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作风建设

2024-05-21

党的作风建设(共12篇)

党的作风建设 篇1

十七届四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核心就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成果, 不仅应该贯彻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 也应该贯彻落实到党的建设中, 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统领党的建设,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要性

1、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关键所在

回顾我党走过的革命和建设历程, 经过二十八年的革命斗争, 毛泽东让中国人站起来;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 邓小平让中国人富起来, 今天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中国强大了起来。改革初期, 西方学者对“经济发展道路的中国模式”是不认可的, 现在基本认可了, 以至于对政治体制也是认同的。《纽约时报》就2008年金融危机反思美国的政治体制, 说美国的救市方案总是一党提出来而被另外一党否决, 运作很慢;而中国的4万亿应对金融危机方案很快就见效了。说明社会主义制度有其自身的优越性。所以, 邓小平同志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讲过, 我们的民主集中制好就好在它灵便、有效。今天, 世界在重视中国发展, 关注中国模式能不能在世界上推广, 可不可以供发展中国家借鉴。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的贡献, 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与党的领导是密不可分的。

2、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是应对国际形势挑战和风险的需要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 我们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经济实力不如发达国家。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我们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如:面对2008年金融危机, 我们出台了措施, 取得了一定效果, 仍存在出口下滑、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农民持续增收压力增大、就业压力增大等一系列问题。所以,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 解决好后金融危机阶段的经济、社会等一系列问题, 要求我们把党建设好。

3、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是实现十七大蓝图的需要

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大建设”新要求。为实现五大建设, 四中全会又提出“五化”, 即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 进一步促进目标的实现。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 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社会主要矛盾也没有变, 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今年我们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调整结构, 这个任务是很艰巨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维护社会稳定。2008年的“314事件”以及2009年的“75事件”都告诉我们, 维护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是同等重要的大事。

4、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是解决党内问题的需要

89个春秋, 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 当前党的建设状况总体是好的。同时党内存在不少问题。比如, 一些领导干部不重视学习, 学用脱节,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真学、真信、真懂、真用, 导致一些人理想信念动摇, 不信马列信鬼神;贯彻上级政策问题, 一些干部普遍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 合意的就执行, 不合意的就不执行, 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不能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总之, 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损害了党的形象, 影响了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实现, 因而必须认真解决党的建设问题。

二、提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意义

科学是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建设科学化, 就是按照党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运行的内在规律开展党的建设。从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来看, 科学化的基本要义就是“求真”。即探寻并遵循党的建设和党的发展的客观规律。规律性是科学化的本质。

1、党的建设科学化是一个全新的重大命题

党的建设科学化为党的建设打开了全新的思想空间。以前我们讲马列、学马列多强调政治性。今天提出科学化命题, 就是讲马列, 不但讲政治性, 还要讲科学性。我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 马克思主义不但是一种政治, 更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978年底开始经济改革, 30多年的经济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改革要求政治改革与之相适应, 而政治改革的关键和核心内容是党自身的改革。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就开始思考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拉开政治改革的序幕, 受1989年苏东巨变的影响, 90年代政治改革的步子放缓, 到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党的建设科学化命题, 至此, 为党的建设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思想空间, 党的自身建设实现科学化就是政治改革的关键所在。

2、党的建设科学化是对执政党建设深入思考得出的重大结论

毛泽东1939年10月, 首次把党的建设作为与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并列的三大法宝之一。并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首次提出了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这个命题。这是我党从革命党建设向执政党建设思想的重大转变。

邓小平1956年“八大”作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首次提出“执政党的建设”问题, 把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与“执政”联系起来研究。据考证, 这是第一次把我们党称为执政党而不是革命党。1962年邓小平又再次指出“执政党也不是很容易当的。”的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1980年2月, 邓小平提出了“执政党怎样才合格”, 邓小平一直在思考执政党建设的问题。

邓小平提出的问题, 为江泽民所高度重视。1994年, 江泽民根据毛泽东提出的命题, 对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做了深入的阐述, 提出了“新的伟大的工程”, 初步把它与“执政能力建设”联系起来。

2002年十六大之后, 2005年胡锦涛进一步提出“新的伟大的工程”就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其根本目的是要达到永保党的先进性。所以, 通过几代领导人对执政党建设问题的深入思考, 我党才提出党的建设科学化问题。

三、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根本途径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根本途径是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 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 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

1、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

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 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关键。科学的理论体系, 包括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思想。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 就存在一个怎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问题, 即理论创新问题, 基本要求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2、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

制度建设既是党的建设的自身内容, 又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保障。首先, 要有系统的总结和反思, 在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进程中推进制度建设。创造性地落实已有的, 创造性地健全没有的, 创造性地完善残缺的, 创造性地纠正违规的。其次, 要在健全制度体系上下功夫, 增强制度的系统性和严密性。这个体系的基础是党的根本制度即民主集中制, 在根本制度基础之上是党内的具体制度, 即,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集体领导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党内监督制度。再次, 要建立健全严格的落实制度的保障和监督机制。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 贵在经常、重在落实。

3、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

坚持科学方法的运用, 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途径。所谓科学方法, 是指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科学的工作方法。毛泽东说:我们的任务是过河, 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加强党的建设的科学方法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的工作。一是继承和发展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成功方法。二是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和方法, 重点是提高党建工作的网络化水平。三是借鉴外国政党的有益做法。

摘要:面对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化, 为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开展党的建设,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党的建设,科学化,创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十七届四中全会报告学习要点》

党的作风建设 篇2

答: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 1.理论意义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坚持唯物历史观的重要表现。(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党建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2、实践意义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奋斗目标。只有 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在当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综合国力的增强,都有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赖于文化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力。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任何文化都是由处于共同地域、具有共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的群体创造的,因而文化又具有民族性。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需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需要,才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须坚持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5分)

答:中国建立60多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地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证明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中国的几代领导人都深知这这一点,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我们实行的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院制,这最符合中国实际。”如果政策正确,方向正确,这种体制益处很大,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和发达,避免了很多牵涉。“江泽民同志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长期进行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我们党对国家事务领导的一大特色和优势。”胡锦涛同志也指:“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领导核心,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我们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国家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要支持和保证国家政权机关依照宪法法律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党和国家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国家各项工作都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凝聚起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发展人民民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我们必须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不断把法治中国建设推向新高度。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国家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基本原则。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新形势下,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并利用其优越性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最终落实到为人民服务身上,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每一个王朝的兴盛和衰落,无一不都与人民息息相关,如果一个国家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让每一个人都为国家的发展尽一份力,才能凝聚人民集体智慧

二。1.联系实际说明,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25分)

作答要求: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结合材料或联系实际展开论述。

答:从材料2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展示出非凡的政治智慧和政治勇气。“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把严的要求贯彻全过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基本原则。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新形势下,我们党不仅担负着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而且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等四大考验,存在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等四大危险,需要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重大课题。这都要求我们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总书记一再谈警醒,其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更为紧迫。一是从时间上看,我们党该抓该管了。我们党执掌全国政权已逾耳顺之年,党员队伍逾8500万人,对如此庞大的党员队伍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难度空前增加,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二是从空间上看,到了三个“不得不”关口。政治体制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关口,两极分化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关口,反腐困境到了不得不突破的关口。这三个关口都已经到了“不得不”的程度,客观上提出了从严治党的“命门”问题。特别是反腐工作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困难。新一届领导人上台后,中国反腐力度空前,2014年初,总书记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刮骨疗毒、壮士断腕”几个字拉开了反腐大幕。去年已有40名省部级高官落马,其中有周徐苏令四名前中共副国级以上高官。但是要想做到政清人和,我们的反腐工作还有很艰巨的任务。

三是从现实问题看,脱离群众,腐败正严重侵蚀党员队伍。“脱离群众现象大量存在”,“腐败问题越演越烈”小病慢慢酿成大病,违纪渐渐形成歪风,腐蚀逐步成为腐败。“小官大贪”的案件在不断上升,村官犯罪,数目也越来越大。不说远的,我们南区,侵吞救灾救济物资、危房改造款、挪用征地款等腐败案件,令人触目惊心。如原沙埠镇某村干部套取征地补偿款100多万元,结果被判了刑,进了班房。基层苍蝇多,民众便遭殃了,因此,中央接下来也是时候拍苍蝇了!四是从实现“中国梦”来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已经刻不容缓。十八大以来,和平崛起、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动员令,成为时代特有的“同期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领导我们事业核心力量的中国共产党,而要加强党的建设,就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2.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说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凸显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意义重大而深远。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有着共同政治纲领、政治路线、政治目标的政治组织。政治属性是政党第一位的属性,政治建设是政党建设的内在要求。只有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才能保证党的政治方向对头、政治原则坚定、政治路线正确,才能统一全党意志、凝聚全党力量,为实现党的纲领和目标而共同奋斗。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道理就在这里。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性质就决定,我们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毛泽东同志曾作出“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等著名论断。邓小平同志强调,“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必须“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讲的政治,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讲政治,必然要求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虽然在党的十八大之前,尚未明确提出党的政治建设这个范畴,但讲政治一直贯穿党的建设实践中。

注重抓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党内存在的很多问题,原因都是党的政治建设没有抓紧、没有抓实、没有抓好。他反复强调:“历史经验表明,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注重政治上的要求”;“干部在政治上出问题,对党的危害不亚于腐败问题,有的甚至比腐败问题更严重”。几年来,党中央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强化党的领导、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加强党内教育、整顿作风和反腐败斗争等方面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正是着眼于从政治上建设党。这些举措力度空前,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依纪依法查处***、***、郭伯雄、徐才厚、孙政才、令计划等野心家、阴谋家,清除了重大政治隐患,挽救了党,巩固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面貌、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论党性修养与党的作风建设 篇3

关键词:党性修养;党风建设;着力点;保障措施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成败。必须在全党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决定》同时还指出,要以坚持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优良作风养成的重要基础和动力。这就从党性与党风内在关系上抓住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根本和要害,对于统一全党思想认识,从源头上解决作风问题,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党性和党风的内在关系

胡锦涛同志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事实充分说明,领导干部作风与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党性是作风的内在根据,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作风和党性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在此,胡锦涛同志精辟概括了党性和党风的辩证关系。

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和特性,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属性。政党是阶级的产物,党性是以阶级性为基础的。政党在长期的政治斗争中,通过具体实践,高度集中地反映并发展了一定阶级的本性和特性而形成了党性。共产党的党性就是无产阶级阶级性最高最集中的表现,是无产者阶级本质的升华。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有不同的话,那就是“他们没有任何同无产阶级利益不同的利益”。党风,是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和世界观在党的工作与活动中的表现,是全党包括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个人在政治、思想、组织、工作、生活等方面体现党性原则的一贯的态度和行为。党的作风状况,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党的作风包括: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其中,思想作风是党的作风建设的灵魂,对学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和领导生活作风起着支配作用,是树立良好作风的根本。

党性决定党风,党性是党风的内在根据。有什么样的党性,就有什么样的党风。党内绝没有党性强而党风不正,党风正而党性弱的组织和党员。广大党员只有按照党性原则进行长期的党性修养,才能成为具有坚强党性的人,才能树立良好的作风。具体说,一个党员干部,只有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探索真理、尊重规律,才能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只有认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坚定不移依靠群众,才能密切联系群众;只有敢于坚持党性原则、无私无畏,才能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只有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才能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只有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武装思想,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才能做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这些年来党员干部带领人民群众迎难而上、顽强奋战、忘我工作表现出的良好作风,进一步树立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这些良好作风决不是偶然所得,它离不开领导干部自觉的党性修养和艰苦的党性锻炼。

党风是党性的的反映,是党性的外在表现。作风彰显形象,作风代表态度,作风反映能力。作风是一面镜子,清晰地展示着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政治本色,检验着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因此,我们判断一个政党的性质,不仅要看其政治纲领,而且要看其作风。党内不正之风是党性不纯的表现,形形色色的党内不正之风都来源于对党性原则的背离。

党风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对党性具有反作用,优良的作风对党性具有保护、巩固的作用,不良的作风则对党性具有破坏、削弱的作用。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修养,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使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胜利的宝贵经验,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我们更应该把党风提高到党性的高度来认识,切实抓好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党性修养、党性锻炼,从本源上促进作风建设。

二、加强党性修养,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的着力点

(一)牢牢把握党性修养的核心内容,切实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上下工夫

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必须有正确的世界观作根基。从本质上讲,加强党性修养,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克服非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过程,就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过程。大量事实证明,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不加强党性修养不行;加强党性修养,不抓世界观改造不行。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错误思想影响,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按照《决定》要求加强学习、加强实践、加强党内生活锻炼,切实回答和解决好“为谁活着、怎样做人”,“为谁服务、为什么当干部”,“为谁出政绩、出什么样的政绩”等问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持以服务人民为责,以秉公用权为荣,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净做事,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二)牢牢把握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切实在增强党员意识、党性观念上下工夫

党章是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是党的先进性对党员和领导干部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增强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的核心内容。全体党员要把学习贯彻党章作为党性修养的必修课,真正解决好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要强化政治意识、宗旨意识、纪律意识、先锋模范意识,牢记“两个务必”,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恪尽职守,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平常时期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能豁得出来。

(三)牢牢把握党性修养的时代要求,在增强改进作风的实效性上下工夫

党性修养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题,也是共产党员常抓常新的终生任务。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党的指导理论的创新,对加强党性修养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赋予了新内涵。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着眼于党的建设和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的需要,把进一步确立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等理念和精神,作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确保思想的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同时,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思想和腐朽落后观念,要保持高度警惕,坚决予以抵制和防范。

三、加强党性修养,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和落实党性定期分析制度

进行党性分析是保持和发展党员先进性、提高党组织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和宝贵经验。党性分析要把作风状况作为重点内容,把推动作风改进作为重要目标,把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作为重要成果。要通过落实党性定期分析制度促进党的作风改善,推动全体党员、干部着力增强宗旨观念,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着力提高实践能力,切实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着力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着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按照客观规律谋划发展;着力树立正确利益观,切实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着力增强党的纪律观念,切实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二)加强对作风建设情况的考核

把作风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把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重要依据。对那些党性强、作风正、抓作风建设成效显著的干部,要积极鼓励、优先提拔使用。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不良风气查处不力、发生严重问题的,要依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追究相关领导干部的责任,形成抓作风建设的正确导向。

(三)深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

讲党性,就是要讲政治,这是党员干部保持先進性的重要条件,是党员干部履行职责、发挥表率作用的重要保证。重品德,就是要注重品德修养。品行是立身做人之本,官德是为官从政之基。党员干部也只有先修身,才能为国为民建功立业。作表率,就是要经常用先进性的标准衡量自己,充分发挥表率的先锋模范作用、导向作用和感召力。只有这样,我们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才会无往而不胜。

(四)加大对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作风方面突出问题的整顿力度

大力开展集中整顿。党政机关作风在党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要把改进机关作风作为切入点,以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为重点,以改进服务、提高效能、落实责任为主要内容,大力整顿机关作风。要把经常性教育管理与集中整顿结合起来,针对一个时期作风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相对集中时间进行整顿,认真纠治不良倾向;结合重要领域和重点行业不正之风的整治,突出抓好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的作风整顿。要认真总结和借鉴各地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做法和经验,集中一定时间,周密部署开展机关作风整顿工作,充分发挥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开展专项治理是多年来反腐倡廉建设和纠风工作非常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实践表明,对一些热点问题、突出问题进行专项集中整治,可以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果,收到较好的政治和社会效果。在加强作风建设中应继续坚持这一成功经验,每年或一段时间,选择一些群众反映强烈、政策界限清楚、治理条件具备的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治理。要坚持清理、纠正、规范相结合,抓一项成一项,反复抓、抓反复,巩固治理成果,防止问题反弹。

建立健全问责制度。把作风建设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把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和评优创先重要依据。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违反党性原则、作风问题严重的领导干部,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

始终把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作为加强作风建设最重要、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坚持有案必查、违纪必究、执纪必严,加强对作风建设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9.9.27.

[2]胡锦涛.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的讲话[Z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9.1.13.

谈谈党的作风建设 篇4

“中国共产党执政素质和执政能力的提高是在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中实现的。” (肖光荣, 《执政之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执政思想比较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第103页) 其中, 树立良好的作风形象, 保持清正廉明的本色, 是提高共产党执政素质和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关于这一点, 我们国家的早期领导人很早就有了清醒的认识。早在七届二中全会上, 毛泽东在他的报告中就明确指出, 党员干部要在建立新中国后警惕糖衣炮弹的袭击。共产党人不怕战争年代的枪风弹雨, 也要顶得住和平时期糖衣炮弹的诱惑。

(一) 党不变质, 国才能不变色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也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党的形象关乎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拥护, 关乎党的执政根基。中国共产党只有永葆先进性, 不断以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 密切联系群众, 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永不变色。苏东剧变的沉痛历史教训告诉我们, 不注重党的作风建设, 就必然失败。毛泽东一再告诫共产党人进城后不要学李自成, 并在延安整风时期把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作为整风文件, 要求大家仔细阅读, 借鉴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历史教训, 强调共产党既要打江山, 更要坐江山。1950年5月1日, 毛泽东签发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 开始了建国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 “严格地整顿全党作风, 首先是整顿干部作风。”毛泽东指出:“全党整风运动即将来临, 这件事已成为当前一切工作向前推进的中心环节。这一环节不解决, 各项工作就不能顺利地向前推进。”在这里, 他把党的建设看作推动其他一切工作的中心环节, 准确地阐明了党的建设, 尤其是党的作风建设同党领导的一切事业的内在联系。这一高屋建瓴的认识和看法, 依然值得我们在当前形势下深刻思考学习。

(二)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中之重

邓小平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 特别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沉痛教训时指出, 中国要出问题, 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

首先,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就必须加强党的理论建设。邓小平针对改革开放之初, 党内和社会上出现的企图削弱、摆脱、取消党的领导的倾向, 特别强调坚持党的领导的历史依据和现实意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是党执政的重要思想武器, 它是反对西方和平演变, 镇守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珍贵法宝。1992年初, 在谈到我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性时, 邓小平指出:“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 把希望寄托在我们以后的几代人身上……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在, 有分量, 敌对势力知道变不了。但我们这些老人呜呼哀哉后, 谁来保险?所以, 要把我们的军队教育好, 把我们的专政机构教育好, 把共产党教育好, 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可见, 只要把共产党内部搞好, 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 内部不乱, 外部就不能改变我们, 这是一条重要的结论。怎样把党教育好, 把人民教育好, 把青年教育好?关键就是首先把党教育好, 用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我们的党, 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 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 以此来教育我们的人民和青年。现阶段,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坚持科学发展观, 永葆党的先进性, 在理论上充实自身。

其次, 新形势下, 党的自身建设和作风建设必须以反腐倡廉工作为重点, 坚决打击和惩治腐败。作风建设的关键是搞好党的内部, 而党的内部的重点又必须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坚决反对和制止腐败, 这才是树立良好的党的形象, 永葆党的执政根基的重要之处。

邓小平指出廉政建设具有长期性。1986年他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中谈到:“开放、搞活, 必然带来一些不好的东西, 不对付它, 就会走到邪路上去。所以, 开放、搞活政策延续多久, 端正党风的工作就得干多久, 纠正不正之风、打击犯罪活动就得干多久, 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要贯穿在整个改革过程之中, 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开放、搞活政策的正确执行。”我国脱胎于有几千年历史的封建专制社会, 明显带有旧社会的痕迹, 贪婪、腐败、特权等现象会在长期内存在;同时, 我国处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使东西方逐渐融为一体。我们既要处理政策转换中问题, 又要应对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因此, 搞好党风廉政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 也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

廉政建设具有战略性和复杂性。邓小平把廉政建设放在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来考察, 指出要一手抓改革开放, 一手抓惩治腐败。他警示我们, 反腐倡廉关系全局, 关乎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我们要建立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 重点抓以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惩治体系建设, 使廉政建设逐步体系化、正规化、制度化。但反腐倡廉工作是一项非常特殊的工作, 具有很大的复杂性。腐败现象涉及高层, 由于党的领导制度的不健全, 一些干部为腐败现象充当保护伞, 加大了反腐败的难度。同时, 由于法制的不健全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意识淡薄, 导致了腐败现象层出不穷, 屡禁不止。我们应从相关制度和机制建设着手, 培育有效防止和惩治腐败的有效机制, 认真学习, 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反腐败建设的精神实质, 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 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 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 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 努力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 切实提高反腐倡廉建设成效。

搞好作风建设必须密切联系群众。中国共产党成长于人民之中, 人民群众是它扎根的土壤, 中国共产党同人民群众是舟与水的关系。毛泽东特别强调群众的重要性:“必须明白,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不了解这一点, 急不可能得到起码的知识。” (6) 他还深情地告诫全党:“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的中国共产党人, 相信自己的事业是完全正义的, 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随时准备拿出我们的生命去殉我们的事业, 难道还有什么不适合人民需要的思想、观点、意见、办法舍不得丢掉的吗?……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 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毛泽东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和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新的历史条件下仍不能忘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正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教授李晓林所说:“新时期的艰苦奋斗应建立在精神层面的自我节制与自我激励有机结合上。具体地讲, 生活上要适度节制、事业上要不断激励。”在物质条件相对较好的当前, 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除了在物质层面的提倡节约, 反对浪费外, 还体现在精神状态的昂扬和斗志的长盛不衰。

努力探索党的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完善相关的法律合法规。加强作风建设既要注重解决当前干部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更要注重加强制度建设。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 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推动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 切实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学习教育机制、作风建设预警机制、作风建设奖惩激励机制和效能提升机制, 不断探索完善党的作风建设的有效机制, 确保党的作风建设常抓不懈, 富有成效。

党的作风建设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 它是一项复杂、紧迫而又重大的历史任务, 需要我们做好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

参考文献

[1]肖光荣, 执政之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执政思想比较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第1册,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1年版.

[3]邓小平文选[M].第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

党的作风建设 篇5

一、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意义重大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的重要体现,也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党的作风好坏,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我们的党自诞生之日起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它之所以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能取得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靠得是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正确,靠得是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是靠人去执行的,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去具体贯彻落实的。人民群众往往是根据自己周围的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判断我们的党是否能代表自己的利益,是否是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振兴中华,富国强兵的世纪梦想,关键在于党的领导的重要保证。如果党的作风不好,又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是不可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即使是有了好的决策也难以落实。

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什么?核心就是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联系群众一直是我们党优良传统和最大的政治优势。我们的党也正是以其优良作风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人们常说,我们之所以能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多少年来,沂溕山红嫂用乳汁救活我八路军战士的故事、战上海时人民解放军露宿南京路街头的故事一直在激励着全国有志向上的青少年。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政治优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在我们的党执政以后,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同样也离不开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而作为执政最大危险也恰恰就是脱离群众。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和人民是同处在被压迫、被统治的地位。那时党的生存环境极为艰险,党员入党风险巨大。因此,对党的建设有一种危机感、紧迫感。党要夺取政权,取得胜利,必须要得到人民的支持。相互间也很容易形成一种血肉相连、休戚与共的关系和感情。然而在党取得政权以后,由于是在和平年代,又是处在生活比较优越的环境下进行党的建设、压力相对减弱,极容易产生居功自傲、贪图享乐追求名利,以权谋私以及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脱离群众的腐政现象。如建国初期的刘青山、张子善就是一例。共产主义运动史的历史实践已经证明、夺取政权难、掌握巩固政权更难。

执行时期越长、丧失政权的危险性、可能性就越大。以苏东剧变为例,执政70多年的苏共为何在一夜之间就由执政党变为了非法党,苏联社会主义联盟为何在顷刻之间就瓦解,亡党亡国。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如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波兰、捷克、东德等共产党在执政多年后也纷纷垮台。究其原因而言,有经济搞不上、国外敌对势力破坏等多方面因素。但党严重脱离群众,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应当说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苏共垮台时,人民並没有主动地、英勇地站出来维护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很多群众为苏共已经不能代表人民了,而只能代表少数官僚特权阶层。苏东剧变,共产党下台的严峻事实,给我们党提出了一个极其严重的政治课题。一个政党怎样才能跳出盛行衰亡的历史怪圈,的确是摆在全党同志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早在五十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就向全党同志推荐郭沫若同志撰写的“甲申三百年祭”一文谆谆告诫大家不要学李自成。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又告诫全党同志,革命胜利了,进城了,不要忘记养育我们的人民群众,我们的干部不要被糖衣炮弹所击中。这些话是多么发人深醒,可惜我们没能很好地做到。

解放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党的指导思想上的偏差,我们的党在政治上犯了左的路线错误,在经济上不按经济规律办事出现了像“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全局性的失误,使党群关系受到了极其严重的损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拨乱反正、恢复和发展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並把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作为执政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提到全党面前,使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然而,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党群之间的关系又面临了新的严峻考验。权钱交易的可能性增大了,西方腐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在时刻影响和腐蚀着我们思想和行为。由于市场机制的形成和相应法制建设都需要有一个过度(如双轨制的出现)给各种腐败现象有了可乘之机,各种大案,要案接踵而来。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由于整个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统计,全国目前共有私有企业158万家,个体工商户160多万户,从业人员达1.2亿),特别是经济利益关系的变化,便得一些贪图暴利者为追求最大的利益,往往会不择手段、不惜用重金、美色等方式拉拢腐蚀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由于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使得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也逐步拉大,更容易引发一些人的心理不平衡,私欲膨胀而走上犯罪的道路。福建的远华案就是典型的一例。一些领导不顾国格、人格去膀大款,甚至不惜牺牲国家利益去讨好外商,捞取个人的好处。八九年春夏之交发生在首都北京的政治**,原因之一就是有人利用反官僚、反腐败来做文章。这些年新出现的成克杰、胡长清和慕绥新、马向东等人,比起当年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大案要案的出现,不仅严重地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党群关系,如不很好地抓一下,就完全可能为下一次的**打下伏笔。

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基本途径

党的作风可具体表现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以及干部生活作风等多个方面。要真正做到密切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关系,就必须要很好地解决党的作风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根本目的。

1、必须要在全党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再教育。

列宁说过,正确的理论是要靠灌输的。因此在全党深入进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再教育十分必要。要通过教育使广大党员认识到群众是真正英雄的道理,摆正自己同人民群众的关系,要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更应自觉地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要做到三个强化、三个增强,这就是要强化党的意识,增强政治观点;要强化宗旨意识,增强群众观念;要强化责任意识,增强服务观念。唐太宗时代有一名相叫魏征,他曾说过一句流传百世的名言: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一到实际中就容易忘记。我们一些干部、衙门作风十足,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福州某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一例),搞权钱交易。有的领导干部作风浮夸、爱搞花架子,一上任就搞所谓“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而对人民群众最关注的问题,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却麻木不仁或无人问津。有些干部热衷于名利、权力和地位,热衷于搞小圈子,有血缘圈、工作圈、同学圈、战友圈、老乡圈、朋友圈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威望,挫伤了人民群众工作的积极性,也会逐渐地失去民心。因此,做为执政党的每一个党员,要有危机意识,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例如在当前尤其要解决好困难群众,特别是1300多万下岗工人和1900多万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以及3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的困难当成工作中的头等大事。在思想上牢牢筑起防腐防变的防线,经受得起名、利、权、色的考验,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民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以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人格魅力去赢得人民群众的尊重和信赖。

2、必须要改进党的群众工作方法,并使之贯彻到各项工作中。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应很好地研究这些新情况、新特点,找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除人大立法,推荐干部等办法外,也还需要通过党员的模范行动去把党的主张变成国家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具体行动。执政党的的领导已不同战斗时期的领导了,它已成为“总的领导”,党政在职权上已划分明确,党也只能在法律的范围内去贯彻自己的决定,去实现自己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思考、政治和组织领导,这是不同于夺取政权时期的一个重大变化。党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凌驾于宪法之上的特殊权力,也不能再搞强迫命令以言代法那一套。

党的廉政文化建设 篇6

关键词:廉政文化 反腐倡廉

廉政文化,简言之就是构建一种廉洁的政治文化氛围,使人们在这种廉洁文化氛围的熏陶中,不断加强自身的廉洁修养。实际上,廉政文化就是人们廉洁从政的事实和趋势,是一切有助于人们做出廉洁从政选择的事物、制度和社会心理等的总和。通过这种廉洁文化环境的建设,来改善整个社会的人们对于廉政现状的一种误解,从而使人们能做出准确的判断,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这就首先需要我们对廉政文化面临的困境有一种正确的认识。

一、廉政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对于现阶段腐败现象多发的原因,人们更多的强调体制、机制制度因素,而忽视了文化因素正是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从当前我国反腐斗争现状来看,廉政文化的建设还面临着极大的困境。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官本位陈旧意识的影响

所谓“官本位”,就是以官为本,一切为了做官,认为有了官位就什么东西都有了,这种意识,流传几千年,至今在我国社会生活中仍然有很深的影响。[1]某些人的官本位情节根深蒂固,为官者如此,普通老百姓也概莫能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的教条也成为引导莘莘学子们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动力。用两千多年经验和事实写成的历史教科书,也以生动而现实的说教将权利崇拜意识和权本位的价值标准深深烙在了人们的心里,从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这种陈旧的官本位意识,也为廉政文化的建设提出了一个极大的难题,因为思想意识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消除,这必须是一种漫长的过程。

(二)腐败印象的根深蒂固

腐败印象的形成可能和某个人某些经历有关,也可能是道听途说或者受他人暗示、提示的结果,往往会形成一种假定,一个公民只因一两次经历就得出自己国家的全部官员都是腐败的印象。[2]而人们一旦形成“官以贿成,无官不贪”的印象,则他在之后所有的思想和行动都会为维护他这一思想来服务的。这种印象是极其有害的。这种印象导致了民众与政府的疏远,对政府的不信任,认为官官相护,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一些群众争相去行贿,因为他们认为在这样一种不健康的社会环境里,如果不行贿你便任何事情都难以做成。这样就可能给被腐败官员带来两种截然不同的影响结果,可能使一些官员更加的与贪污腐败势不两立,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反腐行列中。对于另一些人,可能由于意志不够坚定,比较薄弱,最终滑向腐败的深渊。作为社会公民,处于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中,即使自身再清廉,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由于你不去这样做反而是不正常的,反而会被看作是异类。

(三)社会交往的非健康渠道

腐败之所以在中国如此盛行,与其适合生长的环境也是紧密相关的。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曾详细的介绍过中国的关系本位,整个社会呈现的是一种差序格局,中国人是离开人际关系就像鱼离开水一样不能生存,因为关系可以为你办成事提供极大的便利。由于腐败具有私密性,这就使利用私人关系大大提高了腐败行为的成功率,提到私人关系,我们就会想到利用礼俗。传统习俗在现代社会和古代社会一样,都免不了被腐败利用的命运。中国传统习俗“礼尚往来”即是讲“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这是我国传统上一种正常的人际关系来往,而对于官员之间的这种来往,可用“礼上往来”一词,既包括正常的人际交往,又包括一种腐败往来,这种往来,来的是个人私利,往的却是国家利益或资源。[3]由于我国法律制度不够完善,使得一些人往往借用礼俗钻了法律的空子,这也是廉政文化建设面临的一大难题,亟待解决。

二、新时期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第一,通过加强党的先进性教育,奠定廉政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

廉政文化作为一种先进文化,而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这就要求党员必须首先具备良好的素质。在实践中,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因此,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必须切实抓好先进性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以廉政理论武装头脑。牢固树立腐败风险意识,着力解决领导干部在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到廉洁自律、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只有通过深入扎实的教育活动,才能有效地改造好党内消极的组织文化。创建出先进的党组织形象与党员形象。[4]

第二,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奠定廉政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需要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热心参与和自觉行动。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要着眼基层,融入基层,面向群众,贴近群众,拓展廉政文化建设新领域。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开辟广泛的社会领域,进一步扩大廉政文化的覆盖面、影响面和教育面,让廉政文化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入耳、入脑、入心、生根、开花、结果。

第三,构建科学合理的社会评价体系,营造廉政文化建设良好的社会氛围。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能否形成文化的普遍认同及由此形成的社会评价。由于腐败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们对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已经由义愤变得麻木,由无奈变为容忍,这就为腐败的滋生蔓延提供了黑色文化土壤。对此,必须构筑积极的社会评价体系。一是从培养公民的社会正义感入手,教育人们分辨是非、美丑、善恶,营造起一种崇尚廉洁的社会风气。二是着眼提高对社会公共权力使用的审美批判能力,引导人们讴歌正义、鞭挞丑恶,形成褒廉贬腐的社会文化氛围。三是以扩大群众参与面为着力点增强廉政文化建设人人有责 的意识。发动群众实行全方位民主监督,努力营造人人思廉、人人保廉、人人促廉的良好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虞云耀,李君如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专题讲稿[M].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党的作风建设 篇7

一、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夯实党建基础

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是党的建设的要求和根本宗旨。所以首要任务就是要夯实党建基础, 完善党建机制。具体做法是:一要紧扣发展主题。基层党建工作千头万绪, 但根本目的, 就是为了促进发展。企业发展了, 党建就有了基础。二要着眼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拓展基层党建工作的空间, 延伸基层党建工作链条。要出经验, 出成果, 树榜样, 推典型。三要执行基本制度不放松。党课学习不能放松, 组织纪律不能放松, 组织生活不能放松。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保持党的先进性, 发挥党的引领作用。

当前党建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工作开展不平衡, 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二是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表现为部分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 思想僵化, 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少数党员干部事业心、责任感不强, 工作飘浮, 作风不实;个别党员干部脱离群众。三是面对新情况、新形势, 对党建工作研究不透, 创新不够。这将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必须下大力气认真加以解决。

各级党组织要以民主评议党员和“创先争优”为动力, 继续组织支部和党员对照《党章》、《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标准和要求, 对自身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和理性思考, 查找不足, 分析原因, 改进工作, 提高水平。结合当前形式发展的要求, 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这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因此, 要进一步端正学风, 重视抓好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一是真学, 力戒浅尝辄止、敷衍应付;二是真信, 力戒言行不一、口是心非;三是真干, 力戒坐而论道、照抄照搬。要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切实依靠真理的力量解决好我们所面对的丰富生动、纷繁复杂的新情况、新矛盾、新事务。

二是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要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标准, 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必须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要把“三讲”教育的成功经验运用到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经常性工作中去, 推动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经常化、制度化。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 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江泽民同志多次告诫全党, “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 因此, 我们一定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好, 使每一个支部成为一个堡垒, 每一个党员成为一面旗帜, 每一名干部成为一个示范, 使一脉正气贯注企业上下。

三是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共产党员要时刻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当好人民的忠实公仆。要经得起改革开放、市场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考验, 时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客观条件如何变, 共产党员的党性不能变。自觉把自己置于党组织之中, 接受党的纪律约束和群众的监督。

四是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 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江泽民同志指出:“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 从严治党, 关键在于建立起一整套便利、管用、有约束力的机制。”因此,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们必须完善和发展民主集中制, 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发挥民主集中制优势, 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决纠正无视党的纪律, 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

二、大力加强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哪里有工作, 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哪里党的工作开展的好, 哪里的工作就有了根本性保障和明显的进步;哪里的党员干部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哪里的面貌就大不一样。把握当前重点工作, 寻找重点环节突破口, 是每个党员的一种责任和使命。结合当前工作, 全体党员干部必须提高三个方面的认识:

一是以坚定的意志勇于承担工作重任。党员干部要做到有理想、有信念、有精神、有风貌、有志向等, 以坚定的“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不怕挨批评、不怕受委屈、不怕得罪人”五不怕精神和“不做假、不做秀、不浮夸、不盲从、不察言、不奉迎、不媚俗、不唯权、不讨好、不推诿”的“十不”行为准则, 主动承担工作重任, 带头深入现场, 查实情、出实招、办实事, 使工作不断档、不停顿, 不延误, 落实工作在基层, 作用发挥在基层。

二是以良好的素质敢于发扬创新精神。党员干部要具有团结、友爱、奉献、忠诚的高尚品格和良好的身体素质、业务素质、理论素质、心理素质等。“团结奉献、务实创新、争创一流”是我们的发展理念。而这个理念的基础与内涵就在“创新”二字上。我们的工作再上一个水平, 需要有创新的动力。但我们创新的程度远远不够。如果我们局限于现有的发展局面, 不去寻求大的突破, 一些既定发展目标就有可能落空, 所以我们要认真总结过去的工作, 进一步分析形势, 找出差距, 抓住重点中的重点, 抓住关键中的关键, 研究措施, 狠抓落实, 用创新的理念、想法和做法确保完成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是以严明的纪律善于培养务实的作风。党员干部要带头遵守严格的规章制度, 做到执行、服从、遵守、自觉等, 进一步培养过硬、务实的作风。提高效率是我们当前工作一个重要环节。开展机关作风整顿, 根本上就是要增强工作责任心, 加快工作节奏, 提高工作效率。在一些部门和同志中, 越来越明显存在着浮躁的风气。在办公室打牌, 玩游戏, 上班期间串办公室, 拉家常。更有甚者领导安排的工作不落实, 不部署, 不反馈, 我行我素, 工作成了应付, 推一推, 动一动, 这是很可怕的。浮风不治, 不能兴企, 浮风不堵, 不能发展, 浮风不除, 不能强企。我们每位党员干部一定要远离浮躁, 在日常工作中积累点滴, 时刻培养良好的工作品质。

所以, 企业的事情能不能办好, 改革发展能不能坚持, 事业能不能再快一点发展, 企业的职工能不能同心协力、团结奋进, 关键在于共产党员, 特别是各级党组织的负责人。所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发展企业的各项事业, 是党赋予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 我们责任重大, 任重道远。让我们更加珍惜时代赋予我们的宝贵机遇,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坚定信念, 振奋精神, 锐意改革, 团结进取, 在企业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创先争优”;在“创先争优”的竞争实践中, 推动企业工作不断进步, 以更加出色的工作、更加优异的成绩和崭新的精神面貌, 谱写企业新的辉煌。

摘要: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是党的建设的要求和根本宗旨。如何完善党建机制。如何做好企业党建工作, 在本文从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

党的作风建设 篇8

近年来, 南桥煤业公司党委大力加强作风建设, 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教育, 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 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 在少数党员干部中, 也还存在作风不正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宗旨意识淡薄, 理论学习偏少, 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 个人主义严重, 廉洁奉公意识差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科学发展。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 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是作风的内在根据, 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 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所以, 要保持党员干部队伍廉洁自律, 就必须通过加强党性修养来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 这样才能使党的组织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当前, 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 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 是我们公司上下一心, 共克时艰的政治保证。公司各级党员干部一定要着力增强宗旨意识, 提高实践能力, 强化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不断的增强党的纪律观念, 努力使自己成为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勤政为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的优秀党员干部, 积极带领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应对困难和挑战, 为南桥煤业的科学发展同舟共济、奋力拼搏。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和党的作风建设, 必须突出重点, 主要是在学习和工作中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1. 党员干部要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

恪守对党的忠诚, 坚持为职工群众服务, 在新形势下, 做特别讲大局的模范。作为一名党员干部, 正确处理好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 是党性修养的需要。提倡大公无私, 就是必须特别讲大局, 南桥煤业的大局就是“加大投入, 做强主业, 夯实二次创业基础, 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 造福员工”。公司各级党员干部都要集中力量和智慧服从、服务于这一大局。党员干部必须认清和把握形势, 自觉的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这一大局和公司的决策部署上来, 聚精会神抓工作, 一心一意谋发展, 不争论, 不动摇, 不折腾, 把全部精力用在公司的发展上, 为公司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做贡献。

2. 党员干部要处理好人与己的关系,

恪守艰苦奋斗, 甘于奉献的公仆本色, 做特别讲奉献的模范。坚持掌权为民, 我为人人, “严以律己, 宽以待人”, 这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搞好工作和学习的关键所在, 也是加强党性修养, 提高道德水平的阶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带来的不良影响, 面对新形势下企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 都要树立特别讲奉献的良好心态, 把实现个人的追求与实现企业的奋斗目标, 职工群众利益紧密的结合起来。党员干部要正确看待个人利益, 低调做人, “人到无求品自高”“清清白白做事, 踏踏实实做人”, 要诚实守信, 廉洁从业, 干净干事, 不为私心所扰, 不为名利所累, 不为物欲所惑, 真正做到谈泊名利, 克己奉公, 只要职工群众需要, 就不能讲条件, 就不能讲价钱, 就不能讲回报。同时, 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还要坚持以人为本, 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正确行使职工群众赋予的权力, 把职工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 把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工作的第一位, 把职工群众满意不满意做为评判工作的第一标准。坚持问计于民, 多办顺民心、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好事。

3. 党员干部要处理好失与得的关系,

恪守坚韧执着、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 做特别讲实干的模范。当前, 我们公司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 质量标准化和全面质量精细管理与以前相比有了较大的进步, 但与局兄弟单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每个党员干部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 坚定信心, 要强化责任意识, 增强使命感, 艰苦奋斗, 真抓实干, 把功夫下到抓工作落实上, 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 尽心尽职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努力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4. 党员干部要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

恪守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的自律要求, 做特别讲纪律的模范。公司各级党员干部要把党纪法规视为“高压线”, 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 正确行使权力, 不利用职权贪污受贿、以权谋私, 搞权钱交易。自觉遵守《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党员干部要不断强化廉洁意识, 自律意识, 提高廉洁能力, 做到廉洁修身, 勤政创业, 管住自己的嘴和手, 看住身边人, 慎用手中权, 主动接受监督。严格要求自己, 严格要求配偶和子女, 努力营造风清气正、为官清廉的环境。

党员干部只要正确处理好以上几个关系, 才能做到正确对待组织, 正确对待职工群众, 正确对待自己, 正确对待同志, 正确对待事业, 正确对待现实。真正做到把忠诚献给组织, 把真情献给群众, 把诚恳献给同志, 把敬畏献给权力, 把投入献给事业, 把坚韧献给现实, 把修养留给自己。

党的作风建设 篇9

关键词:三严三实,作风建设,新视野

党的作风问题一直是党政建设中的关键,从第一代党领导集体开始就对作风问题十分重视,而在改革开放后的今天,党的作风建设更是党政建设中的重中之重,习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方面的讲话更是为作风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各级党领导应该加强对党作风建设的重视,积极应用“三严三实”内涵来强化党政建设,巩固我党的执政地位。

一、“三严三实”概述

“三严三实”是习总书记提出的关于新一届领导在执政风格方面的要求,也是当前我党关于作风建设方面的重要方向,其内容精炼概括,虽然只有短短24个字,但其所包含的内涵和意义是非常广阔的,且指向十分明确,既是当前对党内干部领导在工作当中的警钟,又是对我党作风建设的总结,用看似平常的语言对新时期我党领导为政和为人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也为接下来我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建设方向。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如果自身的纪律和行为不受约束的话,那么执政党的权威也无处可寻。执政党权威的体现有赖于党内领导权威的体现,领导的权威不是体现在于用权多么厉害,而是在于如何用自身的修养来服人,因而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影响更多的人,才是为政之道。对自身严格就是对执政的严格,就是对党执政的负责。在为政过程中坚持对自身严格要求,坚持将权力用于人民,将权力放在制度的框架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人民群众当中建立起党的执政权威,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的拥护,因而三严强调的是对我党领导、干部自身的建设要求。而“三实”则是从我党的执政行为上进行要求。共产党是为了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而成立的,只有切实从人民利益出发,为人民群众带来切实的利益才能维持我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对于党内很多领导干部来说,由于之前长期受旧官僚思想的影响,导致在执政上出现比拼政绩、盲目搞形象工程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今后必须要坚决抵制,真正从百姓的需求出发来制定政策,同时还要符合客观规律,不能好高骛远。要不断发扬我党在创业、谋事方面脚踏实地和真抓实干的优良传统,用“三实”来不断要求自身的为政处事,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者,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向着我国的大国梦不断前进,这样才能不断推动我党的形象建设发展。

二、“三严三实”是对我党常态的一种新反应

党的作风建设是我党从建立之初到如今改革开放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实践探索中,由我党全体成员在党的政治、政策、组织和思想等多个方面综合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或行为,是我党长久建设实践以来凝聚在党内的特殊精神,也是反映共产党整体素质的外在表现。作风建设一直是我党建设工作当中的主体,在新时期,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不仅是对我党自身建设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实现我们的“大国梦”同样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新时期共产党要加强自身建设推动了“三严三实”的出现。当前,我国虽然经历了改革开放,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全球处在基本和平的态势当中,但内外部形式依然比较复杂,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国情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当前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社会上的主体矛盾越来越突出,这些都给我们执政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加上党员组织内部贪污腐败、官僚主义等问题依然存在,官本位思想依然根深蒂固,面对新的复杂形势,急需通过强化党的作风建设来不断净化我党内部,推动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发展。而“三严三实”正是顺应了时代发展需求,是我党在新形势下作风建设的主要方向。

另一方面,“三严三实”的提出是在新时期强化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的新准则。人民群众是我党的发展基础,党的建设和发展目标也是为了实现最广泛人民群众的利益,而过去党内部的很多问题对于党的执政形象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深厚关系,影响了人民群众对我党执政的信任度。而“三严三实”在此时的提出则是非常必要的,其对于党政干部的要求使得党政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深,也是我党在新时期的行为准则,对于改善传统的党风建设,在新时期树立党政新风,树立我党在人民群众当中的权威具有重要价值。

三、“三严三实”新视野下加强党作风建设的方法

党的作风建设是当前党政建设中的重点内容,加强作风建设对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强化党的先进性具有重要价值,是在当前这种复杂形势下巩固党执政地位的重要前提,也是关系到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尤其是我国当前正处在社会转型和经济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更是重中之重,而在“三严三实”的新视野下,各级领导在强化党作风建设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入手:

1. 转变思想作风,贯彻“三严三实”

思想作风是党行动的先导,在作风建设当中,思想作风建设是整个作风建设系统当中的先导,只有做好思想作风建设,才能做好之后的工作作风建设、领导作风建设和生活作风建设等各个方面,因而在贯彻“三严三实”精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时要从思想作风建设入手,转变传统的思想作风,认清当前我国社会和经济所处的阶段和发展形势,树立正确的思想新风,并且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应用积极正确的思想来对抗外界的各种挑战,应用思想作风建设来推动其他方面作风建设发生结构上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党的作风建设水平。

2. 加强同群众之间的联系

人民群众是党最坚实的执政基础,如果脱离人民群众来谈党的作风建设,那就会失去党作风建设的灵魂,也会给我党执政带来较大的威胁,尤其是在当前我国正在朝着中国梦复兴目标前进的关键时期,加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发挥群众积极性才是实现最终目标的关键。因而各级党政领导,应该切实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切实关心人民群众的冷暖,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改进自身在工作上的不足,真正将“三严三实”落实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当中。虽然“三严三实”的内容比较简练,但依然强调了人民群众的地位,并对党政领导的从政标杆进行重新定义。这也说明了党政建设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只有不断强化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才能切实推进我党的作风建设。

3.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自觉践行“三严三实”

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切实解决“四风”问题,必须将这个新时期作风建设的新标杆应用于教育实践活动中。“三严三实”丰富和发展了党的作风建设理论体系,把准了作风建设的命脉,是持续深入改正作风建设的必然要求。要在全党形成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浓厚氛围,把抓好专题教育作为履行党建主体责任的重要任务,并积极探索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效办法和措施。努力做到将理论知识具体应用于教育实践活动中,促进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相互促进,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来让党员体会到“三严三实”在实践当中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吸取经验,加强党作风建设。

“三严三实”是习总书记在关于党的作风问题上提出的精髓,看似简单,但实际要做到是很困难的,这就要求各级党政部门要坚决落实“三严三实”要求,积极加强对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视,加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保持作风严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巩固我党的执政地位,不断推进党政建设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启丽.试论“三严三实”对新时期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指导意义[J].南方论刊,2015(06):27-29.

[2]巨澜.深刻领会“三严三实”稳扎稳打作风建设——新形势下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5(28):144-145.

[3]陈德胜,刘震,郭蔚,怀亮亮,战祥真,张晓明.深刻领会“三严三实”稳扎稳打作风建设——新形势下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探析[A].今日财富杂志社,2016年第一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C].今日财富杂志社,2016(1):1-1.

[4]周艳梅.论新时期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新要求——基于“三严三实”要求[J].青春岁月,2015(15):202-203.

党的作风建设 篇10

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讲话指出, “要加强党内制度建设和创新, 不断完善党内各方面的体制机制。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 推进党的建设和党内生活制度化、规范化。”实践证明, 只有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与创新, 才能不断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才能使党具有与时俱进的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才能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 不断把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1 党的制度建设与创新的重大历史意义

制度建设的内涵并非单纯指文字上的某些制度条例, 而是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指党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 主要是权力配置和运作的方式;二是指具体规章制度。这两个层面共同构成党的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 形成一种大的制度环境。从第一个层面的意义来看, 体制与工作机制起着支撑制度环境的作用, 保护具体的制度不被随意践踏。比如, 党内制定的各种各样的廉洁自律的规定, 各种监督的规定, 如果没有特定体制的保护, 这些具体条文能否被忠实地执行就具有不确定性, 在很大程度上就要依赖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来执行;而在特定体制下, 不管各级领导干部是否愿意, 都必然受到体制的相应制约, 都不得不去执行各项具体制度。从第二个层面的内容来看, 如果只有大的体制性框架而没有具体制度, 那么, 权力的运作也是无章可循的, 人们的行为也就缺少预见性和确定性。因此, 具体的制度是制度环境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是充塞于体制性框架中的具体内容。

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不仅贯穿于执政能力建设的各个环节, 而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1 党的制度建设与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党的制

度建设与创新, 是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能够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工作制度, 使党的各项工作充满活力。锲而不舍地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各项工作的始终, 才能使党具有与时俱进的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从根本上加强和保障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1.2 党的制度建设与创新的目标要求一是制度的科学性。制度

的科学性既包括制度合理性又包括制度合法性, 它是一个制度有无生命力的主要标志。党的制度不仅要符合客观实际需要和事物发展的规律, 也要符合人类政治生活所追求的理想和价值, 即获得了合理性;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的意愿, 从而获得广泛的支持, 即获得了合法性。

二是制度的系统性。制度的系统性是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的基本要求, 也是制度权威性的必要条件。党的制度是一整套约束和规范党的组织、行为及运行机制的规则, 确保党的各项工作和路线按照既定的方向发展, 因而要有很强的系统性, 同时也要强调党的各项制度的稳定性、长期性。

三是制度的权威性。制度的权威性即制度的有效性, 是指制度的强制约束力和制度的有效执行情况。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是衡量制度建设成败的关键, 党的制度如果缺乏权威, 那这种制度也就失去了实际存在的意义。

1.3 制度建设与创新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提高党的执

政能力的关键是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用制度管党, 用制度治党, 用制度保证党的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利益, 巩固党的制度建设成果, 把党的先进性建设贯穿于制度建设的各个方面, 促进和推动党的各项工作, 为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提供制度性的保障。

2 目前党的制度建设的缺陷

2.1 旧制度的诟病目前, 党的许多旧制度的一些弊端还没有完

全革除, 新体制尚未完善, 不可避免地要在社会生活中发生摩擦和冲突。例如, 一些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等方面的制度相对滞后, 基层党组织的各项民主制度不够健全, 不能充分反映党组织和党员意愿, 造成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缺乏首创精神, 致使政策贯彻不力, 工作进展缓慢, 进而影响到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效果。

2.2 过分强调制度的经济作用当前, 党的各项制度还存在着过

分强调经济增长, 忽视关注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现象。例如, 不少地方在选拔任用干部问题上, 还存在着只重视发展经济能力, 忽视干部的道德品质和服务精神的现象, 使得许多干部在工作中, 只重视管理区域内的经济增长, 而轻视资源和环境保护、社会治安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等更多关系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服务人民、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工作。

2.3 对构建高效、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目前, 党的一些

制度配置结构不合理, 导致党领导下的行政体制机构重叠、职能不清、权责混乱等现象长期存在。建国以来, 历次机构改革都不能跳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致使行政效率和行政法治难以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 政府的管理成本逐年加大, 损害了社会的公共利益。

3 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与创新, 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3.1 思想上培育制度建设与创新的观念, 建设社会主义制度普

遍的制度观念认同是制度文化的前提和条件, 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 建立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制度文化, 充分保障人的基本权利,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体现制度的建设与创新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在保证公共权力正常运作的前提下, 加强对公共权力的领导和约束, 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真正体现为人民服务的本质。

3.2 作风上强化党内监督体制建设与创新, 完善对领导干部的

问责制度进行党的监督制度创新, 赋予监督机构足够的权威。各级纪检机关要在党的领导下, 具有相对于同级党政机关更多的权威性, 保障其独立发挥监督效能;疏通监督渠道, 使广大党员充分履行自己的监督权利, 增加办事的透明度, 拓展对领导机关的监督面和监督力度;加强宏观监督, 增强对事关全局的决策和大政方针的监督, 防止造成决策失误;增强主动监督, 形成事前防范、事中约束、事后查处的监督机制。

3.3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完善与创新对基层组织制度建设的

领导各级党的基层组织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立适应新形势的各项工作制度, 改革和创新原有已不适应工作实际的制度, 培育制度建设与创新的观念, 加强在思想、组织和作风等各方面的制度建设, 领导和规划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使社会的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 实现和谐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加强以执政能力为重点的党的建设, 比任何时候都重要。我们要按照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 不断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 为加快推进主城区现代化建设新进程提供坚强保证。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

[2]桑玉成, 董幼鸿.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制度设计与制度创新[J].东岳论从.2003. (4)

企业文化与党的建设 篇11

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认同和共有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念,既是一种促进员工奋发向上的人文环境,又是一种确保企业发展壮大的良性氛围。党建工作,是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员工价值观念,用优秀的文化整合員工行为规范。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党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两项不同的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是对象相同。其研究对象都是人,都是做人的工作。它们都是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为出发点,都强调协调好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都重视培养人的集体意识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是方向一致。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党建都属于意识形态范畴,都要为经济基础服务。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必然受社会主义思想原则、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集体主义价值观指导,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建设具有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既与企业党建方向是完全一致,又能让党的领导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提供思想动力。

三是目的一样。企业文化建设的功能之一就是效益功能。建设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通过强化软管理,激发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企业党建的目的,是通过加强党的建设,调动人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企业党建的中心工作是服务于企业发展,服务于经济建设。

四是途径相通。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党建为达到目的的途径或手段是相通的。企业党建经常采取的一些途径,对企业文化建设也适用。例如,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树立典型等等。

五是环境相似。无论企业文化建设还是企业党建都是在企业这个特定环境中进行的。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在同一环境中,在相似的影响因素的作用下,企业文化和企业党建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确定起点和程序,选择重点和突破点,以求两项工作同步获取成果。

综上所述,以辩证法观点来看,企业文化和党建工作不是孤立的、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在企业中企业文化建设和党建工作中,要认识到这一点,更要齐头并进,不能够偏颇。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高素质的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反映着企业管理者的意识、知识,再通过生产经营中的各项管理反映出来、通过员工在各项工作中体现出来。党建工作同样如此,只要有好的企业文化,做思想工作顺水顺舟,反之,思想工作做起来就缺乏效果。

首先,创新党建工作理念。企业党建工作的核心就是凝集人心、保持队伍稳定、促进发展。企业党组织要主动贴近企业生产一线,用看得见、摸的着的事例对职工开展感恩教育,用严格的纪律和科学的制度加强企业管理,用讲效率、讲质量、讲奉献的工作氛围建设企业文化,使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成为了企业生产和经营的率领者、企业文化的建设者和职工利益的维护者。

其次,创新党建工作模式。为认真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充分发挥党群组织作用,及时掌握、了解职工思想动态,及时为职工解决疑难问题,促进企业各项工作任务目标的完成,保持队伍稳定。

浅谈加强党的建设 篇12

一、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内涵

党的作风涉及党的建设各个方面, 概括起来主要包括: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五个方面。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 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 党的优良作风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总结出了我们党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以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 毛泽东又进一步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丰富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内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恢复和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新要求。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作风建设, 在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专门研究作风建设, 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 把当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 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号召全党牢记“两个务必”, 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 努力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把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向前推进。

二、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意义

1、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是

新形势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 没有这样一个核心, 就没有中华民主的解放和复兴, 就没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先进性是我们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 也是90年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特别是党的做作风建设的主题。实践证明, 党的作风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标志, 党的先进性靠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来保持。

2、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是

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是全社会的表率, 党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导向。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是实现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重要前提条件。我们党只有保持和发扬良好的作风, 才能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 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带领全国人民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新局面。

3、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是

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 是由共产党执政规律决定的。认真总结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 不难看到,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人民群众。目前, 我们党的作风状况总的是好的。我国政权的巩固、社会的安定、民族的团结以及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 同广大党员干部的良好作风是密不可分的。但我们也必须看到, 在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导干部中, 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滋长,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 独断专行、软弱涣散问题突出, 以权谋私、贪图享乐现象蔓延。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 其消极影响和后果不可低估。因此,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是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必然要求。

三、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1、努力增强党的优良传统在的作

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目前我党已拥有8000多万党员, 我们每一名党员, 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一言一行, 都代表这着党的形象, 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邓小平同志指出:“共产党的领导够不够格, 决定于我们党的思想和作风”。得人心者得天下。一个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具有一种主导性作用, 关系执政党的形象, 关系人心向背, 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事实表明, 只要我们广大党员和干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忘我奋斗、无私奉献, 就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坚决支持和衷心拥护, 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就能取得辉煌的成绩。因此, 坚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具有关键性的主导作用。

2、努力体现党的优良传统在党的

作风建设中的示范作用一个党员一面旗。作为一名党员, 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 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体现在:一是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 为群众办实事, 自觉深入群众的领导作风;二是把握时代脉搏, 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 勇于开拓创新的思想作风;三是不搞形式主义, 敢于说实话, 办实事, 求实效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四是以身作则, 廉洁自律, 敢于同腐败现象作斗争的清正廉洁的生活作风。党的作风不是抽象的, 它通过广大共产党员的道德楷模体现, 使广大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见贤而思齐。因此, 党的建设中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示范作用, 不仅关系到党的执政任务和执政使命的完成。

3、努力促进党的优良传统在党的

作风建设中的创新作用新世纪新阶段, 我们党必须通过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发扬, 不断增添党的作风建设的时代内涵, 不断创新党的作风建设思路, 不断拓展党的作风建设的实现形式。为此, 我们一是要加强学习和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 不断创新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二是要加强实践锻炼, 在实践中创造地回答和解决先进性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最终应落实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之中。胡锦涛同志指出:“共产党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为人民群众掌好权、用好权, 做到夙兴夜寐、勤奋工作。”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都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 不断加强党性修养, 兢兢业业, 踏实工作, 从而做到在思想和行动上永葆党的先进性。

上一篇:建筑节能的几项措施下一篇:防爆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