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人员

2024-09-07

应急人员(精选9篇)

应急人员 篇1

0 引言

伴随经济与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地下交通枢纽、会议大厅等公共场所内涉及大量人员的活动,一旦出现突发性情况,极易产生重大的人员伤亡。目前,很多应急疏散管理机构都期待采取更积极的措施,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和战略规划[1]。研究结果显示,在考虑出现突发事件时大众的社会行为以及心理因素的前提下,组织相关人员来对其展开有针对性的疏散引导是使公共场所安全疏散效率得到提升的关键方式之一[2,3]。基于目前中外的研究情况而言,日本的三隅等人对于群体里的领导者与引导人对于此群体的作用以及提升疏散效率的作用加以论述[4,5]。Yang等[6]为证明声音等引导性信息在个体疏散中的有效性,在教室中进行蒙眼实验。Okada和Andoti W[7]借鉴速度匹配规则建立疏散向量场模型来描述群体运动,个体对引导者给出的方向提示进行趋同跟随,但模型的干预方法不适用于要求描述疏散人群心理反应的问题。Zhao等[8]将引导势场(guide field)引入地面场,引导者作为引导势场中心点,疏散人员所受引导势场的作用随着与引导者的距离增加而减弱。Hou[9]等假设当疏散人员看到引导员后,会与引导员以相同速度方向运动,仿真结果得出疏散效率受引导员的人数和初始位置设置影响。Yang等[10]将视域参数引入社会力模型,当引导者在疏散个体视域范围内时,疏散个体需考虑是否跟随其进行运动,如该疏散个体跟随引导者进行运动,其期望速度和方向将受引导者作用。这些研究成果对人员疏散研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但目前大多数研究侧重于关注疏散线路和个体行为的研究,忽略了疏散过程中群体间的交互作用。本文基于多主体系统建立人员应急疏散模型,建立单独Agent、结伴Agent和引导者Agent三类群体Agent,利用引导者在疏散过程中提供引导帮助和传播逃生路线信息的行为,研究多主体系统中引导者速度控制、影响范围以及设置数量等对人员疏散的影响,为应急疏散中的人员管理的提供理论依据。

1 基于多主体系统的人员交互模型建立

一个标准的多主体系统[11]包含Agent的交互方式,此类Agent经由通信能够对周边环境亦或是Agent的改变加以感知,且进行对应的反馈。并且经由本身状态的变化对别的Agent传递讯息,实现多Agent间的交互影响。

本文建立基于元胞自动机(CA)模型的多主体系统,元胞空间是一个有限二维数组(网格)与封闭的边界。元胞空间每个单元格代表40 cm×40 cm,模型中考虑的是Moore邻域,包括环绕中心细胞的8个邻域细胞。某元胞在周边8个方向上毗邻的元胞为此元胞的邻居。邻居的半径r是1,对其界定如下:

式中:vix是邻居元胞身处位置的行坐标值,viy是其列坐标值,vox是中心元胞身处位置的行坐标值,voy是其列坐标值。

模型中的Agent类型分为单独Agent、结伴Agent和引导者Agent三种。单独Agent、结伴Agent均为普通疏散者。单独Agent是指独自出行的人员,不与其他行人之间有任何联系;结伴Agent是指几个行人之间存在关联性,如家庭关系、朋友关系等;引导者Agent为疏散管理控制者,即在疏散的过程中负责路径引导、控制人群密度等职责。当紧急事件发生后,单独Agent和结伴A-gent能够感知引导者Agent的引导行为,做出相应的行为调整。图1为不同类型智能体之间相互感知流程图。

2 疏散模型

2.1 疏散路径决策模型

根据以上的分析,在CA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扩展的疏散仿真模型。扩展后的CA模型的转移概率为:

1)静态地面场S:S由元胞位置(i,j)至出口位置(a,b)的距离与路径中最小宽度d的比值求得。

2)动态地面场D:动态场值取决于元胞网格内人员间的排斥作用、群体运动方向的吸引作用等,在疏散过程中动态更新。

在疏散引导者模型中引入动态场信息素影响因子D,当探究者采用地面场疏散模型的时候,频繁对于文献[12]加以引用。在此文献里对于动态场加以界定以及给出运算方式。类比生物中信息素的作用,疏散引导者通过信息素向普通疏散者留下虚拟引导信息。信息素对于普通疏散这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并且诸多信息素能够同时占据一个元胞。当引导者由目前位置(i,j)转移至别的位置的时候,在位置(i,j)处丢下一个玻色子,能够表示成Dij→Dij+1,在这之中Dij是位置(i,j)处的信息素影响因子数目,即该处的动态场值。信息素影响因子D可以转移与衰减,分别用α与δ表示转移与衰减系数。用平均场方法直接计算[13]:

3)温度场T:在火灾中温度对于人的排斥作用用T来表示。温度影响因素为:

式中,T0=20℃为环境温度[14]。

4)惯性场I:惯性场是一种有效的基于逃生者依赖状态的表达,惯性场的强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

2.2 期望速度决策模型

1)小群体作用下的速度修正

考虑贴近真实情况下群体作用的决策模型,Agent的期望速度为小群体综合作用下的期速度受群体内部人群相互作用和影响,引入Agent所属群体内部的其他疏散人群的平均速度对期望速度进行修正,因此智能体i的期望速度为:

式中:Vi_group(t)为t时点智能体i的疏散速率;n为智能体i身处群体的数量;j为智能体i身处群体里的其他智能体;Vj_group(t)为智能体i身处群体里的其余智能体的期望疏散速度。

2)引导作用下的速度控制

在应急疏散过程中,人群运动速度与其密度相关,当人群密度持续增大到某临界值时,人群流动速率达到最大,此时在人群中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挤压的趋势。Hugues认为,当人群密度大于4人/m2时,人群中会产生压力波[15],极易发生踩踏事故。发生紧急事件后,为避免乘客瞬时聚集形成拥堵,引导者也会采取速度调整策略来控制乘客局部密度并引导乘客的疏散行为,从而降低踩踏事件的发生。为保证乘客的安全性,控制乘客安全密度取值低于3.57人/m2[16]。控制人群聚集的方式主要通过引导者Agent的现场管控和引导性信息。疏散者在引导作用下的行为模型如图2所示。

3 引导人作用分析

3.1 引导人员指挥影响范围分析

除跟随引导人的从众引导外,引导者Agent还可以通过声音、手势等指引包含出口位置、运动方向、路线等向疏散人员传递逃生路线信息,逃生信息采取扩散影响因子A代表,在各时间步,个体在其所处位置(i,j)留下一定数目的扩散影响因子A。信息场里扩散影响因子的扩散不以个体之间的接触当作传播条件,仅需其身处的位置依然有扩散影响因子存在,就能够认定接收到讯息,并且其数量愈大,得到的信息量愈加庞大。扩散影响因子为上一时刻影响到的因子数矢量和。扩散影响因子对逃生者的作用体现在ks1中,即逃生者在引导者的指挥下明确最优疏散路径。

式中:Os1代表逃生者的逃生路线,∑Aij代表逃生者目前获得的信息粒子数目。由于获得的信息粒子数目愈大,此信息对于疏散者的作用则愈大,对于出口位置等逃生讯息掌握程度更高。kos1为逃生者的信息参数的初始值,Ks1max为可以获得的最高值(Ks1max=1)。

在设定引导人数量为10人,疏散总人数400人的条件下,本文对于其产生影响的范围自周边0网格上升至10网格的疏散过程进行模拟(引导者相关参数ks=1,kd=1,kT=2,kI=1,α=0,β=0.3)。图3为引导人员指挥影响范围从0网格增加到10网格时的疏散时间变化图,结伴Agent比例分别设置为5%和50%。由模拟结果可知,不论疏散人群中结伴者所占为何比例,当引导人员指挥影响范围从0网格到6网格时,疏散时间均显著下降,表示在这个范围内增加引导人员的语音扩散范围,能够显著缩短疏散时间;当影响范围从6网格继续增加时,总疏散时间曲线较为平缓,表示在这个范围内继续扩大引导人的语音影响范围对减少疏散时间的作用并不显著;当影响范围断续扩大时,疏散时间开始逐渐增加。此外,每一组中结伴Agent所占比例为5%的疏散场景的总疏散时间均小于结伴Agent所占比例为50%疏散场景的总疏散时间,即结伴者的行为会增加整体的疏散时间,从而不利于整体人员的疏散。

从模拟数据可知,当引导者影响区域较小时,大部分逃生者由于处在此范围以外而无法获得高效的指挥,使疏散时间遭到贻误。当引导者的影响力在一定范围内持续上升时,其影响范围大致可以将全部逃生者囊括在内,恰当的从众行为使各个逃生者的逃生时间下降,即全部人员都可以基于指导下进行疏散,降低了疏散时间,使其效率得到很大提升。然而倘若影响覆盖面积过大,造成逃生信息交织而使其遭受干扰,在很大程度上对于逃生者的判断产生负面作用,使其反应时间延长。所以过度提升其影响范围无法使疏散效率获得提升,还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时间延长,使疏散效率下降。

3.2 引导者数量与疏散时间的关系

在疏散管理中,设定引导者的数量也影响着疏散效果。假定普通疏散者总人数为450人,结伴Agent比例分别设置为5%和50%,引导人员数目自0人上升至50人,每组增添5个引导人员,观测引导者数目对于疏散成效的作用。图4是引导人员由0人上升至50人的时候的疏散时间变化图。由模拟结果可知,不论疏散人群中结伴者所占为何比例,在引导人员数目由0上升至20的时候,疏散时间明显降低,代表此范围中引导人员数目增加可以大幅减少疏散时间。在引导人员数目自20上升至35的时候,疏散时间曲线基于总体上看变动不大。在其数目不断增加的时候,疏散时间并未出现显著改变。与引导人员指挥影响范围分析模拟结果相同,每一组中结伴Agent所占比例为5%的疏散场景的总疏散时间均小于结伴Agent所占比例为50%疏散场景的总疏散时间。但结伴Agent所占比例为50%的疏散场景中,疏散时间受引导人数量增加而降低的趋势更加显著。因为当结伴出行人员比例更多时,一定数量的疏散引导者对部分疏散人员传递引导信息,而这些人员会把疏散信息传达给结伴同行的人员。

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在引导者数目过低的时候,其可以影响的范围不大,大部分逃生者由于处在引导者以外而无法获得高效的引导。引导者数目在一定范围持续增加的时候,其能够产生影响的范围大体上可以将每一个逃生人员加以覆盖,从众行为使各个逃生者逃生时间降低,即全部人员都可以基于引导作用下进行疏散,提升了疏散效率。这个时候再增添引导者对于总体疏散成效没有显著的作用。引导人员过多无法持续提升疏散效率,其数目就疏散效率而言具有最优值。其最优数目与疏散场景及条件相对应。

3.3 疏散引导人最优分析

基于以上结论,可知在特定的疏散环境中,疏散引导人存在最优值,找到这个最优值既可以进行有效地疏散引导,提高疏散效率,又可以在管理中节省人员成本。通过模拟观测引导人员数目和逃生人员数目的比重系数λ的变动。假定引导人员和疏散人员的人员数目关系是NG=λ×NO,NG代表引导人员数目,NO代表逃生人员数目,λ是系数。疏散人员数目100~1 000划分成10组,结伴Agent比例分别设置为5%和50%,各组添加100人展开模拟,找到每组数据中的最优疏散引导人数(当疏散时间缩短小于10 s,则视为增加引导人对疏散效果影响不明显)。绘制基于最优引导者数目时,其数目和逃生人员数目的比例系数λ的变化图。

通过模拟可知,不论疏散人群中结伴者所占为何比例,所需引导者最优比例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逃生者人员数目较少时,疏散人员不易因拥堵冲撞产生产生混乱,因此少量引导者就可以进行疏散管控。随着疏散人数增多,人群间因拥挤噪声等影响产生干扰混乱,亟需较多的引导者对于逃生讯息加以传递,展开对于疏散的管理控制。随着逃生人员数目不断上升,由于众多逃生人员之间的信息传递更为频繁,从众行为降低了各个逃生人员的逃生时间,无需过多引导者进行管控。在逃生者人数较少时,两疏散场景所需引导者最优人数差别较大,结伴人员比重较多的疏散场景所需引导者人数少于结伴人员比重较少的疏散场景,该结论与上一模拟结果吻合;而随着人数持续增多,逃生人员密度加大,人员之间相互影响更加显著,两种疏散场景下比例系数相近。

4 模型应用实例

4.1 房间出口宽度不均模型

模型中房间的大小为60 m×60 m,其离散成150cells*150 cells,相应的细胞是0.4 m×0.4 m,中间设有隔断过道,共4个出口,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出口分别标号为1、2、3、4出口,1、3号出口宽度为5 m,2号出口宽度为2 m,4号出口宽度为10 m。设定疏散人数500人,结伴Agent比例设置为30%,均匀散布在房间内。

对比无疏散引导者和在出口设置疏散引导者仿真结果,见表1。

由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图6中2号门已出现拥堵和“拱形”现象,这是由于在疏散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引导指示,疏散人员由于恐慌,盲目逃向离自己最近的出口,在疏散的中间阶段由于排队等待造成了疏散时间的延迟。在图7中,由于模型设置了引导者,部分疏散人员跟随引导选择了离自己较远但是可以快速撤离到安全位置的其他出口,避免了疏散过程中的拥堵现象,节省了疏散时间。在仿真过程中可以发现在疏散初始阶段疏散人员在无引导者时,有出现路线迂回的现象;但当其靠近引导者后,即径直向可安全快速撤离的出口移动。

4.2 站台模拟

为说明问题,本节仅选取宋家庄地下交通枢纽中5号线北侧上车站台及其出口楼梯作为模拟区域。为便于研究疏散过程中站台与楼梯入口处区域的密度变化以及疏散时间,定义连接站台与两侧楼梯入口的区域为候梯区域。候梯区域的宽度为楼梯宽度与外侧各1 m波动宽度之和,故区域宽为7.1 m,设定该区域为7.1 m×3 m,如图8所示,疏散楼梯宽度见表2。

疏散人员数目的设定与整个地铁车站的疏散时长以及成效具有密切的关联,地铁人员安全疏散分析应该将最不利的情形考虑在内,所以应该考虑最高的可能人员数目。我们国家《地铁设计规范》中明确表示疏散人员数目应当依据远期高峰小时客流量加以确定。通过客流统计得到:站台区域候车人数1 212人,其中30%为小群体乘客。站台工作人员20人。模拟站台区域紧急状况下无引导人员、有引导人员但无密度管控和引导人员进行密度管控三种场景,仿真场景设定见表3。

图9为不同场景下的累积疏散人数随疏散时间的变化。无引导作用场景总疏散时间为182 s,有引导作用但无密度控制场景总疏散时间为166 s,有引导同时进行密度控制场景总疏散时间144 s。仿真结果表明,疏散时工作人员的引导作用有助于提高整体的疏散效率。

为了研究引导以及密度控制作用在疏散路径各区段所发挥的作用程度,图10给出了不同场景下各区域的平均疏散时间。

相较于无引导作用场景,有引导作用的两个场景在站台区域的平均疏散时间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缩短,这说明在引导人指引的作用下,乘客可以快速明确楼梯口位置,径直疏散至该区域,避免了因找不到出口而盲目奔跑的迂回路线以及目标混乱引起的相互冲撞。但有密度控制的引导作用的场景比无密度控制的引导作用在站台区域疏散时间增加了12 s,疏散效率降低了13.79%,这是因为疏散开始时刻站台区的人群密度较大,为了保证疏散人员的安全,引导人员会采取一定的措施(如放慢步速、增加隔离护栏等)控制站台区域的人群密度,因此站台区域人员在引导控制作用下的疏散时间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但由于引导人的有效引导,场景2中乘客因目标明确,逃生速度快,迅速聚集至楼梯口的候梯位置,但因楼梯口宽度有限,大量的乘客涌向楼梯口反而造成的拥堵现象,正所谓的“欲速则不达”。场景3中在有效地密度控制下,候梯区域密度控制在较低值,同时有效地疏散引导使得乘客快速沿楼梯向站厅层进行疏散,节省了疏散时间。为了进一步分析引导作用在候梯区域的疏散效果,图11给出了候梯区域密度随疏散时间的变化。

5 结论

本文建立基于多主体系统的疏散模型,对模型中的Agent进行分类,建立单独疏散Agent、结伴疏散Agent和引导者Agent三类群体Agent。利用引导者在疏散过程中提供引导帮助和传播逃生路线信息的行为,在多主体系统中进行信息交互。通过模型仿真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

1)把普通逃生者分为单独疏散Agent和结伴疏散Agent,对逃生者速度进行修正,使模型更贴近真实场景。

2)在应急管理中设置引导者,可以在疏散初始阶段引领疏散人员快速明确疏散目标,减少迂回现象。

3)引导者在疏散过程中合理疏导人群利用疏散出口,避免某一出口过度拥堵,缩短疏散时间。

4)引导者在疏散过程中进行密度控制,可以使整个疏散过程更合理有序,整体提高疏散效率。

应急人员 篇2

应急值班人员职责

为积极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进一步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特制定本职责:

第一条:应急值班人员要熟练掌握应急值班的职责、任务、要求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基本流程以及气象灾害的标准。

第二条:值班人员要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和具有综合协调、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本领。

第三条:值班人员要及时接听电话和搜集各种信息,当接到突发性应急事件情况后,应及时向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及有关领导报告。

第四条: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如遇特殊情况需调班、换班,要提前向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汇报,批准后方能进行变更。

第五条:值班记录必须准确、及时、简明、完整,要书写清晰。值班人员要严格遵守各项保密规定,不得向无关人员透露涉密信息。

第六条:发生突发事件时,值班人员要准确记录突发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基本内容以及报送单位和报送人等信息。按规定格式收集和起草突发事件报告(初报、续报、终报),并负责向省局和市政府应急办上报。

第七条: 启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时,值班人员负责应急响应命令的发布、各单位应急联系人的登记、应急响应情况和气象灾害信息的收集和汇总。第八条:值班人员要按时做好交接班工作,认真履行交接班手续,交班与接班人员必须当面交班,交班时要把值班期间已处理及未处理的情况和问题向接班人员交待清楚,确保应急值班工作的连续性。

第九条:值班人员要爱护值班设施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作,不得占用值班电话办理与值班工作无关的事情。

第十条:值班人员应认真承办局指挥部办公室交办的其它值班事项。

第十一条:在值班期间,因工作失误造成重大影响或严重后果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应急人员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范围与对象

对全国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3级 (省级、地市级、区县级) 承担应急职能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技术机构, 即卫生行政单位 (卫生厅/局) 、疾病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和医疗机构中承担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的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1.2 调查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在全国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 根据地理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 每个省抽取5个地市, 地市样本中再抽取5个区县, 最终组成省、地市、区县3级机构的抽样样本。

使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对上述机构的应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共发放调查问卷6 018份, 回收问卷5 920份, 回收率98.37%;其中有效问卷5 646份, 有效率95.37%。

1.3 数据整理与分析

应用Epi Data 3.1软件平行双录入问卷资料, 建立数据库, 并进行逻辑查错。运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本研究调查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各级卫生应急机构相关工作人员共计5 646人, 其中, 省级433人 (7.7%) , 地市级1 277人 (22.6%) , 区县级3 785人 (67.1%) 。调查对象所在单位性质、学历、职称、构成、参加工作年限和参与处置突发事件次数等具体结果见表1。

*:P<0.05

2.2 卫生应急人员监测预警认知现状

2.2.1 对相关法律法规中监测预警制度的认知情况

对《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中监测预警制度的了解情况分为“熟悉”、“一般熟悉”和“不熟悉”3个维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 各卫生应急机构均有90%以上的工作人员对相关监测预警制度法律法规自评为熟悉或者比较熟悉。

进一步分析发现, 不同性质机构、不同学历、工作年限和参与处置突发事件次数的应急人员对监测预警制度的熟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卫生行政人员、高学历、工作年限长和参与处置突发事件次数多的应急人员对监测预警法律法规的熟悉度高。其中, 不同职能应急机构调查对象对监测预警制度的熟悉度有差异, 约2/3的卫生行政单位和疾控机构应急人员熟悉度较高, 医疗救治人员熟悉度最低 (60.9%)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学历调查对象对监测预警制度的熟悉度不同, 本科以上应急人员 (本科和硕士以上分别为65.8%和64.9%) 熟悉度明显高于高中或中专;不同工作年限的应急人员对监测预警制度了解情况存在差异, 工作20年以上的调查对象监测预警熟悉比例最高 (66.5%) , 且随工作年限分段增大呈现大致升高趋势。参与处置过突发事件 (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的调查对象对监测预警制度的熟悉度明显高于从未参与过的人群, 且随着参与次数的增加, 熟悉度提升, 反映了参与处置突发事件的实践经历对应急人员理论认知水平提升的重要性 (表2) 。

*:P<0.05

2.2.2 应急人员对监测预警制度认知的多因素分析

以是否熟悉相关法律法规中监测预警制度为应变量, 以单位性质、单位级别、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参与处置突发事件的次数等6个变量为自变量, 拟合二分类应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为降维数据和方便分析, 对应变量和部分自变量和的选项进行合并和综合, 如应变量熟悉与比较熟悉为1, 不熟悉为0;自变量单位性质哑变量化, 以医疗救治单位为参照;单位级别、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参与处置突发事件的次数等自变量由小到大排序。结果显示, 单位性质、工作年限和参与处置突发事件次数影响人员个体的监测预警制度的认知情况。卫生行政、卫生监督和疾控机构人员对监测预警制度认知水平高于医疗救治人员, 其相对危险度 (OR) 值见表3, 可见, 调查对象所处的单位性质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工作年限增长, 或参与处置突发事件次数的增多, 调查对象对监测预警制度认知度增强, 在0.01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3。

*:P<0.01

2.2.3 对建立专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制度必要性的认知情况

问卷调查中, 对于问题“从自身工作经验看建立专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相关制度文件或者管理规定有没有必要”, 90%以上调查对象认同有必要。参与处置突发事件次数不同的调查对象对建立监测预警制度必要性的认知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参与过20次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建立监测预警制度有必要的比例最高 (94.6%) (表4) 。

*:P<0.05

2.2.4 对监测预警工作内容和形式的认知情况分析

2.2.4. 1 监测预警内容。

问卷中该问题为多选题。若选择表5中监测包含的内容为“1”, 否则为“0”。各应急机构人员对“收集信息”、“核查信息准确性”、“分析汇总监测信息”等监测工作内容认同度较高, 均高于90%。疾控机构人员对监测内容的认可度均高于其他机构。对于预警工作内容, 包括“发布健康提示”、“专业部门预测预报”、“政府部门发布预警”、“处置机构或部门进行应急准备、资源动员”和“发布处置进展”, 认同度整体稍低。

2.2.4. 2 预警形式。

问卷中该问题为多选题。若选择表5中预警包含的内容为“1”, 否则为“0”。各应急机构人员对于“向公众发布事件处置进展”这一预警形式的认知度最低, 行政人员、疾控人员、监督人员以及医疗机构人员的认可度分别为68.5%、62.5%、62.3%和70.6%,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急人员对于“发布健康提示”这一形式认可度也不高, 与公众进行及时的信息交流仍是应急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P<0.05

2.2.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常规监测收集与分析汇总重要性认知情况

调查中, 93%以上的调查对象认同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常规监测与收集重要或比较重要。不同参与突发事件处置次数的调查对象突发事件信息常规监测重要性认知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参加处置过20次以上的应急人员对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常规监测的认同比例高于其他组别 (表6) 。

*:P<0.05

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分析汇总的重要性, 调查对象认同率均高达94%以上, 但不同性质应急单位人员的认同度存在差异, 其中以卫生行政部门最高。差异可能是由各机构应急人员在应急中履行职能与自我定位的不同造成的 (表7) 。

*:P<0.05

2.2.6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来源认知情况

问卷中该问题为多选题。若选择表8中信息来源包含的内容为“1”, 否则为“0”。各级人员对“传染病疫情信息直报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两种监测信息来源的认知度最高, 均都达到90%以上;而“非卫生部门的通报”、“其他规定但未纳入法定报告系统的网络”和“12320电话热线”等监测信息来源的认同比例不足30%;“国际组织、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通报”、“舆情监测系统”和“值班或咨询电话”的认同比例也不高, 低于50%。

各种监测信息来源认同比例与级别有关:省级高于地市级, 区县级最低。其原因是目前预警监测信息收集利用依赖于传染病疫情信息直报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 这些系统在预警监测工作中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引导下已常规化。省、市、县级机构认同度逐渐降低, 一定程度上可能与应急机构人员构成有关。

*:P<0.05

3 讨论与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 各卫生应急机构工作人员熟悉监测预警制度的比例在60%左右, 监测预警制度认知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应急人员普遍认同建立健全监测预警制度必要性, 也普遍意识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监测的重要性, 但对监测信息来源认知较局限:对监测预警概念熟悉程度较低, 且不同等级、不同性质应急机构调查对象之间的认知存在差异, 此外, 不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历的应急人员监测预警认知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异。

3.1加强培训和应急演练, 保障高素质的应急人员队伍

调查结果提示, 各卫生应急机构工作人员熟悉相关法律法规中监测预警的认知存在差异, 其与监测预警的认知与学历、职称、工作年限以及参与处置的次数亦高度相关, 说明知识培训的重要性。同时, 各级应急机构相关人员学历水平不同, 认知也存在差异, 上级应急机构高学历构成比明显高于基层。

学习、培训和演练才是促进应急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3]。因此, 应建立应急实地演练基地, 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形式, 组织应急演练。通过应急演练促进人员熟悉应急流程、熟悉职责, 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4]。增加应急人员突发事件应急意识, 提升实践水平, 以最终实现应急理论认知和实践能力水平双重提升的良性循环。

3.2 加强监测信息收集和利用, 提升突发事件监测预警能力

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含种类较多, 因此, 其监测信息来源也是多渠道、多系统的, 往往来自于卫生系统以外[5]。拓宽监测信息来源, 首先要重视规定但未纳入法定报告系统的网络, 加强监测信息收集体系的法制建设, 根据整体卫生情况适时调整政策, 扩宽法定报告范围;其次, 要重视电话热线的应用。

调研中通过访谈发现, 各级疾控机构均虽已开通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 受理食物中毒、传染病暴发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卫生应急事件的投诉与举报等, 但卫生应急人员对电话热线作为监测信息来源的认同感不强, 还需要政策的进一步推广引导以及针对性的培训。此外, 还要重点加强各应急机构间有机联系, 既要加强卫生系统内各部门信息共享, 还要与非卫生系统, 如公安、消防、食品安全、环保、教育等其他有关部门实现信息交流;实现监测预警信息技术层面国际交流, 关注其他过节或地区的疫情通报信息和国际组织通报, 及时捕捉预警信号, 也是保障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准确性、全面性, 完善危机管理、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的重要手段。

重视疾病和症状监测系统信息的分析利用, 可以通过利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6]。遵循敏感性、可测性和规范性原则, 建立预警评价指标体系, 准确地量度卫生状况, 根据预先设定的警戒值 (阈值) , 从数据中筛选,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进行预测和推断, 准确识别预警信号, 构建敏感、高效的预警决策系统。

3.3 健全法律法规建设, 完善监测预警制度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尚且处于初期阶段, 作为应急体系关键点的监测预警制度更应作为建设重点。结合定性访谈, 发现这与我国监测预警制度尚未完善有一定联系, 尤其要加强监测预警内容、形式、信息渠道等制度和机制建设, 通过制度来明确各应急机构的应急监测预警职能定位[7], 规范监测预警工作。

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中, 往往有多个应急机构参与, 因此, 机构和人员之间的合作和共享必不可少。预警信息交流上, 国际上有先进经验, 美国“e FEMA”建立的应急信息系统层次结构模型。一些标准化组织, 如结构化信息标准促进组织 (OASIS) 已经发布了通用预警协议 (CAP) 和应急数据交换语言 (EDXL) 等应急信息交互标准, 为应急信息资源管理奠定了基础。我国目前对应急信息资源缺乏标准化的描述和定义, 深入研究这些国际标准, 对应急系统框架及功能尚未进行全面规划和规范, 为应急决策过程提供了政策和技术支持, 很有必要性。

借鉴国际经验, 通过制度规范信息公开力度, 保证民众知情权, 利于公众危机意识及应急能力的提升。如, 英国和韩国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公开发布, 职能部门定时发布疫情通报, 以便公众把握疫情发展趋势和严重程度;英国、日本政府重视提高公众应急意识, 挖掘各种渠道加强公众对应急知识的掌握, 日本更是采取全民应急教育体系, 组织综合防灾演练、媒体宣传以及图片和手册宣传等, 增强公众的危机意识[8]。有效、通畅的信息报告和发布制度, 同时有效利用舆情反馈信息制度, 对于及时把握事件进展、消除恐慌情绪、控制事态扩大发挥很大作用。

国家应尽快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制度层面建设, 实现监测预警工作的机构定位、预警标准与流程的规范化, 提升应急工作的有效性, 正确引导应急工作的全面开展, 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文美荣.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长效机制的构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2 (1) :53-55.

[2]胡培, 赵世文, 郑克勤, 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理论概念及应用[J].职业与健康, 2004, 20 (8) :6-7.

[3]梁立波, 郝艳华, 孙宏, 等.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应急能力水平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 2013, 16 (1) :22-24.

[4]吴春华, 金玫, 王和天.浅谈卫生应急演练的类型及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0, 18 (9) :857-858.

[5]刘志, 郝晓宁, 张振忠, 等.我国省级卫生应急人员风险评估认知现状评价[J].中国医院管理, 2013, 33 (5) :24-26.

[6]王颖玲, 王子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系统建立与对策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 2008, 24 (6) :733-734.

[7]刘忠卫, 吴群红, 郝艳华, 等.卫生监督员对应急职责认知的现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8, 24 (2) :138-140.

人员定位系统应急措施(共) 篇4

矿井发生矿井事故后,根据井下实际情况由救援指挥中心统一指挥,及时启动应急措施,合理部署安排进行救援。

如果人员定位系统出现故障,井下人员撤离原则:根据灾害性质,参照避灾线路上线路及时撤退,该项工作由作业班组长、队长与瓦斯检查工、安全员负责进行,并严格执行如下安全措施:

1、采煤工作面回风系统人员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撤到指挥地点待命。撤离时,瓦斯检查工要随时检查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风流方向。

2、处于回风巷道中的其他作业人员必须与采掘工作面人员一起撤离。

应急人员 篇5

从公安消防机构每年的统计数字看, 我国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事故多数发生在人员比较密集、消防设施不健全、安全管理混乱的人员密集场所, 如2008年深圳市舞王俱乐部特大火灾造成44人死亡, 88人受伤。从近10年来近百起特大火灾事故案例看, 有三分之二以上都存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被封堵或锁闭的问题。

由于人员密集场所人群密度大、流动性强, 一旦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 在安全疏散设施不完备或者管理不善时, 就有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这些场所最突出的安全问题是紧急情况下人员如何安全、快速、有序地进行疏散, 加强扑救初期火灾和人员安全疏散的“两个能力”建设尤为重要。本文从火灾事故应急疏散设施、疏散通道、人员群集特性以及疏散应急管理等方面研究人员密集场所火灾事故的应急疏散能力, 对人员安全疏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人员密集场所简述

人员密集场所在美国NFPA101、NFPA5000、UBC等规范中规定, 建筑物或局部聚集人数不小于50人, 如协商会议、礼拜、娱乐、饮食和运输等侯等场所[1]。英国健康安全执行委员会推荐500人及其以上的人员密集场所需要管理人员参加培训, 取得人员疏散管理证书, 持证上岗[2]。根据人员密集场所特征和火灾事故特点, 笔者曾将其划分为12类, 基本囊括了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全部场所, 包括公共娱乐场所类、商场商店类、餐饮住宿类、特殊人群类、体育场馆类、教育机构类、展览场馆类、金融证券交易场所类、交通运输类、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类、宗教仪节类、办公室类等, 其中前五类火灾事故多发后果严重[3]。

人员密集场所最重要的特征是人员高度密集、流动性大、火灾隐患众多, 一旦突发火灾等紧急情况, 在安全疏散设施不完备或者管理不善时, 极易发生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与拥挤踩踏事故。由于场所突发火灾时往往产生的大量浓烟、毒气, 人群在生命威胁情况下疏散、逃生, 会出现人流拥挤、踩伤、中毒窒息、烧伤等事故, 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往往社会性敏感, 政治影响大。

3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疏散能力分析

人群应急疏散是一个涉及场所环境特征、人员行为心理特性以及消防应急疏散管理相互影响的动态发展过程。由于人员密集场所特征和人员流动群集特性的双重影响, 其应急疏散能力分析研究十分复杂, 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多。这里主要从场所疏散空间特征、人员群集特性、应急疏散管理等方面阐述人员密集场所突发火灾事故的应急疏散能力评估要素, 场所应急疏散能力分析框图如图1所示。

3.1 场所建筑结构疏散因素

人员密集场所建筑结构疏散因素分为场所应急疏散设施和辅助疏散设施两大类, 其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1) 疏散路线合理; (2) 尽量布置环形或双向走道, 避免袋形走道; (3) 疏散楼梯位置适当; (4) 有足够的安全疏散设施; (5) 设置室外疏散楼梯; (6) 布置辅助安全疏散设施。若不考虑疏散人员个体影响, 仅考虑疏散运动过程, 则疏散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疏散宽度、疏散距离、疏散路径数量及合理性, 定量评估指标以百人宽度指标和最大安全疏散距离为主, 应急疏散能力评估项、评估指标详见下表1[4,5,6,7]。为便于消防检查, 编制人员密集场所应急疏散能力评估检查表, 见表2。

3.2 人员特性疏散因素

人员特性疏散因素主要涉及人员脆弱性和群集流动性, 人员脆弱性包括人员对场所的熟悉程度、人员所处的位置、人员身体条件、分布状况及个人素质 (如年龄、性别、性格、疏散意识等) 等, 尤其是疏散时需要帮助的人群, 如残疾人、老年人、儿童以及可能服用药物或饮酒而行动不便人群, 应考虑他们在火灾中的行为, 人员行为能力分类见表3[7,8]。同时, 也需要监控进入场所的人数, 控制入口和敏感区域人数, 预防疏散延滞和阻塞。可知, 人员在密集场所内的移动与人流密集、人员移动速度的和流量有关, 为反映人员群聚特性及流动性, 以人员群集指数[9]、群集流量系数来表征, 国外观测人员聚集群集流量系数见表4。

[人/ (m·s) ]

3.3 应急疏散管理

人员密集场所疏散应急管理涉及疏散人群管理和疏散制度标准化建设, 疏散人群管理主要是火灾过程对人员的优化疏导和应急指挥, 使人群有秩序地运动以及对人群集结而进行系统规划, 涉及人群实时监控及通讯技术、人群密度估算技术和拥挤人员之间压力预测技术等。火灾应急疏散制度标准化涉及火灾应急疏散预案、疏散演习和培训等, 规范化应急疏散预案编制, 充分有效地发挥疏散应急预案的作用, 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4]。火灾事故应急疏散预案应确定应急疏散组织机构各自的职责, 尽可能具备人员密集场所疏散人群应急监测、应急预警、通讯广播和信息保障能力, 增强疏散救援、疏导人员现场应急能力。

4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疏散风险等蕉划分

人员密集场所疏散路线是否合理有效是安全疏散的一个关键因素, 疏散应急能力分析时需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1) 场所空间内的人员数量和类型; (2) 疏散时间; (3) 场所空间的结构和服役时间; (4) 疏散路线和出口的数量及复杂性; (5) 个人疏散计划的援助方式; (6) 是否需要或能够使用电梯; (7) 集合地点等[8,10]。为更好评估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应急疏散能力, 应分析疏散路线的风险水平, 其疏散距离也随火情而不断变化。考虑火灾发展趋势以及烟气蔓延对疏散路线的影响可划分为以下三级:

(1) 较高。场所发生火灾时, 在人员逃生之前火焰蔓延至疏散路线, 通常认为该疏散路线风险“较高”。

(2) 一般。处于较高和较低之间, 大多数情况下, 风险程度是“一般”的。

(3) 较低。场所占用率低且所有人员疏散时无需帮助就有能力利用逃生设施疏散的。该类场所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小, 一般不会迅速蔓延, 人员可以及时发现火灾并逃生。

通常情况下, 疏散路线的理想宽度是1.05m, 最小宽度不应小于0.75m, 残疾人轮椅通过的地方应不少于0.9m。对于三类风险场所, 通常的疏散路线宽度和疏散人数见下表, 每增加0.075将允许增加15人。

5 结束语

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应急疏散能力, 是避免因突发火灾事故造成重大群死群伤事故的重要措施, 关键是把握以下两点:一是人员密集场所应急疏散设施必须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完善人员疏散性能化设计, 最大限度地优化人员密集场所疏散空间;二是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应急疏散管理, 重点是加强火灾隐患排查和整改, 建立火灾事故应急救援及和疏散机制, 增强人员管理和疏导。此外, 要加强人员疏散的宣传和演练, 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人员疏散应急能力评估。

参考文献

[1]马征.公众聚集场所人员安全疏散性能化设计与评价[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4.1~6MA Zheng.Performance-based design and assessment on safety e-vacuation of crowds in public concourse[D].Xi'an: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technology, 2004.1~6

[2]J.F.Dickie.人群灾害[A].人群安全工程[C].荷兰, 阿姆斯特丹, 1993:9~97J.F.Dickie.Crowd Disaster[A].Engineering For Crowd Safety[C].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March1993:9~97.

[3]张清林, 任常兴, 李晋.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评估分析[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7, 357~362ZHANG Qing-lin, RENChang-xing, LI Jin.On fire safety assess-ment analysis for assembly occupancies[A].China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ssociation annual symposium[C], 2007, 357~362

[4]高永庭, 吴穹, 李文德.大型百货商场应急措施安全性评价初探[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1994, 25 (3) :43~50GAO Yong-ting, WUQiong, LI Wen-de.The safety assessment of large-scale department store’s emergency measures[J].Journal of Shenyang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engineering, 1994, 25 (3) :43~50

[5]李根敬.浅谈大型商业建筑安全疏散的设计与管理[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9, 28 (10) :784~787LI Gen-jing.On the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safe evacuation of large commercial buildings[J].Fi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 28 (10) :784~787

[6]田玉敏.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评价方法的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6, 25 (1) :33~37TIAN Yu-min.Study on evaluation of safety evacuation based on performance in highrise buildings[J].Fi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 25 (1) :33~37

[7]李宏玉.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的特点及安全疏散检查内容研究[J].煤炭技术, 2005, 24 (9) :80~82LI Hong-yu.Fire characteristics of personnel intensive place on the safe evacuation check research[J].Coal technology, 2005, 24 (9) :80~82

[8]王伟军, 田玉敏.公共场所人员安全疏散评价方法探讨[J].武警学院学报, 2008, 24 (6) :19~22WANG Wei-jun, TIAN Yu-min.The discussion on evaluation methods of safety evacuation in public venues[J].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academy, 2008, 24 (6) :19~22

[9]任常兴, 吴宗之, 刘茂.城市公共场所人群拥挤踩踏事故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5, 15 (12) :102~106REN Chang-xing, WU Zong-zhi, LIU Mao.Analysis of accident due to swarm and jostlement at urban public place[J].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05, 15 (12) :102~106

应急人员 篇6

时间就是生命[2]。在旅游活动中,导游人员所掌握的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对在抢救黄金时间内引导旅游者(团)自救互救、确保专业急救人员到达之前最大限度地挽救旅游者生命、减少伤员痛苦、防止伤情恶化、避免或尽量减少伤残和后遗症尤为重要。因此,分析导游人员应急救护技能掌握程度极具现实意义。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于2015年9—12月,在麦积山、伏羲庙、玉泉观等景区和星级饭店出入口随机对56名导游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初级导游52人(含外语导游4人),中级导游3人,高级导游1人;男性26人,女性30人;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23.2±1.8)岁。共发放问卷56份,回收56份,有效回收率100.0%。

1.2方法

问卷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导游人员的姓名、性别、从业年限、学历、导游等级等基础信息;第二部分:根据导游工作特点,测试旅游者面临突发病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炎、发烧、心绞痛、昏迷、眩晕、鼻出血、中暑、食物中毒等)、意外伤害(车祸、溺水、骨折、动物咬伤、烧烫伤、关节扭伤等)和自然灾害(火灾、洪水、地震、雪崩、泥石流、雷电、龙卷风等)时,导游人员外科急救5项技术(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心肺复苏术、休克救治术、呼吸道梗塞急救术掌握程度。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均使用Excel软件统一录入,使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

2结果

2.1基本资料

被调查的56名导游中,本科学历5人,高职专科学历30人,中职学历20人,高中学历1人;从事导游工作不满两年15人,2~5年22人,6~10年14人,20年以上5人。

2.2应急救护技能掌握情况

通过统计分析,导游人员应急救护技能掌握平均得分为(63.2±8.1)分。其中80分及以上者3人,占5.4%;60~79分者24人,占42.9%;低于60分者29人,占51.8%。导游人员应急救护技能掌握情况总体较差,详见表1。

3讨论

3.1影响导游人员应急救护技能掌握的因素

3.1.1主观因素影响导游人员应急救护技能掌握的主观因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导游人员的个人能力,而个人能力通常与以下几方面相关。

(1)职业适应能力。调查数据显示,导游人员虽已步入导游职业生涯,但大多数还没有完成对导游职业实践、职业环境、职业规范、职业文化的观察、认知、领悟、模仿、认同、内化等过程。导游人员学历层次普遍不高,对应急救护理论知识掌握较为肤浅,实际操作能力较差。

(2)心理承受能力。导游服务是一种脑体高度结合、高智能、高技能的工作。从接待旅游者(团)到送别旅游者(团)的过程中,导游人员要面对复杂的服务对象和社会关系、多样化的游客需求,还要相对独立地开展导游服务工作。调查数据显示,应急救护往往要求快速反应、灵活应变,这给导游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3)学习能力。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导游人员在应急救护方面心存侥幸,重视程度不够;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流于形式,导致其应急救护能力低下。

3.1.2客观因素(1)旅游行业对导游人员应急救护技能培训、考查不够重视。我国在急救培训方面缺乏规范的教材,没有统一的考核方式[3]。很多高校和培训机构仅在导游业务中对卫生常识进行了简略的理论叙述,仅涉及常见病情症状的简单处理方法,技能训练几乎没有。在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各级导游技能比赛中,对导游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涉及也很少。

(2)导游人员应急救护知识培训的讲授者大多缺乏从医经历,缺乏系统讲解和技能实操培训。培训内容单一片面,知识结构不尽如人意,受训人员只是死记硬背一些常见病情症状的简单处理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却束手无策。

(3)导游人员应急救护技能培训缺乏应有的医疗器械、设备和场所。受训人员缺乏应急救护实践,严重阻碍了应急救护技能的掌握。多数导游人员从业时间较短,应急救护经历少,缺乏应急救护实际演练和丰富的救护经验。

3.2导游人员应急救护技能提升策略

3.2.1构建科学规范的导游应急救护培训考核体系改革现有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准入制度、年审制度和晋升制度,提高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考试(核)权重,使导游人员应急救护技能培训考试常态化。一方面,在岗前培训和年审培训中加大导游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力度,并将其作为导游人员执业上岗的重要标尺,要重视导游应急救护理论知识培训,更要注重技能训练。另一方面,将导游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整理归类,建成阶梯型题库,在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导游技能大赛、年审考核和晋升考试(核)中强化应急救护实操技能测试,尤其要把好年审关和晋升关,必要时可一票否决。

3.2.2制定导游人员应急救护工作规范和急救技能行业标准进一步明确导游服务中发生安全事故时,导游人员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以便旅游者、公众和管理部门对导游人员应急救护工作进行监督。

3.2.3解决导游人员应急救护培训教材、师资和场地问题研发立体化、标准化的导游人员应急救护培训教材,由旅游主管部门牵头,联合红十字会、急救中心等医疗机构,解决导游人员应急救护师资和实训场地问题。根据导游工作特点,整合旅游活动中的常见病、突发病以及意外伤害和自然灾害导致的病症,形成案例典型、情景丰富的教材,要注重培养导游人员敏捷的反应能力、良好的急救意识和心理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其应急救护操作技能。通过培训教材、音像制品、电子及网络出版物等形式相互联动,既有重复、强调,又有交叉、补充,形成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

3.2.4培养导游人员开放的学习态度和职业适应能力基于导游服务特点,引导导游人员树立开放的学习态度。学习要不限时间和地点、不限专业和内容、不限用一种方式和途径、不限唯一的结果表达[4]。要求导游人员自主、自觉、自发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提高应急救护能力。同时,尽快完成导游职业的角色适应、心理适应、生理适应、人际适应和能力适应,不断优化自身知识和能力结构,更好地应对导游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综上所述,导游人员应急救护技能亟待提高,只有构建科学规范的培训和考核体系,实施针对性的提升策略,才能有效提升导游人员急救技能。

摘要:目的 了解导游人员提供接待服务过程中应急救护技能掌握程度,探讨提升策略。方法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导游人员年龄、学历、应急救护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导游人员从业经验欠缺,应急救护实际操作能力较低,应急救护技能掌握程度总体较差。结论 导游人员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只有构建科学规范的培训和考核体系,实施针对性提升策略,才能有效提升导游人员应急救护技能。

关键词:导游人员,应急救护,急救技能

参考文献

[1]李金早.旅游业要来一场厕所革命[N].人民日报,2015-04-10.

[2]王一镗.努力加强和提高“第一时段”救治的质量[J].中国急救医学,2003,23(2):94.

[3]吕传柱.中国院前急救的标准化问题[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8):571-572.

应急人员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培训对象

河南、安徽、湖南、江西及湖北等卫生厅(局)应急办公室从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行政人员,共21名。

1.2 培训方法

1.2.1 培训内容

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危机管理、应急法律法规、应急心理、应急管理(预案体系介绍、预案制定、理解执行)、公共卫生与大众传媒沟通等。

1.2.2 培训师资

聘请从事现场流行病学、危机管理学、新闻与社会学方面的专家授课。

1.2.3 培训方式

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参与式教学方法[1],培训时采用围坐式听课,便于充分讨论;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讲座、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应急演练等方法。

1.3 评价方法

根据培训内容及目标设计调查问卷,分别与培训前、培训后及培训结束12月后进行评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职称、文化程度等;(2)专业知识评价:题型为最佳选择,每题5个可选择的答案,其中1个为正确答案,选对1分,选错零分,共计30题;(3)应急能力自评价:通过8个自我评价问题进行评价[2],采用1~5的等级评分标准:1表示应急能力“低”,得1分;2表示应急能力“一般”,得2分;3表示应急能力“较强”,得3分;4表示应急能力“强”,得4分;5表示应急能力“很强”,得5分;(4)培训资源评价:培训结束时收集学员对本次培训教学、生活管理等方面的评价及建议等。培训前后的评价由学员现场答卷,限时交卷,不得查阅书刊和互相讨论;12月后的随访评价通过信件开展实施。

1.4 质量控制和统计分析

为确保数据质量的可靠性,调查问卷由专人负责验收、评分,经检查合格后,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用SAS9.1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人口学基本特征

培训前、培训后及随访过程中问卷的回收及合格率均为100%。21名培训人员中,男性19人,占90.48%,女性2人,占9.52%;平均年龄39.60±7.84岁;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者17人,占80.95%,其中5人取得了公共卫生硕士(MPH)学位;高级职称9人,占42.86%,中级职称10人,占47.62%;所学专业以预防医学最多,占47.62%。

2.2 专业知识评价

应急专业知识评价结果显示,培训前学员的应急专业知识测试成绩普遍较差(平均得分:16.32±4.43)。通过培训,培训对象的应急专业知识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平均得分:23.82±2.89),与培训前的测试成绩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2个月之后的随访测试成绩(平均得分:24.68±2.35)虽然较培训后出现轻微下降,但其平均得分仍明显高于培训前的测试成绩,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应急能力自评价

应急能力自评价结果显示,培训前学员对自己在8个核心应急能力的评价普遍较低,通过培训学员的自我评价得分有了显著提高(P<0.01),提示培训在提高卫生行政领导分析决策能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其行为和态度,提高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心。随访结果显示,除分析评价能力及领导和系统思考技能较培训后有显著提高外(P<0.05),其他方面的平均得分较培训后均有轻微的下降(P>0.05),但与培训前相比均有显著性提高(P<0.01)。(表1)

2.4 培训资源评价

对本次培训班的教学,85.71%感到满意,114.29%认为还有待提高。学员普遍认为本次培训的教学内容新颖,实用性强。培训过程中引入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用引导实际问题,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员现学现用,理论联系实际,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思维、分析问题的方式,是一种可行的教学模式,同时,100%的学员认为通过培训,自己的应急分析决策能力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对本次培训的后勤管理,95.23%(N=20)的学员感到满意,仅有1名学员认为还有待提高,提示本次培训班的组织管理工作科学可行,为今后继续开展相关培训提供了宝贵经验。

3 讨论

提高卫生应急管理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是完善国家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从应对SARS疫情、四川猪链球菌疫病事件、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禽流感及甲型H1N1流感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来看,卫生应急管理人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过程中承担着分析、决策、指挥、协调等责任。因此,提高卫生应急管理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析决策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紧迫性和必要性[3]。

大量研究结果和实践经验证明,提高卫生应急管理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析决策能力,除了在实践中获得外,连续的、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和应急培训是提高其应急能力的重要途径[4,5]。培训前的评价结果显示,卫生应急管理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析决策能力普遍较低,所掌握的知识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经过培训卫生应急管理人员的应急专业知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应急态度发生了正性转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心得到了提高。从培训内容和学员评价结果来看,本次培训的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满足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际需求。同时,项目组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和实践探索出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应急培训模式,该模式从培训需求评估开始,根据需求评估获得的相关信息,确定培训对象,制定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及评估方法,随后实施应急培训,最后对培训效果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估,而培训评估效果的信息又可反馈性的影响培训方案的制定,为进一步完善培训模型提供科学依据[6]。本次培训效果的实践经验证明,针对卫生应急管理人员的培训适合当前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要求,对提高卫生应急管理人员分析决策有较大帮助,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Burke MJ,Sarpy SA,Smith-Crowe K,et al.Relative effectiveness ofworker safety and health training methods[J].Am J Public Health.2006,96(2):315-324.

[2]Saleh SS,Williams D,Balougan M.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PublicHealth Leadership Training:The NEPHLI Experience[J].Am J PublicHealth.2004,94(7):1245-1249.

[3]赵琦,赵根明,韦建国,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内涵[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24(5):477-479.

[4]Lowrey W,Evans W,Gower KK,et al.Effective media communication ofdisasters:pressing problems and recommendations[J].BMC PublicHealth.2007,7:97.

[5]冯琳,吕梅.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在公共卫生应急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26(3):245-246.

应急人员 篇8

关键词:火灾,激光引导,振镜扫描,疏散路线,应急救援

0 引言

火灾是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灾害之一,也是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的最主要灾害之一。火场空间中的烟雾会阻挡被困人员的视线,使其无法有效的判明逃生路线。由于传统的LED及气体灯产生的光线对烟雾穿透力差,照度低等提点,本文设计并开发了基于激光扫描的火灾人员疏散与应急救援系统,该系统基于GIS开发平台,实现了对建筑物的实时监控、最佳疏散路径计算、动态分析等功能,通过对火情的实时监控,根据传感器反馈的火情信息,结合内置的建筑物数字地图,生成疏散路线与救援路线,并根据通道内具体的着火点位置、范围等信息动态调整放射状引导光束,引导人员避开危险区域实现安全迅速的疏散与救援。

1 系统组成及工作参数

1.1 系统的组成

系统组成结构如图1所示。该系统为多层网络双向终端控制网络,由集成中控主机和控制分站组成,采用RJ-45、RS-485、802.11无线通讯方式实现对终端的信息采集、命令控制和应急电源的启用,最终达到通过终端输出激光指示信号的目的。

1.2 激光引导应急疏散装置

为了克服传统疏散指示系统的不足,该系统的疏散指示设备采用激光引导应急疏散装置,装置扫描振镜组成结构如图2所示,该系统可识别性好、穿透力强。

该装置是系统的疏散指示终端,根据丁达尔效应原理,通过程控扫描激光指示人员疏散或救援,包括与单片机控制器相连的电源系统。单片机控制器分别连接有半导体激光器和振镜扫描系统,半导体激光器和高速振镜扫描系统位于同一高度,振镜扫描系统包括与振镜驱动器连接的两组振镜,振镜包括相互连接的步进电机和反射镜,用于对上述的单束激光进行反射扫描。振镜扫描系统通过两组振镜对上述输入的单束激光进行两次偏转形成方向可控的多束疏散引导激光束,人员跟随激光束产生的光通路向光源处移动疏散。

1.3 系统主要工作参数

基于MODBUS协议和EIA485协议的特点,系统总结构采用总线型网络,如图3所示,RS485通讯接口,异步串行,全双工通讯(四线),采用ASCII默认通讯协议方式,默认数据格式:1位起始位,7位数据位,2位停止位,默认速率为9600bps。

主机运行环境为Windows server 2003/2008操作系统,工作机及备份机数据储存使用RAID1磁盘阵列,主机控制柜供电功率200W,输入电源AC 220V/50Hz,配备500W 1000VA UPS不间断电源,应急放电状态不小于2 h。

平台运行环境为WinCE6.0,硬件架构为ARM9,处理器为Samsung S3C2440A,主频400MHz,64M字节SDRAM,12MHz系统外部时钟源,32.768kHz的RTC时钟源,采用5V电压供电,蓄电池应急供电时间不小于2h。提供100Mbps以太网接口及485串口,用于连接交换机和引导设备。

激光引导应急疏散装置采用15/25kHz双轴高速扫描振镜,532nm半导体激光器,激光引导应急疏散装置额定功率20W,输入电源AC 220V/50Hz,应急电源紧急供电时间不小于2 h,使用RS485电缆,DMX512或ILDA协议控制。

光电式烟雾探测器,报警工作电流在10-30MA之间,报警时输出短路,阻抗小于50Ω;每英尺3.2%的微弱灰尘,传感器有反应。

2 系统现场应用

2.1 疏散路线的生成

系统根据探测到的着火点位置、火势大小、烟雾范围等信息,评估路线的安全性和疏散时间,制定出相对安全、迅速的最佳路线引导人员撤离建筑物。图3为根据实际火情生成的引导疏散路线,系统通过烟雾探测器和火焰探测器确定火源的位置和起火范围,调整引导光束的射向和数量,引导人员避开危险区域行进,最终达到避险的目的。

为了避免人员对单一激光束无法辨别正确指示方向,此装置采用生成放射状激光束指示疏散人员,正确疏散指示方向为激光束交汇处,人员跟随任一指示光束向放射状光源处移动。系统疏散引导过程如图4,火灾发生时,通过远程控制将疏散方向的激光引导指示装置启动,被困人员由于趋光性本能向光源处移动撤离(即光束交汇处),系统通过控制疏散路线上的引导设备,以接力传递的方式引导被困人员撤离,同时,系统结合探测器报告的通道内着火情况和建筑物数字地图,调整指示光束的散射角度、数量,实现避险。

2.2 救援指挥功能

救援路线主要为引导外部救援人员进入火场等事故区域,解救被困人员,火灾发生时,如图5所示。疏散指示装置生成多束放射状疏散指示光束,被困人员由于趋光性本能跟随光束向光源处移动。经过训练的救援人员则跟随光束放射方向逆向进入,实现了引导救援人员进入的目标。救援人员在疏散路线中快速搜索可能的被困人员,提高其逃生的成功率。

2.3 多级保障机制

该系统具有多种通讯方案,包括两套独立的由防火材料保护的通讯线缆和一套无线通讯系统,当火灾发生时,各通讯方案具有足够的抗高温能力,如果某一套出现了烧断的情况,另一套方案立即启动,保证通讯畅通。无线通讯负责数据的校验与辅助通讯,当有线通讯中断后,该系统能及时的通过无线通讯网(由无线中继节点和终端组成)检测出相关中断区域,并启用无线通讯网进行数据的交换与处理。

3 系统技术特点

3.1 扫描激光引导

采用扫描激光作为引导信号,是目前唯一采用双轴扫描振镜的消防疏散指示系统,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引导光束的数量、方向、位置,将对人员的疏散指示精确至区域中火源的避险,进一步提高了逃生的成功率。

激光引导设备产生多束放射状的引导激光,人员依靠趋光性本能沿光通路向光源处移动。有效避免人员由于高度紧张对现有安全出口文字、图形标志产生误判,利于人员的安全、迅速的疏散与救援。

利用X-Y双轴扫描振镜产生的多束放射状引导激光,可以针对引导需要在三维空间中改变方向、数量。

3.2 智能引导

系统基于GIS平台开发,将GIS数字地图、路线分析计算、探测器数据采集、激光引导设备整合在一起。该系统根据火场信息,结合内置的电子地图,生成控制激光引导设备的疏散路线与救援路线,引导人员疏散与救援;根据实时探测到火源位置、火势等火情信息动态调整路线,控制激光引导设备在逃生通道产生避开火源等危险区域的引导光通路。

4 结束语

火灾事故已成为当前我国发展建设中主要的威胁之一,降低火灾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不容怠慢。因此,基于激光引导的火灾人员疏散与应急救援系统针对现有消防设施的缺陷提出了解决方案,完善了火场烟雾等复杂条件下的疏散救援指示,提高了现有消防引导疏散水平,有利于降低火灾事故中人员的伤亡率,对提高消防安全技术水平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邴树奎,赵英然,潘悦.智能消防应急照明疏散指示逃生系统[J].照明工程学报,2004(4)BIN Shu-kui,ZHAOo Ying-ran,PAN Yue.Computer-ai-ded emergency exit light system for fire protection[J].China Illuminating Engineering Journal,2004(4)

[2]谢旭阳.基于GIS的重大事故应急疏散决策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4)XIE Xu-yang.The research on accident emergency evac-uation decision based on GIS[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4)

[3]吴宗之.重大事故应急计划要素及其制定程序[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2(1)WU Zong-zhi.Elements of emergency response plan formajor accidents and the formulating procedures[J].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2002(1)

[4]万明,李进发.高层建筑消防安全[J].劳动保护,2009,(3)WANG Ming,LI Jing-fa.High building fire safety[J].Labour Protection,2009,(3)

[5]王宇航,樊晶光,缴瑰,等.建立我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标准体系的初步构想[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6)WANG Yu-hang,FAN Jing-guang,JIAO Gui,et al.Framework study on the emergency rescue standards forwork accidents in China[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and Technology,2006(6)

[6]杨殿波.火灾报警系统布线绝缘——神话、现实与要求[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8(1)YANG Dian-bo.Fire alarm system wiring insulationmyth,reality and requirements[J].Fire control technol-ogy and product information,2008(1)

[7]邢娟娟,姜秀慧,杨力.紧急救助员在应急救援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一)[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12)XING Juan-juan,JIANG Xiu-hui,YANG Li.The impor-tant role of emergency assistant in emergency rescue[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12)

[8]张满可,王劲柏.基于NetLinx网络的火灾报警及联动系统设计[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6)ZHANG Man-ke,WANG Jin-bo.Design of the fire alarmand linkag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NetLinx[J].Fire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6)

[9]张云明.安全疏散基础参数的量化[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6)ZHANG Yun-ming.A quantitative study of the originalparameter of evacuation[J].Fi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6)

应急人员 篇9

核电为我们带来了清洁、安全的能源, 但核安全事故因为它的后果严重, 我们必须有纵深的防御, 除了核电站的保护系统, 我们还应设置应急机构, 在机组发生事故时能迅速处理, 用“常备不懈, 积极兼容, 统一指挥, 大力协同, 保护公众, 保护环境”的核事故应急工作方针, 来指导我们的应急工作。

1应急机构中的运行人员

电厂应急组织由应急指挥部及其下属专业组组成。

指挥部成员包括:应急总指挥、应急副总指挥、业主代表、各分厂指挥、环境评价指挥、协调保障指挥、信息联络指挥、技术支持指挥、秘书长。

应急指挥部直属专业组包括:环境评价组、环境监测组、医学救护组、物资保障组、协调保障组、通信保障组、技术支持组、秘书组、公众信息组。

各电厂应急专业组包括:运行控制组、抢修组、安全分析组、辐射防护组、保卫组。

运行人员属各电厂专业组中的运行控制组。

2运行人员在应急启动时的响应

运行控制组包括:组长、副组长、协调员、值长、安全技术顾问、副值长、操纵员、数据收集员、现场操作员。

作为事故电厂时, 运行控制组:

(1) 按照应急响应程序和有关规程, 实施应急响应行动, 处理机组事故;

(2) 初步判断应急状态的等级, 并按规定程序将应急事件、异常情况和建议的应急等级报告电厂指挥;

(3) 实施把反应堆引入安全状态所采取的校正行动;

(4) 向应急指挥部提供有关事故的性质、规模, 并向指挥部报告事故发展情况。

在应急总指挥尚未赶到指挥岗位之前, 运行控制组长代行应急总指挥的职责, 直至应急总指挥就位。

作为非事故电厂时, 运行控制组:

(1) 根据事故机组状况和应急指挥部的决策对本电厂机组采取相应的规避措施;

(2) 必要时配合事故电厂处理事故/事件。

核电厂应急分四种, 即应急待命、厂房应急、场区应急和场外应急。进入应急状态前的报告和通知由事故机组的主控当班值长负责。 事故机组主控室当班值长根据事故情况, 依据程序《应急行动水平》判断需要进入某种应急状态时, 应立即向公司生产主管领导报告, 生产主管领导在得到电厂总经理批准后, 通知事故机组当班值长发布相应的应急信息。

(1) 应急待命

当班值长电话通知通讯队发布应急手机信息, 通过主控应急广播向厂内发布进入“应急待命”信息。

(2) 厂房应急

直接进入厂房应急且应急指挥部没有启动的情况下, 事故机组的主控室负责应急通知, 否则, 由得到应急总指挥授权的应急通知员负责应急通知。当班值长通过电话通知通讯队发布应急手机信息, 通过主控应急广播向厂内发布进入“厂房应急”信息, 并在主控发布应急音响报警信号。

(3) 场区应急

值长所要进行的动作同厂房应急。

(4) 场外应急

宣布进入场外应急状态的流程是:由应急总指挥指令根据核电厂事故发展状态授权总协调员对外通过应急指挥部向省核事故应急委员会提出进入“场外应急”状态的建议, 由省核事故应急委员会报请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批准后在场外宣布, 在得到省应急委的通知后, 电厂应急总指挥在场内宣布。进入“场外应急”的通知与报告与“场区应急”的通知与报告基本相同。

3应急终止

当满足下列条件时, 可考虑应急状态终止:

(1) 事故已得到控制, 发生事故的反应堆和其它有关设施已处于稳定、安全状态;

(2) 放射性物质释放已经停止或下降到可接受水平, 已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污染;

(3) 不存在危及核设施和场内人员安全的大火或其它可能导致应急的事件。

对于应急待命、厂房应急和场区应急, 由运行控制组长给出终止应急的建议, 应急总指挥在综合考虑其他各部门的意见后, 作出终止应急的决定, 然后向厂内、外发布应急终止信息。

对于场外应急, 具备应急终止条件后, 由事故电厂运行控制组给出建议——电厂应急指挥部——省应急委员会——国家核事故应急委员会, 层层上报, 分析事故状况, 确认可以终止应急后, 国家核事故应急委员的批准省核事故应急委员会在场外宣布, 电厂应急指挥部也通过广播和信息宣布应急终止。

运行人员在这个过程中的主要工作是控制机组状态, 在稳定机组状态后, 给出应急终止建议, 收集事故数据, 便于后续分析事故原因

4运行人员对应急文件和设施的管理

保持应急文件、设施的有效性, 对控制事故状态至关重要, 环境应急处负责核电厂应急准备的全面工作, 运行控制组协调员配合这些准备工作:

(1) 保持主控制室的应急设施、设备、物资和文件处于良好的状态, 并随时可用;

(2) 向安防处提出相关反馈意见和建议。

由当班值长负责对应急停堆盘、主控室的管理。

5运行人员的应急演习和培训

为了保证运行人员在应急状态下的响应能力, 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演习, 以加强应急状态下的事故处理能力。

(1) 按照年度培训计划的要求参加应急基础培训、复训;

(2) 根据公司场内应急计划的要求, 应急响应人员应参加安防处组织的应急专项培训;

(3) 按频度参加公司组织的应急演习。

摘要:本文介绍了电厂核应急方面的相关知识, 运行人员在机组进入事故工况时, 正确启动应急组织, 判断机组的应急状态, 对事故的后续处理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重点介绍了事故工况下, 运行人员如何启动应急, 如何响应, 以及为保持这种能力所进行的演习和培训。

上一篇:《人生的真谛》下一篇:骨折的中医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