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化课程体系

2024-10-19

立体化课程体系(共12篇)

立体化课程体系 篇1

一、课程资源的含义

所谓课程资源, 指的是在课程编制过程中 (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一系列完整过程) 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的综合, 这些资源包括了校内资源、校外资源, 包括了课程编制过程涉及的一切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 包括了所有的原生教育资源、衍生资源、再生资源和创生资源。课程资源是课程顺利实施的基础, 也是课程所涉及的一切信息、教学经验和知识的载体 (魏荣, 2010) 。课程资源越丰富, 越适应学生群体的心理和学习特点, 课程的实施就会越顺利, 课程目标也能够快速高效地实现。值得注意的是, 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其具体的载体形式会根据主题的需要加以调整。不同的课程主体, 由于教育观念、课程理念等方面的不同, 导致能够进入课程的具体资源也有所不同。

二、大学英语课程资源建设的作用

1.大学英语课程资源建设迎合了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的要求, 并给予足够的学时和学分;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推进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英语教学,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2007) 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与条件, 就必须重视课程资源的建设, 现代化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合理开发和利用校园内外的一切资源, 充分发挥好学校教学基地、图书馆、实践基地的作用, 并积极联系校外的图书馆、实践基地、博物馆, 以及其他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同时, 各个高校要立足于当前的英语教材, 积极开发其他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 创造性地完成英语教学任务。由此可见, 大学英语课程资源建设是符合新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的, 是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 代表着先进的英语课程理念。

2.大学英语课程资源建设能够满足现代化英语教学的需求。

根据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 (1982) 著名的语言输入和Swain (1985) 语言输出理念, 要想学好英语, 就必须保证大量正确有效的语言输入和输出量。当代的大学生都比较追求和标榜个性, 有限的教材内容所涉及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练习既不能保证学生实践需求, 更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英语课程资源建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正确有效的语言输入和丰富的语言输出训练,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 让现代化的英语教学真正“活”起来。

3.大学英语课程资源建设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大学英语课程资源建设对高校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有助于促进教师向着专业化方向成长进步。要想将大学英语课程资源建设好, 教师就要对课程目标、学生兴趣、英语课程资源分类甚至程序开发等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可以说, 英语课程资源建设的过程, 就是教师知识结构优化的过程, 经过这一过程的洗礼, 教师会对教学、对资源整合、对学生都有全新深刻的理解, 形成科学有效的系统的课程资源观。

4.大学英语课程资源建设有助于培养主观能动有创造力的人才。

学生是教学工作的最终受众, 大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建设, 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 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共同探讨、共同梳理整理课程资源, 积极拓展适合当前大学生的英语课程资源, 打破英语教材的局限性。整个过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探寻, 更寻求与学生的合作,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能力都会有明显的提高。

三、大学英语课程资源建设的方式与实践

1.培养和提高英语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教师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 也是课程实施的主体, 因此教师直接关系到课程资源的开发、积累、整合。首先, 从教师自身角度出发来看, 教师自身必须更新教学理念, 努力跟上时代和科技的脚步, 不断尝试利用新型的信息技术武装自己, 积极引入新型的教学技术, 积极寻求课程设置、课程评价的高效的新方法。其次, 从学校角度出发来看, 学校要努力为教师营造宽松的环境, 鼓励教师参与进修提升专业性。比如可以组织青年教师出国轮训, 为教师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 等等, 多方面着手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及其他先进教学技术的驾驭能力, 这都将直接影响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能力。学校的重视和引导, 将极大地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学校还可以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作为教师能力的重要考核标准之一, 与薪酬奖金挂钩, 鼓励教师不断加大对课程资源开发方面的研究。

2.构建外语学习资源库。

为了保证充足有效的语言输入和输出量, 需要为学生构建外语学习资料库, 这种资料库一般以网络教学平台的表现形式呈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以便学生实现一站式访问, 获取平台众多的外语学习资源。网络教学平台要注重在外语环境下运行, 以便为学生创设英语学习的有效语境。在完善外语学习资料库方面, 应该加强资源共享, 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浏览访问PPT课件共享资源、听力库、自主学习库、音频库、视频库, 等等。在音频和视频资源方面, 要注意对资源进行深度加工, 许多高校虽然建设了网络教学平台, 也共享了一些网络学习资源, 但是缺少对资源的深度加工, 没有发挥这些外语学习资源应有的作用。比如针对一些精彩的视频片段, 可以加上资深教师对文化背景、语言点等方面的精彩讲解分析, 电影片段要和学生自己在网上观看的有所不同, 要支持学生编辑、截取、批注、提问、交流等。此外, 学校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国外优秀英文网站的链接, 针对反响较好的主题举办讨论和交流, 等等。

3.多渠道挖掘大学英语课程资源。

英语学习最终是为了交际, 单纯依靠教材的语言输入输出训练和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课程资源, 还是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需要不断扩展和深化大学英语课程资源, 努力将校园开辟成为“英语语言教学资源超级市场”, 让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训练。比如组织学生成立各种英语兴趣小组, 让喜欢英文歌曲、话剧表演、朗读、辩论的同学自由组合, 教师指导学生准备资料;举办全校范围内形式各异的英语竞赛;鼓励学生成立英语角, 指派口语水平较高的高年级学长组织参与英语角活动, 教师也定时参与其中, 以便培养良好师生关系, 提升英语学习的氛围。此外, 学校还可以在校园广播中开辟出专门的英语广播时间, 固定播放英语日常会话或者趣味竞答, 以吸引大家学习英语。

四、反思当前大学英语课程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生互动和合作方面有待提高。

互动和合作不足, 是制约当前大学英语课程资源建设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某些大学教师不愿意放下身段与学生展开探究式合作, 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课程资源包括了课程编制过程的一切人力资源, 学生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当下时代的学生, 对待事物, 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认知, 对于创新的教学方法, 也可以较快地接受。而当下的教师, 虽然有比学生更加丰富的人生经验, 但是在接受新鲜事物方面有所不及自己的学生。教学任务的设计应该是基于学生现实生活的, 只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水平, 才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因此, 教师只有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才能更深刻地了解学生。此外, 当代的大学生, 信息技术水平普遍提高, 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参与网络搜寻整合课程资源, 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身上学习到许多信息技术搜索技能。

2.过于依赖网络课程资源, 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

我们生活在网络时代, 学生和教师都比较习惯于或者是乐于通过网络寻找适合的课程资源, 容易忽略自然资源的课程价值。长期以来, 我们容易忽视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导致教学方式单一, 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也是当前大学英语课程资源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一大问题。其实自然资源在创设语境、培养学生英文思维等方面具有显著功效。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 游览参观一些自然风光, 每到一处, 让学生充当导游, 锻炼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或者带领学生观看博物馆, 讲解各国的历史文化, 在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 鼓励学生用英文进行展品讲解。这样, 既可以打破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 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实践证明,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可以收到一举多得的学习效果。

3.教师对现有的校园内课程资源利用率不高。

近年来, 加强大学英语课程资源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 不少高校都在网络平台建设、图书馆建设等方面投入了重资, 但是这些硬件设施在很多时候都沦为了面子工程。比如不少院校虽然设置了网络学习平台或者校内英语网站, 但是网络上面的学习资料却鲜有更新, 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有一些学校虽然引进了语言实验室和英语资料室, 但是却常年关闭。这些都造成了资源和资金的浪费, 没有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教学作用。此外, 大学教师的英语课程资源意识还有待增强, 很多教师宁愿鼓励学生多做几套四六级真题, 也不鼓励学生多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 使得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过于功利化, 图书馆的一些纯英文的报刊沦为摆设无人问津。

综上所述, 面对课程资源建设不合理和校园内课程资源利用率不高的局面, 学校方面和教师方面都有一定的责任, 这些都是当前大学英语课程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深入地反思和改正。

参考文献

[1]Swain M.Communicative competence: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985.

[2]S.Krashen.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nguage, 1982.

[3]陈丽.如何开发和利用英语课程资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 (19) :197-198.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D].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43-45.

[5]陆正荣.英语教学中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教学与管理.2010 (19) :64-67.

[6]魏荣.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与学生自主学习[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19) :113.

[7]徐云仙.新课改背景下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2) :119-120.

[8]杨晓静, 段海霞.高中英语课程资源不均衡发展之管窥——基于校本的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调查分析[J].甘肃科技, 2014 (5) :77-79.

[9]张婷, 胥芝韵.简论新课改背景下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新课程研究 (教师教育) , 2011 (10) :92-94.

立体化课程体系 篇2

本文阐述了“中职会计一体化课程”模式下,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课程改革方向,提出构建以“能力为本,够用为度”的岗位英语教学体系,通过调整专业英语教学目标,精心挑选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试方式和评价标准,达到提高岗位语言技能、提升学生就业优势的目的.

作 者:张莉雅  作者单位:广州财政学校,广东,广州,510095 刊 名:各界・科技与教育 英文刊名:GEJIE・KEJI YU JIAOYU 年,卷(期):2007 “”(12) 分类号:H3 关键词:岗位英语教学体系   职业语言技能   就业优势  

★ 大学实验教学改革论文

★ 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 小学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 课程教学改革论文10篇

★ 课程课堂教学改革论文

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比较研究 篇3

关键词:一体化课程体系 一体化课程 比较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是近年来技工教学课程改革的热点。一体化教学是借鉴了德国“二元制”、澳大利亚职教“培训包”、美国和加拿大“能力本位教育”教学及英国“现代学徒制”等国家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技工教育现状,在职业教学改革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技工教育新形式。

一、焊接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

焊接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由焊接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焊接专业一体化课程规范、一体化课程教学资源三大部分内容组成。

焊接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是对焊接专业概况,焊接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内容、条件和培养质量进行系统全面的阐述。它可归纳为焊接技能人才标准、人才培养过程标准和人才评价标准三部分。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中明确规定,一体化教学培养的是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焊接技能人才。综合职业能力包含焊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它在国家职业标准(焊工)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更能满足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焊接专业一体化课程规范是对焊接专业基本信息、人才培养目标、一体化课程安排、课程标准、实施建议和考核与评价等内容进行详细的说明。一体化课程教学资源主要有实施焊接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师资、学习工作站(场地和设备等)和教学资料等内容。

二、焊接专业一体化教学的特点

1.一体化课程来源于行业、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

一体化课程是课程规范中的核心内容,需要经过本专业的实践专家访谈会来提取并加以转化。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焊接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焊工),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实践专家访谈会,共提取金属火焰切割、低碳钢构件焊接等涵盖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四个层次的14个典型工作任务,最终转化为14门一体化课程。

《焊工国家职业标准》(2009年修订)中气焊与气割、焊条电弧焊、CO2气体保护焊、钨极氩弧焊和埋弧自动焊等常用熔化焊接与切割方法及其他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都在一体化课程各学习任务的专业能力要求上得到了体现。学习任务真实地体现了焊工完成企业生产任务的整个工作过程,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以焊接初、中级一体化课程为例,课程中涉及的技能要求完全满足2009版焊工国家职业标准中级焊工的工作要求。金属材料火焰切割、低碳钢构件焊接、常压管道焊接、梁柱焊接、常压容器焊接等初、中级一体化课程,包含的工作要求如下。

(1)低碳钢板的手工气割。

(2)低碳钢或低合金钢中厚板SMAW和GMAW角接头和T型接头角焊缝焊接。

(3)φ≥60mm管径SMAW管子转动焊和水平固定全位置焊及φ<60mm低碳钢管或低合金钢GTAW对接转动焊和水平固定全位置焊。

(4)低碳钢板或低合金钢SMAW与GMAW板平、立对接焊(单面焊双面成型)和角焊缝焊接。

(5)低碳钢板或低合金钢SMAW、GMAW板立、横对接焊(单面焊双面成型)和管-板焊条电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型)和角焊缝焊接。

2.焊接一体化教学过程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传统技工教育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技能练习基本采用单项技能模拟能训练的形式,侧重培养学生的焊接专业能力。对技能人才在职业活动中急需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及学习能力、与人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等社会能力,缺乏有效的锻炼和培养。

焊接一体化课程定位与方向、课程内容与要求、教学过程与评价等都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学习任务都要求以分组的形式开展学习,学习中要求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借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尤其是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突出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3.焊接一体化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过程评价

焊接一体化教学由师生双方共同在一体化教室中边教、边做、边学。学习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程内容、教学过程都以学生为中心。学业评价采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突出过程评价。以低碳钢构件焊接课程成绩评定为例,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比重为60%、40%,自评、组评和师评的比重为10%、40%和50%。

三、一体化教学与其他教学形式的区别

近些年来,一些职业学校在焊接专业的教学中也采用了项目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焊接一体化教学与之相比,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

1.教学目的与组织形式

传统教学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学目的侧重于掌握事实性知识和具体的专业技能,采用教师讲授和示范、学生模仿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学业评价以教师评价为主。项目教学与一体化教学均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在教学组织与教学评价上项目教学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小组学习,而一体化教学侧倡导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强调过程评价。

2.课程内容和特点

传统教学分为焊接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练习两部分,学生在教室里系统地学习焊接原理、焊接方法、设备和工艺等理论知识;在实习车间模拟练习常用的熔化焊接方法,在板平、立、横和管子全位置焊接等单项操作技能。

理实一体化教学对焊接原理、焊接特性等专业理论知识仍采用单独讲授的方法,焊接方法、设备、工艺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糅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技能学习内容大都以传统教学的熔化焊不同位置单项焊接操作技能模拟练习为主。

项目教学以项目为载体,将焊接专业理论和技能糅合在项目中进行教学,通常一个项目涵盖了一种或多种焊接方法的多个位置焊接操作技术。部分项目内容贴近焊接企业生产内容,但总体上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

一体化教学以学习任务为载体,课程中的学习任务涉及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钣金冷作、制图、焊接专业理论、焊接操作技能等内容;所有课程来源于焊接企业、行业实际工作场景和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产生经过严谨的归纳和提炼,具有系统性和普遍适用性;在教学中强调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

3.师资要求

在传统教学中,焊接专业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常由不同的教师担任,部分教师只教专业理论知识或焊接操作技能,知识结构存在较明显的缺陷。理实一体化教师及项目教学的教师融专业知识和技能于一体,但较少接触焊接专业基础知识。

一体化教学教师应熟悉一体化教学的理念,掌握一体化教学的特点与要求,有较好的教学组织能力;具有良好的焊接专业理论知识、较高的焊接操作技能和企业生产经验;掌握焊接专业基础课程(如机械制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冷作与钣金等)知识和技能,并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尤其是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教学过程中。

4.焊接学习场所

其他教学形式的焊接教学场所主要是教室与实习场地,配置黑板、课桌椅和焊接、切割设备设施即可;一体化教学场所(学习工作站)不同于传统的教室或实习车间,其设备资源配置比传统的教室或车间要复杂和多样,尤其是在资料查询方面增加电脑、网络等设备设施及专业书籍,配备焊接、气割设备设施。

5.教材与学材

工作页是依据学习任务的工作过程编写的引导学生学习的文本,是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主要工具,其核心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工作。

传统教材是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系统介绍,学生通过学习教材了解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焊接一体化教学的主要学习资料是学习工作页,主要是引导问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技能学习等活动,来完成工作页的各个引导问题,从而学习到与学习任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并锻炼和提高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实现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因此工作页内容具有很强的过程性和相关性,没有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性。但在工作页使用时,学生需要借助传统的教材来查阅、学习专业知识。

四、焊接与其他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异同

不同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中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一体化课程规范和教学资源等框架结构基本相同,具体内容因专业不同而不同。

焊接专业属于第二产业,社会总体技能水平发展较慢,很多企业对焊工技能要求还停留在手工或半自动操作上,强调操作的熟练程度。在一体化课程规范中,它与广告策划、汽车维修等专业相比较有几个特点:一是课程数量较少;二是企业实际生产中产品体积较大,需要对课程中的学习任务进行适当处理加工;三是课程中学生技能练习所占课时数较多;四是课程的考核评价中除了强调对学习任务的考核评价外,对学生个人操作技能的考核也极其需要。

在一体化教学资源方面,由于焊接作业中烟尘、弧光、噪声等因素的影响,一体化学习工作站往往需要分隔成相对独立的专业知识学习区、技能练习与生产加工区两个区域,这与其他专业尤其是第三产业专业的学习工作站建设差异较大。

五、小结

焊接专业一体化教学是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新形势下出现的教学探索,适应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企业用人需求和焊工职业生涯发展要求,在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一体化课程规范和教学资源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变化。当前一体化课程体系中教学资源建设方面还需大力加强。随着一体化课程体系的逐步完善,技工院校将培养出更多能满足社会需求的焊接技能人才。

立体化课程体系 篇4

自2009年“河南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以来, 在学校、学院各级领导、专家的关心和支持下, 经过项目组成员几年来的不断努力, 自动控制理论立体化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初见成效。

1 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

1.1 选用合适的教材

(1) 我校采用胡寿松主编的最新版《自动控制原理》。该书1985年被评为航空工业部优秀教材, 198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材, 1997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同年被列入国家“九五”重点教材, 2002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材畅销书 (科技) , 2003年获国家级精品课程主干教材称号。

(2) 配套实验教材:根据课程教学大纲, 教研室自编了实验教材, 教学效果良好。

1.2 教学内容改革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 工程性、综合性、方法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从优化课程设置的角度出发, 为了解决好“基础与应用”“理论与实践”“重点内容与知识面”之间的矛盾, 使自动控制理论课程内容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我们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 以系统分析、系统建模和系统综合为主线, 构建了由时域分析、复域分析、频域分析和系统校正4个模块组成的知识体系。

教学内容改革, 以突出控制理论的物理概念及工程背景, 淡化数学证明为原则, 在现有基础上, 继续整合、优化课程内容, 进一步明确课程体系结构、组织方式, 理顺本课程和相关课程知识的交叉与联系, 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 使教学内容服务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1.3 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在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教学中, 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尽量结合专业实例, 突出教学重点、难点问题。授课教师采用课堂问答和课堂讨论的方式, 在教学内容转换时适当留一些悬念, 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自己解决问题,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 采取答疑质疑相结合的辅导方式

答疑和质疑是教师辅导学生自学的两种重要形式。大多数电类专业学生在学习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过程中, 对课程知识掌握得不牢固, 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讲课进度, 平时主动找教师释疑的较少。采用答疑质疑相结合的辅导方式, 以学生主动质疑为主, 给学生适当的压力, 起到督促学生学习的作用。对于学生的共性问题, 我们采取集体辅导的形式统一解答或进行专门讨论。

(3) 其他教改举措及效果

利用典型案例、启发式教学法,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科研实践和专业发展, 讲授课本内容。书本知识同实际应用之间存在差距, 本课程教师结合科研实践讲解、比对书本知识传授, 更容易打开学生的思路, 激发创新性思维。

实施灵活的实验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对基础较差、能力较弱的学生, 给定实验题目进行实验;对学有余力的学生, 鼓励他们自己开发实验;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 利用创新实验基地, 结合“挑战杯”、全国机器人比赛等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4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理论性较强, 概念比较抽象, 工科学生普遍感到“难学”。

在进行课程建设中, 针对“成人业余”“在线学习”的特点, 在教学中尽量突出“工科”和“应用”的特点。

首先, 针对使用传统方式难以讲解清楚的概念性、原理性较强的知识, 课程组采用增加Flash动画的表现手法, 辅助教师讲解。例如:对于控制系统概念的建立、根轨迹的原理、频率特性的物理含义等的讲解, 使用Flash动画后, 往往能起到一图胜千言的效果。

其次, 充分利用Matlab强大的仿真、设计等功能进行辅助教学, 帮助学生学习课程内容。

1.5 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不但有独立的理论体系和授课方法, 而且有相当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基于此, 在课内实验内容设置方面, 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 紧密结合专业, 以实际应用为主。为此, 我们安排了典型环节模拟研究、二阶系统阶跃响应分析、频率特性测试、连续系统采样等实验项目。在实验中, 我们减少验证性的实验内容, 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研究性的实验内容;在实验指导书中, 只提实验要求, 改变过去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提供的步骤做实验的状况;在每个实验设计中, 都增加一些拓宽、加深的内容, 希望基础好、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学到更多知识。

1.6 考核手段改革

为改变应试教育不重视能力、素质培养的缺点, 课程组改革考核内容与方法, 把灵活性、研究性和应用性纳入考核中。

通过对教学内容、课程考核内容与方法、实验室建设的改革, 结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学生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培养实践平台的搭建, 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标, 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化的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教学体系, 使该课程的教学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 教学条件的改善

围绕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教学, 我校从教材、扩充资料、实践教学、网络教学和实验室建设5个方面, 提供优质教学资源。

2.1 相关文献资料指定与利用情况

我们选用胡寿松主编的全国优秀教材《自动控制原理》的最新版作为教材, 并在该课程第一次上课时给学生指定教学参考书目。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 购买或在图书馆借阅参考书。从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拟选择该课程作为考研科目的学生或者不考研但成绩较好的学生使用参考书者较多, 学习困难的学生很少看参考书。

2.2 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

根据自动控制实验室软件和硬件条件, 课程组编写了《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指导书》、保证了课程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并且结合自动化技术发展和专业建设进程, 对实验内容和实验指导书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实验开出率均达到100%。

2.3 网络教学环境、资源及其作用的发挥

2010年, 根据学校的要求和提供的网络教学平台, 我们建设了自动控制理论校精品课程网站。

网络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途径和学习方法, 使学生能够巩固与拓展课堂教学内容, 及时方便地与教师进行信息交流。在以后的教学中, 本课程组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网络教学资源, 将网络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2.4 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的使用及效果

根据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我们制作了全部教学内容的多媒体课件和电子教案。

积极推广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逐步推广使用多媒体教学, 探索如何把多媒体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将Matlab技术引入课程CAI课件中,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课堂复合教学方法, 丰富、完善了教学手段, 使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形象、具体,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

2.5 实验室建设

实验教学中心按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要求, 逐步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在实验项目的设置上扩大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 提高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层次、规模和水平。实验时间可由学生自主选择, 实现了实验室的全面开放。

3 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3.1 教学内容选择合理, 符合人才培养目标

自动控制理论涉及多领域的内容, 课程组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科学合理地确定了课程的教学内容。从教学大纲来看:课程内容突出重点, 突出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应用, 符合本科阶段自动控制课程理论教学的基本要求。

3.2 课程教学内容组织是本课程的一大特色

课程体系的组织、教学内容的安排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课程内容难教难学的特点, 我们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一体化教学法, 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从“给出概念→基础理论知识→应用提高”的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向“工程实际问题→引出概念及所需基础→探索解决方法与理论→应用提高”的探究式课程教学模式转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了学生研究式、探索式和自主学习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从多个角度融会贯通课程主要知识点, 成为本课程的一个教学特色。

3.3 重视自动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教学十分重视学生系统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实验教学, 开设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 使学生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得到切实提高。

3.4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教学网站的建设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教学网站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该课程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3.5 人才质量提高

(1) 通过举办科研讲座、将科研内容融入教学、积极开展大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等方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使毕业生既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 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2) 近年来, 本科生中有几十人次在省级以上竞赛中获奖, 4个班级获河南省大学生竞赛集体奖, 毕业生考研上线率逐年提高。

4 主要建设成果

(1) 形成了一支结构层次合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 青年教师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 完成了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科学素养为目标的教学内容改革。

(3) 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特点, 分层次、有重点地制作多媒体课件, 配合课堂教学, 做到恰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取得了实效。

(4) 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 完成了两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5) 发表与本课程教学研究相关的教改论文两篇。

(6) 完成了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教学网站的建设,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的平台, 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

(7) 加强了大学生课外科技实践活动, 搭建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培养的实践平台。

5 结束语

通过开展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内容设计与组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网络教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工作, 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化的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教学体系, 使该课程的教学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 课程教学注重理论联系生产实际, 重视实验和实践性环节, 培养的学生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又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获得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摘要: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教学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核心, 重点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验的改革。通过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实验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建设, 构建了立体化的课程教学体系。该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教学改革,立体化,课程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M].第五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2]付主木, 高爱云.《自动控制理论》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3, 10 (6) :101-103.

[3]付主木, 高爱云.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 (5) :84-86.

[4]邓立群, 王成琼.Matlab在自控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28 (4) :141-142.

立体化课程体系 篇5

关键词:油田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

人防建设是构筑油区治安防控体系的保障

近年来,综治系统积极探索创新油地联防联治机制,进一步整合区域内各种治安保卫力量,完善重大案情的工作预案,建立完善警企联动、打防结合的巡护工作机制,形成全方位“人防”网络。强化护卫巡逻队伍,为保持和不断提升护卫巡逻队伍的战斗力,在对二级、三级护卫巡逻人员进行调整充实的基础上,将巡护方式调整为警护联动,由原来的护卫人员巡逻,发现问题公安出现场,调整为现在公安人员带领护卫人员共同巡逻的方式。加大巡逻执法力量配备,加密重点井、区块和特殊时间段的巡逻。这样既解决了巡逻过程中无权处理涉油案件问题,也缓解了公安人员和巡护力量少、无法覆盖整个油区的矛盾。目前,油田治安保卫队伍主要由公安、稽查、护卫、应急4支专业力量及群防群治力量组成的上万人队伍。理顺综治保卫工作机构。整合油区治安保卫、油区护矿、油区物资稽查等业务,与滨海公安局进行有机协调,统一负责全油田的油区治安保卫、物资稽查等工作。开展油地公安机关一体化办公,进一步密切了双方的沟通协作,破解了多年来油地两家公安的管辖权难题,形成了同心协力打击涉油犯罪的新思路。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根据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确定宣传教育重点,明确宣传教育任务,充分利用法制培训班、办警示栏、编印教育材料、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加强对职工进行教育,强素质,筑牢思想防线。每年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例如制作宣传片、条幅、展板、职工答题等活动,职工群众的法制意识得到普遍增强。物防建设是构筑油区治安防控体系的基础

建立健全“物防”措施是构建胜利油区治安防控体系的基础。油田针对涉油案件具有季节性和规律性的特点,点线面结合,多措并举,促进了物防工作全面开展。突出点的防控,点的防控就是把辖区需要重点防控的对象作为整个防控体系的点来进行重点防控,提高对这些点的情况掌握和控制能力。在全面推广“十子”(装箱子、焊笼子、盖楼子、戴帽子、穿管子、改锁子、下桩子、扎轮子、装浮子、固管子)防范法的基础上,实施了“四色”预警防范机制,用“绿、蓝、橙、红”四种颜色标识,分别代表油区治安状况相对稳定、部分地区存在治安隐患、局部出现治安反弹并开始恶化和大范围恶化、暴力对抗、哄抢原油、打卡盗油等情况频繁发生,根据预案等级采取相应的整治行动措施。狠抓线的防控,胜利油区涉及的地市、县区较多,治安形势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态势,线的防控处于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是防控不可缺少的一环。为此,以建立油地军警联动运行机制为重点,在港区,与东营港治安办、海港边防派出所、交巡警部门联合在东港高速公路和港区的重要路口设立了值班检查站或警务室;在海上,与东营武警边防支队签订了“爱民固边”共建协议,管控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强化面的防控,重点在创新防范思路上下大力气,推行了油区封闭式、“网格化”管理模式,初步实现了油区管理无缝隙工作目标。封闭式管理就是利用地理自然形成和人工造就的地形条件,将油区或者区块相对封闭起来,净化封闭区域油区治安的一种管理方式。“网格化”管理就是根据油区地形和交通情况分块编号,全面准确地掌握控制点,并将控制点落实到沿线的单位、人头。技防建设是构筑油区治安防控体系的关键

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技防”水平,不仅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制止犯罪,还能根据各种有力证据,抓获犯罪分子,提高破案率,因此技术防范是构建胜利油区治安防控体系的关键。强化单井拉油点的防范,针对产量高、含水低的油井经常成为不法分子盗窃、抢劫首选目标的实际,油田以开展争创“零发案”采油队活动为主线,在油区各厂、管理区、站建立了三级无线遥控监测系统。对重点井、重点区块、重要路口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实施布控;对单井倒油及巡逻车辆安装gps定位系统。强化油气长输管线的防范,先后增上了管道防腐检测仪、防漏检测仪、红外线检测仪和遥控控制柜等装置。同时研制开发了“输油气管线泄漏适时监控系统”、无人机巡线系统,实现了对外输管线的全天候、全方位的监控防范。对2045台变压器和1500余千米的动力线进行了技防监控,对3400余千米的输油气管线进行了管线报警系统监控管理。强化重点要害部位的防范,加强了对油区生产作业区和办公生活区24小时的监控,更新防盗报警系统,使监控手段和力度得到了完善和提升,逐步形成覆盖重点区块、重点井的远程监控网络,使治安防范由被动向主动出击转变,提高了油区治理打击的成功率和准确性,为及时发现破坏、制止犯罪、震慑罪犯,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联防建设是构筑油区治安防控体系的重点

油田综治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受到用工大环境影响,各单位护卫、稽查、治保、巡逻等治安专门力量不增反降,治安岗位人员老化、人员紧张;治安监控、监测等技防设施不能有效统一,“信息孤岛”现象严重。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油地联合、内部力量互补、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应急和处置能力。统筹优化综治资源,适应改革转型发展新需要,探索统筹优化综治资源。在油公司体制机制改革的大形势下,提出探索油公司模式下的区域综治协作,自下而上建组织、搭平台,共成立了8个协作组,建立了830余人的应急协调联动队伍。在此基础上,谋划构建三级(滨海公安局―公安分局―二级单位)视频监控信息指挥平台,综治资源进一步优化。油地联合稽查建设,探索建立油地联合稽查运行模式,建设完成8个油地联合稽查站,有力强化油区治安“网格化”管理的支撑节点,进一步夯实点、线、面治安稳控的基础。油地联合办公方面,成立油区治安联合整治办公室全面部署油区治安秩序整治工作,建立了县区、采油厂油区治安信息上报和分析研判制度,充分发挥了参谋服务、组织协调、督导检查作用。

结语

立体化课程体系 篇6

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一直以来坚持“学校有特色才有生命,教师有特技才有权威,学生有特长才有出路”的办学理念,在办学过程中重视内涵发展,实施品牌战略,在技能竞赛、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专业与课程建设、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特色。

本刊集中刊发了下面一组稿件,从“创意发展”“创高技能”“创优素质”“创新技术”“创业实践”五个方面全面了解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较之于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育的课程更具特色,它兼有理论性、实践性、社会性、时代性、多变性。传统单一的课程评价体系显然是不适合高职教育的。笔者将从高职课程的知识特点出发,试论基于“知识分类”的立体课程评价体系。

高职课程评价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是学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它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课程评价以课程目标为依据,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测定分析并给以价值判断的过程。它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是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程体系、培养优质人才的重要保障。如图1所示,“课程开发”这项系统工程包含调研和需求分析、制订认证、实施执行、评价反馈、修订完善等环节,其中课程评价是核心。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是检验课程标准的重要方式,是保障课程标准执行的重要手段,是优化课程标准的重要导向。我们需要通过构建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来评价课程设置是否合理、课程标准实施是否有效、课程内容是否完善,从而最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并且,由于社会发展和技术革新,我们需要不断对课程进行评价,去旧纳新。

目前高职院校课程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很快,高职院校数量增长较快。不少院校从中专变革而来,多数高职院校普遍重视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而对课程评价体系改革就不甚重视或者说无暇顾及了。多数院校或者沿袭传统的终极评价模式,或者采用技校考工模式等。我们不妨通过表1来剖析几类评价模式:

表1中罗列的评价体系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忽略了高职教育课程的特殊性,其弊端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影响了高职毕业生质量。相对单一的基础教育尚且在呼唤教学评价的革新,更何况丰富多样的高职教育。我们要将探索构建符合高职院校特色的课程评价体系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试论如何构建“基于知识分类”的立体高职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评价对象包括课程、教师、学生、毕业生;评价内容包括评教和评学;评价知识对象包括认知知识、非认知知识、能力素养等等;评价范围包括智育和德育。因此我们在构建评价体系时要全面考虑上述因素,建立多样化、多层次的立体评价体系。

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自2005年起开始尝试课程评价体系改革。笔者将结合改革实践试论基于“知识分类”的高职课程评价模式。高职教育的课程知识结构是全面的、丰富的,它兼有理论性、实践性、社会性、时代性、多变性。这里我们不妨借鉴学者洛普谢尔(J.Lompscher)的观点。如图2所示,洛普谢尔等人将知识分为四类:“事实的知识”(SachsKenntnisse)、“方法的知识”(Verfahrenskenntnisse)、“规范的知识”(NormKenntnisse)以及“价值的知识”(Wertkenntnisse)。“事实的知识”和“方法的知识”主要涉及认知领域(请注意,此处“认知”一词是广义的,不单纯指知识水平,更包括认知的能力和学习的技巧等)。而“规范的知识”和“价值的知识”注重非认知因素的发展。基于上述理论,学校尝试探索从高职课程知识的特点出发建立多样化、多层次的知识评价体系。

1.基于“认知知识”的多样化高职课程评价

鉴于高职课程的多样性丰富性,我们力图创建多样化的高职课程评价。

“事实的知识”对应于“命题性知识”即“知识什么”(Knowing that),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性质以及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知识,是构成其他知识的基础。对于“事实的知识”我们以命题的形式通过理论笔试的方式进行评价。“方法的知识”对应于“技能的认知”(Knowing how to)是关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方法和技术。它所涉及的问题是主体可以做什么与采取什么方式去做,它不仅包含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动手能力,还涉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这里的评价最复杂也最难把握的,但也最能体现高职教育特点和学校特色。评价原则要兼顾“知识+技能”、“过程+结果”、“定量+定性”。具体实施策略包括:

(1)鼓励教师根据课程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评价形式,如笔试(开卷、闭卷)、面试、调查报告、创意设计、项目制作,以及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等形式。考核内容应根据学科特点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突出应用性、操作性、技能性、灵活性。减少死记硬背,增加能力权重;减少生搬硬套、强调实际应用;摒弃标准答案,鼓励创新改革。

(2)“过程评价”与“结果考评”有机结合。如前所言,课程评价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测定分析并给以价值判断的过程。但传统教学评价往往忽略过程而以结果评价为核心,评价操作简单。虽然客观上“过程”会决定“结果”,但仅凭一次考试来定性实际上也是有失偏颇的,尤其对高职教育而言。过程评价更能体现评价的客观性、公平性。但要做好过程评价是不容易的,这需要教师有更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要求教师如同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始终关注每一位学生在整个课程阶段中的学习动态和发展情况。

建立评价体系时我们还充分借助网络手段,如实验仿真操作评价,在线测试评价,网络评教等。

2.基于非认知知识的多层次高职课程评价

高职教育的主旨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理想、有道德、有职业素养的技能型人才。鉴于人才培养的特殊性,我们力图构建多层次的课程评价。非认知知识包括“规范的知识”和“价值的知识”。“规范的知识”是关于人与人之间交往,对个体行为的基本要求,包括共同的社会生活准则。“价值的知识”是关于世界观、道德、美学价值和意义的知识。评价内容包括知识学习、技能修养、特长培养、职业素养、公民道德等方面。也许有人会质疑,非认知领域的评价是否应纳入课程评价。我们认为是必需的。也许多层次的课程评价超出了课程本身的纯知识范畴,但它将使课程教育与行为养成教育有机的紧密结合,它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起有效促进作用。部分高职毕业生职业意识差、素质修养低的原因与评价体系单一是不无关系的。我们为学生设计了个人成长档案记录上述评价项目,并在学生课程评价量化表中通过“职业修养”一项体现评价分值,同时将该分值反馈给班主任,计入德育量化考评表。该评价实质为诊断性评价,将职业素养教育有效地贯穿在整个课程教学中,使学生由他律变成自律,从而自觉地形成应有的规范素养。

立体化课程体系 篇7

关键词:运动控制,课程群,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自动化专业培养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方向, 即运动控制与过程控制, 因此运动控制类课程群是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群, 包括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控制系统Matlab仿真实习、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和运动控制系统等专业主干课程, 其实践教学环节尤其重要, 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建立最基本的工程素质和技能, 能否树立专业意识和是否形成学习兴趣[1]。而对于目前的运动控制类课程, 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是依附于理论教学的, 实践教学模式单一、被动, 实践资源难以获得有效的开发与利用, 学生也无法获得系统的工程开发经验, 主要表现在:

(1) 理论课程之间缺乏联系。课程设置延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模式, 缺少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整合。课程教学过程中忽视同系列课程之间和教师之间的承接与相互联系, 缺乏通过项目式的应用和开发案例讲述知识点的教学方法。

(2) 实践环节之间缺乏联系。运动控制类课程的实践教学以课程为单位, 实行的是“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的模式, 只完成对某一特定课程知识的验证和巩固, 各课程实践环节之间缺乏联系, 缺少以相关能力为导向的综合实践能力环节, 造成学生掌握知识零散, 与工程实际偏离较大, 实践教学安排不能反映现代控制系统设计的系统化设计思想。在此模式下, 学生虽然完成了每门课程的实践任务, 但是依旧难以建立起工程系统的概念, 这对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来说, 是一个软肋。

(3) 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之间缺乏联系。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 理论课授课教师不参与实践教学, 实验教师也不参与理论教学环节, 造成学生无法将实验内容与理论知识联系。以实验为例, 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步骤进行实验, 得到正确结果后即宣告实验结束, 关于实验系统的原理、现象与理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予讲授。实践教学模式单一, 教学手段及内容陈旧, 学生可参与的互动极少, 对知识的被动接受导致学生创新能力受限。

(4) 学生的工程素质和技能不能得到有效培养和训练。由于缺乏理论与实践的关联, 学生头脑中零散的知识无法系统化,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学生不知如何选择器件去搭建一个完整的运动控制系统, 更不知道如何进行电磁兼容设计和成本控制。

1 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

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 从“学以致用”人才培养理念出发, 即以学生兴趣和能力培养为核心, 以课程群为教学单元组织实践教学, 实施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引导的自主学习模式, 建立多途径、多层次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其目标是在兴趣中培养能力, 同时配合教学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立体化培养。为此, 需要根据运动类课程的特点, 整合课程资源, 按照“应用性”原则, 对传统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改造与创新[2]。

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出发点是师生互动, 切入点是边学边做, 落脚点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 尤为强调个性的发挥, 强调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教育, 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渗透, 遵循教育认知规律, 构建由低到高的递进式教学层级, 教学过程体现了实践环节的系统性、层次性、自主性、开放性等特点。

2 改革措施

为了克服当前运动控制类课程实践教学分散的缺陷, 在对原实践教学体系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我们将运动控制类课程群的教学内容与体系进行立体化重组和改造, 注重各种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机衔接、紧密配合, 建立以提升实践能力为核心, 理论与实验教学融合、虚拟与现实融合、课内与课外融合的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同时建立从专业实验室、实习基地到校企共建实验室, 从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到学科重点实验室及功能配套齐全的立体化实践教学平台, 形成完整、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现大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立体化培养。

2.1 运动控制类课程群的构建

我们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 按照本专业现场工程师培养目标要求, 有针对性地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提高学生在行业中的竞争力[3]。运动控制类课程群中的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属于控制对象的范畴, 自动控制原理属于控制方法的范畴, 电力电子技术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则属于控制工具的范畴, 这4门专业基础课共同构成运动控制的基础。在此基础上, 控制系统Matlab仿真实习实现运动控制系统的虚拟设计, 运动控制系统则实现运动控制系统的实际设计, 这2门课综合各专业基础课程内容并将其提升为系统化的应用。

为了构建一个符合认知规律、具有层次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 精简各门课程中重复的内容, 如运动控制系统中电力电子器件内容在电力电子技术中已有详细介绍, 通过重组可避免重复讲授;自动控制原中关于运动控制系统仿真的内容可在控制系统Matlab仿真实习中教授。其次, 强化各专业基础课程中与运动控制有关的知识点, 如在电力电子技术中介绍PWM整流电路控制方法时可以举直流电机PWM调速的实例, 在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中介绍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时可以运动控制系统为例。优化后的运动控制类课程群具有整体性、连续性, 可有效解决各理论课程的衔接与综合问题。

为了加强各课程实践环节之间的联系, 在运动控制系统实验中, 开设涵盖多课程内容的设计性实验, 譬如直流电机PID速度控制实验, 综合了自动控制原理与运动控制系统两门课程的知识, 学生可自行选择实验方法和步骤, 选用仪器设备, 提出实验预案, 完成参数选择, 经教师同意后独立操作完成。

2.2 理论与实验教学融合

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将理论教学渗透到实践教学中去, 使学生在动手实验中理解与接受理论, 同时训练技能, 手脑并用, 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从而形成“实践—理论—能力”的教学模式, 是“学以致用”思想的体现。

对于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运动控制系统、电力电子技术等课程, 将部分实践性强的章节安排在相应的专业实验室讲授。学生先动手实践, 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 再配合教师有计划的引申教学, 在兴趣中消化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例如:运动控制系统课程无刷直流电机电子换向的教学可在无刷直流电机实验装置上开展, 学生可在示波器上实时观察到霍尔波形与控制信号, 换向逻辑一目了然, 同时可以直观地掌握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方法, 在有限的课时中获得技能与理论的双丰收。

对于实践性强的控制系统Matlab仿真实习课程可直接在实验室教学, 在理论讲授的同时进行运动控制系统的仿真与验证, 学生通过直观的实验结果将理性知识快速强化。

2.3 虚拟与现实融合

如果学完所有运动控制课程后, 马上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际的运动控制系统, 跳跃性太大, 学生会因频繁失误而失去信心, 此时, 若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运动控制系统设计的流程和方法, 则效果更好。

虚拟仿真在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中有重要作用, 它可使学生从枯燥的理论分析计算中解脱出来, 形象直观地认知系统中的抽象知识, 同时仿真软件提供了优化设计的功能, 可以观察系统各环节参数变化对输出的影响, 培养学生有效利用仿真手段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4,5]。但如果因此认为仿真技术可以代替实际设计, 也是不可取的, 学生要具备扎实的运动控制设计的经验和能力, 仍需要实际设计与动手操作。因此, 将仿真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能更有效地达到实践教学的目标。

倒立摆实验装置为实现这一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实验平台。学生通过虚拟的Matlab仿真实习掌握运动控制系统建模、设计与校正的一般方法, 向工程实际靠近了一步。在此基础上, 将倒立摆控制与Matlab仿真软件相结合 (即虚实结合) , 学生在Matlab环境中建立倒立摆运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然后设计控制系统各项参数, 使其达到控制要求, 经仿真验证成功的控制参数可直接下载到驱动器中控制倒立摆的平衡。学生在这种虚实结合的教学模式中, 掌握各种系统结构及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进一步学会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及分析方法, 同时充分理解仿真在实际控制系统设计中的辅助与验证作用, 明白仿真成功与实际控制成功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启发学生多向思维和设计思路, 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和创新欲望。

2.4 课内与课外融合

学生要真正掌握实际运动控制系统设计的要领和实际项目开发经验, 仅靠课内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课外大量“真刀实枪”的实践。为了实现课内与课外的融合, 我们主要采取了三种途径:

(1) 充分利用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的开放和研发条件。我校自动化专业实验室根据不同培养目标的特点制订不同的开放模式。实验室开放后, 学生可以灵活地选择实践内容和时间。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场地、实验设备、经费, 授课教师围绕课程主题精心设计课外创新项目, 如电动自行车控制器、数控伺服控制器等, 分析任务并给出完成该任务的思路、方法、步骤。设计任务在课程理论教学开始4周内以项目的形式下达, 学生在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 可以同步进行自己所选择项目的方案规划, 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深入研究, 然后借助Proteus仿真环境进行硬件设计和软件编写, 并对其调试, 在调试成功后, 进行元器件的购买和电路板的制作, 最终完成硬件与软件系统的联调。

(2) 依靠运动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的教师科研队伍, 建立优秀生滚动选拔机制。优秀生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导师, 制订个性化培养计划, 进入导师科研项目组, 在导师的指导下围绕先进运动控制方向接受科研训练, 有目的、有方向、有计划地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由于依托学科优势, 项目起点高, 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在运动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3) 围绕校企共建的各类先进运动控制实验室, 我们在运动控制类课程群中大量采用工业项目实例进行实践教学。校工程实训中心包含以下与运动控制相关的校企共建实验室: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三菱自动化实验室、GE-Fanuc自动化系统集成实验室、西门子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实验中心、博世力士乐机电一体化实验中心等, 我校充分利用这些世界一流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开展项目教学、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 使学生在相关领域具有扎实的实践能力与宽阔的视野。学生在共建实验室集中培训一段时间后, 如果达到企业的认证要求, 可以获得企业不同层次的职业资格证书, 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 改革成效

运动控制类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运用立体化教学模式, 突破了传统单向死板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亲自参与、形象直观的交互环境, 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 为学生思考、探索和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该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 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且有创造性的学习, 并能在学习中与他人相互协作。该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在实践中学习, 在探索中学习, 在协作中学习的人才培养目的。学生的运动控制实践与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高。

在近三年自动化专业省级与校级优秀毕业设计作品中, 运动控制类选题占2/3以上。同时, 在各类机器人大赛中我校自动化专业学生频频获奖。2011年, 我校自动化专业学生获得中国水中机器人大赛暨首届水中机器人国际邀请赛一等奖1项;获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一等奖1项, 二等奖9项, 三等奖5项; 获第五届“三菱电机自动化杯”大学生自动化大赛暨自动化创新设计竞赛特等奖1项。2012年, 自动化专业学生获得中国水中机器人大赛暨首届水中机器人国际邀请赛一等奖1项, 二等奖4项, 三等奖4项;获全国电老鼠走迷宫竞赛华东赛区一等奖1项;获第七届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华东赛区二等奖1项, 三等奖2项。

参考文献

[1]陈跃东, 郎朗.《电力拖动控制系统》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宁波大学学报, 2010, 32 (3) :98-101.

[2]周合兵, 沈文淮.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创新教育体系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 2010 (9) :66-68.

[3]龙胜春, 沈永增, 何通能.高校电子信息专业特色课程群建设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 2010 (1) :45-48.

[4]张敬南.“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仿真教学[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0, 32 (4) :110-112.

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篇8

1 中高职园林专业名称与专业教学标准

在国家颁布的中、高职专业目录中, 园林类专业名称各有不同。中职的专业目录修订思路从1993年的按照学科设置、2000年按产业设置, 2010年按职业岗位设置, 专业名称随着职业教育理念发展而调整;在2010版《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 (教职成[2010]4号) 中, 在农林牧渔大类下设置了园林技术专业和园林绿化专业 (后者有国家层面的专业教学标准) 。

高职2012版的专业目录中, 在农林牧渔大类下设置园林技术专业和城市园林专业, 在土建大类下设置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其中园林技术专业和城市园林专业在2012年由教育部发布了专业教学标准 (教职成司函[2012]217号) 。

2 园林类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衔接的制约因素

2.1 培养目标定位不统一

中、高职教育均具有实操性强、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从衔接的角度分析, 中职更应为学生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 但目前中职学校有就业压力, 更注重适应就业需求的能力培养, 存在重实践、轻理论, 重操作、轻理解的现象。

部分中职院校根据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的情况, 着重培养园林计算机和手绘制图能力, 弱化园林文化和设计理论的学习, 造成学生理论知识更为不足。毕业后进入高职院校深造的学生, 普遍感到难以适应更深层次的理论和技术的学习;进入企业就业岗位的学生, 在工作一段时间后, 普遍陷入园林设计能力和理论文化缺乏的困境。

另一方面,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 但目前高职部分技能训练难度偏低, 与中职类似, 有重复训练的现象;高职园林毕业生的职业技能与企业岗位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如高职阶段园林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是园林施工图设计, 但部分院校以方案设计的学习为主, 缺乏系统强化的施工图设计学习, 学生到岗后只能在企业顶岗实习师傅的带领下从零开始。

2.2 课程内容重复率高, 缺乏适合链接体系的优秀教材

对比中高职的课程教学大纲, 发现高职和中职的部分课程重复率达80%~90%;在国家层面, 目前还没有制定适合本专业不同层次教育的统一的课程标准;各中、高职院园林专业的课程标准均为各学校组织教师调研编制, 调研深度广度不同, 调研结果有所差异, 编制指导思想也不尽相同。中、高职教师在选用教材时, 较少从不同层次教育的知识点衔接角度进行选择, 由此导致同一门课程的中、高职教材内容和难度区分度较低, 缺乏整体分析以确定不同阶段的知识点和技能训练难度设置。

2.3 课程体系制定思路沿用本科院校模式,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浮于表面

职业教育提倡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 但是高职园林专业的教师队伍大部分毕业于国内本科院校, 受本科院校“知识系统化”课程设置影响较深, 要颠覆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经典教材、习惯性的教学方法, 跳出原来的思维定势, 用一种全新的课程体系取而代之, 需要一个过程。从目前职业院校园林专业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到, 大部分院校还是没有完全摆脱学科本位的框架。需要各院校课程体系制定者做大量的园林行业岗位调研工作, 从岗位能力角度出发, 把岗位能力转化为知识, 从而重新编排课程。

2.4 独立高职院校中对中职学生的招生规模较小, 难以实施分层教学

高职院校的中职生招生数量的确定具有自主性, 部分高职院校对同专业中职招生比例较低, 难以独立成班, 难以实施分层教学。有中职园林专业学习经历的学生与零专业基础的同学共同上课, 造成时间和资源浪费;知识重复度大, 导致这部分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递减。

3 中、高职园林专业课程体系一体化衔接的研究探索

为促进中、高职园林专业在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统一, 需要进行课程体系一体化研究和探索, 按照“设计框架—构建标准—分级培养—衔接互通”研究模式, 拟定以下的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3.1 成立中、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指导委员会

以市场调研为基础, 成立中、高职园林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指导委员会, 由院校所在地区的中职骨干教师、高职骨干教师、企业专家、企业岗位一线工程师、行业协会代表共同组成。以此为交流平台, 共同分析园林类专业在中高职阶段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等具体一体化衔接的对策。

3.2 岗位和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分析

通过召开课程体系建设讨论会议, 采用专家头脑风暴的形式, 总结出园林行业可分为三个职业岗位群、八个主要岗位。在此基础上, 组织专家会议讨论确定园林行业重要岗位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统计行业晋升时间的规律。三个职业岗位群包含的岗位和职责如下:

3.2.1 园林景观设计岗位群

园林企业的园林景观设计岗位各有不同。大公司会细分为园林方案设计、园林施工图设计、绿化设计三个主要岗位, 小公司会把这三个岗位合而为一, 根据各公司情况而定。甲方公司和乙方公司对岗位要求也有所不同:甲方公司要求该岗位能在前期制定《景观设计任务书》, 能组织景观设计单位筛选工作, 监控其设计工作质量和进度, 组织完成重要设计节点的汇报工作等;乙方公司要求该岗位能协助项目负责人进行方案的确定, 协助完成项目前期分析和表现图, 汇报设计成果, 并能独立完成初步设计工作, 将概念性方案未涉及的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设计和深化。园林景观设计岗位群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详见表1。

3.2.2 园林工程管理岗位群

园林企业的工程管理岗位各有不同。施工员、预算员、资料员、材料员和项目经理是最常见的岗位。施工员负责检查督促施工班组按各级技术交底进行施工工作, 可细分为绿化施工员、园建施工员、水电施工员等;预算员根据施工合同、设计图纸和预算定额, 编制工程施工预算;材料员要求以物美价廉的原则, 按照项目材料清单及时购买所需的材料, 并做好成本核算;项目经理主持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并组织实施。园林工程管理岗位群职业生涯发展路径详见表2。

3.2.3 园林植物生产、养护和销售岗位群

植物生产岗位主要存在于园林公司下属的苗木生产基地, 主要从事苗木技术指导和研发工作;园林植物养护岗位存在于各物业公司, 负责绿化养护和病虫害防护工作;植物销售岗位存在于各花木公司。其职业生涯发展路径详见表3。

3.3 职业能力分析与课程性质的确定

通过课程体系建设讨论会议, 分析归纳园林专业职业能力, 确定任务区域和典型工作任务, 使园林岗位能力得以向课程内容进行转化, 最后确定园林类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 (表4) 。其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一体化分析是课程体系建立的前提, 通过专家头脑风暴法进行分析, 中职阶段应培养从事园林绿化施工、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花艺制作及公园苗圃管理维护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级应用型技能人才;高职阶段培养从事园林设计助理、施工图设计、工程施工管理、园林植物繁殖、栽培、养护管理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通过企业调研和专家讨论, 把中、高职阶段的核心课程进行性质确定, 把课程分为终结学习课程、进阶衔接课程、非对应衔接课程等。

同时明确中职阶段必须考取的职业技能证书, 如绿化工 (中级) 、资料员等, 鼓励考取其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阶段可选考取的职业技能证书有景观设计师 (中、高级) 、绿化工 (中、高级) 、花卉工 (中、高级) 、施工员、资料员、安全员等。

4 总结

园林专业的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可通过“设计框架—构建标准—分级培养—衔接互通”的方式初步建立。通过园林行业高职阶段就业岗位的职业生涯的分析研讨, 对中、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分级分层培养, 彻底解决中高职教育在专业定位、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的脱节、断层和重复的问题, 为“教育立交桥”的建立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海东, 杜怡萍.中高职衔接标准建设新视野:从需求到供给 (现代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系列丛书) [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2]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东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研制:职业能力分析 (现代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系列丛书) [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3]广东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研制:调查与分析[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4]何司彦.中职学校园林专业群的构建与探索[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1.

[5]徐思成, 李德明.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与沟通的研究[J].职教论坛, 2005 (18) :25-28.

[6]魏敏.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探讨[J].职教通讯, 2003 (8) :21-23.

立体化课程体系 篇9

一、机电类专业的现状

(一)需要创新专业建设

近年来,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社会上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扩增。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是一方面,是否在专业领域有创新、有突破也是考察人才非常重要的一面。所以,不管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或者教学理念上都要把眼光放得长远,要有一定的创新。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也可以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需要明确专业方向

作为一名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教师,应该时刻想着怎样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学生。所以应该照着一定的原则去制定教学目标,知道如何才能明确专业的方向。这些原则包括:(1)按照一定的培养规格和层次去培养人才;(2)与实践教学的特点相结合,按照不同的层次和阶段去确定;(3)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制定。

(三)需要有层次性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在整个教学中起着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作用,建设师资队伍应该考虑到以下几点:(1)作为教学的基础,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要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加系统的掌握知识;(2)教师中的年龄层次要搭配好,可以让资历深的老教师带新教师;(3)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历和职称,使整个师资水平更上一层楼。

(四)应该把课程专业建设和学生的就业相结合

学校在开设课程时,应该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把学生的就业问题考虑进去,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进行动手操作,安排学生不定时的进企业锻炼,这样才能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1]。

二、如何对机电类专业学生的生产实习进行教学和管理

(一)充分发挥已有生产实习条件的潜力

机电类学生有多种多样的实习模式,但条件却是有限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让学生的实习并不局限在工厂。学校可以在校内安排学生进行一些实训,像电工实训、数控仿真实训、机床电气实训等,不仅可以使相关课程的教学得到实践,也可以为以后的生产实习打下基础。当前机电行业发展非常迅速,一些相关的实践项目和方法也在不断的调整,各个学校也努力让学生的实训条件尽可能地完善,不断更新实训设备,加大生产实习方面的投入,在教学中引入新技术,保证一定的先进性。

(二)在传统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仿真生产实习

由于一些方面的原因,学校没有办法去建设自己的实习工厂和车间,可以购买一些仿真软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一些虚拟仿真的设施,如,虚拟工厂、虚拟车间和虚拟的实验室等。这样可以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也能弥补生产上的缺陷。例如,在生产实习中,学生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电气设备,但不可能逐一的去使用,如果有了机电仿真软件,它可以模拟电气内部的控制原理和整个运行过程,不仅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也可以有效补充生产实习上的不足,同时还能节约成本。

(三)联系实习企业,加强质量监控

除了要利用好学校的实训条件和仿真软件外,还应该广泛联系实习企业,每个教师都要发挥主动性,联系实习企业,不断给学生创造实习机会。此外,学校还可以把企业有经验的工程师聘请到学校来,为学生的实习作指导,也可以把学校专业的教师派到实习企业去配合企业管理学生[2]。

三、机电类专业系列核心课程的整合与优化

系列核心课程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干课程,里面包含了培养人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机电类专业建设和改革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设置、建设和改革系列核心课程。在现阶段的培养计划里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核心课程在内容上有交叉重叠的部分、课程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等。要想有效改善这些问题,就要整合和优化系列核心课程,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建立一系列的课程体系,注意课程内容之间的衔接和分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测控技术和仪器类课程

学校应该考虑增设“传感器与调理电路”这门选修课,把一些课程归为一类,像“控制工程基础”、“虚拟仪器技术”可以和“测试技术”、“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划为一类并对它们进行优化,注意这些课程内容的分工,可以对一些课程的内容进行精减和突出。

(二)机电一体化和运动控制类课程

这些课程包括“机电传动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和“数控技术”。可以考虑把“数控技术”中有关硬件设计的内容和“机电传动控制”中有关控制器的内容相结合。这样学生可以很好的理解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对他们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的提高也很有帮助。

(三)计算机技术类课程

学校可以考虑增设像“计算机控制技术”、“虚拟仪器技术”这样的选修课,可以使计算机类课程进一步得到完善,加强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可以加大一些实践环节的投入,让学生得到综合性的训练,也可以按照他们感兴趣的课程选择选修课[3]。

四、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四层两段一贯穿”的课程结构

机电类学科是一门新的学科,它以机械、电子、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想在研究理论体系和教学体系上有所成就,可以借鉴其他地方的教学模式,再结合学校自身的条件,采用“四层两段一贯穿”的课程结构,其中四层指的是四个层面即:基础教学、专业教学、专长教学和毕业设计与专业实习;两段指的是两个阶段即:基础学习和主体学习;而一贯穿则指的是在教学中始终贯穿专业技能的实践培训模块,这个模块的应用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能保证实训的质量。

(二)建立相互平行、融合交叉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

对机电类学生来说,要想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开展课外制作活动是不错的选择。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把相关的课程整合在一起,将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都贯通起来,使其能够相互平行、融合交叉,把教学的重点和交叉点放在对学生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上。

(三)建立“核心技术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的中心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上,其中包括“核心技术课程设置一体化”和“核心技术教学环境一体化”,它把理论和实验、实训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课堂、实验室、实习车间、工厂车间之间形成交叉网络,把重点集中在对学生核心技术综合应用能力方面的培养上。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能把它们都运用到每个生产环境中去,在各个方面得到锻炼[4]。

五、机电类专业的发展趋势

(一)智能化

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将逐渐趋于智能化,给人们提供很多便利。对于机械电子工程来说,对机电设备或机电系统行为的描述日后会实现智能化,到时候很多系统和设备都会设置控制中枢,让它更加的实用。例如,在超市或者垃圾站的地方,用智能机器人来进行垃圾分类,这样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二)模块化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机械电子工程的内容比较复杂,知识架构非常庞大,日后必定会进入模块化,把知识结构中的每个单元分别进行整理,这样可以把知识结构进行简化,使其更容易进行操作。例如,港珠澳大桥在修建时就分了3个部分同时进行动工,体现了模块化的操作,不仅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保证进度,还能保证质量。

(三)网络化

现如今,各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计算机,它可以使信息的输入、变化和输出大幅度提升。而网络化的机械电子工程,不仅可以使系统的可控性增加,还能大幅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蓝牙、手机信号等控制新型的智能空调,人们可以提前通过网络去设置空调的温度和时间。

(四)微型化

最近几年来,出现了很多微型的产品,像微型车、微型计算机、微型企业等。机械电子类产品也开始进入微型化,像微型芯片、手机马达等。这种微型化的发展,可以让机电类产品有更加紧凑的结构,机械系统有更强的逻辑性。

(五)绿色化

绿色是当今世界不变的主题,而绿色化发展也将成为趋势。它以资源承载力为基本条件,把发展模式从科技提升至环境保护,这对机械电子类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5]。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已成为经济所需,为了给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学校要结合自身的条件,对学生的生产实习进行教学和管理,对机电类专业的系列核心课程进行设置、建设和改革,把它们进行整合和优化,并对机电类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改革,可以借鉴其他地方的“四层两段一贯穿”的课程结构和“核心技术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建立相互平行、融合交叉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学生对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摘要:近年来,机械电子工程的发展非常迅速,对机电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和质量要求都在不断变化。本文从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现状出发,简单分析了机电类学生进行生产实习的教学管理对策,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系列核心课程的整合优化策略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机电,课程,实习,教学

参考文献

[1]胡天翔.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3,(30).

[2]汪晓凌,黄卫庭.机电类生产实习浅谈[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6).

[3]黄民,朱春梅,祁志生,李天剑,李启光.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方向系列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1,(03).

[4]赵俊生,张保成,史源源.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理工高教研究,2010,(01).

立体化课程体系 篇10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课程改革,研究

目前我国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建设与实际生产脱钩, 课程内容设置比较陈旧, 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 且学生的实践经验不足,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工业行业的全面发展。因此, 如何实现机电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是当今教育部门的重点议题之一。

一、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基础

(一) 基本概念

机电一体化包含两层含义, 即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机电一体化产品。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综合微电子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机械制造技术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工业制造技术, 已经超脱了一般工业技术的传统概念, 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机械生产的弊端, 可以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 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设备是当今制造产业争相引进和开发的新型实用技术。

(二) 技术基础

机电一体化技术不同于一般的机械、电气以及自动化技术, 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更是由近年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与软件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机械电气工程等综合渗透和相互借鉴的结果。

二、我国机电一体化课程设置的主要现状分析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先进性和应用型的前沿技术, 也是各大院校工科专业竞相开设的热门专业之一, 因此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根据实际工程需要设置基础课程内容, 培养具有综合创新实践能力的学生为主要目标, 满足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 我国机电自动化课程开展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课程设置内容跟不上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

目前机电一体化课程设置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课程内容设置跟不上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由于长期以来我国职业院校教育中存在脱离实际的问题, 各大院校在机电一体化课程设置、教材选择上相互借鉴, 基本上与企业生产之间的联系不大, 该专业的毕业生由于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无法满足实际工业生产的需要而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机电产业的发展与进步。

(二) 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全面发展, 社会生产逐渐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过渡, 机电一体化技术作为当今和未来社会生产技术的典型代表, 对相应课程教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传统的课程设置已经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纵观我国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育现状, 很多高校和专职院校仍然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 没有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与相互促进, 且没有在各个学科之间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 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知识结构和技术特点。

(三) 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没有落到实处

作为一门以实践应用为主要培养目标的学科, 创建产、学、研于一体的综合培养模式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建设重点。因此, 实现校企合作是促进学校科学建设和实现企业核心技术发展的必要措施。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 很多院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没有与相关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也没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机会, 企业也无法第一时间获取校园内的最新研究成果。

三、机电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研究

(一) 校企合作共建课程

各大院校与对口的机电一体化企业应该加强相互之间的技术合作与沟通, 根据企业发展现状与本领域的技术发展前景有针对性地给予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程内容建设和形式建设以切实可行的意见, 确保课程体系的针对性与实用性。机电一体化课程建设必须明确专业发展方向, 充分考虑到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之间的联系, 始终贯彻产学研相互结合的思想。

(二) 始终贯彻素质教育理念

在当今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 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是各大院校迎合素质教育理念的必然之举, 也是未来学科建设应该始终贯彻的基本思想。对于机电一体化这一以实践为主的学科来说, 在进行课程优化改革时必须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摆在突出的地位, 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充足的动手实践机会, 在讲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教授他们一些基本的实践技巧, 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学习和发展的能力、熟练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机电一体化专业应该积极寻求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 以企业和市场发展为导向, 优化课程改革方案, 着重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为企业输送专业的技术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郑永锋.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项目驱动课程体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 2014.

立体化课程体系 篇11

关键词 分层立体交互 高职英语 教学体系改革

(一)研究概况:

教学体系改革是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根据自身的特点,按照《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了“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与时俱进,教育者从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并调整教与学的关系入手进行改革,办出特色、达到培养懂专业,懂外语的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分层立体交互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和探索指根据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需求不同,采取“滚动制分级教学”,并且在各个级别的教学实践中,在教学时间的各个环节中,如教学目标,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评估等方面都采取层次化设计,充分体现“个性化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立体交互”指教学体系中各个要素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结合,包括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公共必修与公共级选修相结合,终结行评估和形成性评估结合。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高职高专自1990年启动普通高等专科英语教学改革以来持续近20年,经历了一个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完善,教学条件和环境不断优化的飞速发展过程。1990年至1993年期间,由教育部高教司组织制定并颁布的《普通高等专科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及后来又经修订并于2000年颁布实施的“三教统筹”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了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自颁布之日起,在全国广大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师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二).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重要观点。

1.研究思路:

课题的研究思路是在计算机类高职高专院校,按照《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在明确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体系的基础之上,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服务教育教学,以适应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为立足点,以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以系统理论为理论基础来研究和构建分层立体交互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体系运行机制。

2.研究方法、途径、目的

课题将采用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课题进行研究。具体来说,包括文献法、对比研究法、思辨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等来探索分层立体交互高职英语教学,培养懂外语,懂专业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3.重要观点

(1)分层立体交互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

该体系的构建原则主要包括:“以学生为本”原则、社会需求导向原则、主体性原则和系统化原则。

(2)分层立体交互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体系的含义

其中,“分层”指根据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需求的不同,采取“滚动制分级教学”,并且在各个级别的教学实践中,在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中,如教学目标,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评估等方面都采取分层化设计,充分体现“个性化教学”,彰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3)分层立体交互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体系的特色

基于《基本要求》以及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等理论基础,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我院实际,并且具有一定推广意义的创新高职英语教学体系。“分层立体交互高职英语教学体系”体现了分层教学、课堂教学和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 ,终结性评估和过程性评估相结合以及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等特点,是实践《基本要求》,推进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

(4)层次化立体交互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体系的预期成果

基于《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及深厚的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创新教学体系自的应用,将不断提高高职英语课程授课质量,受到师生的好评,和同行专家的肯定;逐步打造我院“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团队”和巩固学院重点课程建设的地位,打造重庆市精品课程;提高我院AB级考试的过关率,在以往的基础上上一个台阶;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气氛,搞好第二课堂,积极鼓励学生参加AB级口语考试,参加全国的各类演讲比赛和口语比赛,再创佳绩,全面推动英语教学改革,为我国高职英语教学作出贡献!

(三)价值:本课题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1. 本课题创新程度

(1)前瞻性。构建和创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完全体现《基本要求》的层次化立体交互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体系。

(2)研究与构建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体系,对于较低级别的学生,我院采取课堂教学为主,辅助网络交互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以《新编实用英语》(第二版)立体化教材为主教材;合理分配教学时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分层立体交互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体系运行研究与构建主要在几个方面:分层滚动分级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公共必修与公共选修相结合的课程设置的教学模式,终结性与形成性相结合的评估机制,基础型与拓展型相结合课外实践教学模式等。

(3)分层化滚动分级教学是指根据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充分考虑学生所在专业的特点,按照AB班级分班教学,针对不同级别提供有效语言输入,提高语言在不懂环境中实际运用能力。

2.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分层立体交互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和探索教学体系指根据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需求不同,采取“滚动制分级教学”,并且在各个级别的教学实践中,在教学时间的各个环节中,如教学目标、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评估等方面都采取层次化设计,充分体现“个性化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立体交互”指教学体系中各个要素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结合,包括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基础必修与中高级选修相结合,终结行评估和形成性评估结合。

作为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国家级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和全国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学院主要培养国内外急需的软件开发、计算机应用、信息管理和机电一体化等紧缺高级应用型人才。在英语教研教改方面,在2004年初就在全面启动了教学改革,于2007年启动了我院重点课程建,设进行高职英语教学改革。通过近几年的课程建设建设,促进了我校大学英语课程的创新,给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管理和测试等诸多方面带来了积极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高职英语学习策略研究及对策》 《考试周刊》 2007年

立体化课程体系 篇12

一、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

通过对重庆部分学校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考察,发现现行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存在以下不足:

(1) 一些反映当今新技术的课程没有纳入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不够突出使用与课程相关的应用软件的能力培养,特别是有些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如数学软件和CAE软件等,课程结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更加完整。

(2) 课程交叉内容多,特别是专业课,例如《数控加工工艺》与《制造技术基础》、《数控机床》和《数控技术》、《数控机床维修》和《电气控制与电机拖动》有大量内容重复,课程体系不够精练,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

(3) 高职机电一体化课程体系, 有强调操作而排斥知识的重要性的倾向, 学生的学习潜能没能充分发挥, 基本功不够扎实, 技术实践能力较差。现行课程体系力求培养操作工, 而不利于培养高级机电一体化应用性人才。

(4) 实践教学环节脱离工厂真实环境, 一些实践性强的实验、实训设备由于缺乏技能型教师和真实的工厂生产环境, 没有充分发挥其培养学生技术实践能力的作用。

二、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是:以课程理论为指导, 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突出“新、精、实用、高效”的特点, 以能力为中心, 创建一个知识结构完整,具有应用性、实用性和岗位针对性的课程体系。所谓课程体系的新就是指要反映职业教育的新理念、反映机电一体化专业新技术;课程体系的精指课程设置简洁而无冗余;实用指课程设置能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高效指要求学生学习本专业效率要高。其思路如下:

第一,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应注重基础,强化基础课程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产业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工作性质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知识型工作大量增大,工作的完成更多地依赖个体的知识、判断力、问题的解决能力,以及对工作的积极态度,而不是机械、重复的动作技能;固定工作减少,部分时间制工作增加,工作流动加快,更换职业成了非常普通的事情;技术革新造成许多工作合并,使得工作范围拓宽,在现代工作生活中,同一岗位上的个体相对以前来说要做更多的工作;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导致工作类型和工作内容更新速度加快;现代的工作更多地是一种团队组织的工作,要依靠群体合作来完成,而不是靠个体来完成。工作性质的这些变化要求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知识结构要新、要完整,有利于再学习能力、转岗能力培养和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此对现行课程作以下调整:“注重基础,强化应用”,英语和数学由两学期增加到三学期,增加专业英语、复变函数和积分变换、现代设计方法和现代控制理论课程,强调数学软件 (如MATLAB) 的应用;AutoCAD与机械制图融合,通过AutoCAD为工具进行机械制图的教学,这样就不用把Auto CAD单独设置为一门课程;工程力学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应增加软件的应用内容 (如ANSYS和ADAMS的应用) 。

第二,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应突出学生技术实践能力培养。在构建高职机电一体化课程体系时,存在把能力本位理解为操作本位和把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解为反复操作训练的误区。学生见习得多,实习的少,重复的操作训练多,综合的技术实践少。什么是“技术”?技术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技术最初被看作是劳动者的技巧、技能和操作方法,即人类在生产经验基础上获得的主观能力,这种看法反映了手工工具时代技术的形象。近代科学兴起后,技术主要表现为,依据自然规律,运用一定的手段、方法,特别是以机器的使用为中介,对物料、能量、信息进行转换或加工,以满足人类需要的实践活动。在当代,人们通常把技术定义为:“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术体系的总和。”技术实践指的是人们的技术活动,技术实践能力不仅包括操作能力,还包括技术设计的能力等,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不仅包括设备的操作与维修,还应包括设备的机械设计、控制设计以及设备制造技术。所以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不能仅仅强调操作技能的培养,应该突出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满足社会对应用性人才的需要。

第三, 改进实验、实训的投资方式, 充分发挥其培养学生技术实践能力的作用。实践教学环节企业化, 以学校企业双赢的方式, 将学校实践性很强的实验实训投资与企业的技术改造相结合,将有些实验室、实训基地建立在企业。如果是这样的话, 一则为学生创建一个真实的实践环境, 二则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则盘活学校的实验投资, 四则巩固了“校企结合”的共同利益基础。

第四,以“基础+项目”的模式构建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三段式课程模式”通常把职业教育课程划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类,其中公共基础课指语文、数学、外语等通用课程;专业基础课主要是一些由抽象程度较高的专业原理性知识所构成的课程;专业课是由一些较为具体、适用的单项技术的理论知识构成的课程。现行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操作训练四部分组成,本质上是弱化了基础,强化了操作的“三段式课程模式”。该课程体系结构除了削弱了基础外,课程交叉内容多,专业课程内容空泛、针对性不强。鉴此,我们通过强化基础,取消专业课,提出了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基础+项目”的课程模式。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和基本的专业技术基础,项目 (训练) 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岗位工作能力。基础课以课堂教学加实验的形式授课,项目 (训练) 是以工作任务为引领,根据岗位的要求开发训练项目,由学生根据择业意向和兴趣选择他 (她) 所需的项目,从而保证按学生和社会的需要设计教学。项目的选择以能力为主线,项目的主要来源是职业岗位,一个项目的内容应该涵盖一个工作岗位所需的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要求,如旨在培养数控车工的数控车削加工项目应在数控车床结构认知、数控车床的维修、车削工艺、车削刀具、夹具、量具和数控编程与操作等方面都得到训练。再如机床设计项目要涵盖机床制造厂设计岗位的基本技能和技术内容。项目以工作为本位 (指在工作现场进行学习) 的形式实施,由技师、工程师、专业老师担任指导教师。

三、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容

(1) 基础 (学时:共4学期) :基础英语,专业英语,高等数学 (上、下) ,线性代数,复变函数及积分变换,法律基础,小平理论,计算机基础,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公差配合,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液压传动,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现代设计方法,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电子技术,汇编语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气控制与PLC技术,数控原理与系统,现代控制理论。

(2) 项目 (学时:共2学期) :数控车削加工,机床设计,数控机床的电气控制设计,刀具设计,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模具设计等。

培养出基础扎实、技术过硬的应用性人才,是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客观要求,为了构建“新、精、实用、高效”,以技术实践能力为中心,知识结构完整,具有应用性、实用性和岗位针对性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基础+项目”的课程模式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9.129-132.

[2]徐小钦.现代科学技术哲学概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0.87-92.

[3]赵卿敏.课程论基础[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122-124.

[4]蒋庆斌, 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05, l:26-28.

上一篇: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下一篇:教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