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讲好故事

2024-06-06

怎样讲好故事(共10篇)

怎样讲好故事 篇1

多年来, 我尝试在班会课上发动学生讲故事。通过讲故事, 我发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增加了学生的阅读技巧, 培养和训练了学生接受信息和贮存信息的能力。讲故事的主要手段就是讲。“讲”, 一方面指“讲话”, 另一方面指“表情”。这二者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必须运用好。

一、讲话

所谓讲话, 就是通过讲故事人的直接叙述, 说明故事的情节和内容。怎样运用好讲话这一手段, 具体地说是:

1. 做到口语化、随意化

口语化, 就是要做到讲得顺口, 听着顺耳, 让听的人一听就懂。随意化, 就是不“死”照着书面讲, 得有加工过程, 无论是叙述、描写、对话、抒情, 都要力求用鲜明生动的口头语。如, “宝宝, 奶奶带你去公园玩”。这是一种对幼小孩子说的, 用的是鲜明生动的口头语。另外, 多用形象化的词汇和表示音响、动态的词句。像, “河水哗啦哗啦流”“青蛙扑通一下, 跳到水里”“小明‘哇’的一声大哭起来”等, 使听众听闻其声, 如见其形, 如临其境。

2. 注意说话的速度和节奏

讲故事要求速度快而不乱, 慢而不断。什么地方快, 什么地方慢, 根据内容的需要而选择, 速度无论是快还是慢, 都应吐字清楚, 层次分明, 让人听得一清二楚。这就是掌握好每个字的发音、每句话的层次, 处理好必要的停顿, 使听故事的人感到像听音乐似的, 有节奏感。《小猫钓鱼》中:“小猫在河边, 钓了一条又一条”中间没有停顿, 可是按照生活习惯, 说的时候, 应该是“钓了一条———又一条”中间停顿一下, 给人真的有一条条鱼儿, 一一地数着的感觉, 停顿要做到藕断丝连, 吸引听众。

3. 掌握声音的高低强弱

在表达思想感情变化时,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声音也要有高有低, 有起有伏, 高兴的时候, 声音就要高一些, 烘托出热烈、兴奋的气氛;悲哀的时候, 声音就要低沉一些, 显出压抑的气氛;紧张的时候, 就要压低声音, 制造紧张的气氛;一般平常的事, 就用平常的语调。

儿童故事《鸡毛信》中, “海娃送情报的路上, 迎面碰上了鬼子, ‘站住!’鬼子哗啦一声举起枪, 对准海娃……”故事情节发展到这里, 听众一方面替小英雄捏了一把汗, 一方面又为海娃若是送不出情报, 将误了大事着急, 气氛是紧张的。讲这一段的时候, 就要压低声音, 说得快些, 以制造紧张气氛。

童话《巨人的花园》故事到最后:“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 爬上巨人的肩膀, 尽情地玩耍, 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 感到无比的幸福。”讲这一节时声音就要高些, 以烘托出巨人和孩子们喜悦的心情和欢乐的气氛。根据故事的不同内容, 声音也由低到高, 或由高到低。在表示警告、命令时, 我们应当先低后高, 有低有高, 如, 《狼和小羊》中, 狼的话就是这种情况:“狼把眼一瞪, 对小羊说‘谁叫你把水给我弄脏啦?我非吃了你不可!’”声音应由低到高;在表示悲哀的感情时, 就要用由高到低的声调, 才能表示出沉痛的感情。如, 小羊的话:“小羊大声喊, ‘你太不讲理了!’可是, 到了后来, 还是被恶狼吃了。”这样掌握语调, 能够鲜明地表达讲故事人的爱憎感情。

二、表情

在讲故事过程中, 运用好“表情”也是很重要的。所谓“表情”, 就是通过讲故事的人, 把故事中人物的语言、手势、眼神和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表情”运用得好, 能引起听众的联想。

1. 用声音变化来“表情”

故事中有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人, 只用一种声音, 就很难区分不同人物的特点, 若讲故事的人模仿不同人物的声音表出情来, 效果就不一样了。《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中, 猪八戒偷懒、嘴馋, 但又天真、朴实, 讲时用较慢而又浑厚的声音来形容它, 就能将八戒的可爱而又有些小毛病的性格刻画出来。

在刻画正、反面人物时, 可以把他们阴险、奸诈的性格表示出来, 还可以适当地丑化一下, 但是在表现正面人物时, 要防止油腔滑调。对人物的不同情绪, 要用不同的语气来表达, 争吵时, 要气势汹汹;谈心时, 要娓娓动听;喝醉酒的人, 神智不正常, 说话舌头不灵活;奉承拍马的人, 说出话来低三下四。总之, 要通过声音和语气的变化, 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等情感。

2. 用姿势来“表情”

适当的借助于姿势, 帮助听众理解故事的内容是很重要的。讲故事的姿势, 主要是手和眼, 即用手的动作和眼睛的神情, 做出符合故事内容要求的姿势来。比如《小木偶的故事》中, “老木匠左瞧右瞧, 总觉得小木偶脸上还少点什么”, 在讲到“老木匠左瞧右瞧”这一环节时, 讲故事的人, 把头一伸、再一歪, 就像真的在仔细端详着什么, 这样就比较形象地把老木匠的动作表达出来了。

3. 用口技音响来“表情”

讲故事中用一些口技, 能使故事“表情”更生动。汽车开来了, 就“嘀———嘀”;刮风了, 就“呜———呜———呜”;说到翻书, 就翻翻桌上的稿纸。这样, 能收到比较形象的效果。

总之, 讲故事是进行口语表达训练的一种好形式, 有利于交际功能的更好发挥, 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语汇,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也谈怎样讲好一堂课 篇2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将新课标理念和教学方法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去,如何使用新教材,如何将新课标理念和课堂教学实际相结合,一直是老师探讨最多的话题。

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追求生成性、领悟性,但违背生成规律缺乏有效的引导,也会导致学生无所适从。

作为课堂的设计师,要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不断随着学生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高,及时提出更高要求,及时更改教学设计内容。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应从简单逐步走向复杂,循序渐进,实实在在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读书、思考、做练习认真细致的习惯。老师应该给足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不要让学生很快说出答案,应杜绝学生信口开河的发言习惯,让学生学会倾听,有问题举手发言,有序发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取决于对知识的理解领悟程度,每个学生的理解力是不一样的,一定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要想使一堂课高效完美,老师应该从以下几点努力:

1.课堂教学目标清晰明确,时刻注意教什么,怎样教,最终要达成什么目的,时刻摆正自我心态,打造自然和谐的生成,努力做到深入浅出,水到渠成,不违背规律,不拔苗助长。

2.认真钻研教材,深刻掌握新课程标准和教材本身的内在要求,提高预设的可变性,不死搬硬套,根据课堂变化的情况随时改变自己的教法。

3.设计问题有针对性,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提问有价值的问题,提问学生感兴趣或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要求,做到教师主导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相结合。

4.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流程,不要照本宣科,自我陶醉。作为一名教师,上课绝不是单纯讲授知识,重要一环是把课堂组织好,也不能使课堂教学活动只是教师的活动或只是少数几个学生的活动,而是要全班学生都活跃起来,都在教学活动中受到效益。做到每一堂课都树立:“服务”意识——为学生的学习服务。“需要”意识——为学生的需要服务。“生成”意识——根据课上发生的情况或某种需要,随机调整。“效果”意识——让学生一课一得,学以致用。总之,课堂教学要力争做到:教学与艺术联姻,高效同乐趣俱来。

怎样讲好高中数学概念 篇3

如何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创设情境,正确引入概念

引进新概念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发现规律、作出归纳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不要生硬地抛出概念,让学生死记硬背,应力求顺乎自然、水到渠成,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历出发,帮助学生建构新的概念。比如:周期性的概念,我们可以列举生活中的一些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的现象,如:日历、课程表。再如:我们讲等比数列概念时,可以启发学生类比等差数列的定义给出,甚至还可以鼓励学生探究等和数列与等积数列的概念。

又如在讲授“复数概念扩展”一节时,我先让学生解一些学过的方程,从中了解到数如何从自然数集逐渐扩展到现在的实数集。然后举出方程,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对于这个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无法解决的问题,就需要用新的工具去解决它,这样就引出了虚数单位i,也就逐步把实数集扩展到了复数集。因为有了前面的经验,学生对于数集的扩展就比较容易接受了,虚数概念也就变得不难以理解了。

万事开头难。一节课的质量好坏,开始的引入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一节高水平的课,往往开始就是非常精彩的。

二、正确理解概念,抓住概念本质

数学概念非常精炼,寓意深刻,要把概念讲清楚、讲准确,需要对概念作辩证的分析,对概念中每一词、句进行仔细推敲,用不同的方法揭示不同概念的本质,通过对本质特征的分析,带动对整个概念的理解。

对于概念课的教学,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记住概念和公式的条件和结论是什么?是否可逆?它们的关系式是不是充要条件?其次,在学生掌握条件和结论以后,具体讲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搞清概念间关系,对于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可以做些比较,帮助理解其中的联系和区别,最后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再变化,再综合应用。在集合一章中,我就采用这一方法,把“子集”和“真子集”两概念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又把“交集”、“并集”和“补集”,三种集合运算联系起来,先从定义及表达式上反映它们区别,再在文字图上结合一些题目加以比较,使学生能更直观地看到集合间运算的关系,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掌握好这一知识点。

再如差数列的概念:一般的,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

在等差数列的概念教学中,如何理解“从第二项起”与“同一个常数”这两组关键词?我们可以构造反例说明,如果没有“从第二项起”的限制,第一项不能与前一项相减;如果没有“同一个常数”,举反例:1, 3, 5, 6, 12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等于常数,但此数列不是等差数列,从而说明这两组词缺一不可。

在函数周期性的概念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析“定义域内任意一个值x”的含义,是指取函数定义域中的所有x的值。如果在定义域内有一个x0, f (x0+T)≠f (x0),那么T就不是函数的周期。

在线面垂直的概念中: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垂直,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在分析概念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着重分析“任意”一词:“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表示“平面内的每一条直线”或“平面内的所有直线”但不能理解为“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

三、通过变式教学,突出概念的本质

在引导学生着重正面理解概念的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反例和容易引起对概念发生误解的问题,通过设问和讨论来正确地把握概念。

例如:曲线与方程的概念学生普遍感觉难以理解,我们可以举例、通过变式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变式问题:如图所示的直线,其方程是y=x,那么,用下列方程加以表示对吗?为什么?(1); (2) x2-y2=0; (3) lgy=lgx; (4) 2y=2x。

四个方程的变式,产生强烈的对比,使学生加深了对曲线与方程的概念的理解。

再如,椭圆的定义式,学生常常笼统地记为: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定长的点的轨迹。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链,让学生讨论:

(1) 平面上的动点P到两定点,(3, 0)的距离之和为4,则P点的轨迹是什么?

(2) 平面上的动点P到两定点,(3, 0)的距离之和为6,则P点的轨迹是什么?

(3) 平面上的动点P到两定点,(3, 0)的距离之和为8,则P点的轨迹是什么?

通过分析容易得到: (1) 当2a<2c时,轨迹不存在; (2) 当2a=2c时,轨迹为一条线段; (3) 当2a>2c时,轨迹为椭圆,这样就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椭圆概念中“a>c”这一条件的理解。

四、帮助学生记忆

讲好慈善故事 篇4

6年来,在慈善工作实践中,我接触到为慈善事业操劳的县领导、慈善一班退下来的老伙计,更多接触到了全县各界爱心人士、处在基层的贫困群众。在与这些群体的接触中,我耳闻目睹了很多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可惜没能及时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一个个慈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文明道德,释放着正能量。作为一位慈善工作者,有义务、有责任、有必要把亲身经历的可歌可泣的慈善故事发掘出来,让它们成为激励人们崇慈尚善、向好向善向上的精神动力。所以我想借贵刊一角,把我经历的慈善故事一一写出来,分期分批的奉献给慈善工作的同行们,奉献给为慈善事业辛勤劳动的各界朋友们,让大家共同分享慈善成果。

今天先与大家分享两个故事。

十七年不弃不离的好妻子

台前县孙口镇是革命老区。解放前夕,刘邓大军奉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之命,抢渡黄河,挺进大别山,继而解放全中国。渡河指挥前线就设在孙口村,这里的群众为了保证刘邓大军顺利渡河,千方百计为部队出人、出力、出物。木料、门板用来造船,粮食、蔬菜供应军队战士,青壮劳力主动出任船手,为渡河部队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现在这里建立起“刘邓大军渡河纪念碑”,刘邓大军渡河纪念馆则成为河南省红色教育基地。这里的人民群众对党忠诚、朴实厚道,有着良好的传统美德。

在这种大氛围中,一个家庭更显其民族精神,这就是17年侍奉高位截瘫丈夫、不弃不离的好妻子胡新华。胡新华嫁给王常柱已30多年,两人相伴相随,勤劳度日,遗憾的是一直未能生育后代。但两人彼此相爱,互不嫌弃,共同维系着家庭,结婚四五年后,他们抱养了一个女儿,一家人其乐融融,生活美满幸福。天有不测风云,在98年一次车祸中,丈夫王常柱被撞成重伤,虽保住了生命,但高位截瘫,整个下肢没有了知觉,只能整天躺在床上。胡新华一边要照顾高位截瘫的丈夫,一边又要照料幼小的女儿,还要劳动养家糊口,生活的重担落在了她一个妇女身上。丈夫王常柱曾哭着要求她离开这个家庭,女儿也曾要辍学帮她干活,但她坚定地拒绝了。社会上也有不少人劝她离开这个家庭,摆脱艰难的处境,但她坚定地说:“人不能没良心,常柱正在难处,如果我离开这个家,就等于送常柱去死,我要把女儿供到大学毕业,让常柱好好享受一个正常家庭的温暖。”再苦再难,再累再穷,她不离不弃。

功夫不负有心人,女儿于2013年考上大学。正是在救助她女儿王晓倩贫困大学生时,我才了解这个了不起的家庭,了解了这位好心的女强人胡新华。今年胡新华已五十四岁,做了静脉曲张手术,女儿还有一年大学毕业,生活仍然困苦,但她决不离弃,也决不放弃供女儿大学毕业。镇民政、县慈善总会及亲朋好友,爱心人士、邻里都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她的大爱、美德和精神感动着很多人。虽然她的生活贫困、艰难,但她这种顽强的精神和气质将与世长存,她是人们心中最美的妻子。

凡乐春节探亲

孟凡乐是侯庙镇孟楼村的一位大学生。他是家中五个孩子中第四个考上大学的。一家姊妹五个,五个大学生,父亲是位普通教师,母亲是位老实巴交的农民。一个乡村教师家庭供养五个大学生,简直是天方夜谭。而这个家庭的父母硬是从牙缝中扣出节俭的钱,无论如何也要保证五个孩子完成大学学业。侯庙镇委、镇政府千方百计支援,县慈善总会救助了两个大学生,教育局、学校也为孩子们送去救助金。这世道,好人多,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上不了学。侯庙绿源养殖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王福怀听说后,主动冠名救助孟凡乐,使这个家庭的五个大学生有了完成学业的希望。从2012年开始,王福怀每年救助孟凡乐5000元,连助四年到毕业。孟凡乐很感恩,每年都要给王董事长写信、发短信、打电话汇报学习情况,这使王董事长很高兴,认为这个孩子懂事、有出息,救助的信心更足。

去年养殖业形势不太好,主要是奶产品滞销,凡乐在微信中也知道了情况,因此放寒假主动去打工,想着不再麻烦王董事长,自力更生闯过难关,也好让王董事长少些开支。孟凡乐干到了腊月二十八,才急急忙忙往家赶,到了县城车站,又急忙乘公交车赶往侯庙碱场绿源养殖公司。他每年不管什么时候回家都要去看望这位恩人,当他赶到公司时,天已近黑,王董事长也凑巧不在家,王董事长夫人接待了凡乐,凡乐向他全家问候并汇报了学习情况。临走时,他给董事长夫人说“请你告诉王叔叔,我知道今年公司效益不好,叔叔很作难,就不要再救助我了,我自己再想办法吧。”王董事长夫人对爱人今年公司不景气伤透脑筋,也就默许了。凡乐告辞赶回家过年。第二天,王董事长回家后,心里牵挂着凡乐,要打电话询问,这时夫人才告诉他:“凡乐来了,并说不让再救助他了。”王董事长一听就急了:“凡乐正处于关键时刻,马上就要毕业,怎能不救,怎能让他为了学费而耽误学习,万一完不成学业岂不前功尽弃了吗?你这个不爱动脑子的人。”说完立即给凡乐打电话,告诉他:“你只管好好学习,不要考虑我的事,只要你能顺利完成学业比啥都好,我会一如既往地帮你直到你完成学业,你一定别多想,要坚持努力学习。”一番安心的话,使凡乐流下感激的泪水。

怎样讲好“充要条件”这一概念 篇5

在实际教学中, 我谨以自己的理解和教学体会得出一点看法, 供大家参考.

我们知道命题都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 而数学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都有某种联系, 这就是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问题.

为了使学员们能在参阅书本, 认真领会的基础上, 轻松地、有规律地认识清楚, 现就此变换一下说法, 来分清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关系.

1.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用A, B分别表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1) 如果A成立, 那么B成立 (A→B) , 则A是B成立的充分条件;

(2) 如果B成立, 那么A成立 (B→A) , 则A是B成立的必要条件;

(3) 如果A→B且B→A, 则A是B成立的充要条件.

注意 (1) 充分有“足够”的意思, 即要有B, 有条件A就足够了;

(2) 必要条件是结论成立“必不可少”的条件;

(3) A是B的充要条件, 同样B也是A的充要条件.

以上这些是教材所给的, 难就难在对“足够了”“必不可少的”这些词语的真正理解, 使学生的学习存在不少障碍.

2.如何判断一个条件是结论成立的什么条件

我们知道判断的方法, 不外乎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找出题中所说的条件、结论各是哪一部分, 分别用A, B表示;

第二步:试一试能否有A→B成立或B→A成立;

第三步:根据定义判断出它们各是什么条件.

综合上述1, 2, 我们知道这些与教材是相吻合的, 在分析这些知识时, 我把判断方法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 结果在教学中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员们都觉得易懂且易掌握.

①先搞清讨论的问题:什么 (A) 是什么 (B) 的什么条件.

分清以后, 创造一个命题:条件A, 结论B, 并视为一个原命题;

②判断这个原命题及其逆命题的成立性;

③若原命题成立, 则原命题的条件 (A) 是结论 (B) 成立的充分条件;

若其逆命题成立, 则原命题的条件 (A) 是结论 (B) 成立的必要条件;

若原命题、逆命题均成立, 则原命题的条件 (A) 是结论 (B) 成立的充要条件.

④若在判断原命题、逆命题的成立性有困难时, 则注意转化引用等价命题判断其成立性来解决.

例 (1) “x=y”是“x2=y2”的什么条件?

(2) “x≠y”是“x2≠y2”的什么条件?

(3) “x≠y”是“x2=y2”的什么条件?

(4) “x=±y”是“x2=y2”的什么条件?

解 (1) 组织一个原命题:如果“x=y”, 那么“x2=y2”.

其逆命题:如果“x2=y2”, 那么“x=y”.

显然易得:原命题成立, 而逆命题不成立.

故“x=y”是“x2=y2”的充分条件, 但不是必要条件, 即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2) 创造一个原命题:如果“x≠y”, 那么“x2≠y2”.

其逆命题:如果“x2≠y2”, 那么“x≠y”.

在判断其原命题、逆命题时比较困难, 此时就要运用其等价命题来解决:

原命题的等价命题=其逆否命题:如果“x2=y2”, 那么“x=y”.

其逆命题的等价命题=其否命题:如果“x=y”, 那么“x2=y2”.

这样, 我们很容易知道:其逆否命题不成立, 即原命题不成立;其否命题成立, 即其逆命题成立.

故“x≠y”是“x2≠y2”的不充分条件, 但是必要条件, 即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3) 创造一个原命题:如果“x≠y”, 那么“x2=y2”.

其逆命题:如果“x2=y2”, 那么“x≠y”.

显然易得:原命题不一定成立, 而逆命题也不一定成立.

故“x≠y”不一定是“x2=y2”的充分条件, 也不一定是“x2=y2”的必要条件, 即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4) 组织一个原命题:如果“x=±y”, 那么“x2=y2”.

其逆命题:如果“x2=y2”, 那么“x=±y”.

显然易得:原命题成立, 而逆命题也成立.

故“x=±y”是“x2=y2”的充分条件, 也是必要条件, 即充分必要条件, 亦即充要条件.

以民为本讲好故事 篇6

近年来, 电视民生新闻持续走热, 成为电视新闻界一个引人注目的要点。它将镜头对准城市百姓普通生活, 以打造“本土化”好看的电视新闻为追求, 贴近市民、贴近生活、贴近时代, 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脱颖而出, 几乎无一例外地成为当地的名牌栏目。那么, 电视民生新闻最厚重的部分是什么呢?无疑是民生内容, 这是电视民生新闻的立家之本, 更是我们电视的生存发展之本。

什么是民生?简而言之, 就是以民为本, 把我们的视角集中于日常状态下平民百姓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 反映民众心声、服务百姓生活、体现地域文化, 传承本土精髓。

曾几何时, 我们的电视高高在上, 新闻节目在板着脸严肃地报道国家的大政方针, 专题节目在百姓的心中几乎遥不可及, 文艺节目, 即使是一年一度的春节晚会, 也只是你演我看, 人们似乎从来不敢奢望在这个千家万户都能看到的屏幕上还会有普通百姓的身影。记得那时, 电视剧是最受观众喜爱的, 然而豪宅、名车、咖啡、美女, 一幢幢富丽堂皇的星级酒店, 一群群一掷千金的大款小款, 一个个无病呻吟的故事, 一段段“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情感, 无一不让观众发出抱怨自身命运的悲凉感叹!人们只能自嘲:那是电视, 那不是生活。这句话对于我们电视人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文化在滑坡, 难道我们传媒不该挺身而出负起责任吗?难道我们的电视离老百姓竟是那样的远吗?如果事实果真如此, 那我们的出路在哪里?就在许多电视新闻工作者为此不懈探索努力的时候,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生活空间》栏目的片头语犹如石破天惊, 在无数观众心中产生了最为强烈的共鸣!就是这句话揭开了中国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崭新篇章!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句话我们已经说了许多年, 可我们究竟做得如何?情况不容乐观。打开电视, 我们的新闻依然满足于居高临下, 对政策文件的照本宣科我们的专题依旧停留在以万能画面加上无关痛痒的苍白解说;我们的文艺依旧跟在中央台、省台后面盲目模仿, 迷失自我。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长此以往, 我们的屏幕只会离老百姓越来越远, 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的电视究竟是拍给谁看?

我想应该是人民, 只能是人民, 也只有人民才是电视的主人。我们的电视传播同样应当将人民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通过新闻手段及时、形象、准确地反映社会生活, 确立人民群众在电视传播中的主体地位, 一句话, “以民为本, 讲好故事”, 这是我们中国电视的基本属性之一。

电视传播必须牢固树立群众的观点, 这毋庸质疑。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从百姓生活中汲取智慧和营养, 必须把那种真实的底层情感和平民情结贯穿始终。新闻改革已轰轰烈烈地进行了二十多年, 电视新闻报道率先显示出了独特的魅力, 中央电视台无可争议地走在了最前列, 《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 人们在这些电视深度报道栏目中, 看到了电视对国计民生的深度关注和人文关怀, 深刻地感觉到了电视在匡正着社会正义, 并把公众利益摆在了最为重要的位置。继而我们的专题、文艺、访谈等节目都相继开始了“以民为本, 讲好故事”的探索和尝试。于是, 从上到下, 从中央到省级卫视再到各个地方台, 民生新闻、民生故事、民生栏目一时让人目不暇接, 镜头前、舞台上普通百姓的身影和声音让人眼花缭乱, 也许这种以普通百姓为主角的内容没有“历史方位”、“辩论思考”等等来得过瘾, 更能显示出传媒的引领作用和教化功能, 但是你能否认这种低位进入中所包含的大智慧、大手笔和大思路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不能不承认, 我们的电视换了主角, 终于从云端来到了人间, 终于接了地气儿, 有了人气儿, 成了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这表明中国电视在打破传统窠臼、突破传统理念方面正在进行着卓有成效的实践, 中国电视人终于敢于扑下身子, 放下架子, 真正倾听人民群众的要求、愿望、意见和呼声, 并恰当、及时、准确地帮助他们反映出来, 难怪人们说, 中国电视正进入一个成熟期。这种成熟的标志正如马克思曾说过的那样:“它生活在人民当中, 它真诚地同情人民的一切希望与忧患、热爱与憎恨、欢乐与痛苦。它把在希望与忧患中倾听来的东西公开地报道出来……”

那么, 我们城市电视台该如何“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呢?

讲好民警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篇7

2013年12月, 中宣部与中国作协等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 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文艺创作活动。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 文学要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 宣传好中国形象, 已成为作家、评论家和文学工作者达成的共识。但是, 笔者发现目前相当多的涉警题材文学作品没有讲好中国故事, 没有传播好中国声音, 作品中的警察故事与现实严重不符, 与“中国梦”相距甚远, 所有这些负面警察形象并不能带给读者信心、力量和鼓舞, 不能提振国民精气神, 不能让读者对人民警察产生尊敬之感、同情之心、理解之意。作家们笔下警察形象为何与现实中的警察形象反差如此大, 原因何在?窃以为, 作家们没有放下身段 (放下架子) 、深入警营了解警察生活, 才会导致不了解人民警察、不懂公安工作、不知悉办案程序, 最终才将人民警察写得不真实, 将办案程序描绘得漏洞百出。如此写作, 并不利于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 不利于社会的安全稳定。

以东方学为研究对象的萨义德认为东方学作为一种话语, 是欧洲文化霸权的产物。东方并不是实在的东方, 它是被西方话语创造出来的“他者”, 它是被西方话语想象性地虚构出来的谎言。东方学隐含的前提是:因为你是东方人, 所以你有罪, 所以你是低人一等的。在西方人心目中, 东方形象是和神秘、愚昧、腐朽、纵欲、罪恶等本性联系在一起的。我看了如此多的涉警题材作品, 摸出一个大致的规律:大多数非公安系统的作家们心目中的人民警察形象就是一个“他者”, 犹如西方人心目中“东方形象”一样, 非常不真实。如果这些涉警题材被译到国外, 正好迎合了西方人想象中的“东方形象”, 正好被西方敌对势力所利用。尤其是在大力倡导意识形态安全的当下,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加紧对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多层面的文化侵略, 以实现其“和平演变”的战略图谋。因此, 有民族责任感的文艺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形象及中国警察形象的重要性, 必须提防文化殖民主义, 用心用情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 宣传好中国警察形象。

著名诗人艾青认为:“任何艺术, 从它最根本的意义上说, 都是宣传, 也只有不叛离‘宣传’, 艺术才得到了它的社会价值。”且看一些名家名篇是如何宣传中国警察形象, 如何讲中国警察故事的:如中篇小说《第四十圈》中的原文:“那个人 (人民警察) 慢慢地逼近她 (牛光荣) , 从他嘴里冒出的混合着酒精、烟草和其他说不出来的怪味道喷在她脸上, ‘现在摆着你面前的只有两条出路, 要想保住你自己, 就必须承认是齐光禄强奸了你, 而不是你自觉自愿的与他发生性关系;要想保住齐光禄, 你就得承认自己是卖淫, 包括与齐光禄和其他男人发生性关系, 都是你自己主动勾引他们的。’”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 种种迹象表明此作在彰显公平正义这一主题内涵方面是大大的失败。《第四十圈》中的场景、细节等严重地损害了人民警察形象, 严重地伤害了那些信念坚定、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人民警察和英烈家属的情感。

《第四十圈》发表在《人民文学》2014年第2期头条, 紧接着被《小说月报》2014年第4期和《小说选刊》2014年第4期等大刊名刊转载, 足见此作的影响力, 人民警察的负面形象也会大大地被传播。

实际上, 不仅仅是《第四十圈》中的人民警察形象被歪曲、被解构, 现在全国相当多的名家笔下和名篇中的人民警察形象都走了样、变了味, 与现实大相径庭。这些警察要么对群众态度粗暴, 恶语相向;要么胡乱执法, “不作为”或“乱作为”。在大力推行阳光执法的今天, 在人人都是录音机、人人都是照像机、人人都是麦克风的当下, 特别是刑事诉讼法于2011年进行第二次大修之后, 新刑事诉讼法第121条规定:“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 可以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 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录音或者录像应当全程进行, 保持完整性”。人民警察在执法过程中肯定会珍惜自己的“饭碗”和前途。且看牛光荣“被锁在铁笼子里。这是一间囚室。”“齐光禄被塞进一辆黑色囚车。”如此叙述, 说明作者不懂公安工作, 不了解办案程序, 不知道刑事讼诉法已经修改了。派出所里从来就没有设过囚室 (以前叫“留置室”) , 后来改为“讯问室”, 更没有“囚车”这一说法。

我以为上述文本隐性地宣传人民警察的负面形象。也许有的作家说:我的作品并不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只是现实生活的隐喻。但是, 借人民警察来说事, 或把人民警察当作噱头, 也是不妥的。毕竟, 人民警察是国家形象的代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指出:“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 创新对外宣传方式, 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事实上, 也有一些作家讲好了中国警察故事。如非公安系统作家张笑天的《山地车》 (2008年7月5日《光明日报》第6版) 讲警察如何人性化执法。小说中的“我”这名父亲生活艰辛。女儿考上了重点中学, 必须买一辆自行车。“我”便到废品收购站买了一辆旧车, 却被人“借”走了。有人“点拨”我也去“借”。正当我下手时被警察逮现行, 我当即给警察跪下, 请求他们别告诉我女儿说我当小偷被拘留, 不为给我留脸面, 只求给孩子留个做人的尊严。警察还真的答应了我的请求, 不仅将我偷车的事情隐瞒, 还集资为我女儿买了一辆车。我以为像这样的作品就能温暖心灵。

再看邓宏顺的《归案》 (《小说选刊》第12期) 中的陈副大队长坚决主张帮杀人嫌疑犯李泽洲讨回工钱。其理由是:“嫌疑犯犯了法, 该当的罪他必须当, 但他的正当权益也应当受到保护!我总觉得我们有责任帮他讨回这笔工钱!”在警察的帮助下, 李泽洲讨回了工钱, 服服贴贴地跟着警察走。小说突转, 遭遇了泥石流, 李妻怂恿只伤皮相的他趁机逃跑, 他却说:“如果换两个我不很佩服的公安人员, 现在我肯定会逃跑……但他俩却冒着那么大风险为我讨要工钱……我要等到毛队和陈副来找我。”由此可见, 李已经被警察的行为感化了。用李自己的话来说:是警察帮他讨回了人格和尊严。

……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为“别人设想”, “删削些黑暗, 装点些欢容, 使作品比较的显出若干亮色”“但既然是呐喊, 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 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 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 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 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

上述公安文学作品中的亮色不正好艺术地构建了人民警察形象, 彰显了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么?

本人研究公安文学近20年, 倒是发现相当多的出自公安系统作家笔下的人民警察形象是正面的, 与现实生活相符合。据我分析, 毕竟公安作家自身就是人民警察, 当他们潜心沉浸到自己作品中之后, 潜意识地会对人民警察产生一种归属感、认同感、亲近感。

如张策中篇小说《无悔追踪》 (线装书局, 2013年7月版) 用倒叙手法讲故事:“我”父亲 (老肖) 退休了, 且腿残疾了, 却执意要我当警察。“我”父亲还说:“我只要求你把那冯静波的真面目查清楚, 哪怕是证明他清白无辜而我错了也没关系。”原来老肖是从冯静波的一个地道的立正动作, 凭直觉断定这个家伙是一个潜藏的特务, 便执著地追查。在调查过程中, 老肖死妻、丧子、断腿, 但他不放弃、不舍弃, 40年来不忘苦苦追踪……此警察人物与瑞士迪伦马特的《诺言》中的马泰依酷似, 皆是警察中的“硬汉”, 凸显的是忠诚意识, 震撼人心!

……

如果这些照亮人心、为时代进步提供正能量的公安文学作品被译到国外, 那才是真正地宣传了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和精神文明, 真正地宣传了中国形象和中国警察形象, 真正地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

目前,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国内社会转型又处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环境大变动的背景下, 经济全球化助长了西方文化霸权主义, 致使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空前的危机。为了争取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 理性、平和、恰到好处地讲好中国故事, 宣传中国形象, 宣传中国警察形象刻不容缓。

新华网北京2015年5月21日消息, 习近平同志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希望此报以创刊30年为起点, 总结经验、发挥优势、锐意创新, 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 讲述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 努力成为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纽带。公安部郭声琨部长在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上指出:要充分发挥公安文联等社会团体的作用, 大力加强警营文化建设……要创作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公安文化作品, 发好公安声音, 讲好民警故事, 唱响主旋律, 激发正能量。2014年4月9日, 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光明日报社文艺部、文艺报社、鲁迅文学院共同主办了“中国梦”与文学创作研讨会。此举表明高层领导已经充分意识到了“中国形象”、“中国故事”与“中国梦”之间关系甚密, 可喜, 可贺!

但是, 如何让文学作品中的警察形象在实现“中国梦”中扮演应有的角色, 传播好中国声音才是本文探究的主旨。20多年前, 著名公安作家王仲刚等有志之士向公安部建言说荧屏 (电影、电视) 上的公安题材影视剧泄露了侦破手段、宣扬了暴力和血腥等, 有关部门闻讯即改, 立马采取措施。

如今, 本人作为一名公安文学推介者和言说者, 基于倡导意识形态安全、维护人民警察形象的良知和责任感, 仅就纸媒 (电子媒介也有类似的问题) , 如大型纯文学期刊所刊的涉警题材作品中的警察形象发表一点感言, 但愿在下的阅读感受能对文学从业者们有所触动, 希望他们能真正地讲好民警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

摘要:本文就纯文学作品中的警察形象进行分类与归纳, 并试图分析警察形象不怎么好的原因, 希冀对文学从业者们有所触动, 期待他们讲好中国故事, 特别是讲好中国警察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

讲好中国故事 写好新闻 篇8

作为党政新闻而言,最重要的功能是为党立言,为民代言,发挥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但一些人认为,党政新闻没有都市类报道好看,缺乏可读性,因此不愿意看党政新闻,而愿意看都市类报道。如果报道的新闻没人愿意去看去听,那又如何去引导舆论呢?由此可见,要想发挥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首先报道得有人愿意去看、去听。

引起读者兴趣,让读者愿意花时间去关注,看后、听后能记住所报道的内容,并不由自主地认同所提供的事实、观点,并产生思考,接受舆论引导。记者文章写得好,就会提高报道的可读性。人既是事实的提供者,更是故事的讲述者。如果不能以人为本,作品就不会受到大众的喜爱。故事不但具有形象概括的超能力,还具有长久的群体记忆功能和广泛的群众传播功能。不论时代怎么发展,故事,尤其是那些精彩有趣的故事,都能在瞬间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深刻地影印于人的记忆中。由此可见,在人的记忆中,更容易留存以讲故事的方式向提供的信息。因为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与受众沟通,更让人容易产生阅读欲望,接受故事所要传达的信息。实际上,讲故事,讲好故事,就是通过事例来帮助人们理解各种抽象的道理。

1 围绕主题发展平、实、准、活讲故事

“平”指记者、采访对象、受众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视角是平视的。在“讲故事”时,记者一改往日高高在上的态度,是故事的聆听者,与受众进行平等交流。同时,“平”还体现在语言文字通俗易懂,亲切感人上。如果语言文字生涩、乏味,充满说教,那样只会降低宣传的效果,甚至让人反感。

讲故事时,叙述的方式淡化了政治色彩,力图按照生活本来面目着力表现普通人真实的日常生活,注重对生活“细节”的刻画,体现对百姓的人文关怀,新闻人物形象不求“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不以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模范为主,而是刻画普通人。叙述与传统新闻的宏大叙事有着本质的不同,语言追求生活化,幽默含蓄,平实有加,这样就为讲好故事开了一个好头。

“实”不仅指记者所报道的内容是真实的,更指生活的“原生态”。故事是普通人身边已经发生或正在进行的,让民众产生亲切感。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新闻从业者必须牢记的,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违背。

“准”指报道切入点准确,围绕主题来选择报道的角度,正确处理好报道广度与深度的关系,把选准的点说全、说透、说深,切忌面面俱到但一面也说不明白。同时“准”还指用词用语的准确。

“活”首先指通过细微观察,发现挖掘出人物的“闪光点”。其次,指写作方法灵活巧妙,刻画人物栩栩如生,防止千人一面。通过对两个层面的把握,引起受众的共鸣。

例如,笔者采访写作的电视专题片《清洁工李大姐的一天》,清洁工是很普通的工作,甚至有人歧视的工种,中年的李大姐,平凡得不能再平凡,转身汇入茫茫人海无法寻觅。文章用“李大姐穿上工作服又开始了一天”为开头(镜头画面:李大姐换好工作服,整理衣服,拢头发。现场音:扫地的声音),让人在很自然,很亲切的状态下,感受到一个真实鲜活的“李大姐”,顿时拉近与“李大姐”的距离,受众好象在和街坊邻居、对门的大姐聊家常,丝毫感觉不到“说教腔”,从心理上先入为主,让“李大姐”顺利进入受众视野。结尾是“李大姐”晚上扫地的镜头和现场音。通过文字、画面、镜头、采访、旁白、现场音和音乐等的配合,用故事将普通人的一天娓娓道来。

2 设置悬念和制造冲突

传统的相声分为“捧哏”和“逗哏”两个角色,两个人一唱一和,相互吹捧,把一件本不搞笑的事说得绘声绘色。相声里引人发笑的艺术语言叫“包袱”。它是相声演员沿用的术语,实际上它和笑料、噱头的意思完全一样。运用中有“系包袱”和“抖包袱”的过程。相声的包袱要想使用响亮,就必须二人的积极配合,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在故事里设置悬念和制造冲突,可以起到与相声里的“系包袱”和“抖包袱”异曲同工的作用。故事里的悬念和冲突,必须真实地反映生活,运用精练、概括的语言,巧妙安排故事结构,使前后情节遥相呼应。例如,通过广播电视的各种表现手段,可以产生强烈的视听感染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达到升华精神、启迪心灵的作用。一个个看似普通的故事经过“二次升华”包装,把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缘委一一道出。

《清洁工李大姐的一天》讲述了平凡普通的下岗女工“李大姐”在相关部门的关心帮助下再次就业成为一名清洁工,学会笑对生活和家庭的双重困难,一直用积极、乐观、向上的信念过好每一天,重新溶入社会的故事。“李大姐”身上的优点有很多,但在电视荧屏上仅仅展示了她作为一名普通的下岗工人“失业不失志”,积极调整心态自强不息的一面,体现出选题“准”。《清洁工李大姐的一天》中,一开始没有提到“李大姐”为何选择清洁工这一职业,随着故事的发展讲到“李大姐”下岗再就业加入清洁工行业的过程。首先讲述“李大姐”下岗的彷徨、困惑、不安,接着,把镜头推向之前已下岗帮人跑货运但却又因重病卧床的丈夫。上有年迈的双亲,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在这样的困境中,相关的部门没有忘记“李大姐”及其一家,及时伸出援手帮助“李大姐”一家度过难关。为“李大姐”的丈夫联系就治医院,想方设法实行医疗费用减免;为“李大姐”安置清洁工的再就业岗位。通过设置悬念和制造冲突,激发起受众关心“李大姐”及其一家遭遇的迫切心理(设置悬念),进而通过现场采访、文字解说、画面等综合手法再现特定的场景(制造冲突),让受众随着报道的深入,故事的讲述,一起感受着“李大姐”及其一家的喜怒哀乐。

再如笔者采访写作的电视新闻。《富了不忘乡亲》讲述一位做建筑的农民致富后不忘乡亲,为帮助乡亲解决卖菜难的现状,在家乡投资建设脱水蔬菜厂,但因原料短缺,出现生产困难,后来通过探索定单生产让企业起死回生的曲折创业故事。当故事讲述到因原料短缺工厂停工、银行贷款还不上时,采访了主人公、主人公的妻子、村民。主人公为乡亲解决卖菜难的一腔热忱,遭遇挫折后苦闷,一方面通过主人公正面“现身说法”自己表述壮志踌躇,另一方面侧面通过主人公妻子,村民表达不理解,这一正一侧的表达,起到了激化冲突的作用,更加突显主人公富了不忘乡亲,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创业的血性男儿形象。

3 展现情节

《清洁工李大姐的一天》文字:“李大姐的家不但面积不大,而且家里陈设简单朴素,最引人注目的是电视和冰箱。简单的炊具旁是一排擦得透亮的,装着调料的玻璃瓶。”从“一排擦得擦得透亮的,装着调料的玻璃瓶”这一细小的情节中可以看出“李大姐”爱整洁的生活习惯。通过文字解说和画面配合,在现“李大姐”下班后,麻利换下工作服,对着镜子梳了梳头,在菜市场挑选蔬菜,与人讨价还价,看到自家阳台上花开时的喜悦神态,这些生活的情节感觉很真实,就在身边上演着,也预示着“李大姐”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

4 时效性、新鲜性、重要性、趣味性、现场感是衡量信息价值的要素

时效性,要求记者以最快的速度告诉广大受众最想知道、最急于知道、最关心的人或事,并且让广大受众首先记住。

新鲜性指通过仔细观察能用不同视角发掘出新的,与众不同的“亮点”,吸引人们的眼球。但这里得新鲜性并不代表猎奇或抛开新闻报道主旨的所谓“轰动效应”。

重要性,写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新闻报道也同理,根据确定的报道主题来进行取舍和安排。

趣味性,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换位思考“我是一名受众,此时我最关注什么?”“怎样才能吸引我?”

现场感,报道中把记者隐于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背后,使新闻更具现场感,听众仿佛可以亲历新闻事件的整个过程,因此,更为自然、生动,更具有可看性。

5 讲好故事使其具有时代意义或者具有象征和暗示的作用

新闻不能贴标签,喊口号,要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以小见大。党和国家的任何方针政策都是为民谋福祉。所以简单地说,就是“抓住两头,讲好故事”,即抓住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抓住群众的呼声。

一方面,要抓住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记者应该根据实事对新闻事件进行客观、真实、全面的报道,在观察与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要保持正确的角度,不能道听途说、不能胡编乱造、不能图一己之私、不能掺杂个人情感等。新闻报道工作本身具有非常浓厚的政治性质,报道内容中应该充分遵照与体现党的方针、政策,进一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记者应该明确自身的责任,进行真实、客观、全面的新闻报道,更好地促进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要抓住群众的呼声。深入生活,溶入群众,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例如,以上涉及的下岗女工、农民企业家,通过讲述某一特定时期特定人群的生活状态,让人们关注她(他)的故事,进而关注她(他)所代表的群体境况,真实地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普通群众的真实生活。在国家和群众之间搭建交流平台,让社情民意的上传下达更便捷、更准确、更有效。

6 结语

只有不断改进报道的形式和方式,让报道快起来、活起来、亮起来,才能完成舆论引导的重大责任,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党。

摘要:当前,关于如何写好新闻有很多的论述和探讨。记者每天采访报道不同的人或事,这些不同的人或事组合起来就是行进中的中国。报道好普通人的故事,讲述好行进中的中国故事,也就是写出了好新闻。结合工作实践从5个方面探讨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写好新闻。

讲好中国文化故事 篇9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再次提到文化强国,并要求“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故事”。在此引导之下,紧扣中学生生活实际的文化类考题,逐步成为了近两年中考的新热点。

如2015年山西省作文命题要求 “作文题目中必须包含我国一个民族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腊八等等”;浙江温州作文题则在“月悬高空,朗照千年。照关山万里,照庭院篱墙;照书中古人,照眼前你我”这样的精美诗句中引出,要求考生以“月亮离我有多远”写命题作文;广州考题说:《地铁客的风格》这篇文章,反映了不同地区的人的性格及其地域文化。同样,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细节,也可以反映出广州这座城市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精神面貌。请你结合身边的鲜活事例,以“广州风格”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而山东泰安的中考文题则以“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经典国学故事引入,要求围绕故事的主旨,写出你的一段经历,或写出你的人生与思考”……

由此可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联的国学故事、经典诗文、节日传统、城市文化等等皆是中考作文命题的新热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及中考备考的训练中,关注与掌握好“中国文化”这个关键词。围绕“中国文化”做好作文的观点提炼、素材积累,力求能做到观点独到鲜明,素材新鲜适用。为了有助于同学们备考,以下三道预测题目从不同角度切入,进行思路点拨与素材速用,请同学们仔细阅读。

预测金题

1.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回首文化宝库,无论是诗经还是乐府,无论是唐诗还是宋词,无论是元曲还是明清小说,无不散发出文化的芬芳……这些文化,写在我们的书本上,也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中。对此,你有何认识或经历呢?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与感悟,以“我眼里的中国文化”为题,写一篇文章。

【思路点拨】

写作这类与文化有关的命题,我们不仅要挖掘出文化的光彩,还得展示出作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自信。写作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引入文化经典,但又绝不能是引用几句诗词那么简单。你要懂得,再美的传统文化毕竟属于历史,关键是我们得从文化的海洋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切入时,宜从生活中的故事引入。角度越小,文章越容易出彩。若能在诗意的描写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类的句子中引出韩少功这位陶渊明式的隐者,材料自然既有历史的厚重感,也会散发出时代的新鲜气息。

【素材速用】

韩少功是海南省作协主席、中国当代很有影响的作家。十多年前,他逃离城市的巨大漩涡,迁居湖南省汨罗县八景乡八溪峒筑巢而居,开始了悠闲自在的耕读生活。他完全融入了当地生活,经常穿着“解放鞋”、挑着粪桶去厕所掏粪,到田野施肥种菜。他拥抱土地,亲近五谷,让久违的田园之气注入文字,让身影活跃于书斋和旷野。与同时代作家相比,韩少功的创作产量不算高,但他具有永不枯竭的创造能力,几乎一篇是一个样式,既不复制自己,更不重复别人。在八溪峒蛰伏期间,那里的鸡鸣狗吠,最终化为了作品《山南水北》,一经问世,便引起轰动,被称之为中国版《瓦尔登湖》。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从古至今,我国的传统节日之所以被历代文人墨客反复歌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们赋予了这些节日一种特殊的价值与特殊的情感内涵。”不管是春节还是端午,不管是中秋还是重阳……在美好的节日里,你一定经历过一些美好的故事。

请以“节日里有个 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思路点拨】

首先将半命题补充完整。要注意到,这个故事,或许是快乐的,或许是美丽的,抑或许是伤感的。补题时一定要扬长避短,力求展示自我才情。除了拟出精彩标题外,还得注意两点:一是要引入诸如“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之类的与节日有关的诗词典故,增添语言的文化底蕴;二是要学会融入真情,要结合自我的生活经历,表达出自己对传统文化、对美好情感的珍惜与感悟。下面是一则反面素材,稍为精简后用到议论文里,能与正面素材形成鲜明的对照,较好地突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在叙事的过程中若能借鉴素材里的这些情节,不仅主题深刻,内容更会妙趣横生。

【素材速用】

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第十三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上,在知识问答环节中,一位选手抽到了这样一道题:“请回答‘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的上句是什么,说的是我国的哪一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应该在哪个月份?”听到选手抽了道送分题,在场的观众都为他感到庆幸,但选手接下来的表现却令观众大跌眼镜。“可能是清明节吧?因为,前面好像是‘清明时节雨纷纷’。”当董卿追问他清明节应该是在几月份时,他的答案竟然是:“大概……大概……是在九月份吧……回答完毕。”此语一出,全场哗然。轮到评委余秋雨点评时,他差点气得连话都接不上来。

3.如果你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或许你会发现,生活中到处有值得你去阅读的“书”。历史是一本书,它会让你了解我们的过去;自然是一本书,它让你收获到生命的哲理;身边的人物也是一本本的书,他们让你看到不同的人生风景……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悟,以“读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思路点拨】

从提示可以看出,话题并非简单地让我们写学习生活,你可以写自己对历史与文学的热爱,写自己对美好环境的渴望与担心,也可以写在读书过程中与某些人物交往的感人故事。情节曲折点,语言精彩点,故事才会美一些。运用下面这一则素材时,我们可以采用细节描写,模仿主人公摸书的动作以及摸书后的幸福感,来表达自己对书的极致的热爱;也可以在还原素材情节的基础上,讲述自己读到这篇文章的感触。

【素材速用】

在一篇题为《摸书》的散文里,冯骥才说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他说:一位名叫莫拉的老妇人曾认真地对我说:“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书里。”“世界上没有的一切也在书里,把宇宙放在书里还有富余。”我说。她笑了,点点头表示同意,又说:“我收藏了四千多本书,每天晚上必须用眼扫一遍,才肯关灯睡觉。”她真有趣。我说:“书,有时候不需要读,摸一摸就很美,很满足了。”她大叫:“我也这样,常摸书。”她愉快地虚拟着摸书的动作。这谈话使我高兴,因为既遇到知己,又发现自己一个美妙的习惯,就是摸书。

【佳作示例】

粽叶飘香的端午

山西一考生

端午前夕,家乡成了粽叶的世界。漫山遍野的绿色,此时哪里抵得过那粽叶的清香?它有百合的淡雅,又夹杂着竹叶的清香;有青草的清淡,又带着点茉莉的芬芳。

“采粽叶去噢!”每年这个时节,我或许还在梦乡,母亲就站在屋外的小路上,对着村里吆喝起来。天还只是蒙蒙亮,就三五成群地朝山上出发了。淅淅沥沥的雨点,丝毫也不会影响大家的心情。我们用的粽叶,是阔叶箬竹的叶片,形状酷似竹叶,却比普通竹叶更光滑,更大一些。山涧里,道路边,粽叶光滑清亮,青翠欲滴。母亲说过,雨天采摘到的粽叶,做出来的粽子味道最好。邻居们这儿采几片,那儿采几叶,精挑细选,脸上满是甜蜜的笑容。我跟在妈妈身后,采一片放到手心,那淡淡的清凉缓缓涌上心头。

当我们采着满篮粽叶到家时,爸爸已从远处的山涧挑回了山泉。爸爸说:“用山泉蒸煮,粽子的香味才地道!”爸爸细细地清洗之后,妈妈便熟练地开始操作了。两片粽叶,一番折叠,便成了圆锥形状,倒一勺糯米,放些红枣之类的馅料,将粽叶的口封住后,再用细线紧紧系住,每一个环节都是那么精致。将做好的粽子放到锅里蒸煮,浓浓的粽子香味就会飘荡在整个屋子里,让你垂涎欲滴。出锅后,剥开那墨绿色的粽叶,那洁白的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是好看,正如诗人谢墉所言“剥出凝成细纤膏”。

家人围成一圈,享受着这独属端午的美好时光。妈妈忙碌地插着艾叶,爸爸高兴地倒上了一杯黄酒,拿着那粽子我的思绪却飞了起来。他们或许并不清楚,我如此用心地参与着这场盛宴,还因为一个人——屈原,为他那“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的高洁形象,为他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追求,为他那“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社会担当。我多么希望自己就像他那样,为美好理想而一往无前。

拨开粽子,我轻咬一口,唇齿留香,一份温暖悄然从心底涌起。我知道,自己依恋的是一份美好的文化情怀。

加强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 篇10

努力实现传播媒体和出版发行的创新发展。现在, 传播媒体、出版发行的发展格局、舆论环境、大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 特别是互联网正在传播媒体、出版发行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读者受众的心理变化、需求变化, 传播与出版的内容形式也要随之变化, 传播与出版的着力点和落脚点也要变化。要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 勇于创新、勇于变革, 利用互联网特点和优势, 推进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 要研究把握现代传播出版的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 强化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 推动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 推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和人才队伍共享融通。抓住传播出版内容创新的根本, 带动形式创新、手段创新。实现三者创新的相互促进, 全方位的创新发展。

善用国际语言, 讲好中国故事。用受众可参照、可比较、听得懂的、有情感、有情节的方式与内容, 用他们习惯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 是效果比较好, 影响力、吸引力、感染力比较强的办法,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一年多的对外交往实践已经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某种意义上说, 我们讲故事的水平, 就是向世界说明中国的水平。讲好中国故事, 能够直接让世界更好地感知中国、理解中国、接纳中国、喜欢中国, 有助于破解国际舆论中对中国的成见、偏见、疑虑甚至敌视。而亿万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追求和实现中国梦的“中国故事”本身, 将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 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做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在于讲好中国故事。话语体系是特定意识形态具有的价值观念, 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确立话语权的前提和基础。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 谁的话语体系更具道义感召力和思想穿透力, 谁的话语和叙事最终能打动人, 谁就拥有国际话语权, 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长期以来, 国际传播领域话语体系为西方主导, 发达国家既是世界话语的主产地, 又是传播渠道的主控者, 内容与手段双重操控下所形成的话语霸权塑造了媒介世界的现实图景。因此, 我们要加强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 就要打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方式和话语体系, 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于一体的、多层次的话语系统。准确、深入、生动地反映中国实践、中国道路, 立足中国实践、解答中国问题, 树立良好国家形象, 增强国家软实力, 向世界贡献新理念新智慧。表现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 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语汇、知识概念和话语规则。

上一篇:防火铝塑复合板下一篇:喷砂射孔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