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人工晶状(共10篇)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 篇1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6年11月进行各类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共130例, 144只眼。年龄最大88岁, 最小6岁, 男62例, 女68例。其中老年性白内障95例, 102只眼;糖尿病性白内障23例, 26只眼;先天性白内障8例, 10只眼;并发性白内障4例, 6只眼。
2 术后护理
2.1 体位的护理
能自己行走者术毕在手术室休息10 min~30 min, 观察无特殊情况后, 由手术室护士陪同步行送回病房。体位一般采取平卧位, 嘱其放松头部, 避免过多活动头部, 切勿突然坐起、低头、弯腰、提取重物, 避免剧烈活动、打喷嚏、咳嗽, 以防切口裂开、晶状体脱位或继发性出血。有前房出血时, 宜半卧位, 防止血液流入玻璃体内。
2.2 饮食的护理
术后一般在2 h后即可进软食及易消化的食物2 d~3 d, 每日坚持吃水果 (糖尿病患者例外) , 以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和蛋白质, 以利切口愈合和保持大便通畅。
2.3 术眼的护理
术后翌日去除眼垫敷盖, 闭目休息片刻观察患者视力如何, 如无视力报告医生, 在此期间嘱咐患者不要用力挤眼睁眼, 以防切口裂开和出血。点眼液时, 应轻轻牵拉下睑, 并仔细观察术眼局部情况。
2.4 术后用药的护理
为预防感染, 术后严格按医嘱使用滴眼液, 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 每2 h点眼1次, 1周后改为每日3~4次, 2周后视病情逐渐减少点眼次数直至停药。注意点眼药水前先洗净双手, 勿揉压眼球。
2.5 并发症的护理
2.5.1 角膜水肿
全身给予高渗脱水利尿剂, 20%甘露醇25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 醋氮酰胺500 mg每日2次口服, 芦丁20 mg、维生素C 200 mg每日3次口服, 以改善角膜内皮细胞的渗透性和细胞间的结合力。局部用药, 用含有皮质类固醇及抗生素的滴眼液每日数次点眼。
2.5.2 继发性青光眼
白内障术后, 由于各种原因形成前后房水循环障碍, 可引起眼内压高;或是因注入的粘弹剂及晶状体皮质未抽吸干净, 阻滞小梁网而引起一时性眼压升高, 处理: (1) 术后在短期内除了用碳酸酐酶抑制剂和高渗脱水剂降低眼压外, 还采用减少房水生成的药物如0.25%噻吗心安眼药水, 1 d 2次点眼, 以防止虹膜后粘连[1]。 (2) 尽量不使用缩瞳剂, 如匹罗卡品降眼压, 因缩瞳剂可增加虹睫炎的严重程度, 导致虹膜前后粘连, 色素脱落, 人工晶状体表面色素沉着瞳孔区或睫状体表面膜状物形成, 而促进青光眼的发展[2]。
2.5.3 眼内炎
早期行玻璃体切割术是保留有效视力的最佳方案, 在没有玻璃体切割机的情况下, 给予全身和局部大量抗身生素、激素治疗[3], 重视有效的护理。
(1) 观察瞳孔:散瞳是很重要的治疗环节, 对病情严重者给予3%阿托品眼药水每日4次滴眼。滴散瞳眼药时, 防止药液流入健眼, 并用手指压迫泪囊区3 min~5 min, 以防止药液经鼻黏膜吸收。
(2) 观察结膜下注射散瞳合剂后的全身及局部反应:对于药物点眼仍不能使瞳孔散大的病例, 给予散瞳合剂结膜下注射, 并严密观察用药后瞳孔散大情况, 有无出现药物的副反应及毒性反应, 以对症处理。
(3) 观察眼压: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4) 局部热敷:用小型暖水袋, 外包小毛巾, 水温以手背不感到烫为宜, 每日2~3次, 每次10 min~15 min,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5) 药物的应用:眼内炎症的治疗原则是迅速提高眼内抗生素的广泛分布和降低眼内致病菌的浓度, 最大限度减少炎症对眼内组织的损害。选择敏感的抗生素给予局部及全身大剂量应用, 严重病例静脉输注抗生素, 每日2次, 抗生素加激素球结膜下注射, 每日2次。
2.6 对症护理
2.6.1 恶心、呕吐的护理
立即肌肉注射爱茂尔2 ml, 以防剧烈恶心、呕吐引起眼内压增高, 引起切口裂开或出血。
2.6.2 疼痛的护理
对个别疼痛反应较重者, 可适当给止痛镇静剂。
3 出院指导
3.1 定时门诊随访。
3.2 严格按医嘱要求使用眼药水, 注意点眼药前先洗净双手, 勿揉压眼球。
3.3 禁止剧烈活动、低头拾物等动作。
4 讨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切口小, 恢复快, 很少发生渗漏、切口裂开, 术后不需要卧床休息, 不限制患者的自由活动, 术后视力恢复快, 效果好。掌握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处理和预防的要点, 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将会对手术成功起到很好的配合作用, 同时大大减少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参考文献
[1]沈连香, 洪汝清, 丛晶.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术后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 1997, 13 (10) :545
[2]王德良, 等.人工晶体植入手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 294
[3]宋晓晔, 赵丽冬.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内炎患者的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 2008, 37 (2) :188~189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 篇2
关键词 白内障 环行撕囊 乳化晶体核 人工晶体植入
对象与方法
对2004年1月~2006年1月的120眼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男76眼,女44眼;老年性白内障98眼,并发性白内障22眼,术前视力从光感至0.2。
手术方法:①常规内眼手术清毒、铺巾,行球后阻滞麻醉,开睑器开睑,作以上方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②角巩缘后1mm处略偏右侧作宽6mm的巩膜隧道切口,达透明角膜内1mm处进入前房,角膜内切口宽约3.2mm,前房注入玻璃酸钠,于角巩缘2点处做辅助切口。③环形撕囊,行晶体核水分离。④乳化晶体核,同时吸除残留皮质。⑤前房注入玻璃酸钠,扩大切口达6mm,于囊袋内或睫状沟植入人工晶体。⑥用平衡盐水置换前房玻璃酸钠,加深前房,检查切口有无渗漏,结膜下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混合液各0.2ml,包单眼。术后全身静滴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激素,局部点激素眼药水及非甾体类眼药水。
结 果
连续环形撕囊96眼(80%),撕囊失败改开罐式截囊24眼(20%)。
乳化晶体核:术中成功乳化晶体核102眼(85%),乳化时间为1分10秒~8分30秒,能量为10%~37%;其中18眼因瞳孔縮小和后囊膜大部分破裂,致晶体核下沉,而改为手法娩核。
术中并发症:最常见的为后囊膜破裂,共18眼(15%),发生于撕囊失败改开罐式截囊12眼。乳化晶体核时,吸住后囊致后囊破裂10眼;抽吸12点皮质时,后囊破裂4眼,于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时,后囊破裂2眼,当后囊破裂较大时,立即停止乳化晶体核,而改为手法娩核,去除晶体核后行前段玻璃体切除,于睫状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术后常见并发症:角膜水肿共33眼(25%),均在1周内消退,6例前房少量出血,5天完全吸收。术后5天矫正视力≥0.4者94眼(78.3%);<0.4者26眼(21.7%),其中伴有其他眼疾10眼。
讨 论
白内障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常见眼病,是致盲的首要原因,近年来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从白内障囊外摘除过渡到超声乳化术,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熟悉和提高的过程,并不断地总结经验,才能更快推广。
巩膜隧道切口进入透明角膜过短时,环形撕囊前房黏弹剂易溢出,致前房变浅不易撕囊;乳化晶体核时,漏水前房不易维持,导致浅前房出现。当切口进入透明角膜较长时,撕囊及乳化晶体核时,角膜面出现大量皱褶亦影响操作。
连续环形撕囊,对于成功完成超声乳化手术非常重要。①完整的撕囊术,囊口边缘光滑,抵抗外力能力较强,在进行分核,乳化晶体核时,前囊口裂开几率很少。②由于周边环形囊膜的存在,即使后囊破裂,人工晶体仍可稳定地植入在周边囊膜上的睫状沟内。③因囊口边缘光滑,在乳化晶体核及吸皮质时,不会因吸住囊膜碎片,而使囊膜向周边裂开。我们的经验是:要有良好的红光反射,高质量、足量的黏弹剂充盈前房,撕囊的起点不要太靠周边,撕囊范围在5~6mm,不超过8mm[1],瞳孔散至足够大,当晶体皮质是白色液化状态时,先用截囊针在前囊中央刺破,用针头缓慢将液化皮质洗干净,再次注入黏弹剂,重新撕囊。
超声乳化晶体核:乳化晶体核是整个乳化手术中最重要的环节。采用什么方式乳化晶体核无固定模式,需要根据术中情况来定,我们主要采用Shepherd医生的十字槽刻蚀方法,超声乳化头从核中央开始打槽,不要推力过大,避免睫状小带受到损伤,槽沟边缘延伸到距硬核部分边缘1mm左右,不需要一直打到硬核部分边缘[2]。术中成功乳化晶体核112眼(93.3%),8眼因瞳孔变小和后囊大部分破裂改为手法娩核,以上8例均与撕囊不完整有关,初学者在撕囊不完整时,最好改变手术方式,避免较大并发症发生。乳化手术虽然比白内障囊外摘除更精细,但只要能克服心理上的障碍,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就一定能获得较好的结果。
早期乳化手术中的主要并发症:最常见的为后囊破裂,共18眼(15%),乳化手术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后囊破裂。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撕囊尽量完整,撕囊口不宜过大。②超乳头不宜过分推压,晶状体核超声乳化能量不宜过高。③硬核碎片需旋转时,注意以平滑面朝向后囊膜。④乳化头勿触及刺破后囊膜。⑤抽吸皮质时,吸孔背离后囊膜。⑥植入人工晶体时,动作轻柔,下袢不要硬顶后囊膜。
通过以上资料分析,对于掌握了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医师,在系统学习超声乳化手术理论之后,通过不断努力,不断地总结经验,重点掌握正确的遂道切口,连续环形撕囊术,乳化晶体核,一定能够熟练掌握超声乳化术。
参考文献
1 何守志.白内障及其现代手术治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96-97.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360例365只眼, 其中男168例170只眼, 女192例195只眼。左眼178只, 右眼187只。年龄30岁~91岁, 平均年龄66.1岁。老年性白内障345只眼, 创伤性白内障10只眼, 并发性白内障6只眼, 先天性白内障4只眼。术前视力眼前手动~0.25不等。
1.2 仪器及人工晶状体的选择
本组病例全部在日本进口TOPCONOMS-85型手术显微镜下进行, 超声乳化仪采用北京PURITY公司提供的美国进口Hearlstar-2001型超声乳化仪, 45°乳化探针。植入的人工晶状体选用美国进口PM-MA一体式人工晶状体, 其光学部分直径为5.5 mm及6.0 mm, 襻长12.5 mm.其屈光度的选择是先用TOPCON角膜屈率计测量术眼角膜屈率, 再用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所生产的BME-200眼科A/B型超声诊断仪测量术眼眼球轴长, 用SRKⅡ公式自动计算打印出度数, 设计术后屈光状态均在1.00 D以内。
2 术前准备
2.1 心理护理
白内障手术老年人居多, 且大多居住在农村, 他们的医学基本常识较欠缺, 因此需要医护人员耐心细致地做好他们的术前指导, 使之能更好地配合手术, 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对于糖尿病患者, 术前必须将血糖控制在8~10 mmol/L以内, 而且要充分做好患者的术前思想工作。对于高血压患者, 嘱咐其坚持用药, 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 术前避免情绪波动, 保证充分的睡眠, 以便手术顺利进行。
2.2 手术室准备
接患者入手术室之前, 护士提早入手术间打开空调, 室温保持在24~26℃, 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 保证老年患者在整个手术中处于一种舒适状态[1]。
2.3 术前常规检查
常规化验:凝血酶原时间 (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感染筛查、血常规、胸透、心电图等。
2.4 患者的准备
剪睫毛, 清洗术眼。指导患者保持眼部卫生, 避免用手或不清洁的手帕擦揉眼睛, 以防感染[2]。麻醉采用常规的球后麻醉。
2.5 仪器的准备
术前应仔细检查仪器的各部件是否工作正常, 以保证手术的正常进行。
2.5.1 接通电源后先打开主机的总开关, 接好脚踏控制板、灌注瓶、灌注和吸引管、超声手柄及电凝等。
2.5.2 将仪器的功能切换到灌注 (IRR) , 用灌注液排尽管
道内的空气。对仪器的超声能量、吸引负压、流量及电凝量等进行预设。切换到仪器的超声功能 (U/S) , 对仪器进行检测。
2.5.3 测试脚踏控制板:0档位置:
为脚踏控制板原始位置, 仪器不工作;1档位置:轻压脚踏板, 液体自灌注瓶经灌注管开始灌注, 无吸引及超声功能;2档位置:进一步下压脚踏板, 灌注和吸引同时工作;3档位置:继续下压脚踏板直至到底, 同时有灌注、吸引和超声功能。随下压脚踏板深度的增加, 超声能量逐渐加大, 直至预先设置的最大超声能量。
2.6 平衡液的准备500 m L复方氯化钠加入50%葡萄糖0.9 m L、盐酸肾上腺素0.1 m L、碳酸氢钠14 m L.
2.7 手术器械用高压消毒锅消毒后备用。
3 手术配合
患者麻醉好后平卧于手术床上, 固定好, 防止坠床, 使患者处于最舒适的位置。配合医师调好显微镜的位置、高度, 插好电源打开显微镜开关, 调节好灯光的亮度备用。将超声仪器的参数调节好待用。打开眼科手术包, 将眼科贴膜和粘弹剂置于手术台上。
手术开始, 采用“L”形结膜切口, 电凝止血, 递隧道刀做巩膜隧道切口, 前房注入粘弹剂, 用截囊针做连续环行撕囊, 用平衡液进行水分离, 使晶体核完全在囊内松动。此时将超声乳化能量调到60%左右, 吸力为50 mm Hg (1 mm Hg=0.133 kPa) 。随着手术的进行, 根据术者要求将吸力调整到180 mm Hg左右, 直至完全把核乳化吸出。对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不需要进行乳化, 可直接将核吸出。对较硬的Ⅱ、Ⅲ级核要加大超声能量, 必要时用劈核刀劈核。更换注吸手柄做皮质清除, 此时将吸力调到400 mm Hg, 必要时做抛光处理。而后注入粘弹剂, 根据患者情况植入合适的人工晶状体。结膜切口电凝闭合, 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及地塞米松, 单眼包扎, 将患者安全送出手术间。
4 手术后仪器的清洁与保管
4.1 注吸管道的清洁
手术结束后将操作方式切换到I/A模式, 把灌注管与吸引管对接起来, 灌注液换成蒸馏水, 踩下脚踏板至2档或3档, 用蒸馏水彻底清洗管道。灌注管的进液端开放暴露在空气中, 踩下脚踏板在2档或3档位置, 用空气排出管道内的液体。
4.2 手柄的清洁
超声手柄、注吸手柄、超声头及注吸头, 分别用20 m L注射器抽吸蒸馏水反复冲洗干净, 再抽吸空气将蒸馏水冲干, 然后放于专用盒内。
4.3 仪器的保管
超声乳化手柄电线环形放置, 不可曲折, 电极端用专用保护帽盖好。关超声乳化仪时, 先关前面测试开关, 待吊杆自动下降后再关主机电源开关。脚踏开关挂回原处, 电源线擦净后环绕于挂钩上, 机器套上塑料防尘罩放回原处, 并做好登记工作。手术器械极为精密、锋利, 应轻拿轻放, 避免撞击损坏刀尖, 放置时应套上保护套。
5 结果
5.1 超声乳化所用的能量、负压吸引及时间
超声乳化时所用的能量最大为65%, 最小为23%, 平均55%;负压吸引99~180 mm Hg, 平均150 mm Hg;超声时间最短为0.4 min, 最长为6.0 min, 平均1.96 min.
5.2 术后视力
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1.0者18只眼, ≥0.5者96只眼, ≥0.1者358只眼, <0.1者7只眼;术后1周裸眼视力≥1.0者40只眼, 矫正后为47只眼, ≥0.5者182只眼, 矫正后为196只眼, ≥0.1者359只眼, 矫正后为359只眼, <0.1者6只眼;1个月后裸眼视力≥1.0者250只眼, 矫正后为280只眼, ≥0.5者300只眼, 矫正后为348只眼, ≥0.1者359只眼, 矫正后为359只眼, <0.1者6只眼, 这6只眼均为高度近视玻璃体浑浊、脉络膜萎缩及严重后巩膜葡萄肿患者。
6 护理体会
6.1 术前体会
术前1 d访视患者时要有针对性地做好解释工作, 解除其思想顾虑和紧张情绪, 使患者能在术中主动配合, 特别是术中要咳嗽必须通知医生暂停手术, 防止手术误伤眼内组织。充分估计术中可能出现的变化, 术前必须将手术用物准备齐全。超声手柄高压消毒时电极端需盖好保护帽, 另一端也需装入专用的保护装置内, 电线环绕放置切勿折叠, 并注有“小心轻放以免损坏”字样。管道系统测试不能一次通过, 说明管道连接不到位有漏气现象, 应重新连接, 待紧密后超乳仪会自动再测试一次, 使其通过。在测试超声手柄时有时也会出现一次通不过的情况, 则表明超声头安装有松动, 需用金属扳手重新扳紧后再测试一次, 等检测通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后方可。显微镜放置在患者左侧, 术者在术前将显微镜高度调节好, 脚踏放于术者便利的位置, 旋紧活动的关节, 防止术中转动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平衡液悬挂于合适的高度, 输液管下端盖好无菌套, 防止污染。
6.2 术中体会
术中按手术步骤及时合理地调节各项参数, 并详细记录各项功能使用情况。在超声乳化过程中, 功率的大小都应根据手术步骤、术者操作习惯以及晶体核的大小、硬度来调节。功率过大会损伤周围组织或使内皮细胞丢失过多;功率过小起不到乳化的效果, 延长了手术时间。总之, 术中每改变一个能量值都应严格遵循术者要求, 以免发生手术意外。详细记录术中每项功能使用功率、时间, 为医生提供术后反应、伤口愈合及视力恢复情况的可靠依据。往台上植入人工晶状体时一定要注意无菌操作, 防止滑落。如果是连台做, 要求护士消毒手术器械时做到及时并确保无菌, 不耽误手术的进程。
术中严密观察手术进展情况, 根据术者要求随时调节平衡液高度, 及时调节超声能量及流量, 核硬可采用劈核, 注吸皮质时及时调节负压大小。术中保持平衡液的持续通畅, 更换时要嘱术者暂停操作后方可进行, 否则会因负压突然变化而致前房变浅使角膜内皮受损, 并注意勿使空气进入进水管内。手术连台做时, 在前一台手术接近结束时, 应及时将下一例患者准备好, 并迅速将所需用物用消毒锅120℃温度、250 kPa高压消毒15 min后放置于另一无菌器械台上备用, 以节约等待时间。术中严格无菌操作, 保持手术器械台清洁干燥。眼科器械精细、锐利、昂贵, 术中也需妥善放置。术后显微器械尖端需有保护套, 并分类分别放置。所有器械必须保持良好的功能状态, 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以保证下一次手术的顺利进行。
7 讨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切口小, 对眼球损伤小, 术后伤口愈合快, 感染率低, 视力恢复迅速且稳定, 手术时间短, 可在门诊进行, 既减轻住院压力, 又减少家属陪护时间, 与传统的大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 为患者减少了很多痛苦。但手术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较为严格, 手术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与医师密切配合,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熟练操作超声乳化仪, 准确调节各项参数, 并且还要求护理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 不断学习白内障手术的先进理论知识, 掌握高精尖的护理新技术。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为广大白内障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郭淑英.老年全身病患者白内障手术的临床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 2009, 30 (1) :54.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 篇4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护理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是治疗白内障最有效的复明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以及术后恢复快等特点[1]。但是,由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平时养成的不良用眼习惯等,影响手术过程并导致并发症。因此,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我科对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给予精心护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2年6月——12月,我科共收治228例白内障患者,其中男性122例,女性106例,年龄6岁-92岁(中位年龄65岁)。老年性白内障157例,并发性白内障37,外伤性白内障28例,先天性白内障6例。所有患者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视力≤0.3,平均住院5天。
1.2 结果 经过围手术期精心护理,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28例术后均未发生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术后炎症反应和人工晶体移位等严重并发症,术后视力恢复良好,恢复后视力0.8-1.5。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 积极向患者传授有关手术配合方面的知识,教会患者如何固定眼位,具体有:患者平卧于床上,双眼直视正前方,尽可能长时间保持眼球固定不动,3次/天练习,3秒/次,欲咳嗽或打喷嚏时做深呼吸或用舌尖往上腭顶,以缓解冲动。详细讲解术中配合要点,指导患者术中应保持头部、颈部、身体仰卧位时在一水平直线上,即生理功能位,不要讲话和咳嗽等,以避免可能对手术造成不可挽救的影响。
2.1.1 心理护理 要针对每一例患者进行心理分析,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护理。了解患者对手术的顾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手术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麻醉方式、手术的简单过程、手术医师的技术水平等,耐心解答病人所提问题,将本院手术成功的病例介绍给患者,通过现身说法、解除患者的疑虑,增强患者的信心与安全感,从而使患者能以最佳的身心状态配合手术。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调节训练:情绪紧张时,将双手放于身体两侧,轻闭双眼,做深吸气、长呼气,连续4-5次后,全身肌肉放松,使情绪逐渐恢复平静。
2.1.2 做好术前相关检查 入院后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常规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空腹血糖,对糖尿病患者定时检测血糖值,高血压患者定时检测血压,避免术中发生意外。协助医生做好A超、角膜曲率、人工晶体度数、光定位、光学相干断层成相(OCT)、角膜地形图等检查。
2.1.3 术前准备 术前三天用氧氟沙星眼药水点术眼,术前一天嘱病人洗头、洗澡,术前一小时在治疗室为患者术眼行泪道冲洗、剪睫毛、冲洗结膜囊。术前半小时为患者术眼散瞳,每10分钟一次,共4次,以使瞳孔在手术中始终保持散大状态,便于手术进行。
2.2 术后护理
2.2.1 安置病人及术后注意事项 接病人回病房时由于患者对眼部手术特别紧张,再加上术眼盖了眼罩,走路较不适应,因此护士在接送病人时,注意扶稳患者。不能自理的病人,由两个护士接送,并准备好轮椅,防止碰撞,并摇起两边床栏以防坠床。一般病人术后平卧12小时;手术中眼内出血者,应半卧位或抬高头部,使血液在眼内下沉,以防影响术后视力,12小时后方可下床活动,但避免过多活动。嘱患者切勿揉眼、突然坐起、低头弯腰和提取重物,并避免剧烈活动、用力咳嗽和打喷嚏等,以防人工晶体移位、继发性出血等情况发生。
2.2.2 术后第一天为患者揭去眼罩,嘱患者闭目,用生理盐水棉签擦净眼周的血迹、分泌物,避免用力过猛,应轻扒下睑,以防触伤眼睛。术后次日开放滴眼,根据医嘱用妥布霉素眼液及角膜营养剂滴眼,每日3-4次,睡前凃妥布霉素眼膏。
2.2.3 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术眼有无渗血、渗液和流泪等,询问患者有无心胸不适;一般患者术后麻醉失效会感眼痛,部分患者疼痛较重,可遵医嘱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以缓解症状;眼压较高的患者可按医嘱给予20%甘露醇静脉滴注,有心脏疾患的患者,静脉滴注速度不宜过快,并密切巡视,测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对老年痴呆患者随时观察眼部及病情变化,以确保病人的安全。
3 出院指导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术后眼药水,使用糖皮质激素眼药水的患者注意眼压监测,防止眼压升高;出门配戴太阳镜,睡眠时戴眼罩,避免压迫术眼;早期尽量少看书报及电视;多食蔬菜水果防止便秘;遵医嘱定期复诊。
4 讨 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由于切口小,手术在几乎完全封闭的空间内操作,术中及术后减少了驱逐性出血的危险,避免了浅前房,虹膜脱出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视力恢复快,屈光状态稳定,降低了术后的角膜散光等优点[1]。但是,由于患者的年龄、心理状态、不良的用眼习惯等因素,常常导致并发症发生,影响手术和视力的恢复。研究表明,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常见并发症有术后角膜水肿、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术后炎症反应、暂时性高眼压和人工晶体移位等[2]。我們通过术前对患者进行手术配合的指导和心理疏导,做好术前检查和准备,做好术后安置和指导等护理工作,加强出院健康教育等,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杨红,马青华,安增军,等.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967例.国际眼科杂志,2008,8(1):160.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28例43只眼, 其中男12例 (18眼) , 女16例 (25眼) , 年龄46~85岁。眼轴27.60~35.36 mm。术前矫正视力≤0.02者12眼, 0.03~0.01者25眼, ≥0.12者6眼。核性混浊22眼 (51%) , 后囊下混浊12眼 (29%) , 皮质混浊9眼 (20%) 。晶体核硬度分级 (EMERY系统) Ⅰ级核8眼, Ⅱ级核25眼, Ⅲ级核10眼。
1.2 术前检查
28例患者行常规检查, 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 裂隙灯, 验光, 眼压, 角膜曲率, 眼科A/B超, 眼电生理检查 (VEP及ERG) 。该组病例有玻璃体混浊变性6例。无角膜白斑、青光眼及视网膜脱离等病变。通过SRK-T公式计算人工晶体度数。植入人工晶体后保留近视度数0~-3.00D不等。
1.3 手术方法
术前30 min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爱尔凯因行表面麻醉, 常规洗眼消毒, 铺一次性孔巾。置开睑器。3.00方位近角膜缘处做辅助切口, 颞上方做透明角膜切口, 前房注入粘弹剂爱维。连续环形撕囊, 直径约5~6 mm, 水分离。超声乳化吸除晶体核、皮质, 前房注粘弹剂, 后囊抛光, 扩大角膜切口, 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吸除眼内粘弹剂, 注入平衡盐溶液恢复眼压, 水封角膜切口。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 术毕单眼包扎。所有手术均系同一术者完成。
1.4 随访
术后1 d、1周、1个月、6个月定期随访, 检查裸眼及矫正视力、角膜、前房、虹膜、瞳孔、人工晶状体、眼底、眼压。必要时检查玻璃体, 注意各种并发症。
2 结果
2.1 视力
术后1~3 d裸眼视力≥0.4者12眼 (28%) , 0.1~0.4者28眼, <0.1者3眼 (合并黄斑变性, 黄斑出血, 网络膜大片萎缩) 。
2.2 术中并发症
2例后囊膜有小的破裂, 有少量玻璃体溢出, 经处理不影响人工晶体的植入。
2.3 术后并发症
主要有角膜内皮混浊2只眼, 角膜内皮皱褶4只眼, 前葡萄膜炎6只眼。眼压增高2眼。经对症治疗7 d内消失。术后半年出现后囊膜混浊2只眼经激光治疗后恢复。术后未出现视网膜脱离。
3 讨论
超高度近视眼合并白内障是一组特殊的白内障。很多患者术前已存在玻璃体混浊, 玻璃体后脱离, 后巩膜葡萄肿, 弱视。因此要求我们术前充分散大瞳孔, 瞳孔散大后部分患者的周边部眼底情况是可以看到的。在结合眼部A/B超, 视野, 眼电生理检查来进一步了解玻璃体、视网膜、视路功能及眼轴长度。这样术前可以较详细的告知患者其眼部情况。
由于超高度近视眼眼轴过长, 我们对IOL度数选择注意了以下几点: (1) 术前使用A、B超测量眼轴长度及角膜曲率来检测眼轴的生理参数, 我们对患者采取多次检测, 力求取得一个准确的眼轴参数。使用SRK/T公式来计算人工晶体度数[3]。 (2) 对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人工晶体度数的选择:由于超高度近视眼底状况差, 预测术后视力不佳者, 通常保留-3.00 D左右的近视。这样就会避免因看远不清又无法看近的状况出现[4]。大部分超高度近视患者习惯近距离视物, 通常情况下都为其留下-1.00 D~-2.00 D的近视。对大部分时间要进行阅读或进行其他近距离工作者要尽量满足其近视力需求。对不太近视患者就满足其中远距离的视需求。
超高度近视眼合并白内障由于其眼轴较长, 巩膜较薄, 晶状体韧带脆性较大易断裂, 其玻璃体液化明显, 对晶体的托浮作用较弱。该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老年性白内障。术中医生的操作一定要轻巧。手术应注意的是: (1) 术前充分散瞳和术中保持瞳孔散大。 (2) 做好连续环形撕囊。连续环形撕囊可使晶状体前囊连续圆形撕开口边缘光滑, 有很大的延伸度和抗撕裂能力。 (3) 粘弹剂对保护角膜、虹膜和晶状体后囊及保证手术操作空间起着重要作用。粘弹剂注入量要适中, 避免前房太深对晶状体悬韧带过度施压, 而引起悬韧带断裂。 (4) 术中注意保护后囊膜。后囊膜破裂多伴有玻璃体脱出, 脱出的玻璃体不仅影响人工晶体的位置, 而且影响瞳孔形态, 房角结构和切口愈合。对于玻璃体脱出到前房者在植入人工晶体前行前段玻璃体切割, 清除前房及切口的玻璃体。术后静滴甘露醇促进玻璃体浓缩, 防止玻璃体嵌顿, 降低眼内压, 减少前部增植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脱离和人工晶状体偏位等并发症。 (5) 在碎核困难时应及时改变术式。 (6) 乳化晶体时超声头先接触晶状体核块, 后作超声粉碎。对位于周边部的晶状体核块, 先用抽吸功能将其引到瞳孔中央部才作超声乳化。尽量使用低能量高分压。
超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由于其合并眼内其它的并发症, 增加了手术难度。但患者术后可脱离厚重难看的高度近视镜及术后视力的真实提高与改善, 多数患者还是满意的。
总之, 在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手术中, 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 能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 缩短手术时间, 增加手术安全性, 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术后疗效。
参考文献
[1]Wong TY, Foster PJ, HeeJ, et al.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refractive err ors in adult Chinese in Singapore[J].Invest Ophthalnol Vis Sci, 2000, 41 (9) :2486-2494.
[2]Lee JS, Oum BS, Lee BJ, et al.photorefrative keratectomy for astigmatism greater than-2.00diopters in eyes with low, high, or extreme my opia[J].
[3]刘显勇, 庄静宣.四种人工晶体屈光度计算公式在高度近视眼术中的应用比较低[J].眼科新进展, 2007, 27 (8) :606-608.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 般资料
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并发白内障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并发白内障的临床诊断标准[1]。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 :观察组30例 (3眼),男18例(23眼),女12例(14眼),年龄在45~72岁,平均年龄为(64.36±4.25)岁,视力均在0.3以下;对照组30例(44眼)男15例(27眼),女15例(17眼),年龄在39~68岁,平均年龄为(59.36±5.32)岁 ,视力均在0.3以下。
1.2 方 法
1.2.1观察组治疗措施采用PHACO联合IOL进行治疗。在角膜缘处切口,注入黏弹剂之后环形撕囊到囊袋口,水分离后,用四分法劈核,再用超声乳化仪乳化碎核,负压吸引,后囊抛光,在囊袋内植入IOL,缝合切口。
1.2.2对照组治疗措施采用ECCE联合IOL进行治疗。将穹窿部作为结膜瓣, 在角膜缘处切口, 注入黏弹剂后进行开罐式截囊,水分离之后,圈套出核,用双套管注吸皮质,后囊抛光,在囊袋内植入IOL,切口至水闭良好状态。
两组手术结束后, 都要在球结膜下注射2.5 mg地塞米松和20000 U庆大霉素。
1.3 统计方法
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视力改善情况
观察组30例,37眼,视力>0.5有34眼,占91.9%;对照组30例,44眼,视力>0.5有30眼,占68.2%。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虹膜损伤2眼,后囊破裂1眼,角膜水肿3眼,囊膜浑浊4眼;对照组虹膜损伤4眼,后囊破裂3眼,角膜水肿6眼,囊膜浑浊7眼。具体如表1所示。
[n(%)]
3 讨论
糖尿病发生率逐渐升高,并发白内障也逐渐增加。目前,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进步, 对糖尿病并发白内障进行IOL植入已经成为了白内障术后视力矫正的主要方法, 此方法对患者视力的恢复有重要作用。在治疗中,要注意将患者血糖控制在8.7 mmol/L当患者血糖稳定时进行手术可获得最佳治疗效果。PHACO在手术中,对角膜散光影响十分小,环形撕囊和进行囊袋操作,都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对虹膜、眼内其他组织的影响,抽吸皮质也相应的减少了炎症的发生。IOL植入技术降低了手术反应,帮助患者视力尽快恢复。手术过程中,患者瞳孔缩小,是因为前列腺素释放到房水引起的,因此在手术前要使用抗炎药,从而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避免发生术中瞳孔缩小的现象。在手术中,要注意保护角膜内皮,降低超声时间及能量,充分发挥黏弹剂的作用,保护角膜内皮,在减少视网膜热损伤的基础上减少手术时间。手术结束后,要将皮质、黏弹剂以及脱落的虹膜色素冲洗干净,从而降低术后反应。该组研究结果表明,PHACO联合IOL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ECCE联合IOL, 且PHACO联合IOL的术后并发症较少。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7年12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眼科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22例(132只眼),其中男性54例(58只眼),女性68例(74只眼),年龄在55~90岁之间,平均年龄68.2岁。如伴有慢性葡萄膜炎病史或术后有复发性葡萄膜炎者、青光眼术后瞳孔强直、粘连或闭锁、囊剥脱综合症患者、术中晶状体囊结构受损、前囊环不完整或放射状撕裂、后囊膜破裂或撕开等、术前后瞳孔强直或未能将瞳孔扩大至7~8mm者均排除本研究范围。
1.2 手术方式
做颞上方(右眼)或鼻上方(左眼)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前房内注入国产(上海其胜公司生产)透明质酸钠,用撕囊镊完成中央连续环形撕囊,直径5.0~5.5mm,充分水力分离核和皮质后,做囊袋内超声乳化,超声探针插入硬核中央利用劈核钩和探针合力劈开整核后清除核块、皮质,植入直径6.0mm疏水丙烯酸折叠式人工晶体(美国Alcon公司生产,型号:MA60MA),术毕涂典必殊眼膏包眼,术后典必殊眼水滴眼,4次/d,持续2周。
1.3 术后随防、检查
分别于术后1、3、6、12个月复诊。术后3个月“美多丽”扩瞳剂扩大瞳孔至直径约7.0~8.0mm。
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晶状体前、后囊膜情况、前囊环包埋人工晶体光学面情况以及人工晶体位置居中性等。根据囊袋内人工晶体光学面与已扩大瞳孔间的关系,推断人工晶体位置居中性并确认以下关系:(1)人工晶体位置正:人工晶体光学面赤道部与瞳孔缘呈同心环状,宽窄一致;(2)人工晶体轻度偏位:人工晶体光学面赤道部与瞳孔缘呈半月形,最大间距<0.5mm;(3)人工晶体明显偏位:人工晶体光学面赤道部与瞳孔边缘呈半月形,最大间距≥0.6mm。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χ2检验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晶体前囊膜分析
所有病例术后3个月,晶状体囊袋塌陷,残存前囊膜组织呈均匀灰白色混浊、而前囊环呈致密灰白色环形增殖膜(sommering环)。根据前囊环对人工晶体光学部包埋程度、范围的不同,呈现以下3种状态:
(1)(a组)前囊环基本完全包埋人工晶体光学部与人工晶体无夹持晶状体周边部前后囊膜相互完全粘贴。计67只眼(50.8%)。
(2)(b组)前囊环仅部分包埋人工晶体光学部,形成与人工晶体光学部部分夹持状态。计43只眼(32.8%)。
(3)(c组)前囊环全部未能将人工晶体光学部包埋,形成与人工晶体光学部完全夹持状态,前囊膜、前囊环与后囊膜相互完全粘贴,仅将人工晶体置于其中,计22只眼(16.7%)。
2.2 后囊膜混浊分析
术后3个月后,晶状体后囊膜发生不同程度的混浊,共可分0~Ⅲ级改变。0级为后囊膜透明;Ⅰ级为后囊膜轻度纤维化;Ⅱ级为后囊膜中度皱褶状改变;Ⅲ级为后囊膜重度混浊形成。后囊膜混浊以观察中央视轴区域3.0mm×3.0mm,见表1。
术后3个月后,中央视轴后囊膜混浊以表内Ⅱ、Ⅲ级例数为统计学对象,其中c组为11眼(50.0%),a组为6眼(8.96%),b组8眼(18.6%),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意义(χ2=22.85,10.04;P<0.05)。
囊袋内人工晶体位置变化,见表2。
a、b、c3组比较,人工晶体正位率a组、c组分别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的意义(χ2=36.71,7.34;P<0.01);a组与c组比较,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χ2=5.0997;P>0.01)。
3 讨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后,日趋完美的囊袋内居中心的人工晶体状植入技术令白内障患者获得理想的复明效果。然而,不可否认一些术后的并发症,例如:后囊膜混浊、囊袋缩窄综合征、囊袋膨胀综合症、囊袋偏心性收缩、人工晶体状的偏心、偏位甚至脱位。这些仍然困扰着眼科医师们[1,2,3]。
白内障术后晶状体囊袋经历塌陷,前后囊膜相互接触,前囊环将人工晶体包埋其中的过程。由于手术、创伤、人工晶体材质的刺激,术后血-房水屏障及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等这些炎症反应激活残留的晶状体上皮增殖,促使上皮细胞纤维化生,整个囊袋皱缩、纤维化后囊混浊变白,逐步形成对人工晶体的“皱缩遮蔽”、“包埋”过程。
国内学者刘奕志等[4]研究发现前囊环对人工晶体光学部不同包埋方式对后囊膜混浊以及人工晶体位置有不同的影响,提示前囊环边缘完全包埋人工晶体光学面是保证术后后囊膜透明和人工晶体正位的最佳位置关系。
本研究各组全部病例均采用同一类型,美国爱尔康公司生产的疏水型丙烯酸人工晶体型号为MA60MA,因而各组病例中对囊袋结构的影响是相同的,边缘直角设计与后囊膜紧密相贴,可有效阻止前囊膜残留上皮细胞向后囊膜中央迁移。从而减少后发障的发生。但这种阻止行为似乎更依赖于前囊环的这种“包埋”或“皱缩遮蔽”的保护效应。
本组资料显示共122例(132只眼),a组前囊环完全包埋人工晶体光学部(人工晶体无夹持)计67只眼(占全部的50.8%),由于人工晶体前后囊膜与人工晶体直角边缘相互粘连,共同起了屏蔽效应,从而阻止了晶状体上皮细胞向中央迁移。因此后囊膜混浊发生率最低,仅为8.96%;b组部分夹持计43只眼(占全部的32.8%),由于前后囊膜相互粘贴,前囊膜下上皮细胞移行距离缩短,后囊膜混浊(Ⅱ级以上)发生率略有上升,为18.6%;而c组全部夹持计22只眼(占全部的16.7%),由于前后囊膜相互粘贴,前囊膜下上皮细胞移行距离缩短,可直接在后囊膜上增殖,向中央迁移,后囊膜混浊(Ⅱ级以上)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为50.0%;χ2值:22.85,10.04;P值<0.05。统计学均有显著性差异。
我们同时观察到后囊膜始发区往往位于人工晶体被夹持区域,呈现不对称的纤维化收缩、褶皱形成或混浊产生,这种改变发生较早,有些病例甚至术后2周就开始形成混浊趋势。据Tehrai M[5]应用Koch囊袋测量环活体精确测量术后囊袋直径和前囊环匀称性分别缩窄约15%和14.8%,术后3个月趋于稳定;这种囊袋结构对称性邹窄及囊袋内人工晶体袢设计及夹角等诸多影响因素共同参与下可导致人工晶体轴位发生改变,向后移位,产生远视飘移[6,7]。
晶状体囊结构变异可引起人工晶体位置异常改变,根据国内外文献[8,9]介绍在假性囊剥脱症、过熟期白内障、广泛后发障甚至YAG激光术后可引起囊袋内人工晶体迟发性重度移位或脱位;而囊袋囊环(向心力)与悬韧带(离心力)之间力量的不平衡导致囊袋不对称牵拉、收缩引起人工晶体发生偏心、倾斜,同时伴有后囊膜混浊加重或提早出现。若人工晶体居中性>0.1mm,倾斜度>5~7°,临床上就可能出现眩光、散光、光晕等症状。上述这种不对称性缩窄除了由于人工晶体本身材质、设计、植入技巧等原因外,前囊环大小、位置及对人工晶体光学部不合理包埋方式是主要原因之一[4,10,11]。
本研究发现前囊环包埋完全,囊袋内的人工晶体无夹持组(a组)人工晶体正位率高达94%,前囊环全部不包埋,人工晶体完全夹持组(c组)也可高达77.3%,但前囊环不完全包埋,人工晶体部分夹持组(b组)正位率最低,仅为41.9%,与前2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前囊环人工晶体光学部不完全包埋方式对人工晶体偏位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为避免囊结构不对称缩窄减少引起囊袋内人工晶体偏心、偏位,国外许多学者[7,12]就囊袋内人工晶体不同材质、袢的结构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改进,力求避免人工晶体的偏位。
Lee[13]等通过动物实验证实囊袋张力环植入囊袋内可有效阻止囊袋塌陷、维持前囊环的完整性,防止过度缩窄而引起的人工晶体偏心或偏位。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 篇8
1临床资料
本组白内障患者200例, 男90例, 女110例;年龄最小18岁, 最大95岁, 平均年龄73.9岁。老年性白内障170例, 并发性白内障10例, 青年性白内障16例, 创伤性白内障4例。术前视力≤0.1的125例, 0.1~0.6的75例。术后第1 天视力≥0.5的60例;术后1周视力≥0.5的140例。
2护理
2.1 术前检查
全面的体格检查, 详细的病史采集。术前监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做血常规、凝血全套、尿常规、生化全套、输血前常规检查;心电图及胸部X线片检查;有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术前要进行降血压及调控血糖治疗, 高血患者血压控制于160/100mmHg (1mmHg=0.133kPa) 以下, 糖尿病者空腹血糖8.2mol/L以下, 指标在手术治疗范围, 必要时请相关的专科会诊, 协助治疗。
2.2 眼科检查
术前详细的眼部检查是评估术后效果的重要指标。术前查视力、视功能、色觉、光定位、眼压、角膜地形网、角膜曲率、眼部A、B超、人工晶体度数的测量。详细了解既往是否有眼部疾病。糖尿病患者要详细检查健眼或视力较高眼的眼底, 以评估患眼的眼底情况。
2.3 术前健康宣教
责任护士在常规介绍病区环境、饮食安排、规章制度、手术前、手术中的注意事项等内容的基础上, 着重介绍人工晶体植入原理、优点、价格、术后可能出现的一些正常反应。尽量用通俗的语言告知患者, 使其放心。
2.4 心理护理
白内障患者由于视力障碍, 行动不便,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更由于年龄、性格、职业及文化层次等的差别, 对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了解及理解不同, 以及对陌生的住院环境的适应能力, 会产生焦虑、烦躁及自责的心理。耐心、细致、周到及有针对性的护理和心理疏导, 解除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恐惧及担心。帮助患者了解手术情况, 鼓励并增强手术的信心, 消除顾虑;帮助患者将情绪及心理调整至最佳状态, 使其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2.5 术前用药
常规术前3d滴用抗生素眼药水, 以清洁结膜囊治疗。术前30min滴用散瞳药物, 使瞳孔散大, 适宜手术, 术前剪睫毛。
2.6 术后护理
2.6.1 术后运送患者应平稳, 勿震动头部, 注意术眼敷料包扎是否干洁, 有无渗出、磨痛, 避免碰撞术眼, 取平卧位, 嘱患者勿用力咳嗽或打喷嚏、勿摇头、勿大声谈笑、勿用力闭眼或揉眼。
2.6.2 术后切勿猛然将强光直射角膜上, 否则会引起反射性闭目, 造成前房出血, 及时观察术眼切口和前房情况, 如有异常, 及时向医生报告。
2.6.3 术后遵医嘱给予抗菌素及激素类眼药水和短期散瞳剂, 减轻炎症反应。术后常用典必殊眼药水和吒吡卡胺眼药水, 需注意滴眼药水时在穹隆结膜处, 避免直接刺激角膜, 而引起眨眼动作, 严格滴眼药水的操作及注意事项[2]。
2.6.4 保持良好病房和换药环境, 病房保持通风、整洁, 术后患者应与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者隔离, 预防眼内污染。
3讨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预防, 除与患者因素、术者因素有直接关系外, 护理措施的落实也起着重要作用。预防白内障的并发症及精细的护理, 是手术成功的必要及重要手段, 治疗与护理缺一不可。手术医生必须具有娴熟的手术基础和丰富的手术经验。术前如何通过各种检查手段来正确地预测视功能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出院时, 嘱患者1周后、半个月、1个月、2个月来复查1次。指导患者不可做重体力劳动, 不要用手揉眼, 按时滴眼药水。不可在暗室停留过久, 避免强光刺激, 适时看书、报、电视, 但勿使眼过分疲劳。通过上述对白内障围手术基本的护理, 大大减少了白内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了患者的视觉功能, 提高了白内障脱盲率, 我院未出现1例医疗意外和安全意外。
参考文献
[1]葛坚.眼科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126-136.
[2]徐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M)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0.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 篇9
【摘要】总结86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及抗青光眼三联手术护理配合经验,认为完善和重视术前准备、术中术后配合及病人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分析其优点:减少损伤次数,减少并发症发生,见效快,住院时间短,效果较好。减少了医疗能源,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增加了健康教育在社区及家庭中的完整有效指导和应用。结论:细致的心理护理、及时应用降眼压药物等观察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术后密切的病情观察和正确护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白内障;青光眼;超声乳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R77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2-0162-01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抗青光眼三联手术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首选方法。[1]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及小梁切除抗青光眼的三联手术治疗86例(92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86例(92眼)中,男39例,女47例,年龄53~80岁,平均61岁。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67例72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7例8眼,继发性青光眼12例12眼。92眼术前眼压2.74~7.74 kPa,经用降眼压药而眼压仍高或不稳定。术前视力光感至0.2。92眼手术顺利,无晶状体后囊膜破裂、虹膜咬伤或前房出血等并发症。经1~20个月随访,82眼视力≥0.5,6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力为0.2,3眼(C/D>0.9,视神经萎缩)视力为0.12,1眼(后发障)视力为0.08。术后眼压均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2.80 kPa),其中86眼无需药物控制眼压(8眼术后1~12周行滤泡按摩),6眼则需降眼压药控制眼压。术后1~3个月视野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宽和光敏度增强。
2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术前详细介绍三联手术的优点、先进的医疗器械及技术水平;说明术前检查是手术成功的保证,情绪波动等对青光眼的不利影响,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合作。用成功患者的亲身体会,以消除其恐惧心理。心理干预的目的就在于解决患者的心理困难,减少焦虑、忧郁、恐惧等情绪,以较为有效且适当的方式来处理心理问题。
2.2眼科术前检查首先要完善各种术前检查,如心电图、胸透。化验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血糖、肾功、凝血四项等。眼压、眼底B超、角膜曲率测定,计算人工晶体度数,选择合适的人工晶体。要重视特检中异常情况,如心电图异常者,心肌缺血,心房纤颤,频发室性早搏等患者应及时请内科大夫会诊,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如严重的心律失常病人应得到控制后再行手术。对心电图异常合并高血压病人,也应请内科大夫会诊,除对症治疗外,血压应降至140/90mmHg以下。对合并糖尿病病人血糖应控制在8.1mmol/L范围内,并指导糖尿病饮食及测尿糖方法。老年人心肺等脏器功能差,多数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为预防并发症发生,在术前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措施及健康教育指导十分重要。
2.3向病人解释手术目的、方法、麻醉方式、术前中后注意事项做示范教会病人眼球上下左右转动,配合术中动作。指导病人术中避免打喷嚏咳簌的方法,如舌尖抵住上腭或深呼吸等[2]。
2.4术前3 d滴抗生素眼液以预防感染指导正确应用眼药水方法。
2.5为病人做细致的泪道冲洗清洁术眼,为手术做准备。
2.6镇静催眠术晚8点给予鲁米那片60毫克口服,镇静催眠。
2.7散瞳术前半小时给予复方托品酰胺眼药水点术眼充分散瞳,给予术眼结膜囊冲洗,动作要轻揉认真仔细,让病人做眼球的旋转动作,充分冲洗干净,然后用2%碘伏消毒上下眼睫毛及整个眼睑至眉弓。连续消毒2遍,并用无菌纱布覆盖术眼,胶布固定。术前半小时给予鲁米那钠针0.1g肌注,解除病人紧张情绪。
2.8甘露醇术前快速静滴20%甘露醇250ml。
2.9嘱病人排空膀胱更换手术衣,护送到手术室。
3术后护理
3.1保持平卧位避免低头、摇头、打喷嚏、用力过猛等动作,以免引起眼压升高、眼内出血或晶体脱出等并发症。遵医嘱用药并作好记录。
3.2对合并高血压病人适当应用降压药物,合并糖尿病病人,应用抗菌素及对症治疗,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对症治疗。
3.3术后激素应用减少了房闭和纤维渗出,应用50%葡萄糖液+0.25%氯霉素+0.3%庆大霉素混合液点眼能起到减少角膜水肿的作用。对有前房渗出膜者,应扩瞳,静脉滴用抗生素、激素,局部激素用药可加速渗出吸收,提高术后视力。
3.4术后口服强地松预防眼部水肿,如病人出现眼部疼痛、流泪、异物感等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嘱患者注意用眼卫生[3]。
3.5少饮水术后在5 min内饮水量不能>300 ml,以防角膜内皮水肿。术后2小时可以进易消化的有营养的软食,忌辛辣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避免剧烈咳嗦,保持乐观心态,保持充足睡眠。
3.6术后控制眼压在1.25~2.31 kPa,达到维护视力的目的。眼压>2.60 kPa时用降眼压药。指导患者坚持滴眼药水减轻眼组织异常反映。
3.7排除影响眼压的因素如情绪波动、过度疲劳及光线较弱等。出现患侧额部疼痛或伴同侧鼻根部酸胀、雾视、虹视、畏光、流泪等,说明眼压升高,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3.7术晚给予醋氮酰胺0.5 8Pm口服预防眼压生高,降低眼内压。给病人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
4出院指导
①出院指导教为重要要耐心指导患者正确滴眼药方法并持之以恒,以减轻眼部反应。按医嘱正确用药。术后口服强地松要逐渐减量。②宣传用眼卫生和饮食保健一个月内进易消化的软食,忌烟酒及辛辣等刺激食物。预防便秘。③三月内注意避免用力摇头动作避免重体力劳动。④不在光线较弱处连续低头工作或阅读超过1 h尽量少看电视。定期随访,给予相应自我护理知识的宣教;定期测眼压,查视力、眼底及视野等。④三日门诊复查以后每周复查连续3个月。⑤科室内留有手术患者的电话和地址以便随时联系,3个月随访观察疗效并做好记录。
5讨论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以往采取2次手术方法,即先行青光眼手术,待眼压控制后或白内障成熟后再行二次白内障手术,伴有2次并发症出现的危险,易造成角膜及前房反应比较重,而且二次手术加重了的痛苦及经济负担,“三联术”既可以使手术一次完成,又可达到降眼压增视力的双重目的。减少了医疗能源,降低了医疗费用,增加了健康教育在社区及家庭中的完整有效指导和应用。该手术精细、复杂、难度高,要求医护配合默契,手术期围绕复明、维持正常眼压及防止术后并发症来确定护理程序。为获得较好的远期效果,须提高患者有关健康知识水平和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勇,乔光,张昊,等.双路切口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3,12:951-952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 篇10
围术期患者实施有针对的健康教育, 对患者术后预防感染及能否达到预期目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通过对我院眼科2011年5月—2013年5月成功开展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96例患者采用试验组、对照组进行护理。通过在术前、术中、术后、出院指导时对试验组采用常规护理+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 我院收治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96例, 其中男45例, 女51例;年龄最小47岁, 最大89岁, 平均年龄61.6岁;均在局麻下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独立或由家属陪同完成健康教育。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 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对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出院指导时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具体方法:患者入院时热情接待, 主动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主管医生、主管护士、病区环境, 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 针对性给予指导, 多关心体贴患者及家属,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评估患者的文化层次,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或发放术前、术中、术后的健康教育内容制成的温馨卡片, 以便患者及家属随身携带, 以及介绍相关书籍等。健康教育内容包括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案、手术的名称、方法、必要性、安全性和预后、术前准备的目的、配合要点, 了解患者的自我感受, 纠正其不正确的行为和观念, 讲解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饮食指导、休息指导等。采用交谈提问等方式检查患者掌握情况, 并根据检查情况强化健康教育。患者出院时发放出院指导卡并讲解, 内容包括家庭环境指导、饮食指导、休息活动指导、用药指导, 复查时间等。采用自设问卷+电话回访方法, 对患者进行调查, 内容包括护理人员技术水平, 护理人员服务态度, 健康教育的形式及内容, 疾病知识知晓情况, 手术前、中、后的注意事项, 饮食注意事项, 休息指导等七个方面的满意度情况, 每个项目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层次, 选择“非常满意”和“满意”项目视为满意。在病房, 对患者及家属当场发放问卷调查表96份, 回收有效问卷96份, 有效回收率100%。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见表1。
2.2 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 见表2。
3 讨论
3.1 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 在我国已成为致盲的首要原因之一。目前, 在我国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成为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术式, 白内障患者大多为老年患者常同时存在两种及两种以上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术前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特别是相关疾病的治疗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术前应将血糖控制在3.90~6.11 mmol/L, 血糖很难控制在正常水平者, 其血糖水平最高不能超过8.3 mmol/L[3]。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在160/100 mm Hg以上时, 可能会在麻醉或手术时出现脑血管意外、急性心力衰竭等。因此对患者其他疾病的治疗也十分重要。患者通常不理解, 担心增加费用, 通过沟通讲解举例与医生反馈等健康教育, 消除了患者的顾虑积极配合治疗。手术前需使血糖、血压降到上述范围, 同时在护理上注重眼部的护理, 做好眼部用药, 为手术成功创造良好的条件。本组病例中合并其他的疾病的病例40例, 经过控制后无再出现不良反应, 无并发症发生等问题。
3.2 术前健康指导有利于患者配合手术, 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前向患者简要说明手术方法、术中配合重点, 强调眼位和头位固定是手术成功关键。术前避免受凉, 训练患者有效控制咳嗽和打喷嚏的方法;如深呼吸或舌尖顶上腭。检查患者掌握情况, 根据检查结果针对个体进行强化。手术是在无菌下进行, 头颈以上须铺无菌巾, 可能造成轻度不适感, 术中强调患者的手不能触及头以上的铺巾。有32例患者在术中应用护理人员教会的有效控制咳嗽方法, 减轻了症状, 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3.3 术后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手术疗效, 缩短住院时间, 降低医疗费用, 让患者及家属满意。任何手术刺激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症状, 这与患者各自体质对创伤的应激性有关, 也与术中机械创伤及其他理化因素有关。因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 术后的健康教育至关重要。术后要遵医嘱正确地滴眼药, 术后为防止虹膜粘连可使用快速散瞳孔药如托品酰胺眼液, 复方托品卡胺眼液滴眼等。术后注意休息, 做好眼部的护理,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勿用手揉眼, 避免强光刺激, 保证环境安全, 勿碰撞术眼, 饮食以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清淡食物为主。
3.4 出院健康教育是确保患者1周后复诊, 做好自我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 确保治疗效果的重要内容, 我们采用患者出院时赠送术后健康知识小册子+电话回访的形式。为防止晶状体脱落给予平卧位休息, 头部减少用力活动, 随天气变化及时添减衣裤防受凉。出现异常及时就诊, 避免打喷嚏咳嗽增加眼压引起晶状体脱位, 有2例患者应用有效控制咳嗽法减轻了症状无晶状体脱落并发症发生。强调出院饮食健康指导, 给予易消化富营养, 清淡的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 多食蔬菜水果, 忌食辛辣刺激不易消化食物, 尤其是带骨刺及难咀嚼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因便秘引起眼内压增高眼内出血、晶状体脱落等并发症发生。有2例患者便秘, 通过遵医嘱口服麻仁丸告知勿食辛辣刺激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 便秘症状缓解, 未发生眼压增高、眼内出血等并发症。告知患者术后花眼, 轻度异物感, 结膜下片状出血, 结膜充血均属于正常现象, 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4]。有60例患者不了解术后异常症状, 通过我们耐心讲解, 回答患者的疑问, 患者及家属表示理解。本研究显示, 试验组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 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针对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 通过在术前、术中、术后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有利于患者配合手术治疗, 缩短住院时间, 减少术后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 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金丽梅.制约健康教育发展的因素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 2007, 22 (9) :75.
[2]刘忆.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护理配合[J].实用护理杂志, 1999, 15 (7) :35.
[3]王玲, 陈惠, 邓洪, 等.糖尿病病程与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预后的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 2006, 22 (20) :40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