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研究过程

2024-11-03

学位论文研究过程(精选12篇)

学位论文研究过程 篇1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学识功底、学术造诣、逻辑思维能力、文字修养水平和科学探索精神的综合反映, 是研究生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的集中表现, 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随着近几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 如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特别是提高硕士学位论文质量, 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1]

强化过程管理, 建立科学、规范的质量保证体系和监控机制, 是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学位论文工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从选题开始到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评阅、论文答辩, 到最后学位评定, 包括一系列相互衔接而又密不可分的环节。在论文形成的各个环节建立质量监控和保证制度, 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并反馈和处理有关信息, 通过规范化、科学化的过程管理, 保证学位论文质量。

一、学位论文过程管理分析

(一) 做好学位论文选题

选题是学位论文成功的关键。做好学位论文选题是完成一篇高水平学位论文的首要和关键环节, 关系到学位论文的成功。

1. 选题要有创新性。

创新性是论文质量的生命所在。创新性体现对研究课题的新见解, 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重视相关领域的学术动态, 瞄准学术前沿, 密切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既要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又要有一定的探索性和深度,

2. 选题要具体。

选题的灵魂在于论文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 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位论文的整体水平。论文选题要范围适宜、目标明确。盲目求“大”是研究生尤其是文科类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选题过大, 超出了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和研究能力, 难以进行深入的、创新性的研究。

(二) 实施开题报告制度

开题报告是学位管理部门对论文质量进行监控和管理的第一个环节, 也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我校要求举行公开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 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分析;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案;进度安排;预期目标;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主要参考文献, 等等。评审小组听取报告人的陈述与答辩, 对开题报告进行考核评定, 通过者进入学位论文研究、撰写阶段, 未通过者在三个月内再次进行开题报告答辩。通过开题报告, 可以集思广益, 博采众长, 对课题进行更加科学的论证, 有利于学位论文工作的开展。[2]

(三) 完善中期检查制度

学位论文撰写工作进入中期阶段, 要及时了解学位论文的课题研究进度, 中期检查是必要和重要的。研究生在答辩前五个月左右进行中期检查告会, 学生向导师, 以及有关教师汇报自己论文的写作进展情况。中期检查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 并规划好学位论文后半期的工作, 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审查关。我校通过研究生学院工作人员抽查和专家督导组检查等方式, 落实中期检查制度, 发挥中期检查承前启后的作用。

(四) 加强学位论文评阅

论文评阅是学位论文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有效途径。

首先,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阅指标体系。客观公正的论文评价, 应建立在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之上。[3]我校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学位论文评审指标体系, 在评阅意见书上, 明确列出论文选题、论文的创新性、论文的写作和组织等方面细化评分指标, 要求评阅专家严格按照评阅指标体系进行评审。科学合理的评阅指标体系, 有利于实现论文评阅意见的客观性, 减少非学术因素对论文评阅的干扰, 准确地反映出学位论文的质量, 这是实现论文科学评价的前提条件。

其次, 实行硕士学位论文抽查盲审制度。我校硕士学位论文评阅根据不同的学科专业, 采取不同的比例进行随机抽查。抽查的论文由我校学位办公室根据学科特点送到不同的学校进行匿名盲审。抽查盲审制度, 避免了学位论文评审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 保证学位论文评审的客观性和严肃性, 对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起到了积极的监督作用。[4]

(五) 严格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是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 只有严格答辩程序才能真正起到控制论文质量的作用。我校规定答辩委员会由5或7名相关学科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论文指导教师不参加答辩委员会。论文答辩会坚持学术民主的原则, 以公开方式进行。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答辩会;答辩人报告;答辩委员会成员提问, 答辩人回答问题;答辩委员会内部会议;宣布答辩委员会决议。

(六) 重视学位评定工作

学位论文答辩结束后, 从论文作者和导师来讲, 学位论文工作告一段落。但从学校学位管理的角度, 学位论文工作还没有结束。学位评定是学位论文工作的最后环节。我校的学位评定委员会分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和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两个层次, 对学位授予的重要依据———学位论文进行最后把关审查。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学位申请者的学位论文和评定材料, 对学位论文出现的问题, 以及学位管理工作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 决定授予学位, 至此, 学位论文工作才算最终结束。

二、影响学位论文过程管理的相关因素分析

(一) 学科建设是学位论文质量的基础

大学是以学科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学术组织,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都是以学科为基础进行的, 学科水平反映了一所大学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学科建设是研究生培养的依托和平台, 学科建设的水平决定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学位论文质量。高水平重点学科是孕育优秀学位论文的肥沃土壤。截至目前, 我校有52篇论文被评为河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其中38篇分布在我校的省级重点学科, 占总数的73%。由此可见, 学科建设是影响学位论文质量的基础性因素, 加强学科建设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中之重。

(二) 导师队伍是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 在学位论文工作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导师的水平直接影响指导学位论文的质量[5]。

1. 导师遴选。

研究生导师是培养研究生的一个重要岗位, 按需设岗, 按岗聘任, 由以招生任务定岗定编转为从学科需要定岗定编, 打破导师终身制, 实行优胜劣汰的聘用制。[6]

2. 岗位培训。

岗位培训是导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 实行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相结合的岗位培训制度。我校对新增硕士生导师进行岗前培训, 明确研究生培养目标和要求, 交流研究生培养经验, 掌握研究生培养制度和培养规律, 更好地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 还对已培养硕士生的导师进行多种形式的在岗培训、交流, 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

3. 岗位考核。

通过招生资格审核、师生双向选择等, 对硕士生导师招生、培养、论文指导等进行考核, 引入竞争过程的动态管理, 确立激励与淘汰并举的考核原则, 有效地激发导师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三) 学位管理是学位论文质量的保障

1. 加强学位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

近年来我校先后修订了《燕山大学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燕山大学学位论文撰写规范》、《燕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查评阅暂行实施办法》、《燕山大学研究生培养校院两级管理暂行办法》、《燕山大学研究生与指导教师互选办法》等一系列符合我校实际的学位管理规章制度, 从制度上加强学位论文的监控和管理。

2. 实行校院两级管理, 调动各方积极性。

燕山大学学位办公室是学校层级的学位管理部门, 负责全校的学位管理等具体职能。二级学院一般设有研究生管理科, 配备专职管理人员, 负责本学院研究生学位管理等工作。

3. 提高管理人员管理水平。

提高学位管理的水平归根结底在于提高学位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学习、培训、调研、交流等多种方式, 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在信息化时代, 信息技术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尤为重要。我校先后多次对工作人员进行计算机技术等现代教育方式的培训, 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三、结语

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 也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近年来硕士研究生连续扩招,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滞后于研究生招生的速度, 研究生培养质量在一定范围内有下降的趋势。加强对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中期报告、评阅、答辩和学位评定等全过程进行管理, 并从学科建设、导师队伍、学位管理等影响学位论文过程管理的因素进行探索, 不断提高硕士学位论文质量。

摘要:本文结合燕山大学学位管理实际, 从过程管理的角度对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中期报告、评阅、答辩和学位评定等全过程进行思考。创新点在于把学位评定作为学校层面上学位论文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更加重视学位评定对学位论文质量的作用, 并就学科建设、导师队伍、学位管理等因素对学位论文的过程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过程管理,硕士学位论文,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吴宏翔, 顾云深.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 (12) :22-26.

[2]李阿利.从加强管理着手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1, (2) :71-73.

[3]陈勇, 王道红.保证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过程管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2004, 21, (4) :88-89.

[4]廖薇, 梁晓珍, 陈媛.加强过程管理, 提高硕士学位论文质量[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2005, 22, (4) :86-87.

[5]鲁萍.对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思考[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9, 18, (11) :120-121.

[6]陈勇, 王道红.试论影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两个因素[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4, (11) :58-61.

学位论文研究过程 篇2

一、硕士毕业论文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选题匆忙,开题把关不严。开题报告是对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和监控的首要环节,不仅关系到学位论文的质量,还关系到论文能否做得下去的问题。但目前很多研究生临近开题才与导师协商论文选题,导致开题报告时文献综述不全面,无具体的实施方案,出现选题过大,甚至个别选题偏离本学科范畴的现象。另外,开题报告无统一规范的评判标准,有的考核老师提问随意,缺乏实质内涵,未能切实起到发现问题、及时纠偏的作用,开题报告把关不严。

2.中期检查流于形式。中期检查是保证论文研究进度的一个重要措施,对硕士研究生和导师的一种潜在督促。中期检查时一般要求研究生填写中期检查报告,对前一阶段论文所做的工作及阶段性成果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明确后期的研究计划。在实际考核过程中,往往研究生填完中期报告导师审核签字就算通过,没有组织严格规范的考核,中期检查流于形式。

3.论文撰写研究生态度不端正。研究生是硕士毕业论文的执行者,研究生的态度直接关系着硕士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但目前很多研究生只关心就业,从入学起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与就业有关的资格考试或实习中,忽视自己的研究能力的锻炼,对自己的硕士论文要求低。平时很多研究生对科研研究或科研工作处于放松状态,对硕士毕业论文的撰写不够重视,导致硕士毕业论文整体结构不合理,工作量不足,实验数据缺乏,格式混乱。甚至有的研究生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存在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的现象。在学位论文最后阶段,研究生往往对评审专家提出的意见置之不理,不再花精力对论文进一步修改,导致硕士毕业论文质量不能提高。

4.导师指导力度不到位。硕士研究生导师是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学位论文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的指导作用。但目前高校研究生导师教学和科研压力都比较大,工作忙,经常疏于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有的导师忙于自己的业务,把研究生当作劳动力使用,做一些对提高科研能力帮助不大的工作,使研究生投入学位论文工作的精力不足,导致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不合格。有的导师在论文送审前才开始审阅,对不成熟或存在问题的学位论文,不是阻止学生提交评审,而是想方设法让学生的学位论文能通过评审。

5.论文评审制度不完善。学位论文评审一般采用双盲评阅和公开评阅两种方式。双盲评阅一般由学校研究生部将论文送给校外同行专家或对口高校研究生学位管理部门,送审论文中不含研究生及导师的个人信息,评阅专家与论文作者和导师均不了解对方情况。公开评阅由学科或导师直接送给校内外同行专家,送审论文中包含研究生、导师的个人信息。以前,我校一直采用一本双盲评审和两本公开评审相结合的论文评审制度。但是公开评审的评阅方式中,有些评审专家不能充分指出论文存在的问题,对论文总体评价成绩过高,使学位论文评审的公正性缺失。另外,由于学位论文评阅只是模糊的文字表述和论文整体的评价结果,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评阅的难度,影响了客观性。由于公开评审有失公正性,同一论文的评阅成绩,会出现较大区别,使研究生和导师对评价结果产生异议。

二、硕士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的`改进措施

1.进行选题管理,分批开题,严把开题关。为避免研究生在开题报告之前匆忙选题的现象,研究生入学后就应与导师协商学位论文选题,并于第一学期末或第二学期初初步确定学位论文选题,第二学期开始进行文献综述的撰写和方案论证。为使师生重视开题,学校实行分批开题制度,第一批为第二学期末进行,第二批为第三学期初进行。为保证开题报告质量,首先,要求开题报告前,研究生先填写开题报告表,在导师组内进行开题论证,经论证通过后才能参加开题报告。其次,开题报告由各学科以研究所为单位分小组公开组织,考核小组至少五名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老师组成。再次,学校制定了开题报告评价体系,要求考核小组从选题和文献综述、研究方案、研究基础、开题报告撰写情况和答辩情况等五大方面进行考核,并对每方面的具体评价要素进行了细化,便于考核小组客观评判。另外,学校要求考核小组形成书面意见,对研究生论文研究和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估计,对不足之处提出意见。研究生需根据考核小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并填写开题报告修改反馈意见情况,经导师审核通过后才能进入课题研究,不合格者需重新开题。以上措施,增加了研究生和导师对开题报告的重视,有效防止了开题报告把关不严。

2.建立中期检查反馈整改制度。硕士毕业论文中期检查于第四学期进行,学校要求除研究生填写中期检查报告外,各学科需根据学科自身特点采取现场演示验收、材料评审、PPT汇报等不同形式组织检查。检查结束后,各考核小组需根据研究生的论文进展总结和分析情况做出成绩评定,并给出书面意见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指导性建议。书面意见由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汇总后反馈给研究生和导师,导师需指导研究生根据考核小组意见在后续工作中采取改进和补救措施。对于问题比较多的研究生,需整改后重新中期检查。

3.建立严格的预答辩审查制度。为对硕士毕业论文质量进行提前把关,学校建立了严格预答辩审查制度。参加预答辩的研究生除修满学分,通过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外,还需达到以下三个条件:第一,研究生需取得学科规定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业绩;第二,硕士毕业论文格式需通过学科组织的格式审查;第三,论文中涉及到的实验装置、软件和实验数据等需通过学科组织的实物现场验收。预答辩的组织各学科严格按照正式答辩的要求进行,并且通过预答辩者需根据预答辩考核的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导师审核同意后才能进入下一环节。未通过预答辩者,延入下一批次毕业。经过实践,严格的预答辩审查制度促使研究生和导师对硕士毕业论文增加投入,有效防止了论文送审前才临时包佛脚,促进了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

4.引入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为有效防止硕士学位抄袭现象,学校自开始在全校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启用CNKI的“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研究生硕士毕业论文送审前都必须参与学术不端检测,文字复制比大于20%的论文延入下一批送审。经过实践,该措施对打击学术不端和学术抄袭行为效果非常显著。

5.规范和完善论文评审制度。为保证学位论文评审的客观公正性,学校不断改进论文评审制度。首先,对论文评审方式进行改进,为防止论文评审走过场,20我校将原来的1本双盲评审和2本公开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转变为2本论文双盲评审的方式,论文送审工作全部由学校研究生部负责,并对有争议的论文进行加送,保证了论文评价的公正性;其次,对论文评审体系进行了优化,评价体系由以前单一的整体评价改为整体评价与分项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要求评审专家对论文选题、文献综述、知识与能力、工作量与创新性、写作能力等5方面进行评价,减少论文评价的客观性。再次,盲审意见返回后,要求研究生根据盲审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完善,并针对评审专家给出的修改意见逐条写明修改反馈情况,导师审核通过才能参与答辩。通过以上措施,减少了论文评审的主观性,保障了评审的公平性,增加了研究生和导师对评审的重视。

6.建立学位论文过程考核督导制度。为规范学位论文过程管理,学校将教学督导制度引入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管理的各个环节。研究生教学督导组成员由学校各学科领域有一定威望的专家组成。各二级学院组织各学科对研究生硕士毕业论文进行过程考核前,需将考核安排报学校研究生部,研究生部安排督导组成员到考核现场随机抽查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中期检查、预答辩和正式答辩。经过几年的督导实践,我校各二级学院硕士毕业论文过程考核基本规范,促进了硕士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

7.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为提高研究生对其学位论文的重视程度并加强对导师的监管力度,学校将学位论文过程考核结果作为研究生评奖、评优的参考条件,并且每年评选校级优秀学位论文,对获得优秀学位论文的学生颁发证书和奖励,同时对其指导教师给予相应奖励。为保证硕士毕业论文质量,学校实行弹性学制,优秀的研究生可以提前毕业,不合格的研究生延期毕业。另外,每年进行校内学位论文抽检制度,抽检比例不少于当年毕业人数的20%。

三、结语

实践证明,学校硕士毕业论文过程管理措施的不断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有效保障了硕士毕业论文质量。近年来,中国计量学院参加浙江省硕士毕业论文抽检中,抽检成绩均位于全省高校前列,其中年抽检平均成绩和优秀率均为全省高校第一。

参考文献:

[1]陈仲生,杨拥民,葛哲学,陈敏,王新峰.强化科学过程管理,提高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9).

议论文写作教学过程描述 篇3

中国有句老话叫“先规矩而后巧”,我们遵从古训把训练的基点放在写“规范的议论文”上,把训练的原则定为循序渐进。

首先是了解有关知识。学生不会写规范的议论文,从根本上讲,是他们不知道规范的议论文是什么样的,因此要让学生写规范的议论文,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什么是规范的议论文。为此,我们专门用了一节课的时间给学生讲这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明确: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是作者在文中所持的观点,论点要鲜明集中;论据是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论据要确凿新颖;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要严密。常见的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引证、比喻论证、正反论证等,另外还要用发展的、辩证的和联系的观点论述问题等。议论文的结构分为引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引论就是提出问题,即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本论就是分析问题,即回答“为什么”的问题;结论就是解决问题,即回答“怎么样”的问题。

接下来是进行扎实有序的训练。

一是慎重选题。训练伊始,选题很重要,题目太难,学生无话可说,遑论训练目的的实现。我们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取了一个切近学生生活的人人有话可说的题目——《上网利多?弊多?》,写这个题目,现在看来最大好处就是在无形中训练学生说理。不会说理,用事例代替说理,这在议论文训练初期并不鲜见。因为有了知识的铺垫,学生这次作文写在周记本上的议论文要规范多了,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作文评讲课上,总结了学生作文的优缺点后,我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四查”活动:一查题目。看审题是否准确,题目是“上网利多还是弊多”,不是“上网有利还是有弊”。二查开头和结尾。看开头是否明确地提出了论点,看结尾是否指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三查议论文中的记叙。看记叙是否简明扼要。四查语言语气。看语言是否准确严密,语气是否铿锵有力。查完后,学生写出小结。然后,重点指导学生学习议论文本论的写法。让学生明确,本论部分的结构有两种,一种是并列式,一种是递进式。所谓并列式就是根据中心论点列出分论点,再分别给予阐述;所谓递进式就是层层深入的论述,追求论述的逻辑性。为了让学生透彻地理解本论的写法,我们发给学生两篇范文,一篇是并列式结构,一篇是递进式结构,读后让学生思考:①文章的分论点是怎样概括的?分论点提出后,又是怎样阐述的?②文章是怎样层层深入地论述中心论点的?思考后全班交流总结。

二是趁热打铁。在明确了本论的写法后,我们趁热打铁进行了第二次议论文写作训练,这次训练与第一次训练相隔只有一周,这次训练的题目是“要不要读名著?”。在这次作文评讲课上,我用了四个字概括学生的作文情况,即“十喜十忧”。“十喜”是:一喜有条有理了,二喜开篇提论点了,三喜有分论点了,四喜论述严密了,五喜用议论文的语言语气了,六喜引用名句了,七喜用正反论证的方法了,八喜论述有主有次了,九喜记作文笔记了,十喜能及时改正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了。“十忧”是:一忧分论点缺乏概括性,二忧分论点并列无主次,三忧道理阐述不透彻,四忧论据匮乏,五忧论述缺乏逻辑性,六忧题目散文化,七忧语言不顺畅,八忧不写题目,九忧不改正错别字,十忧字迹不工整。学生对照“十喜十忧”反思自己的作文,在文后写出总结,接着给学生灌输一点儿论证方法的知识,因为学生作文涉及到。最后发给学生几篇高考优秀议论文,让他们阅读借鉴。与此同时,选上议论文单元,加深学生对议论文的理解,提高学生议论文的写作水平。

三是检测提高。经过两次有效的作文练习,学生已基本上会写规范的议论文了,为了强化学生的文体规范意识,也为了增强学生的作文应考能力,我们把2006年湖南的高考作文试题“谈意气”拿来考学生,结果正如我们所料,学生会写规范议论文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最突出的就是立论问题,题面上给出了“意气”的三个意项:⑴意志和气概,⑵性格和志趣,⑶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面对这三个意项,学生手足无措了,有的将这三个意项全部纳入文中,分别加以阐述,结果是平分秋色,谈不深谈不透;有的选取了意项⑵作为论述的对象,可这个意项最不易把握,稍不留神儿就去谈性格了。怎样立论?我们将学生作文中立论好的文章,印了一些发给学生们阅读,经过反复思考,学生们自己归纳出立论的方法:①选取自己熟悉的相对好把握的论题。②通过鉴别选择最佳的论题。③攻其一点兼顾其它。

学写议论文,只停留在规范上,是远远不够的,还有不少写作技巧,等待学生们去掌握去探索,为此,我们又进行了一些针对性的训练。

一是拓展延伸。学生学会立论以后,我们提高了作文训练的难度,命题为:“环境和心态”。这样的命题增加了审题难度,学生不仅要弄懂“环境”和“心态”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得弄清二者的关系。初次写这样类型的文章,学生易犯这样的错误:

①顾此失彼。比如抛开“心态”一味地去谈如何保护“环境”。

②偷梁换柱。如不谈“环境与心态”,却大谈“环境与人”,“人与心态”等。

③说理感性。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不能从具体可感的事实中抽象出理性的东西,化感性为理性,甚至以第二人称的口吻着墨。

环境与心态的关系中蕴含着强烈的思辨色彩,环境往往影响人的心态,反过来人的心态也可以改变环境,而且在这对关系中,心态应该占有主导地位。写这样的文章实际上也是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让学生养成辩证地看问题的习惯,这样的命题高考中也不少见。为此,我们又追加了一次训练,题目是“铭记与忘记”。正像学生在作文中写的那样:

最应该记住的最易忘记。

谁记得母亲的生日?

最应该感激的最易忘记。

谁亲吻过脚下的土地?

当学生能在文中辩证地谈问题的时候,另一个严重的不容忽视的问题浮出水面,那就是论据的匮乏。学生埋怨论据难觅,我说,你们忘记了你们最应该记住的论据材料——课文,我摘抄了高中语文第一册中的有关素材,印发给学生,并利用一个晚自习的时间,让学生比照着摘抄当下所学的第四册教材中的素材,记在摘抄本上,并硬性要求学生在随后的月考中有意识地用一用教材中的素材,结果效果颇佳,学生的文章不但不乏素材,而且增加了不少文采。同时,我从书店购买了两本有关论据方面的书,交给课代表,让课代表安排学生在“课前五分钟”活动中,选读书中的论据,以丰富学生的素材库。

二是片断训练。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作文质量,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我们还针对性地进行了片断练习。

(1)论证方法的巧用。

巧妙论证的五种方法是:例证法、因果论证法、引证法、归纳法和反面假设法。学生用得最多的是例证法,引证法和反面假设法。我们就重点训练了这三种论证方法。

①例证法。

学生在使用例证法时,常犯的错误是:观点+事例。因此,在例证法的片断训练中,我们重点训练的是事与理之间的契合、呼应与阐发。为了训练的方便,我们将例证法的步骤概括为:事例——评价——事理,即通过对所举事例的评论,使事实上升为理论,通过现象揭示本质,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同时示例:

课文《察今》中,作者在举了刻舟求剑的事例之后,评析道:“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然后引申出切合题旨的道理:“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然后让学生比照着例子,套用“事例——评价——事理”这个模式,对教材中“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个故事作点分析。这个片断训练效果很好,顺便还教给了学生在议论中转述事例的方法,比如摘取法、替换法、压缩法、概括法等。

②引证法。

引用古今中外名人的议论或谚语、俗语等进行论证,这种讲道理的方法叫做引证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使阐述的道理更具权威性,以达到说服人的目的。学生常用这种方法,但使用不够恰当,我们将引证法的方法概括为:

Ⅰ引语+解释+议论+事例

Ⅱ引语+层层推理

Ⅲ文化背景+引语+评论

比如:我们要求学生运用方法Ⅰ选择下面名言中的任意一条,写一段话。

材料一: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材料二:即使很成功地模仿一个很有天才的人,你也缺乏他的独创的精神。(雨果)

经过训练,学生都能够很好地运用引证法。

③反面假设法。

所谓反面假设法就是从反面进行假设,进而推论论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从而有力地论证中心论点的论证方法。其步骤是:列举若干事例——反面假设——结论,推断事例符合中心论点。我们拿1994年全国高考题中的一道语言表达题对学生进行了训练,即仿照下列的句子,再写两句话:

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

拿这样的题训练学生,学生兴趣浓厚,同时又能传达给学生一种理念,那就是不能孤立地看待考卷中的试题,这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大有裨益。

以上片断训练完后,我们让学生写了一篇名为“为人处世话方圆”的文章,要求学生在文中灵活运用例证法、引证法和反面假设法。这个时候看学生所写的议论文,就如同秋季农民看自家地里的庄稼,有一份沉甸甸的喜悦。

(2)开头结尾的妙用。

先发给学生资料:开头的八种方法:①顺:直截了当地摆出观点。②逆:先论他端,陡然一转,亮出正论。③引:引名言开头作引论。④喻:用比喻开头作引论。⑤解:阐释题目含义破题,引出正论。⑥比:通过对比来说明事理。⑦问:通过反问或自问自答,引出观点或引入议论。⑧摆:摆出事例,引起议论。

结尾的三种技巧:①利用反问,强调论点。②总结全文,紧扣论点。③名言作结,收束全文。

学生对照资料中所谈到的开头和结尾的方法,翻看自己的作文,看看自己平时作文的开头和结尾都用了哪些方法,哪些方法还没用过,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开头和结尾的方法,练几个片断,题目自拟。

最后我想拿学生刘靓在周记中写的一段话作为我这篇文章的结束语:自幼我就讨厌写议论文,因为它禁锢我的情感,是老师您引导我们像解数学题一样,一步一步地写下去,慢慢地,我找到了一点儿感觉;慢慢地,我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说理中。虽然不像别的文体那样可以自由地释放感情,但这种节制却能使我在写文章时保持一个清醒而冷静的头脑,不至于兴奋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云。学写议论文使我明白了一个困挠我多年的问题,为什么我以前写的东西人们都看不懂,而今我明白了,有类文章是要写给别人看的,因此在写这类文章时尤其要控制自己的情感,把话一句一句地交代清楚。写议论文让我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向别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我爱议论文!

学位论文研究过程 篇4

一、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研究过程存在的质量问题

2012年, 学校对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了检查。我院在自查过程中分析了专业学位硕士生源类别及特点, 对已毕业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过程资料完整度和质量以及学位论文质量进行了检查, 总结出以下问题。

1. 开题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

开题报告的选题可行性不高。比如工程硕士中的软件工程领域, 选题必须与软件设计和开发相关, 若选题不规范直接导致该论文不能称其为软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对于在职学习的工程硕士而言, 选题更多与自身实际工作结合, 但缺乏对题目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的认识, 研究的意义易受质疑。开题报告撰写不规范, 研究内容重点不突出, 尤其是关于技术路线等的阐述在开题报告中体现得并不充分。学位论文各阶段的工作量和工作任务不合理, 工作计划的时间分配不科学。文献综述撰写不规范。主要是两类问题, 第一类, 只是对文献观点的堆砌, 并没有加入自己的分析;第二类, 对要综述的对象不明确, 不理解文献综述的意义。

2. 中期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加强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过程控制, 加入了中期检查环节。但中期检查组织专家评审常流于形式, 中期报告的形式也无法反应学生在开题之后的论文实际工作量。在开题阶段遗留的选题可行性不高等问题也集中到了中期检查的阶段爆发出来, 更换选题等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

3. 论文评审和答辩阶段存在的问题。

从论文本身来看, 论文形式和格式不规范, 论文学术水平偏低, 内容深度不够。主要表现为, 论文章节分布不合理, 逻辑层次混乱, 论文的写作方式存在较多问题, 学生不明白如何通过论文形式正确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英文摘要语病多、中文味浓, 反映出学生阅读英文文献偏少[1]。从论文审核和答辩的各过程环节来看, 各环节缺乏闭环的办法, 即提出修改意见之后没有检查是否改正的机制或办法, 造成可能评阅环节已经发现的问题并没有修改而在答辩中被重复提到;没有固定且明确的评价标准和工具, 各审核环节的职责不明确, 造成在形式审查阶段就开始发现论文是否有深度的问题而没有从论文结构、写法等论文形式问题提出修改建议或评判意见。

二、影响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研究过程质量的关键因素

通过以上贯穿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根据暴露的问题, 发掘出了影响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研究过程质量的关键因素。

1.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研究过程所涉及的角色影响因素。

(1) 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自身因素。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自身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学术基础、学习方式、学术意识等[2]。完成高水平的学位论文, 需要研究生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如果对学位论文认识度不够, 研究过程偷工减料, 再加上先天论文写作基础较差, 会从根本上影响整个专业学位论文研究过程的质量。 (2) 导师的自身素质和指导效用。a自身素质。导师的学术水平决定着学位论文起点的高低, 主要表现在对学生论文选题的指导上。高素质的导师对于值得研究的问题有许多的资源, 不仅能够区分哪些是重要问题, 哪些是研究价值不大的问题, 而且能够教学生如何进行研究。b指导效用。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方式、指导范围也影响着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在整个论文的科研与写作过程中, 选题、文献综述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分析、论文提纲以及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 都需要导师进行指导。如果指导效用发挥充分, 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和效率。相反, 将不利于论文质量的提高。 (3) 培养单位提供的研究条件和培养过程管理工作的规范程度。由于工程硕士有其在职学习的特点, 来校集中学习时间有限, 不能充分享受高校研究资源, 影响论文研究进展。此外, 由于涉及远程教育学生, 若学校或培养单位管理工作混乱, 缺乏流程, 学生更难按时按要求提供相关材料, 从而影响论文过程的进度和质量。

⒉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研究需要经历的监控过程影响因素。

(1) 论文选题的适用程度和开题报告的质量。选题直接决定了论文撰写的方向和工作量。开题报告的撰写有助于研究生理清研究思路, 明确研究方向, 把握研究重点, 熟悉研究方法[3]。 (2) 中期检查的规范力度和执行程度。中期检查是确定论文选题之后保证论文按计划成稿的重要检查阶段, 但往往因为其不具备特定的检查形式而形同虚设。因此是否具有实用性强的中期检查形式和规范, 是否能够保质保量地执行对论文研究过程的质量影响非常大。 (3) 论文审查过程的质量评价体系的健全程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有其写作特点, 不同于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因此评价标准不能套用, 否则容易误导学生影响学位论文质量[4]。其次, 无论是形式审查、专家评阅还是答辩会, 学生从专家那里得到的建议和意见是否指向明确、具有可操作性也会影响到最终学位论文的质量。

三、构建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研究过程质量控制体系

明确了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研究过程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之后, 抓住影响质量的控制关键点, 在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研究过程中建立起具有操作性的质量控制体系, 保障整个论文研究过程的质量, 从而保障最终学位论文的质量。

1. 建立指导质量控制体系。

(1) 落实“双导师制度”,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要将学校导师在理论方面的优势与企业导师在实践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5]。落实“双导师制度”关键就是必须明确校企导师双方的职责, 校内导师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和科研平台, 为在职学习的学生提供文献资料搜集与整理的细节指导, 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写作质量的把关, 企业方导师充分利用自身工程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 就论文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相关技术作指导, 让双方导师熟悉对工程硕士论文的要求和论文工作各个环节的要求。每学期借举行答辩会的契机, 定期组织导师指导经验交流会, 为校企双方导师建立沟通桥梁和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 促进合作指导工作的开展。 (2) 成立论文专家指导委员会。培养单位对每个导师的监督力度有限, 导师之间的学术水平有差异。成立由指导经验丰富、擅长工程硕士论文指导的导师组成的论文专家指导委员会, 对有争议的论文或论文选题进行审议, 一方面对导师的指导质量进行了监督, 另一方面巩固了论文指导质量。论文专家指导委员会将在整个论文研究过程中对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进行抽查, 重点关注开题评审专家、中期检查专家、论文评审或答辩专家指出的问题论文, 通过对有问题的论文进行“专家会诊”及时发现隐患, 尽早纠正论文质量缺陷, 严格控制论文研究过程的质量。

2. 建立论文研究过程评审环节质量控制体系。

根据过程影响因素的分析, 必须建立贯穿论文选题、中期检查、学位论文各评审环节的质量控制体系才能控制整个论文研究过程的质量。以软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为例, 在论文选题阶段, 严格要求选题必须是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的领域, 同时必须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紧密相联, 在实际工作中寻找与软件领域结合的选题。由于软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具有固定的基本框架构成, 在论文评审环节引入论文形式审查, 检查论文应有的基本框架体系是否完整, 检查每个章节内容是否完整等, 并提出便于学生修改的可行性意见, 在论文评阅之前对论文的结构内容有基本的评判, 是否符合学位论文的相应基本要求, 来决定是否让论文进入下一个审核阶段以控制论文的质量。在论文评阅环节引入专家意见反馈表, 要求评阅专家在论文评阅环节中除了评议书以外, 针对学生论文的学术水平将便于学生修改的可行性意见记录在专家意见反馈表中, 学生根据意见修改之后, 也逐条说明修改的内容, 并在论文答辩时交由答辩专家进行闭环检查。此外, 要求学生在每个评审环节结束后, 除了根据每个评审环节的修改意见修改论文之外, 需同时提交针对修改意见逐条说明修改内容的论文修改说明, 让每个审核环节都形成闭环, 切实起到评审和控制论文质量的效果。

3. 建立论文过程管理工作质量控制体系。

在论文研究过程中, 除了导师起着把握学术质量的关键作用, 教学秘书、学位秘书等的管理工作质量, 也会影响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研究过程是否连贯和通畅。因此, 建立适合工程硕士论文研究的过程管理流程和制度, 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素养, 建立管理工作的质量控制体系非常必要。

由于部分工程硕士还具有远程培养的特点, 学生的分散性以及外省培养点工作人员本身素质的局限性对校方管理规范和制度流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从管理层面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流程来强化学生论文研究过程的规范, 保障学校对学生论文研究过程的质量监控。笔者设计了论文研究过程的管理流程图、论文研究过程管理工作操作手册, 将开题、中期检查、论文答辩各论文研究过程及其中的各项二级环节流程化和规范化。用具有较高可操作性的文字清晰表达出在每个论文研究过程环节, 管理工作人员应该如何进行规范操作。

摘要:文章通过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研究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发掘影响论文研究过程质量的关键因素, 设计和构建了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研究过程质量控制体系, 为保证最终学位论文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研究过程,质量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1]乔琳.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存在的问题与质量监控[J].研究生论坛, 2008, (10) :121.

[2]鄢洪平, 吴小红.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科教前沿, 2009, (8) :9-10.

[3]王利敏, 吴玉程.研究生开题报告管理中的若干问题及建议[J].中国研究生, 2007, (8) :56-57.

[4]黄秋萍.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解决途径[J].理工高教研究, 2008, (8) :72-74.

住宅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研究论文 篇5

摘要:住宅工程施工质量是住宅建设的核心,是决定住宅安全性能的关键,是实现住宅施工三大控制目标(质量、投资、进度)控制的重点。它对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具有重大意义,它直接关系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关系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住宅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 引言

住宅建筑工序质量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从质量控制的角度来看,这两者是互为关联的,一方面要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即每道工序的投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另一方面又要控制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即每道工序施工完成的工程产品是否达到有关质量标准。工序质量的控制,就是对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控制和对工序效果的质量控制,据此来达到对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2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质量控制点,也就是质量控制工作的重点,其涉及面较广,可能是结构复杂的某一工程项目,也可能是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某一结构件或项、分部工程,也可能是影响质量关键的某一环节。

(1)人的行为:某些工序或操作重点应控制人的行为,避免人的失误造成安全和责任事故。

(2)物的状态:在某些工序或操作中,则应以物的状态作为控制的重点,也就是说,根据不同的工程特点,有的应以控制机具设备为重点,有的应以防止失稳、倾覆、过热、腐蚀等危险源为重点,有的则应以作业场所作为控制的重点。

(3)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尤其更应将材料的质量和性能作为控制的重点。

(4)关键的操作:一些操作技术是专业性很强的,如果控制不严则达不到设计要求。

(5)施工顺序:有些工序或操作,必须严格控制相互之间的先后顺序。顺序不对也会造成质量事故。

(6)技术参数:技术参数与质量密切相关,亦必须严格控制,参数选错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也可能引发安全事故,或影响建筑的耐久性。

(7)常见的质量通病:对常见的质量通病亦应事先研究对策,提出预防的措施。

(8)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当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虽已通过鉴定、试验,当施工单位缺乏经验,又是初次进行施工时必须作为重点严加控制。

(9)质量不稳定、不合格率较高的工程产品;通过质量数据统计,表明质量波动,不合格率较高的产品或工艺,也应作为质量控制点设置。

(10)特殊土地基和特种结构:对于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红粘土等特殊土地基的处理和大跨度结构、高耸结构难度大的施工环节和重要部位更应特别控制。

(11)施工工法:施工工法中对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的问题,如升板法施工中提升差的控制问题,失稳问题等均是质量控制的重点。 3 工程质量的预控

工程质量预控是针对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或分项、分部工程,事先分析在施工中可能产生的隐患而提出相应的对策,采取质量预控措施,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质量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应重点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质量检查。

(1)施工操作质量的巡视检查有些质量问题由于操作不当所致,也有些操作不符合规程要求的工程质量虽然表面上似乎影响不大,却隐藏着潜在的危害,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加强对操作质量的巡视检查,对违章操作、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要及时纠正,以防患于未然。

(2)工序质量交接检查。

工序质量交接检查,指前道工序质量经检查签证认可后方能移交给下一道工序,这样,一环扣一环,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就能得到有力的保障。所以,应在生产班组完成工序自检、互检的基础上进行工序质量的交接检查,坚持上道工序不合格就不能转入下道工序的施工原则。

(3)隐蔽验收检查。

隐蔽验收检查,是指将被其它工序施工所隐蔽的分项、分部工程,在隐蔽前所进行的检查验收。如基础施工前对地基质量的检查:基坑回填土前对基础质量的检查:混凝土浇筑前对钢筋、模板工程的质量检查等。隐蔽验收检查后,要办理隐检签证手续,列入工程档案。质量工程师在隐检中所提出的质量问题,施工部门要认真进行处理,处理后还需经质量工程师复核,并写明处理情况。未经检查或检查不合格的隐蔽工程,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工程施工预检。

预检是指工程在未施工前所进行的预先检查。预检是确保工程质量,防止可能发生差错造成重大质量事故的有力措施。质量工程师对下列项目要特别进行预检、复核。

①建筑工程位置:检查标准轴线桩和水平桩;

②基础工程:检查轴线、标高、预留孔洞、预埋件的位置;

③砌体工程:检查墙身轴线、楼层标高、砂浆配比以及预留孔洞位置尺寸;

④钢筋混凝土工程:检查模板尺寸、标高、支撑预埋件、预留孔等,检查钢筋型号、规格、数量、锚固长度、保护层等,检查混凝土配合比、外加剂、养护条件等;

⑤主要管线:检查标高、位置、坡度和管线的综合;

⑥预制构件安装:检查构件位置、型号、支承长度和标高;

⑦电气工程:检查变电、配电位置,高低压进出口方向,电缆沟位置、标高、送电方向。预检后要办理预检手续,未经预检或预检不合格,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5)成品保护质量检查。

在施工过程中,有些分项工程已经完成,而其它分项工程尚未施工。或者分项工程某些部位已经完成,而其它部位正在施工,如果对已完成的成品。不采取妥善的措施加以保护,就会造成损伤,影响质量。所以,监理人员应对成品保护质量经常进行巡视检查,要求对成品采取保护措施。

为了做好成品保护,还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防止后道工序损坏或污染前道工序。

3 结语

学位论文研究过程 篇6

【关键词】毕业设计 过程控制 质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050-02

本科毕业设计是培养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自主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知识创新的主要途径,是实现教学、科研和实践相结合的训练过程,是学员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通过毕业设计,使学员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在搜集与系统整理资料及调研基础上,进行设计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学员学会利用计算机检索查阅中英文文献,学会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综合严密的逻辑分析,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因此,毕业设计非常有益于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同时,毕业设计是在教员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在整个过程中,教员要启发引导学员独立工作,发挥学员的创新精神,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主动性与聪明才智,独立完成毕业论文,因此,毕业设计对学员独立工作能力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使本科毕业设计产生最大化的教学效果,应当对毕业设计整个过程中影响效果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严把毕业设计质量关,提高毕业设计的效果。

毕业设计分为理论研究、工程设计、系统开发、科学实验等类型,对于不同类的毕业设计完成的成果要求也有不同,如工程设计类,除了设计图纸外,还应有相应的设计说明书;对于科学实验类,应通过实验得出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写出相应的实验报告;对于系统开发类,应进行应用系统开发,并撰写系统分析设计说明书。总之,对于不同类型的毕业设计要求是不同的,其成果形式也不一样。本文以毕业论文为例,找出目前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几点自己的见解。

1.毕业设计目前存在问题

(1)态度不认真

学员在毕业设计期间,相对来说时间比较自由,毕业设计对时间要求也没有那么紧迫,也没有教员和队领导监督,打游戏、微信、QQ聊天、看视频、开小差等现象时有发生,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另外,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性也认识不到,以为就是找资料传资料,对课题不能深入研究,平时不努力,到阶段性检查前搞突击,这样根本达不到毕业设计的目的。

(2)训练任务繁重

体能考核对学员至关重要,有一项成绩补考不合格,就面临留级,学员的思想负担也比较重。毕业设计期间,学员旅组织学员进行大量的体能训练,占用了学员很多时间。此外,各种事务性工作也比较多,如公差勤务、岗哨等,使得学员很难有安静的时间认真思考并进行设计工作,因此,对于毕业设计工作也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3)机房保障和监管不到位

有的教研室没有专用的机房供学员使用,或有机房但没有可用的电脑,或电脑性能不够好,这样不能保障学员有很好的硬件条件,影响了毕业设计的开展。另外,学员上课时教室都有监控设备,而一般做毕业设计的场地却没有,这就造成部分学员存在侥幸心理,思想放松,不认真搞研究;其次,指导教员不够重视,没有做好监督指导工作,忙于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放任学员。实际工作中,指导教员应给予学员全面具体的指导,并让学员定期交流汇报,保证毕业设计进度,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如果学员不思进取、教员的责任心不强,就容易使毕业设计流于形式。

(4)学员知识体系不健全

部分学员缺乏系统工程的思想,不会做内容规划,也不做论文纲目,上来就写,甚至写的什么自己都不清楚。有些学员对于常用工具,如Word、Visio等操作不熟练,大部分都不会自动生成目录。如果在毕业设计前或毕业设计初期将Office工具熟练掌握,这样对毕业设计工作必会带来利益。另外,有些学员(尤其是战士学员)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到毕业设计时一旦需要,就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在毕业设计前或初期还应对所用到的相关理论进行认真学习,或积极向教员请教。

(5)抄袭之风盛行,没有自己的分析研究

部分学员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意义缺乏认识,对自身要求降低,缺乏探索精神,不爱动脑筋,认为能通过答辩就行,整个过程松松垮垮,不求上进,甚至不愿自己从网上查找资料,而是经常向教员索要资料,有相当数量的学员对资料不认真学习分析,而是整段照搬照抄,甚至认为做毕业论文就是整理资料,一旦资料不足,就怨天尤人。

2.加强毕业设计过程控制,提高论文质量

(1)提高认识,加强综合能力培养

无论是各级领导、指导教员还是学员,都应该从思想上认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通过完成毕业设计,能进一步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使学员将课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得到巩固提高,从而提高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将来更好地服务部队。

(2)建立和完善毕业设计监管制度

开题、中期、答辩过程检查,这是我们一贯坚持的原则,但实际执行的效果不够理想,因为这期间时间跨越比较长,尤其是我院近年都采用寒假前完成开题工作,本来希望学员能利用假期时间好好查阅资料,学习相关知识,但大部分学员都做不到,开学后教员也要准备教学及其他各项工作,往往忽视了学员毕业设计,这就造成开题很久了,学员还没进入状态,还不知做什么的局面。我系今年就在开学一个月后随机对部分学员进行突击检查,结果发现了诸多问题,总的来说就是进度太慢,思路不畅,没有规划,与指导教员联系太少,因此,要确保论文质量,学员和指导教员应进行定期沟通,教员布置任务,并定期检查辅导,如此以来,学员的压力就会变成动力,也会自觉按进度完成毕业设计工作。

(3)选题更加灵活,实行双向选择

选题既要注重对学员基本能力的训练,又要充分发挥学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教学、科研和实践三者的有机融合。教员应充分利用科研项目资源,把部分科研项目作为毕业设计题目,给学员提供参与科研项目的实战机会,提高学员科研能力。此外,为了降低学员对指导教员的依赖性,提高创新意识与主观能动性,应积极鼓励学员结合当前本学科领域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自己设计研究题目,然后自己选择指导教员,并与教员进一步拟定设计题目。对于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和竞赛项目均可直接作为毕业论文的候选题目,对学员自己的立题在评定时可以给予适当的鼓励。另外,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部队实际需要,并对论文研究成果在部队试点应用,如果符合部队实际需要,可在部队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关萍,赵德深.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几点措施.大连大学学报,2009.03

[2]徐志江,王燕,孟利民.本科毕业设计的管理及问题分析.计算机教育.2011.09

[3]王宣赫,谢庆宾等.高等学校教师指導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现状、分析及建议.科教文汇.2014.01

学位论文研究过程 篇7

一、当前留学生毕业论文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如今留学生的毕业论文创作中摘抄、拼合、抄袭现象普遍存在;创新性不够, 缺乏自己独立的思考;论文的格式不规范特别是参考文献标注不规范等现象, 严重影响了论文的质量。笔者认为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学校和学院缺乏有效的管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管理不规范、不到位。目前, 一些高校没有专门针对留学生毕业论文的规章制度, 有的虽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 但在具体执行时不够严格规范, 目前缺少对毕业论文创作的监管机构。所以影响了留学生的毕业论文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毕业设计所需的硬件设施不足, 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没有固定专用教室, 指导教师及学生敷衍了事, 教学效果受到较大的影响。

2.缺乏留学生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评教系统。目前大多数高校没有留学生毕业论文的网上评教系统, 使老师不能对学校及学院的管理工作进行评价, 学生不能对教师的论文指导工作进行评价, 导致在论文教育过程中缺乏监督, 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笔者认为上述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国内各高校在留学生毕业论文教育管理中, 只注重对论文的结果质量进行评价, 而忽视了对论文过程质量的评价。近来大部分的学术专家认为一味从静态角度思考、探究文章的结果, 文章的质量不能确保毕业论文在教育工作中的有用方法。所以针对质量点评的探索过程早就成为留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管束研究的趋向

二、建议采用留学生毕业论文过程质量管理评价

(一) 论文质量过程管理评价的含义

过程管理评价主要是评价留学生毕业论文的组织管理过程和论文教学过程。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以及毕业论文指导过程这一环节是毕业论文的组织管理水平的效果评价。同时, 要加强对论文质量的评价控制, 严格监督, 规范管理, 制定一套完整合理科学的规则制定, 并且抓好落实, 让制度落实到实处。在明确师生双方的具体职责的基础之上, 通过对论文过程的强化监控, 使论文质量和评价结果落实。

(二) 建议采用的论文过程质量评价体系

1.评价的主体选择。对于留学生毕业论文的过程质量评价, 主体的选择十分重要, 既要全面, 又要客观公正。笔者通过对国内若干高校关于毕业论文评价体系的访谈和研究发现, 目前各高校的评价主体大多都由经验丰富、教学认真负责的教授或副教授以及行政管理级别的老师构成。这其中以院系评估为主, 教务部门会起到监督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 很多高校都忽视了学生的评价, 尽管如今很多高校都引入了学生参与评价的论文评教机制, 还有很多学校不重视学生的评价。实际上, 论文教学应该是学校、教师对留学生提供服务的过程, 留学生们, 作为被服务的主体, 很清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情况, 了解各个环节的问题差异和服务水平。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指导老师的实时指导, 这个处在一线服务环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这样一来, 学生评价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尤其是学生对导师指导论文环节的评价可能影响导师服务指导学生论文的态度。

2.论文评价的客体选择。论文的过程质量的评价客体范围很广。论文的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是一个由学校院系主管部门、教务主管部门、指导教师、学生等多个纵向元素, 和论文写作的前期准备、开题报告、中期指导和检测、答辩、后期评价阶段等多个横向元素构成的综合系统。对于论文评价系统的评价, 就是对系统中各要素的完备、关联和稳定性进行具体分析和具体评价, 目的是建立健全有效、完善合理的留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监管体系, 实现对留学生毕业论文的全程优化管理。综上所述, 论文过程质量评价客体指的就是各个系统的组成要素与它们之间的结合。我们把纵向与横向的要素组合起来并且具体化, 便得到了以下四类客观分析评价: (1) 校教务主管部门对论文教学过程的执行和管理及对院系、指导教师、学生的管理; (2) 院系主管部门对论文教学过程的执行和约束以及针对本校老师和学生的管制; (3) 指导教师根据论文教学进程的实际对所负责学生的管束和引导; (4) 学生对毕业论文教学的实施与自我约束。

3.根据论文过程质量评价指标的设定。论文教学是一个系统性极强的工作, 要获得高质量, 需要学院和学校相关教师及机构的协同努力。笔者根据对本校教师及学生的实际访谈, 并参考国内现有几所高校的留学生毕业论文教学评价体系, 建议采用以下论文过程质量评价指标。第一方面是毕业论文过程管理指标。毕业论文过程管理指标是指学校教务主管部门和院系主管部门对毕业论文指导教育的管理, 针对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的管理与对加入毕业论文学生管理的指标。其中有: (1) 规定毕业论文规范化要求的规定和其他管理政策、制度, 并制定详细工作计划, 明确各阶段任务的完成时间; (2) 对毕业论文工作给予足够的人力和资金支持; (3) 加强指导教师的力量, 适当引进校外专业技术人员, 严格控制每位教师指导学生的人数; (4) 开设毕业论文专题讲座; (5) 认真完成各个阶段, 即开题、中期检查、答辩、后期评审的检查工作, 定期召开论文教学工作会议; (6) 抽调部分毕业论文进行校外评审, 并公布评审结果; (7) 对优秀毕业论文及其指导教师给予奖励。第二方面是毕业论文执行过程中的目标。毕业论文过程执行指标是指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教学过程的执行、指导教师对所带学生的管理与指导及学生对毕业论文过程评价的执行指标。

具体要求包括: (1) 教师对论文指导工作认真负责, 定期对学生进行指导, 每次予以纪录; (2) 教师了解学生知识结构, 根据学生能力调整毕业论文难度, 合理安排各阶段任务; (3) 学生一周一次以上积极和指导教师联系沟通, 定期参加指导教师的指导教学活动; (4) 学生有明确的论文计划安排, 认真对待开题、中期检查和答辩各阶段的任务; (5) 指导老师讲解的论文主题鲜明、结构严谨、格式规范; (6) 学生对论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

总之, 留学生毕业论文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 建立一套规范化、科学化的循环反馈机制, 对其进行过程管理评价, 可以识别毕业论文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找出关键点加以修正和改进, 从整体上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陆静.提高高校毕业设计质量途径的探索[J].大学教育, 2014, (1) :37-39.

学位论文研究过程 篇8

1 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选题质量不高

毕业论文选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目前很多经管类毕业论文选题过于空泛, 不利于本科生分析具体问题;其次更新率不够, 未能紧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经管热点问题;最后, 部分选题与学生所在学科不一致, 部分教师对管理类专业提供的选题属于经济学专业, 或者相反的情况。

1.2 思想重视不够

学生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 受指导教师影响大。指导教师要求严, 学生思想上就重视;指导教师要求松, 学生就放松。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可以依葫芦画瓢进行资料搜集和问题分析就可。而指导教师既要从事科学研究, 又要完成教学任务, 还要指导本科毕业论文, 难免出现顾此失彼。而学校考核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造成指导教师在思想上不重视毕业论文, 从而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1.3 检查评价不足

部分高校对经管类毕业论文质量把关不严, 学生只要完成毕业设计或写出论文就认定其成绩合格。学生因此对毕业论文马虎应付, 借鉴往届论文, 网上下载拷贝粘贴[2]。而部分高校对于已有的毕业论文的实施、检查、评分等各项管理规定执行不到位, 造成部分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视不够, 教师指导流于形式[3]。

2 毕业论文全过程检查与评价方法

2.1 双向多维, 确保选题质量

指导教师提供备选题目, 首先由各系进行初步筛选, 并保证备选题目数量比毕业生数量高出20%以上, 其次由学院组织专家逐一进行论证, 确保题目质量。

毕业设计 (论文) 选题应遵从以下原则:

1) 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体现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中对知识和能力的基本要求, 到达综合训练目的。

2) 符合本学科的理论及应用发展方向, 在解决学科专业建设、科学发展理论或方法等方面有一定的科学意义;符合国家或区域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发展的要求;解决应用型研究中某个理论或方法问题, 有一定使用价值。

3) 能体现“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训练内容, 每人一题, 难易适度, 过程完整。

4) 题目更新率与往年比不低于30%。

2.2 优劣评价, 力促竞争姿态

2.2.1 过程监控, 提升指导教师责任心

从教师选题质量、教师指导过程、毕业设计过程后期三个方面对教师指导毕业设计 (论文) 的全过程进行综合评价。检查指导教师是否及时布置设计任务, 发放任务书并按时组织开题报告会;检查指导教师是否每周两次或以上为学生进行毕业论文指导;检查指导教师是否能够按合理的进度要求学生。

要求指导教师在每个环节都有相关指导记录, 遵守学校和学院时间进度要求及质量要求, 各系和学院督导组在毕业论文中期检查和论文归档检查中均需对论文指导工作进行评价

2.2.2 严格要求, 端正学生态度

对不服从或不听从指导教师指导答疑的或不按时完成毕业论文写作任务的学生, 如果在毕业论文工作进行过程中缺勤次数过多的, 首先由指导教师联系班主任进行警示, 如果多达三分之一以上的缺勤, 则该学生不允许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如果学生出现如下情况, 则直接以毕业论文不及格记。

1) 没有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主要工作量;

2) 设计 (或研究) 原则与方案选择缺乏足够的依据, 存在较大的错误;

3) 答辩时, 不能说明基本问题, 回答问题时有原则性错误;

4) 平时态度不端正, 不服从教师指导;

5) 对指出的错误和问题不按要求修改。

2.3 全程督查, 卡控全部环节

2.3.1 制定合作督导与检查制度

成立毕业论文督导与检查领导小组, 以主管教学院长为领导, 由专人 (各专业优秀教师和院教学督导组成员) 负责毕业设计 (论文) 的检查与督导。

2.3.2 完善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检查机制

1) 毕业设计初期检查

检查时间设定在毕业论文任务开始的第3周, 主要检查毕业设计 (论文) 任务书和开题报告。督导人员要检查任务书和开题报告的规范性及文献查阅情况。督导人员记录检查结果并反馈指导教师, 以督促教师和学生修改。

2) 毕业设计中期检查

检查时间设定在毕业论文任务开始的第7周, 主要检查毕业设计 (论文) 任务书、开题报告和中期检查表格的研究内容一致性;检查学生毕业设计 (论文) 的进度及学生对毕业设计掌握的程度;重点抽查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实际进度与中期检查表内容是否一致, 督促学生合理安排进度;检查指导教师的毕业设计指导记录, 督促指导教师按时答疑并严控学生论文进度。

3) 毕业设计后期检查

检查时间设定在毕业设计 (论文) 答辩开始至毕业设计 (论文) 结束后2周内, 主要检查毕业设计 (论文) 与任务书、开题报告和自查表的一致性;检查各专业答辩过程是否合规, 并总结答辩过程中的问题。

2.3.3 随机抽查, 提升学生重视程度

我校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参与查重检测的比例远高于理工类专业, 全部参与查重的毕业论文都从系统随机抽取, 重复率超过规定标准则取消毕业论文答辩资格, 此项举措大大提升了学生的重视程度的认真程度。

2.4 制度执行与评价

在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前提下, 毕业设计 (论文) 全过程检查与评价从2012届毕业开始执行。全过程检查与评价方法执行以来, 共涉及指导教师78人, 学生583人。根据评价办法要求进行检查, 题目更新率到达54%以上, 毕业论文工作量饱满。通过严格的全过程监督、检查与评价, 毕业设计 (论文) 成绩优良率到30.5%, 中等以上达到89%。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全面实施毕业设计全过程与检查方法以来, 毕业论文的质量较之前有明显提升, 学生与指导教师对于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

3 结语

全面提升经管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是一项涉及教学管理、教师职业素养、学生学习风气的综合性工作。全过程的检查与评价对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杜绝应付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也是高校对本科教育的一次综合性全面考核, 虽然毕业论文工作还存在若干问题, 但是只要指导教师认真负责, 学生积极主动, 加之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和思路, 相信毕业论文质量一定会稳步提高。

摘要:毕业论文是大学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也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介绍了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全过程中对于选题质量、教师指导过程、论文答辩和文档管理的检查和评价方法, 试行结果表明, 通过全过程质量检查和科学规范的评价制度, 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明显提高。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全过程,质量,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楼盛华.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08, 25 (3) :309-312.

[2]张红斌, 李广丽.强化毕业设计管理, 提高毕业设计质量[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5, 22 (12) :82-84.

学位论文研究过程 篇9

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 (2000) , “毕业论文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毕业论文一般应用英语撰写, 长度为3, 000—5, 000个单词, 要求文字通顺、思路清淅、内容充实, 有一定的独立见解。评分时除了考虑语言表达能力外, 还应把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作为重要依据。各校要加强对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指导和评审, 使之对学生真正有所裨益, 防止流于形式”。因此,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是教学成果评估和检验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能力的重要测试手段。

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承受就业压力, 这对四年级正常的教学秩序产生巨大冲击, 论文质量也受到影响。在论文指导过程中, 学生往往在外实习, 导师和学生面谈机会较少。

而研究我国英语专业学位论文写作过程的文献并不多见。多数研究针对研究生阶段的论文写作, 且研究对象为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则更少。而大多数研究针对论文文本质量进行分析, 未对写作过程给予足够重视。因此, 很有必要对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论文写作过程开展研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根据笔者和孙文抗 (2004) 的统计, 对英语专业学位论文写作共有三类文献。第一类为论文指导方针和管理方法;第二类为修辞学、教学法和文献引用方面的探讨;第三类为对毕业生论文写作困难的调查报告。在这些文献当中, 多数为反思性和回顾性论文, 少量为定量研究, 其中只有余国良 (2007) 采用个案研究的定性方法, 分析两位英语专业研究生的文献引用行为, 而考查中国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学位论文写作过程的个案研究至今仍为空白。

近几年来国外语篇研究逐渐关注多因素影响下的学术语篇的构建过程 (Hyland, 2002;Raimes, 1991) 。学术语篇写作作为专门用途英语 (EAP) 的一种, 它的构建过程受到认知调节 (包括学习者预设知识、工作记忆调节和情感调节) 和社会/语境 (如学术语篇团体、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 两方面的调控 (Hayes, 1996) 。批评语篇分析学者Wodak主张应从知识结构和谋篇布局的角度探索话语生成中的各种语言外因素, 认为分析语篇必须全盘考虑语篇生成的社会心理、认知和语言等诸方面影响 (辛斌, 2007) 。Canagarajah (2002) 分析了使用多种语言的学习者在语篇构建过程中与自我身份构建、写作内容选择、作者和学术语篇团体的关系及语言形式四个方面的调和与冲突。Liu (2008) 使用Canagarajah (2002) 的分析方法, 分析台湾一年级大学生受到认知、语境、文本三个层面的影响所生成的学术语篇特点。而国内相关研究一般为读者对阅读语篇的理解建构和语篇互文性分析 (intertextual analysis) , 而鲜有对写作语篇的生成过程的研究 (支永碧, 2007) 。

本研究拟采取Liu (2008) 和Canagarajah (2002) 的个案分析方法, 在两年内分别调查2005届、2006届毕业生中各1—2名写作者的毕业论文学术语篇构建的过程, 分析其在认知、社会语境、语篇特点三个层面的影响下的学术语篇的发展变化。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2005届、2006届华东地区某医学院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和文本分析, 考察其在认知因素、社会语境因素、语篇特点三层面的影响下的学术语篇的发展变化。通过对半结构式访谈结果进行定性分析考察认知因素和社会语境因素;通过文本分析, 考察语篇特点和文本质量。

本研究为历时研究 (longitudinal research) , 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2008年10月到2009年9月, 个案研究对象为2名该校2005级英语专业毕业生;第二阶段为2009年10月到2010年9月, 个案研究对象为2名本校2006级英语专业毕业生。本文中四名参加者均为化名。

四名参加者的论文成绩由论文指导教师评分30%和五人答辩组70%两部分成绩组成, 能够客观反映学生的论文水平。

四名参加者成绩分别为:Jenny 90.8分, Jane 78.8分, Mary 87分, Amy 81.4分。

研究工具包括半结构式访谈和论文文本 (包括论文稿) 。

在论文写作开始阶段, 调查个案研究参与者的预设知识 (prior knowledge) 和选题动机, 了解其专业知识背景和基本学术能力;在论文写作进行阶段采访个体学习者对写作过程中各影响因素的处理方式和主要困难;在论文写作结束阶段采访参与者对论文写作过程的反思。每次使用事先准备好的5—10个开放式问题, 并进行录音记录。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 由两位研究者对论文初稿和修改稿进行语篇分析, 考查参与者的语篇动态特点。

四、研究结果

(一) 半结构式访谈:认知因素和社会语境因素。

在本研究的四名参加者的论文写作开始阶段、进行阶段 (论文写作第五周) 和论文完成时, 分别对四名参加者进行访谈。对开始阶段的预设知识和选题动机、进行和结束阶段的社会语境和认知调控因素的访谈结果进行分类。由于社会语境和认知调控是相互交织、互为作用, 无法完全分开, 因此在表4—1中合并。

半结构式访谈结果表明, 在论文写作开始阶段, 四名参与者的预设知识和选题动机有以下特点: (1) 四名参加者已具备一定预设知识, 但不充分。学生对查找资料、论文结构、基本理论、论文写作过程、研究方法都不够明晓。 (2) 部分参加者没有明确的选题动机, 选题盲目。根据调查, 选题动机主要受到个人兴趣、研究基础、文献数量等因素的影响。在医学院校图书馆馆藏资料和网上资源中的英语专业相关的英文原版期刊较少, 学生主要靠导师提供英文文献, 因此, 导师本身搜集的文献数量也是选题动机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论文写作进行阶段, 研究者采访个体学习者对写作过程中各影响因素的处理方式和主要困难。当研究者问到工作落实情况是否对论文有影响时, 我们发现社会环境对论文写作质量有一定影响。本研究发现学生受到学术语篇团体和工作压力两方面的双重挤压。Hayes (1996) 认为, 一语写作受到社会因素, 如学术语篇团体、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的影响。而通过本研究, 可以看出二语学习者的学术语篇生成过程也受到工作压力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同时, 部分参加者在社会和学校的双重要求下, 处境比较尴尬。

在论文写作结束阶段:调查表明参加者的认知调控在论文写作中发挥重要作用。Canagarajah (2002) 认为二语学习者在语篇构建过程面临着自我身份构建、写作内容选择、作者和学术语篇团体的关系及语言形式多方面的矛盾。因此学习者的自我认识调控显得十分重要。在论文写作过程中, 参加者在自我调控、自我评价不断发生变化。紧张、焦虑等情感因素发挥着作用。

另外, Jenny在访谈中表示:“一开始比较难写。特别是一开始术语都搞不懂。要看的英文文章都很长。写完文献综述就好了。”可以看出, 已写出的语篇对语篇继续构建起促进作用 (Hayes, 1996) 。

通过对以上结果的分析, 可以看出, 四名参加者在写作过程中受到预设知识、选题动机、社会语境和认知调控多方面的影响。写作过程不仅仅是文字的产出过程, 更是多因素影响的过程。

(二) 文本分析:语篇特点

根据论文修改的一般规律, 初稿主要修改结构和内容, 二稿修改语言, 三稿着重修改摘要、致谢、介绍、结尾部分及参考文献格式。由于此部分分析论文正文的语篇特点, 因此此部分所依据的是学生论文初稿和二稿。研究发现, 除常见语法、词汇问题外, 参加者对学术体裁要求了解不够, 对学术语篇团体的标准不清。根据研究发现, 以下部分从体裁、文献引用和研究方法三方面进行阐述。

1. 体裁知识不足

四名参加者在模糊限制语、学术语篇衔接、思辨意识三方面体现体裁知识不足。

(1) 部分参加者的语篇中对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把握不当。

例1:The empirical studies show that there are some correlations between metacognitive knowledge and writing performance. (Jane)

例2:The essence of motivation is always about emotional impetus. (Mary)

例1、2说明, 对模糊限制语使用把握不当 (解淑暖、邵守波, 2010) 。如习惯用“some”、“a lot of”、“several”等模糊限制语, 而有时却过分肯定, 如always。

(2) 四名参加者均没有清晰的学术语篇衔接知识。

例3:So Victori found that the MK could successfully distinguish the EFL effective writers from the less effective writers.And the MK decides what kind of strategies the writers would use. (Jenny)

笔者把例3给四名参加者判断, 四人中, Mary和Amy错误认为在学术语篇中使用并列连词开头是可行的, Jane有部分体裁意识, 但体裁意识模糊;Jenny作为此例作者, 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语篇在衔接上有问题。因此, 四名参加者均没有清晰的学术语篇衔接知识。

Mary:我看见英文报纸里也有这么写的, 为什么在这里不能用呢?

Amy:以前写作文也可以这么写的。

Jane:这样的句子可能不合适吧, 但不能算是错的。我以前也看到有这样的句子。

Jenny:是不是因为这两句话太短了、是简单句?

(3) 四名参加者思辨意识不足。

思辨意识是学术论文语篇的要求。在理论综述和实证研究综述部分, 往往是罗列以往研究, 没有对以往研究的评论, 或者评论不足。对此, 在访谈中也有体现:

Mary:老师, 我看到其他论文里有放一起评价的, 也有写完一篇论文的总结就评论的。我应该是总结完所有的文献再评论, 还是一个一个评论?

Amy:评论就是批评吗?我要引用的理论也要批评吗?

Jane:如果老师不提醒, 我也没想起来要写。我觉得这部分挺难写的, 不过我后来发现可以参考其他论文的写法。

Jenny:我要不要也对自己写的论文进行评论?

由上, 我们发现, Mary已具有论文评价的意识, 询问的是评价具体操作的技巧;而其他三位参加者则没有体现出论文评价的意识。由此可见, 参加者由于对论据评价能力不足, 或对英语学术语篇的要求不熟悉, 直接影响论文质量。文秋芳等 (2009) 认为, 思辨能力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 包括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有效推理能力、论据评价能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在考查大学生是否缺乏思辨能力, 要结合学生的其他能力, 如语篇知识、语言能力、元认知能力综合考虑。

此外, 在四名参加者中, 只有一名学生自己尝试做实证研究。《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 (2000) 中特别强调:“评分时除了考虑语言表达能力外, 还应把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作为重要依据。”在本研究中, 参加者对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的概念模糊。

2. 文献引用知识不足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参加者介绍理论或者总结实证研究时。例如下句, 参加者完全抄袭Phakiti (2003) 原文中对Flavell的介绍。

例4:Metacognition is a mental processing mechanism that helps individual to complete cognitive tasks (Flavell, 1971) . (Amy)

这种抄袭情况在初稿中较多。对此问题, 在访谈中的回答如下:

Jenny:有的时候实在写不出来。我觉得人家已经写得很好了, paraphrase好难。

Mary:我已经改了词, 我以为改过词就不是剽窃了。

Amy:我已经努力改了, 老师说了我才知道还是不行。

由上, 我们发现, 参加者中有意和无意剽窃两种行为都存在。有意剽窃和学生的侥幸心理有关, 无意剽窃和学生对文献引用认识不足和语言能力有关。

3. 研究方法知识不足

例5:...the EFL learners tend to use their L1 during their L2composing processes when they are in the think-aloud protocols, the text-generating activities and controlling their writing processes. (Jenny)

研究者给参加者的评语是:

“Why did they use L1?Also, think-aloud protocol is a research instrument, but text-generating is a phase in the writing process.Beside what do you mean of”controlling“here?Is it a phase or a instrument or something else?”参加者将研究工具和研究对象混淆, 并且这里使用的“controlling their processes”令读者困惑。

综上所述, 通过对四名参加者在体裁、文献引用、研究方法三方面的文本分析和访谈, 可以看出参加者对语篇知识准备不足, 不了解学术写作的特点。

五、对教师、研究者的启示

本研究表明,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过程和写作质量受到社会语境、认知调控和语篇特点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 在英语专业论文写作教学中, 教师应当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 强调学术语篇的要求, 学生要有明确的体裁概念。以往的研究比较注重对研究生学术语篇的分析, 而对本科生学术语篇的研究较少。研究结果表明, 实际上英语专业本科生对学术语篇体裁要求知之甚少, 急需加强此方面教学。

其次, 重视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文秋芳 (2008) 认为, 外语专业和非外语专业文科学生在思辨能力上是否存在差异是一个值得考量的问题, 而医学院校内的外语专业学生, 从目前来看, 由于对学术语篇体裁知识的认识匮乏, 对论据评价能力不足, 并没有体现出较好的思辨能力。因此, 如何结合医学院校英语专业教学实际, 进行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维能力的合理培训, 值得后续研究。

再次, 本文的局限性是, 虽然笔者探究了语篇在认知、社会语境、文本三个层面的交织影响下的发展过程, 但由于该研究是个案研究, 采用定性研究方法, 无法采用大型数据定量采集, 因此, 认知因素和社会语境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语篇发展和文本质量, 本研究未能进行阐述, 有待于大型后续研究。

因此, 认知、社会语境、语篇特点三个层面互相交织, 而来自于社会竞争、学校环境、学术语篇团体 (discourse community) 规范、语言水平、语篇知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论文写作过程复杂化。因此, 该课题对于系统了解本科英语学习者在论文写作中语篇发展的特点, 制定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案, 以及英语专业学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Canagarajah, A.S.Critical Academic Writing and Multi-lingual Students.Ann Arbor, MI: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2.

[2]Hayes, J.R.A new model of cognition and affect in writing.C.M.Levy, S.Ransdell.The Science of Writing.Hillsdale, NJ:LawrenceErlbaum, 1996.

[3]Hyland, K.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Writing.New York:Pearson Education.2002.

[4]Liu, Y.Taiwanese students’negotiations with academicwriting:Becoming“playwrights and film directors”.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2008, (17) .

[5]Raimes, A.Out of the woods:Emerging traditions in theteaching of writing.TESOL Quarterly, 1991, (25.3) .

[6]孙文抗.英语专业学士论文写作现状分析.外语界, 2004, (3) .

[7]文秋芳.论外语专业研究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8, (10) .

[8]文秋芳等.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外语界, 2009, (1) .

[9]辛斌.批评语篇分析的社会和认知取向.外语研究, 2007, (6) .

[10]解淑暖, 邵守波.基于语料库的海洋科学类期刊中外作者学术论文英语摘要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分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 (25.2) .

[11]余国良.文献引用行为中批判性思维的个案研究.外语学刊, 2007, (5) .

学位论文研究过程 篇10

英语是国际学术交流的通用语言, 是我国科技工作者与国际学术界接轨的重要传输工具, 发表高水平的科技英语论文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 也是一个合格的学术性研究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不仅要有独到的学术见解和创新, 而且, 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看, 文体格式必须符合相关期刊的规定, 句型要符合科技论文独特的表示方法, 用词也要遵循科技英语的常用习惯 (刘亚波和印辉, 1998:121-123;林静, 2010:133-136) 。而目前我国研究生科技英语论文写作能力还不高, 语言习惯和语言表达也不足。本文以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为例, 分析了非英语专业学术性研究生在科技英语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2 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在科技英语论文写作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三大基本原则是:准确、简洁和清晰。为了强调重点, 清楚而有说服力地表达某个事实, 在科技英语论文写作过程中应尽量采用被动语态和第三人称, 可以认为, 被动语态是科技英语论文的一个重要特征 (李晓惠, 1999:487-490;叶云屏, 2002:12-16;万灵, 2004:148-150;张林雅, 2013:103-105) 。

当第三人称出现在主语位置时, 强调的是陈述的事实或作者的发现, 而动作的执行者或具体的发明人则并不重要, 因此, 这种结构能清楚而客观地表达信息。相反, 当采用主动语态时, 往往需要用第一或第二人称, 很容易给人一种主观的感觉, 尤其是第一人称单数“I”, 例如, “I said”和“I think”等说法会让论文读者觉得所陈述的事实和观点只是作者个人的看法, 而不是普遍规律。请看下面例子:

The SIMPLE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couple the velocity and pressure terms.The diffusion term and the convective term in both the momentum and energy equations are approximated by the central difference scheme and the QUICK scheme, respectively.

在这个例子中, 读者关心的是速度和压力的耦合方法, 以及在动量和能量方程中扩散项和对流项的离散格式.因此, 作者选用了第三人称“The SIMPLE algorithm”和“The diffusion term and the convective term”作为每句的主语, 而没有用“I apply the SIMPLE algorithm to...”“I approximate...by...”等。由于主语和谓语是句子的最重要成分, 因此, 在科技英语论文中, 需要表达的重要内容应该放在主语和谓语位置上, 在上例中用第三人称作主语就能达到这种效果。

应该指出的是,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 有不少科技英语论文的作者开始使用主动语态, 特别是在论文的摘要 (Abstract) 部分, 采用“We”“This paper”“This work”等为主语的主动语态已经非常常见了。摘要是一篇论文的高度概括, 它应该包括论文的目的、采取的方法和主要结果等, 因此, 在摘要中采用主动语态可以使表达更清晰、语气更坚定, 这样才能使读者感受到作者对自己工作和所得结论的坚定信心。

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应用是研究生在科技英语论文写作中感到比较困惑的问题。通常情况下, 在描述研究方法和研究的主要结果时, 应采用被动语态;在陈述已有的研究和其他学者的工作时, 可采用主动语态。

3 动词的时态

英文中的动词都有三种时态, 即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在科技英语论文中, 虽然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可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术语和特殊的用法, 但是, 总体来讲, 科技英语论文中动词时态的使用还是有一定规则的 (李晓惠, 1999:487-490;万灵, 2004:148-150) 。

一篇典型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领域科技英语论文, 从结构上看, 一般可以分为摘要 (Abstract) 、引言 (Introduction) 、理论模型 (Theoretic Model) 、计算或实验方法 (Numerical Method or Experimental Method) 、结果分析与讨论 (Results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和结论 (Conclusion) 等几个部分。由于每一部分功能不同, 因此, 动词时态使用的语法规则也不同。

在摘要 (Abstract) 部分, 当描述作者的具体工作时可以用现在时, 也可以用过去时, 但是, 在描述论文所得到的主要结论时一般用现在时。例如,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d (introduce) a novel power/refrigerating combined-system, which coupled (couples) a transcritical organic Rankine cycle with a vapor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cycle.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turbine inlet pressure, flue gas temperature and condensation temperature are three important parameters influencing system performance.第一句描述的是作者的工作, 可以用过去时, 也可以用现在时, 但第二句描述的是分析结果, 因此, 应该用现在时。

科技英文论文的引言 (Introduction) 部分需要大量引用已有的研究工作。一般情况下, 在描述其他学者已经完成了的研究工作时, 要用过去时;在陈述根据已有的研究工作所得到的普遍规律和主要结论时, 一般用现在时。例如, Kanda performed an experiment on the instability behaviors of isothermal fluid in a differential rotation system with a partly free surface.It is found that the well-known barotropic instability generates multiple vertically coherent vortices along the Stewartson layer at a relatively small rotation rate difference.显然, 前句描述的是作者的工作, 用的是过去时, 后句描述的是一般规律, 用的是现在时。

在论文的主体部分, 所描述的是作者自己的工作, 因此, 动词的时态一般都采用现在时。例如, In the present model, the following assumptions are introduced;The boundary conditions are expressed as follows.等等。应该指出的是, 在对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的描述和所得结果的分析讨论中, 有时也需要使用过去时态, 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现在时表示所得结果是在研究过程中所揭示的普遍规律;相反, 过去时则表示该结果是作者在特定条件下所发现的规律。例如, When Marangoni number exceeds a certain threshold value, the flow transits three-dimensional unstable flow pattern.采用的是现在时态, 表示当Marangoni数超过某一临界值时, 流动转变为三维非稳态流型是一个普遍规律;相反, 如果改为When Marangoni number exceeded a certain threshold value, the flow transited three·dimensional unstable flow pattern.采用的是过去时态, 则表示这个流型转变是作者在特定的条件下发现的特殊现象。

4 冠词的应用

冠词在使用中的灵活性很大, 使得研究生在科技英语论文写作中在冠词的使用上常常会不知所措。

不定冠词a/an最主要的用法是, 在可数名词的单数形式前表示泛指一类人或事物, 以区别于它类。例如, Kuhen and Goldstein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natural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of air, 该句说明作者进行的是一个关于空气自然对流传热的实验研究, 不是数值计算, 也不是理论分析。

与不定冠词a/an的用法不同, 定冠词the既可以用在可数名词前, 也可以用在不可数名词前。对于可数名词而言, 既可以是单数, 也可以是复数。因此, 从所表示的意义来看, 定冠词既可以表示this或that之意, 也可以表示these或those之意。从语法功能上来看, 定冠词通过对名词加以限定, 使其成为具有某种特殊意义的特定名词, 这种特殊意义读者可以很容易通过论文的前后关联和比较得知。例如, Surface heat exchangers are devices that transfer the heat from the hot fluid to the cold fluid while keeping them from mixing with each other.在该句中, heat前面的the表示传递的热量是从热流体到冷流体, 具有特定意义;hot fluid和cold fluid前面的the表示是表面式换热器中的热流体和冷流体, 也是用冠词来限定其特定意义

在科技英语论文中, 通常第一次提到的泛指可用不定冠词或不用任何冠词, 但再次提到时就需用定冠词来进行限定。例如, Nuclear reactors generate heat, then the heat is transferred to water.The water becomes steam, by which a turbine is driven.在该小段中, 第一个heat是泛指, 前面可不要任何冠词, 但第二个heat前必须用the, 表示传给水的热量来自于核反应堆;同样, 第一个water是泛指, 前面可不需要任何冠词, 但第二个water前也必须用the, 表示变为蒸汽的水是吸收了来自于核反应堆热量的水。

另外, 还需要注意的是, 用and连接的两个名词, 定冠词是否可以省略取决于连接的内容。例如, The performance of aircooled heat exchangers is determined by the types and shapes of the fin surface.在该句中, types和shapes都是指的翅片表面的特性, 因此, and后面的定冠词可以省略。但是, 在Results show that there exists a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ritical temperature of working fluids and the economical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中, and连接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因此, the不能省略。

5 常用句型与用词技巧

在科技英语论文的写作过程中, 除了要正确使用语态、时态和冠词外,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句型结构, 一定要符合科技英语论文独特的表达习惯 (秦荻辉, 2001:94-99) , 这一点经常被研究生所忽视。与日常用语和文学语言相比, 科技英语论文中的句子结构严密, 显得比较冗长;而且, 句子成分多、层次多、复句多, 经常出现多个分句并列或从句套从句的现象;同时, 还频繁使用祈使句、it句型、动词非谓语形式, 等等。因此, 熟悉掌握并灵活应用常用句型, 对于清晰、简洁、准确地表达论文内容是非常必要的。

在论文的引言部分, 需要引用其他学者的工作, 并指出目前已有研究工作的不足, 从而引出论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常用的英语句型有:The experiments (research) on…was performed by…;Recent experiments by…have suggested that…;The previous work on…has indicated that…;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major sections as follows…等等。

在论文的主体部分, 都是围绕着研究主题展开介绍、论述、分析和讨论, 因此, 段落的划分一定要保证论文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不易太长、也不易太短。每一段的第一句称为主体句, 整段都围绕主体句进行论述, 常用的句型有:The core of the problem is the interaction (origin, connection) of…;Studies of these effects cover various aspects of…等等。在这部分, 经常需要分析某些变化或结果产生的原因, 可采用以下句型:The results may be due to that…;This is probably a consequence of…;It is possible that…等等。如果需要特别指出研究工作存在的局限性或不足之处, 可以这样表述: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is study has examined only…;We have to point out that we do not…;Unfortunately, we can not determine…from…。

结论是论文非常重要的部分, 是研究结果的高度概括, 常用的句型有:On the basis of…,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can be made.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simulation) indicate (show) …;We have demonstrated in this paper…等等。

6 结语

以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为例, 分析了非英语专业学术性研究生在科技英语论文写作中常见的四个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可供研究生和其他学者在科技英语论文写作时参考。事实上, 研究生科技英语论文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 必须要阅读大量本领域的国际期刊论文, 时时追踪科技英语的最新表达方法, 才能在写作时如鱼得水, 准确、简洁、清晰地表述自己的研究成果。

摘要:发表高水平的科技英语论文是科技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 也是我国学术型研究生必备的基本素质。该文以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为例, 分析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在科技英语论文写作过程中经常面临的四个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可供非英语专业学术性研究生在科技英语论文写作时参考。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科技英语,写作

参考文献

[1]李晓惠.我国科技人员英语论文写作中的几个问题[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9 (4) :487-490.

[2]林静.科技英语论文写作原则[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 :133-136.

[3]刘亚波, 印辉.科技英语的主要语言特征[J].浙江大学学报, 1998 (2) :121-123.

[4]秦荻辉.浅谈科技英语写作中的句型特征[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1) :94-99.

[5]万灵.科技英语写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2) :148-150.

[6]叶云屏.谈科技英语写作中几个潜在误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4) :12-16.

学位论文研究过程 篇11

一PDCA方法及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

全面质量管理采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建立一套严密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全过程的质量管理[1]。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同样适用于本科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的基本工作手段是PDCA方法,即“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工作循环的方法。在学校的毕业论文组织管理工作中,坚持以学生为导向,全员参与,持续地改进,通过建立目标系统、执行系统、反馈系统、控制系统,形成质量监控的闭环系统,协同合作、各司其职。通过PDCA方法,对论文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和保障,识别出论文组织工作所涉及到的各个相关点并加以改正,采用多种管理手段和方法,经过多年的循环使得毕业论文的质量得到持续的改进,达到螺旋式上升[2]。

二包装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毕业设计的目的、特点、方式、途径,以及毕业设计与其它教学环节的关系等问题的分析,并结合创新教育理论的研究,目前的毕业设计质量下降的原因可归为以下六方面的因素[3]。

(一)毕业设计选题问题

本科专业的毕业设计题目结合工程设计和工程技术研究的较少,实验和教师自选题目所占的比重较大。有的教师采用模拟性课题,学生只需根据教材中教授的原理和方法就能完成这类课题,或直接照搬已有的规范设计方法或简单套用常用基本公式和图表即可。毕业设计在对工程能力的培养上下力不足,不利于学生发挥独立见解和创造精神,体现不出工科专业毕业生“工程能力较强”的特色。总之,目前的问题主要是理论与实际脱节,缺少相应的工程环境造成的,致使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薄弱。这是学生不受企业欢迎,毕业后不能立即独立工作的原因。

(二)学生重视程度的问题

大四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找工作、考研、职业资格等各类考试的认证中去。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中很重要的实践环节,是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可逐步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科研技巧,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在对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包装、农机和农电等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可以发现学生毕业论文投入的精力不足,思想上不够重视,主观上不够努力。他们认为毕业论文选题与就业关系不大,毕业论文成绩是否优秀与毕业也无多大的关系,毕业论文作为一门实践环节的课程只要通过就行。由于思想上的不重视,以及时间、精力的投入不足,毕业论文的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三)指导教师方面的问题

目前,教师指导毕业设计通常有三个目的:一是考察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根据实际需要获取新知识并应用新知识的能力,并掌握论文撰写的方法,从而养成严谨、认真的科研工作习惯;二是自己的科研项目缺少人手,找一些免费的劳动力,打打下手,做做实验,跑跑腿等;三是纯粹为了完成教学工作量。近年,为缓解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采取措施引进了大量教师,教师来源主要有应届博士毕业生和引进人才,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员缺乏包装工程实践经验,对实际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和关键问题难以把握。每位指导教师都指导七、八名学生的毕业设计,还承担有大量的科研和教学任务,针对目前毕业设计一人一题的实施办法,一个教师同时指导这么多的学生是很难深入下去的,使得教师投入指导毕业设计的精力明显不足,造成毕业设计的质量严重下滑。

(四)考研和就业影响的问题

大学第六、七学期一般为重要的专业课学习阶段,但由于各种需求,学生们不得不又面临各种考试以及就业单位的各种考核等实际问题,用于专业课程的学习精力和时间明显不足,导致专业知识系统性不强,基础不够扎实。第八学期是毕业设计时间,同时也是研究生复试、就业选择的关键时间,这些客观问题造成时间上的冲突,使得毕业设计时间明显缩水。

(五)学校管理制度上的问题

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与课堂教学不同,主要表现为参加毕业设计的学生由原来的班级分解为由指导教师负责的毕业设计小组,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脱离了原班级的集体行为约束。如果指导教师要求不严,学生的纪律观念就一时难以形成,容易导致纪律涣散。包装工程专业按照学校的要求制订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如选题审批制度、开题制度、毕业答辩制度以及指导教师指导制度等,在规范制度建设方面有了进步。然而,由于学校在毕业设计方面对指导教师没有明确的具体要求,制度在执行时难以落到实处,在执行过程中一定比例的学生因外出找工作而缺失了这一环节,作为过程监督制度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

(六)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

毕业设计经费的不足是制约毕业设计的重要的因素,比如我们每个学生的毕业设计经费只有100元,在这种情况下,许多老师多开展毕业实习和购置参考资料就意味着自己要多贴钱。毕业实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安排在毕业设计之前,是专门为学生从事毕业设计做准备的,也是毕业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实习经费不足,毕业实习环节不得不简化,压缩实习时间,降低实习单位的水平要求。另外,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实验材料相对紧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

三PDCA方法应用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的质量保障措施

根据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实际情况,将执行阶段划分成4个主要分段,或者可称为“质量控制点”、“里程碑”[4]。

(一)计划阶段

第一,毕业设计选题。首先是指导教师选题,根据毕业设计的教学要求和工程实际要求,指导教师在选题时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A题目类型必须完整,专业覆盖面应有足够的宽度;B题目性质应符合教学要求,结合生产实际; C题目难易程度适中,工作量合适;D题目中的条件,原始资料数据应合理,切合实际;E题目数量和范围恰当。endprint

第二,制订了一系列毕业设计管理文件,用于规范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这些管理文件回答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达到什么要求,从而从毕业设计的全程组织管理、对教师及学生的要求、论文选题、论文评阅与答辩以及论文资料的归档等各方面规范了毕业设计工作。

第三,制订详细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检查评估标准,建立了科学的、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来综合评价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评估体系,该评估体系是进行检查评估的依据,也是最终毕业设计答辩的依据,是指导整个毕业设计工作的标准和要达到的目标。

(二)执行阶段

执行阶段,即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任务的过程。以包装工程专业为例,整个设计过程可分成四个分段,各阶段所应完成的内容和形成的设计成果、达到的设计要求都在前面计划阶段中的毕业设计管理文件中有明确规定。

(三)检查阶段

该阶段主要包括两项工作,一是由成立的毕业设计工作小组在每个阶段完成时,检查每个学生的毕业设计阶段性成果;二是将检查成果与原计划比较,看学生完成的该阶段设计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及进度是否达到了原计划的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学生之间的设计成果比较。

(四)处理阶段

即针对各阶段检查出来的问题、出现的执行与计划的偏差,采取积极的措施来纠偏,责成指导教师与学生尽力在短时间内整改,完成该阶段的设计任务。

第一,成立毕业设计工作小组,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经常性督促、分阶段地检查学生的毕业设计,同时为学生毕业设计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

第二,毕业设计工作小组根据检查情况书写阶段性总结检查报告,列出检查中出现的各类毕业设计数量、质量、进度问题,同时给出整改措施建议。

第三,对于出现毕业设计数量、质量、进度问题的学生及其指导教师,应利用周末和晚上的时间来完成本阶段所要求的任务。对于出现的其他问题,如学生之间的互相“抄袭”等,应责令学生完成整改。

第四,有一定的奖惩措施。各阶段检查结果作为最终毕业设计成绩评价中的重要一部分。同时对指导教师的毕业设计指导效果考核也依此进行评价。

总之,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将经验性工作方法转变成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增强管理的科学性和具体工作的活力;并在强化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充分总结各阶段性工作的经验教训,会使毕业论文工作中的各项活动得以不断改进和提高,进而从根本上保证毕业论文工作的管理效能。

参考文献

[1]李晓梅,张永春.全面质量管理和控制论在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中的应用[J] .中国大学教学,2004( 12) : 37-39.

[2]金颖.基于PDCA的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0(11):144-145.

[3]李连进,王明贤.包装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20112n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dvanc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Vol.1-6:106-111.

学位论文研究过程 篇12

“数字化”校园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对高校中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话服务有关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 并利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通过严格和科学的权限控制把高校网建设成既面向校园内又面向社会的一个开放的大学网络, 使高校的资源数字化、管理自动化、教学网络化、决策智能化、校园信息化。

由于客户机/服务器两层结构存在灵活性差、升级困难、维护工作量大等缺陷, 已较难适应当前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随着Web技术的日益成熟, Browse/Server (简称B/S) 结构已经成为取代Client/Server (简称C/S) 结构的一种全新技术。B/S结构主要利用了不断成熟的WWW浏览器技术, 结合浏览器的多种脚本语言、Active X技术及Asp.net技术, 通用浏览器就实现了原来需要复杂专用软件才能实现的强大功能, 并节约了开发成本, 是一种全新的软件系统构造技术。采用该结构软件的优势在于: (1) 无须开发客户端软件, 维护和升级方便; (2) 可跨平台操作, 任何一台机器只要装有WWW浏览器软件, 就可作为客户机来访问系统; (3) 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充性; (4) 可采用防火墙技术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有效地满足了当前用户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新需求。因此, 该结构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领域中获得飞速发展, 成为应用软件研发中一种流行的体系结构[1]。

高校的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是学校日常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主要面向的对象是教师、学生和教务。它把学生和教师高校中的两个主体联系起来, 采用了当前流行的B/S结构和Internet网络技术, 突破了原先教务系统使用地域的局限性, 使整个校园网乃至Internet上的用户都可以访问教务系统。为促进学校教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减员增效、学分制等的顺利实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学校管理层提供了详尽的数据;增强了系统数据共享的能力, 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

2. B/S体系的结构

B/S体系结构, 即Browser/Server (浏览器/服务器) 结构, 是对传统的C/S (CIient/Server, 即客户端/服务器) 结构进行相应的改进而产生的新型体系结构。传统的C/S结构基于两层结构, 而且业务处理的程序主要集中在客户机 (终端机) 上;而在B/S结构下只有一小部分事务逻辑在客户端实现, 其主要事务逻辑都在服务器端实现, 因此形成了所谓的三层结构。在三层结构中客户端接受用户端的请求并将此请求以某种形式提交给应用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则从数据库服务中获得数据, 然后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并将结果提交给客户端, 这样用户在客户端就可以获得期望的结果。C/S结构是基于局域网, 可连接的用户数有限;而基于广域网的B/S结构支持更多用户, 并且可以根据访问量动态配置服务器以保证服务质量。C/S结构中所有的客户都必须安装和配置复杂的应用程序软件;而在B/S体系结构中客户端只需要安装标准的浏览器。从维护的角度分析B/S结构只需维护服务器, 因此费用较小而且升级容易;而C/S结构的维护和升级涉及所有的客户机和服务器, 代价巨大[2]。考虑到高校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系统需要不断更新内容, 支持的用户数量多, 且地域较为分散, 因此, 基于B/S结构设计高校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系统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选择。

B/S模式包括浏览器、服务器及连接两者的Internet/intranet网络。服务器端最重要的功能部件是web服务器, 此外还有数据库及web应用程序, B/S模式的结构如图1所示。当有用户请求服务时, web服务器调用相应的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调用其动态连接库文件对服务器端的文件代码进行解析, 如果找到脚本代码, 在把脚本代码生成的页面发送到客户端的浏览器中显示。网络一般采用以HTTP协议为基础并构筑于TCP IP上的Internet/intranet。HTTP协议是一种简单的、无状态的、面向对象的协议。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浏览器要连接到服务器, 只需发送请求方式和UR.L路径等少最信息即可, 而它却可用来传输文字、图像、图形、声音、视频等各种多媒体文件。在B/S模式下, 浏览器并不是仅仅用来发送HTTP请求的, 它本身也支持动态网页技术[3]。

3.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 系统设计思想

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系统的主要设计流程是首先教务进入系统对系统的基本信息进行初始化。需要初始化的内容包括选题和开题的时间段设置, 教师、学生及专家的基本信息的录入, 其中时间段设定之后将通过消息将规定时间传给教师、学生和专家。只有教务对系统进行初始化之后才学生和教师才可以以教务分配的默认密码进入系统。在选题阶段学生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在规定的时间里面把自己要申报的毕业论文题目提交给自己希望的指导教师来评审;教师首先修改学生递交过来的论文题目, 如果学生的论文题目通过审核, 则教师把这个论文题目与自己申报的论文题目一并交给专家, 等待专家进行评审, 而且无论学生的题目是否通过审核都要给学生消息, 以便学生查看自己申报的论文情况;专家在选题的规定时间内对教师申报的题目进行审核, 然后把审核的结果返还给教师;当论文题目审核阶段结束之后, 教师就可以查看自己通过审核的论文题目, 学生可以查看自己申报的论文情况, 如果通过审核就直接等待开题, 如果没有那就进行选题。最后如果有学生没有选取论文题目或者学生选取的指导教师没有选取这个学生, 此时就必须通过教务手工安排, 满足每一个学生都有题目, 以及尽量满足每一个指导教师都有学生。在开题阶段, 教师每周都为学生安排任务, 并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建议;学生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 并对一些问题对教师进行提问;在开题的末尾阶段学生将要提交论文的初稿, 教师也将对初稿进行修改和评价。

根据以上的流程本系统设计了13个表9个存储过程。表包括学生信息表、教师信息表、题目申报表、动态选题结果表、教务参量表、转换教师身份表、每周任务分配信息表 (包括开题阶段和中期阶段) 、每周工作汇报表、交流信息表 (包括开题阶段和中期阶段) 、开题报告信息表、论文大纲信息表、论文草稿信息表、论文定稿及成果信息表, 存储过程包括学生、教师基本信息的录入等。

本系统需要实现的具体功能如下:

1) 实现教务对系统的实现初始化设置。

2) 实现教师对学生论文题目的审核, 专家对教师论文题目的审核。

3) 实现消息的发布, 及时通知各阶段的分布时间, 以及教师和学生对论文信息的了解。

4) 实现高校学生毕业论文的任务及成绩查询, 包括学生每周作业安排、作业成绩、论文草稿成绩、论文最终成绩的基木查询;还有教师的基本情况、学生的基本情况、专家的基本情况等。

5) 实现教务给学生分配论文题目。

6) 实现各级用户的权限答理。系统可按照实际工作需要实行各级用户的权限管理。

本系统需要实现的目标是管理工作的自动化及过程化、决策工作智能化、信息的高度集成。

3.2 系统的主要模块

该系统主要是针对高校中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而设计与研发的。基于B/S的高校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系统的模块如图2所示。按3.1的流程整个系统从角色上主要可以分为4大模块:

1) 教务模块包括整个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教务首先登陆系统进行系统初始化设置, 评审专家、指导教师和学生基本信息的录入, 系统相关功能开启等工作等。只有教务将系统初始化工作完成以后, 其他用户才能登陆系统, 进行正常的毕业设计相关工作。

2) 教师模块包括修改教师的基木情况, 收看信息, 教师申报题目, 学生申报题目查询, 教师申报题目结果查询, 每周任务布置, 每周任务批改等。

3) 学生模块包括修改学生的基本情况、收看信息, 学生申报题目, 教师通过申报的题目查询, 每周任务查看, 每周任务完成等。

4) 专家模块包括对学生及教师毕业论文选题进行评审。

4.结语

高校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系统是基于B/S平台开发的。该服务器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NT server 4.0, 可以实现用户识别、存储保护及进程通信与同步等。数据库设计是系统的核心与基础, 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0[4], 它本身继承了SQL server7.0的优点例如大量针对计算机网络的保护特性, 提供了用户标识、确认、加密、授权及审计等控制来实现对数据库的安全保护, 同时又增加了许多更先进的功能, 具有使用方便、可伸缩性好、与相关软件集成度高等优点。考虑到数据库通讯接口技术, 数据库前台使用的可视化部分的开发采用ASP.NET开发平台及C#开发语言[5]。由于整个系统是严格受时间控制的, 一旦过了时间期限将不能返回, 这可能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些不便, 而这些也是我们争取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崔杰锋, 卫学杰, 康凤雷.基于B/S三层模式的应用开发设计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05, 21 (1) .

[2]林子禹等.基于web与组件技术的企业应用系统设计模型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0.6.

[3]吴竞华, 陈根才.基于三层结构模式的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计算机应用, 2000.8:20-25.

[4]苗雪兰, 刘瑞新, 王怀峰编著.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1, 第一版.

上一篇:英语教学减少语法错误下一篇:股指期货风险及其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