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共12篇)
创业公司 篇1
孕育创新的源泉在哪里?本文主要从产业内技术创业和企业内公司创业两方面展开分析。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东南部、由十几所大学和几千家高技术公司聚集的硅谷工业区不仅孕育了信息技术的研发,同时也孕育了信息产业的大型跨国公司。硅谷技术密集、产业聚集的成功模式成为各个国家发展高科技产业竞相模仿的对象。硅谷的成功早已经超出了技术创新的领域,创业、创新集群的模式已经拓展到不同产业并且不断多样化。
尤其在我国,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区建设也已经成为促进工业化发展和吸引外部资金的成功模式。培育产业区内具有优势、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是创新集群成功的重要标志。
从企业的角度,创新集群内大企业的作用,突出表现在公司创业,也就是大公司各层管理者开拓创新——发现新市场、占领新商机、甚至领先新领域的代理人创业。
在创新集群近20年来的发展中,中小企业在技术创业上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不仅是大公司技术革新的补充,在某些领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独具优势。
本文从美国创新集群不同产业大公司和中小企业发挥的不同作用,不同产业创新集群的分布特点出发,认识技术创业并不断拓展成为大公司、繁荣区域经济的优势。进一步比较大公司管理者公司创业的组织格局,以提出国内创新集群促进技术创业和公司创业的启示。
1 美国企业创新集群的产业特点
美国是二战后科技创新产业集群比较成功的国家,并且在21世纪后,美国在高科技风险资本投资领域仍然较为繁荣[1]。在1990年代美国高就业、高增长和低通货膨胀率时期,高科技产业的繁荣增长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表1和表2提供了美国主要创新产业和地区创新集群的创新数量比较。表中的创新数量主要依据3方面:企业对某一领域研发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某一领域的中间产出,如发明、专利等;创新产品或者成果的直接产出[2]。
由表1可以看出,在投入较高的产业和一些传统产业,大企业的创新数量高于小企业;而在新兴与电子技术相关的产业和一些生产规模较小的产业,小企业的创新数量高于大企业。
注释:大企业和小企业创新数量加总不总是等于总创新数量,因为一些创新不能依照企业规模来分类。
表2所列出的产业基本代表了美国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创新产业。一些产业创新频率较高的地区往往也是发达大城市、并且大学及研究机构聚集的地区。一些地区在若干相关产业均有较高的创新频率。如:达拉斯Dallas - 农业贸易、化学工程、生物医学;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 - 化学工程、办公机械、高科技计算机;阿纳海姆圣阿尼亚Anaheim-Santa Ana -办公机械、工业机械;波士顿Boston -高科技计算机、生物医学。
这些地区虽然不一定是美国最发达的地区,但却是产业研发创新聚集和中小企业聚集且具有活力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基础资源及核心竞争力不在于进出口贸易,不在于广阔的市场需求,而在于重视技术创新。
但仅仅技术创新不能代表产业的兴盛和繁荣,科技创业要转化为商业运作更要重视公司内部创新。这里要强调近几年讨论较多的公司创业。
2 公司组织与公司创业的内部创新
产业内创新从美国创新集群分析,突出体现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增多和技术创新区域聚集和研发聚集。企业内创新更多体现在公司组织变化和公司创业。
公司组织的变化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而变化,但组织的功能也随着公司经营变化而变化。
业务经营已经超越了1990年代的信息管理理念,信息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再造、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等信息系统应用已经深化为不同职能不同架构的业务应激机制和跨部门的创新机制。
1990年代以后,公司组织的变化突出的表现为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大型垄断公司随着规模扩大,组织结构经历了U型单一事业部向多部门M型结构转化和向网络组织演化的过程。伴随着经济学领域企业理论和公司治理结构研究成果不断广为接受,如1991年科斯由于企业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1999年诺斯在新制度经济学领域,2009年威廉姆森由于治理结构研究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践更是走在了前面。
摘自:Alfred D.Chandler,Jr.(1986),“Managers,Families,and Financiers”,in Mary B.Rose(1995),Family Business,UK: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pp.20-48.
图1中哈佛大学企业史研究者钱德勒对欧洲近代垄断公司的M型组织描述同样适用于当前的大型跨国公司,图2中典型美国大型公司的管理层级结构是当前欧洲和日本学习和借鉴的治理模式。
英美模式的公司治理结构不仅体现在大量引入外部董事的决策监督结构,也体现在管理层级的公司创业体系。如美国高科技企业创新大量体现在新产品推出和全球市场开拓上,以微软等软件科技企业为代表,企业内部跨产品跨职能部门和跨业务的网络矩阵结构协作,使得不同规模的创新企业都能实现不断新产品推新和全球市场定位。
公司创业体现在如表2中新兴产业创新企业的各层管理团队协作与战略执行。公司的长期战略不再仅仅是高层治理的前瞻,基层的业务经理和职能经理随时也会有改变产品战略格局的创新。
3 产业研发科技创业的启示
纵观美国高科技创新集群目前诸多跨国公司在创业之初,主要来源为大学研究者创立中小企业和大公司研发和管理者自行创立中小企业两种类型。表2中科技产业集群的聚集地同时也是大学和研究机构聚集地。
国内工程研究机构不论是大学还是研究院所,利用研发条件进行中小规模高科技产品的生产、销售已经是由来已久且很普遍。但是自行创业并成长为大公司的情况并不多见。
注释:CEO(首席执行官Chief Executive Officer),COO(总裁,首席运营官Presicent,Chief Operating Officer),EVP(执行副总裁Executive Vice President),GVP(集团副总裁Group Vice President),DGM(分区域总经理Division General Manager),TMT(分区域高管团队Division Top Managemant Team),SBU(战略业务单位,跨职能团队Strategic Business Unit,cross-functional team),Function职能单位,如工程、制造、市场、销售等Engineering,manufuacturing,marketing,sales,etc.
摘自:Vijay Sathe(2003):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Top Managers and New Business Crea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综上分析,提出如下启示:
第一,国内大学的聚集地同样应该学习如美国科技产业集群发展条件那样,成为科技创业的聚集地和创新集群的成长温泉。分析国内工程科研院所,之所以创业频率较少、尤其是规模创业更少,缺乏领先科技的创新条件当然至关重要。更重要的也在于:公司创业的职业经理人环境和条件并不发达。
公司创业的核心在于职业经理人和经营者的创新同样提供了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在规模成长中的必要条件。
因此,国内经济开发区、技术开发区等产业园区在重视招商引资的同时,同样应该重视孕育大企业。大型公司规模成长的意义已经超出了自身创造就业和促进区域经济的范畴,大公司同样促进技术创业和公司创业。尽管很多技术创业和公司创业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但是大公司提供了这样的温床。
第二,鼓励促进技术创业和公司创业,更要鼓励企业内部的研发和创新。
国内大量的以技术创业的事例,创业之后公司的生命周期就依赖于市场,公司内部缺乏持续的研发和创新。而发达国家无论是大型公司还是中小企业,研发和创新都是企业成长的重要投入。
并且大量的创新是各类企业依据市场完成的。国内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的研发存在脱节。一方面企业的持续研发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大学、科研院所的研发往往仅限于中小规模生产投入。创新聚集在于这二者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产业创新需要重视大企业利用市场地位的带动和中小企业新领域的开拓产品,研发和产业的聚集更需要创新环境和创业环境的孕育。无论是大型跨国公司还是全球运营的新兴高科技中小企业,跨国投资设立分支机构的战略必然是选择创新和研发的聚集地,因此技术创新相对产业创新同样有聚集效应。
摘要:从产业层面对美国科技产业集群搜集资料分析创新聚集的行业特点和地域特点;从企业层面分析公司创业和管理层治理结构对于内部创新的重要性。提出了尽管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但更需重视大企业内部公司创业和技术创新的孕育。
关键词:创新集群,公司创业,治理结构
参考文献
[1] HALL B H, LEMER J. The Financing of R&D and Innovation[D]. NBER working paper No.15325, 2009
[2] AUDRETSCH D B. The Dynamic Role of Small Firms: Evidence from the U.S. [D]. World Bank Institute woking paper No.37180, 2001
创业公司 篇2
不过处于今天这样一个冬天突然降临的季节,创业时的勇气仍然需要,但是已经不能像创业初期那样从小处着眼,而应该是从高处着眼,纵观产业格局,做出有洞察力的判断,然后满怀信心地去搏击。比如,对于那些不会马上失血死亡的企业,这个冬天应该是对两至三年后的春天进行布局,因为危机终归会过去,而谁能把握未来增长高峰的成长机会,取决于谁能够在当下的这个冬天进行有前瞻性地布局。唯有如此,才能转“危”为“机”。
今天,企业家需要创业初期的勇气,更需要具有前瞻性的商业洞察力。当然与创业初期一样的精打细算也很重要,但是仅仅靠算细账算小账,无法真正从这场危机中脱身,更不用说转“危”为“机”了。
CEO的创业心态也会带来企业的转变,但仅有创业心态并不是万事具备,至上而下的体制配合很重要,成熟型公司也有机会来改变自己,
跨国公司往往是公司决策快,而各个业务单元效率缓慢,这样一来或许应该把人力资本分解到产出最大化的小单元,然后将这些小单元组成一个公司实体。
比如后韦尔奇时代的通用电气总裁伊梅尔特,曾采取过大而化小的策略,将通用电气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经营的小创业实体。ABB在全球的管理方式就是把业务单元做小,这样每个业务单元都有初创公司的规模和目标,配合上适合的激励机制,就能够比较好地维持创业者的心态。
创业公司期权管理 篇3
创业,如果创始人不从自己口袋里掏点儿钱来干,这创业的鲜美麻辣味道是会大打折扣的,有不少创业者希冀着能够找到个投资人先给一笔“启动资金”再辞职下海创业,那是一种守株待兔的方式。
创始人自己花钱买公司的股份,按出资多少来确定各自持股比例,谁出的钱多,谁股份就越多,谁花的钱少,自然股份就少……理想的情况是,能力强的创始人正好能多出钱,可以获得较多一些股份,能力弱些的创始人正好口袋里的钱也少,于是持股就自然少些……不过也可能有这样的情况:某人能力出众、公认的一块CEO的料,却偏偏没钱像是个穷光蛋,存折里所有的钱都取了出来还凑不足几千块,而其它几个合伙创始人虽然能力逊色不少但是资金实力却雄厚许多,人人拿出来个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都不是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这创业公司的股份该如何分配?不是说创业公司里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吗?不是说创业团队里一定要有个灵魂式的人物吗?如果单纯以出资多少来决定持股比例,不考虑到创始人之间的能力,那如何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从而做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进而维系各位创始人之间的公平原则呢?
是不是应该这样理解,在考虑创业公司股份分配的时候,我们应该努力在“钱”和“人”(人的能力和人的贡献)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对吗?
创始人有钱的就出钱买股份,没钱的就白拿股份……这恐怕也不行。既然“钱”和“人”是创业公司股份分配中的两大要素,不妨就让我们来做一个大胆的假设,把公司的股份分成两半,50%用钱买,50%凭能力授予……这样一来可不就阴阳调和了吗?钞票是硬碰硬的,出多少钱,买多少股份,而能力是软的,凭贡献的高低,也能获得创业公司的股份。
好,假设有三位哥们准备创业开公司,一个能力强的人口袋里只有2万块钱,两位相对能力弱些的人各自掏出来4万,总共有公司注册资金10万。按常规,能力强的那人出了2万的就只能拿20%的股份,另外两位各自出了4万的则可以各拿40%的股份,20%+40%+40%=100%。
而按50/50的方法,是不是可以这样来算:以“钱”来买的50%公司股份,强人10%,弱人各20%;以“人”的能力来分配的50%公司股 份,强人拿25%,弱人各12.5%(25%和12.5%都是为举例而随机定的),因此,公司最后的股权分配就是:强人35%(10%+25%),弱人各 自32.5%(20%+12.5%),35%+32.5%+32.5%=100%。
强人钱少,但是凭本领,最后在公司里有35%的股份,大股东,还算公平吧?弱人出了钱,也各自拿到了32.5%的股份,和强人仅仅2.5%之差,运气也不坏吧?
当然,以上举的50/50的例子非金科玉律,创业公司必须按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考虑股份分配,举这个例子无非想说明的是,创始人在考虑创始人之间股份安排的时候,必须考虑“人”和“钱”的平衡,光有“钱”是创不起大业的。
好,让我们在这个假设的基础上继续探讨“钱”和“人”。
“钱”就是真金白银,三个创始人共出资了10万块钱,各自按出资比例获得了同比的股份,清清楚楚,如果将来不出现什么股份转让之类的 事件,股份的拥有就是永久的了。“人”是活的,是个变量,有的人会不知不觉地让这10万块钱白白地丢进水里泡了汤,而优秀的创业者则能带领创业公司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创业成功,把10万块原始投入的钱翻上个几十倍、几百倍、几千倍;但是有谁能保证这个强人能够全心全意地发挥出他的全部能耐, 不出任何意外呢?假如这创业公司启动了不久,强人暴露出来了很多问题,比如他说的能力其实远远比他做的能力强,他说说而已、做的并不咋样;比如创业公司正在经历最艰苦的磨难阶段,人人挑灯夜战拼老命,强人却个人问题层出不穷,一会儿和老婆闹离婚,一会儿婚外情闹感情纠纷,根本没有心思来全力对付公司的业务……更有甚者,承受不了创业的艰难,索性又在外面另找了一份饭碗,回去继续当打工仔,当了创业的逃兵……
在这种情况下,“强人”以他虚假的“强人”表象白白地忽悠走了创业公司25%的股份,这对于创业公司里继续留守的剩男剩女来说,不是太亏、太冤枉、太窝囊了嘛?!凭什么、为什么,创业尚未成功,先被内部的“叛徒”给忽悠了一顿?
创业者们,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但愿你们弟兄之间在桃园结拜之前先约法三章,白字黑字写清楚了这白送的股份是……“期权”!
“期权”的英文叫“Stock Option”或者“Vesting Shares”,顾名思义,就是“有时间期限的权益”,在这里指的是创始人虽然在一开始就获得了相当数量的股份(期权),但是这些股份的最终确定,需要创始人在创业公司里vesting(这词儿找不到贴切的翻译,就叫它“投资”吧)了足够的时间和贡献,才能最后得到。换句话说,白拿的股份必须在时间过程中证明受益者的实际贡献才能最后兑现,以确保股份赠与的公平合理。
期权的赠与及其兑现的细节是由公司的股东会来决定的,期权通常有这些条件:
1.期权的vesting时间,一般是3-5年;
2.期权结算时间,可以是每个季度、每半年、或者按年结算(每到一个时间点,兑现一部分);
3.回收以后的期权处理方式,是在股东中间重新分配还是保存在公司的“期权池”里,以备后用。
再来看这“强人”的例子,他拿了公司白送的25%期权股份,假设vesting的时间是5年。第一、二、三个季度干得还算过得去,第四个季度就不行了,到了第四季度末,他选择离开,逃之夭夭……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只能让他兑现在他离开公司前那段时间里的期权,因此,25%除以5年等于每年5%, 公司兑现给他5%的期权股份,剩下的20%收回公司,可以在其他两个创始人之间分配,或者谁也不拿,留在公司期权池里,等到哪天有更强的人加入创业团队, 可以再作为期权授予新人。由于采用了严格的期权方式,虽然当初“强人”在公司启动时总共获得了35%的公司股份,但是在他离开公司的时候,实际上只拿走了 15%(10%买的+5%送的),创业公司通过期权的方式,安全保护了20%珍贵的原始股份!
想想看,如果当初没有约法三章讲定期权的vesting条件,在“强人”出了问题的时候其它创始人会被搞得措手不及,甚至争吵、僵持不下。“强 人”会说:“35%的股份当时给了我,那就是我的了,怎么还有归还公司的说法?”“强人”的坚持恐怕还会引起另外两位创始人的反弹:“这不公平啊,白白给了你这么多股份是希望你好好干,你没干好还拿走这么多白给的股份,凭什么?!那咱们也不干了,散伙吧!”当然,另外两个创始人也可以另起炉灶,“强人”再强,也敌不过别人撒手不陪你玩了。
概括地说,“期权”是君子协议,先把股份如数地给了你,但是要经过Vesting的时间考验,在这个过程里,你得努力做出必要的贡献,否则,预先确认给你的股份是可以收回的。决定下海创业可能是一时的激动,创业是需要时间来证明的,是一条漫长曲折的道路,前行途中什么困难、什么问题都可能发生, 即便是创始人也免不了有许多变数,“期权”就是防范创始人在过程中出现变故而造成股东之间的不公平;尤其是当某个创始人没有做出预期的贡献,或者因为什么 原因离开了创业公司,其他人有约在先、可以有据可凭地来进行股份的调整,已经vesting的那一部分,离开了的创始人无可非议地可以让他带走,而还没有 vesting的那一部分,则应该没有废话、无可非议地回到公司的手里。
进言一句:当创始人之间发生原则性矛盾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解决,不要拖延时间,因为拖的结果,往往是占着茅坑不拉屎、最后又拍拍袖子走路的那家伙得益,而努力奋斗、坚持继续创业的弟兄们吃亏……不是嘛,他要是拖延个一年半载的,你到头来又得结算给他好几个点的公司股份,让他永永远远地白白拥有这些创业公司里最最宝贵的原始股份!
创业公司要吸引精兵强将的加入、要激励员工努力做贡献、要培养团队的创业精神、要维系团队的稳定,“期权”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奖励手段,当优秀的公司上了市,可以造就出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百万富翁,这对员工们来说是多么好的实实在在的激励啊!员工的“期权”发放方式,原则与上面所说的三点要求一致,要提醒的是,根据目前中国的公司法来严格执行大规模的诸如“全体员工持股”的“期权计划”,操作手续上有一定的麻烦,最好能根据每个公司的实际情况, 咨询一下律师的意见,来设计比较简单而便捷的员工持股计划,但是“期权”在几个创始股东当中进行实际操作,应该不存在任何法律的障碍。
“期权”还有一个神出鬼没的地方,就是创业者和VC的投资协议。根据我的经验,VC给你钞票,一定会同时要求你把创始人的股份变成期权,即使创业者卖了房子卖了车来开公司,VC们照样都会脸不变色心不跳地提出这样的要求,嘿嘿,不要气急,这是行规。
创业公司如何做公关 篇4
公关重在影响目标用户认知进而影响决策, 在产生认知到达成销售存在着层层转化的营销漏斗。对于创业公司而言, 做公关具有何种价值呢?第一是刷存在感, 形成目标用户的品牌认知, 能够被主动需求的目标用户搜索到以及影响投资;第二是建立品牌信任度, 这也是目标用户对品牌产生安全感的基础;第三是反馈纠错, 通过公关与目标受众产生互动与信息交换, 在沟通中吸收养分完善品牌自身;第四是吸引人才, 创业团队成员其实可以由粉丝转换而来。第五是带来用户或销售转化。
创业团队如何做公关呢?创业公司做公关首先要搭建团队, 团队成员人数可以根据业务发展不同阶段来扩充, 但最重要的是负责内容梳理与生产的负责人及执行者, 如品牌总监、新媒体运营、文案策划等, 然后是负责资源、关系的成员, 如公关媒介、BD等, 若有必要还需要有负责活动的成员。团队到位后, 需要在不断动态发展的环境中搭建起创业团队自身品牌体系, 包括品牌口号、调性、差异化以及如何落地等问题。随着自媒体时代到来, 搭建品牌自渠道成为重中之重。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百科、知乎、品牌论坛等都是品牌自身可选择耕耘的阵地。
公司创业方案 篇5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前进,人们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各个阶层的竞争力越来越大,迫使人们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去弥补与对手间的不足和缺憾。这无疑是人们的事或质量大大下降,尤其是白领阶层的工作者。他们日日夜夜的工作,更本无休闲可言,这是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去找时间休息,放松,但是真真能放松么?出去了就能达到他们想要的效果么?这种满意的可能性,实在太小,因为他们没有时间去为自己的假日规划,所以,我在这里提出,为白领阶层开设一个针对他们的休闲度假中心。
(二)创业形势分析
1、陕西省对创业贷款优惠政策对创业的优势
《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管理章程(试行)》的出台,标志着我省专门针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创业贷款正式出台。这是政府部门针对于高校毕业生创业自有资金不足情况下,提供的一种资金补充的帮扶形式。可为大学生提供3-10万元的无息创业贷款。贷款降低了申请门槛,只要是陕西内户籍,在省内任何地方创办企业的都可以申请。贷款设一年宽限期,自放款之日起一年内不还款,第二年起按月等额还款。省外户籍的只要符合本科以上学历,在我省创业办公司制企业的也可以申请此贷款。对于申请到贷款的毕业生,还会对其个人档案进行免费专户管理,为其配备创业导师进行“一对一”帮扶。 在这样的条件支持下,可以为我们解决一部分经济上的压力,可以使我们有一定的缓冲能力。最好的一点事政府出面提供有相关经验的倒是,这样可以使我们少走很多弯路,让我们青涩的社会知识得到弥补,这样为我们迈出第一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2、创业过程中的权益保障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大学生创立企业可以采用的形式有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我国《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和《公司法》对大学生创业没有禁止性的规定,不过,这三部法律均要求对企业的经营范围进行登记。而许多学生企业并没有固定的经营范围,他们普遍规模较小、转型较快,而经营范围对其加以限制,尤其对网站起步的大学生企业显然不利于其捕捉到稍纵即逝的商机。此外,我国《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从事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申请办理互联网信息服务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第八条规定:“从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制或者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办理备案手续。”第十九条规定:“违反本办法规定,未取得经营许可证,擅自从事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或超出许可的项目提供服务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制责令限期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3倍以上 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违法所得不足5万元的,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笔者认为,从保障大学生创业的角度出发,上述规定必须修改。因为其申请程序对处在非直辖市、省会或首府的大学生创业无疑会造成大障碍。
令其企业的成立成本增加,这一权利可以下放给下级电信管理机构。而且,这一办法的罚则对无经济收入的大学生而言显然过重。
从国家的法律可以看出,国家鼓励学生去创业,这样不经可以解决现阶段的大学生就业压力,也可以帮助国家监管人才流失的现象,在国家宪法的保障下,使我们创业有了法律的基石。
3、结合创业实务学习完成公司组建
一个创业项目我们凭自己一个人的能力是很难成功的,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团队,一个具有默契的团队,一个有共同目标与远见的伙伴,“机会”一词在汉语词典上是这样解释的:恰好的时候。创业的恰好时机对于每个人是不同的,因为每个人的兴趣爱好、技能专长、资源条件不同;生活经历和目标设定迥然有异,事实上对机会的认知也是不一样的。成功的创业始于正确的市场理念和好的生意构思。合理而周密的生意构思,可以避免日后的失望和损失。如果你的构思不合理,无论投人多少时间和金钱,创业注定还是会失败的。
一般来说,挖掘出好的生意构思有三种基本途径:
(1)从创业者自身技能专长出发去构思生意。
(2)从满足顾客的需求去挖掘机会。
(3) 从社会上闲置资源的利用角度去构思项目。
(三)企业介绍
我们所做的这个企业,无疑就是一个服务行业,而且是制定目标的一个行业,并不是漫无目的的,只针对白领阶层,我们企业的目标就是为白领阶层的人们在度假期间,为他们提供舒适、娱乐的、健康
的休闲环境。让他们在工作之余,踢到真正的放松。我们从餐饮、娱乐、中医理疗三大方面着手,们各方面并不是要设计的多深,二是要全面,甚至有机会我们需要自己的创新,从而我们要不断的更新,利用连续不断的新项目来吸引这些白领工作层的人们,慢慢的多元化,多方面的渗透到各个阶层,是我们的一夜慢慢走向正规化。
(四)行业分析
我们所谓的白领休闲中心并不是面对所有阶层,并不是和其他的娱乐行业一样涉及各行各业,我们是专门为白领工作层提供一个属于他们自己阶层的交流圈,并不是单一的娱乐,这样的服务行业在国内还是很少见的。所以我们利用这个优势,大胆的去创新,去让大家接受我们的思想。
(五)产品(服务)介绍
我们所服务的中医理疗,餐饮,娱乐。这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服务,首先我们面对的是白领阶层,我们提供一个以便于一边可以社交他们同一工作层的人们,一面可以休闲。真正的达到了思想上的放松,和身体上的放松。
(六)人员及组织结构
首先人员的组成部分大的可以分为:管理层和服务层。管理层细分可以分为,一个主管即董事长;两个总经理,一个管理人事部分,一个管理社交;三个大的部门经理:餐饮部,娱乐部,中医理疗部;再以下就是一些校门目的管理层。服务层,这是我们具有两点的部分,首先我们面向的是具有高文化素质的白领阶层,其次,是具有高收入
的人。所以我们的服务人员主流来自全国各个大学的学生,这样他们不经在自己的课余之际为自己获得社会经验同时也可以得到一些报酬,还有可能为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结交一个贵人,帮助自己用最短的时间完成自己的梦想。这样的服务人员,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高层次的享受同时他也带来了清新,活跃和新时代的思想。
(七)市场预测
创业必然是一个艰辛的路程,不是任何人创业的道路都是一帆风顺,我们第一点要做的就是做好心理准备,做好一个要能承受挫折的准备。首先我们要开辟市场,就必须和那些白领阶层搭上线,这样才恩能够是我们有顾客,我们要一面挖掘客户,一面要稳固客户,这样我们就会出现一个,老顾客不变,新顾客不断的良好现象。这样的娱乐城索并不是哪里都有的,西安的南郊,就是一个白领聚集的地方,我们可以从这里下手,慢慢的打稳根基,慢慢的发展。
(八)营销策略
我们的营销策略是利用新颖的服务层,新奇的服务特点,奇特的管理方式来吸引顾客,办理会员这一手段已经屡见不鲜了,但是他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营销手段,这样我们就可以稳定大部分顾客,慢慢的实行会员优惠政策,来吸引更多的客户加入我们的会员,这样一个循环是很好的,其次,我们要以真诚的心态去为这些人服务,以真诚获得好的口碑。这才是我们持久经营的重中之重!
(九)制造计划
制造计划这个方面我要分三个方面来说、
①中医理疗:中医是我们华夏名族的精华所在,他可以再让人在无痛苦时,是我们的病防患于未然,现在很流行这种理疗。从人员方面我我的父亲是一位中医,他是陕西省中医协会主任,国家中医协会会员。他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领悟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医疗法,而且他带出的医学医生也十分精通中医理疗,这样我就有信心把这一个项目做得有声有色,获得大家的认同。
②娱乐:这一行业和其他的娱乐行业没有多大的区别,但是我们尽力再相同中做出属于我们的不同,从而吸引大家的眼球。
③饮食:我们的饮食是一个多元化的,多地域的自助餐厅,在这里可以品尝到到各地的美食。
(十)财务规划
我们首先的起步资金有大家合作伙伴共同出,从中选举出一个强力的财管人员,为我们管理这些资金,每个人的资金按比例入股,每年结算后按比例分红。当然,刚开始资金周转不过来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所以我们的财管人员必须要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
(十一)风险与风险管理
各行各业都存在风险,所以我们要具有一定的头脑、长远的目光和稳重的处事能力从而使我们的风险损失最小化。这个事情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只能经我们最大的可能去减小它所带来的损失。
创业公司需要不断进化 篇6
小时候,天天都吃不饱饭,那个滋味非常难受,至今我都记忆犹新。那时我每天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让全家都吃饱饭。就因为这样一个简单想法,1981年,我初中毕业报考了南充师范学校。当时想:当老师每个月能领到固定的粮票,不愁吃、穿,岂不乐哉?在南充师范学校期间,我对人生没有做太多设想,更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去经商。
后来又考了大学,大学毕业后,我进入北京三元牛奶厂,后跳槽进入一家中日合资公司,这段工作经历是我商业生涯的启蒙。
那时候,我做的是最基础的销售工作,很辛苦。在那家中日合资公司,我耳濡目染了日本人的敬业精神以及干活的细致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辛苦的工作换来的只是微薄的回报,在中关村下海的浪潮下,我也有了创业的想法。
1993年,一次真正开始创业的机会来了。我有一个同学在华讯公司销售寻呼机,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他告诉我,销售寻呼机是不错的机会。
对于还是一穷二白的我来说,一个门店每月2000多元的租金是个不小的数目。那时我通过朋友担保向信用社借了5000元。就这样,终于把店开了起来。
租下店面的我投入到公司的运作中,全身心地去研究顾客、研究橱窗广告、研究寻呼机群发广告以及报纸的中缝广告,那段日子辛苦而快乐。
这也是我第一次觉得把自己所有潜力全部挖出来了。我每天没日没夜地干。1995年,迪信通开始销售大哥大。大哥大利润比较高,一台大哥大能赚2000多元。
大哥大让我真正挖到经商的第一桶金。我也第一次开始觉得自己富有了。但创业过程中,我也逐渐培养出勤俭节约的习惯。迪信通成长过程中,每当有部分流动资金时,我首先考虑的绝对不是为自己买房、买车,而是会把这笔资金拿去在全国再多开一家店。因为,我相信,多开一家店给我带来的收获远远超过买房、买车。
1998年,迪信通在北京的零售网点已达16个,市场占有率稳居京城手机零售商的前茅。这时我选择了到京城之外开设手机零售连锁分店。我首先想到了自己的家乡,四川。
当初之所以选择中西部作为开疆拓土的首个市场,是因为考虑了自己是四川人,那里是故乡,人脉关系要好一些。当时我想当然地选择了一个亲戚担任开店的合伙人。
在我心里,亲人总会比别人更互信些,没想到在利益面前,亲情变了味道。那个亲戚背着我偷偷注册了另一家公司,把手机店的资产都转进了自己的公司。因为没有系统的财务制度,好长时间都没查出来,到我彻底与那个亲戚分开时,我的损失已经很大了。
这一课让我在随后的开店过程中严格了制度管理,使以后的发展更加快速了,从这个角度说,早上当比晚上当好。
跑马圈地让我们夺得市场先机,2005年迪信通便称雄于华东、华北和华中等地。
从2005年开始,迪信通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这时期迪信通引起了海外资本力量的注意。2006年我们引入了两个国际战略投资者——英国3i集团与鼎晖。
通过与国外的资本力量接触,我从中领悟到要关注公司战略,关注核心竞争力,必须要有竞争优势。
这期间欧美日本的同行也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坚信要完成从千家店到五千家店的飞跃必须得注重信息化建设。目前从库房到财务到前线的销售全线我们都上了ERP系统。全国各地门店的顾客信息、服务员工、赚了多少钱,我们都很清楚。同时,我也开始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包括中高层与基层员工的培训,这些都是从海外同行那里学到的。
创业公司 篇7
关键词:过度投资,现金流,公司治理
一、引言
创业板自开板以来一直备受关注, 其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也是讨论热点之一。而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不足背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非效率投资问题, 尤其是过度投资。“没钱的时候愁钱花, 上市之后愁花钱”是对创业板公司上市前后资金状态的一种概括。面对高涨的市场情绪和突如其来的巨额超募资金, 许多公司表现的有点手足无措, 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如盲目投资、大股东占用资金等, 使得资金利用效率十分低下。这不仅对企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也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基于此, 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探讨其过度投资背后的影响因素, 并针对性的提出建议, 以期能丰富相关文献研究和有助于现实问题的解决。
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方法, 案例的选取采用以下方法:首先借鉴Richardson2006年提出的衡量企业投资效率的模型, 对所有创业板上市公司进行回归;然后从中选取连续三年过度投资的企业, 分别为阳普医疗 (300030) 、天源迪科 (300047) 、双林股份 (300100) 。
二、案例公司简介
(一) 阳普医疗 (300030)
阳普医疗是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名称。该公司成立于1996年, 公司主营产品真空采血管现有约3000多种品规。目前, 阳普医疗的产品和服务已覆盖全球七十多个国家与地区, 为近2000家医疗机构提供产品和技术服务。
(二) 天源迪科 (300047)
天源迪科是深圳天源迪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名称。该公司成立于1993年1月18日, 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深圳市民营领军骨干企业、深圳市自主创新行业龙头企业、"AAA"级资信企业。公司长期致力于自主创新的软件开发, 为政府和电信企业提供最佳的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是国内领先的软件产品和服务供应商。2014年1月10日, 天源迪科被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认定为“2013-2014年度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
(三) 双林股份 (300100)
双林股份是一家专业从事汽车零部件和配件、模具设计开发和制造的企业, 创建于1987年, 同时具有一流的汽车零部件和模具的生产制造能力和完善的营销网络, 公司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开发汽车座椅驱动器和位置记忆电位器的企业之一, 也是国内少数的具有此类产品自主开发能力的一个企业。1998年-2003年公司荣均获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 于2001年被授予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三、案例分析
(一) 自由现金流
单位:万元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
融资难一直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创业板即是为解决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而创建的。自开板以来, IPO超募现象在创业板普遍存在。数据显示, 截至2011年底, 创业板281家上市公司总体计划募集资金682.16亿元, 实际募集资金1958.90亿元, 超募比例高达187.72%, 这1276.74亿元计划外资金让创业板上市公司喜出望外, 甚至有点手足无措。但巨额资金的突然涌入可能远远超出了这些公司的运作能力, 调查显示超募资金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应。超募资金的使用有两个极端, 一类是作为定期或活期存款存入银行, 据相关资料统计, 约有83.67%的超募资金长期闲置在银行。在通货膨胀率远远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当今, 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另一个极端就是对超募资金的挥霍浪费, 部分上市公司利用超募资金为公司高管及大股东谋福利, 为其购买、装修豪华个人办公场所, 为有关人员配备高档车等。这种肆意挥霍公众资金的行为, 带来了极其不良的社会影响, 打击投资者投资热情及信心。
根据“自由现金流假说” (Jemsen, 1996) , 当企业自由现金流量超出了其适度投资水平, 管理层为了构建其“商业帝国”, 很可能利用剩余自由现金投入到NPV为零或为负值的项目, 即过度投资。而由表1数据可知, 三个案例公司均存在较高的超募比例, 阳普医疗 (300030) 超募比例达到了326.87%, 存在大量的计划外资金, 剩余的自由现金流为管理层过度投资创造了条件。而三家案例企业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连续五年均为负值, 投资活动流入远远低于投资活动支出, 而且这种情况持续五年, 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从三家企业的现金流量表看, 其现金持有量与投资规模正相关, 巨额超募资金造成或加剧了企业的过度投资。
(二) 公司治理因素
目前对过度投资的研究主要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代理理论两个方面展开的。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股东与经理利益一致, 为了使股东财富最大化, 管理层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可能会选择那些会增加股权价值 (但可能会减少企业价值, NPV为负) , 从而产生投资过度。而代理理论认为,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得企业存在委托代理问题, 内部人可能会通过过度投资侵占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经理人可能会为了实现其“商业帝国”构建愿望, 不断的投资新项目以控制更多资源, 从而造成过度投资。
而良好的公司治理环境会形成监督, 从而弱化以上两类问题对过度投资的促进作用, 从而提高投资效率。在众多的公司治理元素中, 对过度投资可能影响较大的可能有董事会、管理层持股以及大股东治理等方面, 因此本文将从这几方面进行分析。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
1. 董事会治理因素
上市公司大量重大决策要通过董事会表决做出决策, 特别是重大投资决策, 而且董事会还担负着监督管理层的职责, 因此董事会是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基于组织行为学理论, 学者们发现当董事会规模较大时, 董事们意见很难统一, 容易出现较大分歧, 从而影响其做出决策的速度;同时, 当董事会人数较多时, 职责分工容易模糊化, 使得其监督效率大大降低。代理理论也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角度分析、支持了以上观点, 指出董事会规模较大时出现过度投资的可能性更大。由表2可知, 三家案例公司的董事会规模均高于创业板所有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平均值, 这可能是它们过度投资的原因之一。
独立董事与企业保持着较大的独立性, 更能有效地发挥其监督职能, 因此独立董事比例也是衡量董事会治理水平的指标之一。三家案例公司独立董事比例均低于创业板整体均值水平, 这可能是其过度投资产生的动因之一。我国上市公司改制之后在许多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外部董事、独立董事比例低, 其话语权受到限制, 在许多公司并不能有效地抗衡管理层。我国很多学者在进行研究时指出, 独立董事在监督管理层等方面并没有发挥其相应的作用。
2. 管理层权力因素
由表2可知, 三家案例公司董事长均兼任总经理。总经理是否兼任董事长是管理层权力的一个主要衡量标准, 这说明在三家案例公司中管理层权力是比较大的。管理层权力越大, 其依据个人意愿做出决策的可能性越大, 经理层很可能为了满足其自身构建帝国的倾向而投资净现值为负的项目以掌握更多资源, 从而产生过度投资。总经理兼任董事长, 这大大削弱了董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作用, 不能有效抑制过度投资。
3. 股权结构因素
从三家案例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情况来看, 阳普医疗 (300030) 和天源迪科 (300047) 两家企业股权集中度适中, 第二大股东至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高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能对第一大股东形成一定的制衡作用。而在双林股份 (300100) 中, 第一大股东保持着绝对的控股优势 (从持股比例上看) , 其持股比例达到58.75%, 远远高于其余九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 第一大股东对企业的影响力可想而知。这种“一股独大”的现象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 大股东很可能通过过度投资等为自己谋取福利, 侵占中小股东利益。
四、结论及建议
基于以上对三家案例公司的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造成创业板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创业板普遍存在的IPO高超募率给企业带来了巨额自由现金流, 远远超过了其上市公司的管理和运营能力, 为过度投资创造了条件。 (二) 从三家案例公司情况来看, 较大的董事会规模以及总经理兼任董事长, 使得管理层权力过大, 加大了过度投资出现的几率。 (三) 创业板“一股独大”的现象普遍存在, 其上市公司缺乏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 大股东很可能通过过度投资侵占中小股东利益。
为了改善创业板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现状,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优化新股发行和定价机制, 逐步降低其超募率。同时加大对超募资金使用状况的监管, 完善其披露机制。 (二) 完善企业公司治理机制, 充分发挥董事会和董事会的监督职能, 对管理层权力形成制约。 (三) 优化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改善一股独大现状及其显著的家族治理特征。
参考文献
[1]张会丽, 陆正飞.现金分布、公司治理与过度投资——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现金持有状况的考察[J].管理世界, 2012 (03) .
[2]刘慧龙, 吴联生, 王亚平.国有企业改制、董事会独立性与投资效率[J].金融研究, 2012 (09) .
创业公司 篇8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 研究背景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 各个国家对大学生创业, 也纷纷持有支持激励的态度。在国内, 有三种融资渠道可供选择, 分别为, 商业融资、亲情融资以及政府推动的创业融资。这样多样化的模式, 就需要各个媒介能够相互协调, 共同促进, 从而为我国的创业环境提供良好的氛围, 为我国的大学生创业做好基础保障工作。
除国内之外, 国外各国也纷纷表示了对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态度。美国早在90年代时, 就开始成立中小企业管理局, 但并不局限于对大学生创业的融资支持, 而是面向全国的中小型企业。美国是我国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其商业体制也较为资本化, 资金雄厚。为筹得创业的基础资金, 大学生开始着眼于风险投资这一大模块。而美国的资金服务机构较为齐全, 资金也较为充足, 这就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创业基础, 同时也缓解了国家的就业压力, 提高了人才的利用率。
1.2 研究意义
虽然我国政府以及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持有积极态度, 但是, 毕竟大学生创业拥有着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尽管我国政策规定, 大学生创业可以向银行提交小面额贷款的申请, 但是, 并不是硬性规定。这就导致了很多大学生贷款失败的事例出现, 其原因大部分是, 大学生本身刚成年走向社会, 不具有一定的资产保证, 而且创业公司初期, 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 其风险较大, 对于银行这种稳固安全的机构来讲, 并没有太大的说服力。此时, 就需要探究分析大学生创业案例, 调查风险投资影响因素和风险预测评估, 总结, 从而为项目投资者提供更为简便的借鉴。
2. 研究分析
2.1 理论分析
大学生创业面临着重重阻碍, 其首要问题是资金的筹措。大背景下, 政府的政策虽做出相关的推动帮助, 但银行方面对此所提供的贷款却并不是很乐观。可供选择的三种渠道可区分为自筹和外助, 然而, 除去极少家庭本身家底雄厚足够支持创业者外, 大部分创业者还是需要依靠风险投资的介入。这一项难点亟待解决。项目方向的选择, 是否切合创业者自身的条件, 对企业融资和投资者也是极重要的一项指标。
2.2 分析大学生创业群体
大学生创业若想更快、更有效的找到正确合适的出路, 就应该立足于自身, 从根本出发。首先要选择好契合的项目, 即自己专业所学的是最捷径的选择。调查数据显示, 60%的大学生更愿意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切合的创业方向, 而其余大部分人会选择信息服务业类的项目。但是, 从年龄学历上分析, 大学生群体从心里到处事上都明显还不够成熟, 不足以让投资者给予大量的融资来助公司发展, 这也是成为了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2.3 分析创业公司运营模式
当前的创业形式大体可分为合伙创业和自主创业两种, 而根据数据调查显示, 合伙创业占绝大多数, 而自主创业模式只属于个别人群, 即自身拥有雄厚财产, 足够支撑起企业的正常发展。根据数据汇总显示, 网络计算机服务业方向的创业比例最高。传统行业、科技创新、市场开发三方面所占比例相对比较均衡。而这些方面的发展, 也需要大量技术人才的投入, 此时, 合伙创业也成为最好最适合的选择。在如今的社会大潮下, 团体合作互助已成为社会发展必要的趋势。
综上所述, 创业公司及项目风险投资作为融资的新途径促进着我国创业活动的发展, 与此同时极大程度影响着高校学生风险投资的积极性;高校学生创业公司及项目风险投资所面临的问题也远远超出了高校学生的想象。高校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如何选择出潜力大且投资回报较高的项目, 如何正确的规避创业所带来的投资风险以及能否正确的对风险投资项目进行科学合理评估, 都是高校学生创业过程中无法规避的问题。全面科学合理的评估风险投资项目可以使得风险投资活动事半功倍, 是风险投资的关键所在。本文经过查阅相关的科普文献以及科学理论分析总结得出:风险投资者在进行风险投资时, 必须深思熟虑, 全面考虑风险投资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和规避投资风险;同时, 投资前正确建立科学合理风险投资评价体系, 不断完善创新风险评估体制, 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结语
大学生创业融资问题, 一直以来都是创业的最大问题。拥有创新的思路、吸引人眼球的项目, 能够让投资者从中看到利益, 从而自愿投资, 实属不易。本文提供的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评估思路, 会对创业者和投资者提供一定的支持。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以及创业形式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尤其是高校学生在创业公司及其项目风险投资的风险评估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随着我国科技教育发展不断深入, 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层出不穷, 大学生就业进入了瓶颈期。为谋求出路,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着眼于创业这一新奇而艰难的领域。本文将高校学生为例对创业公司及项目风险投资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阐述分析, 希望对高校学生自主创业风险投资有所帮助。
关键词:风险投资,风险评估,大学生创业
参考文献
[1]颜子琦.创业公司及项目风险投资的风险评估方法研究——以高校学生创业公司为例[J].现代商业, 2015 (17)
[2]李斌, 赵弋.风险投资项目评估应用方法——项目效益风险比综合评价模型[J].华东经济管理, 2005 (01)
创业公司股权结构设计 篇9
一、股权结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
(一) 股权结构现状
1.股权结构单一。我国的民营企业基本都是一个或几个具有一定特长的自然人在家庭或亲朋好友的支持下, 逐渐成长壮大起来的。股权结构单一不利于企业的融资和扩大企业规模, 并且经营风险集中也降低了承受风险的能力。
2.股权结构呈现一定的亲缘性。股权结构的亲缘性, 使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离, 造成民营企业内部人控制, 企业内部的重要部门基本都是由“自己人”所主管。
3.原始产权主体界定不清晰。在分配股利之前, 创业公司股东基本不关注和清晰的界定各自在企业中的产权, 等到分配股利时才去界定, 由于此时利益已经非常大非常清晰已经很难界定。
(二) 股权结构变化趋势
1.民营企业股权结构现状产生的基础。创业公司为保持降低成本的优势, 不允许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 就必然产生对家族的信赖和依赖, 使民营企业对股权多元化产生一种内在的排斥;家族控制管理模式在创业初期表现出巨大凝聚力和效率优势。
2.民营企业股权现状基础条件的变化。计划生育的实施使家族规模在缩小, 小的家族控制一个较大的企业就会力不从心, 从提高管理的角度需要引进朋友或战略投资者的加入;信息化技术的成熟使基本的内部控制为企业所接受, 不再一定依赖家族控制;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逐步改善;受西方文化的渗透, 年青人的观念已逐步适应多元化股权结构。
二、股东
(一) 股东
1.在研发、运营、资金、渠道等方面能够独当一面, 并且能够长期独挡一面的骨干员工可以成为股东。
(1) 家族成员。为安排家族成员及将来接班, 股东的安排要优先考虑家族成员 (当然要既有经营能力且长期在创业公司工作) 。
(2) 核心员工。在研发、运营、资金、渠道等方面能够长期独挡一面的骨干员工可以成为股东, 极大的调动了骨干员工乃至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3) 战略投资者。为优化创业公司的资源, 需要调动产品的供应商、销售商、合作方、风险投资机构、个人等的积极性, 根据创业公司的需要可以让这些人成为创业公司的股东。
(二) 非股东
1.不能持续提供资源者及兼职者。这些人即使成为股东也要弱化股东权利。
2.早期员工。初创公司的股权, 在员工眼里是不值钱, 起不到激励作用。
上述人员可给予附条件 (独挡一面且有3年以上全职投入) 的股权, 即将来符合条件时从股权池中受让股权。
三、股权比例及股权池
(一) 股权池
创业公司为吸引优秀骨干员工或战略投资者预留出一部分股份作为股权池, 这部分作为股权池预留的股份一般可以由创始股东代持。
可以约定股东的股权是附条件的:如约定所持有的股权, 分三年成熟 (或约定按成果成熟) , 每年成熟三分之一;股权的分期成熟需要股权池。
(二) 股权代持
为减少初创期因核心团队离职而造成的频繁股权变更或股东太多不利于议事等问题, 可以采用股权代持进行工商登记。
(三) 股权比例
1.综合评估每个股东的优势及贡献。综合评估每个股东在创业公司各个阶段的优势, 对资源提供者给予相对多的股权。
2.必须要有明显的股权梯次, 绝对不能是均等的比例;可以公司创始人占50%, 其他股东占50%。
(四) 股东权利结构
为了创业公司健康稳定的发展, 需要在公司成立之初做相应的股东权利设计:运用公司章程、股东合同等形式约束相关股东之间的权利取舍, 以保证创业公司在创始股东的控制下集中精力发展。
(五) 控股股东
实现控股股东的三条途径:1.直接实际出资达百分之五十以上是最有效的方式。2.直接实际出资没有达到百分之五十, 但股权比例最大, 再通过吸收关联股东等形式, 以联盟形式在公司形成控股局势。3.通过公司章程或股东合同来扩大创始股东的表决权数, 如公司章程可以规定公司创始股东具有一票否决权。
四、股权转让
(一) 退出机制
提前设定好股权退出机制, 约定好在什么阶段股东退出公司后, 要退回的股权和退回形式。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股东更公平, 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 回购价格
股权回购必须承认合伙人的历史贡献, 按照一定溢价/或折价回购股权。
(三) 高额违约金
为了防止股东退出公司但却不同意公司回购股权, 可以在股东协议中设定高额的违约金条款;公司章程与股东协议尽量不冲突, 在股东协议约定, 如果公司章程与股东协议相冲突, 以股东协议为准。
(四) 婚变股权
配偶之间可以约定配偶放弃就公司股权主张任何权利, 补偿其他经济性权利。
(五) 退出手续
1.需要进行公正。
2.去工商行政管理局更改相关信息。
3.落成合乎法律效应的文件。
创业公司如何提高员工士气 篇10
一、士气就是生产力
人是情感动物, 心理上认同与喜欢的事情, 做起来自然愉快顺畅, 士气的提高与下属的价值观、喜好、情绪、人格特质有关。海氏咨询公司曾对全世界122家公司的管理层和人力资源部门人员进行了一番调研, 结果发现, 60%的被调查人员表示他们曾经进行裁员, 超过70%的人表示他们曾经重新制定工作流程, 还有将近40%的人称他们曾经延迟新技术的研发工作。该公司副总裁斯塔克总结道:“那些最受赞赏的公司领先的关键在于他们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 具体来说, 就是如何领导员工、激励员工以及促进员工的个人发展。”企业要提升员工士气, 就一定要关心员工, 因为是他们在执行企业的战略, 体现企业的文化。我们会发现当今的组织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需要他们的员工更加紧密地在一起工作, 这称为团队合作、扁平化组织结构。事实上, 公司的成功将依靠你与其他人合作的紧密程度。美国哈佛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詹姆斯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点:士气等于三倍的生产率。
二、创业公司的特点
对于初创公司来说, 其最明显的特点是人员较少、资金量短缺、抗风险能力薄弱, 但其潜在的增产率却是惊人的, 即便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 况且这个时期很可能是一个时代交替的绝佳契机, 更可能是一个令其行业地位发生转变的良好时机。为了能够让“胆寒的心”重新“热起来”, 我们是否应该考虑重新规划公司的未来, 是否应该让我们的员工再次燃起创业的信心与激情,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三、创业公司如何提高员工士气
创业公司的关系网络较为简单, 这也决定了其与大公司管人的不同———更偏向于感性, 也就是说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管理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更依赖于一种情感的凝聚力。尤其是在创业之初, 促使员工形成向上、进取、拼搏、乐观的面貌是非常重要的。事实证明, 最初15名员工的素质和精神状态往往会影响甚至决定其后的150名。提高员工的士气是作为创业公司领导人不容推卸的责任, 更是领导人现阶段思索、用心的关键点。咨询大师海格特指出:“放弃是失败的表现, 如果你不能令员工改进、变得更有生产力的话, 你注定是一个失败者。”
(一) 鼓舞士气并非只靠放言高论。
这是一个很容易犯的错误, 很多领导以为士气就是用华丽的辞藻鼓吹起来的, 孰不知这种“泡沫士气”持续时间相当短, 而且倘若多次只是唱高调却没有具体的措施出台、行为的执行落实的话, 员工的敏感度便会逐渐丧失, 甚至对此会变得“麻木不仁”, 提高士气的效果便会大打折扣。我们并不是指言语的表达对鼓舞员工的士气不重要, 而是要有更高的要求:领导人需在实事求是的态度下与其行为方式紧密结合起来。对此, 我们认为领导人应首先让员工对本公司的目标有清晰的认识, 让整个团队明白为什么要干正在干的事情 (尤其要关注重视短期的阶段性任务) ;同时, 领导人要身先士卒, 做出表率, 在工作中脚踏实地, 态度上诚恳真挚, 让员工从领导的行为方式上感受到公司的信心、体会到领导人愿与公司荣辱与共的精神。目标明确, 并且领导愿带领大家冲锋陷阵攻克难关, 这将是一支提高士气的强心剂。
(二) 重视员工的需要。
很明显, 这一点的目的就是要让每个员工参与进来, 领导人要清楚地了解员工的需要, 针对他们的特点使之有机会尽其能, 达到最好的协作效应。慧泉公司总经理余世维博士认为员工的需要有以下几点:1、要求参与决策的愿望;2、要求工作富有变化;3、要求有更多的成长和发展机会;4、要求对组织的目标有明确的了解, 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5、要求被尊重、被关心、被理解、被倾听;6、要求有沟通的机会;7、要求全方位的自我实现和成就感。在公司目标明确的前提下, 若能满足员工的需求, 领导人能够根据其特质进行有效地整合运用将会形成有高度凝聚力的协作精神, 这不仅仅是一种企业文化, 更是一种达到最佳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
当然, 一方面要想达到公司的目标;一方面又要想满足员工的种种不同的需要, 其本身在许多方面很可能是矛盾甚至是有冲突的。那么, 若想达到某种平衡, 使得公司能够渡过难关、健康发展, 就要考虑消除员工不满的必要。一般来说, 沟通向来是从下往上难, 从上往下易。对于初创公司的领导人对下属的了解、理解、排忧都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尤其是在当前的衰退時期, 沟通有助于排解员工的工作压力, 更能使员工明晰公司的境况, 体谅到领导的难处。这会使员工感到受到了尊重, 感到公司是需要他们的, 他们的努力领导是看在眼里的。这种情感式的沟通比只用金钱来激发员工的士气更为有效;其次, 还有一些其他方式来消除员工的不满, 如派发不署名的意见征询表, 请员工填写新的见解和目前让人不满的地方, 领导可有针对性地对这些建议采纳执行, 员工会有参与决策、被倾听的成就感。
(三) 激励。
无论是领导的身先士卒还是与员工的沟通了解都是一种鼓舞士气的激励方式。“适当的称赞, 能够加强员工继续改进的决心, ”领导力训练专家赫兰德坚持这种做法。余世维博士提出了提高士气的“6E”元素:精力 (Energy) 、兴奋 (Excitement) 、热情 (Enthusiasm) 、努力 (Effort) 、活力 (Effervescence) 、开支 (Expenditure) 。基于以上考虑, 我们可以认为领导人激励员工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口头表扬不可忽视;应保持肯定的态度;留心肢体语言;无需事必躬亲;不要总一本正经。其次, 我们还应考虑到与薪酬结合的激励作用。比如, 领导人在尽量保持薪酬不变的情况下加大业绩奖励的比重, 建立起业绩付酬的企业文化, 终归, 在恶劣的经济形势下, 公司有效益才能继续生存下去, 而且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更可激发员工的士气与创新能力。同时, 初创公司不能忽略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可以说, 只要是能与公司一起成长起来的员工, 都是日后公司崛起的元老功臣, 领导人应以一定的措施和承诺, 包括新的公司制度, 让员工深刻体会到公司对其负责的态度, 使其利益与公司利益息息相关。“下者用己之力;中者用人之力;上者用人之智。”公司中的每个员工都拥有未被激发的活力与智慧, 充分运用这些潜在的“生产力”, 是领导人激励的最终目的。
提高员工士气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体现。尤其是处在危机时期, 人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 虽然短期内企业通过裁员降低了人力成本, 但是员工对企业的组织承诺和信任感却没有了, 士气自然一落千丈, 于是, 最近在网上便出现了一篇流行的博文———《联想不是我的家》。对于创业公司来说, 领导人对员工应主要采用激励的手段而非约束, 为了能够生存并发展下去, 提高员工士气便成为摆在每个创业公司领导人面前的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余世维.赢在执行[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2]刘雪慰.忻榕.不抛弃-不放弃-[J].商业评论, 2009.2.
创业慎选公司登记形式 篇11
一、新《公司法》虽扩大了公司的自治权限,但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依法规范运作,并非每个初期投资创业者自身素质所能适应和做到的。因为在创业初期,投资者要关注的事务千头万绪,特别是当前家族型的小公司还很难从体制上解决好公司的规范化运作问题,实践中容易忽视公司的规范化管理要求,而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宽松的出资方式、合伙形式、灵活的管理机制,则更适宜初次创业的投资者采用。
二、新《公司法》加强了对虚假、抽逃出资等行为的处罚力度。由于国家对市场主体和经济秩序的依法管理要求越来越高,相关职能部门必将督导公司规范运作,对扰乱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也将出重拳查处。比较而言,相关法律对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管理与约束要宽松得多。
三、首选公司意味着创业成本的增加。新《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公司登记及年度验检要提交验资证明、审计报告。登记费也按資本金缴纳,资本分期到位还要逐一验证,仅此—项,公司每年至少要支出数千元。
四、新《公司法》虽降低了公司的准入条件,但与经营活动相关联的税法尚未修改到位。这也表明资本金不足40万元的小公司,仍无法取得一般纳税人资格。从近期江苏省宝应地区新增加的注册资本在3~40万元之间的小公司来看,虽如雨后春笋般地增加,但是企业在进入登记程序后,很多人感觉到“进退两难”。因为公司主体退出时既要遵守法定的退出程序,也要执行严格的公告与清算等其它方面的规定。
五、新《公司法》对股东承担“有限责任”也有条件限制。如一人公司的投资者如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自己的其它财产,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因此选择“公司”并不意味着全部免除连带责任。
另外,新《公司法》仍然对投资者的身份、董(监)事及经理的任职资格作出了一系列限制性规定,投资者、董(监)事稍有不慎,就会处于被动。
创业公司 篇12
为积极应对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的动态变化, 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相应的创业行为, 而这类创业行为具有积极竞争、创新、风险承担等特点。[1]活跃的创业行为, 有助于企业对市场机会的识别和掌握, 能及时进行产品和技术的更新, 从而在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企业积极采取创业导向战略, 有利于深入发掘潜在的市场机会和重塑核心竞争力, 对企业的可持续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
在强调技术、模式等全面创新的新经济时期, 创业导向被认为是企业积极应对环境变化, 监控经营风险, 以先于对手占据市场, 来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高效战略。因而学术界对于创业导向的研究也相当重视。
企业采取创业导向战略能够提高企业绩效, 已被大部分学者所认可。[3]创业导向对新创企业有着更为明显的影响, [4]CEO对企业战略的选择起着重要的作用, [5]而CEO的年龄和领导风格等因素, 都会对企业的决策选择产生影响。[6]对此, 现有的研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另外, 企业具有强烈的创业导向, 一般会通过积极识别市场机会, 借助创新资源或变革现有的资源配置, 对技术、产品和市场份额等方面进行创新与拓展, [7]从而实现与环境变化相符的组织和战略变革。一般而言, 企业拥有较强的创业导向, 其创新决策也就越多, 例如拓展新市场、革新现有技术等。本文试图从微观层面的视角出发, 探索CEO政治关联对创业导向的影响。
另外, 企业采取股权激励计划, 也会影响CEO对企业决策的选择。企业的创新活动依赖于大量资源的消耗, 但创新投资的不确定风险和环境的动态变化, 加剧了董事会与管理层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那么, 企业应如何设计合理的股权激励, 才能有助于代理成本的控制, 促使CEO选择创业导向战略?鉴于此, 选取创业板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 实证研究CEO政治关联对企业创业导向的影响机理, 并考察CEO持股如何调节CEO政治关联与创业导向关系。这对于企业董事会结合企业自身特点, 通过设置合理的CEO持股, 促进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长期价值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企业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于如何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以及如何提升企业获取外部关键资源的能力, 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而积极应对市场竞争的企业, 往往倾向于资源高消耗的战略决策, 如新市场的拓展、新技术的研发、商业模式的革新等。[8]但是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而言, 受制于有限的内部资源, 其战略决策的选择, 需要在创业和守业之间谨慎地权衡取舍, [9]因为可供其投入创业活动的资源和资本相对较少。[10]CEO作为公司治理的关键因素之一, 其对公司竞争优势的保持和绩效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CEO政治关联对创业导向的影响
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制度背景下, 政府仍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政府掌握着社会中大部分的关键性资源, 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上有着相对分量的话语权。由于政府不透明的工作、快速变化的产业政策, 都会加大创新投资的不确定性, 所以企业主要通过与政府保持密切的关系来减少这种不确定性, [11]也就是政治关联。
CEO的政治关联有利于企业获取各种资源。企业高管的政治关联是企业的一种特殊且有价值的资源。[12]董事会成员或企业高管借助各种政治背景或公开或隐蔽地参与政治活动, 不仅有利于企业提前感知政府相关政策的动向、缓解融资难度、争取税收优惠, [13]还有利于建立起企业与政府良好的互动关系。[14]
拥有较强创业导向的企业, 在决策过程中往往会选择大量的创新活动, 即以新的生产方式、技术, 组合各种资源来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 如何获取支撑企业创新研发的资源, 就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更容易获取融资、税收以及行业准入许可的便利。[14]同时, CEO政治关联有助于企业取得投融资的便利。[15]国内外的研究表明, 政治关联不仅能够降低企业的贷款门槛、提高贷款期限和额度, [16]还能够帮助企业获得相关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 促进企业的产研活动。[13]
综上所述, CEO的政治关联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关系资源, 有助于实现企业与政府间的良好互动, 同时也能降低企业在创新行为中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 有利于企业的创新发展。因此, 提出假设:
假设1:CEO政治关联对企业的创业导向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作用。
2.CEO持股的调节作用
CEO在公司决策过程中拥有相对分量的话语权, 能够影响企业的资源配置以及战略导向的选择。代理理论指出, CEO往往在利益分配、风险偏好和财务指标等方面与企业股东存在争议。CEO为了增加个人财富, 在战略选择中更偏向于短期收益且风险较小的项目。这意味着CEO借助政治关联为自己谋利的意愿将会增强, 从而损害公司的长期价值, 抑制企业的创业导向。[6]为了减少CEO的短视行为, 鼓励其采取能够提高企业创业导向的项目, 公司应对CEO进行相应的激励, 而采取股权激励, 是增加企业创新资产和绩效的一个有效途径。
目前, 大多数企业都设置了股权激励计划, 来趋同CEO与股东两者间的利益, 减少CEO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 鼓励其将政治关联应用于公司的创业导向战略中。出于谋求个人财富的考虑, CEO在决策时更关注短期的财务指标, [17]而企业要保持长远的竞争优势, 关键在于企业是否采取创业导向战略。
一般而言, 创新总是伴随着不对称的风险和收益, 为减少私人财富和声誉的损失, CEO的风险规避意愿更加强烈, 甚至会借助政治关联来阻碍企业获取相关的信息和其他稀缺资源, 进而抑制企业的创新活动。代理理论指出, 公司采取股权激励计划, 能够把CEO的利益与企业的长期价值联系起来, 降低CEO与董事会的利益冲突。随着CEO持股比例的增加, 其与股东间利益就越趋于一致, 大大提高了CEO为其自利行为买单的可能, 以及增加了CEO个人财富对企业价值的关联程度。因此, 提出假设:
假设2:CEO持股能够正向调节CEO政治关联与创业导向的关系。具体而言, CEO政治关联对创业导向的影响程度, 会因企业采取股权激励计划而有所增强。
研究设计
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1) 根据研究的具体设计, 并考虑前期交易市场不完善的制度环境和年报数据的可靠性, 选取2012—2014年在深交所上市的创业板公司为研究样本, 剔除部分缺失关键数据和2012—20014年CEO任职频繁变化的企业, 最终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样本企业共计141家。
(2) 借助WIND数据库和各企业的年报, 对这141家企业进行数据收集, 并借助公司网站或其他途径, 完善企业年报中披露不完整的数据信息。
2.变量测量
(1) 因变量:创业导向。参考杨林的做法, [5]借助研发强度以及投资强度这两个指标, 构造一个反应创业导向强度的综合指标, 其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 xnt表示第n家公司第t年的研发强度, ynt表示第n家公司第t年的投资强度, 表示第n家公司第t年的创业导向强度。
(2) 自变量:CEO政治关联。用CEO担任人大代表、政府官员等数量来表示。[18]
(3) 调节变量:CEO持股。主要测量年末CEO持股数量与企业总股数的比值来衡量CEO持股。
(4) 控制变量:主要对企业规模和绩效、CEO年龄和任期等变量进行控制。
相关变量的定义及测量方法见表1。
实证结果分析
1.变量的统计分析与相关系数分析
变量的简单描述性统计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 创业导向强度与CEO政治关联在5%的水平下显著相关。而且其他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5, 初步判定这些变量间不大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因此, 表2的结果基本表明CEO政治关联会影响创业导向程度。
2.CEO政治关联对创业导向的回归分析
在借助Eviews8.0软件, 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时, 构建了6个模型, 以检验CEO社会资本对创业导向的影响作用。其中, 模型1考虑了全部的控制变量;模型2和模型3分别引入CEO政治关联和CEO商业关联, 检验其对创业导向的主效应;模型4则检验了全部变量;模型5引入了CEO持股;模型6则引入了CEO持股与政治关联的交互项。
CEO政治关联对创业导向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表3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4个控制变量均与创业导向强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说明控制变量的选取是有效的。其中, 模型2的结果说明, CEO政治关联对创业导向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作用, 证明了CEO担任政府官员等职务有助于企业对创新资源的获取, 能够提高企业的创业导向强度。因此假设1得到了验证。
经济转型时期, 政府在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尤其是对一些关键行业准入门槛的管制方面。而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是企业外部环境的重要成分, 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竞争情况起着推动作用。换言之, 丰富的政治关联, 不仅可以降低企业获得政治性资源、贷款融资的难度和行业进入壁垒等, 还有利于企业获得相关的庇护, 免受由于不完善机制下的政府损害。因此, CEO政治关联越丰富, 其增强企业创业导向的意愿也就越强烈, 在决策上也越偏向于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创新投资。
模型5和模型6分别加入CEO持股和其与CEO社会资本的乘积项, 其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EO持股正向调节CEO政治关联与创业导向的关系, 假设2得到了验证。这也证明了股权激励带来的利益协同效应, 能够驱动CEO借助政治关联来为企业获取更多资源, 从而推动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
结论与研究展望
1.研究结论
创业导向作为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商业模式革新的一种战略理念, 已成为学者探索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新研究点。[5]
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2012—2014年的经营、财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探讨CEO政治关联与创业导向之间的关系和公司CEO持股的调节效应, 由此得出结论:CEO政治关联正向显著影响创业导向强度;CEO持股正向调节CEO政治关联与创业导向的关系, 且CEO政治关联对于创业导向的影响作用被加强了。股权激励能够产生一定的利益协同效应, 最大程度地促使CEO政治关联积极协助企业获得各种资源, 推动企业开展创新活动。
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在于丰富了政治关联理论的微观层面研究, 即深入探讨了CEO政治关联对于创业导向的影响作用, 且其影响程度受到CEO持股的调节。在倾向于较高创业导向的企业中, 企业采取合理的CEO持股, 如对CEO进行股权激励, 有利于提高CEO利用政治关联为企业获取更多资源的意愿。在丰富创业导向相关研究的同时, 对企业开展创新活动、CEO选聘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研究展望
目前, 有关创业导向前因影响的研究并不多, 相关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也不完善。本研究也仅对CEO政治关联、CEO持股及创业导向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 仍存在很大的不足, 有待后续研究进一步补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