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及应用

2024-10-09

原则及应用(精选12篇)

原则及应用 篇1

在大多数情况下, 园林造景几乎都离不开宿根花卉的参与。宿根花卉在绿化种植和造景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品种繁多, 色彩变换丰富, 形态各异, 种植应用方式灵活多变, 在园林绿化中已自成体系, 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1 宿根花卉的配置原则

a.按功能要求 宿根花卉种植在不同功能的绿地和不同的景点, 是作主景还是背景, 是作花坛还是作花境、花丛, 所选择的花卉是有很大区别的。如在公园草坪边缘种植花丛, 应选择色彩鲜艳、花期长的花卉;若在工厂门前两旁种植花带, 应选择适应性强的、管理粗放的花卉;如在学校医院内布置花坛、花境, 应选用无毒、无刺、色彩丰富、姿态优美的花卉;园林小品周围配植应与主景协调;凉亭广场宜种植花期长、艳丽的花卉, 以营造活泼氛围;雕塑旁应选花淡雅或彩叶花卉以烘托主题;门前花池应选高低搭配、具芳香气味、有益健康的花卉。

b.按生态要求 宿根花卉因其周年生长在露地, 栽培管理又不像温室花卉那样精致, 故对周围的生态因子有一定的要求, 要根据不同的光、水分、温度、土壤等立地条件选择相应的宿根花卉, 尽量做到适地适花, 并处理好宿根花卉种内和种间的关系。同种花卉种植在一起, 要安排好种植方式和密度、距离, 使其符合各自的生态要求;不同种类间种植, 要尽量做到管理措施的一致。只有这样, 宿根花卉才能正常生长, 并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以实现观赏效果连年不变;在加强管理的情况下, 园林的景观越来越好。

c.按色彩要求 宿根花卉的色彩应与周围环境、地理位置、当时当地的气候条件、场景氛围等相协调, 要能通过宿根花卉的色彩、形态等来衬托气氛、突出主题、创造意境。在宿根花卉配置时, 常常用到对比色彩搭配配植, 若应用得当, 能呈现跳跃新鲜的效果, 可突出主题、衬托气氛。此外, 在宿根花卉配置时还应考虑不同色彩给人的视觉感受。如黄色最为明亮, 象征太阳的光源;红色是火与血的颜色, 给人感觉热烈、喜庆和奔放, 刺激性强, 能很好地渲染喜气洋溢和活泼热情的气氛;蓝色是天空和海洋的颜色, 具有深远、清凉、宁静、舒缓的感觉;紫色具有庄严、高贵和浪漫温馨的感觉;白色悠闲淡雅, 是纯洁朴素的象征, 给人感觉柔和、淳朴、凉爽和洁净, 通常用来柔化鲜艳的色彩。在色彩的配合方面, 要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 且要有主题、有特色、有意境、有美感。如在水边种植宜选用米黄色等浅色花卉, 如水生鸢尾、玉带草等;在山边种植, 应选择与山体、岩石等相近的色彩, 如土三七、景天、荷兰菊等;在树丛中宜用红、黄、橙等暖色调。另外, 还要根据气候、季节、园林绿地的功能等设计色彩, 一般在炎热的夏季多用冷色调, 在寒冷的冬季则采用暖色调等。

d.按色相要求 宿根花卉配植时应考虑季相变化, 首先要了解不同宿根花卉的萌发生长期、开花期、开花持续期、叶色、花色等, 以及因季节物候的变化而产生的色、形、姿态等方面的变化。然后将不同花期、不同色相、不同形态的宿根花卉协调搭配, 以延长观赏期。要实现季相的变化与对比, 就要熟悉各种宿根花卉的花期、花色及花型。如早春开花的二月蓝、郁金香、风信子、金盏菊、铁筷子、雪滴花等;夏季开花的各色美人蕉、大花马齿苋、大花萱草、宿根福禄考、蜀葵、一枝黄花、玉簪、紫萼、葱兰等;秋季开花的早小菊、日本早小菊、蓍草、荷兰菊、菊花等;冬季开花的水仙、黄花石蒜等。

e.按观赏要求 宿根花卉一年种植, 多年观赏。为了避免因秋、冬季节枯叶落叶及炎热夏季部分花卉休眠, 地面裸露所带来的不良效果, 要在对各种宿根花卉生态习性充分认识的基础上, 加以合理布置, 使宿根花卉一年四季的观赏效果保持连续性和完整性。如荷包牡丹与耧斗菜在夏季炎热地区仅在上半年生长, 炎热夏季到来时即因休眠而枯萎, 这就需要在株丛间配置夏、秋季生长茂盛而春至夏初又不影响其生长与观赏的其他花卉。石蒜类根系很深, 秋、冬季保持绿色, 开花时又无叶, 如与茎叶葱绿的麦冬类、萱草类, 或与浅根系匍匐生长的爬景天配合种植, 则会收到良好的观赏效果。又如早春开花的二月蓝与初秋花色丰富、略带清香的紫茉莉交替混种, 正好错开了各自的展叶期和开花期。

2 宿根花卉的应用

人们对生存环境的日益重视, 城市绿化美化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在美化环境的诸要素中, 植物起着决定性作用。宿根花卉因其种类繁多, 适应环境能力强, 繁殖容易, 栽培简单, 管理粗放, 成本低, 见效快, 群体效果好等优点, 被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中。近年来, 宿根花卉在城市园林得到了长足发展, 其品种多, 数量大, 范围广, 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1 花坛与花境

a.花坛 花坛一般多设于广场和道路的中央、两侧及周围等处, 要求经常保持鲜艳的色彩和整齐的轮廊。多年生球根花卉是盛花花坛的优良材料, 色彩艳丽, 开花整齐。盛花花坛可选用的宿根花卉材料较多, 如菊花、荷兰菊、黑心菊、落新妇、金鸡菊类、风铃草类等, 以模拟的手法表现精美的图案。

b.花境 花境的各种花卉配置应是自然斑状混交, 还要考虑到同一季节中彼此的色彩、姿态体型及数量的调和与对比。花境的设计要巧妙利用色彩来创造空间或景观效果, 因宿根花卉色彩丰富, 适当选用宿根花卉, 色彩就更加丰富, 就能更好的发挥花境特色。例如把冷色占优势的植物群落放在花境后部, 在视觉上有加大的花境深度增加宽度的感觉, 在狭小的环境中用冷色调组成花境, 有空间扩大的感觉。在安静休息区设置花境, 适宜多用冷色调花卉, 如果要增加色彩的热烈气氛, 则可使用暖色调的花。花境常用的宿根花卉有:鸢尾、芍药、萱草、玉簪、耧斗草、荷包牡丹等。

2.2 公共绿地

a.综合性公园 综合性公园都应有文化娱乐区、体育运动区、儿童游乐区、观赏游览区、老年人活动区以及生活服务区等功能分区, 因其功能性质不同, 景观布置手法也应各异, 所选用的造景材料也要有所区别, 但总体上必须有统一的基调品种来求得变化中的统一, 同时还应注意景观必须具有季相变化。总之, 宿根花卉在公园中可通过乔、灌、花、草的合理配置, 建成了丰富多彩, 具有天然群落形式和自然野趣的宿根花卉植物群落, 更好地满足了广大市民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心理需求。

b.街头绿地 街头游园和绿地广场的功能是美化环境, 为群众提供优美的休息场所。宿根花卉应选择优良的品种, 与观赏乔灌木有机结合, 同时还应注意把宿根花卉的花期错开。

2.3 单位绿地

a.主入口及行政办公区的景观布置。主入口是一个单位的门户和标志, 在布局上多与行政办公楼紧邻, 常将它们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景观设计布置。原则上该区域以装饰为主, 要求开放度较高, 以突出宁静、美丽、庄重的气氛。一般可在大门两侧布置种植池或花台, 选用宿根花卉的常见种类有萱草、鸢尾、菊花、紫菀等。

b.办公区的景观布置。办公区的景观布置应以突出宁静、美观、大方为重点, 同时应有较高的艺术品味, 还不能影响采光和通风。一般以落叶乔木和花灌木为布景主体, 宿根花卉为底衬, 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其观赏性。

c.运动区的景观布置。运动区是体育健身用地, 通常在运动区周围可设围栏或景墙, 在角隅处可栽植一些耐粗放管理的宿根花卉, 如萱草、马蔺、鸢尾、菊花等, 但切忌种类过多, 以免显得杂乱无章。

d.生活区的景观布置。生活区的景观布置应以突出安静、卫生、优美、轻松的氛围。在楼体的基础绿带内, 以封闭式种植为主, 但植物体量不能太大, 以免影响底层房间的采光, 可以宿根花卉为主, 配植低矮整齐的常绿灌木。在墙基处可种植玉簪、萱草、美人蕉等宿根花卉作花带。

2.4 道路绿地

道路绿化的主要功能是遮阳和美化环境, 在不妨碍交通视线的情况下, 可在分车带、墙基等处将宿根花卉栽培成带状, 追求大色块景观效果, 起到美化街景的作用。

2.5 居住区绿地

居住区绿地一般都较狭长, 由于通风、采光的要求, 乔灌木的用量受到限制, 宿根花卉可弥补由于缺少乔灌木而造成的绿地形式单调、色彩缺乏的不足。在居住区绿地处栽植费菜、宣草, 与丰花月季等花灌木相搭配, 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面积较大的居住区绿地内, 可成片、成丛种植宿根花卉, 花期、花色等搭配协调, 使之花团锦簇、活泼温馨。

原则及应用 篇2

财务管理中谨慎原则也称稳健原则,是指在某一会计处理方法有几种方案可供选择时,要选择对净收益和财务状况产生影响的乐观程度最小的那一种方案,即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持谨慎态度,充分估计可能的风险和损失,尽量少计和不计可能获取的收益,把风险和损失缩小到最小范围。具体而言,就是对于资产和收益确认倾向于“从缓认可”,计量上“宁低忽高”而对负债和费用在确认上遵循“从速认可”,计量上“宁足忽缺”的方法。对经营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的各种因素作出谨慎的反映和处理以保持企业的稳健经营,增强企业后劲。

一、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对策。

《企业会计准则》第十八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这是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一大突破。它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客观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⒄梗笠档氖谐》缦铡⒕缦铡⑼饣惴缦盏炔蝗范ㄒ蛩丶本缭龀ぃ诓莆窆芾砩隙蓟岽嬖诤芏辔侍猓渚咛灞硐衷谝韵录父龇矫妫?/span>

1、企业短期行为。

企业经营中的短期行为是个普遍问题。我国经济是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拥有国有资产所有权,企业享有经营权,考核一个企业经营者的能力通常只是看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就有可能造成某些企业经营者为了显示自己的业绩,只顾当前效益而忽视企业的长远利益,不对企业资产保值负责的短期行为。其表现主要有该摊的费用不摊、该提的折旧不提或少提等,导致成本不实,潜亏挂帐,利润增大,不良资产增加,资产保值增值出现虚假成分。按谨慎性原则要求进行资产计价,提足必要的准备基金,可以防止企业收入超分配,有效地遏制这种短期行为。

2、国有资产能否保持完整性。

长期以来,国有资产遭受的侵蚀十分严重表现在固定资产折旧率低,资产补偿不足,资产价值从分配渠道中流失;企业与外部债权债务关系日益复杂,呆帐坏帐损失随之增大,企业很多债权难以实现,虽已挂帐,却造成事实上的损失等等。若按谨慎性原则加以处理,不仅使资产价值得到足额补偿,而且呆帐损失也可以得到弥补,从而保证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3、会计信息质量的问题。

运用谨慎性原则,对可能发生的坏帐等潜在损失予以合理确认和反映,使会计报表等信息资料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因为,将可能发生的坏帐损失通过计提坏帐准备金,以坏帐准备的形式作为应收帐款的抵减科目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可以提醒报表使用者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应收帐款并不一定就能实现,或者说,该资产的实际价值有可能低于报表数字。由此使资产负债表真实地反映出了企业的债权情况。

4、应该规范会计改革方法。

近年来,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会计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国家为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采取了在规定范围内适当提高折旧率扩大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资金来源;为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允许企业计提坏帐准备金等做法,都已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为上述方法提供了依据,从而使这些做法规范化、制度化。

二、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具体应用。

目前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工作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存货计价。

传统的存货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由于近几年我国的物价水平普遍处于上升状态,因此又产生了比较科学的后进先出法。由于个别计价法的适用范围小,加权平均法的作用又介于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之间,所以我们重点对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加以分析。

先进先出法是假定先购进的存货先发出,并根据这一假定的成本流转顺序,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进行计价。它的优点是存货成本流动比较接近于实际的货物流动,期末结存商品价值比较符合物价变动趋势,也使管理人员不能随意操纵收益变化,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后进先出法是假定以最后购进的存货先发出,并根据这一假定的成本流转顺序,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进行计价。他的优点是较好地使接近当期的成本与当前的收入相配比,从而计量的营业收益较为真实。

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先进先出法适用于市场价格普遍处于下降趋势的商品。因为采用先进先出法,期末存货余额按最后的进价计算,使期末存货的价格接近于当时的价格,真实的反映了企业期末资产状况;期末存货的帐面价格反映的是最后购进的较低的价格,对于市场价格处于下降趋势的产品,符合谨慎原则的要求,能抵御物价下降的影响,减少企业经营的风险,消除了潜亏隐患,从而避免了由于存货资金不实而虚增企业帐面资产。这时如果采用后进先出法,在库存物资保持一定余额的条件下,帐面的存货计价永远是最初购进的高价,这就造成了存货成本的流转与实物流转的不一致。

后进先出法适用于市场价格处于不断上涨趋势的商品。因为采用后进先出法,发出材料的单价比较接近市场价格,而企业期末存货的帐面价值反映的是最初购进或发生的存货价值对物价呈上涨趋势的产品在计价上持稳健态度这样企业的经营利润能够比较客观合理地反映企业经营成果。这时如果采用先进先出法,则使早期的低成本与现在的营业收入配比,使毛利虚计,这样势必造成企业的短期行为,在企业较高盈利水平假象的背后隐藏着很大的潜亏因素,留给企业无法消化的历史包袱,增加企业经营风险。

因此,企业采用哪种存货计价方法,要视价格变动趋势而定。从谨慎的角度出发,宁可选择少计期末存货价值,高估发出成本的方法以便保证企业的存货重置能力,确定企业的真实利润。

2、关于固定资产折旧。

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是谨慎性原则的又一典型应用。固定资产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能够连续在若干生产周期内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其价值通过提取折旧的形式逐渐转移到产品中去,实现价值补偿。长期以来我国对固定资产折旧一直采取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按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或固定资产所能工作的时数平均计算折旧。忽视了由于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及物价上涨因素。《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如符合有关规定,也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行业会计制度进一步规定某些企业经财政部门批准可以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中选定一种方法进行加速折旧。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用固定资产帐面上每期期初的折余价值乘以双倍直线折旧率计算确定各期的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加速折旧法的显著特征是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内早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计提的折旧额逐年递减但并不改变固定资产的应计提折旧总额。因此加速折旧法符合谨慎性原则它不仅使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得到补偿,由于技术进步引起的无形损耗也得到及时补偿,同时减少了货币时间价值的损失,加快了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盈利水平,而且增加国家财政收入。随着国家财政实力的增强,加速折旧法的使用范围会不断扩大,为大中小型企业创造更加平等的市场竞争环境。

3、关于无形资产。

所谓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可供企业长期拥有其经济效益并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特殊资产。它的高度不确定性,具体表现在无形资产的计价、摊销两个方面。因此,无形资产在这两方面的核算应贯彻谨慎性原则。

1)、关于无形资产的计价。

无形资产可以在较长时期内为企业提供经济效益,但所提供的未来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无形资产的价值使用量和使用收益不能准确计量。这一特征决定了对无形资产计价应遵循谨慎性原则。企业对无形资产的计价,应按照支出确指性、使用效益性的要求计价入帐。这样做对企业来说虽然压低了资产,抬高了费用,但也调低了企业当期利润减轻了企业当期税负,增加了企业自主财力,从而促使企业加速对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经济效益。

2)、关于无形资产的摊销。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各种无形资产应当在收益期内分期平均摊销。其原因主要是:企业入帐的无形资产是将成本、费用资本化的资产,其价值量可以确定;尽管无形资产的有效期限难以确定,但企业拥有的各种权利特权通常是有限的。依据谨慎性原则,应当对无形资产在有效使用年限内进行摊销。

目前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统一采用平均法即将无形资产的价值按有效期限平均分摊到各会计期间负担。但无形资产的内容较多,有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虽同属无形资产但各自的具体特征又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种无形资产,取得的途径也未必一致,因而摊销方法及摊销年限不应统一按上述规定来处理。象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在其有效使用期限内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基本上是稳定的,采用直线法较为合理。但若是专利权或非专利技术,就应区别情况予以处理。

4、关于坏帐准备。

现行《工业企业财务制度》规定,企业若对被投资单位拥有实际控制权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所谓权益法就是按投资企业在被投资企业产权中占有的实际份额核算股票投资的方法。具体作法是:股票购入后按实际成本入“长期投资”帐,期末被投资企业盈利时,按投资比例计算出应享有的份额作为长期投资的增加;被投资企业亏损时,按投资比例计算出相应的数额减少长期投资的帐面价值,收到被投资企业分配的股利时,减少“长期投资”帐户的帐面价值。

企业长期投资的价值不取决于原始投资额而是取决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经营的好被投资企业产权增加,投资回报率增加;经营不善被投资企业产权减少,投资回报率减少甚至回报率为零。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投资,被投资企业产权的增减变动即被投资企业财务报表上损益额和股利分配额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企业“长期投资-股票投资”帐户的帐面价值的相应变化,使企业随时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对长期投资的风险作出谨慎处理。

三、正确理解和运用谨慎原则,防止过度谨慎。

随着市场体系的发育和发展,市场机制作用的领域逐步扩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的经营风险随之增大。为此,必须大力进行企业制度尤其是产权制度的改革,通过理顺产权关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同时,要切实维护国有资产的产权,使企业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客观上要求我们正确理解和运用谨慎性原则,对于过度谨慎应加以限制,以实现企业资产保值增值。

1、通过法律对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加以科学的必要的限制。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用谨慎性原则,必须服从于其价值目标和利益关系因此国家必须通过法律对其加以科学的必要的限制,使其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新企业财务制度对谨慎性原则作了相应规定。如允许企业按年末应收帐款余额3%--5%计提坏帐准备金;允许部分技术更新快的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等,这些规定为谨慎性原则的正确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过度谨慎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的经营活动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和经营风险。因此,国家应加强立法,内容上应明确指出运用时的限制条件,如不允许过分提取准备金,故意压低资产或收益,故意抬高负债或费用等,以防范过度谨慎的行为,堵住违法的漏洞,同时制定对违法的处罚条例,加强执法力度。尤其是在目前市场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利用谨慎性原则作为企业增强竞争能力的手段国家必须通过法律对其加以监督和管理。

抗菌素在外科应用的原则及体会 篇3

【摘要】自从抗菌素应用以来,对预防、控制治疗外科感染,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并发症扩大手术范围提高治愈率是功不可没,但抗生素不能代替外科手术处理如彻底清创等,更不可依赖药物而忽视手术无菌操作技术,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是防、治外科感染重要一环。

【关键词】抗菌素;外科; 应用原则

外科感染不同于内科感染,常需要外科处理,抗菌药物不能取代外科处理,不可依赖药物而忽视无菌操作。正确合理的选用抗菌素不仅可以提高外科感染疾病的防治效果而且还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借用抗生素增强临床的“安全感”是不可取的。相反增加了致病菌对药物的耐药性。出现毒副作用引起“二重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1 适应症

1.1 不是所有的外科感染都需应用抗菌药物。如化脓性感染中,有应用指征的是较严重的急性病变。如急性蜂窝组织炎,丹毒,急性手部感染,急性骨髓炎,急性腹膜炎,急性胆道感染等。

1.2 如一些表浅局限的感染,如毛囊炎、疖,伤口表面感染等则不需应用。

1.3 对多种特异性感染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等则应选择有效的抗菌等。

1.4 必须重视正确的预防性用药,需要预防性用药者,包括潜在的继发感染率高者如严重污染的软组织创伤,开放性骨折、火器伤、腹腔脏器破裂、结肠手术或一旦继发感染后果将十分严重。手术的预防性抗菌药是否应用。应根据手术野的局部感染或污染的程度而定。术前术后长时使用抗生素,易致“二重”感染,此概念在基层应被大多数外科医生引起高度重视,在这里也是特别值得一提的。

2 药物的选择和使用

2.1 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是抗菌,前提是选用药物需针对病原菌,现代外科感染的病原菌日趋复杂,抗菌药的品种繁多。选用和种抗生素理想的方法本人还是认为应及时的收集相关标本(血,体液,脓液)培养,进行微生物检查和药物敏感试验,以及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特别是在各类组织的不同分布,据此选择或调整抗菌药的品种。但微生物检查还需一定时间,而药物最佳的疗效是在感染早期,为此还需“经验性用药”,特别是对一些危重病人不能先等待病原菌检验和药物试验的结果,而错失良机。其经验主要来自对有关感染的认识,包括本地区,本单位常见菌和药敏的动态情况,而决定选用何种抗生素。临床医生应熟悉人体不同部位和其临近组织器官的常驻菌及病员在感染化脓时,脓液的颜色,气味和质地等,基本可以判定是何种病原菌所致。下列情况可供参考:①结合感染的部位分析:病原菌的来源,既有外源也有内源性。例如皮肤、皮下组织的感染,因皮肤常驻菌以革兰阳性球菌居多,如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感染时常先入驻;腹腔、会阴、大腿根部感染时,常见肠道菌群,包括厌氧菌。②局部情况也可供参考:如链球菌感染,炎症反映明显,易扩散,形成蜂窝组织炎,淋巴管炎等,脓液较稀薄,有时为血性;葡萄球菌感染,化脓反映较明显;脓液稠厚,易有灶性破坏;绿脓杆菌感染敷料易见绿染,与坏死组织共存时有霉腥味;厌氧菌感染时因蛋白分解、发酵,常有硫化氢、氨等特殊粪臭味,有些厌氧菌有产气作用而致出现表皮下气肿。③结合病情分析:病情急剧,较快发展为低温,低白细胞、低血压、休克者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居多。病情发展相对较缓,以高热为主、有转移性脓肿者,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病程迁延,持续发热,口腔粘膜出现霉斑,对一般抗生素治疗反应差时,应考虑真菌感染。以上是一些经验,从医者还应自己慎密观察和分析,以增加经验。在我们边山区县以下医疗单位大多数还奇缺微生物检查和 药敏试验。这些经验在基层仍然是十分重要的。④除了选用敏感药物外,还应根据药物在组织的分布能力进行选择,临床现用的药物敏感实验都是以血清中有效的抑菌浓度为准,并不反应不同组织的药物的有效浓度。例如,由于“血脑屏障”,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往往明显低于血清中的浓度。不同种类的抗菌药物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更有明显的区别:GM,卡那霉素,多粘菌素B,在体外实验中对颅内感染的致病菌高度敏感,但是药物基本不能穿透脑脊液中,相比之下磺胺嘧啶,氯霉素,头孢菌素等则较好。胆道感染常用氨基卞青霉素,因此药可进行“肝肠循环”,在胆道无阻塞的情况下,胆汁中浓度可高达血清浓度的数倍。等等情况不多列举,因此在选用抗菌药物时还要考虑该药在各有关组织的分布情况也是特别重要的。

一般情况下,下列表中药物可供选择参考:

致病菌首选药物可选药物

葡萄球菌青霉素 磺胺甲恶唑+甲基苄啶 苯唑西林 氯唑西林(用于耐药菌珠)红霉素 头孢菌素 克林霉素 环丙沙星 万古霉素(用于多重耐药菌珠)

链球菌青霉素 磺胺甲恶唑 +甲基苄啶 氨苄青霉素+氨基糖苷类红霉素 万古霉素头孢菌素

大肠杆菌哌拉西林+庆大霉素 阿米卡星 新头孢菌素 诺氟沙星(用于尿路感染)氨苄西林 头孢菌素 吡哌酸(用于尿路感染)

绿脓杆菌羟苄西林+庆大霉素 环丙沙星 多粘菌素羟苄西林阿米卡星 新头孢菌素

变形杆菌庆大霉素 (用于奇异变形杆菌)哌拉西林(用于奇异变形杆菌 和其他变形杆菌)羟苄西林 新头孢菌素 氨基糖苷类

克雷伯菌 肠杆菌 沙雷菌氨基糖苷类新头孢菌素 哌拉西林 阿米卡星

拟杆菌甲硝唑 头孢菌素(用于脆弱拟杆菌)青霉素庆大霉素(用于其他拟杆菌)克林霉素 氯霉素(用于脆弱拟杆菌)克林霉素 头孢菌素(用于其它拟杆菌)

真菌两性菌素B(用于全身感染)氟康唑 制霉菌素(局部感染)氟胞嘧啶 酮康唑 克霉唑(局部感染)

2.2 药物剂量的选用:

2.2.1 一般按体重公斤计算,还要结合年龄、肾功,感染位而综合考虑,如未满月的婴儿,肾小管功能还未发育完善,老年人肾功能趋向衰退,使用一般药物量,都有过量的危险,针对这些病人更要注意延长两次用药的间隔时间。

2.2.2 浆膜腔、滑液囊等部位,抗生素浓度一般只为血清浓度的一半,亦应适当增量。

2.2.3 尿路感染,因多数抗菌药物均自肾排泄,在尿液中的浓度常数倍于血中的浓度,以较小剂量就可满足需要,只有透析疗法期间用药剂量可加大。

2.2.4 对危重、暴发的全身性感染给药途径应是静脉为好。因外科多为混合感染,危重情况下可联合用药,较好的组合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加氨基糖苷抗生素,必要时用抗厌氧菌的甲硝唑。一般情况下,可单用者不联合,可用窄普不用广谱。抗生素一经使用,就应注意其副作用,如过敏性休克、剥脱性皮炎、造血系统和肝肾功能的障碍。头孢应该注意后期应用抗生素可引起的菌群失调,避免“敢用,不敢停”的弊病。

脱霉剂的应用及原则 篇4

1 临床及剖检

该猪死亡前2d渐进性厌食, 体温正常, 叫声嘶哑, 皮肤苍白。肌注过青霉素和氨基比林, 效果差。2d后死亡。剖检发现, 猪肺表面散发性绿豆粒大小的暗黑色斑点, 病变处切开发现斑点深入肺内。胃黏膜出血和溃疡。肾肿大, 暗红色, 有针尖状出血点。会厌软骨有麦粒大小出血点、条索状出血带。脾脏肿大, 质脆, 边缘有锯齿状出血点。根据以上特点, 初步怀疑伪狂犬病和霉菌毒素中毒。在库房检查时发现, 麸皮和玉米堆放很乱, 进库时间较久, 询问场主是否使用脱霉剂。该猪场一直使用脱霉剂。遂要求场主把脱霉剂拿过来看下, 发现场主一直使用的是山东一家公司的益生素, 价位12元/kg, 该产品标签说明可以吸附霉菌毒素。当时建议使用民星的霉可清产品。根据以上情况笔者建议注射伪狂犬病疫苗, 2头份/头, 同时在饲料中添加霉可清2kg/t、多维芪1kg/t进行预防治疗。截止到25d, 该猪场稳定, 未出现新的疫情。

饲料原料的霉变在猪场随时可以见到, 猪场老板要正确认识霉菌毒素的危害是控制菌毒素的前提条件, 选择正确的霉菌毒素吸附剂是控制霉菌毒素的根本保证如何降低霉菌毒素对动物的危害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降低霉菌毒素污染动物饲料的风险及水平。二是降低降低残留毒素对动物的危害。

2 脱霉剂的选择

使用脱霉剂是降低霉菌毒素危害的一个重要手段, 如何选择一个高档有效的脱霉剂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

(1) 具备高吸附能力:高吸附能力来源于巨大的吸附表面积, 沸石粉、高岭土、特殊水合硅铝酸钠钙都具有巨大的吸附表面积。沸石粉、高岭土遇水膨胀, 可以吸附营养物质, 特殊水合硅铝酸钠钙遇水不具有膨胀性。

(2) 具备选择性吸附:好的脱霉剂应该具有只吸附霉菌毒素, 而不吸附营养物质。沸石粉、高岭土可以吸附霉菌毒素, 但其还具有强大的吸附营养物质的能力。目前市场上多见此类成分的脱霉剂, 价位低, 养殖场对吸附剂产品特性了解也较少, 使用此类的脱霉剂只是在心理上进行了脱霉, 因此很多猪场都在使用此类脱霉剂。特殊水合硅铝酸钠钙具有独特的三八面结构, 吸附表面积大, 但其致密的结构对营养物质却没有吸附作用, 为理想的脱霉剂产品。

(3) 具备广谱吸附功能:有研究表明沸石粉、高岭土对黄曲霉毒素吸附能力几乎没有。特殊水合硅铝酸钠钙吸附具有双极性吸附, 不仅有对黄曲霉毒素强大的吸附能力, 而且对黄曲霉毒素、赤霉烯酮、呕吐毒素、伏马镰刀毒素也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

(4) 无副作用:霉可清里还含有霉菌毒素分解酶, 酵母细胞壁多糖, 通过对霉菌毒素的分解, 使霉菌毒素的危害降到更低, 无任何副作用。

(5) 必须具备实验室及动物试验双重资料证实有效。霉可清里的成分的功效都是经过专业实验室和大量动物试验证明效果确实的高效脱霉剂。

质量三不原则的应用 篇5

论质量控制“三不政策”的正确运用

“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这个关于质量控制的“三不政策”已在公司宣传、运用了很多年,是每一名员工都耳熟能详的非常重要的质量理念,在过程质量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天,按照丰田的思维方式来审视我们推行的“三不政策”,就会发现:如果“三不政策”运用不当,不但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控制,反而会增加质量成本,产生更多的浪费。

怎样才能正确运用质量控制“三不政策”呢?其实很简单,关键是要抓住重点,找到突破口。那么它的重点和突破口在哪里呢?下面用TPS手法对可能的所有情况进行整理、整顿,看会得出什么结论。

假设“不接受不良品”是重点

由于专业、分工不同,加上技术条件的限制,本工序员工不可能对上工序的产品生产情况完全了解,所以很难真正弄清上工序流转来的产品是否是不良品,“不接受”往往仅限于对个别问题在表面上或比较直观的不良品的拒绝,对于内部的或当前条件下难于发现问题的不良品,则没法“不接受”。因此,如果以此为重点,即使增加再多人力物力去严防死守,也不能杜绝不良品的流入。比如对于总装线上的装配工来说,除明显的外观问题外,是否不良品,要在装配过程中(或装好检测时)才能发现,而装配工不可能将上工序来的每一个产品都进行试装,因此,要他们100%的“不接受不良品”,的确很难办。

假设“不制造不良品”是重点

这一点确实很重要,各生产部门为了“不制造不良品”可谓不遗余力,从人、机、料、法、环、测等各个方面采取各种措施进行了严格把控。但由于影响因素太多,不可预料的情况防不胜防,因此在当前的人员技能、材料、设备、加工工艺、管理水平等条件下,只能做到尽可能少地制造不良品,但不可能在生产中完全杜绝不良品。可以肯定,世界上目前还没有一家制造业能够做到每个工序制造的都是100%的良品。由此可见,“不制造不良品”的难度很大。

假设都是重点 俗话说“重点多了就等于没重点”,质量控制“三不政策”中的每个“不”都有各自的特点,如果都把它们当作重点,平均用力,结果就会增加整个生产系统的质量成本,产生不必要的浪费。例如:A工序为了“不流出不良品”而加强检验,B工序为了“不接受不良品”也采取与A工序同样的方法加强检验的话,那就是重复投资,重复劳动,整个生产系统的成本就会非常高。

假设都不是重点

“三不政策”是丰田生产方式对产品制程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是通过世界先进企业实践证明的有效的品质保证方法。作为学习者的我们,目前没有理由也没有资格对它全盘否定。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整理可知,四个假设似乎都不是重点,不能作为正确运用“三不政策”的突破口,剩下的只有最后一种假设:

“不流出不良品”是重点

在质量控制“三不政策”中,“不流出不良品”是最后一个环节。根据前面的分析得知,工作中不可能100%的做到“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因此,不管你前面两个“不”做得多好,如果最后一关只要有一个不良品流出去了,就会产生“一颗老鼠屎搅坏一锅汤”的效应,导致前功尽弃。由此可见该环节的重要性。另外,要做到“不流出不良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正如俗话所说“自己的孩子自己最了解”,对于自己制造出来的东西,自己最清楚情况,只要严格把好检验关口即可。因此,“不流出不良品”是“三不政策”中相对最重要,也最容易做到的一个环节,应当是我们要抓的重点和突破口。

整理到此为止,接下来还要整顿。

如果用权重来衡量质量控制“三不政策”中三个“不”的重要性:“不流出不良品”的权重最大,是第一原则;“不制造不良品”的权重次之,是第二原则;“不接受不良品”的权重最小,是第三原则。(如下图)。由此得出了正确运用质量控制“三不政策”的结论:以“不流出不良品”作为第一原则,在遵守第一原则的前提下寻找突破口,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第二、第三原则。

这一结论的正确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以“顾客”为中心,充分体现了“下道工序是顾客”、“顾客是上帝”的理念,也体现了“为顾客提供一流的产品”的企业宗旨;二是遵循了经济规律,避免了质量成本损失的乘法效应。

原则及应用 篇6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微课 原则 策略

根据《首届全国高职高专微课教学比赛方案》中的解释,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要包含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活动设计。它是一种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旨在实现学习的随时性和互动性,为新时代的高职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方式。

一、微课在高职高专教学中应用的原则1.吸引原则教师制作的微课要对高职高专学生要有一定的吸引力。作为微课开发者,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应该在微课的易学性和趣味性上多做文章,制作的微课要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特点。微课的选题可以根据教学实践工作中发现学生刚学过不久又忘记的知识点,或者是很多学生感到困惑不解,经常会向教师求教的难点问题,有针对性的微课才能够吸引学生,真正给学生学习起到帮助的作用。微课经过学生反复观看,就能发挥它作为学习资源的效力,使学生学有所得,乐此不疲。2.效用原则在保证“微小”的前提下,微课要让学生觉得这种学习资源非学有用。微课不能为了赶时髦或者为了哗众取宠,光在“表面漂亮”上做文章,它跟时髦的微电影有严格的区别。大多数微课只需要使用录屏工具、手机、DV等,由教师自主录制制作完成,不提倡耗费大成本的人力物力来制作微课作品。笔者建议在每年的高校微课大赛中,要给制作成本相对低廉、由教师个人就可以制作完成的如“PPT+录屏”等作品也有获奖的机会,以大赛推动广大教师制作微课作品的热潮,这样才能制作出满足广大学子的迫切需要的微課作品,对于微课的开发和推广才有真正意义。效用原则是微课灵魂,背离了这一点,它必将受到广大师生的搁浅。3.灵活原则在引入课程教学过程中,微课可以是在课前、课中或者课后等节点灵活应用。课前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微课,预先了解授课内容,便于师生在课堂上探讨问题,直至学习者掌握该知识点或技能。课中教师把微课当作纯粹的教学资源,在教学需要时,集中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更加形象和直观地理解重难点知识。课后教师可以发放微课,为学生提供可以反复学习的课程视频,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课堂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随时随地就能自主补习,反复学习、直到学会为止。4.反馈原则在开发、应用与交流共享微课之后,需要对它进行应用评价,为接下来微课程内容的改进提供指导和参考意见。及时的评价与教学反思可以促进更优秀微课的开发与共享。广大师生对微课教学使用情况一定会有各式各样的反馈意见,可以通过课程网站的相应论坛留言、QQ群的讨论、微信微博的留言等方式来实现建言建策,教师在充分吸收大家的建议的基础上,不断对微课进行改进更新,促进微课的不断完善。

二、微课在高职高专教学中应用的策略1.整合微课与现实课堂关系微课在扎根于现实课堂基础上,可以承担不同的角色:课程引入、核心概念讲述、操作过程的演示、课后的练习等,在教学过程中应灵活应用。与现实课堂的整合时,要注重教学设计,进行学情分析、教学任务分析、教学内容分析等,根据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制作合适的微课。另外,课后还需要补充相关的辅助教学资源,比如提供训练所需的各式各样素材,或者相关的学习软件下载等,这样微课就能为完成现实课堂的教学任务起到积极的作用。2.拓展微课教学支持服务渠道微课应该及时放到课程教学网站或者Q群的共享文件夹中,这样才能承担起网上辅导的职能,另外还要增强师生之间的在线同步、异步交流工具的使用,比如提供教师QQ号或者微信号码、建立学习Q群等来方便师生互相交流,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可以无处不在,使得课堂上的正式学习与课外的非正式学习统一、连续。3.引导学生养成移动学习的习惯当前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也将会普及化,“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但在我们发现,高职高专学生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终端设备玩游戏、聊天、购物、刷微博、微信等休闲娱乐活动比比皆是,恰恰没有将其作为一个学习工具来使用,不得不让人叹惜。因此学校和教师都有义务通过开展各式各样活动,如主题班会、宣传板报等,来推动和引导学生养成使用手机等移动移动终端设备来学习的习惯。4.建设系统性微课资源体系微课放到课程网站以后,需要经过教师同行、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进行实践和评价,使得它能随着教学需求与环境发展不断发展与充实,这样的学习资源才会充满生机。课程网站微课学习平台应该能够记录学生的学习足迹,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情况,进而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随时能让学生进行测试评价等,这些都应该通过建设系统性微课资源体系网站,通过相应的网站功能模块来实现,比如在课程网站上让学生能建立用户信息,保存学生的访问情况,记录学生的在线测试成绩档案等;教师对测试的操作演示、讲解也及时地放到课程网站上,形成系统的学习资源,以方便学生学习使用。

三、结束语微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实践中功效日渐突显,如何更好地开发和使用微课非常值得我们不断去探究,随着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必将有更多更好的微课作品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

参考文献:

[1]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2).

[2]李俊.基于移动学习的“微课程”资源建设初探[J].科技视界,2013,(24).

杨树造林密度的确定原则及应用 篇7

1 造林密度确定的原则

1.1 根据经济目的确定造林密度

防护林、以培育中小径级为目标的用材林、矮化密植的经济林造林密度可大一些, 培育大径材不进行间伐的用材林、某些经济林密度可适当小一些。

1.2 根据树种特性确定造林密度

一是由生长速度决定密度。前期生长快、持续速生期短的树种, 造林密度宜稀;对于前期生长缓慢、寿命长、持续生长期长的树种, 可密植。二是由喜光性决定密度。一般阳性树种喜光, 枝叶开阔, 要求稀植;而阴性树种不喜太强的光照条件, 密度可大些。三是由是自然整枝和直干性决定密度。自然整枝好、直干性强的树种应稀植。四是由冠幅决定密度。宽冠的树种, 造林密度宜稀, 树冠窄的造林密度宜大。

1.3 根据立地条件确定造林密度

立地条件好, 林木生长速度快, 郁蔽早, 造林密度宜稀;立地条件差, 树木生长慢, 郁蔽迟, 宜密植。沙土、砂壤土适合树木生长, 可充分发挥其生长特性, 而低洼黏土壤则差些, 一般在造林地土壤肥沃湿润、有利于树木生长的条件下, 可适当稀植。相反, 在埝坡和土质瘠薄的地方应适当密植。在水土流失和杂草繁茂的地方, 为提早郁蔽以抑制杂草生长, 亦可适当密植[1]。

1.4 根据配置方式确定造林密度

单行、双行植树, 受边缘效应影响, 每株树木都可以享受到充足的阳光, 可以适当密植。3行及3行以上植树, 树木之间竞争激烈, 如果密度过大, 边缘以内的树木受光不足, 生长不良, 同时由于竞争的关系也影响到边缘树木的生长, 因此要适当稀植。

2 杨树的生长特性与造林密度的关系

杨树是喜光树种, 具有较强的趋光性, 林分密度决定杨树的光照条件。常见到公路、沟渠两侧倾斜坡上长杨树, 就是其趋光性所致。杨树的顶端优势明显, 树干直立, 是由于顶端的分生组织活动力强, 抑制侧枝生长的缘故, 常见的多头树则是主干受损后侧枝竞争生长的结果。密度一般对树高的影响不大, 但对林分平均胸径和平均单株材积的影响十分明显。单位面积蓄积量受单位面积株数、平均单株材积和年龄因素的共同制约, 且随着年龄的增大, 密度的作用更加明显[2]。

3 一般造林模式与造林密度在杨树造林中的应用

3.1 短伐期经营模式

短伐期经营是为生产传统大小的木材而设计的, 一般不进行间伐。主要培育锯材、建筑材、胶合板材、人造板材用大径材, 一般来说采用6 m×6 m、7 m×7 m、8 m×8 m的株行距;农田林网、四旁树等单行栽植, 株距应在4 m以上, 公路防护林带双行栽植株行距可设置3 m×6 m“品”字型栽植。一般成片造林采用5 m×6 m、6 m×6 m, 速生丰产林采用6 m×7 m、7 m×7 m、8 m×8 m株行距。林粮间作株行距可以采用4 m×10 m、5 m×10 m、6 m×10 m。更新主要采用重新造林的方式, 很少用萌芽更新的方式, 这种经营模式的林分年蓄积生长量在18~30 m3/hm2, 胶合板材出材率约为50%, 效益成本比为3.5~9.0[3]。

3.2 中短伐期模式

主要培育纤维板、纸浆用材, 以及其他的非传统利用方式如能源林、提炼蛋白质、替代石油化学产品、制作饲料等, 一般造林密度在1 000~4 000株/hm2, 轮伐期为4~8年。生物量通常在种植后5年左右收获, 可采用植苗造林或扦插造林。林分收获后采用萌芽更新, 萌芽更新林分一般也在5年左右收获, 可连续收获3~5次[4]。林分的年生物产量多在10~15 t/hm2。

3.3 超短伐期经营模式

超短轮伐期经营是指高密度、集约经营、轮伐期1~3用吊车吊装, 要在扎吊带的地方做夹板, 保护树皮不受损伤。二是如果是长途运输, 裸根苗要进行根部蘸泥浆处理, 再用湿草包裹。大树在车上运输时, 树冠向车尾倾斜放置, 在树与车帮接触处, 用柔软材料衬垫, 防止树皮被磨伤。长途运输还应该保护好叶片, 盖蓬布, 避免热风吹, 导致叶片大面积干枯缩水;另外, 有必要事先喷抑制蒸发剂, 挂吊针注射液。三是尽量缩短运输过程, 减少不必要的水分及养分消耗, 运到后及时栽种, 提高成活率。四是注意保护土球, 装卸过程中要慎重, 切忌用力过猛导致土球破裂松散;运输过程中要固定好土球, 使之不要滚动。五是对于冠幅较大的树木, 应该妥善对主枝及小枝进行捆梆, 尽量减少断枝。六是一些树木如含笑、广玉兰、香樟等, 树皮很脆, 在运输过程中树极易破裂, 一定得十分小心。如树皮破裂, 可采取缠草绳或者薄膜、涂愈伤膜液等方法[4]。

5 移植穴准备

移栽穴地选择要综合考虑土壤类型、结构、含水量、地势及周边环境等因素。一是清除栽植穴内的杂物和建筑渣土。根据种植要求进行土壤回填, 土层的厚度:乔木要达90~150 cm, 灌木50~60 cm, 地被植物30~40 cm;土质状况不良的应进行土壤改良。二是加强排水。在施工中尤其是与土建交叉施工中, 一定要注意不要让水泥浆侵入栽植土中, 如果有这种情况一定要更换被污染的土壤。栽植地地下水位高, 有积水等现象, 而且栽植树木又不耐积水的情况下, 要及时处理, 可进行造坡, 加强排水措施。移植穴的深度决定了栽植的深度, 因此应该根据树木的土球深度、树种的耐积水程度以及现场的实际情况而定。种植穴的深度不合适, 易造成积水烂根或者根部呼吸受阻, 导致根的活力降低, 影响水分的吸收。一般种植穴的大小应该比树木土球大30~40 cm。移植穴的形状切忌挖成锅底形, 不然会造成根系不舒展, 引起植物的死亡。

6 定植前修剪

修剪量与修剪程度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不可乱剪, 也不可不考虑实际情况不作处理。树木在经过重剪后树形恢复很慢, 甚至不可能达到原来的水平。因此, 如没有必要, 可不进行重剪, 保留好主枝及二、三级分枝, 必要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比如疏叶等, 加强栽后养护管理水平, 尽量减少修剪量。对于单轴分枝的树种, 切忌修剪领导主枝。修剪后, 尤其是不得已情况下修剪树的一级主干后, 一定要做好伤口的消毒处理。在确定修剪量时要考虑:一是移植时间是否是适栽时间, 比如桂花在3—4月时栽种, 可以尽量减少修剪量, 采取疏叶等措施, 而不必进行重剪。二是树木的形式。是不是事先做过断根处理, 或者是移植苗;如是容器苗, 可以做到无伤害移植, 因此除了病虫枝、扰乱树形枝、徒长枝等稍作修剪外可不多做修剪;移植苗可以根据时间做少量的适当修剪;对在反季节施工的、且成活率不好的树木要重剪, 保留好骨干枝。三是树木本身的状况。一般长势好的少修, 根部状态差的多修等。四是栽植地的环境。如温度、光照等。五是树木的品种。常绿树、落叶树、乔木、花灌木等如要进行修剪的树木品种不同, 修剪的要求也不同。松柏类一般是不作修剪的。

7 树木定植

树木到场地后应尽早栽植, 最好是随到随栽。来不及栽种的苗, 也要及时假植好, 并作遮荫处理。在坑底先回填加有基肥的好土, 将树苗在坑中扶直, 回填好表层土并捣实, 再在树苗周围做好水堰。栽好后再根据需要对苗木进行精剪整形。胸径在8~10 cm以上的树木和竹类, 种植后应立即支撑固定, 以防倾倒, 同时固定根系有利于根系生长。栽植时要随时浇水, 一定要浇透, 但不能积水。

参考文献

[1]王鑫, 杨瑞, 马平辉.大树移栽技术要点[J].中国林业, 2009 (9) :59.

[2]阿曼别克.木沙.大树移栽及抚育管理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 2009, 25 (5) :45.

[3]陈龙兴.浅谈大树移栽技术与养护[J].上海农业科技, 2007 (6) :95-96.

浅析隔离开关操作原则及应用 篇8

我国《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中对于隔离开关和断路器的操作顺序方面的规定是这样的:“停电拉闸操作必须按照断路器 (开关) ——负荷侧隔离开关 (刀闸) ——母线侧隔离开关 (刀闸) 的顺序依次操作, 送电合闸操作应按照与上述相反的顺序进行。严防带负荷拉合刀闸。”并另有一些解释性的文件对此规定作了相关的阐述。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出, 这些规范和条款的内容过于笼统和宽泛, 仅仅说明了普通情况下的操作顺序和要求, 并没有涉及变电运行中的特殊情况, 如主变各侧回路隔离开关的操作顺序, 就很难仅根据上述内容进行判断, 因为规定中关于母线侧与负荷侧的说法并不具体。

首先, “重要设备保护”原则。条款中规定要对负荷侧隔离开关先行操作, 实际上是一种保护母线的措施, 因为在切断了负荷侧隔离开关的情况下, 即使发生事故, 也不会对母线产生影响, 从而保障了供电安全。该原则中的重要设备指的是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设备, 即一旦其损坏或被迫停运, 就会危及系统安全。而对这些设备进行保护, 实际上也是一种对系统安全运行的保护。

其次, “操作顺序优先”原则。既然明确了要先保护重要设备, 那么对于设备重要与否以及重要程度的评定就是十分必要的。所以, 操作优先原则实际上就是我们根据对变电站内的电器设备的作用的不同进行了等级划分后, 形成的一个优先保护次序表。是一种基于“重要设备保护”的原则确定的隔离刀闸和断路器的操作顺序。因为只有保证了系统中重要的、核心的设备能够不受误操作的影响才能保证整个系统或系统的大部分能够正常运行。

根据对《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中的相关条款的解读所得出的上述两项深层操作原则, 笔者将在下文中对不同的接线方式下的操作顺序进行应用分析。

2隔离开关操作原则的具体应用分析

2.1变电站内仅有一台三绕组主变压器, 仅一侧有电源

根据上文的原则, 我们首先要对线路中的各个设备的重要等级进行划分和排序。该线路中, 需要确定等级的设备有:电源侧母线、主变压器以及其他两侧母线。通常情况在有母线的主接线方式中, 母线是最为重要的, 因为它连接着大部分的设备, 并负责绝大多数设备的电能分配和输送, 所以一旦母线出现故障, 就会导致整个变电运行的瘫痪。处于次一级重要地位的是主变压器, 因为它与母线直接相连, 并是除了电源和母线之外唯一向外输送电能的设备, 一旦受损也会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所以, 通过上文的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这三种设备的重要次序为:最应受到保护的是电源侧的母线, 其次是主变压器, 最后是其他两侧母线。这样, 在面对变电站内仅有一台三绕组主变压器, 仅有一侧有电源的接线方式的情况下, 我们依照“重要设备保护”原则和“操作顺序优先”原则, 可以分为两种操作情况:

2.1.1如果对主变压器电源侧断路器两侧隔离开关进行操作, 本着保护电源侧母线的原则, 其操作顺序应当为:停电操作按照断路器——主变压器侧隔离开关——母线侧隔离开关依次操作, 送电则相反。按照该次序进行操作, 即使出现失误, 也仅会导致主变跳闸停电, 而不会危及电源侧母线的正常运行。

2.1.2如果操作变压器非电源侧断路器两侧的隔离开关, 则相应的顺序为:停电操作按断路器——母线侧隔离开关——主变压器侧隔离开关依此操作, 送电则相反。按照该次序进行操作, 这样失误, 也仅会导致非电源侧的母线断电, 不会导致系统故障, 大大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2.2当变电站有两台及以上三绕组主变压器, 仅一侧有电源

根据上文的原则, 我们首先要对线路中的各个设备的重要等级进行划分和排序。该线路中, 需要确定等级的设备有:主变压器电源侧母线、若干台主变压器以及其他两侧母线。同上述接线方式相同的地方在于, 母线一旦出现, 其重要性和受保护程度一定是最高的, 所以, 该种接线方式中的最重要的设备仍旧是母线。再者, 就主变压器而言, 该种接线方式变压器的重要程度随着数量的有所下降, 因为变压器的功能虽然重要, 但是在该种接线方式下一旦某台停运, 其余的可以作为补充, 所以每一台变压器对于系统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所以, 通过上文的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该线路中的设备的重要次序为:最应受到保护的是电源侧的母线, 其次是非电源侧母线, 最后为变压器。当然, 前提是该线路中的几台变压器并列运行, 否则其重要程度需要重新衡量。这样在变电站有两台及以上三绕组主变压器, 仅一侧有电源的接线方式的情况下, 我们依照“重要设备保护”原则和“操作顺序优先”原则, 可以分为两种操作情况:

2.2.1如果对主变压器电源侧断路器两侧隔离开关进行操作, 本着保护电源侧母线的原则, 其操作次序应当为:停电操作按照断路器——主变压器侧隔离开关——母线侧隔离开关的顺序进行, 送电则相反。按照该次序进行操作, 即使出现失误, 也仅会导致主变跳闸停电, 而不会危及电源侧母线的安全运行。

2.2.2如果对其他两侧设备进行操作, 本着保护两侧母线的原则, 其操作次序应当为:停电按照断路器——主变压器侧隔离开关——母线侧隔离开关依次进行, 送电则相反。按照该次序进行操作, 即使出现失误, 也仅会导致某一台主变停电, 而不会影响各侧母线的安全运行, 也就大大的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3结语

综上所述, 笔者根据对《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中相关条款的理解, 得出了“重要设备保护”和“操作顺序优先”两项重要的操作原则, 并结合实例对其进行了应用分析。实践证明, 这两项原则可以更好的体现隔离开关操作规范中对于重点设备和系统安全进行保护的原则和目的。最后, 笔者希望以此提示操作人员要认真分析变电运行的具体情况, 合理准确的确定隔离开关和断路器的操作顺序。

参考文献

[1]黄志勇.隔离开关的几个操作实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 (10) .

会计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及完善 篇9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应用,完善

在会计环境中存在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的精确性受到影响的情况下, 应运用谨慎的职业判断和稳妥的会计方法进行会计处理, 充分预计可能的负债、损失和费用, 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的资产和收益, 以免会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引起报表使用者的盲目乐观。虽然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已经被有效应用, 但仍就存在着大量的问题。

一、谨慎性原则的应用现状

(一) 谨慎性的模糊规定易造成应用中的主观臆断性

企业常利用谨慎性原则的模糊性规定而不充分估计风险和损失, 滥用该原则以达到实现虚增企业利润和欺骗外部信息使用者的目的, 为企业进行利润操纵和会计欺诈造假提供了“合理”空间, 导致会计信息具有不可验证性, 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

(二) 税法制约了谨慎性原则的应用

现行税法对税前列支的费用规定有别于会计制度, 导致企业当期账面利润因准备金的提取而减少时, 还需补交所得税, 并直接增大企业当期的现金流出, 这使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三) 市场价格机制的不完善制约了谨慎性原则的应用

目前除对上市公司股权投资、债券投资及少数商品在市场上颁布信息外, 绝大多数商品及股权缺乏相关信息的参考, 难以确定其公允价格, 即难以确定资产可变现值, 市场价格机制和信息披露状况使谨慎性原则难以落实。

(四) 谨慎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相冲突

谨慎性原则强调预计可能的损失而完全不确认利得, 将会违背真实性和可靠性原则, 与客观性原则相冲突。谨慎性原则将现在尚未发生的、未来发生的损失和费用提前计入损益, 显然违反了权责发生制原则。谨慎性原则体现的是尽可能在当期确认可能的损失、费用, 滞后确认或不确认可能的收益, 这种核算方式必然会削减企业的正常利润, 又与配比原则相冲突等等。

(五) 会计人员职业素质制约了谨慎性原则的应用

目前, 企业提取减值准备的方法和计提比例、对或有事项的判断都需要会计人员具有较多的经验和较高的专业素质, 而会计人员缺乏职业判断能力则限制了谨慎性原则的应用。

二、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的完善

(一) 增强谨慎性原则的确定性和可操作性

要达到谨慎性原则应用的目的———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保障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受侵犯, 就应把谨慎性原则的具体要求规定详细, 制定出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指南, 尽量在照顾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建立起能被广泛接受的、有一定灵活性的标准。

(二) 缩小税收政策与会计政策的差异

在国家财政所能承受的范围内, 适当缩小税收政策与会计制度的差异, 以便各企业在会计制度范围内自行选定准备的提取方法及比例, 报税务部门备案, 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应允许在税前列支。

(三) 完善市场信息报价系统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证券市场、生产资料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及房地产市场等各类市场也逐步得到了发展和完善。有关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应完善各种价格信息及信息报价系统, 定期向社会发布各类商品的价格, 使各企业对存货、固定资产和投资等资产的计价具有合理依据。

(四) 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进行必要的约束

谨慎性原则是在客观性原则的条件不存在时的补充原则, 并和一致性原则相违背。它容易导致低估资产、收入、高估负债、费用, 从而影响到净利润计算的正确性。因此, 应用谨慎性原则要谨慎。防止滥用或歪曲使用谨慎性原则来设秘密准备、过分提取准备、故意压低资产或收益或故意抬高负债或费用。在会计实务中, 可以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前提和应用条件进行必要的约束,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会计人员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这些约束条件的限制, 使得稳健的会计程序与方法将主要依据客观前提而定, 可减少操作上的随意性, 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预防和避免谨慎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

(五) 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 增强其职业判断能力

谨慎性原则可以体现在确认、计量、报告等诸方面。它要求:会计确认标准稳妥合理;会计计量不得高估资产、权利和利润;会计报告提供尽可能全面的会计信息。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应系统掌握会计专业知识, 加强后续教育, 应用专业知识对确定和不确定的会计事项进行确认和计量, 力求实事求是、诚信为本, 避免主观随意性, 以便对会计交易或事项做出谨慎的处理。

(六) 加强审计监督, 强化内在约束机制

谨慎性原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较强的倾向性和随意性, 为防止企业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用或滥用谨慎性原则, 应加强以独立审计为核心的外部监督体系, 充分发挥独立审计的外部监督作用, 确保会计信息的公允性和谨慎性原则的合理应用。

(七) 将谨慎性原则的应用与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有机地结合起来

谨慎性原则的应用首先是对会计领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事项进行判断时所体现的一种态度;其次才表现为一系列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不同的职业判断会导致选择方法及其所产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不同, 最终会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判断。因此, 凡是与谨慎性原则应用有关的、会影响投资人和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对目前和未来理性判断的信息, 都应在财务报告中做出全面陈述。

总之, 在我国实行谨慎性原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但在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过程中要注意“度”的问题, 只有适度地应用谨慎性程序和方法, 才能真正揭示谨慎性会计的本质。

参考文献

[1]赵连卿.浅析稳健原则及对其发展的思考[J].上海会计, 2001 (11) .

[2]黄凯红.稳健原则在中国的适用性及实际应用[J].会计研究, 1999 (7) .

医疗费审查原则及应用研究 篇10

1 审查基础证据的客观性

医疗费文证审查的重点是有无损伤、纠纷后是否进行治疗及损伤与后果的关系。通过医疗费文证审查,有时可发现有的受害人作为人身权受到侵害的一方,出于惩罚对方、获得“公平”的动机,往往会采取在医疗上不合理或不必要的行为增加医疗费以达到使侵害人承担更多赔偿费用的目的[1]。甚至与医务人员串通诈伤。有些医疗单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违规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甚至给各个科室下达经济收益任务,这在客观上促使医务人员不严格遵守临床规范。诸如扩大收治范围,采用不合理的检查或用药等行为并非少见。例如某基层医院出具的处方中记载有“脑组织注射液”,经查该院根本无此药。像此类由基层医疗单位或个人,为了某种目的而出具的虚假的医疗材料和诈伤的情况单凭文证审查很难得出准确的结论。因此,为了提高医疗费文证审查的质量,只有通过调查并结合病历资料、调查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后才能鉴别真伪。对医疗行为进行评价,首先要以受害人的损伤情况为基本出发点。医疗行为的发生是以损伤引起的症状、体征为基础的,只有针对损伤情况采取的诊疗措施产生的医疗费用才应当由侵害人赔偿,也就是说只有与损伤引起的症状、体征以及损伤导致的并发症、后遗症存在因果关系的医疗行为才属于应当赔偿的范围[2]。比如伤病合治现象,从责任分配的角度来讲,损伤是属于侵害人造成的,侵害人应当赔偿相应的医疗费;原有疾病的发生与侵害人的加害行为毫无关系,对该疾病的治疗费用当然不应由侵害人承担。但对于因侵害行为加重原有疾病或诱其发作,相关的医疗费用应根据侵害行为的参与度酌情予以赔付。对于医务人员不根据伤情、采取与伤情毫无关联性或不必要的诊疗措施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当然不应由侵害人赔偿。例如某伤者无昏迷史、无明确的头部外伤史,医院却行头颅CT检查;伤者损伤情况根本不需要住院治疗,医师也将其收住院;不需要高级抗生素、高价滋补品的也毫无根据滥用的,对于此类没有合理赔偿根据的费用,应予剔除。对于医源性不合理行为发生的医疗费用可以建议受害人追究医疗机构的侵权责任[3]。以受害人的伤情为出发点审查医疗行为,尚需注意审查伤者是否有故意夸大病情、诈病嫌疑,鉴定人应对其体表损伤、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综合分析,必要时也可结合案情调查,对于只诉有局部疼痛等主观体验而无其他明确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也无阳性发现却导致医疗费不合理增加的,应当在赔偿费用中予以剔除。由此产生的“医疗费”违反相关法律规定而不应主张。

2 审查基础证据的合法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4条对医药治疗费的赔偿作了原则规定,当事人舍近求远和擅自转院治疗的,一般不应主张。但该规定未明确就地治疗的区域及怎样界定就地治疗的区域。因此,笔者认为,一般损伤应就近在乡镇卫生院及以上的基层医疗单位治疗。损伤发生后在个体诊所急诊处理及损伤轻微治疗费用也不多的,应予主张。为了减少医疗费用(上级医院的收费标准较基层医疗单位高)及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如交通、住宿费,我们并不主张任何损伤都到上级医院治疗,只要当地医院能治疗的一般应就地治疗。

转院治疗应遵循下级医院转上级医院、同级医院转专科医院或有专科优势的同级医院的原则。初诊在上级医院治疗,当病情得到控制和基本稳定后,仍需继续治疗而因经济等多种原因回到基层医疗单位接受治疗的,只要每天的费用不超过原来的费用,应予主张;如高于上级医院的,超出部分则不应主张(特殊情况例外)。确认擅自转院应严格限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即:“应经医务部门批准而未获批准擅自另找医院治疗的”。我们认为不能把未到有关机关指定医院治疗、伤后经短期治疗末愈出院或出现并发症再次到另一医院治疗、转科治疗(先办出院再办入院)及未通知或未经另一方当事人同意入院等情况与擅自转院的概念相混淆,而应根据有无医院的转诊证明、该损伤是否确实仍需继续治疗、就诊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双方当事人有无敌对情绪等情况综合判断是否属于擅自转院。

3 审查基础证据的关联性

这是医疗费审查的一个重点,也是一大难点,要求审查者要有扎实的临床医学和法医学理论知识。审查基础证据的关联性,通常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审查:

3.1 审查诊断和损害程度是否准确,确定治疗终结的时间

提供完整、详实的病历及相关调查材料是明确损伤的必备条件。由于医疗机构的级别和医师的素质参差不齐,对同一损伤的诊断、检查、记录等医疗措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有的个体医师提供的医疗文书上仅有一个诊断。故在审查时应结合所提供的资料进行综合判断才能作出较为准确的临床诊断。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确定损害程度,当损害事实和诊断明确后,再根据提供的病历及调查材料推测损伤范围和严重程度,因为同一损伤根据不同的损伤范围、严重程度和临床治疗经过不同,其治疗时限、护理时限、治疗方法将有很大差异。如肋骨的单纯性骨折与多发性肋骨骨折,其严重程度和临床治疗经过明显不同。同时也可发现有无小伤大医及小伤久医等不合理现象。

根据对临床诊断和损伤程度的审查,准确判断治疗终结的时间。治疗终结时限是指损伤通过临床治疗病情达到相对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由于疾病的恢复是一个渐进过程,所以在治床上治愈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在审查过程中原则上应认可医疗部门记录的伤愈时间。当记录不明、记录不准或伤情与记录不符时,由法医根据损伤的性质、严重程度和治疗经过(如有无感染)等情况,并参照其它相关资料所规定的常见损伤的临床治疗终结时限,综合判断后作出通常的损伤治疗终结时限。

3.2 审查治疗、检查、用药是否合理

非外伤及超剂量用药与损害无关联性,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开一些与外伤无关的药物自备;(2)伤病合治所用的非外伤性用药;(3)开一些保健药品;(4)一人看病全家吃药;(5)所用外伤药明显超剂量。在鉴定实践中发现,有的受害人或小伤大医、小伤久医,或伤、病合治等。对此类情况,应从医学科学的角度严格审查,坚决不予采纳。但有的情形,也应视具体情况适当主张,如在冬季发生交通事故,因施救不及时而感冒、肺部感染或夏季的中暑,所用的非外伤药可予以主张。在一般情况下因伤后感冒用少量的抗感冒药可不剔除。用药要以高效、价廉为原则。当损伤发生后,只要是针对原发损伤,并发症或后遗症的用药,一般均属合理。同类药有国产的就不必用进口的。目前许多医疗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以及药品回扣的影响下,对用药剂量、种类、时间长短都存有不合理现象,如使用青霉素(0.7元/支左右)即可,但医师使用了亚欣等(几十元/支),二者价差达几十倍,象这种情况是否属扩大治疗较难掌握。我们认为在治疗上伤者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只要伤情与治疗无明显矛盾、在治疗上伤者又无特殊要求的,原则上可予认可。

经审查后临床诊断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符时,对不符部分的医药费用一般应酌情主张。如被拳击头部后伤者述昏迷、头痛、头昏及头皮血肿,诊断轻型脑伤、头皮血肿,后经查证伤后无昏迷,故轻型脑伤的诊断不成立。该误诊误治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有经验、诊疗技术、对案情不了解等因素),以酌情主张医疗费用可更好的保护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也有人认为误诊误治所产生的费用不应由对方当事人承担,而应由医院承担这部分费用,笔者更倾向于前一种意见。

在明确诊断和确定损害程度过程中,进行一定的辅助检查是必要的,但辅助检查要适度。损伤后的化验、检查应遵循先一般后特殊的原则,能用X线检查明确诊断的就不作CT检查,能作CT检查的就不作MRI检查。根据损伤的部位、临床表现、严重程度来确定做何种检查,对损伤轻微的、非直接损伤部位的特殊检查或因伤情需作特殊检查其结果阴性的再次作特殊检查仍为阴性的费用,应视为扩大治疗予不主张。

3.3 审查护理是否适当

一是审查、确定护理时间。损伤后确因生活不能自理才需他人护理。怎样界定需要护理呢?一般根据以下5项生活自理指标来判断:(1)进食;(2)翻身;(3)大、小便;(4)穿衣、洗漱;(5)自我移动。如果损伤造成一项以上的不能,而需要他人照顾的,即可确定需要护理,否则就应不主张护理。当然有的损伤较轻生活虽能自理,但在住院期间伤者需亲属陪护看病检查,所以我们仍可主张少量的护理天数。二是审查、确定护理的人数。关于护理人数的问题,主要是根据患者生活自理的损害程度来确定。但在实际工作中会因病历记录不全等多种因素而难以确定,如果缺乏相应的医学知识则更难。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医师所下的护理等级(一、二、三级)来粗略估算护理人数即:一级护理,1~2人;二级护理,1人;危重患者,2~3人。在医院由于护理等级不同则收费标准也不同,所以在医院超时、超标下高等级护理现象时有发生。如一轻微软组织损伤经常下二级护理。所以,只有综合病历及其他材料后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需要长期护理的患者(如瘫痪患者)在治疗终结后的长期护理人数问题,由于病情的特殊性,护理人数的多少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变其生活质量,加之护理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促进疾病的恢复,所以护理人数应少于在治疗时限内的护理人数(一般为1人)。

综上所述,在医疗费文证审查时应严格按照客观、合理、合法的原则进行,在遵守原则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临床医学和法医学知识才能作出较为客观公正的文证审查意见。

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医疗费审查原则及其应用的分析,以期提高医疗费审查结论的客观、合法和关联性,为法庭审判提供可采信的证据,扼止医疗费虚高现象。方法从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司法解释及医疗技术规范等方面结合特殊案例对医疗费审查的原则及其应用进行分析。结果医疗费除其客观性及合法性外,医疗费的关联性是审查的关键点,也是难点,要求审查人员具备扎实的临床医学和法医学理论知识。结论在医疗费文证审查时应严格按照客观、合理、合法的原则进行,在遵守原则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临床医学和法医学知识才能作出较为客观公正的文证审查意见。

关键词:医疗费,审查原则,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云,白忠亮,金波,等.人身伤害案件中的医疗费审查[J].中国司法鉴定,2006(1):46-48.

[2]钟继荣,庄洪胜,刘志新.损伤性疾病的赔偿[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72-91.

原则及应用 篇11

1.CAI教学课件在英语教学设计的应用原则。运用CAI的课堂教学设计开展英语教学,应该在英语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与教学资源上多考虑。其中制定教学策略,一定要以英语教学目标为依据;而教学资源的设计是教学设计中的重点,是教学资源中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教学设计的重点是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的设计,而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的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CAI教学课件在英语教学设计时要体现以下基本原则:一是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原则。要使现代教学目标为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服务;二是多媒体组合的优化原则。注重现代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机结合和优化,注重媒体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媒体要为英语教学服务而不能冲淡教学,不要为电教而电教;三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原则。一机多人的教学模式,在学生参与教学方面功能较差,但要力求在“人——机——人”的多向信息交流中,由教师、学生、媒体共同完成英语教学全过程,体现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四是及时反馈原则,课堂教学CAI的及时反馈,在“一机多人”的教学环境中,较难体现,但可设计把学生分成若干组,通过组与组之间的竞争,记录分数反馈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

2.CAI教学课件在英语教学设计中的课题选择。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应用于教学实践,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并非所有的课堂教学内容在计算机的辅助下都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因而设计开发一个实用、适用的CAI课件,选题的好坏就直接影响到设计开发的效果。CAI课件英语课题的选择应该从五个方面进行:一是从成功的英语课例中选择。成功的英语教学若再考虑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重新选择媒体,一定能锦上添花;二是从失败的英语课例中选择。失败的英语教学若能再进行推敲,找出其重点、难点没有完全突破的原因,从失败中吸取教训,重新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也就能“枯木逢春”;三是从英语教学内容来选择。CAI对于表现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确有独到之处,如果英语教学中要用图、动画来突破重点难点、创计教学情景,这样的课题也是成功的课题;四是从英语的教学形式来选择,英语教学中要用到模拟技术,在计算机上能做而不宜做实验、能做但难以做的实验,则非常方便有效。实验、经历、情景模拟,过程、训练模拟,都是很好的课题;五是在英语教学中有一些用语言难以清楚表述的、变化过程复杂的、肉眼直接观察不到的教学内容,可作为英语课堂教学CAI的选题。

二、CAI教学课件在英语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滥用CAI教学媒体,小题大做。有的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不失时机地使用CAI课件,不论教学内容的多少,不论知识的难易,一概使用CAI教学课件来呈现。即使是教授简单的知识点,教者既再现图片、情景又列举一系列的例句。如要教授as well as,make up,lay,care for,take care of,not only...but also...,hundreds of,a number of的用法及其他语法知识,授课者利用PowerPoint软件给每个短语造了平均四个例句,大部分还配有相关的图片,且每句都作讲解。在教授这些知识点时教师使用了如此多的信息内容,有喧宾夺主之嫌,教师既没有充分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又使到学生在如此多的课堂内容中应接不暇,难以取舍。

2.忽略学生“注意”的心理特点。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动态的物体和颜色鲜艳的物体能首先吸引人的注意力。有的老师制作和使用的CAI教学课件,不论有没有必要,都选择图文并茂、颜色丰富的画面,令到界面主色和背景色对比不明显。有的老师喜欢在不同的界面中使用不同的动画效果,甚至在静止的画面中也使用一些动作和声音俱全的动画形象,整个画面显得花里胡哨,色彩斑斓,令人眼花缭乱,这样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动态的视觉形象上来,而忽略了对要掌握的知识和内容的关注。

3.课堂教学流于形式,违反生本原则。CAI教学课件所容纳的信息量之广、密度之大、变化之快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正因为这样,有的老师在复习课的课堂教学中利用CAI课件向学生展示大量的知识或呈现各种的练习,老师忙于放映,学生随意应答,整节课熙熙嚷嚷、闹闹烘烘,既不能体现教学的重点所在,也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见课堂气氛热闹,而教学收效甚微。

4.过多使用CAI设备,师生缺乏互动和交流。CAI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它毕竟只是机器,它不能代替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学习语言是通过人与人之间,尤其是师生之间的交流而习得的,课堂上过多使用CAI课件,必定会减少师生之间的交流机会,这样不利于语言的学习。

三、解决CAI教学课件在英语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CAI教学课件有利有弊,怎样合理地、充分地、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教学,使之有效地成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应着重考虑以下的几个方面:

1.视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合适的教学课件。英语教师在备课时要细心研究教材,分析教学内容,确定重点和难点,选择合适的教学软件,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设计CAI教学课件。在听说课中,老师可使用CAI课件创设声情并茂,动静结合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有亲临其景的感觉,提高听力理解,激发说的兴趣;在教学数量比较多的单词时,可通过CAI课件呈现相对应的单词意义的图片,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加深新词的印象,也可以列出同意词或近意词,让学生辨别和比较,强化新词的记忆;在讲授重要而又复杂的语言点时,利用CAI课件扩大展示教学内容的平台,将知识点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也可以考虑将旧知识通过列举例句呈现出来,以旧带新,唤醒学生的回忆,再分解知识的难点,使学生的认识和理解呈阶梯式,层层递进,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既节省了空间和时间,又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定语从句、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和不定式的教学,使用CAI教学课件可以向学生输入足够的教学信息量,将复杂的知识点分解,将教学难点分散,让学生轻松地理解所教知识,能恰当地运用所学的语言。但如果是讲授不太重要或简单的知识点时就没有必要使用图片和创设情景了。另外,在设计和使用课件时,既要考虑CAI课件中包含了讲授的知识内容,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体现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育思想,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让学生易于接受,便于理解,不能面面俱到,主次不分。

2.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制作并使用高质量的CAI教学课件。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颜色鲜艳和活动的物体,较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CAI教学媒体只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并非教学内容本身,如果在制作和使用CAI课件时忽略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仅仅为了赢得观众眼前一亮的赞美而将画面弄得鲜艳夺目或色彩斑斓,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在图画本身而忽略了要学习的知识和内容,那是非常肤浅的做法。所以在制作并使用CAI教学课件时不但要重视教学的内容,还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展示分析性、思考性较强的内容时应尽量不用或少用声音;每个展示的独立画面上应尽量少用或不用一些非信息载体的动画或动画效果,以免喧宾夺主,哗众取宠。显然,在使用CAI课堂教学中,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不但起不到良好的辅助作用,还会扰乱教学秩序,降低教学效果,英语老师不应只追求一些表面花哨的画面,而应加强心理知识和理论的学习,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设计并使用展示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易于记忆和理解的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课件。

3.利用CAI教学课件发挥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优势。CAI教学课件为教学情景和内容提供了多角度的展示平台,让学生更加容易捕捉到教学的信息点;变化的动画效果展示了逼真的教学情景,激活了学生的兴趣,为学生体验和运用知识创设了真实的环境,老师应引导学生充分抓住CAI的教学优势,搭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际桥梁,利用多媒体提供的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情景,进行师生交际、生生互动,提高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教师切忌把自己当成一个幻灯的放映员,学生成为一个观众或应声虫。这样不利于听说能力的培养,违反了语言是为了交际的初衷。

4.注重CAI和其他教学媒体的整合作用。在英语教学中,CAI教学发挥了巨大的辅助作用,但这不等于说可以忽略其他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应该考虑CAI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而其他媒体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如录音机的朗读功能提供清晰、洪亮的音色效果和操作随意、简单、方便的特点,在对话教学中起到直接、有效的作用,这是CAI的放音功能不可能代替的;又如课堂上使用实物和学生真人表演,让学生有真实的感受,增强对语言材料的切身理解,这些都是CAI课件所不可比拟的。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需要和内容,整合多种媒体的作用,发挥各自所长,达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礼珍,唐芳.英语课件制作中美学的应用.外语电化教学,2005(01).

[2] 孟冬,冯少中.论基础英语课程CAI课件的制作.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3] 王学华,郑玉琪.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外语电化教学,2005(03).

浅议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及完善 篇12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局限性,会计核算

一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1. 提取坏帐准备

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转销法;二是备抵法。虽然考虑应收帐款中可能的坏帐损失风险, 通过计提坏帐准备, 防止了利润虚增, 符合谨慎性原则, 但根据实际看, 企业按3~5的比率提取坏帐准备的金额明显不足, 未能达到谨慎核算的目的。

2. 加速折旧

《企业会计准则一固定资产》规定, 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选择折旧方法, 若采用加速折旧法, 可使企业固定资产使用早期多提折旧, 可使当期成本费用增加, 利润减少;又可使固定资产占用的资金尽快收回, 加速资金周转, 若设备提前报废, 也不会给企业带来过多损害。

3. 低估存货

企业的存货是按照历史成本计价的, 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存货的价格不断发生变化, 若存货市价下跌、陈旧、毁损等原因导致存货的价值减少, 如果仍以历史成本计价, 显然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不符合谨慎性原则。

4. 收入的确认

收入准则对商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的确定规定了收入必须在若干相关条件同时满足时才能确认, 任何一个条件没有满足, 既使收到货款也不能确认收入, 如果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不能全部得到补偿, 则可按能够得到补偿的劳务成本确认收入, 并按已发生的劳务成本, 作为当期费用。类似规定, 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二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两面性

1. 谨慎性原则的优点

谨慎性原则能有效遏制企业虚增利润的做法, 体现了公平、公允原则。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计提项目有所增加, 引进了短期投资、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等项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高估利润会使企业生存的风险更大。因此, 运用谨慎性原则可以预计企业未来的损失, 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 防范经营风险, 体现了资本保全制度。

2. 谨慎性原则的缺点

一是具体操作繁琐, 愿意完全采用的企业数量不多;二是谨慎性原则仅是对某一时间上而言的, 对于整个会计期间则无法体现;三是上市公司利用谨慎性原则操纵利润的现象并不少见, 其会视自身经营情况决定谨慎原则的取舍;四是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存在不协调, 会导致企业因选择稳健而致使利润虚减。

三谨慎性原则在实际运用中的局限性

谨慎性原则实施以来, 其局限性也逐渐暴露, 并可能形成新的“利润调整”手段, 这既有客观上政策不配套原因, 又有执行上主观方面原因。

1. 税法对谨慎性原则运用的制约

当期产品保修费用, 按照权责发生原则可于产品销售的当期计提, 但按照税法规定应于实际发生时从应税所得中扣减。这使得当期费用增加, 所得税却未能相应抵减, 造成当期利润虚减。

2. 现行融资制度对谨慎性原则运用的限制

以上市公司为例, 其发展所需资金主要筹资渠道是配股。企业如想不提存货跌价准备, 则可以较高价格出售少量此类存货, 从而使利润得以保证在配股条件以上, 反之亦然。同样, 其他准备金的提取也存在类似情况, 谨慎性原则难以达到其目的, 反而成为企业“调节”当期利润的手段, 故使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偏离正常的轨道。

3. 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

(1) 与真实性原则的冲突。真实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依据, 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谨慎性原则要求在会计实务中确认可能发生但尚未发生的损失与费用, 这明显与真实性原则相矛盾。

(2) 与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的冲突。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凡属本期已实现的收入或应负担的费用, 不论本期是否收付, 匀应计入本期的收入或费用”;而谨慎性原则将现在尚未发生的、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费用提前计入损益, 这显然违反了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要求, 一定会计期间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联的成本、费用应在同一会计期内确认计量;而谨慎性原则体现的则是尽可能在当期确认可能的损失、费用, 滞后确认或不确认可能的收益, 这必然会影响到企业利润的正常计算。

(3) 与可比性、一致性原则的冲突。可比性、一致性原则要求, 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 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保持一致, 并且不得随意变更。但是谨慎性原则允许企业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的变化改变会计核算的口径和方法, 因此与可比性和一致性原则发生冲突。

(4) 谨慎性原则本身的局限性。一是谨慎性原则本身具有较强的倾向性, 本期的利润谨慎了, 后期的却不谨慎;二是谨慎性原则在实务操作中带有极大的主观性, 受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职业判断能力的影响, 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不可验证性。因此, 谨慎性原则有着其自身的矛盾。一方面, 谨慎性原则可以压制企业虚增利润的现象, 使资产和利润更加客观;另一方面, 企业在压掉利润的“水分”的同时, 滥用谨慎性原则过度压低利润, 进行赢余管理, 使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大大降低。

四谨慎性原则的改进思路

从上述分析来看,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具有现实意义, 但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局限性, 如何正确实施, 改变其可能成为企业“调整”利润的手段, 笔者有以下几点见解:

1. 缩小税收政策与会计政策的差异

为解决企业实施谨慎性原则的后顾之忧, 国家应在财政能力的许可范围内, 适当缩小税收政策与会计政策的差异。

2. 完善市场信息报价系统

随着我国市场体系的逐步建立, 各种证券市场、生产资料市场、产权交易市场、房地产市场等的逐步发达和完善, 应透明各种价格信息中心及信息报价系统, 使各企业对存货、投资的计价具有合理统一的依据。

3. 扩大谨慎性原则运用范围与适度运用相结合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最关键的问题是谨慎性原则“度”的掌握, 过度运用或运用不够都可能降低谨慎性原则优点的发挥而扩大其缺点。要寻找一个应用谨慎性原则的平衡点, 使谨慎性原则的优点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而将其自身的缺陷约束在最小在范围内。

4.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要正确处理与客观性、配比性、可比性、相关性、可靠性、权责发生制等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

在经济活动中, 可采取这四个措施来缓解其冲突:合理确定各项会计原则的优先使用顺序;对冲突情况予以充分披露;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进行必要的约束;加强审计监督, 强化内在约束机制。

5. 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主要是在会计政策允许的范围内, 在没有明确的规章可循的前提下所作的经验判断。恰当的运用谨慎性原则有利于如实反映企业资产状况, 实现资本保全, 否则就可能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工具, 因此把握好谨慎性的尺度非常关键, 而准则中谨慎性原则选择的范围不断扩大,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拥有较高的职业判断力, 力求实事求是, 避免造成主观随意性。

提高会计师职业判断能力可从三方面入手:加强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才会有求真意识;会计人员应系统地掌握会计专业知识, 练好扎实的基本功;会计人员应不断更新专业知识, 加强后续教育。

五结论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首先是对会计领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事项进行判断时所体现的一种态度;其次, 才表现为一系列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不同的判断会导致其对方法的选择, 当然也会导致不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其结果最终会影响到信息使用者特别是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决策。

实行新《制度》和新准则后, 企业在会计政策方面的自主权增大了, 企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谨慎性的会计政策, 如何使企业资产更有效, 利润更真实, 这都需要会计人员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因此, 会计人员既要加强专业理论的学习, 又要重视会计实践活动, 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

参考文献

[1]克明.谨慎性原则:运用问题分析及建议[J].财务与会计, 2009 (9)

[2]莉杰.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9 (9)

上一篇:当代图书馆建筑设计下一篇:0.4kV配电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