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学校

2024-05-10

乡镇学校(共12篇)

乡镇学校 篇1

“无人监考”“自己判卷”“自主学习”“一堂45分钟的课程, 老师讲课不超过15分钟, 其余30分钟学生当主角”, 这样的情景在学校中能实现吗?带着怀疑, 笔者走进了这所位于北京市郊区的乡镇学校——山东庄中学。

山东庄中学坐落于有“中国大桃之乡”之称的北京市平谷区山东庄镇, 距城区80余公里。学校创办于197年, 现有9个教学班, 在校生200余人, 生源覆盖山东庄镇12个行政村。

在和刘军校长的交谈中了解到, 学校把“加强德育建设和德育研究, 运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机制, 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作为办学理念。经过研究探索, 结合学校现状, 确定了以“诚信教育”为源头、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的学校德育工作思路。从2012年开始, 开展了“诚信考试、诚信阅卷”“课堂30分钟学生当主角”“开展校园影音德育实践”等尝试。

起初, 老师和学生都存有疑惑, 家长也质疑。为了打消各方的顾虑, 学校将诚信教育开展得十分彻底, 不光诚信考试, 学生考试试卷全部由学生自己来判分, 就连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也是学生们自己商量出来的。刘军校长说:“山东庄中学虽然是一所乡镇学校, 但我们也有自己的梦想, 也可以办出自己的特色。开展诚信考试、诚信阅卷, 是我们对学生加强养成教育、理想教育、诚信学习教育的一种机会, 这也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强化其自主意识。”

学校开展“诚信教育”两年多以来, 效果明显。学校在平谷区中学的综合排名从末位跃升到中游, 孩子的班级荣誉感、自信心增强, 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被充分激发出来, 在互助和督促中, 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相得益彰、共同提高。教师也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用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教材和学生, 也在课堂上享受到教学的乐趣。学校的“诚信教育”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关注。

在“诚信教育”开展的同时, 学校领导和老师也一直在探讨如何创新方式方法, 创新德育工作手段。针对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行为表现, 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培养道德情感、指导学生行为出发, 学校引入了由教育专家选题, 《基础教育论坛》 (小学版) 、勤能教育、CCTV移动传媒联合推出的“勤能教育视频资源管理系统”, 系统提供的都是3~5分钟的精品德育视频, 内容很丰富, 数量超过了1000部, 目前已经在学校的课堂教学、班队会、课外活动中广泛应用。

精品德育视频资源对学校实际德育工作带来的帮助, 刘军校长给予了高度认可:“‘视频资源管理系统’在我校投入使用后, 老师们反馈系统所提供的视频资源非常有意义, 为老师上课提供了视频素材支持, 丰富了课堂内容, 孩子们也非常喜欢, 而且视频下载、截取等操作简单易行。学校通过播放《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视频, 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同龄人的榜样, 传递了正能量;播放《中国汉字听写大赛》视频, 使学生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激发了学习兴趣;我校教师上课、学校活动的视频上传完成后, 为老师使用视频、相互交流提供了便利。勤能的服务非常到位, 帮助学校做了大量工作, 有什么问题解决得非常及时, 没有问题时还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老师们希望勤能将来能在教学方面为我们提供更丰富的视频资源。可以说, 该系统的引入, 让我校在德育视频资源建设、校园信息化手段建设、学校德育工作综合管理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从学校出来, 笔者思绪万千, 一所乡镇学校, 在综合条件并不优越的情况下, 敢于尝试德育方法的改革创新, 应用信息化手段把影音多媒体应用到德育工作上, 这种作为深深地打动了我, 衷心希望能够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在信息化手段发达的今天勇于创新, 将创新应用到学校的每个一角落。

【链接】

影视展播: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形式

优秀影视对中小学生品德形成的正面影响已广受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视。随着数字化校园的蓬勃发展, 影音德育已经成为众多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模式。影视展播, 作为学校影音德育的一个重要手段, 因其操作简单便捷、效果深入心灵等特点得到越来越多的德育工作者的青睐。

影视文化具有直观的视觉效果, 很容易使观者取得心理认同。影视作品又具有极强的知识亲和力, 这种“动态世界艺术, 是声、光、情节的艺术结晶。好的作品可以成为人生的镜子, 它将人生的精华以很短的时间呈现在观众面前”。 (刘荃:《动态视觉艺术样式分类》) 正如鲁迅所言:“用活动电影来教育学生, 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在广大中小学校, “观影活动”作为影音德育的主要方式, 每个学期都会定期举行。如何让更多的优秀影视在中小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呢?CCTV移动传媒携手勤能教育、《基础教育论坛》 (小学版) , 组织教育专家精选影视素材、认真规划, 由专业的视频制作人员精心剪辑制作出一大批短小优良的教育视频, 分门别类, 建立了学校德育视频资源库, 为学校以影视展播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创造了便捷的条件。

影视展播, 就是利用校园中的各场景的视频屏幕播放具有教育意义的影视片断, 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展播的时间主要集中在课间、午餐、午休及放学后离校前,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 有意无意注意下, 使心灵如沐春天细雨般得到滋养。勤能德育视频资源库的建设者们根据学校德育展播时间零碎化的特点, 制作出的视频时长以3~5分钟为主, 内容的选取主要以《中小学德育大纲》中提出的十项基本内容为依据。这十项基本内容分别为:1.热爱祖国的教育;2.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3.热爱人民的教育;4.热爱集体的教育;5.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6.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7.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8.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9.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10.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中小学德育基本内容的这十个方面都可以在影视作品中找到大量适宜的教育素材, 剪辑后精心编成播单就可以随时播放。以“热爱祖国的教育”为例, 《中小学德育大纲》中明确提出:“教育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尊敬国旗、国徽, 认识祖国版图;初步了解家乡的物产、名胜古迹、著名人物, 祖国的壮丽山河, 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 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中央电视台的《中国地理》《走遍中国》《文化大百科》等栏目中, 就有大量的关于介绍我国名胜古迹、壮丽山河、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等节目内容, 这些优秀的影视节目经过剪辑, 就可以作为学校影视展播的教育素材。学生们长期在浸入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 耳濡目染, 在不知不觉中既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同时激发了对祖国的热爱, 民族的自豪感也悄然而生。

为了使影视展播这一德育形式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勤能教育视频资源为不同场景提供不同的与场景相适宜的展播内容。

1.操场展播。操场是学生运动、集会的场所。操场边大屏的展播内容要与体育或集会的主题相关。如在每周一升旗仪式开始前, 全校师生陆陆续续来到操场, 此时大屏上展播的内容或与国旗、国徽相关, 或是展播天安门及祖国各地的升旗仪式, 营造一种庄严的氛围, 激起学生对国旗的热爱之情, 使学生怀着崇敬的心参加升旗仪式, 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在“阳光体育”活动时间, 操场边大屏展播我国体育健儿在赛场上的英姿和训练时的场景, 会令学生在榜样的激励下, 更加投入地参加体育活动。

2.楼道展播。课间、午休、上下学时间中学生会在楼道中有短暂停留, 楼道展播宜为内容简短的循环播出。选择内容更注重宜时性、知识性、趣味性。节日当天, 楼道展播关于节日的来历、习俗等视频, 应时应景, 丰富学生知识, 也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除此之外, 可以根据本校教育特色, 制作出涵盖历史、传统、自然、安全、科技、环保、名胜等多方面内容的播单, 每天定时播出。学生在丝毫不增加负担的情况下, 一天天浸润在德育视频展播环境中, 自然而然地增长了知识, 受到了教育。

3.餐厅展播。餐厅是师生用餐的场所, 展播内容宜轻松愉快。可以选取一些有关礼仪、健康、节约、民俗、风景名胜等方面的内容播出。学生观看了这些方面的视频, 易于跟随着模仿去做, 久而久之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影视展播可以应用于学校生活的各个时间段, 把国家对于中小学生的德育要求具体化、形象化, 然后春风化雨般植入学生的心灵, 在润物细无声的浸染、熏陶下正面影响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勤能视频资源是学校德育真正的好帮手。

用户声音

北京市平谷区夏各庄联办中学:勤能教育与央视强强联合, 提供的视频资源品质高、内容全, 适合中小学课堂使用, 是立德树人的好助手, 值得全国推广。

北京市西城区中华路小学:系统具备自主管理功能, 老师可以自主上传, 还可以相互间共享、点赞、评论, 老师使用的积极性很高。希望在视频方面增加关于少数民族和促进民族团结等相关内容。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系统中的视频对老师课堂教学很有帮助, 不仅思想品德课的老师配合课程使用, 语文、音乐、美术老师也可以截取视频使用。开班队会的时候, 班主任也会根据主题在勤能教育视频中选播一些给同学们看。

四川省成都市双林小学:视频很丰富, 包含了爱国、传统文化、健康教育等多种类型。在我校德育相关课程, 主题班队会及学校的大屏上都能使用。

山东省胶州市第四实验小学:我校安装“勤能教育视频资源管理系统”后, 对我校的德育工作开展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乡镇学校 篇2

各位领导、各位父老乡亲代表、全体教职工:

大家好!经历为期十天的任职前公示,通过局领导班子审议,现任命我为xx镇xx学校校长,我被任命我为xx镇xx学校校长,这对我来讲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责任,我为我能有机会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尽一点绵薄之力而深感荣幸,在此,首先要衷心感谢组织对我的关心和厚爱,也对各级领导对我的信任和支持致以诚挚的谢意,乡镇学校校长就职演讲。我深知这个职位责任之重大,任务之艰巨。这不仅是大家对我的认同与接受,更是对我寄予希望与重托,我将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状态,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学习、扎实工作、团结进取、开拓创新,尽快熟悉和掌握我校的校情,身体力行,尽快把握我校的总体脉络,力求对我校的各个方面有一个客观的感知认识,并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尽快地走上正常的轨道,力争在任期内,不辜负组织的重托,不辜负各位领导的期望,以突出的工作业绩向局领导、镇领导以及全镇人民、全体教职工交一份满意答卷,以回报组织、各级领导、教职工及父老乡亲的厚爱与期望。

因为我是由教育局直接提名的,在座的有些人还不认识我,在此,我不妨做个自我介绍,我叫XX,现年40岁,中国共产党党员,大学学历,1990年7月至2004年7月在县教师进修学校任教师,2004年7月至今在县教育局教研室任副主任,演讲稿《乡镇学校校长就职演讲》。从教16年以来,我任了十三年的班主任,做了三年的县支教副主任,有六年到xx镇xxx中学挂职,并任该校的教务副主任,我上过成人的课,也上过初中、高中的课。我介绍这些都是我的真实经历,我只想说明我胜任校长这一职务,请大家务必放心,而并非要炫耀什么。

上任后,我将殚精竭虑、恪尽职守、勤奋耕耘。并在工作中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一、依法治教,自觉接受大家的监督努力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及政策,全面贯彻《教育法》和《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学、民主决策。

二、加强师生的德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为学生提供磨砺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

三、努力当好一个学校经营者,做好门面出租、校办工厂扩大生产等工作,为师生谋取更多的福利。

四、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重塑我校新形象。力争2008年中考我校上重点高中人数比上一年多3至5名,2008年中考我校上重点高中人数比上一年多6至10名,2009年中考我校上重点高中人数比2006年翻一番。我在县教研室工作,我了解我校的情况,只要我们精诚团结,群策群力,这个目标是不难实现的。

五、打破教师之间拉帮结派,互相拆台、酗酒误事的恶劣习气、作风。我校前几年的教育教学之所以每况愈下,其主要原因也在此,因而,我也迫切希望各级领导、父老乡亲们监督我们。我想,不会有谁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我行我素的,我们都是有文化的、有教养的人,雁过尚思留声,人在怎会不留美名呢!

今天是我的机会,也将是大家的机会,我相信我能,我更相信大家!

…谢谢!

《乡镇学校校长就职演讲》来源于本网网,欢迎阅读乡镇学校校长就职演讲。

乡镇成人学校现状及改革对策 篇3

一、问题与困难

1.领导认识不足,阻碍和制约了农村成人学校的健康发展

有些地方的少数领导干部,对成人教育的认识未上升到应有的高度,忽视农村成人教育。由于理解不够,导致支持力度不够,造成成人教育的开展困难重重。有关部门对上级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一系列政策落实不力,全社会齐抓共管农村成教工作的局面尚未形成。在办学中由于条块分割,分管领导都强调各自的重要性,缺乏全局观念和合作意识,在人财物的投入上不能劲往一处使,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认识到成人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些观念直接阻碍和制约了成人教育的发展。

2.农村成人教育对象自身认识不足,学习缺乏主动性

农村成人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多数农民由于文化素质较低,主动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积极性不高,对参加成人学习缺乏信心、不感兴趣。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有的农民认为学技术是“远水不解近渴”,不如丢掉土地去打工挣钱来得快。在成教实践中,常遇到这样尴尬的场面:提前辛辛苦苦安排的辅导与培训,听课的人却寥寥无几。

3.成校从业人员岗位不明确,编制不健全,待遇低下,人心不稳

任命乡镇成校校长、校务委员会人员的权限不明确,程序不规范,领导口头说了算,致使乡镇成人学校校长、校务委员会缺乏权威性。专职校长不能专职专用,他们编制在学校,工作在其他岗位;专职教师配备未纳入教育事业编制,未实行定员定岗,兼职教师更难以稳定。在岗人员中由于受复杂的人事制度与微妙的人际关系影响,努力工作却反遭冷落,人事制度改革时甚至落聘离岗。普教教师享受的待遇,成教教师只能望洋兴叹,因此感到干成教社会地位低下、不被重视,所以对于自己的工作职责本末倒置,对成教工作热不起来,以至于搪塞敷衍,无所适从。

4.培训内容陈旧,老师教法呆板,造成生源滑坡

大部分乡镇成人学校培训方式仍沿袭着原始的模式,办学总是向上负责,完成上级下达的办学指标就算,较少开展周期短、见效快的实用技术培训,忽视对农民进行思想品德、文化素质及技能的综合培训,忽视了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如今乡镇成人学校能办的培训专业,由于内容陈旧、教学呆板,农村农民大多数不感兴趣,而感兴趣的如厨师、保安、家电维修等专业,受办学条件和师资限制难以举办。乡镇成校所培训的内容由于不适应农村从业人员需求,导致成校生源严重不足。同时教法陈旧落后,难以激发学员的求知欲望。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法在成人学校中仍占主导地位,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根深蒂固,教师强行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学生的创造精神被湮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压抑,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他们对成教避而远之,久而久之,成校也日趋冷落。

5.农村成教经费投入少,难以维持办学

农村成人教育经费来源目前主要靠财政,而由于地方经济欠发达,财力有限,农村成人教育办学经费长期得不到保证,阵地建设的步伐更是缓慢,多数成校条件简陋,部分成校的教学设施闲置,形同虚设,标准较高一点的学校寥寥无几,严重影响了办学效益。

二、加快乡镇成人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措施和对策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对于21世纪的中国来说,农业依然是我们民族谋求发展的前提,是我们实现各种奋斗目标的基础。没有高素质的农民,就不会有高素质的农业;没有现代化的农民,就不会有现代化的农业。因此,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把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作为“科技兴国”“科教兴农”的基础工作,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摆上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2.加强领导,落实制度

县、乡、村各级领导要经常过问、亲自安排,按政策规定确保国家和省关于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不低于10%和教育经费总支出的2%用于农村成人教育,确保教学基地建设、师资培训、教材编写等活动正常进行,促进农村成教的改革和发展。

3.通力合作,齐抓共管

为充分发挥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在农村成教工作中的作用,必须改变部门独立办学、条块分割的状况。要成立一个权威性的领导农村成人教育的工作机构,协调政府各职能部门,统筹安排人力、物力、财力,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使其互相支持、通力合作,通过全方位的沟通和联合,形成强大合力,从而提高办学效益。

4.加强阵地建设,调整培训内容,提高办学质量

怎样赢得生源,这是成校办学过程中最受关注的问题。因此,成校应为学员提供全面的优质服务,尽力为学员提供学习的方便,帮助学员排除学习困难。

①优化教学环境,吸引学生。要让成校真正为当地经济服务,各级政府就必须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学校内部环境,加强硬件建设,以满足学员的学习需要。同时还要加强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创建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员一走进学校就能激发学习的动力,感到知识的力量和学校的魅力,从而增强来校学习的欲望。

②办出质量,扩大生源。成校办学要立于不败之地、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要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效益。办好一所成人教育学校,关键是要有一个好校长,有一支能吃苦耐劳的教师队伍。成人学校校长不仅要懂教育,而且要懂经济,会做群众工作,有社会活动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干部的配备和师资力量补充,都要坚持高标准,不仅要具备一定学历,而且能够安心基层、不怕吃苦、胜任业务工作。可以聘请一些长期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教师,专兼结合,建立起一支数量足够、业务精良的成人教师队伍。从事农村成教工作的教师大部分在基层,工作量大、条件艰苦,因此要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其安心本职工作。作为教师自身要注意提高业务素质及政治思想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探索农村成教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改进工作,提高成人教育的社会效益。

③培训内容。成人教育目前的办学机制不活,而且部分专业设置陈旧老化,必须增强市场意识,把发展农村成教与市场需求统一起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对象分别制订不同的教育培训规划。如对农村基层干部、乡企职工等,要有计划开展岗位培训;对青壮年农民要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进行周期短、见较快的实用技术培训,并把试验示范、技术推广结合起来;对回乡的初、高中毕业生要加强技能培训,引导和鼓励他们参加中专以上学历教育。此外,农村成教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在广大农村大力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联系实际对农民进行农村政策、形势及法制教育等。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成人教育,为农村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劳动者。

乡镇学校语文阅读环境及策略研究 篇4

一、目前乡镇学校语文阅读环境及原因分析

在新的素质教育的背景下, 应试教育仍有着重要影响, 目前还有不在少数的学校和语文教师走在传统阅读的道路上, 推荐和指导阅读的内容主要以课内文本为主, 平时的阅读训练也是紧扣考试这个“紧箍”, 重视应试答题方法技巧的指导, 对学生的阅读评价很单一, 很多时候以学生阅读练习卷的成绩来衡量学生阅读能力与阅读素养的高低。同时不少教师对课外的文本涉猎比较少, 即使在口头上鼓励学生阅读, 也没有详细地指导和要求, 更加谈不上阅读成果的检测和反馈, 导致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

同时, 不少家长也没有能够重视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应该说, 现在的家长是很重视学生学习的, 也很舍得在学生身上投资。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家长为学生购买的书籍资料主要是习题、试卷, 而并非文学作品本身, 他们觉得阅读文学作品是浪费时间, 只要专心读好课本知识就行, 这种情况在乡镇学校尤为突出。

学生在教师、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下, 很难感受到语文阅读的魅力, 认识到语文阅读的益处, 自我选择阅读作品的时候又因为缺乏必要的引导和指导, 导致所选的作品对自己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也没多大帮助, 浪费了时间。另外, 在信息化时代, 电子产品日益丰富, 电子书等快餐文化更是充斥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初中生本身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很容易受外在的通俗文化的影响, 沉迷网络穿越小说、言情小说等, 导致阅读的视野狭隘, 阅读品味不高, 最终不仅没有能够提高阅读能力, 反而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

二、改善乡镇学校语文阅读环境的策略

1.教师积极引导, 开辟温馨阅读天地

韩愈在《师说》里曾说道:“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任何情况下教师都有一项神圣的使命, 那就是在学生遇到困惑的时候及时加以引导和点拨, 哪怕只是简单的一句话, 有时候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 也会让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阅读材料。在快节奏信息化时代, 阅读材料是五花八门, 而作品质量却是良莠不齐。学生如不能准确、恰当选择阅读的内容, 结果也可能会不尽如人意, 正如学者罗家伦在《学问和智慧》中所说:“有智慧的书, 是每字每句, 都如珠玉似的晶莹, 斧凿般的犀锐, 可以启发人的心灵, 开辟人的思想, 有时可以引申成一篇论文, 或成一本专书”, 而无智慧的书, 往往材料堆积得和蚁丘一样, 议论虽多, 见解毫无。纵然可以从他得引导, 却不可以从他得启示, 在著者是“博而寡约”, 在读者是“劳而无功”。向学生推荐阅读内容时, 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接受情况以及课内外阅读书籍的进度, 既要有课内阅读材料, 也要有全面系统的课外阅读材料, 课内外结合、统筹兼顾, 使之更好地成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养料。

受年龄、阅历以及生活体验等因素的影响, 学生有时很难理解文本的内涵, 在这样的情况下, 如果缺少了老师的精心引导, 学生的阅读认知水平就很难有突破, 只能停留于一些低层次、低水平的认识上。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 要多关注学生, 要及时与学生交流, 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做学生阅读的“及时雨”。教师的及时引导、指导有助于推动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 打通学生思维的盲区, 拓宽学生思考的空间, 提升学生阅读的实效, 让学生在阅读中真正实现思想上的熏陶和灵魂上的升华。

同时, 阅读方法是完成阅读任务的途径和手段, 教师也必须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采用有效的阅读方法, 让学生在产生丰厚阅读兴趣的基础上, 及时引导他们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 学生所要采用的阅读方法也应该是不同的, 古人提倡因材施教, 阅读也同样提倡因材施教, 只有有针对性地选取有效的方式、方法, 阅读中才会取得相应的阅读成效;反之, 就只能是事倍功半。龚自珍高歌“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文本类别, 不拘一格进行阅读十分必要。比如可以根据需要采用精读赏析法、细读赏析法, 还可以边读边摘录, 边读边批注, 还可以和同伴一起读, 一起讨论、一起分析, 一切有效的方法都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采用和呈现出来。

另外, 教师还可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阅读综合实践活动, 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 (1) 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建立班级“图书屋”, 让学生将自己精心选择的优秀阅读材料和其他同学进行分享阅读, 让同学在更大程度上获得阅读好书籍的机会, 扩大学生的语文阅读面。 (2) 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活动。在活动中, 鼓励学生和同伴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 不拘泥于大收获、深体会, 哪怕就是一点点智慧的火花, 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这样做有利于让学生增强阅读的成就感, 从而促使他们更积极地进行语文阅读;同时同伴之间的互助交流, 有利于形成班级良好的阅读氛围,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 同龄人之间行为影响效应也是巨大的。 (3) 组织学生做好手抄报、电子小报等, 将阅读成果以多种形式展现出来。这对于学生捕捉、筛选、整合阅读信息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这些形式多样的板报, 要求学生更用心地去阅读相应的书籍, 阅读的实效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进一步提高。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活动, 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2.家长鼓励支持, 创设理想阅读乐园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 家长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无可厚非, 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 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事实证明, 在一个有着浓厚阅读氛围的家庭中, 孩子在家长的影响下必然也会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强烈阅读兴趣的驱动, 阅读成效自然也就会水到渠成。父母的言传身教比起那严厉的教导更有说服力。

值得一提的是, 在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嘉奖。当孩子将自己在阅读中获得的感受、体验, 哪怕是小小的一点见解和你分享的时候, 家长应该给予其充分的关注, 更应该不吝赐予自己的赞赏, 相信在孩子小小的心灵中, 一声表扬、一次鼓掌带给他们的是任何物质奖励都无法比拟的成就感。而这一切将会促动着他不断前行, 在阅读的天地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反之, 如果你总是在有意或无意中漠视他们的阅读成果, 那对他们的打击也同样是巨大的, 孩子的心灵毕竟是脆弱的, 哪怕一次的忽视都可能削弱, 甚至扑灭他们内心深处的那股执着追求的火焰。

所以, 乡镇学校的家长在关注学生的分数的同时, 也要转变原有的观念, 要变不支持学生语文阅读为支持学生语文阅读, 变支持学生语文阅读为鼓励学生进行语文阅读, 营造浓郁的家庭阅读氛围, 在思想和行动上成为孩子阅读强有力的后盾。

喜爱阅读的人是快乐的, 支持、赞赏、鼓励阅读的人也是快乐的, 一个弥漫着阅读情趣的家庭更是快乐的。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憧憬着快乐, 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来加入到阅读的行列中呢, 又有什么理由不来支持和鼓励孩子的阅读呢?

3.社会激励监测, 开启纯美阅读海洋

每个人总是在大的社会环境中生活着, 外在的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显而易见。文明社会倡导用阅读提升文明的程度, 用阅读缔造新的文明。在这样大的背景下, 一个个有着鲜明特色的阅读活动也应运而生, 读书节、晒书会、书香进校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相继开展。

但这些活动在乡镇学校并没有得到真正长效的落实, 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应某些重要的活动而开展, 活动结束后, 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也就不了了之, 活动缺乏长效的安排, 没有全面的监督和检测、反馈及研究, 阅读的实效难以呈现和检验。所以, 进行长期的跟踪监测调查对于真正提高语文阅读的实效有着很大的作用。

所以, 在追求现代文明的大背景下, 应将阅读的社会活动长效、有序地实实在在地开展起来, 让学生们在这些活动中更真切地认识阅读的重要性, 感受到阅读给自我成长带来的无限快乐, 更在活动中增强用阅读提升自我的决心和行动。走出校园、走出家庭, 让爱好阅读的学生在更广袤的社会大家庭中锻炼自我、展示自我。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 在一个个阅读实体活动中, 学生的阅读素养提高了, 语文综合能力提升了, 内在涵养、外在的魅力在阅读中都得到全面的飞跃, 可以毫不谦虚地说, 阅读改变很多人的一生。

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 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精彩的人生是每个人都时时期待的, 阅读给广大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向精彩人生的大门, 相信只要坚定地走进阅读的世界, 化蛹为蝶将不再只是神话。

加大薄弱乡镇学校校舍建设 篇5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永和中心校荣爱和

2010年12月9日,国家发改委召开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初步制定明年经济工作的具体政策。张平在会议上透露,目前已下达的中央投资使用情况良好,没有用于产能过剩领域。明年的中央投资将重点投向农业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住房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领域。

张平指出,明年将着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落实并不断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投资重点向“三农”、保障性安居工程、卫生、教育等民生领域倾斜。2010年将积极改善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办学条件,推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和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

今年4月1日,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要求用3年时间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七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等地质灾害易发地区中小学校舍进行抗震加固、迁移避险,这是一项限时限量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我县属于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要求各中小学校舍达到抗震8度的要求。除教育部门要义不容辞地抓好这项工程以外,各乡镇政府及各相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校舍安全排查、鉴定、加固、重建等各项工作。在确保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顺利实施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内部设施的建设,如,图书、仪器,活动器材、现代教学设备等,促进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协调进行。

近几年来,我县紧紧抓住发展机遇,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围绕产业转型、三产兴县和建设安东新城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教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实现了由县财政统一发放;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取得了显著成效;完善了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的长效机制,将加强校舍维修改造与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有机结合。2008年,投资712万元,实施了45个校舍维修改造项目,消除D级危房5075平方米,新建、维修校舍18400平方米;投资780万元改建六所初中。2009年,投入校舍维修改造资金300余万元,对120所农村中小学校的校舍、围墙、大门进行了维修改造。投资

240万元对8所学校的厕所进行了改造。使我县各中小学校成为最安全、最牢固、最让群众放心的地方。

但在上述维修改造中,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各乡镇经济条件差异,我县东、西部地区校舍改造工程发展极不平衡,由于上级资金往往需要地方政府进行配套,西部乡镇干部群众办学积极性高,经济条件也比较雄厚,我们知道西部乡镇的一个企业税收就可以超过薄弱七个乡镇的全年总和,因此也就造成03—09年的危房改造项目中多突出了西部,东西部乡镇校舍改造投入比例约为3:7。

造成薄弱乡镇教育困境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地方教育投入不足。近年来国家财税体制改革,县、乡财政分灶吃饭,乡镇财政本来就已极其薄弱,薄弱乡镇辖区的基础教育处于最没有财力保障的境地,导致农村教育严重缺氧。教育法规定的“两个比例”(即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和“三个增长”(即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的增长;在校生人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的要求在基层落空。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附加费征收项目取消,在无更规范、更有刚性的教育投入措施出台的情况下,十分有限的教育经费的大幅增加自然难以保障。近几年来安阳县财政也仅是“保吃饭”财政,除保工资发放外,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与巨大的“基础教育欠账”相比,无疑是杯水车薪。农村税费改革导致了教育投入机制发生了质的转变:由多渠道投入向政府财政单一渠道投入转变,由“农村教育农民办”开始向“农村教育政府办”转变。而税费改革前,就我县而言,除政府投入外,农村教育附加费加农村集资用于办教育资金占教育总体投资的大多数,实行税费改革以后,农村停止了集资和征收教育附加费,原来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被打破。农村教育要靠政府投资,但是政府投资远远不能满足维持现有义务教育规模的需要;二是“普九”验收和“两基”达标工作中为改善办学条件而进行的校园设施更新、添置,校舍改造等造成的巨额债务无法消化。许多校长欠债背帐,因追索债务而影响中小学正常教学秩序的事件屡有发生。我们县虽进行了普九化债,但仅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要让这些乡镇学校筹出资金进行校舍安全工程改造难度很大,致使有的农村中小学将部分杂费挪作基建用款,而要开支的水电费、维修费和其他一些必须品,如黑板、粉笔等,根本不够开支,办学条件的改善就更无从谈起。三是实行“零户统管”期间,有些乡镇财政对学校经费统管过死,甚至有挪用、平调、挤占等现象。学校校舍基本维修、教学设备、器

材、图书资料添置因经费短缺,成为奢淡。而有危改任务的学校,危房改造前期工程的房屋鉴定、地质勘探、校园规划、图纸设计等高额费用一般由学校垫付,挤占了有限的生均公用经费,学校更是苦不堪言。目前有的学校因为无钱改造而面临停课的困境。

我县薄弱乡镇的基层学校在校舍安全工程改造的处理上仅限于修修补补,无法抵御各种恶劣天气,办学条件的差异性直接导致教师教学积极性下降,汶川地震后,群众对此更为不满,从这些乡镇的学生辍学率上就可以看出薄弱乡镇在学校建设上至少要落后于西部乡镇50年!

不久,履新仅7天的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义务教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校际之间在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师资素质、教育质量等方面大致平衡和相当,使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能依法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其中,城乡之间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重点也是难点。而在我县东西部乡镇在校舍建设上的巨大差异已成为制约我县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以上几个方面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也严重阻碍了薄弱乡镇农村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为此,我们认为要使薄弱乡镇农村教育走出困境,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落实薄弱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的各项政策

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薄弱乡镇党委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进一步明确农村教育特别是校舍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把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履行办好教育的法定职责,抓住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重点和难点问题,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教育工作的政策措施,努力为新时期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认真贯彻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加大对薄弱乡镇教育的投入

农村教育影响广泛,关系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按照十七大精神的要求,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对农村教育的支持。”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筹资机制和责任追究制,有效动员社会资源,从根本上解决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在资金的倾斜使用上可采取以奖代补、退还营业税等形式,切实确保资金真正向向经济薄弱的薄弱乡镇进行倾斜。

三、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安东新城配套建设的需要搞好薄弱乡镇学校的统一规划、配备

我县薄弱乡镇的初中一般为寄宿制学校,规划虽合理,但配套不健全,较大的初中有:北郭一中、永和一中、吕村一中、白璧一中,其中,永和一中办学条件最为薄弱,学生连最基本的宿舍也都没有,教师办公室更无从谈起,甚至连大门都没有,较好的教育质量与破旧的校舍相比一度成为永和乡老百姓的笑谈,前一段群众把永和乡一中利用废旧仓库改造成男生宿舍举报到市长信箱,现在学校已经使绝大部分男生变为跑途生,师生安全得不到最基本的保障。

薄弱乡镇的学校模式一般为中心小学、成建制小学和教学点,但有的中心小学服务半径过大,导致低年级学生大量流失额,寄宿制中心小学的建设迫在眉睫。就连部分危改工程也存在配套不到位情况,一个教学楼就是一个学校在薄弱乡镇并不为奇!

四、建立农村教育经费投入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依法追究责任人不依法办教育的法律责任。教育投入不足有经济问题(财政困难),也有认识问题。全国基础教育办得好的地区并非经济都很发达,湖南的汨罗、临澧等地基础教育办出特色,全靠“谋事在人,成事在法”的观念。教育法也是法,也应违法必究。运用法律的强制性解决教育困难,这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也只有这样,“科教兴国”、“优先发展”的口号才不会停留在口头上。

五、进一步优化薄弱乡镇教育工作环境

教育不是一般单纯的部门工作,它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对社会的依赖性非常强。因此,各级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学校要广泛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特别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教育重要战略地位的认识,强化全社会的教育意识,进一步推动尊师重教、尊重人才、追求知识、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发展教育事业,既是教育部门的事,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增强全局观念,满腔热情地关心、支持教育,多配合、多服务、多办实事。教育部门也要充分发挥能动作用,积极协调各部门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发展教育事业,努力为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国际教育计划研究所首任所长库姆斯曾指出,“一个有民主倾向的国家要克服由于过去的偏见和社会经济不公正所产生的严重的不平等,最可行的办法

就是大规模发展教育„„”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不公,就要加大对教育的投资,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投资。为满足广大民众的需求,应努力扩大教育的规模,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并将教育置于适度超前发展的地位,以法律法规形式确定教育投入的总量和比例,特别是要加大对贫困乡镇农村中小学的投入力度,缩小城乡差别。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我县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确保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使每一所学校都能具备基本的教学设施、师资条件,缩小学校间的差距,从而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基本的教育。

中心学校应成为乡镇教研的中心 篇6

记得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常常听一些校长说,不要校长筹措办学经费,校长就好当了。直到今天办学经费全由国家买单后,校长依然难当,难就难在提升教学质量。当前农村学生搭乘专用校车上学,享受营养午餐,操作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已经不再稀罕,并且越来越普遍。可以这样说,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失衡的根源在于办学水平的差距太大。提升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办出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放心的学校,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有道是,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成功在于奉献;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教育是科学,科学的真谛在于求真。要探求教育规律,创新教育方法,让教师收获事业的成功,让学生享有成长的幸福,让社会满意学校的教育,就要走教育研究的道路。

可是,现在农村学校的研究气息相当淡薄。一次,笔者在报纸上发了一篇文章,可没有收到样报。碰到邻校的同行,询问他们是否订阅那份报纸,好讨来留存一份纪念。谁知他说,现在谁还读报纸呢。此话不假。我四处打听,终究没有找到那份报纸。周边学校不是没有订,就是没有保存,随到随丢了。不读书,不学习,就着课本教课本,是很多农村学校日复一日的“教育叙事”。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市县级的教科研部门由于覆盖面太广,对于农村基层学校基本鞭长莫及。市县级教研活动只有少部分乡镇教师能够参加,多数的教师难得有一次到市县参加教学研讨的机会。尽管上面的活动如火如荼,下到农村学校,往往影响甚微。再说,学校的“校本教研”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大力倡导的研究方式。它基本上是一个抱团取暖的集体行动,需要“专家引领”,需要“同伴互助”,不是哪个人单打独斗就能做好的。很多学校对此不甚重视,更不在议事日程之列。即便有教师满怀热情投身其中,但又能坚持多久?校本教研也就成了说辞。

中心学校作为连接学校与上级教育部门的纽带,作为乡镇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责任主体,理当给力教育科研,引领学校发展。一方面要落实上级教研部门的工作部署,把信号放大,把功能加强,让农村学校与外界教科研思想接轨;一方面要把学校和教师中固有的潜能和热情激发出来,建立基地,培育种子,凝聚力量,提振心气。如此,建立没有校际界限的乡镇教育共同体庶几可望。

今天,随着国家的教育投入逐步加大,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开始享有更多保障,社会对教育的期许也更高。如何办好教育,让学生“上好学”,是当今农村学校须面对的课题。引领学校走科研兴校的道路,让教科研的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乡镇中心学校当担此任。

乡镇学校乒乓球课开展情况调查 篇7

乒乓球是我们的国球, 近50年来从总体上一直保持在世界领先地位, 这在世界体育竞技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是我们中华儿女一直的骄傲。乒乓球运动是一项集健身性、竞技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全民运动, 它是一项最佳的健脑益智运动, 有利于增强运动系统功能, 能较好地发展和提升人的心理素质。所以, 在人们的观念中常有这样的认为, 能打好乒乓球的就没有笨人。

但乒乓球教学在乡镇学校的开展情况却不容乐观。启东市教育局每年都组织中小学乒乓球比赛, 力图乒乓球教学在各个学校蓬勃开展,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一定的锻炼和提高。本文就针对乡镇学校开设中的一些问题做出初步的分析和研究, 以便进一步探讨出更好的开展乒乓球运动的建议和意见。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某乡镇各中小学。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随机抽取100名学生的问卷 (50名男生, 50名女生) 。

三、调查结果和分析

1. 调查结果

调查的乡镇中有3所中学, 5所小学。从结果来看, 每个学校都有一定数量的乒乓球台, 基本都有6张以上, 但器材较为简易, 质量较差, 弹性不足。乒乓球拍的数量比较多, 能满足上课师生的需求。在教学内容安排时, 较少有学校在体育课程中安排乒乓球教学课。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 90%同学能知道一些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 30%的学生能说出乒乓球比赛的一些规则, 但对于自己是否喜欢这项运动, 60%的同学选择不喜欢。对于是否愿意学习乒乓球技术, 50%以上的学生选择喜欢。而会打乒乓球的学生人数仅占10%。学校基本上不组织参加市级的乒乓球比赛活动。

2. 结果分析

虽然乒乓球属于我们的国球, 我国在世界乒坛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但从调查中得出, 学生对于乒乓球的了解, 仅仅是从电视比赛中获知, 各个学校的乒乓球器材也十分有限, 不能用于正常开展教学工作。在体育课上, 体育教师还是更多的开展器材比较齐全的活动项目进行教学。由于现在的学生学业任务比较重, 课间活动和中午时间也是常被教师利用做作业、补差。大量的课余时间被所谓的“正课”挤占, 导致学校仅有的一些乒乓球器材也只是作为一种摆设存在。所以在乡镇许多学校中, 乒乓球的教学开展情况不容乐观。但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喜爱主要体现在对该项目在技战术上的对抗性上。

四、意见和建议

1. 重视课余时间进行技术动作练习

从学生参与的活动情况看,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运动的开展情况。调查表明:将乒乓球运动作为课余活动的学生占35%。很多乡镇学校没有足够的乒乓球场地和器材, 体育教师可以选择教学生进行徒手练习, 乒乓球运动的许多技术是可以徒手练习的。例如:在教学时, 教师可以教会学生基本的握拍方法、几种基本的发球动作、最基本的脚步移动。在教学生推挡和拉球技术时, 可以要求跟随教师做徒手练习, 学生手持球拍, 配合步伐的移动。课后有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课余时间进行练习。

2. 发挥游戏作用, 进行练习

由于农村学校广泛开展乒乓球运动, 受到场地、器材等的限制, 所以, 完全可以让学生开展与乒乓球有关的游戏活动, 培养和保持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热情。主要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 学生兴趣会比较高, 教学效果也比较好, 最终能掌握最基本的乒乓球技术。

3. 充分利用大课间时间, 组织训练, 开展兴趣小组

开展乒乓球为龙头带动学校其他体育活动的开展。以“阳光体育”的主旨理念, 进一步丰富规范学校乒乓球活动的形式、内容和质量, 让每一位学生喜爱体育、参与体育。要从学生中选拔出苗子, 对他们进行反应速度、灵活性、柔韧性、协调性等身体素质测试, 确定训练名单, 启发受训者对该运动的理解和认识, 开发专项智能, 建立一种乒乓运动意识。打乒乓球首先遇到的事情就是选择球拍和握拍法。握拍法与确定个人打法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个人的特点和兴趣、确定握拍方法。初学者要从感觉训练开始, 可采用托、颠球;对墙击球练习, 达到熟悉球性的目的。教师应着重在手感, 动作协调性等方面下功夫, 以期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

五、结论

浅谈乡镇学校往来报表项目的清理 篇8

关键词:乡镇学校,往来报表,固定资产清理

一、往来项目分类及当前状况分析

(一) 收入类往来

其他应收款——财政专户 (专户存款) 用于存放学校收入资金, 按照现行的预算外收支管理制度要求, 所有收费必须先入专户, 需要用款时再从专户中申请领出, 就当月的往来报表看, 部分学校该科目的沉淀资金为0元, 大多数为几万元, 个别学校余额较大, 如A小学为386.4万元。此类往来是乡镇学校特有的往来, 从财务集中管理的长期要求来看, 如各学校收入集中到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分配, 此类往来就不能存在, 属于需要清理的往来。

(二) 账户对应式往来

主要是指每个月财政工资代扣款项形成的往来, 如其他应付款--代扣公积金, 其他应付款--代扣养老保险, 其他应付款--代扣医疗保险, 其他应付款--代扣个税等, 如每个月公积金、养老保险、社保五险一金不是当月结清, 或者是存在应缴未缴款项的情况下, 这几个往来项目会有余额。几项金额合计需要对应其他应收款--财政工资扣款项目的金额, 这也提供一个简单的判断, 即如果这几个账户的金额不对应, 就可能是某个环节计算有误, 到了年底, 当年公积金、养老保险、社会保险、代扣个税等工资代扣项全部结清的情况下, 以及不存在应交未缴款项时, 该账户对应式往来项目余额应该为0。

(三) 代收代支往来项目

代收代支项目主要是指向学生等收取需要之后付给指定单位或个人的款项形成的往来。如其他应付款--社会实践费是指按照收费许可向学生收取的社会实践费, 需在发生时给付, 年底多退少不补, 结清为零。其他此类的往来项目有:其他应付款--防洪教育金/红十字互助金/学生体检费/学生校服/学生乘车费/学生集资等, 这类代收款中有些是符合规定的代收费, 有些是违规的代收费。另外社保所付给教师的专项资金主要放在其他应付款--社保所及其他应付款——抚恤金科目。

(四) 债权债务式往来

这类往来以个人或单位为二级科目, 学校预付的款项放在了其他应收款--某某, 反映了学校的应收债权;学校应付未付的款项放在其他应付款v某某, 反映了学校应付债务。这类债权债务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项目, 它对学校财务状况产生较大影响, 如B小学账上显示欠二公司工程款137元, 但事实上该项工程早已完工, 也不欠二公司工程款, 账面虚增负债137万元, 所以对该类往来需要核实其准确性和债权的回收情况及债务的偿还情况。

二、往来项目清理建议

核实每项往来项目的准确性和必要性, 对做错的和没有必要存在的往来项目需要进行清理调账, 建议对以下情况进行调整清理。

(一) 往来对象是同一债权、债务人的, 可以合并调整

如C中学有“其他应收款--财政工资扣款”和“其他应付款--财政工资扣款”, D小学的“其他应收款--金铜建筑公司”和“其他应收款--幼儿园工程款”实际上是对同一个对象的往来, 分开来设既没有必要, 也会造成账务的不清晰, 建议进行合并调整。

(二) 入错科目的需要调账处理

如上述的B小学对二公司工程款的往来项目, 对相关的账务逐项进行了查证, 发现在2008年2月4#凭证收到财政工程款时, 账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137万, 贷其他应付款--工程款137万。查询票据和相关账务后确定137万应做财政补助收入, 而不应该作为代收代支款挂在往来项目, 这样才能使收入和支出相匹配。对这类往来需要仔细查清所有相关业务, 并确定入错科目的原因, 时间等, 将相关资料作为调账依据进行调账处理, 以反映真实的财务状况。

另外, 需防止学校将往来科目作为调节收支结余的工具, 利用应付款掩盖收入和支出, 将本应属收支类的款项通过往来科目中转核算, 在年底决算时, 对应当完成而未完成的项目, 一方面虚列支出, 另一方面在应付科目中挂账, 以达到调高支出的目的;反之, 对超额的支出, 通过暂时不开票结算, 作为账外往来或者是挂在应收科目类, 不进行费用成本化处理, 从而调低当年支出。

(三) 挂账多年的坏账, 可以清账处理

在多家学校的账上都存在这类往来, 如其他应收款--2005年财政经费, 其他应收款--原塑料厂等经财务证实属于企业已经不存在或是确实不能回收的债权。

虽然这类往来从理论上来看没有多少存在价值, 但此类债权的清理会增加单位的支出, 减少单位资产, 并且易导致当年的决算超支, 产生赤字, 这些是单位负责人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这类坏账理论上可以处理, 但多数学校负责人不会主动清账处理, 除非上级主管部门制定明确要求。

(四) 对代收款中违规代收费, 需要调查处理

对目前属于违规的代收费项目, 查找原因, 属于历史遗留问题的及时清理;对于当前违规收费的, 应及时退款必要时追究当事人责任。如“其他应付款--学生乘车费/学生集资”是违反规定的代收费, 其中“其他应付款--学生集资是属于多年前的遗留问题, 现在已经行成了无法兑付的负债, 可以查找原因, 写清说明, 进行相应的调账处理。

(五) 对应收款项及时催收, 对应付款项定期对账结算

对不少应收债权, 如果不积极催收, 债务人不会主动偿还, 时间越久, 造成坏账的可能性越大, 可以指定专人负责债权的催收。对预付款项的列支要谨慎, 大笔的预付款项需要手续完备, 并及时索要发票冲抵预付款项或者及时催收。对应付款项发票手续其全要及时付账, 这样可以真实、平均地反映单位的支出状况, 而不是集中支付欠款时带来当月某项支出的突然增加。

(六) 重点关注工程项目类往来, 理清工程应收应付款

工程类往来因为时间跨度长, 项目金额大、付款方式多样, 需要重点关注和管理。从现行的学校工程资金来源来看, 工程类付款主要有上级专项拨款支付、学校代垫资金支付, 对上级专项拨款应当作为收入, 而不能通过往来款项反映, 工程完成收到发票并付款时作为支出费用入账, 从而真实地反映收入和支出情况;从付款的的性质来看, 没有发票时形成预付款、有发票时付款记入成本费用, 有发票时未付款形成应付款。对形成预付款的往来需及时索要发票冲抵, 定期对项目工程往来进行清查核对, 必要时建立专门的工程项目明细账进行专项管理。

三、结语

乡镇学校 篇9

一、目前乡镇学校普遍存在的“病症”

1.学生“舍近求远”, 流失严重。每当我们在讨论“学生人数减少”这个话题的时候, 很多老师普遍认为这是一种社会自然的生育现象。老师们说的也有道理, 不过这是学生人数减少的原因之一, 不是主要原因。在我慢慢地观察中, 发现真正使学生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1) 教学质量低下, 使家长把孩子转到城市读书。

(2) 家长思想“作怪”, 使家长把孩子转到城市读书。

(3) 乡镇学校管理不严, 使家长把孩子转到城市读书。

(4) 乡镇学校缺乏安全感, 使家长把孩子转到城市读书。

(5) 乡镇学校的老师, 在家长眼里都不如市内的老师“好”, 使家长把孩子转到城市读书。

(6) “近朱者赤”的影响效应, 使家长把孩子转到城市读书。

(7) 父母进城打工, 使家长把孩子转到市城读书。

2.教师的工作“重心不垂直”。我总感觉我们这一代教师的责任心、敬业精神比不上老一辈教师, 特别是职业观和人生观、价值观总比不上老教师高尚、明确, 内心世界比老教师“杂得多”。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 使我们乡镇学校的青年教师工作“重心不垂直”呢?我认为原因在这——

(1) 两地分居, 家庭分担重。

(2) 工作环境差, 外面诱惑强。

(3) 待遇低, 没享受到优惠政策。

(4) 不被尊重, 受到歧视。

(5) 学生质量差, 燃烧不起教师工作的热情。

(6) 学校过度强调制度管理, 缺乏人文管理。

(7) 缺乏奖励、表扬机制。

(8) 长时间地在一个地方工作。

3.校园几乎成为无价值的“摆设品”。我利用了暑假的时间走遍我镇所有村小 (共17所) 和其他外镇中学 (3所) , 发现很多校园的建设是不合实际需求, 更没有具体地规划。政府和主管部分没有深入调查、了解实情, 而盲目地下拨大量资金来建造这建造那, 造成经济花不到点上, “基建”建不到实处……

(1) “空壳”学校是村小的突出存在。在我走访的17所村小中有6所已经空无一人, 整个校园变成村民娱乐场所和放牛基地。崭新的教学楼一楼就是牛圈、羊圈, 二楼就是村民打纸牌的专用室。教师办公室变成村委会会议室, 教师住宿成为村里青年的“窝”, 学校原有的教学硬件几乎被村民拿完了, 只剩下窗户那几条钢筋。校道不是杂草丛生, 就是满地牛粪、羊粪、人粪, 真是触目伤心!

(2) 麻雀学校也凸显出来。在我调查的17 所村小中, 有6 所小学的人数不足100 人, 最少是18 人, 最多72 人, 只有1—3年级。其他的那6所小学除了中心校人数较多, 剩下的人数在100——204 人之间。有的学校老师比学生多 (没办法, 只能轮流讲课) , 有的班级是“研究生班级”——一个老师带3—6个学生。

(3) 很多硬件建设只是“名存实亡”。现在的教育部门很注重教学硬件的建设, 但有时候总是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为什么有的学校几乎快要“灭亡”了, 还拼命地下拨大经费去修建教学楼、教师住宿、学生食堂、教学设备等。就我校来说:“全校只有702 人, 只设16 个班级, 用到16 间教室, 有3 幢崭新三层教学楼和一幢三层学生住宿楼闲放着, 用来上课的四层教学楼只用到16间教室, 剩下的空荡荡。多间教师办公室被用来放些乱七八糟的工具和上面拨下来的学生床位。

(4) 学校不注重校园文化的营造。国庆期间, 我带着儿子走进了省市几所重点学校。来到这些学校眼前一亮, 无论你走到哪个角落都看到挺有启发的文化标语和宣传。如海口第十一小学的走廊两面展示着学生的书画作品;儋州东坡学校的墙壁文化非常分明, 在校道每相距一定距离就有一首唐诗或宋词 (学生随处可以无意中感受诗词文化) ;海南中学里除了相应适合的文化宣传外, 还有温馨的读书角和标志性、意义性、象征性的雕塑。一个个高三班级里挂着名言警句‘此刻你打盹, 你将做梦;此刻你学习, 你将圆梦’……总之在我参观的这些学校里, 发现它们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得非常好, 处处给老师、学生营造一种学习、读书的氛围, 给每一个进入者都有一种文化收获的感觉。

相比之下, 乡镇学校的校园建设实在是太落后。只懂修建“高楼大厦”, 不懂得用文化去渲染校园, 整个校园除了教学楼就是教学楼、教室除了课桌就是那简单的校训、教室办公室除了办公桌就没看到有关教师的誓言, 等等。

4.校长缺乏服务学校精神。其服务质量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发展。有什么样的质量和什么样的服务, 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和学校。可生活中往往缺少这类心系教育事业、心系学校发展型的校长。在现实生活中, 校长需要具备以下这样的品质, 才能谈得上去服务学校, 才能用心去思考自己该如何去服务学校, 学校才能生存。

(1) 以校为家。学校应该是校长的“战场”, 校长一刻也不能离开“战场”, 否则战情出乱, 更不利于去了解“战场”上, 及时需要哪些服务。

(2) 爱校如爱家。学校如生命体一样也具有生命!它非常脆弱, 时刻需要细心呵护, 才能永葆青春与活力。

(3) 建校如建家。学校如家一样, 需要主人翁的勤劳质朴、艰苦奋斗、尽心打造与创建, 才能经营好家的里里外外。

(4) 管校如管家。俗话:“严师出高徒, 严校出名师”。一所好的学校离不开一套完善的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如:建立健全教研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考勤考绩的管理制度等。学校的文化经营、学校发展机制和管理力度得依靠校长去决策, 更依靠校长去牵头执行。

(5) 治校如治家。“无规矩不成方圆”, 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办学方针制定出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 以明确的校规校纪去制约每一位教师和学生, 作为学校领导要依靠法律的手段去约束自己的行为, 不做“官僚者”, 不搞“形式主义”, 严己务实地为学校发展服务。

二、“治疗”方法

学校从“大”变成“小”, 最后剩下“空壳”, 归根于没有“生源”, 没有生源的学校最终只会走向灭亡的。控制生源, 就是保证学校的“生命”, 于是出现了学校领导不给家长做转学、个别民办学校抢生源和优秀生、教育主管部门下死令“实行较近入学、划片区入学”等现象, 这当然是一种暂时缓解问题的手段, 只能治标, 不治本。

笔者认为, 要想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学校来读书, 外地的学生也慕名而来, 该这样“治疗——

1.用优质的教学质量吸引家长。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它关系着生源的数量和质量, 决定到学校向好还是向坏的循环进展;关系着学校的声誉和生命;也关系着该校教师在社会群众中的面子。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不断地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 它除了依靠老师自身的努力外, 还得依靠主管部分的支持和栽培。 (1) 让老师养成写“教学反思”习惯。 (2) 学校每学年举行一次校级教学评比。 (3) 多开展业务、论文、教学心得交流会。 (4) 多为老师购买教育书刊, 并开展读书心得体会。 (5) 每周规定有一节课是全体教师集中学习的时间。 (6) 多带老师出去学习、交流、吸收。 (7) 鼓励名师下乡“传经送宝”。 (8) 加强老师的作业、练习、测试考核和课堂纪律的监管。 (9) 提高乡镇教师的素养。主管部门除了对乡镇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外, 还得对乡镇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法律、职业思想观和责任感进行多次数、大量地灌输。

2.用优质的教师吸引家长。我时常感叹着: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是做到都抢着到下面乡镇教书, 那该多好啊!因此, 留住教师, 吸引“优质”教师是乡镇学校师资建设的重点工程。笔者认为应这样做: (1) 用优越的住宿、办公条件留住教师、吸引教师。工作间至少要达到两房一厅。办公室除了环境好, 设配也得先进, 还得有一间面积稍大一点的教室作为没有课的教师和刚下课的教师暂时性休息室。有专用校车为老师提供上往市城和返校的方便。学校建有教师专用的活动、健身场所。 (2) 用高的待遇、好的福利留住教师、吸引教师。除了提高乡镇教师的工资外, 还得专项教师补助资金。如:适当地给每位教师每月水电补贴费、生活伙食补贴费、交通补贴费、偏远地区特殊补贴费等;免费为乡镇教师定时体检。对要搞“课题研究教师”应给予资金补助。 (3) 用优惠的政策留住教师、吸引教师。放宽职称评聘的条件, 尽量做到被聘取得相应的职称, 评优指标多放一两个。我们不难发现乡镇学校也有很多优秀的老师, 可一旦到了评先进时, 省级先进、市级先进这些荣誉都是被城内的老师抢去或抢得多。 (4) 用美丽的校园环境留住教师、吸引教师。教育公平还有一点就是校园的环境建设要一样。现在我们乡镇学校的教学硬件基本跟上城里的学校步伐, 可差距最大的就是校容、校貌。我认为, 既然不能把城内和乡镇的所有学校按统一标准化、规格化、美丽化去建设, 也可以做到村小有村小校园建设的统一和标准, 乡镇学校有乡镇校园建设的统一和标准, 城内校园建设有城内的统一和标准。

3.用优质的校园管理吸引家长。 (1) 生命安全管理。校长应该重视学生生命安全。定期召开安全会议, 向学生灌输安全知识和防护意识。联合边防派出所和周边力量, 加大学生安全防范工作。加强校内、学生宿舍安全管理, 防患于未然。禁止不明人员进入学校伤害学生。 (2) 食品安全管理。学校成立食品安全监督小组。随时到学校食堂和小卖部进行食品检查。加强食堂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和膳食知识的学习, 为学生提供丰富、均衡的伙食, 防止意外食物中毒。 (3) 学习安全管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每间教室里安装摄像头有利于观察授课老师的课堂状态, 也有利于监控教师是否对学生做出违法违纪的行为, 同时也有利于监控学生的课堂表现。

4.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吸引家长。乡镇学校的“通病”是几乎没有丰富的课外活动。即使有“活动”也是学科竞赛, 诸如篮球赛、拔河比赛、田径比赛、书画比赛、野营活动、元旦晚会及社会实践活动等都不见踪影。有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学生才会发现其实来到这个学校除了学习功课外, 还收获快乐。

乡镇学校 篇10

一、尊重学员、深入了解学员

十多年来, 我一直从事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就青年农民学员而言, 就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来说, 这些学员可谓参差不齐。农村成教专师要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 他们中有些在普通教育中考试成绩不理想, 但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发展潜力;他们中有些文化基础差, 但不意味着各方面都差;他们中有些确实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气, 但并不意味着全是他们的错, 而且永远会将错就错。农村成教专师本着这样的态度去教去管, 就会信心足、热情高、办法多, 学生才会乐于接受, 在关爱和尊重的氛围中不断进步。如果把学员看作“没有希望的一群”, 不可雕琢的“朽木”, 不尊重、甚至讨厌他们, 讽刺、挖苦他们, 乡镇农村成人学校学员素质教育就无从谈起。

二、先讲道理, 再提要求

学生时代是最容易接受新观念、新事物的时代。要求学员做什么, 不做什么, 不怕学员不听话, 就怕道理讲不到。过去, 学员中打架斗殴现象比较多, 往往按下葫芦漂起瓢。为改变这一状况, 我们组织学员开展了如何防止打架斗殴的大讨论。在教育讨论过程中, 学校邀请司法教育副校长、辅导员讲案说法, 还结合当地发生的一些打架斗殴事例, 帮助学员算打架斗殴的成本帐:殴打他人=拘留+罚款+医药费+护理费+营养费+误工费+交通费, 使学员们认识到打架斗殴是一种可能付出高昂代价的违法犯罪行为, 是有损于做人文明形象、人格尊严的行为。经过不间断的、耐心细致的持续教育, 学员中的打架斗殴现象越来越少, 几近销声匿迹。

三、使每个学员都有目标

目标是成功的开始, 是成功的一半。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五四对广大青年提出五点希望:第一, 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 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 信念决定事业成败。第二, 广大青年一定要练就过硬本领。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 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第三, 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秉赋, 正所谓“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第四, 广大青年一定要矢志艰苦奋斗。“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类的美好理想, 都不可能唾手可得, 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第五, 广大青年一定要锤炼高尚品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 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

四、结合地方实际, 组织开展有特色的教育活动

经常组织学员开展各类文体活动, 有益于学员的身心健康。但为促进学员基本素质的提高, 有必要在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范围组织开展一些适合学员特点、有益学员成才进步的活动。如文明校园、卫生校园、平安校园、法制校园建设活动、争做好学员、好团员、创建优秀班集体、模范团支部活动, 青年志愿者活动, 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等。在社会上做好公民活动等。这些年, 我们结合地方实际, 组织开展了不少富有特色的教育活动, 如“四无十养成”活动 (教育学员无抽烟酗酒、无偷窃行为、无打架斗殴、无其他不文明行为;使学员养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爱护公物、尊敬师长、亲非好学、团结互助、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纪守法、见义勇为) 。“讲诚实、守信用”活动;“四比四看”活动 (比学习、看谁刻苦认真学习技术高;比守纪, 看谁行为表现最完美;比锻炼, 看谁身体健康又朝气, 比安全, 看谁自我保护有能力) ;这些富有特色的活动, 由于动员广泛, 组织有力, 并不断总结和改进, 有效地提高了学员的综合素质。

五、注意学员耳濡目染的文化浸染

良好的农村成人学校校园文化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学员, 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员, 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员。有许多老同志在战争年代是因为读了一本好书, 学了一手好歌而加入革命队伍的。现在有些学员因为看了一本坏书, 或者受了不健康音像制品的影响不可低估, 尤其是学员耳濡目染的文化。农村成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确实需要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文化活动的场所、图书馆、电话网络、各类器材设备等, 但这仅是一个方面。还有另一方面就是要因地制宜, 有什么条件打什么仗, 像“爱我中华”读书活动, “道德在我心中”征文活动, “知荣明耻”卡拉OK比赛, 书法绘画比赛, 为纪念或庆祝一些重大节日举办的文艺晚会等。物质保障条件并不要求很高, 更多的是要花费精力, 有人去组织, 去指导。农村成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很宽泛, 就对学员健康成长的影响力来说, 比较重要的是以紧跟时代、求技成材、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为目的, 引导他们看一些好书, 唱一些好歌, 参与一些好的活动或游戏, 欣赏一些好的音像制品, 追求效仿一些真正可爱、可敬的先进模范人物。

论乡镇中学校德育管理创新探索 篇11

【关键词】乡镇农村中学 初中 德育管理 创新探索

1 乡镇中学德育管理的现状

1.1家庭教育轻视德育培养

在农村家庭里,家长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剧了德育实效偏低的趋势。家庭是人生成长、生存、发展的初级环境,因而父母的行为习惯对子女的成长和性格的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常言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这句话在农村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加深了人们对教育的错误认识,但是它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子女行为品格是父母行为品格继承和延续的事实。在对人的德性熏陶方面,家庭具有独特的优势,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培养子女良好行为习惯、高尚人格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孟母三迁,成就一代文化大儒;岳母刺字,培养传颂千古的民族英雄。”在伟大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里,这类家庭教育的典故数不胜数。

1.2学校教育对德育的缺失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也逐渐受到重视,素质教育的实施已走上了正轨,新课程改革也在蓬勃发展。然而在一些乡镇中学,依然走着应试教育的老路,一味地重视升学率,把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教师只强调学科的重要性,不断地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健康的素质教育运行机制。教育评价的单一,致使教师只把考试分数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

2 乡镇中学传统德育管理的弊端

2.1缺少有效地沟通

在农村的学校里面,一些家长们没有文化知识,他们把教育片面的认为只是文化知识的教育,忽视了德育教育,认为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无能为力,就把教育的全部责任托付给了学校。甚至有些家长不愿意教育孩子,找一些“孩子最听老师的话”等理由来推卸责任,这是农村多年来遗留下的恶习。还有的家长由于过分溺爱孩子,回家后任由孩子看电视、打游戏、玩纸牌。不看书学习,甚至老师询问情况时还包庇孩子。对于这种常见的现象老师们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等到事情严重之后才会通知家长和老师面谈。

2.2学校教育体制不健全

一些农村地区,经济文化依然比较落后。一些学校受经济的制约,缺少一些必要的硬件设备,让孩子们失去了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另外,农村的大多数学校对老师没有进行集体的德育培训,学校并没有对老师的德育方面提出过高的要求,老师们也只是形式化的看书读报。加之好一些的老师不愿意到农村教学,所以直接导致乡镇学校老师德育修养方面不足。学校没有一套系统的教学评价系统,只是单一的从学习成绩来衡量老师的贡献,缺少对学生德智体美培养结果的综合评价。

2.3周边环境严重失调

学校是育人的殿堂,不但需要健康向上的内部环境,而且需要和谐净化的外部环境。在乡镇学校附近,嘈杂声很多,有机动车的声音、街道处混杂的打闹声、叫卖声和读书声混杂在一起,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周边的环境与学校育人要求很不协调,一些乡镇周边遍布着无证录像室、桌球室、游戏机室、网吧等娱乐场所,校园门前的摊点驱之不去,还有的以私人营利为目的,出租黄色书刊和光盘。这些周边环境极易诱惑未成年学生,对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这也是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诱因之一。这些环境因素的存在使学校周围的人比较混杂,学生们很容易与他们接触,引发一些打架斗殴的现象。可见周围环境的影响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影响极大。

3 对乡镇中学德育创新的探索

3.1统一家庭与学校认识,确保德育的重要位置

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学校和老师配合建立一个学生档案,对学生的优点和缺点、特长和缺陷进行全面的分析,定期组织家长和老师交流学生动态。学校应当多举办家长会,让家长们和老师共同就德智培养提一些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强化老师的道德培养团队,定期组织老师出去学习培训,多鼓励老师读书看报,增长文化素养。督促家长在家中监督孩子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形成“两手都要硬”的培养体系。

3.2完善教学评价体制,注重德育的培养

德育科研在乡镇中学还很薄弱,但是笔者认为学校应有德育研究的课题。这些课题组主要制定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估方案,并制度化地开展专项督导评估,将评估结果与荣誉、利益紧密挂钩,对德育工作有负面影响的老师予以否定。建立班级、年级、老师之间竞争机制。同时,学校也要依照德育评估方案,强化督导、严格考评。考评结果要与教师评优、晋升、奖励挂钩。对德育工作成绩显著的教师、班级给予表彰奖励。

3.3积极组织开展文化活动,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是对青少年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更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学校每个学期应当举行一些大型的观摩学习活动,抓典型进行鼓励表扬。杜绝校园的脏、乱、差。将现有的文化宣传阵地(橱窗、画廊、黑板报)充分利用起来,初中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文明教室”“文明办公室”“文明宿舍”的评比,以此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4 结语

学校的道德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我们要正确认识农村当前形势,探索德育工作要领,找到捷径,把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培养四有人才,为把我国建设成世界强国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石青云,胡秀利. 新形势下农村中学德育教育的探讨[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

乡镇学校 篇12

一、办学主体多元化, 弥补自身经费不足问题

在各地的教育投入中, 虽然成校办学经费在不断增加, 但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相比, 仍然具有一定的差距, 要解决这一问题, 只有拓展思维, 积极争取。在办学主体上, 要走出政府办学这一“圈圈”的制约, 坚持“政府举办为主, 社会广泛参与”的办学投资模式。成校办学中, 可以面向社会推荐优势办学项目, 征求合作者, 实行“教育品牌、场地资源、师资力量+资金投入”的黄金组合, 既能够将优势项目推广和壮大, 又弥补了自身资金不足的缺陷。成校办学主体多元化的模式, 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还可以将项目按照合作办学单位的模式, 转变为按比例折合入股的长期合作方式, 将资金投入主体固定下来, 为成校办学成效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二、办学方式多元化, 提升教学培训实际成效

在办学方式上, 许多成校还是依靠自己单打独斗, 这样的状况难以做大做强, 因此, 倡导办学形式多样化, 有助于各地的成校突破自我。当前的联合办学方式主要表现为三种方式: (1) 成校与各类学校之间开展的校校合作。乡镇一级成校自身可供利用的资源相对有限, 一旦在面临较为专业或者层次较高的办学项目的时候, 通常会表现出力不从心的状况, 此时借助于高一级学校或者更大规模学校的支撑, 能够提升教育培训效果与层次, 拓展发展空间。 (2) 开展校企联合。企业用工荒, 尤其是熟练工和技术工的短缺, 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且成校在技术培训方面针对性不强又会导致学员就业效益低下, 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采取校企联合的方式进行订单式培训, 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难题, 成校又能够获得相应的效益回报, 双赢共进。 (3) 成校还应当积极寻求政府等相关主管部门的支持, 承担起新技术推广、人力培训等方面功能, 在农民、富余劳动力与政府部门、新技术、项目之间搭建对接的桥梁, 为各种新兴技术的密集推广, 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办学项目多元化, 涵盖农村建设各个领域

在当前乡镇成校的办学培训工作中, 部分地区将目光紧盯着工业企业技能培训, 这就限制了自身的作用发挥。目前的新农村建设在各方面都急需技术性人才, 乡镇成校正是承担这一项任务的一线载体, 要推行办学项目多元化, 将教学培训触角向各行业延伸。在工业企业用工培训方面, 可以结合本地区工业发展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活动;在高效农业发展方面, 可以结合新技术推广、农村产业合作社等较为热门的领域开展教育培训;在外出劳务输出培训方面, 可以挂靠相关发证单位, 进行专门培训, 实现多种证书于一身, 增强受训人员的就业竞争力。在办学多元化方面, 还要坚持走动态路线, 市场营销、美容美发、电工操作等也能够成为办学项目, 要及时调整与优化。

四、办学学制多元化, 适应不同学习群体需求

成校的办学学制方面一定要因地制宜, 针对办学项目、内容以及对象的特点, 灵活设置学制。如函授大专班的学制相对固定, 无论是教学时间还是进度安排, 都有着相关的规定。在以技能培训为主的教学中, 可以体现灵活性, 一组或分组开展培训, 也可以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进行阶段式培训, 可以采取弹性学分的方式, 做到既不影响学习人员的生产生活, 又能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在办学学制方面可以灵活掌握, 但是在考核验收环节绝不能降低标准, 以确保培训活动取得实效。

五、办学师资多元化, 整合配备最佳教师队伍

建立一支优质的师资队伍是保障办学成校的基础。首先, 成校自身教师应当走一专多能路线, 既要有教师资格证, 还要通过学习获得相关的管理证书, 如人力资源师、心理咨询师等;其次, 应当结合办学需要, 从上一级大专院校以及科研院所选聘一批能力强的技术人员或者教师兼任成校教员, 提高理论教学与科研发展能力;最后, 成校在具体项目教学中, 还可以从实践之中选聘成功的人员进行现身说法以及现场教学, 以学员熟悉的语言、方式传授技能。

上一篇:无船承运人下一篇:网络资源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