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设置悬念(共5篇)
教学中设置悬念 篇1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 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为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 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 精心设疑, 制造悬念, 着意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 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 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 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的几种方法。
一、激“疑”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 产生认知冲突, 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适时激疑, 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 由疑诱思, 以疑获知。
如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 教师巧妙地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向学生激疑:“为什么瓶子里的水没有增加, 丢进石子后水面却上升了?”一“石”激“浪”, 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 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长度、面积等的知识块被激活。他们各抒己见, 有的说因为石子有长度, 有的说因为有宽度, 还有的说因为有厚度、有面积等。正当学生为到底跟什么有关系而苦苦思索时, 教师看准火候儿, 及时导入新课, 并鼓励学生比一比, 看谁学习了新课后能够正确解释这个现象。这样通过“激疑”, 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 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 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二、巧“问”
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因此, 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唤起求知兴趣。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 我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 你们知道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是圆形的。”“如果是长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学生笑着连连摇头。我又问:“如果车轮是椭圆形的呢?” (随手在黑板上画出椭圆形) 。学生急着回答:“不行, 没法骑。”我紧接着追问:“为什么圆的就行呢?”学生一听, 马上活跃起来, 纷纷议论。这一系列的提问不仅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悬念, 而且为随后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准备。学生“找结论”的思维之弦绷得很紧, 而且这样找到的结论理解、记忆得也很深刻。
三、示“错”
教学时有意搜集或编制一些学生易犯而又意识不到的错误方法和结论, 使学生的思维产生错与对之间的交叉冲突和悬念, 进而引导学生找出致误原因, 克服思维定势。如我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 出示了一道容易出错的复习题:36-36÷3。许多学生的计算步骤如下:36-36÷3=0÷3=0。造成计算错误的原因是因为强信息“36-36”削弱了计算顺序这一信息, 造成了计算的差错。而只有个别学生的计算步骤是:36-36÷3=36-12=24。出现这两种情况, 正在我的意料之中。我顺水推舟, 把这两种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 让学生讨论这两种计算哪种正确。顿时, 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第一种解答正确, 有的说第二种解答正确。学生们个个情绪高涨、兴趣盎然, 我顺势引入新课:“到底哪种解答方法正确呢?我们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后, 就知道答案了。”接着开始讲授新课, 教学效果很好。实践证明, 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容易做错的题目, 展示错误, 造成“悬念”, 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 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四、设“障”
教师要准确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 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疑置难, 利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创设悬念, 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 出示两组题: (1) 1.6÷0.25, 15÷0.15; (2) 10÷3, 14.2÷22。学生很快计算出第一组题的得数, 但在计算第二组题时, 学生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完。“怎么办?”“如何写出商呢?”学生求知与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一种“不协调”。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这样以“障”造成“悬念”, 使学生在学习循环小数时心中始终有了一个目标, 激发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五、求“变”
求“变”就是在教学中对典型的问题进行有目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演变, 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此类数学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本质属性, 也使学生对学习始终感到新鲜、有趣, 由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 在学习了分数应用题后出示两个条件:男同学20人, 女同学16人”, 让学生根据所给条件自己提出问题, 并且解答。由此可以提出很多不同的问题: (1) 男同学是女同学的几倍? (2) 女同学是男同学的几分之几? (3) 男同学比女同学多几分之几? (4) 女同学比男同学少几分之几? (5) 男同学比女同学多百分之几?……这样的变换使学生再度陷入问题的探索之中, 而且这种求“变”, 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对学生思维潜力的发挥起到一个创景设情的作用。
六、留“味”
一堂数学课的结束, 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的终结。“学贵存疑”, 有疑是对知识“学而不厌”的需要。小学生年龄小, 对新事物易产生好奇心, 喜欢追根问底, 倘若课堂结束时充分利用教材的“新”、“奇”、“特”之处设置悬念, 则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探究新知的能力。例如, 在“毫米、分米的认识”这节课下课前,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用我们学过的米、分米、厘米、毫米来计量郑州到北京的路程有多远, 你觉得怎么样?”学生答:“不好量, 太长了。”此时, 教师设置悬念:“计量较长的路程有没有更合适的计量单位呢?下一节课我们就来解开这个谜。”这样, 在揭示矛盾的同时制造悬念, 使学生在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 又产生了探求新知的欲望。
教学中设置悬念 篇2
【摘要】在结构化学课程教学中设置课程论文作为激励学生学习知识和课程评价的手段。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的结构化学理论知识应用于课程论文研究中,达到学以致用效果。论文指导过程中,注意学生创新思维模式的培育,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课程论文研究的过程上,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结构化学 课程论文 创新思维
《结构化学》是理科院校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专业课。这门课程以严谨的数学逻辑推导为基础,建立比较抽象的理论概念,学生一般感到难学难懂。因此,学生易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到教学效果。根据结构化学教学的特点,我们在教学中,设置课程论文作为激励学生学习知识和评价教学效果的手段。对此,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 在掌握学生基本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设置与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相适应的,注重理论研究和解释实际实验现象的课程论文题目,引导学生尝试应用结构化学/量子化学的理论计算结果来解释化学实验,深入了解分子结构和理论性质,揭示其内在规律性。从而在应用理论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 设置课程论文的重要性
与其他化学专业课程不同,《结构化学》的内容主要是抽象理论,缺乏合适的配套实验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加深、拓宽和巩固。该门课程的对象一般是大学三年级学生,具有相当的化学专业知识。设置课程论文可以让学生在搜寻研究对象或者范围时,对以前专业知识进行回顾和分析,思考大学一年级以来学习的知识是否存在可以采用结构化学理论解释的地方,引发学生对化学知识、原理和现象进行思考,在自由选择题目范围的情况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在指导学生进行课程论文研究时,注意讲述一般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步骤及科学工作者所应当具备的科学道德,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指导学生进行课程论文撰写时,着重讲授一般论文的写作格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形成一定论文写作规范。这对于一般理工科学生尤其重要。设置的课程论文同时为四年级毕业论文研究阶段所需要的逻辑思维和论文写作打下基础。
2 理论化学计算软件的讲授
让学生进行课程论文研究,首先必须先教导学生使用理论化学的计算软件,让计算软件成为学生进行课程论文研究的工具,所以教师本身需要对该类软件非常熟悉,同时具备利用该类软件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经验,这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众多量子化学理论计算软件中,HyperChem比较适合一般学生使用。可视化软件使深奥的理论计算结果形象化、直观化进行表达,让学生好学易懂,同时操作简单,适合用来作为课程论文研究的计算软件。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只需要1学时就能教会学生有关HyperChem的基本操作和应用于简单的理论计算。谭君[1]介绍了HyperChem软件的一些使用操作和特点,这里不再重复叙述。
3 科学研究思维和步骤的指导
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所以我们在课堂上,教导学生一般的科学研究思维和步骤。课堂上以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作为计算例子,采用Hyperchem软件计算各原子电荷并解释定位规律的实验现象。众所周知,苯环上的取代基分为邻对位定位基和间位定位基两类。这里选择了氨基和甲醛基分别作为邻对位定位基和间位定位基两类代表,通过计算其量子化学指数,讨论其计算结果,从理论上解释定位效应。
首先分析影响亲电反应的因素。一般认为碳原子的电子云密度是主要因素,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计算苯环上的碳原子电荷来解析亲电反应规律。
在Hyperchem构造并以PM3分别计算氨基苯和苯甲醛,按display中的labels,选定charge项,在分子中显示各碳原子的电荷分布。
电荷分布显示氨基苯上邻位和对位的C原子带负电荷,分别为-0.191和-0.169,均大于间位C原子电荷(-0.05),所以对于氨基苯来说,亲电基团会首先进攻邻位和对位。而在苯甲醛的情况恰好相反,间位C原子电荷为最负,为-0.119。亲电基团会首先进攻间位。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和讨论,应用原子电荷的规律变化很好地解释了亲电取代定位规则。
4 拟定结构化学计算题目
自由选择题目范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教学中,我们设定以下方向(题目):
① 药物分子的结构与活性关系
通过对分子的结构计算,讨论结构与活性关系,寻找分子活性中心和主要影响活性的因素。
② 化学反应原理与规律解释
以理论方法计算和解释常见化学反应的产物与规律,如丁二烯的加成反应。
③ 分子结构与性质
计算出分子的量化指数,寻找量化指数与分子性质的关系,如HOMO、LUMO与颜色的关系。
④ 光谱的移动
研究分子结构与光谱移动的关系,如分子中的键长的变化直接影响红外吸收峰的移动。
⑤ 分子的结构/构型/构象
以理论方法研究分子的结构、具体构型和构象。
⑥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分子间的作用一般为氢键和范德华作用,与化合键作用相比,属于弱作用,是生物大分子主要相互作用。
5 论文指导与创新思维模式的培育
创新思维的特征是求同与求异的统一、发散与收敛思维的统一、敏锐的直觉与理论思维的统一。课程论文布置下去以后,学生在对课题的思考会有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想法,我们要鼓励学生在对新的问题进行创新思维。安排课程讨论,将学生的想法在课堂上讨论,尊重学生的新想法,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的结构化学理论知识应用于课程论文研究中。
具有独立思考判断能力是学生创新思维模式的主要表现。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缺乏互动的教学模式已表现出许多弊端,影响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的素质及其能力的形成。学生自己选题,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判断能力跨出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独立开展课程论文研究,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判断能力。因此,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课程论文研究的过程上,而非结论。教会学生从抽象的数理推导中评选出适合个体所需的条件。同时,学生只有具备独立的思考判断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才能在终身教育过程中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不断实现知识的更新[2]。
【参考文献】
1 谭君. HyperChem 在结构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7(6):20~22.
英语口语教学中设置话题的作用 篇3
关键词:创新能力;新思维;口语表达
新的教育观念在注重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前提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独立发现或获取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基础。口语教学自然也不例外。在教學过程中,学生不愿开口的原因主要有:词汇量少,书本话题过于古板,学生不愿循着制定好的模式进行申述。基于上述原因,我提出了“说你想说的话”,此种做法的意思是:让学生自己设置与课文有关的话题。这样一来,学生们有话可说了,课堂气氛自然也活跃起来了。表面看,这是一种教学法的尝试,而实际上这种做法代表着老师的教学观念的转变。固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应该以辅导、指导的方式出现。但此种尝试教学法在实施的初期,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引导角色。如,一篇课文的题目是:Please set the table.(请准备餐桌)学习课文之后,我请学生设定与本文相关联的话题。经过大家讨论,我们将话题拟定为About food.(关于食物)接下来,我问学生:关于食物你想到了什么?这个问题引发了他们很广泛、很深刻的思考。当学生们想说而又语塞的时候,我在黑板上写出了几个单词:person,country,festival(人、国家、节日)。有的学生则发言了,她说,看到食物,我首先想到了辛勤劳作的农民,他们的工作平凡而伟大;有的学生说使人想到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的食物与饮食习惯;还有的学生说让我们想到,平时的食物和节日的食物不一样,不同的节日,人们会吃不同的食物。至此,学生们才终于明白老师进行口语思维训练的用意。这三个子话题分别是About food.(关于食物)这个拟定的题目而来。当然,主话题还可以“发散”出其他与之相关联的子话题,你可以自由选择,这就是所谓的“说你想说的话”。此时,学生们在话题表达时表现得异常踊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久而久之,学生的词汇量渐渐长增大,解决了开口说话时没有词的障碍。这样的口语话题的设置集中体现着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一步,尝试成功了,那么会有第二步,由学生们自己设置话题了。比如,How old is she?(她多大岁数了?)一文,学生们设计的话题有:关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问题,关于不同的风俗习惯,对年岁的不同看法,等等。在But the Chinese did!(但中国人确实遇到了麻烦)一文中,学生们设计了有关语言的话题,如语言的作用及重要性,世界各国的语言,我国不同民族的语言,记录文字语言的起源,等等。在Birthday Party.(生日宴会)一文中,设计的相关话题有:关于生日礼物,关于家人,父亲的生日。一位同学讲道,她的父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为父亲过下一个生日时,要送给他一副自己亲手织的手套,以表达对父亲的感恩之情。这篇口头表达被同学们认定为该单元中最优秀的,获得了赞许。可以说,在教学实践的不断探索中,学生们已经领会了老师当初欲设的口语教学目的并得到了有效的口语训练,展示出了他们口语表达的能力,并且掌握了语言表达的技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普通老师教给学生真理,好老师教给学生发现真理。教师的教法应该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引导学生寻找发现知识的方法,这是最重要的。通过课堂教学设置话题的实验,许多学生的话题构想都闪烁着创新的火花。现在上口语课,教师不用再多花口舌,只要扩展思路,加以引导、启发,学生自己便有讲不完的话题。用这样的尝试学法既符合教育理念的要求,又使学生在口语训练过程中收益颇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六法 篇4
一、激“疑”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 产生认知冲突, 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适时激疑, 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 由疑诱思, 以疑获知.
二、巧“问”
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因此, 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唤起求知兴趣.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 我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 你们知道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是圆形的.”“如果是长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学生笑着连连摇头.我又问:“如果车轮是椭圆形的呢?” (随手在黑板上画出椭圆形) 学生急着回答:“不行, 没法骑.”我紧接着追问:“为什么圆的就行呢?”学生一听, 马上活跃起来, 纷纷议论.这一系列的提问不仅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悬念, 而且为随后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准备.学生“找结论”的思维之弦绷得很紧, 而且这样找到的结论理解、记忆得也很深刻.
三、示“错”
教学时有意搜集或编制一些学生易犯而又意识不到的错误方法和结论, 使学生的思维产生错与对之间的交叉冲突和悬念, 进而引导学生找出致误原因, 克服思维定式.如我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 出示了一道容易出错的复习题:36-36÷3.许多学生的计算步骤如下:36-36÷3=0÷3=0.造成计算错误的原因是因为强信息“36-36”削弱了计算顺序这一信息, 造成了计算的差错.而只有个别学生的计算步骤是:36-36÷3=36-12=24.出现这两种情况, 正在我的意料之中.我顺水推舟, 把这两种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 让学生讨论这两种计算哪种正确.顿时, 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第一种解答正确, 有的说第二种解答正确.学生们个个情绪高涨、兴趣盎然, 我顺势引入新课:“到底哪种解答方法正确呢?我们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后, 就知道答案了.”接着开始讲授新课, 教学效果很好.实践证明, 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容易做错的题目, 展示错误, 造成“悬念”, 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 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四、设“障”
教师要准确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 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疑置难, 利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创设悬念, 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 出示两组题: (1) 1.6÷0.25, 15÷0.15; (2) 10÷3, 14.2÷22.学生很快计算出第一组题的得数, 但在计算第二组题时, 学生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完.“怎么办?”“如何写出商呢?”学生求知与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一种“不协调”.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这样以“障”造成“悬念”, 使学生在学习循环小数时心中始终有了一个目标, 激发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五、留“味”
教学中设置悬念 篇5
一、设计问题要精当
1.设问要有目标性。
王安石说:“问之不切, 则听之不专;其思之不深, 则其取之不固。”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的学习论表明, 教师在确定讨论目标时应考虑如何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讨论, 而不是机械化讨论, 这是成功地进行小组讨论的第一步骤。教师在设计讨论问题时要紧扣重点、难点, 针对阅读课型的不同特征设问。而且问题要难易适中, 过于简单的问题, 学生容易产生惰性和厌倦情绪;过难的问题会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 甚至挫伤学生讨论的积极性。
2.设问要有关联性。
关联, 指各问题间有内在联系, 不断章取义, 问题之间要有梯度, 形成一个“问题流”, 有必然的前后联系, 问题还要层层深入, 环节之间的语言要流畅, 让学生顺其自然地实现教学目标, 才能“水到渠成”地解决问题, 使学生获得满足感、成就感。
3.设问要有挑战性。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 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教学中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往往可以一下子打开学生思想的闸门, 并有所发现和领悟。
二、提问时机要巧妙
提问时机要巧妙, 是指教师针对课堂状况即兴提出恰到好处的讨论问题, 把握时机, 深化文章内容, 培养学生能力。阅读课中教师应把握好设问、讨论的时机, 使之起到推进思维、化解难点、深化认识的作用。我认为, 在课堂中即兴设问、讨论的最佳时机有以下三种:
1.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 口欲言而不能”时设问、讨论。例如在《孔乙己》的教学中, 根据小说最后一句写道:“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设计讨论题:“你认为孔乙己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为什么?”问题一出, 学生兴趣盎然, 边研读课文, 边积极思考, 寻找依据、判断真伪, 深入分析外显语言中的信息。最后交流得出结论:“孔乙己的确死了。”理由是: (1) 最后一次来酒店的惨状; (2) 嗜酒如命而终于没有再见到他; (3) 掌柜没有再提十九文钱。继而深入探讨作者为什么用“大约”“的确”这种矛盾的写法。学生交流后顿悟:因没有“亲见”用“大约”, 因没有“再见”用“的确”, 对世态炎凉、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有了更深的认识。
2.在貌似无疑实则蕴疑之处设问、讨论。貌似无疑是学生学习中思维停留在浅表层面的反映, 不是真的没有问题, 而是学生没有发现深蕴其中的问题。老师在此处设问, 并组织学生讨论, 可以促使学生的思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时, 学生只停留在觉得故事荒唐好笑的浅层次理解之上。于是,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讨论题:“皇帝上当受骗怨谁?”学生的思维一下活跃起来, 有的学生说怨大臣;有的学生说怨骗子、怨群众;有的学生说怨自己……放手让小组展开讨论, 讨论后学生意见统一了:昏君确实穷奢极欲, 荒唐可笑;大臣们也是明哲保身, 曲意逢迎;被愚弄的老百姓胆小怕事, 人云亦云;而骗子总是善钻空子, 欺骗有术。从而揭露了封建皇帝和官吏腐朽虚伪的本质。这个貌似无疑的问题, 恰恰是理解全文的关键。
3.在学生难以理解之时设问、讨论。就目前教材的选材看, 有些课文虽然是文质兼美的作品, 但是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和体验, 所以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难以理解。老师在此处设问, 并组织学生讨论, 可以引导学生换位思考, 进行创造性思维,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例如, 朱自清的《背影》中, 父亲的背影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由于学生缺乏生活体验, 让他们跨时空理解这种伟大的父爱很难。学习时, 就好像是在向学生灌输父爱。因此,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讨论题:“如果你是文中的父亲, 你会怎样表达对儿子的爱?”学生很感兴趣, 马上展开了交流。这样的设问往往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文本与生活的距离。
总之, 设置精当的问题和抓住设问的时机是积极开展课堂讨论的关键。只有这样, 才能让课堂讨论系统而有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教学中设置悬念】推荐阅读:
在幻灯片中设置动画教学反思06-02
数学教学中悬念的设置07-21
设置悬念法的作文范文09-29
教学设置08-12
精心设置教学情境06-09
教学中问题情境设置08-22
高中教学中问题设置11-25
如何设置课堂教学提问地理教学反思10-17
目标设置教学法论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