为“竞”之误。《三国志·魏志·杜袭传》:“魏国既建,为侍中,与王粲、和洽并用。粲强识博闻,故太祖游观出入,多得骖乘;至其见敬,不及洽、袭。袭尝独见,至于夜半。粲性躁竞,起坐曰:‘不知公对杜袭道何等也?洽笑答曰:‘天下事岂有尽邪?卿昼侍可矣。悒悒于此,欲兼之乎!”据此,则“锐“应作”竞“必矣。

王、杨二位在此条校注上,所引本证材料《程器篇》“仲宣轻脆以躁竞”,所征他证材料《魏志·杜袭传》“粲性躁竞”,以及所得结论“此‘锐疑是‘竞字之误”,均若合符契。这种惊人的相似之处,究竟是英雄所见略同,抑或是存在抄袭之嫌呢?

我更相信这种相似之处主要源于两人相近的治学经历和相似的学术背景,是典型的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的现象。

杨明照1909年生于四川大足,1930年考入重庆大学预科,在授课教师吴芳吉的影响下,爱上《文心雕龙》,并终身与之结下不解之缘。1935年秋重庆大学并入四川大学,杨在川大继续钻研《文心雕龙》,并研读“范注”,补苴罅漏。1936年夏,杨以《文心雕龙校注拾遗》为题,提交毕业论文,其论文指导教师庞石帚教授给这篇论文打了满分。同年秋,杨考入燕京大学研究院国文部,师从郭绍虞教授继续研究《文心雕龙》。1939年,《文心雕龙校注》一书杀青定稿,作为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顺利通过。毕业后留在燕京大学任教,1946年回母校四川大学任教。

王利器1912年生于四川江津,1931年考入江津中学,师从校长吴芳吉先生,蒙其厚爱,攻读《淮南子》。1935年考入重庆大学高中部,1937年考入四川大学中文系,听庞石帚先生讲授《文心雕龙》,并购得开明书店出版的“范注”,每有所得,辄笔之于书。同时师从向宗鲁先生,其毕业论文《风俗通义校注》,被推荐去参加重庆政府举办的第一届大学生毕业会考,竟然也得了满分。1940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师从傅斯年先生,毕业论文为《吕氏春秋比义》。1943年,《文心雕龙新书》问世。毕业后受聘四川大学文科研究所,1945年受聘北京大学中文系,讲授《文心雕龙》等课程。

可見,杨、王二位几乎在同样的学校,接受同样的师训传授,又有着几乎一致的兴趣爱好,并取得了同样杰出的学术成就。因此,在两人共同校注《文心雕龙》时,难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闭门造车,出门合辙,很难说一定是谁抄袭了谁。就《体性》“仲宣躁锐”条校注而言,两者在本证材料、他证材料和校勘结论等方面,虽然都惊人的一致,但是仍然不能说谁抄袭了谁。首先,我们相信杨不会抄袭王。同时,王的《新书》出版于杨的《校注》之前,再检杨发表于1937年第3期《文学年报》的《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举正》一文,其中亦未涉《体性》此注,这样看来,王也不存在抄袭杨。至于两人的校注结果为何惊人的相似?我还是认为这主要源于两人在四川师从同样的老师,接受了同样的师训。相同的师傅教出来的徒弟,功夫上存在惊人的相似,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更何况“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何必一定要“文人相轻”,一口咬定谁抄袭了谁呢!

其实,杨明照自己曾发现,日本著名汉学家铃木虎雄1926年发表的《黄叔琳本文心雕龙校勘记》,“亦不乏佳处,且间有与余说暗合者”,如《哀弔篇》“华辞未造”之“未”字,《论说篇》“烦情入机”之“烦”字,《章句篇》“改韵从调”之“从”字是,等等。但是,他认为这些暗合之处都是正常的:“同治一书而所见时同,斯乃事理之常,无足怪者也。”(杨明照《书铃木虎雄黄叔琳本文心雕龙校勘记后》,原载1938年《燕京学报》第二十四期,又收入作者《学不已斋杂著》一书。)惜其未以同样的态度来看待他与王利器在《文心雕龙》校勘中的某些暗合之处!

三、解决文人相轻的途径

曹丕当时就认识到,“文人相轻”的问题不解决,就不会有公正有益的文学批评,更会影响到文学的创作和繁荣。他认为产生“文人相轻”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主观上的“善于自见”、“暗于自见”,即对于自己的长处“善于自见”,对于自己的短处“暗于自见”;二是客观上的“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每个人既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以己之长轻人所短,总是有可轻之处。解决“文人相轻”的办法是“审己以度人”,即客观地看待自己,也公正地对待别人,这才是从事文学批评和学术研究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Scholars Belittling Each Other" is Unwise

LI Ping

(School of Liberal Arts,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0, China)

Abstract: "Scholars belittling each other" is a bad customs in ancient China among narrow-minded scholars, which has certain traditional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can still be found among contemporary scholars. If it is not corrected, it will influence fair and beneficial literary criticism and even the creation and prosperity of literature. To solve the problem, we should look upon ourselves objectively as well as treat others fairly.

浅谈文人的心理自救 篇12

一、将郁闷之情理寄托于景物

苏轼自幼学习儒家经义, 忠君爱国是他一生追求的理想。然而他一生官场沉浮, 几遭贬谪。一边是才华横溢壮志未酬, 一边是禅理佛经随缘旷达, 他徘徊于入世与出世的边缘, 将平生的不得意化进诗词笔墨, 融入大江故垒。像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 他都以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观来体验人生, 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 并以这种参透人生的感悟使情感从冲动归于深沉的平静, 进而来寻求心灵的归宿。朱自清, 在大革命失败前后, 面对个性与时代的冲突, 他幻想躲进书斋、课堂、文学研究所这三者所筑成的象牙之塔里, 寻求解脱, 但又为此感到不安与自谴, 于是, 他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 思想上陷入极度的苦闷和彷徨。在轻柔静谧、静幽淡雅的荷香月色下, 不失文人情趣的朱自清找到了排遣苦闷抑郁、落寞彷徨心情的最佳场所, 情往景处去是他排遣苦闷抑郁的最好方式。

二、将失意寄托于依红偎翠

绝大多数文人的排遣方式, 却是依红偎翠, 喝花酒玩风月。比如杜牧,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更有“奉旨填词柳三变”, 柳永仕途坎坷, 终日宴游于秦楼楚馆, 为身世相似的烟花女子歌咏吟唱。“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拉皿日英雄泪!”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 现实的无奈迫使他喊出这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这些怀才不遇的文化精英并非沉湎酒色置社会责任于不顾, 在他们人生抱负和人格理想难以实现时, 都更期望从红颜知己的真挚感情和善解人意中得到慰藉和解脱。

三、用酒精来麻痹失意的痛苦。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一代枭雄尚发此感慨, 更何况失意之人。阮籍亦是不得不在醉酒中潦倒一世。魏晋名士的风流, 多氤氲于酒香中。政局动荡, 纵有八斗才学却不得不收敛锋芒, 只有借酒浇胸中郁垒。而“酒仙”李白则在纵酒狂歌中写出多少千古绝唱的诗文。“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 唯有饮者留其名。”人生如梦, 难免失落悲哀, 面对短暂和易逝, 李白并不消沉, 而是纵酒欢歌, 及时行乐。“黄金白璧买歌笑, 一醉累月轻王侯”, “天生我才必有用, 千金散尽复还来。”这是对历代文人士子人生价值失落的解脱, 尽管他们屡遭挫折, 却从没放弃过对理想的追求。

四、让失意的心隐居

竹林名士遁迹山林泉间, 是借山水的纯真自然, 鱼跃鸟啼来排遣心中的压抑与苦闷;兰亭休禊的名士们, 怡情山水, 流连忘返, 是为借山水之美启迪灵性, 使他们的文学艺术天才得以极致的发挥。陶渊明踏着庄子的脚印, 走进世外桃源, 成为自然田园的第一歌者, 他终究是在“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中找到安身的家园, 在“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中得到心灵的寄托。这些个隐居者, 不能把志向实现于社会, 便躲进一个小天地自娱自耗。他们消除了志向, 渐渐又把这种消除当做了志向。安贫乐道的达观修养, 成了中国文化人格结构中一个宽大的地窖, 尽管有浓重的霉味, 却安全而宁静。于是十年寒窗, 博览文史, 走到了民族文化的高坡前, 与社会交手不了几个回合, 便把一切深埋进一座座孤山。

五、用生命来血染失意的心理

弗洛伊德认为人都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当死本能指向个体自身, 发展到极致时便是自我毁灭。文人的自杀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文化现象。文人的心里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对世界的幻想, 而当这些幻想无法达成的时候, 部分文人就会因为承受不了这样的心理落差而选择走上自绝的道路。我国的屈原、王国维、朱湘、戈麦、赵树理、杨朔、傅雷,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俄罗斯诗人叶赛宁、前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美国作家杰克·伦敦与海明威, 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自杀作为自己与他们深爱的世界告别的方式。

中国文人的山水情怀作文 篇13

山水之景,四季皆不同。

冬,看似无趣无味,实则不然。雪,把冬天变得可爱、灵动了。寂静的村庄,只偶尔飞过一只雅雀,传来几声悲鸣,伴着寒风吹动树枝的声音,就像一曲哀乐。雪和孩童却将这歌声变成了欢快的协奏曲。予亦爱雪,爱雪之皎洁,之隐晦。人世间亦是如此,本就是各人下雪,各人有各人的隐晦与皎洁。

春,那缠络在一起的枯藤摆脱了冬日近乎迂腐的固执,稍稍侧了侧身子,随着春的足迹,轻盈地停在一只米兰蝶的足尖上,优雅地踏过一池涟漪。雾是那么轻盈,一点也不失神秘感,它像缥缈的素纱一样,笼罩着我们的视线。它无声无息地漫过一切,温柔地抚过每一寸土地,使这儿成为美好静谧的仙境,似“天街小雨润如苏,草色遥看近却无”。傍晚,日头落去,满空红霞,石砖墙上,青灰色的石块泛起金色的涟漪,燕子逆光而飞。

夏,对于我而言是热闹,也是孤独。夏夜,繁星点点,月光倾泄。孤独两字拆开,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蝇,足以撑起盛夏夜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蓬下,细犬逐蝶深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唯我空留两鬓风。微倦的人,微红的脸、微温的风色,在微茫的街里过去了……孩童、水果、猫狗、飞蝇固然热闹,可都与你我无关,这就叫孤独。

秋,亦是凄凄惨惨凄凄。每当秋天,总会想起“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一片黄澄澄的树叶从树上飞旋而下,活像一只翩翩起舞的黄蝶。她没有因生命的结束而伤感,反而坚强地为这片大地跳上最后一支舞。纵然物是人非事事休,但如何独善其身?反之,欲语泪先流。习惯于接受失望,等时间淡了悲伤?时间是药?这话不对,而是药在时间里。苍凉难耐吗?尽是人生,人生匆匆,些许人矣,萍水相逢,擦身而过,些许人矣,一路相伴,但终有弱水替沧海,再无相思寄乌山。

文人的绝笔诗随笔散文 篇14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大都有骨气,有个性,有爱国心。他们面对生死与众不同,吟出动地惊天的诗句。时时激励后人,今天读来,也感慨几许,顿生敬意。看下面几首:

一、战国义士荆轲刺秦王在易水吟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悲壮诗篇。

二、南宋陆游85岁在临死时吟出《示儿》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至死不忘国家统一,表现力伟大的爱国情怀。

三、南宋爱国英雄文天祥1283年1月9日,在大都柴市(今北京交道口南大街)慷慨就义,终年48岁。文天祥在刑场写下了绝笔诗:

昔年单舸走维扬,万死逃生辅宋皇。

天地不容兴社稷,邦家无主失忠良。

神归嵩岳风雷变,气哇烟云草树荒。

南望九原何处是,尘沙黯澹路茫茫。

衣冠七载混毡裘,憔悴形容似楚囚。

龙驭两宫崖岭月,貔貅万灶海门秋。

天荒地老英雄丧,国破家亡事业休。

惟有一腔忠烈气,碧空常共暮云愁。

真是“英雄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四、明末清初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因冒犯康熙皇帝,受“抗粮哭庙”案牵连而被朝廷处以极刑。临刑前凄别儿子时,在刑场上给儿子吟的一副对联,: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句中莲子是“怜子”的谐音,梨儿是“离儿”的.谐音,表达了金圣叹对孩子的眷恋之情。

五、清末谭嗣同在北京临死时吟出绝句: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表现力为变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六、,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刑场就义时吟出: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家的形象跃然纸上。

可能还有很多人不在一一列举,他们绝笔诗联永远激励着后人。有感吟诗一首;七绝·(新韵)

绝笔诗歌动古今,英雄已去句长存。

明代后期文人的饮酒生活 篇15

另外, 明代后期社会经济经过长期积累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商品经济发展, 商业交往开始频繁。伴随物质生活的丰富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奢侈浪费成为一时风尚。服饰僭越礼制, 平常人家“至贱如长班, 至秽如教坊, 其妇外出, 莫不首戴珠箍, 身被文, 一切白泽、麒麟、飞鱼、坐蟒, 靡不有之。饮食上更是水陆珍品, 无所不有。”“若夫富室召客, 颇以饮馔相高, 水路之珍, 常至方丈。至于中人亦慕效之。一会之费常耗数月之食。”不仅富家大户大肆挥霍, 中产之家与平民亦趋奢侈。何良俊叙述嘉靖时饮食的奢侈情景:“余小时见人家请客, 只是果五色, 肴五品而已……今寻常燕会, 动辄必用十肴, 且水陆毕陈, 或觅远方珍品, 求以相胜。”衣食住行上的越礼逾制, 强烈冲击着封建的冲击等级观念, 也深刻影响着江南士人的言行。

明代后期的江南由于但生员数量的增多, 科考中举已经变得十分困难。科场失利的文人, 心灰意冷, 转而开始享受生活, 甚至弃儒经商。如苏州人孙春阳“万历中年甫弱冠, 应童子试不售, 遂弃举子业为贸迁之术, 始来吴门, 开一小铺”, 因为善于经营, 以至“天下闻名, 铺中之物亦贡上用”。他们纵情诗酒, 奢靡纵欲, 生活开始冲破伦理纲常, 呈现出明显的世俗化倾向。衣着上士人求新慕异, 范濂说“余最贫, 最尚简朴, 年来亦强服色衣, 乃知习俗移人, 贤者不免”, 饮食上更是不厌其精。“金陵士大夫颇工口腹, 至今犹然, 而 (哺) 啜家又竞称吴越间, 世言天下诸福, 惟吴越口福, 亦其地产然也”。于是士风由以前的淳朴厚实渐渐转变为放荡任性, 这可以说是晚明巨大社会变迁的体现。

“热肠如沸, 茶不胜酒;幽韵如云, 酒不胜茶。酒类侠, 茶类隐”。对于文人来说, 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数酒。他们把酒作诗, 借酒消愁, 四方交游, 更是无酒不成会。而江南由于交通的发达, 天下美酒能够迅速汇集, 为文人饮酒提供了物质保证。

首先, 文人善于饮酒, 对美酒孜孜以求, 以饮尽天下美酒为荣。

明代的医圣李时珍说过:“酒, 天之美禄也。面麹之酒, 少饮则和血行气, 壮神御寒, 消愁遣兴。”正因为酒具有上述功效, 所以文人才倾心不已。何良俊记载善饮的友人, “余交知中称善饮者, 则有宝应朱射陂子价, 南都许石城仲贻, 姑苏袁吴门鲁望、太仓王凤洲元美、上海朱醉石邦宪, 每饮必竟日, 恬愉畅适, 所谓令人欲倾家酿也”。顾起元饮尽天下美酒, 他称:“计生平所尝, 若大内之满殿香, 大官之内法酒, 京师之黄米酒, 蓟州之薏苡酒, 永平之桑落酒, 易州之易酒, 沧州之沧酒, 大名之刁酒, 焦酒, 济南之秋露白酒, 泰和之泰酒, 麻姑之神功泉酒, 兰溪之金盘露酒, 绍兴之豆酒, 粤西之桑寄生酒, 粤东之荔支酒, 汾州之羊羔酒, 淮安之豆酒, 苦揣酒, 高邮之五加皮酒, 扬州之雪酒, 稀芬酒, 无锡之华氏荡口酒, 何氏之松花酒, 多色味冠绝秆, 若市酤, 浦口之金酒, 苏州之坛酒, 三白酒, 扬州之蜜淋酒, 江:阴之细酒, 徽州之白酒, 句曲之双投酒, 皆品在下中。其他, 色味俱不宜入杯勺矣, 若山西之襄陵酒, 河津酒, 成都之郫筒酒, 关中之蒲桃酒, 中州之西瓜酒, 柿酒, 枣酒, 博罗之桂酒, 余惜未见。说者谓近日湖州南浔所酿, 当为吴越第一, 若四川之咂麻酒, 勿饮可也……高邮之五加皮酒, 扬州之雪酒、豨签酒, 无锡之华氏荡口酒、何氏松花酒, 多色味冠绝者。若市酤浦口之金酒, 苏州之坛酒、三白酒, 扬州之蜜淋酒, 江阴之细酒, 徽州之白酒, 句曲之双投酒, 皆品在下中, 内苏之三白, 徽之白酒, 间有佳者。其他, 色味俱不宜入杯勺矣。”

其次, 文人饮酒口味各异, 但对于酒品的要求很高, 甚至自己酿造。

袁宏道的《觞政》专门介绍酒品辨别与饮酒宜忌:“凡酒以色清味冽为圣, 色如金而醇苦为贤, 色黑味酸醨者为愚。以糯酿醉人者为君子, 以腊酿醉者为中人, 以巷醪烧酒醉人者为小人”。田艺蘅不喜欢甜酒, 而偏爱香醪酒, 因为“有自然之香, 乃为佳酿”。谢肇淛也喜欢品酒, 他认为“酒以淡为上, 苦洌次之, 甘者最下”。

文人善于品酒, 而市酤之酒品质优劣不同, 因而文人士大夫更钟情于自己酿酒, 自酿不仅口味适宜, 酿酒的过程也是一种独特的享受和娱乐。如隆庆、万历时期, “士大夫家间有开局造酒者, 前此如王虚窗之‘真一’, 徐启东之‘凤泉’, 乌龙潭朱氏之‘荷花’, 王藩幕澄宇之‘露华清’, 施太学风鸣之‘靠壁清’, 皆名佳酝……于是市买所酤, 仅以供闾阎轰饮之用, 而学士大夫, 无复有索而酤之者矣”。

这些酒的酿造取材广泛, 种类齐全, 白酒、黄酒、米酒、果酒、药酒皆有, 可谓集百家所长, 为我所用。而文士酿酒的典型当属高濂, 他在《遵生八笺·酿造类》说:“此皆山人家养生之酒, 非甜即药, 与常品迥异, 豪饮者勿共语也。”例如, 其中的建昌红酒:用好糯米一石淘尽, 倾缸内, 中留一窝, 内倾下水一石二斗。另取糯米二斗煮饭。摊冷作一团放窝里内, 盖讫, 待二十日饭浮浆醉, 摝去浮饭, 沥干浸米。先将米五斗淘尽, 铺于甑底, 将湿米次第上去, 米熟略摊气绝, 翻在缸内中盖下。取浸米浆八斗, 花椒一两, 煎沸出锅。待冷用白曲三斤捶细, 好酵母三碗, 饭多少加常酒放酵法, 不要厚了。天道极冷, 放暖处, 用草围一宿, 明日早将饭分作五分, 每分和前曲饭同拌匀, 踏在缸内。将余在熟尽放在面上, 盖定。候二十日打扒, 如面厚三五日大不遍, 打后面浮涨足, 再打一遍, 仍盖下。十一月二十日熟, 十二月一日熟, 正月二十日熟, 余月不宜造榨。取澄清并入白檀少许, 包裹泥定。头糟用熟水随意副之, 多二宿便可榨。

其中指出酿酒的时间是冬季十一月至来年正月, 其余时间不适宜, 即宜寒不宜暖。这是因为在古代酿酒气温低时, 加热较为容易, 但是气温高时, 冷却则有难度, 这必然会对酒品产生很大影响, 因此, 自古酿酒多在秋冬季节。此外还要在酒内添加“白檀少许”, 这是因为“白檀调气”, 其味“辛、温、无毒”, 中医认为能入脾、胃、肺经, 具有理气散寒、止痛等功效, 因而具有养生保健的作用。

除去米酒外, 还有以动物为原料的酒, 如羊羔酒, “糯米一石, 如常法浸浆, 肥羊肉七斤, 曲十四两, 杏仁一斤, 煮去苦水, 又同羊肉多汤煮烂, 留汁七斗, 拌前米饭加木香一两同酝, 不得范水, 十日可吃, 味极甘滑”。首先杏仁与木香能有效除去羊肉的膻味, 使酒倍加香醇。此外, 它们二者还具有药用价值, 木香为“引药之精”, 具有“散滞气, 调诸气, 和胃气, 泄肺气”的功效, 杏仁也能够治疗“心下烦热, 风气往来, 时行头痛”, 对于“咳嗽、喘促”也能起到“润心肺”的作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文人在酿酒的过程中不仅追求酒品的味觉感受, 也开始注重酒品的养生价值。

再次, 文人饮酒开始摆脱低级趣味, 更加注重饮酒的养生价值。

最初之文人饮酒大多追求酒酣耳热的感官愉悦, 但伴随文人对酒品要求的不断提高, 他们更加注重饮酒的养生价值与品饮的心灵舒适。因而酿造并品饮药酒成为一种风气。

明代后期文人饮用药酒十分注意时节。如端午时饮用菖蒲酒, 在明朝社会上下是非常普遍的。李时珍说:“国初周颠仙对太祖高皇帝常嚼菖蒲饮水。问其故。云服之无腹痛之疾。高皇御制碑中载之。菖蒲气温味辛, 乃手少阴、足阙阴之药。心气不足者用之, 虚则补其母也。肝苦急以辛补之, 是矣。”可见菖蒲是有相当高的药用价值的, 难怪连皇帝都如此重视。高濂《遵生八笺·饮馔服食笺》中卷《酿造类》中记载有“菖蒲酒”:“取九节菖蒲生捣绞汁五斗。糯米五斗, 炊饭。细曲五斤, 相拌令匀, 如磁坛密盖二十一日即开。温服, 日三服之, 通血脉, 滋荣卫, 治风痹、骨立、痿黄, 医不能治。服一剂, 百日后, 颜色光彩, 足力倍长, 耳目聪明, 发白变黑, 齿落更生, 夜有光明, 延年益寿, 功不尽述。”从中可见, 菖蒲不仅可以治疗各种疾病, 长期服用还有助于延年益寿。李时珍说菖蒲能够“治三十六风, 一十二痹, 通血脉, 治骨痿, 久服耳目聪明”。

此外, 五加皮酒也是非常受文人喜爱与推崇的。高濂《遵生八笺·饮馔服食笺》中卷《酿造类》中记载有“五加皮三骰酒”:“法用五加根茎、牛膝、丹参、枸杞根、金银花、松节、枳壳枝叶, 各用一大斗, 以水三大石, 于大釜中煮取六大斗, 去滓澄清水, 准几水数浸麹, 即用米五大斗炊饭, 取生地黄一斗, 捣如泥, 拌下。二次用米五斗炊饭, 取牛蒡子根, 细切二斗, 捣如泥, 拌饭下。三次用米二斗炊饭, 大蓖麻子一斗, 熬捣令细, 拌饭下之。稍候冷热, 一依常法。酒味好, 即去糟炊之。酒冷令发, 加以曲末投之。味苦薄, 再炊米二斗投之。若饭干不发, 取诸药物煎汁热投。候熟去糟, 时常饮之, 多少常令有酒气。男女可服, 亦无所忌。服之去风劳冷气, 身中积滞宿疾, 令人肥健, 行如奔马, 巧妙更多。”其中使用的药材有十多种, 而且搭配合理, 运用适当。如五加皮, “久服轻身明目, 吴人于早春采取其芽, 焙干点茶, 清香特甚, 味亦绝美, 亦可作酒, 服之延年”。李时珍也说服用五加皮酒能“去一切风湿痿痹, 壮筋骨, 填精髓”。五加皮延年益寿的功效由此可见。

文人的雅号 篇16

1.司马迁

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在受宫刑的情况下,发愤著《史记》,名垂千古,因此世人称其雅号为“史迁”。

2.曹植

三国魏诗人,与其父曹操、其兄曹丕称为“三曹”,他是中国文学史上五言诗的奠基人,自如地运用乐府体裁大大地开拓了五言诗的境界。曾有七步成诗的故事,其诗为:“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由此世人称为“曹七步”。

3.谢道韫

东晋著名女诗人。因一首咏雪诗中有“未若柳絮因风起”一句而得名。在这里用柳絮比拟下雪非常形象,因此人们称为“咏絮才”。

4.王昌龄

唐代诗人,擅长七绝,多写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由此人送雅号“七绝圣手”。

5.刘长卿

唐代诗人,善写五言诗,雅号“五言长城”。

6.陆羽

唐代文人。在为数不多的作品中,尤以“茶”为文的居多,曾著有《茶经》,由此得“茶仙”“茶圣”的雅号。

7.张籍

唐朝诗人。因其家境穷困,眼疾严重,又担任过太常寺太祝,因此孟郊戏称他为“穷瞎张太祝”。

8.韦庄

五代前蜀著名诗人。著有长篇叙事诗《秦妇吟》,由此有“秦妇吟秀才”的雅号。

9.谢逸

北宋诗人。尤其擅写蝴蝶,据说他写蝴蝶的诗有三百多首,因此有“谢蝴蝶”的雅号。

10.张先

北宋词人。因其词中有“奈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闻名,雅号为“张三中”;又因“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野径无人,堕飞絮无影”三处用“影”字,又有“张三影”之雅号。

11.宋祁

北宋词人。因其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通感名句,又因任过尚书官职,由此世人称其为“红杏尚书”。

12.秦观

北宋词人。因其词中有“山抹微云,天连衰草”名世,雅号为“山抹微云秦学士”。

13.贺铸

北宋词人。因其词《青玉案》中有“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句而有雅号“贺梅子”。

14.陆游

南宋爱国诗人,诗作流传至今有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著有《剑南诗稿》等。在众多的诗作中,还有为数不少的写海棠的诗,因此有“海棠颠”的雅号。

15.柳永

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因排行第七,世称“柳七”;又因曾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16.林逋

北宋诗人。祖籍钱塘,隐居西湖孤山,种梅养鹤,终身不仕,也不婚娶,故有“梅妻鹤子”之雅号。

17.姚鼐

古代文人的诅咒作文800字 篇17

滚滚长河载着古老的文明奔涌向前,翻开历史的记录,那漫漫长篇让我惊叹。可为何我听到了愤懑之声?追寻着这字字足迹,我寻到了一个诅咒,一个古代文人不得志的诅咒。

汩罗江畔,屈原心灰意冷。他的忠贞之心终不能被君主所明鉴。他渴望着楚王能够重用他。可是如同湘君与湘夫人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情悲剧一样,他又何尝不是一个悲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追求了,也累了,漫长的天问却问不出他要的.答案,徘徊于汩罗江畔,他想到的仍是国家,是百姓。可是他清白的身躯却无法容于这浑浊之世,伴着这芷兰之香,轻轻一步,他抛下了一切,或许,只有湘流识得他的九歌之心了。

宫门之外,李白回首四望,这里有他的理想,有他的抱负。曾经“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满怀壮志豪情,他迈进了宫中,他以为他的政治抱负能够实现,能够一展他的惊涛大略,但事实让他失望了,处于皇城之中,处在这政治中心,唐玄宗却只让他将这满腔才略用于贵妃的美貌。桀傲的他又岂甘心,力士脱靴,贵妃研墨,他的傲慢无人欣赏,最终的结果只能够是“赐金放还”。“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面对这世态现状,他无能为力,未来的路是茫然,是无奈。

手持利剑,辛弃疾英雄泪流。山河分裂,金兵肆略,他渴望着用他手中的利剑挥兵斩将,收复山河,但皇帝不给他这个机会,“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热血男儿却只能在梦中追寻着一切。“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样的情景,他想去创造,可这天下之大,又有谁去问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他的心思明明很清楚,却“无人会,登临意”,到最后,铮铮铁骨的儿郎也只能是“红巾翠袖,h英雄泪”。

文人笔下的七夕诗歌欣赏 篇18

农历七月初七日,俗称七夕,是我国古代充满神奇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由于此节日的由来与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纠缠在一起,节日中的拜星、乞巧、化生、卜巧等风俗多缘于此,且与妇女生活息息相关,故“七夕”又有女儿节、乞巧节、少女节、双星节乃至情人节等美丽的别称。

关于牛郎织女的美丽故事,最初是由天上的牵牛星与织女星衍化而来的神话传说。《诗经小雅大东》写道:“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两组星宿隔着银河遥相凝望,激发了人们天真而神奇的想象。诗人抱怨织女织不成布帛,怨牵牛不能拉车运输,朝启明,夕长庚,有名无实,讥笑毕星在大路上张网,徒劳无功。整个运转的天体都不能为小民解决困苦。汉代以后,牛郎织女的故事开始逐渐形成。唐韩鄂《岁花纪丽》引汉《风俗通》有“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的记载。又据《月令广义七月会》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服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经。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因此,民间传说每年牛郎织女相会之日,姑娘们在夜里静静地倾听,还能听到织女的哭泣声。

到了南北朝时,文人逐渐演绎出比较完整的牛郎织女故事。据南朝梁殷芸《小说》和任防《述异记》等记载,大致情节和上述《月令广义》的记载完全相同。从这以后,民间百姓则更将牛郎织女的传说世俗化,赋予了他们以美丽而坚贞的爱情。故事的情节大致如此:天帝的孙女偷偷地来到人间,爱上了人间的牛郎,并结为夫妇,此后两人相亲相爱,男耕女织。一二年后他们又生了一儿一女,生活十分美满。这一日牛郎下田干活去了,天兵便将织女抓走,儿女急忙告诉牛郎,牛郎十分着急,用扁担担着两个箩筐挑着两个孩子追了上去,眼看着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拨下头上的簪子一划,就成了一条天河,永远地将他们隔在两边,遥遥相望,但始终不能相会。后来喜鹊同情他们,就在每年的七月初七这一天,搭成鹊桥,让他们夫妻相会。这一美丽动人的传说,成为历代诗人吟咏不绝的诗歌主题。

《古诗十九首》中就有这样一首绮丽而凄清的“七夕”诗: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三国时期的曹植曾作有这样一首反映牛郎织女传说的《九咏》诗:“乘回风兮浮汉渚,目牵牛兮眺织女。交有际兮会有期,嗟痛君子兮来不时。”在魏晋南北朝时,牛郎织女的动人故事在诗人笔下也多有吟咏,如梁武帝《望织女》诗写道:“盈盈一水池,夜夜空自怜。不辞精卫苦,河流未可填。寸情百重结,一心万处悬。愿作双清鸟,共舒明镜前。”在唐代诗人中,反映牛郎织女传说的七夕诗可谓举不胜举。

如初唐“四杰”李贺的《七夕》诗云: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宝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白居易的《七夕》诗写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戴叔伦在《织女词》云:

“凤梭停织鹊无音,梦忆仙郎夜夜心。难得相逢容易别,银河争似妾愁深。”

杜牧《七夕》诗云: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宋之问的《七夕》诗云: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昼从云清,归轮贮日输。

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李商隐的《七夕》诗写道: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其他诗人如祖咏、卢照邻、崔灏、孟浩然、罗隐、韦应物、卢纶、刘禹锡等都写有吟咏牛郎织女为主题及七夕民俗活动的`“七夕”诗。

在宋代,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也成为诗人歌咏的对象。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北宋大词人秦观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张耒在《七夕歌》中写道:

“河东美人天帝子,机杼年年劳玉指。

织成云雾紫真衣,辛苦无欢容不理。

帝怜独居无与娱,河西嫁与牵牛夫。

自从嫁后废织紝,绿鬓云鬟朝暮梳。

贪欢不归天帝怒,谪归却踏来时路。

但今一岁一相逢,七月七日河边度。”

梅尧臣在《七夕咏怀》中也写道:

“织女无羞耻,年年嫁牵牛。

牵牛苦娶妇,娶妇不解留。

来往一夕光,奕奕河汉秋。

轻传人世巧,未知何时休。”

沈遘也写有这样的《七夕》诗:

“风吹北斗向西横,月映林梢只半明。

野鹊到天羌有分,银河泻地俏无声。

泛槎仙客今何在,连理佳人卒改盟。

牛女尽歆寰海酹,几人心事是圆成。”

李新的《七夕宿长江》诗写道:

“去岁龙城乐事多,楼头乞巧傍青蛾。今年织女知何处,不见星郎夜渡河。”

另外,宋代著名诗人司马光、宋祁、杨亿、陈师道、张无尽、钱易等都写有“七夕”诗多首。

此外,我国民间在每年七月七日来临之际,都要举办多种活动,为节日增光添彩。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乞巧”,即在七月七日晚上,女人们向织女乞求一双灵巧的手,从而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以表达过上美好生活的心愿。南朝梁《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蜘蛛)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七夕时妇女用彩色线来回地穿针孔,谁穿得快就意味着谁“乞”得“巧”了。

民间《竹枝词》吟咏“乞巧”风俗道:

“七夕相沿乞巧风,秋闺姊妹笑声通,阿侬欲博针神著,度线穿针学女红。”

民间还有这样的“乞巧”诗:

“穿线年年约比邻,更将余巧试针神。谁家独见龙梭影,绣出鸳鸯不度人。”

唐朝诗人林杰也作有一首《乞巧》诗: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穷尽红丝几万条。”

明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引元孙淑诗云:

“乞巧楼前雨乍晴,弯弯新月伴双星。邻家小女都相学,斗取金盆看五生。“

上一篇:苏菲卫生巾调查问卷下一篇:课题研究计划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