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管理信息系统

2024-07-01

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共12篇)

装备管理信息系统 篇1

武警装备,是武警部队用以保障遂行任务所需要的武器、武器系统和其他保障器材的统称。过去武警部队各级部门对装备信息的收集、传输、分析处理和反馈,基本上靠的是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此外,各部门之间由于地理位置的隔离,造成业务联系不是很方便,从而导致上级部门对下级装备情况的了解掌控实时性不够,增加了装备的全局性管理难度。

随着部队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武警部队已经实现了三级网建设,这为以后武警部队装备的综合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武警部队装备的正规化管理和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管理信息系统简介

1.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MIS)是一种集成化的人一机系统。它主要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和维护,为一个组织机构的作业、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1.2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输出等。管理信息系统的更高要求还包括以下功能。

计划功能:对各种具体工作能合理地计划和安排,对不同的管理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提供不同的信息,以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控制功能:对整个系统的各个部门及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预测功能:根据一定的数学方法和预测模型,可以利用历史的数据对未来进行预测。

决策优化功能:在系统中利用运筹学的方法和技术,可以为最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便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提高效益。

2 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实现

本系统的设计采用模块化模式,严格按照高内聚和低藕合的原则划分和设计各个子模块。由于系统主模块调用各子模块,每个子模块能够完成相对独立的功能,可独自开发、测试和维护,最后构成管理信息系统,可以看出这种设计模式使系统具有非常好的可扩展性。

2.1 装备需求报告

装备需求报告模块包括需求申请、申请审批二个子模块。需求申请主要用于填制装备需求申请报告,提交报告;申请审批主要用于对申请报告进行查询,并对有相应权限用户开放审批权限。装备需求报告模块如图1所示。

2.2 装备库存管理

装备库存管理模块包括入库信息、出库信息管理、装备库存盘点三个子模块。入库信息管理和出库信息管理子模块主要用于管理员根据装备调配补充出入库进行数据录入,并开具打印相应的出入库单据。装备库存盘点子模块主要用于实现装备的库存明细查询、库存统计查询、装备出入库明细查询、装备出入库统计查询等。装备库存管理模块如图2所示。

2.3 装备日常管理

装备日常管理模块主要包括装备调拨、装备使用、装备维修、退役报废四个子模块。装备调拨子模块主要用于装备配发调拨时填制打印装备调拨单;装备使用子模块主要用于装备动用使用时进行相关信息的登记申报;装备维修子模块主要用于对损坏装备维修的申报,对维修进度进行录入及跟踪查询;退役报废子模块主要用于对相关装备退役报废时的申报,信息录入,登记查询。装备日常管理模块如图3所示。

2.4 装备信息查询

装备信息查询模块主要包括实力查询、平衡查询、技术参数、使用规定四个子模块。作为本系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装备信息查询模块,在录入信息以后,就修改和删除操作而言,查询操作相对频繁。其中实力查询子模块主要用于查询各单位现有装备实力;平衡查询子模块主要用于查询实际装备实力与理想装备配置间的差距;技术参数子模块主要用于查询相应装备的技战术参数;使用规定子模块主要用于查询各装备的管理使用操作规范及相关规定。装备信息查询模块如图4所示。

2.5 装备需求分析

装备需求分析模块包括仓库需求预测、单位需求预测二个子模块。仓库需求预测和单位需求预测主要通过灰色预测模型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的装备需求数据,为进一步提高装备配置使用效率,为辅助武警部队拟制计划决策提供量化的数据支撑。装备需求分析模块如图5所示。

2.6 信息系统管理

信息系统管理模块包括用户管理、系统日志、数据维护、退出系统四个子模块。用户管理主要用于管理员对用户信息、权限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及用户对本人信息进行修改的操作;系统日志主要用于对系统登录用户及其操作信息进行跟踪记录;数据维护主要用于对系统数据信息进行备份和还原的操作。信息系统管理模块如图6所示。

3 结语

针对武警部队装备管理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问题,本文主要在于提出一个贴近武警部队实际的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用以解决目前部队在装备管理方面遇到的诸多问题,促进武警部队装备管理效率的提高。

摘要:武警装备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和全面把握,才能深刻理解问题的实质,更好地推动其科学、健康、协调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武警装备管理的现状,阐述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提出了实现武警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部队,装备管理,信息系统

装备管理信息系统 篇2

进行教育技术装备基础数据统计的通知

根据省教育厅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通知精神和市教育局《河北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信息化系统》应用培训会议的具体要求,教育局决定自通知之日起,利用省管理系统平台开展全县小学、中学(含职教中心)教育技术装备基础数据录入统计工作。

数据录入内容为管理软件所列项目:装备用房、教学仪器与器材、功能教室设备、现代教育技术设备、通用设备、图书与教材、教育技术装备统计。为了保证我县数据统计、上传与省教育厅、教育部数据统计上报时间保持同步,要求各学校务必于 12月8日前完成全部完全小学、中学(含职教中心)基础数据的录入统计工作。上报邮箱为:njxdjz@163.com

此项工作校长要高度重视,安排会计或信息技术人员做好各项统计数据工作,此数据要上报教育部,力求准确,上报时间不得延误。

统计学校名单附后:

初中: 中曹中学、西城区中学、北河庄中学、李家营中学、耿庄桥中学、东汪中学、侯口中学、贾家口中学、北圈里中学、苏家庄中学、高庄合中学、纪昌庄中学、大陆村中学、唐邱中学、换马店中学、东城实验学校、实验初中、高中:一 中、二 中、三 中、五 中

小学:西城区学区、北河庄学区、河渠学区、耿庄桥学区、东汪学区、贾家口学区、苏家庄学区、大路村学区、唐邱学区、实验一小、实验二小

联系人:冯立涛

电 话:5808709

手 机:***

宁晋县教育局

装备管理信息系统 篇3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中图分类号:TJ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3-0000-01

Design of Weapons and Equipment Fault Diagnosis Information System

Zhang Zhe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210094,China)

Abstract:Using the fault diagnosis,relational database theory and ASP technology,system based on computer network,which has the features of intelligent diagnosis,net sharing,data dynamic expansion and Program Dynamic upgrading.Users could get the way of the diagnosing of the weapons by choosing the probable location and the acts of the fault,which could give the information to the MIS to help to diagnose.This was belong to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expert system.

Keyword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Fault diagnosis;Expert system

一、智能管理信息系统(IMIS)

一般说来,带有知识库和引入推理机制的MIS就是智能管理信息系统(Intelligent MIS,IMIS)。这是在传统MIS的基础上,为了利用领域知识使某些管理功能(如计划、预测、查询、统计分析等)具有模拟人类思维方式的智能能力而引入人工智能的有关理论,使传统的MIS成为一种具有“智能”的MIS。近年来,IMIS在决策支持领域、专家系统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

二、系统需求分析

本系统主要面对三类用户,系统管理员、维修专家(全师各级有相关技术认证的干部和士官)和系统的普通用户(普通维修和使用人员)。系统管理员主要负责对系统的用户进行管理,包括对用户的信息进行查询、添加和删除等操作;维修专家主要进行故障诊断以及数据的扩充和程序的优化升级;普通用户主要进行故障诊断和查看装备的基本信息、系统公告和留言。

三、系统设计

(一)系统计算模式的设计。系统采用B/S结构计算模式。B/S结构是一种以web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的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模式,B/S结构把传统两层C/S中的服务器部分分解为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从而构成一个三层结构的客户服务器体系。实质上,客户机与Web服务器之间类似于终端和主机的模式,而Web服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之间类似于C/S模式。其结构如图1所示:

B/S结构的网络计算模式,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

B/s网络计算模式=多浏览器+单Web服务器+多数据库服务器+动态计算

(二)系统运行环境设计。系统采用FrontPage为开发工具;web服务器为IIS(支持ASP);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服务器端为SQL Server 2005企业版,开发端为SQL Server 2005开发版;编程语言是ASP;操作系统,服务器端这Windows Server 2003,开发端这Windows XP Professional。

(三)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核心功能模块设计。诊断型专家系统的任务是根据输入信息(观察到的情况)来推断出某个对象机能失常原因或找出处理对象中存在的故障。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模块是系统的核心功能模块,应根据专家系统组成结构进行设计:

典型专家系统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依据此专家系统各模块的功能与作用,其设计主要有:知识库及其管理系统的设计、综合数据库的设计、推理机的设计、解释程序的设计等。

1.知识库的设计。装备故障知识库主要用于存储原始故障数据、与搜索相关的中间推理依据。包括故障事件表、故障树表等。

2.全局数据库的设计。全局数据库主要用于存放专家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数据记录及诊断问题领域内的原始特征数据,仍以表的形式存放。主要包括:标称值表、实测值表、异常项目表,诊断结果表。标称值表中存放的是设备正常状态的各种参数;实测值表中存放的是实际测得的参数;异常项目表中存放的是测试有异常的项目,并反映其异常状态。

3.推理机的设计。推理机作为专家系统的组织控制机构,能通过运用由用户提供的征兆数据,从知识库中选取相关的知识并按照一定的推理策略进行推理,直到得出相应的结论。

4.解释程序的设计。解释程序负责回答用户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包括与系统运行有关的问题和与运行无关的关于系统自身的一些问题。

四、结论

本文在已有某武器装备故障诊断大量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故障树分析法对专家系统知识库进行了建造。并运用管理信息系统及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相关理论,针对某武器装备开发了其故障诊断信息系统,系统简单高效、方便共享。

参考文献:

[1]马秀麟,王燕.管理信息系統原理及开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2]慕静.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工具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装备管理信息系统 篇4

装备资源征用工作是装备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 加速该系统的运转和功能扩展,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新时期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构建装备资源征用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了良好技术平台。

1 建立装备资源征用信息管理系统是装备动员对征用工作的客观要求

新时期, 装备动员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的目标, 对装备资源征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 完成装备动员繁重任务, 要求征用装备资源简化程序、减轻负荷

实施成建制动员时, 要求部队接到动员令短时间内完成所有装备资源的征用补充工作。一方面, 装备动员资源需求量大、分布范围广、征用强度大。另一方面, 市场经济条件下, 军民通用装备所有权呈现出国有、集体、个体、股份、租赁等多种所有权形式, 私有化程度正逐步扩大, 且租售、转让频繁, 权属关系经常变更, 征用调控难度大。另外, 还要完成各类武器装备的接收、维修保养、安全防卫等工作, 用来征用装备资源的协调、保障人员偏少。建立装备动员信息管理系统, 可一改以往“走访式”普查、“拉锯式”报表、“运动式”布置任务的动员方式, 在较短的时间内, 用较少人力, 将装备资源需求量通过网络传输到应征单位, 大大减少动员负荷, 提高动员效率。

1.2 实现装备精确动员目标, 要求装备资源征用数量准、质量高

信息化战争节奏快、破坏性大、装备战损率高。要求装备快速动员时, 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将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装备资源及时准确征用到位, 装备动员要突出一个“快”字, 在提高效能上下功夫。征用过程涉及的信息量大, 数据处理繁琐, 征用装备质量状况复杂, 仅仅依靠传统的方法难以实现装备快速动员。建立装备资源征用信息管理系统, 可以准确查询、统计、汇总各类资源数据, 优化数据结构, 及时掌控装备资源变化情况, 为装备指挥员定下决心提供准确依据。

1.3 提高装备动员监控力度, 要求装备资源征用过程实现可视化、连续性

现代战争, 战场环境随机性大, 即使战前对所需装备物资需求进行精确计算, 也很难做到征用与需求完全相符。为实现快速、持续、足额的装备保障, 采用“数量型”补给方式, 不但会增大物资周转强度, 浪费战争资源, 甚至会遗失战机。利用装备资源征用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对装备资源征用的每个过程每个环节实施可视监控, 确保征用项目不遗漏, 征用过程不断档, 征用指挥不断层。

2 构建装备资源征用信息管理系统基本设想

构建装备资源征用信息管理系统, 要着眼满足信息化条件下装备快速动员的需要, 充分考虑部队实际, 科学设计系统模块, 完善系统功能, 使系统达到内容全面、智能性高、操作便捷、实用性强、全程监控、安全可靠的目标。

2.1 构建网络操作平台

首先, 要搞好装备资源信息调查, 建立数据库。坚持“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基本原则, 从作战需求出发, 结合区域经济实际, 合理确定调查的对象、范围和内容, 及时将地方的装备资源、科技资源和专业技术人员等摸清、摸准、摸透, 把各种有用的资源按数据库格式输入计算机, 形成装备资源数据库。其次, 充分借助地方的信息技术优势和研究成果, 军地合力构建网络操作平台, 把各地各级的装备资源征用单位连成一个整体, 达到横向与军分区、友邻部队和地方单位的数据共享, 纵向与团、省军区、军区的数据传输, 使上级随时能查询和统计下级的装备资源潜力, 下达装备动员任务;下级也随时能将征用装备资源信息上报。同时, 装备资源征用信息管理系统应有单机使用功能。在无网络或网络功能暂时不能正常使用的情况下, 系统能够在单机上使用, 将系统信息生成数据盘, 进行信息交流。

2.2 构建信息管理模块

信息管理模块主要对通用车辆装备、机械工程装备、防化装备、通信装备、通用设备物资、科技资源、专业技术人员等进行信息查询、检索、统计和维护等, 为使指挥员直观、全面、迅速地了解和掌握征用装备资源的数质量、储备分布、动态变化、交通、安全等情况, 该模块运用地理信息平台, 以电子地图、多媒体声像等形式存储并显示各种资源信息, 运用军事运筹学原理, 加强装备动员过程监控系统开发, 使系统能够正确判定征用装备资源的当前位置和状态, 实时监控某一单位、某一区域、某一方向装备资源征用准备与实施情况。模块要内容完整, 要素齐全, 充分考虑其兼容性、扩展性和可靠性, 使其满足不同作战平台调用数据要求, 满足软件不断升级要求, 满足数据安全保密要求。

2.3 构建辅助决策系统

为降低人为因素对装备资源征用决策的影响, 模块以专家决策系统为核心, 依据装备征用原则, 突出应急装备征用的智能化综合分析能力的程序设计, 建立辅助决策系统, 能够根据上级的命令和指示, 综合影响征用的因素及各种限制条件, 提取出事件的背景、内容、形式, 自动生成各类应急装备资源征用方案, 辅助首长做出准确的决策, 并支持多种作战标绘软件, 将各类装备动员方案自动标绘到作战地图上。

2.4 融入装备保障指挥自动化系统

构建装备资源征用信息管理系统, 必须充分考虑与装备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兼容性, 使其融入装备保障指挥自动化系统。一方面, 功能模块、数据库类型、数据传输方式等软件开发上, 充分考虑与装备指挥自动化系统兼容性, 保证两系统在某一范围内或某一方向上共享装备保障资源信息;另一方面, 在硬件的设置上, 为装备指挥自动化系统留有输入输出端口, 保证装备动员信息管理系统随时并入装备指挥自动化系统, 为各级首长做出科学的装备保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3 装备资源征用信息管理系统运转机制

3.1 建立领导机构

按照“有利于信息快速流动和有效控制利用”原则, 建立和完善平战一体的、由党政军共同参与的、能够指挥协调军地各方行动的装备资源领导机构, 负责组织和协调军队和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 减少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和阻塞因素, 保证征用装备资源数据的横向传输顺畅;管理和督促本部门的装备资源征用工作, 保证装备资源数据真实可靠, 纵向传输准确及时。逐渐形成军地一体、上下衔接、规模适当、功能齐全、反应灵敏、保障高效的装备资源征用体系。

3.2 建立法规制度

要依据《国防法》、《兵役法》等法律, 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装备资源的性质, 制定《军民通用装备资源征用办法》, 《军民通用装备资源征用经济补偿与人员优抚办法》、《军民通用装备资源征用组织与实施条例》等法规制度, 规范征用的程序、方法、任务、要求等, 使装备资源征用信息管理系统的运用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3.3 建立训练机制

首先, 抓好装备资源征用信息管理系统的运用训练。运用集中培训、岗位轮训等方法, 加强首长机关对系统的运用训练, 达到会用、会管、会排除一般故障的要求。操作员要在一般性训练的基础上, 增加训练时间, 加大训练强度, 达到用熟用精的要求。其次, 抓好装备资源征用信息管理系统的理论研究。设立研究课题, 不断探索装备资源征用的特点和规律, 不断对装备征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功能扩充、体系完善, 使其更加适应部队装备资源动员需求。再次, 抓好装备资源征用综合演练。通过演练, 研究和探索部队装备动员领导指挥机构内部、指挥机构与外部机构、各动员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协调方法, 熟悉指挥程序, 运用装备资源征用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装备动员的文电拟制、传递和网上操作的技能, 摸索出组织指挥装备动员演练的编成和领导方法, 提高整个装备动员的领导、组织指挥和控制能力。

结合军地联合组织的训练、演练活动, 经过初步测算, 运用装备资源征用信息管理系统, 在装备资源潜力调查阶段, 可以将征用的装备数量提高2至3倍, 每年也能节省1/4的装备资源潜力调查摸底时间;在组织实施装备征用过程中, 可以将征用装备的完好率、配套率提高20%以上。

4 结论

在分析构建装备资源征用信息管理系统必要性的基础上, 提出了建立网络操作平台、信息管理模块和辅助决策系统的基本框架, 并从领导机构、法规制度和训练机制方面对系统良性运行提出具体方法, 为建立健全装备征用机制提供了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刘志勤, 王兴录.战时装备保障概论[M].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1.

[2]郑怀洲, 陆凯等.军事装备管理学[M].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1.

消防队装备信息化管理论文 篇5

我国部分企业专职消防队也开发了相应的管理软件,建立了装备信息化管理系统,消防信息网络已初步建立,但信息化管理对装备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管,实用性不强,基本上功能还处于存储数据和查询功能,辅助决策功能应用较少。为进一步提升企业专职消防队器材装备信息化管理性能,利用C/S架构的管理模式,搭建系统研发的结构架构,其中包括:系统管理模块,对全套管理系统运行、设置、授权进行集中管理;车辆管理模块,对本单位所有车辆的信息及车辆附属信息进行管理;器材管理模块,对本单位的所有器材及配属使用等情况进行管理;人员管理模块,对执勤人员和分管装备及个人装备进行管理;队站管理模块,对机关及下属各大队所在区域、职能及执勤战斗力量进行管理;综合管理模块,对车辆、器材、人员及其大队变动进行即时管理和审核保障管理模块,网络管理模块,本系统才用中心分支机构及分支无线网的联网方式,对网络畅通进行综合管理和即时通信管理;日志管理模块,对所有的车辆器材及执勤人员进行数据库记录管理,并可进行即时记录管理。

5结语

通过对国内外消防信息化管理的对比,我国在消防器材装备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还不够完善,特别是企业专职消防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功能虽然强大内容覆盖面广,但操作复杂,实用性不强。为了促进企业专职消防队器材装备信息化管理的发展,针对企业专职消防队器材装备管理特点,设计管理系统的软硬件平台流程,建立企业专职消防队伍特色的器材装备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有效的提升消防器材装备管理水平。

装备管理信息系统 篇6

【关键词】消防技术;维修管理;平台

0.引言

我国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消防部队的装备系统也得到加强,国家为消防部队配备了高技术含量的装备,这些高技术含量的装备趋于复杂化,在出现故障点时无法及时维修,这就出现了高级装备搁置不动的窘迫局面。消防技术装备的维修成为了消防部队的首要问题。为了消防技术装备可以得到有效地使用,建议将系统同现有的检测故障设备相结合,防范于未然,缓解使用单位对技术力量匮乏的难题。装备的维修管理系统可以使消防装备的维护、附件的缺损、系统的状态进行简单的排故障的诊断能力,并提出维修意见。

1.论述装备维修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鉴于用户单位对装备维修管理的具体需要,装备维修管理系统由三部分组成:装备维修管理服务子系统、装备故障判断子系统、故障申报平台子系统。维修管理子系统主要为通用系统提供简单操作能力,一般是由综合管理人员或指挥人员进行操作。装备故障判断子系统主要作为加快装备维修时间、排除简单故障的辅助作用,一般由装备使用人员进行操控。故障申报平台系统主要是将无法处理的故障点及时整合后申报到系统中,为求最短时间内解决故障的作用,主要是由装备人员进行操控。

1.1系统业务范围

业务范围主要针对客户登陆、信息查询、退出三个方面进行的,系统牵涉到的业务大框可以区分为:系统维护、装备维护、人员维护、资料查询、文件传输、作战管理、故障检查七大方面。

1.2讲解系统功能

通过管理业务和业务流程的划分,可由三个子系统组成系统模型:装备维护管理服务子系统、装备故障判断子系统和故障申告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和整体框架一起组成了装备维护管理系统。下面将对这三个子系统进行简单介绍:

1.2.1装备维护管理服务子系统

它为装备维修管理系统提供了通用功能,是装备故障信息的操控者,主要面对的是装备的综合管理人员,包括登陆、信息查询、装备查询、装备维修、耗材管理、装备资料、故障接收、系统管理等模块。

1.2.2装备故障判断子系统

装备故障判断子系统是用来完成常见的简易故障排查、确定故障点、故障内容、并提出简易处理方案的系统。这样可以使用户单位的操作人员根据提示进行简单的维修操作,而不用为了等待专业维修人员而浪费宝贵的时间,这样不仅缩短了维修时间,更加快了战斗力。

1.2.3故障申告子系统

故障申告子系统是客户和装备部门系统之间的纽带,它起到了信息传输的作用。提高了装备维修的效率,加快了维修的时间,保障了系统的运转,及时获得故障内容,加大装备保障能力。故障申报子系统是故障内容的发送者。

2.系统相关的设计

2.1系统的目标

为用户单位提供方便快捷的查询工作;对装备进行故障诊断工作;对装备实行故障申报工作;详细记录各类装备维护统计数据工作;保管装备系统相关资料工作。

2.2系统遵循的原则

2.2.1用户第一

系统的设计必须遵循客户的需求,来完成系统方案要求的目标及功能,这也是系统设计时期的根本需求。

2.2.2高效率

处理业务的速度、处理业务的量成为当今社会高效率维护的标杆。

2.2.3可信度

包括系统硬件、软件的可信度。这关系到系统物理模型设计和数据安全完整性的要求。

2.2.4灵活度

系统是有规律的变化的。所以在进行系统设计时,要考量到周围的环境变化、信息处理技术的变化和系统功能的变化。

3.相关技能

3.1专家系统知识形式

专家系统是一个运用知识建立起来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可以模拟专家,在某一领域内做出杰出贡献,并运用知识,经过推理,在该领域做出重要决策。

装备故障判断子系统就是根据专家系统的相关技术,结合开发平台,创建了装备故障判断子系统的知识宝库,这样才可以尽快的对故障进行排查、诊断,并提供良好的维修建议。

系统中出现“状态”字样,是告知记录只有在激活状态下才可以使用。如果显示屏上为“1”,则表示处在激活的状态,如果显示屏上为“0”,则表示处在记录错误的静止状态。

故障诊断里的“规则”往往是指领域专家由长期的作战经验中得出的有律可寻的结论。规则库内分为车辆故障、设备故障、救援器材故障。每个子库内又有若干张表,每张表对应的故障类型都有不同。

装备故障辅助诊断知识库里的实例及规则并不是独立体,而是紧密相连的,而且可以通过系统中的知识查询对实例进行探讨,查询出准规则并将其存放到一个临时库里,之后请相应领域的专家对这些规则进行逐一排查,合格品留下,不合格的删除掉。

3.2水路、油路、液路、气路系统的动态显示

消防技术装备当中很多重要的零部件都牵涉到了水路、油路、液路、气路的系统。为了将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状态很好的展现出来,在系统的控件中进行扩展功能,这样可以做到系统开发工具下显示的动画画面,很好的衔接了各路系统的工作流程,有利于维护人员方便查看对照。

3.3远程协助维护决策

系统的远程协助维护功能,可以便于维护人员同远方人员进行信息的传导工作。可以做到外场维修人员按照远程提供的信息,做好准备工作。该功能可以做到最快时间完成修理工作,并且将经验分享给大家,降低培训要求,减少器材的维护时间,加快了使用效率。

4.结束语

国家为消防部队不断配备新型复杂化的装备,由于信息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对装备维护的要求也迫在眉睫,认真分析了维修过程、存在的问题,并依据掌握的知识,设计研发装备维修管理系统,分析出如何进行故障申报,在辅助维护功能的前提下,要做到器材原理、使用、维护、保养的教学。系统工作时安全可靠,辅助功能强大,操作简便,这是对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进行的一次改革。

【参考文献】

[1]冉海潮,郭英军,孙丽华,张金峰.大空间建筑消防系统故障风险定量分析的新方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1).

装备管理信息系统 篇7

近年来的伊拉克、科索沃等现代战争表明, 电子战已经成为现代战争的序幕和先导, 是掌握制电磁权、制空权、制海权和地面作战主动权的关键[1]。雷达装备作为现代电子战中的主要对抗装备, 是构成电子对抗部队战斗力的物质基础, 是促进电子对抗部队战斗力生产的重要前提, 对信息化战争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因此, 开发一个能反映电子对抗装备和备件的实时状态, 能有效处理和管理各种电子对抗装备及备件的数据信息, 评估电子对抗装备的完好率, 为机关提供装备保障决策依据[2]的电子对抗装备信息管理和综合决策系统, 已成为部队军事装备信息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我军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系统的结构设计

根据部队单位的管理体制, 将装备和备件管理系统从结构设计[3]上分为两层:第一层为基础管理层软件;第二层为决策管理层软件[4], 系统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基础管理层软件负责管理各种装备和备件信息, 监测装备的运行状态和备件的使用情况, 为维修系统提供真实可靠的状态信息;管理装备和备件的库存状态等, 对库存状态进行监控, 以适时地向管理机关提出采购和维修计划。决策管理层根据基础管理层提供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由决策系统对所呈报数据进行汇总, 给出合理的决策建议;决策者根据呈报计划和决策建议做出最终决策, 将审批计划下达到基础管理层进行执行。

2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及工作流程

2.1 主要功能模块

主要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

(1) 基本信息管理子系统。

主要实现与装备配发和使用相关的电子对抗各单位的基本情况、隶属关系、相关业务人员的联系等信息管理。能根据来源信息进行添加、删除、更新的操作。目的是为其他子系统提供规范一致的基础档案数据。

(2) 装备信息管理子系统。

这是该系统的核心环节, 又细分为装备基本信息管理、装备使用情况管理、装备供应保障管理、装备部件信息管理和装备维修情况管理五个子模块。主要通过查询、浏览、添加、调拨等业务操作, 方便、快捷地掌握装备的各方面信息, 从而合理地使用装备, 定期检修, 充分发挥电子对抗装备的作用, 提高效率。

(3) 技术人员信息管理。

主要实现对在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基本信息管理, 以及他们参加各种培训、获奖情况等方面的信息。

(4) 装备维修信息管理[5]。

主要记载装备及备件的日常维修信息, 通过查看装备质量和故障信息管理数据, 制定合理的维修、报废、退役处理方案。

(5) 维修机具信息管理。

主要实现各单位电子对抗装备维修机具、维修仪器仪表的配发、使用和消耗情况的信息管理。

(6) 系统管理子系统。

主要任务是对系统的安全进行维护[6,7], 可以实现综合查询, 用户管理, 对系统的参数进行设置, 设置打印功能以及帮助导航。

2.2 系统的工作流程

基础管理层软件安装在基层单位, 设置系统管理员及各类型装备管理员。系统管理员负责系统维护, 包括数据备份和恢复, 生成月、季度、年报表等其他类型报表, 生成上报数据和计划 (采购计划、更新计划、维修计划、报废计划等) ;其他管理员分别负责某种类型的装备和备件数据库的管理。装备管理员隶属于系统管理员, 必须定期地向系统管理员提交各种报表, 汇报装备的运行状况和备件的适用情况;系统管理员对装备管理员提供的信息进行汇总, 生成具体的上报数据和报表, 提交决策管理层 (上级单位) 。决策管理层将基层提交的上报数据导入本级 (决策管理层软件) 系统, 依据所提交数据选择合适的决策算法进行决策, 系统给出决策意见, 主管人员批示通过后下发执行。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

3系统的实现

鉴于对系统各方面信息的保密性考虑, 采用单机版的C/S结构[8], 软件环境选用最新版本的C++ Builder语言, 数据库选用SQL Server 2005, 系统实现界面如图4所示。

4关键技术

(1) 用户密码保护技术。

在该系统中, 选择SHA1算法[9]对用户密码进行加密。当系统管理员添加一个新的用户或用户更改自己密码时, 系统首先运用Hash Password For Storing In Config File方法对用户密码进行“SHA1”加密, 然后再将这个SHA1值存人数据库中。当用户登录时, 系统通过Hash Password For Storing In Config File方法将用户输入的密码计算成SHA1值, 然后与保存在数据库中的SHA1值进行比较, 进而确定输入的密码是否正确。

(2) 数据仓库技术。

电子对抗装备管理系统主要以确定装备器材消耗情况、库存情况和保障能力为主题, 分析的实时数据分别为装备器材损耗的数量, 库存数量和库存对损耗的保障程度。系统采用的数据仓库方案[10]能有效解决信息处理过程中出现的信息广泛, 数据类型繁多, 各单位数据不统一等问题。

(3) 数据库技术。

电子对抗装备远程支援保障系统信息庞大, 数据处理频繁, 要求具有较高的稳健性和安全性, 因此主要采用SQL Server 2005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管理。与以往版本相比, SQL Server 2005在集群技术、高可用性、商业智能、安全性、系统管理等方面都实现了新的突破。

5结语

将计算机运用到电子对抗装备的管理中, 使装备及备件管理规范化、系统化, 对提高部队正规化、自动化建设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该系统只是针对平时装备及备件保障所开发的, 对于战时保障, 该系统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是下一步进行研究的主要工作。

摘要:根据特殊体制的应用需求, 开发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的电子对抗装备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构建多层体系结构, 实现系统功能的有效划分。利用SHA1算法对不同权限用户的密码进行加密, 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基于Petri网对系统工作流进行建模, 在此基础上, 利用数据仓库对装备及备件的复杂、多源信息进行一致性存储, 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实际应用表明, 该系统实现了全面高效、安全可靠的装备和备件计算机管理。

关键词:电子对抗,Petri网,数据仓库,信息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汪俊良, 徐明德, 黄振和.基于JSP和Oracle数据库的电子对抗装备远程支援保障系统[J].舰船电子对抗, 2007, 30 (5) :113-116.

[2]耿云喜, 郭乃林.武器装备备件库存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开发[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6, 21 (5) :690-693.

[3]高鲁, 宋辉, 赵月飞, 等.信息化战争环境下的军事装备管理系统组织重构设想[J].军械工程学院学报, 2005, 17 (6) :36-40.

[4]王金全, 王侃, 郑宇军.CBD技术在装备保障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2004, 18 (4) :58-61.

[5]吕瑞强, 戴国雄.航空地面装备维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 7 (19) :5 186-5 188.

[6]李江, 李雄伟, 武根又.基于Hibernate的装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军械工程学院学报, 2008, 20 (1) :66-68.

[7]郑海州, 何卫平, 和延立.基于J2EE的工艺装备管理系统[J].工具技术, 2005, 39 (5) :49-52.

[8]杨宇航, 赵建民, 李志忠, 等.备件管理系统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 2004, 16 (5) :981-991.

[9]冯海旗.通信对抗装备维修管理信息系统[J].火力与控制指挥, 2004, 29 (1) :88-94.

装备管理信息系统 篇8

美军一直强调的网络中心战主要有三个阶段——信息共享、认知共享和自同步。在商业上, 信息共享就是潜在的价值的源泉, 在战场上, 信息共享就是潜在的战斗力的源泉。信息共享是信息化建设中基础性的第一步工作, 是信息环境的核心内容, 在军事装备管理系统建设中也不例外, 没有了信息共享整个系统也就失去了串联的骨架部分, 从而使整个系统的效能大打折扣, 甚至于成为一盘散沙。在当前, 许多行业存在信息化建设水平很高, 信息化的“水平”与信息化要求有倒挂的现象。这也说明了存在重建设、轻效能的倾向, 一排排大机柜却不提供任何服务, 一个个系统却不能融合, 其结果都是可悲的。

信息共享在军事装备管理系统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 决定了其具有显著的作用。一是灵魂作用, 信息共享的效果与程度是军事装备管理系统建设的关键指标, 系统建设始终应该围绕信息共享这个灵魂展开。信息是否畅通, 共享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系统建设的成败。二是纽带作用, 通过信息共享使军事装备管理系统内部各级机关、部队、院校、工厂等紧紧联系在一起, 系统之间紧密协作, 互相兼容。三是导向作用, 信息共享作为系统的实现意图, 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 围绕着实现信息共享这个意图, 引导系统建设朝着互通、互联、互用的正确方向发展。

二、军事装备管理系统信息共享的主要目标和特点

军事装备管理系统信息共享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军事装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从论证研究、定型生产到装备训练、作战应用, 直至退役销毁或改型研究, 形成一个前向循环的系统, 使军事装备信息流的传递顺畅、高效、安全。

军事装备作为空军遂行作战任务的物质基础, 直接影响到作战任务的完成, 因此, 军事装备管理系统信息共享也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和要求。一是高安全, 信息共享的前提是要适时、适法、适人、适事, 就是在适当的时候通过适当的方法让适当的人知道适当的事情。军事装备管理系统信息作为军事信息的一部分, 是敌方刺探的主要情报之一, 必须保证高安全才能保证信息在为我所用的同时不为人所用。二是高可靠, 信息的实时、准确是可靠的具体描述, 失去了高可靠, 信息也就成了原始的一堆无用的数据, 共享也失去了意义。三是高效率, 信息共享使得在用户面前呈现了多种多样的知识信息, 让分理和处理工作异常复杂, 高效率即是要求以较短的时间有效满足用户的信息请求, 这是信息有效共享的深层要求。

三、军事装备管理系统信息共享的主要策略

(一) 指导思想。

树立“精确共享”的指导思想, 提高信息共享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安全性, 为军事装备信息流的顺畅、高效传递提供基础平台支持, 实现对军事装备精确化管理的目的。

(二) 主要内容

1. 平战结合。

信息共享必须充分考虑平战的不同要求和特点, 在总体上, 采取“平战结合”的策略设计系统, 建立“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指挥部”。在数据层, 采用分布式存储方案, 多个分节点将数据存储的风险分散, 提高整体容灾能力, 使得分节点具备可牺牲性。分节点的数据可以通过一种“回馈机制”向中心节点提交数据。平时, 状态相对稳定, 数据经过短暂时间的回馈, 中心节点保留了完整的数据;战时, 战场形态瞬息万变, 回馈可能被中断, 在应急修复机制失效的情况下, 如何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成为关键。此时中心节点通过标识将断开的部分差别显示, 并以现有数据经过模拟变换后产生的结果作为评价依据。在逻辑层, 应设定多种业务逻辑、权限逻辑等功能, 如业务交接、部队转隶、权限重置等, 以应对战时的多种变化, 适应战场环境下的动态虚拟力量编组部署的需要, 达到进行具有自适应特征的协同作战的目的。在表示层, 采用抽象和直观两种数据表现形式。平时, 时间宽裕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抽象的形式仔细分析多种数据, 以指导训练;战时, 时间紧、任务重, 宜采用直观的形式将尽可能多的信息量反馈给用户。通用态势图便是一种常用的表示形式, 可以清晰直观地展示敌我双方的战场态势以及地形、气象、力量分布等各种战场信息, 军事装备信息作为一部分, 也融合到整体的态势图当中, 作为基础的决策信息按需提供给各级各类参战人员, 帮助其全面准确的把握战场态势。

2. 层级划分。

信息共享的两个方面:数据和用户都是非常复杂的集合, 对此应通过科学的划分, 以达到有序的目的。

层级划分策略的内容就是将数据分层表示, 将用户分级管理。数据根据编成关系分为总部、战区、航空兵部队多个层次, 用户也分为五级与之一一对应。每一层的数据根据内容进行详细的分类, 每一级的人员根据职能进行分组, 对不同的分类和分组定义详尽的管理规则, 实现类策略和组策略综合管理。下层数据对于上层来说是透明的, 上层数据是下层数据的抽象与汇总, 是更高层次的数据, 上级用户不能对下层数据进行修改操作, 只能在本层维护数据。

3. 有效共享。

有效共享策略就是要求共享内容准确、方式可靠、效果明显。内容准确就是要共享的数据能准确反映用户的需求, 真实反映客观的情况, 做到按需定制共享的数据内容。方式可靠, 主要是指数据传递方式和表示方式可靠, 通过何种信道、采用何种格式都是需要严格考虑和认真筛选的, 做到防窃密传输、内部标准格式表示。效果明显则是要求信息共享前后系统有明显改进, 系统性能和优势得到增强, 排除盲目共享的现象。

(三) 基本方法

1. 目标化建设确立工作方向。

军事装备管理系统信息共享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 并与其他系统无缝交互, 达到对军事装备管理系统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与管理的目的。对于目前制约信息共享能力的一大障碍——各业务部门长期独立建设积累下来的“小烟囱”式系统, 也就是行业中描述的异构性问题。异构性问题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软件系统等之间的异构性, 随着研究的深入已经出现了一些成熟的技术和方案解决此类问题, 比如JAVA解决了平台异构性、Web Service解决了中间件异构性。为此, 应当立足现有技术从根本上解决异构性问题, 统筹规划, 杜绝“大烟囱”的出现。

2. 法制化建设建立工作依据。

当前信息共享缺乏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相关支持。长期以来, 由于习惯于传统的内部消化的方式使用信息资源, 很难在要求多兵种协同作战的今天迅速适应和转变思想。对于这样的现状, 应该从全局出发, 从法规制度上对信息共享提供政策支持。

3. 标准化建设促进工作规范。

标准化建设就是要将信息共享的环境以及模式标准化。信息共享的环境此处主要指硬件与网络平台, 其标准化的意义在于为系统建设提供可参考的物理实现。“按需提供信息服务”的基础设想是解决数据格式不一致、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是底层的;模式标准化解决服务交互的标准化, 是上层的, 包括服务的建立、发布、申请、使用等多个环节, 通过详细的技术标准规范信息服务过程, 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

四、结束语

装备管理信息系统 篇9

当前世界各国在军事领域的较量更多地体现在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力量的较量上。在"一体化"作战环境中,要求首长机关及时掌握装备动态信息,了解装备的数质量、使用和维护情况。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装备信息的实时采集、储存、加工、处理和分析,为装备决策部门提供快速、准确的管理数据与辅助决策依据,从而为作战、训练提供有力的障,提高装备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2、国内外研究现状

数据库技术最初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根据数据模型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代网状、层次数据库系统;第二代关系数据库系统;第三代以面向对象模型为主要特征的数据库系统;第三代数据库技术与分布处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模糊技术等诸多新技术相结合,衍生出多种新的数据库技术。如: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1]、Web数据库技术、空间数据库技术[2]等。

装备管理信息系统是数据库技术在军事上的具体应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已经从单纯收集处理信息发展到对装备的实时控制,其利用发达的军事网络,规模庞大的数据库系统,以及先进的GPS定位系统等高端技术,构建出了一个结构完善、接口齐全、反应迅速的管理平台,借助这个系统平台,可实现对所属装备的全方位、全天候实时管理,从而实现真正的自动化管理[3]。我军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近几年,我军正在开展一体化作战研究和训练,其核心目的是以装备为基础,以技术为支撑,以集成为方向,通过训练逐步达成科学合理的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机制。国内目前已经开始研究Web技术在装备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出现了基于MVC模式的武器装备管理信息系统[4]、基于Web数据库的武器装备远程故障诊断系统[5]等基于网络数据库的装备信息系统。

3、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关键环节和主要依据。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的建模语言,对系统功能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建立相应的模型。

3.1 业务建模

业务建模是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组成部分,是对业务领域问题进行结构化的描述。通过了解装备部门的日常工作的相关业务,得到装备管理信息系统主要业务的流程图如图3.1所示:

3.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为了达到装备"信息化管理、科学化决策、精确化保障"的目标,建立一个旨在为部队装备管理提供必要信息的网络数据库系统,使装备部门可以利用管理系统来存储、获取、分析和传递装备的各种信息。

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使用对象为系统管理员、分管装备首长、装备管理机关、基层分队,下面基于这四个对象对系统进行功能分析。系统管理员负责整个系统的维护管理,具有系统所有功能的使用权限,重点是用户信息管理,维护用户信息、分配用户权限。分管装备首长应能够对所有装备信息、技术人员信息以及装备日常管理信息进行浏览、查询,及时掌握武器装备动态信息。装备管理机关应对本业务部门所属装备信息和装备技术人员信息进行维护,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是对各分队的装备信息进行汇总,对下属单位装备的配置、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统计和查询,做好装备的编制实力、保障计划、移交接收等工作。分队应对本单位装备数质量情况、装备定位情况进行实时查询和更新,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是对装备基础数据、动用使用、资源配套、检查维修等情况进行登记,提供现有武器装备储备和装备出入库等相关数据情况, 及时更新装备和技术人员信息。

装备管理信息系统还应实现实时发布相关信息功能,对单位装备管理政策、制度、标准进行电子化管理,并提供灵活的查询。根据信息发布需要,实现基于级别权限控制的信息发布、查询,并提供相关文件及报表下载。

3.3 系统总体结构分析

根据系统功能分析,系统总体结构主要有七项内容,装备战备管理,装备日常管理,装备维修管理,设施设备管理,装备资料管理,人员信息管理,系统维护管理。每一项内容下面细分为各个子模块,以装备日常管理为例,可以按装备种类分为,装甲车务管理,军械装备管理,工化装备管理和车跑场管理四项内容,每类装备内子模块基本相似,以装甲车务管理模块为例,可以分为基础数据管理,编制实力管理,保障计划管理,动用使用管理,资源配套管理,辅助决策管理,业务助手管理,装备维护管理八项内容。整个系统结构如图3.2所示:

4、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

系统的开发采用B/S三层网络体系结构,在VS.NET环境下,用SQL Server 2005构建数据库,通过A-DO.NET实现与数据库的连接,使用ASP.NET结合VB.NET设计Web应用程序。

4.1 实体E-R图

根据系统功能的设计分析,创建各数据表的实体E-R关系图。各数据表的实体包括用户信息实体,人员信息实体,装备信息实体,设施设备实体,装备维修实体,日常管理实体,战备管理管理实体等,下面以装备信息实体为例建立E-R关系图。

装备信息的实体具有装备名称、生产单位、列装时间、装备编号、装备型号、使用单位、管理责任人、技术状况、配套率、维修记录等属性,E-R图如图4.1所示。

4.2 创建数据表

根据E-R图的内容,创建装备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各数据表,此系统中共涉及7个数据表,以装备信息表为例进行说明。如表4.2所示

4.3 系统应用程序设计

系统应用程序的设计是本着软件重用的思想进行的。.NET Framework中丰富的类库为实现软件重用提供了重要支持,系统设计了功能菜单、标题信息等一些具有个性的用户控件和自定义控件,开发了可被继承的基页等组件,这些控件和组件增加了代码的重用性,简化了系统程序、提高了开发效率[6]。以系统主界面为例,如图4.3所示:

系统主界面主要包括各个模块的功能按钮,显示登录时间等信息。为了在各个功能模块问灵活跳转,把功能按钮组设计成为一个用户控件,各个功能页面可以共用同一个控件以实现相互之间的跳转。通过添加部分后台代码为用户控件添加属性,本页面为功能按钮组用户控件添加了oncolor属性,用以突出显示当前所选的功能按钮。从登录页面传递过来的记录用户级别的session值控制着功能按钮的可用状态。例如,除了系统管理员以外的其他用户登录后,"系统维护管理"中的"用户管理"按钮始终处于不可用状态。

5、系统安全

5.1 物理安全策略

抑制和防止电磁泄漏 (即TEMPEST技术) 是物理安全策略最主要的问题之一。主要防护措施有两类:一类是对传导发射的防护,主要采取对电源线和信号线加装性能良好的滤波器。另一类是对辐射的防护,主要是采用各种电磁屏蔽和抗干扰措施。

5.2 访问控制策略

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法访问。用户的访问控制可分为三个步骤:用户名的识别与验证、用户口令的识别与验证、用户帐号的缺省限制检查。系统管理员可以控制普通用户帐号的使用、访问网络的时间、方式。可以指定用户对哪些文件、目录、设备能够执行哪些操作。

5.3 网络监测和防火墙控制

系统管理员对网络实施监控,服务器记录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对非法的网络访问,服务器以图形、文字或声音等形式报警,以引起系统管理员的注意。如果攻击者试图进入网络,网络服务器应会自动记录攻击者的地址信息,并自动锁定该帐户。

系统对服务器采用分布式防火墙技术。分布式防火墙负责对网络边界、各子网和网络内部各节点之间的安全防护。分布式防火墙体系结构包含网络防火墙、主机防火墙和中心管理三部分。网络防火墙用于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以及内部网各子网之间的防护, 功能与传统的边界式防火墙类似。主机防火墙作用在同一内部子网之间的工作站与服务器之间,以确保内部网络服务器的安全。中心管理是一个防火墙服务器管理软件,负责总体安全策略的策划、管理、分发及日志的汇总,可以对防火墙进行智能管理。

6、结论

本文着眼武器装备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对网络环境下的武器装备MIS的系统分析、设计及安全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1) 基于.NET的武器装备MIS,兼顾首长、装备机关、分队三级管理,重点突出了分队的装备日常管理功能,涵盖了基层部队装备管理的诸多要素。

(2) 系统采用B/S三层体系结构的模块化设计,具有开发效率高、使用简单、更新方便、可扩展性强的特点。

(3) 本系统的使用将进一步提高装备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全面提升基层部队的装备管理水平。同时也将为使用.NET技术开发全军通用的网络化武器装备MIS进行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刘吴文.谈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研究[J].科教文汇, 2007, (12) .

[2]朱志勇.数据库技术的研究进展[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7, 28 (4) .

[3]杨长宏, 陈卫.加强装备信息系统数据标准建设[J].装备管理, 2004, 3 (11) :40-41.

[4]王永珍.基于MVC模式的武器装备管理信息系统[M].长春:吉林大学, 2006.

[5]王书满, 符拯, 万宇.基于Web数据库的武器装备远程故障诊断系统[J].仪器仪表用户, 2005, 12 (6) :18-20.

装备管理信息系统 篇10

总后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以下简称检验所)为全军卫生装备验收检验、计量检定的最高技术机构。近年来,随着检验所业务的快速发展,卫生装备计量、检验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特别是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和注册检验以来,该所业务工作得到全面拓展。这同时也对计量、检验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不断加强对计量、检验工作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但是,由于现有的管理方式无法对业务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监督,管理者不能实时了解计量、检验工作的实际情况和数据信息。因此,急需开发一套与检验所业务工作相配套的规范化、科学化、网络化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2 系统设计要求

(1)系统设计要满足ISO/IEC 17025的可追溯性要求,可实现对被检装备的当前位置、检测状态和进展情况等信息进行实时追踪;(2)功能权限的设置要完全遵守检验所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3)在功能设计和操作流程上,尽量符合现有工作习惯;(4)在系统设计上要做到功能全面,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用性;(5)提供导出各类报表的功能,使得系统实用、便捷;(6)具备较高的信息安全性,保证数据本身的存储安全及其原始性和真实性。此外,系统将在全军各药品仪器检验所推广,因此必须考虑系统的兼容性和扩展性。

3 系统设计思路

系统是基于Lotus notes/Domino R7文档数据库、电子邮件、远程通讯等技术运用建立的一种开放式的综合办公系统。系统以Lotus Notes/Domino R7为基础,对包括打印机、条形码扫描装置等在内的一些硬件设备进行了集成,并进一步与Microsoft Office、SQL Sever关系型数据库系统等进行紧密结合,实现全所业务流程网络化管理。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网络拓扑如图2所示。

系统严格按照实验室认可、计量认证和实验室管理规范的相关规定,将业务工作模块划分为卫生装备检验和计量2个部分,其中检验工作包括卫生装备检验、检测和大型医疗设备应用质量检测;计量工作包括卫生装备检定、校准、比对和溯源,并建立了系统流程(如图3所示)。

该系统采用B/S架构和C/S架构相结合方式,普通用户以B/S架构访问服务器,系统管理员以C/S架构访问服务器,既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和易维护性,又实现了系统复杂功能的交互性和一般功能的易用性。管理员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系统配置,自定义流程、表单、打印格式等,以适应检验所工作需要。服务器端系统运行环境采用Windows NT 4.0/Windows 2000 Server操作系统;客户端系统运行环境采用Windows XP中文操作系统。整个流程在网上完成,所有的业务报表均由网络传递,所有的分析数据均可在服务器上进行统一管理,依据权限可被不同的用户调用。

4 系统功能及特点

4.1 业务流程管理

业务流程管理是整个管理系统的核心,包括业务受理、任务分配、科室计量、检验、检测和出具最终报告等环节。收样登记员将收样、登记、出具检测卡发送至器检各科室,再经过科室签收、检验、填写报告、复核、科室主任审核、技术负责人审核、直至打印最终报告书,整个流程都在网上完成。使用管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手工录入引起的混乱现象,对某些特定数据通过使用下拉选项选择,对输入数据的格式和内容都进行了限定,有关联的数据系统将会自动生成,既节省了录入时间,又规范了系统数据,也为查询或核对提供了方便。

系统建立了完整的管理体系,每个环节的办理人各司其责,任何人都不能越权操作。对各个环节各条数据的修改系统也都有详细的记录,对关键数据的修订采取严格的程序控制,确保了数据的准确、严谨和公正。系统预置了所有体系内人员的电子签名,报告生成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需要各级人员进行的签字均由电子签名代替,相关当事人即使在外出差也不会影响最终报告的出具,缩短了整个检验周期[1]。

4.2 样品动态监控

系统详细记录了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通过对检验进展情况进行实时跟踪,提供科室和检验人的样品负载信息,显示正在流转样品当前所处的状态及流转情况,能及时发现检测工作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并做出相应的纠正措施,确保业务工作的顺利完成和最终报告的质量。系统提供历史信息查看包括对样品登记基本信息和已生成报告书详细内容的检索和浏览,并为已登记过的样品建立了详细的信息记录,并赋予每个样品唯一的身份标识。通过采用条形码扫描装置和样品条形码标识,可对已下检或再次送检的样品实现快速查看和样品登记。收样人员只需稍做调整便可完成再次登记工作,既减轻了工作的负担,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系统为各个环节的办理时间设定了严格的时间节点,对将要超过办理时限的样品给予警告;对已经超过办理时限样品的名称、环节和办理人进行记录,加强了工作管理,保证了业务工作的时效性。

4.3 信息处理功能

卫生装备计量、检验工作繁重,产生的数据量大,每遇到上报数据或工作总结时,统计项目繁琐,各级用户须填报各种形式的报表来满足工作的需要。系统预先设置了多种查询统计报表格式,通过与SQL Sever数据库连接,得到查询统计结果,最终结果可以保存成网页或Excel格式。用户还可根据实际需求建立查询统计模板,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查询需求,方便用户准确快捷地统计单位的业务量和个人的工作量,为考核工作业绩和工作计划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此外,系统还设置检验仪器设备信息和客户信息的数据库,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和查询[2]。

4.4 检测设备管理

检验所的检测设备具有种类多、型号杂和数量多等特点,这些设备的准确性决定了最终报告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系统设置了专门的检测设备数据库,对设备的投入使用、仪器档案、计量检定、标准操作规程、期间核查、维修保养和退役报废信息进行全寿命管理,对接近计量检定、期间核查、维修保养和退役报废等日期的设备进行报警提醒(如图4所示)。通过将剩余时间以倒计时方式和醒目的字体突出显示,检验人员可在工作中随时得到提醒,以便及时安排对设备的核查,有效地提高检验所仪器设备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4.5 自动备份功能

应用该系统后,业务工作对计算机系统的依赖性将越来越大,对系统的可靠性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其中数据存储十分关键。如果服务器发生意外停机或丢失数据,会严重影响正常工作。考虑以上情况,系统建立了备份服务器,设置了数据自动备份功能,每日定时2次对服务器数据进行异地硬盘备份。一旦主服务器发生故障,备份服务器可立刻接替主服务器,继续支持信息系统的运行,保证了正常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了数据存储的可靠性。

4.6 安全访问技术

系统采用身份认证服务和访问控制服务确保系统使用的安全性。身份认证是一般办公系统应用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安全控制方法,也是安全系统中的第一道防线。用户在访问安全系统之前,通过身份认证系统识别身份,然后根据用户的身份和被授予的权限决定用户是否能够登录系统。访问控制服务运用功能授权方法,允许一些用户使用某些功能而另一些用户则不能,这样就限制了不同级别的用户对关键资源的访问权限,有效防止非法用户侵入或合法用户操作不当所造成的破坏[4]。

4.7 系统扩展功能

系统在开发时设计了流程自定义、表单自定义和操作自定义功能,管理员无需掌握系统源代码,即可根据业务要求进行流程、表单和操作的重新设计或修改,使管理者调整或新增业务功能变得轻而易举。由于有完全的知识产权,可以根据检验所乃至全军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工作进行二次开发,更加有利于今后在全军各药品仪器检验所的推广使用。

5 总结

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开放性,投入使用一年来大大提高了检验管理的规范性和工作效率;系统设计人性化,操作便捷,用户无需过多学习即可使用。该系统除在总后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运行外,在南京军区和成都军区也分别进行了推广应用,收到了良好效果。

摘要:目的:规范卫生装备计量、检验工作流程,统一报告书格式,共享检验标准资源,实现网络化办公与信息化管理。方法:全面分析总后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卫生装备业务管理流程,基于Lotus notes/Domino R7文档数据库和SQL Server关系型数据库平台,采用C/S架构与B/S架构相结合,开发卫生装备计量、检验管理信息系统。结果:实现了卫生装备计量、检验工作规范化、网络化管理,质量管理全程监控,检验记录和检验标准资源共享。结论:该系统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卫生装备计量、检验工作的科学管理水平和业务工作质量,推动了检验所的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卫生装备,计量,检验,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史志刚.LIMS在卫生装备质检机构中的应用[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9(2):34-37.

[2]孙悦,李莉.药品检验所管理系统在药品检验所的应用[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8,24(1):88-89.

[3]王继升,纪春雷,张爱平.部队卫生装备检修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7):9-11.

装备管理信息系统 篇11

【關键词】海监技术;装备保障支撑系统;建议与管理

中国的海监技术主要是通过国家的法律规定进行对于海洋的实时监控,对于一些侵犯海洋权益、非法使用海洋、破坏海洋的环境和资源等违法行为处于严格的处理与检查。其中由于中国的海监技术中装备类型较多,且管理的单位也比较多,因此在现在的海监技术中,没有一套比较完善、合理的技术保障和管理的系统,进而就不能够及时的获取每一项技术的使用信息,因此就不能够及时的对于装置进行资源的调控和管理,导致维权技术装置功能不能够发挥用途。

一、执法技术装备的保障系统建设

在现如今的海监执法过程中,执法使用的技术和装备能够帮助海监工作能够顺利的运行,因此在装备和技术上的保障和管理方式应该更加具体、严谨化。需要通过专业的机构和部门对于海监的技术和装备能够进行全面的调研和管理,以此能够合理的提高执法部门的装备和技术。在执法的技术装备之中采用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建设方式,能够合理的保障海监技术和装备的完整度,其中装备在整个海监的系统中,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与不同科技技术的手段相互组成,进而能够形成一个严谨、科学的执法检查综合监视系统,对于海洋的违规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和保护,通过获取的监控数据进行处理,利用数据间的传输将这些数据传送回指挥中心,指挥者利用专业系统的决策方案指挥系统,对违规的事情进行处置。在执法装备的管理中也是通过系统化的方式进行管理,要建立执法技术的装备管理系统,对于监控设备装置进行实时的获取信息、状态和位置等,为执法的装备管理和处置提供严格的技术保障。其中执法技术的装备主要趋于专业化、高水准的方向进行发展,要根据执法监督的具体要求进行开发,其中主要包括关于搜索、干扰等进行搜索探究装备,进而能够满足远程执法的目标。

二、执法技术装备的保障系统化建设

执法技术的装备技术保障和管理基本是由专业的机构进行统一的管理,执法部门通过专业的技术管理机制、维护措施和培训方式等,并且能够提供装备和技术上的支持,从而能够为海洋的执法提供严格的技术保障。通过建立在GIS基础上的执法装备管理信息的系统中,能够实现执法技术的装备在线、远程的信息化管理,就能够随时的掌握执法技术的分布情况等,为执法技术的装备管理提供技术性的支持。要定期开展执法装备的检查和培训,对执法的装备进行全面的技术支持进而保养,能够全面保障装备能够熟练的掌握使用,为今后的执法技术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要对于国内外的技术发展情况进行及时的更新,通过编制相对的执法装备指南,并且能够保障其能够进行定期的考察,进而能够为今后的选择配置提供有效的参考。一般来说,执法技术装备是通过专门的机构进行全面的维护管理,能够得到具体的技术支持,确保执法技术的装备能够正常的运行。通过与仪器的设备研究所和机构进行合作,建立有效长期的合作机制,要根据海洋的技术装备技术制定相关的执法装备制度和相关的系统,进而能够有效的提高技术装备的专业性,能够为海监技术提供严格的保障。

三、海监技术装备发展前景

为了能够全面确保海洋执法技术的业务发展需求,现在的执法装备逐渐的开始向专业化、具体化、信息化的方向全面发展,建立严格的岸基、海基、天基和空基等立体的监控网络,通过在每一个基点设立雷达、摄像头等监控设备,能够全面实现整片海区的全方位的监控,能够利用范围大、定时、定期等特点能够获得实时的监控数据,进而能够实现海洋维权的执法设定的具体目标,进而能够实现整个全海地区的高效管理监控。通过建立以海上的卫星通信为主要、地面的专线为主干的数据通信系统方式,能够合理的实现几大立体监测网相互连接,进而能够实现互联和远程监控的程度,因此能够提高数据和信息的传送能力,提高信息数据的时效性和精准度。

结语:

通过对于现在我国海监技术和装备的分析能够发现,其中主要的技术和装备的发展不够完全,一般还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对海监技术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威胁。为了能够全面的保障我国海监技术和装备能够发挥关键作用,使我国的海洋监控能够更加具有时效性,就需要对现有的技术和装备进行调整,结合国外先进的方式改进自身的技术和装备,建立优质的海监技术装备管理体制,通过不同的海域进行合理规划,建立集中网络分布方式,充分的将海监技术能够得到发挥,使我国的海洋不会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对我国的海洋带来一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忠强,张洪欣,马龙.海监技术装备保障支撑系统建设与管理[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05).

装备管理信息系统 篇12

当前,全军正在大力开展信息化建设,转变战斗力生产模式,努力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 装备是战斗力的基础,装备管理是战斗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大力开展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装备管理水平,促进战斗力建设具有重大意义[1]。 在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集中体现。 目前,全军已建设了若干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并投入使用,在装备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面舰艇装备是海军重要的基础性装备,水面舰艇装备管理水平,对于海军战斗力建设具有重要影响[2]。 因此,必须大力开展水面舰艇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水面舰艇装备管理水平,为此,应大力开展水面舰艇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并广泛应用于水面舰艇装备管理工作[3]。 但目前,由于面临许多特殊困难,水面舰艇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还刚刚起步。 为此,必须对水面舰艇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所面临的困难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并找到应对这些困难的方法、措施,才能为水面舰艇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推动水面舰艇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1水面舰艇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任务与要求

1.1 建设目标

通过水面舰艇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实现水面舰艇装备状态管理可视化、保障指挥快速化、器材供应精确化、状态监控实时化、辅助决策科学化、训练考核网络化。

以水面舰艇装备管理需求为牵引, 强化系统顶层设计[4],注重基础数据建设,规范装备、器材编码,综合集成现有装备管理系统相关成果[5],在优化装备管理业务流程的基础上,构建集装备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存储、信息应用、信息综合分析及信息辅助决策于一体的装备管理信息系统。

水面舰艇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应涵盖水面舰艇装备的日常管理、维修、调配供应、战备、训练、装备使用、退役报废等各项装备管理工作,纵向贯通各级机关和部队,横向联通装备管理相关业务部门,对外衔接司、政、后等相关信息系统,实现各级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互联、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6]。

1.2 主要任务

按照各级首长的意图和装备保障任务,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科学的装备管理方法, 提供水面舰艇装备日常管理、装备监测、装备技术保障、维修保障、器材调拨供应、装备战备管理、装备训练管理等管理业务的自动化处理手段,支撑其完成装备“管、修、供、训、战”等装备管理和保障活动,保证武器装备处于良好技术状态和管理秩序,提高水面舰艇装备管理水平。

平时作为水面舰艇部队各级装备机关和各舰艇开展装备管理工作的基本业务工作平台和辅助决策支持工具,战时为一体化指挥平台提供信息支撑,提高水面舰艇装备的科学化管装水平,推进水面舰艇部队装备保障能力和管理能力建设,增强水面舰艇部队基于信息系统的装备保障能力[7]。

1.3 基本要求

(1)针对性强。 水面舰艇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应紧贴水面舰艇装备及其装备管理工作的特点和实际需求。

(2)可靠性高。 系统在总体设计、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硬件配置、软件设计开发等方面,都要特别关注海洋环境和复杂电磁环境的不利影响,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3) 兼容性强。 水面舰艇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应能适应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型号水面舰艇装备的特点及其管理需要,广泛应用于不同水面舰艇。 另一方面,应能同时满足平时和战时开展水面舰艇装备管理的需要。

2水面舰艇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

与一般的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相比,水面舰艇装备管理信息系统既有很多共通之处,又有其特殊性。 主要表现在,由于装备、装备工作、环境条件等方面的特点,水面舰艇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面临许多特殊困难。 只有把这些困难分析清楚,才能通过研究找出相应对策。

2.1 装备复杂,装备管理涉及部门多,系统建设难度大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水面舰艇类型复杂。 首先, 水面舰艇包括水面战斗舰艇、两栖作战舰艇、辅助舰船等不同舰种。 其次,各个舰种的水面舰艇又可划分为若干舰类,例如,水面战斗舰艇主要包括: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高速攻击艇、反潜战舰艇、水雷战舰艇等。 再次,各个舰类通常又包括多个不同型号(舰级或舰型)。

不同类型的水面舰艇,装备各不相同,相对应的装备管理工作也存在较大差异。 例如,航空母舰与驱逐舰的装备管理工作就存在很大差异。

(2)每艘水面舰艇装备自成体系。 具体到每一艘水面舰艇,都是一个既包括舰艇平台本身,也包括各种舰载武器的复杂系统,因此,都具有体积大、装备多、结构复杂的显著特点,是一个包括众多装备的有机整体。 在所有武器装备中,水面舰艇装备的复杂性是最为突出的。 在一艘水面舰艇上,不同装备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协作,构成一个完整的装备体系。

(3) 部门众多。 正是由于每一艘水面舰艇都非常复杂, 因此,在舰艇上通常需要设置多个部门,如机电部门、航海部门、武器部门等,分别执掌和使用不同装备。 另一方面,处于装备管理工作的需要,团以上水面舰艇部队通常还在机关中设置有专门的装备管理部门(处、科等)。

(4) 装备管理工作复杂。 既包括对维护保养、 装备监测、 装备维修等常规装备工作进行管理,还包括装备训练管理、装备战备管理、战时装备管理等内容。

以上各个方面的因素,必然加大水面舰艇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难度。

2.2 信息交换困难

水面舰艇长期在海上活动,难以进行有线通信,信息传输方式和能力受到较大局限。 一般情况下,水面舰艇有限的信息传输能力(如数据链等),要优先保证作战指挥的需要。 而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需要经常性地大量地进行信息的传输和交换,这就使水面舰艇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使用面临特殊的困难。

2.3 环境恶劣

水面舰艇长期在海上航行和活动, 受海洋环境的影响大。海洋环境对舰艇上的各种装备会产生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风浪所造成的舰艇的摇摆和晃动、潮湿且盐分高的空气对装备会造成损害等。 另一方面,水面舰艇上的电子设备类型多、数量大,电磁环境非常复杂。 装备于水面舰艇上的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同样也要受到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

2.4 舰艇上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

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基于网络。 而从目前情况看,舰艇上的网络基础设施普遍不够完善[8]。 老旧舰艇上通常没有布设网络,新建造舰艇上虽然大多已经布设了网络,但仍不完善,主要表现为信息接口不足,尤其是工作舱室和部位的信息接口数量差距更大,难以满足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对网络条件的要求。

2.5 空间局限性大

水面舰艇虽然体积较大,但由于要容纳众多装备、物资和人员,因此,空间非常有限,而装备管理信息系统既需要设置专门的主机房,用于放置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并为系统管理提供专门场所,还需要在各个相关舱室或部位放置终端计算机等设备。 空间的局限就成为了水面舰艇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必须关注和克服的一个困难。

2.6 装备技术状态信息获取困难

在水面舰艇装备信息中,装备技术状态信息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9]。 只有及时、准确、全面地获取装备技术状态信息,才有可能科学地对水面舰艇的装备进行管理。 因此,在水面舰艇装备管理信息系统中,应能方便地甚至是自动获取各装备的技术状态信息[10],但从目前情况看,由于受到检测手段建设还存在较大差距,甚至各装设备厂家不愿意提供装备技术状态信息而人为设置障碍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制约,装备技术状态信息的获取还很困难,离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对装备技术状态信息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2.7 系统集成难度大

水面舰艇装备管理的各项工作分布于舰上和岸上(装备管理机关等),因此,水面舰艇装备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分别建设舰上和岸上两个部分,而且这两者之间还要有机融合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而舰上和岸上的情况迥异,因此,系统集成的难度要大大高于一般的装备管理信息系统。

3对策研究

面对水面舰艇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上述特殊困难,必须找到相应对策,力争克服这些困难,才能够为水面舰艇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3.1 加强顶层规划

为了有效应对水面舰艇长期在海上活动、装备复杂对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带来的困难,首先必须加强顶层规划,在对水面舰艇装备及其装备管理的特点、需求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科学设计水面舰艇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

水面舰艇装备管理信息系统一般应由两个既相对独立又紧密结合的分系统组成:一是舰艇分系统,在每艘水面舰艇上分别进行建设,对本舰艇的装备及其装备工作进行管理;二是机关分系统,建设在岸上,从全局的角度对水面舰艇装备进行管理,供各级装备管理机关开展装备管理工作使用。 舰艇分系统应能通过网络(通常为码头停泊时)与机关分系统联通,进行数据交换。 两部分相互协同,密切配合,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水面舰艇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分散管理与集中管理的有机结合。

在此基础上,对舰上和机关两个分系统的功能科学进行规划。 舰艇分系统一般应包括装备监管、装备工作记录、计量监测、维修管理、器材管理、装备训练管理等功能模块;机关分系统一般应包括装备战备管理、装备监管、教育训练、维修保障、器材管理等功能模块。

3.2 完善网络基础设施

主要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 在每艘水面舰艇上建设能满足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使用需要的局域网环境,主要包括主机房建设和网络布线两方面的工作,其中,布线时,特别是在规划网络信息接口时,应充分考虑装备管理的实际需要,并留有一定余量,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并为将来的发展提前做好准备。 在具体实现时,应区分新、旧舰艇两种情况分别处理。 对于新建造的舰艇,应在采购时明确提出要求, 使交付的舰艇具备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对于老旧舰艇,则一般应专门进行局域网建设。

(2) 为了方便舰艇靠岸后舰艇分系统能与岸上的机关分系统通过网络交换数据,实现两个分系统之间的数据同步,应在码头建设专门的信息交换接口,以便方便、快捷地进行舰上局域网与岸上网络的连接。

3.3 采用适应水面舰艇环境的高性能设备

与一般的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相比,水面舰艇上的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设备在环境适应性、坚固性、抗干扰能力、可靠性等方面都有特殊要求,无论是服务器、交换机还是客户端计算机等,都必须采用经过加固的、具有良好抗振动能力、抗腐蚀、抗干扰的军用级设备,而不能采用一般的设备。

3.4 舰上配备系统管理与维护人员

舰艇在海上活动时,很难得到岸上的技术支援,因此,水面舰艇上的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必须立足自身力量,为此,舰上应配备专门的或兼职的系统管理与维护人员,确保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稳定高效运行。

3.5 多配备使用手持式信息终端设备

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终端设备一般包括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和手持式信息终端设备(如PDA等)三类。 由于舰艇上装备复杂、部门多,水面舰艇装备管理信息系统需要配备数量较多的信息终端设备,但舰艇上的空间有限,台式计算机甚至笔记本电脑的使用都需要占用较大空间, 受到一定限制,而手持式信息终端设备具有体积小、使用灵活、受网络条件影响小等显著特点, 特别适合在舰艇这种相对狭小的空间使用,因此,应多配备使用手持式信息终端设备。 当然,手持式信息终端设备虽然也可以在线使用,但一般情况下是离线使用,再定时或不定时地接入网络来上传下载数据,因此难以保证信息的实时性。 但综合来看,手持式信息终端设备的广泛使用利大于弊,是水面舰艇装备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终端设备的一种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

3.6 加强装备技术状态信息采集手段建设

水面舰艇装备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需要大量准确、及时的装备技术状态信息进行支撑,而装备技术状态信息的采集主要依靠各种检测设备或系统,而目前,舰艇上装备检测设备或系统建设相对滞后,还难以完全满足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对装备技术状态信息的需求,为此,应大力开发装备检测技术,以检测设备或系统建设为突破口,同时积极研究适用于各种检测设备的通用的信息交换接口和信息交换方法,大力加强装备技术状态信息采集手段建设。

3.7 理顺装备技术状态信息采集机制

要能使各种检测设备采集的装备技术状态信息自动接入装备管理信息系统,除了要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外,还必须理顺相应机制,使各检测设备的生产厂家能愿意共享所监测到的装备技术状态信息,破除人为的信息封锁壁垒。 为此,应综合采取法规、经济等方法,区分新、旧检测设备的不同情况,建立起装备技术状态信息充分共享的机制。 其中,对新列装的检测设备,应在采购时就对信息共享提出明确要求,并以合同等形式进行约束,确保执行;而对于已列装的检测设备,则可以一方面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以换取厂家开放信息接口,充分共享信息,另一方面,对于不满足上述要求的厂家,则应在以后的检测设备采购时予以限制,从而迫使其开放信息接口。 与此同时,还要通过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应法规等方法,确保检测设备厂商的知识产权不受侵害,解除相关厂商对于信息共享的顾虑;还要采取有力措施,把检测设备的相关信息向厂家进行反馈,形成信息的双向共享机制,提高厂家对于信息共享的积极性。

4结语

与一般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相比,水面舰艇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面临许多特殊困难, 本文对这些困难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对策,希望能对水面舰艇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摘要:在分析了水面舰艇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任务与要求的基础上,从水面舰艇装备及其管理的特点、环境、网络基础设施、装备信息采集等方面对水面舰艇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水面舰艇装备,装备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特点,对策

参考文献

[1]王铁宁,贺云卓,彭艳丽.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4:16-20.

[2]王贵利,张庆,王杰英.舰艇装备维修保障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3,33(10):92-94.

[3]陈霞,宋敏,韦正现.舰船电子与信息系统综合集成研究进展[J].舰船电子工程,2014,34(7):4-10.

[4]廖波涛.一种舰艇检验数据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舰船电子工程,2014,34(3):9-11.

[5]潘清.军事信息系统顶层设计和综合集成问题研究[J].装备学院学报,2014,25(4):1-5.

[6]郭中宁,谢德晓.面向服务军事信息系统动态集成框架[J].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2014,5(4):14-19.

[7]孙明珠,盖强,马野,等.舰艇武器装备试航试验数据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J].舰船电子工程,2013,33(7):117-120.

[8]裴晓黎.舰载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安全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4,42(8):1436-1439.

[9]高春林.状态监测系统在基地级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中的研究实践[J].中国修船,2013,26(3):55-57.

上一篇:行政合同性质下一篇:虚拟服务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