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的创新

2024-12-27

农业保险的创新(精选9篇)

农业保险的创新 篇1

一、引言

国内外农业保险的实践及理论研究均已表明, 财政补贴是农业保险实施的基本前提, 也是农业保险政策性的根本体现。我国自2007年中央财政首次列出20.5亿元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以来, 2008年、2009年、2010年保费补贴不断扩大, 分别达到60亿元、79.5亿元、103.2亿元。随着中央财政补贴的不断扩大, 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也逐年提高, 从2006年的8.5亿元, 扩大到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的50亿元、110.7亿元、133.9亿元、135.68亿元。中央财政补贴比例从最初的25%提高到40% (以中西部种植业为例) , 农业保险区域由初期的6个试点省区扩大至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 保费补贴品种由最初的5类增加到14类, 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从原来的几家扩大到18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快速发展, 充分体现了财政补贴在农业保险中的重要作用。

然而, 财政补贴只是农业保险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通过对2007年以来我国农业保险的数据进行分析不难发现, 2008年到2010年财政补贴比上年增长率分别为192.7%、32.5%、29.8%, 对应的保费增长率分别为121.4%、20.96%、1.33%。显然2010年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比2009年增长了29.8%, 而保费收入只增长了1.33%, 保费收入的增长速度较前两年急剧下降, 财政补贴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保费收入的增长速度。这些数据所反映的不仅仅是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规模与效率的关系问题, 更深层次的是财政补贴机制问题。本文将在对目前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运行机制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创新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机制的思路, 以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持续健康发展。

二、财政补贴农业保险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机制是指在财政补贴条件下农业保险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政府、被保险人 (农户) 、保险人 (保险公司) 三者之间以及各级财政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关系。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 在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过程中, 政府主要是通过补贴等政策支持来“引导”市场主体 (农户和保险公司) 自主自愿地参保和投保。但是本轮试点中政府扮演的不是“引导”者, 而是“主导”者, 不仅是“推动”者, 而且是“亲自参与”者。农户和保险公司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财政补贴在推动农业保险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其表现及原因如下:

1.政府与农户之间

(1) 政府对农户的保费补贴比例过高。

近年来, 中央财政保费补贴的比例从25%逐步提高到40%, 省财政承担25%, 市县财政承担20%。从总体上来看, 各级财政补贴的总比例高达80%~90%。而国外对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比例平均水平一般是30%到60%, 据世界银行在65个国家的调查, 保险费补贴平均是44%, 加上管理费补贴和再保险补贴, 平均是68%。[1]相比之下, 我国对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是最高的。不仅与我国发展中国家的国情不相符, 而且容易养成农户对财政补贴的依赖, 不利于农户风险意识的养成和提高。2010年保费收入增长率的下降, 也说明了补贴率太高, 财政补贴的边际成本已经达到最大化, 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在下降。

(2) 农户的认知程度低, 基层政府往往越俎代庖。

基层政府在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时, 对农户的宣传不到位。有的农民不知道农业保险是什么, 有的农民不知道农业保险有补贴, 有的地方农民认为农业保险是政府帮保险公司赚钱, 所以对投保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在少数地方, 乡、镇和村一级考虑到挨家挨户宣传农业保险、收取为数不多的保险费太麻烦, 干脆替农户缴纳保费, 而农户不知道自己是被保险人或者不知道政府给自家投保的农业保险项目补贴了多少保险费。这种“被投保”给理赔上埋下隐患, 受灾后有的基层政府将赔偿金扣除垫付款后, 对受灾农户与未受灾农户按种植面积平均分配赔款, 使真正受灾重的农户得不到应有的赔偿, 农业保险成为变相的救济。

原因分析:一是政府与农户的目的不一致。中央政府期望通过较高的补贴率提高农户参与的积极性以分散农业风险, 而农户参加农作物保险的动力主要不是为了规避风险, 而是为了得到政府可观的补贴所产生的预期利益。二是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目标也不一致, 尤其是基层政府, 分散风险对基层政府来说恐怕只是一个次要的动力, “想方设法”完成上级的任务才是主要动力。三是对基层政府的行为缺乏监督机制。于是在缺乏基层政府与农户的沟通机制 (有效的宣传) 以及对基层政府的监督机制的情况下, 中央政府、省政府对农户的高保费补贴激励机制, 异化为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障碍。

2.政府与保险公司之间

(1) 政府缺乏对保险公司的补贴。

目前在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中, 只有对农户的保费补贴, 对保险公司的农业保险业务只免征营业税和印花税, 且仅限于种植业和养殖业, 没有给予保险公司的农业保险业务免征所得税和经营管理费用的补贴, 也没有国家统一的巨灾风险基金和再保险以及巨灾风险证券化等经营风险分散机制, 严重影响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对保险公司补贴激励的缺乏, 导致保险公司要么不愿经营, 要么经营了却不对风险负责, 要么在巨灾风险到来之时面临灭顶之灾。

(2) 政府的强势地位导致政府的过度干预。

各地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中基本上采取的是政府推动的方式, 虽然保险公司积极参与, 但政府部门始终唱主角, 保险公司处于从属地位。政府不仅制定保险条款, 而且在展业中按照村—镇-县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投保登记。市县财政在向保险公司拨付保费补贴资金时, 往往不能按时拨付或如数拨付, 甚至有的地方在没有出险的情况下, 政府向保险公司提出返还县级保费补贴资金的不合理要求。在理赔环节, 有的地方政府擅自决定理赔金额, 要求保险公司执行。有的地方在农作物已进入收获季节时, 政府仍然强制性安排保险。政府的过度干预, 不仅影响保险公司正常的经营、核算和偿付能力, 长此以往, 必然影响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3) 保险公司严重依赖政府。

政府的过度干预和对保险公司补贴激励的缺乏, 加之保险公司基层网点少, 人才和技术力量缺乏, 在实际展业中, 保险公司严重依赖政府, 依靠政府部门收取保费、查勘定损、发放理赔款, 缺乏展业的主动性。有的保险公司与乡镇和行政村签订承包协议, 合同手续不到户, 统一投保无清册, 受灾后理赔仅作均摊处理。

原因分析:一是政府与保险公司的权责不清、职责不明, 成为导致政府过度干预和保险公司依赖政府的主要原因。二是保险公司经营目标发生偏差。作为市场主体, 保险公司的经营目标应该是在分散风险的同时获得利润。但是在缺乏激励机制的条件下, 保险公司发展农业保险的动力, 短期是为了接近与政府的关系, 谋求好的外部环境, 在农村扩大保险公司影响力, 也是因为有保费补贴才开展业务, [2]忽视了分散风险的社会责任。三是农业保险经营主体之间缺乏竞争机制。目前, 被财政纳入保费补贴范围的主要是商业保险公司, 包括中国人保财险公司、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专业性农险公司以及外资公司。在这些公司中只有中国人保财险公司网络覆盖面较广, 其他商业保险公司大多是区域性的, 在大多数地区难以形成保险人之间的竞争机制。而实际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中国渔业互保协会和一些地方的谷物协会、西瓜协会、奶牛协会等, 却没有纳入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补贴。这不符合“鼓励和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建立为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互助合作保险组织, 鼓励商业 性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规定, 也不符合“探索发展相互制、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组织”的要求, 不利于经营农业保险的保险人之间竞争机制的形成, 使纳入保费补贴的少数保险公司产生懒惰心理。

3.财政补贴在各级政府之间

保费补贴实行“联动”的“倒补贴”机制, 即在农民保费收缴、县市和省级财政的补贴到位之后, 中央财政才予以配套补贴。这种补贴机制导致试点中的农业保险“冷”“热”不均。最需要农业保险的中西部农业大省由于财力所限, 对补贴地区有所限制, 如河南规定水稻保险补贴地区为信阳市, 其他地区则没有保费补贴。尤其是农业大省的市县财政配套难, 基层政府开展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受到明显制约, 导致有的地方拖欠或克扣保险公司的保费补贴资金的拨付, 有的县不让农户参保甚至退回农户交纳的保险费。相反, 较发达的省市 (如北京) 一般不规定补贴地区, 只规定农户的种植面积;有的条件较好的市县政府却通过提高参保率来套取中央补贴资金, 有的不惜造假。有的地方农业主管部门为了尽可能多提工作经费, 往往与保险公司结成利益共同体, 推高保险费率, 侵蚀财政资金。这些现象都降低了财政补贴的效率。

原因分析:一是缺乏差异化的补贴方案, 对农业大省激励不足。尽管近两年中央财政对东部地区保费补贴比例 (以种植业为例) 由最初的25%提高至的35%, 中西部地区提高至40%, 但这种微小差异不足以弥补中西部与东部地区开展农业保险的财力差距。这种“一刀切”的政策, 对农业大省来说显失公平, 因为农业大省在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价格稳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财政补贴只有向对农业大省倾斜, 才能调动农业大省开展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二是补贴层级过多, 使财政补贴在转移支付的过程中出现“漏损”, 加剧了基层政府在推动农业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和逆选择, 也加剧了农业保险的不确定性。三是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监督机制的缺失, 也是造成财政补贴资金“漏损”和基层政府在推动农业保险过程中种种不端行为的主要原因。

4.保险公司和农户之间

一方面, 农户往往投保风险高的地块, 出险后可能会虚报、夸大损失。据统计, 道德风险给保险公司造成的损失占农作物保险赔偿的20%。[3]另一方面, 保险公司往往不能及时对农户发生的灾害进行查勘定损, 或通过查勘定损降低灾害程度不予全额赔付, 或理赔流程繁琐、赔款交付期限过长。据测算, 农民实际所得赔付相当于当年各级财政补助不到一半。[4]道德风险和逆选择成为保险公司和农户之间的突出矛盾, 也是制约农业保险发展的主要因素。

原因分析:信息不对称是造成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首要原因, 而农业保险人才的极其缺乏和对保险公司监督约束机制的不健全加剧了逆选择和道德风险。

三、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机制的创新

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机制的创新, 就是要对现有机制进行完善, 在政府、农户、保险公司之间建立一种既相互激励又相互制约的高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财政补贴机制的创新, 不能仅站在政府、保险公司和农户之间的关系的视野内进行创新, 首先要从根源上进行制度、模式和组织机构的创新, 其次要从财政补贴运行机制上创新, 还要进行相关配套机制的创新, 以提高财政补贴资金的运用效率, 保证农业保险的持续健康经营。

1.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法律、机构和模式创新

(1) 加快农业保险立法。

农业保险立法对农业保险的相关主体既有约束作用又有激励作用。目前农业保险是靠政策推行的, 政策的灵活性强而可操作性不强, 增加了基层政府、保险公司和农户对农业保险的不确定性预期, 加剧了农业保险中的道德风险, 降低了财政补贴资金的效率。因此, 迫切需要加快农业保险立法, 明确农户、保险公司和政府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使补贴的比例、范围、对象、品种、方式以及运作程序和监管责任等有法可依, 保证政策性农业保险沿着法制化的轨道健康发展。

(2) 管理机构创新。

农业保险涉及到畜牧、兽医、防疫、保险、财政和基层政府、村委会等多个部门和组织, 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导和协调机构, 就会出现“九龙治水”的局面。目前还没有在国家层面成立一个专门农业保险组织领导机构, 各地方各自为战, 政出多门, 影响开展农业保险的力度。因此, 应建立一个专门的农业保险领导机构, 统一研究和设计农作物险种, 费率精算, 政府补贴份额等业务工作, 对补贴资金的使用以及保险公司、农户和基层政府的道德风险和逆选择行为进行监督, 并负责农业保险政策的宣传工作。

(3) 经营模式的创新。

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运行是以一定的经营模式为前提的, 在目前财政补贴机制下, 农户、保险公司和基层政府之间所存在的道德风险, 与当前政府推动、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模式有一定关系。这种模式不适合我国当前主要以分散农户为参保主体的状况。这种模式不仅给保险公司展业、理赔带来困难, 而且农户出险后往往得不到应有的赔偿。加上过多的行政干预无法保障保险公司的自主经营。所以必须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形成多元化的经营模式, 建立多元化的经营主体, 把包括合作组织在内的各种符合条件的保险主体纳入保险补贴范围, 才能使财政补贴达到预期的效果。

2.财政补贴机制本身的创新

(1) 逐步降低保费补贴比例。鉴于前文的分析, 对目前较高的补贴比例, 不能再提高, 但要降下来, 这种福利刚性是不允许的, 会降低农户投保和保险公司展业的积极性, 也会降低基层政府支持农业保险的热情。建议暂时维持不变, 待农民的保险意识和农业保险的覆盖面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再缓慢降到一个合理水平。

(2) 提高中央财政补贴比例, 实施差异化的补贴机制。一要提高中央财政的补贴比例, 加大对农业大省的保费补贴比例。农业保险属于准公共产品, 应以中央政府的责任为主, 中央财政补贴比例至少应在40%以上 (东部地区) , 对西部地区的补贴比例至少要在60%以上, 剩余部分由各省财政负担, 对市县财政承担保费补贴的责任不做强制性规定, 由各市县财政根据财力状况自主决策。二要区别对待分散的农户与种养大户和农业产业化组织, 补贴比例逐步向种养大户或农业产业化组织倾斜, 既有利于引导土地流转, 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 也有利于逐步降低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成本。三要实施差异化的风险补贴, 对不同风险实施不同的补贴率, 对高风险高费率的险种实行高补贴, 对低风险低费率的险种实行低补贴。

(3) 循序渐进地扩大保险标的补贴范围。农业保险涉及品种多、范围广, 一步到位、贪大求全容易导致力不从心而降低农业保险的效率。所以, 在农业保险刚刚起步的时候, 保险范围不能太广, 不能应保尽保, 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扎实稳妥的推进。近期中央财政应以保证粮食安全为主要目标, 以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如小麦、玉米、棉花、水稻、大豆生猪、奶牛等为主。在主要农产品保险成熟的基础上逐步扩大保险标的。对各地的特色产业要根据其在当地是否支柱产业, 来确定是否纳入中央财政补贴的范围。

(4) 增加对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的补贴力度。补贴的方式除目前的营业税和印花税的免除之外, 还应当减免经营农业保险的所得税, 并进行管理费补贴和超赔补贴。

(5) 建立中央财政支持下的统一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目前对巨灾风险实行的超赔封顶、降低保额、提供再保险、保险公司自提积存巨灾风险准备等都是以省为单位开展的, 风险分散范围小, 且受地方财政以及保险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 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所以要建立全国统一的大灾风险准备金和农业再保险制度, 适时推出农业巨灾风险证券, 增强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承保农业巨灾风险的能力。

(5) 优化财政补贴拨付流程, 减少拨付链条。在拨付流程上, 应由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与保险经办机构省级分公司结算与拨付, 不宜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下拨至市县财政, 以减少划拨链条, 提高资金安全。在拨付时点上, 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资金应实行按季结算划拨方式, 且第四季度的补贴资金应提前下拨。这样才能保障补贴资金安全, 提高财政补贴效率, 减轻保险经办机构垫付资金的压力, [5]提高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3.配套机制的创新

(1) 整合各项支农资金, 提高农业保险补贴水平和支农资金使用效率。

一是要逐步缩小灾害救济的范围, 把能纳入农业保险的灾害纳入农业保险, 逐步将政府用于灾害救济资金的一部分纳入农业保险补贴资金的范围。二是把财政对农业的价格补贴逐步纳入农业保险这一“绿箱”农业政策之中。这两项资金可以用于对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人的补贴。三是从粮食直补等国家对农民的各项补贴资金中整合一部分作为农民自筹保费, 解决农民自筹保费收缴难的问题。通过对支农资金的整合, 提高农业保险的补贴水平, 提高农民的风险意识和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 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效率。

(2) 把农拥保险同农村信贷结合起来。

不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户不能享受政府的支农信贷计划, 参与农业保险的农户还可以用农业保险单作抵押而获得农业贷款, 不仅可以提高农户的信贷地位, 还可以提高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

(3) 产品创新。

一是要从现在的保成本逐步向保产量进而保收入转变, 提高保险水平。二是逐步推行产量指数保险和气象指数保险。产量指数保险有利于激励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而气象指数保险能够降低道德风险和逆选择, 保证农户的赔付, 降低保险公司勘查定损等成本。三是适时推出风险证券化, 为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应对发生巨灾时的资金需求开拓资金来源, 以弥补农业巨灾风险损失补偿的不足, 提高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承保农业巨灾风险的能力。

(4) 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农业保险人才匮乏是目前制约农业保险经营的主要瓶颈之一, 政府、保险公司要尽快与高校建立委托培养、定向培养机制和录用机制, 以解决农业保险中的人才瓶颈。

(5) 服务机制创新。

政府应成立专门机构帮助农业保险机构掌握保险对象的有关信息, 为农户提供有关农业保险的信息资料并帮助农户选择合适的农业保险方式, 以降低信息不对称。

参考文献

(1) 庹国柱.正确解读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N].中国保险报, 2011-02-17.

(2) 施红.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激励机制[J].中国保险, 2007, (12) .

(3) 薛菁.提高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积极性的政策探讨[J].税务与经济, 2009, (03) .

(4) 石建辉.湖南农业保险试点调查与思考[J].中国财政, 2011, (04) .

(5) 吴焰.逐步完善中央财政农业保险补贴政策[J].中国金融家, 2010, (04) .

农业保险的创新 篇2

--志丹支公司“农业人口团体意外伤害保险”经验交流材料

(2009年2月7日)

各位阳光同仁:

在过去的2008年,我们志丹支公司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公司的正确领导下,以“阳光文化”为指引,以业务拓展为目标,按照总公司“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创辉煌”的公司发展战略,全体上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齐心协力,各项经营指标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经营业绩。特别是我公司开办的“农业人口团体意外伤害保险”业务更是开创了全国保险界的先河。现将我公司开展 “农业人口团体意外伤害保险”的做法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希望我公司在工作中的一些经验,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和借鉴。

一、独辟蹊径,创新思路,构想开展农业人口团体意外伤害保险业务。我公司自2007年9月份成立以来,在业务发展上不断开拓创新,把业务的发展重点放在非车险业务的拓展上。二00八年,中支公司计划在我公司办理农业人口团体意外伤害保险,这一计划下达后,我公司针对志丹县域经济发展迅速,城乡收入差距较大,政府积极寻求为农民办实事好事的现状,将此做为开展农业人口团体意外伤害保险的切入点。据调查,在志丹县10.5万农业人口中,每年

1发生各类意外事故死亡致伤约200起,患重大疾病,医疗费花费在1万以上的约180余起,灾害事故和疾病成为制约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解决这一突出矛盾,积极响应县委、政府提出的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为途径,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富裕和谐新志丹”的要求,促进县域经济平衡发展,充分发挥保险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助推器”和“稳定器”的作用,提高农民应对灾害事故的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稳定运行。我公司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议为全县农业人口办理意外伤害保险的运作模式,构想是由“政府买单、农民受益、公司运作”三方联动共赢,开创出了意外险销售的新模式,也为非车险业务拓展创出了一条新的思路。

二、措施得力,成效显著,成功签单全县农业人口意

外伤害保险。从2008年初开始,我公司以“成本、盈利、发展”的核心主题为业务发展的战略指引,通过农业人口团体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的市场营销和运作推动意外险的快速发展,实现公司业务规模与盈利的双飞跃。

一是各级领导重视,积极沟通协调。延安中心支公司领

导高度关注我公司与县政府的业务洽谈情况,曾先后两次亲临公司作指导,听取公司关于对农业人口团体意外伤害保险业务承保、理赔等方面的专题汇报,指导公司确定工作思路,参加与县政府主管领导的业务洽谈。我公司经理、副经理经

常奔赴在县政府各部门之间,积极疏导沟通,及时解决问题,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公司针对农业人口意外伤害保险客服工作的具体需要,制定并加大对此项险种的投入和倾斜力度,保证了各环节的服务措施,通过创新的服务思路和特色的服务手段,以强烈的事业心和执著的敬业的精神赢得到了志丹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

二是运筹帷幄,步步为营。在取得县政府为全县农业

人口办理团体意外保险的意向后,我公司面对此项新型险种的历史空白,在毫无任何参考资料和经验借鉴的情况下。公司上下团结一心,在阳光文化的指引下,以阳光发展观与价值观为统领,将“价值发展、实现盈利”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制定出分三步实现的战略步骤:第一步,以“成本”为战略保障。通过大量的市场摸底、调研,对采集到的保险信息和市场动态进行系统的量化分析。与此同时有6家财险公司、寿险公司参与此项业务的竞标,竞争十分激烈,鉴于当时的实际情况,我公司积极探索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办法和策略,研究制定出了专门的《志丹县农业人口团体意外伤害保险》承保方案,进而有力地提升了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第二步,以“盈利”为战略目标。牢固树立“千道理、万道理,不盈利就没道理”的经营理念。我公司结合对志丹县农业人口团体意外伤害保险业务市场总体形势的调查分析,发生意外死亡伤残的每年大约在30-40人之间,这就

为我们开办此项业务创造了良好的利润空间。第三步,以“发展”为战略指引。公司要发展必须创造价值,创造价值就必须发展有价值的业务,农业人口团体意外伤害保险业务就是很有价值的非车险业务。在业务还没有确定开办之前,我公司多次向县政府递交承保的优惠政策,理赔的具体服务措施。终于在2008年的5月6日的志丹县政府常务会上全票通过,由我公司承办全县“农业人口团体意外伤害保险”,保险标的为全辖所有农业人口10.5万人,承保计费人数7万人,优惠率为33%。保险金额为团体意外伤害保险限额每人1万元,总保险金额7亿元。保险费率为1.4‰,保险费为98万元,由县财政统一列支。

三是成立专门机构,搞好理赔服务。在中支公司领导和

志丹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了更好地为农业人口提供及时周到的保险理赔服务,体现“满意在阳光,理赔在阳光”阳光保险公司的特色服务,我公司设立专门管理机构——意外险部,由1名副经理主管,抽调2名工作经验丰富的业务和客服人员负责管理及理赔工作,设立24小时报案电话,并配备了专用查勘车、电脑、传真机、打印机等相关的硬件设施,为承保客户提供从签发保单、收取保费到受理案件、查勘定损、理赔计算、赔款支付等一站式保险服务。树立了阳光保险公司在行业中良好的品牌形象。

四是强抓业务落实,让农民受益,政府满意。自业务签

单意外险部成立后,我公司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分别到12个乡镇就农业人口团体意外伤害保险业务进行宣传,让这一“政府买单”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公司建立了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同时按照行业协会公布的保险服务标准,认真进行落实,并就农村人口团体意外伤害保险的业务特点,制定出了六项承保服务制度和八项客户服务措施。公开服务承诺,公布服务监督电话,自觉接受客户的监督。定期向县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信息反馈,赢得了政府的高度信赖和农民的良好口碑。也为公司的下一步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年来,我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克服了重重困难,稳定了与县政府的合作关系,取得了相互信任与支持。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创新思路求发展,真诚合作促双赢,才能带来业务发展上的突破和业务规模的稳固增长,逐步提升阳光保险公司在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全面巩固了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

以上是我们在签订“农业人口团体意外伤害保险”县域

通保第一单的一些做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成绩只代表过去。新一轮的目标、新一轮的考验又交付在我们的肩上。2009年,我公司将根据总公司战略目标中的具体要求,牢记“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整体推进、快速发展”的销售工作思路。团结协作,创新奋进,真抓实干,将工作做细、做实,真正使工作落到实处,确保2009年各项工作目标顺利

实现,为公司的可持续有价值发展再做出新的贡献。

阳光保险志丹支公司

农业保险的创新 篇3

1. 涵盖150多种农作物。

美国已形成了多个种类、覆盖多种农作物的农业保险产品。目前美国已有150多种农作物被纳入农业保险范畴, 可供选择的保险品种超过300个, 既包括玉米、棉花、大豆和小麦等大宗农作物, 也包括草莓、干豌豆、柑橘等种植面积少、总产量低的小品种。2008年以来, 主要农作物的参保率均在80%以上, 而且呈现稳步增加的趋势。

2. 产量险和收入险并存。

美国农业保险的产品种类包括产量险和收入险。产量险是以产量损失达到一定程度作为赔偿发生条件的险种。收入险是通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与农业保险政策相结合, 把价格变化对收入造成的不确定性纳入了风险责任之中, 以收入低于一定水平作为农业保险赔付的条件。收入险的风险保障的覆盖范围更广, 受到了农场主的普遍认可, 近年来发展较快。

二、美国农业保险体系的特点

1. 构建多层次农险服务体系。

美国农业保险体系形成了农业风险管理局、商业保险公司和各类民间组织组成的多层次体系。美国农业部风险管理局 (RMA) 和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 (FCIC) 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负责制定农业保险政策、提供农业再保险、对经营农业保险的私营保险公司进行补偿以及开发新的农业保险品种等。

私营保险公司承担农业保险的销售、理赔全程服务, 并负责质量管理、承担风险和向风险管理局提供相关数据和统计资料等。私营保险公司推出的农业保险具有商业可持续性。在2012年的农业干旱灾害的保费收入高于赔偿10余亿美元, 赔付率约为91%, 不考虑保险公司的相关运营成本, 私营公司的农业保险产品有能力实现自负盈亏。

各类民间组织积极促进农险政策的立法和推广。如美国农场局联合会 (AFBF) 等组织, 反映农户的利益和诉求, 通过影响立法机构、社会舆论等途径争取有利于农场利益的农业保险政策措施。

2. 施行对农险的供求双方进行双向政策激励。

为鼓励农场主积极投保, 政府对投保农场主的保费进行一定比例的补贴, 近年来的平均补贴率在60%左右。补贴水平由投保人选择的保障水平与保险单位决定 (FAPRI, 2010) 。该种制度设计能够加大对经济状况较差农场主的支持, 因为经济状况较差的农场主通常选择的保障水平较低, 因此支付的保费较低。为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推出更多的农险产品, 政府对保险公司实行15%以上经营补贴、税收减免, 提供低成本再保险。

3. 根据实施效果不断完善农险政策。

美国农业保险历经70多年的发展, 近10年开始大量应用。1938年经《农业调整法》授权开展农业保险之后, 美国政府相继修改和出台了《联邦农作物保险法》 (1980年修改) 、《克林顿农作物保险改革法》 (1994年出台) 、《农业风险保障法案》 (2000年出台) 、《食品、环保和能源法案》 (2008年出台) 、《食物、农场及就业法案》 (2014年出台) , 对农产品保险政策不断完善, 形成了日渐成熟的农业保险体系。目前, 农作物保险承保面积达到当年可保面积的80%左右。

4. 期货市场成为农业保险产品开发的重要基础。

美国利用期货价格开发大豆和玉米的保险产品。预测价格 (projected price) 和收获期价格 (harvest price) 等决定农民保费水平和赔偿金额的关键参数由大豆和玉米期货价格确定, 大豆使用11月合约价格, 玉米使用12月合约价格。预测价格基于期货合约的2月份每日结算价的平均值计算, 收获期价格基于上述合约的10月份价格进行计算。收获期价格高于预测价格越多, 农民获得的赔偿就越多。

大豆收入保险涉及历史平均产量 (Actual Production History, APH) , 即最近5年产量的移动平均值, 单产保险比例 (Coverage level, CL) , 基价 (Base price, BP) , 即期货价格等参数。

三、我国发展农业保险的启示及建议

1. 农业保险和目标价格政策相结合稳定农民收入。

我国目前人均耕地面积小, 农户数量大, 保险公司开发保险产品缺乏规模效应, 全面开展农业保险的将产生较高的保费费率。美国农场220万个, 农场平均耕地面积约1000亩;我国农户2.66亿户, 户均耕地面积约7亩, 土地的集约化经营程度低。目前, 引导种粮大户选择农业保险, 如采用低费率, 高理赔水平等是我国当前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相对较低时的可行选择。在我国平均经营规模达到200.2亩的家庭农场87.7万个, 引导这部分农场率先参加农业保险, 可以覆盖约1.7亿亩的耕地面积。随着农村合作社数量的增加, 单个合作社耕地面积的提高, 可以全面铺开农业保险, 取代国家临时储备政策、目标价格政策作为稳定农民收入的主要政策工具。

2. 增加对保险公司的保费补贴等激励措施。

我国目前对农业保险的支持政策主要是保费补贴, 目前的补贴比例在75%-80%之间;2007-2011年, 中央财政安排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从21.5亿元增加到97.06亿元。保险补贴施行财政补贴分级幅度的机制, 中央政府提供35%-40%, 省级政府提供约20%, 市县基层政府提供约15%;按此推算我国政府提供的保险补贴总额度为250亿元左右, 低于美国;2010年美国政府的保费补贴近70亿美元, 约合400亿人民币。但除了对农民的保费补贴之外, 我国没有对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进行补偿的政策, 也没有再保险政策扶持, 税收政策也只有在营业税方面有一定优惠, 我国应加强对保险公司的积累措施, 增加财政资金的支持额度。

3. 加快发展农产品期货期权市场。

农业保险的创新 篇4

内容提要:本文在对中国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实施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对农户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政策推动下农业保险得到了发展,但农业保险补贴政策仍有待完善;保险补贴对农户购买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在目前的保费补贴水平下农户对保险保费补贴的期望越高则购买农业保险越少,反之亦然。

一、引言

我国是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单个农户更难抵抗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种植业和畜牧业又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为了抵御自然风险、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民收入,客观上需要有效地利用风险转移机制,即发展农业保险。国际经验也表明,农业保险是最重要的非价格农业保护工具之一,WTO的有关协议也明确规定允许政府在财政上支持农业保险。

实践中,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仍面临许多问题,对政府实施农业保险补贴政策也提出了现实要求。我国于2007年安排10亿元资金在6个省份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2008年又安排60.5亿元资金在全国继续实行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府的农业保险补贴理应能够提高农户购买保险的意愿,但有学者分析指出我国保险补贴试点地区农业保险补贴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而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施红,2008)。

现有相关研究多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农业保险的理论研究。有对农业保险的外部性及农业保险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的研究(冯文丽, 2004),有对农业保险及理赔、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分析(张跃华等, 2005)。二是关于农业保险险种和费率厘定、风险区域划分的分析(邢鹂等, 2006;陈妍等, 2007)。三是关于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宁满秀等(2005)采用概率单位模型(ProbitModel)对影响新疆玛纳斯河流域部分团场和乡镇棉农购买棉花保险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张跃华等(2007)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对农业保险的需求进行了研究。四是关于农业保险补贴的定量分析。邢郦(2007)利用历年分省农业生产和价格数据模拟分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和补贴方案对农民收入和政府财政支出的影响,并对投保前后农民收入差异进行了显著性检验;施红(2008)从保费补贴和交易成本两个方面剖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运作效率的影响因素。目前为止的相关研究中,关于现行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对农业保险需求(即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影响的实证分析尚属少见。

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在对中国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的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对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影响。

二、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的实施现状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选择部分产品和部分地区率先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参加种养业保险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随后连续六个中央“一号文件”将农业保险列为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10亿元农业保险保费补贴, 2008年则安排60.5亿元保费补贴。继2007年打开政府补贴、市场运作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大门之后, 2008年中央财政将扩大农业保险补贴的试点范围,种植业保险品种享受补贴的省份从原来的吉林、内蒙古、江苏、湖南、四川、新疆6省份扩至全国主要粮食产区,补贴品种除原有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及大豆等,新增花生、油菜。中央财政补贴比例由2007年的25%增加至2008年的35%。表1为我国部分省份种植业保险及补贴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种植业保险及补贴政策所涉及的险种、保险金额、保险费率及补贴资金来源依据各地种植业特点而有所不同。各省在实施农业保险补贴政策时对投保人所在地区或种植规模有一定限制.总之,我国新一轮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起步较晚,尽管在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推动下,种植业保险和养殖业保险迅速开展,但我国农业保险补贴政策仍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

1.农业保险补贴内容比较单一,体系不够健全。我国各试点地区财政对农业保险的支持项目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保费补贴,二是保险责任分摊,三是财政兜底(庹国柱、王国军, 2002)。其中,只有保费补贴在全国开展,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的主要内容为农业保险保费补贴。

2.农业保险补贴政策与其他支农政策结合不紧密。从国外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的发展看,多数国家采取与其他补贴政策相结合的方式以保证农业保险的覆盖面。目前,我国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并未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支农政策相结合。

3.种植业保险的补贴品种仍有限。我国种植业保险的补贴品种主要集中在粮食作物,如玉米、小麦、水稻、大豆等,水果、蔬菜等其他经济作物较少。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不足会导致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从而限制农业保险的覆盖面。

4.调查地密云县的农业保险采取政府鼓励和农民自愿参保相结合的形式。但是由于农民通过村里广播获知农业保险及保费补贴相关信息,对具体操作细则包括理赔情况等并不了解,从而影响农民做出购买决策。另外,部分村将保险理赔款进行平均分配不利于发挥农业保险的作用。农户在灾害不严重的年份获得略多于保费补贴的理赔款后表示愿意继续购买农业保险;当遇到严重灾害时农户所得理赔款不足以用来恢复生产,这种做法本身不符合农业保险的原理及作用机制。

此外,农业保险补贴政策方面存在着地区间的差异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到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

三、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的作用机制

(一)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的作用机制

作为分散农业风险的一种重要工具的农业保险,可以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农民收入水平,概言之,农业保险是集众人之资解一家之难。因此,农业保险的覆盖率显得尤为重要。而决定农业保险覆盖率的正是单个农户家庭购买农业保险的情况。从世界经验看,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在实施初期提高了农业保险的覆盖率,从实践方面说明农业保险补贴对农户购买农业保险有一定影响。

由于农业保险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一方面会导致保险公司的有效供给不足,另一方面会导致农户的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对农业保险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通过保险形式转移农业风险,农户必须支付一定的风险费用即农业保险保费。然而,农民收入水平低下导致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购买能力严重不足,因此,政府有必要通过某些方式提高农户对保险的需求。政府通过保费补贴和分担风险责任的方式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运作。政府作为风险承担主体,使得农户转移农业风险成为可能。

如果将农业保险看作一种商品,则商品的价格是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对农业保险实施补贴政策相当于降低了农业保险的价格,从而提高农业保险的需求量。与此同时,政府对农业保险实施保费补贴政策意味着由农户承担的保费将减少,从而增加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购买力。理论上,农业保险补贴从这样两个方面会影响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购买。

(二)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1)户主的文化程度,文化程度较高的户主对农业保险具有更大的需求。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对农业保险的作用及补贴政策较为了解,购买农业保险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2)农民对自然灾害严重程度的评价分析表明,被调查者认为自然灾害对农户家庭收入影响越大则对农业保险的需求越大;反之,认为自然灾害对家庭收入影响不大或没有影响的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较低。

(3)农户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预期。当农户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率的预期越高则在现有水平下购买农业保险的可能性越小;反之,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率的预期较低则在现有水平下购买农业保险的可能性越大。

(4)地区虚拟变量。农业保险及补贴政策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农民了解农业保险的主要渠道为村里的广播,由于负责农业保险业务的人员也是村委会的人员,这样负责农业保险业务的人向农户的宣传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地区虚拟变量对农民是否购买农业保险有显著影响。

四、主要结论

(1)近几年开始实施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在加大,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还存在着农业保险补贴内容比较单

一、体系不够健全、种植业保险补贴品种有限等问题。

(2)农户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预期对购买农业保险有显著影响。当农户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率的预期越高,则在现有水平下购买农业保险的可能性越小;反之,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率的预期较低,则在现有水平下购买农业保险的可能性越大。

(3)农户在生产中遭遇的自然灾害严重程度对购买农业保险有显著影响。农户认为在农业生产中遭遇自然灾害越严重,则越倾向于购买农业保险;反之,则较少购买农业保险。

(4)农民的文化程度高低对农业保险的购买有显著影响。

农业保险的创新 篇5

1《农业保险条例》的重大意义

《农业保险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的出台, 发展农业保险, 充分发挥保险机制的作用, 分散和转移农业风险, 对于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 稳定农业生产, 保护农民利益, 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迅速, 承保品种已覆盖农、林、牧、渔业各方面, 开办区域已覆盖所有省 (区、市) 。农业保险已成为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到农户的普遍欢迎。为了规范农业保险活动, 保护农业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促进农业保险事业健康发展, 有必要在认真总结农业保险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制定《条例》。《条例》的出台表明了我国政府对建立现代农业风险管理制度的坚定信心, 通过《条例》将此种制度确定下来, 也有利于稳定我国农业的发展和粮食安全。《条例》填补了《农业法》和《保险法》未涉及的农业保险领域的法律空白, 标志着我国农业保险业务发展进入了有法可依的阶段。

农业保险已覆盖全国, 有必要制定法规推动其健康发展。2007年以来, 我国农业保险五年累计保费收入超过600亿元, 年均增速达到85%。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业务规模仅次于美国, 居世界第二位。2011年我国农业保险费收入达173.8亿元, 同比增长28.1%, 为1.69亿户提供风险保障6523亿元, 开办区域已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随着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 农业保险逐步发展成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保险活动, 既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又发挥了政府和商业保险公司两方面的优势。但农业保险不同于一般财产保险, 《保险法》中关于保险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以及投保、理赔等方面的规定, 与农业保险的客观情况并不相适应。而且, 我国农业保险法律制度对于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 农村基层机构参加保险的具体规定, 以及政府部门职责上的分工等问题都没有比较清楚的规定, 因此, 为了推动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 有必要制定《条例》。

2 我国《农业保险条例》的具体创新

《条例》规定国家对农业保险给予财税政策支持, 明确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农业保险工作中的职责分工;明确了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原则;根据农业保险的潜在风险、业务操作及经营结果等方面的特殊性, 规定了农业保险的经营规则。

2.1 落实国家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支持

多年来, 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业保险进行大力支持。2007年至2011年, 中央财政累计给予农业保险费补贴达264亿元。各级财政对主要农作物的保险费补贴合计占应收保险费的比例达80%。为使国家对农业保险的支持措施规范化、制度化, 《条例》规定国家支持和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 对符合规定的农业保险由财政部门给予保险费补贴, 要建立地方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等措施。通过税收和金融支持投保农业保险的的农民和生产经营组织。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精神, 引导和推动农业保险发展, 中央财政下达2013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预算指标56.6亿元, 同比增加16.7亿元, 增长41.9%。目前, 中央财政已将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推广至全国, 将关系国计民生和粮食安全的15个品种作为中央财政补贴险种, 并积极支持各地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 (2012~2020年) 的通知》第二十一条规定:在现有农业保险中, 增加制种风险较高的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等种子生产保险。”《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降低保险业务监管费收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就降低农业保险业务监管费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作出规定:对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业务免收保险业务监管费。《条例》明确规定了农业保险的性质、原则、范围、条款、组织结构、合同等方面的内容, 明确划分政府的职能范围。而且鼓励地方因地制宜, 从各地区出发, 建立地区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平台, 发展创新农业保险品种, 鼓励地方农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 努力打造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全面农业保险法律体系。

2.2 明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职责

农业保险经营运行涉及多个部门, 需要各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目前, 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在部门分工配合、协同推进方面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 《条例》中明确中央及地方相关部门职责, 有利于农业保险各项制度的有效运行。《条例》第四条规定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对农业保险业务实施监督管理。国务院财政、农林业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各司其责, 推进农业保险工作。《条例》同时要求多个部门建立农业保险相关信息的共享机制。如第五条就规定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农业保险事业工作, 建立健全推进农业保险发展的工作机制。

2.3《农业保险条例》定位于有国家补贴的商业保险

《条例》第二条规定, “农业保险, 是指保险机构根据农业保险合同, 对被保险人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中因保险标的遭受约定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疫病、疾病等保险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 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的保险活动。本条例所称保险机构, 是指保险公司以及依法设立的农业互助保险等保险组织。”《条例》中的“农业保险”与之前的概念有一定区别, 此处“农业保险”的概念指种植业保险和养殖业保险, 即种养两业保险。《条例》所采纳的农业保险定义, 在狭义农业保险基础上进行界定, 相对而言更具体, 当然, 这也会使其经营范围缩小。之前保险学界和业界一直呼吁农业保险的“政策性”, 现在条例将农业保险定位于“国家补贴的商业保险”, 这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本质上有所差异。

农业保险的外部性决定了农业保险应该是一种政策性保险, 应该由政府参与经营管理, 农业保险的经营费用和部分保费应该由全体消费者或者政府承担。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公共产品性决定了此笔费用基本上是由政府开支, 而政府作为一类组织同样也存在一个本我利益追求的问题, 在这一产品的供给上, 政府并不会非常积极。多年来, 我国农业保险主要采用商业方式运作, 与一般商业保险无异, 但是农业保险是一种风险高, 而且十分分散的险种, 经营主体很难完全自行吸收经营亏损, 所以并不适合完全商业化运营, 因此采用商业化运作的农业保险, 难以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而此次条例的出台从立法上有助于解决传统商业性农业保险的困境, 以克服商业性农业保险供给的不充分状况。加大政府在农业保险运作中的参与和支持, 使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可在短期内从形式上改善农业保险市场的供需关系, 促进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及农业的健康发展。《条例》对农业保险有无盈利及盈利多少未作明确限制, 但有规定政府对于农业保险的公共财政补贴, 因此可以认定《条例》中的农业保险是一种具有政策性之的商业保险。

2.4 对农业保险合同和农业保险业务经营规则的规范

《条例》充分总结了我国农业保险的实践经验, 对农业保险合同和农业保险业务经营规则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一是农业保险合同当事人在合同有效期内, 不得因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发生变化而增加保险费或者解除保险合同, 以保证保险合同的稳定;二是规定保险机构接到保险事故发生的通知后, 应当及时进行现场勘查, 尽快确定保险标的受损情况, 并在与被保险人达成赔偿协议后10日内, 将赔偿保险金支付给被保险人, 以保障受灾的农户能够及时足额得到保险赔偿;三是规定农业生产组织或村委会等单位组织农民投保的, 保险机构应当将现场查勘定损结果和最后的理赔结果加以公示, 以保证定损和理赔结果的公正、公平、公开;四是规定保险机构在确定保险费率和设定具体保险条款时, 应当听取省级政府主管部门和农民代表意见, 公平合理拟定, 并将结果报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审批或者备案。

2.5 严格防范农业保险经营风险

《条例》高度重视防范农业保险经营风险, 为确保农业保险依法合规经营, 真正发挥支农惠农作用, 条例作了如下规定:一是规定保险机构应当有完善的农业保险内控制度, 有稳健的农业再保险和大灾风险安排及风险应对预案, 其偿付能力以及农业保险业务的准备金评估、偿付能力报告编制应符合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二是为切实保证财政给予的保险费补贴依法使用, 规定禁止以虚构或者虚增保险标的、虚假理赔、虚列费用等任何方式骗取财政给予的保险费补贴。三是对违反条例规定行为的法律责任作了明确规定。

《条例》对农业保险在试点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加以解决和完善。如在第四章“业务规则”中, 要求保险公司在委托农经、农技、农机等乡镇级以及乡镇级以下基层涉农机构协助办理农业保险业务时, 应当与接受委托的乡镇或以下的基层涉农机构签订正式的书面合同, 确定双方权利义务, 并在合同中约定相关费用的支付, 就是针对基层业务开展中常常出现的农业保险经营费用问题所作的原则性规定。又如, 《条例》针对近年来保险公司发生的一些套取补贴的案例也有所回应:禁止以各种方式骗取农业保险的财政保费补贴, 并制订了相应的罚则。

3 我国《农业保险条例》的不足之处

3.1 农业保险经营主体是专业还是多元并不明确

《条例》第十七条规定, 保险机构经营农业保险业务, 应当经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依法批准。农业保险的实践证明, 仅依靠保险公司现有的机构体系, 很难给地域分散而又数量众多的投保人提供充分有效的承保、定损和理赔服务。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市场主体一直由人保财险、中华保险、安华保险、安信农险、阳光相互和国元农险所占据。近年来, 随着农业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 太平洋产险、中航安盟等多家公司开始以不同形式进入农业保险市场。目前已有22家保险公司不同程度地参与农业保险经营。但是我国农业保险究竟是实行专业化经营还是多元化竞争, 《条例》并没有明确规定。应在完善农业保险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的基础上, 逐步建立起专业化多元竞争机制, 由具备专业化条件的多元主体开展经营农业保险业务。

对于进入机制, 《条例》中经营主体已由“保险公司”扩大到“农业互助保险组织”, 部分省份地区一些保险中介组织也加入到农业保险经营之中。虽然《条例》范围对农业保险经营主体范围有所扩大, 但完全市场化, 也可能扰乱农险市场, 提高手续费率, 降低农业保险保费的充盈率水平, 并不利于农业保险的长期健康发展。对于退出机制而言, 也没有明确。农业保险面临特殊的风险, 而且农业保险的风险分散也具有特殊性。农业保险经营要求长期性, 不能因为丰年或是灾年而出现大量保险企业进入或退出, 这样将不利于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也影响农业产业的发展。

3.2 未明确建立农业保险巨灾分散体系

农业风险损失频率高、损失程度大, 容易发生巨额损失。在缺乏巨灾风险准备金和政策性农业再保险机制的条件下, 由于农业保险公司经营区域有限, 业务较集中, 造成风险高度集中, 参保农户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保险公司的经营也面临很大的风险。我国粮食总产量连年递增, 近年来自然气候条件也相对较好, 为农业保险快速发展和稳定经营提供了良好条件, 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我国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严重、潜在损失巨大的短板。农险业务快速增长和保障水平的提高, 风险积聚, 农业自然灾害和极端灾害突发可能危及到农业保险经营。

《条例》对我国政府在农业再保险中的主导地位不明确, 农业再保险业务缺乏科学的指导和规范, 相关人才和技术局限也成为农业再保险业务发展的瓶颈, 已限制了农业再保险市场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农业巨灾风险往往会导致巨额赔付, 导致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 严重影响保险公司持续稳定经营, 因此保险公司也有将农业保险在再保险市场上进行风险分散的内在需求。巨灾保险的损失只能由保险公司自行消化。而且, 我国再保险的一半份额都依赖国际市场, 容易导致国际市场风险传至国内, 无法有效分散风险。

3.3 缺少完善的财政支持制度

由于农业风险的特殊性导致农业保险难以获得利润基金的累积, 导致农业保险业务缺乏前期资金的投入。因此, 农业保险产品需要政府有长效的干预和财政支持制度。目前相关制度仍有待完善和落实, 对农业保险费补贴落实不到位, 农民和保险公司双方都感到没有缓解压力;保险公司的运营缺少政府补贴;保费补贴品种过少;对农业保险税收优惠幅度太小。近年来, 国外发达国家农业保险已成为政府支农的重要手段之一。如美国、日本政府对本国农业保险均给予不低于15%的补贴, 而且在发生灾害或者收成减产时, 额外支付较高额度的赔偿金额。我国在对农业保险财政支持上力度仍然不够。

3.4 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盈利出现困难

由于农业风险的特殊性, 无论从风险的基本特征还是从道德风险、保险费率厘定、费用成本等分析, 农业风险的可保性都比较差。这导致如果没有政府的补贴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肯定是要亏损的。而商业保险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 并且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宗旨的。

随着社会上财产价值的增加, 人们风险意识的增强, 对于普通的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的需求在不断加大。在此情况下, 商业保险公司自然更愿意在这些保险上投入更大的精力以换取高额的利润, 而不是去经营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在厘定费率、展业、收费、理赔等方面技术难度大, 经营风险高。首先, 农业保险尤其农作物保险, 每种农作物的特点不同, 其生长周期面临的风险也多, 在厘定费率上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 难度很大;其次, 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整体不高, 风险意识不强, 展业工作开展非常困难, 经常被误以为是传销;第三, 农民整体收入水平不高, 有时即使投保单已经签了, 交不上保费, 导致保险合同无法达成;最后, 在理赔工作上, 由于很多农村散户个人经营, 非常分散, 在进行现场查勘时费用高、成本大, 同时也需要非常专业的人才进行专业的判断。

4 我国《农业保险条例》的完善

4.1 明确多元化的涉农保险经营主体

因为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发展水平差别较大, 所以在具体设立相应农业保险经营主体时, 要考虑一定的地理区位因素。从当地出发, 建立一些专业的农业保险公司和商业保险公司等不同经营主体。考虑到农业保险的政策属性比较明显, 仍应以政府为主导, 从中央层级来说, 应该对农业保险经营给予法律上的保障、监督管理和财政支持;从地方政府而言, 应当结合本地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从政策和市场两方面考虑选择不同的涉农保险发展模式。实现扩大投保面和保证保险业务顺利开展。同时, 推动农村土地有序流转,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一是继续依法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二是在财税、金融等方面完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政策, 在税收申报系统增加合作社法人类别, 促进财政支农项目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 强化合作社财务及审计监管, 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自我发展能力;三是鼓励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 (牧) 场发展。

4.2 突出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属性

农业保险作为现代农业风险管理的必备手段, 是农业发展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国内外多年来的理论与实践对国内外农业保险业界与学界基本达成一致, 将农业保险界定为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够体现农业保险性质和特点, 而不将农业保险界定为商业保险。我国也应该将农业保险定位于国家农业政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条例》作为农业法的配套法规。从我国涉农保险经营体制而言, 不太符合农业保险发展规律。长期以来, 我国涉农保险业务由商业保险公司直接经营, 但商业保险公司也很少将涉农保险与一般保险区分开来。从我国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 人保系统垄断格局打破现象来看, 涉农保险业务也应相对分离, 否则原有的保险公司涉农保险业务混乱而趋于萎缩, 涉农保险前景堪忧。

4.3 扩大农业保险范围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鼓励商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培育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发展农村邮政金融业务, 建立农村信贷担保体系, 扩大农村金融抵押品范围。扩大涉农保险覆盖面, 探索发展渔业保险, 建立多形式经营、多渠道支持的农业保险体系。积极推动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发展, 健全农村保险服务体系。建立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制度。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险种增加到玉米、水稻、小麦等15个, 各级财政保费补贴比例平均达到80%左右, 累计带动农业保险累计实现保费约600亿元, 为5.8亿户次投保农户提供风险保障1.78万亿元。

4.4 完善农业保险风险分散机制

自然灾害由于其极强的突发性与较大的破坏性, 在短时间内可能对保险公司和保险市场产生巨大冲击, 因而引发一系列连锁理赔。引进农业保险分散机制, 有利于提高承保主体应对风险的能力, 促进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可以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 构建巨灾保险投融资平台, 一方面扩大了巨灾风险基金的资金来源, 减轻政府的财政补贴负担;另一方面将空闲资金用于资本市场投资, 为巨灾基金积累更多的资金, 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同时, 加大完善农业再保险机制。农业再保险的一方当事人通常会是政府或者政府支持的机构, 合同法律制度的设计应尽可能地考虑农业再保险的政策特殊性, 使其尽可能地符合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整体制度目标。由于我国农业再保险建设尚处于初期, 在再保险合约方式的选择上, 我国可以主要采用比例再保险中的成数再保险方式。在农业再保险补贴方面, 国际上多是通过立法对农业保险的巨灾风险再保险业务进行政策性补贴。我国除了补贴保险人与再保险人, 还可采用政府直接出资购买再保险的模式。由政府出资购买再保险, 更进一步明确了政府为农业巨灾风险的承担者角色;政府可以持续明确的财政支出来购买, 同时可以统一向再保险公司议价,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政府成立再保险基金, 以应对超出再保险公司赔付能力范围的巨灾风险。

农业保险关系国计民生, 是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和保障粮食生产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 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和实践发展滞后, 《条例》的出台, 对于促进农业保险规范化运营, 保证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均具有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说, 《条例》作为我国开创性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 所规定的的许多内容都值得肯定, 在已经实施的这一段时间里, 《条例》运行良好, 得到了地方和农民的认可, 但不可否认作为首部法规, 有些内容仍然过于抽象, 且在实践中的运作还有待完善, 对于《条例》的总结和反思, 有利于将来农业保险事业更好的发展。

摘要:我国于2013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农业保险条例》对于解决现行农业保险实践中的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也为今后农业保险事业开展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在农业保险合同和保险业务经营规则以及风险防范等具体制度上有诸多创新之处, 但在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巨灾风险分散、财政支持及企业具体运营等规定上仍存在不足, 将来可通过建立多元化涉农经营主体, 明确农业保险政策性属性, 建立农业保险风险分散体系等措施加以完善, 以保障《农业保险条例》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农业保险,农业保险条例,制度创新,实施保障

参考文献

[1]许明月.利益协调视角下我国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探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 2012.

[2]张新生.构建我国涉农保险优化发展的法律制度路径[J].农村经济, 2012, (9) :64.

[3]周宁宇.公共财政视角下政策性农业保险创新模式的思考[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2012, (6) :71.

[5]李长健, 等.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 2009, (1) :20.

[6]黎四奇.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法律平台创新的思考[J].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5) :122.

[7]张俊玲, 等.灾害风险管理与灾害保险[J].中国减灾.2013 (1) :38-39.

[8]李晓波.主体专业还是多元[EB/OL].http://www.sinoins.com/101288/101781/76392.html, 2013年3月19日.

[9]刘蔚.论我国农业再保险法律体系构建[J].中国经贸导刊, 2012, (4) :65.

[10]王保平.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路径的现实选择[J].保险研究, 2006, (9) :32.

农业保险的创新 篇6

1 中国农业保险

1.1 农业保险发展概况

国务院发展研究金融所的张玉台等[1]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农业保险业务恢复试办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政策支持的乏力和体制配套的欠缺,导致在其后的近20年中,除有2年实现微利外,其余18年均为亏损,平均综合赔付率达到120%,保险公司不得不黯然退出,农业保险业务归于沉寂。2004年,“三农”问题得到重视,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商业性农业保险均得到发展。农房保险、农作物大棚保险、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保险等农民财产保险方兴未艾,农民工意外伤害保险、农村主要劳动力意外伤害保险、农村学生平安保险等产品悄然推广[1]。据瑞士再保险公司统计,2008年底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6亿美元,约占全球农险保费收入的10%,规模排名全球第2位,亚洲第1位[1]。2010年,中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35.7亿元,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3 943亿元,覆盖农户1.4亿户次,同比增长5%,为2 066万户次的受灾农户支付赔款100.69亿元[2]。

1.2 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原因

农业保险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享有财政补贴的农业保险业务保费收入为131.73亿元,占总保费收入的97.09%[2]。而没有财政补贴的保费在总保费中所占比

*通讯作者

例仅有2.91%,由于国家补贴的项目范围有限,真正受惠于农业保险的项目少之又少。我国对农业灾害的损失补偿水平明显过低,其主要表现为:补偿手段单一;农业保险覆盖面不高;农业保险的连年亏损使农业保险的发展明显滞后[2]。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朱敏[3]归纳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保险制度不健全,缺乏立法支持。我国法律尚未明确规定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职能和作用,造成了我国农业保险的随意性,农保处于自主经营状态。二是缺乏高效运营农保的商业保险公司。农业保险的严重亏损和农业风险分散机制缺位导致保险公司经营风险日趋增大,倘若没有政府扶持,商业保险公司不愿意涉足农业保险业务。欧美的做法是通过再保险或农业风险基金等形式来分散农业保险经营者的风险。但至目前为止,在我国基本没有农业保险再保险制度与相应的再保险机构。三是农民投保的意愿低。保险市场的成熟程度随各地农业发展的不平衡而变化。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如沿海、临河和荒漠等,农户投保者相对较多;而自然灾害风险较低的地区,如中原地带,农户预期损失概率小于投保费率,因而投保意愿很低。四是轻视赔付,重视承保[4]。保险条款规定了赔付方案的唯一性,而行政干预却制定了几套赔付方案,且需要层层审批,手续繁杂,影响投保户的利益。

2 外国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起源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目前遍布欧洲、亚洲、美洲、非洲等地。一方面,由于环境污染的加剧,导致破坏农作物生产的天气事故日趋频繁;另一方面,WTO监管规则推动了政府对农业保险保费提供补贴,收入保险和指数保险等创新型保险应运而生。因此,全球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旺盛。2001年,全球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约为65亿美元,2005年达到80亿美元左右,2008年则提高为185亿美元[1]。而在全球农业保险中,种植业保险占据绝对地位。2008年,种植业保险占全球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比例接近90%[1]。全球各地的主导农险产品各有侧重。欧洲以冰雹为主要风险,而美国和加拿大流行多风险产品,日本和美国还存在以全部天气灾害为承保对象的整农庄保险,部分发达地区及个别发展中国家市场上出现了新兴的指数保险。

2.1 美国农业保险概要

美国联邦农作物保险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包括宏观层面的法律法规、组织体系和农业保险政策的研究等,微观层面的保险产品(险种)的设计,产品各个环节(销售、定损、测算)资料的收集以及农业保险的市场运作(广告、宣传、推广、培训)等都非常完善,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联邦农作物保险的运作由3个层次组成:第1层次为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5],也称风险管理局,负责全国农作物保险的经营和管理。风险管理局除了对农险的管理进行监督外,还用来协调立法机关,以及与民众沟通。第2层为有经营农险资格的私营保险公司[5]。私营保险公司先向风险管理局提出申请,获批后才能经营政府推行并予补贴的农险业务。同时,私营保险公司与风险管理局签署协议,承诺执行风险管理局的各项规定。第3层为农险代理人和农险查勘核损人[5]。农险代理人即是销售员,大部分为独立代理人,为多家保险公司代理业务。有的私营保险公司自设少量代理人,只为本公司服务。至于农险查勘核损人员则要经过风险管理局历时2年的严格培训,通过考核取得资格后方能从业。美国联邦政府大力支持农业保险[5],对参加保险的农场主给予纯保费53%的补贴;对参加巨灾保险的农场主补贴全部保费;给私人保险公司20%~25%的业务费用补贴。

2.2 日本农业保险概要

朱伟明[6]研究表明,日本的农业保险制度采取的是政府支持下的互助会社模式,即日本政府不直接经营农业保险,而是对该制度的运行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是国家实施农业灾害对策上采取的经济政策保险。该制度采取3级运营模式:最基层的是市、町、村一级的农业共济组合(农业保险合作社),农民加入农业保险合作社叫做“加入共济”;第2级是都、道、府、县为一级的农业共济联合会(合作社联合会),其接受辖区内的农业保险合作社的保险业务,并将其中的一定比例向农林水产省的农业共济再保险会计处进行再保险,并接受农林水产省的指导和监督;第3级也就是最高的一级是设在农林水产省的农业共济再保险会计处。此外,还设有农业共济基金。日本农业保险形式灵活,采取强制性保险和资源保险相结合的方式[6]:国家以立法形式对主要农作物和牲畜实现法定保险。一旦生产数量超过规定数额,农户必须参加保险。而除了生产作物以外的农机、农房及家庭财产等实行自愿保险。值得一提的是,不论强制保险或自愿保险都可享受政府的补贴。标准保险费率由正常保险费率、异常保险费率和超常保险费率3个部分组成,三者之间的界限是通过标准损失率和异常标准损失率来确定的。在超常保险费率中,超过正常保险费率的那部分,全部由政府支付。在异常保险费率中,超过正常保险费率部分的1/2,由政府支付。另外,正常保险费率中也有一部分是由政府补贴的。政府接受共济联合会的再保险,以保证农险的顺利实施。通过再保险机制,赔偿的责任由农业保险3级组织共同分担,保额比例分别为[6]:共济组合10%~20%,联合会20%~30%,政府50%~70%。如果遇到特大灾害,政府则承担80%~100%的保险赔款。

2.3 法国农业保险概要

法国农业保险主要由商业保险、郭嘉农业灾害保证基金和法国国家再保险公司3个部分构成。法国商业保险公司承保农业风险中的可报风险。而对于不可保风险带来的损失,则由国家农业灾害保证基金进行补偿。此外,法国国家再保险公司对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支持,具体提供比例再保险和溢额再保险2类保险。比例再保险是保险公司将其保费的一定比例分保给法国国家再保险公司,后者再按比例承担相应的风险。溢额再保险是保险公司自留风险不放,但当超过一定数额时,风险由法国国家再保险公司承担。法国以经济作物烟叶的互助保险最为成功[7]。法国政府立法保障农业保险,强制保险主要农作物和饲养动物;以国营保险公司作为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农民自发建立农业合作保险组织;实行免税赋、低费率和高补贴政策,保险费补贴比例高达50%~80%。另外,设立农业巨灾保障基金,大灾发生时,同时提供止损再保险。

2.4 加拿大农业保险概要

加拿大通过3方缔约(联邦、省、农民)来实施农作物保险[7]。政府制定政策、参与管理,补贴纯保费的25%、管理费的50%和再保险保费;各省设立本省的农业保险公司,承担纯保费的25%、管理费的50%和再保险保费;农民仅支付纯保费的50%。

2.5 芬兰农业保险概要

关于保费,通行的做法是,政府对农业保险进行政策补贴。芬兰等北欧国家政府按土地补贴50%,另外的1/2由农场主和个人承担30%,余下的70%再由政府补贴90%[7]。

2.6 巴西烟草保险概要

烟草在巴西农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巴西的烟叶生产组织管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烟草公司为中心来运作,政府不直接参与。巴西烟农协会[8]在烟叶生产组织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它是烟农自发组织的民间团体,代表烟农的利益,目前参加协会的烟农达85%。巴西烟农协会代表烟农同政府及烟草公司谈判烟叶价格,监督扶持资金的到位情况;更为烟农承担大风、大雨、冰雹以及火灾的保险,这就使其具有保险公司的职能,保险率一般为5.0%、5.5%、6.0%。其保险储备金,近年基本来源于烟农投保。

2.7 西班牙烟草保险概要

西班牙于1978年颁布《农业保险法》[9],这是政府参与农业保险的标志。政府不仅对私人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而且对参保农民的保费给予补贴。至于不参保者,灾后得不到任何补贴。西班牙的农险涉及所有农业领域,包括烟草种植业。政府起着杠杆作用,巧妙地利用补贴标准和保险费率的变化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投保主体不同,得到的保费补助标准亦有不同:相较兼业农民,全职农民的补助标准高出5%~14%;女性农民高于男性农民;集体高于个人等。此外,不同农作物的保费补贴标准亦不同,相较一般作物,稀有珍贵作物补贴标准要高20%左右。同时,投保标的不同,亦实行不同的保险费率。

3 外国农业保险对中国烟叶保险建设的启示

外国农业保险有多种成功运行的发展模式,其特点是因地制宜,进行商业化运作。同时,政府积极参与,提供对农业保险的立法或政策支持。至于经营模式,则涉及不同的技术问题。我国烟叶保险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烟叶保险,遵循探索、保障、自愿、灵活的原则,保障烟叶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3.1 建立和完善烟叶保险法律体制

建立烟区基层保险合作社,坚持自主自愿原则,加大烟叶保险的宣传力度,使种烟户充分了解农业保险的性质、特点和赔付方法等,运用典型保险理赔和给付案例,宣传保险的功能作用,提高农民的投保参保意识。同时,积极开发农业保险新产品,为农民提供一揽子保险保障计划[10]。农业保险的准公共产品特性,令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有责任发挥主导作用,运用政府职能推动现代农业保险立法工作。在全国性的农业保险法尚未面世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可制订农业保险的地方性法规,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将财政补贴、免税优惠等优惠政策固定下来,将保费降至大部分烟叶种植户可以接受的水平,让参保者得到风险保障。

3.2 烟叶保险为政策性保险,必须由政府主导

农业保险的高风险和高成本导致经营的高费率。中国的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依赖性大,且灾害频发,造成农业保险经营面临着高风险。因此,利润率很低乃至亏损。此外,中国农业的规模化程度较低,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理赔定损工作时间集中,开展农业保险工作量大,成本提高。一般农业保险产品具有效用上的不可分割性[11]、生产经营的规模性(这是经营农业保险的必然要求)、取得方式上的非竞争性、成本和利益的外部性、利益计算的模糊性和消费的排他性等属性。因此,农业保险产品属于准公共物品的范畴。而作为准公共物品,农业保险只能由政府主导提供。如果完全按照商业保险费率缴纳,低收入的烟叶种植户难以承受;而按烟叶种植户能接受的费率缴纳又会加重保险公司理赔风险和负担。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之一就是财政补贴,烟叶保险的保费可以由当地财政部门、龙头企业和参保烟农共同负担。而烟草工业龙头企业的参与更是工业反哺农业的必然要求。

3.3 建立规范的定损理赔联动机制,切实维护参保烟叶种植户权益

烟叶生产的分散性、风险勘查的复杂性,导致保险公司难以独自完成准确评估灾害带来的损失。建议市、县、镇组成相对稳定的勘察定损工作机构。该机构由农业、气象、统计、保险等部门专业人员参加,建立县、镇、村3级联动的责任机制和监督机制[12],并构建科学的定损评价体系,当场定损或限时办结。

3.4 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保险是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必然之路[11]

辽阔的中国地域复杂,经济发展参差不齐,短时期内经营模式多种多样,以适应不同地区的需求。但用发展的眼光看,政府支持下的商业保险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和工作效率大为提高,农业保险将因此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保险具有很大的优势,在制度建设上,有明晰的产权制度和适应市场规律的科学管理制度;在组织机构上,拥有保险技术专业人才,能大量节省制度建立和机构建立的成本;在经营诚信上,商业保险公司信誉好,从制度到技术都相对规范;在政策支持上,政府的政策性补贴,无论补贴保险公司还是补贴农民,都使得保险公司能够规避经营农业保险的亏损。一旦商业保险公司代办烟叶保险,政府则可以集中精力进行农业保险制度的建设和管理,要做的只是宏观上的监管工作,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3.5 建立巨灾风险基金

农业保险的创新 篇7

1农业保险政策的重要意义

1.1农业保险在农业的生产过程中起着保障作用

可以帮助农民在风险来临的时候, 有效的抵御自然风险, 避免承受更大的损失。农业保险对农业经济的发展, 有着跨时代的意义。

1.2农业保险可以在农业受到自然灾害的损失时, 给予及时有效的补偿

对农民的基本生活做出有效的保证, 解决温饱问题, 对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做出很好的保证。

1.3农业保险对于全面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实现现代化农业, 也有着重大的发展意义

全面的普及农业保险政策,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是保证农民正常生活工作的关键, 也是实现农业受灾风险转移的关键。

2农业保险政策的发展现状

2.1农民对农业保险认识不够, 参加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不高

由于缺少知识的宣导, 保险意识的传授, 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识不够全面彻底, 也不太相信农业保险, 从而导致农民不太愿意参加农业保险。另一方面, 保险只有在灾害发生的时候, 才能体现其作用。农民对于这样的保险存在形式不能接受, 认为购买农业保险增加了家中的经济困难, 对农业保险持有抵触状况。最后, 由于农民的收入能力有限, 可以用来支配的资金相对来说也不够富余, 大多数的农民都不肯定农业保险的价值作用, 不认为对自己起到作用, 心存侥幸, 认为灾害不会发生在自家的庄稼上, 参保意识不强。

2.2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农业保险在各级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 各级财政大幅增加对农业保险的补贴支持, 对种植业、养殖业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占保费的比例超过50%, 远大于农民所缴纳的保费比例。

2.3农业保险机构组织形式呈现多元化

在鼓励人保、中华联合等全国性保险公司积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同时, 保监会先后批准了多家专业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 目前, 经营农业保险的保险组织形式主要有:股份制的商业保险公司形式、专业农业保险公司、农业保险合作组织、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外资或合资农业保险公司等, 保险经营主体日益丰富, 并形成向多元化发展的态势, 推动我国农业保险稳步向前迈进。

3农业保险政策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3.1农业保险政策对农业生产起到稳定作用

参加农业保险后, 可以防止农业生产在自然灾害后, 受到的影响最小化, 风险由以前的农民自己承担转嫁到保险公司身上。在农业风险发生后, 可以通过保险公司取得资金补偿, 可以保证农业的再次生产, 不至于自身生活产生困难。由此可见, 农业保险对农民的农业生产起到保护作用, 保持了农业生产的连贯性。

3.2农业保险政策对于农民的消费观也有所改变

基于农民的收入水平低的原因, 每一笔资金的支出都有限, 每一笔钱都用在迫切需要的地方。农业保险可以将农民对收成的担忧转移, 也可以保障农民的再次生产, 农业保险是农民资金收入的再分配, 通过购买农业保险, 不仅可以实现农产品的平衡供应关系, 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农民的消费观念。

3.3农业保险政策可以实现资金的最大价值

国家对农民的扶持力度与日俱增, 越来越加大对农民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 出台了更多的符合农民利益的相关文件。通过参加农业保险, 可以实现国家扶持资金的最大限度利用率。中央政府的扶持, 同时也带动了地方政府的合理扶持, 这也在整体上增加了投入资金的总量。逐年增多的投入, 使农民在金钱分配上, 有了更多的选择, 有效的缓解了农民的经济压力, 参保率也逐渐上升。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的出台, 农民不仅享受到了国家的好处, 也表现了国家对农民农业的重视。

3.4农业保险政策能够合理改善农业结构

通过对农业保险政策的有效推广, 在惠民的同时, 也提升了农民的自身水平。在了解农业保险政策的作用后, 农民对于科学种田有了更大热情, 积极参与。农业保险的风险转移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了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 积极的扩大生产规模, 采用新型技术, 科学种田, 引用外来种子, 创新产品。农业保险有效的保证了农业的生产以及粮食的稳定, 拉动了农业生产的进程, 对社会的整体保障也间接起到了作用。

3.5农业保险政策对农业的经济补偿作用

农业保险, 已经成为农业受灾后重要的资金补偿方式。通过资金的补偿, 可以有效的恢复灾后生产及建设。天气气候的不确定性, 以及不小心的人为失误, 导致农业生产的灾害频繁发生, 参保后的农民, 就不需要再为没有收获而陷入困境。农业保险的经济补偿, 保障了农业的生产, 促进了农民继续务农的心态。

3.6农业保险政策的推广有益于现代化农业的开展

农业保险的自我完善以及灾后的经济补偿, 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农业保险的重要作用, 也让农民越来越相信了农业保险, 国家和社会各界也都越来越认可了农业保险的不可代替作用。农业保险的全面普及, 对于发展现代化农业, 促进农业方式的转变, 也有着相当大的保障作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 农业保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7农业保险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

在我国,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其波动是引发国民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因素。因而农业保险在直接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健康稳定发展的同时, 也间接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结束语

通过以上可以总结出, 农业最为我国的基础性产业, 还有很多的不完善之处, 还有很多的脆弱之处, 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制约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虽说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农业保险可以在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保障作用, 对于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建设发展, 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只有全面普及开展农业保险政策, 才会加快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康峰.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金融服务支持[N].金融时报, 2012.04.09.

[2]马志刚, 赵登华.加快发展农业保险推进农业现代化[N].经济日报, 2011.02.26.

农业保险的问题与对策 篇8

一、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农业保险作为一种主要的风险管理形式, 伴随着农村经济改革和农业市场化的进程。我国农业保险自1982年恢复试办以来, 一度得到较快发展。1982~1992年, 农业保费收入由23万元增加到8.62亿元, 年均递增127%, 鼎盛时期的1992年也仅占总赔偿额的25%左右。1993年以后, 农业保险业务则迅速萎缩。到2003年末, 农业保险赔款仅占总补偿额的5%。2004年, 全国农业保费收入3.77亿元, 同比减少0.88亿元, 负增长18.86%, 农险保费收入仅占产险业务保费收入的0.35%。2005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7.29亿元, 初步扭转了农业保险逐步萎缩的局面。2006年, 全国实现农业保险保费收入8.46亿元, 同比增长l3%;赔款支出5.84亿元, 农业保险保额达733.21亿元。但据专业人士估计, 中国农业保险的盈亏平衡点大约为69%左右, 而l985~2004年农业保险的简单赔付率平均达到87.24%, 农业保险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同时我国广大农村的保险覆盖率还相当低, 行之有效的农业保险在近期内也不可能在农村广泛开展, 这与国民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极不协调。所以如何发展农业保险市场是当务之急。

二、当前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 农业保险缺乏完善的立法支持

我国对这项政策性保险业务至今尚无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及相应政策予以扶持。《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主要是规范商业性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 对农业保险的规定是很笼统的。其中的149条规定, “国家支持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 农业保险有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而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农业发展和保护制度, 它对相关法律的依赖程度是相当强的。从国外农业保险立法的背景和农业保险制度变迁乃至农业经济发展的历史视角考察, 农业保险的产生和发展作为一种诱致性的制度变迁, 其立法的意义远超出一般的商业规范性法律制度。

因此, 建立健全我国农业保险法律制度是农业保险市场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只有制定了农业保险的法律规范, 农业保险才能依法经营, 健康发展。

(二) 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缺位

1996年, 各保险公司开始商业化转型。对属于政策性险种的农业保险, 国家不再有补贴。农业保险的商业化运营, 使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业务风险集中, 再加上农业保险的综合赔付率较高。形成了保险公司“小保小赔, 大保大赔, 不保不赔”的现象。由此, 农业保险经营主体不断减少, 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出现不足。目前还在开办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将农业保险与其他商业保险等同对待, 在逐利心理的作用下, 这些保险公司也在压缩承保的范围、数量和险种, 这样就造成在自然灾害发生较少的地区和年份, 保险公司热衷于开办农业保险这一业务, 而在灾害多发的地区和年份则相应地进行战略性的收缩。

(三) 农民收入水平低, 保险意识淡薄

众所周知, 农业保险直接面对的是广大的农民, 农民是农业保险市场需求的主体。但是,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民收入水平低, 限制了保险投入。保险是一种消费型商品, 但不是生活必需品。只有在满足了衣食住行等最基础消费之后, 人们才有可能将剩余的钱投入保险。低收入水平决定了绝大多数农民还不具备购买保险的能力。另外农村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农业保险宣传力度不够, 落后的传统观念制约了保险在农村的发展。造成我国大多数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识远远不够, 对农业的风险防范意识也比较淡薄。广大农民薄弱的农业保险意识是阻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四) 农业保险赔付率高、承保率低

由于农业生产尤其是种植业和养殖业“靠天吃饭”的高风险和不可预测性。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风险大、赔付率高, 而若想有利可图, 则必须提高保费, 这又往往会超过农民的承受范围, 加上农户的保险意识不强及保险产品价格和农民收入之间的落差, 导致“农民保不起, 保险公司赔不起”的尴尬局面。据有关专家统计, 我国自然灾害的平均损失率:粮食为6.5%、经济作物为6%、大牲畜为1O%, 如果按照这样的损失率来收取保费的话。无疑费率之高是令人难以承受的。更何况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总体来说还比较低, 投保积极性自然缺乏。另一方面, 如果考虑到农村居民缴费能力因素, 厘定的保险费率过低, 保险公司又将出现亏损, 无法正常经营下去。

三、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对策建议

(一) 建立健全我国农业保险相关法规

我国现行的《保险法》是一部商业保险法, 而农业保险是政策性保险, 用现行的《保险法》指导农业保险会存在许多不足, 使农业保险中的许多领域都存在着法律上的不完善。因此, 急切需要国家立法部门尽快制定和颁布《农业保险法》, 把农业保险纳入法制化轨道, 在我国农业保险的经营实践中, 政府、保险公司与农户3方行为的规范问题, 问责主体的明确问题以及部分农险赔付案中出现的纠纷问题亟待有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来解决。使农业保险依法实施, 保险机构依法经营、农业权益依法得到保障。

(二) 建立多层次的农业再保险体系

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农业保险经营难度大、赔付率高等特点, 农业保险承担风险责任的能力和赔付能力有限。在此情况下必须通过再保险方式, 在更大范围内分散风险, 分摊损失。西方推行农业保险的共同特点是利用行政手段建立多层次的再保险体系, 这也是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瓶颈问题。

农业再保险的基本职能是分散农业保险人承担的风险责任。保险的目的在于分散风险, 当保险人承担的风险过大, 威胁到保险人自身的经营稳定时, 保险人可以利用再保险方式, 将风险在保险人之间分散、转移。在我国农业风险频繁发生的情况下, 农业再保险就显得更为重要。国家可利用再保险体系支持农业保险, 以财政收入补贴农业保险的费用和经营亏损。再保险体系的建立, 可提高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引导经营重点、费率厘定, 增加手续费收入, 增强经营主体的内控制度建设, 提高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

(三) 制定税收优惠政策

在实施财政补贴的同时, 对农业保险提供税收优惠是国际普遍的做法, 也是我国应予以重视的。目前, 许多国家对农业保险免征一切税收, 而我国现行税制规定的农业保险免征营业税和印花税仅限定在种植业和养殖业方面。这在一定时期对减少灾害损失、降低农民收入波动的幅度和促进农业保险发展, 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 农业保险应全面介入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市场。无论是农民人身还是其财产, 无论是农田水利设施方面还是农产品深加工, 都要有相应的保险服务。因此为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 今后政府应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制订税收优惠政策, 逐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参照国际经营和我国现行对涉农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可以考虑在免征种养两业营业税和印花税的同时, 免征种养两业的所得税;对其他涉农保险营业税按5%先征, 按3%返还, 印花税按0.1%先征, 按0.05%返还, 将返还的税金充实风险基金等。

(四) 重视农业保险宣传教育

我国开展农业保险应该在加强农业保险的宣传和推广上下工夫, 在广大农村和农民群众中深入开展农业保险的学习和宣传, 做大量的农业保险宣传教育工作, 以提高农民的保险意识。

既要考虑到农村地域分散、交通不便、通讯落后等特点, 又要考虑到农民文化水平低, 小农意识严重等特点。宣传形式要多种多样, 内容要实实在在, 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 让他们了解农业保险的功能与作用, 了解保险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分散风险、消化损失的互助机制, 使他们心服口服地参加保险, 避免强制性的负面影响。通过加强宣传教育, 使广大农民认识农业保险、了解农业保险、接受农业保险,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摘要:随着三农问题逐步受到重视, 农业保险问题再次备受瞩目, 但我国保险发展非常滞后, 尚难以满足社会的保险需求。保险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不相匹配, 这不仅与保险业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不相称, 而且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保险业发展趋势及作用严重不符。必须健全我国农业保险相关法规, 建立多层次的农业再保险体系, 制定税收优惠政策, 重视农业保险宣传教育等, 以确保农业保险能够长足发展。

关键词:农业,保险,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郭昱.对创建我国农业保险外部发展环境的几点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7 (8) .

[2]李琴英.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冷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7 (2) .

[3]张裕东.对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思考[J].集团经济研究, 2007 (8) .

[4]杨燕.关于建立农业保险法律制度问题探讨[J].证券与保险2007 (8) .

农业保险的创新 篇9

关键词:农业保险,相互保险,必要性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 农业尚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中, 农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 尤其是自然灾害发生时, 单个农户抗风险能力很低。而作为抵抗灾难的有效手段——农业保险, 与世界发达国家甚至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仍然处在相对落后水平。相互保险公司在国际农业保险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在发达国家盛行, 甚至是这些国家经营农业保险的主要组织形式。本文仅就相互保险在我国农业保险中应用的必要性进行探讨。

一、加强农业防灾减损的需要

防灾减损是降低保险经营成本、提高保险经营效益的主要手段, 是保险制度有效运行的前提和基础, 在农业保险经营中尤为重要。由于我国农业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大、覆盖面广、经济损失严重, 防灾减损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防灾防损却是我国农业保险的薄弱环节, 防御工程设施不完善, 防灾防损技术落后。而且在股份制公司中, 由于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利益的不一致, 投保农民对商业保险公司的防灾要求和防灾工作不关心, 认为即使受灾也有保险公司理赔, 防不防问题不大, 灾害前不积极防灾、灾害后不积极救灾的现象经常发生。

但在农业相互保险中, 投保人和保险公司的利益密切相关, 这是投保农户积极主动防范风险的根本动力。投保农户不会再消极地对待农业风险, 他们会主动联合起来, 利用对当地农业风险熟悉了解的优势, 调动各方面的资源, 采取必要的风险防范措施, 积极构建农业风险预防机制, 将灾害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点。灾害发生后他们也会对其面临的风险情况有更清楚的认识和评价, 自发地互相联动, 抢险救灾, 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水平。而且, 相互保险公司的投保农户所在地域和经营业务也相对集中, 便于保险公司提供防灾减损的措施, 指导农民进行防灾减损工作。

二、降低农业保险高成本的需要

第一, 农业相互保险可以降低机构成本。一方面, 农业相互保险公司不涉及上市, 投保农民即是公司所有者, 董事会和监事会等职能部门大大减少, 组织形式相对简单, 大大降低了相关管理费用。另一方面, 相互保险公司不需设置庞大的营业机构, 具体工作可以委托会员代表进行, 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经营费用。第二, 农业相互保险有效降低了委托代理问题引发的成本。农业相互保险公司没有股东, 公司经营的目标是各个成员的利益最大化, 避开了股份公司中股东和投保方之间的利益冲突, 所有者和客户之间就红利、融资和投资策略而可能出现的冲突可以内在化, 有效降低了委托代理问题引发的成本。第三, 农业相互保险有利于降低定损理赔的经营成本。相互保险公司的会员都是农业生产者, 对农业生产、农产品价值和本地灾害损失发生的情况都比较熟悉, 具备查勘定损涉及的农业生产专门知识, 便于定损理赔, 可以大大减少组织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第四, 农业相互保险能够降低销售成本。相互保险公司拥有特殊的销售渠道, 其农业保险的业务类型和农业保险区域相对集中, 保险标的的同质性高, 因此省去了中间代理的环节, 成功降低了销售成本。

三、解决农业保险经营管理困难的需要

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的农业生产条件相差很大, 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 农业风险状况地区差异大, 对保险保障的需求也各不相同, 而且农业保险的核保、定损、理赔工作需要专业的技术知识, 这是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 国内农业保险的展业难、核保难、定损难、理赔难问题一直难以解决。股份保险公司作为我国保险业的主要组织形式, 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阻碍了保险创新, 不利于保险业的持续发展。

农业相互保险却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 同一地区的农户合作成立的相互保险公司可以自主选择经营领域, 设计特定险种, 开展特色服务。因此, 相互保险公司适合我国农村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风险状况不同、保障需求各异的现实情况, 可以更好地满足我国保险农业市场地区差异化的需求。另一方面, 参加相互保险的农户对当地农业生产经营情况、农业产品价值、农业风险和农业专业技术知识都比较了解, 对灾害损失和赔偿额度的确定容易达成一致, 农业保险中核保、定损、理赔等复杂问题更容易解决, 大大减少了理赔纠纷, 解决了农业保险经营管理中的问题, 极大地提高了农业保险经营管理的效率。

四、解决农业保险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的需要

农业保险本身的复杂性、专业性和覆盖面的广泛性, 导致农业保险活动很难控制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而我国农业生产以小规模个体农户分散经营为主, 地域广阔, 业务分散, 农业保险业务中存在更为严重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具体表现为低风险者不投保, 投保的农户面临高风险, 或者按低费率参加了保险后又从事高风险项目等。造成了保险费率低于保险标的的风险程度, 保险公司收取的保费不足以应付赔款, 严重影响保险公司的经营稳定性。据统计, 我国农作物保险中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给保险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占保险赔款的20%以上, 牲畜保险中则更为严重。农业相互保险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 相互保险组织是由同一地区的农户自愿互利组成的, 农户之间彼此熟悉, 对于农业生产过程以及所面临的风险因素也都比较清楚, 能够形成自觉的监督机制。而且, 相互保险公司的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合二为一, 这种比较优势弱化了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可以有效地防范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极大地提高了农业保险的经营效率。

其次, 相互保险公司中每个参与的农民既是投保人, 又是公司股东, 公司以广大投保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 这就从主观源头上消除了投保农户的道德风险隐患。而且投保人作为公司的所有者享有公司的控制权和分享公司盈余的权利, 农户们的个人利益和公司的经营效益紧密地结合起来, 投保农户之间就会自觉自愿地相互加强监督, 避免个别投保人的道德风险, 可以有效地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梁敏:论相互保险制度在农业保险中的适用性[J].农场经济管理, 2007 (02)

上一篇:影视艺术类高校下一篇:文化建设与群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