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2024-10-22

物理教学中的问题设置(精选12篇)

物理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篇1

课堂教学中, 问题是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 运用于各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 是师生双边活动的重要纽带, 是教学过程落实、提高、推进和发展三维教学目标的重要动力, 是师生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恰当的问题是一种艺术, 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起到牵引思维、调控思维、激活思维的功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 灵活多样地采用不同的问题方法进行教学, 既能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又能造成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思维状态, 培养问题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开阔学生的思路, 启发学生思维, 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还能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系统性,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一、问题的模式

1. 知识水平的问题。

用于确定学生是否记住所学的内容, 帮助学生记住学习过的知识要点。知识水平的提问是最低层次、最低水平的问题, 属于认知性学习水平的层次, 它所涉及的心理过程主要是回忆。

2. 理解水平的问题。

它用来帮助学生组织所学的知识, 领会概念和原理的基本含义, 解释和说明一些简单的生物问题。如解释实验现象, 比较相似或相反的概念, 领会概念中关键词等。

3. 应用水平的问题。

用以帮助和鼓励学生应用已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如生物计算。对此类提问, 教师常用的关键词为“应用”、“运用”、“分类”、“选择”等。

4. 分析水平的问题。

可用来分析知识的结构, 弄清事物间的关系及前因后果。此类问题的问题常用的到关键词有“为什么”、“什么因素”、“证明”、“分析”、“预测”、等。

5. 综合水平的问题。

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一种新的或有创造性的方式组合起来, 形成一种新的关系。此类问题常用到的关键词有“预测”“如果”、“鉴别”、“总结”、“设计”等。

6. 评价水平的问题。

可以用来帮助学生根据一定的标准判断材料的价值。评价水平的问题, 要求学生对一些问题观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判断与选择, 也要求学生能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观点。

二、问题设置的原则

问题的设置应符合以下原则: (1) 突出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 (2) 要有科学性和系统性、逻辑关系清晰; (3) 问题要明确具体、具有针对性; (4) 要有适时性、渐进性, 具有合理的梯度和跨度; (5) 要富于启发性和激励性; (6) 能让学生从中学习到思维和学习方法; (7) 要面对全体学生, 兼顾“两极”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时, 应控制好以下方面:

1. 问题的角度。

问题的设置应注意问题的角度、目标性和选择性。选择在重要知识点的衔接处、重点、疑点的关键之处进行问题, 突出教学目标, 使学生的思维趋向于教学目标这一角度出发。问题的设置要有新颖性和启发性, 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

2. 问题的梯度。

设置的问题应有一定的梯度, 应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思维规律, 要兼顾到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分析能力。问题的难度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 采用设置一定的梯度分散难点的方法, 把难点分散成几个较易理解的问题依次提出,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一解决, 步步推进, 层层深入, 逐渐接近问题的本质, 最后达到攻破难点的目地。问题将难度分散, 增加了问题的直观性和具体性, 顺利达到目的, 同时在探究知识形成的过程中领悟到了解决复杂问题的生物学习的方法, 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3. 问题的深度。

问题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能力和知识的迁移, 设置的问题要难易适中。过难与过于简单的问题都会抑制学生的思维, 太难可能挫伤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 太容易则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所以, 只有难度适当的问题才能导致积极有效的学习活动, 保持探索知识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 问题的跨度。

问题的设置应具备一定的跨度, 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 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情境和素材,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问题要有助于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紧扣教学内容的中心环节, 既要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又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衔接和联系, 要有纵向的分析也要有横向的比较。一般而言, 在新授课中设置问题的跨度宜小, 而在复习课中设置问题的跨度宜大。

5. 问题的适时性。

问题要把握好时机。教师必须在课前先做出周密的思考, 设疑要紧扣知识重点、难点, 不要造成喧宾夺主, 影响对重点难点的把握, 应认识矛盾的焦点上设疑。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两个方面要求:一是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问题意识的培养。二是生物学习的方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就要求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引导学生通过高水平的思维来学习, 而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景中产生的, 创新源于质疑, 问题启迪思维,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 也是思维的动力。灵活运用好问题在教学中的运用, 是锻炼学生思维, 发展思维, 培养自学能力, 形成终身学习能力有效手段。

摘要: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 设置疑问, 提问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因素, 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生物课标的目标要求角度出发阐述了生物教学中提问的六种模式, 从问题的角度、梯度、深度、跨度和适时性等方面探讨在生物教学中问题设置应注意的原则。

关键词:生物教学,问题的模式,问题设置的原则

物理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篇2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有道是“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使学生对一堂课的知识产生学习研究探索的兴趣,那么创设问题情境是核心和关键。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学会学习的有效尝试。只有设置适当的问题情境,提出他们在探索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探索、合作,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以达到师生之间的互动,这才是学生获取、理解知识的途径。课堂问题设置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的一个重要手段。课堂问题设置不仅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而且影响到教师个人教学水平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好的问题犹如斯芬克斯之迷,让学生沉浸在文学遐想的涟漪之中;又如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的动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答问时反馈出来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协调教学活动,或及时改变教学内容,或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或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常常处在一种潜伏的状态之中,要激活这种状态,就要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置问题的情境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

一个好的提问,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豁然有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思维向纵深发展,收到令人惊喜的效果,一个不好的提问,会限制阻塞学生的思维和兴趣。陶行知在《每事问》中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钱梦龙老师说:“每堂教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读中的所感之处,精心设计问题,或以大颗石头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尽管一般人认识到提问的重要性,但真正善问的教师并不多。因为,提问是一门复杂的需要不断探索的教学艺术。

托尔斯泰在谈起《复活》的创作时说:“我的小说的每一个情节,不是独出心裁,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课堂上所提问题也是如此,每一个问题都应精心设计,独出心裁。那么怎样设计好问题呢?

(一)问题设计要有科学性和目的性

问题设计是课前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包括吃透教材,进入作者的思路和意境;变作者的语言为自己的语言;跳出作品思路小圈子。不仅要考虑提什么问题,而且考虑为什么提这个问题,怎样提问。要有思维价值,难易适度,怎样达成教学目的。如学习《逍遥游》为实现教学目标设计一系列问题:“逍遥游”的特定含义是什么?作者认为什么人才能做到逍遥游,条件途径是什么?庄子所谓的“逍遥游”以及“至人、神人、圣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吗?如果要庄子举出生活中这么一个“人”,他举得出来吗?这些问题紧扣课文内涵,宏观上把握“逍遥游”含义及局限性、具有明确的目的。

(二)问题设计要有选择性

1、抓住课眼设问。一堂课可问的地方很多,但时间有限,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值得问学生,要精心选择,抓住最主要最关键的问题设问,考虑学生的实际;不要大而空乏,也不要小而繁碎。要善于抓住“课眼”设问。“课眼”有时需概括得出,如《皇帝的新装》的“骗”,《孔乙己》的“笑”等。《孔乙己》抓住“笑”字设问,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文含义:孔乙己一出场,就有一个字伴随着他,这是什么字?课文哪些地方表现孔乙己的可笑之处?周围的人为什么讥笑孔乙己,这反映了什么问题?孔乙己在讥笑中悲惨的死去,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读《孔乙己》非但笑不起来,心中还隐隐做痛,这是为什么?这些问题处处到点子上,个个激发思维波澜。“笑”的问题研究透了,课文也就理解透了。

“课眼”有时出现在标题中,如《智取生辰纲》的“智”,设计几个问题带动全篇:全文围绕一个“智”字展开,请问杨志如何智送?吴用如何智取?杨志为何会失败?吴用为何会胜利?又如《纪念白求恩》的“纪念”,《变色龙》中的“变”。有的出现在开头和文中,如《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有的出现在结尾,如《论雷峰塔倒掉》的“活该”,单句成段画龙点睛,酣畅淋漓地表现出对反动派的无情嘲讽和胜利者的无比自豪之情。

2、在看似无疑处设问。课文中有一些字词语句,看似平淡无奇,一经教师提问,学生就觉得寓意无穷,妙趣横生,引起极大的探究热情,使学生养成认真阅读探究、发现问题、推敲自居的习惯。提问艺术,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要善于发掘那些学生容易忽视实则匠心独运之处,点石成金,品味探究。比如《雷雨》中

有一处对白,周朴园问:“三十年前你在无锡吗?”鲁侍萍答:“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这一问一答,初读是否平淡无奇,合情合理,但深入细究,则不禁令人生疑。按周朴园的问题流向,鲁侍萍只须回答“是的”就行了,后半句“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洋火呢”回答完全是多余的。那么,把后半句去掉,行吗?她为什么不提别的,而单单提“洋火”呢?很显然,去掉后半句,剧情就无法发展下去。鲁侍萍不提别的生活细节,是因为三十年前有关“洋火”的生活情景在她心中印象特别深刻,总之“洋火”是鲁、周二人美好生活的见证,有了它能引发二人对往事的回忆,推动剧情的发展,并充分展现周周朴园对于鲁侍萍的复杂感情。

《祝福》中几乎一字不改的两次写祥林嫂向人描述儿子阿毛被狼叼走的情节,这样不是太罗嗦了吗?一向崇尚简练的鲁迅后一次为什么不用“祥林嫂又几乎一字不差地向人描述了阿毛被狼吃掉的故事”这样简练的语言概述之?(只有如此,才能使读者更直观、形象、真切的感受到祥林嫂遭受数次打击后,精神已变得异常的状态。)

《孔乙己》中“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与“的确”看似矛盾,那么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为什么?

(三)问题设计要有层级

《学记》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设计问题要有一定的坡度,循序渐进。有心里学家把问题解答过程成为“解答距”,即解答的过程、距离。按解答距的深浅、长短、设问可分四个级别:①微解答距,属初级阶段,学生只要参照立体例文,就可解答。②短解答距,属中级阶段,所提问无现成例子参照,不能照本宣科,只是例题的变化,翻新。③长解答距,是高级阶段,所提问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④新解答距,是最高阶段的发展,属创造阶段,所提问题要求学生采用独特方式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以上四个层次,要有一定的坡度,使学生拾级而上,领略探究的乐趣。钱梦龙老师教《愚公移山》时,就设计了四个层次性很强的问题:①这篇寓言共写了几个人?(微解答距)②这件事做起来难吗?(短解答距)③愚公究竟笨不笨?(长解答距)④有人说:“最后天神帮愚公移走了大

山,说明愚公到底是无能的,你们同意这种观点吗?”(新解答距)

四个问题孤立看不怎么巧妙,但相互联系起来就不同了,第一个问题从“人物”入手,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既落实了具体字词,又为后面的分析理出头绪。第二个问题从人到事,是第一个问题的延续,把学生引到“移山任务越艰巨,就越能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的认识上,重点分析了不同人对移山的不同态度,为分析愚公精神做铺垫。第三个问题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深刻发掘愚公精神的教学重点。第四问强化前面的收获。四个问题环环相扣,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思想教育等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既从宏观上把握教材,又从微观上突破重点。

(四)提问设计富于变化

有时学生对问题感到陈旧或陌生不感兴趣时,教师可以变换角度、;另辟蹊径进行变式提问。如《六国论》针对第一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可设计三个相同的提问:文章一开始是怎样提出观点的?文章为什么不直接说“六国破灭,弊在赂秦”?文章在做肯定回答“弊在赂秦”时,为什么还从反面说“非兵不利,战不善”?根据课堂学生的情况,采用不同提问方式。

物理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篇3

关键词:高中;区域地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053-02

区域地理内容贯穿了整个初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是地理问题研究的载体,也是高考和学业水平测试的主要考查内容,但其在高中教学中处境尴尬。首先,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突出,造成学生区域地理基础薄弱,又很难从高中紧张的教学课时中抽出时间复习,造成高中区域地理教学的两难境地。其次,高中区域地理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相对固定的讲授流程使得学生易产生倦怠情绪。此外,高中地理必修三是高中主要的区域地理教材,但其往往被复习资料所取代,其重要性被忽视。

高中区域地理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必修三为依托,开发出成体系的问题序列,来实现课标要求。通过研究发现,系统训练对学生问题能力培养有明显帮助,本文针对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问题设置方法作一探讨。

一、高中区域地理设问类型

1、区域定位问题

区域位置主要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临接位置、交通位置。该类问题是区域地理研究的前提,同时也是区位理论的核心。这类问题属于初级问题,其突出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对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技巧有较高要求。该类问题的题目中一般隐含有解题切入点,考察难度明显降低。

2、区域特征问题

区域特征包括:自然要素(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岩石)、人文要素(产业发展、人口、聚落等),各要素之间可以根据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相互推导。区域的理特征分析是区域地理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突出了地带性和非地带性思想。该类问题是区域地理的基本构成问题,主要考察信息提取能力,常设有隐含内容。

3、区域现象分析问题

区域现象分析类问题是高考中最常见的类型,其一般模式是:“创设问题情境(多地理图像语言)——围绕主题设问(并列式或递进式)——运用核心知识、技能和方法作答”。该类问题是区域地理学习中较高层次的问题,突出学生的区域地理因果关系和推理能力。

4、区域发展评价和建议问题

区域发展评价和建议问题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评析区域发展,并根据区域的优势和问题提出区域发展的方向和具体措施。这是区域地理教学中最高层次的问题,突出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二、高中区域地理教学现状和趋势

1、学生学习特点。

学生对知识的价值判断发生变化,考试导向性仍旧明显,但实用性和趣味性的影响水平上升。特别是文理科学生对区域地理的重视程度相当,表明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科间的“主副观念”在淡化。

区域地理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研究的积极性较强,但缺乏独立研究学习能力,主要变现是发现和表达问题的欲望较低,有明显的“先知识,后理论”的学习规律。

文理分科后学生特点出现分化。理科学生相对于文科学生:思维更活跃,注重趣味性和实用性,而忽视系统性;问题发现能力较强,问题表达能力较弱;对师生互动的诉求更高。

2、课堂问题情境的效果不佳。

课堂问题情境设置是高中区域地理教学的最大短板,造成高一新生对高中授课方式的不认同,随着高强度的训练和知识系统的完善,学生的问题发现欲望逐渐下降,习惯于接受即成的结论,而忽视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过程。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课堂问题情境设置不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区域地理教学思想老化。传统教学“重知识,轻理论”,造成学生对区域地理学习产生定式,认为记忆风土人情和经典案例是区域地理学习的重点。这显然与高中区域地理考察趋势相违背,记忆类知识考察已淡出高考,区域定位的考察难度也大幅降低。

教学环境的限制。课程改革已经推行多年,相对来说初中比高中开展的更为广泛。主要原因是初中阶段相对来说升学压力较小,且学生形象思维为主,适合活动性教学方式。反观高中阶段,虽然实施了模块化的课程,但深受系统性知识的束缚,所以“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思想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

3、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问题设置的主要趋势。

从高考和学业水平测试的发展趋势来看,更注重考察学生的地理素养,特别是知识迁移能力,由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从文理科学生不同表现来看,相对轻松和无序的学习环境有助于问题发现能力的提升,而系统化的知识有助于问题表达能力的提升。

高中采用材料题后,使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尤为重要。所以要改变传统区域地理教学中按照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分解讲授的方式,而通过问题研究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能力。

三、高中区域地理教学设问策略

1、问题设计优化策略

(1)以课程标准为出发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是整个高中地理教学的依据,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因此课程标准中的理念是这给问题设计出发点和依据。“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问题设计要突出时代性和基础性,以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内涵,以时事材料为背景。“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求”,问题设计要有层次,先易后难,在保证实现课标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做不同预设。“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问题设置的目的不仅要引导学生发现结论,更要研究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心路历程和顿悟的关键节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区域地理核心能力。

(2)注重问题构成要素的完整性。区域地理问题是学生在进行区域地理认知活动时,遇到疑难或障碍而产生的一种欲求而不得的心理状态。问题的类型有很多种,但一个完整表述的问题一般应该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限定条件、困难和目标。地理问题研究常用的问题要素包括: who、where、when、what、why、how。区域地理问题则应该突出空间分析,所以限定条件必须含有位置信息。

(3)问题质量的关键在于制造认知冲突。设问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学生区域地理学习中的困难,同时也要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所以如何评价问题质量是关键。认知冲突就是当个体意识到个人认知结构与环境或是个人认知结构内部不同成分之间的不一致所形成的状态。教学中所提问题如果产生了认知冲突,学生的学习动机便可以调动,这便产生了良好的教育契机。所以一个高质量的课堂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制造认知冲突。而认知冲突的创造要求教师熟悉学生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来寻找刺激材料。当然产生认知冲突只是提供了一个机会,如何衔接和引导便需要系统化的问题设计。

(4)问题设置突出逻辑性,构建问题系统。问题设置不仅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也强调新内容本身的逻辑结构,所以问题的层次性和相互呼应便显得十分重要。问题设置要从核心问题出发,逐层分解,根据内容特点设计出不同的问题结构,不同结构中各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各不相同。包含、并列、递进、因果等不同的逻辑关系就表现出不同的问题系统形态。以下是四种常见的问题结构模式,等级逐次提高。

问题集:主问题与各子问题之间通常是包含关系,子问题之间是并列关系。

问题链:主问题为出发点,问题间通常是层次关系、递进关系或延伸关系。

问题树:主问题派生出各级子问题系统形成树状结构,即一个多层的问题集。

问题网:通常围绕中心问题放射出很多次级问题,而次级问题之间又存在一定的关系,从而形成一个放射状、纵横交错的网状系统。

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主要采用问题网,并充分运用思维导图来降低学生的认知困难。

(5)问题设计的差别化。问题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实施差别化教育。首先要考虑不同班级的差异,尤其是文理分科后,地理教学的目标分化。理科班要更多采用发散性的问题集和问题网,而文科班则要采用系统化的问题链和问题树,突出知识系统结构。其次,对同一班级也要在上课前有充分的预设,根据学生不同的反映来及时修正问题。最后,班内不同学生的反应水平也有差异,所以问题设置中问题难度要保持在中上水平,且预留鼓励性的问题。

2、教师提问行为优化策略

(1)民主的环境。课堂民主是学生敢于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前提。课堂环境民主的基本表现是共同交流经验,高级阶段的表现是学习共同体的出现。民主建立在秩序之上,只有保证平等表达机会,才有可能共同交流经验。而学习共同体的出现,则需要一个共同的目标,足以感召全体学习者。培养这种民主氛围的关键在于容许学生犯错误。

(2)适当的思考时间。问题抛出后,要留给学生必要的思考时间,但时间长度的把握是关键。一般而言,学生开始思考之后,应接受一定的沉默时间,主要还是观察学生的反应,如果思考时间超过了读题时间,仍没有思路,则需要采取措施。高中区域地理问题的信息量一般比较大,所以要保证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3)鼓励相互补充和点评。学生往往不愿意质疑或挑战老师的结论,但学生之间的争论是普遍存在的。所以鼓励学生相互补充和点评,对问题的解决和拓展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激发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而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学生清晰的思考轨迹,为之后的教学行为提供依据。高中区域地理问题的答案较为复杂,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要求较高,所以这种相互补充和点评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对答题要点的领悟。

(4)必要的支架性帮助。高中区域地理的问题相对来说是比较复杂的,尤其是分析类的主干问题,对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知识系统是一个挑战,所以,我们要给学生支架性准备的帮助。所谓支架,是用于促进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而为学习者建构一种对知识理解的概念框架。通常采用知识系统图、答题模板或者成功案例等形式来实现。例如:解决流域开发和治理问题时,可提供河流水文水系知识框架,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分析法,田纳西河和尼罗河流域治理案例为支架。

(5)提问对象的选择。课堂提问对象的选择方式包括:自愿回答、随机抽取,顺序提问、集体提问等。相对来说这几种对象选取方式各有优势,但根据具体情况要有所侧重。相对来说,集体提问与个别回答组合使用更有助于学生发展,也有利于教师控制学习方向。通过集体提问学生相互交流思考,之后根据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来展示。这样的最大好处是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缓冲的机会,也了保证课堂的发言活跃度。

(6)建设性的评价。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必须要有总结,但不可以简单粗暴的以对和不对为判断依据。在评价中要发现学生发言的亮点,同时以期望的角度来给出建议。建设性评价的关键是给学生一个发展的路径指导,而不是一个结局性的表述。高中区域地理问题的回答较为宽泛,但要突出关键词,教师要通过评价来帮助学生矫正一些习惯性的错误。

3、学生提问能力提升策略

(1)明确学习中问题意识的价值。区域地理学习中学生常陷入“重记忆,轻知识”的误区,而高考对学生的推理能力的考察非常突出,所以学生意识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区域地理素养的重要性。若要学生明确问题意识的价值,就必须在课堂讲授和各种考察中都体现出来,通过目标引导来矫正学生错误的学习方法观。

(2)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学生随着学龄的增长,专业系统的学习使得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下降,出现惰性。而高考中的区域地理问题往往是有特殊性的,所以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必要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给学生“挖坑”,要让学生注意观察细节,产生不可轻信的审慎治学态度。此外,可以采用一些颠覆性的研究结果作为问题背景材料。

(3)比较法的运用。地域性是区域地理研究的基础,区域之间的差异性也是研究的主要方向。所以在区域地理学习中问题的主要来源便是区域间的比较。通过比较可以更深入得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以及区位理论等重要的理论,为区域地理的学习打开通途。

(4)教学情境的生活化和时事化。只有将学生关注的东西带到课堂上来,学生才会将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这个数字化时代,老旧的材料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所以从多媒体渠道获取的信息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点。但选取材料要有代表性和科学性,绝不可以用热点问题替代核心问题,也要避免海量知识冲淡教学重点,要用严谨的态度来组织材料,创设真正适合的区域地理教学情境。

(5)知识系统的建立。高度组织化的知识结构是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基础。学生区域地理知识基础薄弱,要用高度组织化和简练的主干知识框图来弥补缺失,所以必要答题模板和知识结构图要发给学生,便于查找和练习。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及提问技巧 篇4

一、抓住兴趣点提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刚上课时的引导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佳时机。新课伊始,教师通过有目的、有方向的设置问题,提出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的问题,引起学生头脑中的认知冲突,留下悬念,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探究动机,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寻找知识来解决问题。

二、抓住疑难点提问。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提出问题不仅是解决问题的起点,而且这一环节贯穿于科学探究的始终。开放思维是科学创造的阳光雨露,学生的质疑能力一旦被激发出来,必将产生探究知识的无穷力量。课文中的疑点、难点,很容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难而退,抓住疑难点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扫除障碍,化难为易,掌握知识。七年级课本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部分,学生容易越学越糊涂,我在教学中抓住以下问题:大豆、小麦等农作物经过播种、萌发、生长、开花、结果,能为我们提供淀粉、蛋白质、脂肪等,而土壤中却没有上述物质,谁能解释一下吗?话音刚落,大家开始议论纷纷,有的看书,有的争论,有的看着窗外,似乎能从土壤中发现什么……此时,我及时鼓励学生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看法和观点,给他们一个宽松的思维空间,引导他们从光合作用的发现、场所、条件、原料、产物逐步分析,最后让大家恍然大悟。

三、要贴近生活,让学生领悟到生活处处皆学问。

新课程特别倡导用具体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到生物学习活动中。因此,生物课堂教学从创设问题情景到训练题所用素材应尽可能选择生活中学生熟知的实例,且是具有趣味的,富有挑战性的,只有这样,才能使生物课堂教学不再空洞、枯燥,拉近生物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生物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来源于生产实践。比如,在学习《细胞的吸水与失水》时,我首先从学生熟知的例子人手,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出发,问:“用糖拌番茄或盐拌黄瓜和白菜会发生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细胞内的水分可以出来。”“外面的水能不能进细胞里面呢?”“可以”。“举个例。”“买回家的白菜蔫了,把它放在清水里,它又会变得硬硬的。”师生间的一问一答,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习兴趣倍增。接着对比例中溶液的不同,归纳出细胞吸水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解释:一次施肥过多为什么会造成烧苗现象?

四、故事启发激兴趣。

简短有趣的故事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学习生物的遗传时,我讲了一个《是弟弟还是儿子》的故事:有一个人,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大胖小子,他满心欢喜,非常疼爱。有一天,见周围的人指指点点,隐隐约约听人说他儿子长得像他父亲,他还不在意,回家后对着儿子想到人们的议论,越看越觉得像,从此心里就有了一个解不开的结,沉重的思想负担使他痛不欲生,他求助于医生,妻子所生之子是弟弟还是儿子,如果是他儿子,为什么会像他父亲呢?同学们听了兴趣盎然,很快给这位求助者提供了答案:遗传。

五、图示启发显直观。

图象是一种形象化的语言,巧用直观图示,可形象生动地显现丰富的生物学信息,且能启迪学生灵感,激发学生思维和创造力。学生通过图,很快总结出问题的答案。

六、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中学生的头脑中已经有了一些对生活的认识,当教师提出与他们生活经历相同或相反的现象、相似或相悖的知识背景,引入不平常的现象、奇异的事物及引起矛盾的说法等问题时,他们就会调动自己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开启自己的思维,产生个人独有的观点、主张和强烈的问题意识。例如,在进行《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一节的教学时,可创设如下问题:用一剥开的橘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讨论,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探索状态,从而顺利得出结论。此时,教师可不失时机地把问题情景的难度提高:一瓣橘子是器官吗?与学生共同分析找出原因。在共同的探索和求知过程中,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使重点、难点在愉快的气氛中比较容易地被学生掌握了。

物理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篇5

格式修改文章

浅议乡村机构设置中的问题及改革对策

摘要: 随着农业税的取消,我国已经进入后农业税时期。作为改革配套措施之一,乡村机构改革已被提到各级领导议事日程。我认为乡村机构改革要从体制上做起,要动大手术:即取消乡镇政府,把乡镇政府改为乡镇办事处;取消村民委员会,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立居民委员会,选派行政管理人员到行政村工作。通过改革,完善乡村行政管理体系,夯实政权基础,坚持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农村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主题词: “三农”问题

乡村机构改革

随着农业税的取消,我国已经进入后农业税时期。作为改革配套措施之一,乡村机构改革已被提到各级领导议事日程。当前的乡村机构设置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改革,就不能推动社会进步;不改革,就不能促进经济发展;不改革,就不能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乡村机构改革要从体制上做起,要动大手术 :取消乡镇政府,把乡镇政府改为乡镇办事处;取消村民委员会,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立居民委员会,选派行政管理人员到行政村工作。通过改革,完善乡村行政管理体系,夯实政权基础,坚持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农村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一、当前乡村机构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世界各国,绝大多数国家,只有中央、省、县三级政府。而我国却有中央、省、地(市)、县、乡(镇)五级政府。乡镇一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共青团、妇联、人武部等各种组织一应俱全。此外,还有财政所、民政所、司法所、派出所、农经站、农技站、农机站、水管站、土管站、乡镇企业办公室、文化站、广播电视站等七站八所。造成乡镇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在乡镇政府机关,不要说办事员,仅这些组织的正副职领导干部就有好几十人。除党委、政府之外,其他组织大多数是一些虚设的机构,一年难得开展一两次活动。虚设机构的大多数干部的大部分数时间过着“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泡一天”的日子。我们必须改变不是这些干部不想做事,而是这样的体制安排使他们无事可做。我们必须要改变这种现象。

(二)、是政企不分,工作错位

乡镇政府延续人民公社的体制,政企不分现象十分严重。政府内设有专门管理乡镇企业的机构,乡镇企业的人事要经过乡镇党委、政府研究,企业大小问题要经过乡镇党委、政府决定。在一些地方,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甚至直接干预、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不仅造成乡镇政府工作严重错位,同时造成严重的行政干预,制约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三)、是经济薄弱,供给困难

由于乡镇规模小,绝大多数乡镇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自然经济,主要收入为农民上交的农业税,经济实力十分薄弱。分税制实施以来,全国绝大多数乡镇无法完成上级下达的税收任务,无法维持政府的正常运转。

(四)、是村级管理,严重缺位

13亿多人口,9亿在农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村地域辽阔,经济落后。居民居住分散、生活水平低、文化素质低、政策观念法制观念淡薄。农村治安情况复杂,工作难度大。然而,在行政村,却没有设置行政管理机构,没有行政管理人员,造成行政管理严重缺位。行政村大量的行政工作依靠村民委员会去做。在一些大姓聚居的地方,村委会的领导权被封建宗族头目或他们的代理人所篡夺,小姓百姓和外籍人根本没有议事的资格和说话的余地。这些封建宗族势力的头目无视党纪国法,对抗政府指示,作威作福,借故挑起宗族械斗,制造流血事件。在一些农村,社会风气不正,打架斗殴,聚众赌博,封建迷信活动猖獗。农村中,盗窃、抢劫、杀人、放火、投毒、强奸、卖淫、嫖娼、拐卖妇女儿童、走私、制毒贩毒吸毒、私自制造倒卖武器弹药、围攻政府、枪杀公安干警及政府官员等恶性案件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乡村机构改革措施

(一)、取消乡镇政府,把乡镇政府改为乡镇办事处,建立一个简明高效的行政办事机构。

我国宪法规定,乡镇政府为一级政府。与县以上各级政府相比,乡镇政府实际上不具备一级政府的职能:第一、乡镇政府没有人事权,乡镇干部归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管理、任免和调动;第二、乡镇政府没有政策制定权。乡镇党委、政府只能贯彻上级党委、政府制定的政策,自己不能制定政策;第三、乡镇政府没有财权,虽然建立了乡镇财政,乡镇没有金库,建立乡镇财政以来,一直实行收入上交、支出下拨的财政体制。乡镇政府名为一级政府,实际上只是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取消乡镇政府,把乡镇政府改为乡镇办事处是恢复其本人面目。乡镇办事处设办公室 1个,配主任1名,副主任2-3名(其中专职1名,兼职1-2名),文书(兼党委秘书)1名,财政、民政、武装、土地管理、计划生育干事各1名。乡镇办事处保留党委,书记由办事处主任兼任,副书记、委员分别由办事处党员副主任及行政村居民委员会党员主任兼任。乡镇不设人大主席团,不设政协、共青团、妇联、工会等人民群众团体组织专职机构和专职干部,只设联络小组,联络小组组长由县相关组织确定,由乡镇办事处正副主任或干部兼任。现乡镇政府内从事农林水技术工作的事业人员由县级主管部门收回集中管理使用。改革后,包括聘用的驾驶员、炊事员、服务员等勤杂人员,乡镇办事处一般控制在10人左右。

乡镇办事处的工作任务是:

1、传达、宣传、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

2、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

3、管理、指导行政村居民委员会的工作;

4、协助财政部门做好直接补贴农民工作;

5、协助民政部门做好困难群众的救助工作及烈军属、复员退伍军人的优抚工作;

6、协助治安部门调解民事纠纷,打击犯罪活动,维护一方太平;

7、协助兵役机关做好义务兵征集工作;

8、协助税务部门做好税收征管工作;

9、协助计划生育部门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10、其他相关的行政工作。

(二)、取消村民委员会,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立居民委员会,选派行政干部到居民委员会工作

居民委员会配主任 1名,副主任1名,干事2-3名。包括炊事员一般控制在5人左右。行政村不配小车,不配驾驶员服务员。居民委员会干部吃住工作在村,编制在乡镇办事处,由乡镇办事处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使用。

居民委员会的工作任务是:

1、传达、宣传、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

2、贯彻、落实乡镇办事处交办的各项工作;

3、管理、指导居民小组的工作;

4、协助财政部门做好直接补贴农民工作;

5、协助民政部门做好困难群众的救助工作和烈军属、复员退伍军人的优抚工作;

6、协助治安部门做好调解民事纠纷,打击犯罪活动,维护一方太平;

7、协助兵役机关做好义务兵征集工作;

8、协助税务部门做好税收征管工作;

9、协助计划生育部门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10、其他相关的行政工作。

(三)、采取严格措施,实行政企分开。

彻底打破政企合一的结构,把管理、经营企业的职能从乡镇办事处和行政村居民委员会分离出去。政企分开后,乡镇办事处和行政村居民委员会及其领导干部要严格做到“六不”:

1、不兼任企业的领导职务和“顾问”;

2、不任命企业的领导,企业的领导由企业聘任;

3、不安排企业员工,企业员工由企业聘用;

4、不参与、干预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经营活动;

5、不为企业贷款、融资担保;

6、不向企业索要利润、上交款和其他各种名义的“服务费”,“赞助费”。

(四)、保证财政供给,严格财经纪律。

把乡镇办事处和行政村居民委员会的经费列入县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个人经费据实核定,公务费限额使用。

乡镇办事处及行政村居民委员会的经费支出(包括勤杂人员的经费支出)是政府必须支付的行政成本,不能只给政策不给经费。

乡镇办事处和行政村居民委员会必须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不得突破财政预算,乱支乱用财政经费;不得挪用专项经费用于办公支出或其他项目的支出。乡镇办事处和行政村居民委员会不具备法人资格,不得向银行、单位或个人贷款用于发放工资或公务费、招待费等开支。

按照上述改革方案,一个辖 10个行政村、3-4万人口的乡镇,乡村两级共需配备行政干部60人左右,约占辖区人口的1.6‰左右,低于国家行政人员占辖区人口2‰的规定。

三、乡村机构改革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要先行试点,再全面铺开,做到忙而不乱 乡村机构改革是农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触及各个阶层、各个方面的利益,应当把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放在这项工作的首位。由于各地的情况不同,不能照搬照套外地的作法。最好是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全面铺开。

(二)、要择优留用乡村干部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择优留用乡村干部对抓好今后的工作十分重要。要坚持按照党的干部政策,注意把思想作风、工作作风过硬,工作能力强,密切联系群众,群众拥护的优秀干部留下来,以利抓好工作。

(三)、要注意做好被精简人员的思想工作和安置工作

对被精简人员决不能一脚踢开,不管不问,给社会稳定留下隐患。按国家行政管理人员占辖区人口 2‰的规定,全国乡村需配备行政管理人员180万人(9亿×2‰)。从整体上来看,我国乡村的行政管理人员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数额。乡镇精简下来的行政人员(财政供给人员),可以选派到行政村居委会工作。乡镇自聘人员(集体干部)能安排到乡村企业工作的,要尽量安排到乡村企业工作。要求自谋职业的要积极给予支持。对被精简人员生产上、生活上存在的困难,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要尽量给予解决。对精简下来的乡镇领导干部,在工资待遇上应尽量保留不变。对被精简人员决不能一脚踢开,不管不问,给社会稳定留下隐患。

(四)、要防止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流失

要组织专人做好乡村债权债务清理工作,对房屋、车辆、办公用具等财物要进行清理和登记。防止有人趁机构调整之机转移债权债务,变卖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逃废银行和集体债务。严禁趁乡村机构改革之机给干部职工发纪念品和各种名目的奖金或补贴。确实需要处理的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经请示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集体资产要经村民大会同意),实行公开拍卖。避免暗箱操作,防止产生腐败。

(五)、要防止把农户承包的土地、山林、水面打乱重分

严格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特别是土地承包政策。严禁趁机构改革人员变动之机把农户承包的耕地、山林、水面打乱重新分配,侵犯承包者的合法权益。对被撤并乡村与承包人签订的合同(包括乡村企业承包合同),要承认其合法性,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对已经到期或确实需要变更或补签的合同,也要放到机构改革结束,工作走上正轨之后再变更或补签。

(六)、要保证乡村集体企业正常开工

在乡村机构改革期间,不准变更企业产权;不准调整企业领导班子;不准侵占企业房产;不准变卖企业财产;不准调走企业资金;不准侵犯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准干预企业的合法经营活动。对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要积极帮助解决。一句话,不能因为改革而影响企业正常生产。

参考文献

[1]温铁军:《怎样的全球化》,《读书》,2001年第8期。

[2]姚洋:《村庄民主与全球化》,《读书》,2002年第4期。

[3]贾康、白景明:《中国地方财政体制安排的基本思路》,《财政研究》,2003年第8期。

[4]赵树凯:《历史性挑战:中国农村的冲突与治理》,《社会蓝皮书200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月。

[5]李昌平:《“以农养政”时代即将结束——迎接乡村社会“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中国选举与治理网站,2004年。

[6]周志坤:湖北省宜城市郑集镇何骆村调查报告(未发表),2004年。

英语阅读理解课中的问题设置 篇6

【关键词】阅读理解 问题设置

在现行的初中英语牛津教材中,任务多,词汇量大,因此课文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能否设置出质量高,针对性强的问题,同时对学生阅读理解过程加以科学引导,监控和检测。问题的设置与问题的呈现都是有学问的。问题的设置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难易,有深浅;问题的呈现应把握好时机,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英语阅读的教学步骤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导读、速读、细读、复读。英语教学应在不同的阅读阶段中设置合理的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一、导读阶段

导读阶段问题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导读是教师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的指导与介绍,导读阶段应设置引入性问题,导读阶段问题应迅速引入文章的话题,明确指出文章阅读的方向,可以让学生不看文章的具体内容就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即文章的标题等。阅读材料涉及到环境保护、自然灾害、工作生活等各个领域。体裁有记叙文、书信、诗歌等。教师在导读过程中,根据阅读材料的不同内容和不同体裁,适当地讲解一些与本课有关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及求知欲。以牛津英语7B Unit5为例:本文属于分类记叙文,讲诉的一个小故事,针对课文的特点,笔者设置了以下的背景知识问题引入What happened in the park?学生们讨论,并要求看谁可以最快的得到答案,很快学生得出结论There is a ghost in the park.通过问题的引入,学生将带着问题及兴趣去阅读课文。 同时在问题设置中还应注意引用本单元的主要语法。

二、速读阶段

速读阶段是加深对文章整体的把握,获取中心意思。应设置文章主旨大意型问题和向导性问题。在速读教学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搜寻有关信息,了解课文大意。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抓住文章的大意,还有利于学生了解英美民族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思维习惯以及英语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

1.文章主旨大意型问题。一篇文章、一个段落通常围绕着一个中心思想,一个话题而展开的。要弄清文章或段落的中心思想,就需要运用归纳和概括的能力。这种题常用的问题有:(1)What is the text mainly about?

(2)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3)What is the topic sentence of the paragraph?

(4)Which sentence best expresses the main idea ?

(5)What’s the topic of the passage? 等等.

2.向導性问题。该类问题的设置应着眼于指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和梗概。如牛津7B Unit 7 Abilities A brave young man (故事性记叙文)向导性问题可设置如下:Who is the brave man?

What happened to him?

How did Zhang Hua do to save the old lady from the fire?

通过这三个问题的导读,全文梗概一目了然。

三、细读阶段

细读阶段应设置细节题.此类问题旨在帮助学生获取详细的关于主题的信息。一篇文章有了话题,确定了中心思想之后,还要必须通过许多细节的信息来进一步解释或表达主题,体现中心思想。为了引导学生逐段深读全文,领悟内涵,了解课文的细节,帮助学生疏通疑难,培养独立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教师应设置合理的细节性问题。细节题难度虽然不大,但它既考查学生查找信息的能力,也考查学生通过归纳理解的能力,在中考阅读理解中占有很大的分量。因此在日常的课文教学应重视细节题的设置。

四、复读阶段

复读阶段应设置深层理解题。在速读和细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次深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好课文结构和作者评价,进一步理解课文,巩固文章的内涵和语言知识,实现整体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可设置深层理解的问题。

1.逻辑推理问题。此类问题的答案在文中没有明确表达,要求学生根据有关的信息,运用逻辑思维,并借助一定的常识,进行分析,推理或判断。

2.识别作者语气型问题 此类问题用以检查学生能否准确理解作者表达的弦外之音。如牛津7B Unit8 Pets 培养学生要爱护小动物,用正确的方法帮助他们。 学生必须从课文中某些句子: “She isn’t any trouble.”“Oh! Here it is.”等描写环境气氛的语言,以及表达情感的词句去揣摩作者的看法和态度。

3.评价性问题。评价性问题旨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后的语言输出能力,它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社会背景和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如牛津7B Unit5 Amazing things ,学生在学习之后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讲一讲身边的有关 Amazing 的事情。同时老师要做好引导,因为大部分的奇异事件是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解释的,即使也有一些科学家还没有做出准确的判断与解释,但是要引导学生坚信科学,不可封建迷信。

物理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篇7

一、应问在学生有疑处

教师设置的问题需问在学生有疑处, 有疑问才会有争论, 有争论才能辨别是非, 也才能引起学生探求知识真理的兴趣, 特别是经过教师的引导, 同学之间的交流, 使问题得到解决, 学生会有一种“洞然若开”“豁然开朗”之感。它不仅使学生心理上、精神上得到满足, 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学生之疑一般有两种层次:一是自学已有疑, 疑而不解。二是自以为无疑却有疑。对学生自知有疑之处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把疑问讲出来, 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然后教师把对此问题的多种疑问一一列出, 逐步解决。对学生自以为无疑的地方, 由教师来提出问题, 促进学生进一步深入地思考、讨论, 探究正确的结论。学生提出问题的层次一般是一种浅表性的疑问, 而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一般是深层次的探讨, 特别是探究事物的本质规律方面更深一层。由此让学生看到自己思考与教师思考的差距和思考解决问题方式的差别, 使其学会思考。

二、问题设置要能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科学家研究发现: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特别是情商对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使学生的情绪处于积极亢进状态, 激发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教师要设计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问题, 采取多种方式设计问题,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教学过程中, 我是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方式, 以问题为指导, 抓住知识的逻辑关系, 层层深入, 丝丝相扣开展课堂教学的。首先, 我利用社会上出现的“大头娃娃”事件引入课题:蛋白质。接着提问, 蛋白质是怎样的呢?它有什么组成的呢?它在人体生长与发育的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蛋白质是一种, 还是多种?为什么?然后我组织学生独自或分小组去解决所提出的问题。结果学生不仅学习兴趣高涨, 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而且学到了科学知识, 提高了思维能力。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要让学生真正积极地参与教学, 就应引导他们去思考问题。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思维起始于问题, 最鲜明的能动的思维过程表现为教师提出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提问设置要有启发性

启发性提问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引起学生探究知识本质的愿望, 促进学生思维。启发性提问更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 培养能力。学生在生活中的积累是不可低估的, 这些都是学生思考的源泉。学生的想象力也是十分丰富的, 教师要呵护学生的想象, 诱导和启发学生的想象。因此, 教师在设置提问时要通过这一问收到“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境来, 通过这一问使学生产生一种“欲罢不能, 跃跃欲试”的心态。这样思维的火花、智慧的灵感就会不断产生。如在学习《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这节课时, 导入新课时, 我在屏幕上呈现出一幅“向着窗外生长的植株”图, 并提出一个问题:图中植株的生长方向有什么特点?学生踊跃发言。接着我再提出第二个问题:可能是哪种环境刺激引发了这株植物生长方向的改变?学生通过观察, 积极思考, 解决了问题。最后我升华问题:这种环境刺激如何引起植物生长方向的改变?我通过几个问题, 便将教学目标转化成富有针对性、启发性、探索性和趣味性的问题。

四、问题设置难度要适中

探究性提问的难度要适中, 由浅入深, 紧密关联, 引导学生层层深入, 积极思考。我们既不能设置太容易, 使学生不用过多思考动脑就能回答出来, 又不能设置太难或太大, 使学生无从着手, 百思不得其解。因此我们要“让学生跳起来能够摘到桃子”。这就是说:要学生经过一定思考、努力、交流合作基本上可以把问题解决。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 把问题解决, 更能激发他们探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一些基础欠缺的学生来说, 更应该提一些难度小的问题, 以增强他们的学习的信心, 这比学会知识更重要。我们应再逐步培养他们解决较难的问题, 使学生相信, 只要自己努力, 不仅能够解决疑难问题, 而且会变成一个优秀的学生。对于有些较难的问题我们就得想办法, 补充适当的辅助性问题, 把大题化小, 分步提问, 引导过渡, 帮助学生克服思考难题中的障碍。我们切不可有意设计太难的题目为难学生, 否则会使学生无所适从, 长此以往, 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从而厌学。

五、问题设置要多利用现代教育手段

现代科技为生物教学提供了大量先进的教学设备, 如多媒体等。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辅助手段, 它具有形象、直观、动态逼真、表现力丰富等常规教学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优势。特别是它能把一些无法看清的现象模拟出来, 以及学生尚未接触过的新材料和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 从而让学生获取足够的感性材料, 为思维加工奠定基础。它恰当的使用, 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而且能唤发学生的创造性联想。比如在研究“细胞有丝分裂”的问题中, 学生迫切地想知道一个细胞是怎样通过分裂就形成了两个的, 为此可以播放细胞有丝分裂的动画, 激发学生的兴趣, 进而设问:“细胞有丝分裂哪些物质和结构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等物质变化特点和规律。

六、问题设置要有延伸的空间

探究的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提升的过程, 学生在探究中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 通过深入思考延伸又发现新的问题, 新问题提出促使学生开始新的探究。通过探究问题, 学生逐渐积累了探究的方式与方法, 去尝试解决新的问题, 也许就探究出更有价值的问题。例如, 在学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中, 学生提问“F2中虽然红眼白眼这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但为什么只有雄果蝇是白眼, 而雌果蝇都是红眼呢?”“雌雄果蝇中都应该有红眼和白眼”是原有的认识, 它不能解释新问题, 新的知识内容是, “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且只位于×染色体上”, 于是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间的联系区别又成了新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对伴性遗传的思考, 激起学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总之, “人的思想是从疑问开始的”, “读书须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问题是探究性教学的动力, 且是探究的方向;有效的设问激发了生物课堂教学, 能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激活思维。

生活无止境, 社会无止境, 科学无止境, 探究也无止境。人类总是在不断的探究中前进, 在不断探究中发展自己。

参考文献

[1]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欲实践.沈阳出版社, 2004.

[2]孟凡正.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初探.

初探任务驱动法中的任务设置问题 篇8

对于任务驱动法来说,任务是整个教学方法的核心和基础,它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和实际化,是一个需要运用知识和技能才能完成的具体事务。在信息技术中,任务是教师预先设立,只有通过正确操作计算机才能完成的一个实际目标。在任务驱动法中,任务的设置几乎就决定着整个教学实施过程的成败,那么任务设置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1 任务设置应注意的问题

1.1 设置任务的时效[2]

设置任务的目的是利用任务的探究来学习、掌握新的知识,因此应该在知识点学习之前布置任务。很多老师在知识学习后布置一些任务,并认为这也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其实,这些任务只是巩固知识的作业,无法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2 设置任务应在保证任务质量的前提下包含需学习的知识点

在任务的制定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全面考虑,将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巧妙地溶合到任务中去。这里需要考虑两个问题:

1.2.1 任务应该尽可能多涵盖知识点,但绝不能牵强

任务驱动法应该把知识全面包括在任务中,应该把知识点作为任务设置的主体,否则就容易造成知识点的遗漏,但绝不能在任务中牵强纳入不合时宜的知识点,以免影响任务质量,不能达到预定效果。如果一个任务无法包括所有的知识点,完全可以设置另外的任务;如果个别知识点无法用任务涵盖,也可以通过课堂讲授或其他的教学方法进行补充。

1.2.2 任务中的知识点应该具有层次性

知识点有重点、难点,这在任务设置的过程中应该以层次的形式进行突出。任务的整个过程应该是知识点由易到难的推进过程,这让学生一层层、一级级地去掌握知识。对于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应该放在任务的关键点上,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对这一知识点形成深的印象。

1.3 设置任务必须具有可操作性

1.3.1 任务在整体上应该难易适度

任务过于简单,学生会自以为是地觉得没有挑战性,失去了探索的劲头;任务过难,学生会望而却步,容易产生放弃的想法,甚至对自己失去信心。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考虑、选择整体上难易适度的任务,要以“让人人都有事做、人人都愿意做”为基本的原则。

1.3.2 任务在局部上应该分等级

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尽相同,执行任务的能力有差距,同样的任务在不同的同学间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任务在整体上要难易适中,但在局部上不能千篇一律。笔者常把一个任务可分割成“基础版”和“升级版”两块,“基础版”任务必须人人都完成,“升级版”任务可以选择性完成,二者可以分数高低进行区分。这种方式可以通过分数促进同学们的向任务难处探究的欲望,也不至于让基础较差的同学无事可做。

1.4 任务设置应该充分考虑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着趣味的任务才能激活学生的动力,大大提高“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任务设置时一定要设法将兴趣融合到任务中去。当然,教师应在之前通过实际调查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不能凭着自己的直觉凭空想象。毕竟,不同的学生可能兴趣差别很大。

当然,兴趣不能脱离任务的主题和重点,决不能为了兴趣而偏离了原本的教学方向。这需要教师综合考虑、灵活思考,既把握原则,又引领兴趣。例如:在电子邮件发送的任务教学中,电子邮件的发送是任务的重点,不能摒弃,但在具体发送什么内容上,教师就可以灵活思考,引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1.5 设置任务必须具有拓展性

任务驱动法应该“以点到面”。同学们通过完成课堂任务学习知识、掌握方法,以后可以完成类型相似的任务,甚至可以完成类型不太一致的任务,这就是任务的拓展性。在任务的设置过程中,教师应该选择典型的任务,这样的任务具有代表性和通用性,可以以此辐射到很多其他的任务。拓展的面越广,“任务驱动”法的实施就越成功。

1.6 在任务设置中应预先安排好评价和总结

任务结束后,教师必须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任务虽然完成了,但是每个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最终的结果肯定有差距,教师应该对此进行客观的评价,不忘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生们看到不足的同时又看到希望。

评价后,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对该任务进行总结,总结要细致全面,这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精华。学生做任务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从任务中获得知识和进步。总结正是对完成任务的过程进行系统的梳理,让学生更好地吸收消化任务中涵盖的知识,完善不足,提高任务执行能力。

正因为任务的评价和总结如此重要,所以教师应该考虑到,一个任务只有具有较好的可评价性和可总结性,才能作为一个教学性任务,否则最多只能当做一个巩固知识的作业。而同时,评价和总结应在任务的设置时就做好安排,是作为一个任务整体的一部分而存在的,等到任务完成后才来构思如何评价和总结任务是不合适的。

1.7 努力设置激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的任务

任务驱动法不仅单纯培养学生执行任务的能力,更能给学生带来任务之外的很多东西。一个成功的任务应该是不断探索的“过级”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时,需要不断思考、不断摸索,这种思考和摸索能大大促进了学生的探索精神。

任务驱动法应当鼓励学生们创新。教师在设置任务时,就应当刻意去留有创新的余地,要准备一些需要创新才能完成的任务。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教师也应该不断鼓励学生敢于创新,鼓励学生以“不走寻常路”的形式完成任务,对于敢于创新的同学要予以表扬,不要怕他们走弯路、犯错误。

2 结论

总之,任务驱动法有诸多优点,但只有合理地去设置任务才能达到相应的效果。教师在任务的设置过程中应该精心选择、仔细掂量、灵活规划,让任务真正深入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各项能力。

摘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任务驱动法很实用,它是一种以任务带动教学的教学方法,如何设置任务就决定了任务驱动法的实施能否成功。文章从任务设置应注意的问题上探讨了怎样去设置合理、实用、高效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任务驱动,任务设置,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李素娥.任务驱动法教学中的任务初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21):5977-5978.

物理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篇9

目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难点之一是难以突出“应用中心”。在课程目标设计方面, 虽然说对人才定位、人才职业领域有相对明确的认识, 但在对人才的知识基础、能力目标、素质要求的表述上相对宽泛, 而且接近普通本科高校的特点, 不能够突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特征;在课程组织实施方面, 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方面要适应政策文件的要求, 一方面也在做各种积极的探索。前者是“规范动作”, 要到位;后者是“特定动作”, 要突显自身“应用”价值。而从实际情况看来, 这类高校在课程组织、评价方面更多地突出了“规范”特点, 课程组织架构基本是按照专业规范、文件要求实施。而在课程实施方面, 应用型高校试图寻找“特色”, 也即课程实施方面相对多地采取了一些调整和改革的措施。尽管如此, 在课程领导力、课程内容的应用性改革, 校外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方面, 仍然显得力不从心。学生们对课程目标的认可度、对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情况的反应均不积极。以实践课程为例, 学生们对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有较高的兴趣, 但实践课程的动手实践以及现有实践条件和教师本身的技术能力等方面并不能满足他们的兴趣需求。实践课程教学中的校企合作情况也是不容乐观的。目前大部分企业都提供的是认知实习条件, 在参与教学方面和与校方的深度交流方面比较被动, 而且对现有实习安排、实习安全、实习课程建设等情况以及校企合作机制存有一些看法。

二、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对策探索

(一) 课程设计。

1.深化探讨应用型本科课程内涵。如果不能理解应用型本科的内涵, 势必影响课程目标的确立以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因此, 要对应用型本科教育有明确的认知。应用型本科教育一是要有一定学科知识基础, 二是注重学科知识在行业、职业领域的应用, 三是要达到学生能够将知识运用于生产生活实践。因此, 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专业能力是抓手, 专业课程设计是核心。应用学科是为生产实践第一线培养和输送人才, 这一特点决定了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建设的社会导向特性。

2.加强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一是从课程设置角度出发, 课程设置要求相关人员具备能够从学校实际出发, 按照要求, 科学组织开发、实施和评价课程的能力。二是从任课者角度出发, 教师个体参与和设计课程的能力、团体合作能力以及决策和实施课程的能力。应用型大学课程, 无论是设置者的能力, 还是教师的能力, 其课程建设方面有别于传统本科院校, 加强课程意识, 提高课程领导力应该提上议事日程。

(二) 课程目标。

1.应用型本科课程目标要及时反映经济社会需求。虽然高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每年都要进行调整, 调整的幅度很小。也就是说, 培养方案的调整对经济社会需求的反映并不佳。为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克服“等、靠、要”的思想, 积极主动与社会进行沟通, 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将经济社会的需求及时反映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中。

2.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目前我国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的目标确定和实现都不是很明确。应用型本科本质上培养的是专门人才, 但也要适当加强通识教育。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知识结构应该走专精路线。应该重点强调基于专业的职业能力, 包括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 在此基础上, 确定重点发展哪些方面的专业能力。可以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整:如请企业界的专业人士, 共同商讨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 协商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

(三) 课程实施。

1.改变教学方法。应用型本科教学方法的改革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与基础。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依靠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不够的, 要使学生在学校得到锻炼, 提高适应社会和未来岗位需要的能力, 只有实施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是应用型本科重要的教学方式。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面向行业、企业, 培养高级应用技术人才, 围绕专业进行知识建构, 一方面可以形成较强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专业相关的复合性知识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而对于学生主动性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实验”、“问题讨论法”、“实习法”更为合适。因此, “做中学”仍然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教学方法的核心, 因为它体现了过程思维, 它要求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要积极参与, 因此可以倒逼学生必须有理论储备并将其与实际结合,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完成新的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建构, 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2.强化课程应用性。应用型本科课程设置要充分考虑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在课程内容选择上要根据生产或服务的现实需要, 更多地倾向于现成的、实用的技术和规范的经验知识。而在理论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其使用方法, 学会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并能理解相关结论及其推导过程。

3.融入职业知识点。应用型本科培养的人才是直接对接行业或企业的一线工作岗位, 要使学生能够零距离就业, 就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它是区别优秀者和一般者的关键要素。因此, 应用类本科要引起重视, 可将其融入专业课程中, 使学生明白专业学习与职业的关系。

基于数学教学问题设置的思考 篇10

相比于过去的数学课堂, 现阶段数学教学中, 课堂组织形式有了较大的变化, 所有三维目标均要通过学生小组活动的形式来达成。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 笔者认为课堂教学, 应该是由多个学生活动环节衔接而成 (如小组讨论、小组展示、组组PK等等) , 而这些环节是由教师的问题设置串联起来。好的问题设置可以使得数学课堂教学一气呵成,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有一种层层跟进、水到渠成的感觉;而无效的或者低效的问题设置, 容易将一堂数学课割裂成块, 不利于学生的认知统一, 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构建。所以, 研究教学中的“问题”界定, 是在新的课堂模式背景下教学成败的关键。

结合笔者近阶段的听课感受和教学实践, 本文有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 问题设置, 需把握低起点、分层次、小步走、不停步的原则, 以利于学生完成知识的迁移。数学教学始终是一个引导学生利用已知、解决未知、获得新知的过程。过去, 这一过程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完成的, 而现在, 学生通过讨论、相互协作完成这一过程, 教师的角色在转变, 学生的角色也同样在转变, 而且这种转变的困难程度不亚于前者。这就要求教师在问题设置时, 需把握低起点、分层次、小步走、不停步的原则, 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更容易获得成就感, 激发其学习的原动力。在一堂观摩课中, 关于正弦定理预习学案时, 教师抛弃了书本中利用解析几何思想证明的方法, 引导学生利用初中的三角形知识加以证明, 问题设置细致, 问题与问题间距小, 层层递进, 学生完成较为顺利, 获得强烈的成就感, 在课堂学习中积极性明显不同。

其次, 问题设置的目标指向性要明确, 以利于学生思维的收敛。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堂中, 学生自主空间大, 如果教师的问题设置指向性不明确, 容易造成学生活动的无序、低效。例如,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 用两种方法解同一道题目完毕之后, 教师提问:“从上面两种解题过程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几组学生讨论总结时均没有涉及这个问题的根本, 这就反映出该问题设置指向性不够明确。如果改为“请比较两种方法在解题时有何区别, 有何相同, 孰优孰劣”, 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再次, 问题设置, 要与小组活动的形式相结合, 以利于小组成员间的协作活动。新的课堂模式下, 由于学生的原有知识体系不同, 认知能力层次也参差不齐, 要让学生将原有的对教师的依赖, 转变为与同伴间的互助协作, 就必须谨慎地设置教学问题。实际上, 每位小组成员, 在活动时所扮演的角色并不相同:能力强者答疑解惑、提出猜想、制定研究方向;能力中等者质疑设问、补充完善并最终与前者一起完成研究过程;能力较弱者一般处于模仿学习的地位, 需要前两者给予帮助与指导。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 较难的知识需要在课前预习时做好充分的铺垫, 将难点逐一分散, 再辅以问题引导串联, 有时还需要进行组与组之间的沟通交流, 这样小组讨论才能顺利开展;较易的知识, 往往在问题设置时, 多以组内成员独立思考完成, 再通过组组竞赛加以强化。不同的知识难度, 在进行问题设置时, 必须结合小组活动的形式, 否则, 课堂组织形式将会显得僵化死板。

设置问题连续体,优化教学过程 篇11

关键词:问题设置;教学效率;素质教育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进行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教学模式的改革,这些方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设置问题连续体,也是从教学方法的改革出发所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那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该如何设置问题连续体,优化教学过程呢?笔者在本文中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思考,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两点看法:

一、创设“悬念式”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在教学中,给学生留下悬念,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在教学中设置悬念,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唤起,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产生“逼人期待”的教学魅力。合理地设置悬念,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始至终保持旺盛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学“基因控制蛋白质”这节课的起始,可以问学生:牛和羊吃的是同一片的草,为什么牛肉和羊肉的味道不同?牛奶和羊奶味道也不相同?而我们吃了牛肉和羊肉后,长的却是我们的肉?通过这样的提问,就可以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结合多媒体教学设置问题情境

现代科技为生物教学提供了大量先进的教学设备,其中多媒體技术就是一种最为适合学生学习的设备。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很多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在每一节课的注意力并不是一直可以保持到下课。运用多媒体就可以提高效率。例如,在教学“森林生态系统”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有挂的资料和图片播放给学生看,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在森林中的动物和植物有哪些主要特点?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为什么能够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设置出这样的问题连续体之后,再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和学习,找到问题的答案,建构出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和作用。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对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总之,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激发,让学习气氛更加活跃化,让教学效率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沈茂彬.浅议提高生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S1).

[1]林霞.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8).

物理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篇12

1.营造良好的提问氛围

学生对老师所提问题的反应, 取决于是否有宽容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转变角色, 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 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插嘴和答错。 有的学生基础弱、胆子小、心理素质差, 特别担心课堂上被老师提问到, 更害怕自己答错了会引起同学的嘲笑和老师的责备。 因此, 良好的问答氛围非常重要, 只要学生的回答有一定的道理或闪光点, 就要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 积极鼓励, 破除学生回答时的心理障碍, 调动其他学生积极思考和抢答。 久而久之, 在这样的氛围下, 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就会不断提高, 回答问题的质量也会不断提高, 良好的“问”与“答”的环境逐步形成。

2.把握课堂节奏适时提问

(1) 新课的教学: 可以在上课开始围绕巩固旧知识进行, 目的是让学生实现知识在脑海中的重现, 检测学习效果, 查找有无普遍性的理解和识记误差。 除了常规的老师问学生答外, 还可以练习题的形式呈现, 教师有针对性地精编精选一道或几道典型的习题, 在限定的较短时间内要求学生解答, 根据答题的情况判断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这种提问往往和启发新知型提问相结合, 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 对刚学过的物理概念, 定律、定理, 物理公式要适时提问引导学生质疑, 帮助学生澄清对某些概念的模糊, 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同时使学生认识到物理语音的精确性。 笔者在教授概念的时候, 总是有意识地多问几个为什么, 引起学生注意, 引导学生质疑方向。 对于所学内容与前面所学有联系或相近的地方, 适时提问, 以扩展知识, 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 帮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点中在一起, 构建知识网络, 通过对比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识记。

(2) 复习课、练习课的教学:问题的设置将围绕旧知识, 以扩展知识、归纳小结为目的。 一个问题, 可以检验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掌握的情况, 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一个练习, 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所学进行反思, 扩展原有知识, 构建知识网络。 复习课可以不断连续提问, 让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顺物理知识脉络, 引导学生对自己所学进行归纳小结。

3.常用的两种问题呈现方式

(1) 教师提出问题用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教师给出的问题应能激发学生的讨论欲望并且问题本身是学生尚不清楚的;问题的答案应该有很大包容性, 尽可能有多种解决途径; 问题的讨论应该可以暴露出学生已有知识和课本新知识之间矛盾, 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 因此在教学设计时首先要确立核心问题。 核心问题反映了主要矛盾, 找到一个统领全局的知识点, 再根据这个知识点, 展开相应问题。 其次, 在核心问题的基础上进行逻辑化和系统化的拓展。 最后, 教师在学生讨论基础上需及时加以引导和归纳。

(2)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 这类问题会比较散, 不同层次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发现的知识点深度不同, 思考角度不同, 而且学生对未知知识本身的理解存在差异, 在提出正确观点时也极易出现错误理解, 教师需进行归纳和引导, 梳理学生观点, 不断整理, 同时让学生对讨论的问题进行自我整理, 可以强化学生对问题分析的逻辑性, 学生也因参与了问题的整理过程而记忆更深刻。

4.问题设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把握难易度:现实教学中经常会出现问题设置过难或过易的情况。 过难会使学生对问题本身失去讨论的冲动, 毕竟中学生的知识体系还比较狭窄, 较多的认知还停留在感性认知层面, 很难有全面和深入的讨论, 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问题设置过易又使学生觉得过于简单, 无讨论的价值, 不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延伸。 所以要对问题的难易进行严格推敲, 既在学生的知识层面之内, 又有所提升, 使问题本身具有讨论空间, 让学生对问题所暗含的意思进行挖掘, 继而达到提升目的。

(2) 问题设置的逻辑性: 为使新、 旧知识经验能活跃、 有序地相互作用, 问题解决活动的系统逻辑性是很必要的。 教师要求学生综合信息, 积极推理和判断, 进行严密、有序的推理。 这些推理是有根据、有理由的, 而不是胡乱猜测。 它的证据和理由可能来自原有的原理或经验, 也可能来自当前的事实资料。

(3) 问题设置的扩展性: 一个问题能引出另一个问题, 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另一个问题, 即“抛砖引玉”之意。 我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的最高价值应该就在于此。

上一篇:人为差错概率下一篇:本科审计教学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