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

2024-06-29

乡镇企业(精选12篇)

乡镇企业 篇1

一、我国乡镇企业融资不容乐观

乡镇企业为什么融资困难, 资金短缺是瓶颈问题。那么资金为什么短缺呢?很大程度在于企业融资的不均衡。加之, 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也存在着结构不合理, 股、债权约束不到位、流通股持股主体分散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乡镇企业的融资越来越困难, 积压的问题越来越多等现象。

从现实上看,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 乡镇企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但是对投资环境来说还相去甚远。银行一直以来对乡镇企业在贷款方面就过于限制, 与其它企业比, 发放的贷款比率很低。据以往统计, 银行发放给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以及个人的贷款仅仅在7%-10%左右, 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再从融资方面来看, 乡镇企业很难通过股权来融资。这是因为股市的要求相当高, 一般乡镇企业达不到其要求标准。而通过债券发行来融资也很难通过国家的严格行政审批, 因此这条路基本行不通。这样看来, 乡镇企业融资是个大难题, 并且越来越难。

二、影响乡镇企业融资的基本因素

从政府的角度看。政府是国家资源配置的主体。通常情况下, 只有国有的乡镇企业才能够拿到国家的投入资金, 其它形式下的乡镇企业均不享受国家投入, 因此, 国有乡镇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好于非国有企业。但随着国家“拨改贷”的实施, 财政投入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倾斜, 国有的乡镇企业也随之出现了“捞不着, 吃不饱“的情况。那么, 非国有的乡镇企业的融资就更加难上加难。

从外来资金上看。无论是国家企业或非国有企业, 只要不是外商投资的企业, 均不能享受外商投资。在外商投资企业方面, 我国法律和法规有着严格的控制, 这些资金的进入, 都直接用于外企或用在技术要求高的行业, 对于乡镇企业来说, 这是一块”天鹅肉”, 看得到却吃不着。

从银行借贷的角度看。我国只有银行金融机构才能从事借贷业务, 其它机构均不允许从事贷款业务, 也就是说, 非乡镇企业要想融资, 只有一条路, 那就是向银行贷款。而银行贷款却受着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行业要求等多方面的限制, 又要受抵押等实物限制, 最后, 非国有的乡镇企业要想从银行贷款也实为难事。

三、乡镇企业融资对策

尽管上述种种情况不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 给乡镇企业的融资造成了瓶颈。但乡镇企业要想健康地发展下去, 就必须想办法解决融资问题。即便不能够得到完全解决, 有关部门也应该下大力气, 从扶持乡镇企业的角度入手, 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而乡镇企业本身也不能悲观失望, 坐以待毙。要想尽办法, 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 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争取完成融资。

(一) 政府真正着眼于乡镇企业, 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些许年来, 乡镇企业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具体体现在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等方面。乡镇企业早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部分。因此政府各有关部门有义务从扶持乡镇企业发展的角度, 真正为他们解决一些现实困难, 为乡镇企业的融资创造一个良好环境。首先要正确理解“抓大放小”的涵意。“放小”不是不管, 而是引导企业向有利方向发展, 给他们挤入市场、科学经营、拓宽融资渠道创造条件。在不违反国家政策的情况下, 给他们一些实惠。其次, 要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乡镇企业在运作的过程当中, 遇到的问题很多, 政府有关部门应该深入了解企业的情况, 给企业有力的支持。在乡镇企业融资方面, 政府有关部门更要积极关注, 对资金持有部门进行疏导, 尽量使企业捞到实惠。再次, 成立乡镇企业担保机构。脚踏实地地帮助企业。有了担保机构, 就为乡镇企业融资打开了方便之门。这对乡镇企业来说, 是个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政府有关部门还要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加快结构调整, 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如果从政府的角度组织对企业的培训, 就会更具实际意义。此外, 还要重点扶持科技型、就业型、农副产品加工型、信息服务型乡镇企业的发展, 鼓励和支持这些企业增加科技投入, 加快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的研发, 以提高抗风险能力。

(二) 企业要将信用度摆在首要位置

企业有信用才有市场竞争力, 信用是企业灵魂。在我国, 绝大多数乡镇的发展是健康而坚守信用的,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坚守信用的企业, 乡镇企业的发展才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使之成为中国经济建设中不可低估的力量。但是我们也感到, 我国信用制度的建立还不尽人意。个别企业无视信用、不讲信用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这给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因素。因此, 推进乡镇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势在必行。而推进这一体系的建设, 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要有政府有关部门的参与, 也要有企业内部的制度管理, 还要有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政府有关部门要建立起信用奖惩机制, 企业要建立信用兴企业制度, 社会各界要保证对企业信用的监督。对资信等级高的乡镇企业要在登记审核机构简化年检程序, 以鼓励该企业的资信度, 同时也给不讲信用的企业树立榜样。对长期坚守信用的企业, 要实行备案制。对长期不坚守信用的乡镇企业给予相应的处罚。

(三) 建立乡镇企业担保基金

真正建立起乡镇企业担保基金才是真正为乡镇企业办了件实事。我们知道, 乡镇企业的一种融资方式是银行贷款, 而难拿到贷款的最大障碍是缺乏抵押和信用。这种情况下, 担保基金就完全起到作用, 能够促进企业贷款的完成。因此, 建立完善的乡镇企业信用担保制度是解决企业融资难的关键所在。

那么, 信用担保是由专业的担保机构所提供的, 一般是由银行负责向企业贷款, 在企业不能够偿还时由信用担保机构来偿付。担保机构其实是金融服务体系, 为乡镇企业融资难、化解银行风险提供保证。这里我们应提到, 建立担保机构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作法, 目前很多国家都建立了这种体系, 实践运作中取得了丰富的经验。而我们要想把工作落到实处, 具体的作法应该为:首先, 设置乡镇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在我国银行信用度中, 一般乡镇企业的信用等级普遍较低, 信用担保不合格, 担保单位难落实, 这是乡镇企业在银行贷款遇到的最难解决的问题。所以当务之急要提高乡镇企业的担保能力, 建立乡镇企业信用担保基金。用这些基金向符合融资但无担保品或担保品不足的乡镇企业提供信用担保以补充信用不足。同时分担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 从而使融资难问题得到相对的解决, 这样也给乡镇企业搭起一个平台, 增强乡镇企业与大企业的竞争能力。其次, 设置乡镇企业互助担保基金。这一基金主要依靠政府拨款。政府拨款不足的部分由银行和社会中介组织以及乡镇企业出资构成, 可以让一个代表各方利益的专门机构管理该基金。基金按照互助、互信、共提风险的原则, 提供会员信用保证, 以向银行获取贷款。这里还要提到一点, 由于基金本身也可能因为提供担保面临企业不能还贷的情况, 因此只有符合条件的企业才能获得基金提供的担保。在里政府要起到监督作用, 而银行要作到定期审查。只有这样, 建立起来的基金制度才能得到落实。

(四) 乡镇企业要进行经营体制的改革

乡镇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 结合自身的经济实力、经营特点、地域特点, 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 在市场上发挥自身的优势, 生产出具有自身特色、能够满足某一特定细分市场需求的产品。乡镇企业要做到跟上时代的需求, 有前瞻眼光, 在经营中确定自身未来的方向。企业还要建立起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 逐步缩小与大企业的距离,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乡镇企业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各项制度, 淘汰落后的管理方式, 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 逐步由家族式的管理转向现代企业的科学管理, 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此外, 乡镇企业还要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乡镇企业中有很多传统产业, 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就要使自己的产品有特色, 这就需要有创新意识, 并且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技术创新水平, 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同时还要注意市场的变化, 开发新的产品, 满足市场的需要, 从而创造良好的内部融资环境。

(五) 健全和完善保护中小企业的法律体系

建立和健全保护和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的法律体系是一项非常必要长远规划, 也是乡镇企业乃至中小企业的发展的保障。目前, 我国在这方面的一些法律制度还没有健全, 还没有达到完善的程度, 所以必须努力从法律意识入手, 从法律条文上推进, 尽早完善法律体系, 以保障乡镇企业的利益。在这方面, 许多国家都有对乡镇企业支持和扶持的先例, 如日本先后颁布了《商工组合中央金库法》《国民金融公库法》《中小企业金融公库法》《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法》等, 我国可以从中借鉴一些好的东西。

(六) 规范民间资本

在银行贷款比较困难的情况下, 民间资本就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如何规范民间资本, 为乡镇企业所用, 是我们应该研究的课题。我们可以认为, 民间资本是解决企业资金缺口的一个补充部分, 在一定程度能为企业解决很大的问题, 甚至可能替代银行为乡镇企业注入资金。所以民间资本的利用不容忽视。但是民间资本具有不规范, 不集中等特点, 所以怎么利用, 如何规范, 如何提供法律保护, 如何做到公开透明地进入企业, 都有待我们去研究。

(七) 尝试创新融资

创新是拓宽融资渠道一种可行的办法, 企业应该认真对待。在银行贷款和民间融资都不利的情况下, 企业可尝试一下创新融资。如融资租赁、存货融资、知识产权融资、典当融资、供应链融资等等。比如存货融资, 就是将企业的原料或产品等作为担保物向金融机构融资, 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 也不乏是一个好的办法。总之, 不排斥新的渠道, 尝试新的融资方式, 确立新的融资观念, 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随着代时的发展, 乡镇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力量。因此, 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 为乡镇企业融资拓宽有渠道, 在今天就显得更加重要。然而, 解决乡镇企业所面临的资金困难, 不是一两个部门能够实现的, 需要政府、企业乃至社会的关注及帮助, 也需要长时期的认真研究的探讨, 更需要付出实际的努力, 只有这样, 才能使乡镇企业的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使乡镇企业以新的姿态面临时代的挑战。

乡镇企业 篇2

发布时间:2010-07-14 06:52:49查看:499次字体:【大 中 小】

淮南市刘晓东 淮南亮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怀新 淮南华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唐大斌 淮南华都聚氨酯总公司总经理庞起来 淮南市丰台区长辛店电石厂总经理张广斌 淮南市万泉寺出租汽车公司总经理丁宝和 淮南绅士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于 洋 淮南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新礼 淮南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张 骥 中北华宇建筑工程公司总经理田家玉 淮南嘉寓幕墙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程春博 淮南高尔夫集团公司董事长黄 礼 淮南市顺义前鲁养鸭场场长曹 文 淮南张镇服装厂董事长邢仲山 淮南市京洲企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刘玉山 淮南东亚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福才 淮南强力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华(女)御香苑集团总公司董事长殷宝海 淮南通州宋庄铸造厂董事长兼总经理冯荣春 淮南富新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蔺洪齐 淮南华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田 雄 淮南韩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增会 淮南金鸡煤炭集团董事长李 树 淮南崇民防伪印刷集团总经理肖 悦(女)淮南燕利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闫永喜 淮南昆仑琨工贸集团总经理邓秀泉 淮南市瑞驰钻石厂厂长王长江 淮南龙祥制版集团总经理朱光瑞 淮南百盛建材集团董事长彭磊坚 淮南鹏达制衣公司总经理左 权 淮南北方企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宋万增 淮南西三旗新龙商贸集团董事长黄福水 淮南宏福集团总经理张正喜 淮南伟豪铝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甘连舫 淮南星牌体育用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霍振祥 淮南统一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瑞福 淮南星光影视设备集团公司董事长张秀全 淮南顺兴葡萄酒有限公司总经理贾秀和 淮南市大兴区亦庄镇小羊坊村党支部书记余汉华 淮南凯迪思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邵根伙 淮南大北农饲料集团总裁关玉香(女)淮南奥瑞金新美制罐有限公司董事长见立荣(女)淮南华阳服装厂董事长田瑞财 淮南市裕发房地产开发集团董事长刘建宝 淮南华通投资管理集团公司总裁王文勤 淮南云佛山旅游度假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孟庆文 淮南鹏程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同林 淮南市建雄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杨书海 淮南亚龙羊毛衫厂厂长天津市【固安人网】 http://GuAnRen.niwota.com刘乃兰(女)天津市华明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国兴 天津市金钟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 洁(女)天津富士达自行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惠敏(女)天津有容蒂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房贵英 天津市王顶堤工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桐胜 天津市高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印朋 天津市恒兴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郑子行 天津大桥焊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宋富智 天津中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富贵 天津市长城化工厂书记张同生 天津市宁发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宝印 天津市津兰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只万民 天津市津津制药厂书记兼厂长马恩成 天津甘泉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孝杰 天津市大站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树林 天津立林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柴宝成 天津宝成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富来 天津市大站阀门总厂厂长赵树海 天津渤海阀门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费德财 天津港鑫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柴竹金 天津双街钢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郑桐海 天津市北辰区柳滩农工商公司总经理周福林 天津双街钢管有限公司总经理耿玉顺 天津市万达轮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新民 天津三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俊强 天津川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文达 天津市塘沽区渤海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玉凯 天津市凯威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李*** 天津

北方渔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国连强 天津通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金坤 天津市汉沽工贸合营纺织厂厂长张水山 天津星河工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世贵 天津市贵友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薛思明 天津天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洪生 天津市富强工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杨茂秀 天津金轮自行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宗茂 天津飞鹰工贸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单玉明 天津冠芳可乐饮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善春 天津田歌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苏文合 天津巷虹集团公司董事长于海介 天津腾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翟云奎 天津市环宇地毯有限公司董事长闫树存 天津通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任福贵 天津市大华科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伯奎 天津市鑫海地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 忠 天津振宇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韩铁军 天津凯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金国 天津市蓟县化工总厂厂长刘明享 天津市蓟县燕南福利股份合作公司总经理林永利 天津东塔服装公司董事长高庆增 天津永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金宝 天津芦阳化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窦俊堂 天津市海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庄朝荣 天津荣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守宽 天津久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文明 天津天宇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赵书忠 天津市津美集团公司董事长张玉银 天津万全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家诚 天津海青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立新 天津华隆集团公司党总支书记边少怀 天津金美达针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吕 超 天津天海同步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河北省杨 斌 河北斌扬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杨广俊 秦皇岛海三建设工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文义 昌黎县淀粉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广慧 秦皇岛市海阳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党支部书记兼总经理王更庆 河北东山冶金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高万军 河北新金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文安 武安市文安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寅时 河北青泉企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刘北方 河北省武安市元宝山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生红 河北省武安市元宝山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随山 邯郸滏荣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存兴 河北星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殷 红 邯郸金鑫铸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进栓 河北美利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崔殿华 衡水友谊斯特林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宝华 春风实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朱占欣 河北晨虹油漆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高若增 天元散热器集团公司书记王长泉 天元散热器集团公司董事长李立辰 河北弘飞线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立军 深州市东方轻工工艺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庆山 河北省亚泰电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民波 河北圣姑集团总经理王志成 河北环达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章彦 河北北方通信设备(集团)公司董事长苏铁恩 唐山宝铁铸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惠文 唐山惠达陶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继国 唐山国丰钢铁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闫海泉 唐山燕东集团灰剑水泥有限公司经理段志禹 河北金马矿山机械集团公司董事长齐李杰 唐山天申贸易企业(集团)公司董事长丁励铨 唐山市恒安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树宽 唐山华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克荣 三河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国旗 廊坊欣能蓄电池厂厂长张海桥 固安金海橡塑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高铁中 河北华美化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国志 河北金秋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田锁庄 廊坊北方机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廷佑 廊坊周各庄工贸集团公司董事长弥 瑞 河北东升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程化田 河北光明集团董事长杜 刚 石家庄链轮总厂厂长李赶坡 河北敬业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韩平军 石家庄光进阀门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根社 晋州市彩色包装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海军 河北翼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谢少明 辛集东明皮革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士伟 鹿泉三鹿乳业有限公司经理胡计辰 河北曲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闫福顺 河北东华化工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

乡镇企业:风景这边独好 篇3

1.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1县域经济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重要结合部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一种结合部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乡镇企业的发展决定着县域经济能不能健康发展,决定整个国民经济能不能健康发展;县域工农、城乡发展失调,我国就不可能顺利地实现由二元化社会结构向一元化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县域内不能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使农民过上更加殷实的生活,就谈不上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因而县域经济壮大成长,有赖于最大限度地发展乡镇企业,发挥农村经济的聚集效应和城市经济的扩散效应。县域内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这种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的属性说明: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是我国工业化过程中解决“三农”问题的集聚点,实现“三化带三农”、工农互促进、城乡共繁荣的关键点,处理好乡镇企业发展和县域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1.2县域经济是工业经济、农业经济与服务业经济交汇点县域是我国一个十分重要的区域和层次,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县域工业在改革开放后获得突飞猛进的增长,以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为主体,工业门类众多,其强劲的发展有力改善了县域经济结构,提升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县域服务业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也获得了长足进步。县域经济是集工业、农业与服务业于一身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内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不仅是壮大县域经济的要求,也是促进农村“内生机制”形成的重要力量,因而也是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3乡镇企业、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支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要看县域经济统筹城乡的能力和财力。从地域上看,新农村建设全部在县域范围内;从组织领导上看,县级党委、政府承担着承上启下的党政责任;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和经济支撑作用看,县域经济的实力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

中国发展的根本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根本是减少农民问题。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促进结构调整,可带动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这就是乡镇企业的一个重要作用。发展乡镇企业,振兴县域经济,就近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发展乡镇企业,是振兴县域经济,就近转移农村劳动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和谐发展的根本道路。

事实上,从经济总量上看,乡镇企业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第一产业的经济比重在不断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这一特征尤为明显。乡镇企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经历了“异军突起”——“三分天下有其一”——“半壁江山”——“主体地位”的发展过程。县域经济总量扩大和增量部分主要来自乡镇企业。在我国百强县中,其经济总量的90%来自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对其增速的贡献率也达到90%以上。乡镇企业发展得如何,已经成为县域经济总量和增速的决定性因素。

目前,许多地方县级财政收入中,乡镇企业的税收贡献已成为县域财政的支柱。东部地区县级财政收入的80%以上来自乡镇企业,县级财政收入的增长和增幅直接和乡镇企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联在一起。中西部地区的所谓穷县、贫困县,与东部地区相比,主要差别在于其乡镇企业不发达,没有培育起二、三产业的税源。在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的情况下,县级财政主要来源只能是二、三产业,乡镇企业不发达或落后的县域财政状况将更加紧张。而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发达的县域,其财政收入并没有受到影响。不发达地区光靠国家的财政转移支付实现发展是困难的,必须增强自身的造血能力,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努力开发二、三产业。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发达,县级财政力量雄厚,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这也昭示了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应选择的道路。

此外,从县域农村劳动力转移上看,乡镇企业是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的主渠道。据统计,现在每年以 200万人的速度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乡镇企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45%以上。据专家估计,我国目前流向大中城市的农村劳动力数量还算合理,关键因素是乡镇企业承担了近半数的转移任务,否则大中城市将不堪重负。中西部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跨地区异地流动转移的情况也说明,乡镇企业是否发达是农村劳动力能否就近就地转移的关键因素。

3.坚定不移地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3.1乡镇企业是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地域性企业

从发展上看,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形式主要表现为产业化经营,即“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形式,这种经营形式 ,既是解决大市场与农户经营中的小生产之间矛盾的形式,又是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产品高附加值的形式;既是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地位转化的形式,又是由制造初级产品占优势地位向制造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占优势地位转化的形式;也是农业经济向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现代农业经济转化的形式。在提高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及其经济价值的同时,既减少了农业劳动力的总量,又改变了农业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实现了更多农业劳动力向产业化经营各层次各环节的转岗、转移,推动农业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公司则主要是乡镇企业。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比较快、成效显著的地区,其龙头企业大都是土生土长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

3.2乡镇企业是县域经济中第二、三产业发展的主要经济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纵观这一过程,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县域经济的发展就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传统的乡镇企业是县域经济工业的主要支柱,表现为个体私营企业的新型乡镇企业,近年获得了较大发展,成了县域经济二、三产业的主力军。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县域内农村劳动力转移46%以上集中在乡镇企业,分布在县域的二、三产业。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和规模水平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乡镇企业利税水平,成了县级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集中表现为大力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大中小多种规模的乡镇企业。有研究指出,我国中西部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别,最主要的表现在乡镇企业的发展差别上。所以,必须放开手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3.3乡镇企业是县域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经济载体 城镇化必须要有产业支撑,有产业集群推动,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工业园区、中心镇聚集,是小城镇得以形成和发展重要产业的支撑。它可以带来人口的聚集,创造出就业岗位,带动城镇各方面建设,从而吸纳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纵观我国城镇化率提高显著的地区,都是乡镇企业发达的地区,都是乡镇企业连片发展向小城镇聚集的结果。乡镇企业聚集发展不仅促进了小城镇形成,也为小城镇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并且人口已向小城镇聚集,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为就业提供了现实的渠道和途径。同时乡镇企业的集聚发展,推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功能的形成,也为吸引外来投资者创造了重要的经济社会条件。这不仅巩固了城镇发展,也为小城镇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拓展了就业空间。

乡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探析 篇4

一、乡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乡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环境不尽人意

乡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环境主要涉及企业经营方式、治理结构、机构设置、权责分配、企业文化等。就一般而言, 可以将其内部会计控制环境分为人力资本环境、技术环境、管理环境、财力资本运行环境、物质资本运行环境和文化环境。在乡镇企业内部, 各种环境要素都有其分别相对应的内部会计控制模式或运行机制, 从而导致了乡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环境系统的形成。目前乡镇企业在内部会计控制环境方面主要面临着以下一些问题。

(1) 管理观念落后。首先, 乡镇企业没有构建出自身的内部会计控制意识, 缺乏正确的内部会计控制思想和明确的内部会计控制指导思路;其次, 很多乡镇企业创办者没有读过多少书, 文化和获取知识能力的先天不足而导致其经营管理的主观盲目性;再次, 乡镇企业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的认识非常欠缺, 并且缺乏对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以及程序化的深刻认识。

(2) 权力制衡缺失。乡镇企业往往都是家族企业, 企业创办者更相信血缘关系, 导致其人事政策难以做到任人唯贤, 容易出现“家长制”现象;与此同时, 由于很多乡镇企业的高层治理缺乏, 内部组织机构设置混乱, 责权利不统一, 从而导致其各项经营决策和规章制度难以顺利执行。

(3) 人力资源政策政执行不力。由于任人唯亲的人力资源政策导致其人员素质偏低, 即使吸引到高素质人才, 也对他们不给予重用;与此同时在狭隘的自身利益、落后的管理观念等等一些因素影响下, 一些员工缺乏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致使其人力资源难以适应经营管理和市场变化的要求。

(4) 企业文化落后。企业文化, 或称组织文化, 是一个组织由其哲学、价值观、企业精神、信念、企业定位、企业形象、仪式、符号、企业风尚、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其中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新世纪, 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的生命线。而乡镇企业由于高层管理者的目光短浅和自身规模较小, 导致他们在企业文化方面很少能够有所作为。

(二) 乡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力相对弱化

乡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主要包括各控制环节的落实, 会计信息的及时与正确处理以及对内部会计控制监督等三个方面。

(1) 各控制环节的落实方面。首先, 乡镇企业由于对内部会计控制不够重视, 往往导致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成为一纸空文;其次, 很多乡镇企业管理层规范化意识缺乏, 导致业务流程随意调整等现象时有发生;再次, 乡镇企业员工程序化意识缺乏, 不按规定操作现象严重。

(2) 会计信息及时与正确处理方面。据调查有不少乡镇企业的会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或是设置不全面;同时, 有些乡镇企业的会计人员设置不符合会计法规, 其会计人员素质低下, 甚至根本不懂会计核算;另外, 有些乡镇企业还存在建账不规范, 会计核算违规操作等现象。

(3) 内部会计控制监督方面。由于任人唯亲的人事安排使得乡镇企业管理层难以监督下属, 或是对下属疏于监督, 从而对乡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监督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三) 乡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章程相对缺乏

据相关统计, 我国某些地区的乡镇企业, 尤其是私营性质的乡镇企业, 由于没有战略眼光, 而缺乏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关的文字章程;有些乡镇企业即使有某些内部控制方面的章程, 但也只是为了应付检查, 而简单地照搬、照抄一些文字, 这样的章程实际上很难在内部控制实务中发挥作用;另外, 也有一些乡镇企业虽有能够参与实践指导的相关内部会计控制章程, 但其章程设计不够充分和协调。

二、建立与完善乡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原则

(一) 合法性原则

乡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合法性原则就是指要在执行国家法律和法规的基础上, 制定本企业切实可行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一般而言, 就是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要在内容上与《会计准则》、《会计法》协调一致。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到会计要素的记录和报告以及确认和计量的各项规定符合《会计准则》中的一般原则;与此同时, 在评价会计工作组织、会计报表、会计账薄和会计凭证时, 应当充分考虑《会计法》中的各项相关规定。总之, 要保证乡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国家的法律和法规范围内运行。

(二) 健全性原则

健全性原则要求乡镇企业会计所反映的经济活动, 应当是整个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会计工作的程序和内容必须健全;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既要符合乡镇企业长远发展规划, 注重企业短期效益, 同时又能够涵盖到企业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 并要求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健全。目前有不少乡镇企业在内部会计控制的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很多局限性, 仅从财务单方面出发考虑问题, 往往无法兼顾, 导致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名存实亡”。

(三) 协调性原则

一般来说, 促使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具体目标处于帕累托组合状态是企业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的一个重要目标。与此同时, 作为一项制度控制的内部会计控制也是单位内部分工协作的重要体现, 而不是故意限制措施。一个完善的乡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必须明确会计系统内相互协作的岗位与职责分工, 有时, 同一职责也可分别由两人担当, 但必须协调两个角色之间的相互协作关系, 从而避免由于不分主次产生的相互扯皮现象。

(四) 相互牵制原则

乡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应在岗位之间建立起互相监督的机制, 从横向来说, 要使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工作或记录相互制约;从纵向来说, 要使下级受上级的监督, 上级受下级的牵制。另外, 就乡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相互牵制原则而言, 还要使一项经济业务活动的各项环节或岗位进行相互制衡, 不相容职务应进行分工控制, 不能出现一个人全过程经办同一项业务的现象, 规定管钱、管物、管账人员要相互分离, 以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

(五) 动态性原则

乡镇企业要随着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发展, 因此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也要做到与时俱进, 以始终保证内部会计控制的适应力和活力。与此同时, 在评价乡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适应力和活力的时候, 还要有一定的动态性与前瞻性。

(六) 适用性原则

制定乡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要从便于实际运用出发, 使得其制度具有操作性强, 切实可行的特点, 为此就需要通过选择恰当控制方法和手段, 尽量做到精兵简政, 以及通过避免重复劳动来实现。总之, 乡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适用性可概括为“制度具体、内容规范、操作性强、易于理解、灵活调整”。

三、建立与完善乡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实现路径

(一) 正确把握控制目标

控制目标是进行内部控制所必须遵循的坐标, 它不仅决定了内部控制的规模和方向;而且也规定了内部控制循环周转的出发点和归宿, 决定了内部控制方法的确定和机制的建立, 体现了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成本。因此, 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就是引导内部会计控制正常有序运行的坐标。从一般意义上讲, 可以将内部会计控制目标总结为两点:一是保证资产安全完整;二是保证会计资料能为实现企业目标服务。这样以上述目标为指导, 才能对乡镇企业实施会计控制产生有效引导。

(二) 在企业内部建立相对独立的审计部门

乡镇企业高层管理者可以通过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加强对企业财务会计工作进行监督, 并且通过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任命控制来加强审计负责人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和确保审计人员的高素质, 从而保障内部审计部门独立行使监督的权利和内部审计人员对乡镇企业经营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系统进行独立评价和再监督。

(三)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提高乡镇企业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是规范会计人员行为和确保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一般而言, 为了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 要加强会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 组织财会人员学习《会计法》;其次, 要多方面提升一般会计人员和会计管理人员的内部监督意识和法律意识;再次, 要完善会计人员知识结构。

(四) 建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风险评估、内部控制环境、信息与沟通、控制活动和监督等要素是一个相互支持的系统。风险评估是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一个重要条件, 内部会计控制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前提, 信息与沟通是内部会计控制得以落实的重要工具, 控制活动是内部会计控制的重心, 监督则是内部会计控制实施的保障, 总而言之, 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的乡镇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建设, 不能只从一两个方面入手, 而应在包括控制活动在内的所有方面都进行系统设计, 才能收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五) 恰当选择内部会计控制方法

内部会计控制方法是乡镇企业为实现内部控制目标而采取的具体做法或手段, 其优劣对于实现乡镇企业内部控制目标至关重要。事实上不管是监督、还是控制, 采取放“马后炮”的事后惩罚的方法都是不可取的。而应当把关键点放在事前控制上, 即要通过在事前就确定好的标准或定额来限制企业的行为, 以便防患于未然。当然由于市场环境千变万化, 所以也不应放松事中控制, 而要注意事中的及时处置或调节已经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

参考文献

乡镇企业管理制度 篇5

制度是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的讲,它们是为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为此,我们一般要求大家共同遵守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来提高办事效率,才设定一些制度。下面是我们大学网提供的制度文章供您参考:

为进一步严明纪律、明确责任、分级管理、提高效益,健全完善集体企业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各企业安全生产、财务营销、物资购置、项目建设及内部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1、各企业1万元以上大型设备采购,必须经企业两委会讨论通过后上报乡经济发展办公室审批,并报经乡党政联席会议审定批准后按计划执行。批复后由乡经济发展办公室组织招投(议)标活动,并由2人以上共同采购,向3家以上供货商摸底询价,必须用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结算,降低采购成本和赋税;一次性非生产用途3000元以上的支出,应报乡经济发展办公室批复支出,对不按规定上报审批的`材料采购和支出,按照所采购价值和支出金额的30%处以罚款,矿长(经理)和会计各承担50%。

2、各企业项目建设工程,要上报立项报告,乡经济发展办公室在7个工作日内做出批复,审批后乡上要委派3人以上,进行工程项目招投(议)标活动,依此确定项目承建单位及价格。严禁不公开透明,私自操作行为,

违者处罚企业法人10000元,并责令检讨,通报全乡。

3、各企业的库存物资不得超过200万元,以提高资金周转率,严防压库。不合理的支出和不需采购的材料、购置的劣质产品,给企业造成损失的由经手人承担全部经济损失。

4、销售管理。各煤炭企业要严格执行乡经济发展办统一指导价(无论是营业窗口和合同煤),均不得低价位倾销,原则上是营业窗口销售,大宗用户(当月单宗1000吨)确需签定合同的,企业要申报乡经济发展办公室批准。

5、各企业行政一把手每月深入本企业生产一线进行不少于15次以上的现场检查、督查或带班作业;各企业的行政副职、安全主任必须带班、跟班作业,坚持与作业工人同上、下班,认真搞好生产现场及各环节的安全巡回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各企业班、组、队、室的负责人要严格按照作业班次安排和劳动组织管理要求,亲临现场,监守岗位,加强现场动态监管。

6、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凡确需外出的,必须履行请销假手续。企业法人因各种原因外出1天以上必须向书记、乡长汇报同意,经委主任假条签批后办理外出期间本职岗位工作交接手续,安排部署好整体工作,并做相应记载后方可离开单位;其它副职因事外出和有事请假3天以上者,经本企业同意,报乡安委会主任批准后,办理工作交接手续方可离开单位,返回单位后应及时履行销假手续。

7、各企业若发生不安全轻、重伤亡事故的必须在半个小时内电话报告乡安委会,后书面报告详细情况。发生重伤亡事故一起,企业法人自动引咎辞职,分管安全副矿长、跟班矿长、安全主任、副主任就地免职,待调查清楚原因后并给予经济处罚,情节特别严重的按法律程序追究个人责任;发生轻伤事故一起,罚企业法人10000元,其它副职各5000元,待调查清楚原因后,视其情节,再作相应处理。

乡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探析 篇6

一、乡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乡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环境不尽人意 乡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环境主要涉及企业经营方式、治理结构、机构设置、权责分配、企业文化等。就一般而言,可以将其内部会计控制环境分为人力资本环境、技术环境、管理环境、财力资本运行环境、物质资本运行环境和文化环境。在乡镇企业内部,各种环境要素都有其分别相对应的内部会计控制模式或运行机制,从而导致了乡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环境系统的形成。目前乡镇企业在内部会计控制环境方面主要面临着以下一些问题。

(1)管理观念落后。首先,乡镇企业没有构建出自身的内部会计控制意识,缺乏正确的内部会计控制思想和明确的内部会计控制指导思路;其次,很多乡镇企业创办者没有读过多少书,文化和获取知识能力的先天不足而导致其经营管理的主观盲目性;再次,乡镇企业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的认识非常欠缺,并且缺乏对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以及程序化的深刻认识。

(2)权力制衡缺失。乡镇企业往往都是家族企业,企业创办者更相信血缘关系,导致其人事政策难以做到任人唯贤,容易出现“家长制”现象;与此同时,由于很多乡镇企业的高层治理缺乏,内部组织机构设置混乱,责权利不统一,从而导致其各项经营决策和规章制度难以顺利执行。

(3)人力资源政策政执行不力。由于任人唯亲的人力资源政策导致其人员素质偏低,即使吸引到高素质人才,也对他们不给予重用;与此同时在狭隘的自身利益、落后的管理观念等等一些因素影响下,一些员工缺乏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致使其人力资源难以适应经营管理和市场变化的要求。

(4)企业文化落后。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哲学、价值观、企业精神、信念、企业定位、企业形象、仪式、符号、企业风尚、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其中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新世纪,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的生命线。而乡镇企业由于高层管理者的目光短浅和自身规模较小,导致他们在企业文化方面很少能够有所作为。

(二)乡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力相对弱化 乡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主要包括各控制环节的落实,会计信息的及时与正确处理以及对内部会计控制监督等三个方面。

(1)各控制环节的落实方面。首先,乡镇企业由于对内部会计控制不够重视,往往导致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成为一纸空文;其次,很多乡镇企业管理层规范化意识缺乏,导致业务流程随意调整等现象时有发生;再次,乡镇企业员工程序化意识缺乏,不按规定操作现象严重。

(2)会计信息及时与正确处理方面。据调查有不少乡镇企业的会计机构设置不合理,或是设置不全面;同时,有些乡镇企业的会计人员设置不符合会计法规,其会计人员素质低下,甚至根本不懂会计核算;另外,有些乡镇企业还存在建账不规范,会计核算违规操作等现象。

(3)内部会计控制监督方面。由于任人唯亲的人事安排使得乡镇企业管理层难以监督下属,或是对下属疏于监督,从而对乡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监督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三)乡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章程相对缺乏 据相关统计,我国某些地区的乡镇企业,尤其是私营性质的乡镇企业,由于没有战略眼光,而缺乏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关的文字章程;有些乡镇企业即使有某些内部控制方面的章程,但也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简单地照搬、照抄一些文字,这样的章程实际上很难在内部控制实务中发挥作用;另外,也有一些乡镇企业虽有能够参与实践指导的相关内部会计控制章程,但其章程设计不够充分和协调。

二、建立与完善乡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 乡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合法性原则就是指要在执行国家法律和法规的基础上,制定本企业切实可行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一般而言,就是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要在内容上与《会计准则》、《会计法》协调一致。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到会计要素的记录和报告以及确认和计量的各项规定符合《会计准则》中的一般原则;与此同时,在评价会计工作组织、会计报表、会计账薄和会计凭证时,应当充分考虑《会计法》中的各项相关规定。总之,要保证乡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国家的法律和法规范围内运行。

(二)健全性原则 健全性原则要求乡镇企业会计所反映的经济活动,应当是整个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会计工作的程序和内容必须健全;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既要符合乡镇企业长远发展规划,注重企业短期效益,同时又能够涵盖到企业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并要求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健全。目前有不少乡镇企业在内部会计控制的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很多局限性,仅从财务单方面出发考虑问题,往往无法兼顾,导致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名存实亡”。

(三)协调性原则 一般来说,促使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具体目标处于帕累托组合状态是企业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的一个重要目标。与此同时,作为一项制度控制的内部会计控制也是单位内部分工协作的重要体现,而不是故意限制措施。一个完善的乡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必须明确会计系统内相互协作的岗位与职责分工,有时,同一职责也可分别由两人担当,但必须协调两个角色之间的相互协作关系,从而避免由于不分主次产生的相互扯皮现象。

(四)相互牵制原则 乡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应在岗位之间建立起互相监督的机制,从横向来说,要使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工作或记录相互制约;从纵向来说,要使下级受上级的监督,上级受下级的牵制。另外,就乡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相互牵制原则而言,还要使一项经济业务活动的各项环节或岗位进行相互制衡,不相容职务应进行分工控制,不能出现一个人全过程经办同一项业务的现象,规定管钱、管物、管账人员要相互分离,以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

(五)动态性原则 乡镇企业要随着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因此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也要做到与时俱进,以始终保证内部会计控制的适应力和活力。与此同时,在评价乡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适应力和活力的时候,还要有一定的动态性与前瞻性。

(六)适用性原则 制定乡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要从便于实际运用出发,使得其制度具有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特点,为此就需要通过选择恰当控制方法和手段,尽量做到精兵简政,以及通过避免重复劳动来实现。总之,乡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适用性可概括为“制度具体、内容规范、操作性强、易于理解、灵活调整”。

三、建立与完善乡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实现路径

(一)正确把握控制目标 控制目标是进行内部控制所必须遵循的坐标,它不仅决定了内部控制的规模和方向;而且也规定了内部控制循环周转的出发点和归宿,决定了内部控制方法的确定和机制的建立,体现了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成本。因此,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就是引导内部会计控制正常有序运行的坐标。从一般意义上讲,可以将内部会计控制目标总结为两点:一是保证资产安全完整;二是保证会计资料能为实现企业目标服务。这样以上述目标为指导,才能对乡镇企业实施会计控制产生有效引导。

(二)在企业内部建立相对独立的审计部门 乡镇企业高层管理者可以通过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加强对企业财务会计工作进行监督,并且通过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任命控制来加强审计负责人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和确保审计人员的高素质,从而保障内部审计部门独立行使监督的权利和内部审计人员对乡镇企业经营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系统进行独立评价和再监督。

(三)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提高乡镇企业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是规范会计人员行为和确保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一般而言,为了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加强会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组织财会人员学习《会计法》;其次,要多方面提升一般会计人员和会计管理人员的内部监督意识和法律意识;再次,要完善会计人员知识结构。

(四)建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风险评估、内部控制环境、信息与沟通、控制活动和监督等要素是一个相互支持的系统。风险评估是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一个重要条件,内部会计控制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前提,信息与沟通是内部会计控制得以落实的重要工具,控制活动是内部会计控制的重心,监督则是内部会计控制实施的保障,总而言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的乡镇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建设,不能只从一两个方面入手,而应在包括控制活动在内的所有方面都进行系统设计,才能收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五)恰当选择内部会计控制方法 内部会计控制方法是乡镇企业为实现内部控制目标而采取的具体做法或手段,其优劣对于实现乡镇企业内部控制目标至关重要。事实上不管是监督、还是控制,采取放“马后炮”的事后惩罚的方法都是不可取的。而应当把关键点放在事前控制上,即要通过在事前就确定好的标准或定额来限制企业的行为,以便防患于未然。当然由于市场环境千变万化,所以也不应放松事中控制,而要注意事中的及时处置或调节已经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

参考文献:

乡镇企业 篇7

一、北京市乡镇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乡镇企业是北京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是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主要途径。随着采掘、有机果蔬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以及食品工业、饲料工业的发展, 乡镇企业正在将农村的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商品优势。

(一) 北京乡镇企业发展特点

1、乡镇企业在促进地方经济中仍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据北京乡镇企业局有关部门统计, 2007年北京市乡镇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保持适度稳步增长, 乡镇企业总收入将为2000.6亿元, 利润总额164.7亿元, 增加值561亿元, 工业增加值286.5亿元, 出口产品交货值160亿元, 5项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幅主要为12%、10%、10.5%、11%和8.6%。

2、乡镇企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 其中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随着北京新的城市规划的审定, 确立了北京“国家首都、历史名城、国际城市和宜居城市”的未来定位, 北京农业发展也相应的定位为都市型现代农业, 这就为北京乡镇企业的发展确立了大环境, 北京乡镇企业从注重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发展, 突出服务城市、促进城镇发展的功能。特别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使民俗游等新的旅游业态正在兴起, 市区、近郊、县城、乡镇几乎都在挖掘自己的自然、文化、历史等旅游资源, 积极地与政府所倡导的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对接, 体现“生产、生活、生态”为特征的都市农业属性。以顺义区为例, 截至2008年5月底, 村级二、三产业发展到20184个。村级二、三产业总收入前50名的村共完成收入54.8亿元、利润总额3.7亿元、税金2.2亿元, 分别占其总数的74%、60%和75.8%。其中村级二、三产业收入超亿元的有12个村。

3、吸纳劳动力功能不减, 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2007年北京市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目标, 以农民就业基地建设为载体, 以积极招商引资、盘活闲置资产、深化企业技术改造为手段, 北京市乡镇企业局有关数据显示:到2007年底, 北京郊区各区县可以盘活闲置土地11000亩, 闲置资产13.5亿元。54个农民就业产业基地建设促进了新上项目向小城镇集中, 仅2007年上半年就有65个大项目进入农民就业产业基地, 目前总计入区企业已达1900家。实现了规模扩大、效益提高、水平提升。2007年北京市乡镇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10%以上的增幅, 新增“4050”人员 (“4050”是指在就业方面40岁左右和50岁左右的无专业技术人员) 就业1万人次以上, 乡企职工人均工资达到9176元, 同比增长8.1%。

4、专业村发展迅速。

调查发现二、三产业专业村的前身是工业大院、村级工业园。如顺义区现有66个二、三产业专业村, 带动农户1.8万户, 从事主导产业劳动力3.4万人, 完成二、三产业收入57.7亿元, 占专业村总收入的89%, 占村级二、三产业收入的78%。典型的二、三产业专业村有北石槽镇下西市服装专业村, 李家史山医药专业村、赵全营镇北郎中农产品加工专业村、马坡镇石家营村的家具建材专业村, 牛山镇后晏子的木器加工村等。一般来讲, 专业村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有3个:一是主导产业收入占村收入要达到70%以上;二是从业农户占专业村农户占60%以上;三是专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要比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20%以上。

(二) 北京乡镇企业有待完善

1、由于城市的不断扩张, 乡镇企业的规模受到土地制约。

北京正在从目前的单中心环状发展模式改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多层次空间发展模式, 形成“东部发展带”和“西部生态带”的大城市布局。城市新区的拓展, 使北京土地日益金贵。多数乡镇企业的资金有限, 不可能再在“领土”上进一步拓展, 只能在原有企业基础上盘活闲置资产和进一步升级, 将企业做大、做强。

2、乡镇企业发展落后于都市发展的步伐。

尽管乡镇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相对于城市发展来讲仍不尽人意, 主要是由于发展指导思想、资金、设备、技术等诸多主客观因素的限制, 其产品质量和规模还不能满足都市发展的要求。据调查, 由于企业生产成本较高 (主要是人工成本) , 为了短视的经济效益, 在提高产品品质方面存在惰性。比如有的蔬菜生产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不愿采用低毒的农药或有机肥, 或不愿较多地雇人除草而采用除草剂。凡此种种, 其生产产品已经与城市发展的品质需求产生较大差异, 档次亟待提高。

3、乡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乡镇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 从理论上讲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数量多、效率高、周期短、成本低等独特优势。但是, 据调查发现, 乡镇企业自主创新认识不足, 重视不够, 导致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压力、动力不足,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同时, 科技基础差, 科技人才匮乏, 对未来发展埋下了致命的隐患。为数不少的企业对北京智力资源利用有待大幅度提高, 如一些乡镇企业没有采取“借智”来聘请技术顾问, 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也没建立长期的互惠互利的协作关系。即便有的企业与某些大学或科研机构签署了科技扶持协议, 但还仅限于一些技术推广或学生实习基地, 缺乏开发与产业化有机结合的长效机制。

4、外生竞争力有待于提高。

随着北京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 许多企业都瞄准了国际市场。但由于乡镇企业的规模大多属于中小企业 (当然也存在相当规模的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 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管理、科技、财力等诸多方面的差距, 以及在农产品标准化、加工、营销等方面的薄弱, 使不少乡镇企业还难以在市场方面具有长远眼光。据调查, 一些乡镇企业仍然将目光盯在北京京郊市场, 满足于眼前的市场划分, 没有将市场目标定位于北京乃至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的大市场, 尤其是没有充分利用北京国际城市的优势, 来吸引外部技术, 学习外国的制度, 吸引外国资金, 形成外生竞争力, 在进出口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环境变迁对北京乡镇企业发展带来的挑战

(一) 国际环境使竞争呈现国际化趋势

“冲出亚洲, 走向世界”这曾是让人振奋的口号, 似乎是一种“冲出去才能彰显实力”的原始冲动, 成为企业为之奋斗的目标。而加入WTO之际, 又出现了“狼来了”的惊呼, 企业已鲜明地感觉到国外竞争对手的强大。现在已经到了WTO后过渡期, 一切似乎并没有像人们所担心的那样“糟”, 这就说明一些企业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威胁”已经到来, 因为现在不是“走出去”的问题, 而是在当地是否站住脚的问题。“国际市场国内化, 国内市场国际化”使世界已经变小成为“地球村”, 不管是否愿意, 乡镇企业的竞争对手已不仅仅是乡镇企业, 而是国家级的大企业和跨国公司。

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末, 北京市实有外商投资企业13237户, 同比增长9.72%, 其中合资企业4482户;合作企业680户;独资企业8048户;中外股份公司27户。北京市外资投资总额累计达到876.21亿美元, 注册资本480.35亿美元, 其中外方认缴额379亿美元, 与2006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5.72%、31.14%、37.14%。从产业分布看, 第一产业94户, 占总户数的0.71%;第二产业3649户, 占27.57%;第三产业9494户, 占71.72%。北京市累计实有外国 (地区) 企业驻京代表机构12873户, 外商投资企业分支机构6769户。值得注意的是中外合资、合作企业比重持续减少, 外商独资经营企业比重进一步增大。可见, 北京市场的竞争态势是逐渐加大的, 乡镇企业必须意识到在家门口所进行的就是国际竞争。

(二) “资源诅咒”命题的新启迪

自然资源丰裕是一种“上苍”的恩赐, 罗斯托也认为丰裕的资源可以为经济起飞提供很好的支持。但这种经济学观点实际上要有一个重要的前提, 即在财力、人力、技术等诸多要素能够协调统一的作用下才能使自然资源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此, 美国经济学家Sachs和Warner (1995) 研究了世界上71个国家1970-1989年自然资源状况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Sachs和Warner (SW) 以自然资源丰裕度 (以矿产品出口占总产出的比重为代表性指标) 、市场开放度、投资、经济制度等为主要变量, 检验一国的经济增长与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之间的相关性。其研究结论是: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确实存在相关性, 但却是一种负相关性, 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与地区, 经济增长反而慢于自然资源稀缺的国家与地区, 这就是“资源诅咒”命题。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过去各个国家特别重视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 其背景是存在严重的贸易壁垒和要素流动的壁垒。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 比较优势对一国的意义明显衰减。经济全球化包括自由贸易的全球化、投资的全球化和金融的全球化。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资源, 不仅包括本土的资源 (如国内的资源禀赋) , 还包括外来的资源 (如从国外进入资本、技术和管理) , 在不少产业部门很有可能是从国外进入的资本和技术要素起主导作用。这时一国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已不像过去那么突出。比较优势在许多场合可能不是禀赋资源的比较优势, 可能会是外来资源的比较优势 (洪银兴, 2002) 。

来自北京市发改委的信息:北京自然资源严重匮乏, 人均水资源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8, 人均土地资源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5, 能源供应也比较紧张。近年来, 随着全市常住人口规模的快速膨胀, 资源瓶颈约束的矛盾日趋突出。因此, 北京乡镇企业的发展不能打自然资源和能源资源牌, 要充分认识到第一产业发展的局限性, 以及第一产业提升的迫切性, 要通过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的相关企业来进一步提高初级产品的附加值, 特别是利用北京的开放政策, “借智、引智;借资、引资;借技术、引技术;借管理、引管理”全面提升自己的竞争实力。

(三) 新农村建设带来新契机

建设新农村的根本途径在于城乡统筹。目前农民的资本积累还没有完成, 仅靠农村自身发展来改变落后面貌, 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 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对农民限制过多、服务过少。公共资源分配向城市倾斜, 农村投入比例过低, 是造成城乡差距的主要原因。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城市在得到一定发展并具备相应能力后, 必须带动和支持农村发展 (牛有成, 2006) 。2006年, 北京市城乡投资比例出现历史性“拐点”:对郊区投资比例首次超过城区, 达到52%。随着2007年和2008年政府农村投资力度的进一步加大, 乡镇企业遇到了新的发展机遇:目前北京把建设农民就业基地和二、三产业的发展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 而乡镇企业恰恰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通过加快发展乡镇企业来推进新农村的产业发展。同时, 新农村建设中, 政府整体财政分配已向农村倾斜, 专项扶持资金扶持重点是农村二、三产业, 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对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据调查, 政府为引导有机蔬菜的生产, 为一些有机蔬菜生产企业免费提供太阳能灯、太阳能灭虫灯等设施, 以及低毒农药和有机肥等。其中每个太阳能灭虫灯价格逾万元, 仅此一项就大大降低了有机蔬菜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另外, 北京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这将为乡镇企业“外引内联”提供很好的机遇。

三、基于企业再造理论, 推动北京乡镇企业发展

企业再造理论的出现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 它的产生主要是针对美国企业所深刻感受到的来自日本以及西欧发达国家的严重挑战, 同时, 进入信息时代之后, 人们的需求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令人瞠目的变化, 市场进一步细分, 而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使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甚至出现“价格战”等恶性竞争, 给社会资源和财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面对全球企业经营环境迅速的变化, 一些业绩颇佳的美国企业由于没有意识到变化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墨守成规, 逐渐丧失了竞争优势而陷入困顿之中。20世纪80年代以后, 美国企业对日本企业进行了认真的考察与分析, 并将日本的做法“嫁接”到美国企业, 然而, 这种改良收效甚微。20世纪90年代以来, 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哈默 (M.Hammer) 和詹姆斯·钱皮 (J.Champy) 以《再造企业———工商业革命宣言》一书 (1993) , 在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中掀起了一场工商管理革命。企业再造理论认为, 必须对现有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组织模式、运作机制等进行彻底的断骨折筋式的重组再造, 才能有助于企业迅速获得再生。企业再造活动绝不是一次改良运动, 而是重大的突变式改革。

美国企业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所面临的变化, 对于现在北京乡镇企业来讲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在对北京市乡镇企业调查中发现, 面对巨大的企业生存环境变迁, 一些企业并没有真正地做好准备。传统的管理理念、一成不变的工艺流程、僵化的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乡镇企业发展中巨大的威胁。乡镇企业要想借助新农村建设的东风, 必须审时度势, 依据企业再造理论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

(一) 城乡统筹, 协调发展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界的法则, 也是市场竞争的法则。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必须适应其赖以生存的环境, 要与环境协调发展。北京的城市发展定位已经对乡镇企业发展提出了要求:要与生态环境的要求相适应, 要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相适应, 要与城市发展进程相适应, 要与国际化大都市身份相适应, 要体现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特征。这就要求乡镇企业必须从发展战略的角度, 进一步认清北京发展的大环境, 对企业发展进行重新定位, 包括产品定位、市场细分以及经营战略的再思考, 以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企业再造需要对那些原有的、固定的思维定势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通过创造性思维, 促进基本信念的重大转变。要积极地通过内在机制的变化去迎合外在环境的变化, 充分利用北京的智力资源、政策资源、资金资源、环境资源, 形成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切实强化对乡镇企业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的认识, 做好市场调查与预测, 是乡镇企业企业再造的重要任务。

(二) 以提高效益为目标, 打造核心竞争力

乡镇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发展, 必须将提高效益作为核心任务, 从企业再造角度, 就要在业绩上取得“跨越式发展”。哈默和钱皮为“跨越式发展”制定了一个目标:“周转期缩短70%, 成本降低40%, 顾客满意度和企业收益提高40%, 市场份额增长25%”;其目标就是从企业竞争力这个指标上赶超竞争对手。对于城市发展来讲, 这里的效益不仅仅是指经济效益, 还要包括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也是社会发展对乡镇企业的要求。

(三) 流程重组, 赢得优势

传统的分工理论侧重的是将任务层层分解, 将任务又落实到人, 以提高每个人的工作效率, 所谓“化整为零”的工作思路, 最终企业的工作重心就放在任务上。而企业再造的理念就是要确立企业的终极目标———满足社会需求, 其关键技术是重新整合被分割得支离破碎的业务流程, 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和人力资源重组, 使企业更具管理效率和业务效率, 流程的出口就是向顾客提供较高的顾客让度价值 (顾客让度价值=顾客总价值-顾客总成本) 。哈默和钱皮将流程再造定义为“针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 并对它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 以便在衡量绩效的重要指标上, 如成本、质量、服务和效率等方面, 取得显著的进展。”目前, 一些乡镇企业仍然是“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从生产到配送无一不包, 缺乏核心优势。这些企业应当借助流程重组, 引入“虚拟组织”的理念, 通过剥离、外包等手段, 促使组织结构扁平化, 创造竞争优势。

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 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回顾乡镇企业发展的历程, 其社会价值已经得到公认, 在国家进入人均GDP1000-3000美元这一新的历史阶段, 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 乡镇企业必将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

摘要:乡镇企业有效地带动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 特别是在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工业化、推进城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等方面都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基于北京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 着重分析了乡镇企业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变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而基于企业再造理论提出了乡镇企业必须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进行有效地内外资源整合, 才能持续发展, 再铸辉煌。

关键词:乡镇企业,城乡统筹,企业再造,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北京中经纵横经济研究院.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EB/OL].中国行业经济信息网, 2008-07-10.

[2]、顺义区村级二三产业情况及问题分析[EB/OL].北京乡镇企业网, 2008-07-11.

[3]、北京市乡镇企业局.市乡镇企业局2007年度工作总结和2008年工作安排 (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乡镇企业专业会) [Z].

提高乡镇企业产品质量水平 篇8

乡镇企业及产品质量现状

乡镇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营规模也从当初的作坊式家庭工厂逐步演变成企业, 甚至于集团性企业, 规模不断扩大。以河南省浚县为例, 河南省浚县位于豫北, 是典型的农业大县, 河南省重要的产粮区, 该县乡镇企业多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截止2013年中旬, 浚县共有集团性乡镇企业一家 (河南省中鹤集团) ;中型乡镇企业7家, 如:河南省益民面业有限公司、河南省谷夫食品有限公司和浚县天龙面业有限公司等;其余30余家均为小型乡镇企业和非乡镇企业。浚县乡镇企业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有5家, 其中亿元以上达1家, 如典型的位于王庄乡的乡镇企业——河南省中鹤集团, 从当年的百十人的小型淀粉生产加工厂, 发展到现拥有职工2000余人、下属6个公司、资产上亿元、年销售产值达数亿元。涉足农业产品深加工项目生产速冻食品、淀粉及淀粉糖、米面食品、腐竹、糖果等, 具有多个“河南省名牌”产品。大型民营企业——河南省益民面业有限公司,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产值已经超千万元、产品荣获“河南省名牌”称号。在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下, 全县乡镇企业的生产规模每年都在呈不断扩大、上升趋势。

近年来, 随着乡镇企业质量意识的觉醒, 大部分乡镇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 并添置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 建立化验室, 引进大批管理精英, 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使产品出厂合格率不断提高。例如:浚县中鹤集团就拥有博士3名, 研究生50多名, 管理层全部具有本科以上文凭。浚县大部分企业都有自己的内审组, 能独立开展质量管理, 无国家标准的企业都实现产品标准备案。对出厂检验项目外的检测项目, 全部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并每年进行两次比对试验。使得浚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每年的省级定期监督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浚县乡镇企业通过多年的发展, 绝大多数企业老板对市场经济逐渐加深了认识, 在质量管理上下功夫, 在创名牌上做文章, 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截止目前, 浚县共拥有多个“河南省名牌”产品。重视产品质量问题, 实施品牌战略, 实现品牌效应, 已经成为部分乡镇企业的共识。如拥有多个“河南省名牌”产品的中鹤集团, 在原来拥有淀粉“河南省名牌”的基础上, 通过生产设备升级改造, 检测设备高精尖发展, 引进新的生产项目, 经过数年的努力, 有逐步拥有腐竹、小麦粉等河南省名牌产品, 给企业带来无形的社会地位和巨大的经济地位。

随着乡镇企业经济的发展, 培养了一批企业管理人才, 并形成产业集聚性发展。如浚县王桥村, 共有豆制品生产加工作坊几百家多家, 主要生产豆腐、腐竹等产品, 在周边县市形成了“王桥腐竹”“王桥豆腐”“浚县豆腐皮”等知名土特产。近年来, 浚县政府审时度势, 通过引导和扶持, 淘汰卫生条件差, 生产能力弱的豆制品加工作坊, 引导具有旺盛生命活力的豆制品生产作坊逐步变为企业, 并形成了浚县产业集聚起区这一以豆制品生产为特色的工业园区, 通过协调监管部门和质量检测部门, 对园区内的企业实行动态管理机制, 重点抓豆制品生产的食品安全问题, 对出厂产品进行批批产品质量检验, 确保产品质量稳定。使得浚县豆制品这一特色土特产焕发出新的活力。

乡镇企业的产品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 镇企业主要分布在远离县城的农村, 多数发源于家庭作坊式生产模式, 企业负责人未受过正规的质量管理教培训, 文化程度偏低, 缺乏质量意识, 未能树立“食品质量安全大于天”的思想观念, 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较差, 受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较重, 小富即安, 凭经验办事, 不经常对企业开展质量意识教育和质量技能培训。其次, 些乡镇企业固定人员少、散工多, 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 多为初、高中文化程度, 不经权威机构培训考核直接上岗, 一些关键工序人员, 无法掌握质量控制点的工作要素和程序;一些企业经营者不愿重金招聘优秀的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 舍不得花本钱培训员工, 造成员工素质低下, 形成恶性循环, 无法保证生产环节关键工艺的产品质量控制和管理。大多数的乡镇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 生产现场混乱, 生产工序没有逻辑程序;有的企业虽然制定了管理制度, 但照搬照抄, 无法对应企业进行具体落实实施;有的企业质量职责不明确, 质量责任不落实, 质量管理浮于形式, 造成产品质量低下, 缺乏竞争能力, 使企业经济效益下降。

提高乡镇企业产品质量水平的对策

乡镇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 篇9

一、我国乡镇企业成本管理现状

我国乡镇企业现行的成本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企业市场竞争的需要,其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主要表现在:第一,各项基础管理薄弱。一些企业的各项原始记录、定额管理、计量验收、财产清查等基础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虽有制度但并不严格执行,形同虚设,失去了反映和监督作用,以至于有的企业成为无收支计划,无正常审批手续,无领报制度的三无企业,成本管理成为一句空话。第二,成本费用指标考核不力,不能充分调动企业各部门成本管理的积极性。有些企业虽然下达了一些成本费用考核指标,但未能将各项指标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缺乏严格的奖惩制度,使干部和职工对消耗和费用开支无责任感,影响了人们从事成本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2、成本管理观念落后。许多乡镇企业由于历史上、地域上的一些客观因素普遍存在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的现象,表现在成本管理的范围、目的及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很多企业仍将成本管理的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甚至只包括生产过程,只注意投产后的成本管理,忽视投产前的产品设计以及生产要素合理组织的成本管理,;成本的控制偏重于事后的反馈,而事前、事中控制不力,没有切实贯穿于从产品设计到产品产出的全过程;成本管理的目的局限于降低成本,较少从效益角度看成本的效用,;降低成本的手段也主要依靠节约方式,不能应用成本效益原则,通过发生成本来实现更大的收益。

3、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主体的确立失误。长期以来,人们存在一种认识偏差,把成本管理视作财务人员、少数管理人员的专利。认为成本、效益应由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负责,而把各车间、部门、班组的职工只看作生产者,导致成本管理者不懂技术、懂技术者不懂财务,广大职工对于哪些成本应该控制,怎样控制等问题无意也无力过问,成本意识淡漠。

二、当前金融危机下面临的新的成本管理问题

1、新产品的技术成本。乡镇企业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下需要壮大发展,引进新产品的生产技术,实现产品升级,这就需要考虑产品新技术的成本问题,如何将企业新产品的引进成本降到最低,就需要充分考虑企业原有的厂房、机器设备以及技术人员等问题。

2、人力资源成本及冗员的处置成本。企业转产是企业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转产意味着企业必须引进新的生产技术及管理机制,其中必然包括新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同时由于新技术的引进,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有些生产力水平较低的职工不能适应新的生产技术,则必须分流,企业面临对新引进的人力资源及分流人员进行成本控制的问题。

3、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企业在决策中,从多个可选择的方案中选取一个最优方案,放弃其它一些次优方案,被放弃的方案可能得到的利益即为所选最优方案的机会成本。尽管机会成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成本”,既不构成企业的实际支出,也不计入会计账簿,但却是在决策中必须认真考虑的一个现实因素,否则就有可能决策失误。

4、机遇成本。当前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机遇(时间)成本受到以下两个方面的行为因素制约:一是企业行为,即企业是否能够正确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同行业现状及走势,根据企业实际,果断地提出企业的发展规划和方案。二是政府行为,即政府是否能敏锐地把握当前形势和政策导向,积极有效地组织并引导企业发展,减少政府管理的中间环节和层次,使企业快捷地达到高效发展的目的。

三、我国乡镇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对策建议

1、加强产品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产品设计成本是指企业在进行产品设计时,根据设计方案中规定使用的材料,经过生产工艺工程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也是一种事前成本,并不是实际成本,也可以说是一种预计成本。企业在新产品投产以前,都要由企业设计部门进行产品设计。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应设计出产品使用的材料,经过的生产工艺,质量标准等条件。为了对新产品是否投产进行决策,应测算出该新产品的设计成本,若该产品的成本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则应进一步对产品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使之能够达到可用(规定)的标准。目前,企业计算产品成本的重点一般是放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成本指出,但是应当看到,在实际工作中80%以上的成本在产品设计时就已经确定了,要降低成本,当期成本的执行情况和现在的成本水平信息都应及时反馈给设计和计划部门,以此来改善产品的设计工作和整个生产操作过程。

2、加强原材料采购阶段的成本控制。采购材料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产品成本,甚至影响产品的销售价格,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如果企业能够直接控制材料的采购成本,则会提升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主要应:一是加强材料采购数量的管理和控制;二是加强对购进材料质量的检验,控制购进材料的质量;三是加强对购入材料成本的控制。购入材料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产产品成本的高低。因此,企业应对购入材料过程中发生的全部费用,包括从材料采购入库的整个过程所发生的费用进行控制,这些费用主要有材料采购部门的费用、材料的买价、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材料入库发生的检验费用等。

3、加强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我国乡镇企业传统的降低成本的方式基本是通过成本的节省来实现的,即力求在工作现场不浪费资源和改进工作方式以节约成本等,主要方法有节约能耗、防止事故、以招标方式采购原材料或设备等,属于降低成本的一种初级形态。现代企业需要寻求新的降低成本的方法,力图从根本上避免成本的发生。现代的ЛТ(适时生产系统),以“零库存”形式避免了几乎所有的存货成本;TQC(全面质量控制),以“零缺陷”的形式避免了几乎所有的维修成本和因产品不合格带来的其它成本。成本避免的思想根本在于从管理的角度去探索成本降低的潜力,认为事前预防重于事后调整,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发生。这种高级形态的成本降低需要企业在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通过重组生产流程来避免不必要的生产环节,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是一种高级的战略上的变革。

4、加强质量成本控制。质量成本是企业为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各种费用,以及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发生的损失费用。质量成本按其核算内容范围的宽窄,可分为广义的质量成本和狭义的质量成本两类。广义的质量成本其实质是直接或间接用于质量方面的所有费用,如从产品投产前的市场调查直到产品出售后的市场信息反馈等发生的全部费用。狭义的质量成本是指那些直接与产品质量有关的费用。我们所说的质量成本,是指狭义的质量成本。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控制质量成本,在产品的各生产工序应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规章制度,降低废品率,提高各工序产品生产的质量。在进行控制时,应做到在废品出现之前,就能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纠正,从而将废品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品上,进而控制产品的质量成本。

5、开展成本分析与成本考核。成本分析是根据有关成本资料对成本指标所进行的分析。分析的目的不同,所需要的资料是不一样的,所采取的分析方法也是不相同的。成本分析包括事前、事中、事后分析三个方面。成本考核是指定期通过成本指标对比分析,对目标成本的实现情况和成本计划指标的完成结果进行全面的审核、评价,是成本管理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监督和评价各部门、各单位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促使其履行有关经济责任,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企业必须建立定期的成本考核制度。

6、逐步引进ERP标准成本体系。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下,企业的成本控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不易也不可能实现各个环节的最优控制。ERP作为信息化条件下现代企业的内部管理平台除了提供全套的物流解决方案,监控和优化企业的整个生产流程外,ERP也为企业资金与成本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控制和丰富的分析功能。企业实行ERP标准成本体系可以帮助财务主管优化成本控制流程,减少大量繁琐的日常核算和核对工作;有利于从事前、事中、事后全方面控制成本。在ERP标准成本体系中,产品、产成品和销售成本均以标准成本计价,并同时记录成本差异,可以大大减少期末成本计算的工作量,简化日常账务处理。同时,采用ERP成本管理,在通过库存系统、工资系统、固定资产系统等取出相关成本数据或手工录入数据后,系统就可以自动进行成本计算,生成完工产品成本报表、在产品成本报表、成本差异分析表等报表,并保证各种数据来源的惟一性,确保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正确性,从而避免了手工做报表的繁重工作量和差错率。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作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成本控制信息的处理提供了现代化的工具。LOTUS、EXCEL等电子表格软件有强大的表格处理、数据库管理与统计图表处理功能,灵活方便,使用成本低、效率高,利用这些软件可以方便快捷地辅助管理人员对成本进行预测、决策,并可对控制过程实施监控分析,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胜群:《企业成本管理战略》(第一版)[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年。

②胡玉明:《高级成本管理会计》(第一版)[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③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第二牍)[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

④??达五:“价值链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4年第2期。

[5]王斌、高晨:“论管理会计工具整合系统”[J],《会计研究》2004年第4期。

乡镇企业 篇10

更为重要的是近几年国家对产业政策进行了大的调整, 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进行限制, 不锈钢企业同样属于高耗能企业, 要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胜出, 唯一的出路就是淘汰落后加工工艺, 这就迫使乡镇企业要加大技术改造的投入。各类研发和技改项目要企业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乡镇企业和国有大企业相比, 最大的劣势就是资金的融通问题, 国有大企业有政府的财政扶持, 而乡镇企业更多的却需要自己融资。在这样的背景下, 现代财务管理与融资策略对乡镇企业显得尤为重要。

一、乡镇企业中有效融资策略分析

现代财务管理是一个量化的管理过程, 其目的是在企业整体目标下, 实现对资产购置 (投资) 、资本融通 (筹资) 、经营中现金流量 (营运资金) 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财务管理的最终目的是相关利益最大化, 也就是同时考虑到股东、债权人、员工、顾客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而对像戴南不锈钢企业来说, 需要大量的流通资本, 因此资本融通、 (筹资) 又是整个财务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那么选择一种切实可行的融资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乡镇企业有效融资策略选择

目前戴南不锈钢企业的有效融资策略主要有自筹资金、公司借款、债权融资三种。

1. 自筹资金。

自筹资金的主要来源是企业的未分配利润的积累, 这是成本最低、风险最低的融资方法, 但这种融资方法获得的资金是有限的, 对流通资金需要较少的企业来说, 这一方式是可行的, 而对于不锈钢企业来讲, 则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

2. 公司借款。

公司借款的方式主要有向股东借款、向公司供应商借款 (商誉融资) 、向银行借款、向非金融机构借款、发行债券等。

向银行借款是戴南不锈钢企业目前最广为使用的一种融资方法。融资额度大, 相对稳定。目前, 银行一般为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 使用年限大都为半年到两年不等, 最常见为一年时间。银行为企业提供锦上添花的服务, 这给企业带来了部分的心理压力。随着国有银行的企业化, 银行的中间业务增多, 银行会将压力转嫁给企业, 而因为企业现金为王, 常不得不接纳银行提供的中间业务。通常银行的贷款利率会在基准利率上上浮~30%, 但同时会附加更多的中间业务, 而中间业务加大了企业的财务压力, 使真正的融资成本在基准上上浮70%-100%。同时银行会加大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监控, 一般会随时观察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 如:偿债能力指标资产负债率;生产周转情况指标库存周转率;回款情况指标应收帐款周转率;盈利能力净利率、利息保障倍数;现金支付能力现金流量表。

如果资产负债率超过60%, 银行会停止贷款, 净利率低于5%银行会加大对贷出款项的监控。而通过银行贷款能发挥利息的优势, 现在财务管理中投融资管理的MM理论利用公式避税收益的现值=tc*r*B/r=tc*B (式中:tc为公司税率;r为债务利率;B为债务的市场价值) 来证明避开破产成本的因素, 公司负债越多, 避税收益越大, 公司的价值也就越大。可以得出结论:税收的存在是资本市场不完善的重要表现, 而资本市场不完善时, 资本结构的改变就会影响公司的价值, 也就是说公司的价值和资金成本随资本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有杠杆的公司的价值会超过无杠杆公司的价值 (即负债公司的价值会超过无负债公司的价值) , 负债越多, 这个差异越大, 当负债达到100%时, 公司价值最大, 当然MM理论存在着假设前提。银行贷款中部分中间业务, 并不能让企业税前支列, 增加了企业的税务负担。但无论怎么说, 笔者认为银行贷款是几种融资方式中最常用, 利率相对较低的一种, 如果企业能达到银行的指标, 则可以优先选用这种融资方式。

向非金融机构借款也是戴南不锈钢企业常用的一种方式。随着国家金融政策的几次调整, 每一次银根的紧缩, 同时企业融资需求的增加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这个国际国内现状的存在, 都致使融资租赁业务在悄然地迅速发展。大部分出租方在财务分析和管理上大都是专业人才, 利息计算重重设环, 而承租赁方因为接触该类业务较少, 信息和专业知识的不对等常会给企业带来很重的财务负担。融资租赁常会分为售后回租的形式, 双方通过协议完成售后回租业务的程序操作, 在利率计算时, 大部队租赁方采用年金折算法。首先, 在分析融资租赁实际利率时, 要应用中财务管理的中现值 (P) 、终值 (N) 、年金 (A) 的问题。特别值得关注的点为:租赁保证金的收取、手续费的收取、保险金费的收取、变向的先付租金行为、减少保证金利息收入的行为, 都会造成实际利率的大幅增加。而且有些租赁公司会以另一种算法:每月付款额=本金*年利率/年, 如果该以这种算法要求企业付出年金, 则企业的实际利息也会大幅增加。如果不经过细致的财务管理的测算, 或反复的商务谈判, 有时融资租赁的利率将高达年20%以上。而且租赁合同中标明的利率只有6%-7%, 只有企业的边际贡献率超过实际利率时才有必要考虑到融资租凭的方式。融资租赁和银行贷款相比优势是:大部分租赁公司不太过于关注产业政策, 而更关注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融资租赁通常为3年期贷款, 增加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增加企业的流动比例和速动比例;一旦业务形成, 无意外情况为不可撤销合同, 使企业整体规划更加稳定;无中间业务, 所有费用可税前列支。

3. 债权融资。

所谓债权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借钱的方式进行融资, 债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 企业首先要承担资金的利息, 另外在借款到期后要向债权人偿还资金的本金。债权融资的特点决定了其用途主要是解决企业营运资金短缺的问题, 而不是用于资本项下的开支。

债权融资的收益主要来自负债利息抵减所得税形成税盾所带来的税收节约。负债利息抵减所得税形成税盾将带来税收节约收益, 在同类风险的企业中负债经营公司的融资成本等于非负债公司的融资成本加上风险报酬, 因此负债越大, 公司价值越大。如果考虑财务危机成本和代理成本, 那么负债公司的价值是非负债公司的价值加上税收节约价值减去财务危机成本和代理成本的现值, 随负债的增加带来的破产成本会降低企业的市场价值。因此最佳资本结构应是在税收节约的边际收益等于财务危机边际成本加上边际代理成本之间的最适选择点。税收节约收益的大小取决于税收制度、会计政策和负债利息率。当企业税前投资收益率高于负债利息率时, 增加负债就会获得税收利益, 从而提高权益资本的收益水平。

双辽市全力推进乡镇企业发展 篇11

为推进全市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升级改造,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结合本地发展实际,双辽市提出了乡镇企业“三集中”发展思路,即村屯小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集中、引导分散经营乡镇企业集中形成产业集群,推进乡镇企业向低消耗、高技术、高效益的集约方向发展。小企业向小城镇集中。近几年来,双辽市积极鼓励机关干部、广大农民、下岗职工、退转军人等各类创业主体创办小企业,并引导村屯小企业向小城镇集聚,形成以小企业集聚促进小城镇建设、以小城镇建设推进小企业规范化发展的良性循环;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集中。在双辽市经济开发区内划出10平方公里作为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并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园区,2009年入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22户;引导分散经营的乡镇企业集中形成产业集群。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引导分散性经营的乡镇企业集中形成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群实现集约化经营管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目前全市已形成花生加工、稻米加工、畜牧养殖等特色产业乡镇,产业集聚初具雏形。

2.以强化融资服务为重点,破解融资难题

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对双辽市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外向型企业,产生的冲击也非常明显。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双辽市以强化融资服务为重点,化解和减少金融危机对乡镇发展的影响。化危机为机遇,趁此机会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把其培育成双辽市新型工业化的支柱产业;抓住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有力措施扩大内需这一重大政策机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投入资金帮助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区和企业做大做强。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大基地、大项目,以非均衡推进的方式,加快提升双辽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规模,吸纳大量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充分发挥担保公司融资担保服务平台作用,强化对乡镇企业的融资服务力度。

近年来,特别是2009年以来,双辽市始终把解决融资问题做为乡镇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担保公司为平台,不断加大对乡镇企业的融资服务力度,有效地破解了乡镇企业融资难题。

2.1担保贷款稳步增长 2009年当年新增担保贷款242笔,担保金额18871.9万元,同比增长3%,其中小额担保贷款3685万元,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担保贷款 15186.9万元。在保余额24417.9万元,其中乡镇企业和全民创业者贷款14556.9万元,占担保贷款总额的77%,同比增长了9%。

2.2担保能力进一步提升2009年,担保公司的实有资本达到8900余万元,担保能力4亿元。

2.3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 在2008年与省开行、吉林银行、双辽市农发行、双辽市农村信用联社合作基础上,2009年和省担保签订了联保框架协议,与省交行开展业务合作,目前公司积极申请加入东北区域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运营体系。

2.4信用等级进一步提高 2008年,双辽担保公司成为省开行助贷机构,信用等级BB,授信额度3000万元。2009年,双辽担保公司进行了复评,信用等级BBB,授信额度2.5亿元,风险限额4.2亿元。

2.5积极争取小额贷款贴息 向省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服务中心申请万民创业小额贷款贴息,共申请发放万民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189.71万元,受到贷款业户的一致好评。

3.强化項目支撑,扩大乡镇企业发展规模

在乡镇企业工作中,双辽市始终把项目建设做为乡镇企业发展的突破口来抓。抢抓机遇,上项目。近年来,双辽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等有利时机, 依托本地资源优势,重点围绕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加大项目开发力度,以项目开发促进全市乡镇企业发展。2009年,全市共开发500万元以上乡镇企业项目33个,计划总投资25亿元,当年完成投资13.1亿元,同比增长34%;突出重点,扶项目。对带动功能强、投资规模较大的双药集团金咳息胶囊生产线、瑞鑫机械铸造有限公司铸件项目等一批大项目,做到重点扶持,使这批项目能早日投产达产,利用项目的牵动,提高乡镇企业发展质量;广泛收集,储项目。双辽市广泛收集项目,建立了乡镇企业项目储备库,并实行动态管理,目前项目库已储备各类项目71个。

4.强化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建设,构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平台

双辽市着眼农产品加工业长远发展,积极搭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平台。在经济开发区内划出10平方公里作为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建设“一区两园”,即在经济开发区内规划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和工业项目集中区两个园区。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以植物油、饲料、花生、乳制品及肉禽加工为主。

为有效发挥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的载体和平台作用,双辽市进一步加快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区目前已“九通一平”,“两纵一横”的硬面路网已经成型,供电、供水、供气、供热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已经完善。同时,制定了示范区土地、税收、收费等优惠政策,通过优惠政策吸引了一批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先后到园区落户。

5.强化政策扶持和软环境建设,为乡镇企业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

在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上,体现一个“活”字。为进一步加快乡镇企业发展步伐,双辽市于2006年制定出台了《关于推动全民创业、加快中小企业暨民营经济(乡镇企业)发展的决定》。2007年设立了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发展资金,预算安排100万元,以后每年从企业新增本级财政收入中按20%比例提取,逐年积累,滚动使用。重点用于中小企业(乡镇企业)的贷款贴息、技术改造、融资培训等;在治理软环境上,体现一个“严”字。为加大对软环境的整治力度,双辽市像抓农民减负一样抓企业减负,加强环境建设。近两年来,共取消和减少收费项目60余项。

中国现代乡镇企业的问题与发展 篇12

一、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的确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是近年来, 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 也出现了一系列急需改善解决的问题, 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部分乡镇企业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民对商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很多乡镇企业仍然停留在低价冲量的阶段, 长期忽视质量问题, 部分乡镇企业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需求。另外, 乡镇企业经营者大部分不能树立“质量第一”的价值观念。他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追求短期利益, 过于片面追求生产速度和产值, 忽视产品质量问题。生产者不注重商品的质量无异于放弃对消费者的承诺, 这样的企业终究会被消费者放弃、被市场淘汰。

第二, 乡镇企业员工素质不高, 企业内部人才匮乏。中国的乡镇企业大多数是家族企业, 在员工聘用上基本采用本土本地化模式, 管理上更是任人唯亲。很少企业能建立完善的用人制度, 因此, 员工总体素质偏低, 人才结构不合理, 技术型人才紧缺。“以湖北省为例, 2012年底, 湖北省乡镇企业职工总人数458万人, 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27万, 比例仅5.89%, 仅武汉市劳动社会保障局对2118名技术工人的调查, 其中高级技师53人, 技师86人, 高级工96人, 分别占技工总数的2.5%、4.06%、4.53%”。乡镇企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匮乏已成为阻碍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障碍。另外, 部分乡镇企业在人才使用上也存在问题, 很多乡镇家族企业主要核心员工都是家族成员或者家族成员的亲朋好友, 外来工作人员即使能力强也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除此以外, 经常采用罚款制度来威胁员工, 削弱了员工的积极性, 在看不到任何前途的情况下, 很多员工选择离开, 另谋出路。

第三, 部分乡镇企业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导致乡镇环境污染严重。我国乡镇企业发展之初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 尽快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因此, 自然资源粗放化利用, 各级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和地方税收对环境问题漠不关心, 导致部分乡镇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另外, 广大农村地区的群众、干部、企业职工对环境污染问题缺乏全面的认识, 没有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此外, 多数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关注短期利益, 当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相冲突时, 都是以经济利益为重。因此, 部分乡镇企业偷排工业废水、废气, 环保设备大多成了摆设。与此同时, 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国家相关立法不到位, 到目前没有一部法律明确定义如何对乡镇企业环境污染活动进行法律惩罚, 导致环境保护部门遇到乡镇企业环境污染问题时无法有效进行执法和管控, 环境污染后也无法直接追究相关人员的职责和过失。

第四, 乡镇企业科技技术相对落后, 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长期以来, 中国的乡镇企业扎根农村, 重在以量取胜, 不注重核心技术的培养。经济环境良好的情况下, 微薄的利润还可以勉强维持企业的生产经营, 但当经济环境不好时, 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麻烦就暴露无疑。

二、解决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策研究

针对之前提出的乡镇企业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发展乡镇企业, 各级政府和企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解决企业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

1. 提高产品质量, 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当今, 质量已经成为企业存亡的重要因素, 质量好的产品会提升企业的形象, 当商品的价格大致相同时, 质量好的产品自然更容易赢得客户的认可和信耐, 要提升乡镇企业的质量,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 乡镇企业应树立质量第一的价值理念。企业可以组织员工学习《产品质量法》、3.15质量案例等相关知识, 提高员工对质量的重视。另外, 乡镇企业质量管理者应每年开展质量月教育活动, 对表现出色的企业员工进行表彰, 使企业生产、采购、研发等各个环节的员工自觉进行质量稽核, 在质量问题产生前将问题查找出来, 对质量问题的发生进行预防, 减少质量损失和生产成本。

(2) 乡镇企业本身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国生产的产品一直以低质低价的形象存在于国际市场, 然而, 目前国际社会对质量和环境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开拓企业市场, 企业应该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 一旦出现质量问题, 要彻底追究责任, 坚决把好质量关。

(3) 各级政府机关应该严格加强质量监管, 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企业要严格整治。各地方的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应该积极落实《产品质量法》, 强化质量监查, 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品和假冒伪劣产品, 应该立即曝光处罚, 查到一起处理一起。另外, 对部分质量意识松散的乡镇企业, 要通过批评教育来提升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质量意识, 督促其进行整改;对长期出现问题, 屡教不改的企业应责令停产, 吊销营业执照, 用法律和行政手段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 提升乡镇企业员工素质, 加速乡镇企业发展

乡镇企业要发展, 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是必经之路, 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企业员工的努力, 企业员工素质越高, 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速度也就越快。提升企业员工素质通常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乡镇企业和政府机关内外两方面要尊重人才、尊重知识, 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政府和企业可以通过运用政策和资源留住企业人才, 给他们提供良好的机会, 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 让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 为乡镇企业发展做贡献。

(2) 加强对乡镇企业从业人员技能和专业素养的培训。专业的培训可以有效提升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 增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呈现良好的工作气氛。乡镇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行业协会、校企联合、电大夜校等技术手段, 对乡镇企业员工进行法律知识、管理知识、市场营销、专业技能等方面知识的培训, 让员工通过知识培训可以进一步提升工作技能和专业水准, 在后面的工作中减少失误、减少废品、次品数目、提升产品质量水平。

(3) 改善乡镇企业内部人才提拔模式, 打破家族垄断的局面, 任人唯贤。乡镇企业应根据现在企业人才管理模式, 制定有效的人才奖励和惩罚模式, 形成人才为能是举, 建立以人才能力为核心的用人机制, 改变目前乡镇企业普遍存在的用人为亲, 以感情亲疏定职位, 企业内部高层都是亲朋关系的不利局面, 将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提拔到合适的岗位, 充分展现和发挥人才能力, 以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员工工作积极性。

3. 加大乡镇企业环境保护力度, 创新环境保护模式, 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资源。伴随乡镇企业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广大农村地区日趋出现大气、水源、土壤污染等问题, 农村的生态系统破坏严重。为此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性方针, 为响应党、国家、人民的号召, 实现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 政府和乡镇企业可从以下方面着手推动环境问题的治理和改善:

(1) 政府应完善和健全跟环境有关的各项法律法规, 不让污染环境的企业和个人有法律空隙可钻。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公然进行环境污染的企业, 应按法律手段加以严惩。同时, 政府应充实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的设备和人力资源, 让环境保护监管机构可以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 有效制止各类环境污染事件, 促进乡镇企业地方经济和环境保护同步发展。

(2) 加大环境宣传力度, 增强乡镇企业的环保意识。政府因组织专门的环境污染危害和环境保护培训班, 对企业主、企业管理者、广大农民群众、乡镇企业员工进行环保知识培训, 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政府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传播媒体对环境污染事件执法、环境保护知识进行专题报道, 增强社会的环境保护氛围。

(3) 增加治理环境问题资金的投入, 对成绩突出的企业和个人给予奖励。政府可以加大集体公共环境污染设备投入的力度, 如水源保护区的必要防护设备和告示等, 并通过定期的环境评比和检查检测, 鼓励企业积极釆用节能减排和高效节能的新技术, 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污染, 实现对污染的控制和预防。政府还可以通过媒体将优秀环境保护企业的做法向其他乡镇企业推广, 对环境保护优秀企业在行政审批等政策上给予优惠。

4. 加大乡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提升产品科技水平

技术创新在当今市场形式下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提升乡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关乎乡镇企业的生存和前途。提升乡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1) 政府和企业应营造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首先, 政府要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政策、法规和风险投资机制, 为技术创新提供政策和体制的支持, 大力鼓励乡镇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其次, 企业要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平台, 以积极的心态参与技术创新, 励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创新, 对技术创新人员进行奖励。

(2) 乡镇企业要注重技术创新资源的投入。首先要注重研发经费的投入力度, 只有持续的进行研发经费的投入, 才能使企业通过长期研发积累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其次, 乡镇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需要注重人才的开发和引进,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归根起来是人才的竞争。再次, 企业需提高生产设备的技术装备水平, 现代生产效率的提高越来越依靠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的提高。

三、分析总结

中国乡镇企业发展到现在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 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市场环境千变万化, 部分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如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低、人才不足等问题, 乡镇企业和各级政府需要正确认识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形势,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通过提升产品影响力、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企业技术和质量水平、改善人才开发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减少环境污染等方式提高竞争力, 为中国正在进行的经济建设做出新贡献。

摘要: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产物, 在提升农村生活质量、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 改革开放以来, 市场竞争激烈, 部分乡镇企业在市场上面临严重威胁, 一大批乡镇企业被市场淘汰出局。如何有效解决乡镇企业存在的问题, 提高乡镇企业竞争力, 使乡镇企业转危为安,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乡镇企业,问题,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陈天明.当前中国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之策[D].华中师范大学, 2014.

[2]胡瑜杰.中国乡镇企业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3]周建群.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镇企业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09.

[4]王胜利.农民收入问题与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D].河北经贸大学, 200.

[5]严彬.乡镇企业制度创新[D].南京理工大学, 2003.

[6]龚国富.乡镇企业发展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 2004.

上一篇:跨国公司环境责任研究下一篇:国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