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育

2024-05-12

美感教育(共12篇)

美感教育 篇1

摘要:创新是我们时代的灵魂, 要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 教育是基础和前提。作为素质教育, 美感教育和德育、智育、体育有着天然的联系, 缺少美感教育的教育则是不完全的、有缺陷的教育。在科学创新上和科学大师的培养上, 美感教育更有着自己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素质教育,素质创新,美感教育

一、美感教育与素质

美感教育 (Aesthetishe Erziehung) 即美育, 或审美教育, 即和审美感受相结合的一种教育。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之所以高于动物, 具有文明, 就在于他能克制自己的私欲, 诸如贪婪、自私、懒惰、野蛮等丑恶行径, 而这种克制, 正是经过美感教育使人知道了美与丑, 善与恶, 文明与粗野的界限之后才得以实现的。18世纪德国作家席勒是美感教育的创立者,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美感教育这个概念, 在逻辑上完成了美感教育与德育、智育的区分, 终结了古典教育模式, 鲜明地提出了没有美感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席勒认为, 要使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 自然的人变为社会的人, 除了使他成为审美的人, 没有别的什么途径, 美感的产生是自由的亲身体验, 美感教育则是人进入自由王国, 达到精神解放和完美人性的先决条件。

人的素质包含德、智、体、美等几个方面。客观世界存在真、善、美, 人的主观世界存在知、情、意。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除了身体素质, 还包括德育、智育、美感教育素质。德育主要培养人的品德使人避恶向善;智育主要是求知, 使人辨别真假, 追求真理, 形成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美感教育主要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提高人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使人具有美好的感情。三者既互相联系, 又各有自己的特点。

由于审美活动对人的生理、心理、品德、情操、知识、智力的发展产生全面积极的影响, 能够把德育智育体育全面有效地带动起来, 所以美感教育在素质中有着一种独特的力量。

首先, 我们可以把德育寓于美感教育之中。以理服人固然重要, 以情感人则更能拨动人的心弦, 触动人的感情。古罗马贺拉斯主张“寓教于乐”, 我国古代也认识到了“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用诗歌、小说、音乐、绘画、电影电视、各种展览馆、陈列馆进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教育, 其效果是显著的。复旦大学蒋孔阳教授对此有很深的体会:1937年, 抗日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 我正在初中读书。一天, 来了两位抗敌宣传队的队员, 他们把全校的同学召集在一起, 不讲任何一句话, 只是唱《流亡三部曲》。先唱《松花江上》, 全场唏嘘, 无不痛哭;又唱《打回老家去》, 全场的情绪立即为之一振, 所有的同学都沸腾了起来, 恨不得立刻杀上战场。这是四十七年以前的事了, 但它给我的印象是那样深, 以至当时不能抗拒, 现在也不能忘记[1]。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高尔基满怀热情地说:“美学就是未来的伦理学”。

其次, 我们可以把智育寓于美感教育之中。蔡元培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他说:“数学、几何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历史学等, 无不于智慧中含有美育之元素, 一经教师之提醒, 则学者自感有无穷之兴趣。”美的事物都有规律性的特点, 因此美感教育可以启迪人的智慧, 启发人的思维, 引导人们去发现和掌握客观世界普遍性的规律。美的事物都有形象性、感染性, 所以美感教育可以把理解寓于感情之中, 概念寓于形象之中, 把艰苦的学习劳动寓于享受之中。

再次, 我们可以把体育寓于美感教育之中, 蔡元培认为:“体操者, 一方以健康为目的, 一方实以使身体为美的形式之发展”。身体姿势动作的整齐和谐, 活动速度力度的把握, 动作的节奏韵律, 都必须和形式美的规律结合起来。

二、美感教育与科学创新

创新是我们时代的灵魂。钱学森晚年不止一次向温家宝总理谈起他对我国教育的忧虑。他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 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 没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 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钱学森多次谈起他在加州理工学院的经历。钱学森认为, 创新之风弥漫在整个校园, “拔尖的人才很多, 我得和他们竞赛, 才能跑在前沿。这里的创新还不能局限于迈小步, 那样很快就会被别人超过。你所想的、做的要比别人高出一大截才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 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2]可以说, 加州理工学院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

我们现在的学校之所以一般, 原因就在于人云亦云, 囿于成规。没有创新, 只会死记硬背, 考试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凡是创新的人一定是偏离主流、突破传统、绝不墨守成规的人。著名哲学家詹姆斯在谈到真正的“哈佛”时说, 最值得人们合理仰慕的大学, 是孤独的思想者最不会感到孤独、最能积极深入和能够产生最丰富思想的大学, 因为这里有对例外和奇特的宽容。

在研究美感教育与创新的时候, 我们还必须关注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艺术, 集中体现了美感教育。现代科学追求精确性, 最大限度地说明物质存在, 但在每一处明晰之外又存在着一种模糊性。艺术使人认识美, 它最大的功能是陶冶人的心灵, 抒发人的情感。爱因斯坦著名的公式:E=mc2体现了质量能量的关系及其统一, 它仅有三个字母, 简洁、宏大、优美, 将整个自然界中质量与能量的转化, 清楚而明确地表达了出来。这个公式第一次深刻地揭示出, 如果将1克质量中所蕴涵的能量释放出来, 将相当于2 000吨汽油燃烧所产生的巨大能量。正是这样一个简单而美妙的公式, 导致了整整一个原子时代。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而且还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 在音乐与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之间存在一种不可言传的互补。钱学森夫人蒋英是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 每听到蒋英的歌声, 钱学森总是说:“我是多么有福气啊!”钱学森还说:“在我对一件工作遇到困难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 往往是蒋英的歌声使我豁然开朗, 得到启示。”

爱因斯坦和钱学森的例证生动说明了美感教育与科学创新之间的关系, 美感教育诚然不会直接教你去解微分方程, 但是它能拓宽你的视野、丰富你的想象力、提高你的审美感受和精神境界, 从而有助你去解决难题、消除障碍, 有助于你的创新。

三、美感教育对科学创新的作用

首先, 美感教育可以开拓科学大师的视野。

科学强调客观理性, 重实验、重推理, 主要靠理智, 以抽象思维为主来探索自然的奥秘;艺术美感教育强调直觉和感性, 重想象, 主要靠激情, 以形象思维为主来探索人类感情的奥秘。理性和感性的互补, 抽象和具象的互补,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互补, 使科学技术创新能够更为广阔地把握世界。钱学森的导师冯·卡门是大科学家, 他受的美感教育使他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修养, 他谈话很有风趣, 常常引用一些文学作品。老一辈哲学家熊十力认为, 人类的思维和智慧有两种, 一种叫“量智”, 这是指科学;另一种叫“性智”, 指的是艺术修养和审美教育。性智不是把问题拆解开来进行分析研究, 而是从整体上进行提炼和理解, 一下子抓住问题的实质和精髓。科学研究经常有这样一种情况, 遇到一个问题解不开, 钻进了牛角尖, 说不定什么时候豁然开朗, 一下子跳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把问题看清了, 难题得到了解决, 这种思维就不是逻辑推理。冯·卡门常说, 人的创造不是靠逻辑分析, 创造是在逻辑之上的审美思维的结果。

对科学家来说, 美感教育好像一种润滑剂与营养剂。科学家的思维是很严谨的, 有了美感教育, 科学家的思维就增添了一种活力。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薛定谔在谈到他的科学创造时说:每当在研究和实验中遇到难题, 总是要家人弹奏几支心爱的乐曲, 原来困惑不解的难题往往会在优美的旋律中豁然开朗“, 因此他说, 是音乐启发了我的智慧。纽兰兹的化学八音律, 据说也是来自音乐。爱因斯坦认为, 这个世界可以由音符组成, 也可以由数学公式组成, 爱因斯坦说:“如果没有早期的音乐教育, 无论哪一方面我都将一事无成。”

对于美感教育与科学创新的关系, 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说得十分清楚:“只有当科学家表现出所谓想象和直觉的能力, 也就是摆脱严格推理的桎梏的能力。从而取得冒险的突进时, 它才会导致辉煌的成就”。

其次, 科学创新的动因来自美的追求。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写道:“如果你想得到艺术享受, 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科学创新不仅需要科学修养, 而且需要美感教育形成的修养。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11岁就开始学习几何学。回忆早年这段经历, 罗素写道:“这是我一生中的大事, 像初恋一样使人眩惑。我想不到世界上有什么东西会像数学这样有趣。”和罗素一样, 12岁的爱因斯坦被欧几里德平面几何体系的逻辑推理的美和伟力所深深激动, 爱因斯坦写道:“我坦白的承认, 我被自然界向我们显示的数学体系的简洁性和优美强烈地吸引住了。”早年的美感教育贯穿在每个科学家的整个生涯里。罗素和爱因斯坦的科学见地常常独具慧眼、高人一筹, 应该说这不能不是个动因。

居里夫人说得好:“科学的探索研究其本身就含有至美。”科学是美丽的, 天文学家在观察天体的时候发现了美, 化学家在研究化学结构的时候发现了美, 而数学家则从数学公式的推导中发现了美。C=2πR是初等数学公式, 圆周长和半径之间原来存在着这样一种简洁、绝妙、和谐的关系。天地间有无穷无尽的圆, C=2πR这个纯粹数学的圆最标准、最精确、最美。

从美学角度看, 每一个数学公式, 每一个物理定律, 从逻辑推导到结果, 再到应用, 都是给人理性以极大地审美感受。法国近代的著名数学家彭加勒写道:“科学家之所以研究自然, 是因为他们从中得到乐趣;而他们得到乐趣是因为它美。如果自然不美它就不值得去探求, 生命也不值得存在”[3]。科学史的无数事实都说明了科学创新的动因来自美的追求。

参考文献

[1]蒋孔阳.美学新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3:337.

[2]叶永烈.走近钱学森[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110.

[3]S.钱德拉塞卡.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68.

美感教育 篇2

一、小学音乐教育中融入美感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1.多媒体的应用能激发学生思维创新

多媒体是现代新兴的教育工具,能够将视觉和听觉一体化,小学生正处于生长阶段,对外界的敏感度很高,对新兴教育工具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很好地利用学生的这一兴趣,不断地用多媒体教学给他们以视觉和听觉的冲击,让他们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发挥自己无限的想象力,生成对不同音乐的感受和诠释,这种从传统音乐教育到现代音乐教育的转变更加开阔了小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2.美感教育的融入培养了学生审美意识

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小学生音乐教育中美感教育的融入强化了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小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体验了不同的情境,自由地想象发挥,把自己对音乐的审美更好地表达出来;在产生不同情感体验的同时,师生共同分享,这样不仅鼓励了学生要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保持了学习热情,而且学会了交流,体验了学习乐趣。

二、小学音乐教育中融入美感教育的问题探讨

1.有效地设定和完成教学目标

小学音乐教育中美感的融入给了我们轻松的教学环境,这种轻松的教学环境会让教师忽视教学的根本。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有效地设定和完成教学目标,而且对设定的教学目标必须认真对待,努力完成。教学目标的制订应该符合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学习水平而制订,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适合学生的发展。同时对待所制订的教学目标应该努力完成,不能因为教学课堂的轻松而有所松懈,在轻松教学的同时完成每一个目标,让我们和学生都能更好地发展。

2.把教材与实际更好地结合

多媒体的应用会给小学音乐教育带来生机和活力,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但是过多地依赖多媒体,往往会让我们忽视教材。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把教材与实际更好地结合。教材是传授知识的关键,也是音乐教育的`基础。小学生对音乐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接受和表达音乐的内容,培养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深入地分析,把复杂的话用简单的知识讲述出来,把教材知识用到音乐的情感中,让小学生对音乐有更好的理解,提高欣赏能力的同时,也能提高知识水平。

3.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的素养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所以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与同事之间进行交流,互相提高。只有教师不断地接受更高的知识洗礼,学生才能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多媒体的广泛应用会增加教师获取知识的途径,但是绝不能因为多媒体的便捷就忽视教材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教师需要有丰富的文化积淀、专业的备课内容,才能生成精彩的教学,要以学生为本,结合多媒体教学,丰富自己的同时更好地教学。

4.丰富音乐教学的方式

音乐教学的方式比较单一,多媒体的应用丰富了教学方式,但是仍然不能解决目前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多学习、多创新。例如,在课堂上以游戏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被动变得主动;以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平竞争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知识;鼓励学生积极创作,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法,对音乐有一定的敏感度,利用他们的敏感度打开思维。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度,提高了现代小学音乐教育的水平。

三、总结

幼儿美感教育的相关探讨 篇3

【关键词】幼儿 美感 教育 成长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92-01

一、幼儿美感教育的重要性

是不可替代的阶段。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美的教育。教育给予幼儿的一开始就应该是一个美的教育,才能获得成功。只有以美启真、以美储善的情感陶冶塑造,才有真正的心灵成长,才是真实的人性出路。美是真实地存在的,美也是可以创造的。

从教育的角度来讲,第一是引导幼儿关注与体验“美”,第二就是在认识美的基础上创造“美”。童心首先是真善美的。老子曾说过,“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认为真正的道德完善境界就是回归到婴儿的状态。这种善与美的保持与发展,将决定人的生命状态。

朱光潜在谈论 “哀莫大于心死”时认为,所谓“心死”就是对于人生世相失去解悟与留恋,就是不能以美感态度去观照事物。美感教育不是替有闲阶级增加一件奢侈,而是使人在丰富华严的世界中随处吸收支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我们在今天大力倡导的“和谐社会”,也是由人性中更多的真善美决定的。在倡导“和谐社会”的背后,正是太多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人在当中负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让社会和谐?只有人性的真善美占主导地位,人与人之间宽容相处,山川秀美,万物峥嵘,社会才是真正和谐了。因此,美感教育是重要的,而且要从人生的起步阶段——幼儿阶段重视起。

二、幼儿应形成的基本美感

1.自然美

通过对大自然的感受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主动关心自然环境及事物,对自然环境有好奇心、认识兴趣和求知欲,喜欢并主动观察、探索周围常见的事物、现象,并从中体会到愉快,体会到大自然的美与奇妙,热爱大自然。

2.社会美感

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以简单、恰当的方式主动表达感激和爱心;关心他人的情绪情感,在需要时能主动帮助、安慰他人;尊重劳动者,感受到劳动的沸腾景象;认识并喜欢周围的环境,喜欢家乡及祖国的风景名胜;认识并尊重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在交往中,主动使用礼貌和文明用语,学会分享和谦让;主动遵守公共秩序,爱惜公物,保持环境整洁;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诚实、勇敢、合作、爱劳动的品质;能够比较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3.艺术美感

艺术活动是开启幼儿智慧的钥匙,每个幼儿都有参与艺术活动的愿望。在艺术活动中,幼儿的各种感官得到积极协调的活动,促进了幼儿感知觉的发展。艺术作品浸透了作者的强烈感情,能给幼儿以强烈的感染。动人的艺术形象,又有益于培养幼儿概括生活的能力,从而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艺术美是幼儿形成美感的主要内容。

三、幼儿美感教育的具体措施

1.从自然中汲取美感的养分

大自然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开放、天然、有趣的活动场所,也使孩子从中感知大自然的美,为创作水粉画《花与草》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感官认识。秋天到了,各种瓜果蔬菜都成熟了,为了鼓励幼儿多吃蔬菜,因此组织了《逛菜场》活动,让幼儿观察探索蔬菜的形状、颜色及味道,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看看、闻闻、玩玩的过程中,积累探索经验,发现及欣赏蔬菜的美(色彩美、形状美),并养成爱吃蔬菜的习惯。教师想要挖掘幼儿潜意识中的审美能力,应先赋予幼儿一双能发现美的慧眼,让幼儿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奥妙无穷。同时注重教给幼儿用比较观察、有顺序地观察等方法,目的让幼儿进一步用心灵去感知美、理解美,从而增强幼儿对美的敏感度。

2.社会美感教育

实际上是指人的社会责任感。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本身已经成为对儿童产生直接影响的重要因素,视觉的、听觉的,在交通发达的今天,无孔不入地影响着人类,尤其在商业化的时代,无所遮拦的广告等媒介,令人惊悚。对于那些还不怎么具备分辨能力的儿童,听到的和看到的,会有怎样的效应,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问题已是结果。所以,美好事物的传播真的很重要。传播的是文明,那么儿童感知了文明;传播的是邪恶,那么儿童或许就接受了邪恶。所以,社会飞速发展了,何去何从,人们早就意识到了可持续的重要性,那么一定要给儿童的成长创造一个美好的空间,不能一味为利益驱使而忽略了社会本身在教育上的责任。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社会的性质也是由人性导向的。

3.指导美术实践,提高幼儿的美感情趣

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美感情趣,作为老师应该在教学中着重指导幼儿多参加一些艺术实践活动。例如:捏染画实践指导活动。在指导幼儿进行捏染画的过程中,孩子们将事先剪裁好的各种形状的白色小布头,按照自己的意愿,将小布反复折成小三角形,捏住合适的地方,分别在色盘中沾染。颜色在孩子们手中的染布上迅速渗透、晕染。由于孩子们的折叠方法和布的形状各不相同,当他们将捏染布小心翼翼地打开时,那形状各异、色彩斑斓的染布,使孩子们脸上绽开了开心的笑容。最后,通过折、贴剪、画等多种技能把美丽的捏染画制成手帕、头布、台布、扇面花裙、床单等各种艺术形象,充分提高了幼儿颜色调配、动手操作的能力。在捏染画活动中幼儿的美感情趣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4.用音乐实施美感教育

教师要带领幼儿共同欣赏优美的音乐作品,鼓励幼儿积极唱歌,引导孩子们准确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教师充分利用音乐教学时间,每月一个主题,每周一个专题,通过鼓励幼儿大胆唱歌、比赛等,逐步让孩子们了解音乐作品中的美感形象,结合音乐教学视频把作品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的高尚品德和感人事迹反复播放,帮助孩子们树立崇尚理想和美的决心,培养孩子们的高尚道德情操.对孩子们进行美感教育。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让幼儿在美的启迪下成长,才能成为一个具有完善人格的人;只有具备了完善的人格,社会才会真正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珊. 幼儿游戏中的美育研究[D].湖北大学,2014.

[2]丁圆圆. 激发幼儿音乐兴趣,实施美感教育[J]. 考试周刊,2014,91:191.

政治课的美感教育 篇4

一、美感结构化

美感的欣赏力、理解力和创造力在于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不断丰富和逐渐积淀,美感教育必然由感性领悟发展到理性剖析。美的结构是理解美感教育不断深化的表现。在理性剖析层面上,一方面理解审美对象的自然属性,社会背景和内在结构;另一方面理清同学们审美心理结构,激发更深层的审美愉悦感,使美感教育达到一个更高阶段。

在初一思想政治“培养高雅情趣”这一课的讲述中,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审美情感,我用投影仪放映了古希腊雕塑精品《断臂维纳斯》的图片。同学们掩饰不了失望的神情,显然他们没有相应的审美底蕴,没有找到美感支点。我及时向同学们强调古希腊审美观点“美的表象呈现人的光辉”。法国罗丹在《艺术论》中强调:“维纳斯惊人的美不在于媚俗,而在于清俊的面庞下体现女性的自尊,人格的高贵。维纳斯的意义对历史而言不亚于《人权宣言》。”同学们了解维纳斯塑像的内在结构和历史背景后又重新注目于图片。我接着向同学们分析审美心理结构,美在于无限和有限的统一,在于残缺和完美的辩证,美不仅在于赏,而且在于想。维纳斯臂断了,残缺了,但却给人提供了丰富的想象余地,残缺的维纳斯在同学们审美心理中完善起来。我用录像播放了多组艺术家重塑双臂的维纳斯,冷峻的、沉思的、羞涩的、行动的……一千个欣赏者就有一千个心目中的维纳斯。利用多媒体手段对美感结构的分析让同学们由被动的美的欣赏者发展为美的发现者和美的创造者,更深入地体会美的情致。另一方面利用多媒体手段介绍艺术品的历史背景,拓宽了同学们的知识视野,强化了其理性分析的能力,使智育和美育达到和谐的统一。

二、美感情境化

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触景生情。因为鲜明、形象、生动的情景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所以教师教学时恰当地运用幻灯、投影、录像、录音等手段创设引人入胜的道德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产生情感共鸣,形成心理上的最佳状态。例如,教学初二思想政治中“公民在家庭关系中的义务”这一内容时,可以播放MTV《世上只有妈妈好》,这样让学生触景生情,完全沉浸在爱的情感中。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出:尊敬、关心父母是人类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从小要尊敬、关心父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把多媒体手段引入到政治课教学中,寓情于理,情理交融,产生了强烈的情感效应,从而使学生的情感深化。

三、美感具体化

寓基本原理于生动的形象之中,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原理通俗化,给学生以形象美。这是因为美感来自于对审美对象的直接感受,它不是抽象说教,而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感性形象。

同时还应有节奏感、生动性,要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适时适度,切忌平铺直诉。如我在讲“规律是客观的”这一框题时,在坚持正确表达内容的原则下,把抽象的内容变成生动活泼的语言。我说“:四季的依次更替,昼夜的无限循环,生物的生死转化,这些都不是人的意志所能抗拒的。“”试问:你很怕夏天炎热,你能使春天常在吗?你想有更多的白昼工作学习,你能拖住太阳不动吗?”在这么一起一伏,急缓有效的发问中,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活动,并能从中领悟知识的内涵和联系。接着我又引用了李白的《日出入行》诗中的“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诗句作该课总结,这就较生动地描述了规律的客观性。

总之,政治课教学要力争寓教于美,以美启真,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得到精神满足和鼓舞,潜移默化受到教育。教有劲,学有趣,教学将会充满生气与活力。

语文教学中美感教育的运用论文 篇5

1感知语文艺术,提升学生审美情趣

语文是一门蕴含艺术的学科,语文教材中许多优秀作品,描写了丰富的意境和情感,描写的画面以及描写所用的手法,都具有艺术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利用这种艺术性,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首先,量化艺术性。要通过语文进行美感教育,教师首先要对艺术性有较为准确的理解,文学中的艺术性不像舞蹈可以直接看到,不像歌曲可以直接听到,它需要人们对其进行加工,在头脑形成可听、可见、可感的事物,进而感受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所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文学作品转化成具体事物,通过美的具体事物来提高学生的对语文艺术性的感知,进而达到提升审美情趣的目的。其次,提升感知力。很多语文教材中对于艺术的表现十分隐蔽,必须要经过深入的体会和深刻的分析才能感知到其中的艺术性所在。体会这种隐藏的艺术性就对学生的艺术感知力提出要求,如果学生的感知力不够高、不够敏感,很多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教育就无法正常进行。提升艺术感知力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课文的一字一词要深入分析,对文字本身的美感以及文字的韵律等都要细细地分析,让学生形成从细微处发现美感的意识,进而培养学生发现的能力,最终让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得到提升,美感教育自然水到渠成。

2体验语文情感,培养学生高尚道德

中国美学家、教育家、北大一级教授朱光潜先生说过“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观念,就要让学生内心有善良和美好的情感,只有心灵得到净化,才能表现出高尚的道德。语文的情感性体现在内容上,但是产生什么样的情感需要教师引导和大环境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以下三方面来体验语文的情感性:首先,引人入境。每篇文章都会讲述一个故事或者体现一个道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融入其中,精彩的导入十分重要。例如在讲论证道理的文章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经典的故事来引入,用这个故事作为载体,讲出道理,让学生联系自己,不仅提升了课堂的效率,也让学生深入思考。其次,引导认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语文的理解不尽相同,思维发散,教师在这个时候应做好充分的引导工作,引导学生往积极情感方向联系,产生感动,进而升华为感恩、感悟。最后,引入实践。高尚的道德如果只存在于头脑中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在实践中体现出高尚的道德才能达到美感教育的最终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优秀的自己,学习榜样,将道德具体到实践的细节中,让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教育真正体现实际意义。

3升华语文境界,树立正确价值观念

语文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在具体的`文字上面,如果一直被文字所束缚,就无法体现语文真正的教育意义。语文中许多教育意义是永恒的经典,教育人们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要学会辩证思考问题。例如,莫泊桑的《项链》一文,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思考问题,一方面它讽刺了人们对于虚荣和物质的过分追求;另一方面又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勇敢,面对困境不退缩,最终走出困境,这又是积极意义所在。语文博大精深,蕴含很多深刻的思想。教师在教学中要升华语文的境界,进而去改变人的思想,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只有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学生才能全面发展。语文教学中高尚的境界就是美感教育的体现,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心灵的净化、灵魂的升华,发挥美感教育的重要意义。

4结语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教育要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既要进行浅层的美感教育,又要进行深层的美感教育,既要提升直观的审美,又要培养高尚的灵魂,只要将美感教育深化,以可行的量化方式在教学和实际中体现出来,就能达到美感教育的真正目的。教师在美感教育中还需要不断探索,努力把握技工语文教学的内容,深入理解美感教育的新含义,进一步思索美感教育的新方法,最终在技工语文教学中体现更好的美感教育。

舞蹈教育中如何培育学生的美感 篇6

关键词:舞蹈教学;美感;培养

0 引言

舞蹈在文艺表演中,其动作优美,表演内容丰富多彩,表演形式多样,深受大家的喜爱,但是好的舞蹈不仅仅是展现在肢体动作上,舞蹈动作表现出来的舞蹈内涵在舞蹈中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所以舞蹈中的美感在舞蹈中不可或缺。本文对舞蹈教学进行研究,想要培养出更优秀的舞蹈表演者,必须加强舞蹈的内涵教育,让每一个舞蹈动作都能表现出舞者的内心感受,真正发挥出舞蹈的灵性,实现舞蹈的最高境界。

1 美感舞蹈在舞蹈教学中体现不足

不同的舞蹈学校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上都有所不同,所以从教学目标讲,舞蹈美感的教学存在一定的教学不足,在教学中也就很难教授美感舞蹈。

1.1 学生舞蹈基础能力不足

学生年龄大、学生基础差是舞蹈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无疑也加大了舞蹈教学的难度。在舞蹈的动作表演形式上就略输一筹,对于舞蹈动作的含义理解也相对较差,重视舞蹈动作,轻视舞蹈内涵,认为舞蹈内涵在舞蹈中的作用不大,只要动作到位,表演优美就能表现出好的舞蹈动作,这一系列的思想都是片面的。只要这样的思想存在,不是从审美的角度学习舞蹈,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以后的舞蹈教学中也不会教育出出色的舞蹈表演者。

1.2 教学定位模糊

舞蹈院校培养的大都是以后从事舞蹈教师行业的老师,而专业院校培养的基本是专业的舞蹈表演者,由于培养的目标不一样,所以教学目的也不同。而且通过对高师舞蹈教育的教材研究发现,其教材内容对舞蹈老师的教育也不完全相符,这在舞蹈教学目标和方法上就能看得出,势必也让学生处在一个模棱两可的位置,既是接受的舞蹈教育,从严格的教育意义上讲,又达不到舞蹈教师的标准。这对于以后毕业生是选择教学还是选择舞蹈表业行业都是非常不利的。教学定位的模糊导致了毕业生都没有学到实际内容,也不利于日后舞蹈艺术的发展。

2 高师舞蹈教学培养美感的方法

优美的舞蹈动作,丰富的舞蹈表情表现出的舞蹈作品并不是最优秀的,因为缺少舞蹈内涵的烘托。其实舞蹈表业者是接受舞蹈美的第一人,只有舞蹈者感受出舞蹈美的魅力,才能讲舞蹈的内涵更完美地展现出来,观众才能体会到舞中的魅力所在。当然这种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舞蹈教学采取因材施教方法,加强不同学生对舞蹈内涵的理解,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领悟到舞蹈的魅力。

2.1 加强悟性培养,提高欣赏能力

悟性培养是高校学生通往舞蹈内涵美的有效途径。悟性的提高,可以加强学生对每个舞蹈动作的理解,能够发掘出舞蹈动作的意思表达,让动作更加富有内涵,也更有利于舞蹈动作的编排。欣赏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利用多媒体教材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通过播放舞蹈片段,让学生认真欣赏每个动作,每个表情,从而体会舞者的内心感受,理解舞蹈动作的表达。在现在的舞蹈表演中,许多优秀的舞蹈作品其内涵都是不言而喻的,充分将舞蹈动作和内涵进行了有效结合,才将舞蹈表现的美轮美奂。同时加上唯美的音乐,更是让舞蹈动作更加完美。像优秀作品《大秧歌》,它属于东北舞蹈中的比较优秀的作品。虽然内容缺失许多细节之美,但是却充分运用了粗狂美,表现出了一种热情豪放的场面,也完全表现出了作品的主题。另外《碧波孔雀》和《苍狼》等优秀舞蹈也都对作品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能够深入观众内心。所有的这些作品,学生在进行观看时,如果能够让学生内心泛起涟漪,能够充分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意思,说明他们真正懂得了内涵在舞蹈中的重要作用,也说明的他们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另外,作为老师,要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模式上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建立不同舞蹈种类的不同场景,能够让学生理解各个民族的舞蹈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加深对舞蹈的理解,也能够从不同舞蹈中找出相同点,让学生的欣赏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作为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舞蹈美,通过从舞种选择,曲目选择等方面来加强学生对舞蹈内涵的领悟,然后将这些领悟内容用自己的舞蹈动作展现出来,让学生用心去创造舞蹈作品,让美完全融入舞蹈中。

2.2 学生多样化舞蹈技能培养

舞蹈不单纯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它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才能把美丽的舞蹈艺术展现出来。根据不同的舞风,配套不同的音乐,不同的服装,展现不同的文化。同时灯光、音响的效果好坏都会影响舞蹈的表现力,再加舞蹈动作和舞蹈内涵的有效结合都对舞蹈的艺术展现有很大的作用。所以说舞蹈是一门综合性艺术。

舞蹈包含的理论知识非常丰富,尤其是中国,由于民族文化的多样化,各种民族的舞蹈展现形式也都不一样,想要将舞蹈发挥到极致,必须了解每个舞种的历史渊源。从中国古代舞曲来看,古代舞曲主要由圆、 曲、 拧、 倾等表现形式。而现代舞讲究的是“放松—紧张”的表现形式,芭蕾则又是另一种风格,主要是利用开、绷、直等动作来表现舞蹈魅力;新疆舞受维吾尔族文化的影响,舞蹈动作中的颈部和手指的表演为主要展现。另外还有印度舞、蒙古舞等,表演形式各不相同,都与他们的民族文化息息相关。作为高师的学生,必须充分掌握各个民族不同舞种的表现形式,理解每个动作的内涵,发现各种表演的舞蹈美,不仅要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更要从感性的角度去感受舞蹈的魅力,从不同舞种都要进行深入研究,从而高师学生的艺术知识水平也会提高。

2.3 加强学生的即兴创作能力

即兴创作对于舞蹈的动作编排作用很大。形态、眼神需要配合舞蹈的动作,让舞蹈更加具有“神韵”,即兴创作尤其对学生尤为重要,因为舞蹈表演毕业的学生大多数将来会走上教师岗位或者专业的舞者,即兴创作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即兴创作的前提是学生必须对舞蹈有一定的认识和基础,起码能够理解浅层的舞蹈文化,然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一段音乐的感受,即兴创作出一个或者一段舞蹈动作。当然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刚开始的不熟悉到最后熟练的优美动作,都是反复练习的结果。“即兴创作”要求学生的思维要敏捷,反应要快,注意力集中,能够感受出不同节奏的音乐可以创作出不同的舞蹈动作,这样学生的专业能力才会得到明显提高。创作是学生审美能力提高的一种表现形式,只要开始创作,说明舞蹈在学生的心中渐渐生根发芽。

3 结语

体育舞蹈教学相对于艺术舞蹈而言受限因素较多,而且舞蹈受环境影响也非常大。但是体育舞蹈也是舞蹈美的另一种体现,而且借助美学不断地完善和强化体育舞蹈美。体育舞蹈教学与美学是相互依存的,只有讲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强化学生对美的认识和感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才能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 孙俊生.体育舞蹈的健身及美学价值[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3(10).

[2] 张珺.體育美学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科技信息,2014(25).

美感教育 篇7

而语文阅读美感教育的施行, 不得不涉及精神智能的存在和培养, 它是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先决条件。1983年加德纳提出了智力多元理论的现实研究成果, 认为人的智力内涵是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能因子自由组合而成。2012年浙江大学教授刘华研究认为“人的智能之任何一方面可代表或转化为智能系统之全体”, 从而提出了“全息智能发展理论”。全息智能发展理论认为智能是无限的, 可以分为身体智能、心理智能、社会智能和精神智能四个层次。精神智能作为人智力的一种外显形式, 同时我们又将其视为情商的最高“感觉中枢”和组成内核。所以, 我们可以这样来定义精神智能:它是一种脱离现实定式, 追求全面发展和感性张扬的文化精神意识觉醒, 它不局限于表象和宏观那鲜美的姿态, 其追索的是人生境界的营造, 知识的终极关怀, 美学传感的通透以及对客观存在的诗意的精神诉求。因此, 学生精神智能的唤醒和养成, 能够帮助学生以一种高昂的审美姿态来体味语文那字里行间所潜藏的美感, 让学生以自由、快乐的心境在精神智能和语文审美间获取幸福体验。

一、场景预设生发语文美感

精神智能所焕发出来的是一种对灵魂归属质问的芳香, 是一种对情感思索和内化于身的“宗教式”美学崇拜。语文学科教学中的文章, 诗词都是灵动的, 是一种富含情感的对人、对事、对景、对物、对情感的描述和表达。这种表达, 通过灵活精准的文字应用, 不仅能把内容准确展示, 更能带有一种感染人的美感。所以, 阅读时的场景预设, 就是将描述的东西完全地还原出来, 以一种立体的全面的方式展现给所有的学生。这样做, 更能吸引学生, 让那些认为阅读时枯燥乏味的学生直接体会到文章所散发出来的魅力。

在教学中吸引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 比如介绍作者生平事迹, 插入历史文化等等。但是在课堂上对文章的场景进行还原是最为直接的方法, 也就是将富有情感的文字还原成现实的场景人物。例如, 我们在讲授鲁迅的《祝福》时, 可以这样导入:“在历史文学人物长廊里, 我们看到一位与众不同的乞讨者, 她衣服破旧、目光呆滞、精神萎靡。她, 就是鲁迅小说《祝福》里的祥林嫂, 一个备受不幸折磨和旁人冷眼的农村妇女。本节课让我们通过鲁迅的《祝福》一起来了解这位惨遭封建社会毒害的农村妇女。”

这简短的导入就让祥林嫂活灵活现地站在学生的面前。营造了凄惨、悲凉的氛围, 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课堂上讲解祥林嫂悲惨的身世和经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语文美感促进精神智能的创建

语文学习的过程, 就是“精神智能”的创建过程。是端正人生态度, 构建和谐的人际交往, 适应高效学习的技巧和方法。是一种相对于物质的精神方面的追求和塑造。可以说, “精神智能”是对语文教学最终目的的简单扼要的总结。“精神智能”主要由以下几方面能力形成和创造的:自我思维和外物思维、审美体验和美感把握、道德感受和自我约束、自然感觉和自然领悟、真理敏感和行为规律、人文关怀和终极关怀、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这七大类。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与高效可行的语文学科教学密不可分。语文学科的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不同, 它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和清晰的对错判别。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要准确地把握好方法, 不仅仅要因材施教, 更要正确引导学生的情感走向,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 笔者提出了三种途径: (1)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场景设置。 (2) 让学生的阅读美感体验产生独特的发展趋势。 (3) 让阅读后的感受和领悟顺利及时转化成一种美学教育。

语文学科教育是学生在校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深层次赏析文本为手段, 以对学生的理解过程进行引导为方式, 其目的, 最为重要的, 是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 在细腻丰富的情感中, 受到精神的熏陶。进而对“真、善、美”有良好的认识。文本阅读教学, 是语文学科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文本阅读给学生留下第一印象的同时, 更以一种如花芬芳般的美感吸引学生, 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个性化的美感体验提升学生参与度

精神智能的核心是通透意识和能力的风发, 智力多元理论解释了个性存在的心理机能, 而精神智能所聚焦的也是对学生个性张扬的鼓舞, 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激励。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每个学生对美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是不一样的, 有的学生是抽象思维, 对数字公式等能良好把握;有的学生就是具体思维, 只对那些可知可感的场景和事物才有准确的认知。同样, 有的学生是感性思维。但另一部分学生却是理性思维, 对逻辑定律、公式定理能牢牢掌握。因此, 在阅读教学时, 不能对学生提出同一要求。也不能要求学生对场景的美感体验达到同样的层次。可引导个性化的美感体验, 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在感受。

如讲授《荷塘月色》时, 我们要从多层面对学生进行审美引导, 也可以选择文字的审美作为个性化教学的起点。例如荷花在月光中婀娜多姿, 不同文化修养的同学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大脑里会形成不同的场景, 比如有学生只会想到一朵荷花在月光中。但有的学生就会联想丰富:池塘中的荷花随着微风浮动, 清澈的月光照在荷叶上, 皎洁如水。清风阵阵, 香气拂来。映着天上的星星, 场景是那么美丽安宁。其情真, 其意深, 其境美, 其词丽。这就是个性化的独特美感体验。

四、阅读的美感体验深化为美感教育

人才, 就是先成人后成才, 中学教育中语文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 就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有着独立人格的、高尚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教学, 是人类实践的一部分。但是其目的和其他实践不同, 它的目的不是创造生活资料, 而是进行人类自己的精神完善和传递。因此, 将在阅读中感受的美进行深化, 才是达到美感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完善学生人格的必经途径。而这些美好的品格和高尚的情操, 也正是诗词歌赋所体现出来的。

苏轼在《赤壁赋》中就体现出了“物随心性, 人生无常”的人生态度和独特人格。又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对生命的不同时期的不同状态阐述, 展现了自己不为世俗羁绊的情怀和生命意识。再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对祖国山川大河,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的感慨。这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发挥多媒体优势 实施美感教育 篇8

关键词:多媒体,再现美,感受美,展现美,创设美

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美的体验, 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美的事物的主观感知、欣赏和评价。美感教育作为特殊的教育范畴, 旨在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培养和启迪他们正确的审美能力和高尚情操, 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要对学生实施美感教育, 在教学活动中就必须大量渗透美的因素。

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先进的教育手段, 利用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和综合操作媒体的再现功能、集成功能、交互功能和扩充功能, 将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传递给学生, 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还有助于美感教育的实施。它可以使书本材料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形式, 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 成为动态的审美对象, 并加快美的信息的速度, 加大美的信息的容量, 使学生直接受到美的教育, 以取得优化教学的效果。

一、视听结合, 再现自然之美

语文教材选用了许多山水美文及诗词, 描绘了大量的壮丽河山、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如:长江的雄伟气势、西湖的迷人风采、南疆的丰富物产、赵州桥的古老美丽、清明上河图水墨淡色的古都风光等, 表现了大自然的秀丽多姿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但学生多数不能亲眼目睹教材中的美景, 只能借助课文中的文字描述和插图想象美景, 不能真切地感受到那种身临其境的直观的、动态的自然美。

因此, 在教学中可凭借多媒体的再现功能, 跨越时间和空间, 带领学生在课堂内, 任意浏览、欣赏各地自然风光, 真切感受、体验自然美。如在学《桂林山水》一课时, 让学生体会山的“奇峰罗列, 形态万千”与“峰峦雄伟, 连绵起伏”的不同, 只靠想象很难区分。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地体会其不同以及桂林的山“重峦叠嶂, 绮丽清秀”的美感, 播放一段媒体录像帮助学生理解体会“山形之奇、色之翠、山之险”的自然之美。在播放美妙的画面时伴随着轻柔、悠扬的旋律, 师生一起走进桂林山水, 欣赏桂林山水, 在心中留住桂林山水。

二、形声结合, 感受情感之美

文章总是要直接或间接传达出作者的感情的, 读书的过程其实是读者接受作者传情的过程, 读者往往以自己的感情去悟情、融情, 达到与作者的共鸣。而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在特定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的影响下的特定情感的表达。因此, 在学生正要接触作品时, 有经验的教师善于创设情感氛围, 善于带领学生置身于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中, 使学生进入“共振”的境界。然而, 受时代阅历、特别是情感体验的限制, 作品情感与学生情感上的参差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教学设计要从情感出发, 以情感作为敲门砖, 以情击情, 才能叩击心灵。

如教学《月光曲》时, 教师首先应利用计算机媒体调控自如的优势, 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月光曲》, 学生边欣赏美妙的音乐, 边体会那种月光如水的感觉。以特殊的情境, 点燃心灵情感的火花, 将学生的情感引入轨道, 引起审美共振。

三、图文结合, 展现创造之美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之一, 丰富的联想能诱发创新意识且驱动创新思维,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在语文美感教育中, 我们也必须注意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还要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 使学生进入创造美的阶段。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选择恰当的现代媒体使学生能够投入到和谐、愉悦、民主的学习氛围中, 进而启发他们运用掌握的技巧去创造美, 从而逐步提高他们创造美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秋天的雨》一课的学习过程中,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秋天众多的景物:美丽的田野、硕果累累的果树、准备过冬的小动物等, 增加学生对秋天的感性认识。在本课的拓展学习时, 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展开想象, 去进一步发现秋天的美, 感受秋天的美, 用手中的画笔描绘自己心中的秋天。通过进行拓展想象, 提高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从而使学生的审美感受和审美创造主动化, 现实化。

四、影音结合, 创设情境之美

随着建构主义和情境认知理论的发展, 教学情境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日益受到学者和教师的广泛关注。教师通过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 作用于学生的心理, 使其产生积极的内在体验, 激励学生积极探索和大胆创新, 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现代课堂改变了以往教师、书本的单调模式, 将各种具体和真实的事、物、景呈现给学生, 而运用多媒体网络创设教学情境, 使学生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学习, 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学习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时, 播放一段西湖风光的优美画面, 引导学生进入画境: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 西湖水波荡漾, 波光闪闪, 十分美丽;在雨幕笼罩下, 西湖周围的群山, 迷迷茫茫, 若有若无, 非常奇妙。再适时恰当地提出阅读要求, 使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 走进作品去领悟, 从而获得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愉悦感受。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感教育 篇9

一、借助文学作品感知艺术美

审美教育属于美学范畴。文学作品是一种精神产物, 是人化了的自然, 是情景的契合统一, 富有图画美。在热烈明丽、盎然蓬勃、凄凄惨惨、温馨静谧的意境中无不或展示了诗人昂扬奋进的精神, 或透露了作品落寞感伤的情怀, 或表现了作者恬淡宁静的志趣。对于作品, 笔者认为从审美的角度引导学生品味情境交融的意境美实在是一个妙法。 曹操 《观沧海 》中的诗句“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诗人从全境写起, 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一个 “何”字, 一个叠词 “澹澹”, 表达了诗人惊讶、赞美之情, 情境交融, 给人一种壮丽的享受, 一种坚定倔强的感觉。 特别是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创造出一个开阔宏伟的意境, 更是雄壮有力地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气魄, 让人深受其熏陶, 感受到雄伟的力量、壮美的魅力, 从而给人以生活的热情, 学习的动力。可见, 通过作品画面的赏析, 可以将无形的词句变化成有形的图画, 通过想象, 学生在头脑中构成一幅意境优美的图画, 形成一种内化的情感力量, 诱发他们深厚的情感体验, 激发他们品味自然、社会、人生的美好, 激发他们的凌云壮志。

还有教学胡适的《我的母亲》片段, 可以这样安排, 先出示多媒体课件:“整体感知课文, 思考问题:1.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2.表现了母亲什么品格?3.对‘我’有哪些影响?”接着学生阅读课文、查资料、分组讨论, 然后让学生代表回答问题:“本文写了母亲三方面的事: (1) 对‘我’的管教; (2) 作为当家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 (3) 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师:“从这些事情表现母亲什么品格?”生:“这些方面表现母亲严格、仁慈、宽容又刚气的品性。”师:“你们认为母亲对作者有哪些影响?”生:“有深远影响, 让作者在以后的茫茫人海中学会管教自己, 善待人, 宽恕人, 体谅人。”通过让学生阅读作品, 引导他们思考问题, 感受这位母亲的伟大之处, 那无比深挚的爱, 学习这位严师慈母的高尚品格,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之情, 领略人性的光辉之美。可以说胡适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她成功地培养儿子成才, 真是农村母亲作家儿子。我们知道作为母亲让儿子长高长胖就不难, 但培养儿子成才并不是一件易事, 而且是在这样一个既是23 岁就失去丈夫又是当家后母的家庭中, 这种生活的痛苦, 作者说:“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可见母亲遭受的坎坷与痛苦实在太多了, 也见母亲的意志力之坚韧, 表达作者对母亲的痛惜和敬爱之情。所以, 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作品感受母亲这种仁慈、坚韧、刻苦、宽容又刚气的美 (因为现在好多学生心理脆弱吃苦精神差) , 这种善待别人、体谅别人的好品性。

作品的美是一种潜在的引导力量, 初中教材中大量的文学作品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审美客体, 这些审美客体既有美的也有丑的。如多情的梧桐, 笔直的白杨, 缠绵的杨柳, 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富贵的牡丹, 没有文化却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的阿长, 坚韧不拔照亮人类精神殿堂的盲聋哑人海伦·凯勒, 启示世间真理、给人以深切关爱的莎莉文老师,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的五柳先生, 浩然正气、视死如归的文天祥, 纯朴厚道的中年闰土, 尖酸刻薄的杨二嫂, 这些栩栩如生的形象, 或美或丑, 作者或讴歌或鞭挞, 无不留下美的丑的艺术。教师正应借助这些或美或丑的客体, 进行正反对比, 实行有效的美感教育。

二、借助语言品味意境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清代桐城派古文家姚鼐就曾说过:“文章之精妙不出字句声色之间, 舍此便无可窥寻。”文学的语言是与思想内容完美统一的。而作品的思想内容主要通过语言这一载体展示给读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品味作品的语言, 能加深学生对语言丰富内涵的感悟, 从而内化在他们的语言世界中, 于潜移默化中被感染、被熏陶, “如春风解渴, 如和气消水”, 最后化为泉源, 自然流注于笔调之间, 而且在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的同时增强他们的审美体验和语感。比如,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 在诗人的笔下承天寺的月夜显得格外的美:“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当诗人“步于中庭”的时候, 目光为满庭月光所吸引, 引起一种错觉:“积水空明”, 空明得看清横斜交错的各种水草。抬头一看, 看见了竹柏, 同时也看见了碧空的皓月, 这才醒悟过来:原来不是“藻、荇”, 而是月光照出的“竹、柏”的影子!“月光如水”的比喻运用之妙, 意境之美, 令人惊叹不已。月影之真之美如诗如画, 跃然纸上, 月色之美, 令人“惊异”, 但被贬谪的悲凉, 人生的感慨, 赏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感情尽在其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个“闲”字反衬出别人是忙人, 更点出作者此时的旷达心境。这种意境, 如果没有诗人细致入微的体察、感悟, 是难以摹状的, 真是语言美, 意境更美。还有, 在周密的笔下, 钱塘江的雄奇壮丽尽显:“方其远出海门, 仅如银线;既而渐近,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大声如雷霆, 震撼激射, 吞天沃日, 势极雄豪。”作者正是由远及近地观察, 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这种雄壮美。在教学中正是要渗透这种美感教育, 让学生在多次的品味中领会、理解作品语言的丰富内涵, 在“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中得到熏陶, 从而增强审美体验, 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这就是在指导学生阅读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的感悟中进行审美体验。我们知道文学作品的美是一种潜在的引导力量, 这种引导力量能够影响和改善人们的意识和行为。作品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令人陶醉其中, 这些美的事物, 只有当阅读者通过深入感受、切实体察、终于发现的过程后, 才可能化为他的审美情感。因此, 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 逐渐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引起强烈的感情共鸣, 并产生情绪的激动和感觉的快适, 达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

三、让学生深入生活, 在生活中发现美、汲取美

美, 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关心生活、深入生活, 就能时时发现美, 感受美, 经常汲取美。因此, 应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是复杂多变的, 生活中的人更是千奇百异。教师在不回避丑恶的同时, 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学会思考, 学会感悟, 多了解、思考生活中的人和事, 听一听他人怎样与别人交谈, 看一看他人怎样待人接物, 学一学他人的文明举止, 做一做他人助人为乐的事, 在耳濡目染中学会辨别是非, 分辨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 培养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 为写作积累素材, 为审美创作奠定基础。同时应引导学生多深入自然, 了解自然, 多与自然建立亲密友好的关系。自然界中的山山水水, 花草树木, 花鸟虫鱼以及人文景观, 或大或小, 或动或静, 或有生命或无生命, 多姿多彩, 层出不穷, 其中蕴藏着无限的生机。看到壮阔的大海则会心旷神怡, 满怀希望;看到雄奇的山峰则会豪情壮志, 信心百倍, 这种自然的魅力让人陶醉其中。教师不仅要挖掘文本中的美, 而且要引导学生热爱自然, 深入自然, 关注自然, 并在自然中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 让学生在欣赏山川河流的壮丽气势、云霞暮霭的奇妙变幻、花草虫鱼的美丽多姿中陶冶自己的性情, 获得写作的灵感。

谈中学古典诗词教学中的美感教育 篇10

下面, 笔者试图从诗词的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和结构美四方面对诗词的美感教学作一些探索。

一、引导学生认识诗词中的形象美

别林斯基说:“诗人用形象来思考, 他们不证明真理, 却显示真理。”形象是意境的基础, 诗词所创造的是美的形象。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竹外桃花三两枝”“映日荷花别样红”所显示的是自然美;而“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小园香径独徘徊”“相逢何必曾相识”所显示的则是社会美。

诗词中人物精神方面内在的心灵美必然表现到外部, 产生语言和行为的美。对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感知, 因为感知是美感的门户。诗词课文中展现了不少具有心灵美的光辉形象。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认识诗句中隐含的形象, 从正面人物身上得到美的感受, 理解诗人通过多种手法对生活中假、恶、丑的本质性的揭露、嘲讽与批判, 实际上是从反面对美进行了推崇与赞美, 因而使其作品具有一种特别的审美价值。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剖析各种不同人物的性格、心理, 这就能引导学生从形象的对比鉴赏中体验和认识这些艺术形象内涵的社会意义, 从而更全面、更深刻地感受诗人的创作意图。

二、诱导学生领悟诗词中的意境美

诗歌 (尤其是古典诗词) 主要是通过创造意象和意境来传达思想感情的。意象是局部的、具体的, 而意境则是整体的、空灵的。情景交融是意象和意境的共同特征, 这是诗人在创造意象和意境时所努力追求的。情景交融, 不仅能反映客观生活的本质真实, 也能产生审美活动中的情感体验, 所以意境优美的诗词作品, 其感染力特别强。它会启发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 进入到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无限丰富和广阔艺术空间, 因而这种想象和联想产生的美感并不比作者笔下出现的形象美逊色。

下面举个例子来说明。王维《鸟鸣涧》对友人皇甫岳居云溪的景色这样描绘:“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深涧中。”这里写了寂静山林中的几种景象:落花、空山、月出、鸟鸣、深涧。这几种景象都是客观存在的, 但一经组合就传达出诗人一种独特宁静的心境, 因此这几种景象在这里也是主观的, 是诗人王维眼里心里的景象, 是他所感受到的, 是带着感情色彩的, 这就构成了诗的意象。这几种意象连缀融合而创造出的诗的意境是一种宁静幽远的艺术境界。吟咏体味, 就会感受到这宁静并非死寂, 而是充满生机、隽永有味的, 它充分显示了迷人的自然美的诗意和风致, 因此我们又感受到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一颗诗心, 体味出诗境的温馨与优美。

中国古代诗歌十分重视对雄浑、俊逸、典雅、含蓄等境界的追求, 这些意境是生活形象通过作者的主观意图而创造出来的, 教师只有恰当地加以点拨, 学生胸中才能产生神奇的美感, 若能再辅之以读读、想想、议议, 就能移入情感, 把学生带进诗的氛围, 使其如历其境, 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了诗的内涵。

三、引导学生欣赏诗词的语言美

中国古典诗歌是最注重精练和含蓄的, 五言绝句只有20个字, 七言绝句只有28个字, 词中的小令也是二三十个字的居多;古体诗和排律比较长, 但上百句也很少。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精练和意蕴的深厚, 在世界诗歌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中国古代诗人抒情绘景特别注重字斟句酌。唐代皮日休说:“百炼成字, 千炼成句。”“郊寒岛瘦”, 指的就是孟郊、贾岛特别讲究字句的干练、洒脱、清峻。读文章要找“文眼”, 鉴赏诗要寻“诗眼”。教师要抓住精彩传神之处, 抓住“诗眼”, 带领学生赏析, 学生才能顿觉“全诗生辉”“境界全出”。例如骆宾王的《咏鹅》一诗:“鹅, 鹅, 鹅, 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仅仅18个字, 他就把水面上曲颈向天高歌的白鹅形象描绘得活脱脱, 使人如见鹅形、如闻鹅声。教师可抓住“歌”字, 结合想象“浮”“拨”的情景, 理解动态美与天然色彩美的融合, 进而启发学生想象不尽之景 (鹅的自在自游) , 思索不尽之意 (追求自由生活的情怀) 。

绘画能表现色彩, 但不能描摹声音;音乐能表现音响, 却不能表现颜色;诗歌则既能绘声又能绘色。诗中有画的情趣, 诗中有音乐的音响效果。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句诗中, 用“黄、翠、白、青”四种色调写了绿柳上的黄鹂和蓝天上的白鹭, 织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景。这些绮丽的诗句都须欣赏玩味, 想象补充, 把赏析过程当做带领学生进行“想象画”的过程。

四、指导学生理解诗词的结构美

诗词的结构形式美是特别明显的:分行排列的整齐美, 阶梯式诗歌的错落美, 长篇叙事诗的铺排美, 某些诗歌因复沓而产生的回环美……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 在语言形式上十分讲究对称形式美, 这从字数、句数、分章、分阙都可看到。它们犹如建筑物, 具有均衡美;而且个中又有变化, 并不流于平板。

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的对称形式美有数量的、方位的、色彩的、节奏的;而且还表现在飞禽、山川、空间与时间等方面。短短的28个字, 形成两组对仗, 表现了十分巧妙的对称关系, 包含着相当丰富的自然美的情趣和形式美的感染力, 实现了自然的“人化”。

诗词形式美表现得很全面:整齐与节奏;对称与均衡;主从与层次;多样与统一。就拿多样统一来说吧, 律诗八句, 句句五言或七言, 而且中间两联对仗, 表现为整齐美;首尾两联不讲对仗, 又是变化美。平仄声, 二、四、六分明, 是整齐美;一、三、五不论, 是变化美。每首律诗都寓变化于整齐之中, 既有对比, 又有调和, 这就形成了多样统一美。

我们讨论以上这四个方面, 是为了根据诗词本身的特点, 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美感能力、审美水平, 从而推动其进行美的创造, 达到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的高度统一、高度和谐, 进而改进我们的韵文教学, 把韵文教学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地。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感教育 篇11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渗透 美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34 0010

所谓美感教育就是审美教育,是通过审美实践有意识地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使人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它可以使人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以美的方式感受、认识世界并改造社会,从而促进鲜活个性的张扬和发展,达到净化心灵、升华情感的目的。美感教育基本上是一个潜移默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那么,怎样让美育渗透于课堂中呢?其实美就在周围,四处可见。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精彩的文本,丰富的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可资可鉴可创的审美客体。

一、借助文学作品感知艺术美

审美教育属于美学范畴。文学作品是一种精神产物,是人化了的自然,是情景的契合统一,富有图画美。在热烈明丽、盎然蓬勃、凄凄惨惨、温馨静谧的意境中无不或展示了诗人昂扬奋进的精神,或透露了作品落寞感伤的情怀,或表现了作者恬淡宁静的志趣。对于作品,笔者认为从审美的角度引导学生品味情境交融的意境美实在是一个妙法。曹操《观沧海》中的诗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诗人从全境写起,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一个“何”字,一个叠词“澹澹”,表达了诗人惊讶、赞美之情,情境交融,给人一种壮丽的享受,一种坚定倔强的感觉。特别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创造出一个开阔宏伟的意境,更是雄壮有力地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气魄,让人深受其熏陶,感受到雄伟的力量、壮美的魅力,从而给人以生活的热情,学习的动力。可见,通过作品画面的赏析,可以将无形的词句变化成有形的图画,通过想象,学生在头脑中构成一幅意境优美的图画,形成一种内化的情感力量,诱发他们深厚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品味自然、社会、人生的美好,激发他们的凌云壮志。

还有教学胡适的《我的母亲》片段,可以这样安排,先出示多媒体课件:“整体感知课文,思考问题:1.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2.表现了母亲什么品格?3.对‘我有哪些影响?”接着学生阅读课文、查资料、分组讨论,然后让学生代表回答问题:“本文写了母亲三方面的事:(1)对‘我的管教;(2)作为当家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3)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师:“从这些事情表现母亲什么品格?”生:“这些方面表现母亲严格、仁慈、宽容又刚气的品性。”师:“你们认为母亲对作者有哪些影响?”生:“有深远影响,让作者在以后的茫茫人海中学会管教自己,善待人,宽恕人,体谅人。”通过让学生阅读作品,引导他们思考问题,感受这位母亲的伟大之处,那无比深挚的爱,学习这位严师慈母的高尚品格,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之情,领略人性的光辉之美。可以说胡适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成功地培养儿子成才,真是农村母亲作家儿子。我们知道作为母亲让儿子长高长胖就不难,但培养儿子成才并不是一件易事,而且是在这样一个既是23岁就失去丈夫又是当家后母的家庭中,这种生活的痛苦,作者说:“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可见母亲遭受的坎坷与痛苦实在太多了,也见母亲的意志力之坚韧,表达作者对母亲的痛惜和敬爱之情。所以,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作品感受母亲这种仁慈、坚韧、刻苦、宽容又刚气的美(因为现在好多学生心理脆弱吃苦精神差),这种善待别人、体谅别人的好品性。

作品的美是一种潜在的引导力量,初中教材中大量的文学作品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审美客体,这些审美客体既有美的也有丑的。如多情的梧桐,笔直的白杨,缠绵的杨柳,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富贵的牡丹,没有文化却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的阿长,坚韧不拔照亮人类精神殿堂的盲聋哑人海伦·凯勒,启示世间真理、给人以深切关爱的莎莉文老师,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的五柳先生,浩然正气、视死如归的文天祥,纯朴厚道的中年闰土,尖酸刻薄的杨二嫂,这些栩栩如生的形象,或美或丑,作者或讴歌或鞭挞,无不留下美的丑的艺术。教师正应借助这些或美或丑的客体,进行正反对比,实行有效的美感教育。

二、借助语言品味意境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清代桐城派古文家姚鼐就曾说过:“文章之精妙不出字句声色之间,舍此便无可窥寻。”文学的语言是与思想内容完美统一的。而作品的思想内容主要通过语言这一载体展示给读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品味作品的语言,能加深学生对语言丰富内涵的感悟,从而内化在他们的语言世界中,于潜移默化中被感染、被熏陶,“如春风解渴,如和气消水”,最后化为泉源,自然流注于笔调之间,而且在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的同时增强他们的审美体验和语感。比如,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在诗人的笔下承天寺的月夜显得格外的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当诗人“步于中庭”的时候,目光为满庭月光所 吸引,引起一种错觉:“积水空明”,空明得看清 横斜交错的各种水草。抬头一看,看见了竹柏,同时也看见了碧空的皓月,这才醒悟过来:原来不是“藻、荇”,而是月光照出的“竹、柏”的影子!“月光如水”的比喻运用之妙,意境之美,令人惊叹不已。月影之真之美如诗如画,跃然纸上,月色之美,令人“惊异”,但被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感情尽在其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一个“闲”字反衬出别人是忙人,更点出作者此时的旷达心境。这种意境,如果没有诗人细致入微的体察、感悟,是难以摹状的,真是语言美,意境更美。还有,在周密的笔下,钱塘江的雄奇壮丽尽显:“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作者正是由远及近地观察,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这种雄壮美。在教学中正是要渗透这种美感教育,让学生在多次的品味中领会、理解作品语言的丰富内涵,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得到熏陶,从而增强审美体验,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这就是在指导学生阅读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的感悟中进行审美体验。我们知道文学作品的美是一种潜在的引导力量,这种引导力量能够影响和改善人们的意识和行为。作品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令人陶醉其中,这些美的事物,只有当阅读者通过深入感受、切实体察、终于发现的过程后,才可能化为他的审美情感。因此,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逐渐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引起强烈的感情共鸣,并产生情绪的激动和感觉的快适,达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

三、让学生深入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汲取美

美,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关心生活、深入生活,就能时时发现美,感受美,经常汲取美。因此,应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是复杂多变的,生活中的人更是千奇百异。教师在不回避丑恶的同时,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感悟,多了解、思考生活中的人和事,听一听他人怎样与别人交谈,看一看他人怎样待人接物,学一学他人的文明举止,做一做他人助人为乐的事,在耳濡目染中学会辨别是非,分辨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培养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为写作积累素材,为审美创作奠定基础。同时应引导学生多深入自然,了解自然,多与自然建立亲密友好的关系。自然界中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花鸟虫鱼以及人文景观,或大或小,或动或静,或有生命或无生命,多姿多彩,层出不穷,其中蕴藏着无限的生机。看到壮阔的大海则会心旷神怡,满怀希望;看到雄奇的山峰则会豪情壮志,信心百倍,这种自然的魅力让人陶醉其中。教师不仅要挖掘文本中的美,而且要引导学生热爱自然,深入自然,关注自然,并在自然中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让学生在欣赏山川河流的壮丽气势、云霞暮霭的奇妙变幻、花草虫鱼的美丽多姿中陶冶自己的性情,获得写作的灵感。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让美渗透于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会多观察,开启思维,边掘边取,在审美中学会创造,在创造中提高审美能力,相信语文教学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美感教育 篇12

美的来源在于形象直观。黑格尔在《美学》中认为“形象是美的母体”, 美感教育离不开形象, 离开形象对视觉的直观刺激, 美感教育必然是虚无的。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利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展现鲜明形象是渗透美感教育的必由之路。在投影、幻灯、录像、VCD影碟等多媒体协助下, 课堂上同学们随时都可感受美的形象, 在自然、社会千变万化美的形态中把握美的真谛。

在讲授七年级思想政治《我们伟大祖国》这一课时, 为激发同学们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增强他们对形象美的感悟能力, 我从美感教育的感性认识角度来设计这一节课。伴随着柔美、悠扬的旋律, 一幅幅画面通过录像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风光明媚、秀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天蓝水澈、野趣盎然的九寨沟;气势恢宏、人杰地灵的东岳泰山;波光粼粼、水美鱼肥的太湖美景……随着同学们一阵阵惊喜的赞叹声, 他们陶醉于我们伟大祖国美丽的大自然风光中, 爱国主义情感激荡胸襟, 美的情致油然而生。通过现代电教手段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美感教育, 让同学们在美的情境中净化纯真的心灵, 在美的氛围里升华质朴的思想。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通过电教手段展现鲜明形象, 营造审美意境, 一方面使同学们深入地掌握了课本知识, 增强德育功能;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审美过程中, 提高审美情趣, 增强了美感领悟能力。在这德育、美育双向交汇过程中, 现代化的电教手段起着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中介作用。

●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感悟美的声律

美的感受、美感教育是个多维体、全方位的感知过程。形象直观作为美感教育的起点必然要向广阔处拓展、纵深处深入。对听觉系统而言, 感受美的只能是声律美, 尤其表现为音乐美。现代化音响系统进入政治课课堂无疑为教学情趣的渲染、审美情感的激发、声律美的感悟起着极其重要的媒介作用。

在七年级思想政治《集体力量大》这一课教学中, 为了营造团结向上、众志成城的教学情境, 我选择了音乐导入的手法。我用VCD影碟光盘播放了流行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 随着激昂的旋律、跃动的音符, 同学们在情感上达到共鸣, 在音乐美的情境中得到陶冶。同学们进入了教学情境, 我也因势利导地引入正课。在教学过程中讲述“团结就是力量”这个问题时, 我又利用影碟机播放了一首MTV《团结就是力量》。明晰的画面、铿锵的节奏、气势磅礴的主题, 加深了同学们对课文知识结构的理解, 同时在雄浑的音乐意境中领略手手相连、心心相映的崇高美。

思想政治课要有感召力就必须具有感染力, 具有感染力就必须渲染音乐美的教学情境。在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现代音响系统拓展了学生音乐美感的欣赏和感悟能力, 增强了政治课的感染力, 使德育和美育有机地统一起来, 在道德感化中熏陶美的情趣, 在美的境界里陶冶美的心灵。

●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剖析美的结构

美感的欣赏力、理解力和创造力在于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不断丰富和逐渐积淀, 美感教育必然由感性领悟发展到理性剖析。分析美的结构是理解美感教育不断深化的表现。现代化电教手段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剖析美感生成的主客体结构起着极其重要的负载作用。运用电教手段, 在理性剖析层面上, 一方面理解了审美对象的自然属性、社会背景和内在结构;另一方面理清了同学们审美心理结构, 激发更深层的审美愉悦感, 使美感教育达到一个更高阶段。

在八年级思想政治《奴隶社会科学文化成就》这一课的讲述中, 为了使同学们对奴隶时代文化成就有形象直观的认识, 我从激发同学们的审美情感入手, 用投影器放映了古希腊雕塑精品《断臂维纳斯》的图片。同学们失望的神情不禁写在脸上, 显然他们没有相应的审美底蕴, 没有找到美感支点。我及时通过录像向同学们强调古希腊的审美观点:“美的表象呈现人的光辉”。法国罗丹在《艺术论》中强调:“维纳斯惊人的美不在于媚俗, 而在于清俊的面庞下体现女性的自尊、人格的高贵。维纳斯的意义对历史而言不亚于《人权宣言》。”同学们了解维纳斯塑像的内在结构和历史背景后又重新注目于图片。我接着向同学们分析审美心理结构:美在于无限和有限的统一, 在于残缺和完美的辩证, 美不仅在于赏, 而且在于想。维纳斯臂断了, 残缺了, 但却给人提供了丰富的想象余地。继而, 残缺的维纳斯在同学们的审美心理中完善起来。我又用录像播放了多组艺术家重塑双臂的维纳斯, 冷峻的、沉思的、羞涩的、行动的……一千个欣赏者就有一千个心目中的维纳斯。利用现代化电教手段对美感结构的分析让同学们由被动的美的欣赏者发展为美的发现者和美的创造者, 更深入地体会美的情致。另一方面, 利用电教手段介绍艺术品的历史背景,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强化理性分析, 使智育和美育达到和谐的统一, 在美的情境中, 深刻地认识到奴隶社会创造了人类早期文明的知识。

●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体味美的神韵

美的神韵是内涵与形式共同创造出来的有机结构的灵魂, 是审美情境中的最高境界。神韵在美的意境中具有含蓄性、联想性、无限性、象征性等特点。在政治课美感教育的协助下, 在优美的音律、鲜明的形象中, 美的神韵飘然而出。

神韵美的体味在于想象力的丰富、扩散型思维的拓展。在八年级思想政治《封建社会衰落和资本主义萌芽》这一课中, 为体现新兴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在艺术作品中的显现, 我通过录像机向同学们放映了著名画家达·芬奇经典作品《蒙娜丽莎》的专题片。在放映过程中, 发现同学们对蒙娜丽莎的微笑很感兴趣。有学生问我微笑中隐含着什么, 我结合课本内容阐述了《蒙娜丽莎》的历史意义, 指出一位资产阶级女市民朴素的衣着, 慈善微笑表明新兴资产阶级的自信和反封建的人文主义精神。当即有学生表示反对, 认为答案不仅如此。我收集了同学们的反馈信息, 答案五花八门, 有的认为是慈母的关切;有的认为是思念亲人的真情流露;有的认为是领略自然美景的愉悦;甚至有的认为是达·芬奇变型自画像, 微笑是自嘲意味。针对同学们的理解, 我做了总结:《蒙娜丽莎》为什么魅力永存?微笑为什么永恒?关键在于这一幅画的神韵美, 微笑之中留有广阔的联想余地。在同学们审美体验中, 结合各自审美心理结构, 会得到各自不同的美感。同学们在美感教育中, 通过联想体验艺术作品的神韵美, 在有限的画卷中感受无限的美的世界。

神韵美在美感生成中除体现联想之外, 还表现为深刻的象征意味, 象征载体越浓缩, 象征空间越广阔, 神韵美的体验就越强烈。在初一思想政治《不忘师恩》这一课教学中, 为表达对老师的崇敬, 我用影碟机播放流行歌曲《好大一棵树》。随着流动的画面、动人的旋律, 我很自然地把“头顶一片天, 脚踏一方土”的大树演绎成老师的象征。随即我问学生:大树除象征老师之外还象征着什么?同学们凝神思索, 纷纷说出自己的理解, 有的认为象征质朴的农民;有的认为象征辛勤的劳动者;有的认为象征历史沧桑的祖国;有的俏皮地认为没有象征, 只是一棵大树。在总结中我找出象征歧义性正是美感教育的神韵所在, 神韵美的体味是美感教育的升华。在现代化电教手段的配合下, 同学们在美的情境中感悟美的神韵, 在想象体味中体验人生。

上一篇:一拖多下一篇:服务接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