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米比赛(共9篇)
400米比赛 篇1
本人通过长期的教学和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在400米场地上举行冬季长跑的办法, 去年冬季我校在400米场地上成功举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冬季长跑比赛。在这里希望同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一起进行交流。
如何在400米场地上组织好这么大规模的、人数众多、意义重大的活动, 关键就是如何解决在长跑比赛中产生的套圈问题。解决了套圈的问题, 我们组织一次冬季长跑比赛就很容易了。在长期的教学和实践中, 本人总结了螺旋法跑动路线可以成功地解决套圈问题。具体可分为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固定套圈点法。以400米场地为例, 一般400米田径体育场地由8条或是10条宽为1.22米的跑道组成的同心的跑道, 整个跑道宽为9.76米, 最宽时也可以达到12.2米;每条跑道分别长:第一条为400米、第二条为407.66米……第八条道为453.63米, 这种方法是把套圈点固定在终点处, 如图 (1) 所示。学生在跑完第一圈后就直接进入第二圈, 跑完第二圈在进入第三圈依次类推, 跑完第八圈的同时学生就跑完了全程3.4公里。这样就成功地解决了套圈问题, 套圈现象就不会在比赛中发生。这是一种最理想的跑动路线, 但实践中往往路程要长, 情况也较复杂。如:我们要举行人数众多、路程更长的比赛怎么办?实践中在举行更长距离的冬季长跑时, 一般情况下运动员在跑完2~3圈后才发生套圈现象。我们可以增加每圈跑过的圈数。在跑完第一道2~3圈后再由固定点跑入第二跑道或是第三跑道;在跑完第二或第三跑道2~3圈或是更多圈数后再跑入第四或是第五跑道。依次类推, 我们的跑动路线就会增加。这种方法就是把套圈固定点确定在终点处。由于套圈者与被套圈者所处的跑道不同, 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层次。比赛中由于人数众多第一跑道与第二跑道并没有明显的层次, 因此比赛中我们可要求运动员隔一条跑道跑入下一路道以增加套圈者与被子套圈者之间的层次。此种固定套圈点法优点在于路程可提前确定, 易操作且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但在比赛中由于学生的运动水平不同, 实际的套圈点可能会提前或是推后, 在提前的情况下 (实践中套圈者并不多) , 我们可将套圈的学生在终点套圈点处分至第下一跑道。被套圈的学生继续跑完一圈后跑入第下一跑道。
第二种方法为即时确定套圈点法这种方法是不在跑道上提前确定套圈点, 在实际比赛活动中, 开始套圈如图 (2) A点处为套圈点。由裁判员即时做出标志, 在实际套圈处运动员跑入第二条跑道或是第三条跑道。这要也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如人数多时, 在实际套圈处运动员跑入第二条跑道就不会产生层次, 我们就可要求运动员在实际套圈处跑入第三条或是第四条跑道。依次类推, 凡是遇到套圈处由裁判员即时做出标志或是一名裁判员站于此处, 运动员就可跑入下一条跑道。如果运动员水平差别不大的话可能就会在第一条跑道不会出现套圈现象。就可一直按照第一条跑道跑完全程。这种方法要求裁判员业务素质较高, 优点在于更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 但运动员跑动路程无法提前确定。
组织好一次大规模的、人数众多的冬季长跑比赛, 除以上的方法外其他事项同一般长跑比赛一样, 要设一个引导裁判员在前方带路, 运动员还需配备明显的号码, 同时只允许运动员在套圈点处进入下一跑道, 不得提前或是中间进入下一跑道, 运动员在各自的跑道内跑动不得互串跑道, 运动员在超越对手时不得从内道超越 (包括直道和弯道) , 如上述情况应按犯规处理。
400米比赛 篇2
上体育课了,老师说的话好像是冰一样冰冻了整个操场,真是太紧张了,因为老师让大家一组一组的比赛跑400米。跑400米是我们女生最苦恼的事!
第一组是男生,男生争先恐后的冲出去,像从圈里放出的野马一样,灵活地跑起来了。第一圈王火卿争夺了第一,差点儿要被后面的沈熠超上,他又把沈熠甩到了后面,王火卿争夺了第一。
到第三组了,女生何欣微一开跑就力争第一。第二圈时,很快没有力气了,但还是没人超过她,得了第一。很厉害吧!
到我们一组了,随着一声枪响,我奋力向前跑去,在我前面的是罗颖,我看她渐渐慢下来了,就想借助这个机会超上,可她好像是“三只眼”,似乎看见了我想跑上去,就加速上去。
她又慢下来了,我加速跑上去说:“你是‘三只眼’呀?我想跑过你,你都看得见呀!”她一笑而过,又超上前去,说:“是我心里看到的”
真险,差点就要被后面的熊哲民超了,我学罗颖的样儿,用第三只“眼”去看她,她要超上我了,我又加速向前,争夺第三名,熊哲民超上我的.时候,是在我到终点后,我停下来的一眨眼功夫里超过的。我一笑而过,说:“我还是比你快!”
400米比赛 篇3
针对100米训练的方法、手段、技术水平, 各有高低差异。但对于基层、基础性训练, 身体素质, 体能训练这些来说, 却是大同小异, 方法手段早已公开化、明晰化、学习化, 运用表现上也几乎一致。而在训练的要求细节上不相同, 得到的训练效果是两个质面的, 这就在于教练员的专业实践与理论深度及体悟了。
下面, 笔者从100米全程每个分阶段的技术领域里, 交流一下100米专项训练的方式方法。100米全程分起跑、疾跑、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以技术领先, 技术掌握得越完善与高水准, 专项成绩水平越高, 当然还与过人一筹的体能素质及高质量的训练密不可分。
一、起跑
蹲踞式起跑要用到起跑器, 省级以上的比赛每条跑道上的起跑器都有电线连接感应器, 这就对运动员提出了学会运用起跑器的基本要求。首先, 运动员在起跑器上两脚底面要始终踩踏蹬实抵足板, 如果踩踏不实空隙较大, 很容易造成起跑后未有抢跑表现, 但感应器上显示为抢跑, 在“0”抢跑的规则下直接判罚出局是很残酷的。这就对教练员、运动员在对起跑器的运用技术上提出了统一标准的要求, 细节决定成败。“各就位”与“预备”姿态时两脚掌都要蹬紧抵足板, 规范是取得成绩的前提保障。运动员在100米的训练测验与比赛中, 当听到“各就位”口令时, 头脑要一片空白, 专注集中, 镇静自若地调整自己的呼吸, 自信地走上起跑器。起跑器的安装根据个人身材、习惯、特点等分三、四种。
(1) “各就位”的正确姿态为:两手臂支撑的宽度适宜利于发力、前后抵足板的角度、前后脚的距离及与起跑线的距离、躯干的姿态角度等都要在最合理的位置点上, 自身要感觉舒服自在。这些都需要在练习中不断地磨合找到各个环节技术上最佳的点。
(2) 当听到“预备”口令时:臀部自然抬起, 臀部的高度, 前后腿的夹角角度, 躯干的支撑角度都要在最合理舒服的位置上, 利于爆发起动向前性佳。发令枪响的瞬间, 运动员如离弦之箭、离炮之弹一样迸出起跑器, 起跑是极为典型的爆发力表现, 它的能力与技术的提高是需要不断地努力拼搏出高水准的综合能力。
二、疾跑
人体蹬离起跑器后, 瞬间摆脱静止状态, 进入100米从“0”开始的起步阶段, 这时在机会转瞬即逝的100米比赛中, 谁在疾跑技术完成过程中动作速度快, 疾跑技术好, 谁占得先机。如疾跑技术:躯干前倾, 上体前倾下压与地面约为45°角, 头颈部下压, 一是为了防止风的阻力便于加速、二是为了更好地发力完成疾跑阶段的技术。四肢摆动技术结构合理有效, 不应有多余动作, 关节点的走位与脚下技术的结合以及肌肉的发力协调一致的完美结合, 是完成疾跑技术向前性好的保障。教练员在训练中要因人而异, 制定出符合个人特点的疾跑及全程技术。教练员要会观察、会动脑、有针对性地设计出合理有效的训练方式、手段来辅助提高运动员的疾跑技术及效果, 一般采用技术模拟练习及辅助牵拉弹性训练。运动员还应具备高标准的神经系统抑制与转换的能力, 体现在快速发力中肌肉的放松协调能力, 这也是完成短跑全程的关键保障。教练员在训练工作中, 要做到善于观察, 思考, 要有悟性, 有想象创造性地去安排训练计划、手段, 根据重点运动员特点结合实地地去设计出方式方法, 要落实到位, 教到运动员身体骨子里去。绝不能不善于思考, 没有自己的东西, 拿来主义按部就班的训练, 表面的华而不实不可取。疾跑阶段的距离, 高水平运动员一般在15~20米。
三、加速跑
疾跑后的15~20米段落即为加速跑阶段。加速跑的作用是把人体位移速度提到接近或达到最大化, 为能顺利地进入途中跑做准备。这时头颈部及上半身逐渐抬起, 四肢最大化强度快速摆动发力, 其中对肌肉的放松能力很有要求, 加速跑阶段也是人体做功最大化的阶段。这好比骑自行车提速, 两脚拼命飞快旋转蹬踩脚踏板, 把车速加速到最大化, 即使人体在车上突然静止状态, 车速在一定距离依然是最高速度不会降速。这也是加速跑与途中跑衔接的关系原理, 途中跑更需要肌肉的有效放松, 此时对肌肉的会放松能力提出了最高的要求, 也是达到最高速度和维持最高速持续时间及距离 (速度耐力) 的核心保障。加速跑阶段的身体结构技术, 简单说两个字:“正直”, 主要是人体在加速跑阶段, 关节点、肢体及躯干的发力方向要正前, 还有整体的技术性发力要直前, 这都是为更好地进入完成途中跑的效果做准备。
四、途中跑
途中跑技术对人体跑的结构技术要求最高, 跑的技术与放松能力的完美结合是创造优异成绩的关键性保障。100米世界纪录保持者牙买加飞人尤塞恩.博尔特,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鸟巢的100米飞人大战中创造当时的世界纪录9秒69, 途中跑大步流星, 幅度舒展, 技术结构完美, 肌肉放松能力极强, 向前性极佳, 那震惊世界的一幕, 相信世界上数以亿万人都记忆犹新, 难以忘却。身高1.95米的博尔特100米全程41步半, 历史上最大步长2.48米, 100米全程的技术运用及表现力堪称完美是教科书的典范。途中跑的技术要领:步幅开阔、肌肉放松能力强, 大腿摆动水平与大小腿的折叠技术完善、躯干送髋与下压着地缓冲扒地技术结合完美、四肢摆动速度快且协调舒展, 跑的经济位移水平高。速度的最大化最高值一般在途中跑阶段中60~80米间, 如博尔特、布雷克、刘易斯、格林、盖伊、贝利等世界名将, 100米速度最高值在12米/秒左右。
五、终点跑
100米的终点冲刺跑一般在距离终点线5米左右的阶段, 这时运动员须奋不顾身地全力冲刺压过终点线。上体肩部前倾下压, 腿部膝关节向前上方冲顶, 两臂无统一标准姿势, 只要维持身体平衡不摔倒在跑道上即可。冲刺跑的训练赛前应专门练习, 不可忽略。
总之, 100米全程各阶段的训练各有特点又紧密相连, 训练手段、方式方法也很多。教练员要在日常的训练工作中不断钻研学习提升自身业务水平, 要有想象力与创新意识, 并要有有效的执行力 (训练能力) , 才能进一步练出更高的专业水平。
50米短跑比赛比赛规则 篇4
1、运动员抽签决定比赛顺序。
2、就位起跑后不能串道,否则取消比赛资格。
3、未发令不许起跑。
4、所有参赛队员都必须听从负责老师的现场指挥。
排球(篮球)比赛规则
1、抽签决定次序。
2、听到口令起拍。
3、不限时间,球拍不起或滚到一边为止。
4、专人数拍球次数,以次数决定比赛名次。
滚球比赛规则
1、按规定的(s)型路线滚球。
2、抽签决定比赛次序。
3、听到口令后起滚。
400米比赛 篇5
关键词:400米,速度,变化
前言:短跑项目中400米跑是中学生运动员最难跑的项目之一。研究表明:400米跑的体力分配的最佳模式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短跑的速度是由运动员的步频与步幅这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决定的。如何合理的分配体力, 提高自己的无氧耐力水平, 合理的保持400米跑的后半段速度, 合理的组合步幅和步频是提高400米二级运动员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研究我校400米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步频与步幅的变化规律及速度的变化, 了解中学生运动员在400米训练中应该重视的训练内容, 从而为运动训练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一、400米跑的供能特点
运动生理学表明人体组织细胞中存在着三个不同途径的能量生成来源, 所组成的能量供应体系, 就是我们所说的三个供能系统, 组成的一个完整能量供应体系。但是肌肉中的三磷酸腺苷 (ATP) 的储备很少, 供能只能维持1~3秒, 所以必须边分解边重新合成才能使肌肉活动得以持久。事实上, 在运动过程中, ATP被分解就立即重新合成。肌肉中的另一种高能磷酸化物的磷酸肌酸分解成磷酸和肌酸, 释放出的能量不断地把ADP和磷酸再合成为ATP。但肌肉中磷酸肌酸的含量也是很有限的, 也必须在分解之后不断地重新再合成。人骨骼肌细胞贮存的ATP、CP数量很少, 只能维持最大功率运动的时间不到10秒。为补充磷酸原供能的不足, 必须由糖酵解生成乳酸的代谢过程继续提供ATP。在超过数秒的极量运动中, 随着ATP、CP的消耗, 细胞内ADP、AMP、PI和肌酸的含量逐渐增多, 它们能够激活肌糖原分解, 使糖酵解速度大大加快, 大约在运动30~60秒达到最大糖酵解速度, 肌乳酸迅速增多, 直至运动结束。由400米跑的项目特点, 和人体能量供给理论, 可以看出400米跑是无氧糖醇解产生的能量。有研究表明400米跑, 无氧供能应占70%、有氧供能占30%的比例。
二、我校400米二级运动员在不同阶段步频、步幅、速度的变化
1. 加速到最高速度阶段
400米在短跑项目中是距离最长的项目, 相应的400米的加速距离也最长, 水平越高的运动员加速距离就越长, 达到80~100米。从我校的400米二级运动员加速阶段来看, 加速阶段在大约50米处接近最高, 步幅地增长相对达到最大, 加速阶段相对较短。从整个400米跑来看加速距离短, 强度过大存在两个弊端:一是生理学的能量供应障碍;二是神经神经过早疲劳障碍。因此, 尽管起跑后尽力跑, 也不能达到极限速度。相反, 利用85%强度来完成加速阶段, 能够克服以上弱点, 虽然在加速阶段损失了一定的速度, 但为后半程保留了更充沛的体能。
2. 保持高速度阶段
有研究表明:高水平运动员这个时候步频与步幅有一个适宜的比例, 保持的距离大约在100米~150米。理论讲, 这个阶段维持的距离越长, 运动员的成绩就越好。从分段计时的成绩来看, 我校的二级运动员在这个阶段大约能维持80~100米左右, 步幅、步频都达到最大值, 并有下降的趋势, 运动员的最高速度开始出现。但运动员维持速度的能力相对比较弱, 维持相对高的速度的距离相对较短, 影响了最后的成绩。从理论上和高水平400米运动实践来看, 如果在这个直段即采用大强度的运动, 那么能量的供应将会发生不平衡。因此这段跑出最大速度的90%, 这可以避免骨骼肌兴奋性提高时没有能量给予长期供应。在保持速度这段距离, 步频与步幅都有相对比较明显的调整, 步幅相对前一段有所下降而步频相对有所上升。
3.过渡阶段和冲刺阶段
从我校二级运动员的分段技术的成绩来看, 运动员在保持一段高速度以后成绩下降比较多, 最后的冲刺表现出冲出无力。从整个跑步的动作外形上来看, 跑步的动作结构变形, 动作僵硬, 上下肢不协调, 越想加速越跑不起来, 动作越僵硬的技术特征。在这个阶段, 由于供能由乳酸能系统取代CP系统并产生乳酸堆积, 从而影响中枢、肌肉系统的功能造成的。笔者认为从技术上要尽力放松肌肉, 把注意力转移到跑步的技术结构上去, 合理进行技术转换。在心理上, 尽量地放松自己, 调节自己的呼吸和技术动作的节奏。
三、提高我校400米二级运动员速度的解决方法
1.400米二级运动员在以主要表现以“速度”“专项速度耐力”和“专项力量”为重点的训练时, 除了突出运动员的“速度”和“专项速度耐力”是核心。更重要的是, 要加强运动员有氧耐力水平的训练和提高, 有氧耐力水平, 是提高400米水平的速度耐力的基础。如果没有有氧耐力作为保障, 运动员的专项耐力水平就能难有所突破, 制约了运动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2.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 要科学的安排体力、速度, 分配战术, 体力、速度的均衡型分配才更有利于造好成绩。同时应注意在起跑阶段适当控制步频, 并在后半程合理地调整步频与步幅, 要建立合理化的400米全程速度节奏和步频、步幅的关系, 这样才有利用二级运动员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子煊.跑速与步长步频的内在联系[J].四川体育科学.2004年9月
高考体育生的400米周期训练 篇6
要进行400米的训练,首先要清楚400米的项目特点。400米运动员要求有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和800米跑运动员的耐力,也就是说“无氧”和“速度”,400米的训练就围绕着两个关键来进行。在训练的过程中还要根据项目的特点进行一些跑的技术、节奏的训练。高考体育生的训练是以每年高考的时间作为训练周期的比赛期,从而制定全年训练计划的。以下是对400米训练定的计划,对象是400米成绩达52秒水平的男生,训练周期7个月。把7个月的训练周期分为3个阶段:准备期,赛前期,赛前调整期(各个时期的训练周期以一周为单位)。
一、准备期
这个时期主要是提高运动员跑的能力,同时发展各项身体素质和改进跑的技术。时间大约为4个月,一般从1 1月份到次年的2月份。训练安排如下:
周一
早操4000米,要求每千米4分45秒~5分50秒,通过有氧训练,提高心肺功能。虽然400米无氧供能占85.5%,但也不能因此忽略有氧训练。因为有氧训练是无氧训练的基础。提高最大吸氧量,发展有氧代谢能力,为以后的速度耐力训练打下基础。注意韧带拉伸及跑的技术改正。
下午:速度训练,训练内容:30米×4次、60米×4次、120米×3次,主要在弯道上进行,模拟起跑后的加速过程。良好的弯道技术可以帮助运动员节省体力,提高运动效率。
素质训练:小负荷的半蹲起,负重直膝跳,快速低强度的卧推,腰腹肌练习。
周二
专项力量,抓举40~50公斤×3~4组×3次。深蹲,小腿屈伸,卧推70%~90%强度×6~8组×3~6次。跨步跳100米×4次×2组,要求积极扒地,从而在跑的过程中实现短支撑和向前性。慢跑放松。
周三
早操4000米。要求同周一。
下午:跑的能力练习。200米变速跑×8次×2组。每个200米要求用35~45.5秒完成,中间走100米休息,要求走100米时间不能超过1分钟。
周四
专项力量,深蹲,小腿屈伸70%~90%强度×6~8组×3~6次。半蹲40%~60%×10~12次×3~5组卧推40%~60%强度×12~15次×3~5组。跨步跳100米×4次×2组,要求积极扒地,从而在跑的过程中实现短支撑和向前性。负重弓箭步走40米×4次,这项练习能很好地扩大跑的步辐,是400米跑很重要的要求。慢跑放松。
周五
早操4000米。要求同周一。
下午:跑的能力练习。200米变速跑×8次×2组(要求同周三)。
周六
专项耐力600米×2次,要求1分45秒~2分15秒,间歇10分钟;专项速度300米×2次,要求55秒5~1分10秒,间歇10分钟。注:通过超专项距离的600米训练能大大提高自身的无氧糖酵解。而300米则是提高速度耐力。
周日
休息,通过这一阶段的训练能大大提高跑的能力。并在技术上有所改进,为下一阶段的训练打下良好基础。
二、赛前训练
赛前训练时间2~3个月,一般是3~5月份。这个阶段主要是在上一阶段的训练基础上进行大强度、有针对性地专项训练,从而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效果。
周一
早操4000米,要求每千米4分45秒~5分20秒,通过有氧训练,提高心肺功能。
下午:速度训练,60米×3次,100米×4次,120米×3次,主要在弯道上进行,模拟起跑后的加速过程,200米×3次。60米和100米的强度要求用90%的强度完成,200米要求35秒左右。摆臂练习,腰腹肌练习。
周二
200米变速跑8次×2组,每个200米要求用35~45秒完成,中间走100米休息,要求走的100米时间不能超过2分钟,提高强度,主要是发展抗乳酸能力。
周三
专项力量,抓举15~20公斤×3~4组×3次。深蹲,小腿屈伸,卧推70%~90%强度×6~8组×3~6次。壶铃蹬跳20个×5组。跨步跳30米×4次×2组,要求积极扒地,从而在跑的过程中实现短支撑和向前性,同时提高跨步跳的速度。200米×3次,把200米的速度和节奏提升到400米比赛前200米的模式。
周四
400米测试(要求掌握好自己的速度节奏,要求步幅大,有节奏感)。
周五
200米变速跑×8次×2组(要求同周二)。
周六
专项耐力600米×2次,要求1分55秒~2分25秒,间歇8分钟;专项速度300米×2次,要求55秒5~1分20秒,间歇10分钟。注:通过超专项距离的600米训练能大大提高自身的无氧糖酵解能力。而300米则是提高速度耐力。
周日
休息,这一阶段的训练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能大大提高速度和速度耐力。并有很强的抗乳酸的能力。是比赛取得好成绩的重点。这一阶段训练的特点是强度大,要求高。
三、赛前调整
赛前调整一般是赛前一周,因为上一阶段的大强度训练身体可能出现疲劳,因而利用这一阶段把身体状态调整到最好,同时有条件可摄入一些提高体能储备和利于恢复的营养品。如康比特健身饮活性肽,帮助储备肌糖元;康比特快服冲剂和肽能冲剂对大强度训练后缓解肌肉疲劳、促进肌肉增长有很大帮助。赛前调整训练安排如下:
周一
早操4000米。下午,150米×4次×2组,强度中等。
周二
4000米有氧跑。200米×3次,仍以400米前200米的节奏跑。
周三
力量训练,深蹲,小腿屈伸,卧推70%~90%×6~8组×3~6次。摆臂练习。
周四
早操20分钟自由跑,下午休息。
周五
200米变速6次×2组,强度200米35秒左右。
周六
做一个赛前的准备活动。
周日
休息。
试论400米跨栏跑耐力与节奏 篇7
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活动或抵抗神经肌肉疲劳的能力, 按能量供应形式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两种。
400米作为一项正式比赛项目, 其全程跑中, 对速度及耐力的要求中耐力素质占70%—80%, 而其中需要最多是糖的无氧酵解过程产生的能量。由此可以看出, 400米栏运动员的耐力训练中, 我们应着重于无氧耐力的训练。400米跨栏跑的节奏好坏可以使运动员不浪费能量, 身体的能力到得到最大的发挥, 提高跑的效率, 栏间步数的多少、变换好坏都直接影响栏间节奏是否协调。
我校对400米栏运动员进行的无氧耐力训练中, 具体方法以下几种:
(1) 5x300米, 间歇5—10分钟, 45秒左右完成。
(2) 10x150米, 间歇30—40秒, 间歇时要求慢跑。
(3) 3x600米, 间歇10—15分钟。
在400米栏运动员耐力训练中, 我校对运动员除了无氧耐力的训练外, 同样也进行了一些有针对性性的有氧耐力训练。其目的是为了能保障运动员在400米全程中都能以较高的速度, 在能尽量保持跨栏技术动作的规范性中跑完比赛全程。对于有氧耐力的练习, 我校基本上是在冬训中进行, 具体方法是采用每周完成一次6000米至8000米的慢跑练习, 在慢跑中要求运动员呼吸均匀, 跑时节奏平稳。专项耐力对提高运动成绩起着重要作用。400米栏, 要取得理想的成绩, 专项耐力起着主要作用。跨栏跑的专项耐力决定于保持栏间跑的速度和后半程过栏的速度。效果最好是跨10-12个栏。变速跨栏跑 (10-12个栏) 。栏间距离和栏架高度要依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以及训练阶段而设定, 穿梭跑:在两条跑道上迎面摆上栏架, 每道5-7栏, 运动员跑完一道栏后, 立即跨返回的另一道栏。训练水平高的运动员可跨3道栏。训练时5-6组, 每组间歇8-10分钟, 跨栏跑与平跑交替:100米平跑+200米跨栏跑 (过5个栏) ;200米平跑+200米跨栏跑 (过5个栏) ;200米平跑+300米跨栏跑 (过8个栏) ;200米平跑+250跨栏跑 (过7个栏) ;300米跨栏 (过4个栏) , 前面平跑, 只跨第7个栏至第10个栏, 目的是使运动员在疲劳状态下能继续保持最佳的栏间跑和跨栏步技术。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的训练, 我校400米及400米栏运动员在600米跑成绩上都有了较大提高, 从而有力保证400米及400米栏所需耐力素质。在进行耐力训练的同时, 还应加强学生跑的节奏的训练。
在保持合理的栏间节奏和顺利过栏的前提下, 全程采用“匀速跑”对提高成绩最为有利, 后半程慢于前半程不应超过2~3秒。如果前半程速度过快而造成后半程减速过多, 或前半程太慢而不能充分发挥应有跑速, 都会影响全程跑成绩。400米跨栏跑中, 由于有些运动员不注意其跑的节奏, 往往在前200米或300米就用尽力量去拼, 而导致最后100米至150米时体力急剧下降, 致使跨栏时动作变形, 而最终影响成绩。下表可以看出, 在400米栏中, 大多数运动员在跑的过程中, 往往在全面三个栏中速度较快, 所用时间占总成绩的26%-27%, 而我校学生却占到28%以上, 在前半程, 我校学生所用时间也达到54%左右, 而大多数学生在比赛后半程中动作变形, 以至于有些运动员在比赛后半程中是跌跌撞撞冲过终点的。
跨栏跑中, 跑的节奏的掌握一直是影响成绩好坏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 即使是优秀运动员在400米栏比赛中, 名列前茅者与落后者的最大速度差别也是反映在第八道第十栏的两个栏间距上。我校在对运动员进行跨栏跑节奏在训练中采用了有栏跑和无栏跑两种方法。在进行有栏跑训练中主要采取了跑400米跨前三个栏及最后三个栏的训练方法, 次方法主要训练了运动员在最后三个栏中力求动作不变形, 栏间跑节奏稳定。无栏跑的训练是与有氧耐力训练结合在一起, 主要是300米和600米跑练习, 在300米中要求运动员在40秒以内完成, 前150米及后150米成绩相差不能超过1分30秒, 在600米跑训练中, 要求运动员在1分45秒内, 但其后300米必须在55秒内完成, 以上两种跑的节奏的训练, 有栏跑一般安排在比赛前的两个月中进行, 无栏跑的训练主要安排在冬训中进行。通过近进几年的训练, 我校400米跨栏跑成绩可以说有了一个飞跃, 同时也帮助了我校400米成绩的提高。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 我校近两年400米跨栏跑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较五年前400米栏成绩提高了将近2%, 400米成绩提高了将近百分之五, 可以说为我校今后该项目的发展打下了较坚实的基础, 技术特点主要在4个方面:速度水平, 速度耐力水平, 专项耐力水平, 栏间跑技术速度水平:起跑———第3栏 (0—120米) 速度耐力水平:第3栏———第10栏 (120—360米) 专项耐力水平:第10栏———终点 (360—400米) , 这3个比赛阶段中, 最重要的是速度耐力段, 也就是开始进入均衡的栏间跨跑阶段, 这一阶段的发挥是决定成绩的最直接要素, 不但要求参赛者有很好的体能, 也要求抗乳酸能力必须足够优异, 否则到了专项耐力段就会溃不成军。
跨栏跑节奏通常也被称为跨栏跑的灵魂。也就是说, 掌握和控制了400m栏节奏, 就抓住了跨栏跑的灵魂。除了技术因素以外, 更应着重于学生的耐力素质的训练, 同时加强学生跑的节奏培养。根据运动员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训练强度;耐力训练与节奏训练相结合;节奏训练与技术训练相互结合。
参考文献
[1]陈润.对我国高校男子400米栏栏间节奏的探讨.[J], 吉林体院学刊, 1996. (1) .
400米比赛 篇8
田径运动所有项目都有涵义不同的节奏要求(工作节奏、动作节奏、速度节奏、体力分配节奏等)。在径赛项目中,即使是最短距离的100米,都有自身的节奏要求,决不是“一气呵成”。而对节奏感要求最高最为明显的是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等速度或速度耐力型项目,其中最困难也最典型的是400米。400米是田径运动径赛项目中对机体刺激最深而又最难掌握的一个项目,因为它要求运动员既要有很高的速度水平又要有很高的速度耐力水平,更要求这两者的合理结合和表现。所以,不管运动员水平的高低,如果要想在400米项目上正常发挥已有水平,就必须合理地分配和使用体力,所谓“节奏”的涵义就是合理分配全程不同距离各个段落的完成时间(强度),以达到整体最佳的成绩效果。简言之,就是(在保持个人较高速度水平前提下的)匀速跑。中国运动员最常见的错误就是“一气呵成”或“一冲到底”,使400米这样一个短距离项目在全程节奏上形成一种减(降)速跑的错误节奏。
在训练比赛中,我们将400米划分为前200米和后200米,更细致的要求是划分为4个100米。在多年实践中形成的,并且得到公认的基本节奏要求是前后200米速度之差不超过2秒或2秒左右(女运动员可能在2~2秒5左右),如果差距超过这个范围,就一定是在节奏掌握上出了问题:差距过大,就一定是错误的节奏,不会有好的成绩或不能正常发挥已有水平。但仅仅停留于如此要求还不够,还必须以4个100米分段成绩的表现来加以要求,才能使运动员真正明白什么是有利于发挥水平的正确节奏。那就是:在全程4个100米段落中,第二个100米必须是最快的(直道、行进间跑、处于前半程体力最好状态),第三个100米次之(虽是弯道,但也是高速行进间跑延续过程中,半程刚过体力尚可),第一个100米再次之(听枪反应,从静止状态出发,弯道跑,体力最好但必须有意识控制),第4个100米最慢(虽是直道行进间跑,但已到后程,体力消耗很大,必须全力动员延缓速度下降)。中国运动员中很少有人能比较娴熟地正确表现这种节奏,多数情况下是两种情况:第一,第一个100米最快、第二个100米次之、第三个100米再次之、最后100米最慢,全程呈减(降)速跑曲线;第二,第二个100米最快、第一个100米次之、第三个100米再次之、最后100米最慢,全程前后半程呈明显减(降)速曲线,很难正常发挥水平(包括训练中的表现也常常如此)。而世界上最优秀的400米运动员多数以良好的节奏著称(见表一、表二、表三、表四,因为国内比赛从未有这样详尽的统计,所以无法列举有统计的错误反例,但可以从多年训练比赛中教练员的分段计时中看到我们的差距)。表一和表二是1997年第7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决赛分段成绩,其中冠军包括迈克尔·约翰逊以43秒18打破世界纪录并保持至今。
从表一可以看出,在前200米,所有8名运动员都没有太大的差距,成绩十分接近(最大差距仅为0.2秒),因为这个距离毕竟才是全程的1/2。值得注意的是迈克尔·约翰逊前200米的成绩仅并列第4位(4~5位),而21秒22的成绩与他当时保持的200米世界纪录19秒32有1.9秒的差距,对后程而言,他拥有最大的速度储备。除迈克尔·约翰逊外的其他7名运动员200米的最好成绩都在20秒之外,前200米与迈克尔·约翰逊相差无几的速度表现,使他们的后程速度储备因水平不同而各有高低,后200米成绩最好者与迈克尔·约翰逊相差1.07秒,成绩最差者相差达1.93秒。而最后两名运动员前后200米的成绩之差已经达到2.6秒左应该说已经超出男子优秀运动员的合理范围,右,可以肯定前200米对他们来说速度过快,节奏不尽合理,速度储备消耗过大,直接影响到后程的速度下降幅度。训练比赛中常有这样的例子,前程盲目快(0.1秒,后程却需要用0.5秒来补偿。
从表二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世界最优秀运动员的全程节奏(体力分配):所有运动员的速度表现都是第二个100米速度最快,最后一个100米最慢。绝大多数运动员第三个100米速度位列第二,第一个100米位列第三。只有成绩稍差的运动员出现第三个100米速度低于第一个100米的现象,这应该是水平差异在节奏问题上的显著体现。迈克尔·约翰逊是这8名运动员中速度水平最高者(因为他是当时200米世界纪录19秒32的保持者),但在第一个100米中,它仅仅以11秒10的成绩排列第6位,第二个100米的成绩虽列第2位但前200米总成绩仅并列第4位(4~5名),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速度水平高而选择一开始就领先的跑法,而是冷静地按正确节奏分配体力(他的第三个100米比其他运动员分别快0.18~0.72秒,第四个100米比其他运动员分别快0.67~1.3秒)。从分段成绩而言,中国运动员不少人可以在比赛中跑出第一个100米的成绩,也有个别人能接近达到前200米的平均水平,估计前300米就很困难了,特别是能跑出正确节奏的可能绝无仅有。
表三所列冠军澳大利亚弗里曼也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冠军,但这次世锦赛成绩49秒67水平并不高,她不像迈克尔·约翰逊那样有超人的速度和实力,夺冠应该说是正确分配体力所致。获得亚军的运动员前200米速度过慢偏于保守,应该在前半程尽量跟上弗里曼,这样可能战胜她。而获得第三名和第四名的运动员前200米明显过快,致使后程下降太多,前后200米之差达2.7秒以上,体力分配明显欠妥。尤其是第四名运动员,前300米都领先,但最后100米降速过大而失败。从表四可以看出,除冠亚军外,其余6名运动员第三个100米都比第一个100米慢,这是本次比赛与男运动员不同的一个现象。一次统计不能断言这就是女子运动员的固定特征或优缺点,但原则上,无论男女运动员第三个100米成绩应超过或接近第一个100米的成绩才是正确的。那些第三个100米成绩大大低于第一个100米的运动员,都属于没有表现正确的节奏,也不可能表现高的水平或正常发挥水平。
二、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一)在田径运动中,400米属于短距离项目,也是速度一力量型项目。所以,虽然都需要具备正确的节奏要求,但与800米、1500米或5000米、10000米等项目相比仍有质的区别。最显著的区别是以速度(力量)为基础(仅从运动员体型上即可以清楚分辨)。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有许多成绩较好的400米运动员是800米兼项的,近几十年来800米运动员已全部被淘汰出400米项目了,只有速度基础好的运动员才能从事400米项目,其标志就是200米(个别运动员甚至在100米)必须有很高或较高水平,目前世界和我国400米纪录创造者,无一不是这种类型运动员。所以,在选材和训练上首先应着重速度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在速度一力量基础上发展相应的速度耐力,进一步再学习和掌握正确节奏。节奏感很好但速度水平低的运动员也是永远不可能达到高水平的。同时,距离不同的项目在供能及生理生化反应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和要求,随着各项目运动水平在激烈竞争中已趋于接近极限,兼项而又同时达到最高水平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了。
(二)正确节奏的学习与掌握应该是高水平阶段运动员的任务,它与在高水平阶段继续发展速度一力量的要求并不矛盾。所谓正确的节奏,实质上就是在运动员最高速度基础上合理分配各不同分段的速度,以求得到全程整体最佳成绩效果。这需要通过平时大量的练习来加以体会,让运动员在实践(训练与比赛)中通过反复磨练与成败得失来明白如何才能体现合理分配体力。400米项目训练中是通过在不同距离中的分段计时来向运动员说明这一问题的。无论何种距离的训练(100米、150米、200米、250米、300米、350米、400米、450米、500米)都应在总成绩要求下,有正确的或要求明确的分段成绩要求(节奏),让运动员在反复实践中强化要求加深体会,真正获得放松用力掌控节奏的要领,以及彻底明白“一气呵成”、“一冲到底”的坏处。强度要求不可能每次都1 00%,一定会有高低层次的不同。所以,更应注意不同强度要求下的分段节奏(包括动作频率和步长),这样才能逐步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短跑运动中,任何运动员一旦达到个人最高速度,最多只能将这种速度保持2秒左右,然后就是逐渐降速过程。所以100米比赛中达到最高速度早者,降速过程就长。我国女运动员一般在30~40米即可达到最高速度,降速过程达60~70米之多;我国男运动员一般在50~60米处达到最高速度,而国外优秀运动员多数在60~80米达到最高速度。因此,世界水平的优秀运动员的特点是加速距离长,达到最高速度的时间稍晚距离较长,最高速度水平高且保持距离长,减速阶段距离短,全程速度水平曲线平稳。与此相对应,在400米项目中应更加注意:
1.在起动阶段和第一个100米不要盲目表现过高速度,应在主观上有意识控制速度的增长,延长平稳加速距离。
2.任何时候都不能达到最高速度。
3.在匀速跑的基本要求下尽可能延长以此最高速度完成的距离。
4.正确的技术节奏和协调放松用力是节省能量消耗和保证速度储备的重要条件。
(四)在训练比赛的后程(如最后100米),随着体力下降和能量消耗,减速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这个阶段所谓“节奏”与合理分配体力有不同之处,这里应强调最大努力调动神经系统和运动器官,在保持正确技术基础上保持已获得的动作频率。在400米比赛中,后程100米最大的特点就是步幅增大而步频明显下降(100米后程亦如此),当然这是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信号减弱和肌肉疲劳所致。所以,要想延缓速度下降的过程,我们要求运动员在后程尽可能地保持已获得的动作频率,以特别注意加强摆臂来调节这一点。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尽最大努力保持到能够保持的程度,但决不是破坏已有的动作频率。有许多运动员在跑到300米左右下弯道时,突然变换节奏加速几步,有可能在10~20米这样的距离内提高0.1~0.2秒,但剩下的80~90米左右距离就是更大幅度的直线下降了。所以,在后程这个特殊距离上,保持节奏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保持动作频率来体现,保持动作频率就是保持节奏也就是保持速度。这一点,迈克尔·约翰逊是全世界400米运动员的楷模,虽然他的小步幅高频率动作被一些人视为异端,但实际效果证明他是正确的。在后程问题上应该让运动员明白:
1.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全面下降(包括神经肌肉系统动员能力,动作频率,技术稳定程度等)。
2.我们的任务是尽可能延缓下降过程,以保持动作频率来达到保持节奏的目的。
3.应注意不要打乱和破坏原有节奏(包括改变动作频率)。
(五)比赛中的节奏掌握比训练要求更为复杂,特别是涉及名次之争,其中包括了战术因素。所以,比赛中的节奏要求除了正常表现平时训练的积累外,还必须考虑到对手的表现,不能千篇一律,贻误战机。应注意:
1.以我为主,坚信自己的正常发挥和表现能达到取胜的目的。
2.灵活机动,预先或临场有敌变我变的方案。
3.比赛特别是重大比赛,是以争冠军或名次为主,比赛中应在已有的节奏表现基础上瞄准对手采用战术争夺名次,不一定表现个人最高成绩水平。但无论成绩或名次如何,都应该清楚明白比赛过程以及对在何处?不足在哪里?以利于今后的进步与提高。
400米比赛 篇9
一、技术动作
400米栏与110米栏相比较,在栏架高度和栏间距离上有所不同。所以,400米栏的过栏技术相对容易,但是如果忽视了对跨栏技术动作的掌握,仍会造成栏上腾空时间长,下栏后停顿或失去平衡。世界优秀男子400米栏运动员的跨栏步长度在3.5米左右,要求运动员很清楚地掌握起跨点和着地点,使跨向跑过渡。400米栏全程共有10个栏架,其中有5个栏架处在弯道的位置,对于以左腿攻栏的运动员较为有利,因为从起跨攻栏到落地,运动员都可以顺利地沿着跑道的内侧跑进,而对于以右腿攻栏的运动员来说,为了避免起跨腿在过栏瞬间超出栏架高度范围而犯规,运动员在过栏时身体重心就要像右移动,这样就增加了运动员的跑进距离。所以,400米栏运动员在跨越弯道栏的时候,最好使用左腿攻栏。
二、400米的平跑速度及400米栏全程跑的体能分配
400米跨栏跑在田径项目中属于同周期次极限强度的运动项目。运动员在跑完400米距离的基础上,还要跨越1 0个规定高度的栏架。因此,优秀400米栏运动员既要有很高的绝对速度,又要有保持高速跑的能力。好的400米平跑成绩是保证400米栏成绩的前提。400米跨栏跑从起跨到第一个栏架,再到栏间跑,最后跨越一个栏架后到终点,运动员都有属于自己的规定步数,所以400米跨栏跑的速度受到相对制约,而400米的全程跑没有任何障碍,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速度。显而易见,400米跨栏跑与400米跑相比较强度较小。但是这一特点对400米跨栏跑运动员提出更高要求,就是合理分配体能。世界优秀男子400米跨栏跑运动员的最高速度一般在1~3栏,而后逐渐下降,在栏后段降到最低。前程200米的成绩好于后程200米的成绩。后程200米的成绩越好,最慢栏间速度越好,最终成绩越好;运动员加速能力越强,保持最大速度的能力越好,冲刺能力越好,成绩越好。因此,合理的体能分配也是400米跨栏跑的要素之一。
三、栏间节奏
节奏是跨栏项目的灵魂。世界优秀男子400米栏运动员的栏间步数有三种节奏模式:一是单一步数模式,即一种栏间步数跑完全程,采用这一模式的有美国著名跨栏运动员摩西,他的栏间都是13步,个人最好成绩47.02秒。二是采用两种步数模式,即用两种步数完成全程跑。通常采用这一模式跑的运动员,是前半程或多半程用一种步数,后面几架栏变换一种模式,世界纪录保持者凯文·杨所采用的步数较为特别,他在第3、4栏间用12步跑完,其它栏间用13步,个人最好成绩46.78秒。三是三种步数模式,采用这一模式的运动员有多米尼加的桑切斯,他前5个栏间用13步,第6、7栏间用14步,第8、9栏间用15步。个人最好成绩47.54秒。
我们可以看出,这三种步数的模式都可以创造出世界级的成绩。减少400米栏步数是提高专项成绩的主要途径,但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在不降低步频的基础上减少栏间步数可以有效地提高400米栏成绩。摩西曾在1984年把前7栏改为12步,虽然比原来全程跑少了7步,但成绩反而慢了1.69秒。众所周知,步长和步频是构成运动员跑速的两个要素。这两个要素又是相互制约的。因此,步长和步频这两个要素只有在一个运动员身上达到合理的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速度潜力。对于一个运动员选择哪种模式来跑400米栏,要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身体条件、身体素质水平。
【400米比赛】推荐阅读:
400米比赛变化07-18
800米长跑比赛四年级作文07-02
小学生100米比赛作文09-08
运动会1500米长跑比赛通讯稿11-05
叙事作文:记一场女子100米比赛11-07
滚轮胎比赛作文400字05-21
躲避球比赛400字作文07-01
跳绳比赛四年级作文400字09-15
体操比赛三年级作文400字10-07
拔河比赛作文400字优秀作文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