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工程

2024-11-26

活力工程(共10篇)

活力工程 篇1

1 对林业生态工程的具体认识

林业生态工程是一门近年来新兴的工程, 是一门综合了林业学、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的, 以保护自然资源, 促进可持续发展, 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的工程。进入21世纪,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取得飞速的发展, 同时, 对林业的发展也日益变得越来越重视, 在此基础上也加大了对林业生态工程的投入力度, 本文将针对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投入经济活力的问题展开讨论。

2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 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其中, 最引人瞩目的就是“三北防护林”体系。“三北防护林”体系涉及了全国12个省、市, 总面积为389万hm2, 约占我国陆上总面积的40.5%。该体系使得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水土得以保持, 抵御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提高。但是, 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的同时, 同样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2.1 森林资源严重匮乏, 地区分布不协调

据最近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 世界各国的森林覆盖率, 日本为68.5%, 韩国为64.3%, 而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却仅占国土面积的21.6%, 森林覆盖率极低。而在地区分布上也存在不平衡性, 绝大部分的森林资源集中在东北、西南等丘陵、山地地区, 而西北的新疆、青海等地区的森林资源却十分缺乏, 这是造成新疆、青海这些地区土地沙漠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我国的人均森林占有率在世界上也处于较低的水平, 这与我国辽阔的国土面积非常不协调, 所以,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当前要改善生态环境必须要做的。

2.2 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较低, 监管力度不够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人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经济目的, 只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森林资源, 过度砍伐森林, 却忽视了森林资源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造成了森林资源的严重破坏。同时政府对破坏森林资源的惩罚力度也不够, 没有将防护工作切实做好, 长此以往, 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便逐渐降低。

2.3 资金投入不足, 生态工程质量总体偏低

由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一项见效时间慢的工作, 工作量比较大, 要覆盖的面积也很广, 对资金的需求自然是非常大的。但是国家的资金投入总量有限, 不足以弥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大缺口, 特别是对于新疆、青海这样的边远地区, 投入工作更难切实做好, 这就导致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进程缓慢。再者, 一些地区为了响应国家“退耕还林”的号召, 会在没有切实做好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好调查的基础上盲目地进行林木的种植, 林木的质量的不到保证, 还会增加建设的成本。

2.4 职能主体与实际不符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一项带有公益色彩的建设, 政府在林业生态工程的投资建设中起主导作用, 处于投资的主体地位。但是, 从我国近年来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实际情况看来,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投资建设主体主要是集体, 政府投资所占的比重很小, 这就导致了职能主体与实际不相符合。

3 增加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经济活力的具体措施

3.1 提高经济活力是根本, 加大资金投入是手段

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经济活力能从根本上解决投入力度不足的问题。新的经济活力能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国家加大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可以弥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大缺口, 使其能顺利正常的运行。加大资金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工程建设者和工程设计者之间的矛盾, 既能达到生态效益, 又能产生经济效益。

3.2 加大执法力度

党和国家要切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 加大执法和监管力度, 对非法开采森林资源的行为要严加惩治, 从立法工作方面减少乱砍滥伐等现象的发生。

3.3 提高造林的质量

要切实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根据本地的土壤特性和地理特征, 合理选择适应本地土壤的树木, 避免盲目造林, 要严格按照设计规划实施, 还要提高造林水平, 切实提高造林质量。同时要协调树木种类的比率, 提供多样化的树木类型, 综合各种树木的优点, 提高森林的稳定性, 提高森林的防护能力和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3.4 增加经济林的种植比例

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提高经济林的种植比重, 既能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落到实处, 又能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 对经济林的市场需求很大, 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林、用材林供不应求的趋势, 推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发展。

4 小结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一项耗费时间长, 见效慢的事业, 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因此, 国家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到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不断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经济活力, 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摘要:当前, 我国的森林资源又十分匮乏, 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历史和现实的迫切需要。我国不断加大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 到现在为止, 已经建成了三北防护林体系、长江中下游防护林体系等, 对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经济活力,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 洪雪, 杨清福, 张光华.“三北”平原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森林工程, 2006 (4)

[2] 吴月仙, 张俭卫, 崔友君.论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现状与对策[J].防护林科技, 2006 (1)

活力工程 篇2

屏山县政府副县长 石 进

随着国家第三大水电站——向家坝电站建设的快速推进,使屏山县面临县城和5个乡镇的迁建及移民5.72万人的艰巨任务。任何艰难的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干部。如何进一步激发全县各级干部的活力,完成“天下第一难”的移民工作是屏山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和急中之急的任务。2009年以来,屏山县按照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新要求,大力实施“干部活力工程”,以“激发活力、增强凝聚力、提升战斗力,让全县干部在工作中兴奋起来”为目标,为全县移民迁建、加快发展、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干部保障。

一、正确认识制约干部活力的现实问题

屏山县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长期以来受地域环境、经济发展等客观因素制约,特别是在面对移民迁建、加快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新形势、新任务下,部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呈现出活力不足、战斗力不强、激情不够高、存在畏难情绪、竞争意识、服务意识不强,应对复杂局面能力较弱等问题。分析影响干部活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干部管理理念滞后,大胆干事的氛围不够浓。一是管理意识不强。在干部管理工作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预见性、超前性,不能做到由点带面、点面结合、防治结合。二是部分领导干部表率作用不强。“治队先治权、治人先治已”。讲别人头头是道,自己却不拘小节;讲成绩夸夸其谈,对问题轻描淡写。三是干部管理偏重考核和处罚,忽视了对干部的理解和关爱,弱化了日常性的管理、监督、督办工作。

(二)干部活力机制乏力,干事的正负激励机制不够好。一是思想政治工作不够有力。有的干部对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思想政治工作虚而不实、可有可无,不擅于甚至不会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一手软,一手硬”的问题,重经济、轻党建,重业务、轻思想。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单调,使干部产生厌烦情绪,拉大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二是制度建设重制定、轻落实。各级制定出台的若干干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很多是写在纸上,缺乏持久彻底贯彻执行,致使制度和管理的严肃性受到冲击。三是干部队伍能上能下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近年来,健全了许多干部“上”的制度,而对一些工作不在状态的干部,往往缺乏“下”的举措和办法。

(三)干部管理模式科学性不够,干好事、干大事的环境不够优化。干部队伍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功夫不在一朝一夕。当前主要存在四种不良倾向:一是重管理监督、轻教育培训。全县各级不断加大教育和培训的力度,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与形势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应对移民迁建艰巨任务,在培训的层次上、内容上、范围上、计划上,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重结果、轻过程。往往过多关注于对干部管理结果的评价、考核和处理,而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无有力的解决措施。三是干部分配制度滞后。不能体现“按劳计酬、多劳多得”分配原则,在少数干部中形成一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四是重形式、轻内容。忽视干部管理工作中的目标、内容和本部门的实际,搞形式主义。在干部管理的时限上,注重八小时以内的管理和监督,而对八小时以外的难以实施行之有效的监督;在对管理结果的衡量上,往往把本职工作开展的好坏作为评价全年工作成绩的主要依据,而对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综合素质等难以实施准确的评价和考核。

二、激发干部活力的探索和实践

2009年,屏山县针对干部队伍活力不足的上述情况,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大力实施“干部活力工程”,开展“八大行动”、建立“八大机制”,有效“激发活力、增强凝聚力、提升战斗力”,用“加法”(正激励)让全县干部兴奋起来,用“减法”(负激励)让全县干部紧张起来,打造了一支作风过硬、素质优良、意志坚强的干部队伍。2009年,全县按计划完成了116个移民迁建重大项目和1.52万人的围堰移民任务,省上验收组高度评价:“屏山县围堰渡汛保障工作创造了全国水电史上万名移民平稳过渡安置的历史记录,在四川乃至全国堪称优秀”。同时,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历史性突破亿元大关,5项经济指标增幅居全市第一,并保持了社会稳定大局。

(一)“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提升”行动,提高干部整体素质。

1、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一是注重在理论学习的系统性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中心组学习制度,结合县上移民和扶贫工作建立了“领导联乡、部门帮村、职工帮户”的工作联系制度。去年,仅县级领导干部就深入联系点186人(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372件(次),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建设,营造团结协作的氛围。建立健全谈心谈话制度、诫勉谈话制度,在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中形成了“工作肩并肩、作风实打实、批评面对面、感情心连心”的良好风气,有效提升了各级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2、培训与实践相结合,着力提升干部能力。一是培训提高素质。制定《屏山县干部教育培训管理暂行办法》、《2009—2012年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干部任职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等制度,规范了干部培训“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干部培训程序,理顺干部教育培训体制。完善以考促学等保障制度,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教育培养机制。2009年,通过开设中青班,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培训班,党外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妇女干部等主体培训班11期、参训1380余人(次);开设领导干部论坛14期;与宜宾市委党校合作建立了干部培训基地、参训200余人(次);选派30余名干部到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学习;邀请省、市委讲师团等学校和单位的30多位专家教授来屏讲学,举办各类专题讲座、专题报告30余场次,受训达5000余人(次)。二是实践锻炼能力。先后组织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年轻干部700余人分期分批到移民一线经受锻炼;从基层挑选80余名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后备干部到县级机关挂职锻炼;将优秀年轻干部纳入各级后备干部重点培养,全县建立起300余人的科级后备干部队伍。

(二)“提升选人用人公信度+科学分类考核”行动,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1、严把提名,通过扩大荐人主体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创新出台《屏山县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初始提名工作暂行办法》,从范围、方式、主体、权力、程序等五个方面进一步对领导干部初始提名工作进行了科学规范。在原有规定基础上,初始提名主体扩大到县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下延伸到普通群众、服务对象等,把初始提名权交给更多知情的干部群众,靠群众公认把住选人用人的第一道关口,实现了从多数人中选人、让多数人选人,让公认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先后通过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票决“四差法”产生县安监局局长、锦屏镇党委书记等重要岗位一把手;以领导干部大会、县委全委会、部门(行业)职工大会分别推荐+县委全委会上陈述+单位测评的“三推一述一评”方式提名产生7名乡镇长;在公安局警务运行机制改革中,以“三公开、三票制”产生副科级领导干部9名;采取“全程公开、考察前置、大评委制、当场任命、职权对等”形式,率先面向社会以10万元年薪公开选聘县人民医院院长。为实现干部个人意愿与组织意图有机结合,全县340余名科级领导干部中集中开展了“自当伯乐,自找坐标,自荐适合岗位”工作。

2、严格量化,通过“分类晒绩”确保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科学化。一是修订完善了《屏山县科级领导干部量化考核工作暂行办法》,针对科级干部因岗位工作性质、工作职责、工作难易的不同,实施“分类考评”,让干部在同一平台公平竞争。科级干部年度考核优秀名额按比例分配给各类考核序列的正副职,大幅度提高了副职干部和移民干部的优秀比例。二是公开述职,让干部在阳光下“晒实绩”。明确规定科级干部述职报告要历经“四个关口”检验有无水分。第一关提交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初审”;第二关提交单位党委、党组或党政办公会“复审”;第三关将述职报告进行公示,让广大干部群众“再审”;第四关召开单位全体干部职工等30人以上参加的测评大会“终审”。近两年的考核中,全县反馈督促科级干部修改公示内容32人、80多处,共有5名科级干部因述职报告不真实,而被要求重新述职。三是根据不同干部群众对科级干部工作的知情度,选择不同层面的干部群众组成大众评审开门评议。分乡镇(县级部门)党政“一把手”、副职两个板块,按测评主体不同分别设置权重赋与相应的分值,让干部全方面多角度接受考评。四是为科学评价出“老实人”和“老好人”,让“太平官”现原形,真正树立干部肯干事、干实事的良好导向。科级干部的量化考核实行100分制,除民主测评50分外,还有实绩考核50分和“一票否决”指标及加减分指标。

(三)“关爱移民干部+干部监督警示”行动,促进干部健康成长。

1、开展“三大机制”关爱行动,确保全县干部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一是建立待遇提高关爱机制。出台《屏山县提高干部职级待遇的暂行办法》的内部政策,解决乡镇干部长久以来不能晋升副科级以上非领导职务的问题,提高了200余名干部特别是优秀乡镇干部经济待遇。二是建立健康保障关爱机制。采取“集中休假、离岗轮休、轮岗调整、以训代休、以赛代休、定期体检、体质监测、强行工间操”等形式,让身心状态差,不适宜继续工作的移民干部强制休假。组织3次“移民干部修整培训”和2次“移民干部文艺汇演”,使420余名移民干部得到休息。65个机关单位中全面推行工间操。举办了“科发杯”篮球赛和“移民运动会”等赛事9次,对600名干部职工实施了体质监测考核。三是建立心理疏导机制。先后邀请宁维卫和宫飚等4名全国知名心理学专家为全县5000多名干部作心理压力释放专题辅导。在县医院设立心理辅导室,在网上设立心理咨询QQ群,在县委党校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和心理信箱,为800余名干部建立了心理档案。建立县领导联系班子、主要领导联系股室、分管领导联系一般干部的谈话制度,认真做到“四必谈”,即:工作压力大必谈、群众有反映必谈、升迁降免必谈、生活有变故必谈,“四个一”,即:县领导半年1次、主要领导每季度1次,班子成员和分管领导每个月1次。

2、以“三抓”开展好干部监督警示行动,切实提高干部监督成效。一是抓常规夯实基础,强化干部监督力度。将涉及干部选任和监督工作的相关文件、法规等作为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纳入县委党校主体班培训内容。在离退休干部、党员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人员中,选聘50余名热心干部监督工作的联络员,定期召开干部监督联席会议,通报干部监督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干部监督信访接待反馈制度,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限时调查核实,及时澄清问题,有效地激发了群众参与干部监督的积极性。全县60余名党员干部对个人重大事项进行了申报,对接到的群众举报20件次,全部进行调查核实回复,对5名科级干部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对8名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受处分8人。二是抓重点以点带面,拓展干部监督深度。突出抓好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管理。通过完善党委(党组)议事规则、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会等制度,强化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出台《屏山县科级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把审计成果和领导干部的培养教育、提拔使用、年度考核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延伸触角,对关键人物工作、学习、生活等各领域进行全程监督,把监督延伸到其“八个小时以外”,延伸到其生活圈、社交圈。三是抓制度规范运行,建立长效机制。完善有关干部考察制度办法,全程规范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干部考察、县委酝酿讨论决定这些关键环节,有效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

(四)“激励奖惩+交流轮岗”行动,全面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1、实施正负并用的激励机制,在奖惩中激发干部队伍活力。一是确立利益激励为基点。逐步提高目标管理考核奖励标准,实行乡镇党政“一把手”任期奖励补助制度。二是发挥精神激励的特点。通过规范各类评优评先活动,注重精神激励,嘉奖159名优秀公务员,对45名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80名移民先锋党员、20个移民先进集体进行隆重表彰和大力宣传。三是把握职务激励为重点。建立健全干部职级待遇正常晋升制度。重点对在乡镇工作到一定年限且在经济发展等工作中长期表现优秀的干部(科员),经组织考察考核,可按程序享受副科级生活待遇。经组织考察考核,全县有167名干部晋升为副科级或正科级非领导职务。四是加固负激励为支撑点。根据《屏山县干部降职、免职、辞职、停职暂行办法》和《屏山县干部歇职暂行办法》,对工作成效不明显、成绩不突出、目标任务完不成的干部,采取警示谈话、诫勉、歇职、停职、降职、辞职、免职等处理,真正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局面。

2、实施动态平衡的用人机制,在交流中保持干部队伍活力。制定《屏山县干部交流轮岗暂行办法》,突出轮岗交流和培养锻炼性交流,形成统筹、高效、有序的干部交流新格局。交流对象由科级领导干部扩大到一般干部职工;交流范围向乡镇、尤其是移民乡镇延伸拓展,加强县级机关与乡镇、移民乡镇与非移民乡镇干部交流力度;交流方式着眼优化班子,真正做到能上能下;交流目标,驱动干部多岗实践,提高干部综合素质,保持队伍纯洁性,调动干部积极性、创造性。

三、激发干部活力的思考 屏山县干部“活力工程”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干部队伍的新陈代谢,形成有序流动的更替机制,为干部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机会,在干部队伍中形成了有序竞争,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形成了人心思干、人心思上的良好氛围。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

(一)干有所盼,让干部有奔头,以发展引领干部活力。能不能在让各级干部在工作中,始终有所追求,是干部活力的基础。要让每一个干部都有事业的追求,自身成长的追求,工作处境变化的追求,让干部思想上有奔头,是引领干部活力的基础。

(二)干有所为,让干部有机会,以事业造就干部活力。干部在工作中能不能有所作为,工作中不仅要有好过程,还要有好的结果。能否以事业来造就干部,让每个干部都感觉到有机会发展,是干部活力的动力。

(三)干有所靠,让干部有舞台,以环境凝聚干部活力。有良好的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和干事平台,在工作中处处感受到组织关心、领导的信任、同事的支持,就能更好地激发干部干事的激情。给每一位干部提供一个好的工作环境、氛围、舞台,是干部活力的催化剂。

(四)干有所用,让干部有前途,以业绩激励干部活力。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让那些品德高尚、能力出色、实绩突出、作风正派、群众公认的干部受关注、受尊重、受重用。通过科学的考评机制来考核干部,准确掌握干部的表现及业绩,让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得肯定、有前途、受重用,以干部业绩来激励干部,形成好的用人机制,是激发干部活力的关键。

注入活力 充满活力 再显活力 篇3

一、激发兴趣,注入活力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在孩子们身上激发出来。欲望在兴趣的基础上产生,有了兴趣,才能有学习的欲望,兴趣则是学习的先导。”只有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注入了活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尝试了以下一些方法:

1.导语激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精彩的课堂开头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受,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他们把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自然地进入新知的探索学习中。所以,良好的导语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

例如:在《美丽的公鸡》这一课,我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一上课,我对学生说:“孩子们,我说个谜语,你们猜猜是什么。”学生一听猜谜语,情绪立刻活跃起来了。我说道:“头戴大红帽, 身披五彩衣, 好像小闹钟, 清早催人起。”话音刚落,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是公鸡!”接着我又顺势出示公鸡图,问:“这是一只怎样的公鸡呢?”“美丽的公鸡。”学生齐声回答。我迅速地在黑板上板书出课题。我和学生就这样,一起走进了文本。

2.情境激趣

语言是最有魅力的一种交际方式,有时可以让人热泪盈眶;有时可以让人义愤填膺;有时可以让人展开无尽的遐想;有时也会让人跃跃欲试……而小学生是最易受语言感染熏陶的人群。教师用生动的描述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沉浸到课文的气氛之中。

二、自主学习,充满活力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要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有效地获取鲜活的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形成相应的技能,进一步激发起探究的欲望,使课堂充满了活力。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放松的警惕状态是学习之“门”,“门”半开半闭,学习则无法畅通;“门”大开时,学习者心跳加快,呼吸频率和脑波流畅而同步,注意力集中,学生处于最佳的接收状态。而要想打开学生大胆发言这扇“门”,作为教师就要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氛围。为此,我努力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和谐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让他们在“朋友”面前大胆地表现自我。我把他们当作学习的真正主人,相信尊重每一个学生,热爱鼓励每一个学生,时刻注意情感的释放和启发。当质疑时,让孩子们感到我和他们一样是个参与者,像朋友一样平等的交流;当他们提问或回答问题时不着边际,或出错时,我也不埋怨斥责,而是首先肯定他们的勇敢,再去耐心引导,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例如:在《动物时装表演》的学习中,我请同学们评选出最佳的时装,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孔雀;有的说:变色龙;有的说:刺猬。我没有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就此组织学生展开争论,说一说评出最佳时装的理由。此时的学生各抒己见,最终他们从激烈的争论中找到了正确地答案。整个过程教师只是引导者,只是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平等的氛围,而学生成了学习的真正主人。由此可见,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多么的重要啊!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发挥。

三、拓展延伸,再显活力

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会获取知识,更应让他们从中得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入境”,也就是走进文本;又能“出境”,也就是实现拓展与升华,让学生充分地表现自己,拓展他们的思路,发散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的内容会适当作一些拓展延伸,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落叶》一课时,我在最后设计了这样一个课后延伸:深秋阵阵凉意袭来,小动物们都想赶紧找个温暖的地方,各式各样的落叶从树上飘落下来,小动物们还可以把它当作什么呢?此时,同学们展开想象,各抒己见。他们还能根据课文写作的格式,仿写出一段话,比如有的同学写出:树叶落在院子里,小狗爬上来,把它当作床。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把它当作棉被。作为教师,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想象,我还适时地向他们发放带有古诗的落叶以示奖励。

通过近年来我对语文课堂的反思与实践,使我越来越喜欢语文了,同时也感染了我的学生,他们也同我一样,爱上了语文课。孩子们由以前的被动学习转为了主动参与,学生乐学了,我也随之轻松了。做创新型教师、做研究型教师、做反思型教师使我受益匪浅,真正做到向40分钟要质量,努力追求实效。活力四射的语文课堂,即减学生的负又增课堂的效。

活力工程 篇4

东阳市李宅技校日前推出学生“课外文体工程”, 旨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愉悦学生的身心, 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保证“课外文体工程”的效果, 该校把课外文体活动作为必修课, 每天一节, 排进课程表, 并实施“分类推进、班级教导”的质量管理体制, 努力实现学生“合格+特长”的教学目标。课外文体活动分室内和室外两种, 室内活动主要有棋类、音乐、舞蹈等项目, 室外活动则以球类为主, 辅以拔河、跳绳、柔道等竞赛活动。每项活动有固定的老师跟进管理、指导, 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中玩、玩中学”。课外文体活动让学生玩出青春活力, 玩出精彩生活, 成了最受学生欢迎的活动, 也成了该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徐永明)

活力工程 篇5

“强活力”工程

考核单位:共青团 责任单位:

XX市委员会

二○一二年三月

XX共青团基层团组织建设“强活力”工程

2012 年 责 任 书

为深入贯彻落实团省委五届六次全会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团省委、市党政中心工作和XX建设的目标要求,结合我市共青团工作的实际情况,深入推进基层团组织建设“强活力”工程,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促进XX共青团事业不断创新发展,按照团省委工作要求和部署,特制定本责任书。

一、责任目标

围绕实施新时期基层团组织建设“强活力”工程目标,逐步建立起适应XX省国际旅游岛建设要求和XX青年群体变化、充满生机活力的共青团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使全市基层团组织达到组织覆盖强、团干能力强、团员作用强、工作影响强、机制效能强等“五个强”的目标,切实增强对青年的吸引和凝聚,从根本上实现团的组织功能、增强团的组织活力。

二、考核项目

(一)机制效能强

1、检查党建带团建实施意见落实情况。(分)(1)工作内容:

检查各镇团委贯彻落实市委组织部、团市委《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号)的情况。(2)工作要求:

各镇团委落实文件要求的工作情况、经费和办公场合落实情况。(3)检查方式:

①团市委联合市委组织部5月份下发检查通知,6月份进行专项检查。

②团市委形成检查报告,以正式文件形式报市委组织部主要领导和团省委,并在团市委门户网站进行通报。

2、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分)(1)工作内容:

按照“五个强”和“四带头”的目标要求,实现创先争优活动覆盖村级团组织和全体团员。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服务各镇党政中心工作、“一工程三行动”、做好团干、团员的日常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抓住党组织“基层组织建设年”这一契机,开展 “达标创优”活动。

(2)工作要求:

①认真落实团市委2012年下发的相关文件。

②按照“有班子、有活动、有阵地、有档案”的标准和“组织建设好、活动开展好、推动发展好、青年反映好”的创优标准,重点推进所辖地非公企业和各村团组织“达标创优”活动。

③有指定工作信息员和创先争优活动专用工作邮箱,及时上报活动简讯或经验交流材料发至团市委创先争优办邮箱:(3)检查方式:

①检查文件精神落实情况。

②全年信息员上报简讯和经验交流材料的数量和质量。

(二)组织覆盖强

3、扩大建团覆盖面。(分)(1)工作内容:

①重点推进非公有制企业、新社会组织团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团建工作。具体任务分配指标和工作要求以文件要求为准。②配合团市委做好学校、机关、事业单位等各领域团建工作。(2)工作要求:

①2012年11月上旬前完成建团目标任务。

②非公有制企业、新社会组织团建按照表格模板上报,建立完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团建工作基础台账,从3月份开始,每月25日前以表格形式将非公有制企业、新社会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团建情况报团市委组宣部。

③提供2012年各镇新建各类团组织纸质花名册(含支部名称;支部书记姓名;团员人数;工作电子邮箱;通讯地址;办公电话)。(3)检查方式:

查看各镇月报表、新建团组织花名册。

4、调查团情青情。(分)

(1)工作内容:

①完成纸质调查统计工作。各镇团委、村一级团组织对本镇团组织建设、团干部队伍建设、团员队伍建设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建立详细台帐,汇编成册。必须有4类名册:(a)本镇已建村一级以上团组织花名册(含支部名称;支部书记姓名;团员人数;工作电子邮箱;通讯地址;联系电话);(b)本镇符合建团而未建团组织的单位花名册(含单位名称;单位负责人姓名;团员人数;青年人数;党员人数;通讯地址;联系电话);(c)本镇已建村一级以上团组织书记花名册(含支部名称;支部书记姓名、性别、年龄、学历、民族、电子邮箱、通讯地址;联系电话);(d)本镇已建村一级以上团组织团员花名册(含支部名称;团员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身份证号码、通讯地址;联系电话)。

②对本辖区团组织数、团员数和35岁以下的青年数、团干部情况等实行动态管理。(2)工作要求:

①2012年6月上旬前完成纸质调查统计和电子版调查统计工作。必须有指定干部负责调查统计工作。

②各镇团委留存本镇内的4类名册电子版和纸质版备查。③电子版调查统计实行动态管理,每逢双月更新一次,11月25日再次上报。

(3)检查方式:

查看各镇团组织统计名册况。核对电子版统计数据。工作任务完成时间节点纳入考核范围。

5、实施村一级团组织工作制度上墙全覆盖。(分)(1)工作内容:

各镇在完成团组织工作制度上墙的基础上推进村级团组织工作制度上墙。

(2)工作要求:

2012年10月中旬前完成村级团组织制度上墙全覆盖。(3)检查方式:

查看各镇所辖村级制度上墙情况。

(三)团干能力强

6、扎实推进组织格局创新。(分)(1)工作内容

①镇团委建立工作运行机制,尤其建立领导支持机制、团委运行机制、团委联系青年和整合社会资源三项机制。

②结合团市委和镇党政中心工作,结合团青、青情,设计并实施一项特色品牌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2)工作要求:

①6月中旬前将本镇工作运行机制进行规范上墙或编印成工作手册;

②3月中旬前,各镇完成特色品牌工作设计方案并上报团市委办公室,11月中旬前完成实施。

(3)检查方式:

查看工作机制上墙或手册,品牌工作设计方案上报情况和实施情况。

7、积极参加团干部、青少年工作者教育培训。(分)(1)工作内容:

积极组织本镇团干、青少年工作者参加团市委组织的培训,做好会议记录并认真传达学习。

(2)工作要求:

培训活动按时签到,不早退,请假有书面假条。(3)检查方式:

查看参加培训活动会议签到记录和参加培训活动的笔记。

(四)团员作用强

8、做好团员管理、教育工作。(分)(1)工作内容:

①把“唱团歌、戴团徽、举团旗”与团的日常活动紧密结合。确保每一位团员都能熟练唱团歌,了解团徽、团旗的含义。以建团90周年为契机,开展主题意识教育活动。

②建立健全团员入团宣誓、“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团员证管理、团费收缴等制度。

③建立健全推优入党工作制度,建立团组织推优入党名册。本镇当年入党的28岁以下新党员要经过团组织推优。

(2)工作要求:

①以团支部为单位,把团员的日常管理工作抓好、抓实。做好日常工作记录、图片的收集整理。

②认真落实团市委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3)检查方式:

①查看开展 “唱团歌、戴团徽、举团旗” 团活动和意识教育活动的图片主题,并核实、核查。

②查看组织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团员证管理、团费收缴等制度、推优入党推优的相关原始资料。

(五)工作影响强

9、开展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分)(1)工作内容

①开展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工作。②开展青年技能培训工作。

③开展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工作。④实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养计划。⑤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工作。(2)工作要求

认真完成团市委分配的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相关指标,并将完成情况及时上报团市委办公室。

(3)检查方式

查看上报的原始数据和开展活动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

10、开展“青春绿宝岛”青少年植树造林活动。(分)

(1)工作内容

利用春季开展2012年XX市青少年植树造林活动。(2)工作要求

具体工作任务见团市委下发的文件,该项工作年终考核指标以文件数据为准。

(3)检查方式:查看相关考核指标。

11、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分)

(1)工作内容

①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

②继续深入开展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③开展国际旅游岛志愿者服务站建设。(2)工作要求 扩大结对覆盖面。完成辖区内农民工子女的摸底工作。结对农民工子女较集中学校及农民工子女人数增幅要保持提高。完善农民工子女及农民工子女较集中学校档案管理,及时记录志愿服务过程。

(3)检查方式

查看受助农民工子女档案和结对志愿服务活动资料、照片等。

12、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分)(1)工作内容:

①以“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为主要载体,积极探索对各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生活帮扶和思想引导的新途径。

②开展正在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帮教工作,以学校为依托,通过结对帮扶、亲情陪伴、业余辅导等形式,从思想、生活、学习上帮扶。

③开展“防艾禁毒”宣传教育活动。(2)工作要求:

进一步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机制的建设,做好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帮扶工作,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健全“有计划、有专题、有督察、有合力、有总结、有成效”的“六有”预防工作机制;

(3)检查方式:

查看有关记录、活动现场图片等。

三、考核办法

(一)日常督查

团市委日常通过电话与镇团委或直接与村团组织等沟通了解。单项团建工作的督导检查另行通知。届时,检查组到各镇团委或随机直接深入村级团组织进行抽查。

(二)年中述职

镇团委2012年6月中旬对照团建各项任务进行一次自查自评,并形成书面报告(含整体推进情况、各单项工作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工作建议),并按照各项工作考核要素进行归档备查。

(三)年底考核

镇团委2012年11月中旬对照团建各项任务进行全面自查自评,并形成书面报告(含整体推进情况、各单项工作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工作建议),提交考核自评表,并按照各项工作检查考核要素整理成档案备查。是否按要求归档、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将纳入督导检查情况作为年底考核参考依据。

团市委将进一步制定量化考核措施进行考核评分。按百分制衡量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全面完成目标任务为100分。凡总分在90分(含90分)以上的为优秀,80-89分(含80分)的为良好,60-79分(含60分)的为合格,60分以下的为不合格。

四、奖惩办法

(一)考评的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工作实绩评定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团组织负责人履行基层团建工作责任人职责的重要依据,作为评优表彰的重要依据。

(二)考核总分作为镇团委优秀团建工作先进单位评比依据。团市委将给予团建工作先进单位通报表彰和物质奖励。总分在60分以下的给予通报批评。通报表彰和通报批评将上报市委分管领导和单位党委主要领导。

本责任书一式两份,团市委和镇团委各执一份。镇团委负责人工作调动的,继任者负责继续履行责任书。

共青团XX市委员会(章)

书记(签名)9

团委(章)书记(签名)日

活力工程 篇6

重塑信誉

2006年6月, 上级主管部门调整了中天国际的领导班子, 迟捷担任了公司的总经理。

此时的中天国际处在一种无奈之中:领导班子千方百计寻求振兴之策, 不辞辛苦地工作;职工们工作也是兢兢业业, 收入减少也很少有人抱怨。种种迹象都表明, 中天国际的领导、职工依然保持着积极性, 盼望能寻求到崛起的良策。

这是一种不言败、不服输的精神, 是振兴的基础。迟捷到任初始便看出企业这股潜在力量, 只要方向对了, 这是最好的依靠力量。

但也不是没有消极的声音, 有人认为国有独资企业很难有大的作为, 如果没有对高度国有的企业进行资本重组, 国有企业是没有出路的。这种认识不能说没有道理, 但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企业要理性、具体地分析。中天国际虽是纯国有企业, 但它的主营业务是外经、外协, 国有牌子是有利的一面:诚信度高, 有政府背景。再深一步分析, 总经理迟捷发现了中天国际的更多优势, 在人员构成上, 大学学历以上人员占多数, 这类企业是智力型企业, 靠的是员工的素质与能力。有形资产也不少, 只是没有运作起来。另外, 沿中天国际现有业务往纵深分析, 有很多业务可延伸之处, 新的经济增长点其间蕴藏很多。中天国际是个大有希望的企业。

不过, 中天国际面临的难题也不少。新任公司总经理迟捷到任后, 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 下个月职工的工资问题怎么解决?资金紧张问题已到了火烧眉毛的地步, 这是资金难题, 还有更难的, 中天国际的经济运行常年用的却是行政管理手段, 从企业整体讲, 导致整个公司的经营能力弱, 领导没有经营意识, 职工更无从谈起。行政管理的模式还使职工的业务能力减弱, 大到一项业务、一个项目的经营, 小到具体的业务处理能力, 经营意识差导致经营水平低;业务能力差导致利润的流失甚至亏损。一位决策层领导前往外地签订一笔业务, 临行前, 因这笔业务对公司关系重大, 迟捷一再叮咛:一定要小心,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要看到发货再返回来。那位领导十分自信, 无论地位、职务还是资历, 做这笔业务都是手到擒来的, 即使不谈这些, 凭经验也是八九不离十的业务。可结果那位领导空手而回, 却把几十万的货款先付了, 造成了这笔业务的极大被动。原因就是企业以往的业务缺乏较真精神, “差不多就完了”, 心里并没有多大的底。可利润就在这“差不多”中流失, 亏损也恰恰在这“差不多”中形成。

中天国际的优劣势如果不加以细致的分析、研究, 看不到优势, 会被面临的种种难题压倒;而看不到问题, 公司在实际运行中会出现战略、策略正确而实际运行不力的结果。

迟捷的分析和新的经营思路, 得到了领导班子的一致赞同, 不过, 这只是拟定了经营思路和经营目标, 重新启动面临的难题太多了。当务之急是资金问题。企业2004年营业收入5458万元, 亏损38万元。到2005年营业额4337万元, 亏损额已达537万元, 已被银行列入“黑名单”, 银行不仅不再对中天国际贷款, 而且是见款封款。这无异于釜底抽薪, 仅此问题足以把中天国际逼上破产的绝路。

领导和职工都眼巴巴地望着迟捷, 谁都无力回天了。

迟捷亲自上阵, 打动银行是破冰之旅的首次攻坚战, 银行不松动, 中天国际就难以迈开步子。他到银行苦口婆心、掰开揉碎地与银行方面进行了一番深谈, 最后明确表态:第一要摘掉中天国际“黑名单”的帽子, 第二要继续向中天国际放贷。这听起来不像是兵临绝境的求和, 倒像是向银行要条件。不过两个条件银行都答应了。银行从迟捷的话中品出了中天国际的希望与银行债务的关系, 也看中了迟捷的信心与诚意。迟捷向银行立下了“军令状”:我现在有一笔国际贸易项目, 用这个项目作抵押, 项目成功后立即归还贷款和欠款。另外, 公司已有了一系列的新业务、新项目, 我以我的人格担保, 很短时间内, 不光归还贷款, 所有欠款一并归还。

有了银行放贷, 迟捷到任后职工的工资顺利发放, 这是稳定军心的第一步。紧接着, 迟捷亲自上阵, 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 保证那笔国际贸易项目的稳定实施。不过, 所有的风险都扛在了迟捷的肩上, 职工工资、首笔业务全是银行贷款, 倘若出一点儿差错, 中天国际恐怕再没有崛起的机会了。

项目终获成功, 增添了银行的信心, 中天国际在银行的“黑名单”中消失了。抹掉了银行的不良记录, 中天国际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信誉, 尽力解决银行的债务, 在银行的信用等级逐步改善, 上升到AA级。迟捷认真研究了全公司的资金状况, 把分散的1600余万元资金集中起来, 形成资金合力, 连续做成多笔业务, 产生了巨大的资金乘数效应。从而使中天国际的信誉彻底改善, 企业依靠信誉和不断提升的实力, 获得了银行大量的贷款, 为企业的大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盘活资产

盘活资产迟捷从两方面下手, 一是止住“出血点”。所谓“出血点”就是指总公司旗下二级企业出现亏损或潜亏, 2006年关闭和终止经营3个亏损企业, 对微利或微亏、业务小而散的企业和部门限期整改。目前已稳妥地完成了对工程分公司、货代公司和原贸易部人员的转岗分流工作。在分流安置过程中, 坚持以人为本, 督促落实分流人员工资性收入不低于原岗位, 绝大多数员工转岗后心情舒畅, 在新的岗位上很快进入角色, 焕发出新的工作热情, 有的员工很快在业务上成为骨干。二是盘活全部的呆滞资产。天津河南路商品楼全部售出, 香港房产整体出让, 天津一航安装公司投资成功回收, 持有的深圳港汇公司股份顺利转让, 共盘活资金1000多万元。此外, 还通过规范经营获得近500万元资产性收入。

人还是那些人, 资产还是那些资产, 在不同的经营思路、经营方式下, 却产生了如此不同的结果。可见, 活力不是靠外力输入的, 如政策、资金、资质、装备等, 而是靠搞活产生的。中天国际有的资产呆滞, 有的资产散落, 难以产生效应。通过整合, 一个个散落的珍珠变成了一串精美的项链。

调整与改革

中天国际重新启动了, 2006年下半年,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 企业已提前完成上级下达的扭亏为盈指标。2007年8月, 中天国际已提前4个月全面完成市商委下达的2007年主要任务指标;到10月底, 实现营业收入3.9亿元, 超额完成市商委下达的2007年全年计划指标1.3亿元的298%, 实现利润为市商委下达的2007年全年计划的340%。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中天国际也暴露出很多弊病, 企业的组织结构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 员工的业务能力滞后于公司的发展, 在二级企业中缺乏核心企业以致难以突出核心业务, 不改变这种状况, 会导致高速低效。

中天国际雷厉风行地对管理机制、组织结构进行了改革、调整。

一是在支持二级企业 (部门) 发展的同时, 依据做优、做大、做强的发展战略, 集中优势, 组建了核心企业———中天浩达发展公司。与此同时还调整了3家职工参股的股份制企业, 其中两家调整为国有股份制企业, 一家调整为驻深圳办事处, 使企业的组织结构趋向合理, 决策力和执行力得到明显提升。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 先后出台涉及经营方面的制度6项, 涉及企业管理方面的制度23项, 提高了财务、业务、人事管理的规范化程度, 逐步规范经营管理行为, 减少了模糊交叉区域与责任盲区。企业下属公司的财务人员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亲自深入到证券市场, 了解资金运作流程。通过努力, 过去调动一笔资金需2~3天的时间, 现在最快仅需1小时, 为业务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三是核心企业在显著发挥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同时, 开始起到新业态、新项目、新企业的孵化器作用。随着矿业项目的签约和实施推动, 印尼、新加坡矿业开发贸易有限公司和国内矿业贸易部相继成立, 还将随着业务的扩大向贸易、运输、物流、货代、冶炼、加工和出口方面延伸。

最为精彩之笔则是集中优势资产、优势项目, 成立注册为1亿元人民币的核心企业“天津中天浩达发展有限公司”, 这个公司除可经营矿石矿砂、金属材料、机电产品、建筑材料、橡胶、木材等大宗货物与技术进出口贸易外, 还具备焦炭、化工等专项特殊经营资质。新公司充分把握和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开辟了新的业务渠道, 显现了新的经营活力, 特别是与某国有大型企业实现横向联合, 实现优势互补、强强合作, 共同运作了营业额4亿元人民币的大项目。新公司成立当月就开始获利, 至2006年年底, 仅4个月光物资流通业务收入就达2977万元, 利润159万元。核心企业不仅为全公司带来新兴核心业务, 也起到了经营的带动作用。

在调整和改革管理机制、组织结构的同时, 提高员工素质、打造优秀团队工作也着手进行。这是一项不容忽视又关乎企业未来的重要工作, 企业发展了, 必须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良好团队。中天国际首先在发展问题上统一思想, 领导班子明确了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 并建立起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 明显提高了决策水平;其次, 完善了以经营绩效为主的考评体系, 在年度审计工作的基础上, 把完成经营业绩结果作为企业高管、中层领导续聘或解聘的依据, 既调动起领导干部的积极性, 也起到督促、提高的作用;再次, 对职工尤其是关键岗位职工进行培训, 让职工进专门院校学习, 或请专家来讲课, 有效地提高了职工的业务水平。

仅仅一年多的时间, 中天国际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巨大的变化便是他们坚持了保持活力这个重要思路。活力推动着企业前进, 活力也鼓舞、鞭策员工进取, 之后又使企业产生新的活力。

构造商务链

企业的活力不仅体现在企业内, 也体现在企业外。迟捷的思路是走出去战略, 到世界市场去寻找自己的经济增长点。身为总经理的迟捷带头“走出去”, 不畏困难, 不辞辛苦。他亲自带队赴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进行了高密度的招商和商务洽谈活动, 举办了中天国际招商引资推介座谈会;现场考察了印度尼西亚的三座矿开采及码头和运输状况;先后同两个国家的5个客户进行了合作项目洽谈, 达成了与新加坡等客户合作向新加坡成建制、大批量派遣建筑劳务及其他各类技术劳务的合作意向;达成了印尼有色金属矿业开发项目合作的协议, 等等, 这些项目的开发, 将使中天国际的经营飞跃发展。

在印尼开发的镍矿成功签约, 这是中天国际经营上一个重大突破。众所周知, 镍是一种稀有金属, 钢铁业离不开它。中天国际拿到镍矿可称得上经营上的神来之笔, 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以镍矿为圆心或称起始点, 后面的经营方针、经营思路更如同一曲连贯的华彩乐章。

中天国际在印尼开采镍矿的项目中并没有正面直取, 也就是说不用经营中惯用的并购等硬手段, 而是采取了迂回的策略。中天国际与印尼的一家公司组成联合体, 对镍矿联合开发。有了这联合二字, 在当地办事可谓顺风顺水, 中天国际为当地居民作了一些援助性项目, 博得了印尼政府与人民的信赖和支持, 还省下了大笔的开发费用。

镍的销路是尽产尽销、供不应求的, 迟捷的目光并没有停留在这一个点上, 而是在谋划着这个点的延伸。这就是以点到线、以线到链的商务链构想。商务链的构想是, 以镍矿为点, 到下游用货企业形成一条合作的线, 而非仅仅供货、买货的关系。再根据市场需要生产钢材, 中天国际的国际业务渠道是现成的, 只是在现成的渠道上增加了业务, 增长了效益。很快, 这种设想就变成了现实。出口西非的钢材已几次发货, 合同金额已逾千万美元。

以矿业为点的商务链的形成, 使业务与效益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这个循环不是静止的, 而是呈几何级增长的。按目前的运作情况来看, 在印尼成立的公司基本具备了在日本东京上市的条件, 上市以后募集到的资金足以开发第二第三个矿, 再用所循环实现的效益开采多种矿业资源, 然后在新加坡、香港上市, 从而形成矿业集团。

再来看看中天国际的另一个商务链, 这个商务链是在公司传统劳务输出基础上形成的。我国的劳务输出已有多年, 基本上是输出一个人挣一个人的人头费, 操作简单也就形成了恶性竞争, 各地竞相压价, 有一个算一个, 只管收费, 不问其他。这种恶性竞争的结果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很多输出的劳务人员未经培训, 连基本的务工常识都不懂, 难以胜任工作。更有甚者, 出国后的劳务人员私自跳槽, “黑”在当地, 给我国造成恶劣影响, 也让当地政府头疼。

这已经形成了态势, 也就是说环境已经这样了, 一个企业怎么改变?

环境和态势是改变不了, 但企业却可找出一条健康、良性之路。通过分析发现劳务输出招来的以农村人居多, 这些人凑点儿钱, 以劳务输出为跳板, 然后“黑”在国外, 哪儿钱多奔哪儿, 脑子中根本没有序列、规则等概念, 也大多不准备回国。这样的人是不符合劳务输出基本标准的, 今后原则上不招农村来的, 重点放在城市的中专、技校。迟捷与领导班子认真研究了劳务输出新的思路与方法, 让简单的劳务输出变成一个良性的商务链。

以对日劳务输出为例, 经与一些中专、技校达成协议, 这些学校的原课程不变, 只是在最后一年学习中天国际设立的课程, 毕业后, 选派水平高的赴日。已与日方达成协议, 中天国际派出的劳务由日方出资出人管理, 打造成高级蓝领。劳务水平高的将派往更好的岗位, 期满后中天国际把这些人再引进来, 输入国内急需高级蓝领的企业。目前, 天津滨海新区及国内一些发达地区高级蓝领存在大量缺口, 很多企业与中天国际达成协议, 这种高级人才有多少要多少。

工作做了这么多, 经济效益都很好。这就是良性竞争与恶性竞争的根本区别。在劳务输出已光看价格、不问其他的竞争态势下, 中天国际的劳务输出收费高且要学习、考核, 还有中日双方的严格管理, 劳务人员却呈供不应求之态。

商务链并没有到此为止, 还要在这个链条中寻找商机。中天国际是外向型企业, 不仅业务渠道多, 而且还有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工程、商务等合作经验, 以及对国际业务、国际资源的整合能力。我国向日本出口的食品存着农药残留超标这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原因是我国出口食品企业小而散, 有的仅是个收购农副产品的集成者, 难以把握收购及加工质量, 向日本这样高度现代化国家出口无论标准、效率、经济效益都还欠缺颇多。可是中国又是向日本出口食品的重要国家, 不解决以上难题会影响中日的正常贸易。

中天国际从中找到了商机, 以中天国际作为品牌, 直接向日本出口食品。国内中小食品企业则可与中天国际结成松散联盟, 无须再建网络向日本出口, 标准、质量监督、经营管理都由中天国际负责。协作的中小食品企业节省了费用, 也避免了很多麻烦。中天国际品牌产品出口, 既提高了价格, 也提高了对外贸易的档次, 可以说是又一个避免恶性竞争、走向良性循环的范例。

活力工程 篇7

一、活力课堂提出的背景

1. 教师观念转变。从“学科教学观”转向“学科教育观”。通过研究学科的核心素养有哪些,具体指标是什么,如何建构课程内容,怎样实施课堂教学,如何进行育人效能评价,切实引领教师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回到“育人本位”,共同解析学科的核心素养,使得每一节课都朝向育人需要这一终极目标上来,让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真正落地。

2. 教研方式转变。从指导“研教”转到引领“研学”,从“指导如何教”走向“指导如何研究教”,“引领教师研究怎样学”,给予教师如何研究问题的具体指导。一旦开始从“研学”的角度研究教学,就要回答学生“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如何学得好”的问题,就会回到“一个完整的人”成长的角度,以学生的立场思考学科教学的本质,提炼学科教学需要达成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教研要从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开始,设计出梯次递进的教研主题,使教师对学科教学的理解系统化、层次化。

3. 课程结构改变。从体系迁移的角度重构课程,重视以学生自主经验体系为核心建构内容知识体系。如从单元整体的角度重组语文课程,本着大阅读观、大语文观、大教育观的思想,不仅注重一个课时的教学,而且关注一个单元的教学效果,建构与之相应的大单元教学体系,遵循整体性原则来组织教学,用“单元主题”统领整个教学流程。

结合学校的“水滴”课程的构建,我校提出了与课程理念相融通的“活力课堂”。

二、活力课堂内涵的理解

活力课堂的本质是容纳开放,价值引领。它应是多元的、目标明确的课堂,是从实效———高效———活力的梯次推进。

对学生而言,“活力”是学生天性的自然流露,解放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彰显孩子生动活泼的个性。活力课堂应该是自由、愉悦、自主、探究的。

对教师而言,“活力”意味着魅力,意味着教师学识渊博、思维敏捷、富有激情。活力课堂应该是倾听、尊重、宽容、智慧的。

对课堂而言,“活力”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生命场;“活力”是学习力,是师生、生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提升;“活力”是感动力,是师生情感交融、生命引领的暖流。活力课堂应该是开放、分享、合作、生成的。

三、活力课堂的教学模式

学校确立了“让海蓝浸润生命”的办学理念,因而定位海洋文化所承载的活力课堂本质特点:容纳开放、质疑探究、自主合作,据此构建了“双主体联动,四模块教学”课堂模式。

双主体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引导、点拨和评价,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断激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主动的学习态度,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通过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与同伴交流与合作。双主体联动体现了课堂中师生的关系:互动、联合,是师生,是同伴,教与学在课堂中相融相长,绽放活力。

四模块指课堂实践中的四个环节:预学分享、导学探究、总结评测、拓展实践。这是一个学校的课堂教学纲领性结构,第二个与第三个环节是活力课堂实施模式的关键,更是培养学生独特学习个性品质的必经之道。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为了更好地挖掘学科知识内涵,实施中各学科完全可以依据自身的特点,对这个课堂结构做出适当调整,实现学科课堂教学的特色化。学科模式的构建,是在学校课堂教学总模式下创生出来的更符合各学科特点的教学流程,这样各学科的课程价值更能淋漓尽致的在课堂上得以实现。如语文组的单元整合式主题阅读课、说文解字识字课、阶梯作文指导课等。但没有一种模式可以承载所有类型的学习,或者所有学习者的风格。因此,我们鼓励教师以模式为引领,一模多法,形成个人风格,为实现理想课堂提供科学导航。

四、活力课堂的实施路径

1. 研课———丰富学习内容,优化教学策略。我们一直用基于单元背景下的三点一体主题研课模式来引领教师研读教材,丰富学习内容,精准定位学习目标,优化教学策略。(1)知识点。知识点的挖掘就是琢磨教材的第一步———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教学内容不等于教材内容,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经过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及教材的解析,尽可能地捕捉到一切显性的、隐性的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来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补充,精心重构。(2)训练点。学生学习力的培养主要依靠训练的落实。研究训练点,就是将老师们的各种教学经验、教学方法进行梳理、比较、筛选,以学生的学为基点,研究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如何学得好”的问题,在研讨中优化教学策略,重视方法的指导和实践,以发展学生的学习力,同步确定课堂评测题,保障教学检测的科学性。(3)拓展点。结合学科的特点,在单元背景下,围绕主题设计综合实践活动。针对学生学习实际进行有目的的拓展训练,开拓学生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让单元情感目标在活动中落地生根,促进学生对情感的内化,唤醒学生的感动力。

我们采用三轮研课制:一是教师个体钻研教材,独立出“个案”;二是学科年级组集体研究,形成“共案”;三是教师在这个共案上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及所教班级的学情,进行个性化的二次研课,拿出“详案”。三轮研课达到对课堂活动各个环节的有效预设。

2. 上课———组织教学活动,释放课堂活力。

预学分享。活力课堂的第一轮展示就是分享式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由地将预学中的收获、思考进行交流、分享,共同讨论、研究预习中碰到的问题和想法,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期间碰撞出的思维火花是课堂生成的重要资源,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关注学生独特的学习思考,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为学生搭设学习支架,并提出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开展分层学习。搭建分享平台,就是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意识到自己的思考是有价值的,是被重视的,被尊重的。

导学探究。“施教之功,贵在引导”。教师的“导”主要体现在组织调控学生探究活动时,要给学生的探究以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在学生探索新知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通过多种展示方式如演示、表述、辩论等,对探究思路、过程、方法、结果发表自己(或小组)的独特见解,提出探究过程中的问题,尊重学生的个体理解。学生的“导”主要是在其各抒己见时,互相解答,互相纠正,互相补充,培养学习力。这样,教与学的角色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不停地变换,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乐学勤思,真正释放每一个生命体蓬勃的学习活力。

总结评测。评测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是落实学习目标的方法,也是一个对知识探究的过程。这个模块主要是学生对当堂所学进行整体回顾,加强知识的前后连贯梳理和纵横交互整理;是针对学习中的重要内容,精选典型题目,适量、分层地让学生进行限时练习的学习实践活动。目的是摒弃题海战术,废止重复无效劳动,当练则练,练必深透,力求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落实教学目标。

拓展实践。“课堂见真功,课后有余功”。课后的拓展是活力课堂的延伸。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课后持续学习的兴趣,围绕单元主题,设计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训练,这既是对课内学习的巩固,又能探索新知,开拓更宽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3. 反思———沉淀教学思想,提高专业素养。反思,是教师课后的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高速跑道,不仅能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也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让教育更贴近生命。我们强调一课一反思,从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策略的运用、学生学习的状态、教学目标的达成等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多方位的思考、总结,用自己的课堂培训自己,让自己成为自己的老师,使教师的教学思想在不断的反思中慢慢沉淀、清晰、深刻,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主张和教学风格,永葆生命活力。

五、活力课堂的评价策略

1. 评价原则。

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强调在真实生活情境下对学生的发展进行评价,包括某一具体领域中可能遇到的那些真实的生活活动、表现或挑战。

过程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的过程,即课堂教学评价本身直接针对的是课堂教学活动及其历程;二是评价既要体现教师教学经验的发展过程,又要体现学生学习经验的发展过程,要体现个体发展的连续性。

发展性原则。(1)学生的发展。侧重于观察和衡量学生的表现,着眼于促进学生发展,着力于人的内在情感、意志、态度的激发,强调以人为本。(2)教师的专业发展。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重视教学过程中的静态、常态因素,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关注教师积极自主地构建和应用新的教学策略,不断调整教学的组织方法与过程。

生成性原则。强调对课堂动态生成教学的评价,教师能将课堂上有意义的情境化为教和学的资源,关注学生自主学习欲望的引发和独立的思维及自身的感悟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追求多维、灵活、开放、动态的课堂教学。

2. 评价内容。

教师的教。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教学内容的合理整合、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教学过程的有效调控四方面来评价。

学生的学。从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评价。这是一个动态的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是否愉悦,在各个学习模块中能否积极主动参与,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并有所收获。

教学效果。综合课堂教学整体情况,结合课堂检测结果,针对目标的达成及学生表现进行定性定量的教学评价。

3. 评价方法。

课堂观察法。通过观察、了解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过程,对其进行记录,并加以整理和分析。重点观察还包括评价者事先与教师拟定评价重点,如重点教学策略、重点课堂生成处理运用等,在随堂听课中有意识地围绕这些重点内容进行观察。通过课堂观察,及时地了解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情况,从而做出积极反馈。

量表评价法。量表评价法是事先确定好需要进行评价的指标,并给出评价的等级。在评价过程中,评价者对照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逐项给出相应的等级评定。

课堂调查法。一是随堂检测,包括年级统一的课堂检测和随机出题检测。这可以了解学生对当堂学习的接受情况;二是微型问卷调查,向学生询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如“学习活动你是不是乐意参与?”“课堂上的小组学习愉快吗?”“老师讲的课都能听懂吗?”“你对这堂课满意吗?”……

活力工程 篇8

下面是笔者在课堂建设方面的一些做法, 恳请指正。

一、构建一种氛围, 让学生敢讲、能讲、会讲

能说会道是一个文科生的基本素质, 也是我们在社会交往中的必备能力。作为班主任, 从接班伊始, 我就非常注重学生讲说能力的培养。首先, 营造民主班风, 让学生敢讲、人人参与是建设民主班风的关键。为了制定班规, 我要求全体学生一起参与, 通过全体同学的广泛讨论, 共同制定班级公约, 同时每位同学对班级重大事务具有表决权, 班级主要干部也是通过同学投票进行选举。总之, 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 对于班级的一切事务都具有发言权。课堂教学民主化也是创设班级民主氛围的主要阵地。我的主要做法是开展讨论,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如对有些有争议的问题, 大家一起讨论, 或开展辩论。这样, 既满足了同学们的求学欲望,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他们质疑、释疑的能力, 又培养了他们勇于探探索, 大胆创新的精神;其次, 搭建各种演讲平台, 让学生能讲。正处青春期的高中生有旺盛的演讲欲望, 想法多, 脑子活, 如何让这么好的资源充分发挥作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呢?我充分挖掘班级资源, 提供各种演讲机会和场地。例如, 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 就是一个锻炼学生的好机会。每次我都与几位需要参与的同学一起策划, 并让发言的同学准备好发言稿, 同时在学生中挑选主持人;再次, 讲前指导、讲后反思, 让学生会讲。高中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只要引导得当, 学生可以很快掌握演讲要领。为了促进学生讲演能力不断发展, 我会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培训。首先在演讲前, 布置任务, 同时与学生进行碰撞交流, 提炼演讲重点。其次对他们的演讲语速和仪态都提出要求, 以最认真的态度对待每次演讲。最后在演讲结束后, 我会让学生进行反思, 总结自己好的方面和以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使得学生在下次讲的更好!通过这些演讲前前后后的指导, 既锻炼学生的演讲能力, 又能树立学生自信,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二、建设两种班级管理机制, 实现德育、智育无缝衔接

班务工作林林总总、千头万绪;学生人数众多、性格多样。如何让这些事务顺利落实、如何让所有学生都能够投入到班级进步的“洪流”之中, 共同发展呢?

1. 诚信自律银行管理机制。

诚信自律银行管理机制是学校层面施行的一种学生自我管理机制, 它内容涵盖面广, 发展成熟, 操作方便, 是班级管理的一把“尚方宝剑”。作为班主任, 我严格执行这项管理机制, 为班级的平稳高速发展保驾护航!

2. 小组团队建设机制。

在团队中践行“尊重”的理念, 把学生放在集体中进行教育, 让学生带学生、学生管学生, 在集体中提高教育张力。首先, 让各小组命名, 并让小组长向全班进行讲解, 初步建设小组自己的文化特色, 同时利用板报进行展示, 内容包括小组成员和各自的爱好特点, 小组的努力方向等;其次, 日常评价以小组形式呈现。在每周进行总结时, 把每位组员的诚信自律银行得分相加得到小组得分, 并按照小组得分高低进行奖惩, 激发学生的荣誉感, 强化小组团队意识;第三, 小组建设与课堂学习相结合。课堂学习是小组建设的目的和主战场, 因此, 我和科任老师一起合作, 在各科的各种课堂, 利用小组开展各项学习活动, 既强化了小组凝聚力, 又提高学习效率。小组团队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只有不断的培育, 才能茁壮成长。

三、采取三项措施, 激发小组活力

形成一个小组容易, 但要让这个团队始终保持超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很难的, 在以往的小组建设中, 在开始时, 学生热情高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生的热情明显下降, 小组形同虚设, 在本学期的小组建设中, 我采取了以下三项措施, 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班级活动小组化;

团队建设需要持续不断推进, 不可能一蹴而就。为此, 在组织班级各项活动时, 我主要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开展。

在高三每次月考后, 都要进行全面的总结, 如何总结才能行之有效呢?如何才能树立学生学习榜样、纠正不足、鼓足干劲继续向前冲呢?我采用小组的形式进行总结:首先, 开小组长会议, 请他们总结小组这次月考的情况, 选出小组中的进步之星、学习榜样;第二, 在班会课上进行宣讲和表彰;第三, 班会课后, 要求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情况, 制定下一次月考的目标, 并在班级板报上进行宣传, 达到互相鼓励的效果。

2. 组长班干部化;

组长是一个小组团队建设成败的关键, 因此如何挑选和培养组长至关重要。我班的八位组长基本上是班级的主要班干部:两位班长、两位学习委员、一位科代表;首先这些同学本身在班级具有很高的威信, 学习好, 组织能力强;第二, 班干部对于学校和班级的管理理念的认同度高, 尤其能够与班主任同心协力, 是推动班级工作的有效保障。

3. 组内成员组长化;

班级是大家的, 只有人人爱护, 一起加油, 才能让班级越来越好。除了树立组长的榜样作用外, 如何调动每位同学的积极性, 也是重中之重!为此, 在组内进行分工, 每位同学承担不同的科目组长, 负责本科目的学习组织, 同时也是本科目小组学习的权威, 负责本科目疑难问题解答。这样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之中, 班级呈现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的和谐局面。

在团队学习和各项活动中, “尊重”学生特长, 鼓励学生发扬自己的优点, 让每一位学生找到自信, 树立自我发展意识。在课堂上, 学生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活力四射。在全体科任老师和同学配合与支持下, 小组经过不断的磨合与发展, 班级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组员和组长, 他们已经成为班级学习的榜样和活动骨干。在优秀学生领袖的带动下, 课堂氛围热烈, 同学参与积极, 为班级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摘要:能说会道是一个文科生的基本素质, 也是我们在社会交往中的必备能力。高中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只要引导得当, 学生可以很快掌握演讲要领。营造民主班风, 让学生敢讲、人人参与。

活力工程 篇9

一、结合生活进行教学,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设计, 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能够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 积极思考,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 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意识, 使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探究和感知数学知识, 体会数学对生活的作用。在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中, 拉近了学生和数学学科之间的距离, 他们不再感到学习的枯燥, 而是充满兴趣的进行知识的探究, 在不断的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在创设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情境时, 教师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挖掘教学素材,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把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 发展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二、创设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根据教学实验得出, 学生在轻松状态下思维最积极, 能够运用智慧对知识进行深刻理解, 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使他们积极的和教师进行交流, 深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 学生能够深入探究数学知识, 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素质, 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时, 教师要鼓励他们进行深入思考, 并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对他们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点拨, 让学生的学习思路顺畅, 提高他们的探究积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能够有效掌握课堂学习任务, 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 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积极探究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 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单一、灌输的教学方式,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创新, 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使他们能够根据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在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时,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 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他们的积极参与中激发课堂活力。例如, 在教学“圆的认识”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工具进行画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学生为了画出真正的圆, 他们会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 了解圆的特征。通过学生的探究, 使教学能够顺利进行, 并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同时, 在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过程中, 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意识, 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深刻理解和掌握。创新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来进行选择, 使创新教学方式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促进他们在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四、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促进他们的数学思维的发展

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数学课堂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进行思考的过程中拓宽思维面, 提供数学思维能力。在教学中, 教师要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过程中对他们的引导, 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实现高效的学习, 有效完成教学目标。在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时, 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数学教材中包括很多抽象的理论知识, 只靠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很难有效掌握。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 通过深入思考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让他们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提高探究效率, 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在学生体会到学习乐趣的同时, 能让他们更好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激励他们深入进行知识探究,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 促进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

五、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还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结合学生集体的智慧, 使他们的思维深入思考, 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小组合作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 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讨论分析的过程, 在相互支持、配合下, 促进每名同学的数学思维培养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充分调动每名同学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小组合作多以4到6人为宜, 且应注重优势互补, 相互促进, 从而使合作学习效果更佳, 发挥集体作用。此外, 教师还可安排特定的时间,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合作练习的意识。在实施新课程后, 可以把教材安排的讨论题作为合作练习的素材, 这样既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又能学到别人的好思维, 好方法, 同时更有利于学生表达自我观点, 发挥想象, 互相启发, 共同发展。在对比分析中, 使学生寻找自己的最佳方法, 既锻炼思维, 又培养了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入, 他们通过结合小组成员的智慧, 能够把握知识的本质, 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实现高效的探究学习。

活力来自创新 篇10

●新气象

尽管是老项目, 但每年在传承的基础上都有新变化, 今年也是如此。

从技术应用角度看, 既有多年来被实践证明能够有效应用的成熟技术, 如主题学习网站、交互式电子白板等, 也有近两年开始应用的新技术, 如移动学习终端 (平板电脑) 、云平台等。特别是今年, 随着全国对微课、微课程、翻转课堂的关注, 这次比赛中, 也已经出现了加入微课、微课程、翻转课堂等教学实践元素的作品。

从评审标准角度看, 今年比赛在评审标准的制定上, 从初赛开始, 加分项目就改变了原来只要应用了相应的新技术工具或手段就能加分的条目。这个导向, 就是要让“教学实践评优”这个赛项不再仅仅关注技术应用本身, 更多地是要关注学习者, 关注技术应用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 关注学习者的发展, 关注如何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质量与效益。

从比赛关注的角度看, 原来关注较多的是教的方式创新, 现在逐渐向关注学的方式创新转变。

这样的变化, 会让“教学实践评优”赛项充满活力, 更符合国家、社会对教育信息化发展和课程实施的要求。

这次比赛, 参赛教师来自全国各个地区, 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也有西部经济正在发展过程中的地区。在比赛中, 教师们非常珍惜这个机会, 认真参与之际, 观摩研讨, 互相学习, 都觉得大有裨益。总体上看, 教师参赛的水平在稳步提高, 也多有精彩之作。

●待改进

比赛是成功的, 可圈可点, 但也有不尽人意之处。

一是发展不均衡。由于东西部经济有较大的差距, 直接影响到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 最终影响到教师的应用水平。经济发达地区对新技术的应用明显多且形式多样, 经济欠发达地区则因为信息来源不畅、实践指导能力限制及交通闭塞带来的交流困难, 部分地区还停留在多年前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层面上。在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及应用实践方面, 还是有可见的差距。

二是学的创新有欠缺。教师在参赛展示中, 还是较多地关注自身的教学过程、方法、策略、模式的创新实践, 而对学习者学习过程、方法、策略、模式的创新实践, 相比之下, 关注不够。

三是有“新瓶装旧酒”现象。有些参赛作品虽然应用了信息技术的新工具, 构建了信息技术的新环境, 但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教法和学习者的学法依旧, 被动接受式的课堂教学也有呈现。

四是少数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国家对推进教育信息化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 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诸多工作中, 广大教师的观念不断更新, 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及创新, 会有更深层次的应用和更为丰硕的成果。

●寄未来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与“学”的实践, “教学实践评优”赛项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入发展, 希望能把握: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与学实践中, 多年来从“整合”到“融合”再到“深度融合”, 这应该是传承、扬弃与超越的过程, 是在探索中稳步推进的过程, 也是以创新推动发展的过程, 难以一蹴而就。需要不懈而扎实的努力, 特别需要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践行。真正的创新, 应该是基于常态、能够成为新的常态并且发展常态的新水平, 要努力避免“标新”或者“翻新”。

——基础教育的学历教育、提高学科教与学的质量、奠定学习者发展基础, 目前的主渠道仍然是学校与课堂。教学实践在落实课程改革的基础上, 不仅要积极探索教学结构、教学过程、教学模式策略与方法的创新, 而且要积极探索学习者学习过程、方法、策略、模式的创新, 以使课程改革获得新的发展和契机。

——把课程实施创新, 学习创新作为重点。教育信息化不是教育信息技术化。目前, 新技术及其应用层出不穷, 但广大教师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要以技术应用创新去服务教学、支撑教学、发展教学, 而不是替代。教与学是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要关注的重点。在具体教学实践中, 希望老师们关注课程、关注学习者、关注常态、关注设计、关注绩效。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 其出发点与归宿, 就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促进学习者发展。

——以“教”的方式变革促进“学”的方式变革。教学实践是师生的互动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学习者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 教师是指导者。只有先优化教学, 然后才能促进学习者优化学习。教师既要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学科教学能力等专业发展水平, 也要提高自己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这两者中, 前者更为重要。这样, 既能使学习者得到长足的发展, 教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能够脱颖而出, 同时技术应用也不会失去发展方向与价值。

——关注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信息技术的应用, 应该更好地体现自主学习的能动性、独立性和差异性。要有这样的意识: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习者, 让学习者有选择权和决策权。在尊重学习者选择权和决策权的基础上, 逐步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学习的自我管理 (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等) 。

——逐步实现“以赛促教、以教推赛”。通过比赛, 促进教与学不断创新发展, 不断提高质量;同时, 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创新, 又可以成为赛事内容不断充实、水平不断提高的增长点和切入点, 让比赛充满活力。“赛”和“教”, 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一次比赛是短暂的, 选手们不但要在比赛中努力取得优异成绩, 更重要的是, 要把这种实践精神、实践成果、实践经验与创新追求推广开来, 让更多的教师在共享中受益。如果有可能, 也希望“教学实践评优”这个赛项, 研究一下, 如何利用网络, 以远程方式为边远地区的学校和教师提供相关服务, 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提供一份支持。

声音

第十二届NOC活动, 秉承普及性特色, 倡导重在参与精神, 进一步提高了参赛选手和区域的覆盖面, 并根据技术发展的前沿趋势, 完善了赛项设置, 丰富了竞赛内容。从参赛作品质量和选手现场表现中可以看出, 活动激发了青少年自主创新、动手实践的热情, 帮助他们养成勤于动脑、勇于创新的习惯,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活力工程】推荐阅读:

教育活力07-14

青春活力10-18

增强活力05-08

组织活力06-04

活力文化06-08

党建活力07-06

教学活力07-09

社会活力07-09

互动活力07-10

生命活力07-12

上一篇:动力喷雾机下一篇:城镇综合体