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

2024-06-08

农业的(通用12篇)

农业的 篇1

摘要:今时今日的中国在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着, 比起之前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也随之产生了很大的改变。通过将中国农业的发展现状和美国农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对比研究, 总结出中国农业的自身特色和优势以及农业装备水平、科技水平以及产业进程化的不足, 同时从借鉴美国农业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和学习美国农业的成功之道。农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要结合自身客观情况, 提高农业科技技术, 增强对农产品的补贴, 加快农业规模化等措施来提高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农业,美国,对比研究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 曾经有过辉煌的古代文明,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如果说要真正了解世界农业的发展规律, 就要客观、公正地把中国农业和其他国家的农业进行比较, 这样才能客观真实地了解中国农业发展的情况, 才会了解中国农业预期世界上发达国家农业的差异与差距。通过对比发达国家的农业, 才能找出中国农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处理问题所需要的对策。

一、中国农业与美国农业的比较

1.农业装备水平的比较。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粮食产量一直持续稳步增长, 13亿人口的饮食的问题得到解决, 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而农业装备可谓“鸟枪换炮”, 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截至2009年, 全国耕种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8%, 小麦的机械化耕种水平达到86%, 全国已执行农机具购置税补贴中央财政资金52.8亿元, 补贴的机具超过112万台, 受益农户逾105万户。2009年第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农机生产企业实现农机产值约480亿元, 同比增长21%。中国虽然在农业装备水平取得进步, 仍然与美国有着极大差距。美国拥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 从而使美国在很早就取得了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巨大成就。美国工业为农业提供了大量农业机械和农用飞机等先进的生产装备。美国平均农业工人拥有的机械设备达1.5万美元, 比制造业工人拥有的机械设备多达22%。高度机械化生产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也使美国变成世界上第一农产品出口大国。早在1987年美国农业人均产值就达到了55 300美元, 居世界第一位。

2.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比较。目前,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对农业增长贡献率达到43%, 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 差距依然很大 (发达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均在60%以上, 有些甚至高达80%) 。2007年, 中国耕地平均化肥施用量为48.41t/万hm2, 而美国仅为11.71t/万hm2。农业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 中国农业资源产生了严重的浪费, 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 美国的农业科学技术投入超过3%, 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2.37%, 而中国的农业科学技术投入强度却只有0.49%。稳定且大规模的农业科技投入使美国农业的农业科技含量极高, 新技术和新设备第一时间应用于农业的实践生产, 从而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同时, 美国农业科技投入中私人投入占很大的部分, 而且超过国内用于农业科技资金的一半以上。而中国农业科技投入不但数额小, 而且很少有私人资金在农业科技这个领域进行投资。

3.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比较。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规模小, 水平低, 竞争力不强。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覆盖面720多万户, 还不足全国的30%。农产品加工产值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很低, 没有很好地发展农业延长产业链。而美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却达到了90%以上, 而中国仅有50%左右。在中国4.2万个龙头企业中, 销售额亿元以上的企业只有4.7%。发展农业产业化能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 也是开发新型农产品的必要动力。美国开发品种有300多个, 而中国却只有100多个。完善的市场机制是美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的保证。美国农业基本形式是一体化农业, 公司和农户组织农业社会化生产。身份重叠时企业家就是农户, 同时农业人员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中国与美国的农业发展水平仍有巨大差距, 中国的商品农业还不发达, 影响了产业化发展。目前中国农业市场需缺少专业性中介组织, 农业的产业化还不完善。

二、美国农业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迪

中国农业的发展在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发展较晚, 我们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借鉴, 但是鉴于中国资源数量总量多个人平均较少的情况, 以及中国各个地区的地形气候都各有所不同, 在向发达国家学习经验时, 不能盲目地学习, 要根据自己自身的特殊情况进行有选择性地学习, 立足于本国实际。

(一) 发达国家发展农业的借鉴

1. 政府的大力支持对农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促进了美国农业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国家大力支持农业正常发展, 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进一步进行结构调整扩大规模, 加大各种政策扶持的力度, 促进农业的发展。中国各级农业部门应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内容, 做好当前农业的各项工作, 出台和落实各种政府对农业的各种补贴的政策。中国政府应该全力支持农业的发展, 提高农业生产力, 从而进行农业的产业调整和扩大农业的生产销售规模, 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各种补贴政策的强度, 促进农业的发展。各地农业部门应该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等重要环节的监管, 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除此之外还要高度重视农业安全生产。

2. 加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的力度。

在美国, 政府是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发展的, 20世纪90年代末期, 美国每年用于农业科学研究的经费约为620亿美元, 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强度高过社会平均的科技投入水平很多。农业科技支持着农业发展, 美国就是因为科学的农业技术和完善的农业推广体系, 才很早地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这与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投入比重有着重大的关系。调整好农业科技所需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 让资金严格落实到位。加强私营自己在农业科技投入的力度, 让每一分钱都花到刀刃上, 大力发展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科技重视程度和其投入差距的形势下, 直接影响到中美农业资源的使用效率。

3.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充分利用农业资源,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农产品商品率, 保持农业的竞争力, 美国特别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情况下, 与此同时, 实行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 保护好自然资源, 以生产足够的食物, 满足当代人类及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 全面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既满足于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妨碍后代人对农业自然环境的需求。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生产率, 通过适合的资源投入和科学的协调发展, 既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 又保障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促进生态、经济的全面发展, 保持在国际地位中的农业竞争力。

(二) 中国农业需要发展加强的方面

目前, 中国农业的现代农业刚刚起步, 既有传统农业的特征, 又有现代化农业的趋势。而且中国很多地方条件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没有固定的形式, 需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 采用不同的模式, 逐渐地实现农业现代化

1. 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作用。

中国现在面临着人多地少的情况, 随着政府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 耕地数量将进一步下降, 因此一味地通过增加耕地数量是不现实的。以科技和知识化的劳动投入为主, 减少物质资源的投入, 需要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大力增加农业科学的的投入, 结合本国实际国情, 发挥农业科技的作用, 用来加强农业的发展。目前中国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并不少, 但是农业技术推广力度相对较小, 以至于大量的农业科技研究成果没有很快地转化为劳动生产力。应该制定有效的奖励机制, 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将成果第一时间转化成生产力, 使农业科学技术人员和农民都能直接从农业科技的成果中得到利益。

2. 增强对农产品的补贴强度。

根据世界上很多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和世贸组织对扶持农产品的规定, 大部分国家都对本国农业实行了各种不同的补贴方式。补贴力度直接影响产品市场的需求, 间接影响农业市场的供给。中国农业补贴的强度也在逐年的提高。不过, 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和中国农业发展的客观情况的要求相比, 还有很大的差距, 存在着巨大的提升空间。通过农业直补、降低农产品流通费用等方式来加大对农业的补贴, 是中国实行的做法。随着中国人口的持续增加、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消费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有着多元化的环境, 农产品有着较大的供给压力。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提升农民务农积极性, 必须增加各种补贴力度, 这是客观的趋势, 也是实现的路径。

3. 加快农业规模化经营。

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 为中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各个地区应结合自身实际的情况, 在符合农民意愿的基础上, 寻找和探索适合并具有有自身特色的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方法推行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方式, 也可采取先在某些地区试点的办法, 在该地区获得一定的成绩和认可后, 再继续推广到其他的地区。通过规模化的农业经营方式, 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完善健康的农业市场, 促进中国农业的发展。

4. 加大培养农业人才的力度。

中国农业人才现有的数量和素质都不高, 达不到中国农业发展所要求的标准。一方面要加强对偏远地区以及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建设, 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另一方面要也要加强建设, 就是在各类高校、高等职业院校以及技工类学校多开设涉一部分与农业相关的学科专业, 以达到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的目的。结合中国农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需求作出决策, 注重实践和教学相结合, 大力推广农业人才与农业市场的合作, 培养具有高素质和高文化的农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陆世宏.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2]刘运梓.比较农业经济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3]王学真.农业国际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互发展道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4]崔岩.农业信息化组织体系研究[M].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7.

[5]齐城.迈向现代农业的路径探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农业的 篇2

现代农业新技术论文之现代化与三元结构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关于中国近代农业技术创新与需求初探,本文从现代化的视角提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三元结构理论,并用它分析近代中国农业科技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变迁之间的关系。重点探讨了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变迁所引发的农业技术需求对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形成的影响。

中国农业技术创新是整个中国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创新的路径是由中国现代化的特点和进程决定的。因此,要分析近代以来的中国农业技术创新或农业现代化,首先要从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开始。

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它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化。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以及价值观念领域的理性化。[1](译者前言,P7)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西欧早期的现代化开始于16世纪市场和商业的发展,经过政治和制度变革,导致18世纪的工业革命。[2](P5)工业革命以及随后的历次科技革命成为现代化的强大原动力,推动着现代化向纵深发展。这是对内生型现代化进程的一般描述。中国的现代化属于应激型的,无论是现代政治制度,还是现代科技,都不是从本土产生,而是从外国引进的。不过,应激型现代化的实质,同样是“社会内部的传统性在功能上对现代化的要求不断适应的过程”。[1](译者前言,P19)而且,中国的商业和市场在16世纪就已出现现代化的征兆。例如徽商、晋商、陕商等大商帮,就已属自由商人,类似于马克思所说的“特殊的商人阶级”或希克斯所说的“专业商人”。[2](P8)不过,这些经济上的变化不但没有引起政治制度上的变革,反受传统政治制度的压制而不能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革命也无从谈起。中国政治制度上的变革,是从19世纪中期以后,受外界压力开始的。从科举制的废除到辛亥革命,中国的政治制度从形式上来说已经出现现代化的端倪了。但是这种没有相应的经济制度安排的现代化只是一座海市蜃楼,中国受列强奴役的地位没有改变,中国绝大多数人民的贫困状况没有改变。尽管如此,变化总是开始了,而一旦开始,就不可逆转。引起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的一项重大制度变革是科举制度的废除。中国传统社会由四个基本阶级组成:学士、农民、手艺人和商人。这样的次序排列也决定了不同阶层的社会政治地位。位于他们之上的是有特权的官僚阶级,而在他们之下的则是人数较少的贫民。从古到今,官吏的地位一直是最有抱负的中国精英所追逐的最高目标。[1](P224-225)据韦伯的观察,“在中国,社会的地位主要是决之于具有做官的资格,而非财富”。[3](P30)自隋唐以后,取得做官资格,实现人生最高目标的主要途径就是科举考试。正是科举制强化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使它长期处于稳定状态。1905年,科举制度正式废除,社会上的才智之士,在对西方价值的向往以及新的利益的诱惑下,已经纷纷从传统政治的窄门中走出,特别是在西方式教育制度普及之后,“人们依着经济技术的专业化的趋向与需要,各自选择了性之所近的道路。数学、逻辑、物理、工商管理、政治、建筑、绘画„„成为了新时代知识分子追求的东西。而新的行业亦已一一出现,‘政客’就是一个新的行业,企业家、买办、留学生、工程师、律师、教授、医生、作家、报人乃至电影明星、歌星也都是崭新的职业。” [3](P67)到了1919年,医生、律师、工程师等现代职业,以及在现代商业和金融业中的领导地位已被开始认为具有与传统社会的官吏同样高贵的地位。[1](P225)这样,传统社会结构及等级次序发生了变化。原来身居末位的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了,而原来居第二位的农民可说是下降到末位。在农民之上,有各种各样的新兴职业。人往高处走,稍有才能之人都不可能安心务农了。但是农业领域的新兴行业——农科大学、农业科研机构却在农村之外的大城市应运而生生了。农科大学的教授、农业科研机构的研究员同样是有社会地位的职业。在城市也出现了专门从事农产品加工、贸易的企业,这些企业的业主也有相当的社会地位。总之,由现代化而引起的社会结构的变化,使得农业本身发生分化,形成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三元结构。

二、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三元结构

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三元结构是指农业技术发明、应用、农产品社会价值的实现由三个不同性质的部门完成。这三个部门处在农业生产的同一条产业链上,但是各自独立实现自己的功能,各自独立追求自身的利益。现代农业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主要是由科研单位和企业进行;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由家庭农场实施;应用新技术生产的农产品的社会价值,则主要通过市场实现。

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农业是一种自给性农业,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基本上在农业内部完成,农业技术创新也是在农业内部完成的,不存在三元结构。这种传统的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与中国的传统农业社会相适应,推动着中国农业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已经将传统技术发展到了极至,不可能再在农业内部有重大的创新。农业生产力已经无法承受人口及市场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多的农民必须从农业以外寻求活路,农民兼业逐渐成了普遍现象。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中国的现代化开始起步。

中国农业技术创新的三元结构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逐渐形成。从技术层面看,在农业生产系统的外部——城市制造的技术产品如良种、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开始进入农业生产系统,创造现代农业新技术的教育、科研机构也相继在城市中出现。换言之,在农业生产外部形成了引进和研究开发新技术的专门部门。这些部门的组织管理形式、经费来源、工作目标、人员素质、价值观念、社会地位与传统的农业部门完全不同,但确实是现代农业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从市场层面看,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相继出现,与之相伴的交通运输业也发展起来。这些都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这些部门的出现构成了现代农业的特征:农业生产要素(主要是现代农业技术)由农业外部的科研机构、工业企业提供;农产品主要作为商品出售。但是,中国的现代化是由外部推动被迫做出的反应,而不是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因此,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些新事物与传统社会经济缺少历史的继承性,较难融合为一体。表现在农业上就是农业科研机构、教育机构与农业生产实际的脱离以及农业生产者与市场的脱离。本来,现代农业科研教育机构的出现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表现之一,但是由于中国现代化的特点,使得这些机构在农业技术创新上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市场化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但是中国农民大多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

尽管中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三元结构从一开始就缺少内在的联系,但是毕竟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出现了现代化的农业新因素,开始了现代农业技术创新的艰难历程。农业技术创新三个环节之间的关联程度成了影响农业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由于近代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前人已经作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所以本文不再重复。以下仅从技术需求与供给的角度对清末至民国时期农业技术创新三元结构体系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

三、现代化与现代农业技术需求的形成

技术创新由社会需求引发,但也可能相反,创新引发需求。近代以来中国的农业技术创新,兼有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和拉动。因社会需求而引发创新,我们称之为“需求填充效应”,它主要发生在城市,其创新主要表现在现代农业科研教育机构的出现;因创新而产生需求,我们称之为“需求诱导效应”,它主要发生在乡村,这种需求是通过农业新技术的各种示范推广活动引发的。

(一)民族危机与国家对西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民族优越感使其对西方文明不屑一顾,也就不存在对西方新技术、包括农业新技术的需求。直到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才有了向西方学习的意识,对西方技术的需求也随之出现。最初是对西方军事技术、工业技术的需求。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对西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才提上议事日程。国家对西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主要通过政府官员及士人的启蒙提倡来体现。清中期以后,政府官员及士人已经意识到传统农业因人口压力所产生的危机,他们解决问题的办法主要还是想方设法增加耕地面积。此外,在最大限度利用传统技术上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在有条件的地方改旱地为水田,推广水稻种植;推广接茬作物,变水田一收为水旱两收。[4](P237-239)对于西方农业技术,绝大多数中国人根本就不知道,也就谈不上需求和利用。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学的大量引进,西方农业科技知识也被介绍到中国。但是,在最初的一段时期内,人们关注的重点是西方军事技术和工业技术,对西方农业技术真正全面了解的人不多,但是已经有了向西方学习之倡议。他们提出向西方学习,大多并不是因为已经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对改进中国农业有何实际作用,而是因为中国在与西方的交锋中屡战屡败,从多次失败的经历中逐渐得出一种认识:中国军事上不如人是因为经济上不如人,经济上不如人最根本的还是科学技术不如人,科学技术不如人,则是因为教育不如人。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务之急是兴学校、育人才,其中包括兴办农学堂、培育农业人才。

薛福成在《出使四国记》中描述了西洋各国学校的兴盛,并由此推断西洋各国强盛的根源: 西洋各国教民之法,莫盛于今日„„文则有仕学院,武则有武学院,农则有农政院,工则有工艺院,商则有通商院。„„近数十年来,学校之盛,以德国尤著,而诸大国亦无不竞爽。德国之兵多出于学校,所以战无不胜。推之于士农工贾,何独不然?推之于英法俄美等国,何独不然?夫观大局之兴废盛衰,必究其所以至此之本原。学校之盛有如今日,此西洋诸国所以勃兴之本原欤?[5](P3)

康有为、梁启超、胡燏棻等都有类似的观点,并提出兴办西学的主张。他们倡办西学的出发点,是基于对民族兴亡的忧患意识,而不是基于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换言之,在中国创办西学,不是因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已经发展到需要各种专门人才的程度,而是因为西方列强打败了中国,中国要雪耻、要富国强兵,就要“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其中暗含这样一个认识逻辑:中国被西方列强打败,是因为他们的军事力量比中国强,而军事力量强的原因是经济比中国发达,经济比中国发达的原因又可以追溯到教育比中国先进。因此,中国要变得与西方列强一样强大,就得从学习其教育制度开始。至于将西式教育移植到中国是否能适合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尚未考虑到。但是,分科培养专业实用人才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当时的士人能认识到分科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并大力提倡,已是一大进步。分科办学自然包括建立农学堂。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都明确提出要建立农学堂。张之洞不但指出农业和农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而且在武昌设立农务学堂,聘请外国教习从事农事试验与教学研究。自1898年起,清政府多次下诏分科办学,其中包括举办农学。随着士人兴办农学的主张变为政府的实际行动,我国的农业学堂从中等到高等,相继建立起来。与此同时,也创办了一些农事试验机构,进行农业技术试验。

综上所述,国家对西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源自列强入侵所引发的民族危机,由士人及政府官员的言行体现出来,满足需求的途径是兴办农学堂、农业科研机构。由于这种需求不是来自本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所以因这种需求而建立的农业教育科研机构,是官僚士大夫的事业,与中国农村、农民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这种需求虽然引发了中国农业技术在制度上的创新,但是要对农业生产、农村社会产生实际影响,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现代工商业的兴起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在探讨这一问题之前,首先对本文所用现代工商业的概念作一界定。从组织制度上讲,现代工商企业与中国传统工商企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随着国家的逐步现代化,在工业领域,如纺织业和面粉业,新兴工业企业有可能逐步取代传统工业。但是,许多传统形式的商业企业,并不会被现代企业取代,他们能在社会经济变迁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即使在近代化程度最高的上海,除了永安公司、先施公司等大型百货公司,以及部分大商号,采用股份有限公司形式以外,大部分中小商店都是独资或合伙经营的,为数最多的是街头巷尾的夫妻店。大部分商店,诸如绸缎庄、皮草行、南货店、衣庄等,都同传统商业一脉相承。因此,传统的家族式商贩或合伙经营的店铺仍在商业中占主导地位。在近代上海是如此,在整个近代中国更是如此。[6](P20-21)有鉴于此,本文在运用现代工商业这一概念时,并不是指采用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的工商企业,而是指与现代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工商企业,只要它们为全国乃至世界市场生产和服务,就属于现代工商业。它们可以是机器工业,也可以是手工业;可以是股份制,也可以是家族商铺或合伙制;可以是外资企业,也可以是民族资本企业。

现代工商业的兴起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由市场决定,通过工商企业家或工商团体的言行反映出来。这种需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增加农产品产量的新技术的需求;二是对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新技术的需求。

1、对增加农产品产量新技术的需求。现代工商业的兴起使非农人口增加,导致市场对农产品产量的需求增加。现将农产品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来分别探讨。首先分析粮食需求的增加对新技术的需求。中国传统农业发展到近代,出现区域专业分工后,在经济作物区域已经出现了粮食短缺。随着城市及现代工商业的兴起,粮食短缺现象更加普遍。侍郎张弼士“奏陈振兴商务条议”就已经注意到这一现象。张氏认为粮食短缺问题产生的原因,不是由于农田面积减少,也不是由于耕田的人减少。水旱灾害等是造成粮食减产的原因,但只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事非农行业的人数增多,引起市场对粮食需求的增加,粮食价格上涨。[7](P771)从现代的观点来看,非农行业人数增多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而且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城市规模的扩大,农田面积会有减少的趋势,从事农业的人口也有减少的趋势。在这样的趋势下,如何解决粮食问题,是近代中国面临的课题。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人口增加也会引起对粮食需求的增加。但是这种需求主要是非市场性的,通过增加农田面积,充分发掘传统农业技术潜力可以解决。即便是到了近代,传统的增产手段用尽,不能增加粮食产量,农民也可以通过节衣缩食,降低生活水平来克服粮食不足的问题,只要能生存下去,不至于发生社会危机,当代中国的农民仍然如此。但是城市市民就不同了。城市的政府官员、工商界人士决不会像农民那样忍受贫困,他们要维护自己的生活水平、要发展自己的事业,对粮食问题会很快做出反应,通过报纸杂志形成社会舆论,从而影响到政府的农业政策,使改良农业、增加粮食产量提到政府乃至整个社会的议事日程。

就工商业而言,以农产品为加工原料的企业,如果原料供应不足,不仅会影响本企业的发展,还会引发其他社会问题,如工人失业所引发的社会动荡等等。正因为如此,工商企业会直接采取行动,从事农业改良活动,满足其对原料的需要,以供应市场,维护其企业的发展。工商企业从事农业改良的直接目的,并不是为了满足本国人民对粮食的需求,而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以获得自身的发展。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企业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源自对利润的追求。以与粮食生产密切相关的中国近代面粉加工业为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为一时输出品之大宗,而粉厂次第设立,于斯为盛,小麦产量有限,随不得不采用国外原料,其数量且与年俱增。”面粉厂为了解决小麦求过于供的问题,“陆续派遣厂员分赴各处劝导种麦,更岁集巨资,补助农事试验场”。还与农业院校合作,建立小麦实验场,进行小麦改良。由此可知,工商业对农业技术的需求与其自身的利益密切相关,工商企业资助的是与其事业发展密切相连的农业技术改良,例如面粉厂会资助小麦生产的技术改良,但它不会去资助棉花或蚕桑的改良。

与工商企业关系最紧密的还不是粮食生产,而是经济作物的生产。所以我们接下来分析经济作物需求的增长对新技术的需求。

自列强用枪炮打开中国市场之后,外国工业品的输入和中国农产品(主要是经济作物产品)的输出成了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内容。丝棉等农产品是出口的重要商品,由于国际市场的需求,外国企业直接介入中国的农业技术改良。为了切实改良中国蚕桑,外商还成立了改良蚕桑的机构,设立制种场培制、购买改良蚕种,分给农民饲养。同时在发种区域内设立蚕业指导所,指导农民养蚕。

随着近代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对农产原料需求的增加,中国的工商界也产生了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提出了改良棉植和蚕桑的要求。工商界要求农业改良的主要原因,在华商纱厂联合会会同中国棉业联合会、国立东南大学,给北洋政府农商部的呈文中,得到很好的说明:

窃我国自七年以还,纱锭倍增,棉产未旺,无论年岁丰欠辄有供不应求之势,每年外棉输入,恒在一二千万两以上。„„近年敝纱厂联合会,曾年拨巨资,分向直、鲁、苏、鄂等省设立之棉试验场,力图棉植之推广改良。„„今年(1923)印、美棉产均嫌不敷应用,国产棉花,又无法禁其输出,全国数百万锭之纱厂,皆以原料缺乏有不能维持工作之势,而未来之棉荒,且必一甚一日。

为了扩大棉花来源,纱厂积极从事棉花改良与推广事业。上海华商纱厂联合会,专门成立了植棉委员会,主持植棉事宜,在产棉区改良棉种,在不产棉之地推广植棉,所需经费,“由全国各厂用花一担,抽费一分充之”。还先后与南京金陵大学农科、东南大学农科合作,进行棉花改良推广。

总之,现代工商业的兴起使市场上的农产品供不应求,从而促使工商界人士直接介入农业生产,引发了对增产技术的需求。

2、对提高农产品质量新技术的需求

现代工商业的生产与经营以市场为导向,而且是进行大规模生产与经营。这两个特点对农产品的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市场,就有竞争。在竞争中,质量不好的产品就会失去其在市场中的份额。有学者提出,鸦片战争后,我国丝茶贸易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加工技术落后,产品难以和国外竞争。而中国对外丝茶贸易的衰落,则激起了人们改良农业技术的要求。这是从农产品加工角度得出的结论。农产品加工技术似乎更多地与工业生产技术相关,例如缫丝厂对丝的生产加工技术,面粉厂对面粉的生产加工技术,都会影响产品质量。但这都是工业技术对农产品加工质量的影响。农业技术对农产品加工质量的影响要从原料角度去分析。

原料对农产品加工业的影响可分两个方面:第一、生活习俗变迁对原料品质提出新的要求。第二、机器大生产对原料品质提出新的要求。罗振玉在《农事私议》“农业移植及改良”一文中提到:近来外国麦粉进口者日多,初则因西人憎华麦调制不精,输入以供西人之食,今则华人亦嗜食之,由商埠而输入内地者日有所增。夫华麦固调制不精,而粉量亦不如美麦,盖种类之异矣,宜求美国嘉种传布内地,一蕲改良。

此文反映出近代中国引进美麦品种的原因之一,饮食习惯的变化。外国人到中国通商口岸后,不习惯食用中国产面粉,于是从外国进口洋面粉。洋面粉进入中国后,渐渐引起中国人的喜好,由通商口岸传入内地,在中国的市场需求扩大,于是国内有了引种美麦的技术需求。

引种美棉也与人们衣着习惯的变化有关。据同治、光绪年间的海关贸易报告及报刊反映,实际上洋布没有土布耐用,但比较柔软美观,加上价格低廉等因素,渐受华人欢迎,占领了中国市场。于是引出朱祖荣这样一段议论:

子独不见夫今天下乎?无论通都大邑,僻壤遐陬,衣大布者不过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已有十之八九,风尚之变,由来已久„„而近来亚东日本,所织洋布,亦复花样翻新,既精且巧,足以广事招徕。

洋布的普及为近代中国棉纺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棉纺工业的发展则对其原料棉花的品质提出新的要求。

洋布与土布的差别主要有二:从生产方式上讲,洋布是用机器生产,而土布则是手工生产。从生产原料上讲,洋布是用洋棉、主要是美棉生产,而土布则是用国产棉。因此,洋布不一定是从外国进口的布,国内机器生产的布也称作洋布。洋布也可以用国产本地棉生产,但是规格和质量受到限制。“中国原先栽种的亚洲棉(中棉)品质差、纤维短,不能适应机纺要求,每年不得不进口大批美棉以补其缺,花费甚大。于是,一些实业家和有识之士开始提倡引种美国陆地棉以解决上述问题,美棉由此开始引入中国。” 机器生产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在面粉工业同样有所反映。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早已存在面粉加工业,根据消费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给性加工和商业性加工两部分。自给性加工是农民加工自家消费的粮食,对小麦品质没有特别苛求。商业性加工主要服务对象是城镇居民,对小麦品质有一定要求,但是由于传统磨坊的加工量有限,每个磨坊对小麦的需求量不是太大,因此对品种规格的要求不一定很严格。近代机器面粉厂则不同,其生产能力强大,因此对小麦的需求量也大。如果品种规格混杂,就会影响面粉质量。而面粉的品质则会影响食品的进一步深加工。原颂周在分析我国小麦的缺点时注意到了这一点:

我国普通的麦种,大半交杂不堪,几无纯种之可言,以至制造食品的工艺,颇不发达。例如品质不良的硬小麦,不适宜机械面粉厂的制造。又如通常的软小麦,对于制造饼干,无大妨碍。但若用他来制造上等面包,则不相宜。因其中所含的胶质较少。至如半硬小麦,品质不甚恶劣。倘能选择北方的良种,和南方的良种相交配,而成一优美新种,推及农民,广为种植,则以后不致再向外国输入小麦,以作制造各种食品之用。

上文表明,不但机器制粉业对小麦品种提出新要求,而且食品深加工业对小麦品种也有要求。中国传统小麦品种混杂,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结果让外国小麦占领了中国市场。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进行品种改良。

总之,现代工商业的兴起对农产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提出新的要求,为了满足这种要求,工商企业往往直接参与同他们利益相关的农业技术改良。由于工商业界投资农业新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工业原料,所以其对农业科技的支持程度与市场密切相关。市场前景好的时候,支持力度大。市场前景不好的时候,就会取消支持。正因为如此,现代工商业的兴起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能引发农业技术创新,但不能长期支持农业技术创新。

(三)农业生产者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农业生产者主要是小农的家庭农场。一家之长既是农业生产的管理者,又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因此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取决于家庭主要劳动力。也可以说,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农业生产领域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主要取决于农民。到近代,出现了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农业公司。在农业公司中,农业生产的管理与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分离,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取决于公司的管理者。这些管理者大多是政府官员、绅士、商人、华侨、外国资本家等等。[3]家庭农场的主人与农业公司的主人,无论在文化知识水平、社会政治地位等方面都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他们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层次和表现形式完全不同。在近代中国的报纸杂志上,经常有农业公司采用国外先进技术(主要是引进外国农业机械)进行垦殖的报道,但是几乎没有农民主动采用西方技术的报道。相反,到是有向农民推广农业新技术困难重重的报道。这并不能证明在家庭农场的生产中不需要新技术,只是反映出农民对新技术需求的条件和形式不同。因此,在分析近代中国农业生产者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时,要区分这两种不同的生产者。

1、农业公司经营管理者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就农业公司的经营管理者来说,其学识及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取决于理性和现实利益两方面的考虑。从理性上说,由于他们对国内外的农业发展大势有比较全面的了解,通过中西对比,能够认识到西方农业技术的先进性,并能推断出引进西方农业技术对自身企业发展是有益的。从现实利益来说,如果通过理论分析证明,用西方先进农业技术开发农业有利可图,就足以促使他们投资农业。但是公司以追求利润为目标,如果经过实践证明投资新技术于实际农业生产无利可图,他们会放弃对农业的投资,转而经营其他行业。或者放弃先进技术,转而采用传统的农业经营形式,即招佃经营。

民国时期,创办了许多新式农垦企业。这些企业从组织管理形式上看,具备某些现代企业的特征,如采用股份制等等,但是在农业生产上,大多采用招佃形式,由农民一家一户从事生产。当然,这种生产形式与传统的小农生产也有区别。首先,生产什么是由公司决定的,如何销售也由公司决定。其次,生产技术也由公司指导。因此,这些公司对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是由公司管理层决定,而不是取决于从事生产劳动的农民。农业公司虽然在近代中国出现了,但是其数量很少,对中国农业经济的影响不大。在近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还是家庭农场。农业科学技术最终的服务对象,还是广大农民。因此,分析农民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更为重要。

2、农民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通常认为,传统社会的农民愚昧落后,对新技术持排斥的态度。本文认为,农民排斥新技术,并不能说明农民没有对新技术的需求,而只能说明农民对新技术的需求遇到了障碍。我把这些障碍分为习俗障碍、知识障碍、经济障碍、社会环境障碍几个方面。

习俗障碍可分为生产习俗和生活习俗两方面。生产习俗是农民世代相传下来的组织生产的规矩、程序,它属于一个农村社区,而不是一家一户农民的事情。据费孝通调查,开弦弓村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排水灌溉的组织管理程序,依靠这套程序解决农民旱涝时的排灌事宜。后来村里有了两台动力抽水泵,承包全年的灌溉,按每亩收费。然而,这种机器在当时并没有被普遍采用,主要是因为使用机械而节约下来的劳动力尚未找到生产性的出路。村民们宁愿使用旧水车,不愿缴纳动力泵费用而自己闲搁数月。有些人告诉费孝通,那些依赖动力泵灌溉的人,自己没有事,便到城镇的赌场去赌博,害了自己。这说明,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习俗是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形成的,它是和当地的社会环境相适应的,改变生产习俗的前提是相关的社会环境必须改变,否则就会带来社会问题。就费孝通所举例子而言,就是用机械代替人工后,如何安置闲余的劳动力或劳动时间。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引进现代机械未必是好事。农民经过理性的判断会拒绝新机械的使用。这其中反映出来的不是农民的愚昧,而是农民的智慧:用劳动来打发时间,总比去赌场赌博要好。提到赌博,就牵涉到生活习俗。据当时人反映,近代中国许多地方的乡村社会赌博成风,很多农民除了在田间劳动,剩余时间大都去进行赌博,哪有时间精力考虑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喝酒赌博已经成为农民生活的习俗,所以有人在参观金陵大学农民服务社后评论道:

农民之无正当娱乐,尽人皆知。每遇秋收之后,或迎神赛会,或邀朋聚赌。工作之暇,尤多喝酒啜茗。欲阻止此种不正当之娱乐,非有相当正当之娱乐代之不可。农民服务社有鉴于此,乃以种种有益身心之游戏代之,对症下药,定能妙手回春。[12]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农村社会风气问题,在这种社会风气下,也就不能指望农民会产生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知识障碍可分为文化科学知识和社会见识两个方面。如果说近代中国的农民都是文盲,那未必准确。据李伯重研究,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大众教育已经普及,并深入到农村地区,到了19世纪初期,识字率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另有学者估计19世纪初期广东农村男子识字率为40~50%。但是识字并不足以引起对新技术的需求,只有当农民掌握了一定的现代科技知识后,才具备对农业新技术产生主动需求的可能。如果根本不知道世界上存在某种新技术,就不可能产生对该项技术的需求。中国农民没有对新技术的需求,主要原因之一是他们根本不知道有新技术的存在。所以,农民产生对新技术需求的条件之一是,有机会接受现代科技知识教育。而近代中国的大多数农民不具备这个条件。如果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教育,但是能有机会通过耳闻目睹接触到西方的农业新技术,也有产生对这种技术需求的可能。但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的特点、农民的社会生活地位决定了这种机会也很少。

经济障碍是影响农民技术需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即便他们知道某种先进技术,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也不会主动去采用。经济障碍主要体现在农民接受新技术的经济承受能力上。如果新技术的使用需要花费很大的成本,农民无法承担,他们就只能沿用旧技术。即使将新技术免费提供给他们,也会考虑将来的收益是否可靠,这就是所谓的“机会风险”。在不能确定采用新技术的实际效果之前,农民一般是不会采用新技术的,因为农民承担不起失败的风险。这与官员、军阀、工商企业家这些有权有钱的人不同。这些人可以引进外国机器从事农业垦殖,即便不能从农业垦殖中获利,于他们自己也无太大的损害。而农民,只有已经通过示范证明是切实可行的新技术,才敢使用。南京金陵大学农科的推广员在农业推广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是:农业推广之成绩与各地领袖或农友之切实辅助成正比例。从事推广最有效的办法是与当地领袖或农友合办“表证场”,用以证明农业新技术的有效性,当农民们亲眼目睹新技术的成就时,就会纷纷采用新技术。

社会环境障碍。近代中国军阀连年混战,政权更替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使得农民没有一个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一家人朝不保夕,也就谈不上采用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了。另外,随着城乡差别的加大,农民的社会地位越来越低下,促使乡村中最有能力、有文化的人都流向城市,而本来最有可能首先采用农业新技术的就是这些人。可以说,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的结果是城乡二元结构的扩大,传统乡村精英城居化,人才资金流向城市,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下降了,这也影响到新技术的需求。

四、结 论

农业的 篇3

从各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看,工业扶持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普遍规律

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我们发现,工业与农业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我们称之为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起步互动规律。其内容是:工业发展初期要靠农业扶持;实现农业现代化也要靠现代工业的扶持。我们先来看农业扶持工业。早期的工业就是从农业社会中成长起来的。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部分社会成员脱离直接的农业生产,去从事科学文化工作,去从事长期的手工业活动以积累经验和技术,并发展分工协作,从而形成发展工业的经济、技术和社会文化条件。农业积累的货币资金是工业起步的必要前提。工业起步时需要的货币积累大部分来自于农业积累。早期的资本家多是地主、贵族和在封建农业社会中成长起来的手工业者。同时,也通过国家财政和国家扶持的殖民掠夺来积累货币财富,这实际上是直接或间接的农业积累。在工业发展初期,工业几乎无积累可言,当然要靠农业积累来推动和扶持。没有农业积累,工业的起步和发展是不可想像的。

当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后,就需要利用发达的工业扶持农业,通过农业保护等一系列措施使农业实现现代化。这也是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共同道路。发展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之所以必须走工业扶持农业的道路,是由农业现代化的内容和农业的弱质性特点所决定的。从农业现代化的内容来看,农业现代化实质上是用由大工业所创造的现代生产力从根本上改造传统手工农业。农业是第一产业,它不生产劳动手段,不能为自身的劳动手段的改造提供设备条件,只能是手工劳动;它自身无法提供现代技术实验手段,生产技术只能靠经验积累。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现代生产设备,以及农业技术进步所需要的科研手段等都需要由大工业来提供。现代农业的每一步发展都是由工业的发展程度决定的。当工业发展到以重化工为主的阶段时,农业实现了机械化和化学化。当工业实现了以微电子、宇航、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代表的工业革命时,农业也开始运用核辐射制种、生物工程技术及自动控制工厂化生产等,逐步成为现代化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如果离开工业的支持,农业现代化是不可想像的。所以,发达的现代化农业都存在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

其次,国民经济中存在着农业资源有限与对农产品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一是保护现有资源,提高利用率,二是向农业投入新的工业资源,如电力机械、化工产品、生物技术产品(如良种)、技术实验条件等等。现代“农业不能再在自己内部自然而然地找到它自己的生产条件,这些条件已作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存在于农业之外……”土地等农业资源是有限的。通过工业技术可以提高原有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可以开发利用新的农业资源。我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也表明,在投入农业的生产资料中,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的比重明显上升,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农业的服务贡献率也明显提高。工业技术越发展,为农业提供新资源的能力就越强。从经济责任来说,工业也应该承担为农业提供新资源的责任。农业是全社会的基础。保护农业资源,增加对农业投入的责任也应由全社会来承担。可以说,应该由全社会来交纳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代价。通过全社会,特别是现代工业的努力,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缓解农业资源有限与对农产品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

再次,农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比较经济利益关系中居于劣势,工业部门需要把创造的价值向农业转移一部分,以使部门间经济利益均等,保护农业经营者的利益。工业品与农产品的价值附着能力是有差别的。农业生产的是初级产品,农产品的价值附着能力较低;工业部门生产的是深加工制成品,其价值附着能力较强,具有高增值优势。工农业之间形成鲜明的收益差距。由工农业劳动生产率变动速度差异引起的剪刀差,更进一步加大了这种产业间经济利益的差别。加上农业生产周期长,受各种不可知因素制约较多,风险较大等,使农业经营者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要使工农业经营利益均等,就必须把工业利润通过适当的方式转移到农业中。通过利益保证,提高农民增加生产的积极性。

工业扶持农业的条件及措施

实行工业扶持农业,必须具备一定的工业基础,也就是说工业和国民经济有能力扶持农业。工业扶持农业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工业与农业的规模对比上。当工业的规模超过农业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工业就能够拿出一部分财力支持农业,同时也表明工业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具备了改造农业的技术能力。世界上工业化国家一般实行农业扶持政策时(一般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农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20%或更低。如英国是从1947年开始,当时英国农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6%。我国1996年农业总产值(含农林牧渔业)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约35%。但考虑到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农业人口多,我们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工业体系,以及西欧国家的农产品自给率较低,而我国基本上是自给自足,所以农业产值的比重要高于西欧国家,实际上我国已经具备了工业扶持农业的经济条件。那么,为什么在扶持农业问题上我们总是显得资金不足呢?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缺乏扶持农业的利益驱动机制。由于农业在比较经济利益关系上处于不利的地位,工业部门本身不愿把资金投向利润率低、风险大的农业部门。各级政府受现行体制影响对扶持农业也缺乏积极性。如果各级政府象抓“菜篮子工程”和上工业项目那样抓农业投入,扶持农业的资金来源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同时,由于工业扶持农业实质上是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等利益关系的一次大规模调整,势必会受到原有利益关系的阻力,这也就增加了农业政策调整的难度。

工业扶持农业的基本内容是工业向农业增加投入。对农业投入的具体形式包括三种:价值投入、物质投入和技术投入。价值投入就是工业向农业投入资金,支持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经营收益,为农业现代化提供资金来源。在我国现阶段,价值投入应担负起改造农村、使农村现代化的任务,包括在农村建设工业和使农业现代化。物质投入要保证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工业性资源。技术投入是农业增加产出的重要措施。现代农业技术主要由工业部门提供。农业现代化的程度取决于工业提供农业技术的能力。这就要求工业加强农业科研和教育。价值投入、物质投入、技术投入三者内容不同但又互相联系,融为一体。技术投入是基础,物质投入是主体,价值投入是保障。没有技术投入,物质投入就没有效益,就会形成投入收益递减;没有价值投入,技术投入和物质投入就没有经济条件。必须以技术投入为基础和先导,技术投入引起相应的物质投入;根据物质投入的需要,相应地确定价值投入的规模和方向。我们在政策指导上,要首先抓农业技术进步和技术人员的培训,根据技术进步,保证物质供应,同时,保证农业投入的资金需要。切忌盲目的物质、价值投入,以提高农业投入的效益。

设施农业中农业机械的应用 篇4

1 设施农业的现有研究

1.1 我国农业发展目前的弊端

在当前的研究中,我国农业栽培面积已经高达140万hm2,同时设施农业的增长速度更是超过每年10%。我国种植面积已经位于世界第一的位置,且温室面积已经超过1000hm2,更以每年100hm2的速度不断增长着。在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中,农业技术含量不高,农业设施水平低下,是阻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1]。

1.2 机械农业发展的意义

机械农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就是由原有的劳动性农业向设施农业进行转变,是通过对环境的控制而促使农产品不断更新换代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的工厂化农业试验点中,已经通过实验证明,使用工程技术手段是可以为农作物提供适应的生产环境,且工厂化之后的农业生产会大大的降低生产成本。而另一方面温室的生产作业机械化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提高生产产量与工作效率。将农民的精力从农作物的再配上解放出来,使农民也成为现代技术研究的一环,农民可以与现代的高科技技术人员相结合。通过实践与科技理论的配合来发展出适合我国农业生产的新技术新手段。

2 设施农业中农业机械的应用

2.1 温室生产作业机械

温室生产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是最应该被作业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之一。而对于温室的设施农业建设,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对农作物的产前培育。建立好特有的温室育苗棚,再将现代的工厂化设备安装在温室育苗棚中,通过设备不断进行环境的改变而推进的幼苗的快速生长。当幼苗成功发育滞后,再通过对耕整机械的建立,来健全配套的生产机械。通过产业化的方法可以将农作物从生产到出产这一整体的过程进行不断的分类,将产品分级清选,对于要求不同的产品进行不同的保鲜与冷藏保护。这样不仅可以大大的降低劳动成本,更因为人力资源的减少,使得人可以从农产品工作发展到市场工作中,为我国的农作物建设开拓新市场,为农民增加更多的经济收益[2]。

2.2 控温机械设施

农作物在生长中,有一定的生长环境要求与适宜的温度范围,若是掌握环境的变换,便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控制农作物的生产与发展,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丰富产品种类,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在对产品进行相应的外部温度条件的更改时,便需要运用控温机械技术。在设施农业的建设与发展中控温技术是核心技术环节[3]。在原有的生产生活中,农民通过会将塑料等一些相对密闭的材质对农作物进行覆盖,通过这种小型的技术方式,来诱发农作物的快速生产。在当控温机械设施中,首先会对不同材质的覆盖层进行分类,分类之后会根据农产品的不同属性来选取适应的覆盖层,同时分选单层与双层的不同模式来实行特定的保护膜覆盖。之后通过建设调节卷帘与通风机械系统,来随时的改变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满足作物对于温度的生长要求。而对于特殊环境,例如冬季或下级,则可以启动温度控制机械设备,制造出适合种植的制备生产的环境,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系统都是机械设备已经设立好的,即只要选取如温室的热风供暖系统,便可以直接实施温度的改变,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操作的复杂性[4]。而由此也可以看出,控温机械设施的应用性可以普及到广大基层,是一项便民的技术发展应用。

2.3 灌溉机械设施

在灌溉机械设备的发展中,可以通过建设一系列的灌溉机械设备,如:微灌、喷灌、滴灌的不同喷头,与原有的水泵、动力机通过输水管道进行连接,再在灌溉中加入一定的过滤器、与不同型号的滴头实施灌溉机械化生产,灌溉机械化的最大优点便是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及时有效的降低温室的空气湿度,为不同的农作物的发展提供不同的环境,避免了一个温室一种植物的现状。

3 结束语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变化复杂,地理环境也相对复杂,因此对于设施农业的创新与发展必须要求在符合科学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实施因地制宜的发展。不仅要符合地区的各项物理条件的发展,更要满足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的不同,创造出符合经济发展的好设备,机械设施的建设与应用要从根本上发展我国农业,并为我国基层的生产建设起到一定的经济推动作用。

摘要:广义上的设施农业,又可以被理解为环控农业或农业工厂化。其在根本上是为产物提供适宜生长的各类环境,由环境的变换而增加产量,同时减小经济成本。其是一种注重产量与作物品质的高效农业,实行农业机械化也为成本的节省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与出路,是将农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转化为技术密集型的重要途径,将农民从体力劳动的生产中解放出来,提高农业生产与加工的效率和水平,推动我国农业进步。

关键词:设施农业,农业机械,温室

参考文献

[1]刘伟.加快设施农业配套设备的开发和推广[J].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60-61.

[2]梁井林.农业机械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J].北京农业,2003(6):30.

[3]龙建明,李敏科,朱亮亮,等.设施农业机械设备及应用[J].农机化研究,2006(11):50-53.

中国的农业发展与农业科技 篇5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于是科技实力的竞争便自然而然地成了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其中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目前我国的农业发展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发展瓶颈。首先,农业保险的发展与农业的发展极不平衡,不利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其次,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缺少相应的标准。最后则是,土地的人口承载量低以及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效益低。从以上的问题中,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农业科技创新才是解决我国农业发展问题的根本。只有加快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创新,才能有效地真正地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的 篇6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为中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农业和粮食生产依然是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日益受到资源与环境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农产品安全问题持续增加,削弱了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增长赖以维持的根基,我国亟待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取而代之,这种模式就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不是传统农业,作为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生态农业更需要科技的支撑。生态农业科技体系是基于现代农业、能量和物质循环、生态学和营养管理等科学技术体系,其合理地利用生态系统平衡稳定和动植物生长的内在规律,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与增长动力接续提供了广阔发展路径。

生态农业发展需要技术支撑

近年来,我国频繁曝出问题农产品安全事件,从“致癌草莓”到“问题西瓜”,从“蛆虫橘子”、“催熟香蕉”到“毒韭菜”,层出不穷的问题农产品事件让很多消费者“谈之色变”,产地农民遭受损失,给整个产业带来负面影响。可以说,我国现在已经农产品的生产体系亟待改善。

目前,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注重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问题也屡次成为中国两会上的焦点问题。于是,我们看到国家对此也越来越重视,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强化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要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

在政策的指引下,发展生态农业,生产生态食品、无公害蔬菜、无污染水果、绿色食品已经成为很多地区优先支持的产业,我国生态食品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生态农业的经济价值正在大幅度提高。比如湖北鄂州市是我国著名的优质农产品基地,当地就依靠生态农业迅速致富。据报道,湖北鄂州市已经培育出有机稻、生态鸡、绿色茶等无公害农产品84个,绿色食品24个,有机食品26个,生态农业新格局初步显现。当地的“梁道”牌有机大米“喝”的是山泉水,施的是有机肥,用生物方法杀虫,2015年预计能产150万斤大米,价格每斤58到98元,已经预订一空。当地的 “梁心”牌有机番茄,每斤以近20元的价格,畅销武汉中百等各大超市,供不应求。

这是“生态农业”的力量,也源自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不过,对于“生态农业”,很多人还存在着误解,以为生态农业就是不施农药、化肥、甚至不用机械电力,以为只有这样才是符合生态学原理的。实际上这只是单纯地倒退到传统农业阶段,而不是真正的生态农业。

真正的生态农业不是向原始农业的倒退,不是仅仅不使用化学农药和肥料,甚至对作物生虫得病采取听之任之态度的“靠天吃饭”式的生产,而是基于现代农业、生物、管理等科学技术综合应用的现代化高科技生产方式,是基于生态保护的理念、充分利用生态系统平衡稳定和动植物生长的内在规律,达到保质保量、稳产高产的农业形式。

生态农业所追求的目标是高效益和无污染,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更多地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才能实现,比如种养优化技术、田间管理技术、物质能量多级有效利用技术、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保证使生态农业的生产过程有足够的物质循环强度和能量流动通量,同时避免那些重污染、难以降解的、易于通过食物链富集的物质进入到农业生态系统中。

比如种养优化技术就包括利用生物共生原理的间作套种技术、和模拟生态系统的立体结构、充分利用立体空间营养生态位的立体种养技术等。田间管理技术则包括水肥一体的喷灌、微灌、滴灌系统等节水灌溉技术,配方施肥及精确施肥等科学施肥技术,以及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还有物质能量多级有效利用技术,主要是利用循环原理和生态系统“闭路控制”原理,采用废物再生利用方式,将彼此不相关联的生产形式整合为循环式无废物生产形式。

可以说,生态农业发展一定需要技术支撑,随着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一些新技术如无土栽培、新能源生产和利用、污水处理等工程技术也正在被广泛应用于生态农业,这些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必将会更大地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现代农业更强调高新技术的应用

传统农业主要依赖资源的投入,而现代农业则需要依赖不断发展的技术与工程投入在保持产量和效益。现代农业突出现代生态农业科技的先导性、农工科贸的一体性、产业开发的多元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上,还强调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绿色性,因而现代农业也是生态农业,发展现代农业也担负着维护与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的使命。

2015(第三届)中国粮食与食品安全战略峰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程会强在“农业生态科技与粮食安全”专题研讨会上向大家展示了德青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引起了参会者广泛的兴趣。

德青源蛋鸡的养殖规模增加到300万只后,每天鸡粪的产量得212吨,洗蛋、液蛋加工所产生的废水产量为300吨。为了解决蛋鸡的排泄物问题,2007年,德青源的一期沼气工程就开始产气。工程把鸡粪、废水混合发酵,每天产沼气1.5万立方米,除厂区自用外,还通过铺设地下管道,输送给距离厂区最近的水峪新村使用,村里500多农户是德青源清洁能源的第一批受益者。

2009年,德青源沼气二期工程竣工。这一次,德青源利用沼气发电,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以鸡粪为原料的沼气发电工程,将鸡粪转化成为清洁能源,每年可发电1400万度,输送到华北电网。德青源作为全球环保基金在中国投资的生态农业项目,不仅开创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实现了生态养殖、食品加工、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有机肥料、订单农业、有机种植的循环。同时本着“取之自然,回报社会”的原则,通过沼气发电、污水处理、太阳能利用等生态科技,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应用和保护,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独创的“订单农业—生态养殖—食品加工—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有机肥料—有机种植”循环经济模式,不仅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也是国家发改委认定的首批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

同时,鸡的饲养过程中也非常注重动物福利,这更需要技术的支持。鸡如果吃劣质的饲料,在很恶劣的环境下长大,就容易得病,需要用大量的抗生素,导致鸡蛋内抗生素超标、农药残留超标和激素超标。而德青源对于鸡的健康除了重视鸡的饲料和成长环境之外,还非常注重鸡的免疫,一只蛋鸡从出生到第17周,德青源要通过点眼睛、点鼻子等方式,对其进行23次免疫。仅为了防止禽流感,德青源就要对蛋鸡进行3次免疫接种。鸡蛋生下来之后,蛋壳上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病菌,德青源是目前中国唯一对蛋壳进行清洗、烘干和消毒的企业。

从德青源的案例可以看到,现代农业是生态科技技术和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是利用具有生物效应的现代技术来操控动植物的生活环境及其生长发育,促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对化学农药、化学肥料、抗生素等化学品的依赖,以及自然环境的束缚,最终获取优质、高产、无毒农产品的环境调控型农业。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单位农产品产量,还可以改善农产品品质,减轻劳动强度,节约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正是新的农业技术的应用,让现代农业不仅具备较高的综合生产率,包括较高的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也让农业成为一个有较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

核心是实现能量和物质循环利用

生态农业科技发展到现在,已经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这些技术使现代农业成为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不过纵观这些技术的作用方式,可以发现主要是通过生态技术的改进和科学应用,缓解资源的有限性与农业生产发展的资源需要增长之间的矛盾,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其中的核心理念则是实现能量和物质循环利用,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的产生。

这里以三个案例来说明农业生产中能量和物质循环利用的主要过程。

第一个案例来自北京通州区宋庄奶牛合作社。两年前,这个合作社外的牛粪堆积如山,一公里外都能闻到臭味;现在这里每天产生的牛粪生产的沼气却可以直接用来发电,刚好满足 500 头牛挤奶的用电消耗,发电后的粪渣也变成了无污染高效能的肥料。此外,沼气发酵需要温度,在冬天发电机产生的热可以传导回沼气池,为池内不断加温,保证冬天照常供应沼气。在欧洲,很多国家都对牛粪排放收重税,北京目前也规划将养牛场迁出六环外。不过,随着沼气发电技术的不断成熟,养牛场达到一定规模后,大量的牛粪是可以通过内部循环达到低排放的,事实证明此技术可以在京郊推广,养牛场利用牛粪发电进行微循环使用的方法也逐步被更多的企业采纳。

第二个案例则是江苏金太阳奶业公司。同样是奶牛饲养企业,这里的240多头奶牛每天产生的牛粪超过3吨,牛粪污染一直是公司经营中的一大难题。为了处理好牛粪,该公司引进了“农业固体废弃物无公害化处理技术”,用蚯蚓“吃”牛粪。不过,牛粪并不能直接给蚯蚓食用,而是需要经过沤制无害化处理。“沤制过的牛粪,更有利于蚯蚓消化。奶牛场每天产出的3吨牛粪被它们消化后,就转化成1.5吨左右的蚯蚓粪。”于是,金太阳奶业公司又多出了一个重要的增收环节,即用蚯蚓粪种植葡萄。由于蚯蚓粪是上好的肥料,种出的葡萄口感非常好,也是绝对的绿色食品。葡萄上市后,每亩收益将达万元。

第三个案例是辽宁田园实业有限公司。我国每年产生秸秆近八亿吨,主要作物包括玉米、水稻、小麦、棉花和油菜五大类。近年来,由于大量燃烧秸秆,我国每年入秋以后华北、华东、华中地区都会经历一场大范围的雾霾天气。秸秆的多渠道、多模式综合利用就成为我国农业生产实现可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辽宁田园实业有限公司近年来大力发展食用菌生态农业,在食用菌的核心作用下,秸秆资源被多级利用、多级产出。辽宁田园在实践中总结形成了“秸秆、畜禽粪→蘑菇菌料→蘑菇→废菌料→有机肥→还田”的循环经济模式,主要是通过蘑菇等真菌菌丝体将农作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分解成葡萄糖等小分子化合物,生产出美味营养的双孢菇产品。十年来,辽宁田园累计转化利用畜禽粪80万余吨,转化利用秸秆50万余吨,生产鲜菇17万余吨,生产有机肥50万余吨,有力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辽宁田园的发展过程,证实了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循环经济产业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和生命力。

从以上的案例可看出,实现生态农业的发展,关键是将食物链理论、生态位原理、资源稀缺性序列替代理论等渗透于农业生产过程,提高资源配置中生物资源比重,以多层次的资源配置充分利用空间,实现劳动投入更密集、能源利用更有效、土地生产力发挥更充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充分利用自然规律,在保护和提升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和活力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粮食和农业产品,从而达到区域生态的良性循环,让农业本身成为一个良好的可循环的生态系统。

以更低的代价来实现农业增产增收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中国人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但是,我们要看到,中国是有十几亿人口的人口大国,而且人口还在增加,消费水平还在提高,粮食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中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三连增”的背后,是拼投入、拼资源、拼消耗,过度开发农业资源,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投入品的结果,这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环境代价。

那么,能不能以生态农业科技的应用来代替农药和化肥的巨大投入,并解决粮食增产速率明显变缓及资源环境代价越来越高的双重挑战呢?

答案来自中国的农业科研工作者,他们已经用实际行动证实了舍弃农药和化肥的巨大投入也能实现农业的增产增收。

2014年9月4日,国际顶级刊物《自然》(Nature)发表研究论文《以更低的环境代价获得更高的作物产量》。这篇文章重点介绍了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教授研究团队联合农科院、中科院等科研单位,共同破解我国农业高产高效的理论与技术问题。文章指出,依靠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高产栽培与高效养分管理技术,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技术,农产品套种技术等,可以在农药和化肥投入较小的情况下实现粮食的稳定高产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比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5%-10%,增产率一般为10%-15%,高的可达20%以上。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不但能提高化肥利用率,获得稳产高产,还能改善农产品质量,是一项增产节肥、节支增收的技术措施。

应用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技术,可以使水稻、小麦、玉米单产平均分别达到8.5、8.9、14.2吨/公顷,实现了最高产量的97-99%,这一产量水平与国际上当前生产水平最高的区域相当。研究证明,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在大幅度增产的同时,能够大幅提高氮肥效率。

根据这些可靠的数据,也让我们看到了科技的魅力。相关专家分析指出,到2030年,我国农业只要在保持2012年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实现这一产量水平的80%,不仅能保证直接的口粮消费,而且保证不断增长的饲料粮需求。同时可减少活性氮损失30%、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1%。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更多的生态农业技术正在被越来越多地推广。比如作物套种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上千种套种模式在神州大地上推广。广西金穗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著名的香蕉生产企业。金穗集团将火龙果和柑橘与香蕉进行套种,使土质结构得到改善,也会让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休整,最大限度抑制“香蕉巴拿马病”的发生和蔓延。云南玉溪市发展种植芒果套种三月瓜、芒果套种豇豆、青枣套种茄子、青枣套种辣椒、青枣套种毛豆等多种套种模式,取得了稳定的收入和效益。在浙江诞生的武义油茶套种山稻模式试验成功后,引起浙江省政协、省林业厅等部门高度重视,这种技术无需浇水施肥,更不使用除草剂、农药,生长中期只拔一次草,每亩居然能收获200公斤以上山稻。武义山稻套种技术已推向江西、福建、四川、湖南、湖北、河南、北京等15个省市及浙江省内25个县市。

还有近来发展迅速的水肥一体化技术。目前正逐步由棉花、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扩展到小麦、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每年推广应用面积3000多万亩。与传统灌溉施肥方式相比,水肥一体化技术可实现每亩节水150方以上,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0%—50%,节肥20%—30%,肥料利用率提高20个百分点。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可大幅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突破水肥资源约束,促进农业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高效型转变。

现代农业的基石——农业机械化 篇7

一、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意义

1. 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和农民收入水平, 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农业机械化是先进的生产力, 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因素, 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息息相关。已经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发达国家, 由于农业机械的不断创新和广泛应用, 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均小于8%, 而我国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比重为46.9%。无论国外还是国内, 农机化水平高的地区, 农民收入也比较高, 生活相对富裕。所以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 一是可以发挥农机的增产、增效功能, 直接创造财富。二是可以发挥农机的替代功能, 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程, 就是通过农业生产“增机、减人、增收”的过程。三是可以发挥农机的吸纳功能, 安置部分农民实现农业内部再就业。通过发展农机化可以吸纳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事农机服务业, 培育一大批从农业劳动者队伍中派生出来而尚未脱离农民范畴的农机大户、农机作业公司、农机服务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 在提供蕴藏巨大商机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发家致富, 经营农业机械已经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2. 农业机械化是应用农业科技的主要载体。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关键是依靠科技, 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推动型转变。实践证明, 现代科学技术每向前发展一步, 其在农业中的扩散与应用, 都带来了农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农业机械是科技的物化, 是农业新技术有效实施和广泛应用的主要载体。大面积地推广应用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秸秆还田、节水灌溉等农业节本增效技术, 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 离开机械化是不可能完成的;进行抢收抢种、抗旱排涝、大规模病虫害防治, 以及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农业生产活动, 增强农业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 必须依靠机械化作业才能得到较好实施;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 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单位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约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 也必须借助机械化手段才能得以有效实施和广泛应用。可以说, 发展现代农业靠科技, 科技应用离不开农机。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是发展现代农业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3. 农业机械化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农业机械是先进的生产工具, 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发展农业机械化, 实质上是一场生产手段和生产方式的变革, 是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一是可以极大地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实现"文明生产, 体面生活"。农业机械化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 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将农民从繁重的农业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让他们能够充分地享受现代物质文明成果。二是可以促进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的提高, 造就新型农民。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过程, 要求农民必须具备一定的科技文化素质和修养, 才能较好地掌握农业机械的操作、使用、维修等农机化技术。三是可以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技术支撑, 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推广应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秸秆综合利用、节水灌溉、高效植保、畜粪无害化处理等新技术, 能够有效地保护农业生态条件,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节约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 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

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农业劳动生产率, 而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 农业机械化水平是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纵观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均以农业机械化为前提, 农业固定资产的大部分是农业机械, 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作业都是靠机械设备来完成的。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形成农业竞争力的核心能力, 必须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集约化水平。

二、现阶段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作用

1. 有利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促进增产增效。农业机械是优良耕作栽培技术的载体, 它拥有人畜力无法比拟的动力和持续力, 它可以实现人工达不到的更高的耕作质量, 可以实现精量播种、精量施肥以及其它先进技术, 可以进行复合作业和联合作业, 从而可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节约生产成本, 增加农业效益。

2. 有利于防灾减灾, 把因灾害引起的损失减小到最低。

3. 有利于进行规模化生产, 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4. 有利于带动农村就业, 增加农民收入。

5. 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 解除外出打工农民的后顾之忧。

因此, 无论从解放农业生产力的角度还是从它实际作用的角度看, 现阶段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三、现阶段农业机械机型发展趋势

我国户均只有7.8亩土地, “手扶”、“小四轮”等为主的小型低性能农业机械适合大多数农户家庭经营规模的需要。但是,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 小型农机只是起到了代替人畜力的作用, 远远满足不了生产发展和农业技术进步的需要。因此, 今后农业的发展主要是靠提高单位面积生产能力, 除了采用优良品种外, 利用大中型高科技农业机械为载体推广农业新技术是最重要的途径。

从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技术要求看,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主要推广提高土壤生产力的技术如深松、免耕、秸秆还田等;先进栽培技术如精量播种、化肥深施、植保等复合作业;旱作节水技术如覆膜保水和灌溉、秸秆覆盖等;高效收获技术如割晒、收割、脱粒、烘干等联合作业。

农业机械化在精确农业的应用 篇8

关键词:机械化,精确农业,应用

1“精确农业”的技术思想

1.1 认识农田内作物生长环境条件和产量的差异

“精确农业”技术研究发展的驱动力, 是在所有农业耕地中的作物生长环境和收获产量实际分布的空间差异性。在耕地地表上作物生长环境以米为距离的变异性, 实际上早己为人们所认识。但是, 过去没有相应的技术来调控这种差异, 信息技术的发展, 包括全球定位系统 (GPS) 应用技术的成熟, 为实施农田内投入的差异调控成为可能。

1.2 分布式投入、调控差异, 实现田间小区内资源潜力的均衡利

以GPS为基础, 集成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精确农业系统技术、为实现优化管理目标提供了完整的技术手段。它包含如下四个方面基本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1) 土壤和作物产量信息采集技术 (机械化技术) ;

2) 田间定位技术 (GPS定位) ;

3) 田间变量绘图技术 (机械化与人工操作) ;

4) 智能化控制的农业机械化技术 (利用微机控制) ;

其过程可以描述为:田间内空间变量数据采集与作物产量图生成→数据分析→信息处理与作物系统模拟、农田经营管理决策→田间处方图生成→智能卡控制农业机械实施调控投入。

2“精确农业”的支持技术

2.1 全球定位系统 (GPS) —差分DGPS

提供连续、实时、高精度二维精确原子时等信息, 经过信号处理, 可获得接收机天线的三维定位信息。目前, “精确农业”系统中均采用DGPS技术, 定位误差可达1m。越来越多的人将可通过手机等装置。接收来自GDP和北斗导航卫星信号, 确定自己位置。目前, 我国已应用GDP和北斗导航系统用于拖拉机激光平地技术、拖拉机无人驾驶技术进行农田作业和农用飞机灭蚜虫技术, 灭虫率90%以上、作业效率2 666.67hm2/天。

2.2 地理信息系统 (GIS)

—采集、储存、分析和输出地理空间数据的工具。GPS/GIS结合可将地理空间数据、电子地图和精确定位信息组成集成应用系统。

2.2.1 DSS决策支持系统:

作物生长栽培与经济分析摸拟模型;空间分析与时间序列分析模型;统计、趋势分析与预测模型;决策分析模型与工具, 技术经济分析模型等以及土壤、资源、农用物资及作物栽培有关数据库。

2.2.2传感器技术 (RS) :

作物产量、车辆、杂草土壤参数传感器等。

2.2.3 自动控制农业机械:

适应精确农业技术应用研究的带田间作业拖拉机定位系统和平均产量传感器及生成小区产量分布图的谷物联合收割机, 与联合收割机和拖拉机配套的空间定位与通信系统可按15m2小区绘制平均收获量图, 计算精度可达0.5%;目前, 白动控制精密播种机, 自动控制施药机已与推广应用与精准农业。

3 精确农业的实践

计算机辅助作业生产系统 (Spatially Variable Field Operations) 管理是针对土壤且不是针对田地, 其过程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 掌握田块内的作物收获量分布状况—生成小区产量分布图 (Yie1d Map) 。

2) 对如何操作处理田间作物生长条件的差别作出分布式投入决策—生成田间投入处理图 (Treatment Mpa) 。

利用GIS提供的田间土壤类型、含水量、作物史、产量史的小区在理分布图和实测的Yield MAP并综合决策者的栽培管理经验、专家知识、作物栽培模型、经济分析模型等, 决定如何操作处理田块内小区间的条件差别, 对田区内小区产量分布图进行分析、定义需要进行特殊处理的区域, 分析实现处理措施需要增加的投入和预期的经济回报。按经济效益原则提出适当的处理决策方案, 生成田间处方图 (Treatment Map) 。

3) 据Treatment Map生成智能软件, 对农业机械进行投入的调节与控制, Treatment Map即时显示需要的控制信息或自动执行必要的操作。

4 精确农业应用举例

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发展为精确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视又进一步推动了精确农业的发展。目前, 精准农业已涉及到施肥、植物保护、精量播种、耕作和水分管理等各有关领域。

精确农业施肥技术 (又称自动变量施肥技术) 实现了在每一操作单元上全面平衡施肥, 因此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和施肥经济效益。同时减少了肥料的浪费及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因此具有明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5 精确农业在我国农机化应用前景

目前, 在充分了解国际上精确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原则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具体情况, 从养分管理和施肥技术入手, 研究发展适合我国情况的精确农业技术体系。具体建议如下:

1) 在规模化经营地区选点, 建立以GIS、GPS、和RS为核心技术的精准农业试验示范区, 引进先进技术, 建立健全田间管理档案, 应用GIS北斗导航系统收集整理现有资料, 逐渐建立起以土壤养分管理和施肥为主体的信息系统, 利用GPS或北斗导航系统, 改进现有机具研制适用的GIS施肥指导系统, 和自动调节变量施肥机具。在此基础上, 建立规模化经营经营的精准农业试验示范区。

2) 在主要农业自然经济区选点, 研究不同生产条件下土壤养状况、变化规律和变异情况, 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和植物体系内各种养分的循环规律和变化特征, 应用GIS研究形成适用于当地条件下的土壤养分地理信息系统, 对农田系统中各种养分迁移规律、土壤中各养分状况和变化特征进行图形描述和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张晓辉, 李汝莘.法国的精确农业研究及应用现状[J].农机化研究, 2002, (1) :12-15.

农业的 篇9

在人类社会生产中,农业是对自然资源与环境依赖最大的产业部门,其可持续发展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有着重要作用。农业要发展,投入是关键,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与优化组合式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研究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投入的使用效率,而且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农业投资环境。作为地处中国西南部的农业大省,云南省总面积39.4 万平方公里,全省人口4 596.6 万人,耕地面积4 200多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 亩左右,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多样,地上地下资源丰富,农业发展空间大。因此选取云南省作为研究区域,研究农业经济增长与投入要素的关系,对于云南省充分发挥农业优势、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提供参考。

一、理论方法、模型设置、数据来源

(一)理论方法

国内外对农业机械化贡献率测算方法有很多种研究[1],本文主要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推广形式来测算农业机械化的贡献率[2],其模型为:

式中Y—产值;A0— 基年的技术水平;r — 技术进步系数;xi— 各投入要素量(i=1,2,…,n);βi—投入要素xi的产出弹性系数(i=1,2,…,n)。对(1)式两边取对数,使之线性化,即得ln Y=ln A0+rt+β1ln x1+β2ln x2+…+βnlnxn(2)。令C=ln A0+rt,则ln Y=C+β1ln x1+β2ln x2+…+βnln xn(3)

通过最小二乘法及多元线性回归法就可以确定参数。若设x1为农业机械化总动力,则 β1lnx1就代表农业机械化在农业产出增长中所起的作业,β1为农业机械化弹性,即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农业机械化要素投入量相对变化1%时(假设其他要素投入量固定不变),产值的变化幅度。

(二)模型设置

为了研究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模型选取云南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Y(亿元)代表农业经济作为因变量,影响农业经济的主要因素有劳动力、土地、资金和科技等,因此,选取农业机械总动力X1(万千瓦)、农村投资额X2(亿元)作为因变量,根据以上因变量和自变量建立下面生产函数模型:ln Y=C+β1ln X1+β2ln X2+μi,其中C、β1、β2为待估参数,μi为误差项。

(三)数据来源

为了增大样本容量,得到更为准确估计结果,根据全面性、简洁性、可操作性原则,查阅云南省各年统计年鉴,选取1985—2010 年的产业产值、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投资额三类数据作为基础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二、实证分析

(一)观察数据特征

利用Eviews7.0 得到ln Y,ln X1,ln X2的走势图,在样本空间内,三者走势基本一致,基本保持同增。

(二)参数的估计及检验

本文使用计量经济软件Eviews7.0 作为分析工具,对云南省1985—2010 年的农业经济与各解释变量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EViews中建立回归方程,参数估计值及结果(见下页表1):

根据回归结果可得,ln Y=-1.17+ 1.42ln X1+1.17ln X2。参数估计的t值分别为-4.83、7.52、2.23,对应的P值为0.0001、0、0.0354,说明线性方程显著成立;R2值为0.983,说明模型拟合优度较高,达到了98.3%;F检验的P值为0,说明显著度接近100%。然而,该模型的D-W值偏低,只有0.524,说明模型存在自相关问题。

同时,从残差图可以看出,残差波动较大,说明该模型还存在异方差问题。因此,需要对模型进行修订。

(三)模型修正

通过以上分析,存在序列相关问题与异方差问题,使得建立的回归方程不够显著。针对这种情况,采用解决办法是加权最小二乘法。设加权W1=1/resid2(resid为残差),修订后的模型是:ln(y/w1)= C+β1ln(X1/W1)+β2ln(X2/W1)。在Eviews中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重新建立回归方程。

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得出的回归结果如下:

由此得出的修订后模型为ln Y=-1.169+1.45ln X1+0.155ln X2。说明云南省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机械化、农业资金投入之间存在较强的对数线性关系。

(四)模型的评价和分析

根据回归结果可得,ln Y=-1.169+ 1.45ln X1+0.155ln X2。参数估计的t值分别为-4.83、7.52、2.23,对应的P值为0.0001、0、0.0354,说明该模型显著成立;R2值为0.999,说明模型与样本观测值拟合优度较高,达到了99.9%;F检验的P值为0,说明显著度接近100%。然而,修订后的模型D-W值为1.62,说明修订后的模型不存在序列自相关问题。

三、各因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一)机械化投入

β1=1.45,即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农业机械化要素投入量相对变化1%时(假设其他要素投入量固定不变),农业经济增加1.45%。模型结果表明,云南省机械动力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系数为正说明农业机械投入的增加对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系数与和资金要素相比,农业机械投入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显著的。

(二)资金投入

β2=0.155,即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资金要素投入量相对变化1%时(假设其他要素投入量固定不变),农业经济增加0.155%。模型结果表明,云南省农业产出对资金投入敏感程度低于机械动力,系数为正说明资金投入的增加对农业经济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系数比较小说明其促进作用不显著。因此,单纯依靠资金投入来促进农业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

四、政策建议

(一)因地制宜,推广农业机械化发展

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的云南省,由于受到山地地形的限制,机械化的推广具有一定难度,但是从模型结果来看,机械动力的投入对于农业经济增长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因此,应立足现实条件,大力发展机械化运作,提高农业发展效率,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二)开展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在农业调整的基础上,开展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农机科研院校、大型农机企业的作用,并结合云南地理环境,研究与开发农机新技术,力争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生产环节取得突破,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优化资源配置。

摘要: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推广模型,采用EViews7.0计量软件对1985—2010年云南省农业产值、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投资额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农业机械化弹性为1.45,农村投资额弹性为0.155。

农业的 篇10

1 发展现状

1.1 农业+电商

五莲县农产品电子商务虽起步较晚, 但在多家龙头企业带动下发展迅速。 截止到2014年底, 全县共有24家企业、6家农民合作社开展了电子商务, 年销售额8 112万元。 其中3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中有20家自建网站, 展示产品;2家企业建立了小规模的物流。 山东绿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短短的一年时间, 组建了11人的专业电商团队, 先后投资建设了绿丰官方网站、“绿丰农业” 服务号、“红润懒美人” 订阅号、“1号店”爱樱维官方旗舰店、1个微商城、2个高铁站体验馆, 并成立了五莲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 引导带领全县农副产品抱团营销推广。

1.2 农业+旅游

乡村游和休闲观光农业在五莲县发展迅速, 呈现数量增加、质量提档、效益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 逐步形成了以赏花、水果采摘为主的乡村游和与“两山旅游”相结合, 以农家乐为主题的休闲观光农业。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全县规模较大的林果、瓜菜采摘园56家, 休闲观光示范园10家。 如五莲县大旺村党支部领办了农民合作社, 将全村樱桃树按级入股, 通过完善基础设施, 开办农家乐、旅游超市, 增加旅游要素, 逐渐形成了登山观景、休闲采摘、品尝农家滋味等乡村旅游风格, 走出了一条“支部+合作社”发展乡村采摘游的路子。截至目前已入园7 500人左右, 收入突破50万元。 山东裕利蔬菜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 000万元建设“五蔬园”, 设有果蔬采摘区、蔬菜创意园区、农家乐休闲区、现代农业设施栽培区、立体种植展示区、科技教育培训区等。 通过举办采摘节、观光旅游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发展成具有观光、品尝、体验、休闲、度假、培训等多种功能的有机高效农业生态示范区, 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四星级示范区。

1.3 农业+工商资本下乡

五莲县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方式, 鼓励工商资本下乡, 促进产业升级。 截至目前, 全县工商资本下乡项目累计31个, 共投资金额122 250万元, 土地流转面积达到48 954亩, 其中从事种植业的面积达42 010亩, 从事种养结合的面积6 944亩。 投资类型中, 以建筑业投资的3家, 制造业投资的5家, 农产品加工业投资的9家, 其他行业的14家。 其中山东世丰机械工具有限公司从2010年开始, 连续5年共投资2.5亿元, 流转土地1.3万亩, 分别在汪湖、叩官、高泽三乡镇组建了各类农业有限公司及园林有限公司, 用于北美海棠、红枫、蓝莓的引种试种、组织培养及种植示范, 共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400余人。 2014年日照中曦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叩官镇南回头村土地流转2 100亩, 计划总投资1.6 亿元人民币, 用于发展有机大樱桃种植销售、富硒樱桃研究、新品种林果引进与推广、农副产品深加工与销售, 现已种植有机甜大樱桃800亩, 园区绿化苗木60亩。

1.4 农业+社区

五莲县已出台了《五莲县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和《五莲县农村社区运行监督办法》, 规划设立83个农村社区, 2014年底已有52个社区通过了市检查组的验收, 并开始正常运转。 农村社区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农业+社区”的基础已经夯实。“农业+社区”主要存在两种模式, 第一种是社区支持农业模式 (CSA模式) , 社区和农产品间建立一种直接对应关系, 消费者预付定金, 和生产者共同分担生产风险。 另一种是农产品直销社区模式, 消费者直接点菜, 生产者直接配送, 取消了中间流通环节, 因而可以把流通环节的利润“让”给农民和市民。 目前在五莲县以第二种模式为主, 但还处于摸索阶段。

2 存在问题

2.1 “农业+”规模档次有待提高

虽然五莲县的草莓、 樱桃等水果采摘游发展迅速, 能让游客从中获得劳动的欢乐, 但从总体来看, 这些项目普遍存在规模小、档次低等问题, 仅局限于采摘体验、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等休闲观光项目, 对功能性、高品味的休闲农业项目开发不足, 特别是特色休闲旅游食品加工、销售产业链尚未真正建立起来, 市场未得到有效开发, 其附加值没有得到较大的提升。

2.2 “农业+”融合程度有待提升

目前全县“农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农业与服务业、工业融合发展的程度、产业配套和服务条件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方面, 五莲县亟需建设一批涉农的规模大、 专业化和自动化程度高的低温冷链物流项目, 以适应全县农产品仓储运输需求;另一方面, 特色农业与电子商务、 文化旅游等产业的融合程度不够理想, 带动全县农业发展的能力不强。

2.3 “农业+”部门职能有待整合

“农业+”作为一个横跨农业、旅游业、服务业、工业等多产业、多行业管理的新型农业产业链条, 其经营管理涉及农业、旅游、工商、民政、质检、环保、经信以及公安等多个政府部门[1]。 在农业生产、旅游管理、总体规划、监督检查、环境保护和治安管理等方面, 迫切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发挥政府的经济调控职能, 培育规范、深度融合的农业市场, 引导其规模化发展。

3 建议与对策

3.1 强化政府引导,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以市场为导向, 通过政策驱动, 努力营造“农业+”的良好发展氛围, 加强对“农业+”发展的引导扶持。 更加注重农业产业布局, 成熟一个, 发展一个, 以点带面, 促进农业产业稳定、有序发展。 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完善政策扶持, 有效落实各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措施, 在手续审批、土地指标和税收政策上向”农业+“适度倾斜, 引导社会资金、资源参与农业与物流业、旅游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建议县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农业+”的发展。

3.2 注重产业规划, 深入挖掘资源优势

要从全县农业与其他行业整体融合发展的角度出发, 立足现状, 积极作为, 加快制定完善五莲县“农业+”发展规划, 为产业发展提供依据。结合全县农业产业总体布局, 围绕“农业+电商”、“农业+旅游”、“农业+工商资本下乡”、“农业+社区”四条主线, 深入挖掘特色农业的优势资源, 加快“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设, 扩大特色林果、蔬菜、茶叶种植规模, 提升特色产业竞争力。

3.3 推动产业融合, 促进城乡互动发展

要牢固树立“跳出农业发展农业”的理念,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着力发展高效农业基地、休闲观光示范园、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等特色农业, 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培育壮大一批生产规模大、带动范围广、竞争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合作社, 推动农业与互联网、旅游、物流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同时, 全县应促进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 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生产销售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完善鼓励城乡居民消费的政策措施, 促进休闲型、发展型服务消费增长, 实现城市、农村共同发展[2]。

3.3.1 促进产业链条延伸融合, 培育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利益共同体依托林果、茶叶、蔬菜等主导产业, 围绕解决农民一家一户面临的土地经营零散、劳动力不足、 社会化服务难等问题, 通过生产经营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服务等方式, 推进农民合作社、 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建立完整产业链。

3.3.2 促进第一、第三产业交叉融合,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摆上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制定《五莲县乡村旅游重点区域发展总体规划》、《五莲县乡村旅游总体规划》、《五莲县旅游民俗村标准》等行业标准, 积极创新经营模式,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突出重点, 统筹兼顾, 全力打造具有五莲特色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品牌。

3.3.3 促进先进要素渗透融合, 搭建农产品流通销售服务业平台充分遵循市场发展规律, 依托全县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政府提供电商发展“一路绿灯”的政策支持, 着力打造出“绿色电商、生态五莲” , 切实推进了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的融合, 创建有特色的网上销售品牌。

参考文献

[1]刘鸽.陕西省商洛市生态农业旅游模式发展探析[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8分会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 2013, 17-23.

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 篇11

【关键词】农业信息 信息化建设 农业推广

当今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提出的新要求,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农业信息化在现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重要现实意义,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在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问题。

一、在现代农业推广中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教育、科研与农民以及政府与农民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在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农业信息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 可以及时、准确地将农业信息传达到农民手中, 成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媒介和载体。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加快了农业科技推广力度, 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 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进一步扩大了农业的内涵与外延, 有力地提升了现代农业的地位, 给农业发展带来了深刻变革。

二、农业信息化建设在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農业信息化管理运行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是缺乏统一、规范的农业信息化管理运行机制,标准不统一,分类不规范,较难实现资源的同享。二是在农业信息服务方面,缺乏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信息内容比较单一,往往只局限于新品种和新的农业技术的推广,对农业生产市场方面的信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比较缺乏。三是对于农业信息资源缺乏科学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往往只注重一些表面的、直观的信息,没有对具有预见性、发展性的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尤其是缺乏农业市场的中期和长期的信息分析。无法对农业经营管理提供有效的指导。

2.农民的信息意识有待提高

一是农业科技推广的形式比较陈旧,影响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从现状来看,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民获取农业信息的主要途径就是靠农村基层开会、办培训班,发农业技术资料等,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被动性、单向性和滞后性。从实际操作来看,这些活动往往走过场,流于形式,使广大农民朋友感受不到农业信息化带来的实惠,从而更加降低了信息意识,影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二是农民的信息技术水平制约了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我国很多农民还没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他们的信息意识非常薄弱,同时,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操作水平普遍较低,影响了他们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制约了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3.我国农业信息化基础建设落后,缺乏相关网络人才

一是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因特网站点非常少,在数据库方面, 我国与农业有关的数据库数量还不到世界的10%, 其数据库的容量还不足世界的1%;二是从我国上网人员来看,专门用来进行农业信息方面工作的非常少,农业用户与其他非农业用户来看,更是少之又少,农业网络人才非常缺乏。

4.农业信息化建设监管不到位

从我国当前的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监管来看,很多虚假的农业信息充斥与网络,使广大农民深受其害,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农业信息的主管部门的监管不到位,监管机制出现了缺位。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传播虚假的农业信息,卖假肥料、出售假种子,发布虚假供应和收购信息等,进行坑蒙拐骗,使广大农民朋友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严重影响了农业信息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三、对策与建议

1.不断完善农业信息化体系

一是构建统一、规范的农业信息化管理运行机制,统一标准,使分类明细化、规范化,便于实现资源共享。二是在农业信息服务方面,增强其信息服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改变信息内容单一的现状,不仅注重新品种和新的农业技术的推广,而且还应该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市场方面的信息。三是对农业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开发与利用,注重对农业市场中长期的信息分析,提高对农业经营管理指导的针对性和长效性。

2.加强农民素质建设,提升农民的信息意识

一是改变过去那种陈旧的农业科技推广的形式。应该结合农民的实际需要,通过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农业信息传递给广大的农民朋友。二是加强农民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完善农村网络信息的基础建设。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促进农村的信息化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奖励、培训等各种帮扶的方式,让农民感受到学习农业信息技术带来的实惠,从根本上提高农民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

3.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监管,促进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

一是相关主管部门应该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监管来。对于出现虚假的农业信息,应该从快从业进行查处。二是加大对各个网络机构的监管,构建立体的责任追究和预防机制,从源头上杜绝虚假信息肆意充斥于网络。三是加大法制建设,从法律的角度进行治理,让不法分子受到法律的严惩。

总而言之,农业信息化对于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不断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民的信息意识,以促进我国农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唐于银, 张晓青, 魏国平. 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农业科技推广[J]. 江苏农业科学, 2011,(01) .

[2]曹俊杰.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经济纵横, 2007,(13) .

精细农业体系下的农业工程教育 篇12

“精细农业” (Precision Agriculture) 的概念首先由美国农学家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来的, 其核心是“处方农作”, 实施过程主要包括农田信息的获取、农田信息的管理和分析、决策分析以及决策的田间实施。其中准确可靠的农田信息是精细农业实施的基础和依据, 而精细农业控制中心获取农田信息的关键是农田信息实时采集之后的及时传输。

精细农业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 国际上, 围绕精细农业农田信息采集、分析决策、作业技术开展了广泛研究。在农田土壤养分与水分、作物生长与生理参数、病虫草害分布等要素信息的快速采集技术上, 已取得了部分突破。根据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农田信息的传输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传统的离线田间取样方式、有线传输方式、无线传输方式和遥感方式。

2 精细农业的技术体系和特点

精细农业中的“精细”源于根据田块条件的不同而所实施的变量投入。变量投入的依据则是各种影响具体作物生长因素的空间差异, 而差异的取得要通过实际信息和样木信息的比较。通常将GPS接收设备安装在采样车、施肥机械、农药喷撒设备和收割机等设备上配合数据采集, 然后再把采集的各种信息按空间位置叠加起来, 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以决定对每一具体田块的投入方案。这就是按田间具体情况得出的作物管理系统SCM (Site-specific Crop Management) , 它是精细农业的主要技术内容之一。

精细农业的技术体系由数据采集、信息处理和处方调控3个环节组成。其中包含了卫星全球定位系统 (GPS)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决策支持系统 (DDS) , 遥感技术 (RS) 和管能控制系统 (ICS) 等技术内容和环节。各环节共同配合, 方可完成整个系统的正常运作。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精细农业具有以下特点:

(1) 信息性。整个系统中流动的是信息流, 它所采用的技术设备都是信息高新技术设备。

(2) 系统性。实现精细作业的每一技术环节和作业过程都必须相互紧密衔接、协调配合, 以实现系统效益的最大化目标。

(3) 学科整合性。精细农业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作物栽培管理、辅助决策支持技术、农业工程装备技术及经济学等众多的学科和门类, 它是多学科技术的大融合。

3 精细农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精细农业是用现代电子信息高新技术武装农业生产的一场革命。它所带来的不仅是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 更重要的是它提出了一种经营现代农业的新技术思想。精细农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找到了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载体, 开辟了创新的空间, 并引导人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它既是新时代条件卜思想和思维方式的一场革命, 又是从传统农耕文明的精髓一定性的“精耕细作”到定量生产的质的飞跃。

新的农业技术革命的到来必将带动和促进一大批相关产业和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必将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促进科研和生产应用的紧密结合;必将加速农业现代化和社会文明的进程。对此, 世界各国政府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并着手进行充分的准备。

4 农业工程教育所肩负的使命

精细农业的实质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新一轮的思想和技术的普及过程。作为农业工程人才培养和技术传播的主要阵地, 高等农业院校应该充分抓住和利用好这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对农业工程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办学方式进行调整, 加强信息高新技术和自控技术的教育, 突出学科的时代特色, 普及新的理念和思维方式, 使之培养出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的、新型的农业工程技术人才, 并逐步提升我国农业工程理论研究水平和技术装备水平, 以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为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4.1 农业工程教育的现状

目前, 我国农业工程类有农业生产机械化及自动化、农业电气化及自动化、农村建筑环境及能源工程和农业水利工程4个木科专业, 其中前两个专业和精细农业的联系非常紧密。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都突出了计算机方而的内容, 但系统性不强、缺乏具体的载体和明确的定位;教材内容陈旧, 联系实际不够, 无法反映学科当前的发展水平, 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目前, 在教学内容中加进了精细农业的学校为数不多。

社会的发展使得农业生产对农业工程装备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生产服务应该是所有科研学术活动的目的。学科的整体发展和目标的最大化却要依赖于学科之间的彼此协调配合才能实现。在经历了由学科一分为二的漫长发展过程之后, 如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同时也迎来了合二为一的时刻。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精细农业就是农业类学科由分到合的最好载体, 是农业工程技术发展的良好机遇。

精细农业以各种信息高科技为手段, 强调学科之间的协调配合, 以达到用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大产出, 同时保护资源和环境。目前, 精细农业的发展尚处于幼年阶段, 给人的感觉是全新的。它所提供的、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广阔的发展领域就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平台和载体。我国的农业资源短缺, 劳动生产率低卜, 农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随着我国加入WTO后, 农业领域逐步开放, 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将而临巨大的压力。因此, 必须抓住这个机遇、加速发展、缩小差距, 以此提高其竞争力。

4.2 改革现行的农业工程教育模式

(1) 成立相应的精细农业的科研机构, 进行相关技术的研制开发和推广传播工作, 随时了解精细农业的最新进展情况。

(2) 根据农业工程领域发展的实际情况, 重新审视和修订教学计划, 相应调整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 以凸显时代特色。

(3) 组织力量对教材进行修订或重新编纂, 使其反映学科的最新发展, 以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

(4) 在学科内实行选课学分制, 以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学习和进行创新活动。

(5) 在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增设有关精细农业的课程, 普及精细农业的思想和理念, 使学生具有全新的现代农业及农业工程观念, 并通过学生的几何辐射作用来推动农业及农业工程技术的发展。

(6) 对现有的专业设置进行进一步调整, 适当增加专业数, 必须与生产实际的发展相符, 走教学和生产相结合的路子。

(7) 针对精细农业的高新技术特点, 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 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的教育。

(8) 建立相应的教学实习基地, 为科研和学生的实习提供方便, 以促进教学和生产的共同发展。

5 结束语

(1)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提高学生进行创新的动手能力, 用现代的农业理念来武装学生, 给他们提供进行创新的载体, 这样会大大激发他们学习和创新的积极性。

(2) 提高农业院校学生的自豪感, 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精细农业又可称为数字农业, 与卫星、计算机、互联网及智能技术等现代信息高新技术紧密相系, 这样可使学生有走进了新时代的感觉。

(3) 一方面改革可以使教学内容与时代紧密结合;另一方而, 改革可以丰富农业工程学科的内涵, 吸引更多的人才进行农业工程领域的研究, 以促进农业工程技术的发展。

总之, 精细农业思想在高等学校的普及会造成一种特殊的气氛促进学科之间的调整和交流、促进教学科研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加速信息技术成果在高等学校的普及和应用, 以全而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冯雷, 何勇.“精细农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 2004, 10.

[2]董美对, 何勇.精确农业—21世纪的农业工程技术[J].浙江大学学报:农生版, 2000, 8.

上一篇:环境公平下一篇:T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